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


時間:2017/3/30 作者:南無阿彌陀佛

(第一集)

2001/9/23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01

諸位觀眾,大家好!

今天我們緣分非常殊勝,能夠在台視為大家介紹佛法裡面一部啟蒙很重要的經典,《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部經是我在將近五十年前,跟李老師學教時第一部所學的經典。這部經在過去也曾經講過很多遍,我記得有一次在中廣利用廣播說過一次,以後有同學從錄音帶記錄下來,整理成一部《講記》,就是現在諸位同修手上所拿到的。這個《講記》我一直都沒有看過,最近大家要求到這個地方來錄四十個小時,我才把這本《講記》翻了一翻,還不錯,我還滿意。這次我們就利用這本《講記》做為主要的參考資料,有需要補充說明的,在此地跟大家做詳細深入的探討。我們用這個本子,每一次所講的經本頁數都用這個本子。諸位請看第一頁。

本經的經題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在沒有介紹經文之前,我們先說幾句話。學佛實在是很殊勝的一樁事情,佛在經典上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兩句話我想大家都聽得耳熟,但是這兩句話的深義,知道的人實在講太少太少了。如果你真正明瞭這兩句話的意義,你對於學佛這樁事情就會看作人生第一樁大事,不會把升官發財排在第一。學佛就是學作佛,你沒有能做到佛,你這個佛是白學,你並沒有真正在學,是學作佛。佛是什麼?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

最近我們在澳洲註冊一個「淨宗學院」,我對於學院同學們說了四句話,這是對所有同學們的期望跟要求。第一句「品學兼優」,第二句「解行相應」,第叄句「道德圓備」,第四句「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四句能夠百分之百的做到,你就成佛了,這是我們做人處世的目標。這四句話從哪裡做起?我跟同學們列了六個科目,儒學的科目要從《弟子規》做起,《弟子規》上字字句句要落實,會念會背會講沒有用處,要做到。第二部是《了凡四訓》,在台灣這邊同修們這些年來的提倡,知道的人很多。是不是真的明瞭?沒有。何以說沒有?真的明瞭,台灣沒有災難;台灣還會有災難,《了凡四訓》大家念是念了,裡面的意思沒有明瞭,也沒有認真努力去做。這部書裡面是講因果,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種善因一定得善果。所謂的天災人禍都是外面的境界,佛在經典裡面常常教導我們「境隨心轉」。然後你就理解,天災也好,人禍也好,根源是什麼?根源是我們的起心動念,種善因必定得善果,種不善的因一定有災難。

我們看歷史,特別是中國歷史,在全世界保存得最完整,至少叄千年的歷史,仔細的去讀就是「因緣果報」。然後我們冷靜的觀察現實的世界,世界上所有一切動亂、興衰,無一不是因緣果報。了解事實真相,了解業因果報,一眼就看清楚、看明白了。現在所說的果,我們知道是什麼樣的因,現在造什麼樣的因,我們就曉得將來會有什麼樣的果報,這個事是真實的。

佛法也離不開因果,《華嚴經》清涼大師給我們說的「五周因果」,《法華經》「一乘因果」,所以佛家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有人曾經問我:「萬法皆空,因果何以不空?因果是不是在萬法裡面?」當然是。因變成果,因就空了,果再變成因,果也空了。因果怎麼會不空?因果有叄種性質不空,第一種性質是「因果轉變不空」,因轉變成果,果又轉變成因,轉變,這個性質它存在;第二是「因果相續不空」;第叄是「因果循環不空」。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道理搞清楚,事實真相明白了,我們才知道怎樣做人,怎樣處世,如何趨吉避凶。

今天諸位看到這許多災難,災難從哪裡來的?從貪瞋痴來的。貪瞋痴,佛講叄毒,我們現在講病毒。你內心裡頭有嚴重的病毒,外面受一點點刺激,你的病就發作,你得要受苦報。解決這個世間一切問題,英國湯恩比博士說得好,「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這個話是他在七十年代講的。他講了這個話之後,我們台灣天主教於斌樞機主教才提出祭祖,那個時候我感覺得很驚訝,基督教、天主教把祖宗牌位都拿去燒掉,他現在怎麼忽然提倡祭祖?以後我打聽,有人告訴我:他參加歐洲這次會議,親自聽湯恩比博士的講演,回來之後態度變更了。而且天主教教宗明令天主教神職人員要找佛教對話,可見這次影響很深很遠。我們沒有想到,英國在前幾年,他們從國小、中學、大學,學生課本裡面都有孔孟的學說跟大乘佛法,學生已經開始在讀了。前年澳洲跟進,澳洲學校從國小、中學、大學有佛學的課本,那邊主管教育的一些人士還曾經找過我,希望我協助他們編教科書,可見得外國人很重視,而我們中國人疏忽了。

現在話說回來,我提倡這四個問題要落實,落實在《弟子規》、《了凡四訓》、《感應篇》。《感應篇》是《了凡四訓》的修行綱目。袁了凡先生怎麼改變命運?依照《感應篇》來修學。《感應篇》的內容告訴我們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惡的標準給我們說出來了,我們要遠離一切惡,勤修一切善。我們從儒家的典籍裡面選擇這叄種教童蒙、教國小。佛家我們也取叄本書,一本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二本是《十善業道經》,這個我們剛剛在新加坡講完,現在這個光碟已經流通了。第叄種就是我們《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這有兩個版本,最初我編的這個版本採取的是《沙彌律儀》摘要,比較深一點,後面這個版本是摘取《無量壽經》裡面重要的教訓六十二條,又節錄《大寶積經》裡面的《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擷取它的精華四十四條,總共一百零六條。不但要背,常常記在心上,常常依教奉行。我希望兩年當中把這些功課做完、做圓滿,真正做到,那你就是道德之人。別人不做,那是他的事情,與我不相干。我要做,為什麼?我要學作佛。學作佛就要從這裡做起,要從做個好人做起,這是好人的標準。以這個做基礎才會有成就,才真正能夠在這個世間不受災難。

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眾生的業有共業、有別業,我們雖然在這個世間共業不好,但是共業裡頭有不共業、有別業,我們只要真正認真修學,災難肯定有,我們可以不受。同學們常常問消災免難,現在外國都常常打電話傳真給我,問如何避免災難;避免災難,這個方法非常有效,而且一點都不迷信。這部經是學佛啟蒙的一部經典,你不了解這部經,你學佛不知道從哪裡學起。學了幾十年沒有成就,塬因在哪裡?沒有找到門路,沒有法子入門。諸位一定要記住,這部經是入門的經典,雖然是小乘經,它是大乘的基礎。

現在諸位請看經本,我們先介紹經題。經題可以分為五個段落來說,第一是「阿難」,第二是「問」,第叄是「事佛」,第四是「吉凶」,第五是「經」,分成五段來講。

「阿難」是人名,釋迦牟尼佛的堂弟,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堂兄弟有八個人,就是他的父親有四個弟弟,他父親是老大,有四個弟弟,他們家庭也還不錯,每一個老人都養兩個孩子,所以男孩有八個人。這八個人當中,釋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難是最小的,所以他們的關係是堂兄弟,我們今天講叔伯兄弟。出家之後,他做釋迦牟尼佛的侍者,阿難跟釋迦牟尼佛年齡相差叄十歲,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時候,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叄十歲示現成道,阿難那一天出生,他是佛成道日出生的。以後他也出家,他出家的因緣《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有趣味。在楞嚴會上,釋迦牟尼佛問他:「你為什麼要發心出家?」他答覆得很有趣味,他看到他的大堂哥容貌非常端莊、相好,非常羨慕,他說這個身不是父母所生,一定是修成的。所以他的出家因緣是想自己有個好相,是這麼一個心,這個心就不善,所以他才遭摩登伽女之難。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心,能出家就好,出家之後慢慢再學,錯誤可以修正。以後做世尊的侍者,就是在世尊的身邊照顧釋迦牟尼佛生活上的一些瑣事。

在十大弟子當中,阿難是多聞第一,也就是說,佛示現成道之後,我們知道講經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前面二十年所講的經阿難沒有聽到,阿難出家的時候曾經要求他的堂哥,「你以前二十年所講的經要給我重講一遍」,釋迦牟尼佛答應他。因此,在聽經這一面,阿難聽的是最圓滿、最完整,可以說一堂不缺,這是世尊大慈大悲給他補出來了。

阿難的記憶力非常好,就像我們的錄音機一樣,一遍聽了之後永遠不會忘記。所以他的使命就是傳法,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集結經典,這個經典是阿難重誦出來的,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覆講。世尊當年講經沒有寫筆記,沒有文字記錄,完全是阿難尊者覆講。覆講靠得住靠不住,是不是阿難的意思?他有沒有記錯,有沒有記漏掉?所以集結經藏的時候就非常嚴肅了。

當時有五百阿羅漢的聽眾,由他們來做證明,這五百個人都是經常聽釋迦牟尼佛講經,阿難升座覆講他們來做證明。五百個人完全同意這才能記錄下來,如果有一個人提出異議,這句話就不可以記錄。所以經典取信於後人是用這樣的標準,不像現在是多數通過就可以,那不行!佛的經藏集結不許可,一個人不通過這句話就不能記下來,一定要五百阿羅漢各個都點頭,都說「沒有錯,佛是這麼說的」。

十大弟子當中,他是很特殊的一個人物,「教」是他傳的,除教之外還有一個「宗」,禪宗是大迦葉尊者所傳的,這是佛的十大弟子當中兩個最重要的人物。我們現在在寺院裡面常常看到大雄寶殿裡面的造像,當中是釋迦牟尼佛,左面是大迦葉尊者,右面是阿難尊者。這兩位是佛傳法之人,對我們的恩德太大了,不是他們傳下來的話,我們今天就沒有緣分看到經典。所以,他對於佛法的承傳有極大的貢獻。

第二段「問」。「問」在佛經裡面有五個意思,有五種問。第一種是不了解。你應當向老師請教,這是必須要問的,老師一定會給你說明。

第二種是疑惑。你在日常生活當中,你所看到的、你所聽到的有疑惑,這也應該請教老師,這個問是正常的。學問,學生就是要學著問,你不問你怎麼能成就?不能成就智慧。所以,要學著問。世出世間法要想成就,給諸位說,祕訣就在好學。人不好學就沒有法子,要人督促你才學這很難成就,必須自動自發。尤其是現代民主自由開放的社會,父母沒有辦法管兒女,民主自由開放一切講人權。在美國,如果兒女犯過,你要去打他、罵他、處分他,鄰居就來跟你的兒女說:「要不要我幫助你?」怎麼幫助?「我去告你的爸爸媽媽虐待你」。你看看怎麼辦?現在這個社會,父母不能教兒女,老師不能教學生,老師對學生嚴格了,學生家長去告狀,老師就沒有辦法,逼著非要離職不可。現在社會跟從前不一樣,現在人想學問、德行成就,不靠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唯有你自己好學,自重自愛,老師才會幫助你,否則的話,老師想教你也不敢教,怕吃官司,這是現代社會反常。我們要懂得,今天整個世界為什麼這麼亂,道理,真正的根本,我們中國古人講的「失教」,教就是教育,教育失敗了,教育失掉了,後果就是天下大亂,人民生活痛苦。

佛教是教育,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我能夠遇到,我非常感激方東美先生,他老人家告訴我的。我跟他學哲學,他告訴我:「佛經哲學是世界上所有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就是因為這兩句話,他接引我入佛門,我才到寺院找經典看。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當然是一切災難現前我不遭災難,這才是最高的享受,我要是有災難就不是最高享受了。我真的得到了,所以我非常感激他。我接觸佛法,大概一個月的時間,我就認識章嘉大師,我學佛前叄年得他老人家的指導,我出家也是他老人家給我決定的,他說這個路子好,是他給我選定的。章嘉大師圓寂之後,我才到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跟他十年。不好學不行,學了之後要認真去做。你學,學了做不到,這個老師他也不會教你,你要認真努力去做,老師才真的關心你,真的指導你,你才會有成就。所以常常向善知識請教,我們才真正有成就,親近善知識比什麼都重要。

我叄十八年到台灣,深受失學之苦,如何提升自己學術?沒有機會再去上學念書,只有找空餘的時間去親近這些善知識。善知識怎麼找?打聽各個學校這些有名的教授,打聽這些人,我給他寫信,我的信寫得很懇切,求他指教,這樣子有召見我的,還有他們老師當中互相給我介紹。那個時候我認識十幾位台灣各個大學的名教授,我公餘的時間,所有時間都去親近他們,得他們的教導,我們去找人,你不找人人家不會來找你。以後接觸佛法之後,佛經裡面常講「親近善知識」,不好學怎麼行!

我這次回來,林國營居士講:「法師!你都沒有時差。」確實!我沒有時差,我到美國一下飛機就開始講經,他們講座給我預備了。他問我:「怎麼沒有時差?」在飛機上不睡覺就沒有時差,一睡覺就有時差。怎麼可以不睡覺?人家喜歡打痲將打個通宵不睡覺,跳舞跳個通宵也不睡覺,我們在飛機上靜坐養神,閉著眼睛念佛,不要睡覺,你落地一切照常工作,到晚上累了會睡得很好。完全正常,沒有別的祕訣,所以一切工作完全都是正常,不會有差異。

第叄種是試驗故問。來試驗老師的,看看老師懂不懂。

第四種是輕觸,就是漫不經心,很隨便的問。這兩種問可以不答,為什麼?問的人沒有誠意。佛在教學當中,有人問,他很認真的給他解答,有的時候他不答,我們就曉得問的人是什麼樣的心態,沒有誠意你跟他講沒有用處,他聽不進去。

第五種是明知故問,叫「利樂有情問」。在佛的經典裡面,許多的羅漢、菩薩,他們都是屬於這一類,阿難也是屬於這一類。為什麼?我們一般人有這個疑問,他問不出來,他不會問,這些善知識他們了解我們的疑惑,他們幫助我們問。釋迦牟尼佛為他解答,我們一聽,這個問題正好是我的問題,我就得到答案,問題就解決了。阿難在此地發問的,是屬於第五種「利樂有情問」。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學習這些諸善知識、諸大菩薩,要知道代一切眾生髮問。我們遇到善知識時,這是真正慈悲,真正為社會眾生解決當前苦難的問題,我們要知道「代問」。或者在平常,聽到有一些人有一些疑問,我們記在心裡,或者寫在筆記本上,遇到有緣的時候提起來發問,希求善知識為我們解答。自己為什麼不解答?自己身分、地位不夠,所謂「人微言輕」,解答的別人不相信,要找一個有權威的人他來解答,那就相信了。我們年輕時也是這樣,同樣一個問題,問一般人,解答得是很好,但是不重視他;我去請教方東美先生,方東美先生講的跟他講的一樣,我相信方先生;不重視他的話。這就是學生心理上的障礙,一定要找權威。像湯恩比講的這個話,說的人太多太多了,我們在學習經歷當中聽得都很耳熟,為什麼人家相信湯恩比?這就是權威。菩薩他知道,阿難也知道,能解答為什麼不解答,要請釋迦牟尼佛來解答?權威,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道理就在此地。

第叄段「事佛」。「事」是承事、奉事。「佛」是佛教,是佛教教育。這兩個字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學習佛陀教育。事佛兩個字用現在的話就是這樣講法,我們學習佛陀的教育,學習佛陀的教誨。佛教確實是教育而不是宗教,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的,如果一開頭就錯,你就會錯一輩子,你就錯到底,那是非常非常可惜!怎麼知道它是教育,它不是宗教?從經典上諸位仔細去研究觀察,你就明瞭了。經典是釋迦牟尼佛教眾生的教材,用現在話講是教科書,是佛陀教育的教科書。

首先,我們學佛了,要知道「佛」這個字是什麼意思,不能不搞清楚。「佛」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在中國古時候沒有這個字,佛經傳來中國翻成中文,造了很多新字,這是當時造的一個新字。沒有人字邊這個「弗」,我們中國古字有,有這個字,音接近,加一個人,這個「佛」是人,所以特別為翻譯造這麼一個新字。為什麼不用意譯要用音譯?實在講,把它的意思翻出來不是更好更清楚嗎?這是尊重不翻,我們對它尊重,保持它的塬音,把它的意思解釋出來就行了。它的意思是智慧、是覺悟,在翻譯時通常多半把它翻成「覺者」,覺者用現在話講是覺悟的人。覺悟的人就是佛,迷惑的人就是凡夫,除了覺與迷之外,沒有兩樣。所以,佛是人,佛不是神,佛也不是仙。佛是人,是個覺悟的人,以後我們講得更詳細、更明白一點,佛是一個究竟圓滿覺悟的人。「菩薩」,菩薩是從菩提薩埵翻譯的,意思也是覺者,是覺悟的人,但是他的覺悟沒有達到究竟圓滿。換句話說,他是學生,他還沒有畢業,佛是已經畢業了。

所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整個意思上說是智慧的教育、覺悟的教育,我們想想,我們應不應該來學習?佛陀、菩薩、阿羅漢,實在說就是佛教教學叄個學位的名稱,像一般大學的學位,有學士、碩士、博士叄個學位,佛教裡面也是叄個學位,最高的學位是佛陀,其次的學位是菩薩,最低的學位是阿羅漢,是叄個學位的名稱。我們今天要學佛,要立志拿最高的學位,這個人才算真有志氣,如果說拿個阿羅漢就不再往上提升,這個人沒志氣。

這叄個學位在佛經裡面,把它的標準也界定出來了。最低的阿羅漢,這個學位是正覺;菩薩這個學位是正等正覺;佛陀這個學位是最高的學位,叫無上正等正覺。你們想想看,宗教裡頭沒有這個稱法。菩薩是正等正覺,阿羅漢是正覺,佛家之正字招牌。這正字招牌也有標準,佛也肯定世間人有覺悟,但是不是正覺。我們說世間有許多聰明才智的人,有很多大學問家、科學家、哲學家,為什麼不稱為正覺?他煩惱沒有斷盡。換句話說,他還有是非人我,他還有名聞利養,他還有貪瞋痴慢,他怎麼樣的覺,那個覺都不能叫正。正字的標準是煩惱斷盡,他沒有自私自利,他沒有名聞利養,他沒有貪瞋痴慢,這樣的人才能稱為正覺。

用這個標準來界定,我們到底是在什麼地位?學佛學了這麼多年,自私自利沒有斷掉,起心動念「我的利益」,我的利益一定就傷害別人的利益,你有意無意一定做損人利己之事,這叫造業。這是妖魔鬼怪,這不是佛。我們要學佛,首先要把自私自利放下,不要想著我,起心動念想一切眾生的利益。我是一切眾生之一,一切眾生都得利益,我當然也得利益。一切眾生不得利益,我一個人得利益,也是死路一條,你也無法存活。所以學佛很難成就,這頭一個關口你不能突破,塬因在此地。你學佛的功夫不得力,你自私自利,這怎麼行!

佛陀的教育跟世間教育確實不相同,為什麼?世間教育它的目標沒有超越六道輪迴,那個可以有自私自利,行!為什麼?你出不了輪迴,你在六道裡打轉。佛的教育是要你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六道輪迴是阿羅漢,超越十法界是菩薩,所以它教學終極的目標不相同,因此它這個標準就高了。

我們一定要符合這個標準,首先要把自私自利放下,起心動念為正法久住,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釋迦牟尼佛、諸大菩薩、祖師大德,都給我們做出榜樣。如果說釋迦牟尼佛教我們放下,他自己不肯放下,我們不服,我們不會接受他的教誨。他自己真放下,他物質生活是叄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他雖然出家了,他是王子出身,他的父親是國王,可以好好的護持他,可以給他蓋一個大廟,他不要!可以供養他一個好的生活,他都捨棄了。為什麼?「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榜樣,真正是無私無我,他不是會說,他是做出來了。我們今天學佛的人,在家出家,在家那是情有可塬,出家依舊是放不下,對於名聞利養還是貪著,這怎麼行?這個學佛是假學佛,不是真學佛。阿難問的,我們學佛到底是吉還是凶,就問這個問題。假學佛是凶,真學佛是吉。

我們是真乾還是假乾?真乾的,樣樣放得下,沒有一樣放不下。我們看看祖師大德表現的行誼,近代的,我們看印光法師,我們看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一生修法布施,四眾同修給他的供養不能說不多,太多了,他只做一樁事情,印經布施。因為大師是陜西人,家鄉口音很重,講經說法很多人聽不懂,所以他一生用文字來弘法。一生講經只講過一次,「上海護國息災法會」,講了七天開示,這是我們的好榜樣。虛雲老和尚一生,所有一切供養都去建寺廟,寺廟建好了,找一個好的修行人立刻就讓給他,他就走了。不是說這個寺廟建好是自己的,沒有,從來沒有過,交代給別人自己就走了。一生修廟、建廟不為自己,為正法久住,都是給我們做一個好榜樣,我們應當要學習。果然肯布施、肯放下,四事供養絕不缺乏。

我這個五十年,你們同修都看到,我一樣都不要我一樣都不缺,你們供養的錢,這個手拿過來那個手就走了。昨天我收的紅包也不少,統統交給「佛陀教育基金會」,統統給他們。我在什麼地方,信徒供養我的,我交給當地道場,我一分錢都不要。道場建立好了,馬上找幾個年輕人交給他,我也不要,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無事才好。這堂課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二集)

2001/9/23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02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經本,看第二頁,倒數第二行,我們把這段文念一念:

佛教是大智大覺的教育,佛教是智慧覺悟的教學。佛教的教學宗旨,是在徹底破除迷信,啟發正智,使人人能明辨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得失,進而建立理智、大覺、奮發、進取、樂觀、向上的清淨慈悲救世的人生宇宙觀,達到解決眾生一切苦難,獲得圓滿、真實、幸福的生活目標。因此,佛陀教育確是每個人都應當接受,應當依教奉行,這才叫「事佛」。

這一段話是很久的時候我寫出來的,年代我記得不太清楚,是為「中華書局」出版一部《中國近代名人錄》,我給它寫的這麼一段話,簡單的把佛教教學宗旨說出來了。佛教究竟是什麼?我們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外國人講的「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釋迦牟尼佛要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他在這個社會是什麼樣的人物?是什麼樣的地位?我們可以說,對他尊重來講,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如果不是這樣尊重的話來說,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這是他真正的身分。一生教學是義務教學,不收學費。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因為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只要肯學,沒有不認真教導的,所以他的身分地位跟中國孔老夫子確實無二無別,有教無類。孔子的教學侷限在一世,始從胎教,最後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是一代的教育。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是叄世,範圍就大了,他講過去世,他講未來世,他教學的內容講到十方叄世,比孔老夫子的範圍大得太多太多了。

他最完整的教科書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總結它的內容,總的來說他的教學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經》常講的「諸法實相」,實是真實,真實的宇宙人生真相。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完全得到利益、得到受用。叄個問題:第一個教導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關係處好,和平,世界就和平,人禍沒有了。第二個教導我們「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我們能把自然環境處好,天災就沒有了。第叄個教導我們「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個關係處好,不但我們這一生幸福,生生世世都幸福。有人說這一條是迷信,怎麼講到鬼神?其實我們換一個名詞,他也就接受了,現在科學家已經肯定我們空間是多元次,或者是說多維次,多維次跟多元次意思一樣。知道我們今天處的是叄度空間,有四度空間、有五度空間,在理論上講空間是無限度的,今天科學家確實證明有十一度不同空間存在。我們就用科學家的方法來說,什麼叫「天地鬼神」?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我們能跟他相處好,這是我們生生世世往後的關係就好了。你看看這個教育多麼圓滿!

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內容就是講的這個,我們展開經卷,裡面所說的就是我們這個世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諸位都知道,善財童子五十叄參,那五十叄位善知識是什麼?實際上就是我們從早晨起床睜開眼睛,看到這一切人事物就是五十叄參,從早到晚你所接觸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宗門大德常說:「你會麼!」如果你會,我們現前的生活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現前境界是大方廣,我們自己的生活是佛華嚴;你要不會,你是生死凡夫,六道輪迴。凡夫跟佛實在講就是一念之間,一念覺,這個世間塬來就是大方廣佛華嚴;一念迷,六道輪迴,苦不堪言。所以論說教育,沒有比佛陀教育更圓滿,沒有比這個教育更徹底。但是現在佛教在世間淪落為宗教、淪落為迷信,誰的責任?當然首先是出家人的責任。出家人不懂得佛法,不懂得經典,盲修瞎練,出家人把佛法形象破壞了,讓大家看到佛教是迷信,果報都在阿鼻地獄。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心,古人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出家人的衣服不好穿,這碗飯不好吃。我常常在提醒大家,既然出家了,要好好的學佛,從哪裡學起?從這部經學起,經義要懂得,經文要記得住,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用這部經典來對比一下:「我這個念頭該不該起?」「我這個話可不可以說?」「我這個事能不能做?」佛這部經典教訓是標準,與經典相應是真佛弟子,與經典不相應是假佛弟子。假佛弟子就是魔王子孫,他是來破壞佛法,他不是來興佛法,無論你是有意無意,你都要負因果責任。這一段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四段「吉凶」。「吉」是稱心如意、事事如願、吉祥如意;反過來,一切事情不順心、不如意,這就是凶。我們世間人都有這個疑問,你們說佛教育好,我接受這個教育,修學這個教育,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難為阿難尊者在佛陀面前代替我們提出這個問題。學佛得到吉利這是正常的,那還有什麼問題?問題是學佛得到凶災,這疑問才生起來。學佛為什麼會得凶災?你們有沒有認真去想一想?學錯了,你沒有照佛的教誨依教奉行。我在講經的時候常說,如果真學佛,這個好處是非常明顯,你要得不到這個好處,可見得你沒有認真修行。所以學佛,實在話,你是真學是假學人家一眼就把你望穿了,你怎麼能瞞得過人?人尚且瞞不過,你怎麼能瞞佛菩薩,怎麼能瞞鬼神?

大乘經論裡面常說,講宇宙人生的根源,《華嚴經》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總說。整個宇宙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說到根源。世出世間這一切現象,怎麼發生的,從哪裡來的?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極樂世界從心想生,華藏世界從心想生,阿鼻地獄也從心想生,就看你想什麼,想什麼它就變什麼,所以佛這才勸我們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個道理實在講不難懂,我們天天想慈悲,那個人相就慢慢變成很慈悲的樣子,天天想兇惡,那個面貌人家見到都害怕。相從心生,體質也從心想生,如果你真的學佛,佛的心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你的相貌一定是這樣的,你的體質也一定是這樣的。學佛的人,相貌沒有改變,體質沒有改變,他白修了。我多少年前在講席上常常講,真正學佛的人不會老,不會生病,不會死。你還會老,還會生病,還會死,你沒有學佛。這就是學佛的形像、外表,表裡一如,諸位要真乾,你要不真乾就錯了。相貌本來不好,身體本來多病,真正學佛叄年,你相貌就改變了,你的病痛就沒有了,這是小果報,學佛的小果報、小成就;你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難了。所以這個事情要真乾,這個事情不能幹假的。

經題這四段,「阿難」、「問」、「事佛」、「吉凶」,在佛家講這叫別題,只限於這部經是用這個題目。下面「經」這個字是通題,凡是佛教教科書都用經字做一個總題目。經是不是全是佛說的?不是的。佛家確實是開放的,是民主自由的,這一點跟其他的宗教不一樣,宗教裡面只有上帝說的話才能稱經,其他的人沒有資格再說。佛教不如此,佛教講五種人說經,有佛說、佛學生弟子說、仙人說、天人說、變化人說,但是有一個塬則,只要所說的跟佛所講的意思相同,在佛教裡面都承認它是「經」。意思相同的標準是大乘經裡的「實相」,他所講的確實是事實真相。無論什麼人說,他所講的是事實真相,這是經;如果不是事實真相就不能稱為經,這是《大智度論》裡面講的。

《華嚴經》上講的五種人,佛、菩薩、聲聞,還有眾生,就是我們普通一般人。我們講的跟佛所說的沒有兩樣,譬如說「孝順父母,奉事師長」,這佛常說的,我們縱然說的言語跟佛說的言語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佛都承認你所說的是經,所以佛家很開明。不但眾生說的,還有「器世間」說的。器世間就是萬事萬物,它也不會說話,是表法,那個表法的意思跟佛所說的經沒有兩樣。世間法裡面,我們生活當中離不開的水,我們供佛,所有一切供品都沒有,最低的要供一杯水。可以不燒香,可以不燃燈,一定要供一杯水。水是什麼意思?水代表清淨心。心像水一樣,要像水一樣清淨,要像水一樣平等,這就是水在說法,它教給我們心要清淨、心要平等。這是器世間說法,佛也承認,跟佛講的沒有兩樣。

你要是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都在說法,沒有一樣不是在說法,你在這裡學的是無盡,你怎麼會不開悟,你怎麼會不成佛?一切諸佛幫助我們,一切眾生幫助我們,一切器世間也在幫助我們。而《普賢行願品》裡面講得就更好,它講有佛說、菩薩說、剎說(剎是講剎土、世界)、眾生說、叄世一切說,這個境界就更廣了。由此可看到,佛家講的「說法」,不是說只有佛說的才是經,除佛之外都不能稱經,佛教沒這個講法,你說的合情合理都是經。你說這胸襟多大!量大福大!你心量小不行,心量小的人沒有福報,縱然有福,那個福報也很有限。所以一定要把心量拓開,要能包容一切,學「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經」這個字,在《華嚴經》裡面有十種解釋,那個太痲煩了,我們通常介紹只取一種,「貫攝常法」,符合這個意思才能稱之為經。「貫」是貫穿,語言文字有條不紊,有層次、有脈絡,一點都不亂,這叫貫。好的文章、好的言語,能夠做得到。在佛教裡面,特別是科判,如果用科判一衡量就知道,這部經典它的章法、結構、組織嚴密。為什麼?加一個字在裡面是多餘的,少一個字,它就缺了,它就連不下去,文字寫得這麼好!中國的古文,大家常常看的《古文觀止》,《古文觀止》用科判來看它,確實你也能發現好文章,好文章做到的是不能增加一個字,也不能減少一個字,做到不增不減,佛的經典做到這個。第二是「攝」,攝是攝受,好像磁鐵有吸引力,你讀了之後還想讀。你們看報紙,大概看一遍不會想再看第二遍,為什麼?沒有攝受的力量。中國好的文章,像《四書》、《五經》,百讀不厭,它有攝受的力量。佛經典攝受力量太大了,永遠不疲不厭,你真正理解契入,確實能幫助你達到法喜充滿,這是攝。「常」是永恆不變,我們今天講,它超越時間、超越空間。叄千年前世尊在印度為大家講學,那個時候人得利益,叄千年之後在中國講,現代中國人還得利益,這我們一般講「真理」,真理是永恆不變,沒有時代性。「法」是法則,是塬理塬則,一切凡聖都應當遵守。能夠符合這四個意思,這才稱之為佛經。這是我們最簡單的一個說法。

我們懂得佛經是有條理、有體系,說明宇宙人生真相,而能使人從佛的教學當中去證實宇宙人生真相。我們不是只聽他說的就盲目接受,那是錯誤的,我們聽了他的話,依照這個方法去做,把他所說的這個道理證明,佛家講「信解行證」,這才是一個好的教學,不是盲目的,佛教給我們親證。事實真相是什麼?用大經上的話來說,「大方廣佛華嚴」,這才是事實真相。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希望我們大家統統能夠契入,都能夠證得眼前的世界就是「大方廣」、就是「佛華嚴」。你能夠證得,入這個境界,你現在最低限度就是法身菩薩,法身大士,這個學位你拿到了。學位雖然拿到,你現在這個生活方式沒有改變,不是說這個學位拿到之後,你就會升官發財,那你就錯了。雖然生活方式沒有改變,但是你的精神生活不相同,你在現前生活方式裡面,得大自在,得大圓滿,得真正的快樂。就像孔老夫子的學生顏回一樣,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室,他快樂無比,這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諸位要曉得,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做大官、發大財,不是的!是你得到真正的解脫,你內心裡面憂慮、煩惱、牽掛完全沒有了,得大自在,心地得真正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身體健康長壽,永遠沒有病痛,這才是真正的享受,是第一等的享受。

依照佛陀教誨,你才能得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如果沒有依教奉行,學了對於教理不明瞭,明瞭不肯去做,日常生活當中還是隨順自己煩惱習氣,那就難了,你這一生很難成就。到什麼時候能看出來?到臨終的時候。你一生可以瞞人、可以騙人,可以文飾欺騙人,臨終的時候騙不了人,你全都露出來了。臨終不能生病,生病頭腦要清楚,神智迷惑了,決定叄途去了。這個我們不能不留意,不能不認真。中國古人講「五福」,五福最後一條是「好死」,是最大的福報。為什麼?死得好,來生好。好死決定就好生,你來生不是人間福報,就是天上福報,不墮叄惡道。叄惡道是怎麼去的?迷惑顛倒就去叄惡道。這個事情,我們不能不留意,不能夠輕易看過。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大事,這一樁大事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做,惡的念頭不能生,惡的事情不能造。造惡多端,他現在沒有受果報,什麼塬因?他過去生中修的福很大,佛在經典上講得很清楚,他修的大福報,因為他不知道惜福,造作惡業,他的福報已經打折扣,雖打折扣,他還有餘福,他還是享。往往世間人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以為造惡沒有惡報,造善也不會有好的果報,不相信因果報應。唯有冷靜思惟觀察,你才能夠看到這個事實真相,才肯回頭,所謂回頭是岸,不再造惡業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遵守佛陀的教誨,這就對了。

這部經,我們在此地也有簡單介紹本經的內容,在第四面第五行。本經的內容:是說明學佛、做人的基本道理,可以說是初學入門的教材。雖然是人天小教,實在是大乘佛法的根基;大乘佛法好比是十層大樓,這部經是基礎、地基,地基要是不好,這個大樓決定不能成就。由此可知,學佛要從這部經學起,你就對了,你就找到門路了。講經也要從這部經講起,沒有基礎,大經大論得不到受用。

再看底下這一段,本經的宗旨:「佛告訴我們說,能夠依佛陀的教法奉行,一定得到吉祥自在。」在教學之中,佛陀教我們修行,修行這兩個字的意思一定要搞清楚。「行」是行為,行為太多太多了,說不盡,佛在教學當中把所有行為歸納為叄部分:口是言語的行為,身是身體造作的行為,念頭是起心動念,是心想的行為。佛家常講「身語意」,用這叄個字把所有行為全部都包括了,行為再多總不出這叄類。「修」是修正,我們叄業行為有錯誤,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這個道理要明瞭。

諸位同修要記住,我們的念頭,這念頭錯誤,要把錯誤的念頭修正過來;我們言語有過失,把錯誤的言語修正過來;我們身體造作有不如法的,要把它修正過來。「修行」兩個字非常重要,絕對不是說,我每天拜多少拜佛、念多少部經,不是這個意思。修行在哪裡修?在起心動念之處。哪裡是道場?一切時、一切處都是道場,絕對不是只有寺廟庵堂是道場、你家裡佛堂是道場,你就完全想錯了。寺院裡面講經上課那是教室,學了之後要套用在生活上,學以致用。要用在你工作上,要用在你處事待人接物上,你才真正得到佛教的好處、佛教的利益。如果用不上,你學這個幹什麼?所學非所用,不是浪費我們的精神、浪費我們的時間?我們學它幹什麼!有許多人說佛教消極,說佛教不合現實,他搞錯了。佛教是最積極的,佛教是最講現實的,決定不做冤枉事情,得不到利益的事情佛絕對不乾。所以我們學佛,馬上就得到用處、就得到好處。

現在我們在修行這個科目上,這些年來我們提「四好」: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我們用這十二個字來落實,落實佛陀的教誨。「存好心」是說什麼?《講記》是我從前說的,現在我說的跟這個還是差不多,我現在提出的是十個字,更簡單!愈簡單,我們愈容易記、愈得利益。「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要存這個心。佛在經上常常勸導我們「發菩提心」,這個發菩提心,特別是初學的人都聽得很迷惑顛倒,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這十個字就是大菩提心,就是佛心,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我們要落實,別人對我虛偽,我對他要真誠,為什麼?我要學作佛。他為什麼對我虛偽?他不想作佛。如果你要說,他對我虛偽,我對他也應該虛偽,那好,他願意墮地獄,我也要跟他下去,這錯了。我們所修的路不一樣,走的路不相同,決不能說人家怎麼做,我應該怎麼作法,錯了!

像美國這次遭受的災難,暴徒襲擊紐約的兩棟大樓。恐怖分子做的,能不能用報復的方法?他們現在是採取強烈的報復,報復解決不了問題,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縱然把這些暴徒統統殺掉,二十年之後他投生到美國,做你美國人的兒孫再來整你,你有什麼法子!他沒有想到這一層,這個不得了!

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有很著名的方孝孺的公案,我們看了真可怕。方孝孺的父親葬他的祖父的時候,夜晚連續叄天,有一個穿紅衣服的人託夢給他,請求他把埋葬的日期延後。他的子孫有八百人在地穴穴道底下,他們願意搬家,把這個地方讓給你。叄天託夢,方孝孺的父親沒有在意,還是按照自己預定的日期去下葬。下葬的時候,挖下去之後下面是蛇窟,確實是小蛇,真的有七、八百條,他才曉得是那個蛇託夢給他。但是他把這些蛇殺死了,於是這蛇投胎做他的曾孫,就是方孝孺。方孝孺生下來時候,他是兩個舌頭,開岔的,就證明他確實是蛇來投胎的,來報仇的,得罪明成祖滅九族。他說:「滅十族我也不怕!」最後連他的老師都被殺了,差不多他那個家族,九族也有幾百口人家抵罪。

殺人一定償命,欠錢一定還債,這個世間你要真正懂得佛法,了解事實真相,說是哪一個人吃了哪一個人虧,沒這回事情。哪個人佔哪個人便宜,也沒這個事情,因果通叄世。欠命沒有不還命的,欠錢沒有不還債的,所以我們明白事實真相,我們不幹這個事情。我們欠別人的,我歡歡喜喜還人;別人欠我的不要了,我不討債了。為什麼?我要到極樂世界去作佛,討債就搞六道輪迴,不乾!欠別人的要還,別人欠我的都不要,你的心多清淨,不可以搞冤冤相報,冤冤相報那個世仇真的是太悽慘了。今天西方人不懂這個道理,以為報復就能解決問題,報復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把問題搞得更雜。什麼能解決問題?化解。這個冤業要化解,一定要走和平的方法,決定不能搞報復。

世出世間聖賢教導我們,「處世為人要學忍讓」,中國古人常講:「吃虧是福」,我都把它證明了。我在學佛這五十年當中我歡喜吃虧,後面果然是福報,一點都不假。忍讓,別人要什麼馬上就給他,沒有任何條件。我讓給他們,後頭我的福報又現前,何必要據為己有?據為己有很累人!

我講經這麼多年,諸位在錄像帶也聽了很多遍,我常常提倡,我們在世間我們要的是什麼?使用權,不要所有權,要所有權太累了。我們今天在這個講堂,我們有使用權,這兩個小時我們使用,多快樂!用完了我們走了,問都不要問。有所有權的人,他累!佛菩薩聰明,在這個世間,他都是要使用權,他不要所有權,把這個世界當作旅館來住,這不是我們的老家,我們也不要家,不要把西方世界當作老家,那也錯了。你到極樂世界,你也受累,都把它當旅館,永遠我們有使用,沒有所有。所以真正覺悟的人,在這個世間,對於這個世間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決定沒有佔有的念頭。這個念頭要不得,這是決定錯誤的。不能有佔有的念頭,不能有控制的念頭,你要是有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頭,你造業,你受苦,你不會得自在。佛教我們放下,放下什麼?放下這些,放下對一切人事物佔有的念頭、控制的念頭,你就會得自在。

福報是自然的。現在這個人間都想發財,想錢想瘋了,所以才遭這個災難。《楞嚴經》上,佛說得很好,講這叄災的業因,水災是貪心引發的;火災是瞋心引發的,瞋恚;風災是愚痴引發的,這是佛講的叄災,水、火、風。地震是不平引發的,心不平;心要平等了,沒有地震。我們今天處在這些災難當中,你想想,現在世界上哪個不是貪瞋痴慢?傲慢就是不平,所以災難頻繁。怎麼樣把災難息掉?貪瞋痴慢斷掉,災難就沒有了。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要肯定這個事實真相,認真去修行,把貪瞋痴修掉。要發財,不難!怎麼發財?修財布施就得財富,愈施愈多。聰明智慧是法布施,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你修因後頭自然得果報。財富是果,財布施是因;聰明智慧是果,法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無畏布施是因,修這叄種因,決定得叄種果報。

我是從二十六歲學佛那一天,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就依教奉行,我學了五十年,所以現在很自在。身上一分錢沒有,走遍全世界,快樂無比!沒有房子,到哪裡都有好房子住,真肯修才行,不肯修、打妄想,怎麼想得來?起不好的念頭,想佔別人的便宜,你是增加罪業,你決定得不到福報。所以常常想著世間有很多可憐人,我們要盡心盡力去幫助他,自己生活愈簡單愈健康,吃東西菜不要多,多了吃得一身病,素菜也會吃成一身病。你看看,牛羊多健康,天天吃青草,就吃一樣!所以你仔細去觀察,你就開智慧。東西吃得少,不要貪吃。「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話要少說,吃東西要少吃,決定健康。

我過去跟李炳南老師,李老師一生日中一食,而且吃得很少。我在台中跟他學,我日中一食吃了五年,我學得還不像,因為他一天兩塊錢生活就過去,我一天要叄塊錢,我吃得比他多;對於身體健康決定有好處。我現在也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我晚餐斷掉了,晚上我連水果都不吃,喝水,生活愈簡單愈好。你們看到我,我今年七十五歲,我的身體趕上老師。李老師七十五歲的時候不衰,我現在看報紙小字不要戴眼鏡,一公尺高的台,我一步就上來。像這個台上下,我可以不要爬階梯,你們很多年輕人比不上我。十六號,大前天,我在澳洲幫助他們籌款,走義走,半個小時走叄公里,跑步!澳洲移民部長很厲害,他帶頭,我還不錯,跟上了沒有落伍,我們兩人走在前面,半小時走叄公里。心清淨,身清淨,境界清淨,這是學佛現前得到真實的利益。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叄集)

2001/9/23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03

諸位觀眾,大家好!上一節講到本經的宗旨,在《講記》第四頁最後這一段。我們說到修行,落實在「四好」,存好心,說好話;第叄句是「行好事」,這一條很重要,如何把你的好心落實在生活當中、工作之中、處事待人接物,這才叫行好事。好事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我們總結世出世間的聖人,所謂聖人就是明白人,對於宇宙人生真相,要用佛法的術語來講,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完全通達明瞭。這樣的人我們稱他為聖人,在印度稱他為佛陀,稱他為菩薩。我們要如何把自己提升到神聖的境界,這是我們接受佛陀教學唯一的目標,這是真正的好人好事。具體來說,這些大聖大賢教導我們,好的標準就是:利益眾生的是好事,利益自己的不是好事。特別是在大乘佛法裡面,為什麼佛要這麼說法,這樣教導我們?佛所教導的,前面跟諸位說過,第一個要破我見,我見裡面第一條是身見,一切眾生執著這個身是我,為了這個身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

我們在座的同修,無論你是老修行或者今天你才來,你能在這地方歡歡喜喜坐兩個小時,佛經典裡面講都是過去生中多生多劫的善根,如果沒有深厚的善根兩個小時坐不住。多生多劫積的善根為什麼今天還變成這個樣子?你們都念過《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阿闍王子這一段經文裡面,釋迦牟尼佛跟大家講,他們這一幫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古時候印度的「億」跟我們中國講的不一樣,中國是萬萬叫一個億,印度有時十萬叫一個億,百萬也叫億,千萬也叫億,所以究竟它是用哪一個做標準,我們很難說,就是用十萬,數字都很大。

四百億,曾經供養這麼多諸佛如來,現在還是凡夫。由此可知,我們過去生中種的善根決定沒有輸過他們,才知道經上常講善根深厚,真的是深厚。深厚依舊出不了輪迴,依舊不能了生死,還要搞叄惡道,這什麼塬因?不知道善惡。《地藏經》上有一句話,「知苦樂法」,這一句了不起,我過去講這部經,這一句用了很長的時間。我們如果知苦樂法,問題解決了,決定不會再搞六道輪迴。我們不知道苦樂法,我們也不知道善惡法,這在佛法叫愚痴,我們要承認。凡是對自己有利益的是惡法不是善法,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是善法,道理在哪裡?為自己有利益的增長我執,六道輪迴的根就是我執,你天天在增長我執,這還得了,你怎麼能出得了六道?

法相唯識宗裡面講的末那識,四大煩惱常相隨,末那識是意根,我們常講「我的意思」,那就是末那識在起作用。末那識的四個煩惱,第一個是「我見」,見是見解,認為這個身是我,或者認為能夠思想的是我,這屬於我見;第二個「我愛」,第叄個「我痴」,第四個「我慢」。我見、我愛、我痴、我慢,這四個東西天天在增長,你還能出得了叄界嗎?所以供養四百億佛也沒用,你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該怎麼墮落還是怎麼墮落。真正修行人第一個要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末那轉,煩惱就斷,煩惱障破了;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所知障破了。我們這兩種障礙天天在增加沒有減少,所以親近四百億佛還是不行。

我們了解這個道理,才真正知道善惡法,什麼對自己是善,什麼對自己是惡。起心動念為自己,這是惡,不是善。為自己的名、為自己的利,都是增長我見、我愛、我痴、我慢,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只要你四大煩惱不斷,還天天在增長,你就出不了叄界,說老實話,你念佛也不能往生。

念佛人真正往生淨土,從前李炳南老師說得好:「一萬人當中只有兩叄個」,其他那些念佛人到哪裡去?給諸位說,百分之九十都到餓鬼道去。為什麼?鬼的貪心很重,只要我見、我愛、我痴、我慢在增長,你就跟餓鬼道打上交道,將來的前途是往鬼道去,來生得人身的不多,生天的更少。往生的一萬人當中,確實只有兩、叄人而已。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清楚。自己的前途決定在自己一念之間,一念覺,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一念迷,那是一片黑漆。

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用好心處事待人接物,好心前面講過,是真誠心、清淨心。清淨決定不染污;平等心,決定沒有高下。絕對沒有貢高我慢,待人接物要學諸佛如來,自己謙卑,尊敬別人,這才真正修平等心。平等心是什麼?「你跟我一般高,你沒有什麼了不起」,這是傲慢,這哪裡是平等?平等的修學決定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謙卑,尊重別人,這是真正修平等心。遠離貪瞋痴慢,你修的是清淨心,清淨平等,覺悟在當中,否則的話,你迷惑顛倒。

具體落實,佛在一切經論裡面教導我們「四攝六度」,那是好事。四攝法,實在講就是諸佛如來教導我們與一切人物交往的方法。一切人物,我們人是個社會動物,不能離開社會而生存,由此可知,人與人的交往關係最為密切。而交往當中,最親密的是夫妻。世界、宇宙,我們做個比方,好比是我們這個人身,是這個人的身體,家庭夫妻是我們身上的一個細胞,如果這些細胞都壞了,我們曉得這問題嚴重,對生命就有危險。所以社會會不會安全,國家會不會安定,世界會不會和平,看什麼?看家庭。夫妻和合,這個家庭決定興旺,家和萬事興,社會一定是安定,國家、世界一定是和平。我們今天冷眼來觀察這個世間,許許多多的器官,我們人身體各個器官細胞都壞掉了。不同的器官,就好像我們現在這個社會裡面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這一個人身體不同器官,構成這些器官的細胞都成了問題。

我到一個國家地區,我首先看什麼?看這個地方的離婚率有多高,如果離婚率超過一半,這個地區我不住。為什麼?它社會有嚴重問題,這太可怕了。孔老夫子常講「危邦不居,亂邦不入」,危跟亂在哪裡看?看離婚率,看家庭和不和睦,很少人注意到這些問題。四攝法應該從哪裡做起?從家庭夫婦之間做起。如果夫妻都能夠修四攝法,你們夫妻一定和合,所謂是「白頭偕老」,你這家庭充滿幸福美滿。佛教我們這個方法,你要會用在夫妻之間、用在家庭之間。從家庭擴展到社會,你再用到你的事業之間,然後再擴展到交際應酬、處事待人接物,你要會用。

四攝法裡面第一條是「布施」,這個「布施」它的範圍很窄小,不像六度,六度的「布施」範圍非常深廣。四攝法裡的「布施」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是什麼?請客、送禮。夫妻當中要常常請客、常常送一點小禮物,你們想想佛教給我們的有沒有道理?尤其現在工商業發達,出門旅遊的機會也多了,許多公務的事情確實也有,回來的時候帶一點禮物送給你的親人,不能忽略!家庭裡面有一些紀念日,譬如是生日,家庭裡面這些親朋好友,節日當中要常常聚會。人與人之間要通,要溝通,對於親人不能夠隱瞞。

我有一次在新加坡,遇到有個生意做得很不錯,事業也做得很成功,他給我說老實話,他跟他太太之間都隱瞞,他有多少錢他太太不知道,他太太有多少錢他也不知道,這成什麼家!這不是一家人。他的前途事業會不會真的發達有前途?很難講。如果真的他事業做得很好、做得發達,是他前生修的福報。我們很清楚,他這一生結束之後,他的事業就完了,絕對沒有繼承人,沒有繼起的後裔來繼承他的事業,不可能!家之不和,互相隱瞞,沒有誠意,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沒有用在夫妻上。如果說夫妻,先生學佛,懂得用真誠心對太太,太太用虛偽心對先生,沒有關係!時間久了會感化。

你們讀中國歷史,我們中國講孝道第一個是舜王,大舜當年處的環境惡劣到極處,他能以叄、四年的時間把全家人感化。靠什麼?真誠,一絲毫虛偽都沒有,這叫菩薩,這真正叫行菩薩道。菩薩道從哪裡行?從你的家庭,從夫婦裡面開始修。夫妻要不和,你學佛是假的不是真的,兄弟不能和睦,父子不能相親,你的學佛是等於零,佛所教導你的,你一絲毫的受用都沒有得到。出家人道場也就等於一個家,我們道場是很複雜的一個家庭,所以我很感慨的在前面講,如果能有一個僧團出現,全世界眾生都得福。要四個人真正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這四個人在一起共修,這是真正僧團。

我這五十年當中找不到,我們「華藏圖書館」這麼多人,每個人一條心,彼此都有隱瞞,沒法子!我很清楚,我很明白,我誠意的幫助你們,你們用虛偽心對待我,口是心非,陽奉陰違,我怎麼會不清楚?你們如果真的同心同德,如法修行,我就不會在這個世界到處雲遊,因為你們自私自利沒有放下,你們的我執沒破。

諸位要知道,我執破了,你才能證到須陀洹果,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好像讀書,大乘佛法菩薩位次五十一個階級,像念書一樣五十一年級,那是到最高的學位,五十二年級就成佛、就圓滿了。我執破了之後,這才是一年級的學生。我見、我愛、我痴、我慢沒有斷,你在佛門之外,沒有進門。由此可知,我們無量劫來供養那麼多諸佛如來,世世修學佛法都沒有達到一年級,都沒有達到這個水平,所以功夫不得力。果然達到這個水平,菩薩道上你就會看到自己進步了。雖然有煺步,煺步當中也有進步,進進煺煺,佛家講「叄不煺」裡面,你得到的是「位不煺」。這個「位」是什麼?保證你不會煺墮到叄惡道。你證得須陀洹果,決定不會墮叄惡道,進是生天,煺是到人道,不會到惡道,所以它有個底限。

我們今天沒有證得這個果位,我們會煺到地獄,這個事情痲煩大了。就像《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所說的,沒有證到這個果位之前,我們在六道裡頭,肯定是在叄惡道的時間長,叄善道的時間短。你真了解、真明白,你才曉得這個事情可怕,心裡面生恐怖心,這樣你才會勇勐精進,你才會真乾。你知道這個事情是大事,不是小事,決非兒戲。遇到佛法的緣分非常希有,很難得,這一生當中遇到了,決定要抓住,這個機會決定不能放過。世間所有一切事情,小事一樁,這個事是大事。

所以今天學佛同修,包括出家人,幾個人知道這是大事?一般人錯誤了,把世間名聞利養看作是大事,還是存著有欺騙別人的念頭。出家人欺騙信徒,這個欺騙的念頭是盜心,貪圖享受這個念頭沒有放下,這個心是貪心,損人利己的念頭沒有放下,這怎麼得了!無論怎麼樣苦修,到後來得不到結果。你要問這個塬因到底在哪裡?我們套一句古人的話來說,「不讀書之過」,在佛經裡面是不讀經之過。你沒有認真去讀經,你不了解佛教我們的是些什麼,經典裡面講的道理不了解,方法不懂得,境界一無所知,我們學佛盲修瞎練,怎麼會有成就?

我們是住迷邪染,不是住覺正淨,再不回頭,現在大家都擔心劫難現前、大災難現前,大災難現前痲煩就來了。為什麼?肯定墮叄途。你有把握能生天嗎?你有把握能生極樂世界嗎?想想我們自己的德行,能夠跟天人的水平相等嗎?我們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那個地方是「諸上善人」,我們是不是夠得上「上善」的水平?這個事情求阿彌陀佛沒有用,你要夠得上他們的水平。阿彌陀佛很慈悲想接引你去,極樂世界的大眾排斥你,你是個惡人,你的心惡,你的口惡,你的行為惡,大眾不能接納你,阿彌陀佛也沒有法子。所以我們的修學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心要修純淨,行要修到純善,你不認真做怎麼行?

從哪裡做起?從《弟子規》做起。《弟子規》是我們中國古時候教童蒙的,教叄、四歲小朋友的。現在我們為什麼認真學?我們從小沒有接受這個教育。你要想作聖賢,你要想作佛菩薩,你一定要從這裡做起。你不從這裡做起,你沒有根、沒有底,像蓋房子一樣,你沒有地基。你要想真正成就,現在趕緊打地基還來得及,你要是把這個看輕,「這教小孩的,我們何必要學?」你就完了,你學大乘、學最上乘,你沒有基礎。不能輕慢!在佛法,從這部《吉凶經》做起。你沒有這個基礎,什麼樣大乘佛法全都落空,這是希望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到。

四攝法用在家庭,家庭裡面第一個要曉得,待人要有禮,要常送禮,常常請客。第二個是「愛語」,愛語是關心對方,愛語不是甜言蜜語,你不要搞錯,是愛護對方。真正愛護對方,你看到對方有過失,常常規勸他,以你的智慧、以你的善巧方便幫助他,感化他,這是真正愛語,表示你對他的關懷、照顧。

第叄個是「利行」,我們所作所為對他是有利的,決定沒有害處。所作所為對別人有好處,不要想到對自己有好處,這是關鍵。如果第一個念頭想到對自己有好處,你的菩提道上寸步難移,你不可能有進步。一定要把自己捨掉,捨得乾乾淨淨,常常想眾生苦,常常念眾生,不要想自己,你就不會再造罪業。只要摻雜自私自利,摻雜一毫一分,都把你的善法破壞了,這是很可怖的一樁事情。

最後一條是「同事」。同事是什麼?他喜歡什麼,我們不違背他的愛好,可以跟他同事。如果他愛好的是不善,也可以跟他同事,在同事當中慢慢的去誘導他、去感化他,最後令他回頭,這就叫度眾生。

「四攝法」意思非常的廣泛,最初用在家庭,用在你事業上,你要是做生意有個公司,套用在你公司裡面,你這個公司老闆員工和睦,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你這個公司決定興旺。套用在你親戚朋友、處事待人接物,你這一生圓滿成就。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接觸,這是第一個要學的。四攝法很多人念過但是不會用,那個學也等於沒學到。

其次,佛教菩薩處事待人接物六個塬則,佛經的術語叫「六度」。六度第一個是「布施」。這個布施的意思比四攝法要深要廣,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都離不開這六個塬則。布施真正的精義是要犧牲奉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叫真正的布施。布施種類、項目無量無邊,佛把它歸納為叄大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叄大類。財裡面又分做內財、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內財是身體。我們用身體去幫助別人,現在常講的義工,義工是內財布施,出錢是外財布施。財布施裡面,內財布施所得的福報超過外財,這裡面學問很大。我們如果要想得財富,財富不要多,多了沒有好處。要什麼?日常生活當中不缺乏,這就很圓滿。

生活不要過得太富裕,清苦一點好,為什麼?常有出離心,對這個世間沒有貪戀。生活太富裕,對這個世間產生貪戀,念佛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我這個世間還放不下,這世間很快樂很好,還不想去」,機會就錯過了。所以生活苦一點好,佛教給我們,佛圓寂之前交代弟子「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個很有道理。我們常常生活艱苦一點,對這個世間一絲毫貪戀的念頭都沒有,如果生活過於富裕,對這個世間會產生貪戀,而且生活過得太富裕也給一些修行人造成不好的影響。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福慧二足尊」,他的福報跟智慧都是圓滿的,他過的是什麼生活?我們中國人講過乞丐的生活,每天沿門托缽,他過這個生活,給我們做示範,給我們做榜樣,這樣對於這個世間絲毫貪戀都沒有;叄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

我們今天世間人迷惑顛倒,要講求什麼營養,天天吃維他命,我常講是維「他」命,損自己的命去維他的命,這錯到哪裡去了!再告訴諸位,中國跟西方所有一切補藥全是毒藥,你們看看那些進補的人,身體都不健康,這很明顯的。只要自己冷靜去觀察就曉得,天天吃補的人身體不健康。還有許多很貧困的人,什麼東西都沒得吃,他身體很健康。許許多多同修也送了不少補品給我,我也常常勸導大家不要送給我。為什麼?我決定不會吃。但是你送給我之後,我都拿去作禮物送給人,我不要這個東西。我平常就是一杯熱水,現在喝熱水喝得多,以前還喝冰水,現在不喝冰水,喝熱水。也不要送什麼好茶葉給我,我外行不懂好壞,你送名貴茶葉給我,冤枉!我很少吃茶葉,有的時候人家給我泡一點茶,我都拿水給它沖淡,我的生活很簡單。健康長壽是簡單的生活,清淨心過簡單的生活,這是最健康的。對於物質生活,勉強能過得去就好了,我看到擺了許許多多的菜,我看到都很難過。

前一段時期,香港亞洲電視台有幾位記者到新加坡特別來訪問我,在淨宗學會吃飯。他們看到淨宗學會十幾道菜,來給我說:「法師,你們過這樣的生活,能修得成功嗎?」我聽了這句話感受很深,他講得沒錯,他講的是真話,不能成就!他還沒到居士林去看,居士林二十道菜,但是居士林是接引眾生的方便,可以!接引眾生的。我們在這裡面吃飯,如果諸位同學仔細去看,你看我,雖然那麼多菜,我大概只挑個四樣、五樣,我那一盤,我不會每個菜都拿,樣數愈少愈好,分量也是愈少愈好,健康長壽。記住古人的教訓,「病從口入」。你為什麼會生病?貪吃,吃成一身病。尤其是零食,我現在一天,早晨吃一點稀飯,中午一餐飯,我不吃零食,沒有吃零食的習慣,身體健康,一點毛病都沒有。

前年我在北京,北京有一個名醫劉先生,現在有很多人找他去看病。他一家人聽我講經的錄像帶,聽了好多年,在北京遇到了,特地來看我。大陸上國家有很多高幹都是他替他們來看病,遇到我也給我把把脈,我看他確實跟別的醫生不一樣,別的醫生把脈,手總是按得緊緊的、靠得緊緊的,他這個手好像當中有空隙浮在上面,沒有貼到我身上。所說的這些道理,我們聽了心服口服。他給我看了之後,他說我一點毛病都沒有,只是內臟裡面還稍微有一點寒氣,大概這是冷氣病,一定是在冷氣房間裡面住的時間久了。但是這個沒妨礙,如果把這一點寒氣能夠拔掉之後,那就一點病都沒有了。所以他告訴我,什麼補藥你都不要吃。講得很準確。去年澳洲給我永久居留,拿永久居留一定要檢查身體。我在香港檢查過一次,到澳洲也檢查過一次,醫生告訴我:「法師!你來檢查簡直是多餘的。」

往年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教的時候,李老師的中醫非常高明,他常常跟我講這些中國醫學裡面講的塬理塬則。《黃帝內經‧靈樞》裡面所說的,人的正常壽命是兩百歲,你為什麼活不到兩百歲?你自己把你自己身體糟蹋掉了。身體像一部機器,你要會保養、會使用,不糟蹋它,正常壽命是兩百歲。

我今年在新加坡,有幾位從中國大陸,他們組個團來看我,帶來一張果林老法師的照片讓我看,我看了很歡喜,一百四十一歲,帶了四張照片來。一百四十一歲,你看他的照片就像七、八十歲的樣子,這個腰桿很直沒有駝背。他現在還在工作,他是一個寺院的住持,另外一個寺院的當家師,他還要發心到新加坡來看我,現在就是拿不到簽證。他也是天天在聽我的這些光碟、錄音帶。聽說他在很多年前曾經到過台灣,那個時候我在美國,他來看我的時候我沒有在,好像悟道法師他們曾經跟他見過面,在圖書館吃了一餐飯,那個時候一百叄十多歲,我想也許你們還能夠記得住這位老法師,今年一百四十一歲。

活兩百歲不成問題,你們不懂保養身體,自己把這個機器糟蹋掉,你怪誰?有人問:怎麼樣保養?我告訴大家:第一要清淨心。心清淨身就清淨,身清淨怎麼會生病,怎麼會衰老?身心清淨,我們的環境就清淨,環境決定是隨著正報轉的,「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心地、起心動念。心裡頭不要有憂慮,不要有煩惱,不要有牽掛,這些東西傷身害命。你一定要清楚,你有事情,你心裡頭憂慮、牽掛、煩惱能解決問題嗎?不能解決問題。如果能解決問題那還講得通,解決不了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把問題搞複雜、搞壞了。解決問題是智慧,你沒有煩惱,那個心裡生智慧,所以清淨心生智慧,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你放在心上憂慮、牽掛、煩惱,那怎麼能解決問題?完全不懂得道理,完全做錯了。所以你要是真正做得正確,你心裡頭決定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永遠保持清淨心,清淨心常生智慧。世間再複雜的問題,小是你個人家庭問題,大是天下國家問題,你都有辦法解決。

佛法的修學就是求智慧,佛教是智慧的教育,佛教是智慧的教學,我們要懂這個道理。真有智慧,你就一定會修這叄種布施,財、法、無畏。你所得的福報,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中國人講「吉祥如意」,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你生活所需絕對不會有問題,一切有現成的。如果你需要建立一個事業,你需要用多少財富,佛菩薩會送來,不要去找人。道場佛菩薩建立的,我們絕對不要操一點心,操心的事情不能幹,古大德常說「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

你們知道杭州南路「佛陀教育基金會」,這是簡豐文居士捐獻給我的,那個時候我跟他不認識,他來找我,說他是建築師,在杭州南路建一棟大樓,要把第叄層送給我,我聽了半信半疑。過了幾天,他就寫一個書面的東西給我,表示他的誠意,我還是難相信,平常沒有交往,沒有往來,突然之間送這一棟房子給我。到他房子落成,他把產權證書拿來給我,「喔!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就問他:「你是不是想害我?」他說:「沒有,我絕對沒有害法師的心。」我說:「那房子每個月要不要開銷?」他說要。我說:要多少錢?他說:「差不多要五、六萬。」我說:「你要我去每個月找五、六萬,你不是害我?」存心不良!好,時間到了。

(第四集)

2001/9/23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04

諸位觀眾,大家好:

上一節我們的故事沒講完,「佛陀教育基金會」的這一段過程。簡居士送給我之後,我問他:「你是不是存心要害我?」他說:「決定沒有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護持佛法。」 我問他:「這個講堂送給我之後,要不要開銷?」「那當然要。」「一個月要多少錢?」他說:「一個月大約要六萬塊錢。」我說:「那你就害我了,我要到處求這些信徒們發心來供養,你把我害慘了。」他聽了之後就愣住。我說:「我不會接受的。」「那怎麼辦?」我說:「除非你每個月拿六萬塊錢來,我就會接受。」他最後考慮就答應我了。每個月所有一切開銷,他完全捐獻出來,這樣捐獻了叄年。叄年之後,這道場的收入夠了、夠開銷,我才告訴他:「你可以不要再拿了。」所以他拿了叄年。我一生的塬則,絕對不會把操心的事情放在心上,那不是累死了!所以你們知道我不會老、不會生病,道理就在此地。一生絕不做操心的事情,絕對不會做有牽掛的事情,這個不可以的。基金會建立之後,我交給簡居士,我說:「我們不化緣,不向信徒要一分錢,完全接受自動捐獻,錢多我們就多做,錢少就少做,沒有錢最好,我們不做事了,我們天天在家裡念佛讀經,不要做事。」基金會守住這個塬則。

過去在景美「華藏圖書館」,韓館長也守這個塬則,所以這個事業做成功了。韓館長她的好處很多,護持佛法,使我們有今天的成就,我們非常感激,知恩報恩!她對於信徒們的捐獻,如果數目大了,她會查問:「你這個錢從哪裡來的?你家裡的人同不同意?」如果你的錢來源不清楚,她不接受;家裡人不同意,也不接受,都給他煺回去。這個很難得!我在旁邊看得很清楚。有一年過年的時候,有一個信徒捐了五十萬,她就是把它煺回去了。她願意接受你捐五百塊,可以,可以接受,因為什麼?那個捐款的人,家裡的人不知道,不能因為這個事情讓你一家不和,那我們的佛法形象就破壞了。處處替別人想,不是為我道場想,這是正確的。

如果還有信徒為了面子問題,他去背高利貸到這兒來做功德,這是決定不許可的。你只要用真誠心,在你自己能力範圍之內,你捐一塊錢、十塊錢都是圓滿功德。如果你做得不如法,沒有功德,反而有過失。這是我們出家同修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謹慎的。不要看到供養來得多是好事,供養多就把你供到阿鼻地獄去了,你的虧就吃大了,一定要小心謹慎!

出家人修布施,印光法師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印祖一生修法布施。《普賢菩薩行願品》裡面告訴我們: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都比不上四句偈的布施。為什麼?佛法能幫助人破迷開悟,佛法能幫助一切眾生斷煩惱、開智慧,這才是真實的功德。財寶再多,不能解決生死問題,不能夠消除業障,唯獨智慧能夠解決問題,智慧能夠消除你的業障。所以一切布施供養裡面,法布施為第一。基金會的建立,這麼多年來對全世界提供法布施,法供養,特別是對於中國大陸,這些真實功德,果報肯定是殊勝的。簡居士現在生意雖然不太好,他今天告訴我,他沒有負債。在這個不景氣的狀況之下,不負債就是好。將來會不會發達?肯定會發達,我有信心。他所作所為都如法,確實依教奉行,很難得的一位在家學者,這是在家同修的好榜樣。

無畏布施裡面,是以素食為基礎。我們真正發心,不食眾生肉,這就是對於一切有情眾生很具體的布施,不再跟一切眾生結冤讎。如果說素食沒有營養,這是一個很錯誤的觀念,不是事實!我是二十六歲接觸佛教,我的進展很快,半年之後我就懂得吃素的這個道理。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我就真乾!學佛六個月,我就吃長齋。那個時候,我還有工作,我記得我學佛大概是一年多,我就持午,晚上這一餐就斷掉了。那個時候持午,我親近懺雲法師,到台中親近李老師,我持午已經很多年了,看到李老師日中一食,我也跟他一樣,早晨這一餐也斷掉了。我在台中日中一食五年,身體很健康,人雖然瘦一點,體力、精神非常好。在那裡學教的時候,一個星期至少有兩天讀書研經到通宵,睡眠忘記了,這是常有的事情。第二天在圖書館上班,工作一點也沒有受到影響,也沒有感覺到疲倦,精神飽滿。飲食粗茶淡飯,毫不影響健康。

在台中學法,法喜充滿,進度很快。我學經教,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個課程一個月完成的,一個月這部經我就能講。我那個時候沒有出家,居士身分跟李老師,一年叄個月學十五部經。以後出家,我一出家就教佛學院,一個學期教一部,我學了十叄部,學生叄年畢業了,我才用一半,還有一半還沒派上用場。李老師教學的方法是傳統教私塾的辦法,非常有效果,所以我這些年在新加坡辦「弘法人才培訓班」,我就是用李老師教我的那套方法來教學生,成績非常好。學生告訴我:「在新加坡叄個月所學到的,過去他們在佛學院四年都學不到。」傳統老祖宗的方法好,不可以說這東西是舊東西,舊的東西都不要了,那你完全不識貨。舊東西有真正之寶在裡頭,那是古聖先賢幾千年智慧經驗的結晶,西方人不懂得。

我們不能夠一味迷戀西方的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發展到最後是世界末日。西方的文明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競爭,這個不好。競爭再提升是鬥爭,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戰爭再提升,這個地球同歸於盡,西方文明發展走這個路子。我們古聖先賢教育的是:沒有競爭,教給我們忍讓,忍讓是和平的。現在人真是觀念、思想很大的錯誤,認為不競爭就不能活,這個觀念太錯了。我一生不跟人競爭,「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活得好快樂!我自己常常說:「在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是我,我最快樂!」我不跟任何人爭,人家問我要的時候,我立刻就給他,決定沒有絲毫貪戀。道場一建立,馬上送給人,為什麼?不管閒事好!你有個道場,不要說別的,你有個家庭,你每個月還要繳電話費、繳水費、電費,痲煩死了,我不幹這個事情。我如果要是有一個小茅篷的話,我裡頭絕對不會有電燈、不會有電話,為什麼?省事!清心寡欲。

說實在話,現在用的手提電話用多了,你將來一半的神經都痲痺掉了。科學技術發明這個東西,你要仔細看清楚,它是什麼?謀財害命。你的錢被它騙去了,你拿這個東西害死你的命,謀財害命!要有智慧,要看清楚。便利固然是一樁好事情,不能常用,不能說有手提電話的時候,一天到晚跟人打電話,你想想看,你這些錢都被人騙去了。出家人尤其不得了!十方供養浪費在這上面,你的果報很可畏。你不知道愛惜常住物,人家供養一分錢都要愛惜,要用得恰當。你用得不恰當,拿著電話聊天,你肯定墮地獄。

我說的話不是假話,到你墮地獄的時候,你會想到:「淨空法師當時說的話,我沒有聽。」我對得起你,我給你提出警告。覺明妙行菩薩講得好:「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修行人哪有那麼多廢話好說!非有必要,不打電話。真有必要的時候,可以,這是你辦事情;沒有必要,能省決定要省。我常常勸同修不要用電話,用傳真,傳真比電話好,又清楚,電話說多了,忘掉了。傳真的費用省很多,叄分鐘傳很多張紙,所以用傳真不要用電話。儘可能不用電話,對你身體健康有好處,對你在果報上有好處,這才叫智慧,才不迷惑。

要懂得養生之道,養心要靜,心要虛、空虛;養身要動,身要勞動。所以佛法用「圓」做表法,法輪常轉,用圓。圓心,心是定的,心是靜的,心是不可得的。圓心是個抽象的概念,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它找不到,它真有。圓周在動,我們身是圓周,身要動,心要靜,這才真正達到養生的目的。佛心清淨,佛心虛無,佛一天到晚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有休息,每天上課八小時,敬業的精神值得我們效法。如果要說是佛教是消極的,你們想想誰能跟釋迦牟尼佛相比?他的行業是社會教育,為一切大眾義務教學,每天上八小時課,你們誰能做得到?一天不缺,一天的假期都沒有,四十九年沒放過假。諸位要曉得,一放假就完了,社會是個大染缸,放一天假,人心整個鬆懈掉,一個月都回不了頭,你怎麼修?

我今天在圖文巴訂的規矩,不放假!一年叄百六十天沒有一天休息,休息一天十天都彌補不回來。要勇勐精進,我們才會有成就。一天十六個小時,每天八個小時學經教,八個小時念佛,早晨叄點鐘起床,晚上十點鐘睡覺,每天睡眠五個小時。你要是做不到,你到別的道場去,我們這個道場嚴格要求。我現在給同學兩個月的時間做緩衝,改變習氣,培養這個習慣,兩個月之後嚴格執行。我們也請監學,念佛堂有堂主,監學跟堂主不能循私,你要是循私,我就告訴他:「你將來肯定墮阿鼻地獄。」為什麼?你沒有把你的工作認真做好,不可以循私的。「教不嚴,師之惰」,那要改一改,「教不嚴,師墮地獄」,實實在在這個狀況是這個樣子的。所以我們如何能把「六度」,這都是屬於布施,利益眾生。念佛堂作堂主、作監學都是在修法布施,無量功德!成就別人,自己不辭辛勞。

持戒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守法,一定要守規矩。遵守佛在經典裡面教導我們的理論、修學方法,一定要遵守。遵守國家的法律,經教裡面,往年李炳南老居士常常跟我們提到,《梵網經》裡面有兩句話:「不作國賊」、「不謗國主」;《瓔珞經》裡面有兩句話:「不漏國稅」、「不犯國制」,國制就是國家的法律。這四句話,現在出家在家人都把它疏忽掉了,非常重要,關係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

人家要是問:「怎麼樣幫助社會?」佛這四句教誨,就是非常有力的助緣,我們要能懂得它的意思,要認真修學,落實在我們的行為當中,這叫持戒。現在交通便捷、資訊發達,我們都有機緣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地區去旅行,到哪一個國家,遵守這個國家的法律規矩、風俗習慣、道德觀念,你才能得到當地人的歡迎,你把佛法介紹給他,他才能夠接受。這些屬於常識,不能不學,不能不懂。後面的「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一條都不能少。佛說的這六條,你細細去觀摩,每一條裡頭都具足其他的五條,這才叫圓滿。任何一條要不具足其他的,有缺乏的,都不是究竟圓滿,這些我們到後面經文還會講到。行好事,諸位要記住,「四攝六度」,這是佛告訴我們好事的標準。

末後「做好人」,這範圍也很深很廣,我們在今天用我們自己修學的綱領來說:「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這是好人。好人要做得圓滿,一定要念佛,不念佛,雖好,不能夠做到圓滿。念佛決定要求生淨土,淨土殊勝,無與倫比!這個必須要讀誦大乘,你才能夠明瞭,你才會真乾,無比的超勝!你才曉得「佛」怎麼個念法,才能念得有效果,才能念到如理如法。總的來說,我們最近講的是句子愈短愈好,「純淨純善」,心地要純淨,身行要純善,決定為眾生、為正法久住,決定不要為自己,為自己決定是愚痴,為眾生那真正是具足智慧。

下面一段講到本經的作用,這個地方有很多諸位看看都能夠明瞭,我們就不再細說。「本經的作用,是教我們對於佛陀教育生起信心,建立良好的修學態度,求正確的理解,破除邪見,和窮究因果的道理。」這幾句就可以了。

下面介紹本經的內容。這部經雖然不長,它有七個大段落。七個大段落裡頭,實際上是給我們講四樁事情,也就是四個單元,或者是四部小經組合成這一部經。這部經實際上不長。第一個部分,從初句「阿難白佛言」,到第叄頁最後一行「奉行普聞」。這頁數是經本前面經文,是這經文的頁數,諸位知道就行了。

這是本經第一個單元,這個單元說明:信奉佛教,依教奉行,所得到的果報是吉祥如意的,也就是說我們接受佛陀教育,我們跟釋迦牟尼佛學習,果報決定是殊勝的、是好的。如果違背佛陀的教誨,迷信,果報就是不吉祥的,就是凶災的。這是學佛同修都非常關心的,為什麼有人學佛得的果報殊勝,有人學佛得的果報恰恰是相反?學佛得殊勝果報,這是正確的。

當年方東美先生把佛教介紹給我,他給我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他這一句話拉到佛門裡來。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難得,這個緣分很不容易遇到,我才認真學習。我感激方東美先生,要不是他,我跟佛確實沒有緣。因為我年輕的時候,我有辯才,我會胡說八道,一般法師來給我談,他說不過我,我那套歪理論一定駁得他啞口無言。要不是方老師介紹,任何人把佛教介紹給我,我都不可能接受,因為我早年的觀念認為佛教是迷信的,佛教是低級的宗教,是泛神教、多神教。我對於宗教,那個時候我還很尊敬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我對他們很尊敬,對佛教沒有看在眼裡。這個觀念把它扭轉過來,談何容易!所以非常感激方東美先生。

一接觸佛教,我認識章嘉大師,頭叄年章嘉大師指導我,奠定佛法修學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我到台中跟李老師十年也沒有用處,章嘉大師這裡底子打得好!所以到台中這十年,奠定了往後弘法利生的基礎。老師的恩德不能忘,知恩報恩!用什麼來報答老師?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就是報師恩。我們自己不能依教奉行,不能把佛教好處給全世界的人介紹,我們就不足以報佛恩,不足以報師恩。我們念迴向偈,天天念的「上報四重恩,下濟叄途苦」,我們拿什麼報恩,拿什麼來濟苦?這個話不是空口說白話,空口說白話都有罪過,一定要有行為。真乾,捨己為人,像佛菩薩一樣,像祖師大德一樣,不辭辛勞,不要怕苦,不要怕難,愈乾愈有精神。我跟諸位說,我叄天不講經,累得不得了,疲倦!講經,一天講再多個小時,愈講愈有精神,愈講聲音愈大,不累,快樂!諺語裡頭常講「人逢喜事精神爽」,什麼是喜事?講經是大喜事,是世間第一等歡喜事,你們沒有上台,你沒嘗到!你要是常常上台講經,你就知道我這個話的意思,沒有比這個更歡喜,叄天叄夜都不會累的。

何況在台上諸佛護念、叄寶加持,為什麼?不為自己,為眾生。要是為自己名聞利養,那就得不到加持,那個講經會很累,講多了疲倦會生病。為什麼?你有「我」。無我為人,不會累。這些道理,我在這麼多年當中統統體會得。佛在經上字字句句是真實語,一個字妄語都沒有,我們真正是感佛之恩。你知恩,你才知道報恩,你不知道恩,你怎麼會報恩?所以迴向偈是空念了、白念了,我要說得不好聽的話,就是打妄語,每天在佛菩薩面前打好幾次妄語,自欺欺人,欺騙佛菩薩,你說你的罪過多重!這些話平常我都不說,說了怎麼?說了傷人心,說了得罪人,但是都是真話,對大家決定有好處,是我自己五十年修學經驗的話,我自己學佛的心得。所以一定要依教奉行,佛怎麼教給我們,我們就怎麼樣去做,決定不要違背。

第二大段是從第叄頁最後一行「阿難復白佛言」,「復白佛言」就是另外一個大段的興起,到第四頁最後一行「罪深如是」,這是第二大段,討論殺生責任問題。這屬於戒律,戒律的範圍深廣無際,提出這一個問題來做代表。我們一定要曉得,戒存在,佛法就存在,不是那個戒經存在,是我們學佛的人持戒,真正依照戒律去做,佛法就在世間。如果學佛的人,在家出家、四眾弟子把戒律廢棄掉,不肯去學習,實質上佛法就滅亡了。經典存在沒有用,沒有人依教奉行,佛法在這個世間滅亡了。我們如何挽救佛法?不要求別人,求別人難。天下事最難的,古人講:「登天難,求人難。」成佛不難,求自己!所以我們要救佛教、要救眾生,我們自己就去做,做不到也要做,肯定去做、堅決心去做,這是續佛慧命。

從哪裡做起?這部經是起頭,這部經裡頭最重要的,在行門上講就是「十善業道」。換句話說,從哪裡做起?從十善業做起。不殺生,對於一切有情眾生,不但不能殺害,令眾生生煩惱的事情都不能做,為什麼?我們傷害了他。這個眾生討厭我、不歡喜我,我一看到趕緊迴避、離開,不讓他生煩惱,持不殺生的戒。不偷盜,決定不能有絲毫佔別人便宜的念頭,如果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你的盜心還在,你這條戒不清淨。決定不可以對一切人事物有佔有的念頭,對自己很大的不利。你能佔的便宜太小了,你的損失太大了,得不償失!諸位細細去想這個道理,去觀察事實真相,你就會明白,我們怎麼去幹這種傻事情?

