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四五0頁:
鈔【體究者,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鞫其根源,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中二義者,初即如智不二。】
這是解釋《疏》所講的理一心不亂。『體究』這兩個字不太好明了,因為它是要做內在的功夫,而且要離一切思惟、分別,這才是體究。不同於我們現在所講的研究,研究是用第六意識,用能夠思惟的心。此地必須離開一切分別執著,這才是體究。底下給我們解釋什麼叫做體究?『聞佛名號,不惟憶念』,不只是憶念。如果聞佛名號,憶念不忘,這不是屬於體究,這是屬於事念,是事一心不亂的境界。『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這就是體究了,在事念的功夫更加上一層的深度。這種方法我們不會用沒有關係,就不必要用,用了也是白用,為什麼?你還是用的心意識,用心意識決定不是體究,不如老老實實這一句佛號念到不夾雜、不間斷,事念決定成功。事念成功之後,念久了、念熟了、念透了,自自然然就入理念,《楞嚴經》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自得心開就是體究,心開意解就明心見性,這個法門殊勝之處也在此地。上上根人聽這段開示,一聽就悟入,這個跟禪沒什麼兩樣,中下根沒分;禪是中下根沒分,那就出不了三界,沒法子了生死。淨宗是中下根沒分一樣能往生,帶業往生,生到西方世界之後,上中下三根平等,無二無別,這個不可思議。這些我們一定把它認識清楚。
「即念反觀」,反觀很不好講,也很難懂,就是《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就是那個意思。《楞嚴》教給我們的方法是旋轉六根,佛只是舉一根來說,六根應當反流,它都叫反聞,用這個「聞」做為代表字。換句話說,六根不再緣外面六塵的塵境,回過來緣自性,緣六根的根性,那就行了,六根的根性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所以,你要能夠回過頭來。佛在楞嚴會上,六根裡面給我們舉出一個眼根,這在《楞嚴經》前面很長一段經文,叫「十番顯見」,這個見不是眼識,不是跟眼識同時起作用的五俱意識,不是這個東西。離開眼識、五俱意識,離開之後,那就是見性。見性是真性,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在鼻叫嗅性,是一個性,一性無二性。能把這個東西真正找到,那就成無上道。所以佛法叫內學,要往內,回光反照,不要去緣外面境界,緣外面境界永遠得不到真相。佛教給我們修行用這個方法。持名念佛也用這個方法,我這一句佛號,我不緣外面的聲塵,我去找,找這個佛號的根源,這佛號從哪裡來的?念出來之後又到哪裡去?這個完全是禪家的功夫,跟參禪、參話頭、觀心沒有什麼兩樣。古德說「念佛即是深妙禪」,它是有道理。諸位要想知道怎樣反觀,不讀《楞嚴》是沒有法子的。《楞嚴經》第六卷,大概有半卷的經文完全講這種功夫,觀世音菩薩他所修行的方法、功夫。
『體察究審』,「體」是用心去體會,心裡體會明了這就是「察」。察、究、審這三個字都是明了的意思,從體會當中明了,而不是研究,不是思惟,不是在那裡推理,用這些方法都錯了,都落在心意識裡面。『鞫其根源』,追根究底,往深處去體會。諸位想想,就這三句,我們能做得到嗎?我們為什麼做不到?說實在話,心太粗。這是很細的心,細心是什麼?細心就是定心,就是清淨心。因此我們明了,理一心是在事一心之後,你煩惱沒有斷,這個功夫就沒法子做。我們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貪瞋痴慢、還有憂慮、得失,這個功夫沒法子做。心地非常清淨的人,他行,他能做這功夫。
底下這三句話,就是《楞嚴經》上講的「自得心開」,開悟了、見性了。『體究之極』,體究是定功,定它不是死定,如果是死的定,裡面就沒有觀,它這個定裡頭有觀,就是前面講的「即念反觀」。這個在教下講就是「止觀雙運」,在禪裡面講,禪是靜慮,靜是定,慮是慧,「定慧等持」,他用這種功夫,用到相當的程度,豁然開悟。『於自本心,忽然契合』,這就是開悟,在禪家講明心見性,在教下講叫大開圓解。這個境界,按照佛在經上所說的,圓教的初住菩薩,別教的初地菩薩,這個地位了生死超三界。不但了生死超三界,他有能力隨類化身,應以佛身得度者,他就示現成佛,示現八相成道,以佛的身分在世間教化眾生;應以菩薩身得度者,他就能現菩薩身而為說法,就有這個能力。
