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今天布袋和尚坐化紀念日


時間:2017/3/30 作者:妙音居士

今天農曆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坐化紀念日。布袋和尚傳說為五代後梁時期之僧人,明州奉化人。因常背負一隻布袋,又稱布袋和尚,為彌勒菩薩化身的說法廣為流傳。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時明州奉化僧人,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傳說他身寬體胖,面容含笑,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形如瘋瘸;又常以竹杖背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無論給他什麼,即裝大布袋,永遠也裝不滿;有時茬稠人廣眾面前,將袋中之物傾倒於地,叫道開:「看、看、看,隨即哈哈一笑,收回袋內。一天,他坐在原籍浙江奉化岳林寺東廊磐石上,說偶道:

彌勒真彌勒,分身百乾億,

時時示世人,世人總不識。

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在岳林寺圓寂,逝前說《辭世偈》,稱自己為彌勒化身。人們恍然大悟,以為此即彌勒菩薩顯化,因而從北宋開始,就畫或塑了他的形象,供奉於天王殿中,稱為大肚彌勒;有的還讓他帶著那個「布袋」,佛寺中笑口常開、袒腹露胸的彌勒菩薩像,即由此而來。後人以布袋和尚的形象替代了印度彌勒。佛教寺院天王殿面朝進門香客、外向而坐的笑口常開、袒胸露腹的彌勒菩薩,就是奉化的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的事跡,正史記載很簡單,但在奉化流傳的許多故事,描述了他的聰明智慧、幽默風趣、與人為善、樂觀包容等精神和品德。

布袋和尚是一位來自民間、深得民心的大師,其真性最本然。傳說,布袋和尚身世如謎。據說唐朝時,寧波奉化的龍溪上漂著一捆柴,柴上有一幼兒,有惻隱之心人將其救起,只見孩子圓頭大耳、眉清目秀,對人咪咪發笑,人們愛不釋手,把孩子抱回家來。後來,這孩子長大剃度到香火鼎盛的岳林寺。出家後,他總隨身帶著一個大布袋,人稱「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喜好田間勞作,最好與人打賭取樂。有次與人比賽插秧,誰輸了誰請吃夜飯。四位農夫手起手落,不一會兒田中就綠了一大片,而布袋和尚眼看就要輸了,他卻呵呵笑著,高聲吟詩: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成稻,退後原來是向前。」

大夥一聽這首《插秧偈》很有意思。 「福田」既指良田,也指佛田,「水中天」既是大自然的天空,又是佛教的理想世界。「六根」不光是說插秧每行有六株,也暗示佛經指的眼耳、鼻、舌、身、腦,「稻」與佛「道」又諧音,最後一句,「退後原來是向前」,不僅描繪了插秧情景,更包含了佛教的智慧和辯證的哲理。人們在琢磨的時候,布袋和尚施展神通,樂呵呵地插完秧苗。

布袋和尚交友帶著三分俠氣,為人存有一片素心,他在圓寂前,說了四句《辭世偈》:「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畢,即在青石上端坐而逝。後人恍然大悟,原來布袋和尚是彌勒佛的化身 。

這位彌勒化身的布袋和尚,時常勸化人們要忘卻煩惱,寬卻肚皮。他也時常手持藜杖、撒履閒行,應了佛法中的「萬法本空」之意。

後代文人崇敬這位可敬的大師,提寫了一幅對聯:

「大肚能容,容世上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這首婦孺皆知的句子讚頌了布袋和尚容人容事之雅量,但似乎並未悟得佛祖曠達襟懷。

試問塵世間,誰未做可笑之事,誰又能說自己不是可笑之人。寬厚的佛祖,曾幾何時譏笑過可笑之事可笑之人,何時不是以悲憫之心,善待芸芸眾生,這等境界後人自是望塵莫及。

《佛祖統記》所載布袋和尚傳記

南宋志磐所著《佛祖統記》卷42所載布袋和尚篇幅雖少,但卻加入了《景德傳燈錄》所沒有的記載,且和後世所見的布袋和尚像構圖有密切的關係。如十六群兒(註:到曇噩的《定應大師布袋和尚傳》,十六小兒增為十八)嘩逐布袋,並爭掣其袋的典故;以及蔣摩訶見其背上有一眼的典故等等。其文曰:

