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四二五頁:
鈔【各有因緣者,善根福德,其所繇來,從何發心,均名曰因。而善根發起,必有種種善緣為助;福德發起,必有種種福緣為助,是各有其緣也。】
這個地方解釋『各有因緣』,前面一段給我們說明善根、福德這個因緣是相同的,特別是在本宗,以持名為善根,還以持名為福德,這就是善根福德因緣是相通的。但是要分開來講也有道理,善根有善根之因、有善根之緣;福德也有福德之因、有福德之緣,這個地方說得很清楚。善根是在發心,我們發的是什麼樣的心?心發起之後,一定有種種緣來幫助你,才會結果。如果單單發心沒有緣來幫助,這個心會落空,得不到結果。福德也是如此,所以福德的發起也是有種種助緣,這就講的「各有因緣」。
譬如你發心學佛,發心修學定慧,這是屬於善根,雖然發心了,如果遇不到善知識、遇不到同參道友,目標很難達到,善友、同學還有環境都是助緣。修福就更明顯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福報,福也要發心。佛在一切經論裡面告訴我們,布施是一切福之因緣。我們所得的財富、智慧、健康長壽,這是果報,果報不是憑空而來的,是過去生中修積的。修積當然是有因有緣,因是你發心肯修,這是因,你知道這個果報是真實的,你肯修學。因有勝劣,你發的心有勇猛、有散亂,緣也有勝劣,你遇到緣殊勝,果報就特別之好;遇到的緣不勝,果報就差一點。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出因果。佛講《華嚴》、《法華》都離不開因果,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中國俗話常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前定,誰定的?自己定,不是別人定的。自己過去修的什麼因,這一生得什麼果報;這一生修的什麼因,來生得果報,一點都不會差錯的。即使在戰爭當中也不會冤枉死一個人,所以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確實世間無論是個人、是家庭、是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有一個定數,定數能不能轉?能轉。憑什麼可以轉?說實在話,轉的不是因,因不能轉,轉的樞紐在緣,因緣果。佛法常講「緣生論」,你只要抓住緣就可以轉。
你們讀《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一生的命運,自己轉過來了。從哪裡轉?從緣上轉,不是從因上轉。我們如果能把這個緣掌握住,換句話說,一切果報的確操縱在自己手中。每個眾生無始劫以來,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這就是因,十法界的種子統統具足;換句話說,你阿賴耶識裡面,有成佛的因、有做菩薩的因、有做聲聞緣覺的因、有上天的因、有墮阿鼻地獄的因,十法界種子統統有。現在要問你,我們這一生想結一個什麼樣的果,這是我們的希望,依照這個希望,我們爭取這個緣。譬如我想成佛,如果想成佛,這十法界的因統統有,我有成佛的因,我當然有成佛的可能,這可能就掌握在緣。我專修成佛的緣,其他九法界的緣我都不修,我專修這一個,這一生當中必定成功。連成佛,這是最難的,一生當中都可以辦得到,何況其餘!這正是古德常講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沒有一樣求不到的,關鍵就是你對於因緣果是不是搞得很清楚?道理很清楚,事實上能掌握得住,你就決定成就,求什麼得什麼。
疏【問:何故觀經發菩提心在第三福。】
這樁事情我們在講《觀經》時,也詳細說明過,蓮池大師在此地給我們開示得非常好。發菩提心,照理說那是善根,但是在三福當中它列在第三。
疏【答:以福有事理,不專事故。】
發菩提心是『理』,前面兩條是講『事』,此地將《觀經》三福都列出來了。