在我們念佛法門,只要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這個程度就行了,不要再換方法,不要再加別的方法,「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我們現在念佛當中,不知道反觀,實在講你現在也用不著反觀,只要注意到真正念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我們只要求這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是事念,念到事一心生同居土、生方便土,決定往生。可是你要是真正念到事一心不亂,到那個時候自自然然就會反觀,為什麼?心清淨了。
這裡面有『二義』,體究當中有二種境界:第一種是『如智不二』,「如」是理、是所照;「智」是般若、是能照,能所不二,能所不二就是自他不二。諸位如果要問,什麼時候我得理一心?真正得理一心,你的觀念變了,怎麼變?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是正知正見;絕對不會再有人我是非,不可能再有這個錯誤的觀念。
鈔【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是智外無如;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是如外無智。非如非智,故惟一心。】
這個境界是: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心,《華嚴經》上所講,盡虛空遍法界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就是這個境界,這個時候是法身大士,這不是普通人,這就叫成佛。雖然不是究竟佛,他是分證佛,天台家講六即里的分證佛,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我們必須要知道、要覺悟,人生在世非常的短暫。昨天我參加一個同學會,我們那個學校是箇中學,校長是周邦道老居士,五十四年前,抗戰期間創校,抗戰結束,學校也就結束,是國立中學,當時是救濟流亡的學生。我們在學校念書就跟當兵一樣,完全公費,跟家裡聯絡都失掉,經濟來源都斷絕,所以國家來養這批年輕人,衣食住行全部是國家給我們,是屬於臨時中學。我們到台灣來的時候,校友大概有一百八十人。昨天我們參加這個會,該來的都來了,只有四十多個人,一半都不在了,還有一些移民到海外。我在校友會裡面,因為我班級低,年齡最小,一般校友都七十以上,大多數都退休,所以是老人會。這個聚會很傷感,為什麼?每年聚會都少幾個人,人年年老,年年少。這個在學佛上是很大的警覺,一定要曉得「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我們聚會深深感觸到。年老病苦多,還有一個同學中風九年,推著輪椅來參加校友會,說話感動流淚,痛哭流涕。
世間人所求的福報,所求的聰明智慧、健康長壽,尤其是晚年,這健康長壽,年輕的時候不覺得,到衰老、多病,才曉得健康長壽重要!到這個時候知道健康長壽重要來不及了。什麼樣的醫療,什麼樣的藥物,那個靠不住。如果醫療藥物能買到健康,那些有錢有勢力的人應該是長命百歲!這是金錢買不到的,也是你勢力所不能得到的。佛知道這個事情知道得很清楚,財富是財布施得來的果報,你不肯修財布施,怎麼可能得財富的果報?得不到的。修因才能得果!不修因能僥倖得到好果報,沒這個道理。種瓜才有瓜收成,種果才有果實收成;你不種就享有瓜果的收成,哪有這種道理?世間人不明了。諸位能把《了凡四訓》念透,說實在話,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
佛法教給我們的是真正離苦得樂,這個實在非常現實,離貧窮苦、離愚昧苦、離老病苦,這是我們真正要求的。佛法給我們講三種施就是離這三種苦,要想離貧窮,修財布施;要想離愚痴,修法布施。也許有人說:我不會講經說法,沒有法子修法布施,將來生生世世都愚昧,這個好可憐!其實不然,法布施,特別是佛法,我勸人來聽經,介紹人來聽經,他聽經開悟了,等於是我布施給他的,把法師講經那個法施變成我的法施,沒有兩樣。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介紹大眾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統統把阿彌陀佛的法施變成自己的法施。你們諸位想想,我們在講席講了這麼多遍,我這一提起,諸位應該有很深的感觸,特別是《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把彌陀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我們今天也如法炮製,我們今天普遍介紹人、普遍推廣,也是把彌陀功德變成我們自己的功德,我們自己跟十方諸佛如來也差不多了。問題就是:你會不會?你有沒有這個福?沒有福的人,他不相信。正是經上講的,他的善根少、福德少,所以他不相信。要是障礙這個法門,障礙人法施,罪過就可想而知,這個罪過沒有辦法說的。第一功德,違背了就是第一罪過,你自己一生修得再好,做人做得再好,你要是犯這個大罪業,將來還是要墮阿鼻地獄。這是障礙別人的法身慧命,障礙別人一生得度的機緣,這還得了!