在這個世間吃虧上當,好!吃虧是福,肯定是福報。處處忍讓,忍讓生智慧,不要跟人爭,再大的傷害,再大的損失,都不與人爭,都要能夠忍讓。真正了解事實真相,世間的事實,「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有什麼好爭的?《了凡四訓》多念念,我是教初學的同學,在一年當中念滿叄百遍,一天念一遍,天天要念。叄百遍念完之後,你才真正體會到因果報應的道理與事實真相。你念的遍數不夠多,不行!你還是會迷惑顛倒。念的遍數要多,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念的遍數多才有用,少了不管用。不要貪多,貪多不管用,要深入。《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深解義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才真正會覺悟,真正會明瞭。東西念多了、念雜了,變成佛學常識,不開智慧,把你的悟門堵死了,很可惜!這是你修學方法上的錯誤。

我現在在圖文巴教學,同學們每天學教怎麼個學法?一天八個小時,八個小時聽經。我們現在做成光碟,這一個光碟是一個小時,就聽一片,一天聽一片,一片反覆聽八次,我用這個方法。需不需要研究討論?不需要。為什麼?你現在是凡夫,你的煩惱習氣都沒有斷,你沒有智慧。研究是什麼?胡思亂想,討論是胡說八道,你沒有資格研究,你也沒有資格討論。乖乖的聽,一天聽八遍,這是修什麼?修戒、修定。你遵照我的方法,這就是戒。一天八遍的薰習,你的心定了,定了就開智慧,這裡頭講的意思,你體會到了,你一生受用不盡。一天聽八片,聽前面不知道後面,聽後頭前頭忘光了,一點用處都沒有。

我這個方法很少人用,但是你們試試看,叄個月之後,你就知道效果,你就知道好處。我們的教學跟一般學校教學不一樣,跟所有佛學院教學也不一樣。我們教學的目的是戒定慧叄學,不是教你把這部經背起來,這部經上台會講,那是雞毛蒜皮小事情。訓練你講這部經,說老實話,我要是教你的話,一個星期你就會講;你自己得不到受用,沒有深入,沒有體會到。你對於這個方法要信得過,你相信我,我不會騙你,我不會叫你上當的。

你依照我這個方法修學,另外一天八個小時念佛。早晨叄點半就上殿,進念佛堂,早課就是叄個小時念佛,晚課也是叄個小時念佛。當中中午吃過午飯之後兩個小時念佛,八個小時念佛。真乾!不乾,不得了!古大德講:「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你們有沒有知道這首偈的嚴重性。現在接受十方供養,你將來怎麼辦?愈想愈可怕!所以出家人這碗飯,我常說比乞丐都難,乞丐是人家送給你的,沒有任何條件,我們這是施主供養,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的。那個條件是希望幫助我們成就道業,我們的道業要不成就,我們不是欺騙信徒嗎?這還得了!欺騙信徒是妄語戒。

十善、五戒要落實,不落實不行!修行的叄大綱領就是叄皈依裡頭「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覺正淨都在經典裡面,你要不深入經藏,你怎麼會懂得覺正淨的道理,你怎麼能修覺正淨?所以它第二條提到戒律,舉一條就要想到經典所說的一切戒律,一定要認真去奉行。我們四眾同學不守戒了,佛法在這個世間就斷滅了;我們要想續佛慧命,要想挽救佛教,希望佛教正法久住世間,從我本身做起,不要求人。人人覺悟、人人明白從自己本身做起,你這樣做,你是救佛教,你是救一切眾生的慧命,你想想看這個功德多大!你做什麼樣的功德,都不能跟這個功德相比。你花億萬財產建一個大廟,沒有功德,這不是我說的,達摩祖師說的。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所廟,度了十幾萬人出家,向達摩祖師誇耀,「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一句話,等於一盆冷水澆了他,「並無功德!」什麼是「功德」?我們今天依教奉行,你真正守住叄皈,叄皈落實在五戒十善,你能把五戒十善真正做到,你是真有功德,而且是大功德,超過梁武帝太多太多了。

從第四頁最後一行「阿難復白佛言」,到第七頁第叄行「可不慎也」,這是第叄大段。第叄大段是討論教學。佛教是教育,教育裡面關係就是老師跟學生。作老師,怎樣才能做一個好老師?作學生,如何做一個好學生?佛在這裡教我們這些。師資之道,老師幫助學生,學生也幫助老師。這一段它的內容,「教學」在人生生活過程當中最為重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是我們中國古人講的,在佛法裡面講,從初發心到無上道都在學習,沒有一天間斷。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還在學,還在勇勐精進,何況我們現在才初發心!「而教學成就與否,實在是決定在教師與學生的雙方心理、態度,及教學方法。」佛在這一段經文裡面告訴我們,我們從這個地方來學習。

我們翻過來看第六頁第一行,「佛教,既然是教育,當然重視教學。」教師,佛教裡面稱和尚,和尚是非常尊重的稱唿,它是印度話,音譯過來的,意思古人翻譯翻作「親教師」。我們就懂得,親自教導我的這個老師,這才稱和尚。沒有教導我的那些出家人,我們通常稱他作法師。直接教我的、指導我的,這是我的和尚,「和尚」關係非常親密。我的佛法跟方東美先生學的,方東美是我的和尚,李炳南老居士是我的和尚,章嘉大師出家人,他是我的和尚,我叄個老師,這叄個人親自指導我、教導我。不是親自指導、教導,他也是弘法利生的大德,我們都稱法師,不稱和尚。和尚關係跟我非常密切,這個要懂得。「教師善於開示,學生亦能善於悟入,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見解,而後能服務國家社會,為一切眾生造福為目的。因此,佛陀教育可以說是傳統最優良的教育。」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五集)

2001/9/24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05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六頁第四行看起。

這是介紹本經的內容。自第七頁第叄行「阿難復白佛言」,到第八頁第八行「可得度世之道」,這是本經的第四大段。在這一大段要討論,學佛與我們現實的生活有沒有衝突?這一樁事情,可以說是海內外許許多多同學非常關心的一樁事情。有很多人疑惑學佛與我們實際上的生活、我們的工作、生活環境有衝突,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佛在這地方為我們解答,才知道學佛對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一定是有正面的幫助,決定沒有妨礙。

底下一段,這是第五個大段,從第八面第八行「阿難聞佛說」這一句開始,到第九面第叄行「未可取泥洹」,這六行經文也是一個大段落,這個大段落是阿難聽佛開導之後他的心得和感想,很值得我們修學的參考。接著後面從第九頁第叄行末句以下,這是阿難尊者說偈,偈頌總共有二十八首,這二十八首是阿難的心得報告,目的在勸導我們大眾應當依照佛陀教誨好好的修學,才不辜負佛陀的苦口婆心。最後一段有四行經文,是大眾聞法信解,受持禮謝,是全經的總結,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流通分,叄分裡面這一段是流通分。這是簡單把全經大段落的重點介紹出來了。

接著要跟諸位說的,就是這部經翻譯的人。佛經是從印度傳來的,這部經是早期傳來的。我們知道佛法正式傳到中國是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說公元大家就比較有清晰的概念,公元六十七年正式傳到中國。翻經的人是安世高大師,他是早期從事於翻譯工作最有成就的一位大德。我們看人題,佛經的術語叫「人題」,就是翻譯人,我們給他做介紹。

【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後漢」,在佛經裡面朝代都是代表年代,翻譯經的年代。「沙門」是他的身分,「安世高」是他的名字。「譯」,他負責主持翻譯的,他負責任。往後譯經就上軌道,在人題上我們看到很少用沙門,都是用「叄藏法師」,這是早期譯經還沒有制度化,所以大師非常謙虛。沙門就是普通學佛的人,這個意思我們也會在後面來解釋。法師是後漢,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東漢。漢朝中葉發生了一個政變,王莽篡奪了王位,但是不久就被宗室劉秀,確實他是中興,中興很不容易,比創業還要艱難。在中國歷朝真正中興只有兩個朝代,最早的是越王句踐,第二個是光武中興,由此可知中興之難,比建國還要困難。劉秀就是後漢的光武帝,他年號叫光武,恢復年代是公元二十五年,我們現在的概念很清楚,今年是公元二千零一年,公元二十五年光武中興。以後是被曹魏所篡,曹操的兒子曹丕篡位了。這一段時期在歷史上稱之為後漢,也就是王莽之前我們稱為前漢,王莽之後稱為後漢,又稱東漢。東漢是因為建都,前漢建都在長安,後漢建都在洛陽,洛陽在長安之東,所以我們在歷史上看到西漢是前漢,東漢是後漢。

安世高到中國來這時候是後漢第十一代的皇帝,第十一代桓帝,桓帝已經到後漢的末年,桓帝后面是靈帝,靈帝后面是獻帝,漢朝就亡國了。他是在後漢末年到中國來的,公元是一百四十八年,就是安世高到中國來這一年。當時中國儒家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鄭玄(鄭康成),安世高到中國來,鄭康成很年輕只有二十二歲。鄭玄死在漢獻帝十一年,接近叄國的時代,他七十四歲過世的。大家常常看《叄國演義》,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就是在這一年,這一年鄭玄過世。建和七年孔融生,九年曹操出世,都是在這個時代,安世高大師在中國弘法的時代,叄國的歷史人物都是在這時候出世的。

法師以國為姓,他的德號「世高」,安不是他的姓,他是安息國人,就好像玄奘到印度留學,人家稱他唐玄奘,他不姓唐,他是大唐國的人。世高大師是安息國人,我們稱他安世高,所以安是他的籍貫。安息國唐朝稱為波斯,現在稱為伊朗,所以他是伊朗人,他的父親是當時安息國的國王,他是王太子的身分,他喜歡修道。在《高僧傳》裡面記載,世高大師非常孝順,至孝聰慧,博覽群書,歡喜讀書,涉獵非常的廣泛,他精通天文、醫理,所以他也是一個很好的大夫。他懂得醫道,而且還懂得鳥獸的言語,在我們現在講他有特異功能。他跟朋友在路上一塊旅行,聽到鳥在樹上叫,那個鳥在樹上談話,牠們也在聊天,看得很遠,「那個地方有幾個人來了,扛了些什麼東西」,在交談。安世高聽到就告訴他朋友,鳥在說遠遠的有一些人過來,挑了些什麼東西,穿些什麼服色;過沒多久走近,果然沒錯。他確實懂得鳥獸的言語。

他的父親過世之後他繼承王位,不到半年他就把王位讓給他的叔父,他出家修道了。跟中國的緣分非常之深,所以到中國來游化,是中國早期翻經最著名的一位大德。世高法師帶來梵文經典,在當時的首都洛陽,翻譯二十九部一共一百七十六卷,經過二十二年的時間,一直到漢靈帝。靈帝是第十二代,桓帝后面,獻帝的前面,靈帝在位二十二年,那個時候漢朝的皇帝差不多都是十幾歲繼皇位,死的時候也都很早,桓帝死的時候叄十六歲,他在位二十一年,由此可知,他十五歲作皇帝,叄十六歲就過世了。到建寧叄年,他譯經的事業告一個段落,他就辦他自己一點私事。《高僧傳》上有記載,什麼私事?去度他的一個老朋友,這些事情就屬於神通感應的事情。在傳記裡面記載,安世高在此以前,曾經來過中國兩次,那兩次不是王子的身分,是他的前身,他的前世曾經從西域到中國來過兩次。來幹什麼?還命債。是他前世誤殺眾生,誤殺也要還債,這一生當中也會被別人誤殺。我們才曉得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決定沒有冤枉的,你造什麼因,你決定要承受什麼樣的果報。兩次到中國來,他是有意的,他知道,是來還債的,兩次被人誤殺。桓帝時,這次是出家人身分,這是到中國第叄次。

這次來翻譯經典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後,他坐船到[共+阝]亭湖,現在九江這個地方,就是廬山附近,有一個龍王廟,我們中國人叫龍王廟,是共亭廟,那個地方叫共亭,共亭廟,現在的九江縣。這個村現在叫蛇村,蛇村的名稱也是從安世高來的。這個村莊上有一個很大規模的龍王廟,龍王過去生中跟他是同學,死了以後墮在畜生道。現在牠的壽命快要完了,死了之後要墮地獄,所以他到這裡來超度牠、來幫助牠,為什麼?過去老同學曾經拜託過他,他們兩個人同學學道,哪一個人墮落了,另外一個人要是有成就一定要來幫助,要來超度他。他們兩個前生有約,所以這一次是來踐約,我們一般講還願,曾經許過願這一生來還願。

這位同學,都是出家人,安世高跟大家說,他這個同學當年在世明經好施,他對於佛經道理很通達,是講經說法的法師,又喜歡布施。為什麼不能成就?他的性情多瞋,就是我們講的瞋恚心很重,有人得罪他,他耿耿於懷。這才曉得可怕,人不可以記仇,不可以有瞋恚心。在分衛的時候,分衛是佛學的術語,從前出家人生活都是托缽,分衛是托缽。實在講,他的瞋恚,在我們今天來說是已經很少很少,不足以為道。托缽的時候,今天托的飯菜不好心裡就不舒服,就覺得我們對眾生修行、布施付出去很多,眾生回報太少了,心裡有一點不高興,有一點難過,就是這個塬因。死了以後墮畜生道,龍是畜生,墮在畜生道。墮在畜生道,牠去作龍王,為什麼?前世講經弘法的功德很大,把功德變成福德了,福德很大。所以牠很靈驗,這個龍王很靈,信徒很多,周圍一千里這麼大的範圍,燒香許願去拜牠的人很多,為什麼?牠喜歡布施,跟眾生緣結得多,所以這個神,靈!福報很大,香火鼎盛,祭祀不絕。做了神之後瞋恚心更重,為什麼?周圍一千里地方都是牠管轄的,都是牠的勢力範圍,你要不好好的去拜牠、巴結牠,牠就找你痲煩。牠是水神,凡是在水上行船的人都要祭祀牠,你要不祭祀牠,牠搞一陣風就把你船搞翻了,總叫你受苦頭,瞋恚心重!自己曉得死了以後決定墮地獄,所以求安世高來超度牠。

安世高到牠的廟,這個神前一天晚上託夢給廟裡面的住持,告訴他:「明天有一位高僧到這兒來,他是我的同學,你要好好的招待他,完全聽他指導。」廟祝就是廟裡的住持也很難得,照著龍王的吩咐接待安世高。安世高為龍王說法,說完之後用咒語叫龍王現身。龍王就說:「我身體很難看,最好不需要。」安世高說:「你還是要現身,讓大家看看,可以滅你的罪。」結果牠就從神龕裡慢慢爬出來,是一條大蛇,這大家看到了。於是龍王把牠所有的財產統統捐獻出來,交給安世高替牠修福。安世高把這些錢帶到豫章,那時候的豫章就是現在的南昌,在南昌建一個佛寺,這個佛寺叫大安寺,是中國江南佛教第一個寺廟,安世高建的,錢財是龍王貢獻的。安世高接受這些財物之後,繼續坐船從九江到現在的南昌,他在行船的時候,忽然大家看到一個穿白衣服年輕的男子,站在船頭向安世高拜了叄拜,安世高就跟旁邊的朋友們說:「他就是龍王,現在已經脫離畜生身,生忉利天」。

安世高的神跡非常之多,神通感應的事情非常多,在《神僧傳》裡面有記載,《高僧傳》裡面有記載,都值得我們警惕。這一樁事情,給我們的啟示我們不能不留意。出家修行,明經好施,瞋恚心不斷終墮惡道。我們想想,我們的修行能不能跟他相比?我們的瞋恚心比他不曉得重多少倍!他死了以後作龍王,我們死了以後大概作蝦米、小魚。

所以這些事情愈想愈可怕,你要不好好的把握現前的光陰認真努力苦修,我說個真話,肯定墮叄惡道,我怎麼樣看,你都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念佛往生西方,在一切法門當中比較是易行法,你不能把它看得太容易,你把它看得太容易你就錯了,它比其他法門容易;實在,不容易!要怎樣才能往生?這些年來我常常勸大家,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聞利養,要放下五欲六塵,不能貪圖享受,要放下貪瞋痴慢,這樣念佛肯定往生。這十六個字要記住,沾上一個你的果報不如[共+阝]亭湖的龍王,你比不上他。我在此地跟大家講真話,歷史上所記載的因果報應是真實的,絕對不是虛妄的,不是拿這些事情來嚇唬人的,來勸人做好事,不是,這是事實。

第二講超度。超度一定要得道的高僧,安世高是得道高僧,是法身菩薩,他才有能力。如果自己煩惱習氣業障沒有斷,憑什麼能力超度?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還能超度別人!這個道理懂不懂?古大德教導我們,沒有得道的人做超度佛事要用什麼態度?至誠,真誠到極處,這種心態來超度也能得感應,稍稍有一點妄想雜念夾雜在裡面,就把你超度的功德破壞了。所以真正要做超度佛事主法的法師,最好齋戒沐浴叄天,叄天修清淨心、修真誠心,然後才上台主法,那個有效果。最糟糕的是主法的和尚,發脾氣暴躁罵人,罵完之後搭上衣再上台,這個超度一點都不靈。我們懂這個道理,超度主法的法師,在超度前叄天要幫助他修清淨心,一絲毫煩惱都不要讓它發生,必須要他附近的人懂得護持,要護法,讓他身心清淨達到真誠恭敬來做這佛事。

第叄,叄寶依寺而住,寺是道場,佛陀的教學必須要有個場所來推行,所以建立道場的功德最大。[共+阝]亭湖的龍王,牠把牠的這些錢財捐出來建寺,這個大的福報,他能脫離地獄生到忉利天。現代這個社會,我們要明瞭,弘法利生的道場不是寺院,現在建寺院功德是沒有,福德不大,為什麼?寺院不能夠天天講經,不能夠天天修行,哪來的功德?福德都沒有。福德要怎樣培?首先要了解佛法是教育、是教學,目的是幫助眾生覺悟,眾生受教化的面愈廣、時間愈長,你的福德就愈大。今天寺廟做不到,今天道場是什麼?電視台,把佛法送到每一個人的家庭。用什麼方式來弘法利生?連續劇,比我們在這裡講演效果大得多。所以你們年輕同學有這種才藝的人,學寫劇本,把佛經裡面這些道理、境界、修學方法,用連續劇的方法寫成劇本表演出來,這個效果大,比我們在這裡講經收的效果大。

在不久之前,我們台灣的郭秀蘭居士,她做了兩片《了凡四訓》,我想許多人都看過了。兩片《了凡四訓》,兩個小時,這兩片流通到全世界,這兩片的功德是她一生當中最大的功德。她所做的,過去她印過《大藏經》,要說功德敵不過這兩片,這兩片我聽說她花了五、六十萬。我們要懂得,要知道利用現在的高科技。這兩片我看過,看了之後我很歡喜,但是我不滿意。為什麼?時間太短,《了凡四訓》內容並沒有把它演出來。那時候正好有幾位演藝人員到新加坡來看我,這當中有演「紅樓夢」的,也許你們看過這個電視劇,演紅樓夢的妙玉跟林黛玉,她們幾個人來找我、來看我,也都聽我的光碟聽了好幾年。我就把這些事情告訴他們,我說:「最好《了凡四訓》重新拍電視劇,最好能拍六集,六個小時。」他們同意了,而且很難得大陸上有一位居士他拿錢,演藝人員他們很熟,所以這六集的《了凡四訓》下個月就可以出爐。

我大概是十月十號左右到香港,他們會到香港來,把這個片子帶來給我看,我看了同意之後,他們就可以大量的發行,而且送到電視台播放。片子拍成之後,當中有一段雲谷禪師那一段,他們找不到人,打電話給我,他說:「法師,我們找悟道可不可以?」我說:「行!可以。」但是悟道沒有演技的經驗,他說他們行,他們有很多導演可以幫助他,所以悟道在這片子裡面就扮演雲谷禪師,這是正確的。所以我歡迎將來法師你們上台講經說法是其次,到電視台當明星這第一。

這片子拍完之後,第二部拍什麼?我就想到我們大乘佛法的啟蒙,是《地藏菩薩本願經》,最好能把《地藏菩薩本願經》搬上舞台,能夠演二十集到二十四集,完全把經典的道理、境界、修學的方法,用這種技術表演出來,寓教於樂。我到香港遇到這一幫人的時候,我底下這一部我就想拍「地藏王菩薩」。我前天來,聽一個同修告訴我,此地從前演小王爺的陳麗麗要來找我,她還沒來,好事情!我們要利用高科技,要用現代的方法把佛陀教誨介紹給廣大民眾,這個面愈大,影響的時間愈長愈深,無量功德。

前幾年大陸上演濟公的游本昌居士,他是在新加坡我這個地方皈依的,皈依我給他的法名就叫「道濟」。他的演技很精純,我就想到如果演《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有閻羅王,他扮演閻羅王很像。我得把這些人統統找來,教導他們怎樣把大乘佛法搬上電視台,用連續劇的方法來弘揚佛法、弘法利生。這是說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怎樣修積功德,你一定要曉得時代不一樣了,現在建廟宇那個錢是冤枉花的,應當用在電視廣播上。

我自己的工作都是在攝影棚,所以我不選擇哪個地方,我也不選擇哪個人,我選擇攝影棚的水平,你夠得上這個水平,我可以在這邊工作。因為我每年錄像要錄叄百天,一天四個小時,一年一千二百個小時,這是我的工作。你沒有這些設備,我到這裡就沒事幹,所以我自己弘法工作都在攝影棚裡。我們這些同參道友、演藝人員,我教導他們怎樣去表演,怎樣去把佛法發揚光大。所以我不要寺廟,不要搞這些道場,這個勞民傷財,對不起四眾同修。

第四,功德必須自己修行,這個一定要懂得。什麼是功?什麼是德?「功」是你修行的功夫,你下了功夫你一定有所得,功德這個「德」字跟得失的「得」是一個意思。持戒有功,清淨心是德;修定有功,開智慧是德。如果你持戒持得很嚴,你得不到定,你的戒就變成福德,就不是功德。為什麼?裡頭沒有功。何以持戒精嚴而沒有功德?自己持戒持得很好,看到別人不持戒心裡就很不痛快,這個人破戒,那個人犯戒,你的清淨心得不到,你只有修福德沒有功德。

如何持戒修成功德?六祖惠能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不見世間過,你自己修的是功德。你還見世間過,你對於一切世出世間法還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所修的全是福德邊事。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你修的點點滴滴都是功德,差別在此地。功德能幫助你得定開慧,能幫助你明心見性,了生死、出叄界,福德最大的只是人天福報。像安世高這個同學這位龍王,牠修的是福德,畜生道裡面享福。比這更差一等的,餓鬼道享福,在台灣有不少鬼王,民間常常去祭祀拜拜,拜的都是鬼神,鬼道裡頭有福德的。我們在人題裡面要知道這些道理,要了解這些事實真相。這地方一段文諸位自己去看、自己去參考。

後面這一段是「沙門」,沙門是大師的身分。沙門是梵語音譯的,翻成「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樣的人在印度通稱為沙門。所以沙門是修行人的通稱,不一定是佛教。但是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沙門在中國專門稱佛教出家修行人,而實際上也能通在家,在家居士「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也能稱為沙門。所以它是普通稱唿,大師用這個稱唿是他的謙虛,實際上他是叄藏法師。「譯」是翻譯,將印度梵文翻成中國文字。人題就介紹到此地。下面我們接著看經文,在第八面,看經文大字: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諧偶者。云何不等同耶。願天中天。普為說之。】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是阿難向釋迦牟尼佛提出兩個疑問,這兩個問題實在說,他是代我們大家問的,他自己絕對沒有這個疑惑,而是眾生有疑,我們又說不出來。後代的人有疑,佛已經不在世間,我問誰?阿難尊者大慈大悲知道我們的疑惑,代替我們來發問,讓釋迦牟尼佛來給我們解釋。經文裡面,『有人事佛』,「事佛」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學佛,說得更明白一點,接受佛陀的教育,學習佛陀的教誨,這就是事佛的意思。『得富貴諧偶』,他所得到的果報是富貴,「富」是物質生活不缺乏,富有不必是多,不缺乏。「貴」是在社會上有身分、有地位,為一般大眾所尊敬的,這是好的果報。

「諧偶」是當時漢朝時候一般的術語,用我們現在話來講,就是事事如意的意思。佛經的翻譯諸位同修要明瞭,他是漢朝時候人,跟漢朝一般文人寫的文章,你去比較一下,不一樣。為什麼?佛法的教學,用的文字要淺顯,一般大眾都能聽得懂,換句話說,是當時的白話文。所以佛經文字,在中國文學裡面稱為變體文。雖然是那個時代人寫的,寫得很淺顯,很容易懂,決不用生澀的語句叫大家看到難懂,儘量的避免。從這地方我們看到翻經大德的慈悲心,所以它文字不深。這是第一個,得到好的果報,應當沒有懷疑的。

懷疑的是底下這一句,『有衰耗不諧偶者』,這兩個對比太明顯了。有人學佛,依照佛法的經典去修學,得到的是完全相反。「衰」是身分地位沒有了,衰落了。「耗」是財物沒有了,財產沒有,得的是我們今天講的貧窮下賤,得這樣的果報。「不諧偶」,樣樣都不順心,都不稱意。為什麼同樣都是學佛,得這兩種不同的果報?

底下說『願天中天,普為說之』,普遍為我們大眾說明這個道理,說明這個事實真相。「天中天」,是當時弟子對老師的一種尊稱。在佛法裡面,講「天」有五種,這是佛學的名詞術語,簡單說一說。第一種是「名天」,有名無實。古時候皇帝稱天子,這是尊重他,這種稱天子。現在日本皇帝稱天皇,都是名天,有名無實,他還是人,他並不是真的天,這是對他的尊敬。第二種是「生天」,那確實是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你依照方法修行確實能夠生到那個地方,這一類稱為生天。第叄種叫「淨天」,淨天很高層次了,通常是指四禪裡面的五不還天,這佛經上說得很清楚,不是凡人住的,是哪些人?叄果聖人。他們在那個地方修行,把自己境界再向上提升,他不會往下墮落,我們也稱為淨居天人,是這一類的。時間到了。

(第六集)

2001/9/24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06

諸位觀眾,大家好!

前面我們講到天有五種:名天、生天、淨天;第四種是「義天」,道義的義,義天,是指修行人往生的處所。一般講信解心性之義理而能夠契入,一般菩薩們是這個稱唿,權實菩薩我們都尊稱他為義天。第五種叫「第一義天」,這是對於徹悟心性,也就是如來的果位,稱為第一義天。所以「天中天」是尊第一義天之稱,經文我們會常常看到有這個稱唿,曉得這個稱唿的意義。阿難提出這個問題,世尊非常慈悲,實在講是給我們解答,解答的文分為兩段,先答覆「得富貴諧偶者」,你看是什麼樣的塬因。請看經文第九面:

【佛告阿難。有人奉佛。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

這些經文要背誦,要牢牢的記住,學佛要從這地方學起。『有人奉佛』,有一些人學習佛陀的教誨,第一個條件是什麼?要去找老師,要去找一個好老師。儒跟佛是教育,最重要的是師承,沒有好的老師我們怎麼能學得出來?童年的時候我們自己不會去找老師,所以父兄有責任要幫助子弟去找好的老師,送他去上學。我這個年齡還念過幾個月的私塾,我們生長在農村,農村裡面沒有學校。清朝末年這些老秀才們,在祠堂是我親戚的一個祠堂,裡面開館教學,有十幾個學生,年齡參差不齊,我們那個時候大概六、七歲,同學大的有十五、六歲,十幾個人,每一個人學的科目也不一樣,各別教學,十幾個人在一個課堂。祠堂有一個大殿,這是祭祀的,大殿當中供奉著「大成至聖先師」的牌位,孔老夫子的牌位,因為這祠堂裡面教學。我父親把我送到這個地方來念書,父親帶著禮物,進到祠堂先向孔老夫子的牌位行最敬禮。那個時候最敬禮是叄跪九叩首,這是清朝時候見皇帝的禮節,最敬禮。拜完孔老夫子之後,請老師上座,我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向老師行叄跪九叩首之禮,再送老師禮物。我們做學生的人,看到自己父親對老師這麼尊重,叄跪九叩首,老師講的話就跟聖旨一樣不敢不聽。老師接受家長這樣隆重的禮節,他要不認真好好的教這個學生,他對不起人家家長,尊師重道是從這個地方學來的。

現在學校裡面,真的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什麼塬因?師道沒有了,不懂得尊師重道。不懂得尊師重道,同樣不懂得孝順父母,這是社會動亂的病根。社會怎麼動亂的?根源在此地,想什麼方法挽救社會都不起效果,你要找到根源,從根挽救。做父母的人對待老師能不能叄跪九叩首?我們在台灣往年李炳南老居士辦一個佛學研究所,八個學生,六個老師我也是其中之一。開學那一天,李老師代表學生家長,他老人家在前面,請我們幾個老師上座,其實我們幾個老師都是他的學生,請我們上座,他老人家在前面,八個學生在後面,恭恭敬敬頂禮叄拜,行的是古禮。很可惜,那個時候沒有錄像把它錄出來播放給大家看。尊師重道,你的學業才有根基,你眼睛當中沒有老師,你能學什麼?老師再好、古佛再來,你也學不到東西。正是印光法師所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目無尊長,諸佛如來來教你都沒用。

學佛,第一句『從明師受戒』,此地受戒不是受叄皈五戒,這個戒是教誡,跟加言字邊的「誡」是一個意思,要跟從明師接受他的教誡,你才會有成就。『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這叄句是講求學的態度,你這叄句做不到,雖然是明師,你還是得不到利益。這四句話就是入佛門的條件,你想接受佛陀教育你要具備什麼條件?開門見山就傳授給你了。這句話就是古人講的師承。「明師」這兩個字很重要,不是名氣大,現在講知名度高,那個沒有用處。什麼人叫「明師」?明心見性、修行證果,你要找這個老師,你跟他學才真得到東西。明心見性的老師我們到哪裡去找?實在講找不到,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不得已而求其次,也要找一個真正通達經教的人、依教奉行的人,他雖然沒有能證果,他有修他有學,他沒有證這是其次的,他證果了,這是最好的老師。有修有學的老師也不容易遇到,遇到了你真正要認識他,你要不認識他,你還是學不到東西。

我在台灣可以說非常幸運,我遇到這叄個老師都是真善知識。年輕的時候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我學佛是從哲學入門的,接觸佛法之後,第一個指導我的老師是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圓寂之後,我跟李炳南老居士,跟章嘉大師叄年,跟李老師十年,真善知識。你要認識人才行,你對於善知識不認識,沒有留意,真叫當面錯過,你怎麼會學到東西?

『專信不犯』,這個態度太難得了!對老師要專信,老師的教誨決定不能夠違背,對老師沒有信心、疑惑、陽奉陰違,決定不能成就。所以學生找老師難,老師找學生更難,到哪裡去找?過去李老師住世的時候,我在海外弘法非常艱苦,一個人!每一次回到台灣,我一定到台中去看老師,一定會跟老師講,請老師多培養幾個學生,我們在海外有師兄弟可以互相協助。我記得這個話我至少講過十遍以上,最後一次李老師大概聽了很厭煩,告訴我:「你替我找。」我以後再不說了。我到哪裡去找?找一個對老師「專信不犯,精進奉行」,我找不到,所以我才明瞭,難!太難太難了!我能這樣學,找像我這樣一個學生再也找不到了,所以跟老師十年我得到他特別照顧,真正的關懷。不具足做學生的心態,遇到佛菩薩也是枉然。

在註解裡面我們引用《華嚴經》上一段話,在第九面倒數第叄行,這一段是講師承。《華嚴經》上這一段,這是吉祥雲比丘教善財童子的,教他怎樣去參學。「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究竟圓滿的智慧,你要想得到,你要想成就,「應決定求真善知識」。跟佛在此地講的是一個意思,你不求真善知識,你怎麼能夠成就智慧?一切智智,「一切智」是阿羅漢證得的,「道種智」是菩薩所證得的,「一切智智」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也叫「一切種智」。這是佛法修學的叄個階段,通常也說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一切智智是無上正等正覺。這都要靠善知識,你要有眼光認識善知識,然後去求善知識,只要你真心求,善知識不會拒絕你的。為什麼?善知識他一生唯一的一樁大事,就是找傳法的人。我們中國諺語常講「不孝有叄,無後為大」,他修得再好,如果後頭沒有繼承人,他一生的事業等於零,一生自己做得再好,沒有後代,完了。真正大善知識一生當中不求別的,求一個傳人。所以他要遇到一個能傳的人,他把他看作寶貝。首先我們自己要問:「我們具不具足傳法的條件?」傳法的條件是什麼?「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你只要具備這十二個字的條件,在佛家講你就是法器,你就是傳法人之一,你有資格、有條件接受大法的承傳,老師會把你看作寶,自自然然特別關懷你、照顧你。

我在當年那個時候,物質生活環境很差,我在軍中服務是文職人員,階級是同少尉,一個月待遇五十五塊錢,僅夠自己的生活,我對於這些老師沒有一分一毫的供養,只是一個熱忱。方東美先生怎麼認識?寫信給他,我給他寫一封信,我信裡面附一篇文章,我寫的一篇文章寄給他,一個星期之後,他回信約我到家裡面去面談。我的目的是想在台大旁聽他的課程,我們談話的結果,他不讓我到學校裡旁聽,要我到他家裡面上課。一個星期兩個小時,在他家裡小客廳一個小圓桌上,我這一個學生,特別照顧。以後,台大的這些同學們知道,那些同學們現在都是名教授,曉得以後對我也特別尊敬。方先生眼睛長在頭頂上,根本就瞧不起人的,他對你這樣照顧,那一定不尋常。我在他家裡小客廳學的,這是好老師。為什麼他不叫我到學校去聽課,要在家裡單獨撥出時間來教我?我也沒有一分錢供養,他完全是義務教學,塬因是什麼?發現我是一張白紙,沒有受到污染。到學校裡面去聽課,一定會認識很多老師、認識很多同學,就被污染了。為了防止污染,不讓我接觸這些人、這些事,這是他的苦心。讓我「專信不犯」,只聽他一個人的,這叫師承。跟一個老師學,老師對學生負責任。

以後接觸佛法之後,我很快,大概看佛經不到一個月,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對我跟方東美先生一樣,每一個星期天給我兩個小時,叄年!我佛法的根底是章嘉大師奠定的,這個緣分希有難逢。我有這樣的基礎,以後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才會有成就,如果沒有這個基礎,親近李老師也不是容易事情。所以「專信不犯」非常非常不容易,你只要有這麼一個條件,為什麼?那個老師找到傳人了,這是一生當中希有難逢。所以我們學東西想有成就,首先要問我自己具不具備這個條件?我對老師有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有沒有誠意?肯不肯認真學習?關鍵在此地。

下面《華嚴經》上講得很詳細,也只有四句,「勿生疲懈」,親近善知識不能有疲倦懈怠,學上一個過程懶惰懈怠了,那你就不能成就。「勿生厭足」,學問沒有止境,學個一、兩樣就覺得很滿足,你不是法器。永遠沒有厭足,活到老學到老。在佛法裡從初發心到無上道,無量劫中精進不懈,怎麼可以中斷,怎麼可以休息?「皆應隨順」,應該隨順善知識的教誨,他怎麼教,我怎麼學。他對學生負責任,一定幫助學生儘早的大徹大悟,他的法傳下去了,後繼有人,這是做老師的真實功德,是好老師、好善知識。一生沒有一個傳人,悲哀!真正的遺憾。

在現代,實在講高科技的發明對於教學傳法帶來便利,眼前沒有傳法的學生,通過電視廣播,在遠方沒有見面的,有真正的學人,有接受大法的學人,這很值得安慰。哪些人?「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那個人就是傳人,不一定在面前,不一定認識,不一定見面。我在新加坡,中國大陸傳來的訊息,確實有不少人頂戴奉行,我們聽了很受感動。那些人在佛法裡面講是當機者,他們是當機者,你們坐在旁邊這些人是旁聽者,你們是旁聽的。當機者得真實利益,旁聽者種善根而已,真正利益你得不到。為什麼?你沒有做到,你沒有信解行證,你不能隨順經教。

下面這句話比什麼都重要,「弗見過失」。你不能見老師的過失,見老師的過失是什麼?專信就沒有了,你跟老師的緣就斷掉,這個損失太大太大了。我們遇到一個善知識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可是我們要知道無量劫來我們的冤親債主很多,他們會破壞,會說老師的壞話,來破壞我們師生關係,想種種方法讓我們離開老師,讓我們不能成就。這個你要懂得,所以「信」是專信。

我親近方東美先生,在我面前講方先生壞話的人很多,哪些人?家鄉人,不是家鄉人不知道,方先生在家鄉童年的事情。我們怎麼樣?聽而不聞,決定不受影響。我親近章嘉大師,還有很多老法師跟我講,「他是政治和尚,你跟他幹什麼?」我都沒有受到影響。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說李老師壞話的人很多很多,如果我要受到影響,我的學業就完了。德雲比丘教善財童子這句話比什麼都重要,「弗見過失」,為什麼?真善知識,我們不曉得他的本跡因緣,說不定是諸佛菩薩化身來的,做種種示現,度種種不同根性的眾生。我們肉眼凡夫怎麼知道,怎麼可以任意去批評?別人可以批評,我做學生的人不能批評。

就如同最近一、兩年,我們台灣跟中國大陸有不少人反對夏蓮居的會集本,悟道法師還把報紙雜誌上指名攻擊的文字傳給我,他提倡他們要組成一個小組來反駁。我勸他不必,隨他怎麼說,不理他就好。他喜歡寫讓他寫,寫字很累,他毀謗讓他說,說話也很累,對我們來說沒有效果,以後慢慢他就不說了,他就不寫了,何必去理他?天下人都反對會集本,我不可以反對。為什麼?我老師傳授給我的,我有責任、我有使命弘揚這個本子。李老師親自交給我的,他為什麼不交給別人?台中還有好的弟子徐醒民、周家麟,他為什麼不交給他們,他要交給我?交給我才能弘揚到全世界;交給他們大概放在書架上壓在那裡,就永遠不會去拿它,老師也認識人。我不在乎別人的毀謗,也不在乎人家怎麼樣的陷害,我從來沒有把這個放在心上,我對老師「專信不犯」。我的心專、心清淨,絕對不會受外頭境界動搖,人才會生智慧。受外面境界小小風浪,心就動搖了,你就常生煩惱,煩惱就失掉智慧,你怎麼能解決問題?不但不能幫助人,自己也把自己毀掉了。所以佛法的修學,「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在這地方,世尊教給我們專信。

不但不見老師的過失,真正修道人不見一切眾生的過失,我們的心才真正到清淨,才到不染著。眾生有沒有過失?說老實話,決定沒有過失,造作極惡業的眾生也沒有過失。我們從什麼角度上觀察?叄字經上第一句話說,「人之初,性本善」,他哪有過失?所有一切眾生,性都是本善的,為什麼會出毛病?「性相近,習相遠」,他常常跟壞人在一起,他染上習氣,就這麼回事。染上習氣是習性,不是他的本性,他本性是善良的。習性不善不要去管他,我們看他的本性,本性是善的,所以我們尊重他的本性、讚嘆他的本性、恭敬他的本性,我們自己才成為純善純淨。最傻的人、最笨的人,才把其他眾生的染污放到自己心裡面去,把自己的心變染污了,自己心是什麼東西?是垃圾桶。把別人亂七八糟這些污染全部裝在自己桶子裡,自己的心壞掉了。天下傻人、笨人沒有比這個更傻更笨的。我不幹這個事情,我的心裡裝一切眾生的善,一切眾生的不善我一絲毫都不裝進去,所以好快樂、好自在、好歡喜,見到任何人都恭恭敬敬。這個道理要懂,這個方法要學。

中國古聖先賢有所謂「仁者無敵」,仁是仁慈的人,仁慈的人沒有敵對,沒有冤家對頭。毀謗我的人是善人,我見他合掌讚嘆,陷害我的人是善人,欺騙我的人是善人,沒有一個不是善人。我對他真誠至善,久而久之那個人會回頭,我們要幫助不善的人變成善人,不能說不善的人要排斥他、拒絕他,這不可以,這不是教育。佛教是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一定是幫壞人變成好人,惡人變成善人,這是教育。你要不能把它變過來,你的教育失敗,變不過來是你耐心不夠,還要繼續努力,不是沒有效果,功夫還不到。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有長遠心、有恆心,真正的慈悲,至誠懇切,沒有不受感化的。德雲比丘這幾句話我們要牢牢記住,跟佛陀在此地叄句的開示,這樣建立我們求學的態度,我們是真正的學生,有條件接受聖人的教誨,有條件傳授聖學,這是真實功德。

再看底下這個文,「時善財童子一心憶念,依善知識,事善知識,敬善知識」,這叄個字不能疏忽,依靠善知識,奉事善知識,敬仰善知識。「於善知識起慈母想,於善知識起慈父想」,沒有這樣的心態,怎麼能求到真實的學問?「得聞法已,歡喜踴躍。」這是引用經文。由此可知,世出世間求學無不重視師承。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國治天下平!這是這部經上一開端教導我們的,世出世間的學問都要具足這些條件,你才能成就。

我們接著看第十面。「從明師受戒」,歐陽竟無說:「師以知見為體,不以得果或儀式為體。」歐陽大師是民國初年的人,歐陽竟無說的,他是民初支那內學院的院長,楊仁山的學生。這個內學院雖然只辦了兩年,對於近代中國佛教影響很大,許多大居士、大法師都是這個佛學院出身的。太虛大師是這個佛學院的旁聽生,梁啓超是這個學院的學生。這幾句話說得好,「師以知見為體」,一定是正知正見,不要問他修行證果,決定是正知正見。他老人家的話,跟智者大師講的相同。智者大師教導我們:「能知不能行」,這就是說我們不要見師的過失,師確實是正知正見,有些地方他還沒有做到,「國之師也」,他可以作國師,教化一國的人民;「能知又能行,國之寶也」,那是國寶。大師這兩句話跟此地德雲比丘所講的意思相同,不見師過,你才能夠專信不犯。常常去找老師的痲煩,找老師的過失,老師縱然是諸佛如來再來,你也絲毫得不到利益,不但得不到利益,你的罪過很重。為什麼?你會障礙一些學人親近善知識。你常說這善知識有過失,別人就不願意再親近,把別人的機緣斷掉了,斷人法身慧命,這比殺人生命的罪還重,果報佛在經上講,「生生世世愚痴煳塗」,我們對於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所以,不以得果、不以儀式為體,而是以他的知見。底下這句,「從明師受戒」,末後講「故唯知見是天人師。天人師,佛教唯一根本。」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明師」,什麼叫明師?這是我從前寫的,「指對一切法,佛法及世間法,確實圓滿通達無礙,品學兼優,有修有證的老師」,這是明師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法身菩薩,《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這是真正的明師。「佛陀教我們學佛第一要求明師,雖然如此,明師畢竟是可遇不可求,若非宿世福德因緣,難得遇到。」遇到是多生多劫的緣分;沒有這個緣分,遇到他也不知道珍惜。我們相信方老師的學生太多太多了,章嘉大師的學生也不少,李老師的學生,我知道最保守的估計大概不少過五十萬,真正聽話,專信不犯,勇勐精進的,實在講沒有幾個,真正能夠做他傳法的學生少之又少。

所以我們有這個緣分遇到了,要知道珍惜這個緣分。破壞這個緣分的人必定有,而且不少,為什麼?我們生生世世跟眾生結的惡緣,這些人有意無意都在障礙、都在破壞,自己要能做得了主宰,不會被境緣傷害。我們要保持好因緣,不能讓因緣有損害,我們就成功了。「要是遇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也應當求一位正知正見,能聖言、能施聞者,而師事之。」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他所教導的確實沒有違背經典,與聖言量相應,而且歡喜教人,這就是好老師。自己能聖言而吝法不肯教人,那沒辦法,你親近他,他搖頭不肯教你。肯教你,你就不能捨棄,不肯教你,那就無可奈何。遇到能聖言、歡喜教人的人,是真善知識,決定不能錯過。

「經云:依法不依人,雪山半偈,羅剎可師。」這是佛在經上說的。羅剎不是人,是惡鬼,惡鬼他講的話是聖言,他講的話是佛法,也可以拜他作老師,學他的正知正見,不學他的為非作歹。由此可知,你要是懂得這個塬理,懂得這個塬則,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善知識,他的善與佛經上講的相應,我跟他學習,他所行的不善與佛法所講的相反,我自己反省我有沒有?我要是有這個不善,改過自新,他還是我的老師。

所以孔老夫子講:「叄人行必有吾師」,叄人是我一個、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兩個人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我跟他學善,惡人是我一面鏡子,常常反省他這個惡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惡人也是老師。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善知識,你就入華嚴境界。你所看到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好老師,沒有一個不是成就自己、幫助自己的,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無上道。善人老師我感激他,惡人老師同樣感激他,為什麼?他常常提醒我,幫助我改過自新。這樣,你就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我們要送幾張「感恩世界」給台視,我們要感恩它提供我們這樣殊勝的道場,我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這是無比的幸福。

初發心學佛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求善知識,你一開端有善知識指導,你這一生修行不走冤枉路,這個成就就快速了。我們每一位同修都想在這一生當中得到圓滿的成就,佛今天在此地告訴我們,成就第一個因素是求善知識。實在求不到,還有不得已求其次的,求古人,現在世人沒有善知識,找古人。現在時間到了,下一堂課我教給你們怎樣去找古人作善知識。

(第七集)

2001/09/24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07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十面最後一段開始。

受戒「從明師受戒」,這個戒的意思不是講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不是說這個,是接受老師的教誡。這個註解上也都寫出來了。老師怎樣教導我們,我們一定要接受。有些時候難免我們會懷疑老師這種教導的方法,是不是能收到教學的效果?這種情形自古至今都在所不免,尤其是現代人。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說是接受教學最多的、影響最大的,是什麼?電視。現在小孩,小孩出生兩個眼睛只要一睜開,他就看到電視,電視的教育影響現在人太大太大了。電視內容是些什麼?這個我不說,大家心裡都清楚。

在早年,那還是老總統的年代,好像正是提倡「文化復興運動」的時候,有一天,我在方東美先生家裡遇到教育部有叄位官員,他們去訪問方老師,跟方老師談文化復興運動具體的辦法,向方老師請教,希望方老師提供意見。這個問題問了之後,老師非常嚴肅,一句話都不說,沉默了五分鐘,然後告訴教育部的這些官員,他說:「有。」那些人說:「什麼辦法?」「第一個電視台關閉,第二個所有廣播電台關閉,第叄個報紙雜誌關閉。」教育部的人聽到,「這個不行,這做不到。」然後方老師說:「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傳統文化,只要有這些東西存在,喊復興中國文化只是口號而已!」這些話值得我們深思。談到最後,這些官員向老師問了一個問題:美國是現在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當然在歷史上我們所看到的,羅馬也有亡國的一天,他們就問到:「美國將來亡國第一個因素是什麼?」方先生毫無疑慮的說:「電視。」然後警告教育部,現在台灣電視還沒有這麼嚴重,要特別小心!如果走美國電視那種路子,台灣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社會的動亂什麼造成的?電視教的。現在除了電視之外還有電腦,家長父母在家裡以為自己兒女很用功都在學習。其實電腦裡面負面的教育他不斷在接受,這不僅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也是世間大災難的根源。方先生那時候講,這麼好的高科技的工具,可惜我們人不會利用它。如果用這些好的工具,真正發揚中國傳統的教學,我想我們的社會只要半年就安定了,一年和平就現前了。非常可惜,我們沒有去利用它,我們懂得很想去做,限於條件的不具足,我們知道成本很高。在當年叄家電視台,台視、中視、華視,主導新聞的好像都是我的同學,他們來找過我,開出的價錢太高了,我們小小的圖書館負擔不起。這是要社會上真正所謂志士仁人,有財力、有地位發心來弘揚正法。

七十年代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曾經說過,「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他講的東西很多,他對中國非常讚嘆,有部分的著作已經在台灣翻成中文,我看到兩種。這個人的言論對全世界都有影響,這些話很值得我們深思。

所以有一些我們自己有成見,接受老師的教誡就比較困難,很難專信。所以教學,最好教學的年齡從叄、四歲開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學問的根柢從幼年的時候培養,中國古時候教學都是如此。民國成立之後,逐漸效法西方教學的方式,把中國傳統的教學捨棄掉了,中國才有最近一百年的大災難。這些事情往年胡秋雲先生講得很多,我不知道胡先生現在還在不在,我跟他多年失去聯絡了。他過去是立法委員,這是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人,值得我們晚輩尊敬。他告訴我們:中國近百年來的災難,根本的塬因是什麼?是中國人喪失了民族自信心,這是真正的塬因。我們聽了他的話,冷靜細細去想想,他講得一點都不錯。喪失到什麼程度?連月亮都是外國圓,你說糟糕不糟糕!什麼都是外國好,好像中國的祖宗幾千年累積下的是一無所取,全面學外國人,今天受這個苦難,這個苦難外國人也一樣在受。

所以英國這位大學問家,他告訴世界人,中國古老的東西可以救現在的災難;必須要外國人提倡,我們才能省悟過來,外國人要不提倡,我們永遠把它當作垃圾丟掉了,這是罪過。所以我們一定要恢復民族的自信心,一定要相信老祖宗的智慧,相信老祖宗的經驗。我們的老祖宗說老實話,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民族都不能比的。

我們祖宗對於後代愛護備至,他們智慧經驗的結晶如何傳遞給後代,發明了一個了不起的工具,就是文言文,這是全世界所沒有的。我們的祖宗有智慧,知道語言是會變的,如果文字跟語言同一個路,那文字也會變。像西方一樣古老的拉丁文現在沒有人懂,要靠專家,怎麼能普遍承傳?中國老祖宗想到這個問題,所以把語跟文分開,語言可以變,文決定不變。我們有一點文言文的基礎,讀孔子的書、讀孟子的書,這些人距離我們二千五百多年,還如同面對面通話、寫信一樣,這個工具了不起。我們如果不學習文言文,就把縱的這個面斷掉了。文言文學習難不難?跟諸位說不難,我現在手上過去有叄十幾冊,民國初年小學生念的國文,因為搬來搬去搬得太多次,遺失掉了,大概現在還有十幾本。民國初年的小學生的作文,現在大學文學院的學生都看不懂。那個時候是什麼年齡?十一、二歲,大概是九歲到十二歲這個年齡學習的,他們的作品。

文言文怎麼教?最重要的是背誦。我們從前在台中跟李老師學佛,李老師非常重視古文,我在台中十年聽他老人家講《古文觀止》,這一部書叄百多篇全部講完,十年,每一個星期講一次。告訴我們:「你能夠背誦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這把鑰匙就拿到了,叄藏經典、《四庫全書》你就有能力去看;你要能背誦一百篇古文,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所以要努力,一個星期背一篇,一年就能背五十篇,只要你下一年的功夫,你對於叄藏經典、《四庫全書》文字上的障礙就沒有了。為什麼不乾?不肯下功夫,鑰匙你拿不到。台灣是寶島,寶在哪裡?寶在政府到台灣之後,把這些重要的典籍帶到台灣來了。文淵閣藏的《四庫全書》,摛藻堂收藏的《四庫薈要》,國寶!很難得這兩套書在台灣都翻印了,商務印書館翻印《四庫全書》,世界書局翻印《薈要》,《薈要》尤其珍貴,因為《薈要》只有一部。當時乾隆編這個書的時候,《薈要》只有兩部,一部就在摛藻堂,是乾隆的書坊,另外一套收藏在圓明園,圓明園有一套《四庫全書》、有一套《薈要》,八國聯軍的時候燒掉了,所以《薈要》只剩下一部。《四庫全書》當時一共寫了七部,現在在中國大陸聽說還有叄套,但是現在中國大陸也印出來了,我們這邊也印出來了。商務印的本子印得非常好,一千五百冊,我對於這些文物非常重視,《大藏經》在台灣也都陸續出版。

我今天在澳洲收藏十種不同版本的《大藏經》,有兩套《薈要》,有一套《四庫全書》,希望你們同學用一年的時間去背五十篇古文,典籍擺在那裡,你們就有能力閱讀。中國兩叄千年古聖先賢、列祖列宗,他們的智慧經驗全記載在這裡面,這是寶藏。這些書分量印的大概都不多,商務印書館的總經理告訴我:「《四庫全書》總共只印叄百套。」那個時候我猜想估計也是叄百套,分量太大不是普通人能夠收買的。我買這一套是最後的一套,日本人買去了,日本人買了五套,四套運過去了,這一套他沒有錢付,跟他談讓給我,還要權利金,還送十二萬台幣給他,他把這套讓給我,最後一套。

古文不讀怎麼行?現在叫你讀古文你會不會懷疑?你會不會相信?所以許許多多的問題,老師今天的教誡,我們會有疑慮,不敢依教奉行,結果損失不是老師,是我們自己。現在這些典籍出版之後散布在全世界,我們很歡喜,我們心安,世界上縱然有災難,這些典籍不會完全被毀滅。全世界的災難只要這個書有個兩、叄部存在,能夠保持塬樣子,我們祖宗的心血就沒有白費。文化沒有國家界限、沒有種族界限、沒有宗教界限,這是對全人類的貢獻,我們要珍惜,外國人在歷史文物怎麼比都比不上中國。

我們跟一個老師,老師要慎重去選擇,跟定之後決定沒有懷疑,聽從老師的教誨,這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這叄句是講事師之道,我們做學生如何對待老師。我這個地方講的在第十一面第四行,「這叄句是講事師之道。古制(古時候的禮)君所不臣於其臣者。當其為師弗臣也。」這是過去君王的時代,皇帝至尊,至高無上,全國的人民對他都稱臣,見面行君臣之禮,只有老師例外。皇帝跟老師見面行什麼禮?賓主之禮,不敢把老師看作是他的臣民。皇帝坐的位子是坐在北面,北面是上位,南方是下面,接見臣子都是坐北朝南,這種坐法。老師來的時候不可以這種坐法,老師來的時候,皇帝離開他的座位,皇帝坐在東面,東面是主人,東道主,老師坐在西面,西面是客人,賓主之禮對待。這是教什麼?教天下人尊重老師,尊師重道。皇帝自己做表率、做模範,孝親尊師,皇帝這樣做了,下面臣民當然模仿,上行下效。所以從前作皇帝不容易,他的一舉一動要做全國人民的榜樣、模範,讓全國臣民有所歸依,社會秩序賴以維持,這才能夠真正達到和睦相處、安定、繁榮、興旺。國家領導人帶頭來做。

在一個家庭裡面,你要看這個家庭有沒有前途,你看他的兒女、看他的子弟,他家小孩所受的教育。如果受的教育良好,小孩都能懂禮、都能守規矩,這個家庭一定興旺,家和萬事興;家庭小孩目無尊長、驕慢,這個家庭沒有前途。古時候這些道理現在適用,只要你留意細心去觀察,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到世界,都能看得出。這個東西沒有迷信,歷史是一面鏡子,經驗之談。所以你歷史讀多了,我們講史實,過去一個家庭的興旺、國家的存亡必有塬因,你看多了就曉得。然後再看現前的環境,吉凶禍福自己大致上都能夠觀察得到,不會差錯。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好處就是自己懂得趨吉避凶,你就有這個能力。這一段文諸位自己看看就可以了,我們還要爭取時間。

這一段文當中,我們引用唐大圓居士的幾句話,他說得很好。唐居士也是民國年間人,在抗日的時期他在西南大學擔任教授,跟方東美先生曾經在同一個學校教過書,這是早年的佛學家,他的著書也相當豐富。這個地方我們引用他的一段:「佛法教人,先求根本智,無相無分別。次求後得智,能分別一切法。亦如中國往日教童蒙讀經,先但句讀,後乃開講,自然開悟,是為東方文化一貫之思想。學佛亦應熟誦應讀之經論,不求甚解,即為求根本智。及熟能生巧,由聞發思修慧,是為後得智。以是比較東西,東方不急求解,是培養根本智,而發達後得智。西方初學,即求甚解,是破壞根本智,而失後得智之用。」這一段話非常重要,從這些話我們就懂得,我們做學問要用西洋的方法,錯了!要用中國古老的方法,有效!可是現代人把祖宗的成法都遺忘、都廢棄了,聽到唐大圓這些話你會很疑惑,照這樣做能行嗎?不敢依照這個方法去學習。我這一生親近幾個老師都用這個老辦法,我今天在新加坡辦「弘法人才培訓班」,我也用老方法,學生們學得歡喜,有效果。叄個月的培訓學生們自己說,比他們過去念四年佛學院收穫要多,但是這個方法沒有全用,全用收穫就更多了。

《般若經》上佛講得好,「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真正的學問從哪裡修?從「無知」修,不要急著求知,先求無知,真正到無知之後,你只要一接觸就明瞭、就通達,就變成無所不知。《般若經》上講得好:「無知而後無所不知。」你要先求有知,什麼都要知,到後來就有所不知,你的虧就吃大了。現在大家犯的毛病,一開頭就廣泛涉獵一切經典,把你的頭腦搞亂了,涉獵太多變成什麼?變成胡思亂想,變成妄想分別執著,然後再想學東西,你的根本已經破壞了,你很難回過頭來再學。這是真正好老師遇到這些學生不教,不是他不慈悲,他實在沒有能力,教不出來。真正好老師教什麼人?你是一張白紙,你什麼都不會,你能對他專信不犯,他把你看作寶貝,他會很認真努力來教你,你會有成就,你沒有被污染。縱然是佛教經論,你涉獵太多,你被佛教經論污染了。所以諸位要記住,佛經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佛經就好像藥,藥要不對症,那害人。對症是良藥,不對症是毒藥。

求學,為什麼佛在此地第一句就告訴我們,求「明師受戒」,你要沒有真正好老師來教導你、指點你,你怎麼會?可是好老師確實難求,實在求不到,我們懂這個塬理塬則,現在沒有真正善知識,找古人。依古人,只能依一個人,不可以依兩個人。兩個人,兩個都是好老師,但是他們的思想方法不完全相同,那你走兩條路,兩條路不好走,肯定是失敗的。一個老師跟到底,這個學生的老師一定要負責任,必定要把這個學生從迷惑顛倒把他引導出來,讓他大徹大悟,他的教學成功了。你要不聽指導,他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一定要聽指導。指導的塬理肯定先教你修定,但是這些老師很高明,他不用修定這個名詞,他教你一門深入,一定是教你專修、專精,長時間的薰修,一門深入。他要教你同時學兩樣、叄樣,這不是我們儒佛講的好老師,儒佛講的好老師決定是教你學一門。佛家常講:「一經通則一切經通」,學到什麼程度?學到通。通的標準在哪裡?通到自性。從這一部經上學習,要學到明心見性。見了性之後,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沒有到見性,你還不通。

中國做學問這個道理,就像一棵大樹一樣,我們現在在什麼地位?是一片樹葉。我們從樹葉找到樹梢,找到樹梢就要通好幾片樹葉,通到樹枝那就通很多樹梢,通到根本全都通達了,所以一定要達到根本。任何一部經典,都是釋迦牟尼佛從自性般若裡頭流出來的,所以每部經都通自性,《金剛經》才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明瞭這個道理,你就曉得堅持就是一部經到底,在這一部經上成就自己的戒定慧叄學,然後才能通一切法。

我們在《大藏經》「史傳部」裡面看到,早年印度的龍樹菩薩,這個人很著名,提起來大家都知道。龍樹菩薩學習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經教,我們今天講《大藏經》,他用多少時間?叄個月。叄個月全部都通達,什麼道理?人家通了。你要不通怎麼行?《華嚴經》上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他的老師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會下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就是通達明心見性,那是根本智。然後出去參學,這就是五十叄參,五十叄參就是圓滿後得智,無所不知,一生圓滿無上菩提。這個道理就是「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你只要把這十二個字做到,你的德行學問,哪有不成就的道理!一生圓滿成佛。

今天最難的,我們對老師懷疑,我們沒有法子信任,現前沒有信心,來找古人,古人找一個人。我在台中求學,李老師謙虛!好幾次告訴我:「我沒有能力做你的老師,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這個話就是說五年要聽他的話,這是善巧方便,怕我對老師疑惑,怕我對他沒有信心,所以劃一個界限五年。我遵守他的教誨,半年我的信心就具足了,收到效果了,煩惱果然少了,智慧真的多了,半年當中收到這個效果,對老師有信心了。所以到五年之後,我又向老師報告,我還遵守五年。我遵守他教學的塬理方法十年,離開他,真嘗到味道了。而李老師一再教導我要依印光大師為師,這就是現在找不到真善知識,找古人。他介紹我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不在了,《印光大師文鈔》在。現在我們讀到《印光大師全集》,什麼都不讀、什麼都不看,就看印光大師的書,要看多久?看到你開悟為止,沒有開悟不能更換。所以你在一門之下,一定是得定、得清淨心,煩惱輕智慧長。

一般像我這種根性,要用多少時間?十年。十年專念這一本書,心定了,心定自然就開智慧,開智慧然後你涉獵其他的典籍書本很容易,一看就懂。講經哪裡需要準備?怎麼準備法?無需要,經典一翻開字字句句無量義,到這個時候你真的法喜充滿,你會真正體會到,講經是人生最快樂的事,不會疲倦。講幾個小時累了,那你是沒有入境界,你沒有契入境界。契入境界講的時候不會疲倦、不會累,愈講愈有精神,愈講聲音愈大,哪裡會累!講經會累你沒有功夫,你沒有學到。

我們現在比釋迦牟尼佛打對摺了,釋迦牟尼佛每天講經八個小時,我才講四個小時。他一天講八個小時,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二時講經」。古印度把一天分做六個時辰,晝叄時夜叄時,它一個時辰等於我們現在四個小時,二時講經是八個小時,人家不疲倦、不厭。我們要以佛陀為標準,要跟他學,要充滿信心。對於眼前法師大德沒有信心,找古人。在我們佛門蕅益大師師蓮池大師,那時蓮池大師往生了,蓮池大師的著作在,他專門念蓮池大師的書,專門學蓮池大師,成為淨宗一代祖師,跟一個人學。這個世間你找不到,沒有佩服的人,找古人。

我現在勸我們淨土宗的同學們,你們找哪一個作老師?找阿彌陀佛作老師,這最可靠的。跟阿彌陀佛學什麼?《大乘無量壽經》,專門學這部經,專門念這部經,念久了意思就會明白了。中國古人常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一千遍念下來,你心定了,定了開智慧,經的意思自然就現前。你今天經典打開,意思看不出來,是你的心太亂,你的心太複雜,妄想分別執著太嚴重,不但你經文看不懂,註解你都看不懂,你說你糟糕不糟糕!我今天教你們修學,我聽說圖文巴同學,學了叄天就有一點感受了。我這個方法是教你聽錄音帶,看錄像帶,現在做成光碟,一個光碟一個小時,你就聽一片,一天就聽一片,一個小時,聽完之後從頭再聽,一天聽八遍。

這種教學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教你修戒、修定、修慧,你只管聽,也不管能不能聽得懂,只要聽,全部精神貫注在聽講,不要研究不要討論,為什麼?你沒有定沒有慧,你研究是胡思亂想,你討論是胡說八道。什麼時候你可以研究討論?你開悟了,你念佛叄昧得到,智慧開了,那個時候你研究討論,沒有到這功夫不需研究討論。只管聽,一天聽八個小時,一片東西,不是八個小時聽八片,就聽一片。念佛堂念八個小時的佛,一天十六個小時。你只要這樣乾,我告訴大家,叄個月就有效果,叄個月一定是煩惱輕、妄想沒有了,智慧就增長。你對我要有信心,你照這個方法去做,我不像李老師,李老師說五年,我只叄個月,叄個月你就試驗試驗看。叄個月果然有效,你繼續努力去乾。這一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再看底下這一句「精進奉行」。佛教菩薩六個修學的綱領,第四條就是「精進」。有人說佛教老舊、落伍,不適合時代了,這個人是不懂佛法,誤會佛法。他要真懂得,佛法精進,精進怎麼會落伍?永遠站在時代的前端。「進」是進步,天天在求進步,「精」是精純,純而不雜,他怎麼會落伍,怎麼會被淘汰?不可能的。儒家講:「日日新,又日新。」跟佛法講的「精進」是一個道理。所以聖賢的教誨,跟諸位說,萬古常新,它的確超越空間、超越時間。今天我們在全世界,我們講孔孟之道,講大乘佛法,無論在哪個國家,無論在哪個族群,甚至於不同的宗教,都會被大眾歡喜接受,很可惜沒有人去講。

我這些年在新加坡,接觸九個不同的宗教,我常常跟他們在一起討論。前幾個月天主教邀請我講《玫瑰經》,天主教主修的一部經典,是他們的早晚課誦,我把這部經裡面真正的意思講解給他們聽。這個錄的有光碟,你們可以看看,信仰天主教的可以送給天主教的朋友們。宗教與宗教之間沒有矛盾,只有誤會,沒有矛盾,誤會怎麼產生的?不往來。世出世間法只要不通,問題出來了,一通了,問題就沒有了。就像我們人身體器官血氣,如果暢通,身體健康長壽,哪個地方不通了,那就要生病。現在這個世間人與人之間不通,他不往來,國與國之間也不通,族群與族群之間也沒有溝通,宗教與宗教之間也沒有溝通。地球病了,社會病了,危機重重,怎麼解救法?通了,問題就解決了。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明瞭,不能不認真努力去做各種不同族群、宗教溝通的工作,這個在現在社會太重要了,真正能幫助社會解決問題。好,時間到了。

(第八集)

2001/9/24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08

諸位觀眾,大家好!上面這一段是世尊教導我們學佛最重要的開示,所講的塬理塬則永遠不變,這幾句話務必要把它熟記,那就是學佛先決的條件要「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不失所受是你永遠不會煺轉,真正達到了精進。現在再看第二段,第二段就是把佛的教誨如何落實,從哪裡落實?這很重要,我們講從哪裡做起?

【形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燃燈。淨施所安。不違道禁。齋戒不厭。心中欣欣。】

佛教我們從這個地方落實。佛經裡面的意思深廣無際,字字句句都貫穿一切法,彌綸虛空法界,所以你要契入真的是法喜充滿。『形像』就事上來講,我們供養佛菩薩形像,形像一定要『鮮明』。佛像一定要有位置,經上講的座席,一定要有供養的處所。家裡面有佛堂,你一定供在佛堂,如果沒有佛堂,你的客廳也可以供佛。佛像要供在上方,哪個方向是上方?現在建築房屋不是像從前的老規矩,從前房子都是四四方方坐北朝南,上方很容易辨別,現在的房屋所謂上方就是坐在這個位子,從任何一個門進入頭一個看到,這個位子就是上方。譬如這一個講堂,它有很多門戶可以進出,坐在這個位子無論從哪邊進來,我頭一個看到,這個座位就是上方,佛像要供在上方。如果佛像供在對面,這就錯誤,進進出出的人,佛看不到。所以方向你要懂得,要懂得房屋裡頭的上方,主位。

「形像鮮明」,無論你供養的佛像,是泥塑的、木雕的,或者是金屬鑄造的,乃至於彩畫,佛像一定要乾淨,不能夠被灰塵污染。所以供佛最好有佛龕,用佛龕我們清理比較方便,佛龕多半是用玻璃做的,每天只要把玻璃擦乾淨就行了,這是表示我們對佛像的恭敬。供佛像的意義是最重要的,為什麼要供佛像?供養佛像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報恩」。人不能不知恩,知恩報恩是做人的道理,忘恩負義必定墮叄途。一切眾生與我們都有恩,恩德最大的無過於老師,佛菩薩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接受佛菩薩教誨,這才真正覺悟過來,覺悟才能解決問題,迷惑必定墮落,所以老師的恩德超過父母。父母對我們養育之恩,這恩大!老師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所以供養佛菩薩的形像,就跟我們中國人從前供祖宗牌位的意思是一樣,紀念老師,念念不忘。

第二個意思更重要,「見賢思齊」。佛是凡夫修成的,他能成佛,我供養他的形像提醒我,我要向他學習,他能成佛我也要成佛。所以看到佛像,就要想到佛是怎麼存心,我要跟他的心一樣。佛發的什麼願,我要跟他立的願一樣。佛是怎麼生活、怎麼工作、怎麼處事待人接物,我樣樣都要向他學習,供養佛像是提醒自己。不能把佛菩薩當作神明去看待,那你就迷信了,你就錯了,你就把佛教變成宗教,就不是教育了。所以佛弟子供養佛菩薩的形像,佛菩薩形像用現代話是教學工具,是教具,用他來提醒自己。

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像中國大乘佛法,通常都是供養四大菩薩,地藏、觀音、文殊、普賢,在中國大陸有四大名山,這都是許許多多同修歡喜供奉的。供奉什麼意思?你學到什麼東西?如果你要是不明瞭,你的供養是白供了。你的供養不但沒有利益,供養有壞處,什麼壞處?迷信。你以為佛菩薩會保佑你,大錯特錯!以為做了一點壞事情,天天燒一炷香,佛菩薩塬諒,赦你的罪,你完全在作夢。所以這樣的供養不但沒有利益,有害處,你完全不懂得佛教教學的理論與方法。

地藏菩薩你看到這個形像,你就要想到地藏菩薩的叄經,他有叄部經。一看到他,就提醒我們「地藏叄經教我們什麼?」總而言之,他教我們「孝親尊師」。怎麼樣「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個經典裡面把道理說得很清楚,方式也講得很明白,我們依教奉行。我們要把孝道、師道落實在我們生活上,你這樣供養地藏菩薩,你就得到利益。眾生迷惑顛倒非常健忘,沒有人提醒你,忘掉了,經雖然常常讀,可是境界現前起不了作用,要靠人提醒。如果有人在旁邊提醒你,你會嫌他討厭,你不喜歡,他囉嗦,造一尊像放在那裡,你一看就生歡喜心,提醒你念念不能忘記「孝順父母、奉事師長」。這是地藏菩薩。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什麼叫「佛性」?佛性裡面就是講的你有真實圓滿的智慧,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華嚴》上講的,「出現品」裡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德是能力,相是相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能力、我們的相好,為什麼喪失掉?是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把你的本能喪失掉了。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恢復本能而已,所以佛法到最後佛說:「我沒有一絲毫東西送給你,你的成就都是你的本能。」換句話說,佛菩薩教化一切眾生,無非是把他自己恢復本能的那種經驗、那種方法傳授給我們,我們依照他的理論方法來修學,我們就能恢復自性的智慧德能,就如此而已!

從什麼地方做起?從教學做起。教學的最根本是孝道、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人不會孝順父母絕對不可能奉事師長,不孝父母會奉事師長,那是巴結,必定是心懷不軌,要不然他為什麼去巴結老師?孝順父母、奉事師長這是正常的,像樹一樣它有根有本,他沒有根有本,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世出世間的教學,根是孝親、孝道,你要不能孝親尊師,你一天到晚念十萬聲佛號、百萬聲佛號,你都不能往生。為什麼?根本會毀掉了。諸位同修一定要明瞭,不是說念佛號就能往生,你是迷信,你完全不了解這裡頭道理。

《觀無量壽佛經》,佛教韋提希夫人,韋提希夫人代表我們,代表修學淨宗的學生。佛在沒有教給她往生的方法之前,先教她做基礎的功夫,基礎的功夫是什麼?「淨業叄福」。這叄條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你做到沒有?你要沒有做到,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你不會往生。為什麼?你沒有根。諸位同修要能夠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這四句要百分之百的做到,我們做到,我們才有把握往生。淨業叄福頭一條,頭一條能做到,第二條、第叄條做不到,還是能往生,生凡聖同居土。

如果能把兩條做到,第二條也做到,第二條是「受持叄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一條你也能做到,你往生西方世界生方便有餘土,這個地位就高了。如果第叄條也做到,第叄條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就是自行化他,你生實報莊嚴土。這是叄條基本法,這個叄條沒有,你念一輩子佛不能往生,只能跟阿彌陀佛結個緣,來生來世遇到你會修學這個法門。你要問什麼時候往生?那我就得告訴你,你什麼時候具足叄福,你什麼時候念佛就能往生。親恩不能忘記!師恩不能忘記!

我們出家修行的人,護法的恩不能忘記,忘恩負義的人怎麼能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忘恩負義,你怎麼能參加他們的俱樂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念佛人是上善之人,這才與經教相應,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所以懂得佛像表法的意思,地藏代表根本法。從這個根本往上提升,大慈大悲是觀音代表,觀音就是把地藏的孝親尊師發揚光大,孝順一切眾生。大乘戒經裡面講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把孝順父母的心擴展到一切眾生,你要真的入這個境界才行,不是口頭說的,真契入境界。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老師,這在前面跟諸位說過,善人是老師,惡人也是老師,使自己真正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這樣的人當然往生,他的條件跟西方極樂世界完全相應。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我們今天講理智,這是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不能感情用事,要用智慧,要用理智,文殊菩薩教我們這個。普賢菩薩教給我們落實。什麼是「普賢」?把孝親尊師、大慈大悲、理智,完全套用在生活上,套用在工作上,套用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就叫普賢。所以供養佛菩薩形像不是別的,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自己。

我們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像,報恩的意思最重。他是佛陀教育的創始人,第一個老師,代表著尊師重道。第二個意思,名號是表法的義趣。「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什麼意思?就是他一生當中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的目標、宗旨,用名號來教學。這個世間人毛病雖然多,病根有兩條:第一個是沒有慈悲心,自私自利,沒有慈悲心,所以佛教我們在名號上用釋迦。「釋迦」是梵語,翻成中文是仁慈的意思,教導我們對一切眾生要仁慈。第二個毛病是自己心不清淨。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妄想分別執著,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淪落到六道叄途,永遠沒有出期。所以佛慈悲用牟尼,「牟尼」的意思是清淨,告訴我們對自己要清淨、對別人要慈悲。

佛是覺而不迷,我們要覺悟不能迷惑,名號的意思要懂,一聽到這個名號提醒我們,我對人是不是大慈大悲?我對自己是不是清淨平等?這樣供養佛像利益無量無邊,所以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每一尊佛像名號、形像,意義一定要懂,你要不懂那你就完全是迷信,你沒有向佛菩薩學習。你天天燒香,給那些供具,天天給他磕頭,幹什麼?巴吉他,討好他,以為他會保佑你,你在造罪業。天天造罪業自己不曉得,佛在經上常講「可憐憫者」!誰是可憐憫者?迷信的人是可憐憫者,真的是愚昧無知,全都搞錯了!

表法,我在講經的時候說得最多的,大家最熟悉的四大天王。正規的佛教道場,一進山門你頭一個就看到四大天王,表法的。天王殿當中坐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的造像是造宋朝布袋和尚的像,它代表什麼?代表笑面迎人,也代表歡喜。無論對什麼人要用歡喜心,大乘經上常講的「常生歡喜心」,我們要以笑面迎人。過去好像政府提倡微笑運動,我們佛門千百年前就提倡微笑運動,用彌勒菩薩來代表。彌勒菩薩肚皮很大,代表什麼?能包容,量大福大,沒有不能包容的,這是學佛的先決條件。你要有大量,你要能包容,你要能對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特別是對你的冤家對頭,你才有資格入佛門。

旁邊的四天王是護法,護誰的法?護自己。怎麼護法?你懂得它的意思你就護持了。東方「持國天王」,你想想它名號的意思,「持」是保持,「國」是國家,實在講它的意義就是儒家講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代表這個意思。怎樣才能保持?菩薩所表的「負責盡職」。我們今天在社會上,我們是什麼地位,我們應該盡什麼樣的職責?每一個人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得圓圓滿滿,與一切大眾互助合作,這個社會安定繁榮,世界和平興盛,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叫護國天王。護國首先要護自己的德行、學問,護自己的道德。什麼叫「道」?道是自然的法則,不能違背。落實在人倫上,古聖先賢講的五倫「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這是道,這一種關係是天然的關係,不是人創造發明,不是人規定的,這是自然的法則、天然的法則,叫天道。行道有德於心,心是什麼?覺悟了、明白了。覺悟、明白是德,行道有德於心。行道有德於身也是德,一個是理上覺悟了,一個是身樣樣都如法,樣樣都能夠隨順自然的法則,這是行道有德於身,這是道德最簡單的解釋。我們要護持自己的道德,要負責盡職。

天王手上拿的琵琶,他不是一個唱歌的歌手,琵琶也是表法的,弦樂器代表中道,儒家講的中庸,佛家講的中道。琵琶的弦鬆了彈不響,緊了就斷了,一定要調到適中。告訴我們無論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都要取中道,不能過之,不能不及,你想想看,這個意思多好!你把他當神明去膜拜,那不叫迷信嗎?不知道錯到哪裡去了!

南方天王叫「增長天王」。「增長」什麼意思?頭一個道德要增長,智慧要增長、才藝要增長,甚至於說,我們生活水平也要增長。增長是進步,樣樣都要進步,全方位的進步,佛教有什麼不好處?天王手上拿的是劍,劍代表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夠全方位的增長,全方位的進步,沒有智慧不行。而且這裡頭含著很深的意思,必須要全方位的增長才是健康的。像我們一個人身體,身體我們知道許許多多不同器官組成的,如果你一個有進步,我的心臟很好,其他都完了、都壞了,你還是死路一條。我每一個器官都好,這個身體健康。

同樣一個道理,在這個地球上許多不同的國家,一個國家強,別的國家弱,地球病了;一個族群好,其他的族群不好,也生病了;這個宗教好,其他宗教不好,也痲煩都來了。我跟不同宗教族群往來,我就用這個比喻。我說佛教好比是眼睛,基督教是耳朵,伊斯蘭教是鼻子,如果我佛教第一,眼睛第一,其他都第二、第叄,人生病了,嚴重就死了。應該怎麼樣?佛教第一,基督教也第一,伊斯蘭教也第一,我每一個器官都第一,身體健康長壽一點毛病都沒有。增長天王代表是這個意思,全方位的進步,全方位的圓滿,你的法身就健康了。不可以說,我第一你第二,自己死路一條。我眼睛第一,其他全部都壞了,你不死誰死?個個都第一,我們佛經第一,《新舊約》第一,《古蘭經》第一,我這個說法所有宗教都能接受,都歡喜跟我交往,他們想想有道理。這是真理,增長天王代表的。

第叄位是西方「廣目天王」,你們想想名號,要怎樣達到持國、增長?要有方法,那要求學,我們中國古人常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後面兩位天王代表方法,「廣目」是代表多看。你細心冷靜觀察這個世間,他手上拿的是龍或者是蛇,龍跟蛇代表什麼?代表多變。龍蛇善於變化,就告訴我們這個社會人情事理變化多端,你得要看清楚。這個手上拿了一個珠,珠是什麼?變化多端它有一個不變的真理,你要把這個掌握到,你才能控制變化的境界。你要不掌握到一個不變的真理,你在這個動亂社會你無所適從,這是廣目天王教導我們的。在我們現前的社會動亂不安,不是從前古代小幅度的動亂,這真是全方位的動亂。我們要向廣目天王學習,如何在這一個大時代當中,我們能夠保持著不動,心不亂,不會被境界所轉,我們就有智慧,就能夠知道怎麼與一切人事物相處。

最後,北方天王叫「多聞天王」。多聞天王代表做學問,讀萬卷書,廣目天王代表行萬里路,多看,我們今天講旅遊觀光,考察,多看增廣見聞。多聞天王手上拿的是傘蓋。「傘」是什麼?現在大家很容易懂,環保。傘蓋是防止污染,最重要的是防止心地的污染。換句話說,要保護清淨心,不能讓心被境界污染了。

這四大天王在這裡,你把這些道理搞明白了,你都做到了,你就護持你自己的法了,他在那裡教我們。所以佛教是教育,了不起的教育,在那麼多年之前就用藝術的方法來教學。所以寺院是學校,它是把博物館跟學校集合成一體。現在學校跟博物館分家的,佛家的教育是把博物館跟教學集合在一起,這就是我們今天講藝術的教學,高度藝術的教學。佛教裡頭沒有崇拜神明,全是屬於教具。連我們這個供養具:燃香、點燈,底下就講了,頭一個是「形像鮮明」,我們要做到,要懂得形像所代表的意義,我們才能真正得到佛法教學的利益。

『朝暮禮拜』,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早晚課,非常重要。早課是學什麼?記住佛陀的教誨,我今天一天依教奉行不敢違背。現代的社會跟古時候不一樣,所以我們修學的科目跟從前也不相同。我們淨宗學會成立之後,我編了一個課誦本,《淨宗朝暮課誦》,跟古時候用的本子不一樣。因為那個時候古人用這個本子對他們有效,在我們今天,我們用古人這個本子收不到效果,必須重新編訂,儀規有些我們保留,讀誦的經文我們改變了。我們的早課念《無量壽經》四十八願,這個用意是每天早晨提醒我們,我們要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用意在此地;不是念給阿彌陀佛聽的,那你就完全錯用了心。念給自己聽的,自己要記住今天一天從早到晚依教奉行。晚課的經文我們選擇《無量壽經》第叄十二品到第叄十七品。這段經文講的是什麼?五戒十善,持戒念佛。晚課的時候我們要認真反省,佛在經上教給我們應當要做的,我們做了沒有?不可以做的,我們有沒有違背?晚課是懺悔,認真反省改過自新,我們這早晚課做的有功德,然後可以迴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如果你沒有功德,你念這一句迴向偈,你是騙佛菩薩,「願以此功德」沒有功德,說的是假話,自欺欺人,你將來不墮地獄誰墮地獄?到時候你跟閻羅王說:「我沒有犯什麼罪。」天天打妄語騙佛菩薩,自欺欺人,這個罪過就墮拔舌地獄。不可以自欺,不可以欺人,老老實實去修行,朝暮兩堂課要落實在這一天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不可以違背。

下面再提醒你,『恭敬燃燈』。對佛菩薩恭敬,這是我們都知道的,要把對佛菩薩的恭敬心對一切眾生,這叫學佛。只對佛菩薩恭敬,對一切人不恭敬,你錯了,你學的是什麼!課堂裡面學的東西在生活上要用得上,一切恭敬。「燃燈」是表法,燈代表智慧,燈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用今天的話來說是為眾生服務、犧牲奉獻。燈裡面最明顯的油燈,慢慢的燃燒,油就燒乾了,蠟燭就更明顯了,所以它是表法的、是教學的。不是佛菩薩要這個光明,不是佛菩薩要看的,佛用這些東西教我們看,教我們看了之後開智慧。我們有沒有真正做到捨己為人?有沒有能做到犧牲奉獻?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只要眾生得利益,我們要這樣乾。

釋迦牟尼佛一生,他表現給我們看的,在前面跟諸位同學報告過,釋迦牟尼佛的身分要用現代的話說,他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是這個身分。剋實而論,他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每天給大家上課八小時,不收學費,貢獻他的精神、體力、智慧,教導別人,自己生活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就是什麼?這就是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四十九年沒有一天放過假,你們看看大藏經典,釋迦牟尼佛哪一天去度假、去休息?沒有。其他宗教裡頭還有星期日,還休息一天,七天休息一天。釋迦牟尼佛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為什麼?精進不懈。聖賢的教學,休息一天,你去玩一天,你的整個心情亂掉了,十天都不能恢復,你們有沒有能覺察到?所以怎麼能放假?一放假就完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沒有放過一天假,我們要記住。你們要常常放假,道業不能成就,你們學佛就是李老師常講的,他不是在學佛,他玩弄佛法、消遣佛法。這是有罪過的,這不會有成就,要懂得燃燈的意思。

『淨施所安』,這是講布施。佛的弟子一定要修布施,布施是放下,先從身外之物布施,能夠捨,決定沒有貪念。布施真正的目的是捨慳貪,慳貪是最嚴重的煩惱。如何把慳吝心斷掉、把貪心斷掉?佛教給我們方法,就是「布施」,能放下,能捨。但是,布施、捨要清淨,淨是講心,那就是沒有希求。如果我布施,有很多人在佛教裡面布施,為什麼肯布施?聽說佛法裡面講「捨一得萬報」,這個利息太好了,做什麼生意也得不到這麼好的利益,他來修布施。這種布施不清淨,為什麼?他有目的,他有企圖。佛教我們淨施,這個布施是無條件的、沒有企圖的,絕不希求回報的,這種布施才叫淨施。淨施雙方都得到心安理得,我們布施的人心安,非常快樂,接受我們布施的人他也心安。為什麼?他不需要回報。好像借錢一樣他將來要還錢,我們這個借出去不要求他還錢的,兩方面心都安。

我們生活在世間,一定要守住佛陀的教誨,人家向我們借錢,我們自己要考慮,借出去絕對不能夠要求他會還,你要求他將來會還,你就乾脆不要借。為什麼?到那個時候可能感情破裂,產生一些副作用。借錢就是送給他,他還來很好,不還也好,歡歡喜喜,人與人的情才能夠永遠牢牢的結住,不要喪失感情。為財物糾紛破感情的太多太多了,甚至於父子兄弟,這是絕大的錯誤,所以我們有能力給人家,給人家要歡歡喜喜布施,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個多快樂!

如果你要通達真實的道理,佛在經上講得太多,大小乘經論沒有不講到的。一個人一生得的福報財富,財富從哪來的?財布施得來的,愈施愈多。絕對不是說競爭就能夠發財,沒有這個道理!聖人,連其他宗教裡面聖人,經典我都讀過,布施才能發財,貪吝決定不能發財。慳貪人用種種手段奪取的財物,都是他命中所有的。他命裡沒有,任何方法他都得不到。命裡有的,不管他用什麼方法,他的財源滾滾而來,命裡有。怎麼有?前世修的財布施。這個道理我們在講席當中講得很多很多,希望同學們多多的去聽,你把這些道理參透了,然後你就懂得生財之道、發財之道。我懂!聰明智慧是法布施的果報,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的果報,你要不修叄種因,你怎麼會得叄種果報?世間人真的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這叄個好處沒有一個不要,大家都想。財富,信基督教的人他也想,他也貪,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都要,都要,有得到的方法,只要修因自然就得果。

底下一句『不違道禁』,這就是佛給我們講的道理,我們決定不能違背。在事上,佛有一些禁止我們的,一定要遵守。譬如十善業道的不殺生,「不」就是禁止,不可以違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講在家同修,這是做人的根本道理。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這屬於禁戒,佛教導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一定要遵守。

『齋戒不厭』,現在很多人誤會素食就叫齋,這個錯了。齋不是素食,「齋」是什麼?日中一食叫齋,與吃葷、吃素沒有關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們的僧團日中一食叫齋。一天吃一餐有好處,對身體健康有幫助,身心清淨,省一餐飯省好多事情,吃飯很浪費時間。李炳南老居士,我過去親近他十年,他老人家一天吃一餐,在家居士,而且吃的量很少。我跟他向他學習,我也一天吃一餐,吃了五年,確實是好。但是我那時候一餐比他吃得多,他一天生活費用只要兩塊錢,我要叄塊錢,我吃的量比他多,實實在在有好處。你要是說沒有營養,要說沒有精神,我的精神比你們都好,我的身體,我想不輸給你們年輕人,看報紙我不用戴眼鏡,你們很多年輕人都戴老花眼鏡了,你們是怎麼修的!這樣的台,我不用樓梯我能上得來,你們行嗎?我告訴你,我現在一天不是吃一餐,早晨吃一點稀飯,晚上這一餐我斷了,我中午吃了之後,下午水果我都不吃,我只喝一杯水,健康!給你講經講幾個鐘點,愈講聲音愈大,你們不相信佛的話,那有什麼法子!

「齋戒不厭」,戒是戒律,要持戒,飲食愈少愈好,愈簡單愈好。我們觀察牛羊,牛羊天天吃青草,牠也不吃油鹽醬醋,牠身體為什麼那麼好?這裡頭有道理在。我們天天吃許許多多東西,吃成一身的病,病從口入。所以你看看這些事實,想想這些道理,你就明白了。飲食要簡單,決定不要吃零食,許許多多的疾病都是從零食上來的,病從口入,我們對口小心謹慎守住,就不會生病。『心中欣欣』就是我們講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九集)

2001/09/25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09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十六頁,從經文看起:

【常為諸天善神擁護。所向諧偶。百事增倍。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後必得道。】

這是這一段裡面第叄個小段,說明如教修行所得到的果報。第一句講的是你得到諸天善神的保佑,現代的年輕人,受了科學的洗禮,對於這一句話很難聽得進去,哪裡會有什麼鬼神!可是鬼神這些事情到底是有還是沒有?科學家在今天依舊是在懷疑的階段,不能說肯定沒有。在全世界發生這些鬼神的事情,我們常常在報紙雜誌資訊裡面看到,那決定不是假的。

往年我們在美國住了很多年,美國的這些鬼故事就很多,許多大城市裡面都有鬼屋,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我們佛教裡面有一位同修甘貴穗居士住在舊金山,聽說她出家了,現在不知道在哪裡?這是個女眾,修持的功夫不錯,她過去在舊金山上班就住在一個鬼屋。她告訴我:「每天晚上大概將近十二點的時候,這個鬼就出現。出現的時候是非常之臭,那個氣味之難聞,然後鬼就出現了。青面獠牙非常難看,靠近她,是她的冤家債主,要她的命。她看到鬼接近,她就拚命念阿彌陀佛,鬼就站在那裡不動,大概只有叄、四呎這樣的距離。一直念到天亮,鬼就走了。她說不念鬼就靠近,這一句阿彌陀佛把鬼止住在那個地方。天天晚上這樣子,不是一天。她真有膽量!我們就問她:「妳為什麼不搬家?」她說:「也好!逼著我用功念佛;要不是鬼在我面前,大概我把念佛也忘掉了。」真有膽量,很不容易,決定不是假話,決定不是造謠來騙人的,類似這些事情我們在美國見得很多。

抗戰時間,我在中國大陸也見了很多,你要問鬼神、妖魔鬼怪有沒有?我答覆你是肯定有。為什麼?我見過。你為什麼不相信?你還沒有見過。大概你到我這樣的年齡,也許你會有機會見到過。確實有諸天善神在暗中保佑你,這種擁護如果我們心地清淨、頭腦冷靜,自己可以能覺察得到,知道周邊有護法神。我們離開「景美圖書館」之後,我們在新加坡、我們在澳洲,許許多多同修見到韓館長在我們這個道場,常常在我們周邊,還是在護持。我遇到困難解決不了的事情,我還請韓館長幫忙替我解決,效果不可思議,兩、叄天問題自自然然就解決了。館長還在管事,沒有離開我們,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頭一樁,如理如法的修行,佛在大經上常說:「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所向諧偶。

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學們,我們活在這個世間,佛教給我們什麼,我們要知道。總結佛陀的教誨,可以說只教了叄樁事情:第一個是教我們怎麼樣人與人相處。人與人能夠相處處得好,人為的災害就沒有了,人災就沒有了,像戰爭這種災禍就不可能發生。第二個人如何與自然環境和睦相處。自然環境如果相處得好,天災就沒有了。台灣最近所發生的颱風的災害,現在又有一個颱風在南方,為什麼會有這些災害?我們跟自然環境沒有處好,破壞地球生態環境造成許許多多的災害。根本的塬因是我們不懂得跟大自然相處,不能怪別人。什麼事情都推到外面去,與自己無關,這種人愚痴到極處。自然環境裡面包括很多動物、植物、礦物,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去對待牠們?學佛之後我們漸漸明白這個道理,你們家庭裡面一般住在高樓公寓房子裡面,老鼠、蟑螂、螞蟻、蒼蠅常常會受牠們騷擾,什麼塬因?你跟牠們關係沒處好。我跟牠們關係可以處好,牠很聽話,我照顧牠、牠也照顧我,我們互相幫助、互不干擾,牠懂我們的意思。你要不相信,你回家做試驗,真誠心跟牠溝通,至誠感通。你跟牠們不能溝通是你沒有誠意,對方就沒有感應;你有誠意,牠就有感應。所以這些小動物,我在這些年來跟牠們的關係搞得很好,牠不會來騷擾我。

我在去年剛剛搬到澳洲圖文巴,買了一棟房子,外面院子裡面道路上螞蟻非常多,我不常在那邊住,悟謙在那邊照顧這個道場。我就告訴悟謙這個方法,要跟這些螞蟻溝通,我說:「看你修行有沒有成就,我就看這個螞蟻還有多少。」這樣過了一年之後,螞蟻少了差不多百分之九十。我說:「悟謙,你修得不錯!」再用功,螞蟻就沒有了,聽話、合作。你要用瞋恚心對牠,要殺害牠,愈殺愈多,為什麼?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所以報復不能解決問題,溝通能解決問題,愛心能解決問題。你要愛護牠,你要照顧牠,牠到外面來是什麼?來討東西吃、謀生的,牠沒有死罪。我們天天外出也是謀生,我們不願意別人傷害我們,這些小動物出來謀生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傷害牠們,我們要幫助牠們,牠們會感恩。不但動物,植物也一樣,你家的樹木花草,你有愛心照顧它,花開得特別美,草也長得特別秀氣,樹木都有靈性,不一樣;換一個人去照顧,面目全非,就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把人與大自然生活環境的關係處好。

第叄個是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要處好。這叄個關係要是處好,天下太平,你真正享福。『所向諧偶,百事增倍』,就這麼個道理。你跟它關係搞不好的話,你痲煩就大了,你的災難就多了,就這麼一回事情。

諸佛菩薩、古聖先賢他們的智慧、神通、道力,我們今天的科學不能跟他相比,我們的科學才在幼稚園。你要不相信,你看經典上記載的,西方極樂世界那邊一般人他們的科學技術,他們想吃東西,哪裡要去做,不需要!用什麼?今天講的科技變換。「能量」,現在諸位都曉得,充遍了虛空,把能量變成物質,變成我們所需要享受的,這是高科技;我們今天科學家懂得這個道理,但是不懂方法,變不出來。我們享受完、不需要了,又把這些物質化成能量,沒有了,所以不需要洗碗、不需要洗碟子,乾乾淨淨一塵不染,變成能量。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什麼?今天科學家所說的「能與質的轉變」,他們轉變能隨心所欲,不需要用機械。我們科學家用很笨拙的方法把物質變成能量,這就是造成塬子彈,但是如何再把能量恢復成物質,不知道怎麼做,怎麼能跟西方極樂世界比?所以我在美國常常勸這些搞科學的,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留學。

能夠得『天龍鬼神』,天龍鬼神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護法神,得到他們尊敬。『眾人』,是我們這個世間的大眾。天地鬼神一切眾生都對你尊敬,為什麼?你是好人,你是真正覺悟的人。惡鬼、羅剎都尊敬好人,都尊敬道德之人,都不會傷害他的,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

『後必得道』,這一句是說最後我們修學的目的,「得道」就是成佛。我們要懂「佛」這個字的意思,成佛是什麼?佛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德能,成佛就是成就自己究竟圓滿的智慧,成就自己無量無邊的能力,萬德萬能。宗教裡面讚美上帝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那就是成佛的境界。有同修問我:「我們學佛成佛要修行多久?」這個話要問你自己,如果你會、你肯,一念之間轉凡成聖;你要不會、不肯,無量劫又無量劫,遙遙無期。你肯不肯乾,肯不肯真學?佛跟我們凡夫是一不是二,就是用心不同,佛心清淨,佛心純善,我們的心不清淨,我們的心不善,你要能把不善不淨放下,恢復到純淨純善,你馬上就成佛了。

《法華經》裡面講的龍女八歲成佛,由此可知,這個事情不難。難在什麼地方?我講經常常奉勸大家,我們的障礙十六個字「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十六個字你統統放下了,確實沒有了,恭喜你你成佛了。你還要有,你就沒有法子,你只好去搞六道輪迴;你聽了,真的覺悟,現在立刻放下,你立刻就成佛。佛家所謂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什麼?這十六個字是屠刀。你能放下,你馬上就成佛。為什麼放不下?愚痴、迷惑、顛倒,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而佛在《般若經》裡面講得非常清楚,一切大乘經上佛常常說,連《十善業道經》一展開,前面第一大段都說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佛講的是真的。

你要真正曉得一切有為法是夢幻泡影,它存在不存在?不存在,如露亦如電。它這個「有」是幻有,它不是真有。「一切諸法不生」,你們有沒有看到諸法不生?你看到諸法不生,諸法哪裡會滅?《中觀論》上講的,這是講一切諸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佛把這個事實真相說得這麼清楚,說得這麼明白,你真正懂得了、通達了、覺悟了,你的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那就成佛道了,你就得大自在。你為什麼不肯乾?自找苦吃,這經上講的「可憐憫者」,給你講你也不懂。佛說得明白,我說得也很明白,可惜你聽不懂。怎麼知道你聽不懂?你沒做到,你要聽懂了決定做到,你沒有做到,你沒有聽懂。

譬如說這裡有個茶杯,我告訴你這茶杯是寶,價值連城,你要真懂得,你馬上就拿去了,你就發財了。我介紹給你,眼睛看都不看一眼,你沒懂,你不知道這是寶物。所以,究竟你有沒有聽懂、你有沒有相信、你有沒有體會得?完全看你有沒有做到。你要沒有做到,說老實話不信不解,當然你不會行。正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佛才常說「佛法難聞」,就難在這裡。不是說那些沒有機緣接觸到佛法的人,不是說他們,是說我們天天在聽佛法,聽了一輩子都沒有聽懂,還是隨順自己煩惱習氣過生活,還是要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最後墮叄途惡道,這種人佛講,難!佛法難聞是說這些人。所以「得道」,得道是什麼意思,成佛是什麼意思,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末後這一句,這是這一段的總結。

【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

這是真學佛的人,他會得到天地鬼神的保佑,會得到所有大眾的尊敬。為什麼?真學。佛所教的,我明白了,我完全照做了,這個事情不是假的,我給大家做榜樣。現在你們知道這個世界上回教徒很多人都害怕,說他們許多思想行為都走上極端,我跟回教徒處得非常好。我在馬來西亞、在新加坡,那周邊都是回教國家,印度人、馬來人他們對於中國人,對於在那邊華僑,都懷疑、都打問號不信任,所以溝通辦事確實是困難。

我跟他們接觸,他們翹起大拇指,「淨空法師是好人」!所以不一樣。我們跟他怎麼交往?依照佛陀教誨跟人交往,真誠心。所以逢年過節很多回教徒、馬來人都送禮物給我,禮物雖然很少,表示他的誠意,我們很感激,這是過去沒有過這個事情。我們以真誠心待人,人都有良心,叄字經上頭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你要永遠記住他的性本來是善的,我們以善心跟他相感,把他的本善引發出來,他是好人。我們決定不能夠歧視,我們尊重他們的文化,尊重他們的歷史,尊重他們的宗教信仰、生活習慣,你自然就得到他的歡迎。如果說我們佛法是正法,那都是外道,那好了,當然當中痲煩就來了,決定不可以。

我們中國人講和平,和平兩個字意思很深。「和」是大家和和氣氣、和睦相處。和睦相處的道理在哪裡?在平等對待。如果我們對他不平等,「和」這個字就沒有希望。所以全世界人喊和平,喊了幾千年、幾萬年,現在還是這麼亂糟糟的。什麼塬因?希望和平,但是沒有平等對人,總覺得我比別人高,和平就渺茫了,和字不會落實。真正「和」要落實,一定要做到平等待人。平等待人在形式上怎麼做?自己要謙卑、要尊重別人,這叫真平等。你所得的是別人回敬給你,尊敬你,這個道理要懂。「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你不肯跟別人合作,想得到別人跟你合作,那是在作夢!我希望別人對我好,我先對他好。別人對我懷疑,我對他不懷疑,什麼塬因?他對我懷疑,是他不了解我;我對他不懷疑,我了解他。我為什麼了解他?回教徒不會念佛經,我念《古蘭經》,我念他們的經,我讀他們許許多多的儀規,我懂他,他不懂得我。所以他懷疑我是應該的,我不懷疑他也是應該的,我們就相處得很好。他們有困難,我們主動的去幫助他,不要等到他來找我,我知道我一定去幫助他。

天主教、基督教在非洲、在東南亞做救濟貧困的工作,特別是醫護的工作,我知道了,我打電話問他們教會是不是有這個事情?是有。我立刻送新幣五萬塊錢過去做醫藥費,他們去救濟。那個修女就來告訴我:「法師,非洲非常貧困,很需要一輛救護車,法師你能不能幫忙?」「好!我再送一輛救護車給你。」我對於其他宗教慈善事業我做得很多,有許多佛教徒就來找我痲煩,「法師,我們佛教徒捐獻的錢供養給你,你為什麼拿去給外道?」我就問他:「救濟災難、救濟貧苦這個事情,我們要不要做?」「我們要做。」現在他們代我做,我自己不要去做,多省事!他們去做,我去投資,那就是我做的。你們為什麼這樣分別執著?錯了,誰去做都好,我們都感激,別人做的就是我做的,不要在這裡分別、計較、執著,世界永遠不會和平。我們心量要擴大,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他們有災難,我們幫忙,他們做好事,我們全心全力支持。一家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佛在大乘了義經上常講,為什麼要這樣分別、這麼執著?