鈔【觀經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演義》有解釋,把重點給我們提示一下:
演【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敬上也;慈心不殺,接下也。】
這就是回向文裡面「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回向文我們天天都念,從哪裡下手?要怎麼做法?上報四重恩就要從孝親尊師這裡做起,下濟三途苦就要從慈心不殺做起。這是把具體的行法教給我們,這是補充前面所講的意思之不足。
演【修十善業,身舍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惡也。此共凡夫行。】
三福第一福是凡夫福,這是菩薩的根基,菩薩不從這個地方修學,決定不能修行證果,所以這個很重要。「身除三邪」,三邪是殺、盜、淫,一定要離開。「口離四過」,妄語,惡口;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聽起來很好聽,其實是有害的,不是有利的,包括現在像歌舞都在其中;兩舌,挑撥是非。這四種過失要遠離。「意」裡面,三毒煩惱就是貪瞋痴,這個範圍非常的廣大。不但於世間法要離貪瞋痴,出世間法也不能有貪心。所以貪瞋痴一定要斷。離開貪瞋痴,那叫三善根,三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痴,世間所有一切善法從這裡生的。由此可知,世間所有一切惡法是從貪瞋痴生的,叫三惡,也叫三毒。
演【三皈者,佛法僧也。】
我們唯恐初學的同修看到「佛法僧」會把意思錯會了,所以我們常常用六祖大師在《壇經》給我們講的「覺正淨」。「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這是自性三寶,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
演【具足眾戒者,道俗備受微細。】
「道」是修道的人,「俗」是世俗人。無論是修道、是世俗都要守法,都要守規矩。戒律就是法律,就是生活規範,除了佛給我們制定的條文之外,世間的法律規章、風俗習慣、道德觀念都包括在其中,是世出世間人都應該遵守的,這社會才有秩序、才有祥和,眾生才能安和樂利的生活。
演【不犯威儀者,三千悉皆不缺也。】
「威儀」是講儀表,我們今天講風度。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可見得出家不是一個容易事情。為什麼在生活上要這樣謹慎?因為他是人天師表,是大眾的榜樣,是大眾的模範,所以一舉一動都要做出一個好的樣子給別人學習。現在出家人在社會上不被社會大眾尊敬,原因在哪裡?戒行威儀沒有了,不講這些東西。大眾平常也放逸慣了,隨便慣了,禁不起約束,稍稍有一點約束,他就受不了,這樣修行很不容易成就。諸佛菩薩一舉一動沒有人約束他,自自然然就合乎威儀,這是什麼?平常養成這個習慣了。世間法裡面,我們在《論語》讀到,孔老夫子七十歲「隨心所欲不逾矩」。在佛法裡面講,他得到解脫,他得到自在!隨心所欲也不犯戒、也不犯威儀,這是修養功夫純熟。儒家重視,佛家更重視,這是我們要記住的。
演【此共二乘行。】
第二條是聲聞、緣覺所修的,當然菩薩不能不修,後面一定包括前面,前面不包括後面。
演【發菩提心者,依無作境起無緣誓,名發菩提心。】