我們要曉得,法布施人人都能修,沒有一個人不能修。我們今天贈送他一本經書,告訴他經書的好處,勸他信受奉行,這是法施;我們送他一個錄音帶給他去聽,這是法布施。現代人修法布施比古時候人容易,機緣更多。從前要法布施,那真的是要講經說法,講經說法的人也不多;要想送人經書,那只有抄寫,哪有像現在這麼方便,一印就幾千本、幾萬本,不曉得多少人得利益。尤其是廣播電台廣播,所費不多,可是得利益的人太多了。電台不怕重複廣播,唯有重複廣播才能真正度眾生,為什麼?因為許許多多人沒有機會聽到,你第一遍播了,甚至於播到最後這兩天,他才知道,知道已經沒有了,如果有第二遍,他歡喜。有很多人第一遍沒聽,到第二遍一半當中他聽到了,那你播第三遍,這幫了他的忙。不怕重複播講,要曉得許許多多人還沒有聽到!即使已經聽到,多聽一遍、多聽二遍更好!聽一遍不能開悟,遍數聽多了才能有悟處,才能入境界。
我們讀經也是如此,你讀的遍數愈多愈好;你學講經也是如此,這部經你講的遍數愈多愈好。我往年在台中學經,這本經從頭到尾要是沒有講過十遍,這個沒學會,能從頭到尾講十遍,最低限度熟能生巧;巧,在講台上才能靈活運用,就不會死呆板。演培法師這次來住了幾天,他很高興、很客氣的說:我要向你學習。我說:向我學什麼?他說:我過去講經都是講一遍,不想講第二遍,不像你一部經講很多遍。這是我們兩個人學習的方法不相同,我是一部經至少要講十遍,才算這本經我學會了,我可以學另外一部。不是在講台上講過十遍,我絕對不會去考慮再想學一部經。我在台中住十年只學五部經,學的雖然很少,但是學得很踏實。
決定不吝法,吝法得的果報是愚痴。《彌陀經》講的周利盤陀伽,是世尊會下頭腦最笨的一個學生,沒有記憶力,佛教他「笤帚」,教他「笤」,「帚」忘掉了,教他「帚」,上頭「笤」又忘記了,愚痴到了極處,什麼原因?前一世是三藏法師,弘法利生吝法,就是教別人自己要留一手,不能別人超過自己,後世得這樣的果報。你愈肯布施,智慧愈增長。你要想智慧增長,就要全心全力去教人,一絲毫不要保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我今天知道這麼多,我還得留個二、三分,我不完全說出來;換句話說,你的程度就止在這個地方,不會再往上提升,這是很可惜。全盤都倒出來,沒有了,它明天又往上長,天天境界不同,為什麼?布施光了。留一點,決定不會提升,不會增長。這個事實,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然後我們的布施是一絲毫不留,統統施捨出去。
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畏是恐懼,世間一切眾生都有恐怖,生老病死是恐怖,天災人禍是恐怖,生活的逼迫是恐怖,精神情緒的不安是恐怖,恐怖的事情多!我們能幫助他,使他離開一切恐怖,這就叫無畏布施。他心安,他不害怕了,離開一切憂悲苦惱,凡是這一類統統叫做無畏布施。無畏布施範圍非常廣,把它歸納起來,就是對於眾生物質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我們保護他,使他心裡能得安穩,這就是屬於無畏布施。相反的,如果我們故意擾亂眾生的情緒,使他恐怖,令他不安,這樣的造作就得老病傷殘、五根殘缺這樣的果報。縱不能行無畏布施,決定不能去威脅別人,叫別人身心不安,這個事情決定做不得。這個果報來得太快,不要等來生,現世報!太可怕了。做的時候你沒有感覺,果報來了之後,後悔不及!我們自己要想得富貴、得聰明、得健康長壽,要修!不修怎麼行?哪有憑空得來的?天天禮佛拜佛,給諸位說,什麼都得不到;在心行,在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之處,這個得到。