四明奉化布袋和尚於岳林寺東廊坐磐石上而化,葬於封山。既畢,復有人見之東陽道中者,囑云:「我誤持只履來,可與持歸。」歸而知師亡。眾視其穴,唯只履在焉。……有十六群兒嘩逐之,爭掣其袋。或於人中打開袋,出缽盂、木履、魚、飯、菜、肉、瓦、石等物,撒下云:「看!看!」又一一拾起,云:「者個是什麼?」又以紙包便穢,云:「者個是彌勒內院底!」嘗在路上立,僧問:「什麼?」師云:「等個人來。」曰:「來也!」師於懷中取一桔與之。僧擬接,復縮手云:「汝不是者個人。」有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放下布袋,叉手立。僧云:「莫別有在?」師拾起布袋,肩上,行。因僧前行,撫其背。僧回首,師云:「與我一錢來!」嘗於溷所示眾云:「化緣造到不得於此大小二事!」郡人蔣摩訶每與之游。一日,同浴於長汀,蔣見師背一眼,撫之曰:「汝是佛!」師止之曰:「勿說他人!」師常教蔣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故人間呼為「摩訶居士」雲。師昔游閩中,有陳居士者供奉甚勤,問師年幾,曰:「我此布袋與虛空齊年。」又問其故,曰:「我姓李二月八日生。」晉天福初,莆田令王仁煦於閩中見之,遺一偈云:「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俱不識。」後人有於墳塔之側得青瓷淨瓶,六環錫杖,藏之於寺。

《景德傳燈錄》所載《布袋和尚傳》

成書於1004年,道原所著的《景德傳燈錄》,在《宋高僧傳》的基礎上加入了若干典故。其文曰:

明州奉化縣布袋和尚者,未詳氏族,自稱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額皤腹,出語無定,寢臥隨處,常以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盡貯囊中。入鄽肆聚落,見物則乞,或醯醢魚葅,纔接入口,分少許投囊中,時號長汀子布袋師也。嘗雪中臥而去。先保福和尚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雪不沾身,人以此奇之,或就人乞,其貨則售,示人吉凶,必應期無忒,天將雨,即著濕草履途中驟行,遇亢陽,即曳高齒木屐市橋上豎膝而眠,居民以此驗知。有一僧在師前行,師乃拊僧背一下,僧回頭,師曰:「乞我一文錢。」曰:「道得,即與汝一文。」師放下布囊,叉手而立。白鹿和尚問:「如何是布袋?」師便放下布袋。又問:「如何是布袋下事?」師負之放下布袋叉手。保福曰:「為只如此,為更有向上事?」師負之而去。師在街衢立,有僧問:「和尚在這裡作什麼?」師曰:「等個人。」曰:「來也來也。」(按:歸宗柔和尚別云:歸去來)師曰:「汝不是這個人。」曰:「如何是這個人?」師曰:「乞我一文錢。」師有歌曰:「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騰騰自在無所為,閒閒究竟出家兒;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見纖毫也大奇;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心王本自絕多和(按:和,宋玉元明作知),智者只明無學地,非凡非聖復若乎(按:非凡非聖,玉作非聖非凡)。不強分別聖情孤,無價心珠本圖淨;凡是異相妄空呼,人能弘道道分明;無量清高稱道情,攜錫若登故國路,莫悉諸處不聞聲。」又有偈曰:「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青目覩人少,問路白雲頭。」梁貞明三(按:三,元作二)年(917年)丙子三月,師將示滅,於岳林寺東廊下端坐盤石而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而化。其後他州有人見師亦負布袋而行,於是四眾競圖其像,今岳林寺大殿東堂全身現存。

按:道原的記載十分重要,補充了一歌二偈,四次問答,特別是寫下了布袋和尚示滅的時間、地點和臨終前說偈的情況和內容,說明「競圖其像」緣起於「他州有人見師亦負布袋而行」,其肉身那時安置在岳林寺東堂。《宋高僧傳》所述布袋和尚示滅之年為「天復中」。唐朝五代時「天復」年號有二,一個是唐明宗所用,計3年,即公元901-903年;一個是前蜀王建所用,計7年,即901-907年,與布袋和尚在世時間相比,似乎早了一些,因此,有人說,「天復」恐「天福」之誤。天福是後晉高祖年號,計6年,即936-942年,但與「後梁貞明二年(916年)」不符。

《宋高僧傳》所載《唐明州奉化縣契此傳》

最早記載布袋和尚傳記的文獻,是成書於北宋初年(988年)贊寧所著的《宋高僧傳》。此書卷二十一中有《唐明州奉化縣契此傳》,其文曰:

釋契此者,不詳氏族,或雲四明人也。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語無恆,寢臥隨處。常以杖荷布囊入鄽肆,見物則乞,至於醢醬魚葅,纔接入口,分少許入囊,號為長汀子布袋師也。曾於雪中臥,而身上無雪,人以此奇之。有偈云:「彌勒真彌勒,時人皆不識」等句。人言慈氏垂跡也。又於大橋上立,或問:「和尚在此何為?」曰:「我在此覓人。」常就人乞啜,其店則物售。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示人吉凶,必現相表兆。亢陽,即曳高齒木屐,市橋上豎膝而眠。水潦,則系濕草屨。人以此驗知。以天復中終於奉川,鄉邑共埋之。後有他州見此公,亦荷布袋行。江浙之間多圖畫其像焉。

今天,一走到寺院,在山門前就可看見笑意盈盈的彌勒菩薩,好像歡迎每一位上山的信徒或遊客。以下的詩偈,最能說明菩薩的滿腔歡喜:

眼前都是有緣人,相見相親,怎不滿腔歡喜;

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大肚包容,忍世間難忍之事;

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