這個意思講得深了。「無作」,作是造作,無作的境界就是指清淨心。心地裡面不起心、不動念,這是無作,起心動念就錯了。「起無緣誓」,這個誓就是指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願是自然的,是從真如本性裡面發出來的,不是勉強的,這叫無緣誓。緣,拿現在話來講,條件,沒有條件,我發的誓願沒有條件,是一個真正覺悟人本分裡面應該要做到的,沒有任何條件好談的。所以這個心一發就是真實的菩薩,不是權教的菩薩,是真正的菩薩。真正的菩薩在圓教裡面來說,他的位次是初住以上,遠遠超過聲聞、緣覺,超過太多!我們今天,天天講發菩提心,那是嘴皮上的發心,確實沒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看到這個也討厭,那個也不順眼,我才不度他!這哪裡叫度眾生?「煩惱無盡誓願斷」,天天在打妄想、天天在搞貪瞋痴,不但沒斷,天天在增長。由此可知,四弘誓願天天念,早晨念一遍,晚上念一遍,都是假的,沒有一句是真的。如果這四願發的是真心,真實的,那就恭喜你,你就證得圓初住菩薩。圓初住菩薩,《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你是真心,這個不是普通人。
所以它列在第三條有道理,為什麼?二乘人沒有菩提心。阿羅漢、辟支佛沒有發普度眾生的心,不是他不度眾生,眾生去找他,還要看他高興。你去向他請教,他看你不錯,有緣,他就教你;沒有緣,他理都不理你。換句話說,阿羅漢、辟支佛度眾生是有條件的,菩薩度眾生是無條件,這就不一樣。所以菩薩有菩提心,二乘沒有菩提心。底下一句解釋深信因果:
演【實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理一,信此因果方名為深。】
這是解釋一個「深」。信因果,我們都信,我們學佛的人哪個不信因果?都信。雖信,深度不夠,為什麼?因為自己還不能認真去斷惡修善,這就是信的深度不夠。譬如佛給我們講財布施得無匱乏的財富,我們今天有財,肯不肯布施?還是不肯,對佛這個話相不相信?相信,相信為什麼不做?不夠深!佛說的話是真的,可惜我們不是真正相信。真正相信,你這一生的日子會過得非常幸福,確實得到自在。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三種布施,在今天我們都有能力修。
福報,諸位要記住,留在晚年享,這是最有智慧的人。年輕不要把福報享盡,到老年受苦,那是真苦!年輕受一點苦,不在乎,有精神體力能抵抗得了;老年衰老,沒有人照顧,那的確很可憐。我們要想修晚年幸福,現在首先要修布施、要學敬老尊賢,我們對老人尊敬,這是修因,到將來我老了,年輕人就尊敬我!我現在看到老人都討厭,等到我老了,人家看到我就討厭。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絲毫不爽。所以看到老人想到我將來會老,看到老人很可憐,我將來跟他一樣,甚至比他還可憐。所以一定要照顧老人、幫助老人。這是你現在修因,你將來會得到果報。所以因果要深信。
這個地方的確是有深度,這個深度,菩薩才能契入,我們一般人還做不到。「實相不二而二」,不二裡面建立二法,因果是二法,「立因果殊」,立是建立,殊是不一樣,有因有果;「二而不二」,雖然講因與果,說實在話,因跟果是一樁事情,因中有果,果中有因,果又是底下一個因,輾轉無有窮盡,「始終理一」,一個道理。「信此因果方名為深」,必須真正深入大乘才會徹底覺悟,曉得宇宙人生世出世間因果的真相,對於修學才真正能夠斷疑生信。
演【讀誦大乘,修三智解,運圓乘行。】
「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求三智用什麼方法?用讀誦。諸位要知道,讀誦目的是在修戒定慧三學,是三學同時完成,真正用這個方法得到定,自然就開慧,這個慧是根本智。讀誦的目的是修清淨心,決定不允許有一個妄念。如果你讀經容易打妄想,你就持咒,咒沒有意思,你沒有辦法打妄想。讀經要是沒有妄想的讀,不起心、不動念,他修定。我念一個小時,我一個小時裡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心就定一個小時;念兩個小時,這個心就定兩個小時,修定、修清淨心,讀經的目的在此地。修清淨心,那就是功德;一面讀經,一面想裡面的意思,這功德就沒有了。念得再熟、念得能背誦都沒用處,這是屬於世間法不是佛法,你所得的利益只是記誦,與性德不相干。要用佛法這種方法來讀誦,那就是真正的修德,他與性德相應,這是真實的功德,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研究討論是屬於後得智,所以在初學是以讀誦為主,研究討論來輔助。