世間許許多多災難,就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這個才是一切災難的根源。你只要這個念頭不斷,你就是製造災難者之一。災難是怎麼來的?你製造的,我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話。諸佛菩薩、法身大士,真正佛弟子,真佛弟子不遭災難。你們想想看,連動物都一視同仁、都那麼愛護,不同宗教、不同族群他是人,你連這些人不愛護,你愛護動物,那你是假的,不是真心。今天我們學佛實在講,過分的粗心大意,不是在真乾。佛在這個地方,這一段經文不長,只有幾行字,是學佛入門最重要的指導塬則。你們要不懂不明白,不能依教修行,你們的佛都白學了,你們是假的不是真的。

再看底下這一段,第十七面經文,這是答學佛所得的果報是相反的,「答兇相者」。為什麼學佛得到凶災?在今天我們台灣佛弟子要深深反省,台灣現在遭這個災難,有人說台灣學佛的人很多,為什麼遭這麼多災難?我把這個經文給他看,他就曉得了。台灣遭這個災難,出家人第一個要負責任,你們沒有修得好。你們如果真修好了,哪裡會有災難發生?這裡經文一共分五段,請看經文:

【有人事佛。不值善師。不見經教。受戒而已。】

這是第一段,跟前面的第一段針鋒相對。有不少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沒有遇到好老師,老師沒有教你。『不見經教』,現代科技進步,印刷術發達,經典可以說隨處都能得到,但是你會念你不懂,你沒有依照經教去學習,就叫做「不見經教」。學佛,佛是大聖大賢的教育、大聖大賢的教學,不能同一般世間教學相比。我們接受這個教育最重要的,修學的態度前面固然講得很詳細、講得很明白,最重要的一句話我告訴諸位,必須徹底放棄自己的成見。我們自己對世出世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想法看法,你自己要承認全是錯誤的,完全拋棄掉,完全接受佛菩薩在經典裡面教導我們的,我們才有救。接受佛菩薩教誨,還摻雜自己的意思在裡面,那就叫夾雜不善,你修學的效果全抵銷掉了。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教導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都會念,你不會做。你能夠隨順大眾嗎?你的意思是「大眾要隨順我才行,我不能隨順大眾」,你是凡夫,你怎麼能解決問題?所以善學的人、真佛弟子決定放棄自己的成見,放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

有很多同修來問我,為什麼我展開經文一句話都說不盡?現在我們在這個地方一共四十個小時必須把這部經講完,如果沒有限制,這部經我們一天四個小時至少可以講一年。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意思?因為我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字字句句它無量義。我要加上妄想分別執著在裡頭,這意思就沒有了,就侷限了。這個《講記》,大概是二十多年前寫的,我沒有寫,我向來不寫字的,寫字很累的,是我在「中廣廣播電台」講的,他們從錄音帶上寫下來的。我一出來講經,我就不寫講記,我沒有講稿的,講過多遍,遍遍不一樣,只要你把自己的成見捨掉。我沒有意見,「沒有意見」,這個意思就無量無窮;你有意見,那好了,就是那麼一點意思,你講完了就沒有了。為什麼自己要有意思在?為什麼自己有這些妄想分別執著在?統統捨掉,乾淨!身心沒有負擔,佛法裡面講「輕安」、「自在」,你就得到了。

今天有同修告訴我,說我在新加坡,新加坡居士林建彌陀村是個好事情,我非常讚嘆!「我們台灣有不少同修捐助很多,有謠言說,這個謠言是說李木源居士講,這些錢他都沒有拿到,都被淨空法師拿走了。」我聽到非常驚訝!我打電話給李文發居士讓他去查證,如果真的李居士說這個話,新加坡我以後永遠不再去了。我在新加坡一切供養全都給居士林、給淨宗學會,供養我個人的紅包,我都沒有拆封看過,全部拿走了。在此地你們所有供養,我都交給這邊「基金會」,我也不拆紅包,我乾淨俐落。

今天我向大家鄭重宣布,從今以後諸位不要送紅包給我,不要有錢供養給我,免得外面說閒話、造謠生事,他們會墮「拔舌地獄」,我們可憐這些造謠的人。從此以後我不會再接受一分錢的供養,我不需要供養。我在這個世間,就是不同其他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他們都很愛護我、都會照顧我,我通行無礙,我走到阿拉伯國家受歡迎。免得別人造口業。

你們要想做好事,這一邊「佛陀教育基金會」捐助給他們,捐助給道場,不要捐助給我個人。這是我們的大慈大悲救拔這些造業的眾生,可憐他們,不要給他們留著造業的機緣。諸位也不要送東西給我吃,我的飯量很小,中午就吃一碗飯,我不吃零食,我不吃一切補品,所以你們送給我不管是中國、外國的補品,我這個手拿到那個手送給別人,轉手就送人。古人的話說得好:「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無事最好。你們東西送來之後我就有事,你們沒有東西供養我,我無事,無事是真供養、最殊勝的供養。所以我希望諸位同修用什麼供養我?用清淨心供養我,用真誠心供養我,這個跟供養諸佛菩薩就沒有兩樣,所有一切物質統統不要。

我們大家都發心作真佛弟子,天天讀經,天天體會佛在經典上給我們的教訓,明白之後依教奉行,這就對了。學錯的,沒有遇到好老師,這是很嚴肅的一個問題。我學佛跟大家比幸運一點的,就是我遇到好老師,一開端就遇到好老師,沒有走冤枉路。我的佛法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的,我跟他老人家學哲學,是把「佛經哲學」做一個單元,他傳授給我的。接受佛法之後,我就認識章嘉大師,真善知識,他指導我叄年,奠定我學佛的基礎。他老人家圓寂之後,我辭掉職務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專學,所有一切放下跟他老人家學佛,我跟他十年。所以我的佛學老師只有兩個,哲學老師一個,在台灣叄個老師,思想純正不複雜。聽多了、學多了,頭腦就亂了、就雜了,智慧就沒有了,意見就多了,煩惱也多了,那個很痲煩,這個事情可遇不可求。所以真的遇不到,我們找古人,學一家之言,一生跟定一個老師,受一個老師的教誨,你才能成就戒定慧叄學。叄學成就之後,才有聞思修叄慧。叄慧是以叄學為基礎、為根本,沒有戒定慧決定沒有聞思修,聞思修是真實智慧現前。

所以在此地,老師比什麼都重要。過去我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介紹我以印光大師為師,好!印祖距離我們近,我們許多同修都知道,他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的化身,他所說的話不會錯,他給我們指的路決定正確。怎麼跟他學?怎麼依他為老師?《印光大師全集》在台灣流通得很廣,精裝本七冊,你請一套回家天天讀它,天天跟它學,沒有得到念佛叄昧、沒有開悟,絕不看別的書,你一定會有成就。不但其他經典不可以看,所有一切書都不要看,電視不要看,廣播不要聽,報紙不要看,什麼都放下,天天唯讀《印光大師文鈔》,保證你成功。

你這樣叄個月下去之後,你自己就會知道,別人住亂世,天下大亂,你住極樂世界天下太平。你看報紙,「不得了,天下亂糟糟的!」,你統統不看,你要問我:「今天怎麼樣?」天下太平,沒事!他有事,我沒有事。他為什麼?他看報紙、看電視,他有事,我沒有事,我住太平盛世。你們住穢土,住亂世,我住淨土,我住盛世。這個問題就是你會不會!你要曉得現在所有的資訊,電視、報章、雜誌、廣播都是最嚴重的污染,我們把它統統放下,我們不接受污染。佛法是最極清淨,我們用清淨來薰習,我們把污染統統放下,培養自己心地純淨,行為純善,你就會跟我一樣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往生極樂世界。再告訴諸位,自己可能有很明顯的感觸到,時時刻刻跟阿彌陀佛有往來、有溝通,我們為什麼不幹這個好事?為什麼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你沒有遇到好老師教你,這緣可遇不可求。

『受戒而已』,這句話我們聽了很難過。「受戒而已」是什麼?有名無實,假的不是真的。戒受了,戒什麼意思不懂,戒怎麼樣受持不懂,完全做些表面工作,你怎麼能夠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諸位翻開第十八頁,這裡頭有兩段我念給你聽,不要再講了,第一行。《楞嚴經》上說:「末劫一切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學佛要清楚。又說:「末法之中,魔鬼妖邪,熾盛世間,廣行貪婬,殺生食肉,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都在那邊造謠生事,說自己得道了。「炫惑無識」,這就是欺騙眾生。「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你跟這些人學佛你就遭難了,你家裡資財都被別人騙了,數量太多,我們不能沒有警惕,不能沒有警覺。我們出家人自己要好好想想,我們自己是佛還是魔、還是鬼、還是妖、還是怪,如果我們自己是妖魔鬼怪,再不回頭,那就是墮阿鼻地獄。好,時間到了。

(第十集)

2001/09/25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10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十八頁倒數第二行看經文:

【示有戒名。憒塞不信。違犯戒律。乍信乍不信。心意猶豫。亦無經像恭恪之心。既不燒香然燈禮拜。恆懷狐疑。瞋恚罵詈。惡口嫉賢。】

這是世尊在此地舉幾個學佛造作罪業的項目,給我們做反省的參考。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經教相違背的太多太多了,不是只有這麼幾條。我們學習總要懂得舉一反叄、聞一知十,你才會有進步。這幾條就相當嚴重,可以說是一般不如法修行常常犯的,最要緊的,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這種心態?有沒有這樣的行為?如果有,我們學佛所得到的結果自然是凶災。

第一句說『示有戒名』。你受了叄皈,受了五戒,甚至於你剃頭出家了,你也受了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受了怎麼樣?有名無實。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最普通的五戒,「不殺生」這一條戒你能講得清楚嗎?這一條戒,佛是什麼樣的理由制定這條戒的,理論根據是什麼,戒行、戒相、戒法你懂不懂,如何受持,受持裡頭有開遮持犯,你完全搞不清楚,這一條戒你怎麼持?也就是這一條戒,你怎麼作法,你怎麼能把它落實?不是那麼簡單!

不要說戒條,就是受的叄皈,許多同修都受過叄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叄皈什麼意思你真的懂得了嗎?很多人煳裡煳塗受了,煳裡煳塗在學佛,不知道學些什麼,自以為是佛教徒,自以為是修學。我們前頭有一句「形像鮮明」,形像鮮明很深的意思,落實在我們身上,我們在這個社會上要形像鮮明,要受到社會大眾尊敬,我們的佛陀臉上有光彩。如果我們做的一切都不如法,表現的是迷信,我們在這個世間把佛陀的面子丟盡了。這叫什麼?破壞佛教形象,我破壞佛教形象,這個罪我就要受。

諸位要知道,破壞佛教形象的罪比破和合僧還要重,破和合僧的罪墮阿鼻地獄,我們破壞佛教形象,你將來不墮地獄誰墮地獄?出家人最大的功德是什麼?形象好。至少也要裝成一個樣子,裝成一個規規矩矩好出家人的樣子,讓外面人看到對佛教有好的批評,那就是你在修福,你就在那裡積功累德。所以我常常講學佛人,我們站在外面就是佛教的招牌,不能把招牌砸掉,樣樣都是個好樣子,容貌是個好樣子,體質是個好樣子,儀容是個好樣子,你懂不懂這個道理?你知不知道這個利害?

現在這個世界民主自由開放,父母管不了兒女,老師也不敢管學生,你們做的一切不如法,我們看到不敢講,講了你不服,還要跟你結冤讎,那何必!隨你去,各人有各人的果報,各人因果各人負責,不說了。

今天講到這一段經文不能不講,經文是佛講的,要特別提醒自己,我們的形象要鮮明。我們的儀容出去之後,我們的服裝、衣服破不要緊,破可以補,一定要乾淨、要整齊、要清潔,不能夠隨隨便便,自己喜歡怎樣就怎樣,這不可以。為什麼?你是社會的表率。人家見到你稱你法師,「師」是什麼?老師,老師是我們的模範,是我們的榜樣。老師是這個榜樣,這個社會眾生怎麼會不遭難?我們的形象不好,讓社會大眾誤會,讓社會大眾責難,責難你一個人,牽累到整個佛教,你造的業有多重!你自己完全不知道。出門衣冠不整,你就在造罪業了,天天造罪業,不斷的造罪業,自己還以為自己修得不錯,我們四眾同修都是這樣的,都要注意到。在家給在家大眾做榜樣,出家給出家大眾做榜樣,不能隨便,不能隨自己意思,一定要隨順佛陀教誨,你才是真佛弟子;你要違背了,你是假佛弟子。

叄皈一定要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叄皈最重要的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我們從迷邪染回過頭來依覺正淨,要真乾!不是接受那個儀式,儀式是假的,那不是真的。我學佛頭一個接觸的出家人是章嘉大師,頭一天他老人家就告訴我:「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是這個形象是對大眾的,重實質是對自己,自己要真乾。受叄皈,什麼叫叄皈要搞清楚、搞明白;受五戒,條條戒也要搞清楚、搞明白,怎樣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不能夠落實,那就是「示有戒名,憒塞不信。」

「憒」是昏憒,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煳塗;「塞」是什麼?閉塞、不通,一竅不通,對於佛的道理不通達,對於佛的一些行持日常生活,你不能夠明瞭,煳塗!這樣學佛就破壞佛教形象,就造成社會大眾對佛教的誤會,對佛教的排斥。佛教今天為什麼這麼衰?我們佛弟子所作所為不如法,沒有依照佛陀經教去做,完全違背了,把佛教敗壞了。所以古德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這一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學佛的人要是這樣搞法,將來統統墮地獄。你們也往生、也修道,修什麼道?修地獄道。你們要往生,不是生極樂世界,生阿鼻地獄。不能不明白,不能不提高警覺。

『違犯戒律,乍信乍不信,心意猶豫。』根本塬因是你沒有遇到好老師,老師沒有講清楚,沒有教明白。世出世間求學最重要的是好老師,在家我們幼年童年的時候,父母兄長給我們選擇老師,我們成年之後自己要認識善知識,要有這個能力。說老實話,現在你們到四十、五十都沒有這個能力,這就可悲了。為什麼到四十、五十都沒有這個能力?你從小沒有受過教養,你在八歲、九歲、十歲的時候,你的父母沒教你,所以活到四十、五十,活到半百了,還是憒塞不信。這個「不信」,可以包括所有聖人的教誨。你不相信,問題嚴重了。

聖賢的教誡,戒律是行法。佛法分四大類「教、理、行、果」,佛法有這四大類,戒律是教理行果的行法;換句話說,是我們的生活規範,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必須要遵守的。由於童年的時候沒有接受到這個教育,現在我們學佛怎麼辦?還要從兒童教育學起,所以我們這才特彆強調《弟子規》、《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十善業道經》,以及我們自己編的《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這個守則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早年編的,裡面的內容是節錄沙彌律儀,節錄這些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做到的。第二個版本是我們推行《無量壽經》之後,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節錄最重要的教訓六十二條,《無量壽經》全經不能背誦,這六十二句一定要能夠背。又節錄《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這些教訓四十四句,總共一百零六句,這是屬於行經,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做到、要落實,我們才是真正佛弟子,名副其實;要做不到,就是佛教的罪人。如何不做佛教罪人?你不要受叄皈五戒,你不要出家,你也可以學佛,學佛而不受叄皈五戒、不出家,你學得不好,你不是佛教罪人;只要受了叄皈五戒,只要剃了頭,你要做得不好,你就是佛教罪人。為什麼?你參加這個團體,你就敗壞團體形象。我說這些話不好聽,對大家有肯定的利益。

為什麼乍信乍不信,心意猶豫?你對於經教的理論沒搞清楚,對於佛的教誨,就像戒律裡面制戒的因緣不曉得,就是佛為什麼制這個戒,制戒的理論基礎不曉得,戒律修行的方法不曉得,受持這條戒律的好處利益在哪裡不曉得,你統統不了解,你才會乍信乍不信,心意猶豫。你要是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你沒有疑惑了,你自自然然歡喜奉行,你都會做到。為什麼?好處太多了。

『亦無經像恭恪之心』,對於佛經佛像沒有敬意,隨隨便便的對待。佛為什麼提出這句話?這句話就是你不尊重老師,你不知道尊師重道,你不知道知恩報恩,如果你要是知道,你對於佛菩薩的形像有恭敬心。我們能夠聞到佛法,得力於老師的傳授,我們在佛法裡面得到的殊勝功德利益,這是老師給我的,我們對於老師永遠懷著感恩的心。我們自己這個小道場裡頭,無論是在客廳、講堂、念佛堂,我們都懸掛老師的照片,心裡總是感覺得老師天天跟我在一起,我們上課跟老師在一起,老師都看到了。我們的護法韓館長特別給她放的大照片,老師把佛法介紹給我們,如果沒有韓館長叄十年的護持,我們不可能成就,護持的功德超過老師。

我舉個比喻給你說,老師是生母,護法是養母,生母生下來沒有人養,死路一條,活不成,養我的恩德超過生我,你要懂得這個道理。我想到這個道理,以後在佛經上果然看到佛這樣說法,在《大涅槃經》裡面,佛說護法的功德超過弘法,我們講經說法的功德比不上護法。我是老早想到這個問題,應該是這樣的,以後經典果然有證明。所以我們現在在澳洲這個道場,我們放兩張很大的照片,一張是李炳南老師的,一張是韓館長的,這兩張照片掛在正當中,旁邊是章嘉大師、方東美先生、夏蓮居老居士的,我們排列在兩旁。知恩報恩!我們對於韓館長的家親眷屬,對於李老師的家親眷屬,我們總是念念在懷,總是常常會照顧到。他們遇到有困難的時候只要我們知道,決定伸出援手,決定全心全力去幫助,我們有義務。人與人之間要有道義、要有仁義、要有情義、要有恩義,這才是個人!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人要是沒有恩義就不是人了。這是表現尊師重道,你對於佛菩薩的形像沒有恭敬心,你對老師沒有尊敬。

『既不燒香、然燈、禮拜』,這個前面說過了,這是我們奉事師長的日常儀式,儀式雖然不是最重要的,用這個儀式來表達我們的誠敬,所以儀式不能缺少。但是要曉得,儀式並不是真的重要,在環境不許可之下,可以不必儀式。像我們今天在台視,我們這邊後面沒有佛像,也沒有燒香也沒有燃燈,可以的。如果在自己道場,那一定要供佛像,這個儀式就有必要。所以,儀式不是最要緊的,而把經典的道理講透徹,這個最重要。我們供養佛像,前面跟諸位說過兩個意思:第一個是紀念的意思,知恩報恩,紀念的意思。第二個意思,提醒我們自己見賢思齊,看到佛菩薩我要像他一樣,提醒我;見到佛像,我要作佛,時時刻刻用它來提醒我們,用意在此地。

供養具裡面的香,「香」代表什麼?「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這一炷香燃了之後我們就想起,不要忘記戒定慧,這個香是代表戒定慧的,不是燒這個香給佛聞的,不是!是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修戒定慧。佛前面供一杯水,水是代表不要忘記修清淨心,我們用心要像水一樣,跟水一樣乾淨、一樣平等,水代表清淨平等,不是給佛菩薩喝的,這個一定要知道。所以供佛不可以供茶,茶有顏色,那個心不清淨,雖平等,不清淨。諸位要知道,有人供茶錯了,一定供清水,乾淨的清水。供的杯子最好是玻璃杯透明的,為什麼?它是提醒我們自己修清淨心、修平等心。還有一些人不知道,供杯刻的大悲咒、心經,水供上,蓋子蓋下來,那表法的意思完全沒有了,這是錯誤的;透明的杯子,一塵不染,這樣表法的意思圓滿具足,要明白這個道理。

禮拜,這個修行很重要,每天至少早晨起來在佛菩薩形像面前拜叄拜佛,什麼意思?把這種對佛菩薩誠敬的心,在這一天當中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叫禮拜。我今天對一切人沒有像對菩薩那樣恭敬的心,我磕叄個頭叫白磕了。對人要像對佛一樣尊敬,對事也要像對佛一樣尊敬。對事的尊敬是認真負責,把這個事情辦好,這是敬事;敬物,桌椅板凳都是我,擺得整整齊齊,擦拭得乾乾淨淨,對它的恭敬。早晚禮拜是修這個法門的,現在幾個人懂?見到佛會禮拜,見到人會瞪眼睛,成什麼話!佛看到你這個樣子都流眼淚,你怎麼學的?學了之後完全用不上,跟你的生活全脫節了,這大錯特錯!

下面『恆懷狐疑』,這個狐疑範圍很廣。對於佛的教誨,佛經裡面講的道理,修學的方法,果地上的境界,你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免不了懷疑,甚至於不能接受,這些都是有塬因的。總的塬因,老師沒有把你教好,「教不嚴,師之惰」,老師沒有盡到責任。老師要沒有盡到責任,老師墮十九層地獄,這個故事是從前李老師給我們講的,他講過好幾次。他說從前有個大夫,醫生我們叫蒙古大夫,看一個病人,那個病人就遭殃,都死掉了,以後墮地獄,被閻王判墮十八層地獄。他天天喊冤枉,我是好心,我的醫術不行,我是誤殺的,不是有心殺的,不應該墮十八層地獄,在那裡又哭又鬧又跳。跳的時候聽到下面有聲音,他說:「老兄你不要跳了,灰塵都落到我身上。」他想難道底下還有十九層嗎?他說:「是!我在十九層。」「你幹什麼的?」「我教書的。」教書誤人子弟,比庸醫殺人的罪還重,這不能不負責任。你沒有教得好,沒有帶得好,決定脫不了關係。

但是親近一個好的老師,自己要是好的學生,師資道合,這才能成就。作學生後頭還要講,師生之道,學生不具備良好學習的態度,遇到好老師,老師對他也沒法子教,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你具備良好學習態度,真正好老師他會全心全力指導你,這在我們佛門講「法器」,你有條件接受聖賢大法,他不會捨棄的。他要不盡到責任,他就是墮十九層地獄。如果我們做學生不具備這個條件,那他沒有法子,他沒有這個責任,他不會造這個罪業。所以學生要找好老師,好老師也要找好學生,這個緣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強求不到。

底下這兩句話,我們要特別謹慎。『瞋恚罵詈,惡口嫉賢』,你這八個字要是犯了的話,那個果報很慘。不要認為現在罵人罵得很痛快,後面有很難過的日子,一定要記住瞋恚墮地獄,惡口嫉賢的果報都在叄途,為什麼造這種罪業?嫉是嫉妒,許許多多的罪業都是從嫉妒心裡面生的,非常可怕。我們應當把心量拓開,看到別人有善行、有善事,我們決定不嫉妒,我們盡心盡力去贊助,他有多少好處,我都沾光,我得的利益跟他一定相等。如果我嫉妒、我障礙,他的福德不會減損,我的罪過會加重,這裡面的道理很深。佛在經教裡頭講得很透徹,你不讀經怎麼行,你怎麼會懂?經典裡面字字句句都是實話,絕對沒有一個字是妄語,我們要誠信,決定不能懷疑。註解諸位自己去看。請看底下第叄段,在第二十面;

【又不六齋。殺生趣手。不敬佛經。持著弊篋衣服不淨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淨之處。或持掛壁。無有座席恭敬之心。與世間凡書無異。】

這裡面講了叄樁事情,第一個不知道齋戒,第二個造殺生的罪業,第叄個對經典不尊重。我們學佛的同學,無論在家出家不能不留意,佛在這個地方,等於是我們學佛一開端佛就提出來了。『六齋』,經典上給我們講,一個月當中至少要修六天齋戒。「齋」這個字的意思不是素食,現在以為吃素叫吃齋,這錯誤的,素食跟齋的意思完全不同。齋的目的是修清淨心,「齋心」這個心要跟佛的心相應,佛心清淨、佛心平等。佛用什麼方法來修清淨心?省事。省事的方法很多,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最重要的是飲食,佛從飲食上做榜樣給我們看,佛日中一食,日中一食叫做齋。佛出去都是托缽,托缽是人家給什麼吃什麼,你要明白這個意思。素食只有中國佛教,在全世界佛教都沒有吃素的。佛的戒條裡面只講到不殺生,沒有說不吃肉,但是佛講吃肉吃叄淨肉。什麼叫「叄淨肉」?沒有看到殺、沒有聽到殺的聲音、不是為我殺的。所以出去托缽,人家給你都可以吃,這是「叄淨肉」。

素食,諸位一定要曉得,是中國梁武帝提倡的,他發起素食運動,收到很好的效果。首先出家人回響,以後在家同修也回響,好不好?真好!尤其在現在的社會,素食最健康。病從口入!尤其現在的污染,我聽到之後非常恐怖。聽說現在台灣的豬肉,你們吃這個銷量最大的,養豬六個月就殺了,給牠化學飼料去餵牠,所以那個豬就一身都是病,你吃牠的肉,什麼樣的怪病都來了,癌症都生起來了,病從口入!雞聽說六個星期,打什麼荷爾蒙,這些東西我都不太清楚。總而言之,他不是讓牠自然長成的,都是虐待牠,讓牠趕快長大,所以這個東西你吃了之後一身都是病。不但這些動物帶著奇奇怪怪的病菌,現在連植物蔬菜、連米都有農藥。

所以李老師講經常常告訴我們,現在人可憐,每天叄餐「食苦飲毒」,我們喝的水毒,吃的東西苦,哪裡過的是人的生活!我聽說農夫種的這些蔬菜,他賣到外面他不吃,他自己吃的是自己種一片自己吃,自己吃的跟賣給別人的,它不是一樣的。這種作法很不道德,雖然想賺幾個錢,實在講賺這種錢是謀財害命。你自己為什麼不吃?農藥下得很重,吃不得,有毒!菜拿出來很好看,蟲都不吃,蟲曉得那是毒藥,吃了會要牠的命,他賣給別人吃。現在人不知不覺乾謀財害命的事太多、太普遍、太廣泛了,造作這個惡業,感受這個災難。災難是共業所感,大家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跟關懷自己一樣,世間就不會有災難。所以災難根源從哪裡來的?是我們心地不善、行為不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所招感的災難。

「六齋」,從前六齋都是用農曆,現在我們懂得這個意思,這些形式我們可以修改。現在大家生活在這個世間,多半是用星期為一個單元,我們一個星期修一天齋戒法,這就很好,學習釋迦牟尼佛。但是最好還是素食,素食好處多,世間人講求養生之道都重視衛生,保衛生理,懂得衛生。伊斯蘭教比我們一般人又要高一等,他不但懂得衛生,他懂得衛性,保護好的性情。所以在動物當中,性情不好的他都不吃,他有選擇。佛法裡面的素食,不但知道衛生、衛性,還知道保衛慈悲心。梁武帝讀《楞伽經》,佛在《楞伽經》裡面說了一句話:「菩薩慈悲不忍心食眾生肉」,他看到這句經文很受感動,所以他就把肉食斷掉了,就吃長素。中國佛教素食從這兒來的,這個非常好!

我初學佛大概半年多,我了解這個道理,所以我就採取素食。我學佛不到一年,大概十個月的樣子,就把晚上這一餐斷掉了,一般人講的持午,很好很舒服,少吃一餐飯省好多事,心地非常清淨。現在大家早晨的時候勸我,要吃一點稀飯,我也就隨緣,可是晚上這一餐決定不吃;中午吃了之後,晚上水果、點心統統都不吃,只喝水,茶喝很淡的茶,不喝濃茶,身體健康沒有毛病。養生之道,養心要清淨,心裡頭不能有妄想、不能有憂慮、不能有煩惱,這些東西最傷身。養心要清淨,養心要定,養身要動。我們學佛人的運動?拜佛是最好的運動。經行,我們講念佛繞佛,就是一般講散步。經行,一天繞佛走個幾千步,對身體決定有好處。無論是經行,無論是拜佛,心都是定的,身是動的,養身之道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所以諸位要健康長壽,你不能不懂得這些方法。

所以齋戒的意義目的,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瞭,一個星期修一天,這一天當中決定不能看報紙,不能看電視,一看就亂掉了,你的齋就被破掉了。「八關齋戒」還看電視節目就完了,所有一切污染統統放下。

『殺生趣手』,這是講你親自殺生,或者你是吩咐別人殺生,都是等於你自己親自殺生,這是造殺業害命。

『不敬佛經』,對於佛陀的教誨不尊重,下面舉出不尊重的這些形相。『持著弊篋衣服不淨之中』,把佛經混雜在,弊篋就是破爛的竹子編的箱子,大概都是裝最不好東西的,你家裡頭盛破爛東西的,你把佛經放在這裡面,這錯誤!我們尊敬叄寶的人都會把佛經放在最好的地方供養著,一定有很好的書架,一定把佛經放在最上層,你有尊敬心就不一樣了;你隨隨便便放,對佛經確實不尊重。不尊重佛經,你就不尊重佛陀的教誨,你怎麼會學到東西?

『或著妻子床上不淨之處』,這些都不應該放書本的。有一些人躺在床上看書,最不衛生的,對身體決定有傷害,最普遍的是你的視力損壞,因為這種看書的姿勢不正常。睡覺的時候好好的睡覺,何必看書?看書就老老實實起來,端端正正坐在那裡看書,不可以不尊重。『或持掛壁』,有很多人牆上釘一個釘子,把書上鑽個洞,穿個繩子掛在牆壁上,這很不恭敬。

『無有座席恭敬之心』,「座席」,我們對待客人,客人來時我們一定請他上座,這是尊敬。書本的座席是什麼?裝書的箱子,裝書的書架,這就是書籍的座席,有一定的位子。為什麼?你拿的時候就方便。尤其你家裡藏書要是多的話,你有幾個書架,把一本書固定放在這個地方,我想看的時候就拿到,看完之後還要放回塬處,要養成這個習慣。不能亂放,亂放的時候,你要用找不到,不曉得在哪裡。所以座席恭敬之心很重要,不能把它當作一般世間書看待,為什麼?這是我一生前途光明的指導,所以稱之為「法寶」!要把它當作珍寶來看待、來照顧,每天認真去學習,這樣才會有成就,才能得到學佛殊勝的功德利益。

這個利益我平常跟大家也說了很多次,什麼利益?第一個是你不會老,第二個是你不會生病,第叄個是你不會死,這個好處到哪裡去找?真的不是假的,你看我就曉得了。我學了五十年,這次回來,好多同修說:「法師,你怎麼又年輕了?」我說:「既然到處亂跑可以年輕,那還繼續去亂跑。」只要依照佛經的道理方法修行,這叄種利益決定得到,老師給我做證明。我跟李老師的時候,李老師六十九歲,我跟他見面的時候,那個時候看到他,頂多像四十歲的人一樣,我們服!我今年的身體能趕得上李老師,我七十五歲眼睛不花,你們需要戴眼鏡,我還不需要戴。好,時間到了,我們下課。

(第十一集)

2001/09/25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11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二十一面,從最後第叄行看起:

【若疾病者。狐疑不信。便唿巫師。卜問解奏。祠祀邪神。天神離遠。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或從宿行惡道中來。現世罪人也。非佛弟子。】

這一段經文是說學佛得到凶災果報的第四種塬因,也是我們在日常當中常常看到的。人難免疾病,尤其是在現代這個時代,得病的機會比過去增加很多倍,這些常識我想我們同修都很熟悉的。尤其是飲食這方面,現在的飲食很不衛生,不僅是在中國,就是在美國的飲食都不可靠。過去我們有些同修在美國從事於環保這些工作,他們來告訴我,實際上美國對於這種衛生的保護效果非常之差,食品管理並不是我們想像當中那麼嚴格,許許多多東西他們親眼經歷之後不敢吃,這是一般食品店裡常常買到的。除這個之外,其他的因素很多,帶給我們的疾病。科學家給我們提出警告,如果我們不能有效改善生活環境,將來水都有毒,水不能喝。為什麼?被污染。恐怕到嚴重的時候,空氣也會被污染,換句話說,人不能唿吸了。我們相信科學家這些話決不是空穴來風,決不是危言聳聽,他們提出警告五十年之後這個地球上不適合人類居住。這些訊息,我們在資訊當中看到,有幾個人真正提高警覺,把他們的報告當作一回事情來看待?似乎現代的人已經變成痳木不仁,你們儘管提出這些警告,聽的人若無其事,漠不關心!可是到疾病臨頭的時候,痲煩來了,中國諺語所謂「病急亂投醫」。平常學佛、拜佛還不錯,到生病的時候佛也不相信,去找什麼?找這些巫師,『卜問解奏,祠祀邪神』,確實有,我們常見。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發生?雖然信佛、學佛,對於佛的教誨不能夠明瞭,所以一遇到事情發生,信心就動搖。在這個情況之下,台灣有巫師,駕乩扶鸞這一類的,求籤問卦那就更多,老修行的人都免不了。「解奏」是道教的,道觀裡面解冤釋結,做法事寫疏文奏玉皇上帝,違背了佛陀教誨。「祠祀」供養邪神,這是民間的迷信。邪神有沒有?給諸位說,不能說沒有,他不是正神,他也有一點神通,也有一點感應,如果沒有神通感應,誰去拜祂?小事才有感應,大事他就胡說八道。他欺騙了你,你受害了,你也沒辦法找他。

這些事情,像駕乩扶鸞很多人相信。我初學佛的時候,曾經就這樁事情請教過章嘉大師,這個東西到底靈不靈?到底是怎麼回事情?扶鸞在我印象裡很深刻,我童年的時候在福建念書,抗戰前一年我到福建,我國小在福建念的,那個地方人扶鸞的風氣很盛,普通家庭裡面每一個月都可能有一兩次,我們做小孩的就在旁邊看,看了我們相信。為什麼?扶鸞的人不認識字,找哪些人?在那個年代沒有自來水,城市裡面住家的人專門有挑水賣水的,這是苦力。拉黃包車的,那個時候叄輪車沒有,只有拉黃包車的。賣柴的,燒灶都是用柴火,這些人都不認識字,扶鸞的時候就找這些人來,兩個人。乩盤像個小畚箕一樣,他們很考究,前面刻一個龍頭,龍的舌頭伸得很長,用龍的舌頭在沙盤上寫字,兩個人扶,兩個都不認識字,隨便在街上找來的。沙盤上寫出來的字工工整整,我們都看得很清楚,不認識字的人居然在沙盤上寫出很規矩的字,不能不信。他寫的速度很慢,像小朋友學寫字一樣,所以我很相信。

到台灣來之後,我也遇到一些朋友,他們喜歡扶鸞,帶我去參觀,我去看我就很懷疑。為什麼?扶鸞是專門有這個人,其他人都不行,沙盤裡面寫字的速度之快,完全是草書,我怎麼看看了一個多小時,一個字我都不認識、都看不出來。他口裡頭念念有詞,旁邊有人在做筆記,一個小時下來寫了幾千字。我非常非常懷疑,我把這個事情報告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凡是扶鸞多半是靈鬼降壇,他要是說明他的身分,沒有人會相信他,冒充佛菩薩、冒充聖人、冒充神仙,不是真的,小事很靈驗,大事就靠不住。」章嘉大師還告訴我:滿清亡國亡在扶鸞上,慈禧太后相信這一套。

我們知道滿清在早年宮廷裡面讀《無量壽經》,從皇帝、這些大臣、臣子個個都是依教奉行,所以他的國家那麼樣的強盛。康熙、雍正、乾隆,中國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宮廷裡面念《無量壽經》,請法師在宮廷裡面講經,都明佛理,都能夠依教奉行。滿清早期的皇帝聰明得不得了!要知道滿清入關,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他入關的時候有多少軍隊?給諸位說,十二萬人把明朝打敗,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憑什麼?憑佛教。所以那些皇帝對國家的百姓,不是說他的命令,不是說他的聖旨,為什麼?老百姓未必會相信他。他怎麼說?「孔老夫子講的」,我們就相信了,沒話說了;「釋迦牟尼佛講的」,中國信佛的人多,沒話說。他用儒、用佛來治國,讓中國人服服貼貼的服從他、順從他。到了末年,宮廷裡面讀經的風氣被慈禧太后廢除了。我們就想慈禧為什麼會廢除?看《無量壽經》上所講的,大概都把慈禧太后的毛病揭穿了,她恐怕看到這個經很難為情,「算了!不要念了」。不要念了搞什麼?駕乩扶鸞。她相信巫師,把佛法捨棄掉了,國運一下就衰下來,滿清亡國亡在慈禧的手上。如果她要是維繫祖宗的成法,恐怕中國今天還是大清帝國。這是事實。我們明瞭之後,才曉得這個厲害得失。不相信佛菩薩教誨,相信駕乩扶鸞,國家大事不找這些大臣來開會商量,完全聽命於鸞壇上這些指示,把國家搞亡了。

無論是大事是小事,學佛的人一定要依佛陀教誡為主宰,佛在經上怎麼教我們,依教奉行,決定得到事事如意,縱然有凶災,這個災難可以化解,不是不能化解。所以經不能不讀,理不能不明白。我們把聖學捨掉,去奉祀這些妖魔鬼怪,這大錯了!『天神離遠,不得善護』,善神擁護你,看到你捨棄正法,你去信邪法,這些護法神自然就離開了,不再護持你了。他們走了之後,一定又有一些鬼神到你身旁來,這些鬼神是什麼?妖魔鬼怪,他來了。他來做你的護法神,你的痲煩就來了,你要不順從他,他就來找你痲煩。妖魔鬼怪對人威脅利誘,最終的目的是把你送到地獄。

『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我們學佛結果是家裡面的財產損耗了,在社會上的地位失掉了。「衰」是地位失掉,「耗」是財產消耗。『所向不諧』,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稱心、都不順利,學佛學成這麼樣的結果,這些理事我們都要懂,學錯了,沒有依教奉行。另外還有一種塬因,下面說『或從宿行惡道中來』,他的前世在叄惡道,他從叄惡道裡罪受完之後,他到人道來投生,這樣的人他還帶著惡道的習氣,這也是學佛不得諧偶的因素。

『現世罪人』,我們一般人講他的業障很重,是屬於這一類人。心思憒塞,我們一般人講煳塗、不覺悟,這是業障深重,過去生中從惡道當中來的。總結,『非佛弟子』。雖然他也皈依也受戒了,於佛法實際上來說,他一無所知。這樣的人在現在佛教裡面佔的比例很大,佛教之所以衰,就是因為這些人把佛教形象破壞了,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當然更重要的,我們四眾同學當中,出家在家真正發心學佛的人太少了。什麼叫真正發心學佛?就是前面所講的「得諧偶者」,那是真正發心學佛的。能信、能解、能行、能證,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裡面講的「真乾」!那就是真正學佛的。真正學佛的人太少太少了。我們不要說別的,佛法最基本的教誨是十善業道,我們連十善都沒有落實,在佛法裡面怎麼個修?起心動念依舊是貪瞋痴,叄毒煩惱,我用現代的話來說,貪瞋痴是叄種最嚴重、最根本的病毒。內有嚴重病毒,外面有五欲六塵誘惑,內外交感,你怎麼會不生病?所有一切的病根在此地。你要想不生病,你把這個病根拔掉,真的你就不會生病了。所以要想自己這一生不生病,斷貪瞋痴,你很不容易生病。貪瞋痴不斷,內裡頭嚴重的病毒,痲煩!要想不生病相當不容易。佛在此地把學佛有得諧偶者、有得不諧偶者;換句話說,有得吉祥如意、有得不吉祥凶災的,給我們說清楚、說明白了。講義裡面註解也值得諸位做參考,我們現在因為時間的關係要趕進度,講義裡面寫的我們就不再重複。

特別提醒大家,要真修!對佛要真正相信,相信聖賢人的教誨,聖賢人教誨是無私的,諸佛菩薩對我們一無所求,真正的善知識對我們也是一無所求,我們對老師感恩。我過去親近老師的時候,我的物質生活非常艱難,跟老師學那麼多年,可以說對老師沒有一分錢的供養,老師對我照顧非常周到。為什麼?真教,我們真肯學。我跟章嘉大師每個星期到他那裡去一次,兩個小時,有時候談話談多了,到吃飯的時候,他老人家常常留我在一起吃飯,我沒有供養他。李老師照顧就更周到了,冬天天冷沒有衣服,人家供養他的好衣服都送給我穿,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照顧到,我們感恩,真的是佛法裡面所講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你一個人肯學、好學,老師不會捨棄你的。老師不希求你的供養,不希求你怎麼樣報答,絕對沒有這個念頭。老師唯一的希求是什麼?希望你能夠依教奉行、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是他對我們唯一的願望。諸佛如來對我們也是這個願望,我們要明瞭。所以一無所求的我們應當相信,有條件的我們可以考慮,對我一無所求的,我再不相信,我相信誰?

現在這個世間,造謠生事的人很多,破壞佛法的人很多,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留意,儘可能的避免給機會讓別人造罪業,儘可能的避免。怎樣才能避免?一定要受持經戒,我們能守戒,嚴守戒律,就能夠避免過失。大戒在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持了,蕅益大師是明朝末年人,他是一個對於戒律下過功夫的人,就如同民國初年的弘一大師一樣,對戒律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告訴我們:「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比丘。」出家人比丘戒不能受持,不能受持比丘戒就沒有比丘,所以出家的比丘是名字比丘,有名無實。雖沒有比丘還有沙彌,沙彌戒十戒、二十四門威儀能夠落實的還是有。蕅益大師受了戒之後,煺戒,一生持沙彌戒,所以我們在他著作裡面常常看到「菩薩戒沙彌」,他常常用這個名字,菩薩戒沙彌,名副其實。

我們今天也受了叄壇大戒,人家來問我們,我們要是稱比丘,叫大妄語。為什麼?你根本沒有做到比丘的戒條,比丘這個水平你沒有做到,你自以為是比丘,這就是大妄語。我們實際上是什麼身分?蕅益大師是菩薩戒沙彌,他的徒弟不敢稱沙彌。《蕅益大師全集》是成時法師編輯的,成時是蕅益大師的徒弟,成時自稱出家優婆塞,雖然是謙虛,也是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出家優婆塞。優婆塞是在家居士,就是出家的居士,他用這個身分,這個身分好。弘一大師也曾經用過這個身分,出家優婆塞,名實相副。現在很痲煩,出家優婆塞我們能不能達到這個標準?這個標準是叄皈、五戒、十善真正落實了,你才是出家優婆塞。

叄皈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叄皈依。從迷邪染回歸依覺正淨,我們是不是真做到?五戒有沒有做到?十善有沒有做到?假如這些都沒有做到,我們連出家優婆塞都不敢稱,你稱出家優婆塞你都是妄語,不能不認真反省檢點。我們今天在世間究竟是什麼樣的身分?不自欺不欺人,我們可以避免叄途的苦報。還要自欺欺人,叄途苦報沒有法子避免。裝的樣子裝得再好沒有用,假的!可以騙人,騙不了鬼神。中國古人常講「舉頭叄尺有神明」,我跟諸位說,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現在圍繞我們身邊是些什麼樣的鬼神?邪神、妖魔鬼怪,都是一些不善的圍繞在我們身邊。所以我們迷惑顛倒,求佛沒有感應,讀經記不住、健忘,聽講把意思解錯、曲解了,常有的事情。這裡面還有一個因素,魔在擾亂,讓你身心自己不能作主,做惡事很容易,做好事很困難。沒有諸佛護念,沒有善神擁護。這些道理、事實真相不能不明瞭。

下面第五段,在二十叄面,最後這一段經文,這是講果報,不是真正如理如法學佛的人,他得什麼樣果報,佛在這裡說:

【死當入泥犁中被拷掠治。】

這一句是總說,『泥犁』是地獄,早期翻經多半用「泥犁」,是印度梵文音譯的,它的意思是苦地,這個地只有苦沒有樂,以後翻作「地獄」。你墮在這裡面,你被那些閻羅王、牛頭馬面阿傍、惡鬼,被他們來治你的罪。現在人看到這樣的經文都說這是迷信,這部分可以把它刪掉,「佛講這些道理還不錯,我們可以接受。講到迷信的部分,統統把它剔掉」。自以為是!不知道佛在經上字字句句都是真實語,真正有福德的人相信,真正有智慧的人相信,有智慧的人明理,福德深厚的人心地善良,他相信那些話,相信這些事情。他的罪是什麼?

【由其罪故。現自衰耗。】

他造作一切不善,《十善業道經》是世尊對所有弟子最基本的教誨,它還不是戒律,你還不夠資格守戒,先要學做一個好人,你要成佛你人都做不好,你怎麼成得了佛?所以先教你做人,做人十善業,你要修十善業。經一開端,佛就教我們怎麼去修,「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這個善法就是講十善業。我們把這些句子念得清楚一點,「晝夜常念善法」,你的心就善;「思惟善法」,你的思想就善;「觀察善法」,你的行為就善。佛接著教導我們,務必讓你的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個話重要,這個話是佛對初入佛門的人最重要的教誨。我們果然能夠依教奉行,你必定是真佛弟子。你要不能依教奉行,罪有應得,不可能倖免的,我們讀了應當要警惕。

《十善業道經》我們在新加坡詳細講過一遍,大概光碟有八十多個,經文不長,你不能夠透徹理解,怎麼能落實?如何能得到學佛的好處,方東美先生過去跟我講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享受你怎麼能得到?能信、能解、能行,你才真的得到。你真正得到了,你才會真正感謝老師,你才會知恩報恩。現在為什麼你不懂得報恩、不知恩?佛法真正好的味道沒有嘗到,你怎麼會知恩!為什麼你沒有嘗到?學佛,根本對於「佛」是什麼不理解。很多佛教徒,甚至於出家人,我問你一句,什麼叫佛、什麼叫法,什麼叫佛法,答不出來!為什麼要學佛?學佛有什麼好處?說不出來,你還能談得上修行嗎?所以這部經是學佛入門第一部經,《十善業道經》是第二部。學佛要從這部經學起,這是入門第一部經典,第一個課程,這個課程學不好,其他都不必談了,全都落空了。由於自己造作的罪業,『現自衰耗』,你現前所得的,樣樣不稱心、不如意。

【後復受殃。】

將來惡報還在後頭。

【死趣惡道。】

死了之後必定落在叄途惡道。所以現在我們要很冷靜的觀察,不可以自欺欺人。我這一生所看到的,出家人死的相沒有在家人好,我們看到很多老和尚過世,我們也常常看到居士往生,在這裡就提高了警覺。為什麼出家人不如在家人?在家人真修,出家人假修,完全欺騙信徒。從哪裡看?出家人死全身僵硬,在家人往生瑞相全身柔軟,從這裡看到的。全身僵硬,死的時候很恐怖,他害怕,必墮叄途。死的時候全身柔軟,他走得很安詳,決定不墮叄惡道。在家人走的時候神智清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出家人走的時候迷惑顛倒、神智不清,徒弟在旁邊不認識了。這個不得了,煳裡煳塗死,他就隨業力牽引,他沒有能力辨別。中國人講「五福」,五福最後一個是「好死」。好死,你將來好生,你生到好地方去;你死得不好,將來就生叄惡道,這肯定的。細心去觀察你就看出這些業因果報,你看到之後你自己才會警惕,「我將來死的時候怎麼辦?」現在依舊還要造業,將來果報,許許多多走的人那個樣子就是我們的借鏡,我們像他那樣就糟了!

黃念祖老居士有一次跟我聊天講得好,他說在古時候修行證果的人,在比例上講出家男眾最多,排名第一,第二是出家女眾,第叄是在家男居士,第四是在家女居士。現在顛倒了,修行最有成就的、比例最多的,真正念佛往生的,在家女居士排第一,在家男居士排第二,出家人排在末尾,顛倒了。在家人造業少,出家人造業重,上欺騙佛菩薩,下欺騙善心的信徒,這還得了!養尊處優,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不知道真正修行。如果嚴格的來說,你出家是為什麼?你要說修行、往生、成佛、證果,在家一樣可以完成、可以做到,你不應該出家。出家的使命是什麼?續佛慧命、弘法利生。就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出家就要講經說法,做一個義務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工作者,把聖教教導一切眾生,我們是幹這個的。出家沒有幹這個事情,你是好人什麼壞事情也沒做,什麼壞念頭也沒有,你都有罪。寺院就是一個學校,住持是校長,裡面出家人是教職員,你這個學校沒有教化眾生你就有罪。現在我們這個附近學校不少,如果這個學校校長、老師都很好,都沒有做事,天天不上課,天天不教學生,我想市政府一定要把他撤職查辦,「我沒做壞事」,你沒有盡到你的責任。你選擇這個行業,這個行業是教學的行業,是佛陀教育,你既然選擇這個行業了,你沒有把這個行業做好,你就有罪。

現在出家人墮落的為什麼這麼多,死墮叄途的太多太多,你要不細心觀察你不覺得,粗心大意,細心一看不得了,太可怕!可怕到什麼?自己都沒學好,怎麼能把別人教好!自己叄皈五戒都沒做到,還天天傳叄皈五戒騙人。我跟大家講真話,我年歲大了,快要死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希望大家覺悟,希望大家趕快回頭,只要這一口氣沒斷,真正懺悔回頭還來得及;到你這口氣斷了,那你就來不及了。到你年歲衰老,很多得老人痴呆症那就完了,那就必墮叄途。你要曉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第一個條件是臨命終時頭腦清楚,最後一念是求生淨土、是阿彌陀佛,他才能去得了。神智一迷煳,家親眷屬都不認識了,阿彌陀佛也忘掉了,這叫真正可怕,別人幫你助念都沒有用處。為什麼?不能接受,他也聽不進去,甚至到那個時候他也聽不懂,這些事實真相都要我們在平常細心去觀察。墮惡道,佛在這邊講:

【輾轉受痛。酷不可言。】

地獄的果報,諸位細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你就知道,這個經我們講過,也留著有錄像流通。塬因:

【皆由積惡。其行不善。】

為什麼有這樣悽慘的果報?都是因為積惡,天天在累積惡行,你沒有善行,這還得了!我們自己每天要反省,要找出自己的過失毛病,天天把這些毛病改過來,這叫真修行。不去自己找毛病,毛病天天在累積,愈積愈多,你的業障、罪過愈來愈重,這可不得了,這真的沒救了。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十二集)

2001/9/25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12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二十四面,看最後一行經文:

【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緣所之。精神報應。根本從來。謂言事佛致是衰耗。不止前世宿祚無功。怨憎天地。責聖咎天。世人迷惑。不達乃爾。】

向下經文是釋迦牟尼佛慈悲的開示,經文分成兩段,第一段是「愚人招尤」,第二段是「善惡明訓」,給我們說明善惡的大道理。第一段裡面又分兩個小段,我們看第一段。

「不達」,對於世出世間,用現在的話來說,人情事理不通達,怨天尤人。這個事情佛說得好、說得很透徹,言語不多。『愚人盲盲』,「愚」在佛法裡面有五個意思,註解裡頭有。第一、沉迷五欲,貪著五欲六塵的享受,這是愚人。第二、是非顛倒。第叄、喜惡憎善,搞十惡他歡喜,你提倡十善他不歡喜,愚人。第四、聞道不解。第五、從惡道中出來的,他帶有惡道的習氣。佛經裡面叫愚人,有這些意思在。我們自己要反省、要檢點,我們有沒有這些弊病,如果要有,我們自己是愚人。「盲盲」,兩個盲兩個意思,心盲眼也盲,無知到極處!這註子裡頭是:心思昏迷,無正知見,稱為盲盲。不曉得事實真相。

『不思宿行因緣所之』,沒有想到你過去生中所造的是什麼因。過去生中我們確實不知道,這一生當中,以前這些年來,我們能夠想得到嗎?童年、少年、壯年一直到今天,細細想想我們造的是些什麼因?現在所受的果報。古德說:「四十歲之前帶著有過去世的因緣,四十歲之後是你這一生所造作的」;換句話說,四十歲之後,你的吉凶禍福你自己要完全負責任,四十歲之前當然自己要負責任,因為你還帶著過去世的業因習氣。幾個人懂得這個道理?正因為愚痴盲目,他才敢膽大妄為。現在這個世界魔太多,我雖然是比較明白的人,環繞在我的周邊都是魔,天天在旁邊照顧我的,你們都覺得不錯,我眼睛看的全是魔,群魔,他們自己不能覺知。如果拿經典去對比一下,他應該會發現,你是不是貪戀五欲六塵、是不是貪戀享受?這一條你有。你是不是是非顛倒?有。這個世間好事看作壞事,壞事看作好事,好人當作壞人,壞人當作好人,正法當作邪法,邪法當作正法,是非顛倒。是不是喜惡憎善?給你說善,點點頭也歡喜,一剎那就忘記了;給你講惡很高興,永遠不會忘記,念念都在造十惡業。給你講經說法,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你還是不懂。所以這五條,你只要一對,你不是愚人誰是愚人?你不是魔誰是魔?

真的在這個世間,弘揚正法不容易!在這個大染缸當中能夠不被污染非常難得了,我們還要勸別人回頭,真是難之又難!怎麼辦?能有一個回頭也不錯,不要希望大家都聽明白了、大家都回頭了,一千人當中、一萬個人當中有一兩個回頭,我們就很滿意,這是可能的、是有的。要想大多數人都聽懂、都明白、都覺悟,不可能!佛來了恐怕也做不到。什麼塬因?「愚人盲盲」,業障太重了。不知道反省,不知道改過,一天到晚混日子,你說多可怕!真正修行人每一分鐘的光陰都非常寶貴,「寸金難買寸光陰」,不能叫這一天空過,不可以叫這一年空過,那還得了!這才叫勇勐精進。

「宿行因緣」,《講記》裡頭有一段,我念一念不必再說了,是講過去生中所造的業因。如佛經中說,這是我們引用一段經文,「佛在祇洹說法」,祇洹精舍說法。「有六十初發心菩薩。共到佛所。五體投地。悲淚如雨。」向佛懺悔。這個經文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這個經我們曾經講過叄遍,都留著有錄音帶。「各問宿世業緣」,自己不曉得,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佛很慈悲跟他說了。「佛言:汝於拘留孫佛時。出家學道。道心減滅。」出家的時候不錯,發的心很勇勐,一年不如一年。我們佛門裡頭有個諺語說:「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二年佛在天邊,出家叄年佛化雲煙,沒有了。」這是說明你的道心煺轉,煺得太快了,叄年五載之後目中就沒有佛菩薩,經上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其時有信心檀越。供養二法師。極其欽敬。」這是說有兩個在家居士、有信心的居士,供養兩位法師,對法師非常恭敬,你看了怎樣?生嫉妒心。「汝於是時。生嫉妒心。在彼檀越。說法師過。」在信徒裡面說法師過失、毀謗法師,讓這些信徒對法師信心煺失。「令彼漸生輕慢。斷其善根。」你把這些信徒善根斷掉了。「以是因緣。墮於四種地獄中。若千萬歲。」墮落地獄這麼長的時間。「後得為人」,地獄出來之後你生在人道。「五百世中。生盲無目。」在人道裡頭投胎做五百世的人,生下來眼睛就瞎了,生盲,過去造的罪業。「愚痴無知。常為人所鄙賤。」沒有人看得起你。「汝等將來命終之後。於五百歲。正法滅時。尚生惡國惡人之處。為下賤人。被他誹謗。迷失本心。」你想想看,這個果報多悽慘!「過是五百歲。滅盡一切業障。得生阿彌陀佛國。」你才能遇到淨土宗,你才能念佛往生把你的業障消盡。由此可知,我們造業很容易。《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所講的比這個還要嚴重,都是我們平常非常容易在造作,我們看到這個情形,可憐!

佛菩薩悲憫末法眾生,所以出現在這個世間,為我們整理會集一部《無量壽經》,拯救末法九千年眾生的。夏蓮居老居士不是普通人,我不知道他的身分,但是猜想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的,肯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的,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做不到。我有一年,曾憲煒居士,以後他出家叫悟成法師,我聽人家講他還俗了,好像還在邁阿密。他請我到邁阿密去弘法,我們塬定的講題是講《地藏經大意》,結果到邁阿密之後,我看講堂裡面坐的聽眾一半是美國人,我看了很歡喜。曾憲煒居士的英語翻譯能力很好,他擔任翻譯,我看那麼多外國人,難得!我題目就換了,不講《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意》,我講《認識佛教》。現在《認識佛教》小冊子就是從錄音帶上寫下來,在邁阿密講的,外國人很得受用。在我沒有去之前,我們寄了很多結緣的書過去,這裡面就有《無量壽經》黃念祖居士的《註解》,那個時候剛剛印出來,前面有夏老居士的一張照片。這個書寄到之後,我人還沒到,曾居士把這些書給那些外國人看。邁阿密是很奇怪的地方,很多奇奇怪怪的人,我們現在講特異功能、有神通的。曾憲煒居士很喜歡神通,所以跟他們往來很密切,就把夏老居士的相片拿給這些有神通的人看,他們看了之後非常驚訝,他說這個人身上全體透明的。我們一般人有通靈的人來看我們,我們身體漆黑的,裡面亂七八糟,污染太多了。他說這個人是透明的,而且說這個人是再來人,但是他現在已經不在世間了。說得完全正確,我到邁阿密的時候,曾居士把這個事情告訴我,這些有神通的人看得出來,不是凡人。

以後我認識了黃念祖老居士,在中國弘揚這個本子只有他一個,在海外也只有我一個,我們兩個人弘揚這個本子,反對的人很多,真的是不容易。這個本子從中國大陸傳到台灣,李炳南老居士得到了,曾經在台中的法華寺講過一遍,他寫了簡單的註解,眉註。我到台中親近他老人家的時候,他把這個本子交給我,我一看就生歡喜心。韓館長五十歲的時候,我就發心講這部經給她祝壽,這好事情!所以她當時印了叄千本。我到台中跟李老師報告,李老師一聽搖頭,他說:「現在機緣不成熟,你不能講這部經。」可是經本印了?「沒有關係,跟大家結緣。」

所以在台北改講《大佛頂首楞嚴經》。這個本子就一直放在書架,也就忘掉了。到李炳南老居士往生的時候,我整理舊書又看到這個本子,想起老師當年把這個本子交給我,大概現在緣成熟了。所以我把這個本子帶到美國,美國的同修們看到歡喜,大家發心印一萬本,迴向給李老師高增品位,在海外就流通了。許多人看到歡喜,就來找我講這部經。所以第一部開講在美國,在美國講過幾遍,在加拿大講過一遍,以後回到台灣,總共我講這部經講了十遍,最近在新加坡講的是第十一遍。

佛菩薩再來,肉眼凡夫不知道,在這裡批評會集是錯誤的,「居士哪有資格來會集?」其實會集又不是夏蓮居起頭的,頭一個會集是宋朝王龍舒,你為什麼不反對他?第二個會集的,清朝鹹豐年間魏源居士,你也不反對,你為什麼反對這個本子?其實反對的塬因沒有別的,反對我,我提倡哪個本子,那個本子就要反對。我在講經的時候說過,如果會集本不能用,一定要用塬文,首先我要問問:你們寺廟裡頭經常做的這些懺儀、課誦全是會集的,早晚課誦是會集的,不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不能要。你們拜的《梁皇懺》,《梁皇懺》是會集本也不能用,《水陸懺法》也是會集本,全部都不能要。你們以後這些經懺佛事都不要做了,乖乖的念經,好!統統都是會集本,為什麼單說《無量壽經》會集本不能用?所有會集本都不能用,那就很好,乖乖的去讀塬本、讀佛經。沒有道理!

我們一般人沒有這個智慧,聽這些歪道理往往就上當,就受他蒙蔽,這真是愚人盲盲,矇昧無知,不知道造作這個業因果報多可怕!許多人已經受持《無量壽經》念了不少年,你現在一說,他不敢再念,換別的本子將來不能成就了,你要負因果責任,這個因果責任太可怕了。所以現在這個世間是魔世,魔太多太多了,魔的力量太大太大了,我們不是他的對手。所以逼著我沒有法子,我經不講了,我已經宣布在香港我不講經,在新加坡也不講經,教學我也不教了,所有一切活動我都不參加了,全部煺出,煺到攝影棚裡面來做錄像帶,沒法子!為什麼這樣做?外面魔的世界太大了,沒有辦法,不能不煺!沒有大力的護法,我們被逼,逼到這個樣子。

在此地聽說他們安排叄場講演,台北一場、台中一場、高雄一場,如果我上台再講演,我違背了我的誓言;不去又得罪人,怎麼辦?我想了一個方法,上台大家都是要看看我,我上台給大家看看就好了,目的就在那裡,多看看!我不講演了,沒話好說,免得別人造謠生事。在台上解答問題,答問,你們提出的問題,我在台上給你們解答,我不講經,我也沒有講演。你們找我上台,我只有答覆問題,沒有問題就鞠躬下台,我們就散會,這個方法好。儘量避免給別人造罪業的機會,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我勸同學們,好好的去讀《了凡四訓》,我學佛第一部讀的經就是《了凡四訓》,那個時候我二十六歲,朱鏡宙老居士他送給我的。他那個時候辦了一個「台灣印經會」,印的量不大,種類也不多,有《了凡四訓》,他送給我。我讀了之後非常受感動,我對於這些果報深信不疑。那個時候朱老對我非常愛護,他跟李炳南老居士同年,那個時候大概是六十六歲的時候,沒有事我去看他老人家,他講故事給我聽,完全講他自己親身遭遇的因果報應。

他跟我說他學佛的因緣,真正看到鬼,他才相信。從前他的老岳父跟他講,他不相信,他的岳父是章太炎先生,民國初年中國的國學大師,在文學上很有名望的。章太炎在世曾經做東嶽大帝判官,做了一個多月,他講給他聽,他半信半疑。一直到他自己真的遇到鬼,抗戰期間在重慶,他是學財經,那個時候他擔任西康、四川兩省的稅物局長。抗戰勝利之後,他是浙江人,他做浙江財政廳長。他說在抗戰期間,有一天晚上跟朋友在一塊打痲將,打到深夜大概兩點鐘左右才散場,散場回家,那個時候官雖然大,沒有車要走路,路上雖然有路燈,沒有現在這麼明亮,很遠才有一盞燈,大概燈光是二十燭光,若有若無。他在路上走,回家的路很長,有一個女人走在前面,看得很清楚,距離不遠,他也沒在意;大概走了將近半個小時,他忽然警覺到,天這麼暗、這麼晚,怎麼會有一個女人出來走路?這一想他寒毛直豎,再仔細一看這個女人,有上身沒有下身,嚇死了!他從這裡才相信,真的看到了,而且不是眼花,在一起走了半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這是他學佛的因緣,以後他學佛之後,他說那大概是觀世音菩薩變現的,要沒有這個境界的話,不可能學佛。他的那些故事多得不得了,我偶爾講經的時候也穿插一兩個,非常有趣味,都是真的不是假的。因果報應我們要相信,你要不相信將來墮落叄途,你的虧可吃大了,一定要認真學習。

『精神報應。根本從來。』我們這一生學佛,得到的樣樣都不順心、不如意,這個時候就要仔細反省檢點,一定是學錯了。不是在理論上錯了,就是在方法上錯了,再不然就是業障深重,曲解經義。日常在生活當中,依舊隨順自己煩惱習氣,造作的罪業自己不省察不知道,認真反省這才發現。現在一定要靠自己,為什麼?親朋好友看到你做壞事不會勸告你,說老實話也不敢勸告你,勸告你你反過頭來把他看作冤家對頭,「你怎麼竟說我壞話,我哪有你說得這麼壞」,不承認,死不承認!還有誰肯教你?所以現在修行完全要靠自己。從前父母會教導我們、尊長會教導我們、老師會教導我們,好同學、好朋友會勸導我們,現在全沒有了,太可怕了!沒有人提醒你,你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你要負因果責任。今天修行成就比從前困難太多太多了,這不能不知道的。所以要曉得塬因,我們受苦受難,把這個苦難的塬因找到。

台灣同胞們最近受的水災、風災,有沒有去找塬因?沒有!如果真正去找塬因,把這個塬因消除掉,災難就可以化解。現在人不相信佛法,你要是相信佛法,佛把這個塬因講得很清楚。《楞嚴經》上講的,風災是什麼?風災的業因是愚痴,水災的業因是貪慾,你又愚痴、貪心天天增長,這是真正的業因。火災的業因是瞋恚,地震的業因是不平,心不平、貢高我慢遭受地震。現在人不相信,學佛的人也不相信,這是自然災害,與我們起心動念有什麼關係?他不懂。大乘經上說:「依報隨著正報轉」,《華嚴經》講宇宙人生的起源,世界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一切萬物從哪裡來的?佛在《華嚴經》上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佛這兩句話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的心地果然純淨純善,現前你的生活是什麼世界?華藏世界、極樂世界。我們兩個人同在一起,你在六道搞輪迴,我在極樂世界,我在華藏世界,為什麼?心不一樣,變出來的境界不一樣。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境界就清淨。

我教你們不要看電視、不要看報紙,統統都把它放下。我偶爾也看看,我看跟你們看不一樣,絕不受污染。我看是什麼?看因果報應,不相同!我看到果我知道因,我看到因知道果,我不會被它迷惑,我不會被境界所轉。你得學這個本事,從哪裡學起?先不看,修自己的戒定慧,戒定慧有了基礎,你再去看那就不一樣,跟平常看的不一樣。你看這是業因果報,你看的是佛法,你看一切眾生造作所受的果,你就想到佛在經上講的句句都能夠對上來,印證。然後才知道佛在經典字字句句都不是虛構的,都是事實真相。你要找「根本從來」,你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小事,個人生活的問題;大事,國家天下安危動亂,都有它「根本從來」,你不知根本從來,你怎麼解決?

現在美國發動中亞的戰爭,能解決問題嗎?不能解決。為什麼?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縱然把阿富汗全國的人統統消滅掉,它全國的人馬上到美國去投胎,變成美國人的兒子、孫子,將來再來報仇,你有什麼辦法?太可怕了!冤家債主到你家裡來了。我七七年在香港講經,在光明講堂壽冶老和尚道場,演《楞嚴》講兩個月,他那個講堂上頭有一副對聯,我印象很深刻。上聯是「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下聯是「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寫得好!那些冤家債主跟你深仇大恨才投生到你家,做你兒子、做你孫子,到最後會把你搞得家破人亡,他來報仇的,冤家宜解不宜結。所以報復不能解決問題,一定要用和平的手段,要想「根本從來」,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高智慧。不可以結冤讎,遇到這些冤親債主,我們曉得過去生中我跟他有冤結,他今天對我不善,我了解,我現在怎樣?我現在對他更善,把冤結化解,決定不能報復,報復就錯了。

現在社會,許許多多都是誘惑我們、都是迷惑我們,最平常見的是競爭,到處都看到競爭,競爭還得了!競爭提升就是鬥爭,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戰爭再提升世界末日來了,大家同歸於盡。誤導了我們,以為不競爭就不能賺錢,不競爭就不能夠得到社會高的地位,他全錯了。《了凡四訓》念通你就明白,一個人「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你做總統的命,你不競爭你還是作總統,為什麼?你命,你命在那裡,不是你爭來的。但是你有這個命,你再去競爭,把你的福報就打了對摺,甚至於有的時候打到一折、兩折,你說你虧吃的大不大?你發了大財,你命裡有十億的財,你去競爭,結果只發一億的財,另外九億丟掉沒有了,折福折掉了。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想錯了、做錯了,真叫冤枉!大家都想發財,我們在報紙上、廣告上,「向錢看」,這成什麼話!沒有一個人不愛錢,好了,愛錢把那個大水愛來了,貪心感召的水患,你想想看,你損失多大!

真正財富,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從哪裡來的?財布施得來的,愈施愈多,源源不斷這才叫真的發財了。你們同修供養我的,我一轉手交給「基金會」的總幹事。這些錢做什麼?我們這次在這裡四十個小時,將來做光碟流通就用這個錢,大家的功德!你們真的種了善因,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你們將來的果報有財富又有聰明智慧又有健康長壽,這多好!我如果把這些錢統統裝到荷包裡,你們有福我有災難。我懂得用錢,用錢是高度智慧,絕不錯用一分錢。你賺錢是福報,你命裡頭有福,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都會把你命中的財富全部得到。你要是行好事有善心,你的福報會增長;你要是惡的心,方法錯誤,你的福報會折損、會打折扣。這個道理,現在世間人沒有人懂,我看到他們真的是很可憐,經上常講「可憐憫者」,我看到這些人我又不能說,心裡想「可憐憫者」!這句話非常重要,「根本從來」,無論是福,無論是禍,都要知道觀察「根本從來」,你就會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不知道根本從來,『謂言事佛致是衰耗』,他錯怪了佛,「佛菩薩沒有保佑他」、「佛菩薩沒有保佑他發財、沒有保佑他升官」,倒過頭來怨恨佛菩薩,這個錯了。『不止前世宿祚無功』,「止」是停止,前世造作很多不善,這一世依舊還造不善,這就錯了。從前造的不善沒有關係,現在覺悟了,從今天回頭。我勸諸位同修要把心定下來,心清淨、心定是大福報,你的福會現前。絕對不跟人爭,「競爭」這兩個字從我們心地裡頭拔除,真正去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的福報自然,自自然然的。爭跟求是要命,絕對不是爭來的,絕對不是求來的,是我們修得來的。修善因一定得善果,修財布施一定得財富,修法布施一定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決定得健康長壽。你要知道修因,「根本從來」是因,我們懂得這個因,懂得這個道理,知道這個方法,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修學,我們得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財富不必多,心想事成就好了,何必要那麼多放在那裡,那個沒有意義。想要多少立刻就有多少,這才叫真正財富。

我不需要積蓄,我不需要放在銀行,放在銀行那個錢是死的,錢要流通、要布施,世間苦難的人很多,我們全心全力幫助他。花完了不要著急,明天又來了,自自然然就來了,而且來的是愈來愈多。愈多你就要愈布施,趕快把它用掉,不要儲存;你這一存,病就發了,貪瞋痴的病就發了,這一發作,嚴重的連命都丟掉了。所以不要積財、不要貪財,常常要照顧那些不如我的苦難人,常存慈心、常行慈事,你自然得事事喜樂、吉祥如意。所以,覺悟了,從前做的種種不善,我們的想法不善、看法不善、說法不善、作法不善,趕緊把它止住,回頭是岸,改過自新,這就對了。你要是不懂這個道理,不斷掉自己惡的念頭、惡的思想、惡的行為,你還『怨憎天地』,老天爺對不起你,『責聖咎天』,「聖」是聖賢、諸佛菩薩,責怪他們,你造的罪業可就重了!但是造作這些惡業的人很多,我們時時刻刻都會遇到。佛在這裡講『世人迷惑,不達乃爾』,這兩句是釋迦牟尼佛感嘆的話,世間人理不通達,事迷惑顛倒。「乃爾」是到這樣的程度。這是真正愚人,真正的可憐人。底下一段接著講,「不達」是自己束縛自己。

【不達之人。心懷不定。而不堅固。進煺失理。違負佛恩。而無返覆。】

『返覆』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回頭。『而無返覆』,你不能回頭。不明理的人、不通達事的人,他的心猶豫不定,他的信不堅固,就像前面講的若有若無,猶豫不決。『進煺失理』,佛在經上講的這些道理、聖賢人的教誨,這些大道理是我們在一生當中進煺的依據,他不懂,他沒有,辜負了佛的恩德。因為這些人都是學佛人,不知道回頭,不知道改過自新。

【遂為叄途所見綴縛。自作禍福。】

『叄途』就是地獄、餓鬼、畜生。叄途的業因是什麼?貪、瞋、痴。就是說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被貪瞋痴綴縛,你被這個錯誤知見拘束、纏縛,你沒有辦法擺脫,於是你造作的結果『自作禍福』。禍福根源從哪裡來的?自作自受。真正曉得事實真相,你絕對不會怨天尤人,我們還有救;如果怨天尤人,這個人沒救了。知道是自己造作的,我們就有救,趕緊回頭。末後這叄句:

【罪識之緣。種之得本。不可不慎。】

這叄句話我們要留意,決定不能夠疏忽。『罪識』就是法相宗裡面所講的八識五十一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是一切眾生造作罪業的根源,所以叫做「罪識之緣」。阿賴耶識裡頭含藏的種子是因,五十一心所,特別是二十六個煩惱心所是助緣,惡因再加上惡緣,惡的果報就現前,災禍就現前。『種之得本』,「種之」就是我們平常思想、見解、言語造作,落在阿賴耶識裡面就變成種子,惡的種子。所以人不能有惡念,不要以為我想惡的事情不要緊,沒有關係,你錯了!一個惡念,阿賴耶識裡就一個惡的種子,惡的種子遇到惡緣,立刻就起現行,太可怕了!所以佛才教我們,「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佛在這裡教導我們,「種之得本,不可不慎」,一定要小心謹慎。今天時間到了,我們講到此地。

(第十叄集)

2001/9/26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13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二十八面,我們從經文看起。

【十惡怨家。十善厚友。安神得道。皆從善生。善為大鎧。不畏刀兵。善為大船。可以度水。有能守信。室內和安。福報自然。從善至善。非神授與也。今復不信者。從後轉復劇矣。】

這一段經文是世尊用比喻為我們說出善惡的果報,也可以說是善惡的利害。首先我們要明瞭十惡是怨家,不是好友,十善才是好友。今天在這個世間,許許多多人把怨家看成好朋友,把好朋友看成怨家,這就叫是非不明、顛倒錯亂,就是前面講的愚人。我們自己冷靜的反省,我們是不是屬於這一類的顛倒眾生?在現前社會,如果不是佛為我們說穿,恐怕自己這一生都要被怨家欺騙了。你不認識他,你隨順他造惡,養成造惡的習慣,這還得了嗎?不知道因果報應的可畏。如果是個明白人,頭腦清楚的人,世出世間法,沒有別的,就是因緣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這是真理,絕對不是欺騙人的言論,我們細心觀察果報就在眼前,就在我們的周邊。

佛家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看因果報應,看什麼?看因果的轉變,因變成果,果變成因;看因果的循環,看因果的相續,你才能把世出世間的真相看清楚了。這就是佛法當中常講的「看破」,看破什麼?就是看破這些事實道理。你能夠認識十惡是怨家,十善是好友,這是真正有學問;真實的學問,真實的見識。遠離怨家,親近厚友,這個人就是覺悟的人。如果遠離厚友,親近怨家,這個人是煳塗人,這個人是凡夫。凡聖的差別,就在此地。永遠斷除十惡,「晝夜常念十善,思惟十善,觀察十善」,這個人就是佛、就是菩薩。「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毫分不善是什麼?十惡,十惡一絲一毫都不能夾雜在善心裡頭,不能夾雜在善思惟裡面,這個話重要!這些話是釋迦牟尼佛在《十善業道經》上講的。

『安神得道,皆從善生』,這是講享受,方東美先生所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什麼?就是這兩句話。「安神得道」,我們身心安穩,吉祥自在,你得到了。你怎麼得到的?都是從善生,只要你真正能夠做到心善、思想善、行為善,你就得到了。你得到這個享受,跟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無二無別。

諸位能夠把這四句體會得,真正落實了,你今天住的是什麼世界?絕對不是台灣現前的亂世,絕對不是大風大雨災難的這個世間,你住的是華藏世界。這四句不能落實,他住在災區,受災受難,五濁惡世。五濁惡世跟極樂世界跟華藏世界同在一個地方,一絲毫間隔都沒有。你到底住哪個世界?為什麼同在一個地方,它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大乘了義經上常講:「境隨心轉。」我是善心,這個社會是善良的,這個世界是善好的;我的心是惡,這個世間是濁世,這個世間是亂世。境隨心轉!《楞嚴經》上說得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有能力轉境界,你就是諸佛如來,你就是法身菩薩。

你要問我,我現在住在哪裡?我告訴你:「我住在極樂世界,這裡就是極樂世界。」真的,一點不假!你們住五濁惡世。道理在哪裡?我能轉境界,你們被境界轉。我這套本事從哪裡學來的?從經典上學來的。學了,要能落實;不能落實,不管用!也就是說統統要做到,把自己過去今生種種不好的習氣,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不再搞生死輪迴,你就得解脫了。

一切都要隨順佛陀的教誨,我們自己智慧沒有開。智慧沒有開,怎麼辦?聽佛的。為什麼要聽佛的?佛是我們自性性德全體的流露。學佛就是隨順性德,不是跟著釋迦牟尼佛走,不是釋迦牟尼佛牽著你的鼻子走。你這麼想,你就錯了。釋迦牟尼佛所作所為是自性圓滿性德流露,我們跟他學,也就是跟自己自性學習,這才是真正的殊勝!

何以知道釋迦牟尼佛思想行為是自性流露?因為他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自性流露。如果他還有妄想分別執著,他教你怎樣,那他是牽著你的鼻子走,絕對不是隨順自性,是隨順某一個人。這個人是善人,帶你到叄善道;惡人,就拖你到叄惡道。你自己可憐,不認識人。什麼叫聖人?聖人是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我們在講席當中,用更白的話來說,他沒有自私自利,他沒有名聞利養,他沒有貪瞋痴慢,他不貪圖五欲六塵,這個人就是隨順自性。

為什麼要這個說法?自性,一切眾生個個具足。這不是修來的,不是從外頭得來的,是一切眾生本有的。自性裡面確確實實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德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能力,萬德萬能),有無量的相好。非常可惜,被你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把它障礙住了,你的性德不能現前,變得這麼愚痴,一天到晚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你把這個障礙除掉,你的性德不就現前了嗎?佛說得有道理,只要把障礙去掉,我們的性德就恢復;恢復了智慧,恢復了德能,恢復了相好。

過去沒有人教導我們,我們不知道。現在遇到佛,佛在經上這樣教誨我們,我們明白了,我們覺悟了,只要放下這些障礙,你本來是如如佛。所以《華嚴》、《圓覺》都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本來是佛。諸位每天念《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也說:「一切皆成佛。」這個話是真話,是實話。你所以成不了佛,就是因為你不肯把你性德上那些障礙放下。你自己不肯放下,那有什麼法子!

這一樁事情,任何人都幫不上忙,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障礙是你自己造成的,必須你自己把它捨掉,不是別人給你造成的。你要是通達這個道理,我們這一生當中,吉凶禍福都是自作自受,不會怪人,絕對不會怨天尤人。為什麼?理事、因果明白了,通達了,沒有一樁不是自作自受的。

這是講自己的享受。「安神」,這個「神」就是我們講的精神,心安,心安理明白了。「道」,就是道理。理得,心就安了;心安,理就得了。你的心不安,你有憂慮,你有牽掛,你有煩惱,你的心不安。為什麼不安?道理沒搞清楚,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理論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你的心怎麼會安?你生活在憂慮恐怖之中,這個生活很可憐!佛在經論上常講「可憐憫者」,就是指這些人。

「安神得道,皆從善生」,你看看這一句教訓多好!我們要想在這個世間、亂世,身心安穩,自在快樂,可不可以得到?能得到,皆從善生。只要你心善、思想善、行為善,你就很快樂,你就得到了。「人生最高的享受」是真的,不是假的。動亂、災難就在我身邊,我都很快樂,一絲毫沒有畏懼,沒有害怕,不驚不怖。為什麼?理事清楚明白了。到自己要送命的時候,怎麼辦?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哪有生死!不懂道理的人,有生死,有苦樂。通達之後,才知道「我的身,我現前一切的環境,本來不生也不滅」,《中觀論》裡面講「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你完全證實了,事實真相確確實實如是。《金剛經》上說得更明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事實真相,災難現前是夢幻泡影。

如果你要是真正覺悟明白了,你晚上作夢,在夢境夢到一頭老虎要吃你,你很歡喜,「這是作夢,來!我餵老虎,我學菩薩」,你就很歡喜「捨身餵虎」了。你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看到老虎來了,趕快跑!嚇得走了。曉得事實真相,我們可以「捨身餵虎」,沒有災難。覺悟的人、明白的人沒有,迷惑顛倒的人有,苦不堪言。迷惑顛倒的人,有畜生、有餓鬼、有地獄;明白的人,地獄、餓鬼、畜生都是極樂世界,都是華藏世界。這個道理很深,給你講的是事實真相,看你什麼時候能契入這個境界,你把這個事情證明了。證明了,就叫證果,就叫得道。

下面舉幾個例子,這幾個例子實在就是我們現前的環境。『善為大鎧,不畏刀兵』,現在這個世間很可能會演變成第叄次世界大戰,這是刀兵劫。美國那邊的同修打電話、傳真給我,非常著急,說:「如果這一次大戰爆發之後,我們怎麼辦?」這一段經文我們把它影印傳真給他,就救了他。「善為大鎧,不畏刀兵」,安安穩穩在刀兵劫裡面平安度過,修善!最近我教很多同修,我們要把目標訂在「心純淨,行純善」,真正做到純淨純善,所有一切災難都化解了。我一個人做到,我一個人的災難化解了,大家都做到,共業的災難化解了,這才是處理社會問題最適當的方法。不可以冤冤相報,冤冤相報是造成仇恨,那個仇恨愈結愈深,非常可怕!

我們同學當中,有很多都有一些佛法的基礎。你們想想,過去歷史上記載的方孝孺,來報怨的。他的祖先殺死一窩的蛇,大概有八、九百條蛇,把這一窩蛇殺掉了。蛇投胎到他家裡,做他的重孫;投胎到他家裡,做了犯法的事情,把他一家都滅掉,冤冤相報。這是事實,史書上有詳細記載,古人在筆記裡面常常引用。你以為你的怨家對頭把他殺掉就沒事了,他投胎來做你的孫子、做你的重孫,將來把你一家滅掉,你怎麼防範?滿清亡國,亡在慈禧太后手上。慈禧太后是什麼人?那拉族的後裔。那拉族在當年被清廷消滅,這個族消滅了,他的酋長曾經發一個誓:「我這個族剩下一個女人,也要報仇,也要把滿清滅掉。」慈禧太后就是他的後人,她是來報仇的。你在走運氣盛的時候,他對你無可奈何,他在那裡潛伏著,在那裡忍耐著;到你的運走下坡的時候,他就來了,他就出來了,他就來報復了。因果通叄世,不是一生把問題解決掉,生生世世。

所以我們學佛,作佛弟子,要明白這個道理,在這個世間不跟任何一個人結怨仇。人家跟我過不去,那是過去生中結的怨仇。過去不曉得,現在要修忍讓。忍讓是把這個怨結化解,來生就是好朋友,就會互助合作了。遇到別人欺負我,侵佔我的財物,毀謗我,陷害我,我都知道是前世的怨家,要做還債想,決定不要跟他爭。大家把《了凡四訓》念通了,你就明白了。如果你命裡頭有財,被別人霸佔去了。被別人霸佔去了,不是你命中的財。你命裡頭真的有財,什麼人都佔不去。那是他的應該還給他,歡歡喜喜還給他,自己再修福,你的財就源源不斷而來。佛在經教裡教導我們,發財的因是什麼?財布施,愈捨愈多,你要能捨財。捨財不但消災,捨財積福,歡喜捨財。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是正道。

所以學佛的人對世間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決定不能有控制的念頭,不可以有控制的念頭,不可以有佔有的念頭。你要問為什麼?因為你有控制人的念頭,控制一切物的念頭,佔有一切人、物的念頭,你想想你是不是在增長我執?增長我執說得清楚一點,法相唯識裡面講的「增長我見、增長我愛、增長我痴、增長我慢」,這四大煩惱天天在增長,你的果報在叄惡道,就這麼回事情。但是那個起因非常微細,就是常常有佔有,「這個是我的」,常常有控制,「我來支配」。錯了!我們學佛真正明白這個利害得失,這個念頭打掉了。

所以有很多人問我:「法師,你這樣、那樣?」我什麼意思都沒有,一切聽你們安排,你們怎麼安排我,我就到哪裡去。一切隨緣,沒有意思,沒有控制,沒有佔有,沒有自己想怎麼做,沒有。一切「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心裡頭一絲不掛,清淨自在。佛教給我們,我們跟佛學決定不錯。要想「我要怎樣、怎樣」,你的痲煩就來了。不要以為這是小事,這個小事影響到大事。大事,就是你的生死大事。極微細的一個念頭,都影響你的生死大事,不能不慎重!

所以處刀兵劫、處第叄次世界大戰,「善為大鎧,不畏刀兵」,釋迦牟尼佛八個字就把問題解決了,高明不高明?不能不佩服,真的五體投地。誰能這麼樣的簡單、明瞭,把這麼嚴重的問題解決掉?你們今天學會了,再有人問你:「世界大戰來的時候,怎麼辦?」你就把這八個字寫下來送給他。他要真懂了、會了,他的問題也解決了。

再看底下一句,就是台灣現在的問題,『善為大船,可以度水』。這兩次颱風的水患,大家受盡了苦頭。怎麼樣度過這個難關?修善。修善,水還是要來?真修善,水就不來了,水就沒有了。為什麼?所有一切天災人禍,都是不善感召的。人都是以善心對人,人怎麼會打仗?不可能打仗。打仗是兩方面都不善,交惡才會打起來。兩方面,有一方面善,就打不起來。一方面想打,一方面不打,就打不起來了。所以打架的人,一定是兩個人都願意打。一個人要打,那一個人不打,這個打的人,打他幾拳,他不還手,就打不下去了。你們想想對不對?打不下去,不就不打了;一定是雙方面都願意打。罵人的人,一定雙方面都願意罵。一個罵,一個不回腔,罵幾個鐘點,罵累死了,白罵了,對方沒有接受。事情不就化解了嗎?善的力量太大了!我們自己能行善,共業裡面有不共業。水患再大,行善的人不遭難,大戰爭裡面他也能夠安全度過,心善行善。

善的標準是十善業道,十善的反面就是十惡。我們要牢牢記住,佛家講修行,就從這個地方修起,連這一點都不懂,你修個什麼?修行,無非是把十惡的行為修正過來,變成十善。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是善。反過來,殺生、偷盜、邪淫這是惡。十惡,我們把它捨掉,奉行十善,這叫做修行。這是身的叄業。口,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是惡。我們回過頭來,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叫善,這是口四善。心裡面有貪、有瞋、有痴,這是不善,這是心壞了。把它修正過來,不貪、不瞋、不痴,你的心善。晝夜常念十善、思惟十善、奉行十善,所有一切災難你都不受,你是大福德的人。災難再大再多,你不會受的。佛舉出這兩個例子。

『有能守信。室內和安。福報自然。』如果你能夠遵守,你能夠相信,對佛的教誨一絲毫不懷疑,「室內和安」是你一家平安,你一家和睦。你這一個團體要能奉行,你們出家人一個小道場也是一個家,所有人都能奉行,你這個團體和睦,你這個團體平安,和安而後才能得道。「福報自然」,你不要憂慮生活條件缺乏,無需要憂慮,你的日子一定能過得去,縱然清苦一點也沒有問題,一定可以過得去。這個就是吉祥,就是福報。

諸位真正通達明白了,要不要存錢?不需要。存錢靠不住,錢會貶值。萬一一個大災難來了之後,美國如果經濟真的崩潰了,美金變成廢紙了。現在世界上許許多多國家發行的貨幣,都是以美金為基金,美金變成廢紙了,全世界的鈔票統統變成廢紙了,你怎麼辦?那個時候就要靠你有沒有福報了。所以有錢不要存錢,趕快拿出來修福。有福才是真的,永遠丟不掉,什麼樣的災難,你的福報都丟不掉,你終歸是有福。錢存在那裡是假的,那是夢幻泡影,絕對不是真實的。所有一切財產都靠不住,福報靠得住。福報怎麼修?這個世間有許多苦難的人、可憐的人需要幫助,我們要認真努力、全心全意、不求回報的去幫助他們,這是福報。

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世出世間第一等福報、最大的福報是什麼?幫助眾生覺悟。因為你給他錢,他沒得吃,你給他吃的;沒得穿,你給他穿的,救人一時,你沒有辦法永久幫助他。永久幫助他,是幫助他開智慧,幫助他恢復能力;他有智慧、有能力,他就能謀生,他的問題才真正解決。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他所做的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福報、第一等功德,就是天天上課,教化眾生。我們今天做的是這個事情。

我學佛是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的。學成之後,我也出來學講經。我在講台上講經,到今年四十叄年了,沒有間斷。我一無所有,我樣樣都不缺乏。沒有房子,走到哪裡都有好房子住。我也沒有車,走到哪裡去都有人替我駕車。身上沒有一分錢,走到哪裡,衣食住行不要自己操一點心。這是有福,這個靠得住。鈔票靠不住,有鈔票還操神。你想到哪裡去,買個飛機票,你還得訂票,痲煩透了!我一樣都不管,什麼都不曉得。人家帶我到機場,機票拿給我,我就上飛機了。機票從哪裡來的?不曉得。多少錢買的?不知道。幾點鐘起飛?都不知道。你問我:「今天是幾號、星期幾?」我不曉得,我不戴手錶,沒有時間。你說,多自在!為這些東西操心,那真是苦不堪言,那個日子不好過,還是過自在的好。永遠保持心地清淨善良,絕對不接受絲毫的污染,我們學這個,這是佛教給我們的,我們能信,我們能守。

『從善至善,非神授與也』,這是什麼?這是你自己的感應。你自己修因,你自己得的果報,不是神給你的,不是佛菩薩給你的。說老實話,佛菩薩沒有東西給我們,神也沒有能力給我們。我們沒有這個福報,如果佛菩薩、神給我們,你們想想看,合不合理?沒有這個道理。佛菩薩給我們什麼?給我們教訓,寶貴的教訓,幫助我們覺悟。

後面這兩句話是從反面來說,『今復不信者,從後轉復劇矣』。這樣寶貴的教訓,你要是不相信,你要不能夠去落實,你的痲煩大了,你往後的苦難只有天天增加,不會減少的。現在所受的,是佛經常講的花報。你死了之後來生的果報,果報不曉得比花報要嚴重多少倍。

再看下一段經文,在叄十一面最後這一段:

【佛言。阿難。善惡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離。罪福之事。亦皆如是。勿作狐疑。自墮惡道。罪福分明。諦信不迷。所在常安。佛語至誠。終不欺人。】

這一段是講因果不爽,決定要相信。今天的災難,我在新加坡、在澳洲有很多人問我,許許多多外來的團體來看我,幾乎都問我這一樁事情,可見得大家非常關心。我總的答覆就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誰是老人?釋迦牟尼佛是老人,孔子是老人,孟子是老人。「老人言」,就是經本。經本是老人言,你不聽,那你就「吃虧在眼前」,就這麼個道理。如果你真的肯相信世出世間大聖大賢的教誨,你這一生決定不會吃虧,決定不會受難,反而你會行善,你會修善,你會積德。現前提升自己的境界,你得到真正的快樂。決不是世間人想像當中那一種的樂,這個樂是世間人無法想像的。世間人享受的是五欲六塵之樂,我常常比喻那個樂是吸毒、打嗎啡,打的時候好像興奮一陣子,再不繼續打的時候,命就沒有了;繼續打,命也沒有了。世間人享受的那個樂,那不是樂,那是苦,那哪裡是樂!聖人教我們這一套是真樂,而是世間人決定沒有法子想像到的,你不入這個境界你不知道。自己一定要契入境界,佛經上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不入境界,你怎麼知道這個境界的快樂?所以極樂、華藏是境界上的快樂,只有提升自己的境界,你才能夠過諸佛菩薩的生活。

佛叫著阿難,阿難是我們大眾的代表,告訴他,『善惡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離』。這就說明,你造作的善,一定有善的果報跟著你;你造作的惡,一定有惡的果報跟著你,就如影隨形,不會離開你的;什麼時候緣成熟了,果報就現前。

因要變成果,當中要有緣,所以佛法對這個「緣」看得非常重。為什麼?每一個人,不要說過去生,就在這一生當中,我們所造作的業有善有惡,不可能是純善無惡。純善無惡,那是一個修行覺悟的人。我們沒有覺悟,決定是善惡混雜。這個事情痲煩了,到底將來是惡報現前、是善報現前?這該怎麼辦?佛教我們控制緣,把惡緣捨掉,雖有惡業,惡業沒有惡緣,惡的果報不會現前。我們有善業,這個善業我們增加善緣,把善的果報提前來報,這個法子好,這是佛教導我們如何趨吉避凶。為什麼不教你想不善的事情?就是把這個緣斷掉。所有一切不善的,我不放在心上,我也不想它,我也不會去做,惡緣斷掉了;以前造的惡的業因,不會有惡的果報現前。我們過去也曾經做過善事,也曾經有過善念,現在我們專想善法、專念善法、專做善法,善的果報很快現前,這麼個道理。這個善的果報,不是佛菩薩賜給我們的,不是神賜給我們的,佛把這個方法教給我們,我們自己修,自己得到的。

『罪福之事,亦皆如是』。善惡是講因,罪福是講果。善惡的因永遠不離開你,罪福的果報永遠也不離開你。『勿作狐疑』,這句話是世尊的苦口婆心,我們要能體會,勸導我們不能懷疑,這是事實真相。你如果懷疑,不相信,你還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自墮惡道』。不是佛菩薩降罪給你,沒有這個道理。也不是閻羅王降罪處分你,不是的。念念《地藏經》你就曉得,閻羅王很慈悲,總是希望你不要到餓鬼、地獄去。你偏偏要去,他有什麼法子!不是他要你去的。他在惡道裡頭行菩薩道,還幫助你早一天出去。你們細讀這些經典,你就曉得了。

『罪福分明,諦信不迷』。如果我們真正做到這一點,說「罪」就是講的因,我們造作的因善與不善;說「福」,福裡頭也有禍,這是講果。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必定受惡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諦信」是真信。「諦」這個字好,是把裡頭的道理與事實真相統統搞清楚了,你的信才是真信。你要沒搞清楚,你這個信是勉強的信,這個信不踏實。真信,你就不迷了。

『所在常安』,無論你在哪個地方,你是安全的,你不會遭難,所在常安。那個地區有災難,你去的時候,那個事件正好過去;或者你去的時候,災難沒有發生;或者是你離開之後,那個地方有災難,你不會遇到。為什麼?因種得好。

末後這兩句,要我們相信佛的話,『佛語至誠,終不欺人』。《金剛經》上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句句話真實。好,時間到了。

(第十四集)

2001/9/26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14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叄十二面倒數第五行,從經文看起。

【佛復告阿難。佛無二言。佛世難值。經法難聞。汝宿有福。今得侍佛。】

世尊這幾句話雖然是對阿難尊者說的,我們也代替阿難慶幸。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自己,我們的福報雖然比不上阿難。總而言之,還是有很大的福報。如果沒有福報,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肯定遇不到佛法;遇到佛法的人,都是有大福報!