黃念老常常教給我們學佛的人,不要重視形式,禮佛拜佛是一種形式,形式不重要,重要在起心動念處改過自新,自己要常常反省。我過去一再跟大家提出,早課是提醒自己,晚課是反省。早課提醒我這一天,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待人接物不違背佛祖的教訓;晚課是反省、檢點,我這一天當中所作所為,有沒有哪些地方違背佛的教訓,做錯了事情。反省檢點之後,改過自新,我明天決定不會再有這個過失。大家每天能改一個過,三年之後你就是聖人。你三年改一千條過失的話,你不是聖人,誰是聖人?這是佛菩薩。這個早晚課就起了作用,否則的話,早晚課有什麼用處!平常起心動念利己損人、妄語兩舌,早晚課一堂不缺,也是罪過無邊。早晨欺騙佛菩薩一次,晚上再騙一次,一天照例要騙兩次,你說這罪過大不大?佛菩薩泥塑木雕,根本不在此地,都要早晚騙他兩次,何況世間人?這樣的修行法決定墮阿鼻地獄。世間人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為什麼?就是這些掛名是出家修行,天天欺騙諸佛菩薩、鬼神,無惡不作,還自己以為自己是修行,自己以為自己是善人,叫迷惑顛倒。這樣的人,他自己不覺得,他自己不知道,甚至愚痴到極處,點都點不醒!我現在講話已經不像從前還有一點含蓄,現在不行,你聽不懂!希望我們自己真正反省、真正警覺、真正回頭。這一生唯一的一個目標就是往生淨土,我們這個大事因緣就圓滿成就,其他統統是假的。世間這一切法隨緣,決定不攀緣,隨緣度日,決定不跟人爭是非人我。
昨天有兩個比丘尼來給我講,她們那個道場有了問題,信徒捐了一塊地,她們到外面四處化緣蓋寺廟,房子已經蓋好,只要油漆粉刷就完工。現在地主後悔,要他那個出家的女兒來做住持,來管理這個廟。問我:怎麼辦?我說:只怕沒有道,不怕沒有廟,你就送給他好了,他爭,我們不爭。我說:如果你命里有,過幾天會有人請你做住持。她聽了之後心開意解,牽掛憂慮沒有了。我說:你給他的時候,告訴他一句話,你的責任就了了,什麼話?「這個廟是十方信徒奉獻的,你拿去之後,還要做佛教的寺院,這就不背因果;如果你拿回去自己享受,將來會墮阿鼻地獄。」把這個話告訴他就行了。他聽得進聽不進沒有關係,我們交代,免得以後他墮了地獄,他會找你,當時你為什麼不告訴我?你這個壞人。那時我已經告訴你,你不照做,你不覺悟,那有什麼話說?朋友義氣盡到了。所以,決不貪戀,決不去想我要來做住持,這個因果責任要告訴他,要講清楚,這是對他的愛護,絕對不想爭這個道場,這就對了。
要記住,從早到晚處處時時所乾的就是這三種布施,每天我們就是做這三種布施。講經講台上是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印送經典,送錄音帶,財、法、無畏三種布施都有,一次都圓滿了。要認真的去做,努力的去做,我們才真正能得到。財富不要有,只要不缺乏就好。智慧天天增長,健康長壽、少病少惱,多自在!將來臨命終時,預知時至,如入禪定,心不顛倒,自在往生,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白活,這一生才真正有意義、有價值。同修們要把這個話好好的記住。經一定要多聽,多聽才印象深刻。現在的家庭都有電視,看了電視,心隨著畫面轉,看到喜劇的鏡頭就跟著它笑,看到打鬥的鏡頭就生氣,心就被境界轉。我看了這個情形,想叫人給我們設計一個小小的貼紙,設計一個佛像、蓮花,當中《金剛經》上四句偈印在上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貼紙貼在電視螢幕上,提醒你看的時候要曉得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要隨它轉。你能見諸相非相,你就見如來了。這能度很多人,設計那個貼紙透明的,不妨礙畫面。我們可以廣泛流通,你們親戚朋友家裡有電視都去給他貼一張。所以,這三種布施很重要。