如果沒有研究討論,譬如你開智慧要十年,十年的功夫你才能從定中開慧,又加上研究討論,你可能提前,五年就開智慧,有這個好處,有這樣的利益。我們現在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是兩種方法同時並進;同時並進,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是以修清淨心為主,研究討論來輔助,這樣我們才會得到真實的功德,真實的利益。
演【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為勸進。】
我們將自己修行的方法,將自己修行的心得教給別人、勸勉別人,這叫「勸進行者」。
演【此大乘不共行業也。】
後面這一福是純粹大乘菩薩有的,凡夫、二乘沒有。第一句是「發菩提心」,我們今天看起來,「信因果,讀大乘,勸進行者」我們也有,其實我們只是相似的,不是真的,為什麼?沒有菩提心。一定要有菩提心,這四句就是菩薩心,沒有這四句,底下那三句還是凡夫心。由此可知,大乘佛法確實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底下一段是問難:
鈔【難謂云何發菩提心,而與上之二者同名曰福。】
『難』就是有人故意來找痲煩。『發菩提心』,發心是理上的事情,怎能跟前面兩條相提並論?前面敬上連下,這是屬於事,三歸、重戒也都屬於事,事是福。發心怎麼是福?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來發問。經上雖然是假設,事實上可能有。下面是蓮池大師給我們解釋:
鈔【今明福有事理。】
福有事、有理。
鈔【此菩提心,是般若中如虛空不可思量之福,非達摩所斥人天有漏之福也。故前二福猶共凡小,此獨擅大乘耳。】
我們看《演義》的註解:
演【云何發菩提心而與上二同為福者,謂發菩提心既是善根,則觀經前二應名為福,第三發心何亦名福耶。】
這是把他的疑問給我們具體明白的說出來。發菩提心是善根,不是福。底下答,答得好!
演【今明福有事理下,以福有人天小果有漏有為之事福。】
我們一般人講福都懂得這個,還有更深廣的大福我們不知道。
演【有稱性無漏無為之理福。】
這個我們凡夫不曉得。
演【今菩提心,正是般若經中,不住相,如虛空不可思議之福,非有為事相之福,故無礙也。】
這解答就很圓滿。菩提心是真心,菩提心是本性,六祖大師開悟,說出他所契入的境界,他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他入進去之後才發現!「何期自性,本來具足」,具足就是福,一切善根沒有一樣不具足,這是屬於性德不是修德,「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沒有福怎能生萬法?萬法裡面講的是事與理,所有一切事相統統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即使華藏世界、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統統是自性裡面所生的,那怎麼不是福?這是稱性的福報。所以佛在一切大乘經裡面勸我們發菩提心,我們沒善根,也沒福德,一發菩提心,善根福德都圓滿具足。即使十方一切諸佛來讚嘆都讚嘆不盡,統統具足,它怎麼不是福?發心功德不可思議,《華嚴經・初發心品》講得太好了。這是大乘菩薩都有的,二乘凡夫沒有分。
鈔【然今疏不以配福,而屬之善根者何。】
『今疏』是指這部疏鈔。這部《疏鈔》把菩提心配在善根裡面,沒有把它配在福裡面,這是什麼緣故?
鈔【良以善之與福,別之則二,總之則一。】