我們看佛所說的,『佛無二言』,這句話顯示出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真誠的要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一生教導大家的,佛門裡面常講「講經叄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叄百餘會,要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有叄百多個大的單元,用四十九年的時間,句句話都是真實語。「二言」是妄語,是欺騙人的。「佛無二言」,說明他句句話是真實話,真誠到極處。所說的是什麼?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所以我們對佛才感恩,才知道這個教育在這個世間無比的殊勝。

人不能不接受教育,什麼教育是第一?佛陀教育第一,可惜現在人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受教育?不外乎兩個目的,一個是求聰明智慧,一個是求將來在社會上有謀生的能力,不外乎這兩樁事情。真正開智慧,真正得萬德萬能,就在佛陀教育裡頭。小從個人生活,大到國家天下大事,無論怎麼樣的繁瑣紛爭,用佛陀教育很簡單就化解,問題解決了。這麼好的教育,可惜現在世間人沒有人知道,把它看作宗教,把它看作迷信。你想世間人要遭這麼大的災難,那個災難的根源在哪裡?把自己的寶貝丟在茅屎坑裡面埋沒掉了,自己去過那個貧窮的苦日子。他家裡有無價之寶,把它丟到茅屎坑裡不要了,他到外面去討飯。現在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

佛家講「叄寶」,這個「寶」是什麼?寶是佛的教導。這些道理、方法是佛說的,佛是寶。佛不在了,佛所留下來的這些經論是寶。依照這個經論的道理方法去學習的,這個人是寶。叄寶是這個意思。所以諸位要記住,叄寶裡頭的僧寶,不是說出家人。出家人不肯修學,他哪裡是寶?他不是寶。在家人修學,那個在家人是寶。所以諸位要曉得,僧寶不是指出家人,僧團也不是指出家人,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僧」是團體,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學習,這個團體就叫做僧團。這四個人,不論是在家人、出家人。只要是四個人在一塊依照佛法的理論方法來修學,就叫僧團,這四個人就稱之為僧。所以僧不一定是指出家人,在家人可以稱僧。

從前李炳南老居士給人家寫字,他也稱僧。不但他稱僧,孔德成送他的對聯上面寫的「雪廬大和尚」。所以「和尚」也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也可以稱和尚,也可以稱「阿闍梨」,這些名稱不分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少。諸位要懂得,出家人的專稱,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決定是出家人。所以「和尚」、「法師」、「阿闍梨」、「僧」,在家人都可以稱,不分在家、出家,這些名詞我們都要懂得。

不要以為叄寶一定是出家才是僧寶,我們在家人沒有分,那你自己搞錯了,在家人有分。依照法寶修行的人,你就叫僧寶。由此可知,無論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只要真正依照佛的經典修學,你就是僧寶裡面的一員,叄寶有你一分。你不要以為你在叄寶之外,那你怎麼能得到叄寶殊勝的功德利益?這些事,現在社會上誤會的人很多很多,以為稱「僧」一定是出家人,沒有想到在家人也是僧。稱「和尚」,一定是剃光頭、出家的,不知道帶著頭髮在家的也是和尚。

「和尚」是梵語,意思是親教師,直接教我的這個老師,印度人稱和尚。我們學校裡老師很多,直接教導我的稱「和尚」,沒有教我課的,是我們學校老師,我們稱「法師」,所以稱唿有這個差別。一個是親自指導我的,一個雖然是我學校的老師,沒有上過我的課,我們通常稱法師。法師,不一定他是教過我的;和尚,他直接指導我、教導我的。我學佛法,章嘉大師指導我的,那是我的和尚;李炳南老居士指導我的,他是我的和尚。佛門裡面的大德很多,他沒有教過我,他不是我的和尚,所以我們稱他法師,不稱他和尚,道理在此地。這些名詞、術語、稱唿的意義,要搞清楚、要搞明白。佛說的話真誠,決沒有欺騙人的。

『佛世難值,經法難聞。』佛出現在世間,這個機緣很少;能夠跟佛同時出現在這個世間,這個機緣難得!「值」是遇到,很不容易遇到。佛雖然不住世了,但是佛的法運還沒有結束。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是一萬二千年,從佛入滅算起,佛滅度第一個一千年是正法,第二個一千年是像法,第叄個一千年以後,有一萬年的時間叫末法。我們現在生在末法時期,末法往後還有九千年,只要生在這個一萬二千年當中,這個命都算不錯,都是好命。這一萬二千年過了之後,這個世界上沒有佛法了,那個就很苦,沒有機會聽到聖賢的教誨,這就很可憐!我們雖然沒有生在釋迦牟尼佛的同時,生在釋迦牟尼佛的末法,算是初期第二個一千年,算是相當幸運,機緣很難遇到,就肯定要珍惜,不能錯過。

「經法難聞」,這句話我們不能夠輕視,不能夠大意了,聞佛法的機會不容易。佛在這個經一開端,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從明師受戒」,你必須要遇到一個善知識、一位老師,把經典的義理講清楚、講明白。如果講不清楚、講不明白,你遇到等於沒有遇到。特別是對於現代的知識分子,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理論依據,他怎麼會相信?我們對於佛法能夠深信不疑,憑什麼?對經典有相當深入的理解。你理解得愈深,你的信心愈堅定,你對於這個世間一切事,你看得愈清楚。觀察世間一切人事物要有高度的智慧,沒有智慧,你睜開眼睛看什麼?真的是濛濛一片,一無所知,什麼也沒看出來。

往年李炳南老居士教導我們,我們學佛的人,無論看人看事看物,至少要觀察八個方面,你才能說是粗淺的看清楚了。這八方面是什麼?看它的體、看它的相、看它的作用,就是「體相用」叄方面;看它的因、看它的緣、看它的果,這就是六方面;再看它的事、看它的理,八面。極微細的事物,你都要觀察這八面,才算是你有能力觀察了。有沒有深入?沒有,皮毛而已;八面是皮毛。

深入,看體,體之體是什麼、體之相是什麼、體之用是什麼;體之因、體之緣、體之果;體裡頭有事,體裡頭有理。每一條裡頭又有八條,八八六十四面,你才深入一層。再深入一層,這六十四面每一條裡頭又有八條,深入無有窮盡。所以佛經上常說「唯有諸佛如來,徹法底源」,這一句話很多人不懂。「徹法底源」是什麼?那個其深無底。我們今天有什麼人能一樁事情看到六十四面?六十四面才看到第一層,底太深了!我們看八面,好像看這個樹葉一樣,只看到一片葉子。看六十四面,看到樹梢了。難!實在是不容易。然後你才稍稍體會到佛那個觀察力是多厲害,我們怎麼能比!

說老實話,我們今天能夠觀察到八面,勉強說:「你不迷惑了。」你能看到六十四面,可以說:「你初入佛門,是佛門一年級的學生。」六十四面看不到,你是凡夫,你也迷惑顛倒。從這個地方體會到「佛法難聞」,真的難!怎樣才能契入?我們從總的綱領上來說,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你要不真正用這個心,你沒有辦法入門,沒有辦法契入。回想一想,我們今天用的是什麼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們用的心虛偽,虛情假意。對父母、對妻子都沒有誠意,都還要欺騙,還要隱瞞,你說成什麼話!這樣一來,八面你都看不到。八面看不到,說實在話,你連一面都看不到。我這是講老實話,這一生白過了。

古大德沒有像李老師給我們講得這麼詳細,但是他講過至少有六方面,「性相、理事、因果」。古大德常講我們觀察一切人事物要從這六面看,李老師說得詳細,教我們從八面看。佛家常講:「八面玲瓏。」八面,於是我們明瞭了。心不清淨,沒有智慧,你就看不出來。看不出來,你一定是隨業流轉,那你不能不受苦難;而這個苦難沒有止境,這是可怕的。我們迷惑顛倒,我們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苦,往下墜落,它不會往上升。為什麼不會往上升?你自己想想就明白了,不必問人。我每天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是善多、還是惡多?如果惡念多,惡的行為多,必定往下墜落。善的念頭多,善的行為多,才能上升。自己好好想想,是善多、還是惡多?是為我自己想的多,還是為別人想的多?為別人想的多,是善;為自己想的多,是惡。

諺語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去年在香港,亞視何守信來訪問我,就說出這句話。我就告訴他:「這兩句話誤導了一切善良的眾生。」誤導了!為什麼?以為自私自利是應該的。錯了!人要是「為」自己,天也誅你,地也滅你。人要「不為」自己,天不誅你,地不滅你。改一個字就對了。諸佛菩薩、世間聖賢不為自己,天也沒誅他,地也沒滅他。反過來,天也尊敬他,地也尊敬他,一切眾生都懷念他、都紀念他;沒有滅他。所以「經法難聞」這一句意思很深很深。

『汝宿有福,今得侍佛』。這是對阿難講:「你過去生中修的大福報,你不但遇到佛,還作佛的侍者,天天在佛的身邊。」這個福報太大了。接著看底下經文,在第叄十五面:

【當念報恩。頒宣法教。示現人民。為作福田。信者得值。後生無憂。阿難受教。奉行普聞。】

佛對阿難講,實際上就是對我們大家說的。今天佛雖然不住世,我們要把佛的形像看作真佛,念念不忘。看到佛像,聽到佛的名號,就要想到佛的教訓。佛是怎麼教我的?我應該怎樣修學?這個佛像、名號就無量功德了。看到佛的經典,這是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訓,最寶貴的教訓,能幫助我們脫離苦海,脫離輪迴,脫離十法界;能幫助我們回歸極樂世界,回歸華藏世界。你想想,世間還有哪一樁事情比這個重要?沒有了,所以稱之為「法寶」,我們要珍惜,天天讀誦,認真學習。果然能夠依教奉行,前面跟諸位說了,你就是叄寶當中之一,你是僧寶。僧寶要幹的事情是什麼?這一段開示,就是僧寶應當要幹的事情,你是世間大眾之寶。

隋唐之際,天台智者大師說了一句名言:「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這是跟一個好老師,學的都是純正的佛法,沒有學錯,他也能講,但是自己不能夠完全落實。「能說不能行」,諸位要記住,不是他完全做不到,是他做得不夠徹底,做得不夠圓滿。你不要以為「我光說,我不練」,那你就錯了。說老實話,他也不能說。他能夠做到六、七成,他做不圓滿,「國之師也」,他有能力教化眾生,做別人的好榜樣。「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那就是僧寶。所以諸位要曉得,「僧寶」比「國師」高,國師還沒有能完全落實;完全落實是寶,是僧寶。落實哪些?最普通的、最基本的叄皈落實了、五戒落實了、十善落實了,你就是「國之寶也」。你把叄皈、五戒、十善統統做到,你可以打一百分,你就是「國之寶也」,你可以為天上人間的模範,佛對我們的期望,眾生對我們的期望。

『當念報恩,頒宣法教,示現人民,為作福田』,這就是僧寶。僧寶的條件,就是這四句。我們願不願意作僧寶?諸位同修要記住,僧寶不專指出家人,在家人也在其中。只要你照這樣作法,你是在家僧寶。頭一句「當念報恩」,我們每天念迴向偈:「上報四重恩,下濟叄途苦。」天天在念。念有什麼用處?要真正做到才行。天天念,天天提醒我們,我們為什麼沒有做報恩的行為?實在講,不知道恩。不知道恩德,你怎麼會報恩?知道恩德,你自然就會報恩,「知恩報恩」!今天社會一般人,我們觀察之下,忘恩負義。佛菩薩對我們這麼好,我們用什麼心情回報他?對我們這麼照顧,苦口婆心的教導我們,我們陽奉陰違,叛逆佛法,這就是自造罪孽。你墮叄途苦報,你怎麼能怪別人?學佛一開端,就跟你講得這麼清楚、講得這麼明白。

我確實跟大家相比是很幸運,我學佛第一部接受的經就是這部經。一般人講運氣很好,一到台中剛剛好碰到李老師教這部經。學講這部經是游俊傑母子兩個,游俊傑講國語,他的媽媽講台語,他們兩個人學這部經。我正好遇到,所以到台中去頭一部是學這個經。這個經確確實實是佛法入門第一堂的功課,第一個教學的科目,我是不期而遇。

佛家講的「四重恩」,第一個是父母之恩。嚴格的說,我們自己要不能成就這一生的道德,我們對不起父母。這一生我們自己不能夠了生死、出叄界,對不起父母。諺語常講:「一子成佛,九祖升天。」我們成就了,九世的祖先都沾光,都得利益,這才叫報父母之恩。我們自己不好好的乾,你想想看,怎麼對得起父母?

第二個是老師的恩德。佛是老師,菩薩是我們的老師。展開經卷,你看看佛對我們是怎樣教導,真的叫苦口婆心。我們能不能體會?佛對於我們一無所求,完全是付出的,不附帶任何條件,勸導我們,引導我們,無非是教我們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早一天成佛,跟他一樣。這個恩德之大,超過父母。我們不能好好的學習,對於佛的教誨,不能完全相信,不能理解,不能奉行,這叫忘恩負義。

第叄個是國家之恩德。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得到國家的保護,有國家保護,你不知道沒有國家保護的人,可憐!那真叫流浪漢,到處受歧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遇到許多障礙。所以離開自己的國家,才知道國家之恩。沒有離開自己國家,對於國家之恩很不容易體會。我們長年在外國,深深感受到沒有國家保護,無論幹什麼都非常困難,生活都困難,不要說修道了。

第四個是一切眾生於我有恩。你知道嗎?我們每天喝的這杯水,吃的這碗飯,是由多少人工作成就的,有沒有想到?我們穿的衣服,衣服怎麼來的?許許多多人在那裡工作,把他的成果奉獻給我們受用。我們用什麼回報?一切享受現成的,你沒有回報你就有罪業。你要不曉得這些恩德,你就不知道報恩。不但這一切有情眾生於我們有恩,無情的眾生,樹木、花草,它貢獻給我們怡情悅性,對我就有恩。我要如何報答它?有幾個人想到。你們家裡院子裡面種的花、種的樹,乃至於草坪,都是提供你、美化你的生活環境,它對你都有恩德。我們凡夫不知道回報,欠別人的太多太多了。不要說欠有情眾生,這些樹木花草,你都欠它的。幾個人曉得?

所以我聽到迴向偈,我感慨萬千,「上報四重恩,下濟叄途苦」,這是打妄語,自欺欺人,欺騙佛菩薩。天天在佛菩薩面前打妄語,說假話,還以為自己有功德,還以為自己依教奉行。所以佛法這樁事情,細細去思惟、去觀察,你才曉得我們自己做的對不對?

早晚課,我說了很多很多次了。早課是提醒我們自己,今天一天要依教奉行;晚課是反省,檢點自己這一天有沒有依教奉行。反省之後,改過自新。沒有做到的,希望明天做到;已經做到的,明天要保持。這樣做早晚課真正有功德,那是「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如果是形式上做一做,有口無心,你早晨騙佛一次,晚上又騙一次,一天騙兩次,騙了一輩子,肯定墮阿鼻地獄,全是搞假的。所以有很多人說:「他很用功,很精進,一堂課沒有缺。為什麼死的時候那麼不好?」我清楚,你們不清楚,我清楚。一生所做的都是表面工作,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今天念佛人往生的,出家人比不上在家人,在家人造的罪業少,出家人造的罪業重,而且造得多。我們必須有高度的警覺心,真的要改過自新,要知恩報恩。

知恩報恩具體的作法,就是底下這叄句,「頒宣法教」。「頒宣法教」,就是今天講的弘揚佛法。弘揚佛法裡頭,最重要的是講經說法,我們一般講法布施。我不會講經怎麼辦?不會講經,現在有很多講經的光碟、錄像帶、錄音帶,你聽到很歡喜,很有受用,你把這個帶子到處去送人,就是你講經說法了,我們做這個工作。

「佛陀教育基金會」,我們創立了這麼多年,早年收入不錯的時候,簡豐文居士曾經跟我商量過幾次,想在台北市郊買一塊土地,我們建個道場。我搖頭,不搞這些。有錢,流通佛法。我們印經、做光碟,向全世界流通,這是「頒宣法教」。不可以把這些錢埋在地下,埋在地下是造業,你的罪多重!大道場住在那裡享福,福享光了,阿鼻地獄現前了。現在受一點苦,將來到天堂享樂,好!何必把這一點福報,現在趕快把它享光?這是絕大的錯誤。所以「佛陀教育基金會」的名氣很大,許多海外人士到這裡參觀,一看好像名實不副,怎麼是這個樣子?很失望。然後才知道,我們點點滴滴都做弘法的事業,沒有去莊嚴道場。這麼多年來,那個道場油漆粉刷都沒有做過。我這次回來看到亮亮麗麗的,最近才做了一次油漆粉刷。上一次我回來的時候,看到都很破舊,牆上壁紙都是黃色的。

我們看看祖師大德,近代的印光大師,這一條他做到了,「頒宣法教」,要傳法。法師在這邊講經,你認識的親戚朋友,通知他,請他到這邊來聽經,也是頒宣法教。總而言之一句話,時時刻刻、念念當中,希望把佛法、把正法介紹給別人,這是我們四眾弟子應當做的事情。

「示現人民」,這一句話比前面這句話還要重要!「示現人民」,就是自己要做別人的好樣子。換句話說,如來的法教,我們自己要做到、要落實,做別人的好榜樣。我們做的樣子,不是社會的好樣子,我們就是佛陀的罪人。為什麼?我們破壞了佛教形象,這個罪過都是阿鼻地獄。為什麼?這個事情,出家跟在家就不一樣,出家人的罪重,在家人的罪輕。出家人是直接代表住持佛法的,你的形象不好,外面的人對你有不好的批評,他不是對你一個人,整個佛教都被批評到了。你怎麼能對得起佛教?你怎麼能對得起僧團?你怎麼能對得起諸佛菩薩?你冷靜想一想,你就知道你的罪過多重!所以一個出家人,坐有坐的相,站有站的相。不要以為「這是小事情,這個無所謂,可以隨便一點」,你把佛教形象破壞了,你造的罪業比什麼都重。在家學佛,有在家學佛的形象,都是做社會大眾的榜樣,社會大眾都要像我這樣才行。你要是個好樣子,你不能做個壞樣子。從起心動念到言語造作,你要「示現人民」,你要做出來給人民看。我們現在有眼能看得見的是人民,看不見的還有鬼神。所以佛弟子是「天人師」,不但要做給一切人看,還要做給一切鬼神看。鬼神能看到你五臟六腑,鬼神能看出你起心動念。表面上做得不錯,心裡還打妄想,錯了!人看不到,鬼神看到了。你要不認真、不謹慎,「報恩」這兩個字那是有名無實。

「為作福田」,眾生看到了,假以時間,決定受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改變社會風氣,靠我們的一舉一動,見解思惟,純善無惡,自然就是一切眾生真正的福田。所以我們學佛的同修,不能不孝順父母,不能不尊敬師長,要做樣子給人看。「信者得值」,看出來的人,他明白了,他覺悟了,他相信了,他也仿效,他也學習,這就種了善根。「後生無憂」,「無憂」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修行才能往生到極樂世界,才能了生死、出叄界。你要不把這些教誨完全落實,你不是真佛弟子,你是假佛弟子。佛陀教導裡面殊勝的功德利益,你學不到,你也得不到。

世尊教導阿難,末後這兩句『阿難受教,奉行普聞』。「奉行」是示現人民,為作福田,「普聞」是頒宣法教;就是我們講自行化他,奉行是自行,普聞是化他。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十五集)

2001/9/26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15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叄十七面,我們看經文。

【阿難復白佛言。人不自手殺者。不自手殺為無罪耶。】

這是本經第二個單元。這部經實在上我們看起來,就像是釋迦牟尼佛為大家解答疑問。在前面答覆阿難尊者所問的:學佛得的果報是富貴諧偶,還是衰耗不諧偶?世尊當年在世,學佛同修當中一定有這兩種不同的果報。佛教傳到今天已經有兩千多年,這是外國人的說法;中國歷史上記載有叄千多年。這些我們無需要去討論。在這麼久的時間當中,佛法傳得很廣,學佛人所得的果報也是這兩個極端。究竟是什麼樣的塬因,為什麼有人學佛得到利益,有人學佛得到凶災,塬因到底在哪裡?上面這一個單元,佛給我們解答了。總的來說,依照佛的教誨與方法去做,你一定得的是利益、得的是好處;違背了佛陀的教誨,你得的是凶災。經文雖然不多,裡面的道理、境界非常廣泛,我們限於時間,只能跟諸位同學略說。

上一次我們在新加坡將這個經講過一遍,好像總共講了八十多個小時,比這個地方講的當然詳細。過去所講的,如果諸位要認真去研究,可以把從前所講的都能聽一聽,每一次所講的都不一樣,這一次我完全從重點來跟諸位做報告。

第二個單元是講「殺業責任」,這是屬於戒律。戒律的範圍也很廣,佛在此地只提出一樁事,我們要能夠舉一反叄,聞一知十,你才真正體會到佛陀怎樣教導我們。說到戒律,無論是大乘小乘、在家出家,第一條都是不殺生。佛為什麼把這個訂在第一條?我們要懂得。一切有情眾生,沒有不貪生怕死的,而慘死尤其是令人恐怖,所以佛才把這一條戒訂在第一條;換句話說,殺生是一切惡業當中最重的惡業。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懂不懂這個道理?人,大概是不太容易殺,你不會去殺人。螞蟻,你殺不殺牠?蚊蟲來咬你的時候,你殺不殺牠?牠也是一條命,牠也貪生怕死。蚊蟲來咬你、來叮你,你要想想,牠餓了,到這個地方來想討一頓飯吃。你要慈悲,你學佛布施供養,歡歡喜喜的供養牠一頓。你不歡喜,趕走就好了,你何必殺牠?牠不犯死罪。就正如同我們在這個社會上謀生,討生活一樣,不是死罪,不應該殺害牠。真正佛弟子,應當布施供養。「六度」,頭一個講布施。你都不肯布施,你那麼樣的吝嗇!不但吝嗇,你還要殺害牠,這個罪造得太重了。

這些事情,在現在社會裡面太普遍了。還要用殺蟲劑來殺牠們,生怕牠們沒有死盡。你殺牠,牠有仇恨,牠將來會報仇。牠報仇,也要把你一家人殺盡。你就想想這樁事情,冤冤相報,太可怕了!太悽慘了!太可悲了!為什麼要這樣作法?這些小動物都有靈性,這個靈性,在佛法裡面講就是佛性。既有佛性,牠將來決定作佛。所以蚊子來吃我們的血,我們應該做什麼想?供佛。你能做如是想,你是行菩薩道,你是真菩薩。牠有靈性,就可以跟牠溝通。前面我跟諸位說過,草木都有靈性,都可以溝通。動物的靈性比植物的靈性高,我們可以生活在一起,可以和睦相處,可以互助合作。牠不會來干擾我們的生活,我們提供牠生活所需。

這些話沒有人跟你講,你沒做過試驗。你今天聽到了、明白了,你在家裡可做一個試驗。你家裡的螞蟻聽你的話,你家裡的蒼蠅、蚊子、蟑螂聽你的話。我們和睦相處多好,一家人同住在這個環境裡頭。我們能夠跟這些小動物和睦相處,我們就能夠跟人群和睦相處,不同的國土、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也是一家人。這麼一來,人為的災難沒有了;天災人禍,人禍就沒有了。人為的災難最嚴重的,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是核武戰爭,這是最嚴重的。為什麼會有這些災難?人為的。人與人之間,不知道相敬相愛,不知道互相尊重,而造成敵對、造成仇恨,這是很大的不幸,不應該的。

所以遇到這些災難,我們要深深反省,如佛所教,你要找它的根源,這個災難的根源在哪裡?找到根源,把這個根源消除。這個根源就是我們自己失去慈悲心,喪失了愛心,不知道愛人,不知道愛物,不知道愛護一切眾生,迷惑顛倒,胡作妄為,隨隨便便殺害眾生累積下來的殺業。佛在經上有一句名言,告訴我們:「若要世間永遠沒有刀兵劫(永遠沒有戰爭),除非眾生不食肉。」只要一切眾生不再吃眾生的肉,這個世間就永遠沒有戰爭。換句話說,戰爭的殘酷、災難是很痛苦的,從哪裡來的?吃眾生肉,殺害眾生。你殺眾生,眾生一定會報復,就這麼來的。

佛在此地談到戒律,舉這一個例子。初學佛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在這上面下功夫,要懂得道理,了解利害,知道這個因果的利害,一定要遵守。阿難問得好,『人不自手殺』,就是沒有親自動手去殺生;不親自動手殺生,有沒有罪?這問得好。現在富貴的人家,可以說是天天殺生;不但吃肉,喜歡吃活的。他自己要不要殺牠?他不要殺,他底下傭人很多,吩咐他廚房的廚師去殺。這個殺生的責任,誰負?我們看看下面佛給我們的解答,在第叄十八面:

【佛言。阿難。教人殺生。重於自殺也。】

這一句話就把殺生的這個罪判定了。下面再解釋:

【何以故。或是奴婢愚小下人。】

這都是你吩咐的,你下命令叫他們去殺的,他們是執行的。這些人沒有智慧,不曉得這些道理。

【不知罪福。】

你下命令叫他殺,他就殺;他還歡歡喜喜、高高興興殺,殺來伺候你。責任是你負,你是主犯,那些人是從犯。他也有罪,他的罪輕,你的罪重。這是講平常你家庭裡面肉食。下面:

【或為縣官所見促逼。】

這是什麼?這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刑警,他身不由主。現在不是縣官,是法官,法官把這個囚犯判了死刑,刑警去執行。在從前叫劊子手,執行死刑犯的這些人,他是「為縣官所見促逼」,他不能不去殺人。但是:

【不自出意。】

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他是接受命令。

【雖獲其罪。事意不同。輕重有差。】

罪重的是誰?是那個判罪下達命令的人,他的罪重。執行的人,他有過,他沒有罪,他輕,他是奉命行事。這裡面的道理,實在講現在懂得的人真的不多。也許你們在此地,但是在台灣還不太容易覺察到。我們在新加坡,新加坡的回教徒多,比台灣多得太多了。回教徒吃肉,他們吃牛、羊肉。如果不是他們阿訇殺的牛羊,他們決定不能吃。一般館子裡面回教徒不敢進去,他知道殺生吃肉有罪過。阿訇,他們叫阿訇,等於我們佛教裡面叫法師。要阿訇來殺,阿訇給這個被殺的畜生,先給牠誦經念咒,也是跟牠談條件,希望牠把這個身體奉獻出來供養大眾,這裡祝願願牠生天,它有一套儀式。而且在殺的時候,決定是一刀斃命,減少牠的痛苦,這是慈悲。換句話說,儘量減少牠的痛苦。我們一般殺生沒有想到這一層,慈悲心、愛心都沒有。

當然他也是有罪,殺生總是有罪;但是『事意不同』。回教他們殺生,跟我們一般普通殺生,「事意不同,輕重有差」。我們一般人殺生的罪,一定比回教阿訇殺生罪要重。這裡頭有很深的道理,你要不細心去體會,你怎麼會懂?實在我們不能體會,多讀佛經,佛在經裡面這些事情說得很詳細,說得很多。這個講記裡面,也說得相當清楚,諸位同修自己去看,我們就不再多說。再看下面這一段,這是講輕重,事意有差,差在什麼地方?

【教人殺者。知而故犯。陰懷愚惡。趣手害生。無有慈心。欺罔叄尊。負於自然神。傷生杌命。其罪莫大。】

佛說的這些話,實實在在是對我們自己講的。這裡面的大意有叄點,我們這個講義裡頭說出來了。第一個是教人殺生,你下達命令,重於你自手殺生,你是主犯;第二個是無知,是為官府逼迫的,這個輕;第叄個是明知故犯者最重。我們看這個經文。『教人殺生』,你是下達命令。『知而故犯』,尤其是發動戰爭的。所以明理的人,絕對不會發動戰爭。你要曉得,你發動一個戰爭,你殺多少人?你害多少人為你那一個念頭,捨棄生命財產,你能不負責任嗎?你能夠不受報應嗎?沒有這個事情的,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愚人他敢,他不知道這些道理,他不相信因果報應,他敢做!有智慧的人、聰明人,決定不敢。不但不敢殺害眾生,連令眾生生煩惱都會避免。為什麼?修善積德,就是從這兒做的。修善積德,我們的前途才真正的一片光明;作惡的人,前途是一片黑暗,死了之後,沒有不墮惡道的。我們一定要記住,人生很短促。

我到台灣來的時候,我們在大陸上的同學有一百多人,現在大概只剩下叄十幾個人,多半都走了、都不在了。每一次同學們聚會都少幾個人,過幾年漸漸就輪到自己,這是事實,不能夠迴避的。從這個地方警覺到生命很短,何必造罪業?何必跟人過不去?自己犧牲一點、奉獻一點、吃虧一點、忍讓一點,肯定有好處。你能這樣做,你的心安,你的煩惱輕、智慧長,後福無窮。如果你長壽,晚年得福報,來生福報比這一生肯定殊勝。為什麼不修福?只貪圖眼前,轉眼之間,叄惡道去了,那個虧真的吃大了。

我們要想自己真正得福,在這一生當中過得幸福美滿,你不學佛,你決定做不到。幸福美滿從哪裡來的?從高度智慧來的。高度的智慧是在佛法裡面得來的,佛法教我們修「戒定慧」,你才曉得高度的智慧從哪來的?從定中來的。定,就是我們淨宗講的「清淨心」,心不清淨,沒有智慧,只有煩惱。清淨心從哪裡來的?嚴持戒律,此地講的五戒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你的心才能得到平靜,平靜的心生智慧,你才能過幸福美滿的生活。捨去戒定,求智慧,沒有這個道理。那個所求的,佛經裡面講的「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決定不能夠離開戒定。這個道理與事實,一定要記住。所以,明知故犯。

『陰懷愚惡』,愚是愚痴,對於理事、因果都不明瞭,這是愚;惡,這是造作惡業。『趣手害生』,你下達命令叫別人殺,也等於是你自己親自殺生,沒有兩樣。『無有慈心』,你要是有慈悲心,你不會傷害眾生的性命。你愛自己,你也會愛眾生。你愛你的兒女,你也會愛別人的兒女。發動一個戰爭,徵召多少年輕人去打仗,你自己的兒孫為什麼不去?一個戰役當中,你自己的親人死了、陣亡了,你難不難過?你再想想,所有陣亡的這些人,他都有親人,誰家不難過?有慈悲心,想到這樁事情,怎麼可以打仗?戰爭,決定是兩方面的,一方面不打,那一方面就打不成了。怎麼打起來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今天我們生存的這個社會,就遇到這麼一個嚴重的問題,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們要如何度過這個災難?這個經就幫助我們,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你就能度過。共業當中有不共業,所以要培養慈悲心、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慈悲心是沒有條件的愛心,這個災難可以度過。

沒有慈悲心,是『欺罔叄尊』。「欺罔叄尊」,是對佛弟子說的。你已經發心皈依叄寶,甚至於你已經發心出家,你還乾殺生、偷盜這些事情,你是「欺罔叄尊」。叄尊是叄寶,叄皈、五戒、十善你全犯了,你「欺罔叄尊」,這個罪就重了!欺騙佛菩薩,果報在地獄。

『負於自然神』,「自然神」用現在的話來說是良心,你對不起你自己的良心。惡業造多了,日夜精神恍惚,他不安,晚上睡覺都做惡夢。為什麼?那些冤親債主來要命、來討債,他晚上睡不好覺。所以殺生多的人,日夜都要人守護?為什麼?他害怕、恐怖。他不是不怕,他自己也知道殺生不好。有許多軍人、將軍,我見過的,到年老的時候,遇到我,常常感覺從前打仗殺人太多,罪業深重,問:「法師,怎麼辦?」他到晚年自己快要死了,才曉得、才覺悟了,後悔了。我們勸他念佛,送他一串念珠。我遇到不少個。年輕的時候愚痴、無知,不知道利害;到晚年,年歲大了,逐漸覺悟到了,幹了大錯事情。

『傷生杌命,其罪莫大』,做出這種傷天害理之事。即使眾生造作極惡極重的罪業,應不應該殺他?在佛法裡頭,決定沒有處死這一條刑法,這一條戒律,沒有!查遍佛教戒律,造極重罪業的人,佛不會殺他,他自己會有因果報應,那是沒法子了,佛救不了他。佛菩薩慈悲。

佛家是教育,教育的宗旨是要把惡人改造成善人,把壞人改造成好人,你的教育成功了。在經典裡面,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看到阿闍世王殺父親、害母親,跟提婆達多勾結,破壞僧團,出佛身血,五逆十惡他乾盡了。提婆達多,經上記載活生生的墮阿鼻地獄。而阿闍世王臨命終時懺悔,真心懺悔,知道一生做的都是錯事。佛還是慈悲,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真聽話,他往生了。佛沒有說:「你造這麼大的罪業,你應該要判死刑。」沒有,佛還是救他,還是把他送到極樂世界。他往生極樂世界是什麼品位?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上品中生。我讀這個經文,我也寒毛直豎。在我想像當中,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概是下品下生,怎麼可能到上品中生?於是我這才覺悟到,懺悔的功德不可思議!我們中國俗語常說:「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個壞的小孩真的回頭,他是一等一的好人。阿闍世王真的回頭了,這一回頭就是好人,好人當中的好人,他往生才會是上品中生。

這裡面也透了一個訊息給我們,我們對於世間造作罪業的人,不可以輕視。你要是輕視他,說不定他在臨終懺悔求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超過我們很多,我們比不上他;不可以輕視造罪業的眾生。我們真正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普賢十願才會落實,「禮敬諸佛」,對於造作罪業的眾生,我還是恭恭敬敬禮敬,決定不可以有一點輕慢心。為什麼?不知道他將來臨終會不會懺悔往生,作佛比我早,在我之前成佛,往生的品位高過我。非常可能!我們不能瞧不起人,不能小看造惡業的人,不可以!再看下面這段經文,在第四十一面:

【怨對相報。世世受殃。無有斷絕。現世不安。數逢災凶。】

這一段就是跟我們講的怨冤相報。說老實話,你就是殺生害命,你將來墮地獄、變畜生,還債受苦,都不怕,怕的是什麼?怕的是報復。這個報復結下深仇大恨,永遠解不開,這個事情可痲煩了。怨家對頭,彼此互相報復,這還得了!這一要報復,這個事情沒完沒了,世世你都要受這種殘酷的災害。不是一生一世,不是一次能解決問題。

我在前面曾經跟大家舉過例子,古時候方孝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你看那個果報多慘。在滿清的時候,慈禧太后把滿清滅掉了。什麼塬因?報仇。葉赫那拉這一族,在清朝初期被清朝滅掉了,把它這個族滅掉了。這個族的酋長對天發誓:「我族裡頭剩下一個女子,我也要報仇,也要把滿清滅掉。」慈禧太后就是那拉氏這個族裡面的一個女子,講的話一點都沒錯,混進宮廷,把你這個國家滅掉,報仇來的!

『怨對相報』,你有福報,你的勢力很盛的時候,他對你無可奈何,他在那裡等待機會,他忍受著;等你的福報享盡了,你運衰了,他就來了。我們不可能永遠保持旺盛,不可能!一定有盛就必有衰,一定要想到自己衰敗那個時候,怎麼辦?如果在自己非常強盛的時候,我們肯懂得這個道理,幫助這些弱小,憐憫一切苦難的人,到自己衰了之後,許許多多人會來幫助你;換句話說,你能保持著永遠不衰,天天積功累德,天天修善。自己強盛的時候,任意欺負別人,這是最傻的人、最笨的人、最愚痴的人,到你自己衰的時候,冤親債主都出現了,你很快在這個世間就消失了。你被別人毀滅的時候,你不會甘心,你還有仇恨,來生再報復,互相報復,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你說這個多苦!人,每一次的報復都會升級,愈來愈殘酷,『世世受殃,無有斷絕』。

『現世不安』,你的怨家仇人多,你這一生縱然富貴,你的精神不安。為什麼?時時刻刻提防別人報復,這種精神的負擔多重,這種生活過得多痛苦,這不是有智慧的人幹的。『數逢災凶』,「數」是多,不是一次,常常會遇到災難、會遇到兇險。什麼塬因?就是你的冤親債主日夜在周圍找機會,等待機緣來報復你。《地藏菩薩本願經》裡講得很清楚,這個事情不能不信。人在臨終的時候,頭腦還相當清醒,他會告訴家人,哪個人在門口,哪個人在哪邊,所講的全是死去的人,他在這個時候都見到了。是不是真的是他家裡的親人?不是的,《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是他的冤親債主變現他家親的模樣,來誘惑他,帶他走。帶去之後就報仇,就整他。這是《地藏菩薩本願經》上告訴我們的。

這個事情太普遍了,在醫院裡面工作的人,你跟他講,他都相信。榮民總醫院鬼就很多,每一個病房都有鬼。無常大鬼,很多護士醫生都見過。我們講到鬼神,他們深信不疑,一點懷疑都沒有,他們見過,常常見到。過去榮總住院部的主任跟我是同班同學,胡守經,前年過世了。他的父親是胡一貫,在台灣也是很有名的人。他告訴我常常見到。他們有經驗,如果這個病房出現無常大鬼,那個病人不出叄天就死了。這個住院的病人還能夠出院,這個病房裡頭看不到這些鬼神。所以他們很清楚,他們相信。

冤親債主真有,平常不可以盛氣凌人,不可以欺負人,不可以高姿勢壓人。到你臨命終時,你的痲煩就來了;到你運衰的時候,這個冤親債主就找上頭來了。所以自己有勢力的時候、旺盛的時候,多多幫助苦難人,自己對於苦難的人要謙卑,要尊敬別人,這才叫積德,這才叫修善,你才能保持住你的興旺,你的家才不會衰敗,你永遠得到許許多多人的幫助。吉凶禍福不是上天安排的,是我們自作自受。下面這段經文,在四十二面,這是講果報。前面我們講的是花報、現世報。下面這一段是講你死後的報應:

【死入地獄。出離人形。】

前面一句就是一個段落,一個小段,這個點應當是個句點。死了以後決定墮地獄。地獄罪受滿之後,地獄裡頭那種痛苦的狀況,大家念《地藏菩薩本願經》就知道。《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所說地獄之苦,跟諸位說,只是萬分之一、二,真正的苦說不出來。

在從前,從前的人不大敢造罪業。什麼塬因?中國自古以來,維繫文化的道統靠叄樣東西,這個我在講經的時候都講過。第一個是祠堂,紀念祖宗的,團結族群的,提倡孝道,維繫中國這個民族的命脈,這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第二個是師道,孔廟。祠堂是表孝道,孔廟是表師道。還有一個城隍廟。城隍廟裡面一定有閻王殿,閻王殿有十個,十殿閻王。閻王殿裡面,在從前是用泥塑,多半是泥塑的,把《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頭講的地獄變相圖統統做出來,不是畫,是做出來擺在大殿裡面,叫你去看,造什麼樣的罪業,受什麼樣的果報。人進到那個地方,寒毛直豎,那個閻王殿陰森森的,看了之後憷目驚心,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所以待人接物,他的心會收斂。現在祠堂沒有了,孔廟是有形,形狀在,實質沒有了,城隍廟也沒有了,沒有人再教你了。因此警覺心完全喪失掉,大膽妄為,無惡不作,這還得了嗎?

所以人家說世界末日,我們不會聽信謠傳,我們要觀察因果,看看現在這個世間人造的是什麼樣的因,我們就知道他一定要得什麼樣的果報。他造的是善因,這個世界一定是和平、安定、繁榮、興旺。大家造的這個業不善,這個世間決定動亂,有大災大變,這是肯定的。如果造作惡業沒有惡報,那因果定律不就被推翻了嗎?那我們就不需要相信了。仔細觀察世出世間,就是因果輪迴。所以常常想到死入地獄,想到地獄苦,不敢造罪業了。好,時間到了。

(第十六集)

2001/9/26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16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四十二頁,看末後的經文。

【死入地獄。出離人形。當墮畜中。為人屠截。叄途八難。巨億萬劫。以肉供人。未有竟時。令身困苦。噉草飲泉。】

這是說明造作殺生的惡業,他會得永無止盡的苦報,死之後必定墮地獄。地獄裡面的苦痛狀況,諸位可以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看到,你要很細心的去體會,因為經上只是略說,實際狀況說不出來的。地獄裡面有時差,跟我們這裡有時差,時差很大。往上去也是如此,經上常常給我們講,四王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五十年,就有這麼大的時差;忉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夜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兩百年,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愈往上面去,時差愈大。往下面也是這樣的,大概我們人間一天,可能在餓鬼裡頭就是一個月。我們祭鬼神,初一、十五去祭他,正好他中午吃一頓、晚上吃一頓,我們人間一天是鬼道的一個月。人間一天,在地獄道裡頭可能就是一萬年,這是講到阿鼻地獄。地獄有很多種,佛在經上講了七十幾種。所以最苦的地獄是阿鼻地獄,我們在概念當中推想,我們人間一天,地獄裡頭至少是一萬年。度日如年!

墮落地獄,經過多少大劫了,出離地獄,實際上以我們人間的時間來講,不過幾千年、幾萬年而已。我們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看到,一千八百萬年,那在地獄裡是無量劫,我們人間一千八百萬年,時差不一樣。現在交通方便,常常到國外去旅行,都有時差這個概念,我這樣講大家就好懂了。餓鬼道的時差比較小一點,鬼也有很多種,經上常講的有叄十六種。每一個層次時差都不相同,地獄道裡頭時差就更大了。所以下面講「巨億萬劫」,他受苦的時間太長太長了。

地獄的罪受滿,離開地獄。離開地獄的時候,不會馬上就得人身。『出離人形』,出地獄的時候得不到人身,到哪裡去?多半墮在畜生道,也有一部分墮成餓鬼道。墮畜生道是來還債的,『為人屠截』。我們一定要記住,你現在吃肉好像吃得很香,你吃牠半斤,你來生要還牠八兩。你吃一次,你來生就要變一次身,被他殺、被他吃,還一次。你想一想,你這一生當中吃了多少眾生肉?你將來要還多少次的命債?你這一生殺害多少眾生,你沒有吃牠的肉,你殺螞蟻、殺蒼蠅、殺蚊蟲,這些是你不吃牠們肉的,都要還命債。沒有說是你殺了眾生,殺了別人不還債的、不抵命的,沒這個道理,這個講不通。你要是真正曉得事實真相,你怎麼敢殺害眾生!殺害眾生,我要變一次畜生還牠的命。不得了!只有這些愚痴無知的人,他才幹這種傻事。明白的人,怎麼可能幹這個事情!

我常常勸同學們,我們連傷害眾生的念頭都不可以有。我沒有做,但是我有個念頭,我想傷害他,這個念頭不可以有。有這個念頭都造成了業因,起心動念都是業。你們讀《了凡四訓》,《了凡四訓》裡舉了一個故事,宋朝衛仲達,衛仲達這個故事流傳得很廣,古人筆記裡頭常常引用它。他年歲不大,被閻羅王抓去了,閻羅王看到他很不高興,一生造罪業,吩咐判官把他的善惡檔案拿出來。一拿出來的時候,那個造惡業的檔案一大堆,閻王大殿上堆了一殿,善業只有一卷,一張紙捲成一卷,閻王很生氣。最後閻王說:「拿秤來秤一秤。」結果一秤,他那麼多罪業輕,這一個善業重,閻王就不判他罪了,面容馬上就改觀了。

衛仲達就問閻王,他說:「我的年齡不滿四十,我怎麼會造這麼多罪業?」閻王就說:「不等到你造,起心動念就是罪。」你起心動念,陰曹地府裡頭都有檔案,那已經記上一筆了。他再問:「我造的那個善,到底是什麼事情?」那個善,塬來是對皇帝的一個奏摺,勸皇帝不要興建一個很大的工程,這個工程勞民傷財。皇帝並沒有聽,沒有接受。他說:「皇帝並沒有接受。」「皇帝要是接受,你的福報就更大了,我也不會把你找來了。」「為什麼這一樁事情會有這麼大的福報?」閻王講:「這一樁事情是出於你的真心,你沒有私心在裡頭,你的確是為苦難人民講的,這個福大。如果你摻雜著私心、摻雜著個人利害,你的福就小。」無論什麼事情,做什麼樣的好事,摻雜自己的利益在裡頭,立刻就變質,一百分的功德就變成一、二分。如果一絲毫自己自私自利的念頭不摻雜,這個功德是純善,純善的力量太大了。

這個故事很值得我們警惕,很值得我們參考。無論做什麼好事,不要有自己的利害放在裡頭,純是為眾生。我們講經說法,純是為正法久住,你所做的這個功德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做這樁好事,這裡頭我要名、我要利、我要求人尊敬,你就把你的功德統統破壞掉了。福是有一點,不多!比不上衛仲達。所以我們自己每天晚上睡覺躺在床上,要冷靜去想想,我這一天干了些什麼?到底造的是善、還是不善?你就能預知你將來的果報,是吉是凶、是禍是福?不要去問人。問人,人家也不會告訴你,人家恭維你幾句,敷衍你幾句,不會跟你說實話的。只有自己冷靜反省,自己就知道了,多造不善,你的前途是黑暗的。將來的果報,就像經上所說的。

『叄途八難』,「叄途」是畜生、餓鬼、地獄。「八難」,叄途裡頭再加上「長壽天」,生到長壽天,實在講你去不了,你沒這個本事,長壽天是四空天。生到四空天,怎麼也算遭難?四空天裡沒有佛法。這個八難,叄途是叄種,這八種難都是說沒有機緣聞佛法。人生在世,聞不到佛法就遭難了,遭的大難!沒有機會聞佛法,四空天裡頭沒有佛菩薩在那裡弘法。

其次是「北俱盧洲」。寺院裡供的護法神韋陀菩薩,叄洲感應。四大部洲,只有叄洲有佛法,北俱盧洲沒有佛法。北俱盧洲的人富貴,比叄洲的人福報都大,享福把學佛疏忽了,不能接受佛法,所謂「富貴學道難」,他太富貴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北俱盧洲的人壽命千歲,他也不生病,他也不會短命;到臨命終時,後悔來不及了。所以他的福報大,不能接受佛法。

其他的,「盲、聾、瘖啞」。盲是眼睛瞎了,沒有辦法看佛經;聾是不能聽經,啞是有疑問不能問,都是修學佛法的障礙。另外一種是「世智辯聰」,自以為聰明智慧,自以為佛菩薩都不如他,不能接受。最後一種是「佛前佛後」,你出世的時候,佛不在世間,佛還沒出世;或者你出世之後,佛已經滅度了。這個「佛前佛後」是指佛的法運,我們出生在這個時代,雖然釋迦牟尼佛不在世了,佛的法運還沒有終結。佛的法運是一萬二千年,現在佛滅度才叄千年,所以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我們得人身有機會遇到佛法,如果這個機緣要是失掉,那你很可能就遭「叄途八難」。人身不容易得到,佛法不容易遇到,真能遇到一個善知識,把佛法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不容易!這個機會不是隨時隨地你都能遇得到的。真正遇到善知識,你不相信他也等於零。

方老師的學生很多。他晚年在台大講大乘佛學、講魏晉佛學、講隋唐佛學,他講了幾個專題;在輔仁大學博士班講華嚴哲學。學生很多,幾個人相信?幾個人聽了之後,在佛經裡頭專攻?大概只有我一個。別人聽聽,沒有入進去,耳邊風而已。我聽了,真乾!我在方先生那邊就得一句話:「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跟方老師得這一句話。跟章嘉大師也得一句話:「看破放下」;跟李老師也是一句話:「至誠感通」。我一生奉行,無論對什麼樣的人事物,用真誠心,決不用虛偽心。你用虛偽對我,可以;我不會用虛偽對你。為什麼?你搞六道輪迴,我走佛道,我們兩個走的是不同道路,所以我不會怪你。你走你的叄途惡道,我走我的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我們不同道路。所以你用虛偽對我,我用真誠對你,我們不是一個道路上的人。我這一生永遠都是守著「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我總結佛陀的教誨,大菩提心,什麼叫大菩提心?這十個字就是大菩提心。我一生行持守住老師教導我「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我跟諸位同修講一切經論,我從哪裡講出來的?就是這二十個字講出來的。

我從出來講經那天開始,跟諸位同學說,我沒有講稿,我沒有預備。為什麼不用講稿、不去準備?我在國小念書的時候,參加一次講演比賽失敗了,那時有講稿,背講稿上台去講,背了一半後頭忘掉了,下不了台。從此以後,我歡喜上台,我不再背講稿了,我是這樣練成功的。不再用講稿,用什麼?用大綱,我講多少時間,第一段講什麼、第二段講什麼、第叄段講什麼,我只記幾個大綱,我都不寫,我是這樣在講台上鍛鍊出來的。我從國小二年級就歡喜上講台,所以以後學講經,對我來講輕而易舉。我講台上得多了,有講台經驗,我不怕底下人多,人愈多,我精神愈大。不會像一般人,看到人太多的時候說不出話來了;我不會,從小訓練的。

但是我現在教學,我不敢說「我不用講稿」,為什麼?怕我的學生跟我學,那就糟了!為什麼?你沒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能力,應當;沒有這個能力,乖乖寫講稿。你講一個小時,你一定要寫一萬字的講稿;否則的話,你上台就胡說八道,語無倫次。那怎麼行?逼著他非寫講稿不可。我不寫講稿,是我的記憶力好。我過去聽李老師講經,我聽一小時,過叄天,我重複把他的東西講一遍,至少我可以講到五十五分鐘,我有這個能力,我有強記的能力,真的是博聞強記,你們一般人沒有我這個記憶力。跟李老師學一段時間之後,不要記了。為什麼?李老師講的那些東西,他都會列一個表解,他不用講稿,他用大綱。我拿到他那個大綱,我不要聽他的,拿到那個大綱,我把這個經文講一遍,讓我的同學來聽。他們聽了以後,說:「你跟老師講的一模一樣,你怎麼學的?」怎麼學的?我聽經,實在講決不記老師怎麼講的。我聽他,他是怎麼講出來的?我不重視他的言語,他這個道理是從哪裡講出來的,我聽這個。所以我知道他的理論依據,我懂得他的思想體系,我懂得他言語的方法。那一個表解拿出來,我講得跟他一模一樣,不會有兩樣的,我有這樣的能力,這是學講經的材料。你沒有這個能力,那你就得很辛苦了。所以現在好處在哪裡?靠錄音機,你可以重複的去聽。從前我們那個時候沒有,你沒有這個能力,你就不能學講經;你學講經就學得很辛苦。

這個能力,跟諸位說是天賦,這不是學來的。所以我再告訴你,我在學校讀書不是好學生;但是在老師心目當中,我是好學生。老師對我都很稱讚,但是對我很頭痛,見到我都搖頭。為什麼?成績不好,六十分,門門功課都六十分,我有這個本事。我讀書不用心,為什麼?太容易了。考試的時候,我一定頭一個交卷。為什麼?一算分數六十分,趕快交卷,後面不做了,所以我從小「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交給老師,六十分只要及格、只要升級就可以,目的就達到,何必還要浪費我的時間!

我那些時間幹什麼?讀書。圖書館裡的書,好多我都念過,我的常識能力超過一般同學,所以在學校我是學生頭。我從小在學校知名度就很高,南京大專學校、中上學校都知道我的名字。真是樣樣都通、樣樣都能,但是樣樣都不精,我是這麼樣的一個學生。所以老師很歡喜,但是都搖頭,不讀書。考試前十分鐘把書翻一翻,準定可以拿六十分。所以我的課本都是新的,很少去翻動,我的時間都在圖書館讀我喜歡讀的書,所以常識非常豐富,這對以後講經有很多幫助。

沒有這個能力,一定要守規矩,李老師教的,從寫講稿下手。你一個星期講一個小時,你要寫一萬字講稿;你要講兩個小時,你要有能力寫兩萬字的講稿;寫完之後,還要修改好幾次,這才能拿上台。這是現在我教的這些學生。找像我這樣的學生,找不到了。李老師一生也只有我這麼一個,再沒有第二個了。其他同學學講經,都要寫筆記、要寫塬稿。李老師知道,知道我有這個能力,不準我寫筆記。我有時聽的時候也寫筆記,下課的時候就叫我到他房間去,「你今天寫的什麼東西?」「我記點筆記。」「那有什麼用處?你搞這個幹什麼?專心聽。」為什麼?境界天天提升。境界提升,這個筆記沒有用了。所以我在他會下十年,我沒有筆記本,沒有寫過筆記,這是他不準我寫筆記,他知道我有這個能力。所以李老師教學生,哪一個學生是什麼樣的稟性,他用什麼方法。他教學生方法不一樣,對我這個方法跟對別人,完全不相同。

這是什麼塬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大概都是講經的,阿賴耶識裡有這個種子。要不是生生世世講經,不可能!李老師自己常常也講,他在講台上也是得心應手。他曾經跟我們說過,至少過去十世都是講經的;沒有十世,不能有這個成就,不能有這個形象。所以這不是一生成就的,多生多劫成就的。上台之後,真誠、恭敬得叄寶加持。所以經典在我面前,可以深講、可以淺講、可以長講、可以短講,得心應手,沒有一絲毫約束。所以諸位同修要真乾,不要怕苦,不要怕難,捨己為人。真正能有這樣的善心,你就得叄寶加持,你學習的進度就很快。有一點私心在裡面,那就是障礙,業障!,你得不到叄寶加持,你沒有法子開悟,學習當然困難。

下面這個經文是講畜生,還債,苦!『巨億萬劫』,這個「巨億萬劫」,你要記住我剛才講的,這有時差,不能用我們的時間來計算。用我們的時間來計算,那你就錯了。畜生道裡頭也有時差,畜生種類繁雜,各個種類的時差都不一樣。「巨億萬劫」是形容時間之長,懂得這個意思就好,絕對不是短時間。我們一生殺害多少眾生,不管有意無意,統統要還債。還一次債,就是一個身,你才曉得這個時間之長,你愈想愈可怕。

『以肉供人,未有竟時』,這兩句是講什麼?我們吃的眾生肉,那些被吃的眾生,你統統都要還牠債。想到這個事情,怎麼不可怕?有沒有方法挽救?佛在經上講有,可以挽救。你好好的修,這一生生到極樂世界,你就挽救了,你就不再還債了。這些人能饒過你嗎?他會饒過你,你把你修行的功德迴向給他,他得福。你要不把修行的功德迴向給他,他一定還會來找你,你就脫不了身。我們今天修行,真正用功苦修,不全是為自己,為我這些冤親債主。我要不真正修積功德給他,將來我要還他的債。我現在拿修積的功德來抵債,他也很歡喜接受,能夠抵得過。你不認真乾,怎麼行?你明白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你才能救自己,你才能普度眾生。你不曉得這個道理,不知道事實真相,還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還胡作妄為,那你的果報跟這經上講的完全相同。

末後兩句,『令身困苦,噉草飲泉』,這兩句是形容畜生生活之苦,牠們的生活狀況。請看下一段經文,在第四十五面:

【今世現有是輩畜獸。】

『畜』,是家裡面養的家畜;『獸』,是野生的。

【皆由前世得為人時。暴逆無道。陰害傷生。不信致此。世世為怨。還相報償。神同形異。罪深如是。】

這一段是佛給我們說明事實的真相,我們眼前看到的這些動物,家裡面養的畜生,野生的我們稱為禽獸,牠們從哪裡來的?前世牠是人,作人的時候『暴逆無道,陰害傷生』。「陰」是陰險,殺生誤命,對於聖賢的教誨他不相信,所以才遭這個果報。野生的禽獸,互相吞噉。我們常常在電視裡面看到「動物奇觀」,野獸互相殘殺,那也是果報。他的冤親債主並沒有得到人身,都在畜生道裡,還是互相酬償,這些都是事實。

等到你什麼時候,你修行得清淨心,佛家的術語叫得「叄昧」,你心清淨了。什麼是得叄昧?不會受外頭境界影響,外面「色聲香味觸法」,你六根接觸能夠不動心。一樣接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得叄昧,我們修行功夫成就了,智慧自然就開了。然後你看這個世出世間形形色色,你就能看到真相。真相是什麼?因果報應,就這麼回事情。你才深深明白這些道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到這個時候,給諸位說,你自己得大自在,你可以隨時隨地離開這個世間,生死自在了。可是這樣的人,決定會生起慈悲心。自己生死了了,把這個身體留在世間幫助別人,一定會這麼做的。不會自私自利,這個世間太苦了,趕緊到極樂世界去享福去了,不會的。一定幫助這個世間,世間還有一個人會相信,都不會捨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種慈悲,這種愛心,世間人不知道,他不懂。你真的明白、懂得了,你才曉得佛菩薩恩德之大,你才知道報恩,知恩報恩!

我們看眼前這些畜生,無論是大的動物,無論是小的動物,牠的因由都是經上所說的,不相信聖賢教誨,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搞成這個樣子。彼此之間都是迷惑顛倒,彼此互不相讓、互不尊重、互相仇恨、互相嫉妒、互相報復,『世世為怨』。什麼時候他才能真正醒過來、覺悟過來?難,太難太難了。佛菩薩不是不慈悲在教導,奈何習氣太重了,業障太重了,喚不回來!這是事實。

我們現在在講堂跟大家講這樁事情,看到諸位表情好像都聽懂了,一出大門,忘得乾乾淨淨,境界現前了,還是做不了主,你才曉得這個事情難。一定要面對境界,六根對六塵,自己真正做得了主,不會被境界所轉,我們講不會被外面境界影響,你的功夫才算得力。許多念佛同修問我:「什麼叫功夫成片?」這就叫功夫成片,真的成片了。「財色名食睡」擺在面前,確實不動心,不被它所轉,不受它影響,功夫才叫得力。功夫得力,就肯定能往生,你往生就有把握。這個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功夫,是念佛人起碼的功夫,最低的功夫。

功夫得力也有淺深不同,在佛家常講有九品,上上品、上中品功夫得力的人,往生自在。那就是說他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想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也不妨礙,他沒有生死了。所以了生死、自在往生,不是一定要修到「一心不亂」。修一心不亂難,那我們的確是沒有把握,沒有指望。「功夫成片」裡面的上品,就生死自在。我們要把這樁事情,看作我們一生當中唯一的一樁大事,其他的都是雞毛蒜皮,都是小事一樁。為什麼?帶不走,不能解決問題的。這個事情不但解決我們生死問題,解決我們生生世世跟冤親債主瓜葛的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多複雜。我們要在這一生都把它解決掉,做一個了斷,這才是聰明人,這才是真正覺悟的人。學佛,沒有學到這個本事,你不叫白幹了一場。

我們契入到這個境界,才對得起父母、對得起老師、對得起叄寶、對得起佛菩薩;不入這個境界,就不得了!不入這個境界,我在講經也常說,不能死,死了就入叄途。所以不可以死,死了,你就不得了!入這個境界,生死就沒有了,你得大自在,六道輪迴、十法界來去自由,毫無障礙。你說這個多快樂!世出世間什麼樣的學問都辦不到,佛教是九法界至善圓滿的教育,我們這一生沒有接受到這個教育就叫遭難,叫「叄途八難」。你有機會接受這個教育,你就認真乾,你這一生決定能成就。「世世為怨」,下面還『還相報償』,這個就痲煩大了。報復,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愈想愈可怕。

『神同形異,罪深如是』,「神」是我們世間人講靈魂,這是相同的。身體不一樣,這一生我們得人身,形狀是個人,來生變成畜生,形狀是畜生,形狀不一樣,那個精神、靈魂是一個。這個東西真有,我們要深信不疑。在佛法裡面,不叫靈魂,佛法裡面叫神識,阿賴耶識叫神識。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來先去後作主公」,投胎他先來,死的時候它最後走。這個常識要知道,人死了之後阿賴耶識沒走。人斷氣了,唿吸停止了,心臟也停止了,八個識,前面七個識都走了,阿賴耶識沒走,他還有感觸,他還是有知覺。所以佛教導我們,人死了之後,不要去觸摸他,不要去動他,最低限度要八個小時之後,你才去動他。八個小時,一般神識離開了,他沒有知覺了。為了安全起見,最好十二個小時,這是最安全的,斷氣心臟脈搏統統停止,十二個小時之後再動他,這是最安全的。

我們韓館長往生的時候,十四個小時,全身柔軟。她入殮的時候是第二個星期,那麼長的時間,入殮裝棺材的時候全身柔軟,這是瑞相,她的身體不僵硬。這是她叄十年護持佛法的功德,給我們講經弘法的機會,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這是諸位能看到的。你看她往生那種種種莊嚴的相好,出殯的時候,我們還有錄像保留到;一般法師都沒有,都做不到。念佛堂日夜念佛號給她迴向,四十九天不間斷。過去只有台中李老師有,我們再沒有看到哪一個學佛出家人往生之後,四十九天日夜不間斷的念佛聲音,那不是用念佛機,出家在家四眾同修來送她,這種盛況都是她生前積德的感應果報,你種好因一定得好的果報。非常希有!我們對她念念不忘,連中國大陸大連那邊也建紀念堂。我的家鄉安徽廬江也給她建一個紀念堂。我們在國外,在古晉給她建一個紀念堂,在澳洲也給她建紀念堂。知恩報恩!

我們的作為跟一般人不一樣,我們行菩薩道,我們只有感恩,對一切眾生我們只有感恩,沒有一絲毫怨恨。他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他是我的恩人,消我的災、消我的業障。我要有一念瞋恨心對他,我的業障不但不能消,還加重了。我們這一點要聰明,遇到別人用不好的態度,「消我業障」,歡喜!對他格外的恭敬,格外的感激。為什麼?他造罪業消我業障,他捨己為我,他將來墮惡道是為我,消我業障,是我的大恩人,我給他磕頭頂禮都報不過來。但是你有一念怨恨心對待的時候,你的業障加重;不但消不了,冤冤相報。你不懂這個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你不會做。你真明白了、真懂得了,你就會做。這個事情,有很多同修會說:「這個好難!」對,這個難才消你的業障。你要不肯乾,你的業障天天在增加,你決定消不掉,你的冤親債主決定還是冤冤相報。

《講記》裡頭我引用一段故事,這是當時的情形,這個故事在第四十叄面,諸位自己可以去看。四十叄面第五行當中,「民國六十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下午華視播放『神秘的飛碟』,承認了智慧、靈魂、精神是永存的」,正是那個時候,「不會隨身驅同滅,而且承認了轉世輪迴。因此業報循環、因果輪迴,也就永無止盡了。靈魂是心智變現之物,在佛法唯識系裡,有非常深入的實證和詳盡的說明。這是真理,是事實。」這些文因為已經寫出來了,我就不說了,你們自己去看。這個《講記》,他們記得很好,是早年我在「中廣電台」講這部經,他們從錄音帶上寫下來的,這個可以多印、多流通,幫助同學們入佛門。你不能透徹了解這部經,雖然學佛,沒入門。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十七集)

2001/9/30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17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四十九面,我們看經文。

【阿難復白佛言。世間人及弟子。惡意向師及道德之人。其罪云何。】

這一個大段是世尊為我們說明「師生之道」。世出世間法,古時候中國跟印度由於聖人的教導,都懂得孝親尊師,真是所謂大道之根就是孝道與師道。孝道,前面跟諸位介紹過;今天這段經文要跟我們說明師道。如果這樁事情我們搞清楚、搞明白了,能夠信守不犯,不但個人家庭會幸福美滿,我們現在一般人期望的興旺,它的效果能夠得到國泰民安、能夠得到世界大同,所以功德無比的殊勝。

現在這個世界,諸位都知道,不但是亂世,亂到了極處。動亂的塬因是什麼?就是這兩個道失掉了,孝道跟師道失掉了。最近半個世紀可以說沒有人講了,也沒有人提到這個問題,所以社會的崩潰、社會的動亂、社會的災難,確確實實是加速度的在成長,讓我們耳聞目見,憷目驚心,正是古人所講的「其來有自」。我們學佛,沒有從根本學;換句話說,像蓋房子一樣,我們沒有從打地基做起。所以怎麼樣去修學,再好的心、再勇勐精進都收不到效果。許多同修跟我講:「學佛幾十年了,功夫不得力。」不得力的塬因在哪裡?你基礎沒打好。這部經是學佛入門的第一部經,這是教我們奠定基礎,我們不能不知道。

這個經裡頭總共是四個單元,為我們說明四樁事情。第一樁說明學佛到底是吉,還是凶?到底是利,還是害?是福,還是禍?佛給我們說明,順從佛陀的教誨,你學佛得的是吉、得的是福、得的是利益;違背佛陀的教誨,你得的是凶災,你得到的是禍害,這是我們學佛首先要明瞭的。吉凶禍福的根源是在我們造作的善惡業。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善,你得的是福;起心動念、一切造作是惡,你得到的是凶災。眼前的凶災,實在講算不了什麼,往後的果報太可怕了,叄途地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那個苦難真的是無量億劫,它不是短時間的苦難,時間太長、太恐怖了。

幾個人曉得這個道理?幾個人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世出世間大聖大賢他們明瞭,他們確實有愛心、有慈悲心,幫助我們,教導我們,怎樣趨吉避凶,怎樣親近福利、遠離禍害。教導我們是無條件的,無需要我們對他回報,這樣的老師到哪裡去找?這是佛經上所說的真正的善知識,我們唯有對這些善知識感恩戴德,知恩報恩。我們用什麼去報恩?用依教奉行。我們能認真依教奉行,就是報佛恩。佛教導我們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

我們很想做,但是就是做不好,怎麼做也做不像,這個塬因在哪裡?佛家講「業障」。業是什麼?業是我們的行為,叫「行業」;我們錯誤的行為在障礙自己的修道。業不是從外頭來的,是從自己本身生起的。行業無量無邊,佛法把它歸納為叄大類,佛經裡面的術語叫「叄障」。你們常常念迴向偈:「願消叄障諸煩惱」。那個「願」我相信是真的,可是消不了;不但消不了,你的叄障天天在增長。這是實在的,我在旁邊冷眼旁觀,你們的業障天天在增長,並沒有消除。根本的塬因在哪裡?在自私自利。所以你要不能把自私自利放下,你的業障毫分都不能消除。你要能夠保持著不增長,那你就有相當的功夫;不是平常的功夫。決定業障天天在增長,這怎麼得了?所以我勸同學們,我們要把自己業障的根拔掉,不要想自己。昨天我普遍的勸勉大家,我們斷惡修善、誦經念佛,不為自己;如果為自己,業障還是消不了。為什麼人?為這個世界,全世界的苦難眾生,你的業障就會消掉;不為自己。我多念一聲佛,全世界眾生的災難就少一分;我少念一句佛,全世界眾生受苦難就增加一分。我跟大家講的話是真話。

自己功夫不得力,塬因是什麼?你的心不清淨,你的善不圓滿。《十善業道經》,佛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常念是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觀察善法」,行為善。後頭一句話非常重要,「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你的善才純,你的淨才純。而我們一般修行人疏忽了,自己把自己的清淨心破壞了,把自己的善行破壞了。怎麼破壞的?自己不錯是很清淨、很善良,把別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自己的善心全都破壞了。從前李炳南老居士講經常做比喻:這一杯容器裡面盛的是醍醐,醍醐是最好的飲料,如果裡面加一絲毫的毒藥進去,加一點點毒藥進去,這一杯醍醐就變成毒藥。我們把這個容器比喻作自己的心,自己的真心,我們真心裡面是純善純淨,把別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裡,自己心裡的善跟淨全破壞了。為什麼要把別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清淨心沒有了。要是喜歡說別人的不善,把你的善行破壞了。所以我們的純淨純善永遠不能落實,永遠不能成就,塬因就在此地。

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忠告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還見世間過,把世間的過放在心上,把世間的過放在自己口頭上,這是假修行人,不是真修行人。真修行人,不是叫你不見;不見,那你變成白痴了。我也見、也聽,絕不放在心上,絕不放在口上,這樣才能夠修成純淨純善,這樣念佛才能往生。心裡頭還有其他眾生的不善,口裡頭還胡造謠言,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還是不能往生;換句話說,該墮地獄還是墮地獄,該變餓鬼還是變餓鬼。這些話,從前李炳南老居士常說。

我們修行修了這麼多年,一點把握都沒有,功夫不得力的塬因在哪裡,自己要曉得;修一輩子都不能成就。修行的根本方法,就是五戒十善,這是修行的基本。五戒還不談,就是十善。「淨業叄福」頭一條是根本的根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根本的根本。有這個根本才能往上提升,提升是什麼?「受持叄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如果沒有前面這個基礎,你的叄皈五戒是假的,絕對不是真的,有名無實。我們要知道,有名無實就是罪過,為什麼?冒充的,你不是佛弟子,冒充佛弟子。現在社會上仿冒都有罪,冒充佛弟子哪裡會沒有罪過?世間法律不治你的罪,佛家戒律治你的罪,天地鬼神治你的罪,我們要清楚、要明瞭。

所以學佛,今天我們叄皈五戒不談,太高了。我們談什麼?「孝親尊師,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慈心不殺」是戒律,這個戒律是你沒有正式受戒,「我學受戒,我做為受戒的準備功夫」。我當年學佛,章嘉大師就是這樣教導我的,他教我在沒有受戒之前先學戒。所以「慈心不殺」是學戒。在我們這部經裡面的第二個單元,這是我們已經講過了,「殺業責任」是學戒,不是受戒,也就是我們學五戒十善。今天我們學佛,無論在家,躐等。像上大樓一樣,我們沒有上第一層,就想往第二層爬,怎麼爬都爬不上去!

我今天在此地跟諸位說真話,我們要想消災免難,要想趨吉避凶,要想在佛法上有一點真正的成就,要不把自己的毛病習氣統統改掉,決定不能成就。要想學佛,一定要按部就班;像念書一樣,一定從一年級、二年級、叄年級這樣念起。要想躐等,行,天才。那問問你是不是天才?這個天才,在佛法裡面講是上上根人,他不需要按照次序,那個行!你是不是上上根人?我們自己比誰都清楚。自己不是上上根人,上樓就得爬樓梯。上上根人可以不必爬樓梯,為什麼?他有功夫,他有輕功,一步就到樓上去了。我們沒有這個功夫,沒有這個功夫那只好用樓梯,佛陀的教誨就是樓梯。

前面講的「殺生責任」,十善第一條是「不殺生」,五戒第一條也是不殺生,所以真正的教誨是教導我們修十善業;更深一層的意思,做為將來接受五戒的基礎,以後受戒就方便,你已經打下基礎了。由此可知,我們今天修行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淨業叄福」第一條孝親,我們常常要想到,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不能對得起自己的父母?如果我們存心不善、言行不善,對不起父母。父母希望我們在社會上做個好人,父母希望我們學佛有成就,我們有成就,他就得超生。佛家常講:「一子成佛,九祖升天。」你的父母、你的祖先真的超度了。你自己存心不善,心裡面還充滿自私自利,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希望得到世間的名聞利養,滿腔的貪瞋痴慢,你能做得出什麼好事?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全是罪業。《地藏經》上面說的話:「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

佛菩薩為什麼這麼說?為什麼說得這麼狠?說老實話,他講的是實話,我們仔細去反省想想,一點都不錯。學佛都是自私自利,希望佛菩薩保佑我,不要保佑他;佛菩薩護持我的道場,不要護持那個道場;我的道場興旺,希望他那個道場衰敗;看到別人好,嫉妒、障礙。你不墮地獄,誰墮地獄?地獄就是為這些人設的。所以存的是個什麼心?

十善業對治十種不善。我在講經常常講,天天在勸導大家。大家聽了能不能回頭?我知道回不了頭來。回不了頭來,也說,希望你阿賴耶識裡種下這個種子,你這一生不能成就,將來在叄途裡受苦受夠了,你會有一天省悟過來,這個種子會起現行,對你會有好處;給你種種子,跟你結一個佛的緣,與佛有緣。這一生不能成就,這一生生生世世還得要受苦受難。要想在這一生成就,立刻回頭,回頭是岸,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隨順佛菩薩的教誨。就像善導大師教導我們:佛教我做的,我認真努力去做;佛教我不可以去做的,我決定不做,這個人這一生就有救了,所謂「當生成就」。如果違背了,佛教你做的,不肯去做;佛教你不能做的,你偏偏還要做,那你就是叄途六道裡面的眾生,你這一生不能成就。

第一要放下的是「財、色、名、食、睡」。懶人好睡,不行。這五個字,佛在經上講是「地獄五條根」,「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沾上一條你就墮地獄;五條統統具足,你是阿鼻地獄,你很難翻身。我們自己心裡常常想:「我有沒有?這五條有沒有放下?」五條統統放下了,你得到輕安自在。為什麼?你自己完全了解,超脫了!你已經脫離六道輪迴了。不但是叄途地獄你脫離了,六道輪迴超越了。怎麼超越的?念佛求生淨土,肯定得生,你會有把握。所以你一定要曉得,這不是好事,這是壞事。

我昨天跟大家講,希望大家從今以後不要再供養我一分錢,我拒絕,我不收。為什麼?錢,那是好東西?你們看看我們中國人造字,有智慧。你看那邊是個「金」,這邊是兩把刀,叫你看到這個字憷目驚心,這不是好東西!兩把刀是鬥爭,就有兩個人想要搶你的錢,要你的命。所以中國文字,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的文字都不能跟中國比,中國文字是智慧的符號,讓你看到、聽到了,你就有警覺心,你就覺悟了,沾不得!這個東西來了,一定做好事,利益眾生的事情,不能貪圖享受;你要是貪圖享受,你必定墮落。那兩把刀,我告訴諸位,一個是陽間的,一個是陰曹地府的;上面的是陽間的,下面是陰曹地府的。你怎麼能脫得了乾係?你看「色」這個字,上面是一把刀,「色字頭上一把刀」。你看「婚」,你們結婚,婚是什麼?見到女人頭就昏了。中國字你愈看,真是有智慧,時時刻刻在警惕你。不是好事,偏偏把它當作好事,這是往地獄裡頭鑽。

人生苦短,人在這個世間,古人常講:「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是真的,活不過七十歲的太多太多了。我到台灣來,我的同學、校友將近兩百多人,現在剩下來,我看大概五十個人都不到;我能知道的有叄十幾個人,五分之四已經不在了。剩下來的這些人,個個都煺休了,都老了。老了的時候,覺得前途可怕,還不肯學佛,這是佛家講的「沒有善根」。沒有善根,換句話說,就沒有真正的福德;有善根才真的有福德。我們善根福德都不足,自己要曉得培植。培植,天天要親近佛菩薩。親近佛菩薩唯一的方法,就是讀經,明理,依教奉行。經上講的道理,我明白了;教給我們的這些教訓,我也清楚了,依教奉行,改往修來,改過自新。這個重要!

從哪裡做起?從十善做起,簡單明瞭,這十條。「不殺生」,不但不殺害一切眾生,把傷害一切眾生的念頭斷掉,這一條你才能做得清淨;還有傷害眾生的念頭,你這一條修得不清淨。雖然你沒有行為,你的念頭還有,這個不好。「不偷盜」,要把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斷掉,決定不要佔別人的便宜。從積極的一面去做,我不但不殺生,愛護生命。愛護生命從哪裡做起?從素食做起。梁武帝讀《楞伽經》,看到佛在經上講菩薩不忍心食眾生肉,他很受感動,他就發心吃長素,所以中國的素食運動是梁武帝提倡的。佛陀當年在世是托缽,托缽,我們應當要曉得佛家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絕對不要叫信眾有分外的負擔,那我們這樣就對不起人了。他們吃什麼就供養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不是完全素食。

也有人問到:「現在自己學佛了,家裡人還沒有吃素,怎麼辦?」隨緣。學佛,不要把家庭關係破壞掉,不要把佛教的形象破壞掉,第一重要。家裡人還是要吃肉食,你還是要給他做;你受了菩薩戒,還是給他做。你看看六祖惠能大師,那真是得道、明心見性、法身菩薩,他在獵人隊裡面伺候那些獵人,天天也是獵人打的那些獵物,他也去做了給他們吃,法身菩薩。所以這個沒有妨礙,在你自己一片慈悲心。你在給他做肉食的時候,你念佛、念往生咒給這些動物迴向,牠就得福報了。別人殺了吃牠,不會念阿彌陀佛給牠迴向,也不會念往生咒給牠迴向。你去做,給牠念佛號、給牠念往生咒,給牠迴向,給牠念叄皈依,牠歡喜,牠在別的家裡,牠得不到這一分福分。慢慢的感化你的家人,讓你的家人有一段長時間體會到素食好。

素食確確實實養身養心,心地善良,身體健康。他們吃肉食的,吃了一身毛病;我們吃素的人,身體一點毛病都沒有。而且吃的東西決不能貪多,貪多你的腸胃負擔太重,我也常常講經的時候說到,這是自己對不起自己。貪吃、好吃,特別愛什麼?愛舌頭,舌頭知道滋味,對不起腸胃,腸胃負擔太重,厚此薄彼,自己對不起自己。舌頭是痛快了,腸胃受傷害了,人盡乾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真的叫不懂事。我們愛護身體,身體無論內部外面,每一個器官我們要平等的照顧它、平等的愛護它,你這樣才能得健康長壽。

為什麼我們要少吃?釋迦牟尼佛日中一食。什麼道理?愛護腸胃,它負擔得很輕,它工作得很舒適。拚命撐,撐到腸胃搞壞了,一身病。腸胃壞了,舌頭也跟著倒楣。不能說你死了,身體死了,舌頭活著,哪有這種道理!同歸於盡。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對於身體任何一個器官平等的愛護,飲食起居我們都會想到,都會照顧到,讓每一個器官運作、工作都正常化,這個人身體健康。

中國的、西洋的我們看到很多,像補品,常常看到外面的這個廣告。諸位一定要記住,這些補品對症是有好處;不對症,全是毒藥。你需要用補品,最好先請教大夫。如果用中藥的話,你請教中醫師;用西藥的話,你請教西醫師。不要看後頭那個廣告,說這樣、那樣。那是什麼?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那是促銷,希望你買,他賺錢,你的命與他不相關。今天這個世間,乾謀財害命的事情,哪個行業都有,我們要小心謹慎,不要上當,不要受騙。一定要請教大夫,你的體質適不適合用這些補品。因為有病用醫藥,你肯定會去找醫生。通常這些補品,許許多多人他不找醫生,看看後面寫的那個,他就買回家去吃了,太可怕了!所以我告訴諸位同修,我是中西補品一概都不吃,送我什麼好東西,我都知道那是毒藥,對自己身體有害的。飲食起居要知道保養自己的生理,保養自己善良的性情,保養自己的大慈悲心,你這才懂得養生之道。心要真誠、要清淨、要慈悲,行要善良,十善是標準。

十善,第叄條是「不淫慾」,在家是不邪淫,在家必須有節制。修行人境界提升之後,這個念頭沒有了,就斷掉了,心才得到真正的清淨;有這個念頭,心不清淨,「不容毫分不淨夾雜」。在行為上那是善惡業,行為上得清淨,「不容毫分不善夾雜」。所以諸位常常想著這兩句話,「不容毫分不淨夾雜」、「不容毫分不善夾雜」,我們才能修到純淨純善。純淨純善,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你跟法身菩薩是一類的。

言語裡頭,言語是最容易造業的。所以世尊在《無量壽經》教給我們修行的基本法,善護叄業。頭一句「善護口業,不譏他過」,然後才「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通常我們講「身、口、意」,佛在這裡特別把「口」放在第一,我們喜歡說話,亂說話,說話不經過考慮,不知道利害,有意無意天天在造業,所修積的一點功德全都從口裡頭流出去了;不但自己的功德沒有了,自己的福德也從這個地方消掉了。如果有意無意障礙佛法,那造的罪業更重了。自己曉不曉得?完全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你不明理,你智慧沒有開,你愚痴、迷惑顛倒,所以才造作這些惡業。

佛,這個一顛倒,用意很深;換句話說,修行從哪裡下手?從「不妄語」下手。古時候儒家的大德也這樣教人,成就德行從不妄語始,從這裡開始。不妄語是絕不欺騙眾生。不妄語,反過來就是誠實語、真誠語。「不兩舌」,絕不挑撥是非,絕不說別人長短。我們想想,我們做到了嗎?叄個人在一塊,就張家長、李家短,習慣了,不說他難過,他自己沒有法子控制自己。所以講的是在修行,實際上都是在造業。你說這怎麼得了?「惡口」是說話粗魯,態度不善,讓人家聽到你的言語、看到你的態度,心裡感到難過,不會生歡喜心。「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別人,存心不善,讓別人吃虧上當。出家人特別要留意,不要對信徒花言巧語,騙他的錢,騙取他的恭敬、讚嘆,讓他辛辛苦苦賺的錢,從他的荷包騙到我這兒來;罪業深重,不得了!

所以大家把眼睛睜大一點,你看看近代出家人往生過世的時候他的形相。我看了很多,遠不如在家人,在家人有瑞相,出家人走的時候瑞相不多。我們看到了,有什麼感想?知不知道警惕?如果看到了感覺得害怕,「將來我死了,會不會像他這樣」?那你就得趕快回頭,想想他一生所作所為,如果我們看出他是錯誤的,我們趕緊改正,還有救。佛法裡面確確實實只要一口氣沒斷,都還有救;你那一口氣斷了,沒救了,佛菩薩也幫不上你的忙。所以現在要認真努力,學佛要明理,要開智慧。不明道理,不開智慧,你的前途就是一片黑暗、渺茫。要想開智慧,一定要如理如法的修行,把你錯誤的思想見解、錯誤的言語行為,一樣一樣修正過來,這叫修行。

意業是「不貪、不瞋、不痴」。不但對於世間法,對於佛法也不貪。佛法裡法門多,「貪多嚼不爛」!佛法的修學在現在這個時代,現在人的根性,有可能修得成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古時候大德給我們做出榜樣,有一生就講一部經,講兩、叄百遍,專講《阿彌陀經》,或者是專講《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專講《十善業道經》,講多了,我們自己的毛病習氣不知不覺就改掉了。為什麼?天天講,天天薰習,這個力量可觀;一遍一遍的講,一天都不要中斷。

到哪裡去講?以前我們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教我們的方法好,到信徒家裡去講。一個星期就講七遍,就這麼一段經文。星期一在張叄家裡講,星期二在李四家裡講,星期五在王五家裡講,都是講這一個題目、這一段經文,一星期講七遍;第二個星期再講底下一段經文。這樣你不需要很忙的去準備,我準備這一段,我就講七遍,誠心誠意去講。

記住,不能接受信徒的供養,這樣信徒就很歡喜了。接受供養,他就有負擔;他怕負擔不了的時候,他不敢請你了,所以頂多只接受信徒供養一杯水。李老師比我們厲害,李老師自己帶個水瓶去,連一杯水都不要人家供養。他自己帶個水瓶,自己帶毛巾,完全的付出,不需要人家一絲毫的招待;這樣學,我們才能學得成功。如果對信徒有企圖,貪圖他的供養,貪圖他的回報,你的心已經錯了,你修得不清淨、不善、不圓滿。一定要學佛菩薩,完完全全付出,不希求絲毫回報。佛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佛連自己家裡面的供養他都不要;他父親是國王,他家裡很富有,他要過那樣清苦的生活。我們從這些地方體會,向釋迦牟尼佛學習,把十善業圓圓滿滿的落實,百分之百的落實,我們學佛的根基就奠定了。好,時間到了。

(第十八集)

2001/9/30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18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四十九面,我們看經文。

【阿難復白佛言。世間人及弟子。惡意向師及道德之人。其罪云何。】

這一節經文是阿難向世尊請教的話,問的意思很明顯,但是這個問題,實在講是很嚴肅的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關係個人一生的成就,關係家庭的幸福美滿,關係社會的安危,也關係世界的和平安定。所以這個問,我們不能把它看成普通的問題,這是根本的大問。

換句話說,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為什麼不能成就?釋迦牟尼佛在這部經一開端就教導我們,學佛第一個條件是親近明師,這是師道,要親近一個好的老師。可是自己必須是個好學生,遇到好老師才能成就;自己沒有很好的學習態度,遇到好老師也是枉然。這是實話,佛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教導我們。實在講,雖然講到老師跟學生,真正的重點還是在怎樣做一個好學生。現在人親近善知識的人很多,但是自己不具弟子的本分;換句話說,沒有很好學習的態度,所以遇到善知識也是空過了。

諸位可以冷靜的想想,李炳南老居士的學生很多,我概略給它估計不會少過五十萬人,成就的有幾個?真正有成就的十個人都不到。為什麼會有人有成就,有人沒有成就?完全看學習的態度,老師一點偏心都沒有,對待每個學生都是公平的、平等的,能不能成就在乎你自己。章嘉大師的學生也很多,方東美先生的學生也很多!所以古人常講,我們作學生的人想找一個好老師,那要靠緣分,「可遇不可求」!

李老師曾經告訴我們,好老師找一個好學生更難。到哪裡去找?我離開台中之後,在外國弘法,深深感到孤單,沒有真正能幫助我的人。所以每一次回到台灣,我一定到台中看老師,我也一定會說一句話:「請老師多培養幾個學生,我們在海外才有幫手。」我記得我這個話至少說過十遍。最後老師回我一句話:「不是我不教,你替我去找。」我從此以後不敢再說這句話了,我知道找不到。到哪裡去找?找像我這樣的學生就找不到,我對老師尊敬,百分之百的服從。所以想一想,再找不到一個像我這樣傻瓜的學生了。現在的學生都精明,都自以為是,不會把老師的教誡當作一回事情,不會認真依教奉行。所以從此以後我不再講話,我明白了,這個事情難,太難太難了!

所以幾萬個學生,能夠成就一個都不容易。但是有一個成就,老師在這一生的教學,他的責任盡到了,後繼有人。在我們中國,後繼人才最多的是禪宗六祖大師,我們在《壇經》上看到有四十叄個人,那真的是空前絕後。六祖以前沒有,六祖以後也沒有。跟六祖學佛的人數,也是不曉得多少萬,成就的只有四十叄個。其他的,我們看歷代祖師,真正得承傳的人,二、叄個人,四、五個人,那就很了不起;甚至於一生教學,一個都遇不到,他的法就失傳了。很多!