學佛的人,菩薩六波羅蜜裡面第一條就是布施。實在講,六度,布施一度統統圓滿含攝,都包括了。布施裡面包括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是無畏布施,一個持戒的人,大家對你不害怕,譬如財物被你看到,「他持戒,他不偷盜,這個我很安心,沒有關係,我的錢財擺在那裡,他不會拿的,他不偷盜!」他心裡沒有恐怖。我們說話得罪他,或者說的話很難聽,「他持戒,持戒的人不會跟我們計較的」,他心安。忍辱是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是法布施。我們要問:菩薩修什麼行?菩薩就是修布施,不修布施就不是菩薩。有人問:你學佛,修什麼行?你就告訴他:我修的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同時告訴他,我為什麼要修?因為我想得財富、想得聰明智慧、想得健康長壽,你要不要?你要,你就得跟我學,你要不想跟我學,你所要的決定得不到。
這裡面所講的境界就高了,能念所念,能所不二,心境一如,這是一心,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華嚴》上告訴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阿彌陀佛,也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沒有例外。誰的心?自心。不但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阿彌陀佛是自己心變現之物,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統統是自心所變的。所以,佛跟我們所講的種種修學方法都是性德,不是外頭的,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德用。像我們剛才講的三種布施、六波羅蜜,那是自性功德,自性起用,完全與性德相應,所以他才能見性。如果相反,那就是迷,相應就是覺;覺就是佛菩薩,迷就是六道眾生。凡夫跟佛菩薩差別就在自性覺、自性迷,就是迷悟之間。一覺一切覺,一迷一切迷,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依照佛的教訓修學,就是走自性覺這一條道路。為什麼這個路這麼難走?那就是我們迷得太久,迷得太深,現在一下反過來不太容易,道理在此地。根利的人,善根深厚的人,他轉身轉得快,障礙少;善根薄的人,業障習氣深重的人,他這個轉就困難,業力阻撓。消業障最有效的方法,念佛、念《無量壽經》。慈雲灌頂大師在《觀經直指》告訴我們,一切經法消不了的業障,這就業障之重,如來所講一切經教法門統統都沒有效果,都消不了這個業障,念佛能消,念《無量壽經》能消。我們想想,為什麼?因為佛號與這大小兩本經典,是十方諸佛之所護念,你才曉得它的功德不可思議。這個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之所宣揚,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弘揚、沒有一尊佛不護念的,所以它的力量就特別殊勝,沒有比這個更殊勝。你要是真正能信受奉行,沒有業障消不了的。除非你自己沒有依照這個做,把這個經義錯解,你錯用了心,你讀誦受持,執持名號都不能與經訓相應,那就難怪;果然相應,沒有消不了的。