善根跟福德,有時候是有密切連帶的關係。中國俗話常講「福至心靈」,這個人平常很笨,福報一來,他忽然聰明了,這就是說明善根與福德它有連帶的關係。真正有福的人,一定有善根、一定有智慧。如果有福,沒有智慧、沒有善根,這是佛經裡面講的痴福,愚痴。痴福不足以為貴,雖有福報,結果一生還受苦受難,很多!這個世間很多有錢的人,大企業家,苦得不得了!生活也很節儉,省吃省穿,財富很多,都給別人去享福,一生在那裡辛苦經營給別人享福。他是不是真的我造福讓你享?不是的,他沒有這個心也沒有這個意思,這是糊裡糊塗過一生,這叫痴福。這樣的人很多,中國外國都能見得到。
真正有智慧、有善根的人,他有福報一定叫眾生享福,他有這樣一個善心,他真正為社會、為大眾造福,讓大家享福,他的福報就更大了。印光大師生平最佩服的是中國的孔老夫子,孔老夫子起心動念是為國家想、為天下著想、為一切眾生著想,沒想到自己,一生的修積,那個福報之大,一直到今天他的子子孫孫都被世人所尊重。印祖佩服的第二個人是范仲淹。范仲淹一生自己生活很清苦,出將入相,他是宋朝名宰相,了不起的軍事家、政治家。他一生的收入全部做社會公益事業,做到宰相,死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錢財統統布施掉了。所以范家一直到今天家道不衰,子子孫孫都好,印祖《文鈔》講,他的家是八百年不衰,祖宗積的德厚!在中國歷史上很少見到的,平常人家能維持三代都不多。他們這兩家幾十代都不衰,這是值得我們去反省,值得我們去效法的。
鈔【別而言之,則菩提心偏屬善根;總而言之,則菩提心亦可雲福。觀經總舉言福無礙。】
這就是蓮池大師在本經不把菩提心歸在福德裡面,而把菩提心歸在善根;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把菩提心歸到福德裡面,都對,都沒有妨礙。
鈔【問:寶積大本云:欲見無量壽佛者,應發無上菩提心,復當專念彼國,積集善根,則菩提善根,似為二事,今何直以善根屬菩提心。】
蓮池大師《疏鈔》的好處,實在講是非常詳盡,把我們眾生許多的疑惑都解除了。經念得多,問題也多,為什麼?佛在這個經上這樣說,那個經上那麼說法,痲煩事情就來了。都不念經的人沒什麼問題,老老實實念佛反而成就得很快。所以教下的法師們很多不如老實念佛的那些老太太、老公公們,他們往生的時候預知時至,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很多。教下這些法師走的情形比不上他們,原因在哪裡?經看多了,疑問就多,疑問要不能斷除,信心就有障礙。蓮池大師這一本《疏鈔》,實在講大主意就是幫助我們破迷起信,建立信心。你有信心,自然就發願修行。
這是看到《寶積經》裡面的無量壽會,有這麼一句話,『欲見無量壽佛者』,你想見無量壽佛,要具備什麼條件?『應發無上菩提心』,這是第一個條件;『復當專念彼國』,這就是憶佛念佛,這是第二個條件;『積集善根』,這是第三個條件,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具足這三個條件才能見無量壽佛,換句話說,才能往生西方世界。照這個說法,『則菩提善根』好像是兩樁事情,前面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菩提心,第三個條件是善根,好像是兩樁事情,不像是一樁事情。蓮池大師為什麼把菩提心列入善根,這不變成一樁事情?
鈔【答:彼但言善根,此乃雲多善根,多之一字,非菩提心,何以當此。】
蓮池大師很高明,《無量壽經》裡面只說『善根』,《彌陀經》裡面講的是『多善根』,「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是多善根,關鍵就在「多」這一個字。這個字經上沒有,經上只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不能少,當然就多!多,如果不是從菩提心上種的善根,那怎麼能算多?答得很巧妙,答得很好。下面又有一個問題:
疏【問:即持名為多善根福德,此經之外,別有證據否。】
這是蓮池大師所倡導的,古人有爭論,他老人家把古大德的意思統統會合起來,以持名為善根,復以持名為福德,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問的人說:除了這個經之外,還有沒有別的證據?