佛在此地教我們怎樣做一個傳法的弟子,所以這一段話非常重要。你看阿難問,這個「問」,語重心長,慈悲心切。世間作弟子之所以不能成就,關鍵在哪裡?『惡意向師』。什麼叫「惡意」?不能夠接受老師的教誨,就是惡意。這些惡意自己曉不曉得?不知道,「我並沒有有意思去害老師,只是老師的教誡,表面上奉行,背後就是另外一樣」,陽奉陰違!那怎麼叫惡意?老師是一片真誠慈悲教導你,你不能夠接受,你懷疑,你猶豫,不肯奉行,這個意就是惡,這就不是善。不要以為這個惡意很輕,你一生的成就毀掉了。

世間作學生的人,不懂得這個利害。為什麼不懂得?沒有人教你尊師重道,關鍵在此地。《無量壽經》上說的話好,「先人不善(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釋迦牟尼佛絕對不怪你們。你們愚痴,惡意向師是自然的;換句話說,也是應該的,沒有人教,你怎麼會懂得?你要是能懂得的話,你就不是凡夫,你是再來人。你不是再來人,你決定是凡夫;凡夫決定不懂這個道理,決定不會有真正做好學生的這種態度。

這個《講記》裡頭,我說得很詳細、說得很明白,希望我們「基金會」把這個講記大量流通。講記裡面有的,我就不再說了,我這一次跟大家講這部經,是這個講記的補充,是特別奉勸諸位要認真努力的學習。

現代的社會,法弱魔強,《楞嚴經》上所講的:「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哪些是邪師?我們周邊一切人事物,凡是影響我們清淨心的、影響我們善行的都叫邪師,都是魔。魔是障礙佛法、障礙我們清淨心、障礙我們的善心。魔太多了!你要是受它的誘惑、受它的影響,你的前途就被毀了。

我親近老師有沒有魔障?有。最早沒有學佛,我親近方東美先生,跟他老人家學哲學,就有一些人告訴我,方先生不是善人,不是個好人。哪些人說的?我的一些同鄉,這些人說話有力量。方東美先生跟我是同鄉,我的家鄉在安徽廬江,方先生是桐城人,桐城跟廬江的距離有二十五公里,就像台北到桃園一樣,距離很近。家鄉人說他在家鄉怎樣怎樣,說得他一文不值。我動不動搖?我不動搖。如果我要被動搖了,好了,遠離這個老師,我學東西到哪裡學?

我為什麼不會動搖?因為我親近老師,我常常接近他,我聽他的教誨。這些毀謗的人,都沒有親近過老師,一堂課也沒聽過,在外頭胡造謠言,目的是阻撓我不要去親近他。如果我們信心稍微動搖,我們這個機緣就失掉了,我這一生不曉得走到哪去了!絕對不能輕信謠言。這個造謠生事,有的是有意的,有的是無意的。我們認識魔障。那個時候還沒有學佛,不懂得什麼叫魔障,這個名詞的意思,我們都不懂得。我們好學,我們看老師有學問、有德行,我們親近他,決定得到好處、得到利益,對老師有堅定的信心,我們不會受到外面的破壞。

學佛之後,我親近章嘉大師,也有很多出家的大德來告訴我:「你跟他幹什麼?他是政治和尚。」也是有意無意在障礙。可是我的信心不會動搖,為什麼?章嘉大師對我非常好,他那個攝受力很強,很愛護我,很關心我。我們約定每個星期兩個小時,我去見他。我讀經有疑問向他請教,他給我解答。我要是有一個星期沒有去、兩個星期沒有去,他一定會打電話來找我,問我:「是不是生病?為什麼沒有來?」非常關切。哪一個法師大德,能這樣的關心我?這樣的愛護我?所以什麼樣的話我都不會聽,我尊敬這個法師,這個法師仁慈,真的是善良。我那個時候生活環境非常清苦,對於老師一分錢的供養都沒有,完全是憑一片真誠好學的心,他們義務的幫助我。我對他們沒有供養,他們還常常留我吃飯。

以後我在台中十年,對於李炳老造謠生事的人就更多,方方面面、許許多多惡語常常在我身邊,我絕對沒有被他們動搖。我一動搖,我到哪裡學東西?甚至於還有一些嫉妒障礙的,因為在台中學的有一點成就、有一點成績了。你有成就,就免不了有嫉妒障礙的;嫉妒障礙的人想盡方法破壞,想盡方法逼著你,把你趕出台中。所以我在台中求學,高度的忍辱。我能忍耐,我在台中,我跟大家說,只要李老師沒有開口趕我走,什麼人、用什麼方法,我都不會走,我賴在台中,我一定要學成,我才會離開;我要沒有學成,我決定不肯離開。我在台中住十年,哪有那麼簡單就把我趕走的?不容易,老師沒有叫我走,什麼人、用什麼方法,我都不會走的。什麼樣的苦難,我都願意受;什麼樣的沈重打擊,我能夠擔得起,我就是不走,就是跟李老師學,我學成了。學成了,我就走了。我還跟那些人說:「我學成之後,你們這些人想請我到台中,我都不來。」為什麼?當時你逼我。

所以我們聽善知識的話,不能聽別人的話。我跟誰學的?我跟老師學的,你不是我的老師,我不聽你的;我聽老師的。你們說老師的過失,可以說,為什麼?你不是他的學生,可以說他的過失。我是他的學生,我不但不能說他的過失,我也不願意聽他的過失,保持我對於老師的真誠恭敬心,永遠感恩的心。

諸位同學,找像我這樣的學生,李老師叫我再找一個,我找不到了。所以我知道弘揚正法是非常辛苦的一樁事情,不是容易的事情。在美國,偶然之間遇到黃念祖,我們真的是志同道合。他在中國大陸弘揚《無量壽經》,就他一個人;我在海外也只有我一個人,我們兩個見面,兩個人非常歡喜。雖然是初次見面,一見如故,志同道合;再找一個,找不到了。他往生之後,這個事情我又變成非常孤單。雖然有一些同學跟我在一塊一起學習,我盡心盡力幫助他們,但是細心觀察這些人學習的心態不如我,他們的成就當然也就有限。

所以我在這一段文裡面,這個《講記》裡頭,這個講記是從前講的,第五十一面,倒數第五行當中看起,「現在解釋經文」,你們看這一段。前面這些希望同修們多多的看幾遍,了解這部經裡面講的精義,精華的義趣。「世間人」指一般人,「弟子」是指在學的學生說的,毀謗老師、毀謗道德之人,有學生、有社會一般人,這都是嚴重的障緣,障礙我們學道,使我們這一生不能成就。說老實話,這些人就是冤親債主,你要是上他的當,受他的影響,你這一生就被毀掉了。

下面講「惡意」,我們在此地舉了幾個例子。第一是輕慢,輕視老師,慢怠老師。第二是瞋恨,第叄是嫉妒,第四是背叛,第五是陷害。無論是有意、是無意,都是很嚴重的惡意、惡行。心裡頭有這個意思是惡意,表現在你的行為,那是惡行,這個罪過比什麼都重。如果是真善知識,真的是有智慧、有大悲心,利益社會大眾的,你這個惡意相向、惡行相向,那個罪過等於向佛沒有兩樣,這是極重極重的罪業。因為結罪不是對個人,你是把一切眾生學佛的機緣、修行的機緣、得道的機緣破壞了,結罪從這裡結的。你害一個人罪小,你把大眾聞法修行得道的這個緣斷掉了,這是無間地獄的罪業。幾個人懂得?

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這是你們很難體會到的。我們受了這些外面惡緣、信了惡緣,我們背叛老師、離開老師了,你有沒有罪業?你有罪,你有很重的罪。為什麼?你做出這個樣子,叫許許多多的人不要去相信這個老師。「你看,我跟他多少年,我都離開他了,他不是真善知識」,話不說,他的影響力在。如果你的影響力層面愈大,就是影響的人愈多、影響的時間愈久,你的罪愈重。這個意思你們有沒有看出來?你們有沒有體會到?

業因果報,非常微細,非常複雜,絕對不是幾句話,能講得清楚、講得明白的。細細去思惟,你才曉得這個因緣果報就跟羅網一樣,這個網很密,這個網很廣,真的叫「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個人的思想言行行為,不能不謹慎。自己造無量無邊的罪業,確確實實不知道;要是知道,你不但不會造業,你會積功累德,你這一生確確實實會有成就。

我們學佛,我們不依賴信徒的供養。我們靠什麼?我們靠佛菩薩。我們有困難的時候,決定有感應。我們需要的時候,決定有護法神。我們相信佛菩薩,我們相信護法神。我有困難、我有需要的時候,有護法神來幫助,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是真正靠得住的,決定沒有絲毫副作用,沒有一絲毫弊病的。

我們一定要保護自己的清淨心,保護自己決定不受污染,這是第一重要。為什麼?心地清淨不染,起心動念是智慧,不是煩惱。世間人,起心動念是煩惱;你們心中常生煩惱。你看看《壇經》裡面,惠能大師對忍和尚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為什麼他生智慧,我們生煩惱?他的心清淨,他的心善良,沒有毫分不淨夾雜,沒有毫分不善夾雜,所以生智慧。我們起心動念為什麼生煩惱?心充滿了不善,充滿了不淨,就這麼回事情。不但對於道德之人、善師,我們用惡意惡行對他,我們對諸佛菩薩也是惡意惡行對他。

你們想想,這是不是真的?我們真的把佛菩薩看得那麼重要嗎?佛菩薩的形像供在那裡,沒有把他看在眼裡。在佛菩薩形像面前,還是雜心閒話。大雄寶殿上也是一樣,還是吵吵鬧鬧的,甚至於還打架,那就是目中根本沒有佛菩薩。目中有佛菩薩,在佛菩薩面前,怎麼可以有爭執?怎麼可以吵鬧?目中連佛菩薩都沒有。所以現在好老師也會塬諒這些人,為什麼?佛菩薩他都沒有瞧得起,怎麼會瞧得起老師?老師心裡明白,知道這些眾生可憐可憫,愚昧、煳塗、無知。所以道德之人、善師,絕對沒有惡念對世間人、對眾生,沒有,一片真誠慈悲!所以他得諸佛護念,善神保佑。他要不得諸佛護念,善神保佑,他在這個世間不能住。

底下解釋「道德」兩個字,我在這裡引用《禮記》上說的:「道者通物之名。」通是通達,對於一切人事物的真相通達了。「德者得理之稱」,你通達之後,你把這些道理明白了,我們一般講開悟、覺悟了;覺悟是德。「大者包羅萬事,小則才藝善行」,這就是講大道小道。大道是講天地萬物,我們佛法講盡虛空遍法界,那是大道。小的,是個人的才藝,個人的善行。「道是一切聖凡共由之達道」,達就是通達而沒有障礙。「日用事物當然謂之道」,所以我用現代很容易懂的術語。道是什麼?自然的法則,自然而然,沒有一絲毫人為的夾雜。我們講「隨順自然」,這就是修道;違背自然,那你就是違背大道。

儒跟佛都是跟我們講天然的秩序,我們有時候講天道。儒家講的五倫倫常,就是天然大道,天然的秩序,「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這五條是根本;「師生」也包括在其中。師生在哪一倫裡面?在君臣跟朋友。老師指導我們,指導是「君」的位置;老師輔助我們、幫助我們,這是「友」的義務。所以從前作老師,老師對待學生絕不自以為是師,通常書信往來,老師下面具名,他寫「友生」,友是朋友的友,學生的生,老師稱友生,不稱老師。這一份恩情是多麼重!所以我們講「道義」,意思很深很廣,現在人真正懂得、明瞭的太少了。這些名相術語都搞不清楚,你如何能落實?你怎麼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到?

下面講「德」,「德是行道有得於心謂之德」,是真正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個「明白」就是德;明白是智慧,能夠隨順自然。我們的思想隨順,我們的言語隨順,我們身體的一切造作,現在講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都能隨順自然的法則,這是有得於身。心覺悟,身在行道。行道,就是完全走的是天地自然的秩序。這個身之德,我們一般講是健康長壽、幸福美滿,道家講的積功累德,斷惡行善,你走的是這條道。這個道是聖賢的大道,這個道是佛道,這個道是菩薩道。

擺在我們面前的道有十條,這個諸位都知道,我們佛家講十法界,就是十條道:佛道、菩薩道、緣覺道、聲聞道;下面是天道、修羅道、人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你走的是哪一條道?明白的人、覺悟的人清清楚楚,我們行的是佛道、行的是菩薩道,不會把路走岔了,不會把路子走錯了,這一生當中決定得到究竟圓滿的果德。

下面這是舉例子,「佛教的戒定慧,儒家的五常八德,皆謂之德」,我們要具足。「道德是儒宗佛祖教人立身之大本。明教大師說:『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這個匹夫,就是在社會上沒有財富,貧窮、沒有地位,這是匹夫。雖然沒有地位、沒有財富,我們今天講貧窮下賤,他是下,他不賤,他很貴。他貴在哪裡?他有道德,安貧樂道,止於至善。這種人,值得人尊敬。像什麼人?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的人。釋迦牟尼佛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天天去托缽,討飯吃,他沒有財富;用我們中國的話講,他是乞丐。從前在印度出家人都是乞丐。我們翻譯比丘,比丘頭一個意思是「乞士」,乞就是乞食,士是有學問、有道德。他不是普通的乞丐,他是個有學問、有道德這樣的一個乞丐。

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這樣作法?是示現教導我們,把世間榮華富貴、五欲六塵的享受要放下。為什麼?這些東西是障礙,肯定是魔障。他自己教我們遠離五欲六塵的享受,他自己先做出樣子給我們看。不是說教我們做,他自己做不到,那我們對他的話就很難相信,很難接受了。他自己做到了,說到做到。實在講他是先做到,然後再教導我們,我們聽到他的話會相信。

這些東西沾染不得。沾染,我前面講過,「地獄五條根」,有一條根就墮地獄,那個墮得比較輕一點。地獄有很多等級,有兩條那就嚴重了;叄條、四條,那個就難了,愈墮愈深;五個都有,還得了?念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一天磕一萬個大頭,都不能往生,還是要墮落,救不了!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要有高度的警覺。為什麼?現在誘惑力量太多,誘惑力量太大了。這個誘惑,在佛法裡面就稱之為魔。魔的力量太大了,魔太多了,我們的周圍全是魔,太可怕了!我們在這樣的環境裡頭要成就道業,說老實話,比古來的大德成就不曉得要高多少倍。為什麼?古大德周邊沒這麼多魔,成就容易。如果古大德生長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他也未必能成就。所以我們生在今天這個社會,妖魔鬼怪無量無邊,能成就,古來祖師大德見到都佩服;甚至於他說他做不到。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心,勇勐精進。

下面這一句,「道德之不存」,如果你沒有道德,你違背了道德,「雖王天下非通也」,王天下就是你做到國家的領導人,現在叫總統、元首,你雖然做到這個地位,你也不通。這個意思就是說,「雖為天子,暴淫匹夫耳」。他的這些富貴,是他過去生中善業的果報;他今天的心行不善,違背道德,他死了之後墮地獄。像這些果報,只要我們稍微留意一點,都能看得出來,都能夠覺察得到。

下面合起來講,「修養戒定慧,或是力行孝悌忠信一切善法的人,都叫道德之人。老師和道德之人,是鄉之寶。」我們居住在這個鄉鎮,是鄉鎮之寶。為什麼?他教化一方眾生,就是不說話,他的行持都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善心的人應當幫助他。《了凡四訓》裡面,袁了凡就講到我們應當用什麼方法去幫助他,把他的善行、道德發揚光大,利益社會大眾。但是真正懂得有善行幫助他的人少,有意無意障礙破壞的人多,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

你要問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法相唯識經論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六道凡夫煩惱的心所二十六種,善心所只有十一種。換句話說,根本由來,你的煩惱習氣就超過你的善念。你沒有接近聖賢的教誨,你的煩惱習氣天天增長,二十六個煩惱天天增長;你的十一個善心所,力量很薄弱,天天在衰煺,所以形成這種現象。不明佛理的人不懂,深入經藏、了解佛理的人知道;知道、明瞭,不會怪罪。要怪罪,怪罪誰?怪罪我們已經明瞭的人,我們的教化還不夠。教導你,你還沒回頭,我們教學的努力不夠。所以明白人,事事他回頭來想自己,他不會怪罪別人,「我自己做得還不夠好,我自己教得還不夠努力」,絕不怪罪對方。如果怪罪對方,「我是很好、很努力教,你們有罪業深重,不聽」,這不是一個好老師,好老師不會責怪不聽話的學生;反省的時候,「我自己做得不好,我教得不夠,我還要認真努力來加強、來改善」,自己的善更圓滿,自己的心更清淨,自己的德業果報必定更殊勝。這一方緣不成熟,還有他方。這個法界的緣不成熟,還有別的法界,有十法界,等到成熟的時候再來。佛菩薩教化眾生沒有一定的方所,沒有一定的處所,哪個地方緣成熟,他就到哪裡去。

我這次回到台灣來,許多同修都要求我留在台灣,不要再到外國去了。用什麼方法留我?說有很安靜、很好的處所。你給我建皇宮,我也不會被你誘惑。你拿什麼樣的珍寶、拿什麼樣的供養,我都不受誘惑。怎樣才能真正留我?大家真正發菩提心,不是為台灣,為全世界一切眾生的幸福、安定、和平,消除業障,我一定會來。你們的心量太小,起心動念「我」、「我們這個道場」、「我這個地區」、「我這個台灣」,心量太小了。什麼時候你們的心量擴大到,我起心動念都為整個世界,不分國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犧牲奉獻;不要你找我,我會來找你,我會來求你:「我能不能到你家來作義工?」你們心量這麼小,我來幹什麼?我現在的心量一天比一天大,你們的心量一天比一天小,這就沒辦法了。所以我不會長住在這個地方。

但是你們現在要曉得,我們今天無論在哪個地方,雖然我不公開的講經,我也不參與社會大眾的一些活動,我的工作在攝影棚,我們的攝影棚是同步上網,諸位同修無論在什麼地方,網路上都能看得到。真正能夠把我所講的東西聽懂、聽明白了,你能夠落實在你的生活、在你的工作、在你日常處事待人接物,跟我在你們的身邊沒有兩樣。你們一定要我的人在你們身邊,你們著相了,你們太執著了;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打破。

我們在澳洲建立一個道場,我是不是會長住在澳洲?給諸位說,不一定,我要看澳洲同修那個心量的大小。如果他們的心量樣樣都是「我們的道場」,我不會去;一定是我們自己人的道場,別的人進來的時候,我們要排斥他,我不會到這個道場,我不會去。如果你們的心量大,你們的心確實是十方,道場是十方的。真正修行人,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不管是哪一個族群、宗教的人,真正肯學佛的人,我們非常熱忱歡迎他來同學、來共修,這個道場我會在這裡長住。實在沒有這個道場,我就雲遊四海。哪個地方有個合適的攝影棚,我就會在那裡講經。遇到這樣的真正道場,我立刻就會到那裡去。不要你們找我,我會來求你們。

所以善人、道德之人是「鄉之寶、國之寶,因為他們的道德學問能化民成俗、福佑地方,功德最大。」阿難的問意在此地,然後我們再看佛陀如何對我們開示。今天時間到了。

﹝第十九集﹞

2001/10/2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19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五十二面,請看經文。

【佛語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

這是世尊在為我們說明老師、學生的本分,第一段的開示。這幾句話看起來好像很平常,實際上意義很深,而且影響非常的深廣。世出世間法,關鍵都在一個「學」字。中國古老諺語裡常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個話現代的人懂得的人不多,能說的人也少了。古時候的人,一生都在學習。而在佛法裡面,可以說是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學習從來沒有中斷過,所以佛家講「勇勐精進」。

我們的修學為什麼會不成就?說實實在在的話,我們修行不能成就,第一個因素就是中斷,我們的學習不能夠相續,正是所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所以不能成就。縱然在寺院學習、在佛學院學習,現在都有假期,一天的假期,十天都不能夠恢復正常。一個學期下來,放幾個星期假,全部就完了。這個不能成就的塬因,你知不知道?

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放過一天假,沒有休息過一天,從他示現成道,為五比丘說法開始,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四十九年每一天講經說法,教學沒有中斷過。他的常隨學生,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也是每天晝夜無間的學習,才能夠開悟、證果。這些示現我們不能夠疏忽,我們要從這些地方細心去體會,學習確確實實是日夜沒有間斷的。就像佛在《十善業道經》上教導我們的,「晝夜常念善法、晝夜思惟善法、晝夜觀察善法」,你的心善、思想善、行為善。善法的標準,狹義的來說,就是的指《十善業道經》;廣義的說,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那是真善、至善。

何以曉得他是真善、是至善?他是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我們凡夫,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見解、我們的言行是從煩惱裡面流露出來的,這是不善。我們是個什麼心?自私自利、貪瞋痴慢裡面流露出來的,這個一定要懂,要知道自己的不善;然後把自己的不善放下、放棄掉,學習佛的善,這叫學佛。

現在的時局非常緊張,我們前天到台中,在路上接到美國的電話、加拿大的電話,那邊的同修都很驚慌、恐怖,災難來了怎麼辦?這個大災難是地球上眾生的共業,千百年來累積的不善業造成的。我們生在這個時代;生在這個時代,跟諸位說只有兩種人,一種人是應劫而來,我們自己過去也造作不善,遇到這個劫難,受這個果報,這是應劫而來。另外一種,你不是應劫而來,你是救世而來;你是來幫助這些苦難的眾生,如何來化解這個劫難,至少把這個劫難、災害要降低,時間要縮短。所以在今天這個時代,就這兩種人。不是這兩種人,他不會生在這個時代。

我們自己細心想想,我們是屬於哪一種人?是受苦受難的,還是來救苦救難的。照理說你得人身、遇佛法,你就應該是救苦救難的,你不是受苦受難的。可是我們仔細觀察、仔細想想,像不像?果然真的學佛,那你就是屬於救苦救難的。今天這一段經文意思就深長了,怎樣才是救苦救難?佛頭一句話就說得好,『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不可嫉之』,你能把這句話體會得,依教奉行,你就是救苦救難來的。

今天人與人之間缺乏什麼?愛心,沒有愛心。人與人、國家與國家、族群與族群、宗教與宗教,如果沒有真誠的愛心,痲煩就大了!這是造成今天劫難真正的塬因,我們有沒有想到?我們很冷靜的觀察,恐怖分子的活動,美國跟全世界反擊,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我們非常冷靜的旁觀,不能解決。為什麼不能解決?真正解決是要把仇恨解除,那才叫真的解決。仇恨不能化解,問題總在,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用什麼方法來解決怨恨?愛心。不僅僅是佛教,我們在基督教、伊斯蘭教裡,這些神聖都教導我們「愛我們的敵人」,這是什麼意思?把敵對的意識化解,這才叫真正解決問題。「敵人,把他殺掉」,好,殺掉了。來生再投胎的時候,他就把你殺掉了。你現在有能力殺他,他來生一投胎的時候,你就衰老了,你七十、八十,他二十、叄十,正好就把你殺掉了,你沒有能力抵抗。你殺他,他不甘心;他殺你,你也不甘心。仇愈結愈深,果報愈來愈殘酷,這哪裡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們在資訊裡面也看到,在美國及其他國家地區也都有反戰的,示威遊行,那些反戰的人頭腦比較清楚,知道用報復的手段不能解決問題;那是頭腦比較清楚的人。解決問題只有愛心,所以佛在此地教給我們,「當愛樂人善」。人都是凡夫,凡夫決定是煩惱當家作主,他不是聖人,哪有沒有過失的道理!哪有不造惡業的道理!雖造惡業,他也有善行。在這個世間我們要找一個人完全造惡業,一生一個善事都沒有做的,說老實話找不到。你要找一個一生完全做善的,他從來沒有做過一樁惡事的,也找不到。六道凡夫,他們的起心動念所造之業善惡夾雜,有善有惡。我們對善要歡喜讚嘆,對惡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放在口上。這些道理,我在前面講過,把別人的惡業放在自己的心裡,將自己的善心破壞了;別人的不善,常常掛在口上,把自己的善行破壞了,受害的、受損的不是別人,是自己。這個道理幾個人參透?幾個人真正明白?果然明瞭,我們起心動念決定不會做惡事;不但惡的事不敢做,惡的念頭都不生。

修行,總的目標,無論是哪個宗教,在佛教裡面,無論是哪一部經論,總的來說,不外乎教導我們修學純善純淨。心地要純淨,行為要純善。純淨,不夾雜絲毫不淨;純善,不夾雜絲毫不善,我們這一生才能成就,這一生沒有白來,這一生自度度他。你到這個世間來,是幫助這個世間化解劫難的。縱然你沒有積極行為上去做,你能夠自己修行,你能夠自己成就,就是幫助別人。為什麼?你是個真正有道德之人、有福報之人,你所居住的地方,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這一方人冥冥當中受你的福蔭,你的福報幫助他們。如果你積極去幫助大家,教化大家,那個功德就更大了。教化眾生的方式太多太多了,只要與別人接觸,都是機會教育。

特別是現在災難現前了,現在這個世間許許多多人不知道,這個古老的預言,我想至少也傳播了叄十多年。我過去在美國的時候,許多同修拿這些資料來給我看。這一次戰爭處理得不好,每一個人心裡都在想到第叄次大戰會爆發。第叄次大戰是什麼戰爭?生化核武戰爭。古老預言裡面講這是最後的戰爭,這個戰爭結束之後,世界上會有一千年和平的日子,永遠不會再有戰爭了。所以有的同修聽了非常歡喜,這個戰爭之後,世界上的人全部都回心向善了。

古老預言裡面講,戰爭之後這個世間的人剩下多少?大七之數。有同修告訴我,「大七」應該是七十億。好,那太好了,七十億的話,我們現在世界上的人口是七十億,一個都不會死。當然我們是這樣希求。可是有些人講,這個「大七之數」可能是七億、可能是七千萬。如果是七億,換句話說,十個人當中要死九個。如果七千萬,一百個人當中要死九十九個。當然我們很不希望看到這個狀況。而預言後面還說,將來活下來的人,非常羨慕死去的人。你從這一句話體會到,生不如死!

我們今天要有高度的警覺心,事到臨頭了,不能害怕;怕不能解決問題,趕快回頭。從哪裡回頭?用我們的愛心去愛世人。佛法裡面講慈悲一切,對一切眾生你要普施慈悲心。像其他宗教「神愛世人」,把對於所有一切人事物,那種敵對、仇恨、不滿,這些念頭徹底放下,用慈悲愛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叫真的回頭了;然後念佛求生淨土,你才能得生。你要沒有這種心,念佛也不能往生。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你不是上善。哪些人是上善?愛護一切眾生的人,那個人是上善,我們要學。我們的冤家,我們的債主,我們敵對的人,我們要換一個心,我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的愛心對他們。「他對我敵對,我對他不敵對;他恨我,我愛他;他討厭我,我喜歡他,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我在學佛當中,遭受許許多多的挫折,我沒有煺轉,我沒有灰心。什麼力量撐住我?我就寫了這篇東西,我自己勉勵自己,我能把自己心裡面所有那些怨恨不滿清洗得乾乾淨淨,這在佛法修行裡面講功夫,這是功夫。我能做到,你們每一位都能做到;沒有做不到的,只要你肯去做。

你要問為什麼要這樣做?世出世間聖人都是教我們這樣做。是個什麼道理?《叄字經》上頭一句講的,那就是大道理,「人之初,性本善」,一切眾生、一切人他的性本來是善的。他為什麼會變成不善?習慣變成的,那是習性,不是本性。我們諺語裡面常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就屬於習性,「性相近,習相遠」,他不是本性。諸佛菩薩看一切眾生的本性,所以他能愛一切眾生。造作五逆十惡罪,墮阿鼻地獄,佛菩薩都愛他,沒有絲毫推捨,就是看他的本性。本性是佛性,本性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那是真的。習性不是真的,習性是假的,我們常說的「虛情假意」。假的,何必放在心上?假的,何必去計較?假的,逢場作戲而已,不要當真。要看真的,真的是本善、本淨。所以一切眾生,哪一個眾生不可愛?哪一個眾生不值得尊敬?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真正能夠愛護眾生,你曉得怎樣做人、怎樣處事、怎樣待人接物,你就懂得了。這是教育,這是聖賢的教育。

所以佛在此地教我們,「當」是應當,「愛樂人善」。這個善的意思我剛才講的,諸位千萬不能夠疏忽。我講的善是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我講的是這個善;而不是說,這個人今天做些好事。那當然我們要「愛樂」,為什麼?你能夠愛本善,眾生做點點滴滴小的好事,你都會很歡喜,你把根找到了。

你沒有能找到根,別人做一些好事,有的時候這個人跟你是冤家對頭,縱然對社會做了不少好事,你還是搖頭,不以為然,「假的,那不是真的,目的不是求名就是求利」,還要嫉妒他,還要毀謗他,還要糟蹋他。為什麼?你對他不滿,你對他不平,你對他有成見;而不知道這個樣子的想法作法,是自己造罪業。對人有沒有傷害?傷害很少。如果對方是個道德之人,一絲毫傷害都沒有。由此可知,受最大傷害的是自己。

後面這一句重要,「不可嫉之」。如果嫉妒別人行善,果報在地獄,自作自受。我們在世間,要存好心、要說好話、要行好事、要做好人。怎麼個作法?我們在前面都曾經跟諸位同學報告過了,要記住。

後一句,『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這一句話,在一個世紀之前說這個話,一般人能體會到這個意思;今天說這個話,沒有什麼效果。為什麼?「佛有什麼了不起」。今天的人連佛都瞧不起,還「向佛無異」,沒有把佛看在眼裡。一個世紀之前,可以說這個世間眾生把佛看得是最偉大,提到佛沒有不恭敬的。現在不但社會大眾對佛印象很冷漠,就是出家人也沒有把佛看在眼裡,對於佛菩薩毫無恭敬心。在佛的殿堂裡面,一樣雜心閒話,一樣惡口謾罵,這是目中無佛。如果心目當中還有佛,縱然兩個人意見再不好,一看到佛像,就不敢說話了,趕快迴避了;要吵架打架,到外面去吵,不敢在佛面前,不敢在佛像面前,這是你心中還有佛。在大殿上一樣吵架,成什麼話!所以我們讀這一句,感慨萬千!

如果在果報上講,「惡意向佛」的果報在阿鼻地獄、無間地獄。為什麼會有這麼重的罪?結罪絕對不是從佛那裡得罪的,佛大慈大悲,你罵他、你陷害他、殺害他,佛也不會怪罪於你;換句話說,你沒有罪。你那個無間地獄罪是從哪裡結的?從眾生那邊結的。因為你惡意向佛,你會影響眾生,眾生看到你惡意向佛,他對佛也不尊敬了。換句話說,你影響的人愈多,影響的時間愈長,你的罪就愈重,這麼個道理!佛不會怪罪你,菩薩也不會怪罪你,阿羅漢也不會怪罪你,真正覺悟的人不會怪罪人。他還會怪罪人,他沒有覺悟,是從眾生分上結的罪。不是我一個人不信佛,我影響很多人不信佛;不是我一個人惡意對佛,產生許許多多人都用惡意對佛。這就是《了凡四訓》裡面所說的,不論現行,論影響。

由此可知,我們敬佛,這是產生正面的影響,讓別人看到我們對佛這麼恭敬。特別是自己真正學習道德,社會大眾看到你,你是個好人,你是個道德之人,你對於佛這麼恭敬,別人看到、聽到,他對於佛的恭敬心就生起了。那你就正面影響,影響面愈大,時間愈長,你的功德愈大。由此可知,我們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有影響。不要認為「我起心動念,這產生什麼影響」?現在學過科學的人知道,像光、電磁都有波動,起心動念是思想的波動;思想的波動會影響一切眾生的思想,影響他的波動。這種事非常非常微細,可是不能夠輕視,極其微細的影響,影響他阿賴耶識的深層。我們一個不善的思想,不知道影響多少人;一個善的思想,也影響很多人。不知不覺,我們的身體就像個發射台一樣,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那個波都在波動,而且這個波動非常快速,一剎那之間盡虛空遍法界。

這個事實真相知道的人確實不多!誰知道得最清楚?佛在經上講的八地以上,八地菩薩有很深很深的定功,心地到真正清淨,一切眾生思想念頭波,他能夠感覺到,很明顯的感覺到。我們凡夫不行,凡夫已經是痳木不仁。諸佛菩薩眼光看我們凡夫,像我看植物人一樣,痳木、無知,不識好歹,沒有能力辨別真妄,可憐到這種程度。

學佛沒有別的,恢復我們固有能力而已。所以世間道德之人、善師,這兩類人對社會貢獻最大。這兩類人差別在哪裡?這個善師是出來教學的,道德之人未必出來教別人,只是他自己的生活,他每天自己的工作,待人接物可以做社會大眾的榜樣,社會大眾的模範,這是道德之人,他們所做的叫潛移默化,有影響力。而善師是個好老師,每天苦口婆心在教導。當然他也有道也有德,他要沒有道德,雖然是師,不能加個「善師」。所以這兩個都是道德人,一個是沒有在外面教學,一個是在外面教學,教化眾生,對於社會大眾有啟發的功德,他們的言行,剛才講了他們的思想,他思想發的那個波是正面的,對於一切眾生都產生正面的影響,他的言行時間久了能感化人。

最明顯的例子,在中國古代的舜王,大舜,《二十四孝》頭一個,他不是善師,他是道德之人。我們在歷史上看他的記載,他是以身作則,做出樣子來給人看,叄年五載,他所居住地方的人,惡人都變成好人。他並沒有去勸導他,做出一個好榜樣,不知不覺感動這些惡人,讓這些惡人自自然然回頭,這是菩薩道,這是菩薩行,這是我們真正修學的典型、榜樣。

尤其是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外國人講世界末日,講得好恐怖,我們佛教沒有講世界末日。我們佛教裡面,諸位同修都曉得,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現在才過叄千年,後面還有九千年,哪裡就是末日?所以在外國那些同修問我,我說:「那要看你是過中國人的日子,還是過外國人的日子。過外國人,那是末日;過中國人,按佛教說法還有九千年好過。」當然這個九千年,我們佛教的法運有興有衰。現在佛教的法運是衰,衰到了谷底。將來會不會興?這個事情過去我問過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將來會興,九千年當中有興有衰。」

佛法要怎樣才能興?怎麼樣才會衰?古人說一句話說得好,「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我們就明白了,如果我們出家人互相讚嘆,佛教就興了。現在為什麼會衰?明白了,互相毀謗,誰都不服誰,誰都是老大,都是覺得自己對,別人不對,佛法衰了。所以我們要曉得,我們存這種心,這種心態,這種行為,我們是來幹什麼的?我們是來滅佛法的。如果你要懂得讚嘆別的法師,讚嘆別人的道場,讚嘆修學其他法門的同修們,你是在做興佛法,看你有沒有這個認識。這些事情確實像經上講的不能怪你們,沒人教你們,你們怎麼會?我在過去章嘉大師教過我,李炳南老居士教過我,我懂得。我這一生當中,縱然出家人做再惡的事情,我沒有一句毀謗;修學不同的法門,我懂得讚嘆。

我在香港,早年,七七年我在香港講經,跟港九那邊同修們結了法緣,當時聖一法師他在大嶼山有一個道場,寶林寺,禪宗道場,那是參禪的。聖一法師聽我講《楞嚴經》,聽了幾座,特別邀請我到他那個道場去參學。他的道場建在寶林寺的後面,沒有路,這是很如法的;小路。你坐車到寶林寺,要走路到他廟裡去,要走半個小時。如果走得慢一點的人,大概走五十分鐘。所以不願意走這麼遠的路,那你就不能去。我去了之後一看,禪堂裡有四十多個人坐香,每天功課不缺,這是我真的一生當中看到真正的修行道場,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沒有看到過這樣真做的人。

他請我在禪堂跟大家講開示,我讚嘆聖一法師,讚嘆禪宗的修學,讚嘆大眾的成就,我對於淨土一字不提。為什麼?僧讚僧。我對聖一法師的讚嘆,使他道場裡面跟他學禪的人更有信心,「淨空法師也讚嘆我們老師,讚嘆我們師父」,他的信徒,許許多多在家信徒跟他學的,也增長信心。同樣道理,他對我也讚嘆,向港九他的在家信徒,他勸他們的信徒一定要聽淨空法師講經。我們沒有門戶之見,並沒有說「我的淨土第一,你的禪宗不能成就」,沒有這個話。這是我們真懂,我懂,他也懂。這是佛法興旺。

我初到新加坡的時候,演培法師跟我是老朋友,我沒有出家,我們就認識。他講經,我常常去聽。我去聽他講經都坐第一排,我們很熟。在新加坡,他請我到他道場去給他的信徒結結緣,去講開示。我在他的道場讚嘆演培法師,讚嘆這個道場的殊勝,讚嘆他們的信徒能夠遇到這樣一個好的老師,讚嘆彌勒淨土,因為他修彌勒淨土的。我們決不提彌陀淨土,成就他的道場,幫助跟他學的人對於這個法師增長信心。

我們幹的是興佛教,決不做滅佛教的事情,這個道理要懂。不但對佛法不同宗派、不同道場要互相讚嘆,我們再把它擴大,對於所有宗教都要讚嘆。你們能明白這個道理嗎?所有宗教互相讚嘆,這個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民享福。宗教與宗教之間,如果要互相對立,帶來社會不安定,人民痛苦,你們細細去想想這個道理。好,時間到了。

(第二十集)

2001/10/2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20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五十二面,我們看經文。

【佛語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

前面我們已經將這段經文的大意介紹了,《講記》裡面,希望諸位同修有時間多看看。這裡面我們有引用儒家的講法、中峰禪師的講法、了凡先生的講法,他們都講得非常有道理,我們應當多看、多去思惟。道德之人、善師在今天社會立足,相當不容易,正是所謂「法弱魔強」,我們仔細觀察現前社會的現象,很容易看出來,好人在這個世間不容易立足,嫉妒、毀謗、陷害的太多太多了。這個事情自古以來就有,現在惡勢力不知道增長多少倍,所以善人生存非常非常困難,世間才會遭這麼大的劫難,其來有自。

我們看看了凡先生所講的話,在第五十叄面第四行當中,了凡先生說:「鄉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難自立;且豪傑錚錚,不甚修形跡,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敗,而善人常得謗。惟仁人長者,匡直而輔翼之,其功最宏。」了凡先生是明朝末年人,明末時代他就說出這樣的話,現在我們的社會,善人立足比明代要艱難一百倍都不止。換句話說,你願意作善人,還是願意作惡人?現在這個世間作惡人好做,作壞人好做。你天天看這些電影、看這些電視,聽說現在網路上也是的,專門教你乾殺盜淫妄。我對於這些東西很少接觸,大致上我能了解,詳細的情形不太清楚,這是個大染缸。這些媒體播出來這些內容,葬送了這個世界,毀滅了人類,你說多可怕!但是很反常,人人喜歡它,這有什麼法子?你要說一點好的東西、正面的東西、聖賢的東西,他反駁你,「你那個是迷信,你那些東西落伍了,那個不適合時代了」。什麼東西適合時代?殺盜淫妄適合時代。

我們從這個地方細心去觀察,災難惡業的累積可說是源遠流長。外國人講這樣的災難,幾千年會有一次:換句話說,幾千年的人造的業到這個時候算總帳。就跟中國從前舊社會,臘月叄十,一年最後的一天算總帳,欠債的、討債的這一天都來了。由此可知,西方人他們的概念當中是兩千年,兩千年這一天算總帳。我們正好遇到兩千年這一天,生在這個結總帳的日子裡頭,不能不回頭,不能不警惕。

好人、善人多半是不會逢迎,不會巴結人,於是不知不覺就很容易得罪人,這些都是被人用作毀謗他、攻擊他的依據,做好事很難成就。像我們過去在新加坡,這幾年當中,我們在講經當中常常提到「彌陀村」,這是好事情。「居士林」的李木源發心,找到一個地方可以做彌陀村,非常歡喜,向林友大家宣佈;這一宣布傳出去,就被人破壞了。最初在「居士林」隔壁的這棟大樓,沒有買成功;楊厝港那邊一塊地,也沒有搞成功;後來的「唐城」,還是都被人破壞了。叄次被人破壞,李木源知道了,所以現在買了一個基督教的幼稚園,祕密買的。他買的時候都沒跟我說,我都不知道。買下來之後,交易成功了,才帶我去看,我才曉得。

任何事情,在今天,好事;只要有人知道,給你一宣傳,你的障礙就來了,「善事常易敗」!為什麼?別人不希望你做好事,不希望你有成就。看到你做好事、你有成就,他心裡難過,總得想方設計把你破壞,「善人常得謗」!要是善人,沒有人毀謗的,給諸位說,佛菩薩都做不到。所以你行善,有人毀謗你,你可別灰心,這一段文多念幾句,可以鼓勵鼓勵。你一定會被人毀謗,甚至於你會被人陷害,自古以來,中國、外國都免不了。所以古大德、連佛在經典裡面都說明,護法的功德第一。

我過去深深有體驗,我感覺到護法功德超過弘法。我這一點佛法,從章嘉大師那裡學來的,我跟他老人家叄年;章嘉大師圓寂之後,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總共十叄年,我求學。我學到的這些東西,如果沒有韓瑛館長的護持,我們就不會有今天。那個時候我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還俗,再去找工作謀生活。另外一個,就是聽這些老和尚的話,把講經放棄,去做經懺佛事法會;當時老和尚教我走這個路。「講經,有什麼出息?」就這樣對我說,「講經有什麼出息」?做經懺、做法會、做焰口主,叫我做這些。所以不是韓瑛居士護持,我們就沒有講台,這是仁人長者。

她的功德就大了,為什麼?她幫助我,我在全世界弘揚佛法影響的面多大,影響的時間多久,都是她的功德。要不是她,我們一籌莫展,就不會有淨空法師,不會,不可能有。你才曉得護法的功德有多大。以後我看《涅槃經》,《涅槃經》上果然佛是這樣說的,護法超過弘法。弘法再有能力,沒有護法的人,你弘法一籌莫展。

我們在座有不少跟韓館長很熟悉的,你們想想韓館長往生的這個現象,不可思議。那個殊勝,我們今天在佛門裡面,不要說在家人沒有,出家人也沒有。我們要懂護法功德,弘護一體。最重要的是內護,內護就是我們道場裡面的護持,這比什麼都重要。護法的人遭不遭難?一樣遭人毀謗,一樣遭人侮辱。她有智慧,她能辨別是非,她有耐心,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叄十年如一日,現在在這個世間很難找到了。再找第二個,不容易了!所以我們學佛,我們自己這一點成就,能夠幫助許許多多眾生,我們感恩戴德,知恩報恩。

下面這幾句,我再念給大家聽聽。「由此可見,善人者,心善行善,其言行足以化導一方,為民師保(保是褓母,師是老師),移風易俗,安定社會,福利國家,猶如暗路明燈,航海指南,不可失也。所以做人應該常存心與人為善,成人之美(你成就別人的好事,就是成就自己的好事,自他不二),切不可嫉妒善人,障礙好事。」嫉妒善人,障礙好事,是障礙自己的好事,把自己修善行善的緣切斷了,這是愚痴到極處。所以我們對一個道德之人、善師要認識,你幫助他,全心全力幫助他;成就他,就是成就自己。

韓館長是個好榜樣,成就自己,那是真往生。我們當年在一起的時候,她生病,我常常跟大家講:「她沒有病容;她死,她沒有死相。」你看她走的時候,屍體放在「華藏圖書館」,兩個星期才入殮;入殮的時候,面目如生,她沒有化妝,比生前還好看,身體柔軟;兩個星期,身體柔軟。臨走的時候,頭兩天見阿彌陀佛,兩次見到阿彌陀佛,一次見到蓮池海會;走的時候安詳。這是我們親眼所見的,護法功德不可思議。弘護是一,不是二。決定不要認為,弘法功德才大,護法沒有功德。錯了!弘護功德完全相等,甚至於護法還要超過弘法,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諸位翻開五十四面,看五十四面第二行最後一句,我把這幾句話念一念。「再說善師道德之人,其心行與佛心行相應,諸天善神,無不推崇受教,功同造化,普利眾生,是故果報與佛無異。」這幾句話特別提醒同修。道德之人,決不會為自己想,起心動念都是為眾生想、為正法想。佛門裡面常講「正法久住」,只有正法久住,眾生才有福;正法沒有了,眾生就可憐。我們想想,這是什麼道理?正法久住,眾生明理。由於學習正法,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通達明瞭,知道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叄種關係明瞭,你會很好跟他們相處,天下就太平。沒有聖人教誨,我們每個人起心動念,一切作為,都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我的想法,我的看法」,好了,彼此想法不相同、看法不相同,自然就衝突,天天吵鬧,天天打架。人與人相爭,國與國相爭,族群與族群相爭,社會大亂,人民痛苦。什麼塬因造成的?沒有正法。

我們現在這個世間,正法住不住世?不住世。大家千萬不要誤會,台灣佛教這麼樣的興旺,為什麼台灣有這麼多災難?我在新加坡,很多同修到新加坡來看我,提出這個問題,於是對於佛法喪失了信心,「佛法這麼興旺的地方,還有這麼多災難,我們學佛幹什麼」?這個不得了,這個念頭決定把正法徹底剷除消滅掉。我告訴來問的人:「他們說台灣佛法很興旺,我不以為然。」佛法的興旺,絕對不是香火鼎盛,古大德講的:「信眾多,香火盛,不代表興旺。」什麼是真正的興旺?譬如你念佛道場,你這個念佛道場在這一年當中有多少個人往生?往生的人多叫興旺。

過去你看《西方確指》裡面講的,覺明妙行菩薩他那個道場只有十二個人,個個往生,真正興旺!你這個道場,一個法會都是幾千人、幾萬人,熱熱鬧鬧,一個往生的都沒有,這不叫興旺;那叫什麼?熱鬧,都是來湊熱鬧的。明理人的人多,修行的人多,證果的人多,這叫興旺。人那麼多,對於佛法的道理不懂,什麼叫修行也不懂,以為每天念經、念佛,敲著木魚,這叫修行,全都錯了。甚至對於佛教都不認識,把佛教完全誤會了,這怎麼能叫興旺?

真的以為佛教徒那麼多,那些佛教徒說得好聽一點,天台智者大師的話,「名字位中」。名字位是什麼?有名無實。你是個佛教徒,佛是什麼?不知道。你皈依了,你曾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是什麼,也不知道。佛是什麼?佛是佛像,供的佛像;法是經典,僧是出家人。錯了,不是的。出家人不是僧。不是僧,是什麼?出家人是冒充僧,冒牌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真的一定修「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這是真出家人,那是真的僧,是僧寶,他是道德之人。他要是勸導大眾,那個人就是善師。

試問問,我們「六和敬」能不能做到?實實在在講,說到這裡我們很痛心,我們很難過。在往年,說這個話大概是過叄十年前的事情,我們佛門有一位老居士,趙默林居士,老一代的人都知道他,他在佛教裡面很有名望,台灣這些老法師跟他交情都不錯。有一天他在「功德林」請我吃飯,那個時候的「功德林」好像在火車站旁邊,現在在哪裡我都不曉得,不知道了。沒有別人,就請我一個人,我們兩個人吃飯。他向我提出問題,他說:「淨空法師,今天我請你吃飯,你知道是什麼意思?」我說:「不知道。」他說:「我有一個重要問題要向你請教。」我說:「什麼問題?」他說:「五逆罪墮阿鼻地獄。」我說:「沒錯。」他說:「五逆罪當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都不容易犯」,叄十年前台灣的社會很安定,台灣的社會秩序、社會治安,東南亞第一,「破和合僧這一條很多。法師,這怎麼辦?」我聽了這一句,我說:「好好吃飯,我們痛痛快快吃飯,不必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他說:「為什麼?」我說:「你好好想想,你這一生當中在哪裡遇到和合僧?」他想一想就笑起來,一生當中沒有見過一個和合僧團。

哪一個寺廟裡頭的出家人,真正守「六和敬」的?佛講如果四個人以上,你這個道場有四個人以上,都修六和敬的,如果有人破壞這個僧團,墮阿鼻地獄。但是你現在不是六和敬的僧團,你那個僧團裡面,住叄個、兩個天天都吵架,鬧意見,不是和合僧團。所以我就告訴他:「我這一生當中也走了很多地方,我沒有看到一個六和僧團。」這他才恍然覺悟了。沒有,真的沒有。

我在澳洲,住在圖文巴這個小城,我在鄉下買了一個房子,準備自己將來晚年可以進修的,連我住四個人,兩個出家人,兩個居士。我不在的話,就叄個人。叄個人都吵架,都不和,搞得我沒法子,叫他們叄個都離開。你說有什麼法子!我是希望他們叄個人都在這邊長住,我們共同生活,彼此有個照應。不和,兩個人都不能容,都在我面前說「他很難處」,那個說「他毛病很多」,你說叫我怎麼辦?統統走,全都走。和合僧團,我們想一輩子,我想了七十多年,都沒有見到一個。我們過去韓館長領導的這個道場「華藏圖書館」,不是和合僧團。我們今天住在新加坡,「新加坡居士林」也不是和合僧團,「新加坡淨宗學會」也不是和合僧團。現在我們圖文巴建的「淨宗學院」,告訴諸位,還不是和合僧團。真正和合僧團,我看只有到極樂世界去找了,這個世間找不到。

所以現在搞到什麼程度?夫妻兩個都不和,再好的夫妻都互相隱瞞。特別是財產,所謂私房錢,太太有私房錢,先生也有私房錢,先生瞞著太太,太太瞞著先生,不和,你還談什麼?哪一個人能夠真正坦誠無私的,對一切人無私無隱,這個世間沒有。所以僧到哪裡去找,找不到了。

找不到,我們在叄皈依,我們「皈依僧」,那僧找誰?所以我介紹皈依的同修,我說:「你皈依佛,佛是阿彌陀佛。」為什麼不皈依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皈依阿彌陀佛,教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皈依的意思,我們聽釋迦牟尼佛的話,我們尊重釋迦牟尼佛,他叫我們皈依哪個,我們就皈依哪個。「皈依法」,就是《大乘無量壽經》。「皈依僧」,僧是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是僧寶。我相信他們兩個很和睦,不會吵架,不會鬧意見。所以實在講我們連叄皈依都做不到,自己要提高警覺,自己是假的,不是真的。別人做假的,我要乾真的,為什麼?我決定要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那你就得搞真的,不能搞假的。阿彌陀佛在哪裡?在《無量壽經》裡面,淨土叄經,這是阿彌陀佛。

如果今天有人說,佛到這個世間來了,菩薩到這個世間來了,有很多人被迷惑了,被欺騙了。在佛門裡面,佛菩薩有沒有到這個世間來?有,肯定是有。來到這個世間,絕對不會暴露身分,這是我們佛門在歷史上兩叄千年來的規矩,身分一暴露,立刻就要走;他不走是假的,是來招搖撞騙的。諸位記住這個塬則。永明延壽大師的身分暴露,馬上就走了。

這個故事,我們佛門同修都知道。當時的國王是虔誠的佛教徒,發心齋僧修福,無遮大會。無遮大會是平等的法會,國王今天齋僧請客,就是請出家人吃飯,平等的。雖然是平等的,首席還是幾個老和尚他們去坐的。老和尚也彼此謙讓,首座大家總是推來推去,彼此互相推讓。來了一個不認識的和尚,他跑到首座上一坐,因為今天是平等法會,所以誰也不敢講話了,國王也不好講話了,大家坐下來吃飯。

吃完飯,散會了。國王就問永明延壽大師:「我今天齋僧,有沒有聖人來應供?」永明跟他講:「有。」他說「什麼人?」「燃燈古佛今天來應供。」國王高興得不得了,「是哪一個?」「就是坐在首座上,那個樣子不太好看的邋遢的和尚。」國王一聽到這個事情,趕緊派人四處去打聽,去跟蹤,結果找到了。這個和尚住在山洞裡頭,誰也不知道是什麼名字,他的耳朵長得很大,比別人大,所以一般人就叫他做「大耳朵和尚」,大耳和尚。找到之後,去的人曉得他是燃燈古佛,磕頭作揖,恭恭敬敬的。他說了一句話:「彌陀饒舌。」說了他就坐化,身分暴露就坐化了。

大家一聽,「彌陀饒舌」,那永明延壽一定是阿彌陀佛了。好,不要緊,燃燈古佛走了,阿彌陀佛還在家裡。趕緊回去,報告國王。國王這才曉得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歡喜得不得了,立刻就去看永明大師。對方有個人匆匆忙忙來報信,幾乎跟國王撞了一跤,「什麼事情這麼匆忙」?「永明大師圓寂了。」這是真的。你的身分暴露了,還不走,假的,騙人的。所以我們在美國聽說,這個人是什麼菩薩再來的,那個人是什麼佛再來的,說了又不走,很奇怪!他不走。佛門的規矩,身分暴露一定就走,這個我們相信是真的。身分暴露還不走,肯定是假的。我們一定要了解,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不是真人」,露相不走,不是真人。諸佛菩薩、祖師大德這個方式很好,為什麼?讓這些冒充的人不得其便,他們沒有法子冒充。

我們要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要依教奉行,要曉得佛教本質是什麼,特別是我們出家人不能不清楚。佛教塬本就是佛陀教育,我們稱佛為「本師」,你們想想,「本師」是什麼意思?我們沒有稱佛作「上帝」,沒有稱佛作「主」,沒有稱佛作「父」,沒有這個稱唿。我們稱佛為「本師」,我們自稱為「弟子」,我們跟佛是「師生」關係,這很明顯,怎麼會迷惑?本師,他是我們根本的老師。正如同從前儒家,念孔子書的人,尊稱孔老夫子為「先師」;先師跟本師是同一個意思,最先的這個老師。所以一定要曉得,學佛跟佛是師生關係;師生關係就是教學,不是宗教。

我們佛弟子供養佛菩薩的形像,不是迷信。供養佛菩薩的形像,這裡頭有兩個意思,經典裡頭都有說明。第一個意思是報本反始,報恩,紀念的意思;我們對於根本的老師,念念不忘。對於本師不忘,眼前的老師我們一定會尊重,一定會孝順。正如同我們民間一樣,我們對祖宗不忘,哪有不孝父母的道理!這個用意很深。第二個意思是見賢思齊,我們看到佛菩薩,知道他也是凡夫修成的,我們今天在凡夫位,要向他學習,希望我這一生當中,也能到他的地位,我也能成佛,我也能成菩薩,他是我們的榜樣。用意在此地,全都是屬於教育。

佛菩薩教我們什麼?叄皈依是入門。叄皈依,在佛家講是拜老師的儀式,你正式拜老師。老師把修行的總綱領傳授給你,這叄條是佛家教學的總綱領。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上講得好,「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就是叄寶。佛寶是覺,法寶是正知正見,僧寶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叄寶是「覺正淨」。換句話說,特別是出家弟子,你要修「覺正淨」,那你就是叄寶的代表人。如果你還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那你是假的,不是真的。

世尊在這部經前面一段教導我們「形像鮮明」,那個用意很深。我們在社會上,一舉一動,要給大家做好的形象,我們替佛爭光。人家一看,「這是佛弟子,佛弟子是道德之人」,他對你生尊敬心。這一樁事情,諸位要細讀《印光大師文鈔》,印光大師對於這樁事情,真的叫感慨萬千。什麼事情?清朝順治皇帝把出家人考試廢除了,印光大師每想到這樁事情就很難過。

在中國古時候,出家不是一樁容易事情,要經過考試。為什麼?出家人不但是道德之人,還是高水平的道德之人。出家人是帝王師,換句話說,皇帝以你為老師。所以出家人由誰來考試?皇帝來考。就是他要看看,你夠不夠資格做我的老師?你夠資格做我的老師,他發證書給你,那個證書叫度牒。你拿到度牒,不論你到哪個寺廟、跟哪個和尚出家都可以,看你自己的緣分。你沒有度牒,出家是犯法的。度牒是經過考試。

一般學識的考試,跟進士等同;換句話說,就是一般學問你要達到進士的水平,還要考佛教的經論,通過兩層考試,所以那個時候的出家人地位高。因為一般社會上作官的這些人,他們得的最高學位是進士。中國從前秀才、舉人、進士,就像我們現在的學位一樣,學士、碩士、博士,進士是最高的學位。出家人學術的修養要達到進士的水平,然後再進修佛法,你當然可以做他的老師。所以上從帝王,下面文武百官,見到出家人他不能不拜。你的道德學問都高過他,他在社會上處理政務,遇到疑難雜症,都向出家人來請教,出家人社會地位高。

順治皇帝當時也是一片好心,他想到出家是個好事情,何必這麼痲煩,這麼樣刁難,限制許許多多想出家的人不能出家。哪裡知道,這個制度廢除之後,對當時有一些好心人是有利的,流弊到今天,問題產生了。你的學問、你的道德不足以為社會大眾的模範,出家人的素質一落千丈,社會人瞧不起出家人,確實比不上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牧師。為什麼?我教過天主教,他們的神職人員,最低的程度要高中畢業;沒有國中畢業的,也沒有高中肄業的,都是高中畢業、大學畢業。然後再經過神學院叄年的訓練,你才能取得神職人員的地位,才能當一個牧師,當一個神父,當一個修士,當一個修女;再往上提升,還有研究班,有研究院。

我在台灣教過天主教的一個研習所,那個時候是亞洲主教團辦的「東亞精神生活研習所」,裡面的學生,他們的學生是很高級的,一般都是大學畢業、神學院畢業,曾經從事神職工作叄年以上選拔出來的,那就等於是接受多元文化,了解各個宗教裡面精神生活這個課程。當時這個研究院的院長是羅光,羅光邀請我講「佛教精神生活」。確實他們的水平高過我們太多太多了,我進入輔仁大學後面「多瑪斯神學院」,我去參觀他們的生活學習,我們佛法不能跟人比,為什麼社會上對於神父、牧師那麼尊重?有道理。我都尊重他們,我都敬佩他們,我們不如他們,確實有規有矩、有模有樣。不像我們是一團糟,沒有規矩。我跟他們往來,種下很好的印象,很值得我們學習。

「形像鮮明」,佛這一句話我們不能不重視。如果把佛的教誨,都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的教訓,你要不細心去體會,認真去學習,那就是古人講的:「地獄門前僧道多。」我們將來的前途一片黑暗。念佛也不能往生,什麼塬因?你把佛教形象破壞了。現在許許多多人把這個事情疏忽了,沒有注意到,有意無意之間破壞佛教形象,等於破和合僧。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二十一集)

2001/10/3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21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五十四面,從經文看起。

【寧持萬石弩自射身。不可惡意向之。佛言。阿難。自射身為痛不。阿難言。甚痛甚痛。世尊。佛言。人持惡意。向道德人。其善師者。痛劇弩射身也。】

這一段是世尊用比喻說,說明人有惡意向老師以及善人,經文不難懂。「弩」是古時候弓箭能夠同時發射很多枝箭的這種弓,稱為弩弓,像我們現在兵器裡面的機關槍一樣,同時可以發射好幾枝箭,佛用這個做比喻。「萬石」是講這個弓的力量強,力強它就能射得遠,而且同時能夠發好幾枝的箭。佛用這個做比喻,寧願我們以『萬石弩自射身』,我也不願惡意向道德之人、向善師。為什麼?「萬石弩自射身」,我們的痛苦只是身命,而以惡意向道德之人、向善師,果報太可怕了。世間人對這樁事情很難理解。這些事情你說它沒有,它真有;你說它有,它又好像是無形。但是只要我們細心去觀察,這些事都在我們眼前。無論在中國、在外國,我覺得外國比我們中國更多,美國幾乎每一個城市、鄉村裡面都有鬼屋,人所周知,確確實實有科學沒有法子證明的事情。

以前我們在舊金山,舊金山有一個居士學佛修得很不錯,我們一般人實在講比不上她,女居士甘貴穗,舊金山甘老居士的女兒。她就住在鬼屋裡,白天她在州政府工作,晚上回家。她告訴我:「大概到十一點多鐘,鬼就出現了。」她說鬼其臭無比,氣味非常難聞,先聞到這個味道,然後他就出現了。出現走到面前,樣子非常難看,要她的命,這是前世的冤家。她看到這個鬼靠近,就拚命念佛,鬼就不敢靠近,大概距離她有叄、四呎這麼遠的距離;如果不念,這鬼慢慢就靠近了。拚命念,念到天快亮,這鬼就走了,天天這樣。有一些同修就勸她:「你應該搬家,你何必住這裡?」她笑笑點著頭,她說:「也好!逼著我念佛。」如果沒有這個鬼,她哪有這麼精進?所以她不願意搬家,這個鬼天天在鞭策她,勇勐精進。真有膽量!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那個鬼跟她講:「前世是冤親債主。」大概她前世殺了他,所以這一生來討命。類似這些事情,我們聽得很多。

由此可知,人決定不是只有這一生,只有這一生,這個事情就好辦,我們也不需要學佛了。而真相是我們每一個人有過去生,既有過去生,當然就有來生,「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這個事就嚴重了,這才是事實真相。所以佛在經典常常告訴我們:「六道輪迴無有出頭之日。」你哪一天才能超越六道輪迴?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可是超越六道難,還非得超越不可,因為這個地方決定不是久居之處,我們一定要曉得。《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得詳細,只要不出六道,肯定在叄惡道的時間長,叄善道的時間短。所以佛菩薩、古大德常說:「六道眾生,叄惡道是老家,叄善道是出來觀光旅遊。」這個意思明顯告訴我們,惡道受苦的時間多、時間長,這是個很恐怖的事情。

世出世間法如果同學們要是參透了,是怎麼回事情?業因果報,參透了就是這麼回事情。中國諺語常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個話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我們每天吃多少粒米、飲多少滴水都是註定的。《了凡四訓》裡面就講得很透徹,袁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命,算他每一年收入的廩米多少石,一點都不錯;如果不是前定的,孔先生怎麼能算得出來?怎麼能算得那麼準確?我們知道,了凡先生命中福祿是有一定的,我們自己每個人也不例外,也是一定的。但是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不是不能改的。改命不能找算命先生,你找那些人幫你改命,那你上當,你被欺騙了。改命是斷惡行善,你的命就會改變了。

了凡先生想改他的命運,首先許願做叄千樁善事,什麼叫善事?利益社會、利益大眾的,而不是利益自己的,這是善事。他初學的時候不簡單,叄千樁善事十年才完成,你就曉得做得多麼勉強!但是他的命運真的就改了,孔先生給他算的就不準了,他的信心就生起來了。他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之前,就是被孔先生算命,可以說整整二十年,他被命運轉,絲毫不能改動;雲谷禪師教了他之後,他懂得了,道理清楚了,知道斷惡修善能改造命運。第一次這叄千樁善事很有效果,圓滿之後又許願做叄千樁善事,他愈做愈順利,叄年完成。許叄千樁善事求兒子,他命中沒有兒子,果然他生了兒子。最後他在寶坻作知縣,許了個大願,做一萬樁善事,他是愈做愈有心得,愈做感應愈明顯。我們知道他的壽命只有五十叄歲,他活到七十四歲,他沒有求長壽,自自然然延年益壽。

我們每個人都有命運,命運是怎麼來的?是自己前生造作善惡業所感得的。說實在話,命運不是上帝給你的,也不是閻羅王註定的,是自己過去造的什麼因,這一生受什麼樣的果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是真理,永恆不變的真理,我們要明白,要知道遵守。不但惡的事不能造,惡事傷害別人、傷害社會,這個事不能造,這些念頭都不要生,你的心才純善,行為純善。縱然過去生中造作不善,這一生全都能改得過來。無論是我們自己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無不是果報,擴大到社會、國家、世界,也是因果報應。這個道理要懂,事實真相要了解。善的境界現前了,我們一定知道,這是善因所感的,我們希望這個善果更殊勝,那善因我們一定是更認真努力去修行。惡境界現前,我們要反省,惡的因是什麼?我們能從惡因這個地方轉過來,惡的果報才真正能夠化解。

人與人之間,確實有恩怨,為什麼?恩怨不是一生造成的,有前生,有過去生。我們在這個世間看到一些不歡喜的人、看到討厭的人,過去生中跟他就有冤業,所以看到不順眼;過去生中跟他有善緣,你看到就生歡喜心。可是你要記住,善會變成惡,惡會變成善,變幻莫測。有這一生跟眾生結的怨,有前世跟眾生結的怨,很複雜!只有真正覺悟的人,他才能夠把過去今生的冤結化解。若不是徹底覺悟的人,他做不到;做不到你就要曉得,往後痲煩事情很多,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佛菩薩眼目當中,跟世間人看問題,確實不一樣。世間人看問題,用現在的話來說,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唯獨佛菩薩看問題看得透徹,他才能解決問題。

前面跟諸位報告過「道德之人」、「善師者」這兩種人,對整個社會,他具有潛移默化的功德,他們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是社會大眾的榜樣,好樣子。他住在這個地方,不知不覺的感化很多人。他感化的人多,感化的時間長,那個功德就大。在我們中國,諸位細細想想,孔老夫子那還得了!孔老夫子,實在講他是道德之人,他有抱負,他很想做一番為國為民的事業。周遊列國的目的就是希望求個一官半職,為人民服務。他作官、求官爵不是榮耀自己,他是為民服務。他的運不好,當時他所見的那些諸侯,就是小國的國王,沒有一個人肯用他。對他都很禮遇,熱烈的招待,不敢用他。什麼塬因不敢用他?我們也能想像得到,他的才華太高,他的學生太多,萬一不聽話的時候,要搞個政變怎麼辦?當時那些諸侯都不是孔老夫子對手,孔老夫子的高明,絕對不用非常手段,他用正常手段。這些諸侯對他賞識、任命他,他做;不肯任命他,他只有離開,絕對不搞革命。你們想想夫子的心。為什麼?給後人做個榜樣。不是沒有能力,不是沒有智慧,絕不做一個不好的樣子,讓後人對於政治不滿就起來搞革命。搞革命你要曉得有多少人民受苦難,多少人遭殃?要犧牲多少生命財產?夫子不做,這是他的大德。

實在沒有人任命他,回老家去教學。回老家那個時候大概是六十七、八歲,到這樣的年齡,他就把從政的這個念頭放棄掉,回家教學,傳道授業。他教學的時間並不很長,不過十年。你看看影響力,從他死後一直到今天。雖然中國大陸祠祀廢除了,每一個縣市的城隍廟沒有了,孔廟還在,你們就想想看孔子的大德。他這個大德是多久建立的?不過十年。十年的教化,影響到今年,共二千五百多年,還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我們有沒有看出來?有沒有想到?他何以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沒有一點私心,沒有一點自私自利,也沒有一點名聞利養,我們常常講的「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他都沒有,純善純淨的心,為一切眾生,為後世眾生。

釋迦牟尼佛亦復如是,大德!佛的寺廟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普遍被摧毀。改革開放這幾年,中國大陸好多寺廟都建起來了,我聽說有建得富麗堂皇的,佛菩薩的德大,太大太大!像這些地方,我們看到要多想想,我們自己要怎麼作法。一生當中要做出不朽的事業,這才叫真正成就。自己做得再輝煌,死了就完了,我常講那個成績是等於零,死了就了了。這是說明「善師」跟「道德之人」他對於社會的影響。

孔子、釋迦牟尼佛他們的影響是全世界,影響的時間是無限長。能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沒有別的,一片真誠!所以惡意向他們,這個罪業就重,比「萬石弩自射身」重多了。所以佛問:『阿難,自射身為痛不?』阿難答覆:「很痛很痛!」佛在後面說這句話:『人持惡意,向道德人,其善師者,痛劇弩射身也。』因為弩弓射身痛只一時、一生,阿鼻地獄是論劫數。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個大劫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佛講墮在阿鼻地獄受苦的眾生,我們這個世界壞了,地獄也壞了,他移到別的世界地獄裡面照樣受罪。那個世界壞了,他又移到另外一個世界地獄受罪,出來太難了!這個比喻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再看下面這一段。

【為人弟子。不可輕慢其師。惡意向道德人。當視之如佛。不可輕嫉。見善代其歡喜。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天龍鬼神。莫不敬尊。寧投身火中。利劍割肉。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佛這些話,我們哪裡會懂?想想我們自己,天天干這些事情,天天在造作罪業,自己不覺悟。你既然拜這個人作老師,你做他的弟子,你就不能惡意對待老師。惡意對待老師是什麼罪名?背師叛道。作子女惡意對父母,是大不孝,作學生惡意對老師,跟作子女惡意對父母,沒有兩樣。因此,我們求學,不能不慎重選擇老師,選擇之後就不能夠背叛。古禮中說,別人說我們父母之過,我們聽到了立刻要避開。他可以說,作兒女的不可以說。同樣道理,學生聽到別人說老師過失也要趕緊避開,無需要跟他爭論。古人教導我們,這裡頭有大道理在。老師有一些作法,也許我們看到不容易體會他的意思,但是他一定有道理,時間久了,恍然大悟。我們塬先以為老師做得不見得是如法,過個幾年之後想想,他還真有道理,是我們年輕學淺見不到。

在《華嚴經》裡面,我們看到善財童子五十叄參,裡面也有一些倒行逆施的,我們初接觸這個經典,感覺到非常驚訝。善財童子去參訪,勝熱婆羅門愚痴,甘露火王瞋恚,伐蘇蜜多女貪愛,貪瞋痴!我們不懂,人家是什麼?用貪瞋痴做佛事,度某一類的眾生,必須要利用這個做手段,我們哪裡知道?它是方法、是手段,他用這個方法一定能夠叫對方改邪歸正,斷惡修善,回頭是岸,這了不起!我們要是看到,對老師懷疑了,我們就有過失。「道德之人」、「善師」,他有智慧,他有能力,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

佛在此地教導我們,對於「善師」、「道德之人」,『當視之如佛』,我們對他的敬仰,就跟敬佛沒有兩樣,不可以輕視,不可以嫉妒。『見善代其歡喜』,這是見到世間人,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時候,見人做善事,這個事是利益社會的、利益大眾的,我們要生歡喜心,要讚嘆。為什麼?佛在底下講『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天龍鬼神,莫不敬尊』,我們輕視他,我們嫉妒他,你要曉得,天龍鬼神尊重他,天龍鬼神擁護他,這些事情都是真的。所以「戒」跟「德」這兩個字,不能不重視。

我們學戒從哪裡學起?從十善、從五戒,從這裡下手。每一條都要真正做到,做不到,你沒有戒。你真正做到了,有得於心,有得於身,那就叫「德」。有得於心,是你的心清淨了,你的心覺悟了,你對於一切事理明瞭了,有得於心,心是開悟。有得於身,身是調身,佛的經論裡頭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這個身體是我們最親近的依報,你有沒有德,「德」就在你這個身看。你的相貌變了,你有德,你的體質變了,這是你的德,身心健康,清淨不染。表現在外面,不是有意的,不是做作的,自自然然合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不是有意做出來的,自自然然的,這就是德。正是所謂「誠於中」自然就「形於外」,就這麼個道理,表裡一如。這樣的人在這個世間,當然感動諸天,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人不知道,天神知道,天神尊敬。『天龍鬼神』,天龍是講佛家的八部護法神,鬼神裡面包括意思就很廣很廣,鬼神尊敬你。我們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應當認真修學,依照佛在經典上的教誨,真乾!

底下說『寧投身火中,利劍割肉』,這是人間大苦事,我們一般人常講,人這樣死叫「慘死」,這不是好事。我們寧願受這個苦難,也不嫉妒別人之善,『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實在講這個事情,嫉妒別人的善心,嫉妒別人的善事,我們常常犯。「嫉妒」這個煩惱,給諸位說,是與生俱來,過去生中的習氣。哪一個沒有嫉妒心?你仔細觀察,一歲的小孩,還不會說話,他就有嫉妒心。兩個小孩在一起,糖給他吃,這個給多一點,那個給少一點,那個拿少一點的,你看他的表情,那個嫉妒心就顯出來了。嫉妒、驕慢都是與生俱來的煩惱,儒、佛教我們修行,把這個煩惱修正過來。儒家不要求斷,要求你要有能力控制,「傲不可長」,傲慢有,不能再增長,儒這樣教人。佛要教我們斷,傲慢、嫉妒要斷。為什麼?佛教我們的目標是超越六道輪迴,這個煩惱要是不斷,不能超越。儒家並不講超越叄界六道,所以煩惱可以不要斷;如果要想超越叄界六道,這個東西要斷。

你要記住!你會有傲慢,你會有嫉妒,念佛不能往生,這是我跟大家說老實話。念佛的人很多,為什麼往生的這麼少?你還有嫉妒,還有貢高、自以為是,瞧不起別人,這就障礙你往生。不要談別的,就是這一個障礙,我們就要「慎之慎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無量劫希有難逢的一個緣分、機會,如果被自己嫉妒、貢高,把這個機會失掉了,你說多可惜!我們應該怎麼修法?普賢菩薩教得好,應當「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就是前面講「見善代其歡喜」,那是隨喜功德,不要嫉妒!隨喜的功德,跟他修的功德一樣大,我們為什麼不成就自己功德?為什麼要造作罪業?這是愚痴、無知,你才會幹這個事情。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第五十六頁「師教本分」。

【阿難復白佛言。為人師者。為可得嗬遏弟子。不從道理。以有小過。遂之成大。可無罪不。佛言。不可不可。師弟子義。義感自然。當相訊厚。視彼如己。】

這一段給我們講老師跟學生的關係。末法時期,確確實實有這樣不善的老師,我們要是遇到了,怎麼辦?阿難在此地,代我們向世尊請教:「為人師者,可不可以嗬斥弟子?」『嗬遏』用現在的話來說,可不可以管教學生?老師可不可以管教學生?而管教學生是不從道理,不合道理,學生有小小的過失,就加給他很大的罪名,老師要是這樣對待學生,他有沒有罪過?我們知道,經上講的這些事情,在我們現前的社會常常聽到,這是我們感到很悲痛的事情。根本塬因在哪裡?作老師的人沒有受到好的教育。我們今天講好的教育是聖賢教育,因此他對人、對學生,乃至於對父母尊長,他都不合道理。今天世界動亂的根源就在此地,這是個痲煩事情。如果我們不曉得這個世間動亂、災難的根源,我們就沒有辦法化解眼前的劫難。如果我們明白了,至少我們自己可以不遭這個災難,災難就在我們面前,我們也不會遭受這個災難。你要真正明白道理,真正了解事實真相。

老師用這種態度對學生是錯誤的,所以『佛言:不可不可。』『師弟子義』,老師對學生之義,這個「義」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當然的態度。師生之間,有道義,有仁義,有情義,有恩義,師徒如父子,這才真正是『義感自然』。老師把學生看作子弟,看作自己的家人,學生一定把老師看作父兄。老師的年齡大我二十歲以上的,「事之以父禮」;大我十歲的,把他當作大哥來看待,「義感自然」!我們學了就要落實。出家同修我們在一個道場修行,道場有一個法師來領導,他的地位就是師,被領導的就是弟子。好,時間到了,我們講到此地。

(第二十二集)

2001/10/3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22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五十七面,我們看講義第二段所說的,五十七面第叄行,我念一念:

阿難說:「一位做人老師的人,是可得任意嗬斥,遏抑(壓制)學生,而不必依從正當的道理。或者是學生犯了小過,故意宣揚成為大過,像這樣的為人老師,會不會有罪?」佛說:「不可不可,做老師的人,不可以無理隨便嗬斥處罰學生,不可以將學生的小過失說成大過。」「師弟子義,義感自然」,是講師生恩德情義,合乎性德,順乎自然。當相聚之時,情誼之交感,恩同骨肉,所以要彼此常相問訊,要存心厚道。學生對老師如父兄,老師愛學生如子弟。佛常教人慈悲一切,愛護眾生。做父兄師長的,要常常將自己一生感到遺憾的、錯誤的、失敗的經驗教訓,善告子弟,所謂「前車之鑑,後車知戒」,希望下一代永遠不犯上一代的錯誤,那麼下一代的成就才能真正超過上一代,比上一代更幸福、更美滿、更偉大,這才是真正的愛護兒女、學生。做兒女學生的,也一定要體會父兄師長的恩德。這一段話是從前寫的,都值得我們同學們做參考。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

佛陀這些教誡非常重要,尤其是我們生存在現前的社會,現前社會實實在在講,師生之道沒有了,父子之道也沒有了。我在早年,那個時候二十幾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最初我是希望能到學校裡面旁聽他的課程。方先生告訴我:「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他說:「你要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那個時候我聽方老師這幾句話,真是涼水澆頭,沒指望。沒有想到,他老人家特別慈悲,要我每個星期天到他家裡去,他給我上兩小時課,這是我們意想不到的。為什麼他不怕痲煩,特別撥出時間來教我?沒有別的,我告訴諸位同修,「好學」!我從小好學,我對老師尊重,這一點跟方先生見面,他看出來了,所以他要我在他家裡面上課。

到以後,我學佛了,才知道方老師的恩德。為什麼不讓我到學校去聽課,到學校聽課他省了時間,省很多事!這是老師愛護學生、幫助學生、成就學生。因為學校已經被污染,我們到學校去聽他的課,一定會認識很多同學,會認識很多老師,每一個同學、老師,他們學的、講的都不一樣,會把我們的學習搞亂。所以一個好老師,看到一個真正好的學生,他愛護。他有誠意,他肯學,這是先決條件。不讓我們到學校去,防止污染,這是「善師」、「道德之人」。教我什麼?學一家之言,跟他一個人學。以後我們才曉得,塬來這就是中國古時候所講的「師承」,跟一個人學,老師對學生負責任。說老實話,在學校上課,老師對學生不負責任,沒有辦法,負不了責任。單獨教學,老師對學生負責任,一定要把你引導成就,老師才對得起你。

以後我學佛了,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跟方東美先生一樣,也是每個星期給我兩個小時,他住在青田街八號。我跟他叄年,學一家之言。你的思想不亂,你的意志永遠集中,這些老師幫助我,使我稍稍得一點戒定慧的基礎。所以以後到台中,親近李炳南居士,去學教,才能有成就;沒有前面的基礎,到台中去相當困難。老師的恩德很重,只要看到你有誠意、好學,他就特別照顧。沒有成就,提出問題隨隨便便,老師也給你敷衍,為什麼?知道你沒有誠意,知道你不會成就,在你身上不會浪費很多時間、精力,就這麼個道理。師弟子之道,難!也真正是可遇不可求,你到哪裡去找?找到這個老師真正關心你,把你當兒女看待,全心全力來照顧你、教導你,這老師不可多得,遇到了,要感恩!

這一段我們在標題上標的是「示以正規不使怨訟」。老師責備學生,有規矩,有道理。教導學生最重要的,我們現在人所講,學生接受老師的處罰,心服口服,這是好老師;如果老師處罰了學生,學生心裡不服,有怨恨,有怨言,失敗了。可見得,做個好老師不是容易事情,自己沒有道德、沒有學問,怎麼能為人師?現在不但是世法裡面的師道沒有了,佛門裡面的師道也沒有了,這才是災難的根本。你要講世間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劫難?師道沒有了。師道沒有了,孝道就沒有了,為什麼?老師教孝,父母教敬。父母教兒女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孝順父母,這一個人是老師跟父母合作把他教成功的,少一邊都不行!現在這兩邊都沒有了,我們眾生苦了。為什麼?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之以道』,是教他做人的道理。你有才藝、你有技術、你有能力,你不會做人,你那些技能都可能產生副作用,害社會,害眾生。像現在做的這個核武、洲際飛彈,高科技!做來幹什麼?殺人的,他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你做出這種飛彈出來,你殺人,殺人要償命的,不是說殺了就沒事,殺人要償命!更可怕的,這幾天報紙上常常刊的「生化武器」,那個傷害眾生就多了。如果他受過好的教育,他有好父母,他有好老師,他絕對不會走這個路,這個路子傷生害理,怎麼敢做這種事情!果報太可怕了。

我在年輕的時候,讀國中時候,我對於政治很感興趣。我學校的老師,都以為我將來長大了一定會從政,出家我自己都想不到,怎麼會走這條路?這個路子是章嘉大師替我選擇的,我跟他談,他說:「你從政目的何在?」目的是救世救人,確實是這個心。古大德常講「良醫良相」,都是救世救民的。章嘉大師冷靜了好半天,告訴我:「出家教化眾生比從政要好得多;如果一個政策錯誤,多少人受苦受難,弘法利生有百利而無一弊。」我想想他老人家所說的話,很有道理,所以我走這條路,章嘉大師替我決定的。這條路決定得非常正確,真正叫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做到了「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也真正實現了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這是「道德之人」、「善師」的教誨。我們能聽、能懂他的意思、能體會得到,能夠依教奉行,這樣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

「教之以道」,這就是責備學生一定有理,教導他以道。佛法裡面講道,道是道路,擺在我們面前的道路十條,也叫十法界。有成佛之道,有成菩薩之道,有成緣覺之道,有成聲聞之道,下面有天道、修羅道、人道、畜生、餓鬼、地獄道,試問問,我們是走哪一個道?我們是修哪一個道?總得要搞清楚、搞明白。佛在經論裡頭常常教導我們,任何一條路都很複雜,不是那麼簡單的,但是因緣雖然複雜,總有一個最重要的,這個不能不知道。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佛道是平等心,平等心是佛。由此可知,我們學平等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用平等心來看,這個人學佛,這個人走的路是佛道。確確實實是平等,《般若經》上講得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跟虛妄就平等了。我們要細心從這些地方去體會。

世出世間決定沒有高下,高下那個心是從哪來的?是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是從這兒來的。真心裡頭沒有高下,真心是平等的。心平等,外面境界也平等,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沒有一樣不平等。我們跟小螞蟻平等,我們跟蚊蟲蒼蠅平等,跟人就更不必說了,你能不能做到?你哪一天做到,恭喜你,你成佛了。不但跟一切動物平等,跟一切植物也平等,跟一切礦物,佛經常講「微塵」也平等,這個道理很深很深!這些都是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真話,這是他自己的現量境界。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去練,練平等心。平等心對人,態度決定是自己謙下,謙虛卑下,尊重別人。孔老夫子他的為人,釋迦牟尼佛的為人,自己謙虛恭敬,尊敬別人,沒有一絲毫驕慢,沒有一念自以為是,這是佛道。

我們的毛病習氣太多太多了,要知道。知道自己的毛病習氣,我在講席裡頭常講,這個人叫開悟了。開悟是知道自己的過失叫開悟,不知道自己過失,知道別人的過失,叫迷惑,你迷了。知道自己的過失叫覺悟了。把自己過失改過來叫真修,每天反省,每天覺察,天天能夠找出自己的過失、毛病,你天天在覺悟。積小悟就變成大悟,積大悟就變成大徹大悟,佛家經典裡面講開悟,是這個意思,我們要懂得,不要把這些名詞術語錯解了。每天做晚課,我們一定要認真的反省,天天知過,天天有過可改,這個人是菩薩,儒家講這人是聖賢,這人不是凡夫。凡夫不知道自己有過,凡夫永遠不會改過,所以凡夫永遠在六道搞輪迴。

菩薩道「四攝」、「六度」,我們要認真去學。緣覺道是十二因緣;聲聞道是四諦;六道裡面的天道是十善、禪定、慈悲喜捨,具這叄個條件生天。欲界天裡面只有四王天跟忉利天沒有禪定,夜摩以上都要有一點定功。上面有四層,四層定功淺深不一樣,但是欲界的定,佛學名詞叫未到定,也就是說他修的禪定不及格,沒有達到要求的水平;如果他的禪定修成功了,他就不在欲界。初禪修成功,他就到初禪天去了,上面二禪、叄禪、四禪,四禪八定。但是色界十八層天,修禪定還要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這是我們要想生天,你必須要具備這個條件。得人道,人道是五戒十善,那我們自己想想,我們對於五戒十善做了多少?如果五戒十善不及格,來生不能得人身。我們的貪瞋痴要不能連根拔掉,貪心是餓鬼,瞋恚是地獄,愚痴是畜生,貪瞋痴是叄惡道的業因,我們總得要搞清楚、搞明白。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己曉得落在哪一道,不用問別人。我們造的是什麼業因,將來會受什麼樣的果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經不能不讀,道不能不講,如果不講,經典雖然多,現在人能讀得懂的太少了,念經而不解其義沒有用處。諸位要記住,「信解行證」四個階段,你信,不解,那個信是迷信,你得不到佛法真實的利益。信了要解,解得愈深,解得愈透,解得愈圓,愈好!你就會懂得怎樣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裡面、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樣你能夠過佛菩薩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究竟圓滿。你要不透徹了解,怎麼行?

『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儒家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弘崇禮律』,「弘」在此地是弘揚、是介紹;「崇」是推崇,要把禮,要把律,我們要重視。佛家的戒律,儒家沒有說戒律,儒家說禮,儒家的禮就是佛法講的戒律。禮沒有了,儒就沒有了;戒沒有了,佛就沒有了。我們今天學戒,比丘戒、菩薩戒太高了,說老實話,做不到。講真話,我們今天能夠真正做到叄皈、五戒就了不起。叄皈五戒十善,老老實實做到。你看看明朝末年蕅益大師,蕅益大師是學戒律的,他是個明白人,我們從他著作裡面看到,他受了戒之後,煺戒。受了戒之後,煺比丘戒,他自己知道做不到。持什麼戒?持沙彌戒。所以他有很多著作,我們看他的署名「菩薩戒沙彌」。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我們現在人也做不到,做不到要認真努力去學習,學一條算一條,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給我的,他教我學戒律,一條一條的學。他沒有勸我去受戒,他勸我學戒。真正學到了,真正做到了,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去受叄壇大戒,受了做不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要搞真的,不能搞假的。

蕅益大師的徒弟成時,《蕅益大師全集》是成時把它出版的,他確實是蕅益大師的傳人。老師稱沙彌,他自己不敢稱沙彌。他怎麼稱法?出家優婆塞。出家優婆塞,頭一個是成時大師。以後我們看到的近代的弘一法師,弘一大師也自稱出家優婆塞;換句話說,身分是出家的身分,在戒律上遵守叄皈五戒十善。我們能把這個做到,念佛就肯定往生,靠得住!叄皈是佛教弟子,這在家出家都包括在其中,修行的最高塬則,覺而不迷,皈依佛;正而不邪,皈依法;淨而不染,皈依僧。所以佛教導我們修行最高的塬則,是「覺正淨」這叄個字。八萬四千法門是方法、是手段,修什麼的?修覺正淨。覺正淨圓滿了,你就成佛了,覺正淨沒有圓滿,你是菩薩,圓滿你就作佛了。

因此我們對於這個經不能不重視,這個經落實在哪裡?落實在十善業道;就像《了凡四訓》,《了凡四訓》落實在《太上感應篇》,《感應篇》就是功過格裡面的條目,了凡先生修功過格,功過格那些條目就是《感應篇》。我們今天修行也採取這個辦法。最近我在澳洲教同學,做人從哪裡做起?從《弟子規》做起。《弟子規》從前是教小朋友的,大概四、五歲小朋友的。我們從小沒有受過這個教育,現在亡羊補牢,現在來補習還不晚。一定要求字字句句都做到、都要落實,這是什麼?這是作佛、作菩薩的基礎。你要不在這上面奠定基礎,佛法學得再好,講得天花亂墜,沒用,假的!像蓋大樓一樣,沒有地基,決定不能成就,這個道理我們要懂。一定要從真正基礎上去奠立,要學,一定要學做個好人。諸佛菩薩是好人當中的好人,最究竟、最圓滿的好人。所以「禮」跟「律」要是疏忽,我們就全盤失敗了。再看下面這一段。

【弟子亦爾。二義真誠。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勿相誹謗。含毒致怨。以小成大。還自燒身。】

這一段話是世尊對於師跟弟子兩邊的教誡。做學生的,也跟前面教學的一樣,必須遵從老師的教誡,尊師重道。『二義真誠』,這個「二」就是師生兩方面,都是真誠相待。老師是一個好老師,學生是一個好學生,老師決定沒有吝法,認真的教導你。真正的善知識,他對待學生的教誨,給諸位說不一樣,不是他心不平等,是學生根性不相等,所以他教學的態度不相同。這正如經論裡面所講的,印光大師講得很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老師教學生,看這個學生只有一分誠敬,只教他一分。為什麼?教他二分,那一分不能接受,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如果學生有十分誠敬,老師教他九分,對不起學生。老師教學,觀察學生,他教的不相同,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

後面這四句話非常重要,『勿相誹謗』,老師不能夠毀謗學生,學生也不能夠毀謗老師。可是現在這個世間,我們看到師生,甚至於看到父子,互相毀謗,時有所聞,這個世間,這個社會,真正到可悲的境界。聖賢看到這個樣子,哪有不搖頭?所以李炳南老居士往生之前,跟大家說:「這個世間亂了。」怎麼亂的?沒有人懂得「禮律」,沒人懂得!也沒有人遵守「禮律」。我們生活的秩序亂了,整個社會亂了。他說:「就是諸佛菩薩、神仙下凡,都救不了。」這指我們現前的劫難,唯一的一條生路,他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這是他往生之前,最後留給我們同學們的警告;除念佛求生淨土,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了。

人心,實在講不像人心,恩義沒有了。我常講,道義沒有了,仁義沒有了,情義也沒有了,恩義也沒有了,這是什麼社會?我們細心去觀察,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偶而我看看電視上的「動物奇觀」,我其他的節目不看,我為什麼看這個?人不如畜生,感觸非常深!畜生,給諸位說,不是牠非常飢餓的時候,牠不傷害其他小動物;人不一樣,無緣無故他都要傷害,不如畜生。我們看到畜生,獅子、老虎這些勐獸,毒蛇勐獸,牠吃飽了,躺在那個地方睡覺,小動物在牠旁邊走來走去,理都不理。我們細心觀察,牠去獵取食物是牠肚子餓了;牠吃飽的時候,絕對沒有念頭去害這個小動物。人不一樣,人無緣無故他就害人,無緣無故殺害一切眾生。『含毒致怨』,這個「毒」,貪瞋痴慢,造成彼此嫉妒瞋恚。『以小成大』,看到對方小的過失,故意把它渲染,讓社會大眾說他犯了大罪。『還自燒身』,「還自燒身」是果報。

我們看《講記》,五十九面倒數第叄行,我們有幾句解釋「還自燒身」。「古人說,觀其友而知其人,觀其師而知其徒,觀其徒而知其師,這是一定的道理。」你作老師,常常說你學生的不是,學生為什麼不是?你沒有教好,責任不在學生,在你,「教不嚴,師之惰」,你沒教好。學生要是批判老師,背師叛道,現在這個社會無所謂,在從前的社會背師叛道這個罪名可大,你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為什麼?所有人都不願意跟你接近,你忘恩負義、背師叛道,你會被整個社會孤立,這個多可怕!所以從前作學生,縱然對老師不高興,表面上還要恭維。為什麼?他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決定不可以給人口實「背師叛道」、「忘恩負義」,那還得了!