演【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者,謂一念未生前,佛在何所?因心起念故佛境現前。則所念之佛,因能念之心而有,若離能念之心,亦無所念之佛,則佛境從緣無有自性。】
這意思很好,很清楚很明白。這是佛在《般若經》上所說的「諸法實相」,這才是真相。我們要不念佛,哪來的佛?佛就沒有了。佛從哪裡來?佛是因為我們起念他才現的,唯心所現。我們怎麼知道他是佛、是菩薩?這裡有分別執著,唯識所變。我們的心能現佛、能變佛,同樣我們的心也能現菩薩、也能變菩薩,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能變地獄,能現地獄,十法界就是這個道理。十法界,你要哪個法界?要哪個法界就有哪個法界,要哪個法界就成就哪個法界,道理就在此地。念佛就成佛,念貪瞋痴就成三惡道,這樣才曉得原來十法界依正莊嚴決定在我們這個起心動念,不是佛菩薩主宰,也不是上帝主宰,也不是閻羅王主宰,就是在你那個一念心主宰,這才是事實真相。你一念心善,一切善境界就現前;一念心惡,一切惡境界就現前,你怎麼能怨天尤人?一切佛境界都從緣起,那還有什麼話說?佛給我們講《法華》、《華嚴》也是一大緣起,除了緣起之外,沒有別的東西。我們自己心現、自己心變,現出來、變出來之後,自己不知道事實真相,迷在自己所現所變的境界當中,這叫凡夫,這個苦!諸佛菩薩心現、心變,他在其中不迷失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謂是遊戲神通,自己變現自己受用。
演【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者,謂佛境未現之前,心在何所。】
找不到!《楞嚴經》上七處徵心,心在哪裡?不曉得。可是一動念頭,心就被發現,就知道它在那裡。
演【因聞所念之佛,乃引生能念之心,則能念之心,因所念之佛而有;若離所念之佛,亦無能念之心,則心亦從緣無有自性。】
心在哪裡?不能說沒有。心沒有跡象,我們六根的功能都達不到,眼看不見、耳也聽不見、手也摸不到,聞不到、嘗不到,也想不到,你能想得到的是阿賴耶識範圍以內的。第六意識的功能很大,它能外緣六塵境界,內緣到八識,就是緣不到真性,對於心性它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緣不到。為什麼緣不到?因為它有分別、有執著,所以就緣不到。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心性在哪裡?無所不在!它是虛空法界的本體。離開本體,它能現什麼?心性就像電視螢幕,所有一切現象都要從螢幕現出來;離開螢幕,它現什麼?沒有現。我們的心是虛空法界,虛空還是心性變現之物;心性不是虛空,虛空是心性變現之物;心性也不是法界,法界是心性變現之物。
我們的心有多大?現在那個心量小得不得了,兩個人還要吵架,你說可憐不可憐?這就是講「迷失自心,可憐憫者」。學佛從哪裡學起?心量拓開學起,心量不大就不能入大乘之門。寺廟裡建築,天王殿面對大門擺了個大肚皮的彌勒佛,就是告訴你心量要大,才有資格進門,那個門檻代表大乘之門。中國佛教都是大乘佛法,你沒有大心量,進不了大乘之門。再告訴諸位,不進還無所謂,如果小小心量進到大乘之門之後,那就壞了,那個門檻是什麼門?地獄門。怎麼是地獄門?小心量進來之後破和合僧,破壞僧團他絕對墮地獄。所以,你看那個門是佛門還是地獄門?實在講,它也不是佛門,也不是地獄門,心量大了,就把那個門變成佛門;心量小,就把那個門變成地獄門。外面境界無佛亦無魔,佛跟地獄是自心變現。同樣是個寺廟,我一步跨進去是佛門,他一步跨進去是地獄門,不一樣!我們手拉手一同進去,我進佛門,他進地獄門,那怎麼會一樣?入門之後,一定是先斷煩惱,就是先修戒定慧,斷煩惱,然後再學無量法門,圓成佛道,普度眾生。這個次第決定不能錯亂,錯不得的!