疏【答:歷歷可證,如大悲大品等說。】
蓮池大師確實是世出世法淵博,能提得出證據。
鈔【證善根者。】
先舉這個證明,證明善根。
鈔【大悲經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盤界,不可窮盡。】
經上的經文很清楚明白,『稱名』就是善根。
鈔【又雲。】
還是《大悲經》上說的。
鈔【我滅度後,北天竺國,有比丘名祈婆伽,修習無量最勝善根,已而命終,生於西方過百千億世界,無量壽佛國,以後成佛,號無垢光如來。】
這是佛給祈婆伽授記的一段經文,明白的說修善根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大悲經》上說的。除《大悲經》之外:
鈔【又大莊嚴經論。】
這就是《大莊嚴經》的註解。
鈔【佛世一老人來求出家,舍利弗等諸大弟子俱不肯度,以觀彼多劫無善根故。】
阿羅漢的神通能力只能觀察五百世,五百世以外的,他的能力就達不到,他的神通能力就只有這麼大。他看這個老人五百世之內沒有種過善根,怎麼能出家?諸位要曉得,佛世出家的確都是有善根,所以出家之後沒有一個不證果,最低限度都證小乘須陀洹果。證須陀洹果在三不退裡面就是位不退,永遠不會退墮到三途,天上人間七次往來就證阿羅漢。如果沒有佛出現在這個世間,他就成辟支佛,決定成就!沒有善根的人出家,佛滅度以後有了,現在是比比皆是。我們修一生,也證不了須陀洹果。修行一生,說實在話,一品煩惱都斷不掉,能修一生煩惱不增長就不得了!那就很有成就。斷煩惱,談何容易!所以末法時期如果不修念佛法門,不求帶業往生,決定不能成就,這是必須知道的。我們看這段文,阿羅漢能力小,看不出他過去生中修善根,有善根。
鈔【佛自度之,即證道果。】
佛讓他出家,給他剃度,剃度之後不久就證阿羅漢果。那些同學們看了都奇怪,這個人沒有善根,他怎麼也能證阿羅漢果?佛就把這個因緣告訴大眾:
鈔【因告大眾,此人無量劫前。】
無量劫前,無量劫前當然阿羅漢沒有法子,阿羅漢的能力太有限了。
鈔【為採薪人,猛虎逼極,大怖上樹。】
他是個樵夫,上山砍柴遇到老虎,老虎要吃他,他著急了,爬到一棵樹頂上叫了一聲「南無佛」,就這一句南無佛種的善根。這個故事在《法華經》上,《大莊嚴論》是引《法華經》上這段故事。
鈔【稱南無佛,以是善根,遇我得度。】
無量劫之前,被老虎嚇到,喊了一聲南無佛,無量劫之後遇到釋迦牟尼佛,就這一點善根得度了。所以現在這些眾生,你們勸他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種子就種下去,也許在無量劫之後遇到什麼佛,他就得度了。這是我們能力可以做到的,所以要以種種善巧方便。譬如學佛的人,手上常常拿著一串念珠,人家一看到,阿彌陀佛,你不勸他,他自己會叫,他叫這一聲阿彌陀佛,功德無量,他將來一定得度,我們心裡有數。所以我們家裡門口貼一個南無阿彌陀佛,人家一看到阿彌陀佛,這就行了。我們印的這些阿彌陀佛名號的貼紙,印阿彌陀佛的佛像,同修們都可以請回家。過年了,我們門聯就貼南無阿彌陀佛,最吉祥,沒有比這個更吉祥的。如果諸位嫌小,就印長的,印跟門聯一樣大,兩邊都貼南無阿彌陀佛。我在美國那個房子是到處都貼,有很多同學看到了,不管你從哪個房間看都看到阿彌陀佛。這是自己種善根,也幫助別人種善根,時時刻刻、在在處處提醒自己,這一句佛號不要中斷。所以到處都貼,使我們的佛號不中斷。
鈔【華嚴第十回向云:願憶念無量無邊世界,去來現在一切諸佛。】
『去』是過去,『來』是未來,『去來現在』就是三世,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鈔【而次云:以此念佛善根。】
念佛是善根,這又找出一個證明來。
鈔【凡此,皆持名為多善根之明證也。】
這是多善根的證明。底下《演義》是解釋《鈔》裡面的兩句話,第一句:
演【以是善根入涅盤界,不可窮盡者,以稱名善根,不與一切有為相應,乃增長無為,隨順無為之善根也,故入涅盤不可窮盡。譬如有人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當穿骨而出,稱名功德直至涅盤,亦復如是。】