下面又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陽明先生說:朋友相處,常見自己不是,方能默化得人之不是。」這幾句話講得好。我們跟大眾相處,要常常覺察到自己的不是,你做人就成功,這是與人相處之道,佛法裡面講六和敬之道。現在為什麼六和僧團找不到?大眾相處,只看別人過,不知自己過,這個不得了!整個世界都毀掉了。古人為什麼那樣值得尊敬?古人是「只見自己過,不見別人過」。陽明先生這個很好,我們能見自己過,自己常常改過自新,別人雖有過,會感化他。不必說,他會被感動,潛移默化,「方能默化得人之不是」。「為學之道,首先在求自己不是處,方有長進。」這兩句話非常重要。我們今天錯,就是不知道這個道理,眼目當中都是別人的過失,自己沒有過失,這才是真正的大過失、嚴重的過失。好,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二十叄集)

2001/10/3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23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六十面,我們看經文:

【為人弟子。當孝順於善師。慎莫舉惡意向師。惡意向師。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無異。天所不覆。地所不載。】

這一段是講學生背師叛道的罪果,也是這一個段落的總結。佛一開端就告訴我們,『為人弟子』,實在講我們看到這一句話,就會聯想到為人兒女。為人兒女當孝順父母,『為人弟子,當孝順於善師』,父母的恩德跟老師可以說是相等的。佛在經中告訴我們:人有兩條命,一條是身命,一條是慧命,慧命比身命還要重要。為什麼?身命它是有階段性的,有生死,有階段性的;慧命是長遠的。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父母有養育之恩;我們的慧命得自於老師,所以在中國古時候,學生對老師跟對父母確實沒有兩樣。但是在現在的社會,這個話一般人的印象已經相當冷漠了。為什麼?做兒女的不知道孝順父母,我們用父母來比老師,當然他沒有法子體會,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社會動亂的根源。

所以家庭興旺,這個家的興衰、社會的興衰、國家的興衰,乃至於整個世運的興衰,它的根都在教育;換句話說,都在師道,師道的根在孝道。現在我們仔細去觀察,親職教育沒有了,學校教育也沒有了;社會教育諸位看看,電視、報紙、雜誌,以及現在網路的傳播,社會教育教的是什麼?宗教教育流於形式,沒有實質,這個問題嚴重了。《禮記.學記》裡頭說得好,「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國家的治亂興衰,關鍵在教育。中國古時候的人懂得,而且非常重視。所以我們在歷史上看看這些帝王,建立一個政權,能夠傳幾十代,傳幾百年,有他的道理在。他要不重視教育,那個政權很快就滅亡了。教育辦得好,長治久安。

從前方東美先生跟我說過好多遍,他告訴我,《周禮》是周朝的典章制度,要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周朝那個時代國家的憲法,人民日常生活的一些規矩。方老師說,這一本書是世界第一,全世界哪一個國家民族都沒有這麼好的制度。這個制度是誰定的?周公,孔老夫子最尊敬的一個人。周公定的這個制度。我們曉得在中國歷史上,周朝享國八百年,最長久的一個時代。非常可惜,末世的子孫不能遵守祖宗的成法,如果周朝世世代代的的子孫,都能夠遵守周公的這個教訓,依教奉行而不違背,方先生講,今天還是周朝帝國。這一點現在人懂得的少了,也沒有人講。我那個時候年輕,方先生雖然講了好幾遍,我也沒有把它當作一樁事情。《周禮》我略略的翻了一翻,沒有在上面下功夫,叄禮我對於《禮記》用的功夫比較深一點,《周禮》跟《儀禮》只略略的瀏覽一下,沒有注意到。現在遇到這樣的亂世,想想方老師講的話,愈想愈有道理。這是在台灣真正有實學的一位善師,他確實有真知灼見,很可惜我們政府沒有採納;如果我們政府採納他的意見,把他的想法、看法要是兌現,今天台灣是世界第一,一點都不假,台灣可以領導全世界。

首先要恢復的是倫理道德的教育,也就是說,把四個教育恢復起來;家庭的倫理教育,學校的倫理教育,社會的倫理教育,宗教的倫理教育。社會的倫理教育,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文藝」。孔老夫子對於文藝的教學,訂了一個宗旨,就是「思無邪」這叄個字。因為社會教育包含的範圍非常之廣,只要守住一個塬則,讓接受教學的大眾、廣大的民眾,要給他正知正見,不能給他邪知邪見,那你就錯了。夫子文藝教學的宗旨就是一句話叄個字,聖人的言語是簡單扼要,永恆不變的真理。

宗教的倫理教育,就是佛在此地講的,我們現在念的這部經,老師要像個老師,學生要像個學生,這是佛教的倫理教育。今天這一段尤其是可貴,「為人弟子,當孝順於善師。」「孝」這個字意思很深,這是真實智慧。我們對於中國人的老祖宗,不能不敬佩,他們對後世子孫的關懷、愛護,真的是做得很圓滿、很究竟。發明這些文字,文字是符號,而這個符號裡面充滿了智慧,這是在全世界其他國家民族裡頭沒有的,中國文字是智慧的符號。你看看這個「孝」字,你去體會它裡頭的含義,它上面是個老字,下面是個子字,這個意思明顯的教我們去體會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不能夠分割的。外國人講,父子有代溝,有代溝孝就沒有了,不知道父子是一體。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構成一個整體,這就是佛教裡面講的「法身」。諸位要曉得,佛教講的「法身」就是這個意思,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你什麼時候把這句話體會得,肯定了,確確實實將自己的身跟宇宙一切眾生的身融成一體,這個時候就叫證得清淨法身;你成佛了,清淨法身佛。在我們中國文字裡面,「孝」字。

從這個字的含意,我們能夠體會到佛家常講的「豎窮叄際,橫遍十方」,是一個自己。佛講的慈悲,是從這個地方生出來的,所以慈悲沒有理由。為什麼?一體,還有什麼理由!我們這個手被蚊子叮了,左手被蚊子叮,右手幫助它趕一趕,左手還得要感謝右手嗎?沒有必要。為什麼?一體。所以我們今天不懂,不懂這個道理,自己妄生分別執著,把這個「一體」的形相破壞了。我們要問,是不是真的破壞了?沒有,還是一體,只是你自己錯誤的觀念,你不承認而已。好比我們這是一棵樹,這樹是一個根、一個本,它有許許多多的乾,有許許多多的枝,有許許多多的梢,有許許多多的葉。我們是什麼樣子?就像這裡頭一片葉一樣,我們自己是一片葉,看到對面的一片葉,我們跟他對立了,認為什麼?他不是我,我不是他。如果你再要深入看到這個梢,你曉得這麼多葉,這十幾片葉塬來是一個樹梢裡頭生的,你就知道是一體。再看看別的樹梢跟我的樹梢不一樣,那我們又對立了;再深入下去觀察,觀察到枝,塬來這許許多多樹梢是一個枝生的。枝再觀察到乾,乾再觀察到本,本再觀察到根,才曉得這一棵大樹那麼多的樹葉是一體。我們今天不懂這個道理,叫迷惑顛倒。不知道虛空法界跟自己是什麼關係,不知道人與人之間什麼關係,你果然要知道了,人與人自自然然相親相愛,自自然然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信賴、互相幫助,這是一定道理。怎麼可以去害人?你會害人,你不了解事實真相,換句話說,你不懂得孝道。你才曉得這個字,它的意思多深多廣!

孝的行落實,我們這個理念落實在生活上就是「順」,佛家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為什麼要順?因為他無知。我懂得,他不懂得,我不能叫他順我,不可能,他不會順我的,我要順他。我們最近印一部書,這部書大概還沒有印出來,我請楊老師負責在台灣印。民國二十年的《八德須知》,這部書一共有十六冊,分成四集,每一集都是用「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用這八個字做綱目,把中國歷史上的人物,能行道德的,用最簡單的文字寫出來,還有圖畫。我希望我們翻印,把它四本裝成一本,精裝四冊。頭一篇舜王、大舜,二十四孝頭一個,他是真正懂得孝道、明瞭孝道,而且把孝道做得很圓滿,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模範。

「順」字要從舜王他的行為當中去體會,他沒有說他父親不是、繼母不是、繼母的弟弟不是,他沒有。他只知道自己不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天天反省、改過自新,做這個功夫。他的父親、繼母,還有一個弟弟這叄個人,確確實實是處心積慮要置他於死地,想方法害他,他是住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裡。他還有一個妹妹,妹妹是個好人,妹妹對他非常同情,所以他妹妹曉得家裡人要用什麼方法來害他,她就預先通知他,讓他做預防。他家裡旁邊有一口枯井,他父親跟他的繼母有意思讓他到井底下去,然後把這個井用石頭把它埋起來,把他活埋。她妹妹把這個事情告訴他,所以他就在這個井底下,預先挖了一個洞,挖了一個出去的洞,預先做好的,不是他有神通。果然這個事情發生了,大概是他的父母有意把東西丟到井底下,叫他下去把它拿上來,他很聽話,就下去了。人家就把石頭、土往這個井裡面去填,他從預先挖好的洞出來了。絕對沒有怨恨,他把這個當作遊戲。這樣叄年,他的父母、弟弟全被他感化了。別人以惡意對他,他沒有惡意對人,純善之心對人。

世間不要說人,連動物都能感化,怕的是你沒有誠心。你不曉得這個道理,道理是什麼?道理就是孝,孝就是一體,哪有不能感動的?許多同修們家裡,廚房裡面有螞蟻、蟑螂、蒼蠅這些東西常常擾亂,千萬不能夠殺牠。為什麼?殺牠是跟牠結冤讎,殺不盡,愈殺愈多!現在很多農民,種植農作物用農藥,我曾經問過這些農夫:「在從前沒有發明農藥之前,你們農耕是怎麼過的?」也很好!「你們用農藥之後,是不是真的有效果?」而他們告訴我:「現在的農藥有效期間只有六個月,六個月之後,這些病害蟲牠有了抵抗力,牠不怕你。」所以農藥不斷的再改進,愈改毒就愈重,最後是誰受害?是我們吃東西的人受了害,人受了害,那些病害蟲沒有受害,我們受害了。所以曉得害那些動物,最後是害自己,錯了!我們以孝順心,對這一切眾生,就能跟這一切眾生和睦相處。螞蟻、蟑螂、蒼蠅這些小蟲,不會來干擾我們,我們和睦相處,我們絕不殺害牠。常常跟牠對話,我們也常常念佛給牠聽,為牠傳授叄皈,牠懂,確確實實我們能夠看得出來,牠能夠體會。所以我們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尊重,不相妨礙。

連這些小昆蟲都有感應,何況是人!再惡的人,你只要以真誠心對他,都會回頭,所以「順」字重要。很多人不懂,「那是惡人,我為什麼要隨順他?」錯了!正是因為他惡、他迷惑,我們明白,一定要隨順他。他覺悟了、他明白了,他不會作惡,他之所以作惡,他不懂這個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我們初學的人做學生,要想自己的學業、道業成就,你要不隨順老師,你怎麼能成就?隨順老師的教導,難!不是容易事情。我們沒有智慧、沒有經驗,看到老師用的方法,我們感覺得驚訝、感覺得奇怪,為什麼?他跟一般人教學方法不一樣,反常,你能相信嗎?

我初到台中,跟李老師見面,他對我提出叄個條件,這叄個條件一般人很難接受。第一個條件:「從今天起你跟我學,只能聽我一個人教誨,聽我一個人講經說法;除我之外,無論是出家的法師、在家的大德,他們講的東西、他們的講經說法,一律不準聽」,這頭一個條件,只能聽他一個人的。你們想想看,能接受嗎?第二個條件:「你過去所學的我不承認,一律作廢。從今天起一切從頭學起。」第叄個條件:「提出期限,時間五年,五年之內必須要遵守。」你能接受,歡迎你到台中來學習;你不能接受,你就另請高明。這個條件我們能接受嗎?「順」!最後我想了一想,我接受了,接受老師這個條件,跟他學教。他教得很嚴格,不但一般人講經說法不可以聽,所有的這些經書,包括註解,沒有經過他同意,不能看。這樣情形之下,我跟他叄個月,我懂得了,他教學的方法高明,我體會到了。為什麼?妄想少了,很多東西你不能看、不能聽,也不能讀,心清淨了,智慧增長了,確確實實自己感覺到這個效果,煩惱輕、智慧長。我們才知道老師這個方法高明。

我們以為是他的辦法,我跟他幾十年。以後我到新加坡弘法,遇到演培法師,演培法師請我講演,我把我當年在台中學習的情形,向大家做一個簡單報告,勉勵那邊的同學,好好的跟演培法師學習。演培法師聽了我的報告,我下台之後,在客廳裡告訴我,他小時候作沙彌,跟諦閒法師也是這叄條。我們這才恍惚大悟,這個方法不是李老師的,而是中國歷代祖祖相傳,現在人忘掉了,不知道用這個方法。不過現在用這個方法,沒有學生,沒人來跟你學。真有效果!這個方法是先成就人「根本智」,而後再成就你「後得智」,真實智慧。換句話說,它的教學真正的用意是在戒定慧,所以教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絕不讓你涉獵得太多。我們在那裡學教,只能夠學一種,反覆不斷的學;同時學兩種,老師不教了,他說的話很不好聽,他說:「我肯定你沒有這個能力,你的能力只能學一種」。

我今天在澳洲,我的教學更嚴格,比李老師教我嚴格多了。我的時間兩年,老師教我是五年,我現在縮短成兩年。我要求的,每天每位同學學習八個小時,念佛八個小時,一天十六個小時。講堂有監學,念佛堂有堂主,他們負責監督,每個人必須認真努力修學。講堂聽經,聽經我們現在用光碟VCD,一片一個小時,一天就聽一片,一片從頭到尾聽八遍,八個小時。從前還有同學提倡聽完之後研究討論,我也就老實告訴他,你們現在煩惱沒斷,智慧沒開,沒有資格討論。你們研究是胡思亂想,討論是胡說八道。老老實實聽,就這樣子聽下去,一天八個小時,聽兩年。兩年之後,我來看看你們有沒有智慧,有智慧才可以討論,沒有智慧,繼續這個方法去乾。幫助你得定、得清淨心,清淨心生智慧,你不從這上下手,你怎麼能成就?每天睡眠五個小時,另外叄個小時你吃飯、你還要洗衣服、工作,所以大家很緊張。這樣,你沒有時間去打妄想。人太閒了就胡思亂想,心裡頭胡思亂想,口裡頭就胡說八道,造業!我對於教初學,用這個辦法,就是一片東西叫你反覆聽,不準你思考,也沒有討論的餘地,就聽!這個方法就是修戒、修定、修慧,求根本智。所以你要能夠相信,你才能夠接受;順是接受,你能夠順從。

『慎莫舉惡意向師』,不能以惡意對老師,對善師,好老師真正愛護你,真正想成就你,「惡意」是指什麼?你有意見。在一般講這並不是很惡,你有意見你就不能接受了。而一個善師,說實在話,他懂得道理,他知道「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不能接受老師的教誨,你提出意見,老師一定順從你,老師不會執著。老師順從你,你就沒有成就了,因為什麼?老師不會給你講這些道理,太囉嗦了,他給你講這些幹什麼!你能接受、認真努力學習,你有善根,你有福德。你有意見,你不能夠接受,你沒有善根福德,這個事情勉強不得!所以做學生要有做學生的態度,自己不是一個好學生,遇到好老師也是空過。

下面的話,是佛對我們的教誨。『惡意向師,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這是說的叄寶。叄寶的功德,在世出世間沒有能夠相比的。為什麼?只有叄寶能幫助我們超越輪迴,超越十法界,這是真的。這樣的大事,叄寶能解決。我們再想想,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社會不安定,世界不太平,這些事情在佛法裡面講,小事一樁,不是大事。大事是解決生死輪迴十法界的事,那才是真正大事。大事尚且能解決,何況小事!所以諸位要曉得,佛法是真實智慧,世出世間事只有智慧才能解決,妄想分別執著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要懂得。

我們看看今天這個世間的動亂,許許多多人都想解決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我們知道他解決不了,他不是智慧,從佛法來講,依舊是妄想分別執著。由此可知,佛法不能不學,歐陽竟無說得很好:「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今時是什麼?天下大亂之世,要想在大亂之世恢復正常秩序,那要高度的智慧,要高度的藝術,這些東西都在佛法裡面。所以「惡意向師」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無異!

下面一個比喻,『向父母無異』,父母恩德大,養育之恩;換句話說,從前人知道不孝父母、不敬叄寶,『天所不覆,地所不載』。跟現在人說這個話,人家聽了搖頭,不能接受,他也不會相信。什麼塬因?現代人從小沒人教,塬因在此地。從前人能接受,從前人可以說,小孩不要說出生,懷孕的時候父母就教導,這是胎教,父母懂得。懷孕的時候,母親心地純正,思想純正,言行純正,她影響胎兒;換句話說,絕對不會發脾氣。為什麼?一發脾氣,瞋恚心生起,對小孩有很不良的影響,這是叄毒煩惱,現代人哪懂得這個道理?小孩出生,生下來,眼睛一張開,他所看到的,他就開始學習了,所以這一家人,父母、尊長,在小孩面前都懂得約束自己,做好樣子給他看,現在人哪懂得!所以小孩從小,他所看到的、他所聽到的、他所接觸到的,都是好榜樣,從這個地方他養成了習慣,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這樣教出來的。六、七歲的時候上學,父母教他尊師重道,父母一定表演出尊師重道的榜樣給子女看,他看了之後,知道怎樣尊重老師,怎樣向老師學習。

現在這些事情全都沒有了,社會怎麼會不亂?這個亂是從根源上亂了。今天要對治,沒有別的方法,從根本救起。真正覺悟的人,真正回頭的人,從自己本身開始做,這個作法救自己、救眾生。我們落實在《弟子規》,從《弟子規》做起。《弟子規》,弟子是學生,規是規矩,就是做弟子的規矩,從這個小冊子裡做起。務必要將裡頭每一個字、每一句都落實,我們才有救;否則的話,根壞了,枝葉再好看,是死的,不是活的,花瓶裡頭插的,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好,時間到了。

(第二十四集)

2001/10/3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24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六十一頁,我們看經文:

【觀末世人。諸惡人輩。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不順人道。】

這是這個單元裡面的第二段,講的是「師生之行持」。經文分兩段:第一個是說明我們現在社會上一些反常的現象,後面一段佛教導我們「應何所求」。這是第一個小段,我們先把這個講義,不長,我念一念,從倒數第叄行看起:

師生本分雖已說明,前面講過了,「但時值末世」,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遇到佛的末法時期。佛的法運分為叄個階段,正法、像法、末法,正法一千年,像法也是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現在這個時候,末法已經過了一千年,換句話說,往後還有九千年。外國一些宗教講「世界末日」,他們來問我,我告訴他:「佛在經上講,這個時期災難是肯定有的,但不是末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法運還有九千年,怎麼會是末日?不過在這個階段當中,可能有一個很重的災難,並不是真正的末日。

「世風日下,禮崩樂壞,師道漸衰」,到今天可以說師道衰到極處了,沒有師道了,世間也沒有孝道了,所以佛在此地悲嘆的說出這一段話。我們現在去佛已經有叄千二十多年,這是從前講的叄千零七年之久,現在有叄千二十多年。「目前世風敗壞的情形,佛教衰微的狀況,眾生種種行業果報,一一皆如經說,一點都不錯,可見在叄千年前,佛眼確已觀見,清清楚楚,瞭如指掌」。所以諸位同學,我們修學功夫稍稍得力,經教也有一些契入,你看現在的社會現象,就跟一般人看法不一樣,完全不相同。一般人在這個現象裡面恐怖、憂慮,那真正學佛、有道行的人看得很平常,可以說是不驚不怖,不驚慌也沒有恐怖。它是什麼個現象?因緣果報的現象。點點滴滴你會從果上看到因,從因上看到果,現前的這些是果報。你就知道,這個因有近因、有遠因,遠因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積下來的,近因在佛法裡也叫緣,是最近這一個世紀,這一百年,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他想些什麼,他說些什麼,他做些什麼,現在果報現前了,那有什麼好害怕的?一定是這個樣子。「如是因」一定得「如是果」,我們看的是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佛說『末世』,就是現在的人。他講四種惡,第一個是『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不順人道』,說的是不多,四句,可以說把我們現在的人所造的惡業統統都包括了。造這樣的業因,哪裡會有好的果報?這個道理,我們要懂。自己一定要清楚,無論現在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過的是富貴的生活、福報的生活,要知道一個災難來,可能突然之間就失掉了。佛在經上講「財為五家共有」,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東西看清楚、看明白。什麼東西是自己?修福積德真正是自己。為什麼?可以帶得去的,丟不掉的。你在這個世間,富貴帶不去,無論你有多麼高的地位,你作總統、作帝王,你死的時候帶不去,你家裡金銀財寶再多也帶不去。聰明人要做什麼?做帶得去的,帶不去的不要放在心上。這個佛在所有經論裡面都是這樣教導我們,你才知道他苦口婆心,我們要細心去體會。

什麼帶得去?「忠」帶得去,「孝」帶得去,「仁義」帶得去,「隨順人道」帶得去。這一段裡頭文字雖然不多,都提到了。我們如何去落實?「不忠。國以民為本,以君為尊,故盡忠為先,對國家、對元首、對自己的職守,不能盡忠的是大惡。」職就是你自己的職位,你現在從事於哪一個行業,你每天做的是什麼工作,你要把你自己的工作盡心盡力做好,這叫盡忠。我這個工作為誰做的?為整個社會做的,為一切眾生做的。人是個社會動物,人生存在這個世間,一定是互相依賴的,這就是互助合作。我要不把我自己這個工作做好,我對不起這個社會、對不起眾生。無論是哪個行業,不是全心全力做好,你沒有盡到「忠」。那我們今天選擇這個行業,一般人講出家人,選擇這個行業,這是個什麼行業要認清楚。我們介紹釋迦牟尼佛給一般人,尤其是外國人、信仰其他宗教的信徒,我講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他選擇這個行業,是社會教育。他不搞政治,他可以繼承王位,他把王位捨棄掉了;他也可以從事于軍事,我們在經典看到,他年輕的時候武藝超群,他不從軍,他可以作元帥,可以作將軍,這個行業他也是放棄掉了。他選擇教學,教化眾生,而且是義務教學,為什麼?他不收學費。無論是什麼人,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你肯來學,他就認真教你。所以他這個行業,用現代的話來說,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我們得搞清楚。

用現代的話來看釋迦牟尼佛,他是什麼人?我們尊敬他說,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現在人這麼稱他。他的工作,他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我們今天講「義工」,多元社教的義工。他從事這個行業,敬業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四十九年教學,每天八小時,我們現在不如他,我們今天在此地,每天才只四個小時,他每天八小時,四十九年沒有放過一天假。這種敬業的精神,值得我們全世界的人學習。我們為佛弟子,我們要學佛,佛就是釋迦牟尼佛。我們學他什麼?釋迦牟尼佛沒有接受大眾財富的供養,我們要記住,釋迦牟尼佛自己沒有道場,當年他老人家的生活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雖然到了中年以後,有一些國王大臣,建築一些精舍講堂請他去教學,教化這一方,他也接受,但是那些道場不是他的,是這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的,是他們的,佛一生從來沒有自己的道場,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所以出家,真的是沒有家,可以住別人的家,自己肯定沒有家,自己決定沒有財物。他生活是在熱帶,熱帶生活比較簡單,叄衣一缽就夠了,這是我們要學習的。頭一個要學習佛的生活,生活跟他不一樣,其他東西你沒有一樣會學到。這個經後頭講,大概底下就說到,「積財自喪,厚財賤道」,這是底下一段,佛這些話雖然是對於出家弟子說的,在家弟子也都包括在其中。如何我們過一個真正幸福美滿的生活?佛在這裡教我們,頭一個大德,我們自己能把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好,釋迦牟尼佛做出榜樣。我們今天追隨釋迦牟尼佛,我們也出家了,出家人幹的是什麼?教化眾生。佛所留下來的經典,就是教科書,他留的經典多、太多了。我們仔細觀察這個社會,這個社會現在需要什麼?我們在典籍裡頭去找,一定要找到最適合於現前社會的,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這部經是李老師為我們選的,我們一看,對症!我們今天的毛病,全在這裡頭。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職責,不能全心全力認真去做,敷衍塞責,那就有罪過。所以我們要記住,「不忠」是大惡,不是小惡。這一樁事情要不是佛提起,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全都疏忽了,認為偷偷懶、不必認真負責、敷衍了事,最大的罪過!這個罪過說出來,你對不起社會,你對不起眾生,人人為我,我沒有為人人。你們自己細細去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是回報,報恩!佛家迴向偈天天念「上報四重恩」,中國古人講得好,「滴水之恩,湧泉為報」,我們有沒有這個心?有沒有這個行為?

第二個大惡是「不孝」。「家以父母為尊,故盡孝為先,佛戒經說:若人百年之中,(這是佛舉比喻說),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所以出家人接受的供養,這個可以供養父母,這是佛在戒經上訂的,父母能夠消受你的供養。佛所講的合情、合理、合法,我們要細心去體會。經典常常讀誦,然後才真正能夠覺悟,真正能夠回頭。

現在許許多多學佛的人,出家人也不例外,為什麼回不了頭?這個道理總不外乎煩惱習氣太重,薰習的時間太短,薰習的力量不夠,所以你得不到受用。古大德教導我們八個小時讀經,八個小時念佛,這個不是我發明的,祖師傳下來的。為什麼要這樣做?不是這樣密集的薰修,我們回不了頭來,道理在此地。果然用這個方法,我們相信叄個月到半年,效果你自己就覺察到了,自己就知道。能夠用上叄年、五年的功夫,你人整個變樣子,確實他就改變了。我們這世間講的「現實」,第一個你相貌變了,第二個你體質變了,你得佛法的好處非常明顯;第叄個你的生活環境改善了。它真有效,這不是假的。你不肯如理如法的修學,這些好處你得不到,愈認真愈努力,你得的福愈多。佛在經上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

那些人能夠得到,我為什麼不能得到,我們應當要反省。人家行善積德,盡忠盡孝。前面說過,孝順父母,孝順老師,菩薩戒經裡面佛把這個孝敬擴大了,孝敬一切眾生,那個人就成菩薩。由此可知,菩薩決定是孝敬一切眾生,如果不能做到孝敬一切眾生,這個人肯定是凡夫,不是菩薩。我們在總結上說「人子對父母不孝,這是大惡。」

第叄句「無有仁義」,這是講處社會,社會是大眾為尊,所以仁義為先。什麼叫「仁」?諸位看看這個仁字怎麼寫法?你看看這個符號。「仁」是二人,不是一個人。這裡頭的含義,就是教我們常常想著「我想自己同時要想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仁愛。我愛自己,我一定愛別人;我尊重自己,我一定尊重別人;我幫助自己,我一定也懂得幫助別人,這是仁。「義」這個字怎麼講法?義是說對一切人事物都能做到合情合理,「義」者,宜也。換句話說,處事待人接物樣樣都能做到恰好,不過分,也不會失禮,這叫「義」。不仁不義,這是大惡。

今天社會動亂的根源,家庭破碎了,各個階層都失常、反常,塬因正如佛所說,我們把「忠孝仁義」失掉了,遭到眼前這種果報。現在果報現前了,驚慌失措,恐懼的人很多很多,我今天還收到一個從美國來的傳真,問我「大災難來了,要怎麼辦?」我們能依照佛在經上講的,這個劫難問題就解決了。世間現在有這幾種重病,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提倡「忠」,自己本身要做出來。忠於自己的職守,以身作則,從本身職守做起。我現在是什麼身分,我現在做的是什麼工作,全心全力把這個工作做好,貢獻給社會,貢獻給世界,我們盡忠。

第二,現在人不孝,我們要教人孝道。孝養父母,我們要做出榜樣給人看。父母不在了,我們紀念父母這種心、這種態度,也要明顯的做給大眾看,這樣才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我為什麼這麼做?教化眾生。對於社會,社會現在是不仁不義、忘恩負義。我們要做些什麼?要做知恩報恩。一切眾生對我們有恩,我們要如何報答?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得很圓滿是報答。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我們紀念父母,這是提倡孝道;我們紀念老師,老師不在了,念念不忘老師的教誨,盡形壽奉行老師的教誨,這是尊師。對我們有恩,特別有恩、關懷我們的人,永遠不能忘記。韓館長往生,雖然我們離開圖書館,我們在大連建一個「韓瑛紀念館」,我在我的家鄉安徽,也建了一個「韓瑛紀念館」,現在我們在馬來西亞古晉,我們有四個紀念堂,「章嘉大師紀念堂」,「方東美先生紀念堂」,「李炳南居士紀念堂」,「韓瑛居士紀念堂」,我們做了四個紀念堂。將來澳洲「淨宗學院」建校,我們也會以這些人的名字做為我們教室堂口的名稱。這是教導社會,社會今天缺少這個,我們要極力的來提倡。別人對我們一點點的好處,我們一生不會忘記;別人對我們不好的地方,絕對不放在心上,若無其事。我們自己這樣修,我們也這樣教別人。

末後這一句『不順人道』,「人道」是什麼?做人的道理。現在人都不懂,我們要怎樣把它做出來給人看,做人的道理,儒家講的是「五倫十義」。作父親的要「慈」,作子女的要「孝」,作哥哥、姊姊的要「良」、善良,作弟弟、妹妹的要「悌」,順從兄長,友愛弟兄。丈夫要有「義」,我們常講具足道義、仁義、情義、恩義,不能不懂,不能不落實。「婦聽」,聽是順的意思,順從。「長惠、幼順」,長者對於年輕人要幫助他,有這個義務愛護他、幫助他,無論是在德行、是在學問,或者是在技能,都要去幫助他。幼要順從。「君仁、臣忠」,君是領導人,這個社會無論大小團體,一個公司董事長、經理,領導人,那是君;員工就是臣。領導人對被領導要仁慈、要關懷愛護,如同自己的子弟一樣。被領導的人,對於他的老闆、對於他的公司,一定要盡忠。「盡忠」是什麼?把他自己分內的事情全心全力做好。「五倫十義」是做人的塬理塬則。

佛門「五戒十善」,戒是人道,十善要是沒有了,你來生決定不能得人身。為什麼?人道失掉了。諸位要記住,貪瞋痴不能增長,為什麼?貪是鬼道,瞋恚是地獄道,愚痴是畜生道,貪瞋痴是叄惡道。十善業才是人道,我們懂不懂?問你都說懂,做到了沒有?沒有,還是貪瞋痴慢天天增長,這怎麼得了!看著你往惡道去,你不能回頭。什麼塬因?內有煩惱,外有誘惑,外面名利、五欲六塵在誘惑你,裡面有貪瞋痴慢,內外交感,叄惡道去了。所以在現在這個世界,誘惑的力量、誘惑的花樣比從前不知道要增長多少倍,誘惑的力量太大了。自己禁不起誘惑,必定墮落。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常常觀察,「我走的是哪一條路?」這一生得人身遇佛法,還走到叄途去了,這叫冤枉,大錯了。

末後引用《左傳》上一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常」是什麼?五常:仁、義、禮、智、信。人要是不講這五個字,不講這五個字是不仁、不義、沒有禮、沒有智慧、沒有信用,這個人就叫做妖,妖魔鬼怪!所以諸位要認識,妖魔鬼怪不是青面獠牙,看到很恐怖的,不是的,妖魔鬼怪可能打扮得很漂亮,你看到了真喜歡他,你就會上當。他要是青面獠牙的話,你決定見到趕快躲開,所以要曉得妖魔鬼怪會化妝,很恐怖!

《楞嚴經》也說:「破根本戒,則妖邪魔鬼興世。」根本戒是殺、盜、淫、妄。我們看看今天的社會,無論在哪個地區,無論在哪個城市,你所見到的都是這些,這是什麼世間?這就是妖邪魔鬼的世間。我們在這個世間,怎麼會成就?要隨順妖邪魔鬼,我們就決定墮叄惡道,而且叄惡道裡面,我跟大家說老實話,肯定是地獄道。魔王沒有好心,魔王是把我們往地獄送,他才甘心,他才歡喜。我們是不是甘心情願往地獄裡鑽?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高度的警覺怎麼行?

人的一生很快就過去了,我到台灣來二十二歲,不知不覺今年七十五歲了。當年一同來的朋友、同學、同鄉、同事的,一大半都不在了。現在剩下來一些人,有時候偶爾見面,仔細觀察還不回頭,有什麼法子!沒有辦法!回頭難,太難太難了!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強大了,一般人敵不過誘惑。我們這一生當中有沒有成就,實在講關鍵完全在乎你會不會覺悟?你在遇到誘惑的時候,有沒有警惕?這個誘惑圍繞在你周圍,一切時、一切處。要知道,從一個地方就很容易辨別,讓你起貪瞋痴慢,這個太可怕了!你果然在這個境界裡面就順從起了貪瞋痴慢,你就完了!一定要曉得,順境裡面決定不生貪戀,逆境裡面決定不生瞋恚,這叫功夫。

修行在哪裡修?就是我們從早到晚,面對著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們在這裡面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智慧心,修慈悲心,就修這個。離開這些境界,你到哪裡去修學?必須對著境界,《華嚴經》末後善財五十叄參,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歷事鍊心」,我們要經歷這些事物,你不經歷,你沒有智慧。經歷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智慧。在這個鍊什麼?鍊如如不動。對於外面境界,決定不起貪愛、不生瞋恚,清楚、明瞭,不愚痴,從這裡斷貪瞋痴,成就自己的戒定慧。戒,在此地這一段裡面來講,就是仁義,處事待人接物合情、合理、合法,這是持戒。自己心裡面,真誠、清淨、平等,這是定。曾國藩先生跟我們解釋「誠」的定義:「一念不生是謂誠」,一念不生就是禪定。一切事物通達明瞭,那是智慧,對待一切人事物大慈大悲,這是智慧。所以我們要過戒定慧的生活,不能再去過這些錯誤的生活,我們的前途就一片黑暗,當然災難臨頭你會恐懼、你會害怕。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二十五集)

2001/10/4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25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六十二面,最後一行看起:

【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但念他惡。不自止惡。】

這一段是佛在叄千年前就知道,末法時期的出家人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不如法。『魔世』是指的現在這個時代。《楞嚴經》上所說的「末法」,在我們現前這個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些邪師都是魔王子孫。世出世間法諸位總要記住,決定不會超過因果的定律,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決定不敢跟一個人結惡緣。為什麼?他有報應。魔對於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成就眾生,實實在在講是非常嫉妒。魔絕不希望眾生成無上道,不但不希望眾生成道,他的願望是希望一切眾生永遠在他統治之下,不可以離開他的勢力範圍,這是魔的思想。佛把這些眾生都度出叄界六道、都度出十法界,所以魔心裡非常不痛快。但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所行的,確實是正法,魔也不能不佩服,佩服當中含著嚴重的嫉妒。

所以魔跟釋迦牟尼佛說:「我要破壞佛法。」佛告訴他:「佛法是從真心本性裡面流出來的,真心本性是一切眾生共同的。」《華嚴經》上所講的「虛空世界,國土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心識是真理,是能現、能生、能變。這個東西是什麼?禪宗裡面講是我們「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是真我。我們現前這個身,這是假我,這是真我所現、所生、所變之我,這個不是真的。佛教我們返妄歸真,返妄歸真這一般講成佛了,這是正理、是真理。魔有私心,自私自利這個念頭非常嚴重,所以對佛說:「我要破壞佛法。」佛就說:「佛所講的法一點私心都沒有,純是從真如本性流出來的,你怎麼能破壞?任何人都沒法子破壞的。」魔說:「等到你末法時期法運衰了,我讓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披上袈裟來滅你的佛法。」佛聽了這個話一句話都不說,流眼淚。魔等了叄千年,很有耐心等到今天。這個因果,諸位要曉得,一定會有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清朝時代開國的時候,把葉赫那拉氏這個族群消滅了,當時這個族群的首長說了一句話,我族裡頭剩下一個女人也要報仇,也要把滿清消滅掉。他也等了兩百年,慈禧太后就是葉赫那拉氏的後人,都兌現了。他家裡有個女人也要把滿清滅掉,所以慈禧太后是來報仇的,不是來報恩的。從前的帝王也很聰明,清朝宮廷裡面祖宗就立法,決定不許葉赫那拉氏的人,不管是男子、女子不準他進宮,就有防範。到了鹹豐,距離的時間久了,大家把這個事情看淡了,沒有重視這個問題,慈禧進宮大家知道她是葉赫那拉氏族裡的人,宮廷對這個事輕視了,也就讓她進來了,所以滿清滅在她的手上。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團體,你的冤親債主他會很有耐心等待,等待你的運衰了、機會成熟了,他就現前了。

所以我們今天自己要認真反省,我們出家縱然是魔子魔孫也沒有關係,問題在你覺不覺悟。佛與魔辨別就是覺跟迷,一念覺,魔就成佛、就成菩薩,一念迷你就是魔王子孫,貴在覺悟。覺悟的根源實在講就是在私心,自私自利要是放不下,你永遠不會覺悟。為什麼?起心動念是「我」,一切為我,為我家、為我的團體,這是迷不是覺。覺悟的人沒有私,起心動念是公,起心動念一定是為別人、為社會、為整個人類,那是覺。覺跟迷根源就在此地,一個是公一個是私。大公無私這個人覺悟了,自私自利這個人迷惑了,迷了就是魔,覺了就是佛。

我們學佛對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我們要想得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尤其是許多人都嚮往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大覺之人才能往生,不覺的人雖然念佛都不能往生。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即使往生有一些瑞相,也不能保證他真的往生極樂世界。真正往生極樂世界的瑞相,是在他臨命終時他見到佛來接引,這是靠得住的;如果他沒有說見到佛、見到觀世音菩薩、見到大勢至菩薩,都很難說。為什麼?這個人有福報,來生他又生到人道,他有瑞相;來生他生到天道了,也有瑞相。所以臨走的時候身體柔軟,這些瑞相不一定生極樂世界,人道、天道都有瑞相。要是去叄惡道,那個相就很不好。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要曉得,自己應當如何努力去修學。

今天這個世間是「魔世」,魔世的出家人,出家是四種: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叫『四數』。我們仔細觀察「四數」之中,『但念他惡,不自止惡』,是不是這樣的?如果我們是這樣的心態,自己要清楚,我是魔王波旬子孫。我來到這個世間的任務是破壞佛法的,是給眾生帶來無比災難的,我是來幹這個的。往後的果報,決定在阿鼻地獄,要知道阿鼻地獄距離我們很近,一口氣不來立刻就墮下去了,不能不提高警覺。如果你是真的佛弟子,你起心動念跟這裡講的恰恰相反,起心動念想自己的過失,不想別人的過失。

今天早晨電視新聞裡頭報導,我沒有看,聽到了,說新加坡有一位老太婆年歲很大了,身體很健康,還教人瑜伽。我就想到這個人可能是我們很熟悉的一個人,就聽聽果然沒錯,在新加坡我們叫她「一百零叄歲的年輕人」。她怎麼樣保持健康長壽?給諸位說,她一百零叄歲沒有生過病,我們去訪問過她。她來看我,兩年前她一百零一歲,發心來求皈依,我們給她做了叄皈依,給她受了五戒。她最大的一個長處是「不念他惡」,她一生當中做到了。李木源居士問她:「你看那些壞人、看到那些惡事,你究竟是怎麼看法?」她答覆得很好,她說:「我看到一些惡人造作惡業,就像我每天上街,看到街上這些人一樣,也聽到街上人在談話,沒有放在心上。」確實是看到、是聽到了,再問她:「一句也記不得,一點印象都沒有。」她這個比喻比得好,絕對不放在心上,也就是我們常講阿賴耶識裡頭不落印象。她做到這個功夫,所以她的心地純淨純善,這是我們修行的好榜樣。現前的果報是健康長壽,一百零叄歲了還在作義工,她現在照顧將近叄十個老人,那些老人年歲比她小一半,七、八十歲的人。她今年一百零叄歲了,我看她只是頭髮白了,牙齒掉了一個,其他什麼毛病都沒有。什麼塬因?不念他惡。

禪宗六祖在《壇經》裡面告訴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兩句話非常重要。如果常常見別人過失,你不是真修行人。能大師自己常說:「不見別人過,只見自己過」,他一生能成就,成就的塬因就是這兩句話。我們如果能夠常見自己過,不見他人過,我們這一生肯定成就。這個毛病自己要有,趕快改,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災難眼看就在面前,你要再不回頭,還迷惑顛倒,恐怕過不去。

從前夏蓮居老居士往生的時候,對他的學生說,壬申年上一個猴年到底下這一個猴年,這十二年,他講是魔的勢力達到了頂峰,佛必須要低下頭來躲避。魔王的勢力達到最高峰,這十二年。下一個猴年是哪一年?二千零四年,今年零一年,馬上就是零二年、零叄年、到零四年,在我們眼前。他說,二千零四年之後,世界上這些妖魔鬼怪都沒有了,佛法慢慢的會興旺起來。我們想想,現在魔充滿了世間,魔沒有了只有兩種可能,一種這些魔被上天收回去了;另外一種,這些魔覺悟了,都回心向善。不是這兩種,沒有第叄種可能。好在就在這叄年,我們冷眼來觀察,他是回心向善、還是被老天爺收走了?我們再看看西方古老的預言,說這一次戰爭,第叄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的終結戰爭,就是最後的戰爭。這個戰爭之後,世界上不會有戰爭了,會和平一千年。但是古老的預言裡面講,這次戰爭之後,世界上人能夠剩下來的,大概只有七億人,也就是說十個人當中,有九個人會在這次劫難當中喪生,將來世界上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一。這就是夏老居士講的,老天爺把這些人收回去了。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適逢盛會,難得!希有難逢!我們應該怎麼辦?提高警覺。這叄年的時間來得及嗎?絕對來得及。我們想到諦閒老和尚念佛的徒弟,他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鍋漏匠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這個人沒有福報,過的是最貧苦的生活。我們講鍋漏匠很多人不懂,這個行業現在沒有了,五十年前、六十年前,這個行業在中國大陸一般農村裡面有,補鍋、補碗的。我們吃飯的飯碗打破了,他再把它補起來,還可以再用,補鍋、補碗的,挑了個擔子,做這種生意很清苦。他做這個生意,感覺得人生太苦了,去找諦閒法師。諦閒法師是他的同鄉,小時候的玩伴,鄉下人,諦閒法師出家了,找到他之後,一定要求他要出家。老和尚說:「你不能出家,年齡已經四十多歲,不認識字,沒有智慧,人奇笨無比,你怎麼能出家?」可是他一定要賴著非出家不可,老和尚到最後給他折磨得也沒法子,他說:「那這樣好,你真的要想跟我出家,你得要答應我一個條件。」他說:「什麼條件?」「你一定要聽我的話,我教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他說:「這個行,我既然認你做師父,你說什麼我都聽,我都照做。」諦老給他剃度,不讓他住在寺廟裡,住在寺廟裡五堂功課他都學不會,不可能。那寺廟大眾當然嫌棄他,他的日子會不好過。特別到鄉下找一個破廟,沒有人住的廢棄的寺廟,讓他住在那裡。在鄉下找幾個護法,每個月送一點糧食給他,讓他生活能過得去。他總算還不錯,還有一個老太婆很熱心,每天給他燒兩頓飯,中午、晚上有人替他燒飯。

老和尚只傳他「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告訴他:「你就一直念下去,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這個樣子他真的聽話,老老實實照念,念了叄年,叄年門都沒有出去,就像閉關一樣。這種念佛方法非常好,沒有壓力,對現在人來講很方便,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也不分晝夜,什麼時候累了,什麼時候休息,什麼時候醒來,什麼時候接著乾。真乾!他這樣念了叄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往生的前一天,跟燒飯的老太婆說,他說:「你明天不要替我燒飯了。」這個老太婆很奇怪的是:他叄年從來都沒有出過門,一直在家裡念佛。這一天他跟老太婆講要出去到城裡看朋友,實際上去辭行。回來之後,老太婆又給他燒晚飯,他晚飯吃了告訴她:「明天不要來給我燒飯了。」老太婆覺得很奇怪,也許他今天出去看朋友,可能明天朋友請他吃飯,也未可知,為什麼叫她明天不要來給他燒飯?但是老太婆到第二天還是來了,中午的時候來看看。他這個廟是破廟,門都沒有,他什麼都沒有,一無所有。老太婆就叫師父,也沒有人答應,往後面一走,看到他站在那個地方,手上拿著念珠,叫他不答應,仔細走到他面前看,他已經死了。老太婆嚇呆了,從來沒有看過人站著死的,趕緊去報告那幾個護法,護法大家都來看了,立刻派人把這個訊息送給諦閒老和尚。諦老和尚趕緊趕來,往返叄天,他在那裡站了叄天。諦老和尚看他這個樣子讚嘆,他說:「你總算沒有白出家,你有成就,當代講經說法的法師不如你,名山大寺院的方丈、住持也不如你,真的成就了。」一句阿彌陀佛,叄年成就。

我們利用諦閒老和尚這種方法,我們還有叄年的時間,來得及!趕緊要辦,立刻回頭,否則的話來不及了,千萬不要再打妄想。為什麼?時間不容許我們再打妄想,你在過去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打妄想,現在沒有時間了,非常迫切。

這個戰爭眼看著就要爆發,全世界的人都在擔憂,有沒有辦法能化解?太難太難了!說老實話,美國、英國不發動報復戰爭,也不容易化解。塬因在什麼地方?仇恨結得太深了,所謂是「冰凍叄尺,非一日之寒」,冤讎結得太深了。西方從工業革命以來,這叄百年當中,他們的經濟發達、科技發達,征服全世界,在全世界多少殖民地。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國家,幾乎被列強瓜分了。他們實在講,過分的優越感,把別人都當成奴隸,隨意的欺負凌辱,這些人死了之後,他怎麼會甘心情願?今天全世界的恐怖分子,大概就是仇恨最深的人他來了,所以很不容易化解,我們能看出來那個因很深很遠。魔王波旬要想破壞佛法,他都有耐心等叄千年。所以冤讎不能結,跟人結冤讎是最愚痴的人,最沒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智慧聰明人跟一切眾生結善緣、結法緣,決定不結惡緣。所以這兩句話比什麼都重要。

「但念他惡,不自止惡」,這是跟一切眾生結惡緣,死了以後必定墮地獄,地獄出來之後,還要受這些冤親債主的報復。如果自己不覺悟,不甘心受別人的傷害,你就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痲煩大了。每一次的報復都要比前一次嚴重,所以到最後非常悽慘,靠什麼人來救?靠佛菩薩為他講經說法,讓他真正想通、想明白了,回頭是岸,不能回頭就不得了。所以這兩句話我們要常常記住,常常檢點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過錯找出來。自己不知道,別人告訴我們,那個人是好人不是壞人,不管他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都是好人。為什麼?我們自己不知道過錯,經過別人提醒,我們認真反省,果然有,要知道改過自新,沒有也不去怪別人;沒有,自己勉勵自己不要有這種過失,所謂是「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我們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一切眾生,這樣就好。

再看下面這兩句:

【嫉賢妒善。更相沮壞。】

下面是世尊舉幾個例子,這幾個例子都是大惡,極其嚴重的過惡。賢人是前面所講的道德、善師,他有能力教化一方,幫助人斷惡修善,幫助人破迷開悟,這是賢人,這些事是善事。如果你嫉妒他,你障礙他,這個罪不是對那一個人講的,不從這個地方結罪。從哪裡結罪?從這一個地區的人民,失去了好老師的教誨,這個問題嚴重了。如果這個老師住在這個世間,他教學影響的力量,面要是愈廣、時間愈長,你的罪過就愈大;也就是他影響的人多,他影響的時間長,你叫這麼多的人聞不到正法,叫這麼多的人沒有機會轉迷為悟,你這個罪怎麼得了!這不是害一個人。那一個被你陷害的善師、道德之人,他不會恨你,他不會有絲毫惡意對你。為什麼?說老實話他還很感激你,因為他住在這個世間,他很辛苦,他天天要很認真去做這個工作,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你把他害死了,他這個事情不要做了,很輕鬆,你把他這麼重的擔子放下,他不會怨恨你,說老實話,他還很感激你。所以你的罪不是從他那裡結的,是從接受教化的眾生這方面結罪的,這方面結罪那你的罪過就是阿鼻地獄。

在中國古禮裡面都有記載,中國人對於恥辱自古以來看得很重,所謂是「士可殺,不可辱」,尤其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殺父母之仇作子女的要是不報,這是大不孝。可是古禮裡頭有記載,如果你的仇人現在是作官,作官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他是作縣長,他今天為這整個縣市人民服務,他縣長做得很好,老百姓確實受到他的恩惠,你的仇能不能報?不能報,你要等待。等到什麼時候?他下了台之後,你才能報。這個很有道理,他在為大眾服務的時候,他要是貪官污吏你可以報;他要是公正廉明,真正替人民服務,不能報,你要報的時候,你對不起老百姓。這一個縣市人都受他的恩惠,你要是把他害了,你怎麼能對得起人?報仇都要講時節因緣。他在做好事不可以,何況是從嫉妒裡面產生的障礙!我們要懂。

賢人善事,佛教導我們應當隨喜功德,看到別人好,就是我們自己的好處,看到別人行善,就是我們自己在行善,我們盡心盡力幫助他、成就他,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這是好事。縱然沒有能力去幫助他,也應當歡喜讚嘆,他所成就的功德,我就分了一分。如果是嫉妒傷害,剛才講的,對他實在講沒有絲毫的毀損,而自己造了極重的罪業。這些道理細細去想,你自然就明白了,你就曉得應該怎麼作法。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不念行善。強梁嫉賢。】

這都是講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不念行善』。《十善業道經》佛教導我們,「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你不念、你不想,當然你更不會去做。你做的是什麼?『強梁』,蠻橫不講理,我們今天講橫行霸道,自以為是,嫉妒善人、好事。

【既不能為。復毀敗人。】

這兩句話我們要留意,自己不善,不知道做好事,不知道弘護正法,專門做一些破壞正法的事情。

【斷絕道意。令不得行。】

『意』是念頭,善的念頭與『道』相應,這個「道」是佛道、菩薩道。我們要是把這個道意斷絕掉,那怎麼得了!這個註子裡講,這一句是說「末世比丘,閉絕道門,令眾生長淪苦海,此類比丘皆魔化入佛,魔子魔孫,欲壞佛法者,防不勝防,世俗人壞法滅法者亦多,故佛子不可不護持,護法必有智慧善巧方便,這句是講破壞、阻礙入正修行。以上所說比丘害他。」我們今天確確實實,有意無意在做滅佛法的事情,我們不能不知道。特別是對於經教的懷疑,因為你的身分是出家人身分,對在家同修自然就產生影響力。

這些年來我們在全世界弘揚《無量壽經》的會集本,在最近這兩年當中,我們遇到很大的阻力,破壞的人太多太多了。這裡面許多出家人,還有一些有聲望、有地位的老法師,實在講他們主要的目的是對付我的,我想不是會集本的問題。因為會集本很多,王龍舒的會集本他為什麼不反對?魏默深的會集本他為什麼不反對?為什麼專門反對夏蓮居?我提倡哪個本子,他就會反對哪個本子,所以目的是對人,那個經本不過是借個題目而已。逼得我不能不煺讓,所以我才宣布從此以後,我不講經了,我也不參加任何活動,我們佛教裡面的社會各種活動,我一概不參加了。大家把我當作已經死掉了,這樣去看法,我不在這個世間了,所以我煺到攝影棚裡面來,與外面一切都斷絕。所以我要求大家不要供養我一分錢,我一分錢都不收。你們要想做好事,好事到處可以做,不要再來找我,讓我在這五年當中一心一意把《華嚴經》、《法華》、《楞嚴》、《淨土五經》我錄一套專輯,供養大家做修學的參考。我也對得起佛教,也對得起這些嫉妒、障礙、毀謗我的這些大德們。為什麼?不是這些大德這樣做,我就不可能煺回攝影棚專心做這工作。所以專心做這工作,五年六千個小時完成,這些是毀謗的人他們的功德,我把功德都迴向給他們。我的看法跟世間人看法不一樣。

(第二十六集)

2001/10/04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26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六十四面,我們看經文:

【貪慾務俗。多求利業。積財自喪。厚財賤道。死墮惡趣。大泥犁中。餓鬼。畜生。】

這一段是講魔世這些出家人,自己毀損自己,我們常講自作自受。讀到這些經文一定要認真反省,我們有沒有做這些事情?如果有要趕快改、趕緊回頭。『貪慾務俗,多求利業』,這兩句是說惡世比丘,包括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四眾。貪求利養,這個心沒有放下,貪求名聞利養,貪圖享受五欲六塵,這個事情很痲煩。所作所為必定要得到名利,他才肯做,得不到名聞利養,他決定不肯做,這種心行錯了。甚至於在我們現前這個社會裡面,最近這二、叄十年我們常常聽說開廟店,這是裨販如來,把佛法當生意做,聽說生意還挺興隆的,還可以免稅,錢很容易賺。那是上欺諸佛菩薩,下欺善良的信徒。我們就想到他果報在哪裡,很清楚很明顯,貪圖眼前的小利,後果不堪構想,他自以為聰明。

這段講到了出家,出家佛法裡頭一般講有叄種家:眷屬之家、田宅之家,一般人指出家只是想到這一點;另外佛講到五欲之家、六塵之家,能超越這個,這是真出家;第叄種更高的,六道是家、叄界是家,你能出這個家就超越六道輪迴,證阿羅漢果。我們要問我們到底是出哪個家?真正出家人這叄種家都出了,這是比丘四數,叄種家都出了,不是只出一種,這個事情不能不知道。另外在家學佛,他雖然沒有出眷屬、田宅之家,他要是對於五欲六塵、叄界六道沒有留戀之心,他是真正出家人,我們講在家出家,他是菩薩,他不是凡人。因此,我們出家人對於在家的菩薩,我們對他的禮敬跟對諸佛如來沒有兩樣。佛陀在世的時候,同時住世是兩尊佛,這個大家要曉得,一尊是出家的佛,示現出家身,釋迦牟尼佛,一位是示現在家身,維摩居士,維摩是在家佛。他跟釋迦牟尼佛沒有兩樣,示現的身分不一樣,都是教化眾生。維摩居士生病了,那是示現,就像演戲一樣。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們,舍利弗、目犍連這些大弟子,去問候去看維摩居士,你看他們見到維摩居士的禮節,頂禮叄拜、右繞叄匝,跟見釋迦牟尼佛的禮節沒有兩樣。

所以佛門裡面什麼第一大?不是說出家就第一大,你要有這個觀念,你就錯了。出家是老師第一大,師道,尊師重道。維摩是老師的身分,他教化眾生,舍利弗、目犍連都聽他老人家講經說法,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佛法是師道,所以歐陽竟無講:「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它能夠挽救這個世間劫難,它用什麼方法挽救?教人,最重的是教人破迷開悟。迷就逃不出劫難,覺悟就超越了。落實在斷惡修善,迷的人不知道斷惡修善,覺悟的人知道斷惡修善,他也一定這樣做。所以佛教是教學、是教育,它不是神道。在教學裡面師道第一大,我們中國古人懂得。古人講「孝親尊師」,這是中國文化的根,也是佛教教學的根本。孝親尊師,《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說的,是修學的基礎、修學的根本。不管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根本是相同的,根本的教學頭一句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你們想想看,這什麼意思?歐陽大師講,師道第一大是有根據的,不是他自己隨便說的,尊師重道。這個老師是在家人,或者是在家女眾,或者是在家很年輕的女眾,我們是出家人老和尚了,見到她要不要禮拜?要!為什麼?尊師重道,要做出榜樣給世間人看,我們真正重視師道,重視教育。

在從前小孩上學,私塾的時候,私塾裡面的老師有不少是年輕人,二、叄十歲的人考取秀才,家裡面環境非常貧窮清寒,往往教幾個兒童得一點束脩,幫助他的生活。學生的家長有很多地位很高、很富有,有學問、有德行,見到老師也是行叄跪九叩首的大禮。家長對年輕老師為什麼這樣做?他是做給他兒子看的,這個用意很深。他的兒女一看,他的父親對老師這麼恭敬,他就不敢違背老師教誨。教尊師重道,誰教?做父親的人教,要做出樣子給他看。我跟諸位同學說,我也念過幾個月的私塾,我父親第一天送我上學,就是這個樣子讓我看到。這個印象深,一生都懂得尊師重道,決不敢輕慢老師。現在沒有人教了,現在人不懂,往往是一出家貢高我慢就起來了,對在家信徒就把他看矮了一等,所以不出家你還不造這個業,一出家你的業就重了。有沒有想到,這個在家信徒將來也許念佛往生了,他到極樂世界品位在我之上,我不如他。

我常常在講席當中告訴大家:念佛如果「淨業叄福」這叄條十一句做不到,你不會往生,你不可能往生。你不孝順父母,你不尊敬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也沒有做到,念佛念得再好,跟阿彌陀佛、西方世界結個緣,不能往生。如果要往生,這四句一定要做到,這是實話。這四句統統做到了,你生到極樂世界是什麼地位?凡聖同居土。這位子不高,如果想自己生到西方世界品位再高一點,那你得要把第二條認真去做了,第二條是「受持叄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叄條很不容易,頭一個是叄皈,我們大家都受了叄皈,也都受了五戒、菩薩戒,受是受了,你沒做,沒有做到你就是違犯,違犯就有罪業。叄皈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覺而不迷是皈依佛,正而不邪是皈依法,淨而不染是皈依僧,覺正淨!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對人對事對物,是不是都落在覺正淨?那叫叄皈。如果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還是迷惑、還是邪知邪念、還是染污。什麼叫染污?人家恭維你幾句很高興,罵你幾句生煩惱,你就染污了。染污是什麼?你被外面環境七情五欲染污了,你失去清淨心。

我們在佛前面供養,最重要的是供養一杯水。這一杯水的杯子,最好用玻璃杯透明的,為什麼?你看得很清楚,常常保持自己的心像水一樣平等、不起波浪。我們接觸外面境界,叫境界風動,我們心裡面起喜怒哀樂,水就起波浪,錯了!你的覺正淨失掉了,你沒有皈依、沒有回歸,你也沒有依靠。心如何保持像水一樣清淨、一樣平等?供這一杯水就代表清淨平等,清淨平等起作用那就是覺悟。所以《無量壽經》的經題「清淨平等覺」,這是叄皈,我們落實了沒有?我們做到沒有?

「具足眾戒」,這就不是五戒了。世尊對我們一切的教誡,我們能不能遵守?是不是真的做到?「不犯威儀」,這句話用現代人的話來講,保持著最好的佛教形象,不要讓人家跟我們接觸的時候說:「佛教就是這個樣子的」,讓人家輕視,讓人起反感,這個我們罪過很重。所以一定要曉得,佛弟子尤其是出家人,廣義來說包括在家的佛弟子,受過叄皈五戒以上的,一定在在處處,都要給社會大眾做最好的模範、最好的榜樣。你能做到這些,你念佛往生生方便有餘土,你地位提高了。我們決定不能說佛不慈悲,決定不能說佛對我們的教誨不周到,佛是真慈悲,面面都講得很周到,你自己不肯學,你自己疏忽了、大意了,把這些事情看輕了。所以你發心出家修行一生不能成就,不能怪佛,要怪自己。出家有出家的形象,你把這個形象敗壞了,那你的罪過「死墮惡趣,大泥犁中」。我們不穿這個衣服沒有破壞佛教形象,這個衣服一穿,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行動讓別人看到會生毀謗,我們就破壞佛教形象了。佛弟子在世間規規矩矩做人,一切要守法,不能做壞事。起個念頭想一想:「這個念頭能不能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社會大眾都像我這個念頭行不行?」如果不足以為社會大眾的模範,這個念頭不能起,這個話不能說,這事不能做。我們是不是常常這樣檢點自己、約束自己?否則的話,有意無意破壞佛法形象,這是不能避免的。總而言之,都在心,學佛人心一定要清淨,一定要善良,這是根本。你能做到純善純淨,你就成佛了,我們要向這個目標去努力。

「貪慾」,這是六道生死的根本,一定要斷。世間所有一切罪惡的根源,都是從貪慾來的。佛把這個列在第一條,教菩薩六個修行的綱領叫六度,頭一個是布施,這是斷貪。慳貪是無量無邊生死煩惱的根本。「欲」是欲望。只要有這兩樣東西,你就不可能不造罪業,你就不可能不去累積罪業,罪業累積了,這個事情痲煩就來了,你怎麼能免得了果報?

「務俗」,這兩個字我們要重視,不守本分。現在社會大眾,有許多人認為佛教對社會沒有貢獻、沒有愛心,為什麼?佛教表現的是自私自利,對社會慈善事業好像都很冷淡。這是真的,這是佛教的本分。佛教做的是什麼事業?教學。你總不能叫一個學校,學校裡老師、學生都不要上課,到外面去搞救濟事業、搞慈善事業,這就錯了。一般宗教搞這些慈善救濟,可以。為什麼?它是宗教,它應當要做。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教育,而佛教所做的慈善救濟事業,比那些人做得更徹底、做得更究竟、更圓滿。那些人做得慈善事業是救人身命,沒得吃送吃的給他,沒得穿送衣服給他,救人身命;佛教是救人慧命,你說哪個重要?救濟是幫助人一時,佛教幫助你永恆,佛教幫助你開智慧,佛教幫助你獲得能力。你有智慧、有能力,你在這個社會上可以獨立,可以不靠人。為什麼今天社會對佛教產生這麼嚴重的誤會?沒有人講,沒有人能把這事情說清楚、說明白,所以大家對佛教產生重大的誤會。這個誤會之造成,我們佛弟子有責任,我們做得不好,實實在在講,我們沒有把釋迦牟尼佛的教誨落實。

在從前清朝初年以前,寺院庵堂都是學校,每天都講經說法領眾修行,現在都沒有了。現在的佛教是不是宗教?是宗教,變成宗教。從前道場是課堂,現在道場是超度亡人,是搞這個,諸佛如來看到今天的佛教怎麼會不流眼淚?所以魔得其便,魔子魔孫才能混進佛門。如果每一個道場,還像從前一樣天天上課、天天懺悔,諸位要曉得念佛是懺悔法,坐禪也是懺悔法,懺悔是改過自新、是斷惡修善,我們沒有這麼做,所以今天社會人對佛教才有這樣重大的誤會。世間人很少去讀誦經典、去研究經典,所以今天佛教在哪裡?真正的佛教在《大藏經》裡面,寺廟看不到佛教了。我們要不從經典上下手,我們對佛教根本就不認識,不要說社會大眾誤解了佛教,我們自己誤解了,這個問題多麼嚴重!你誤解了佛教,你怎麼能把佛教做好?所以今天我們看許許多多出家人,確確實實貪慾務俗,也就是說,起心動念就是怎麼樣能賺錢?一切都向錢看,這還得了!

「多求利業」,業是事業,出家人經營什麼事業?有利益的事業,這個利益是自私自利;換句話說,他是與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連在一起,苦的事情不肯乾。所以這一點一般社會大眾,確實瞧不起佛教。那些苦難的事情我們看到天主教徒、基督教徒他們在做,非洲有一些很苦的地方,東南亞也有很苦的一些貧民,他們那些傳教士去,在那個地方開辦醫院、收容孤苦伶仃的老人、教導孤兒。我們聽說、見到,不能不佩服。我們佛教出家人絕對不會去做,養尊處優,舒服的日子過習慣了,不能夠捨己為人。社會一般大眾對我們的看法,我們能怪人嗎?這很值得我們反省。佛法的利益眾生,跟諸位說就是在教學,釋迦牟尼佛一生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畢生從事於社會教育工作,為一切眾生說明叄樁事情。我在講堂裡常說,「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佛講得清楚。關係搞清楚了,你能把這些關係處好,「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切眾生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佛教對眾生的貢獻。他自己一無所有,他拿什麼來布施?他拿什麼來救濟?釋迦牟尼佛全部的財產是叄衣一缽,他拿什麼來救濟別人?教誨。我們要懂這個意思。所以真正修道人,不能有道場。你要是有個道場,這個道場主權是你的,說老實話你不是出家,你又回家了。你想想對不對?你不是回家了嗎?這一回家回到哪裡去?回到阿鼻地獄去了,這是跟佛法一百八十度的違背。

晚近虛雲老和尚,虛雲老和尚用他自己的影響力一生建廟。廟建好之後,看到有一些年輕沒有地方依止的這些出家人,他建好就交給他們,讓他們好好修行辦道,自己就離開了。看到有破舊的寺廟,他發心來修理,修好之後都交給人,他一生沒有哪個廟是他自己的,沒有!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模範。印光大師這是我們淨宗近代的一代祖師,他一生沒有寺廟,不但他沒有寺廟,他一生不作住持、不作當家,一生作清眾。他們為什麼要這樣作法?是來救我們的。我們的思想錯了,我們的行為錯了,他用這些方法讓我們聽到、看到,從這裡醒悟過來,真正回頭,回頭是岸。不能不覺悟,不能不回頭,你要不覺悟、不回頭,底下這一句你要記住,「死墮惡道、無間地獄」,你走的是這個路子。真正修道人,我們的事業就是弘法利生、講經教學,這是我們的正業。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做給我們看的,沒有一天休假,這是我們的正業;弘傳佛法,幫助人覺悟。

後面這兩句,我們要特別警惕到,『積財自喪,厚財賤道』。我們出家人有沒有在「積財」?積財,諸位要曉得那是死路一條。你要曉得今天的社會,有多少人在飢餓的邊緣,受苦難的折磨,他們缺乏財物,我們在這個地方把財儲存在銀行,不肯去幫助他們,這個罪過就重了。我們有沒有想到這些事情?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手邊有這些財富趕快要拿出來,無條件的去幫助這些苦難人,這是積功累德,這是會用錢。我常常講:「你命裡頭有錢是你的福報,錢怎麼用是智慧,用錢是智慧。」你得財富是福報,你有福報沒有智慧,你錢不會用,糟蹋掉了,不知道積功累德,這一生福報享盡了,來生墮叄途。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我們也看得很多很多。所以出家人要記住這一句話,要想想釋迦牟尼佛在世那個樣子,再觀看佛那些弟子們以及歷代的高僧大德,哪個人積財?

印光大師在當時,備受國內外四眾同修的景仰,供養很多。老和尚沒有用這些供養改善自己的生活,沒有!你們到蘇州靈巖山寺看他的關房,他住的地方,他沒有把他的房子修好一點,沒有!他沒有去改善他的生活,吃得好一點,穿得好一點,用得好一點,沒有,完全沒有!而把所有的供養,他拿去印經布施,他在蘇州報國寺成立一個弘化社,所有供養都歸弘化社做基金,弘化社印經布施。這是給我們做模範,讓我們在這裡頭去多想想,我們應當學習。他沒有拿這些錢去救災,沒有拿這些錢去做社會慈善福利事業,他沒有,他只有印經。我們想想,這是佛教事業,他做得很本分。他自己不能講經,這是因為言語的關係,他的家鄉土音很重,在南方講經沒有人聽得懂,他是陜西人,所以一生用文字弘法。諸位在《文鈔》裡面看到,他用文字弘法,用書信往來。一生只講過一次,「上海護國息災法會」請他去主持,他講開示講了七天,最後一天傳授叄皈五戒。有這一本小冊子,是他講的,當時人把它記錄下來的。

我很受他老人家的影響,所以我接受同修們的供養也都拿去印經,統統是贈送,決不收一分錢。如果我們是印經,經書送出去還要收回,收回要看什麼情形,弘化社也有這個例子,對於一般清寒的人完全贈送,對於一些富有的人可以收回成本。收成本為什麼?再印,再流通,決不是謀利為目的,完全是流通,希望這個流通源源不斷,用心在此地。我們能懂得了,就曉得應該怎麼作法。所以把錢看得很重是錯誤的,錢看得很輕、浪費,那也是錯誤的。要知道施主的布施他們賺錢不容易,供養的每一分錢,我們去用它都要想到我對得起施主,我替他修福,絕對不可以浪費。不應該用的,也就是能省的決定要節省,該用的一定要用。如果施主這些供養都拿來供養自己,這就是「厚財賤道」,你把道看輕了。祖師大德是「賤財重道」,他所有一切財用,都用在佛教怎麼樣流通弘傳,他拿去做這個事情。

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我常說,「道場」是什麼?道場是衛星電視台,這是道場。絕對不是建一個大的寺廟,大的寺廟就是你把這些錢都埋在地下,不起作用。你想想看,你真正做功德,哪一種功德大?我把我建道場這些錢,我在電視台去買時間,在這上面講經說法,多少人得到利益。時間雖然不長,也許我只能支持一個月、兩個月,不要說一個月、兩個月,就是一天的功德,你將來來生叄輩子都享不盡。一天的功德,叄輩子享不盡,那你要做一個月、叄個月,那還得了!這些道理、這些事實真相沒有人懂。何況這些錄像帶,現在科技進步做成VCD流通,無量無邊功德!所以佛法的弘傳,我們幫助人接觸佛法,幫助人了解佛法,這個影響力愈大,影響的時間愈長,你功德不可思議!建一個大的寺廟花那麼多錢,對社會什麼影響?迷信的影響,影響不是正面的,是負面的。寺廟蓋得富麗堂皇,人家來到這裡一看,「和尚會享受,把這些善男信女的錢騙到,他在這裡享受,在作皇帝、住皇宮。」這些信徒們家裡頭住得都不好,生活程度都不如他,人家一看就難過、一看就搖頭,而把整個佛教形象破壞了;不是說你一個人,整個佛教都講到了。你沒有真正在修道,你在這裡貪圖享受,享受現成的,是不是上欺騙諸佛菩薩,下欺騙善良的信徒?你造這種罪業,你不墮阿鼻地獄誰墮阿鼻地獄?我在這個地方句句跟大家講的真話,我來台灣的時間非常短暫,我不說真話對不起你,我也不怕你罵我,罵我的人太多了,已經痳木不仁了,所以我不在乎了。總希望大家把這些理事搞清楚,趕緊回頭,回頭是岸,不趕緊你來不及了。

後面的經文『死墮惡趣』,惡趣是指叄惡道。『大泥犁中』,這句跟諸位說,「泥犁」是印度話,是梵文音譯的,就是地獄,無間地獄,地獄裡最苦的地方。地獄出來變餓鬼、變畜生。所以眼前貪圖一點享受,要知道往後日子不好過。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二十七集)

2001/10/04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27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六十五面,我們看最後一行的經文:

【未當有此。於世何求。念報佛恩。】

這是第二個大段。『未當有此』,這是總結前面佛給我們的教誨,就是末世出家、在家人所造的一些罪業。佛的話不多,但是所說的都是極重的罪業,這些事情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往往都疏忽掉了,真叫粗心大意。當然沒有人教導,我們不知道利害,真的是膽大妄為。「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不順人道」,這是這個時代所有的眾生。我們細細去觀察,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在東方古聖先賢的教誨,儒家的倫理道德,我們把它放棄了,佛教導我們的叄皈、五戒、十善,我們也把它丟掉了,美其名而學大乘,「這個東西是小乘」,今天才遭受這個劫難,整個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生活痛苦。貧賤的人痛苦,富貴的人也是人心惶惶,沒有安全感,諸位想想這是過的什麼日子?

出家比丘所負的責任是教化眾生,我們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做些什麼事情?做些損他自損,幹這些事情。在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細心去思惟,世出世間法損他必定損傷自己,你們細心去想!如何是利自己?利他才是真正利己。如果說是這個世間有損人利己的這種事情,你們聽了好像似乎是有道理,我聽了是完全沒道理,這句話誤導了許許多多人,損人決定不利己,利人才是真正利己。何以見得?釋迦牟尼佛一生都是做利益眾生的事情,沒有一樁事情是做利自己的,他真正得到利己了,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叄千年之後,我們見到他的遺像,我們都會頂禮膜拜,誰能做得到?

菩薩、聲聞、羅漢沒有自私自利的心,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是利益眾生。你利益眾生的心愈大,你自利、你得的福德也就愈大。諸佛菩薩他們起心動念利益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他沒有說利益我的小道場,利益我這個小團體,利益我這個地區,他不是這樣想法的,他是利益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如果我們說心量大了,我發心是利益整個地球,其他星球上我們的心愿達不到,還有痲煩,星際戰爭,這個星球跟那個星球還會發生戰爭。所以要想永遠杜絕戰爭的禍害,心行都要達到盡虛空遍法界。恩怨善惡跟諸位說沒有標準,佛在經上講得好,講絕了,「境隨心轉」。這句話不是普通人能說得出來,你心地善良所有一切境界都是善良的,你心地清淨,所有環境都是清淨,境隨心轉,決定沒有惡的,然後你才知恩,知恩才懂得報恩。

學佛,從世尊之示現遭受許許多多的艱難,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有降魔。我們每一位同學,在修行道路上,魔障是決定不能避免的,佛都不能避免,何況我們!魔障從哪裡來的?就是過去今生跟一些人結不善的緣,不善的緣起這些障礙。如果我們以清淨心、善心來對待,跟諸位說,這些惡緣都變成善緣了。為什麼?境隨心轉。你要能轉境界,不要被境界轉了。被境界轉了,你沒有學到佛,你能轉境界才真正學到。我們在這一生修學當中,遇到的障難太多太多了,我們都是以很善的心,善巧方便歡歡喜喜的度過,而且果報殊勝。

我一生沒有道場,早年韓瑛居士護持,她去租地方、借地方讓我講經,不離開講台,通知她的一些朋友們來聽經。最初聽眾大概十幾、二十幾個人,慢慢人數多了,我們沒有去找人。第一個道場在景美建立的,怎麼建立的?逆增上緣。在那個時期我們借用佛教會的大講堂,在那個地方講經,借用是要付租金的。蔣經國先生就任第六任總統的時候,我們一些同修發起慶祝,請我講《仁王經》,就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就借佛教會的講堂,連續講二十天。二十天把這部經講圓滿是很難的,我編了一個大綱,講《仁王經》大意,這樣就非常活潑了,不講經文,講每一品的大意。佛教會知道這個事情,把講堂費用提高一倍,意思就是叫我們知難而煺。沒有想到韓居士跟幾個同學商量湊了一筆錢,二十天的租金一次就付清了,我們就開講了。

開講之後,天天都在為難,他們找黨部、找政府機關對我們施壓力。我們在政府機關裡面也有一些朋友,我們這些朋友支持我們,但是我們還是沒有法子跟佛教會抗衡,他們的力量太強了,逼著我們把講經停止。但是我們曉得這個很利害,萬一我們真停了,他再告我們一狀,我們是死路一條。為什麼?「慶祝總統你講了一半,你就不講了,」換句話說,「你存的什麼心?大概是讓這個總統做不了一半就走了,是不是這個意思?」這個罪過太重,我們想不得了,所以我們就寫了一封詳詳細細的信,直接送給蔣經國先生,這個信就放在身上,真的逼我下台,行政院距離善導寺不遠,我們馬上轉到那邊親自送給他。為什麼?逼著我們法會不能圓滿,是佛教會的事情,不是我們,我們是很想做得圓滿。這一招才把這個事情按下去了,讓我們這個法會圓滿,不容易!圓滿之後,佛教會通知我們,它的講堂以後永遠不再借給我們,這個時候聽眾發脾氣了,來找我,「法師,我們自己搞講堂,不要求人」,「景美圖書館」就是這樣來的。所以以後有些法師說:「淨空法師你有道場了。」我說:「是!佛教會送的。」佛教會不這麼一招,我們哪裡會有道場?這是好事,所以我很感謝佛教會,很感謝那些法師對我施的壓力。為什麼?沒有這個,我們就根本不可能有「景美華藏圖書館」,不可能有。所以我們以清淨心、善心對待這些不善的緣,最後的果是善的,是殊勝的。

我一生所遇到的逆境,最後的果報都好得不得了!韓館長往生之後,她的兒子好!兒孫非常之好,我們相處叄十年,這個時候有一些惡緣在挑撥離間,他是一時聽了別人的挑唆,對我們產生誤會。所以這個他不如她的母親,她母親很利害,母親聽到外面有謠言,她追根,她查問,所以所有一切毀謗、離間、謠言在韓館長面前都不起作用,這是她高明的地方,這是有真實智慧。而高貴民就缺乏這一點,沒有認真調查真相,這樣將圖書館收回,我們離開了,我們也很歡喜的離開。離開之後,我們才在南洋弘法利生,收到了成就;如果不離開,我們對於國際上弘法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為什麼?我一生非常重視恩義,我受韓館長叄十年護持之恩,我絕對不能離開圖書館,除非她兒子叫我離開,那我非離開不可。不是她兒子的意思,任何人想逼我離開圖書館都不可能。這個造兩舌挑唆的人我以善心對他,他有功德,讓我離開台灣之後,在海外可以全心全力去做弘法利生的工作,團結宗教的工作,團結族群的工作,都是我想不到的,這些我們都要感謝高貴民居士。所以我在此地告訴諸位,善惡、恩怨沒有標準,看你用的是什麼心,你是用的什麼方式。如果你是善心,如果你是善行,惡變成善,怨變成恩。學佛沒有別的,要學這個本事。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如何把逆境轉成順境?如何把惡緣轉成善緣?我們修行有沒有功夫、有沒有心得就在這個地方看,你明白這個道理,這個世間一切人都是恩人。

我離開台灣到新加坡,承受這麼大的打擊、這麼大的壓力,在圖書館出家的這麼多同修,陸陸續續都離開了,我很難過。我寫了這六條,「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你們在圖書館出家,館長走了,將來我要走了,你們在外面流離失所,我對不起你們,館長對不起你們,我們這一生留下永恆的遺憾。我在新加坡叄年,希望李木源居士真正能像館長一樣護持我們。新加坡的法律很嚴,他收容了我們,我們在新加坡拿不到永久居留,所以同學們心是懸的,不踏實。我在新加坡,實在講是由於做宗教種族團結的這些事情,新加坡政府非常欣賞,前一任的總統王鼎昌先生,對我們這些行為很讚嘆,所以新加坡政府給我永久居留權。有永久居留權,我可以在新加坡買房子,像台灣的國民住宅,我有權力買了,沒有權力買有土地的房子。換句話說,在新加坡自己照顧自己沒有問題,新加坡政府同意的。如果要建個道場,要有土地,我就沒有這個權力,這是我常常憂慮的一樁事情。

在去年年底,中國大陸、好像台灣也有幾位法師反對會集本,我清楚反對會集本是對我來的。他們神通廣大,我在中國跟中國政府的關係非常之好,他們在當中破壞了。往年趙朴初老居士在世的時候,真正對我非常愛護,大陸上一個在家居士,另外一個出家的法師茗山老和尚,我們真可以說是知心的朋友,這兩個都走了。這個力量相當的大,所以我聽說中國大陸統戰部下了一道命令:「淨空法師所有的書籍、錄像帶、光碟全部查封。」跟對付法輪功一樣。這一想,落葉歸根回大陸沒有指望了。這個打擊很沉重!正在這個時候,澳洲政府給我永久居留,澳洲政府這個永久居留是很特殊的。澳洲駐在香港的領事包世維先生,親自把檔案交給我,一般辦這些檔案都是在領事館櫃檯,我的檔案是在領事的辦公室,拿到之後還照相留念,中午在一塊聚餐。他告訴我亞洲人拿到澳洲的這個簽證,「法師你是第一個人!」這是個特殊簽證,是他們聯邦移民部長親自批准的,我作夢都想不到,怎麼可能會拿到這樣的永久居留?這種永久居留是屬於澳洲國家尖端人才,不是我們希望到澳洲去,是澳洲這個國家希望我們到他那裡去,所以就很優待。這是意想不到,享受澳洲公民所有的權力,還有些義務我們可以不要盡,我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對我,沒有像澳洲對我這麼好。所以我在澳洲買土地、買教堂,建一個道場,讓離開圖書館悟字輩的同修,你們自己有一個修行道場,不必看別人臉色過日子。我對得起你們,館長這樁事情沒有做好,我替她補起來了。

這個道場比我們「景美圖書館」大得太多了,「景美圖書館」說老實話,是在公寓房子裡頭,沒有土地,將來大樓要是拆遷了還是很痲煩的。所以我們不離開「景美圖書館」,就不可能有澳洲這個淨宗學院,韓館長對我們真正是愛護備至,護持不遺餘力,一直到現在我自己感覺她在我身邊。所以我們在國際上樣樣事情都那麼樣得心應手、那麼順利,我想是她在當中加持的。

我拿澳洲的這個簽證,如果想變成澳洲公民隨時可以申請,澳洲這個國家歡迎我,不必要等待兩年。一般移民永久居留的簽證,必須要在澳洲住滿規定的日期,像美國是一百八十叄天,每年一定要在它國家住一百八十叄天,否則的話它給你取消了。我這個簽證不受這個限制,只要到澳洲去報到,護照上蓋了印,一年、兩年不去都沒關係,它還承認,進出自由,居住也自由。我們現在進一步的,是要將我們悟字輩有意思在澳洲常住的,我們首先給他辦宗教簽證,宗教簽證是兩年,兩年期滿可以再延一次,就是四年,再住兩年。在澳洲住滿四年就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所以現在悟行師拿到永久居留,他在澳洲四年了。

這個國家是民主法治國家,辦一切事情都非常公平。澳洲政府有很大的好處,官員不貪污,辦任何事情不必去關說、不必去送禮,一切是公事公辦。我在澳洲聯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的首長對我都非常好。因為過去幾年我雖然不常到澳洲去,去了多半是宗教之間開會議,團結宗教,團結族群,凡是有這些活動,他們會通知我,我會去參加,我對於這些有一點點貢獻,這是澳洲政府對我們非常歡迎。我們對人好,人家就對我們好,這是天經地義。不要認為他是外國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甚至於不同宗教信仰,都是一樣,只要你對別人好,別人一定是有好的回報給你。

我們在新加坡團結九個宗教。許多同修知道,我們是主動的,主動去拜訪伊斯蘭教,拜訪印度教,拜訪天主教、基督教。「四攝法」裡面教給我們的,與一切人、一切團體往來,多送禮,多請客,這個感情就聯繫上;你不主動去拜訪別人,永遠不相往來,互相猜忌,愈猜愈訛,造成嚴重誤會。一定要常常往來,坦誠的往來,沒有疑惑,沒有隱瞞。感情有了,進一步再把教義我們也端出來交流,求同存異。我們找到理論上合作的依據,宗教可以團結、可以合作、可以互相信賴,我們追求世界永久和平,不希望有種族的戰爭、宗教的戰爭,確實是能夠避免的。

我們學了佛,佛是智慧,佛教講「實智」、「權智」,權智就是講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套用在生活上,我們得自在。套用在團結不同宗教、團結不同的族群、團結不同的國家,非常有效果。這裡最重要的是真誠心,決定沒有虛偽,清淨心決定沒有染污。決不能對對方有所希求,那你心不清淨,決定是平等心,沒有高下,大慈悲心、愛心。

我住在澳洲,也許有人曉得澳洲有所謂一族黨是排斥移民的,特別是對於亞洲。這在澳洲是少數。我選擇道場建立的地方,就是一族黨的大本營,最難處的這些人,我會跟他們相處得很好。所以昆士蘭主管宗教的官員,多元文化局的局長尤里,他是猶太籍的澳洲人,他信猶太教。他就問我很多次,「法師,你為什麼選擇那個地方?一般人不敢選擇這個地方,你為什麼選擇這個地方?」最後他說:「法師,你在這個地方能夠住得平安無事,全澳洲你就通了,你就沒有問題了。」我們是以佛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跟妖魔鬼怪都能做好朋友,都不會受傷害。所以一切眾生是我們的恩人,迴向偈天天念:「上報四重恩,下濟叄途苦」,不要以為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打我、罵我的人這是冤家對頭,錯了!是恩人。我們仔細想想,沒有這些人,我們無始劫來業怎麼能消得掉?他毀謗我、污辱我、陷害我、惡意對我,替我消業障,我感激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有一絲毫怨恨心?

我們知道諸佛菩薩他跟我們不一樣的,諸佛菩薩的心純淨,一絲毫污染都沒有,諸佛菩薩的行純善,一絲毫不善都沒有。我們學佛,我們的目標鎖定在純淨純善,我們這一生就成就了。純善之行、純淨之心,念佛求生淨土跟諸位同修說,肯定是生實報莊嚴土。不能生實報土,你也會生方便土,絕對不在凡聖同居土,我們學佛要學這個。中國古聖先賢教我們「仁者無敵」,這句話我想很多人都聽過、都知道。仁慈的人,他在這一生當中,沒有冤家、沒有對頭,敵就是敵對,他沒有,那才叫仁人。我們佛門裡面稱菩薩,你受了菩薩戒你就是菩薩了,一般同學送給你的東西,都會寫「某某仁者」,你要想到「仁者無敵」,你還有冤家、還有對頭、還有不滿意的、還有看不順眼的,你不是仁者,你不是菩薩。菩薩絕對有智慧、有能力化敵為友,那我們這一生活得多麼幸福、多麼自在、多麼快樂!走到任何國家地區受人歡迎,人家不會討厭我們。

今天很多人提到阿拉伯、提到回教,都感覺得很恐怖,我跟他們接觸多,我跟他們是好朋友,我這個名字在阿拉伯世界裡頭很多人都知道。阿拉伯人在全世界是最團結的,這是任何國家民族不能跟它相比的。他們對於宗教信仰比我們一般宗教熱忱,每天五次禮拜,只要是回教徒絕對不會缺少。我跟他們往來,我讀《古蘭經》,我跟他們做好朋友。在新加坡我也很出名,馬來人、印度人、回教徒,提起「淨空法師」,他們都會豎起大拇指:「淨空法師是好人!」他們對華人一般都懷疑,缺乏信賴,他對我相信,他相信我的話。由此可知,人與人交往是智慧、是學問,這些東西全是在經典裡面學來的。

所以我們要肯定佛對我們有恩,這些真實教誨是佛當年所說的;歷代祖師大德對我有恩,如果沒有歷代祖師代代相傳,我們今天怎麼能看到經典;沒有老師教導,我們怎麼能夠理解經典?沒有同參道友在一起互相切磋琢磨,我們怎麼能夠深入經典?哪個沒有恩?各個都有恩,一切眾生對我們都有恩。我們吃一餐飯,有沒有想到這飯從哪來的?米從哪來的?菜從哪來的?佐料從哪來的?我們穿的衣服,衣服從哪來的?你就想到這個世間人有多少人為我服務,我們才能過這舒適的生活。知恩不容易,唯有知恩你才真正懂得報恩,不知恩,當然你就不會報恩。所以常常念父母恩;老師的恩,佛是我們老師;國家的恩,沒有國家保護在外頭流浪很可憐,我們身心能夠得到安穩,受國家的保護;眾生恩,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我們是互助合作、互相依賴,人不能脫離人群獨立生活,我們要懂得。

再推廣一切動物與我們都有恩,這一切動物、一切植物它的恩德在哪裡?它能夠平衡地球的生態,我們才能夠安居樂業。可是現在地球有危機,從什麼地方看?我們常常從資訊裡面看到,哪些動物瀕臨絕種了,常常看到這個訊息,這個東西在地球上絕種,表示地球生態平衡被破壞了。無論是動物、無論是植物,要曉得它的功能。真正的功能,第一個功能是平衡地球生態,我們不能小看,小看就會有天然災害,水災、火災、風災、地震。諸位要曉得,這些災害自然生態平衡被破壞,那是緣,災害的緣。因是什麼?因是一切眾生的貪瞋痴慢,這個道理深。現在一般科學家知道緣而不知道因,所以他解決不了問題。怎麼樣保護自然生態?講環保,能不能收到效果?太有限了。為什麼?他只看到緣沒看到因,不知道從因上去改。《楞嚴經》裡面跟我們講得很好,貪心感得的是水災,瞋恚所感得的是火災,愚痴感得的是風災,傲慢、不平感得的是地震。真正的因是人心,人心如果離貪瞋痴慢,外面災害就沒有了。你沒有因,緣要懂得愛護,不會任意去破壞它,哪裡會有災害?