因為念佛,心發現了,佛也發現了。不念,佛沒有了,心也沒有了,都沒有了,「實相無相」;一念佛,心境都現前了,「實相無不相」,無不相就是有相。這兩句話諸位要是真正能體會,不管起什麼心、動什麼念,心境統統現前;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心境雙泯,二邊都不現前。一起心動念,二邊都現前。念佛,二邊現前;念菩薩,二邊現前;起一個貪心,二邊現前;起個瞋恚心,也是二邊現前。所以心境都是從緣生。緣是什麼?念頭生起來是緣。這個緣不能細說,細說很複雜。在唯識裡面講得詳細,《華嚴經》上講無量因緣,這個心才一動,無量因緣;你沒有緣的話,這個念頭不會動的。無量因緣,很複雜的。
這一段雖然是很高的境界,但是使我們能認識心境的真相,它的好處,讓我們不懷疑,死心念佛,知道念佛法門決定沒有錯誤,確實有理論的依據。
演【智外無如者,心者是智,佛者是如,心外無佛,是智外無如也。】
「智」就是真心的起用,真心起作用,一切明了、一切通達,這就是常講的般若智慧。心起作用,心就是智慧;佛是心所變現的境界。如果用唯識來講,「智」是心的見分,「佛」是心的相分,心是本體,能見的是它的見分,所見的是它的相分,自己見自己,外面沒有東西。所以說「心外無佛」,就是「智外無如」。
演【此乃奪境不奪人。古云:上園花已謝,車馬尚駢填,是也。】
這是舉古人的一段公案來說。「上園」是指御花園,通常人講「上」都是對皇帝的尊稱。這是比喻奪境不奪人。下一句是反過來說:
演【如外無智者,既佛外無心,是如外無智也。此乃奪人不奪境。古云:是處有芳草,滿城無故人,是也。】
「是處有芳草」是境,「滿城無故人」是人,人沒有了,境在。前面是境沒有了,人在。換句話說,對於宇宙人生,你從哪個角度上去看,會得一個什麼樣的結果,這個結果都是正確的,但都不是圓滿的;也就是說,在這個境界裡你只看到這一面,還有那一面,像一隻手一樣,你看到正面,沒有看到背面,看到背面,沒有看到正面,必須兩面合起來看,才能把真相完全了解。
『非如非智』,這就是看一個整體的。沒有看到整體,必然有爭執。諸位要曉得,佛門本身裡頭爭執就很多,為什麼有這麼多爭執?知見不能說他不正確,都正確,他見到一面,沒有見到另外一面。大的宗派,宗門教下就互相攻擊,學禪的跟念佛的人彼此毀謗,這都是見到一面沒有見到第二面。如果面面都見到,才曉得不但十大宗是一,連外面所有一切外道也是一。前面我跟大家所講的,你要是能夠體會,你就曉得,為什麼?無有一法不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統統是的。心一念外道就現外道,一念魔王就現魔,念什麼就現什麼,那個心就變什麼。所以你說,哪一法不是自性?法法皆是,法法皆如。我們的心就平了,心就清淨了。於一切法,才像《金剛經》上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為什麼不取於相?因為一切相是自性變現的,幻化而無有自性。不但對於色法不取了,心法也不取了,心也是緣起;心境二邊都打掉了,自性就現前。偏重在色法,就是物質、唯物,不會見性的;偏重在心法,唯心,也不會見性的。必須心法二邊都放下,才能契入,豁然契入。
諸位要曉得,一句佛號念到心境一如的時候就契合了。你要問:念到什麼時候才能到理一心不亂?念到一如的時候,念到能念之心就是所念之佛,所念之佛就是能念之心,能所是一,能所不二,就開悟了。所以,這是很深的一個功夫。還有能所,換句話說,都落在二邊,不能見性,可以念到事一心,不是理一心。
演【非如非智,故唯一心者,智外無如,以智奪如故非如;如外無智,以如奪智故非智。互奪兩忘,則非如非智,故唯一心。】
「互奪兩忘」,兩個都沒有了。這是把理一心的境界用這種方法巧妙跟我們烘托出來,像畫畫一樣,烘雲托月,月亮畫不出來,畫雲彩當中露一個圓圓的,一看那就曉得那是月亮,用這種方法把它烘托出來,讓我們在這裡面去體會。
演【此人境雙奪。古云: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又云:人牛俱不見,正是月明時。是也。】
這是《牧牛圖頌》裡面的,這些都屬於禪機,要細心去體會、去領略,這裡頭很有味道。意趣的淺深,隨著個人領悟境界不相同。這是體究二義,我們講了一個意思,底下第二個是「寂照難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留著下一次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