這個解釋比喻都很好。我們常說,造一切善業,果報在三善道;造一切惡業,果報在三惡道。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到底在哪一道?三善道、三惡道裡頭統統沒有。所以你稱念佛菩薩的名號,與三界六道一切有為法不相應,不得已稱之為淨業。淨業終極的圓滿目標是如來果地上的大涅盤,他與這個相應。正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三福裡面講「深信因果」,通常我不照這個講法,我就直接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因果很深,一般菩薩都不知道,知道了,沒有一個不念佛的,念佛成佛。同樣道理,你念菩薩成菩薩,念天就生天,念什麼就成什麼,念力之大不可思議。世間人很可憐,他念三惡道,怎麼會念三惡道?三惡道的業因是三毒,你心裡常常念貪,就是餓鬼道;天天念瞋恚,就是地獄道;念念愚痴,就是畜生道。愚痴是邪正、善惡、真假搞不清楚,那是愚痴,糊裡糊塗過一生,這就是畜生道。所以,念三惡道多,念貪瞋痴的人多。第二句:
演【修習無量最勝善根者,無量言其廣大,最勝言其微妙。以稱性之修,一修一切修,廣無涯畔,妙不可測故。願憶念無量無邊世界,是橫遍一切處,去來現在一切諸佛,是豎遍一切時,所謂一念一切念,一切念一念也。】
這就是通常所講「稱性起修,全修即性」,所以這個善根福德不可思議。我們念佛的同修,特別是修持名念佛,如果你真正做到一心稱名,你所修積的善根福德就像經上所講的。上面這是引用經論說明持名念佛是善根,沒錯。持名念佛何以說又是福德?底下這一段給我們舉出證據:
鈔【證福德者。】
證明持名念佛是福德。
鈔【大品般若經云:若人散心念佛,亦得離苦,其福不盡,況定意念。】
『散心』不是專心,不是一心。平常散念,有的時候是有口無心,在那裡唱這句佛號,這叫散念,散念也有福。
演【散心念佛,是著實憶持,著實體究。未入一心者,非如今人全不著意,徒事唇舌也。】
『散心念佛,亦得離苦,其福不盡』,散心是對一心而說的,沒有證得一心。沒有證得一心之前,統統是散心念佛。散心念佛就是《無量壽經》講的「一向專念」,沒有得一心,他的標準是「著實憶持」,是真的在念,是真正的在「體究」,體是體會,究是參究。他不是研究,研究是第六意識,不用心意識,這叫參究,也就是專心,一心一意的稱念,沒有得一心不亂。換句話說,能伏煩惱,沒有斷煩惱,斷煩惱才叫得一心,確實把煩惱伏住了。念佛、念經都要有這個功夫,才得福報。「非如今人全不著意」,這講有口無心。有口無心不能說沒有福報,也有福報,這一生不能往生。跟前面講的樵夫一樣,被老虎追急了,喊了一聲南無佛,要等到無量劫以後才能得度,這一生不能成就。如果想這一生成就,散心念佛行,散心念佛是功夫成片,能夠生凡聖同居土,此地散心是這個意思。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哪有說沒有福?沒有福報,怎麼可以生西方極樂世界呢?這是講散心持名的標準。
演【定意念佛,是既得事一心。】
這實在是不容易,『事一心』是什麼境界?見思煩惱斷了,不是伏。伏是功夫成片,見思煩惱斷了,等於小乘的阿羅漢,這樣的功夫。
演【而復於定心中,念念憶持,心心研究者。若是理一心,則是離念境界,既已無意,兼亦不止是定也。】
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斷了,在定中這一句佛號依然不間斷、不夾雜,這樣能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分破無明,塵沙煩惱也斷了,無明煩惱也破了幾品,他還念不念?還念這句阿彌陀佛,一直念到底。即使他念到究竟圓滿成佛了,他還念不念?他還念,這就是況定意念佛。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念佛的,所以這個法門不可思議。成了佛再念佛,這是大慈大悲,給我們做個榜樣,這是度化眾生的。我們看到佛都念阿彌陀佛了,那大概阿彌陀佛是不錯,我們念他不會有問題,諸佛都念阿彌陀佛!我們當然應該要念阿彌陀佛。這是佛教給我們念阿彌陀佛的手段。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念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念阿彌陀佛的。
這是舉《大品般若經》所說的證據,念佛是福德。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