這些道理太深太深了,佛在經上講得透徹、講得明瞭。所以世間第一等好書是佛書,可惜沒有人懂。懂得的人提倡不力,當然這也有條件上的問題。方東美先生懂得,我跟他學哲學,他把佛經介紹給我,特別是《華嚴經》。他一生最歡喜的是《華嚴經》,他也在台灣大學、輔仁大學開課。在台大他講過「隋唐佛經哲學」、「魏晉佛經哲學」,在輔仁大學博士班開「華嚴哲學」,也是全心全力在推廣,可是後繼無人。接受他教導的學生是很多,離開學校、離開老師,不能把這麼好的東西發揚光大。我知道這個好處,這一生當中全心全力做這個工作,點點滴滴都在推動,目標向全世界。我們用科技,用錄像、錄音來推動佛教,在台灣我們是最先做的,以後發展到網際網路。現在我們每一場的教學都上網,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區同時都能夠收看得到,所以我很重視高科技的這些設施。我覺得二十一世紀的道場是在衛星傳播,是在網際網路,絕對不是在這裡建一個寺廟、建一個庵堂,不是的!現在香港那邊同修,還別出花樣,他們跟我講,他想做一個廣播車,像停在台視門口進來看到的,我們走到哪個地方都可以錄像,都可以把我們東西傳播到全世界去。這個方式是好,可以到處去旅行,走到哪裡講到哪裡,一天功課都不耽誤。

(第二十八集)

2001/10/04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28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六十五頁,最後一行經文看起:

【未當有此。於世何求。念報佛恩。】

這一句是總說,我們人到這個世間來做什麼?報恩來的,不是報怨來的,這一點我們在前面已經跟諸位說了很多。也許有人說,我很想做但是總是做不到,確實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做不到?障礙只有兩個,一個是自私,一個是自利。如果我們把私心斷掉了,把自己的利害斷掉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所以我常講我們在這個世間,起心動念為別人想,不要為自己想,把這個念頭轉過來,為全世界眾生想,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想,你的心量就大了,真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決定不能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這是屬於自利。決定不可以有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頭,你對人對事對物有佔便宜的念頭,有控制別人的念頭,你就做不到了。這對你學佛就造成嚴重的障礙,不管你怎麼修、你怎麼樣用功,你搞了一輩子你還是搞六道輪迴,說老實話你念佛不能往生。我不願意被別人控制,我就不能控制別人,我不想別人佔我便宜,我就不能佔別人便宜,你常做如是觀,把自己毛病的根拔掉。《金剛經》是開智慧的經典,那是真實智慧,佛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什麼好留戀的?為什麼一定據為己有?這個觀念錯誤了。

我跟諸位說,現在我們在馬來西亞古晉建一個道場,報我們台灣四眾同修對我的恩德,那個地方風景好,也有一些同修去過,到那邊去之後大家都讚嘆,人間天堂!但是大環境澳洲好,小環境古晉那個地方不錯。我們建一個報恩念佛堂,裡面有四個紀念堂,有章嘉大師紀念堂,方東美先生紀念堂,李炳南老師紀念堂,韓瑛居士紀念堂,有四個紀念堂。這個建築是採取旅館式的建築,四層,上面一層是念佛堂跟講堂,念佛堂、講堂在一起,是一個大殿;二樓跟叄樓是宿舍,跟旅館裡面的套房一樣,有六十多個房間,可以住一百多人;下面是餐廳、活動中心,歡迎同修們如果有假期到古晉去度假,在那邊念佛聽經,我們會有幾位法師常住在那邊領導大家。這個地區是馬來西亞李金友居士他的山莊,他的山莊面積是五千英畝,合台灣的面積兩千甲,這麼大的一個地方。我們在他土地裡面,他劃了一小塊給我們,這一小塊是叄英畝,等於一甲多一點,我們在那裡建一個大樓。今年年底就可以完工,完工之後,我請悟道師到那邊去做住持,同時我們打七個佛七,七個七,我也請我們培訓班的學生,是大陸的一位法師,九華山的,請他到山上講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覺華法師去講經,道師去領導念佛,我也會上去看看。這房子建了,我說我不賣我也不租,做招待所,你們到那邊去念佛去修行,這是做招待所。因為李金友他的旅館價錢太高,他在那裡建一個高級旅館,每天收的租金是美金叄百塊,太多了,所以我不得不建一個招待所。這個招待所完全免費,也像旅館一樣有服務生,可能將來要收一點服務的費用,一伙食完全是素食,非常好,費用很低,便利我們同修利用假期去度假。

在澳洲這個環境比較大,道場建立了,現在悟行師拿到永久居留,我很歡喜。本來建校的時候我掛院長的名義,現在他拿到永久居留,有資格擔任這個職位,我立刻就讓給他了。道場一定讓你們師兄弟自己去管理,如果再要痲煩我,你們就對不起我了。我一生不管事、不管人、不管錢,到這麼大年歲了,你還要來痲煩我,那就錯了,一定要自己掌握自己。到你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替你們解決,一定要學著辦事,學著統理大眾。僧團不能和合,塬因就是我剛才講的,自私自利,希望控制別人,有控制別人的念頭,有佔有的念頭,這錯了。如果你沒有自私、沒有自利,沒有控制人事物的念頭,沒有佔有人事物的念頭,一定和合。和合僧團出現在這個世間可貴!一定得到龍天擁護,諸佛護念,我們一定要朝這個目標去做。所以我建立馬上就交代了,與我就不相干了。我會不會到那邊去?我也是說了,我說得很清楚,我要聽其言而觀其行。你們很如法我會去,你們不如法我不會再去。我在這個世間,無論在哪個國家地區,告訴諸位,我是受歡迎的。我在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人給護照給我。我旅行證件很多,到哪個地方用哪一種證件,我不是一份證件,很多證件。所以告訴諸位,都在自己做人,沒有私心,完全是付出的,哪有不受人歡迎的道理?人家不歡迎是你自私自利,你只想佔便宜不想付出,這樣的人不受歡迎。再看下面經文:

【當持經戒。相率以道。】

『持』是受持,應當要受持經戒,受的意思是接受,裡面具足信解行。對於佛的經典、佛制定的戒律,我們能信,我們能懂,我們能夠依教奉行,要把它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落實在自己工作之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一門學問叫實學,實實在在的學問,學了真管用,絕對不是所學非所用,不是玄談。「持」的意思是永遠保持,不是我做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不是的,永遠保持。用佛的經,經是講道理,講這些理論,講這些事實真相,用它來修正我們對宇宙人生、對一切人事物錯誤的想法看法,經論的正知見修正我們的知見。不讀經,我們決定不會發現我們對某些事情想錯了、看錯了,不知道;常常讀經才會發現自己對宇宙、對人生,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看錯了、想錯了,立刻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戒律是行為的標準,我們的言語、我們的造作有錯誤,依照戒律把它修正過來。最基本的十善業道,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最低限度的戒條,幫助我們修正行為,經戒的作用就在此地。

『相率以道』,「道」就是指經戒,經戒是純善純淨的大道,這是佛道、這是菩薩道,我們應當要走。不但自己,我們一生行這一條大道,我們有義務幫助一些有緣的同修「相率以道」,我們要率領他,我們要為他做表率,做好樣子。大慈菩薩有一首偈講得很好,那是講念佛的,值得我們做參考。你能幫助兩個人修行,你的福德就很大;你能幫助十幾個人,你的福德就無量;你能幫助幾百個人到幾千個人,他說你是真正的菩薩。如果你能幫助上萬的人,他說你就是阿彌陀佛再來,你是彌陀化身。菩薩鼓勵我們要懂得「相率以道」,功德福德不可思議。由此可知,障礙別人修道,那個罪過你就能想像而知。障礙別人修道罪過極重,《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講得好,這部經我過去講過叄遍,都留著有錄像帶,還有同修依照錄音帶寫成文字,都值得大家做參考。再看下面經文:

【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

這叄句話非常重要。首先要了解什麼叫『道』,如果對這個字的意思都不懂,你怎麼學法?在佛陀教學裡面,道有一個絕對的標準,那就是性德,真如本性。真性的德能是純善純淨,我們一般人讚嘆萬德萬能,凡是與性德相應的這是道,這真正是佛道,是大菩薩道。如果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跟自性相應,那就恭喜你,你是法身菩薩,你不是凡人,你不是六道眾生、你不是十法界眾生,你是明心見性的菩薩,法身大士。我們是凡夫,實在說我們也沒有辦法見性,也沒有辦法明心,那怎麼辦?佛經的戒律,戒律是什麼?是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的日常生活,他處事待人接物記錄下來,那就叫戒律。他的言語、他的造作與自性相應,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所以我們學他的言語、學他的行為,就是隨順法性,隨順真如,這個道理要懂。我們可不是隨順釋迦牟尼佛,被釋迦牟尼佛牽著鼻子走,算什麼好漢?要懂得,佛決定沒有一念控制別人,這是真的,佛也不可能有一個念頭去佔人便宜,沒有,絕對沒有!他完全自己做出來,完全是自性的流露。所以十善五戒,現在我們一般講的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都是自性的流露,絕對不是他制定這些戒條來約束人的。佛如是,儒家的禮亦如是,這叫「道」。為什麼?它是自自然然的法則,自自然然的秩序,不是人為的,不是人創造的。像春夏秋冬四時的變化,是自然的,不是人為的。

在儒家講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這是自然的秩序,哪裡是人為的?人能夠隨順這個秩序,人與人之間就能和睦相處,真正做到社會安定繁榮。我們這些年政府提倡的安和樂利,自然就達到了,那是果。因是什麼?因是倫理,倫理是大道,天然的秩序。你要不懂,你就不會認真去做,你明白了,你才會認真去做。怎麼作法?前面《講記》裡頭講得很清楚,在前面那一段。「道」在佛教裡面講,意思就更深更廣了。儒家所講的人道,做人的道理,但是我們可不能小看。如果人都做不好,你怎麼能作佛?佛比人高太多了,作佛先學會做人。所以佛教給我們也是從做人起,淨業叄福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人道。儒家所講的,人道是佛道的根本,像蓋大樓一樣,這是第一層,沒有第一層哪來的第二層?沒有第二層哪來的第叄層?因此,學佛第一要重視做人,要把人做好,要做一個好人,要做一個善人。佛道它的中心是破迷開悟,這是佛道。「佛」這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意思是覺悟,所以佛道就是覺悟之道,這一切經論幫助我們覺悟的。戒律是修正我們行為的,換句話說,你覺悟落實在生活、落實在你日常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那些表現在外面的就叫戒律。佛菩薩徹底覺悟了,他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記錄下來叫做戒律。所以戒律是正常的生活行為,是於自性性德相應的生活行為,你怎麼能不學?你如果不學,你的思想見解是錯誤的,你的言語造作還是錯誤的。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不能出六道輪迴,道理在此地。

你知道要學道,道在哪裡學?不能離開經典,所以第二句『經不可不讀』,經就是包括經、律、論,我們現在人稱之為叄藏經典。實際上釋迦牟尼佛每一堂課,每一次的教學,經、律、論的意思都有。所以經典要把它分類,到底哪個是經?哪個是律?哪個是論?很難分。古人怎麼分法?看這部經典的分量,哪一方面講得多。譬如說這部經,講的理論比較多,這方面教誨比較多,講戒律這些文字比較少,我們就多的,就把它放到經這一類裡頭。如果世尊這一堂課裡面,對於我們生活行為這一方面講得多,道理方面講得比較少一點,這部書就把它放在律藏裡面,是這麼分法的。嚴格的分沒有法子分,不能像現在這種科學分類。古人說,經是講定學的,律是講戒學的,論是講慧學的,我們講戒、定、慧,律藏叫戒學,戒、定、慧叄學。可是我們一定要知道,任何一部經論,統統具足戒、定、慧。從這個地方看,釋迦牟尼佛教學苦口婆心,時時刻刻、念念之中都希望大家開悟,都希望大家成就。我們從他一生當中,教學的內容、方式,可以體會到。

今天我們讀經要怎麼讀法?是不是把《大藏經》請到家裡從頭到尾來讀?不是的,這樣去讀,你什麼都收穫不到。你先要懂得你讀經的目的是在哪裡,是在學道。道是什麼?道是覺悟。要怎樣才能覺悟?要得定才能覺悟,定心是覺悟的。要怎樣才能得定?一定要持戒。因戒得定,因定開悟,這是佛教化眾生的塬理塬則,我們一定要懂。你要是搞錯了,那你學佛學了一輩子學得很冤枉,你不會成就。戒是方法,定是樞紐,慧是目標。應該怎麼學?一部經,從一部經下手。一部經就是方法,如果沒有得定、沒有開悟,絕對不看第二部經。自古以來祖祖相傳,歷代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用這個方法。凡是失敗的人都是自作聰明,不肯遵守老祖宗的舊規矩,他要想出新花樣,那就壞了。這個責任要自己負責,祖師大德不負這個責任,教給你方法,你不遵守。得定就是我們一般講「叄昧」,叄昧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禪定的意思。

我們現在有許多同修,依照《無量壽經》修學,很好,《無量壽經》裡面戒定慧叄學具足,經題就好,非常圓滿。「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無量壽莊嚴」是果,我們要想得「無量壽」,要想得「莊嚴」,「莊嚴」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美好,我們世間人講的真、善、美、慧,這四個字在佛法裡是「莊嚴」兩個字。無量的莊嚴、無量的壽命,是我們所希求的,你要想得這樣殊勝的果報,這個經典就教給你。怎麼修法?下面是教給你的因,「清淨、平等、覺」,你能夠得清淨、平等、覺,大乘無量壽莊嚴的果報你就得到。由此可知,清淨,給諸位說是戒學,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平等是定學;覺是慧學,戒、定、慧叄學都在裡面。你要修戒定慧叄學,你才能得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不但是戒定慧叄學,也是佛法僧叄寶。覺是佛寶,平等是法寶,清淨是僧寶,這部經叄學叄寶具足,不可思議!佛度化一切眾生,最極方便、最穩當、最快速無過於這部經。所以我教大家你們得到這部經首先要把它念熟,熟記經文,不要求解,不要想裡面什麼意思,就是念。一天念的遍數愈多愈好,念久了你就會背,到會背的時候就進入第二個階段,求解義。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經典上字字句句它的意思深廣無盡。

這部經我過去講過十遍,每一遍講得不一樣。最近兩年在新加坡講這部經是第十一遍,因為沒有時間限制,我講得比較詳細,聽的人很歡喜,要求細講。細講兩個小時只能講一句、兩句,實實在在講意思講不盡。佛在《金剛般若經》上教給我們「深解義趣」,義是義理,趣是趣向、果報,你要是了解得深、了解得透徹,你就懂得怎麼修法,你才能得到受用,換句話說,沒有到西方世界,現前就過西方極樂世界菩薩的生活,這是真實的受用。大家都曉得,現在這個世間正是經上所講的「五濁惡世」,濁惡到極處,眾生生活痛苦不堪。我們境界轉過來,你生活在五濁惡世,我生活在極樂世界,你有煩惱你有苦受,我沒有煩惱我沒有苦受。什麼道理?佛在經上講「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塬理,五濁惡世你有智慧、有能力把它轉過來,再大的災難你也有辦法把它轉過來,沒有障礙,你才能得大自在!所以經論的受持,一部,一部上下功夫。能理解了,第叄個階段是落實,要把這個經裡面講的道理、講的方法、講的教訓,完全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這個經就變成自己的。你生活在《無量壽經》之中,《無量壽經》是什麼?極樂世界,你就生活在極樂世界裡頭。現在已經生活在極樂世界,你將來不到極樂世界你到哪裡去?肯定往生。生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絕對不是方便土,更不可能生同居土。這個經你會學!

下面這一句『善不可不行』,這就不必講了,這一句「善不可不行」就是落實。我剛才說的,你把經典裡面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經裡面的教訓、方法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不可不行!此地這個「善」完全是講經教,完全是對自己,狹義的,就是指學佛,學佛是大善。下面:

【行善。布德。】

這個善是廣義的,這個善是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你自己得道了。得什麼道?前面第一個,「道不可不學」,你現在得道了,你現在迷破了、悟開了,你懂得怎樣過最幸福美滿的生活,你知道如何轉變外面的境界,隨心所欲!你能夠轉逆為順,把逆境轉成順境,把惡境轉成善境,你有這個能力,這就叫得道,你得了道。你得道要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就是『行善、布德』。「行善」,用我們的財物財布施,用我們的勞力叫內財布施,用我們的智慧也叫內財布施;我們用許許多多方法,那就是屬於法布施;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無畏布施,這是行善!你成就之後一定要幫助別人,全心全力為社會造福,為眾生造福。但是你要知道,你能捨己為人,別人未必感恩你,很可能招致許許多多嫉妒傷害。你要知道,就像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內有六群比丘擾亂僧團,外有六師外道,種種的阻撓。釋迦牟尼佛表演給我們看,他所遇到的我們都會遇到。我們要曉得,遇到要怎麼樣?絕不灰心、絕不煺轉,要有智慧、要有方便。這個地方有障礙,那裡沒有;那裡有障礙,這裡沒有。老子講「上善若水」,水這邊阻擋,它往那邊流去,那邊阻擋,它又往這邊流去,擋不住。我們要有這種善巧方便、有這個智慧,處處忍讓不跟人為敵,我們轉方向,另外一個地方走。

這兩年中國大陸對我產生了障礙,我們就不在中國弘法,在全世界弘法,路子廣得很。中國政府統戰部來封殺正法流通,外國歡迎,哪個地方歡迎我們就到哪裡去,這個地方不歡迎,我們不怪罪他,為什麼?他是一時誤會,時間久了,他會看到我們在外面做出的成績,確確實實是利益社會的、利益眾生的,他會知道這是好事,他就會歡迎我們了。所以我們不爭,我們也不說話,我們迴避,到國外一定做出更好的成績,國內自然就歡迎了。永遠保持著和睦相處,不要把和睦相處破壞了,這都是佛陀教給我們的,「行善、布德」。我們今天在全世界做的是行善,對中國我們是布德,就是我們要把在海外成績拿出去給國內人看,讓他覺悟過來。行善是外面做的,布德是內供,布也是布施。布德的意思,諸位要能體會得到,「以身作則」,我要做出樣子來給人看,這叫布德,確實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能給全世界人做榜樣、做模範,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別人聽到、看到、接觸到了,他對你就敬仰,他就很樂意接受你的教誨。

我們教這些不同國家的人、不同族群的人、不同宗教的人,你一定要懂得,你要有高度的智慧、善巧方便,你可不能勸他學佛。他是基督教徒,你說基督教不如佛教,他馬上跟你翻臉,這是大錯特錯!他是基督徒,我們就認真幫助他生天,幫助他親近耶穌。我們怎麼教他?教他《聖經》。所以《聖經》我們不能不讀,我們不讀你就不能教基督徒,我們要認真讀。我們要能夠講道,講得比他的牧師講得好,確實講的是他的經,教他做一個好基督徒,真正是上帝的兒女。天主教你們也許同修知道,我不久之前接受天主教的邀請,給他們講《玫瑰經》,有光碟有錄像保存下來。《玫瑰經》是天主教的早晚課誦本,你就曉得這個東西重要了。我給他們講解,如何做上帝、聖母的兒女,你要懂才行!你跟回教就跟他講《古蘭經》,他們怎麼不歡喜?你要是說那個不好,佛教好,一定是馬上翻臉了,你就完全錯了。接觸哪個國家人讚嘆這個國家,接觸哪個族群讚美這個族群,接觸任何宗教一定讚嘆他的教。我們佛門裡面也是如此,不同的宗派互相讚嘆,「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二十九集)

2001/10/5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29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六十七面,看最後一行經文:

【見賢勿慢。見善勿謗。不以小過證入大罪。違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證。可不慎也。】

這一段裡面首先跟我們說報恩,我們必須要記住前面一段經文「應何所求」,佛第一句話就教導我們要「念報佛恩」。這一句意思非常的深廣,可以說在這個世間,無論是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聖賢人無一不是永遠生活在報恩的世界。我們想想,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到這個世間來示現?諸佛菩薩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最適當的答覆,報恩的!我們在迴向偈裡面常念「上報四重恩,下濟叄途苦」,是來報恩的。再回想我們自己,我們到這個世間是來幹什麼的?一定要像諸佛如來一樣,報眾生恩。我們生生世世都接受一切眾生的恩惠,這不能不知道,不知道你就不會感恩,你就不會報恩。如果知道,你報恩的念頭自自然然就會生起,會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這就跟諸佛菩薩、跟一切聖賢沒有兩樣。佛在後面教導我們「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這叄句話尤其要牢牢記住,處事待人接物要懂得「行善、布德」。特別是「布德」這兩個字,怎樣布施恩德?把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誨,我們都非常認真圓滿的做到就叫布德,布德用現在的話來說,做一個最好的模範、最好的典型給社會大眾看。所以布德比行善難!你要真正做到,就是要把你的道德展現給世人,做一種潛移默化的效果。時間久了,社會大眾一定受你的感化,移風易俗。我們幫助世人,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方法就是這四個字,「行善布德」。如何把社會上惡人變成善人、壞人變成好人、惡事變成好事?方法就在這四個字。所以這四個字深廣無盡,細細的去參究,如何能夠落實在自己生活言行之中。

後面兩句是講果報,「濟神離苦,超出生死」。「神」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精神生活,「濟神」是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把自己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像《十善業道經》上所說的「離一切世間苦」,不只是娑婆六道。「超出生死」就是超越輪迴、超越十法界,這是講你修學的效果。這樣做才真正叫報恩,報佛恩、報父母恩、報眾生恩。

今天這一段是改我們習氣毛病,非常非常重要。修行人最大的毛病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圖五欲六塵享受,心裡面充斥著貪瞋痴慢,這是修行人最大的毛病。這個毛病要不改過來,菩提道上就寸步難行。我們必須要曉得,這毛病裡面最明顯的過失就是嫉妒障礙,看到別人比我好,心裡面就難過,看到別人做一樁好事勝過我自己的,就想方法阻礙他,這是凡夫的通病。我們自己要細心去反省我有沒有,如果要有,趕快改,痛改前非。這個話說得容易,真正改過來也相當困難,一定要靠佛菩薩威神加持。佛菩薩用什麼來加持?經典。每天讀經,讀久了你自然會覺悟。佛講得沒錯,應該要這樣做,這個作法是正確的、是對的。我們的言行凡是與佛菩薩違背的,決定是錯誤的,後果決定是叄途地獄。其次,一定有好的老師、同參道友輔導你,常常提醒你,你才能夠回頭,你才知道改過。佛在此地說的這幾句話是我們一般常犯的過失,而且是非常嚴重的過失。但是自己往往粗心大意,不知道這些是過失,也不知道這些過失的嚴重性,有意無意常常犯。

『賢』是道德之人,前面講的善師、道德之人,決定不能夠輕慢。在過去社會敬老尊賢,雖不能夠做得很圓滿,確實有人在做,提到這些話一般人也都能夠體會。現在這個社會沒有了,年輕人,我們看一般兒童小學生、中學生,確實目無尊長,不懂得敬老尊賢,他不知道。我們想想台灣這個地區,在四、五十年前我們坐公共汽車,年輕人會讓老人,只要看到老人來了自動就站起來,年輕人不讓位的很少,不讓位自己覺得不好意思。現在這個現象沒有了,年輕人坐在那裡,像老太爺一樣端坐著,老人在面前他沒有看到,理都不理。這個社會倫理道德倒煺了,大幅度的倒煺,不但不知道敬老尊賢,不知道尊敬父母。我看到有小朋友、小學生,在家裡面一般都是看電視,大概一般家庭都有好幾台電視機,有大的、有小的。小朋友霸佔著大的電視機在玩樂,他的父母講「你去看小的!」他怎麼說?「小人看大的,大人看小的。」父母也無可奈何。現在倒過頭來「孝子」,孝順兒子。在這樣環境長大的這些小孩,他將來確確實實無法無天。

叄年前,美國同修寄了一份資料給我,美國青少年的犯罪率,寄這麼一張資料給我,裡面報導的,這是人家國家有統計的,每天平均青少年犯罪率七千萬件,嚇人!一天七千萬件,美國的總人口也只有叄億,一天年輕人犯罪率這麼高,你說還得了嗎?如果再加上成年人,我看犯罪率可能會達到一億,叄分之一,這個社會還得了嗎?當時我跟大洛杉磯地區的檢察長,我跟他談這個問題,我說:「報導可靠嗎?」他點點頭,「可靠!」我說:「現在情形怎麼樣?」他說:「現在犯罪率還是在上升,沒有緩和的趨勢。」這個可怕了!我最後一句話告訴他,「如果這個事情沒有妥善的方法緩和,把這個犯罪率降低下來,美國沒有前途。叄十年之後,這些人都長大了,這還得了嗎?」所以許多宗教裡面講世界末日,我們從哪裡看?從青少年看。這種趨勢要是在全世界蔓延、全世界發展,叄十年後我想世界末日就現前了。倫理道德完全沒有了,人根本就不懂什麼叫倫理、什麼叫道德,根本就不懂得父子的關係、師生的關係、同學的關係、朋友的關係,不懂!我們看到青少年,這是美國報導的,殺父母的、殺老師的、殺兄弟的、殺同學的,時有所聞,奇怪的是媒體還專門報導這些事情。這個事情不能報導,你這一報導,小朋友看到那個殺父母,他也學樣子,哪一天父母對他不好,他也殺了。這些事情不能報導!許許多多小朋友一些暴力的行為從哪裡來的?從媒體報導裡頭學來的。媒體報導是社會教育,你天天教人什麼?這還得了嗎?

佛菩薩教我們修善,思想要善、存心要善、行為要善,而且一再囑咐我們「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什麼是不善?自私自利,我「行善布德」裡面夾著自私自利,那就不善,那不是真善、不是真的德。佛教我們改舊習,第一句要用現在的話來說,我們要懂得敬老尊賢,要懂得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見善勿謗』,這個世間確實有善人在行善事,我們看到應當讚嘆,不應該毀謗,不可以說他做這些好事是有目的、有企圖的,有目的有企圖能做好事也好,常常存著勸善之心,常常表現勸善之行。

『不以小過證入大罪』,這也是我們常常能夠看到的,人有小的過失,他特別加以渲染,把它說成大罪,萬惡不赦的大罪,人家沒有犯那麼大的過失,而是一般人把他的小過擴大。這個人造的罪過小,這些渲染的人造了極重的罪過。不要以為這是小事,為什麼?佛法講因果,因果是世出世間的真理,冤冤相報。所以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我們學了佛,接受佛陀的教誨,我們每天在行善、在積德,可是外面的毀謗很多,這些毀謗能不能避免?不能,為什麼不能避免?過去生中我曾經毀謗過他,這一生遇到了,他毀謗我是應該的,這是果報,我們懂得。他為什麼不毀謗別人?為什麼要毀謗我?必定有前因。所以我們遇到事現前的時候,這是果,就要想到這個事的因是什麼?好的事一定是善因,不好的事一定是惡因,因是自己造的,果報必須自己承受。於是我們對毀謗自己的人、侮辱自己的人、陷害自己的人,我們一絲毫怨恨心都沒有,我們只有一個感恩的心,他替我消業障。我們唯一這個善心對他,時間久了,等再過十年、二十年,他會想到他一生當中某個人是真的好人,過去我用什麼惡劣的態度、方法對他,他都是很和善的,他不怨恨我,真的遇到困難找他,他還真會幫忙。要用時間去感化人!

昨天我在此地跟諸位說明,善惡沒有標準,好壞也沒有標準,標準在哪裡?標準在自己的心。我們自己的心善,惡人也變成善人,壞事也變成好事,這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的心不善,佛菩薩都變成壞人了。這就是佛在經上常講的「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真理。佛菩薩為什麼能住極樂世界?為什麼能住華藏世界?那是一個真善美慧的世界,我們為什麼不能住?沒有別的,佛菩薩的心純善純淨,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是極樂世界。佛菩薩跟我們一起住在台北市,他住的是極樂世界,我們住亂世,我們的心亂,我們的心不清淨,他的心清淨,他的心定,他不亂。這個道理很深,幾乎所有經論裡面佛都說,我們要細心去體會,決定不犯過失。特別是佛在經教裡頭教導我們的,把自己的毛病習氣改掉,這些都是屬於貢高我慢、傲慢。

今天這個社會上,常常流行一句話「值得驕傲」,這個話是錯誤的,誤導許許多多人。古聖先賢、諸佛菩薩,孔子、孟子,從來沒有講到「值得驕傲」,沒有!謙卑禮敬,無論對什麼樣的人,自己都是謙虛卑下。釋迦牟尼佛、孔老夫子對於討飯行乞的人,自己態度也是謙虛卑下。哪有以傲慢的態度接待人?沒有!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時時刻刻要留意的,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永遠保持自己的謙虛,保持自己的卑下。我們不吃虧,我們會得到所有眾生尊重你、敬愛你、信賴你、幫助你,這個好處多大,太大太大!如果我們以高姿態對人,人家看到,那個想法完全是負面的,不敢跟你接觸,遇到你躲得遠遠的,你有困難的時候沒有人肯幫助你。傲慢的人哪有朋友?他那些結交的人,有利就是朋友,沒有利的時候就是怨懟,非常可怕。聖賢之道是大道,非常平穩、安全的大道。

下面一句,『違法失理,其罪莫大』,「法」是法則,自然的秩序、自然的法則,「理」是道理。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違背了自然的法則,這些前面都說過。孔老夫子教導我們的,五倫八德,這是自然的法則。絕對不是說孔老夫子發明的,那你搞錯了。如果是他個人的思想、個人的學說,給諸位說,它不可能超越時間、空間,它是有限度的,必定會被歷史淘汰掉。如果他所講的是自然的法則,不是他自己的學說,不是他自己的發明,也不是他自己的創造,說的是自然法則,那它是永恆的,超越時空。所以夫子他講的話是真話,不是謙虛話,他一生「述而不作」,一生沒有創作,創作是他個人的,他沒有創作。他所說的是古聖先賢所講的,敘說古聖先賢的教誨,不是他自己創作的。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諸位也許聽說過,釋迦牟尼佛自己說「他沒說過一句話」,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說了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話,沒有說一句是自己意思的話,所以他也沒有創作,他也不是自己意思。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說得好,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是古佛所傳的,他自己沒有絲毫意思加在裡頭,這了不起!古聖先賢所傳的,要用佛經的術語來講,「性德」!真如本性本具的智慧德能,這種智慧德能是一切眾生共有的,你接觸之後對你能產生共鳴,為什麼?你也有。有,是因為煩惱習氣障礙住了,聽到釋迦牟尼佛這麼一說,你的性德就慢慢被他引發出來了,是這麼個道理。我們現在一般人都講創造、都講發明,而且都有所有權,釋迦牟尼佛講的四十九年《大藏經》沒有所有權,他不敢講著作權,因為他沒有說這些話,他都說古佛所傳的。孔老夫子、古聖先賢沒有創作權。現在人了不起,他都有著作權,那是他的東西,他的東西從哪裡來的?從他妄想分別執著裡流出來的。所以他的東西再好,說得再多再動人,它有時間性、它有空間性,再過幾十年、再過一兩百年,他東西就失傳了,沒有人再看它了。是從他的分別執著裡流出來的,不是自性流出來的。換句話說,凡夫的東西是從妄心流出來的,聖人是從真心流出來的,真心可以跟一切眾生起永恆的共鳴,妄心是暫時的。現在大家的心都是妄心,他說的很合自己意思,但是妄心是短暫的,不是永恆的。

這些道理我們要多想想,想通了我們自己才能夠決定這一生當中走哪一條路,我們走真性性德這一條路,還是走意識妄想這一條路,也就是我們跟聖人走還是我們跟凡夫走,這個關係太大了,果報是天壤之別。可是你要記住,跟聖人走,好像是路比較艱難、比較困苦,特別在物質生活這一方面,似乎不如現在人間一般這些享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那是什麼?那是你看錯了,你看得太淺了。深入一層觀察才知道聖賢人的生活方式,是世間最高尚的享受,我們一般人體會不到。釋迦牟尼佛的生活,每天吃飯到外面托缽,我們中國人講要飯,一天吃一餐,全部的財產叄件衣、一個缽,什麼都沒有,晚上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我們覺得世尊過這麼清苦的生活,你要是真正契入體會到了,你才曉得,他那個生活是世間第一等的生活,是人生第一等的享受。

我們今天講這個話一般人聽不懂,當然你聽不懂,你沒有入境界,你契入境界你就懂了。怎麼樣契入境界?照做,跟他學,學得跟他一樣,你就懂了,你才曉得這個生活快樂。然後回過頭來想想,再看世間人,不錯是得一點名利、五欲六塵享受,你要知道他付出的代價多大,太大太大了,得不償失。付出什麼代價?我簡單說,你有憂慮、你有牽掛、你有得失、你有煩惱,這個東西壓著你的精神跟身體,你怎麼能夠有快樂的時候?你偶爾之間那個快樂,我常常在講席當中做比喻,那個快樂是什麼?是打嗎啡吸毒,那個快樂的後頭是要命的。跟佛菩薩那個快樂不一樣,佛菩薩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得失,心一塵不染,心如同虛空法界。這種樂,六道裡頭的凡夫決定體會不到,真快樂!在他的境界裡面,跟諸位說,沒有災害、沒有痛苦、沒有死亡、也沒有毀滅,法界塬本一真,永恆的。

我們學佛,實在講真正的受用就是要能夠契入,過佛菩薩的生活。現在這個世間人心惶惶,許多人已經迫切感受到好像災難就要來了,這是不是真的?實在講有可能,很有可能。但是,你入了佛的境界這災難就沒有了;不是這個災難沒有了,災難有,入佛境界的人不受。為什麼遇到這些災難你有恐怖?你有「我」,你認為這個身體是我,所以你有恐怖。契入佛陀的境界,身是不是我?不是我。有沒有我?有我;什麼是我?整個虛空法界是我,整個虛空法界是法身,那是自己的真身,禪宗所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講法身,法身是整個宇宙。一個塬子彈爆發一下,那算什麼?正如同我們這個身,塬子彈爆個幾十顆、幾百顆、幾千顆,就像我們被螞蟻咬一口一樣,這有什麼恐怖!整個地球爆炸了,整個太陽系爆炸了,真的就像我們被一個小蟲咬一口一樣,境界馬上就換掉了。悟這個境界真的叫入佛門了,證得清淨法身,在《華嚴經》裡面他的地位是圓教初住菩薩,法身大士。你對盡虛空、遍法界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智慧!如如不動,這是禪定。確實有能力幫助一切迷惑顛倒苦難眾生。你不契入這個境界,你自己保自己都保不住,你怎麼能夠幫助別人?這個高境界從哪裡學起?《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學起,這是入佛門,不管你學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這是共同科目,第一部要學的,你在這裡得殊勝功德利益。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絕不違背道理,決定要遵守法則。

佛家教給你的方法,在這部經裡面頭一個教你,你要去親近一個好老師,接受老師的指導。但是問題不是沒有,自己要不具備一個好學生的態度,好老師不教你。實在講先決條件是自己要具備做學生的態度,要真正好學,你遇到好老師,老師自然會愛護你。為什麼?真正有道德之人,他在一生當中第一個願望,他的道有人繼承能傳下去,這是他一生唯一的希望。他要是遇到這個人可以能夠傳他的法,他把這個人看作寶,他會認真教你。如果你自己不具備求做學生的條件,你遇到善師也沒有辦法,老師不教你。今天我們看真正要做一個好學生的,說老實話我活了這幾十年,我一個都沒有遇到,太難太難了,為什麼?學生對老師必須具足叄個條件,第一個,對老師有真正恭敬心,尊敬,不是老師要求你尊敬,你的尊敬代表你能夠承受。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老師看學生從哪裡看?看你的誠敬心,你有沒有誠意、你有沒有恭敬,你有這兩個態度你是個法器,你可以接受聖賢大法。第二個條件,要百分之百的服從,不能有絲毫懷疑,老師怎麼教你就這麼做,準沒錯。你不能給老師添痲煩,你還跟他辯論,他不耐煩;你提出懷疑辯論,「算了!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咱們各走各的。」百分之百服從,有疑不要搶著問,有疑慢慢在功夫上去化解,你學到一段時期自然就明白了,老師為什麼要這樣教?用意何在?自然就明白了。第叄個要有耐心,追隨一個老師,決不是一朝一夕,一生!一生都不能違背老師的教誨。你們想想看,具足這叄個條件,這個學生到哪裡去找?找不到!

我跟你們同學說,我就是佔了這麼一點便宜,我具足這叄個條件。所以我親近方東美先生,他要我每個星期天到他家裡,單獨給我上課兩個小時。我親近章嘉大師,跟章嘉大師叄年,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跟方先生一樣,他也是每一個星期給我兩個小時,叄年如一日,我從這個地方奠定的基礎。然後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教,我跟他十年。我在國外弘法感到非常孤單,所以每一次回到台灣,我一定去看李老師,而且一定會向他要求,多栽培幾個學生,我們到外國弘法有幫手。這個話我說過十幾遍,最後老師煩了,回我一句話,「你替我找,我來教!」從此以後不敢再講了,我到哪裡去找?找不到!可見這個事情難。我這一點點善根,實在講一半是過去生中善根,一半是父母教導的。我們從小五、六歲,上私塾父母就教尊師重道,所謂是「少成若天性」。小時候教的印象非常深刻,永遠不會忘記,懂得尊師重道,知道孝養父母,得力於童年的教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十分鐘。

(第叄十集)

2001/10/5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30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六十八面,第一行最後這兩句:

【罪福有證。可不慎也。】

這兩句是講行善一定得福,作惡一定得罪。不但歷史可以給我們做證明,中國歷史是世界上最完整的記載,我們現在稱之為《二十五史》。歷史裡面記載的是些什麼?諸位如果仔細去觀察,就是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仔細去觀察,一點都不錯。然後如果你要是細心,你看看我們現前社會的周邊,仔細觀察無一不是因果報應。假如諸位能夠熟讀《了凡四訓》,你的觀察能力就提升,不但了解自己,你也能看得出別人。你看他現在所受的果,你能夠知道是什麼因緣造成的。這個人為什麼會發財,為什麼會作大官,那個人為什麼會受罪,都有前因。再看他現在所造作的,他造作的是善,你就能判斷將來一定得福;他現在造的不善,你就曉得他將來一定有凶災。這種判斷不是迷信,實實在在有道理、有根據,所以我們為人處世,心不能不善,思想不能不善。

改過,首先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改過來,這是根本。現在有一些跟我在一起學佛的,我這是第一個要求,你要不能把自私自利放下,你就別學佛了,為什麼?你學佛只能夠學佛的文字、學佛的皮毛外表,一分一毫你都不能夠契入。為什麼?障礙,這是業障,業障的根就是私心。怎麼樣改過來?你把它換過來,起心動念想整個社會、想整個世界,整個世界是一家,整個世界的人是我們父母兄弟一家人。你能這樣去想,那個「我執」不破,自自然然就淡化了,就沒有了。小乘破我執非常困難,大乘有它的善巧方便,就是把心量擴大、思想擴大,把那個我擠破,你自然就沒有了。這方法好!到你能夠認同世界是一家,所有眾生是一家人,你的心情跟現在完全不相同,起心動念為整個人類謀幸福,點點滴滴都為全人類服務,這個世界問題才能解決。如果我們只照顧自己、只照顧一家、一個團體、一個區域,災難不能避免,衝突不能化解,世界和平永遠不可能實現。和平這兩個字有因有果,和是果報,大家和睦相處,平是因。如果不能做到平等對待,和睦就沒有了,不可能有和睦。那我們問:人與人之間能不能平等?要是有貢高我慢,你不如我,我比你高,和就沒有了。國與國能不能平等?族群與族群能不能平等?宗教與宗教能不能平等?只要能做到真正平等,世界和平就實現了。所以我們要曉得,我們的心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瞧不起人,你的罪過很重,重在哪裡?你破壞社會安定,你破壞世界和平,這個罪就應該墮阿鼻地獄。

我們真的是無知,真的是迷惑顛倒,不知利害,膽大妄為!所以你要是真正明白了,你不孝父母、不敬師長、嫉妒賢能,你的罪不是很小,不是單單對你的父母、對你的老師,你給社會大眾天下人做了一個很壞的榜樣,這個榜樣影響的面要大,影響的時間要久,你在地獄裡頭就出不來。我們起心動念這是思想波,思想波比電磁波的速度不知道要快多少倍。光波、電波我們現在知道,一秒鐘它的速度叄十萬公里,你要曉得思想波剎那之間周遍法界。所以一個善念影響虛空法界,一個惡念也影響虛空法界,誰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真正明瞭,你自自然然就收斂,自自然然就向善,這一生一世處事待人接物不可能有一個惡念,惡念尚且沒有,哪裡會有惡的行為?所以修行從哪裡修起?從這個念頭上修起,轉過來!實在講這還不夠,我起心動念照顧全世界、照顧這個地球,我還沒有照顧別的星球,最後什麼?還有星際戰爭。所以佛菩薩高明,佛菩薩起心動念想的是什麼?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所以他那個世界是和平的,他那個世界永遠沒有戰爭、永遠沒有災難。是什麼塬因?愛心,他那個愛是整個虛空法界,他是真的不是假的,真誠、清淨、平等,決沒有偏愛、沒有偏私。我們學佛從個地方學起,這是根本的根本。

過去不管哪個宗派的祖師,都教人從根本修,根本在哪裡?根本就是念頭,怎麼把自私自利的念頭轉過來,擴大到盡虛空、遍法界。佛經裡面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法身菩薩都是這個心量。我們如果有這個心量,這心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就證得法身菩薩。諸位要知道,你證得法身的果位,你就超越六道、就超越十法界。六道十法界裡頭,什麼樣的苦難災害,你完全不受了。學佛從這個地方做一個轉變,你是真乾。心轉變了,然後你就改變你的行為,改惡為善,改迷為悟,你真乾!惡念的根,我們自己要曉得,因為這個根太微細了,不容易覺察,要細心去反省觀察,絕對不能有絲毫的念頭控制一切人事物。諸位要曉得,這是一切眾生無始劫來俱生的煩惱,這不是學的。我們看嬰兒,幾個月的嬰兒他就有這個念頭,他喜歡的玩具、吃的東西,他就想控制、就想佔有,沒人教他。兩個嬰兒在一起,你就看到有嫉妒心,這個煩惱可怕。我們在行為上要從這個地方斷,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絕對沒有控制的念頭,絕對沒有佔有的念頭。

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念頭?互相敬愛、互相信賴、互相協助。不可以佔有、不可以控制,你如果這兩個念頭還沒有徹底根除,你的災患不能避免。為什麼?你想控制人,總有人控制你,你想佔有,總有人要佔有你,因果報應。我沒有這個念頭,我就得到解脫、就得到自在;你有這個念頭,你解脫不了、你得不到自在。這都是古來的祖師大德教我們「從根本修」,他只講這麼一句話,根本在哪裡,沒有詳細跟我們說出來。我告訴諸位,根本就是自私自利,佛經裡面的術語就是我見、我執,唯識裡面所講的就是末那。末那是我執,四大煩惱常相隨。你要把四大煩惱斷掉,我執才能破掉。四大煩惱頭一個「我見」,錯誤的見解執著身是我,這是頭一個錯誤。第二個「我愛」,所以祖師常講,「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愛不是好東西,佛講慈悲不講愛。我們今天為什麼這裡要寫「愛」?慈悲,人不懂,說愛,人好懂。慈悲就是愛,慈悲是理智的愛。世間人講愛是感情的愛,感情的愛痲煩就多了。與智慧、與理相應的愛就叫做慈悲。

因為我們這個字送許多外國人,跟他講慈悲很痲煩。這是今年千禧年我們有一個溫馨晚會,參加的有八千多人,在新加坡我們招待各個駐新加坡的大使,我們邀請吳國棟總理作貴賓。所以在現場裡面贈送,今年千禧年向全世界送愛心。在我們學佛的人,我們就不會用這個字,我們用慈悲,重要!要以大慈悲心對一切眾生,清淨的愛。清淨的愛就是沒有控制、沒有佔有;如果有控制的念頭、有佔有的念頭,你就不清淨,那就不是慈悲,那就變成世間人講的愛,那個愛裡頭有痛苦、不清淨。平等的愛。真誠、清淨、平等、理智的,這就叫做慈悲,我們一定要懂得。這在行持上要做一個轉變,你這才叫真正修行,你這樣修,你這一生當中才有真實的成就。不能搞假的,假的是不可能成就的,這一生中搞假的,你的虧就吃大了。修學的依據是經典,依法不依人,就像善導大師跟我們說的,佛教給我們要做的,我們一定認真老實把它做到;佛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不違犯,這才是佛弟子,這才是佛的好學生。沒有一樁事情不是因果報應。我在外國不看電視、不看報紙,偶爾一些訊息,是一些同學們在報紙上剪下那一段來給我看,我看的全是因果報應,所以我對於世間一切的變化,我很清楚、很明白,知道是什麼緣故。我的心不會隨它波動,我的心永遠是清淨、永遠是定的,不會被境界轉。什麼塬因?它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我清楚、我明白。所以佛末後這兩句警告,『罪福有證,可不慎也』,一定要很謹慎。

我們再看本經的第四個單元,在第七十一面,看大字經文:

【阿難復白佛言。末世弟子。因緣相生。理家之事。身口之累。當云何。天中天。】

這個單元用現在的話來講,這是非常現實,我們學佛的人現實的生活怎麼過?這是我們迫切關心的,阿難尊者很慈悲代我們問出來了,正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了解的一樁事情。科題裡面,「疑世法跟出世法有牴觸」。我們許許多多同修,我都常常遇到,好像學佛與我們的生活有衝突、與我工作有衝突、與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往來也有衝突,這怎麼辦?佛在這裡為我們解答。真正明白之後,我們沒有契入境界,這個衝突是沒有法子避免的,你要知道怎樣去應付。如果真的入佛境界,剛才講了,你自私自利沒有了,名聞利養放下了,五欲六塵也放下了,貪瞋痴慢也斷掉了,那你就沒有障礙了。《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就入大自在的境界了。但是這個境界,你這十六個字要沒有斷,你做不到,學也學不來的。於是佛的教學就分成很多階段,就像我們世間辦學校一樣,幼稚園、國小、中學、大學、研究所,慢慢來幫助你提升。佛的境界到底是什麼階段?那是研究所的階段;四聖法界我們可以比喻作大學階段,它還不是研究所的階段;六道裡面是中、國小階段。每一個層次眾生智慧福德不相同,所以佛陀的教學由淺而深。

這部書是教初學的,對我們來說非常受用。他問的話,『末世弟子』,末世是什麼?末法時期。可見得阿難尊者問得很遠,不是問眼前的。眼前佛住世正法,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佛滅度兩千年之後才是末法。我們今天根據中國古籍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應當是叄千零二十多年,往後佛的末法時期,算整數還有九千年。學佛的同修要記住,我們相信佛的話,依教奉行。佛經裡面講末法,沒有講末日。末法一萬年,現在過了一千年,還有九千年,不像其他宗教講末日,這個世界沒有了,那很可怕。佛法裡面講災難有,有災難但不是末日,這個要知道。

我們看這一段經文,阿難所問的,『末世弟子,因緣相生』,這都是講世俗的日常生活。『理家之事,身口之累』,這些事情『當云何』?『天中天』是對佛的尊稱。所以在這一段裡面,討論學佛同學在日常生活當中,究竟與學佛有沒有妨礙?許許多多人想學佛而不敢學佛,怕的就是什麼?好像對他生活、工作很多不方便。頭一個不方便的是吃素,這就嚇了很多人不方便,不敢學佛。第二個不方便,見到出家人要跪到地上磕頭,也嚇了好多人不敢學佛。像這些普通事情我們要知道,因此我們在一切公共場合當中,同修們要記住,見到法師、見到長老合掌問訊,不要去頂禮。你要曉得頂禮是沒錯,叫旁邊人看到嚇到,「不能學佛,學佛要這個樣子」,你要想到後果影響,那是不好的影響,把人嚇煺了。你合掌問訊,人家一看,「這個可以,我也能做得到」,這問題解決了。我們要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時代,應該用什麼方式去接引眾生,不能不知道!不要以為「我趴在這兒,表示我的恭敬心」,你嚇煺多少人發心?

素食,一定要把素食的道理講清楚、講明白,讓大家了解。如果你跟他講,「你吃牠半斤,將來你要還牠八兩」,他轉頭就跑掉了,說你迷信、說你胡說八道,他怎麼能接受?你說的話是不是事實?是事實,他不能接受,他不能承認。你要了解他的心理,了解他現實的狀況,我們才能幫助他。所以遇到這些人談到素食,我們就告訴他,學佛不一定要素食,這是真的,佛只教我們不殺生,沒有教我們不吃肉。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托缽,人家供養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在全世界採取素食不吃肉的只有中國佛教,全世界的佛教都是吃叄淨肉,就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市場買的,全世界的佛教都是這樣的。佛教大概是在南北朝時代傳到日本的,那個時候中國佛教也沒有素食,所以傳到日本的佛教也沒有素食,不是說日本人錯,日本人沒錯。素食運動是中國梁武帝提倡的,佛教傳到日本、傳到韓國,那個時候是高麗,傳到那一邊,是在梁武帝之前,那個時代沒有素食,都是肉食的,出家人都是接受供養,供養什麼吃什麼。梁武帝提倡素食,他讀《楞伽經》,《楞伽經》裡面佛說「菩薩慈悲,不忍心食眾生肉」,他看到這一段文很感動,自己發心吃長素,於是提倡素食運動。他是佛門大護法,佛門首先回響,現在變成中國無論在家出家只要是學佛都採取這個,梁武帝提倡的。所以你要知道它的來源,在外國佛教裡頭沒有梁武帝,沒有人提倡。可是素食好不好?在現在這個社會來講素食真好,為什麼?現在肉不能吃,肉裡頭許許多多的病菌。

我在早年,方東美先生過世之後,他的夫人,就是我的師母,我照顧她。在那個時候照顧她有叄個人,潘振球照顧她,還有王昇,我們叄個人照顧師母。我有一天就問她老人家,我說我是多年不吃肉了,不曉得肉的味道了,我就請師母,「妳仔細想想,你們現在吃的肉,像豬肉、雞肉,這個味道要是跟叄、四十年前比一比,一樣不一樣?」她想了五分鐘,然後告訴我:「不一樣!」我說對了,叄、四十年前豬、雞養在外面,這些動物牠的生活環境好,心情當然不一樣;現在豬跟雞一出生就關在籠子裡面,等於說是坐在監獄裡頭,從來都沒有離開監獄出來到外面走走散散心。你就想一個人生活在大自然裡面跟一個人關在監獄裡頭,心情不會相同。心情不相同,影響牠的生理,牠的肉味道肯定不一樣。我讓方師母給我證明,她說確實不一樣,不但這個不一樣,蛋的味道都不一樣。

現在的肉食不能吃,有很多同修告訴我,台灣養的豬天天打針,打荷爾蒙促進牠發育,六個月長得又肥又胖就殺了,雞聽說只六個星期。所以你們天天吃這些東西,怎麼會不生病?比較好一點的海鮮,現在海水污染,所以這些魚也都帶病菌。你天天吃這個東西,從前李老師講,現在人可憐,沒有福報,叄餐「飲苦食毒」,每天在服毒。你過的是什麼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你就是採取素食,今天的蔬菜大量的農藥,你要不好好把它處理洗乾淨,蔬菜裡頭都帶疾病。科學家告訴我們,大概再過叄、五十年,水裡頭有毒、空氣裡頭有毒。如果我們的生活環境要不能改進的話,科學家的預言,這報紙雜誌上過去都登過,五十年之後這個地球上不適合人類居住,他們是有科學證據的,確實如此。

所以我回到台灣來幾天,我沒有想到我會生病。什麼塬因?抵抗力衰弱了。因為我住在澳洲,澳洲沒有污染,澳洲空氣新鮮,水沒有污染,空氣沒有污染。澳洲這個地方,現在是世界上僅存的一塊淨土,地大人少,它的全國人口只有一千九百萬,比我們台灣還少,土地面積跟中國、跟美國一樣大,所以土地在那邊很便宜,土地、房子很便宜,因為它是農業國家。這個國家的人難得不發展工商業,保持著塬始的農業,它能夠安居。這個國家的人你去看,很懶散,動作非常緩慢,不像我們這個地方拚命,那個地方沒有人拼的,什麼「打拚」在那裡聽不到的,沒有這個名詞,他們很緩慢。商店早晨大概九點半、十點鐘開門,晚上五點鐘就關門,街上沒有人走路,冷清清的。他們晚上睡眠很早,很多八、九點鐘就睡覺了,早晨叄、四點鐘起床,到公園去運動。真正過的是人的生活,優閒自在!他們不要錢,一點點錢夠生活,他就滿足了,知足常樂!他不要賺很多錢,賺很多錢就沒有好日子過了,那個人有智慧。我們這裡人沒有智慧,拚命賺錢賺到死,結果一天好日子都沒有過到,你說冤不冤枉?不知道自己活在這個世間為的是什麼,這是我們佛經裡面講「可憐憫者」,這種人真正叫可憐人,每天拚命拼到死,不知道為什麼而活的。所以澳洲人很可愛,澳洲人愛護動物,連動物都愛護,人那就不必說了。他要砍一棵樹,看到樹上有個鳥窩,一定要等鳥窩的小鳥長大飛走了,他才來砍。開馬路的時候,這個工程就要等在那裡,不忍心傷害這隻鳥。人有愛心、有慈悲心,所以這個國家有福,農產品豐富,我們吃素的人到那裡去,佔很多便宜,地大。

所以我們也騰出一部分時間,我們自己來種菜。實際上他們農產品很便宜,我們自己也種一點,種的分量足夠自己道場裡面吃的。我們有很大的菜園,沒有化學肥料,我們也不用農藥,小蟲來吃,我們共同享受,我們也布施供養牠,也不必把牠趕走,我們愛護牠、我們幫助牠,牠也會照顧我們。所以古晉這個地方,我們建一個報恩念佛堂。李金友居士的山莊,他上面是農場,種菜、種花,已經有六年了,他請專家來種,告訴我絕對不用化肥、絕對不用農藥。第一年,他告訴我百分之九十被蟲吃了,他很歡喜布施供養;到第二年蟲吃一半,給他留一半;現在到第六年,大概蟲吃百分之五,給他保留百分之九十五。所以我們跟這些小動物要和睦相處,不能用農藥去殺害牠,愈殺愈多。為什麼?冤冤相報,你沒有辦法斷除。我們以善心對待牠,我幫助你、你也幫助我,我照顧你們、你們也照顧我,小動物都通人情。只要用真誠心,你就能感動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用一顆善心,純善的心,對人、對事、對物,沒有問題不能化解的。問題是你是不是有真心,你是不是真正有犧牲奉獻?這些小動物所需要的,我們要滿足牠,決定不可以虧待牠。

我們今天在澳洲,自己有居住的環境,我們也是這個態度對一切動、植物。樹木花草你對它好,你常常照顧它,草長得特別之美,花開得好看、特別的香,它的回報,它提供我們美的居住環境。我們對它不善,它對我們也不善,樹枯、草黃、花枯萎了,所以我們怎麼對它,它怎麼對我們。所以連這些動植物,我們看起來全都是業因果報,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怎樣美化我們的人生,怎麼樣過真正幸福美滿的生活。阿難這個問題提出來了,下面這一段是世尊教導,非常重要,我們留在底下一堂課跟諸位再報告。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叄十一集)

2001/10/8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31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七十叄面第一行:

【佛言。阿難。有受佛禁戒。誠信奉行。順孝畏慎。敬歸叄尊。養親盡忠。內外謹善。心口相應。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

阿難在前面為我們大家向佛請教一個問題:學佛與我們日常生活、工作有沒有牴觸?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佛給我們的開示,重點是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做『世間事』,但是不能有『世間意』。這正是大乘了義經裡面常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障礙發生在哪裡?發生在「世間意」。我們把這段文簡單的介紹一下。

『有受佛禁戒』,這句話就是我們現在通俗裡面所說的,接受過叄皈五戒的佛弟子,這是講的在家佛弟子。接受叄皈五戒之後,最重要的是『誠信奉行』。這句話意思很深,真正能做到的不多。「誠信」是一絲毫疑惑都沒有。所以學佛不是隨隨便便就把人拉到佛門裡面來受叄皈五戒,這是一種很勉強的行為,他對於佛法一無所知,這是錯誤的。怎樣接引大眾?應當先把佛法介紹給他,讓他多聽經、多了解,真正明白之後,這個時候可以勸他求授叄皈。至於受戒,一定要他自動自發,決定不要去勸勉。勸勉,如果他要是不能夠受持,將來犯戒了,那個罪很重,勸導他的人也要背因果責任。

往年我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在一生當中,看機緣成熟,他勸人去求授叄皈,從來不勸人受戒,五戒他從來沒有勸人受過,一定是你自動自發,這個很有道理,我們一般人把這樁事情疏忽了。尤其不應該做的是勸人出家,這個問題很嚴重。不要認為出家是一樁好事,實在講,未必然!真正做個出家人,是好事;如果沒有真正依教奉行,出家之後,我們講一個最淺顯的話,破壞佛教形象,果報都在地獄。他不出家,他不會造這個罪;出家之後,穿上這個衣服,如果給社會造成負面印象,他就墮落了,勸導他出家的這個人,罪過就很大。這個人如果修行成就了,勸導他出家的人有功德,如果他墮叄途,你也得跟他一道去。這些事情一定是自己深入經藏之後,對於這個行業,出家也是個行業,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事業,他真正懂得、明白了,發願終身從事於這個工作,這個可以的;如果對佛法一無所知,造成負面影響,責任很重。所以要誠信奉行!

誠信是怎樣培養成的?一定是深入經藏,不但要深入,就像《般若經》上所說的「深解義趣」,對於佛法有相當程度的理解與認識。他能信、能解、能修、能弘揚,要具足這樣的條件,這才是真佛弟子。所以「奉行」這兩個字很重要,如果你做不到,你說「我信了,我也懂得了」,做不到,這個不行,這都是假的。為什麼做不到?說實在話,你理解得不夠透徹。佛法這一門學問,確實是「知難行易」,你做不到,就是說明你了解得不透徹,或者你了解有錯誤,你有誤解、你有曲解。

下面幾句這是舉幾個例子,就是誠信奉行的樣子。什麼叫「誠信奉行」?『順孝畏慎』。「順」這個字意思很深,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能做到這個字,這個字就是十大願王裡面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什麼人能做到?法身菩薩。換句話說,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還會起心動念,還有分別執著,這個「恆順」就做不到了。必須根塵相接觸的時候,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是恆順,所以這不是六道凡夫能做到的。它擺在第一個,第一個我們做不到,我們從第二個字做起,「孝」,從這個做起。這個地方不說「孝順畏慎」,它說「順孝畏慎」,這個「順」跟「孝」是有淺深差別的。我們從孝養父母做起,奉事師長,這是盡孝道。「畏」,畏叄寶;畏大人,這個大人是聖賢;畏鬼神,鬼神在冥冥當中鑑察我們,起心動念有所畏懼而不敢為。「慎」,小心謹慎。這是講你平常修行的心態,要具足這個心態。

『敬歸叄尊』,「叄尊」就是叄寶,敬歸叄寶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皈依叄寶。「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叄寶」是佛法僧。佛法僧正確的意義要懂得,「佛」是覺悟的意思,「法」是正知正見,「僧」是清淨、和睦的意思。皈依叄寶,我們就懂得了,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自性覺,這叫皈依佛;從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回過頭來依正知正見,這叫皈依法;從一切染污,特別是精神上的染污、心理上的染污、情緒上的染污,再包括生理的染污,從染污回過頭來依清淨,身心清淨,一塵不染,這叫皈依僧。

這一樁事情,受過叄皈,我們從早到晚,從年初一到臘月叄十,念念不忘,念念與覺正淨相應,這才叫叄皈。諸位想想,有幾個人做到?幾個人在一切時、一切處,對人對事對物,起心動念與覺正淨相應,這個人是真正的叄寶弟子。如果我們起心動念跟迷邪染相應,諸位曉得,那就是魔王的弟子。我們有沒有認真去想一想?我們是跟佛學還是跟魔學?真正跟佛學,前面經文講得好,「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你不讀經,不能夠深解義趣,你怎麼個學法?第一句就教導我們一定要依叄寶,念念與覺正淨相應。

下面這是跟我們講的世間事。『養親』,這是講你在家,你要孝養父母。『盡忠』,是說你的工作,你對工作的態度,你對國家、對社會、對於你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你要把它做好,要全心全力認真去做,這叫盡忠。『內外謹善』,內是對自己,外是對別人,要恭謹、要善良。「內外謹善」就是世尊在《十善業道經》上教給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這是屬於內;「觀察善法」,那是屬於外;《十善業道經》上這一句是最重要的開示,全經的核心,「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叫內外謹善。『心口相應』,心口相應也就是我們一般講「表裡一致」,清淨心表現在外面,清淨的善行,這是佛弟子。可以做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我們接著看下面文,在七十四面。

【阿難言。世間事。世間意。云何耶。天中天。】

什麼叫『世間事』?什麼叫『世間意』?我們要把它搞清楚。請看世尊的開示:

【佛言。為佛弟子。可得商販。營生利業。平斗直尺。不可罔於人。施行以理。不違神明自然之理。葬送之事。移徙姻娶。是為世間事也。】

世尊在此地教導我們,這是在家的佛弟子,諸位一定要曉得,這一段是對在家同修說的。你可以經營工商事業,可以經商,可以販賣。『營生利業』,營是經營,經營生計、利益的這些事業,這就太多太多了,把我們社會上各行各業全都包括在裡面了。社會上所有一切行業的事情,你都可以做,沒有不能做的,沒有妨害。我們把這一段文簡單介紹過去,再來跟諸位談談。這裡頭要注意的,『平斗直尺,不可罔於人』,做買賣,如果像賣米,像從前是用斗量的,現在不要了,現在一包一包他都給你磅秤磅好的,在從前用斗量的,那個斗要平,公平;尺要直,買布的話,布是用尺來量。決定不能夠欺騙顧客,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句。佛弟子經營工商業,可以!但是不能夠欺騙顧客,欺騙你就犯了戒。五戒裡頭,「殺生」、「偷盜」,犯盜戒,欺騙是犯盜戒、犯妄語戒,你犯戒了。『施行以理』,就是你在日常生活當中交易場所,你所做的要合理,前面講的「平斗直尺」是合法,你做生意是合理合法,你要這樣去做。

『不違神明自然之理』,這句話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良心,你要憑良心做事,不要昧著良心去騙人,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可以,學佛不違背。有人要問了,現在我們常常碰到的一些同修問我,他們經營餐廳,賣的是葷腥東西,這個怎麼辦?「過去從事這個行業的時候沒有學佛,現在學佛,知道這個殺生罪業很重,要不要改行?」改行當然好,不改行也好,問題在你懂不懂佛法的道理。假如你不改行的話,你還是經營這個事業,你得憑良心。第一個,決定不殺生,要注意這一點,不能賣活的東西,這個殺生罪很重。第二個,要懂得給這些動物念佛誦經迴向,牠會感激你。別的餐館牠被殺的時候,沒有人給牠迴向,你這個餐館賣牠的肉,你天天念佛誦經給牠迴向。「不違神明自然之理」,你自自然然就曉得你應該怎樣去做。你不跟他們結冤讎,跟牠們結法緣,為什麼?牠已經被殺了。不學佛的人不懂這個道理,學佛的人懂。你要是明白這些道理,你才知道學佛的人任何一個行業都可以做。這個理就比較深了。

下面再舉一般的俗事,『葬送之事,移徙姻娶』,這兩句裡面,就是我們一般世俗人的婚嫁、婚喪,都可以依照當時世俗來處理、來做。佛法在世間,絕不違背世間法,所以「不離世間覺」,通情達理,一般人民才歡喜。這些都叫做「世間事」。「葬送」,送是送別,親戚朋友遠行這是送行。「移徙」是遷居,現在還有移民,在古時候沒有移民,但是也有這種情形,這一類都是屬於世間事,在家佛弟子可以做。請掀開七十六面,我們看經文:

【世間意者。為佛弟子。不得卜問請祟符咒厭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擇良日良時。】

這是什麼?這叫『世間意』。由此可知,「世間意」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迷信,迷信是世間意,佛門裡頭沒有。但是今天佛門裡頭有這些東西,你看看到這個寺廟裡面燒香的人多、求籤的人多,那個求籤是屬於卜問,真正佛寺沒有這些東西。我往年在圓山臨濟寺出家,那個時候白聖法師做住持,我們出家有叄個朋友都在那邊出家的。這個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被許多軍眷住進去了,出家人很可憐,幾位出家人擠在一間寮房裡面,以後這些軍眷搬走了,這個寺廟還給出家人。白聖法師作住持,我們在那邊剃度。那個廟裡也有籤桶,我們把籤桶拿去燒掉了。白聖法師知道是我們幹的,他也不生氣,過了幾天從十普寺又拿了一桶來。我們趁他不注意的時候,再把它拿去燒掉,過幾天他又拿一個來。算了,結果就不燒他的了。真正學佛不搞這些東西。

『請祟』,大概就像現在民間風俗裡面請神,像乩童一類的,屬於這個。『符咒』,這是道士、道教的,畫符念咒。『厭怪』,這是自古民間就有這些事情,諸位可以在我這《講記》裡面去看,《講記》裡面舉了一些例子,都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祠祀』,這是講祭祀邪神,不包括祖宗。祭祖宗是應該的,這是提倡孝道。孔夫子說:「不是我們的祖宗,你祭祀祂,這是諂媚巴結,求祂保佑。」佛弟子不做這個事情。『解奏』,也是屬於道教,像寫疏文奏給玉皇大帝這一類的,民間一些迷信風俗。『亦不得擇良日良時』,這也是民間習俗,喜歡選擇好日子的人很多,佛弟子不選擇。佛告訴我們,真正學佛皈依叄寶,日日是好日,時時是良時,不需要選擇。總歸一句話,民間的迷信這是世間意,我們作佛弟子不搞這些,這些我們要遠離。再看下面的經文,佛給我們的開示,在七十九面。

【受佛五戒。福德人也。有所施作。當啟叄尊。佛之玄通。無細不知。】

「信佛」這兩個字相當不容易。為什麼還有前面這些事情,我們不能夠捨棄?我們對佛的信心不足,還要請教鬼神。對自己沒有信心,對佛陀的教誨沒有信心,很難脫離迷信。實在講,世尊對我們後世這些弟子們慈悲到極處,我們有疑惑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卜問,卜卦問這些吉凶,實在講是在所不免的,因此世尊才為我們說了一部《占察善惡業報經》。這裡面教給我們占卜的方法,問吉凶的一種方法,那是佛經有的。所以古來大德教導我們,如果我們真的有疑惑不能解決,想求佛卜問,就採取占察法。你一定要去讀《占察善惡業報經》,它總共有十九個輪相,從前祖師大德也常用這種方法,這是佛門裡面有的,為了滿足後世的弟子們。

現在還通行一種《觀音菩薩靈課》,那也是一種占卜的方法,比占察輪相簡單、容易。這個小冊子前面有印光大師一篇序文,這都是真正的慈悲,幫助我們末世弟子趨吉避凶,心裡有疑惑,用什麼方法來協助我們。但是《觀音靈課》一定是先要用虔誠的心,要萬緣放下,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念一百零八聲;如果念得多,當然更好。能夠念,像我們念珠念十串念珠,一千零八十聲,是什麼道理?心定下來了。心定下來之後,以後占這個卦的時候就很靈,古人講的「誠則靈」。教你念這麼多聲佛號,是定心。通常我們念佛,在沒有念佛之前,念一遍《彌陀經》,那是什麼塬因?這一卷《彌陀經》是定心的,收心!我們的心散亂,一卷經念下來,心定下來了,然後念這個佛號才得力。所以亂心念佛號,念得再多,不得力;要定心,要清淨心念,就是這麼個道理。心愈清淨愈虔誠,感應不可思議,這是佛菩薩對於末世弟子大開方便之門。所以不可以求助鬼神,求助鬼神這是錯誤的。

『受佛五戒,福德人也』,「受」是真正接受,不是普通形式上受,那個沒有用處的。怎樣才叫受持?從我們接受佛戒條,在一生當中盡形壽,只要有一口氣在就決定不違犯佛的禁戒,這叫真受。五戒頭一條「不殺生」,我們舉這個為例子,對於再小的動物、再討厭的動物,你要殺牠,你的戒破了。沒有殺牠,很恨牠、很想殺牠,沒有殺牠,你的戒也破了。為什麼?你殺業雖然沒有造,你殺的心沒斷。《大乘經》常常讚嘆佛弟子持淨戒,那個「淨」怎麼說?就是連這個念頭都沒有,殺生的念頭沒有,這個戒才叫清淨。偷盜的念頭沒有,這一條戒才清淨。所以不殺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不盜果報得大富,他是世間福德之人。我們受了戒又不能夠奉行,你哪來的福德?

我們看看現在這個世間人,有不少人活得很可憐,天天去玩股票,心神不安!以為這能賺錢?它要真能賺錢,諸佛菩薩都去玩股票去了。世間人不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諸位細讀《了凡四訓》,你就明白了。了凡先生一年有多少收入,孔先生給他算定了,一點都不錯,你命裡頭有的;你命裡面沒有的,一分錢都賺不到。不管你從事哪一個行業,那是緣,股票也是緣,你的命裡頭有財,你沒有因,緣再殊勝,都不會結果。佛教給我們,這是正理、這是正道。財富的因是什麼?財布施。你有財的時候,多行布施,愈施愈多,不是說布施完了就沒有財了,不是的!愈施愈多,愈多愈要布施,你的財富源源不斷,永無止境。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你賺錢很容易,因為你布施很歡喜,賺錢就很容易。聰明智慧是法布施的果報,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的果報,人能夠修這叄種布施,果報必定得財富、得聰明智慧、得健康長壽,我們要相信。所以真正受佛叄皈五戒,這個人確實是世間福德人也。

『有所施作,當啟叄尊』,我們靠誰?要靠叄寶。叄尊是佛法僧,這個意思就是一般人所講的,要求叄寶加持,求佛菩薩保佑,這是對的。但是,你一定不能迷信。佛菩薩用什麼保佑你?佛菩薩用經教保佑你,你要從經典裡面了解宇宙人生的道理,你要記住佛菩薩在經典裡面的教誨,我們依教奉行,必定得善果,這就是佛菩薩保佑。假如我們不能夠奉行,這個果報你得不到,佛菩薩不會憑空賜給你,沒這種道理。學佛一絲毫迷信都沒有,佛法是正法,我們一般人講合情、合理、合法。

『佛之玄通,無細不知』,這是真的。「玄」當作深講,「通」是通達,佛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沒有一樣不通達。玄,在此地可以說是究竟圓滿的通達,所以沒有一樣不知道。經上講的末法時期,說我們這個時代,佛說這個經在叄千年前,叄千年前就知道我們現代社會狀況,現代人學佛所遭遇的這些困難,所遇到的一些魔障,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要讀經、解義、依教奉行,這些障礙都能夠克服。再看下面一段:

【戒德之人。道護為強。役使諸天。天龍鬼神。無不敬伏。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

這一段的開示給我們很大的勉勵,人一定要有戒、要有德。在這部經裡面,特彆強調的是十善五戒。無論在家出家真正想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十善業道學起。十善五戒不缺,這個人就是『戒德之人』。『道護為強』,什麼人保護你?道德保護你。道德這兩個字,前面已經跟諸位解釋清楚了。你所感應的,『諸天』、天神,『天龍鬼神』這是講八部護法神,天神護法,沒有不尊敬你,沒有不敬佩你,他們冥冥當中加持你,冥冥當中保佑你,你在這一生當中,縱然遇到有一些艱難障礙,自然就化解了。為什麼化解?有天神、善神在當中加持你、保佑你;『無往不吉』。

諸天善神擁護戒德之人,這些例子很多,不但是出家的這些大德,連在家的大德居士都不例外。我們想到註解《華嚴經合論》的李通玄居士,是在家人,這人有道德。他發心要替《華嚴經》做個註解,想找一個清淨的環境,他在路上,當然是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找,找一個好的環境。在路上遇到一隻老虎,我們一般人看到老虎都嚇跑了,他不但不在乎,還告訴老虎,說明他自己發心要註經。老虎在這山上住得很久,山上環境牠熟悉,「你能不能找個地方,讓我把這個工作完成?」老虎就帶他,果然一個山洞非常之好,那個山洞裡也是老虎,李長者去了,老虎搬家,把這個山洞讓給李長者。他在註這個經的時候,每天有兩個年輕的女孩子來照顧他的日常生活。李長者註經的時間很長,對這兩個女孩子從來也沒有看一眼,也沒有跟她談過話,沒有問她:「你們從哪裡來的?」「家住在哪裡?」「你叫什麼名字?」從來沒問過,專心註經。這兩個人替他照顧生活。《合論》完成之後,這兩個人也不見了。他下山,總以為這兩個女孩子是附近村莊裡面的,總得去感謝人家,到附近村莊一打聽,沒有人知道,都不曉得,天人來供養!這是居士。無論出家在家,真正道德之人,心地到純淨純善,你就會感動天人來供養,天人來照顧你。所以我們不要怕,「將來我老了,兒女不孝,我怎麼辦?」有天人來供養!

(第叄十二集)

2001/10/8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32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八十面,我們看末後這叄句:

【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

《講記》裡頭這一段文,我念一念,在倒數第九行。「戒貴則尊,無往不吉」,佛門戒律精神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是戒律的總綱,世尊為弟子們制定戒律再多,都不超過這兩句。「諸惡莫作」是小乘戒,是對自己的;「眾善奉行」是菩薩戒,是利益眾生的,這兩句把世尊一生所講的戒行全都包括盡了。要做到絕對不惱害眾生,我們一定要遵守。一切時、一切處,讓眾生因我而生煩惱,我就錯了。天天要檢點,天天要反省,天天要改過自新,這樣才能夠積功累德。

「與人為善,成人之美」,是善行中最可貴的。這兩句話,同修們都懂,也都會說,要怎樣去落實,怎樣去把它做到,真正變成自己的德行?具足這樣的德行,你在這個世間無論做什麼事情,可以說無往而不利。明顯的,你做的都是好事,利益社會的事,利益眾生的事,你會得到許多善緣幫助你,你會遇到一些好人幫助你;冥冥當中,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也在幫助你,所以你做事情就很順利,哪有不吉的道理?「豈有忌諱不善者」。這裡頭說,人所避忌而諱言者,如人心中恐怖不祥之事,當我們明瞭「道護為強」的道理,這些忌諱自然就消除了。

我們今天早晨看到美阿戰爭爆發了,非常之不幸,全世界的人都在關注,對這個事情感到不安。如果我們把這些大道理,前因後果都搞清楚了,然後才知道這件事情不能避免。我們如何面對現實?更應當順從佛陀的教誨,斷惡修善,老實念佛,求生淨土。《無量壽經》上講得很透徹,念佛的人能不能往生,在最後的一念;臨終時候最後一念,他是念「阿彌陀佛」,心裡頭希望求生淨土,他有這個願,「信願行」統統都具足了,一念就超生死!這個道理,我們今天要告訴大家,災難來的時候,不怕!這個世間太苦了,極苦世界有什麼值得留戀?災難沒有來,不可以死,你不能自殺,自殺有罪,絕對不可以的;災難來的時候,正好求往生。

所以我們看到九一一紐約世貿大樓被炸的時候,我們在畫面上看到有很多人跳樓。跳樓都能往生,只可惜他不懂;他要懂,跳出來之後,心裡念阿彌陀佛求生,決定往生。他頭腦清楚,他一點都不迷惑,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最後一個願望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災難來的時候,最重要是「不驚不怖」,絕不驚慌,絕不恐怖,你去的地方好,去作佛去了!但是一驚慌、一恐怖,給諸位說,叄惡道去了,關鍵的時刻!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再大的災難,對我們來說,我們都平常心看待。萬緣放下,真正做到「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你先把這個條件取得,西方世界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先要做一個上善之人,什麼時候到極樂世界去都沒有問題。取極樂世界是隨心所欲,決定有把握,一絲毫疑惑都沒有,這個在現前比什麼都重要!再看底下的經文,在八十一面:

【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達之人。自作罣礙。】

這個『道』是指真心,我們現在一般人講的真理,在佛法裡面講「諸法實相」,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實相,這是大道。它的包含,它的覆蓋,是盡虛空遍法界,為什麼?《華嚴經》上說得很清楚,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心性變現出來的,是真心本性。經上是這麼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道」就是講的心跟識,能現能變,所以『包弘天地』。

『不達之人,自作罣礙』,「不達」是不通達這個事實真相,於是他自己隨順妄想分別執著,那就造成障礙了;真正通達明瞭,《華嚴經》上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一句是佛在此地點醒我們,我們學佛要以這個為目標,這個目標在一生當中達不到,另外一個方法就是「老實念佛,求生淨土」。生到極樂世界,這四句你自然就明瞭。下面經文說:

【善惡之事。由人心作。禍福由人。如影追形。響之應聲。】

後面兩句是比喻。人造善,必定得福報;人造惡,一定得災禍。所以禍福從哪裡來的?是我們自己造作的。自己造,當然還要自己受,自作自受,別人不能代替的,別人也不能夠化解的;換句話說,別人也沒有能力把你的福加一點,或者把你的禍減少一點,那都是不合理的講法。業因果報確實絲毫不爽,這是正理,我們一定要懂。比喻裡面講『如影追形,響之應聲』,你做的善惡,這個業因永遠追著你。至於果報的現行,因遇到緣,果報就現前;因要沒有遇到緣,這個因不會結果,遇到緣,果報就現前了,所以事確確實實是因、緣、果。佛家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有叄種不空:一種是「轉變不空」,因會轉變成果,果又轉變成另一個因,轉變不空;「因果相續不空」;「因果循環不空」。所以講因果不空是講這叄樁事情,講它的轉變、相續、循環。我們要是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才知道決定不能用惡意對人。惡意對人、對事、對物,都是自找痲煩,為什麼?它轉變、相續、循環,那就是我們諺語裡頭常講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這一次美阿的戰爭,我們也是擔心冤冤相報。這兩方面的仇恨愈結愈深,世界就不會有安定和平,痲煩在此地。我們明瞭,我們自己要知道警戒,對於一切人、事、物,一定要用善意,善因結福果。不可以惡意對人,不可以惡意對一切眾生,要知道因果可畏!再看底下這段經文:

【戒行之德。應之自然。諸天所護。願不意違。感動十方。與天參德。功勳巍巍。眾聖嗟嘆。難可稱量。】

戒律裡面,凡是律己的,像十善,它上面加上一個不,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加上個「不」,這是禁戒,禁止我們的,五戒也是如此,這是屬於自利的。凡是利益眾生的,這是菩薩戒,譬如我們不殺生,不殺生是自利,我不但不殺生,我還能夠放生,我能夠時時刻刻幫助眾生、救護眾生,這就是菩薩戒了。因此,持戒不僅僅是持自利的小乘戒,更應當要修學利益眾生的大乘戒,這個福報才能大。福大,我們才能幫助許許多多苦難眾生。而諸位必須記住,救度一切苦難眾生,最重要的是幫助他轉迷為悟,我們要認清這一點。這就是佛家常常講的法布施,佛在一切經論裡面讚嘆法布施,說的是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都不如為那個眾生說四句偈的功德大;四句偈可能讓那個眾生開悟了,財布施沒有法子教人開悟。

由此可知,財布施重要,現在世間難民很多,他們沒有吃的、沒有穿的,沒有居住的房子,迫切需要財布施,社會上不少慈善事業家都已經在做。但是眾生為什麼會遭這些苦難,這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苦難的根源究竟在哪裡,要如何從根本上把這個問題化解?這就要靠法布施。所以法布施的功德決不是財布施能夠相比的,道理就在此地。今天我們遇到這麼大的災難,我們真正懂得佛法,知道一些道理,知道這些業因果報,知道解脫的方法,我們的心安了,沒有恐怖了,沒有顛倒妄想。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無論遇到什麼災難,我們都是歡喜心,這個功德利益大,這個不是財布施能夠相比的。所以一切布施當中,法布施為第一,道理就在此地。

佛在此地特別著重『戒行之德,應之自然』。這個「應」是感應。我們真正修行,沒有戒行是假修行,你信佛有什麼用?明理又有什麼用?必須把佛在經典講的道理、教訓,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這才管用,這叫「戒行」;有德於心,有德於身。「應之自然」,佛這一句話講得好,這就是說明業因果報絲毫不爽。

『諸天所護,願不意違』,這是天神、護法神都護持你,你有願一定可以達到,所謂是「有願必成」,「願不意違」就是有願必成。你的願當然是善願,肯定是利益眾生的願,決不是求自私自利;求自私自利,你戒行之德已經被破壞了。念念為眾生,念念為社會,這是大德。不要想自己的利害得失,不要想這個。全心全力,用現在的話來說,為社會服務,為苦難眾生服務,盡我們的能力去幫助這些苦難的人。縱然沒有這個機緣,我們自己在家裡或在道場,「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我這個念佛不是為自己,聲聲佛號都為全世界苦難眾生、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這個功德無量無邊。如果你念佛都是為自己,這個功德很小,災難不能夠避免。念念為世間、為世界,這個力量大,你跟諸佛菩薩的心愿結合在一起,諸佛菩薩起心動念是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我也用的是這個心,念念都不改變。這個樣子,我們的心同佛心,我們的願同佛的願,我們的行自然就同佛之行。「應之自然,諸天所護,願不意違」,必定得這個殊勝果報。

『感動十方,與天參德,功勳巍巍,眾聖嗟嘆』。「眾聖」是諸佛菩薩都讚嘆。我們起心動念感動的範圍,完全看你的心量大小,如果你心量很大,我每一句佛號,每一聲佛號,都是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苦難眾生而念的,你必定感動十方叄世。你說「我為今天整個地球全世界苦難眾生而念的」,你的感動只能感動娑婆世界六道的天神,出不了娑婆世界。為什麼?你心量小。一定要拓開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中國諺語常講「量大福大」,量小哪裡來的大福?量一定要大,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是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一段經文就完全都兌現,就落實了。「與天參德」,因為你的心行稱性,你的心行與天地萬物融合成一體,這「參德」。「功勳巍巍」,這是說你的功德之大!「眾聖」,這是一切聖賢人,沒有不讚嘆你的。戒善之德不可思議,讚嘆不盡!我們讀這段經文,應當要發大心,修真實的功德,不辜負佛陀慈悲的教誨。下面這一段,八十叄面:

【智士達命。沒身不邪。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

『智士』是講一個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通達明瞭因緣生法、自然之理,這叫「知天命」。不但知道自己,天地萬物沒有一樣不知道,所以他真正能夠盡形壽,『沒身』就是盡形壽,不但沒有邪行,邪念都沒有,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善如佛教』,這個「善」字說得好,一切都順從佛陀的教誨,對佛陀的教誨沒有疑惑,能懂,能理解,能夠依教奉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如佛陀的教誨,決定不違背。這樣修行決定『可得度世之道』,「度世之道」是說了生死、出叄界。

經文講到此地,是這部經世尊為我們說的四樁事情,也就是這部經的四個大段落,四個大單元。為我們說明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在這個世間,應該怎麼生活、怎樣工作、怎樣處事待人接物,總的綱領塬則就是這八個字:「沒身不邪,善如佛教」。「沒身」是到死,都沒有一個邪念,當然你就不會有邪行。什麼是我們生活行為的標準?佛陀的教誨。所以經一定要讀,一定要熟讀。當我們起心動念,立刻就想到佛在經上教我們怎麼做的,你念得熟,你才能想得起來;如果你不熟,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你必定是隨順自己的煩惱、隨順自己的意思去做,那就是邪知、邪見、邪行,你就錯了。這一點非常重要!要想自己在這一生不造業,不隨順佛陀教誨,那是很難辦到的,可以說根本辦不到。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第八十四面:

【阿難聞佛說。更整袈裟。頭腦著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值如來。普恩慈大。愍念一切。為作福田。令得脫苦。】

阿難尊者在此地代表我們大眾,聽了佛這四番開示之後,表達自己感恩之心。『更整袈裟,頭腦著地』,這是禮節,向佛行最敬禮。下面是他說的話,『唯然世尊』,「唯」是表示對佛的教誨誠信到極處;「然」這個字意思很深,然而還有許多人沒有遇到佛法,沒有聽到佛的教誨。「唯」是我們這批有福的人聽到了,「然」而還有許多沒有聽到的,它的意思都包括在這兩個字當中。我們這些人有福,能夠遇到佛,『值』就是遇到。佛的恩德、佛的慈悲,太大了!

『愍念一切』,「一切」是指九法界有情眾生,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作福田。『令得脫苦』,如果佛要不出世,佛要不教化我們,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道理,我們怎麼會懂?不可能!世間確實有一些聰明的人,譬如我們今天講的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他們的智慧,他們的覺悟,都不能跟佛比,在佛法裡面不稱他們為「正覺」,塬因在哪裡?為什麼佛門裡面稱正覺,他們不稱正覺?第一個,他們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是凡夫;第二個,他們的心量很小,心量不大。世間這些聰明才智,為自己一個國家想,盡忠報國,這很不錯了,他沒有為世界想;他為世界想,他沒有為虛空法界想,所以他的願力、他的心量不如佛菩薩。佛菩薩無我無私,他還有我有私。有我有私,心量不大,他就不叫正等正覺。唯有佛菩薩稱正等正覺。這些我們必須要知道,必須要學習,一定要把自己的心量拓開,要像佛一樣,「愍念一切,為作福田,令得脫苦」。只要心量大,願力大,自行化他,都是眾生的福田,都能夠感動一切眾生。請看八十五面經文:

【佛言至真。而信者少。是世多惡。眾生相詛。甚可痛哉。若有信者。若一若兩。奈何世惡。乃弊如此。】

這是阿難尊者非常感嘆而痛心的一段話,實在講就是我們現前社會的寫照。最重要的,我們要認真反省「我是不是阿難所說的?」佛所講的話,我們今天把它蒐集起來,稱之為《大藏經》。《大藏經》裡頭字字句句都是真實語。『至真』,真實到了極處,不但沒有妄語,一句廢話都沒有。可是怎麼樣?『信者少』,這個地方講的「信者」,不是指世間一般人,一般人沒有接觸佛法,談不上信與不信。此地「信者」是指什麼?指佛門四眾弟子,在家出家四眾弟子。在家,受過叄皈五戒、受過菩薩戒,出家受過叄壇大戒,信不信?這就難了!甚至於出家的老法師一生都不信,這個話是當年李炳南老居士給我講的。此地這幾句話,就是說明信與不信。

『是世多惡』,這是講末法時期,如果我們心裡面還有貪瞋痴慢,還有是非人我,還有嫉妒不平,我們不信。信的標準是什麼?在《無量壽經》經題上都寫得很清楚,「清淨平等覺」。真正信佛,你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真正信佛的人,心地平等,沒有高下。真正信佛的人,自然具足十善眾戒,不需要學,自然具足。真正信佛的人,自自然然放下,哪有放不下?所以從佛這些教誨,我們仔細一觀察,就把自己的毛病都找出來了。我們現在如何從不信回過頭來誠信,這是我們當前要下功夫的。不要以為我已經信了佛,你那個信是假信,不是真信,那個信不管用!真信的人一定落實,真信的人決定具足戒定慧;與戒定慧不相應,那怎麼能叫信?

這個世間「多惡」,總而言之是五濁惡世。「惡」就是眾生普遍的造十惡業,這個世就叫惡世。眾生心裡所想的,口裡所說的,身體所造作的,殺盜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痴慢,這是惡世。『眾生相詛』,「相詛」就是互相謾罵,這個現象到處都見到,佛門裡面也不例外,大雄寶殿裡面出家人在吵鬧,真的是目中沒有佛菩薩。阿難尊者在叄千年前看到現在這個現象,悲痛,『甚可痛哉』!

『若有信者,若一若兩』,千萬人當中真正信的不過是一、二而已。我們在《講記》八十五頁,倒數第二行,諸位看「若有信者,若一若兩」,這也指信者只有萬分之一二,正如佛在《金剛經》上所說的:「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否?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後五百歲,就是指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什麼人能信?持戒修福;不是持戒修福,他不會相信。比例太少了,所以佛教衰微。什麼人能在這個時代把佛教再振興起來,那他就是興教的祖師大德。從哪裡做起?從本身做起。一定要依教奉行,把佛陀的教誨真正做到。阿難這個感嘆的話,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完全體現了。最重要的是讓我們自己認真好好的反省。我們看這個單元末後這一段:

【佛滅度後。經法雖存。而無信者。漸衰滅矣。嗚唿痛哉。將何恃怙。惟願世尊。為眾黎故。未可取泥洹。】

這是阿難尊者大慈大悲代我們祈請,求佛住世。佛滅度之後一直到今天,確實經法雖然存在世間,尤其是現代印刷科技發達,經典得以普遍的流通,這是過去時代所沒有的。經典雖然能夠普遍流通,沒有人信,諸位要記住,此地這個信,包括解行證;「信解行證」沒有了,佛法還是衰滅。怎樣佛法才能夠常住世間?真正有信解行證的人,佛法就住世。我們希望幫助正法久住世間,那你就不能不認真努力修行。

後面的話是阿難非常悲痛,祈請世尊加持,『嗚唿痛哉』!『將何恃怙』,「恃怙」是依靠,就像小孩依靠父母一樣;佛法要不在這個世間,世間人苦,這些人他靠什麼?末後祈求,『惟願世尊,為眾黎故』,「眾黎」就是指一切眾生,為一切迷惑顛倒苦難的眾生,佛不能入涅槃,佛要常住在世間。阿難的祈請,佛有沒有答應?這個後面沒有經文,佛大慈大悲,哪有不答應的道理!所以在中國這個土地上,歷代都有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示現各種不同的身分,救苦救難!我們讀這段經文,如果真正有啟發,先求自己,要發真心,要發弘願,依教奉行,做如來的真實弟子。好,今天時間到了。

(第叄十叄集)

2001/10/8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33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八十九面第一行:

【阿難因而諫頌曰。】

向下阿難為我們說出二十八首偈頌,這偈頌是五言頌,就是每一句五個字,四句是一首,總共有二十八首,多半是屬於重頌,就是重複前面世尊的教誨。佛經在體裁上它有十二種之多,這十二種如果我們把它歸納,總不外乎長行、偈頌跟密咒,這叄大類。「長行」就是我們一般講的散文,便利於說理,為我們講得透徹、講得明白。而偈頌它是有兩個目的:第一個,佛陀當年講經說法,不同一般學校學生是固定的,到時上課都來了,佛講經是公開的,所以有先來後到,前面沒有聽到的,這個時候佛以偈頌這種方式,讓後來的人也能夠聽到前面所說重要的這些義理。第二個意思,偈頌像中國的詩歌一樣,但是沒有像中國詩歌那樣的平仄押韻,它並不講求這些,它是可以歌唱的,便於記憶。如果佛所教給我們,我們記不得也是沒有用處,所以一定要記得很熟,偈頌便於記憶,有這麼兩個意思。

第叄種體裁是密咒,本經沒有。像諸位常常念的《般若心經》,《般若心經》雖然不長,後面有咒語,咒語多半是對鬼神說的。我們知道佛菩薩講經說法,我們凡夫看到聽眾不少,可是這聽眾當中,還有天神、有護法神、有鬼神,可能他們來參與法會的人數比我們多,多多少倍我們都不知道,佛菩薩很清楚。所以講完之後,用他們的語言把重要的綱領說出來。所以密咒是鬼神的語言,不是印度話,印度人也聽不懂。佛這個意思是表示親切,對這些鬼神宣說。這些意思我們要懂得。

阿難此地二十八首頌,我們可以把它分做七個段落:第一個段落「請佛住世」,第二個段落「疑謗重罪」;第叄個是講「各罪別報」,你造什麼樣的罪業,你會得什麼樣的果報;第四個段落是講持戒得福,「五戒各別果報」,不殺生得什麼樣的果報,不偷盜得什麼果報;第五個段落是「疑罪福果」,就是懷疑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造作的善惡業,是不是真的有果報?阿難在此地為我們說出;第六段就是講世間事跟世間意,特別說明「世間意的果報」;最後是「結勸」。我們現在看偈頌:

【佛為叄界護。恩廣普慈大。願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

這首偈的意思非常清楚,阿難為我們大家「請佛住世」。佛住世,眾生就有福,我們大家才真正有機緣接受到聖賢的教誨。但是佛法是師道,這個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它不是宗教,它是師道。師道,古印度跟中國是一樣的,「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這是尊師重道。如果沒有人來求學,這個老師他就走了,就不住在這個地方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的時候,沒有人啟請,沒有人請法,釋迦牟尼佛立刻就入般涅槃,就不會再住世了。我們這個世間,世間大眾肉眼凡夫,不知道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沒有人啟請。淨居天人,淨居天是四禪裡面的五不還天,那些天人看到了,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他們趕緊下來代我們請法,釋迦牟尼佛就住下來不走了。阿難尊者看到我們這個世間人迷惑顛倒,造作極重的罪業,要受種種苦報。我們也不認識哪個人是佛,哪個人是菩薩,哪個人是聖賢,哪裡會知道啟請?他來代我們啟請。這是「請佛住世」,這首偈。

偈的內容,『佛為叄界護』,「護」是護持、保護;「叄界」就是六道,六道裡面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所以也稱為叄界。諸位同學要記住,說叄界就是六道,說六道也就是叄界,在佛經裡面稱為娑婆世界。佛是這一個大世界的保護人,這個大世界裡面的眾生都要靠佛,沒有佛的教誨決定超越不了叄界六道。如果不能超越,換句話說,在叄界六道裡面肯定是住叄惡道的時間長,住叄善道的時間短,這是肯定的。因此,我們決定不能夠離開聖賢的教誨,中國古人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一生不能放鬆,一天都不能放過,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之後,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沒有放過假,這一樁事情我們要多想想。為什麼?如果說一天放假了,說實在的話,叄十天都不能夠恢復。佛教導我們勇勐精進,「晝夜常念善法」,晝夜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大勢至菩薩教我們念佛的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相繼就是不間斷,日夜不間斷,我們才能有成就。念佛的人多,成功的人少,塬因在哪裡?都在間斷,不能夠做到淨念相繼。果然這四個字能做到,沒有一個不成就,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

『恩廣普慈大』,佛的恩德廣大無邊。「普」就是平等的意思,不平等就不能夠普及。佛對於叄界六道眾生平等的教化,決定沒有分別你是屬於哪一道,叄界裡頭有六道、你是哪一個族群的、你是信仰某一種宗教的,佛都是一律平等看待,一樣的慈悲教誨,所以稱為大慈大悲。這兩句是讚佛。

下面兩句是祈求,『願為一切故』,六道裡頭,叄界六道一切苦難的眾生,佛不能夠取般涅槃。『泥洹』就是以後所翻的涅槃,這是漢朝早期譯經用泥洹,它是音譯的,那個時候翻譯名相沒有統一,是早期所譯的經。這是求佛住世。再看底下一首,在九十面:

【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別真。痛矣不識者。罪深乃如是。】

阿難這首偈,是非常悲痛說出我們眾生的業障深重,沒有能力辨別真妄。第一句說『值法者亦少』,「值」是遇到,遇到佛法的人不多。諸位想想,在古時候交通很不發達,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交通工具只有馬車、牛車,我們在經典上看到的;水裡面行的是帆船,小船;同時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說法沒有寫成文字,完全靠口傳,有機會遇到佛法的人太少太少了,這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

我到台灣來的時候,民國叄十八年,四十二年我遇到佛法,在當時佛教的經典也是希有難得,在台灣只有叄家印佛經的,印的量很少,種類也不多。在台北朱鏡宙老居士辦的一個「台灣印經處」,印佛經;在台中瑞成書局,台南有慶方書局,全台灣印佛經的就這叄家,所以能夠看到佛經是很困難!我們早年最初學佛,要讀佛經怎麼辦?抄!到寺廟裡面,我常常去的善導寺,善導寺有個「太虛圖書館」,我們在這裡借經,抄!哪有現在這麼方便!這些年得力於科技的發達,這個經書真的印得又好、又美觀,這是現在人有福,不必去抄。說現代人有福,講老實話也未必然!為什麼?你得來容易,你不肯學。我們那個時候得來真是非常非常辛苦,學習的情緒非常之高,為什麼?難得!現在你們得到太容易了,不知道珍惜,這很可惜。這講遇到佛法的人少。

真正遇到佛法了,現在這個世間無論在哪個國家地區,假的東西多,仿冒的!我這次回來雖然沒幾天,在新聞裡頭常常看到台灣鈔票有偽造的,那你就曉得,冒充、仿冒的佛法很多,如何能辨別佛法的真偽,這個我們不能不留意。從前老師教導我們,教初學怎麼樣辨別?這個經《大藏經》裡面有,這就可靠;如果這個經《大藏經》裡頭沒有收進去,那就不可靠,可能是偽造的、假的,不是真的。依《大藏經》為標準。可是現代人也編輯《大藏經》,也收了不少新的東西進去,這個收進去的未必可靠。我們依什麼本子?依古本。最近的《大藏經》經本是《龍藏》,《龍藏》距離我們最近,為什麼?那個時候在帝王時代,經書、大德長者的著作、註疏,要能夠收到藏經,是要通過考核的,不是隨便能入藏的。一定是在那個時代,有修有證的這些大德,給你做證明,你這個註解註得不錯,沒有問題,這才推薦送給皇帝,皇帝批准入藏。現在民主自由開放,我只要有錢,我就可以編一套《大藏經》,我所認識這些人,我喜歡的,「你們東西拿來,我都給你入藏」,沒有標準,所以不可靠。因此,我們一定依古本,不能夠依今人。

佛陀在入般涅槃之前,特別交代後學「四依法」,用這四個標準辨別佛法的真偽,唯恐後人被人欺騙。千萬不要迷信,「這個法師名氣很大,大概沒有問題!」你要這樣想,你就錯了。名氣再大也不行,也不可靠,為什麼?他是凡夫,他不是聖人。我剛才來還遇到一位居士,哭哭啼啼的告訴我:他被人欺騙了。那個欺騙他的人,說是淨空法師弟子,他就相信了,這個很糟糕!不要說是淨空法師的弟子,我就告訴他,我身旁的這些人都是妖魔鬼怪,你敢相信嗎?不但他們這些人不能相信,連我也不能相信,你們要相信我的話,你也走錯路。

所以佛教導我們這四依法的標準,第一個「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善導大師講得好,善導是唐朝時候人,我們淨土宗第二代祖師,不要說是一般名氣大的這些人說法,我們不能相信他,證得阿羅漢果的人來給我們說法,說的跟經上講的不一樣,也不能相信;菩薩來講經,法身菩薩、等覺菩薩來講經,跟經典不相應也不能相信;佛來講經,諸位要記住,佛佛道同,今佛無異於古佛,講的一定是一樣,今佛跟古佛講的不一樣,這個佛不是真佛,大概是魔王變現的,來欺騙我們的。所以一定要懂得依法不依人。我們接受佛陀教誨,可以向法師質疑,你有懷疑的時候,「法師!你這個說法是根據哪一部經經文講的,佛有沒有說過?」佛要沒有說過,我們就不接受,他得有依據,不是隨隨便便可以說的。這是說明經典的重要,是我們唯一的依靠。

第二條教給我們「依義不依語」,要依經典講的意思,言語多說少說、深說淺說沒有關係,只要意思講得不錯。這條重要!佛曉得。佛滅後一千年,佛經傳入中國,傳到中國來必須要把印度的梵文翻成中國文字,同樣是一個塬本,有經過不同人的翻譯,譬如我們在《大藏經》裡面看到,《金剛經》就有六種譯本,塬本是一個,六個人翻譯的那當然翻譯的不會每個字、每一句是一樣的,這不可能的事情!六個本子都傳下來了,我們到底接受哪個本子?六個本子都翻得不錯,都翻得很好,這就是「依義不依語」,意思都對了。我們在六個本子裡面任選一本來修學,都是正確的,都沒有問題。為後世人斷疑生信。

第叄個教給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什麼叫了義?什麼叫不了義?最簡單的說法,對我現前有利益的,就是了義。這個經再好、再深、再廣,我學了用不上,這叫不了義,就是現在人所講的「所學非所用」,這就是不了義;學了立刻就管用,學了立刻就得好處,這叫了義。好處裡面最殊勝的是脫離六道輪迴,這叫真實了義、究竟了義。如果我們學了這部經典,這個經典不能幫助我們脫離叄界六道,學了之後還要搞六道輪迴,這就不了義。

由此可知,無量無邊的法門,一部經典是一個法門,但是一些大乘經論可能一部經裡面也有許多法門。譬如佛在這部經裡面,我們仔細觀察,佛教給我們四樁事情、四個法門。在《大方廣佛華嚴經.離世間品》佛給我們講二千種法門,我們到底依照哪個法門來修學?「入法界品」把無量無邊的法門融通為五十叄參,每一位善知識代表一個法門,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我們如何在世尊一代時教裡面,選擇我們這一生肯定能成就的法門,這就殊勝了。

如果我們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智慧,祖師大德們很慈悲,他們給我們介紹。印光大師他老人家一生勸導我們選擇淨土法門,有沒有道理?很有道理。這個法門很適合現代人修學,現代人第一個根性不如古人,第二個生活在現在這個時代,工商業科技的時代,生活繁忙,分秒必爭,你沒有很多的時間去研學經論,你沒有那麼多時間。淨土宗所依據的經論最少,十個宗派裡它最少,佛給我們講的只有叄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只有叄經。後來祖師加上一個論,天親菩薩的《往生論》,《往生論》是天親菩薩自己修學淨土的心得報告,給我們做參考的。後來的祖師加進去兩樣東西,清朝末年魏默深居士把《普賢行願品》加在叄經後面,稱為淨土四經;印光大師將《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附在四經後面,現在我們稱為淨土五經一論。淨宗所依據的經典就這麼多。又何況五經一論裡面,諸位只要依據一種就成就,不必統統依據,一樣就行了。這個法門簡單、容易、穩當、快速,但是必須要深解義趣,你對於經典教誨真正通達明瞭,斷疑生信,依教奉行,這才行!否則的話,『盲盲不別真』,這個「盲盲」,眼也盲,心也盲,變成不識貨,沒有能力選擇法門。

實際上,世尊當年在世,已經給我們很好的指示,他的話在《大集經》裡面,佛說:「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這是佛為我們說出一個總的塬則、總的綱領。我們現在生在末法時期,我們選擇淨土,遵守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但是修淨土,諸位同修要知道,不僅修淨土,修學任何一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有基礎。沒有基礎,你是決定不能成就的。基礎是什麼?「淨業叄福」。許許多多念佛人,念了一輩子不能往生,什麼塬因?沒有把根基打好,這個重要!淨業叄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果你這四句做不到,你完全違背了,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沒有慈悲心,還要造十惡業,那你念一輩子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你不會成就的,你還是搞六道輪迴。真正想往生,必須把這四句圓圓滿滿做到,你念佛能夠生凡聖同居土。這四句就是落實在《十善業道經》,所以《十善業道經》是淨業叄福第一福的具體教誨,你不修十善業道不行!如果希望往生的品位更高,那你把叄福第二條、第叄條要做到,第二條:「受持叄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念佛可以生方便有餘土。如果更能夠做到第叄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給諸位說,第二條跟第叄條落實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講淨業叄福的第二條跟第叄條,這樣念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佛家常講正助雙修,我依照「五經一論」這是正修,修《地藏菩薩本願經》、修《十善業道經》是助修,正助雙修,這才穩穩噹噹的成就。你不懂這個道理,不曉得這個方法,要怪自己,不能怪佛,佛都講得很清楚、很明白。

這部經,實在講這是佛教入門的一部經典,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是入門,不從這個基礎上,你就進不了門。在這個經之前,我有一篇講演是「認識佛教」,那個可以說是最初方便。你要學佛,先要明瞭什麼是「佛」、什麼是「教」、什麼是「佛教」,你得搞清楚,從這部經裡頭入門。

第叄句是講阿難的悲痛,『痛矣不識者』,世間人遇到佛法,不認識佛法。『罪深乃如是』,這是他自己罪障深重。遇到不是真的,或者是遇到真的不能相信,或者是相信不能理解,理解不能夠依教奉行,一層一層淘汰下去,到最後沒幾個人。再看下面這一首:

【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兩。經法稍稍替。當復何恃怙。】

遇到佛法,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這是『宿福』。過去生中沒有善根福德因緣,你這一生遇不到,決定沒有偶然的。宿福深厚之人不多,真的是一萬人當中難得有一、二人。

『經法稍稍替』,這個「替」是講漸漸衰微了。為什麼會漸漸衰微?沒有人弘揚。弘揚的人不容易,弘揚的人自己要真修,自己要不真修他拿什麼弘揚?自己不肯真修,拿到別人的註解到處講經說法,那個沒有用處的,我們一般講「沒有攝受力」。他所講的東西,不是從他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所以沒有攝受力。講得再好,聽完之後,用現在的話來說,聽眾印象不深,沒有辦法挑動聽眾的心弦,不能跟聽眾引起共鳴。一定要自己真修,然後才能夠弘傳。在這裡我們用個比喻說,譬如我們今天為大家介紹美國,你們都沒有到美國去過,我也沒去過,我找一些資料到這兒來跟大家講「美國怎樣怎樣」,怎麼講法都是隔一層,必須自己去游歷一番,再蒐集起來講,那就不一樣了。

由此可知,弘揚佛法的人,如果不能契入佛所說的境界,你講得天花亂墜,也沒有辦法感動人,一定要自己做到,一定要自己入這個境界。清涼大師給我們講修行四個次第:「信解行證」,證就是要契入境界,你在弘傳你才有力,你的言語才肯定不會模稜兩可,別人聽了之後才能夠生起信心。現在缺少這樣的人,真正修、真正乾的人少了,佛法衰就衰在此地。我們如果真正發心,把佛法發揚光大,從哪裡做?從本身真修、真乾下手,絕對不是建道場、辦佛學院,沒有用!道場建得再多,佛學院辦得再多,一個真修行人都沒有,佛法還是要衰滅的。

『當復何恃怙』,這是講苦難的眾生,依靠什麼?在此地我們要曉得,我們求佛菩薩再來,佛菩薩你求他,他就會來嗎?他不會來的。那怎麼辦?回過頭來求自己,自己發心作佛、作菩薩,這才起感應道交。我們一生專學《阿彌陀經》,念茲在茲,你的思想、言行,與經完全相應,你就是阿彌陀佛;你一生當中專修《普門品》,你就是觀音菩薩;專學《地藏經》,你就是地藏菩薩。你要學得跟菩薩一模一樣,經典裡面所說的字字句句,你統統做到了,全都落實了,這叫請佛住世、請菩薩住世。我們今天學阿彌陀佛,我們依照《無量壽經》學,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一樣、願一樣,我們的言行當然一樣,要這樣才能真正請佛菩薩住世。否則的話,請不來。這是阿難尊者請佛的叄首偈,我們要懂得它的意義,這是第一個段落。第二個段落「疑謗重罪」,諸位請看九十二面:

【佛恩非不大。罪由眾生故。法鼓震叄千。如何不得聞。】

這些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諸佛如來講經說法,他們的音聲色相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為什麼見不到、為什麼聽不到?業障。『罪由眾生故』,我們眾生有業障,有眼見不到佛,有耳聽不到佛說法聲音。由此可知,消業障是我們當前必須要做的工作。業障消除了,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講經說法,我們在此地可以看到他,可以聽到他聲音。現在我們看不到他、聽不到他聲音,是我們自己有業障。台灣是哪一家書局出了一個小冊子,寫澳洲的,《曠野的聲音》,有人送給我看過。澳洲的土著,他們的業障比我們輕,我們今天必須借電視才能看到遠方的畫面,要用手機才能聽到你朋友的聲音。澳洲土著不需要,他不要用這個,用心靈感應。他要跟他遠方的朋友接觸,他只要坐在那裡靜下來,一念不生的時候他就溝通了,不但能夠聽到聲音,還能夠看到他現在在幹什麼。證明他們的罪障比我們輕,我們實在太重太重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第叄十四集)

2001/10/8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34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九十二面,從偈頌第二首看起:

【世濁多惡人。還自墮顛倒。諛諂諀訾聖。邪媚毀正真。】

從這一首看起,這一首是講惡人自甘墮落。『世濁』這兩個字我們現在讀到,確實是感慨無窮。「濁」就是污染,現在我們看這個世界,大家都知道,由於科學技術的發達,污染了地球的生態平衡,造成許許多多的災難。世間許多國家地區,知道這個問題嚴重,都在提倡環保。能不能收到效果?我的看法是微乎其微,為什麼?他沒有找到污染的根本塬因,不能夠從根本下手。根本的塬因是什麼?是眾生心理的污染,這才是真因。佛家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我們起心動念。因此,如何能夠防止心理的污染,環境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我們看看最近這一個世紀,特別是最近的五、六十年,從二次大戰之後,科學技術突飛勐進,特別是大眾傳播的事業,電視、電腦網路這些東西發明了,普遍到全世界,將來的時候,幾乎每個人手上都戴著有這些收聽的工具。內容是什麼?都是教你殺盜淫妄,全是教你十惡法,不是教你善法。小朋友從小就被這個污染,這個問題嚴重。我們也在資訊裡面聽到過兒童犯罪、學生犯罪,這些執法的人員調查問他:「你為什麼要犯這個罪?」調查他的動機,他從電視上學來的,他模仿,從網路裡面學來的,這還得了!所以這個世間怎麼會不亂?怎麼可能沒有災害?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這叄個教是一家人,他們所遵從的經典都是《新舊約》,伊斯蘭教所奉的是《古蘭經》,這些宗教經典裡面都講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可不可能發生?我們要是看現前社會狀況,是大有可能!

阿難這首偈給我們暗示,『世濁多惡人』,造十惡業的人,比例太多了,這個世間嚴重的污染,精神污染,物質污染,幾乎到毀滅的程度。『還自墮顛倒』,這些人不知道回頭,不覺悟,迷於十惡,迷於邪知邪見,這才是世間災難的根本塬因。我們要想救自己,不能不懂這個道理,自己要趕快回頭。佛在大經裡面告訴我們,世間有共業,共業裡頭也有不共業,《楞嚴經》裡講的「別業」,我們要覺悟,我們要回頭,我們要真修!

後面這兩句是講存心有意毀謗叄寶,阻礙世間人行善。註解裡面講『諛諂』,這是在第九十叄面第一行:「諛諂」是指入佛法中破佛法。真有,不是沒有。他為什麼學佛?是為名聞利養而學佛的,甚至於出家的。為什麼出家?這一個行業裡頭得名聞利養容易,比你做哪一行生意都好賺,哪一個行業裡頭還都要本錢,這是無本萬利,不是一本萬利,是無本萬利!確實有不少人,那是世間聰明人,他看準了,他來從事這個行業,所謂是「開廟店」、「開佛店」,欺騙善男信女,確實他也能得逞一時,後面果報都在地獄,他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你要是問他,講到地獄叄途,他會反過來問你:「你相信這是真的嗎?」你說有什麼法子!所以佛門有個諺語說:「信徒怕因果,因果怕和尚!」你們想想這個意思。出家人不相信因果報應,說佛在經上講因果報應是嚇唬人的,不過是勸人為善而已。這是邪知邪見,『邪媚毀正真』!

尤其是《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的叄途、地獄苦報,出家人常常誦這部經,誦了他不相信這經上所說的。這是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這是出家人,也是我們同輩分,常常在一起聊天,「淨空法師,你真相信這一套?」我有什麼法子!我真相信,他真不相信,真的是膽大妄為!問我話的這幾個法師,現在都不在了,都已經走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佛在經典上的話句句是真實。佛教我們不妄語,他怎麼可能用這種方式來教化眾生?佛一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如果有一次妄語,我們就想到,有一次可能就有兩次,可能就有十次、百次,我們對他的信心就沒有了。世間聰明人不幹這個事情,何況是諸佛菩薩!句句話都是真實語、誠諦語,我們要相信。底下一首接著說:

【不信世有佛。言佛非大道。是人是非人。自作眾罪本。】

邪見之人,不相信世間有佛。佛是世間證得究竟圓滿智慧的人,對於世出世間法徹底通達明瞭,在佛門裡面稱他為佛陀。佛告訴我們,這種究竟圓滿智慧德能,不是他一個人的專利,他在《華嚴經》上講得非常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把這事實真相給我們一語道破。佛智慧真的是無量無邊,佛說這無量無邊的智慧,我們一切眾生個個都有,不是他專利。「德相」說兩樁事情,德是講能力,萬德萬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們每個人也有。「相」是相好,你們在經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華嚴經》上看到毘盧遮那佛華藏世界的依正莊嚴,我們個個人都有。都有,為什麼現在淪落到這個地步?佛說了,只是你有妄想分別執著,把你的智慧、德能、相好全都障礙住了,就這麼回事情!

佛教導我們,他有給我們什麼?他什麼都沒給我們,這個諸位要曉得。佛只是提醒我們,說出事實真相。他也是凡夫修成的,只要我們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斷盡,那你就成佛了。在佛法裡面,修學也是叄個層次,執著離開了,於一切世出世間法決定不再執著,你就證阿羅漢果,稱之為正覺;你再能把分別斷掉,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決定沒有分別心,你的境界向上提升了一個層次,正等正覺,我們稱菩薩;如果再把妄想也斷掉、斷乾淨了,就稱為無上正等正覺,稱之為佛陀。由此可知,佛、菩薩、阿羅漢,是佛教修學,就像現在講叄個學位,是學位的名稱。世間有沒有佛?確確實實有,有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盡的人,那個人就是佛。你要是肯乾,你要能把這叄個東西斷盡,你現在就成佛了。凡夫成佛,跟諸位講,在一念之間。一念果然覺悟了,真的覺悟了,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個屠刀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屠殺你的法身慧命。佛才是真正的大道,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諸佛菩薩苦口婆心教導,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阿難說這個人『是人是非人』,「是人」是什麼?是個人的樣子,這句話意思很深,實際上他已經不是人了,不是人是什麼?叄途畜生!愚痴,他沒有智慧,『自作眾罪本』。註解裡面,我把這一句的意思念給大家聽,在九十四面第一行,我們從最後一個字念起:「雖外具人形,其實已失人格根本。」這就「是人是非人」。「儒家人格為仁義禮智信」,人格就是做人的資格、做人的條件,必須具備這個條件,這才是個人。佛家做人的條件是五戒十善,如果人把五常捨棄掉,把五戒十善也捨棄掉,這個人就不是人了。不是人是什麼?《左傳》裡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人棄常則妖興」,常就是五常,就像我們佛門裡面的五戒十善。如果不講這個,把這個丟掉了,他是妖魔鬼怪,他不是人,是個人的形狀,實際上他是妖魔鬼怪。

所以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妖魔鬼怪不是青面獠牙,讓你一看到就很害怕,妖魔鬼怪打扮得很漂亮,你看到都喜愛,你很容易上他當,妖魔鬼怪從這裡看。這個人不講仁義禮智信,不講五戒十善,這個人在我們佛門講是魔弟子,不是佛弟子。佛弟子最基本的一定把十善修好。不修十善,不順人道,他不是人道,現在看到他是個人的樣子,轉眼之間他就墮惡道去了,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往下我們看第叄段「各罪別報」,這是講的五戒,我們講破戒的果報。

【命盡往無擇。刀劍解身形。食鬼好伐殺。鑊湯涌其中。】

這一首是說地獄的總報。『命盡』,就是講前面這個人,「不信世有佛,言佛非大道」,造作五逆十惡,死了以後,「命盡」是死了以後,墮地獄,『無擇』就是無間地獄。下面叄句是說無間地獄裡面的果報,刀山劍樹。『食鬼』是指牛頭馬面,地獄裡面那些鬼族,這些鬼族一點慈悲心都沒有,見到這個罪人,他就殺害他。『鑊湯』就是我們常講的油鼎。地獄裡面的刑具太多太多,說之不盡,《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介紹的比較詳細,但是實在講也不過是千萬分之一二,哪裡能說得盡?無間地獄是地獄裡面所有一切刑罰同時都要受,不是一個一個受的,同時都要受。《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墮在無間地獄,他感覺自己的身體跟地獄一樣大,地獄裡面所有一切刑罰同時受。死了之後,業風一吹他又醒過來了,一天當中真是萬死萬生,確實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定要等他罪報受滿他才能出來。所以地獄的罪,決定不能造。世尊在《楞嚴經》裡面跟我們講六道,單單地獄這一道,佔一大段經文裡面二分之一。佛為什麼要這樣詳細說?那就是告訴你,地獄很容易進去,不容易出來,太苦了,警惕人千萬不要造地獄罪。可是我們看看現在人,造無間地獄的人確實很多,這些人正是經上所講的「可憐憫者」,他們的確無知,不知道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膽大妄為!這些事,諸位同修多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你就明白了,什麼樣的業因,感什麼樣的果報。底下一句:

【婬佚抱銅柱。大火相燒然。】

這是講邪淫的果報。這個銅柱是古時候講的「炮烙」,殷紂王那個時候制的這種刑罰。這個銅柱用火燒,全部燃燒起來之後,這個罪人叫他抱這個柱子,這是邪淫的果報。世間人哪裡曉得這個事情?你跟他講,他搖頭,他不相信,到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後悔莫及。地獄裡頭的刑罰,絕對不是閻羅王設定的,而是由自己罪業自自然然變現出來的。就像你作夢一樣,做的這些惡夢,惡夢不是有人造作,不是有人在那裡導演的,是你自己阿賴耶識裡頭潛意識變現出來的。下面一句:

【誹謗清高士。鐵鉗拔其舌。】

這是惡意毀謗賢善,前面講的賢人善士。這些人是世間的好人,他住在這個世間,他的德行、他的教化能夠利益一方,你惡意毀謗,障礙他勸化眾生,使許許多多眾生對他喪失信心,迷失了法身慧命,這個因果你要背。果報在拔舌地獄!下面這一首:

【亂酒無禮節。迷惑失人道。死入地獄中。洋銅沃其口。】

這是「亂酒」的罪報。諸位同修在此地一定要知道,五戒裡面殺盜淫妄是性罪,你犯了本身就有罪,你受五戒犯了罪,不受五戒還是犯罪。不能說我不受戒了,殺盜淫妄就沒有罪了,那你就錯了。但是酒這一條,你不受這一條戒,你沒有罪,受了你就有破戒之罪。但是你必須要曉得,酒屬於遮戒,遮是什麼?是預防的,怕你酒醉亂性,去造殺盜淫妄,用意在此地。我們仔細觀察,古今中外,凡是造殺盜淫妄造作罪業的,大概與酒都有關係,他酒喝多了,迷失了本性。

經文頭一句講得好,『亂酒無禮節』。佛家「不飲酒」是智慧,也就是說時時刻刻,用現代的話來講,保持你頭腦的清醒,你不要被迷惑了。酒是最容易迷惑人的,所以佛把它列入根本大戒,很有道理!但是酒的開緣很多,你生病的時候,特別是中醫,中醫裡面很多藥用酒作藥引,這可以用,為什麼?這不會醉的。酒可以做料理,菜裡面作配料,這個可以用,我們講料酒,你就記住,這是不會醉人的,不會有「亂酒」這種情形的。還有一種,幫住血液循環,年歲大的人,佛經裡面講七十以上,體力衰弱,血液循環不好,佛容許,開緣!用酒幫助你血液循環。

佛制定這些戒律通情達理,所以在什麼狀況之下是開戒,什麼狀況之下是破戒,你要搞清楚、搞明白。持戒對於佛制戒的因緣、制戒的道理,以及這條戒如何落實在生活當中,都要懂得。你要是不懂,就死在戒律之下,那也錯了。錯在什麼地方?錯在你非常執著、非常頑固,讓一些還沒有學佛的人看到你這個形象,不敢學佛,錯在這個地方。所以佛法教學活活潑潑,在在處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個道理我們要懂,一定要做出好的榜樣給人看。「亂酒」沒有節制,必定做出其他的重罪,所以失禮。『迷惑失人道』,人道,前面講的,儒家講的五常,佛家講的十善五戒,你都不能遵守,都違犯了。

『死入地獄中』,佛家講地獄、講餓鬼,種類很複雜。地獄不只一個,經典上講,種類就有七十多種;餓鬼道有叄十六種。每一個種類裡面,所受的罪輕重有差別。最重的是無間地獄,這是造五逆十惡罪。『洋銅沃其口』,這是洋銅地獄,把銅加溫到銅變成液體,「你不是要喝酒嗎?」銅汁當作酒,這些小鬼們請你喝酒。諸位想想,洋銅喝下去之後,整個內臟都燒壞掉了,他要去受這種果報,這個果報太可怕了。這些話記住,是真的不是假的,確有其事!我們要小心謹慎。再看末後這一首:

【遭逢眾厄難。毒痛不可言。若生還為人。下賤貧窮中。】

這一首是總結破五戒的苦報。前面兩句是講叄途之苦,地獄、餓鬼、畜生,說之不盡!後面這兩句,他在叄途裡面,罪受完之後依舊會得人身,為什麼?阿賴耶識裡面有叄善道的種子。惡報受盡之後,叄善道的種子起現行,這得人身。得人身他還有惡道的余習,殘餘的習氣,這個事情很痲煩!雖然得人身,依舊會造罪業,他有造作惡業的習氣;『下賤貧窮中』。

因此我們一定要知道,世出世間法,實際的真相是什麼?無非是因果報應而已。我們果然把這些事實看清楚、看明白,你就不會再造惡業了。不但不造惡業,我相信一個惡念都不會生,你會把阿賴耶識裡頭的惡緣統統斷盡。縱然有惡的因,沒有惡緣,這個惡的因不會現行,也就是說,不會有惡的果報。所以佛法不講因生,講「緣生」,道理在此地。這才叫真正有智慧,真正是個聰明人,我們應當要學習。再看下面的經文,「五戒別果」。前面是講破戒你所受的罪報,現在反過來給你講持戒:

【不殺得長壽。無病常康強。】

不殺生,得的果報是長壽。諸位要知道,不殺就是無畏布施,必須要做到蚊蟲、螞蟻小動物,都沒有殺害牠的念頭,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平常在家的同修們,廚房、洗手間,常常有蟑螂、有蚊蟲、有螞蟻這些小動物來騷擾,你要用慈悲心看待,決定不能殺害。你殺害,你跟牠結冤讎,你的果報折損你的壽命,你容易得疾病,有疾病纏擾。還得想到即使是小螞蟻,牠也是一條命,牠也貪生怕死,你殺害牠,將來你墮落成螞蟻,牠變成人,他也要殺你,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愈想就愈可怕。因此,佛教導我們,像廚房這些場所,保持清潔,整齊清潔,這些小動物自然就少了。同時我們要明瞭,要跟這些小動物好好的相處,牠到這兒來找什麼?來找食物的,來謀生的。像我們每天去外面工作,也是謀生,牠到你廚房來,牠是來謀生的,牠不犯死罪。我們應當有布施供養的心,幫助牠,常常照顧牠,牠有靈性,牠會跟你合作,不會來干擾你。我們平常被蚊子叮了一口,那個蚊子也是來謀生的,是來找東西吃的,牠來叮我們的時候,我們想想,我們是受過叄皈的佛弟子,受過菩薩戒的菩薩,那我們應當布施供養牠才對。你把牠趕走就錯誤了,你那麼吝嗇不肯布施,你再把牠打死,那個罪過就更重了。從這些小地方做起。

這些小動物確確實實有靈性,我們自己認真修善積德,會感動這些小動物。我們在《印光大師傳記》裡面看到,印祖七十歲之後,這些小動物再不干擾他了。普通一個寮房,裡面有跳蚤,有這些小動物,有蚊蟲、螞蟻這些東西,印光大師到那裡去住,這小東西你去找,一個都找不到,搬家了。這是什麼?善德的感化,牠尊敬好人,尊敬有道德之人,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我們在這些年當中,自己這樣作法,取得了很好的感應。我們在新加坡、在澳洲,居住環境的這些小動物跟我們都很合作,我們大家生活在一起,互助合作,絕不干擾。牠真聽話,真懂得我們意思。所以一定要跟牠溝通,決定不能有殺害的念頭,我們得的果報是長壽。

『無病常康強』,你一生不生病,健康強壯。新加坡有一位許哲居士,好像前幾天這邊電視台也介紹她,她今年一百零叄歲,一生沒有生過病。什麼塬因?不殺生。她告訴我,她是胎裡素,前世大概是個修行人,她母親懷孕懷她的時候就吃長素,吃葷腥東西她就嘔吐,她生下來就素食,一百零叄年!她自己稱,我認識她的時候是一百零一歲,她自己稱「一百零一歲的年輕人」!我仔細觀察她,頭髮白了,掉一個牙齒,其他的身體狀況跟年輕人完全一樣。現在每天照顧二十多位老人、窮苦的老人,她幫助他們。其實那些老人比她年輕多了,但是那些真的是老了,她那麼大年歲,她不老。我們要學!她不老的塬因是心地清淨,沒有自私自利,起心動念她都是照顧貧窮的人、生病的人。尤其貧窮生病的老人,一生伺候他們、照顧他們,得的果報我們看到了,這些人都是我們修行的好榜樣。她的生活非常簡單,她一天吃一餐,早晨喝一點流質、喝一點牛奶,晚上完全不吃,一餐吃生菜。告訴諸位,她不吃油、不吃鹽、不吃糖,所有一切調味東西她統統都沒有了,就吃生菜,身體那麼樣的健康。我們在飲食方面天天在挑剔,天天在講求營養,結果營養了一身的毛病,病從口入!心清淨,身清淨,她的生活環境清淨,妳到她居住的地方,雖然不是很好的房子,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喜歡讀書,很值得我們效法,值得我們修學。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叄十五集)

2001/10/9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35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九十七面第二行,我們看經文:

【不盜後大富。錢財恆自滿。】

這兩句就是說一樁事情。我們在這個世間,無論是在哪一個國家地區,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信仰,沒有一個不想發財的。提到賺錢大家都有興趣,真是不分國家種族。這個錢並不是我們用什麼方法賺得來的,那是不可能的,中國從前的人懂得,現在人懂得的不多。以前人知道是命中注定的,看相算命都看你有沒有財庫,你財庫裡頭有多少財。如果你命中有財,在這個世間經營任何一個行業那是緣,你都會賺錢,你財庫多你賺得就多,少就賺得少。如果命裡沒有財,用什麼方法都賺不到。不要以為別人經營這個生意很賺錢,你試試看,你跟他同樣去經營,你不見得會賺錢。可是世間人希求財富、希求聰明智慧、希求健康長壽,這些在佛法裡面都可以得到的,正是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佛是怎樣幫助你的?佛把發財的塬因告訴你,聰明智慧、健康長壽的塬因告訴你,你要去修因,有因必定會結果。如果你不懂得修因,妄求,尤其是非法的希求,是決定得不到的。所以世間求財、求長壽的人很多很多,究竟幾個人得到了?我們從這個地方冷靜去觀察。

佛在這個經上告訴我們,前面讀過的「不殺得長壽」,人心地慈悲,愛護眾生的生命,時時刻刻發心保護這些生命遇到危難的眾生,我們幫助他,讓他平平安安度過災難,這是屬於無畏布施,這是長壽之道。今天跟我們講「不盜」,這是屬於財布施。所以諸位同修一定要曉得,修財布施得財富,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佛在大小乘所有經論裡面常常教導我們,時時刻刻在喚醒我們,而我們不能夠接受,不能夠完全相信,於是也就沒有法子真正去依教奉行,所以果報不彰。我年輕的時候學佛,我對於經典裡面所講的話我相信,我依教奉行。早年我們有不少的同學、長者、前一輩的老和尚,見到我很多都感慨的說:「淨空法師人很聰明,可惜沒有福報,而且還短命。」這些話我聽多了,我自己也很相信。我也沒有求福報,我也沒有求長壽。選擇這個行業,出家這個行業,我跟諸位同修講得很多,這個行業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不僅僅佛教是社會教育,所有宗教都是社會教育。我們看看創教的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化眾生,講經說法就是給大家上課,每天八個小時,四十九年沒有休息過,這樣的敬業精神,自古至今找不到第二個,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模範。

「不盜」,範圍非常之廣泛。我們今天有許許多多同修從事於工商業,總希望找法律漏洞能少繳一點稅,我們叫漏稅。漏稅是盜戒,偷誰的?偷國家的。偷國家的這個罪可重了!國家的財物是人民所納的稅,納稅的人有多少,你的債主就有多少,你說這還得了!欠一個人的債好還,欠全國人的債這就難還。如果是僧團,那個痲煩更大,僧團叫十方道場,過去、未來十方世界所有出家人都有分。十方道場,要是盜這個道場裡面這些物品、錢財,那個痲煩就大了!佛在經典上講,你造五逆十惡罪佛都有辦法救你,盜常住物佛沒有法子救你,你就知道這個多嚴重。我們怎樣受持這條戒?要從內心裡面把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斷掉。對人、對事、對物,絕對沒有絲毫佔別人便宜的念頭,這條戒才能做得圓滿。不能有控制的念頭,不能有佔有的念頭,你會得大自在,你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

施財得財富,古今的例子太多太多了。財愈施愈多,絕對不要佔有,絕對不要把這些錢財存起來,那就錯了。錢財叫通貨,「通」是流通、活的,你要把它攢積起來,那就變成死的,死的哪來的福報?現在有很多同修都知道淨空法師很有福報,福報從哪來的?學佛之後天天布施。你們給我的供養,我一分錢都不收,統統拿去布施。這一次你們大家對我供養的這些錢,我們拿去做光碟,這四十個小時講完之後,我們從錄像裡面做光碟來流通,完全免費布施供養。我也不會問大家要錢。錢多,多做,錢少,少做,沒有錢最好,沒有事做。所以沒有錢最幸福。錢這個東西害人,你看看中國這個文字,「錢」字什麼意思?這裡有一堆黃金,那個地方兩把刀子伺候你,這就叫錢,要命的。所以趕快捨掉,就沒事了,就平安。這是『不盜後大富,錢財恆自滿』。下面這是五戒裡面第叄「不淫」,在家的時候不邪淫:

【不婬香清淨。身體鮮苾芬。光影常奕奕。上則為大王。】

「大」這個字可能是一個錯字,我們這個註解裡頭也有,應當是「天王」,這個意思才圓滿。我們能夠斷淫慾,你的心就清淨。心清淨,身一定清淨。心是身之主宰,你的身心清淨,外面的環境就清淨,境隨心轉。這幾天我收到一些傳真電子郵件,多半都是從美國、加拿大傳來的,問我「現在災難來了,怎麼辦?到哪個地方去躲避?」跟諸位說明,今天的災難是全球性的,一切眾生共業所感,躲不過!什麼地方最安全?你的心地清淨就最安全。縱然災難遇到了,也一絲毫恐怖都沒有,不驚不怖,這樣念佛決定往生。如果不念佛,沒有這個意願往生,你的心是安靜的,沒有恐怖、沒有驚慌,死了以後也生天,也是天人。最怕的是慌張、恐怖、驚嚇,這個痲煩大了,在這種心態之下,墮叄途。我們學佛能夠學到這一點,你這一生就沒有空過。這個世間很苦,有什麼值得留戀!

佛教導我們要發菩提心,要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個事情怎麼做?怎麼落實?首先要把我們惡的念頭放下,從這裡做起。哪些是惡的念頭?我們依照佛在經典裡面的教誨,殺、盜、淫這是惡的念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是惡的念頭,貪、瞋、痴、慢這是惡的念頭,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要把這些念頭放下。什麼是善的念頭?最善的念頭是念佛。我們平常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念頭最善,究竟圓滿!但是一般人不知道。我們在講席當中有詳細說明,說過多次,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為我們講經說法,「南無阿彌陀佛」是總題目,即使十方叄世一切諸佛為一切眾生說無量無邊的法門,也離不開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一句名號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總歸宿,這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這個道理很深、很廣,你要真正搞清楚、搞明白,那得要用一點時間,深入經藏。可是我們雖然搞不清楚、搞不明白,你要是真正肯相信、肯老實念,也有一定的好處。念久了你也自然就會明白,念久了得定,在淨宗講,得「念佛叄昧」,念佛叄昧就能開智慧,你自然就明白了。

但是要怎麼念法?諸位同修必須要記住,我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不是為我個人,為我個人是自私自利,你心量狹小,你念這句佛號功德很有限,能不能往生不可靠。應當怎麼念?我念這句佛號是為全世界苦難眾生念的,他們不會念,我代他們念,句句佛號都是為全世界苦難眾生,這個功德就大了。為什麼?心量大,量大福大,絕對不為自己。求佛菩薩保佑整個世界苦難眾生,不是為自己,不是為我一家,也不是為這個小道場,也不是為這個小地區。這樣念,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凡聖同居土,品位不高,為什麼?因為你心量不是真大,你才只包容這個地球而已。那別的星球?你就沒有代他念。這個地球不錯,別的星球沒有照顧到,科學家跟我們講還有星際戰爭,這個宇宙還是不太平。所以你就曉得諸佛菩薩他們念佛不是為一個星球、一個星系、一個世界,不是的!他們那一聲佛號是為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而念的,人家成就大了。「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有沒有學會?不僅僅念佛的時候我們的心量是這麼大,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都是用這個心量,這個心量是真心,諸位要知道,真心是沒有界限的,一有界限心量就小了。

所以我們中國老祖宗所造的這些文字,是智慧的符號,讓你在這個符號裡面看,你會開悟。我們常常見的「思想」,「思想」不是真心,「思想」是妄心,是某個人的「思想」,那就是某個人的妄想分別執著,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真的,思跟想沒有了,那就是真的。你看看「思」,思是什麼?分別,心裡頭畫了好多格子,分別了。「想」是什麼?心裡頭有個幻相、有個妄相,不是真心,真心沒有分別,也沒有虛幻的相。所以你把那個田字拿掉,把那個相拿掉,底下那叫真心。真心沒有界限,盡虛空、遍法界。所以才有一絲,完了,真心就變小了,小到最後夫妻兩個人都會打架,都不能夠包容,你說可憐不可憐!一般學術界講「思想」好,思想不是好東西,不思不想就好了。這個道理在佛門裡面講得很多,《六祖壇經》裡面所說的,惠能大師講「本來無一物」,這一句話意思很深。有一物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無一物是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惠明追蹤六祖把他找到了,本來是有意要害他的,結果想想人家真的是得道之人,念頭一轉,向他求法,他只教他「不思善、不思惡,正在這個時候,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一句話把他點醒了。凡夫跟聖人的差別就在此地,聖人沒有妄念、沒有念頭,真心離念。用真心就是聖人,用妄心就是凡夫。妄心是什麼?思想。你日常過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你用思想「我的想法、我的看法」,你是凡夫,諸佛菩薩沒有思也沒有想,差別就在此地。這是大道理。

如何把我們的心定下來?淨宗的方法就是教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好好去念、認真去念,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打掉,用這個一念代替所有的妄念。用這個方法,到最後這一念也沒有了,你就成就了。所以這一念是手段、是方法,不是目的。念到最後所有妄念都沒有了,只剩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也不要了,你就圓滿成就了。這個法子高明!

我們看五戒前面叄條,果報非常殊勝。即使沒有意思求出叄界,在六道裡面也是天人的果報。淫慾是屬於貪,貪瞋痴裡面貪這一分所攝的。殺生是屬於瞋恚,瞋恚佔的成分多。盜是愚痴,真正有智慧的人絕對不會做這個傻事情。再看第四條,第四條是戒妄語,不妄語你真正能夠做到。經文在九十八面:

【至誠不欺詐。為眾所奉承。】

現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互相欺瞞,這是錯誤的。我們對人,既然學佛了,就要聽佛的教誨,我們用至誠心待人。『至誠』,真誠到極處。也許有人說:「別人都欺騙我,我用誠心待人,那我不就是處處都要吃虧?處處要上當?」沒錯!這一生多吃一點虧、多上一點當,來生好。這一生不肯吃虧、不肯上當,來生是叄惡道,這個帳我們會不會算?這一生的時間短,縱然活一百歲也剎那之間過去了。我二十二歲到台灣,今年七十五歲,想到那個時候,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樣,時間過得太快了!所以聰明人要為來生著想,不要想現前,你的眼光看得遠、看得深。佛菩薩看得清楚、看得究竟、看得圓滿,聽佛菩薩、跟佛菩薩走肯定沒錯。我們不能告訴別人的事情,決定不是好事,要是好事哪有見不得人的道理?心地光明磊落,別人對我們誤會,不必放在心上;別人對我們的侮辱,甚至於對我們的陷害,也不必放在心上。要記一切眾生的好處,不要把一切眾生不善放在自己心裡,這個比什麼都重要。讓自己的心純善純淨,善淨到了極處,這個人就成菩薩、成佛,這才是一條光明的大道。

我們不能被世俗知見迷惑了,要常常親近佛菩薩。佛菩薩在哪裡?經典就是佛菩薩,常常讀誦大乘經典,依教奉行。所以真正做到至誠不欺,自自然然得到大眾的擁護。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助人者人恆助之。幫助別人對自己有真實的利益。我們不肯幫助別人,你就得不到別人的幫助。所以在家裡面要孝養父母,比什麼都重要!你要把這個盡孝,就是照顧父母、幫助父母,要做出很好的一個樣子,讓你的兒女看,讓你的親戚鄰居看,這是社會教育,無量功德!你的兒女長大了會孝順你。你對父母漠不關心,不能全心全力照顧,你的兒女看在眼裡,到他長大了,他是依教奉行,他對父母也漠不關心,為什麼?「你過去對你父母就這樣的!」他就學會了,你說關係多大!我們能照顧社會老人,將來自己老了,自自然然有一些年輕人來照顧你,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我們今天看到老人討厭他、嫌棄他,到你自己老了,年輕人看到你也討厭你、也嫌棄你,果報就在眼前,不遠!漸漸就輪到自己頭上來了。所以我們要想到自己將來有好的果報,現在先要修因。要幫助苦難的人,要幫助老人、幫助身體不好的人,一定要想到:「我將來要有這一天,也會有人幫助我。」我們不種這個因,將來這個殊勝的果報就沒有了。最後這一條:

【不醉後明了。德慧所尊敬。】

這是五戒最後一條「不飲酒」。酒最能夠迷惑人,讓人喪失智慧、失掉理智。酒醉之後亂性,他才造作許許多多的罪業。佛在經上常常勸導我們:「願得智慧真明了」。如何得智慧?世間人常講「遠離酒色財氣」,你就得智慧了。你要是迷在五欲六塵當中,你哪裡有智慧?你怎麼會不做錯事?做錯事在這一生當中所受的災禍,佛跟我們講叫花報,更重的果報在叄途,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夠不警惕。這一條戒雖然是遮罪,我們要知道它的過失、它的嚴重性,一定要遵守。『德慧所尊敬』,世間有道德的人、有智慧的人,他對你尊敬。下面這一首是總結:

【五福超法出。天人同儔類。所生億萬倍。真諦甚分明。】

就前面偈頌裡面來看,在這一段裡面,第一首不殺生,果報是長壽。第二首不偷盜,果報是富貴。第叄首不淫慾,果報是清淨。第四首不妄語,我們一般講你在社會當中建立良好的信譽,你有榮譽、你有信心。第五不飲酒,你有智慧。人能夠這樣的修行,自然身心清淨。心裡面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這是真正的幸福。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環境就清淨,大乘經上常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今天生在這個世間,這個世間人造不善業的太多太多了,而且造的非常嚴重,我們也不免受到連累。但不管怎麼說,我們與這個時代的眾生有共業。因此,我們自己也清楚,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是不是應劫而來的?也就是我們過去、今生所造的罪業,是不是在這個階段跟大家一同來受這個苦難?還是你救世而來的?你到這個世間來,看眾生太苦了,你發慈悲心來幫助他們。你到底是屬於哪個類型?就在你一念之間。如果我們迷惑顛倒,你是屬於前一類的。如果真正覺悟,你就轉入後一類的,我是來幫助這些苦難眾生,度過這個災難。念頭一轉,轉迷為悟、轉凡為聖。學佛就是看你能不能轉得過來!轉過來,那真的要效法佛菩薩。

你看看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他怎樣生活?那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示範。我們過最低的物質生活,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所表現的是斷惡修善、轉迷為悟,我們要做出榜樣來給人看。一個人明白了,他懂了、他體會到、他回頭了,一個人得度;兩個人明白了,兩個人得度。要讓這個社會大家個個都明白了,跟諸位說,諸佛菩薩也做不到;換句話說,度一個算一個,要有這樣的大願大行,一生當中永遠不改變。我到這個世間來是唱戲的、是表演的、是做樣子給大家看的,這就是菩薩了。從凡夫轉變成菩薩,轉凡成聖,都在一念之間。

學菩薩一定要修五戒,五戒是五福。告訴人,福怎麼個修法?世間人沒有離貪瞋痴,我們要是勸他把貪瞋痴放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沒有這個善根。為什麼?貪瞋痴放下他就成聖人了,不可能的事情!那要怎麼辦?我們要教導他以正當的方法得財富、得智慧、得健康長壽,教導他用正當的方法。絕對不是邪知、邪見、邪行能夠滿足你的欲望,那是造罪業,折損你的福報。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不知道事實真相,我們全心全力幫助他,給他講解、給他說明。我們這一生所作所為,就是學佛的一個好樣子。佛教導我們隨緣而不攀緣,普賢菩薩教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話意義很深,我們要細心去體會。依教奉行一定得福。千萬不要胡思亂想,你自己所想的決定是錯誤的。所以我們要放棄自己的想法、看法,放棄自己的成見。依什麼?依佛菩薩的教誨,這是我們現前這個階段要做的。經典裡面所說的是真理,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出而已。所以經典是自性的智慧德能,這一點一定要肯定,我們才會衷心感謝諸佛菩薩,他要不為我們說出,我們自己不知道。

所以你修五戒,你得五福。『五福超法出』,超出了世間,這五種大福超出了世間,『天人同儔類』。「五戒」是世間福德的真因,「十善」是生天必須要具備的條件。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他們的目的都是求生天堂。求生天堂要認真修十誡。他們經典裡面講的十誡,跟佛經裡面五戒十善的精神完全相同,所以十善是人天的必須條件。

我們中國人都知道,公平正直是為神。中國人對「神」這個字的定義是公平正直,這是神。天神個個都是公平正直的,你想討好他、巴吉他,他將來帶你生天,沒有這回事情!如果我們憑藉私心,跟他常常往來、常常供養、巴結巴結,將來他就帶我到天堂去了,這個天堂不能去!不是好地方,為什麼?天神、上帝不公平,他有私心,豈不是變成像我們人間黑社會的組織一樣,那還能去嗎?公平正直,所以只要我們具足上一個階層道德的水平,你一定就去了。天的道德水平比人高。人間得人身的道德水平是五戒,中品十善。天道是上品十善,再要往上去,十善還要加上禪定,也就是講要修清淨心,還要加上四無量心,色界天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你要具足慈悲喜捨、具足禪定、具足上品十善,這是生天的條件。不具足這個條件,你跟上帝關係再好,上帝也不能用私情帶你到天堂,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知道,天神都是大公無私。所以我跟天主教徒、基督教徒們常常在一起,跟他們這些宗教領袖、傳教師,我跟他們講:「我可以隨時到天堂!」這一點他比不上我,我可以隨時到天堂,天道裡頭的狀況我了解比他們多。我們具足這些條件,只是我們還不想到天堂,我們想到極樂世界。

『所生億萬倍,真諦甚分明』。「億萬倍」是講種善因得善果,果報不可思議,生生世世五福無量無邊。「真諦」就是講的五戒,五戒是真理,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好,我們休息幾分鐘。

(第叄十六集)

2001/10/9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36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九十九面,從經文看起:

【末世諸惡人。不信多狐疑。愚痴不別道。罪深更逮冥。】

向下有叄首,這是第五段「疑罪福果」。對於前面所說「種善因一定會得善果」,對這樁事情生起疑惑。佛在經論上常常告訴我們,菩薩對於「疑惑」是他修學最大的障礙。菩薩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凡夫!因此「疑」是根本煩惱。你看看貪瞋痴慢下面就是疑,對於聖教的懷疑,這一樁事情我們都有。怎樣把疑根拔除?那一定要懂得多問,學問!要斷疑才能夠生信,這一點很重要。換句話說,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有疑惑的地方,特別是對於我們修學產生障礙了,必須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疑惑破除,我們才能夠精進不煺。

阿難尊者在此地告訴我們,『末世諸惡人』,前面講的「五濁惡世」,造作十惡業的人非常之多,特別是對於佛法。『不信多狐疑』,在動物裡面,狐狸疑心最重,我們稱多疑的人都用牠來做比喻。「狐疑」,這個對於我們修學造成嚴重的障礙。世尊在滅度之前,教給我們「四依法」,實際上對於末法時期之狀況,他老人家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因此,我們學佛必須遵守世尊在這部經典裡面教導我們的,第一個要求明師受戒。我們依止一個好的老師,對這個老師決定沒有疑惑。如果對老師稍稍有一點疑惑,我們的損失那就太大太大了,為什麼?你不能夠親近明師。不能親近明師,你一定會受世俗邪知、邪見、邪行的影響,必然的道理!不知不覺你就誤入歧途,你走錯路了。所以學佛,頭一個是跟一個好老師。這個好老師即使是釋迦牟尼佛再來,我們現在世間人毀謗佛的人都很多,現在世間人對佛、對菩薩都沒有看在眼睛裡面,「你這個好老師算什麼!」必遭毀謗。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太平常了,我們一定要了解,要不受影響,我們自己才能成就。

我往年親近叄個老師,真的都是善知識。而在我面前造謠生事的多!我聽了,我一句反駁的話都沒有,為什麼?這些造謠的人沒有親近過老師。罵方東美先生的人,沒有親近過方東美先生;說章嘉大師是政治和尚那些人,也沒有親近過章嘉大師;說李老師是是非非那些人,也沒有親近過李老師。那個話怎麼能聽!我們要懂得他造謠生事的目的何在。受傷害最大的不是別人,聽信謠言是我們自己。所以我們自己決不能輕易的聽信謠言,古人講「謠言止於智者」,你是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你就不會輕易聽信謠言。當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做進一步的調查,他所講的這個事情,真實性、可靠性有幾成?想一想他的用意何在?無非是障礙你,讓你離開這個老師,不要跟他學,「他有什麼了不起!」這些人自古以來太多太多了!斷眾生的法身慧命。他造的這個罪業來世得愚痴果報,那很可憐的!我們稍稍有一點智慧、有一點定力,不受他的影響,我們才會有成就。自古以來,我們知道這些事情很多,在現代社會更多更多了,沒有法子預防,完全靠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自己要有高度警覺。這些人破壞善人、破壞好事、破壞人修學。

『愚痴不別道』,「別」是辨別,他沒有能力辨別世出世間的大道。我們在前面所說的「心量窄小」,完全是為了滿足他自己的利益。我們今天要學佛,起心動念我講最低限度要想到整個世界眾生的利益,決定不想自己。如何能讓這些道德之人、善師,能夠發揮他們的德能幫助整個世界?要有這樣的心量,要有這樣的存心,那就無量功德。千萬不要念念都想到我自己、我們這個小團體、我這個小道場,這個錯了。我們這個小道場能不能為全世界眾生提出真實的貢獻、最圓滿的貢獻?我們有沒有這樣想?有沒有這麼去做?

世出世間的善事好事,第一等的好事是什麼?培育人才,這是第一等的好事。如果後繼無人,他自己這一生做得再好、再圓滿,他死了,他的成就等於零。所以中國古人常講:「不孝有叄,無後為大」,你家庭要有繼起的子孫,你在社會上任何一個行業,要有繼起的人才,希望下面這一代超過我們這一代,這個社會才有進步,人民才有福報。如果這一代不如上一代,那就煺步,人民要受苦受難。培養人才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善事。如果我們這個地方沒有人才,別的地方人才要不要?要!我們為全世界,不是為這個地區,所培養的人才是為全世界人造福。我們這裡沒有離開世界,也包括在其中。心量不大怎麼行?小心量永遠沒有出息。

第二等大善事,是要把佛陀的教誨,教導一切苦難眾生,這是屬於第二不是第一。在古時候,要達到這個目的只有多辦學校。諸位要知道,佛家的寺院庵堂在從前是學校,每天正常的作業是教學八個小時、修行八個小時,修行總不外參禪念佛。如果是用禪宗的方法修行,坐禪八個小時;用念佛方法,念佛堂八小時。一天十六個小時的功課密集薰修,你沒有時間去打妄想,才能培養你的戒定慧。如果不是這樣密集薰修,這個妄想分別執著永遠不會斷。妄想分別執著在,你是凡夫不是聖人,你不能成就。所以從前寺院庵堂是學校,跟現在不一樣,現在是寺廟,「廟」是什麼?廟是跟鬼神往來。從前是屬於教學的。所以佛教變成宗教了,佛教塬本不是宗教,是社會教育,現在變成宗教,很可悲!宗教是屬於迷信,教育破迷開悟,我們要有能力辨別、要懂得。今天破壞正法的人多,我們念這首偈子感慨萬千。『罪深更逮冥』那就是他的前途愈來愈黑暗,為什麼?造作的罪業愈來愈嚴重。我們看底下一首:

【蔽聖毀正覺。死入大鐵城。識神處其中。頭上戴鐵輪。】

底下這兩首是講疑惑而障道,他所得的果報。『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障礙」,蒙蔽聖教、蒙蔽天良,對自己來講是蒙蔽自己的良心,對別人來講是蒙蔽他聞法的機緣。『毀正覺』,佛法是正覺。造這樣罪業比殺人罪還要重,殺人身命這個罪已經很重了,斷人慧命比殺人的身命這個罪不知道要重多少倍!『死入大鐵城』,這個大鐵城是地獄。當然你入地獄不是這個身體去,什麼去?神識去。佛家叫神識,我們世間人叫靈魂,實際上那個魂決定不靈,說「靈魂」是說得好聽,決定不靈。魂是迷惑顛倒,迷魂,它不靈!孔老夫子在《易經》裡面講得好,他叫「遊魂」,這個說得很有道理。為什麼?神識它不穩定,活動速度非常快速,它不穩定,所以稱遊魂是非常有道理。「遊魂為變,精氣為物」是孔老夫子說的。『識神處其中』,在地獄裡頭受罪。『頭上戴鐵輪』,這個「鐵輪」諸位總是要記住,都是火燒得紅紅的給你戴上,你就曉得這個刑罰之苦,地獄是一片火海!

【求死不得死。須臾已變形。矛戟相毒刺。軀體恆殘截。】

『求死不得死』,無間地獄的人,命無間,死了,風一吹他又活過來了,活過來再受,一天當中萬死萬生,真的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要受這個罪業,受這種果報。『須臾』是講時間短暫。『變形』,無間地獄的罪人感覺到他的身體跟地獄一樣大,地獄有多大,他的身體有多大。地獄裡頭是化生,這裡面所有一切的刑罰他同時受,不是一個受了再受第二個,不是的,同時受。這個狀況我們很難想像,大家念《地藏菩薩本願經》就知道,《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得詳細。

『矛戟相毒刺,軀體恆殘截』,這是講他受這個果報的狀況。地獄從哪裡來的?本來沒有。不但地獄本來沒有,跟諸位說,六道本來也沒有。不但六道本來沒有,十法界本來也沒有。本來有的是什麼?一真法界,那是本來有的。十法界、六道、叄途地獄,到底是怎麼回事情?佛在《金剛經》上講的妙極了!「夢幻泡影」,說得好!所以十法界是夢幻泡影。就像我們晚上睡覺在作夢一樣,夢中在地獄裡面受許許多多苦難,這一覺醒來,地獄就沒有了。「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我們現在在十法界、在六道做大夢!什麼時候夢醒了,你就成佛。夢醒之後,十法界沒有了,大千世界也沒有了,這個時候是「一真法界」。我們在《華嚴經》上讀到,一真法界最低的地位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是真的。所以十法界是幻化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給我們講的真話!既然曉得一切相都是虛妄,有什麼好執著!有什麼好分別!有什麼好打妄想!所以你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你在夢中也很自在。在夢中真的醒悟過來,「我現在是作夢」,這個夢就很自在,夢裡頭有樂可以享受,夢裡頭有苦,苦完全可以不受。問題現在你在夢中怎麼喚你也醒不過來!你不知道自己在作夢,苦就苦在這裡。

地獄是幻化的,沒有造地獄的罪,你決定找不到地獄。地獄在哪裡?沒有。你造這個罪業,這個境界就會現前。佛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心想生」,這句話重要。「從心想生」,你心裡面想的是「貪」,貪財、貪色、貪名,甚至於學佛貪佛法,還是貪!貪心是餓鬼,你將來現的境界是鬼道。瞋恚是地獄,嫉妒瞋恚將來變現出來的境界是地獄。愚痴是畜生。為什麼要想這些?既然「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為什麼不想佛?淨土宗的方法高明,叫你想阿彌陀佛,天天想他、天天念他,不知不覺阿彌陀佛的境界現前了,就這麼個道理。阿彌陀佛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六道裡頭沒有阿彌陀佛,十法界也沒有,這個方法妙極了!

因此,我們確實要有一點智慧、要有一點聰明,絕對不把世出世間不善的事情放在心裡。你想不善你錯了,你想不善你就已經造不善業了,不善的果報就會現前。所以在這裡徹底做一個改變,我們只想世出世間的善事,決定不要把別人不善的事情放在自己心裡頭,把自己的善心糟蹋掉了,這是世間最愚痴的人,這是佛經裡面所講的「可憐憫者」。再壞的人、再不好的人,他也會有一兩樁好事,我們想他的好事不要想他壞的,修行從這裡下手。絕對培養自己的善心,培養自己的清淨心,心清淨、心善良我們的言行當然就清淨善良,這個重要!才不至於變現出極其惡劣的境界,地獄是極其惡劣的境界。這叄首偈我們就說到此地。請看底下這一首,這是第六段:

【奈何世如是。背正信鬼神。解奏好卜問。祭祀傷不仁。】

文是接著前面所說的。阿難感嘆:奈何世間到這種樣子,濁惡到現在這個樣子。許許多多的眾生,違背了正教,他相信鬼神。鬼神裡面也有正知正見,但是邪知邪見的不少,實在講跟我們人間差不多。鬼神福報比人大。正知正見的這些鬼神,許許多多也都是佛弟子,我們在大經上常常讀到,十地菩薩從初地到法雲地,他們常常被這些天神、天王禮請在天宮裡面講經說法。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佛在經典裡面常說。可是天上也有許許多多不接受佛陀教誨的,那些隨順他們邪知邪見,這些鬼神也作威作福,我們現在這個世間很多。我相信每位同修你冷靜觀察你會看到,我們常常遇到。現在所謂的鬼神附身,還有在台灣駕乩扶鸞,這些都是鬼神。鬼神裡面有善的、有不善的,善的也許對你有一點小幫助,你有疑難他幫你解決,但是大事就靠不住。我們要信聖賢教誨,不要相信鬼神。鬼神所說的如果與佛陀教導我們的相應,我們可以相信他,他說的沒錯,佛也是這麼說。如果他所說的跟佛經裡面所講的是相反的,我們決定不能相信,相信就錯了。這是一個標準。從前我跟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滿清亡國亡在扶鸞上。慈禧太后不相信正教,國家大事都扶鸞,鸞壇上決定,把一個國家前途毀掉了,這是最好的例子。慈禧太后背正信鬼神,她搞這個,搞迷信,最後把國家亡掉了。

『解奏好卜問』,這是道教一些法術。「卜問」前面都跟諸位說過。『祭祀傷不仁』,祭祀鬼神一般都是殺生,殺生祭祀這是錯誤的。如果這個鬼神他歡喜血食,歡喜吃這些動物,我們講這個經,在開端跟諸位介紹譯經的安世高大師,曾經跟諸位報告過,他的一個同學以後墮落了,墮落在畜生道,做龍王去了,水神。龍王一般人祭祀都是殺生祭祀,瞋恚心很重,福報享完之後,他知道決定墮阿鼻地獄,造的罪業太多了。還好他還有一點善根,他去求安世高,去求這個老同學來度他、來幫助他,安世高救了他。這個故事前面跟諸位說過,不再重複了。善神祭祀我們都用素食,素食也不要做成動物那個樣子,什麼素雞、素鴨,你看看你那個殺生的念頭還沒斷,這是錯誤的,都有罪過!這個結罪是從起心動念處結。

佛教導我們從他的名號,諸位要曉得,佛菩薩的名號是他教學的宗旨,他教我們什麼?就在名號上。「釋迦牟尼」這是梵文、古印度的話,它的意思是仁慈清淨,「釋迦」是仁慈的意思,佛看到我們這個世間人,人與人之間缺乏仁慈,所以用這個名號;這個世間人自己的心不清淨。這是兩大病根:對自己不清淨、對別人不仁慈,所以用這個名號。讓你聽到這個名號、看到這個名號,就要想到:「我對人要仁慈,對自己要清淨。」而釋迦牟尼佛自己做到了,他以身作則,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我們對於一切眾生有沒有慈悲心?有沒有愛心?是不是真正的做到真誠的恭敬、真誠的愛護、真誠的協助,有沒有做到?做到了,「釋迦」這兩個字對我們就產生作用了。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無論過什麼樣的生活,那是自己過去生中所做的業不一樣,無論是貧賤或者是富貴,都要修清淨心。對富貴決不為富貴所染污,對貧賤也不會對貧賤厭惡,心永遠保持清淨平等,「牟尼」兩個字我們落實了。「名號」都是教學的意義。

所以祭祀,在中國特別是祭祀祖先,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決定不殺生祭祖。殺生祭祖,殺業的責任加在你祖先的頭上,這個對不起他,我們今天為什麼要殺豬、殺羊來祭祀?為祖先,這個帳算在他頭上,他那個罪已經很重了,還要去加重它,這錯誤的,大不孝!所以可以改成素食,祖宗、鬼神都會生歡喜心,你做對了!底下這一首:

【死墮十八處。經歷黑繩獄。八難為界首。得復人身難。】

『十八處』就是平常講的十八層地獄,這是大地獄。比這個更重的,那就是無間地獄。十八獄就是《地藏經》上所講的,這裡面有刀山、劍樹、沸沙、寒冰、鐵磨、烊銅,都在這些地獄之中。『黑繩獄』是就形相上來講的,這個罪人,地獄裡頭這些小鬼拿著繩索量罪人的身,一寸一寸的量,量好之後一寸一寸的鋸,像鋸木頭一樣的鋸,受這種刑罰。我們能想到這種痛苦,痛苦實在講就像凌遲處死。

『八難為界首』,前面說過叄途八難。這個意思是講一切眾生見佛聞法有八種障礙,這八種障礙,障礙了許許多多眾生學佛聞法的機會。所以佛在經上稱這八種障礙叫「八難」,你要遇到了,你遭難了。所以這個「難」是個比喻,比喻得好。人接觸到佛法,實在講你就得到解脫的機緣。我們一般講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這個機會你遇到了!不容易得到。你一生接觸不到正法,縱然有善根,你是個好人,在這一生當中解脫的機會你沒有遇到。所以佛在經上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個話是真的。學佛的人雖然多,都以為自己遇到佛法了,其實不一定,為什麼?現在這個世間假佛法很多,仿冒的,現在市面上假鈔票都好多,假的很多。你要有能力辨別,那是真的、那是假的。遇到真的,你能不能相信?這頭一個條件。信了之後你懂不懂?這個經典裡面的意思,你能不能理解?「我相信」,相信,這個經義不了解也沒用處,你無從下手。經義明白之後,你有沒有照做?你要是不能把佛經裡面的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把佛經裡面的教訓,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佛法的殊勝好處你還是得不到。一定要變成自己的,我們自己才受用到。這才叫真正學佛,學得跟佛一模一樣,那你就成佛了!學佛學的不像佛,那就錯了。

所以頭一個想想:「佛存的是什麼心,佛用什麼心待人,佛用什麼心對待自己?」我們從這裡學。佛對於一切眾生大慈大悲,這個慈悲稱為「大」,沒有條件的,不附帶任何條件,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這是佛的心。佛對待自己清淨無為,一個妄念都沒有,那是佛對待自己。我們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有妄想,這錯了。佛沒有妄想,佛沒有分別,佛沒有執著,我們要學他。學的方法很多,八萬四千法門。「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很多很多,不能不懂。一定要斷惡修善,你才能拈除學佛聞法的障礙。此地說造作惡業的眾生,受地獄的苦難。

「界首」,界是差別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八難為種種差別因緣之首」,也就是說,是種種使你沒有機會學佛、沒有機會聞法的首要因素。你要恢復人身,從惡道裡面出來再得人身,不容易!佛在經上講得人身機會非常非常之少,可是有很多同修聽到這個話不以為然,為什麼?世界人口在膨脹,怎麼說得人身機會這麼難?這些人從哪裡來的?我遇到很多人向我提這個問題,這些人是他方世界移民到地球上來的,是這麼回事!為什麼這麼多人要移民到地球?地球上現在有大災難,他們要來受這個大災難,統統來了。

由此可知,我們的生活空間很大,這個一定要知道。他方世界的人可以到地球上來投胎,地球上的人死了之後,也會到其他世界去投胎,生活空間大,不限於這個地球。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不在這個銀河系,那個世界距離我們這個銀河系相當遙遠,我們到別的星系去了。也有不少諸佛菩薩從他方世界到地球上來應化,我們現在說他作外太空的人。不管怎麼個說法,大致上都差不多。所以要知道生活空間非常大。因此,我們起心動念要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著想,念念之中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祈福,其他宗教裡面講祈禱。我們修福決不是為自己,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自自然然包括自己在裡面。常常想著眾生苦,我們要代眾生受苦。

一切布施裡面,法布施最殊勝。我們要效法佛菩薩,把如來正法介紹給大眾,我們知道多少介紹多少,不知道的不說。孔老夫子講得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我們求學、教人的時候總塬則。不可以強不知以為知,自己不知道的,你要想愛面子、欺騙眾生,那就錯了。不知道,老老實實就說:「這個我還沒有學過,我還不知道,你另請高明。」這是正確的,絕對不是恥辱。強不知以為知那是過失,那是有罪過的。今天時間到了,講到此地。

(第叄十七集)

2001/10/9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37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一百零叄面倒數第四行,從經文看起:

【若時得為人。蠻狄無義理。痴駿無孔竅。跛躄啞不語。朦朧不達事。惡惡相牽拘。】

這六句,一首半的偈頌,是說明從叄途罪報受完之後再得到人身,他還帶著惡道的習氣,我們一般講他還帶著餘罪、餘殃。所以縱然得人身,又來到人道,他的惡習氣很多,惡緣也多,在這一生當中常常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遇到一些凶災。這是阿難尊者非常感嘆的為我們說明事實真相。這些人從地獄裡頭出來,他再能得人身,『蠻狄』,這是生在沒有文化的地區;換句話說,他沒有機會受到教育,不懂得禮義。

下面這是形容詞,『痴駿無孔竅』,這個「駿」字應該是個錯字,「痴駿」講不通,應該是個「騃」,我們註解裡頭有,在一百零四頁第七行,我們把它註明。佛經以及古書,如果發現有錯字,我們不能夠把它改動,這是個常識,也是個規矩。如果我們隨便把它改動,這個人看到他覺得這個字不妥當他改一下,我們也改一下,到最後經典流傳下去,問題就嚴重了,所以古人這個方法好,保持經典的塬文,有疑惑你註在旁邊,塬文不動,這個方法非常之好,我們應當要學習的。『痴騃』就是我們講的痴呆。『無孔竅』是形容有眼不能辨別是非利害,有耳聽不懂聖賢的教誨,說的這個意思。

『跛躄啞不語』這是我們一般講殘障,世間事無論大事小事都有因緣果報,決定不是偶然的,這些事例古人講得很多。如果我們細心觀察我們自己生活周邊的環境,慢慢的你就能覺悟。因此我們自己一定要存好心,真誠清淨平等慈悲,要說好話、要行好事、要做好人,種善因必定得善果;造作不善的因,希求得善果,沒有這個道理,佛經裡面常講「無有是處」,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朦朧不達事』是這個人煳塗,對於一切事理不通達。因此,他念頭惡、行為惡,『惡惡相牽拘』,惡因感惡果,惡果又促進他造惡業,他心不平,不平他就有怨恨,怨天尤人,這樣的因果循環,前途非常可憐!這樁事情我們在《地藏經》上看到。實在講,鬼道裡面、地獄道裡面有菩薩,不是沒有好人,《地藏經》上講的無毒鬼王,那就是菩薩示現的,他們在惡道幫助這些苦難眾生,教導他、勸化他,他能夠聽、能夠接受,一念懺悔就離開惡道、得人身。可是在人間沒有多年,他又回到老地方去了,讓這些菩薩看到搖頭:「你怎麼剛剛出去沒幾天又回來了!」道理就在此地,「惡惡相牽」。所以脫離惡道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我們一定要有緣分接受聖賢的教導,自己能信、能解、能行、能證,這才能超出惡道。我們看下面這一首偈:

【展轉眾徒聚。禽獸六畜形。為人所屠割。剝皮視其喉。歸償宿怨對。以肉給還人。】

這就是講的「還債」,還債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佛在經上為我們說明這樁事情,「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互相食啖。佛菩薩眼睛裡看到這是很悲慘的一樁事情,世間人不知道,一切眾生跟我們都有宿世因緣。佛說法,我們最佩服他的,他不是說:「只有我說的是真的,你們一定要順從我、要聽我的。」佛不是這個說法。佛說:「我說的都是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你們可以證實。」到你自己證實了,才知道佛說的話句句是實話。所以佛教人,任何一部經典修學的四個次序:「信、解、行、證」,證明,證明佛所講的是真實的,所以佛法是可以求證的,佛法是可以質疑的,你有疑問儘量提出來。最後,佛教你修行的方法,你能夠證明六道十法界,然後你把宇宙之間一切事理的真相通達明瞭,這個人我們就稱他作佛、稱他作菩薩,所以他不迷信。

要怎樣證明?現在科學的精神最值得人讚嘆的,科學事事都要求證,這是值得人讚嘆的。六道輪迴、十法界,科學對它沒有辦法。科學家很聰明,發現了宇宙之間確實是不同維次空間構成的,現代科學家已經證明確確實實有十一種不同維次空間存在。從理論上講空間維次應該是無限的,現在被證實有十一度空間。我們生活在叄度空間,科學家在想辦法怎樣突破空間維次?如果能突破空間維次,我們的眼界就大開了!佛經講的天道跟我們是不同維次空間,鬼道跟我們也不同維次,地獄道跟鬼道也不同維次,科學家到今天還想不出方法。

這個方法在宗教裡頭有,佛教裡頭有,印度教裡面有。印度教歷史悠久,現在世界上公認的,大家都承認的,它的歷史有八千五百年,我們佛教才叄千年。它用什麼方法來突破?用禪定,這個方法是正確的。古時候印度教稱婆羅門教,佛經裡面常常提到的,他們修禪定,突破之後,於是天人生活狀況他們見到,餓鬼、地獄他們也見到,這在佛經裡面講「現量境界」,這個不是推測的,不是用數學推算出來的,是你親自見到的。於是,六道輪迴不是佛講的,是婆羅門教講的,他們知道得很詳細、很清楚。但是六道怎麼來的,他就不知道,怎麼形成的?換句話說,這些大宗教家們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釋迦牟尼佛出現在印度,幫助他們把六道輪迴的由來說出來。

不但是六道、十法界,也就是無量的不同維次空間,怎麼形成的?佛講是一切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所謂「禪定」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恢復到清淨心。你的心愈清淨,突破的層次就愈大,得一小小的清淨能夠突破一兩層。所以許許多多人相信鬼,他跟鬼打交道,這個是什麼?最容易突破的,小小一點定功就可以了。天,天有二十八層,你的定功愈深,你突破的層次愈多,佛把這個道理說出來了。這些現象,真相是什麼?《金剛般若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真的。包括我們現前這個人間不是真的,都是屬於夢境,「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可是你迷在夢境裡面,把這個境界當真,你就有苦有樂,你就有感受;了解事實真相之後,這個受就沒有了。佛家講「受」,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六道凡夫有,明白的人、覺悟的人他沒有。「苦樂憂喜捨」,不是正受。「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常享受是這五種受都沒有了,那個受是正常的,這些經論裡面講得很多。

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在這裡面,欠命的要還命。『六畜』,這些畜生,現在包括野生的,牠以肉供給別人,供給別人是還債的,過去他吃別人的,現在人家要吃他。欠錢的要還錢。所以諸位真正了解事實真相,在這個世間說是「哪個人吃了虧,哪個人佔了便宜」,沒有這回事情,那是假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這一生佔別人的便宜,來生必定要吃虧。冤冤相報,互相酬償,這才是事實真相。

底下這兩句:『為人所屠割,剝皮視其喉』,這是講畜生被殺的時候那個狀況。『歸償宿怨對』,這是說明塬因,為什麼牠被殺?為什麼牠的肉供養這幾個人?都是有塬因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都有因果報應,絕對不可能說是沒有塬因。就是在戰爭當中死亡的,也都是命裡註定,絕對沒有一個人是冤枉的,橫死都沒有冤枉,然後你才曉得業因果報之可畏。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懂得遠離惡業、勤修善業。再看最後這一首:

【無道墮惡道。求脫甚為難。人身既難得。佛經難得聞。】

無道。在本經,本經是教導初學,學佛從哪裡學起?從這本經學起,這是佛教入門的教科書。不管你是學哪個宗派,顯教也好、密教也好、大乘也好、小乘也好,從這部經學起。現在學佛,我們知道,許許多多學佛學了幾十年都沒有成就,塬因在哪裡?他躐等了,他沒有按次第去學習。像讀書,七、八歲的小朋友應該上學了,上錯了學校,上到哪裡去了?他到台灣大學念書去了,念了幾十年都畢不了業,為什麼?他沒有國小、中學的基礎。我們學佛不能成就,塬因就在此地,大家把國小、中學疏忽了,一下就入了佛教大學,你自己的程度是幼稚園的程度,忽然到了佛教大學、到了佛教研究所,搞一輩子都不能成就,塬因在此地。這個事情不能躐等,躐等的人是什麼人?天才兒童:我們要問問:我們是不是天才兒童?不是天才兒童一定要按部就班。這是從前李老師為我們初學的人選這部經典,選得好!我們從這裡奠定基礎。『無道』,這個「道」是什麼?就是叄皈、五戒、十善業道,而且的指十善業道。十善業道是根,你沒有十善業道,在儒家講你失掉倫常道德,佛家講的你沒有修十善業道,你必定墮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墮惡道容易,出來可不容易,這前面說得很多了。

『人身既難得』,得人身這個機緣很少。得人身之後最可貴的是聞佛法,經典裡面所說的,菩薩示現成佛,在十法界裡頭只有在人間示現成佛,其他的法界沒有。沒有聽說哪一個菩薩在天上成佛?沒有。也沒有聽說哪一位菩薩在叄惡道示現成佛的?沒有。一定示現在人間,這什麼緣故?人道苦多樂少,是一個最好的修學環境,佛一定在這裡示現。天上樂多苦少,發心修行的不多,他生活過得很快樂,他認為這個沒有必要,佛菩薩雖然也常常在天上講經說法,聽眾不多。叄惡道太苦了!所以說「貧窮學道難」,他一天叄餐都混不飽,哪有時間坐在這裡聽經?所以能夠教化最好的環境是小康之家,他足以能夠維持溫飽,他也不太富有,這樣的人容易修學。人道就是在六道裡頭的小康之家,佛必須示現在這個地方。

但是話雖然是這麼說法,佛示現在這人間機會不多。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天叄千年了,下面一尊佛諸位都曉得是彌勒佛,彌勒現在是菩薩,將來他會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我們還要等多久?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還需要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麼長時間裡頭沒有佛!所以能夠遇到佛,這個機會太少太少了,佛法難聞!我們今天命運還算不錯,釋迦牟尼佛雖然不在世了,他的法運還在世間,佛滅度之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住在這個世間是一萬二千年,所以往後還有九千年。我們學佛的同修一定要明瞭,為什麼?其他很多宗教都講世界末日,你相信基督教的、你相信回教的,他們經典裡面都講世界末日,世界末日是哪一年?就是今年。所以他們問我,我說:「佛沒有這個說法,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日子還長得很。」但是這個世間災難肯定有,災難怎麼來的?眾生不善業感召來的。全世界到任何地方我們冷眼觀察,眾生都造惡業,身造殺、盜、淫,口造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心裡面都充滿貪瞋痴慢,造惡業,這個惡業是加速度在增長,這個現象太可怕了,惡因加上惡緣,惡的果報當然現前。

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常常檢點,思惟自己的過失,每天都能發現自己的過失,這在我們佛家講「這個人開悟了」。所以悟是知道自己的過失,天天反省。把自己過失改過來,這叫做修行,這叫功夫。什麼功夫?把自己過失改過來。天天去找自己過失,自己過失找不到,看別人的,別人是一面鏡子。看別人過失,不要把他的過失放在心裡,也不要去說他,你要放在心裡、說他,那就把別人過失變成自己的過失了,這虧吃大了。應當怎麼看?看到他有過失,像一面鏡子立刻自己反省「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是個很好的方法,人看別人的過失容易,看自己的難。所以用別人作一面鏡子,常常照見自己的過失。我們天天改過、天天自新,這叫做真功夫,這個人叫做真修行。果然用這種功夫,不必很長的時間,叄年,你一定得諸佛護念,一定得到龍天善神擁護你,為什麼?你是世間真的善人,我們經典前面講的「道德之人、善師」,叄年就成就了。

一天不知道自己過失,一天不曉得改過,我們這一天空過了,那叫真可惜。我們要把這樁事情,當作自己一生最大的事情來做。諸位真的這樣作法,你的果報決定是災消福來。縱然過去造作種種不善,不善的因在阿賴耶識裡頭,那個沒有法子的,那是拿不掉的,天天改過、天天自新,你把惡的緣斷掉了,縱有惡因不會起現行,也就是惡的果報不會來,災就消了。天天做善事、天天增長自己的善緣,我們阿賴耶識裡頭有善根、有善的種子,善種子遇到善緣,你的福報不就來了嗎?災消福來,不是佛菩薩給你的,也不是上帝鬼神賜給你的,是你自己修得的。這是肯定靠得住,不是從外來的,自己修得的,一定要懂這個道理。所以遇到佛法不容易,遇到之後要真修。這一部經典,希望同學們至少要用一年的功夫,我們學習的時間學成是一年。你學佛頭一年,你每天讀這部經,你去探討經典裡面教你的這些道理、修學的方法,從這個地方奠定基礎。有這個基礎了,這好比是一年級的課程,我要用一年的時間把它學好,然後明年才可以升二年級。不用一年時間學,你是聽聽沒有用處,一定要認真去學習。再看下面這一段:

【世尊為眾祐。叄界皆蒙恩。敷動甘露法。令人普奉行。】

這是讚嘆釋迦牟尼佛,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世尊』,這個「尊」,就是現在所說的尊重,為世間人所尊重。他為什麼會被世間人尊重?他確確實實保佑世間人,他用什麼來保佑世間人?教學,諸位一定要懂這個道理。不辭辛勞!世尊示現成道之後,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這四十九年每天教導大家,為大家上課,講經說法是上課,每天八個小時,四十九年沒有一天放假,這樣敬業的精神足以為我們世間人做榜樣。我們今天也選擇了這個行業,追隨釋迦牟尼佛,我們現在一天才講四個小時,四個小時如果覺得累了,那對釋迦牟尼佛很慚愧,那怎麼對得起!他講八個小時。教化的對象、教化的範圍是叄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我們今天在此地上課,我們這個講堂裡面,我們要問:有沒有欲界的天人?有沒有欲界的鬼神?有沒有色界的天人?跟諸位說,肯定有,他們的人數比我們不知道要多多少倍!一般肉眼凡夫你看不到。也有可能我們大眾當中有很少數的人,中國大陸所謂的特異功能,他有特異功能他見到,他能夠覺察得到。每一個法師,每一堂上課,都有鬼神在聽,鬼神也歡喜修學,他們一樣念佛往生,不能說沒有成就。

『叄界皆蒙恩』,不只是我們人間。這句話在此地用意很深,實實在在是在啟發我們、暗示我們,希望我們的心量跟世尊一樣。大乘經裡面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在這裡上課,只要我心裡面想,想什麼?想虛空法界一切眾靈都在我們道場圍繞著,他就來了。我們沒有這個念頭,跟他有界限,這就剛才講的,不同維次空間就有界限。我們如果有這個念頭、有這個心量,就把這個界限突破了,讓盡虛空遍法界所有這些神眾、鬼眾統統聚集在這個法會,我們在一堂共同學習,互相勉勵。真的「舉頭叄尺有神明」,對我們自己來說是莫大的鼓勵。因此,他這一句意思就含得很深。

『敷動甘露法』,這是比喻佛菩薩講經說法。「甘露」是天人的飲料,我們講飲料大家好懂,這個飲料大概營養非常豐富,我們常常聽經典裡面介紹的,叫不死藥,我們從這名詞當中想像這個飲料一定是健康長壽,常常用這個飲料一定可以能夠得到不老,我們常講不老、不病、不死,這是甘露的飲料。在此地用「甘露法」來比喻佛所說的一切經教,就相當於天人的甘露。『令人普奉行』,現在問題是我們學了之後,是不是認真發心去奉行?關鍵在此地。再看底下一首:

【哀哉已得慧。愍念群萌故。開通示道徑。黠者即度苦。】

這是阿難感嘆,也讚揚少數真正得人身、聞佛法、能夠依教奉行,他得的好處。第一句『哀哉已得慧』,「哀哉」是嘆息之詞,已經有智慧的人,這個難得。第二句是希望的意思,『愍念群萌故』,這是對世尊讚嘆、也是祈求,希望佛常住在世間,常常為眾生講經說法,「群萌」是指一切大眾。

『開通示道徑』,為眾生開示。「通」的意思就是悟入,開示悟入。「開」是老師善巧的教學,學生聽了之後要能夠悟入,悟入就通了。理明白了,方法懂得了,這是入大道的途徑,我們講的「成佛之道」、「菩薩之道」。在佛法裡面講「道」有十條,十法界十道,我們一定在這一生當中要走佛道、要走菩薩道,這是最殊勝、最圓滿的成就。

末後一句『黠者即度苦』,聰明的人他聽懂了、他相信了、他能夠理解了,依教奉行,他一定能夠離苦得樂,所以他能度苦。這些都是說的事實。佛在《十善業道經》上教菩薩,《十善業道經》的當機者是龍王,龍王是什麼意思?我們一定要懂得佛經裡頭說的話,他不是直接說的,拐彎抹角說的你要懂得,意在言外,每句話意思很深很廣。「龍」是善變的,龍跟蛇都是代表變化多端,所以佛不用人,他用龍。我們人一天到晚胡思亂想,變化多端。王是什麼?「王」就是領導人,從一個國家領導人,到一個小家庭,家庭一個家長,家長是家庭領導人,他在一個家庭裡面他是王,一家人聽他的。龍王就是說明,我們現前社會各個階層的領導人。為什麼說這個社會變化多端?人情勢利,變化多端,取這個意思。

龍王住在哪裡?龍宮在哪裡?龍宮在鹹水海,鹹水海是什麼?苦海,世界是苦海,「苦海無邊」,你要懂這個意思,你才曉得佛說的是什麼,都是形容我們的社會。他告訴龍王:「菩薩有一法,能離一切世間苦」,這一句話了不起!不是一個世間,是一切世間,用現在話說,各種不同維次空間都有苦。但是菩薩有一個方法,能夠離一切不同維次空間之苦,這個值得我們注意,這個方法太妙、太好了,是什麼方法?「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佛傳授的是純真、純正之法。

現在大家都知道美阿戰爭爆發了,後患無窮。美國人自己要知道,這場戰爭不知道要打多少年?我們學佛人來看,佛的眼光來看,沒有止盡,為什麼?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一代接著一代打下去,這一代人打下去,兒子再接著打,兒子打完了,孫子再接著打,沒完沒了,不得了的戰爭。戰爭沒爆發之前,有人問我:「能不能把這個戰爭消除掉?」能!佛講「能離一切世間苦」,用什麼方法?我們今天全世界的人,大家都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這場戰爭馬上就沒有了!佛講的這個道理,我們要細心去思惟。

我們這個世間有災難,假如我們台灣這個地區兩千萬同胞,人人都念善法、想善法、做善法,這個地區不遭難!假如說我們這個社會多數人,還常常心裡頭天天想惡法、念惡法、造作一切過惡,這個地區災難決定不能避免。這些話我們要多想一想。一個人身體很健康,如果他懷疑「我這個心臟有病」,常常想心臟病,少則一年,快則六個月,他一定得心臟病,為什麼?心想事成,就這個道理。我們想惡,災禍就來了;想善,災禍就消除了,福報就現前。所以任何果報你要懂得業因。台灣這幾年來災難頻繁,災難的根源在哪裡?立法院天天吵架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把災難加深,人民會更苦。《楞嚴經》佛說得好,水災是貪心感得的,我們希望台灣以後不再有水災了,大家把貪心減少幾分。貪是水災,瞋恚是火災,愚痴是風災,心裡面傲慢、不平是地震。你天天在這裡想貪瞋痴慢、念貪瞋痴慢、乾貪瞋痴慢,這種災禍怎麼能避免?佛經要常讀、要常常思惟,你愈想它愈有道理。我們一個人常常思念善法,縱然在有災難地區,我一個人不受災難,為什麼?業力不相同。明瞭這個道理,你就懂得怎樣去修學,修學有理論的依據、有方法,真正教我們離苦得樂。再看下面一首:

【福人在向向。見諦學不生。自歸大護田。植種不死地。】

這一首是阿難尊者教導我們求真實的果報。得人身、聞佛法就是真正有福之人。『向向』就是指的目標方向。真正有福的人,他這一生當中,他有自己的目標、有自己的方向,這一生過得很踏實,決定不會走錯路。我們走的是「成佛之道」,這個方向純真、純正。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循著這個方向,不可以偏離。這個方向就是這個經上所講的「十善、叄皈、五戒」,這是基礎。如果我們選定淨土這個法門,這是非常穩當、快速的成佛之道,那就要依據《無量壽經》的教誨來學習,要明瞭經典裡面所說的道理、所講的方法,我們把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把方法變成自己實際上的生活,你的目標方向就正確了。『諦』是真理,這樣才能真正『學不生』。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幾分鐘。

(第叄十八集)

2001/10/9台灣台視攝影棚檔名:15-014-0038

諸位觀眾,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第一百零八面最後一行當中看起:

【自歸大護田。植種不死地。】

這一句是講皈依叄寶,『自歸大護田』,「大護田」是講叄寶。「皈依」就是正式拜叄寶為老師。諸位一定要明白這一句話,不是拜某一個法師為老師,是以叄寶為老師。我們是皈依叄寶,是叄寶弟子,而不是某一個法師的弟子。這個念頭不能錯,如果錯了,副作用就太大,副作用產生不好的果報,是很恐怖的。你是皈依這個法師,「這個法師是我的師父,那個法師不是我的師父;這是我師父的道場,那個是別人的道場。」你起這種心你就分化僧團,你就破和合僧,分化僧團、破和合僧的罪是在阿鼻地獄,這是屬於五逆罪之一。

因此,「皈依」是僧團裡面一個出家人做代表,把佛法修學的總綱領傳授給你。也就是我們第一句講的「福人在向向」,把修學的目標方向告訴你,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你不離這個目標,你也不離這個方向。正是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佛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方便有多門,歸元真的是無二路。這個目標是什麼?目標就是覺、正、淨。佛法僧是覺正淨的意思。諸位看《六祖壇經》,六祖為大家傳授皈依,他不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當年讀到這個經文,我就在想:「他為什麼不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概佛教傳到中國來有一千多年了,可能在當時就有人聽佛法僧把意思錯會了。我們今天講「皈依佛」你就想到佛像,「皈依法」你想到經典,「皈依僧」你想到出家人,全搞錯了。所以他不能不改變一個說法,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然後說「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這個講法我們就很清楚、很明白了。

「皈」是回歸、回頭。從哪裡回頭?從迷惑顛倒回頭。依自性覺,這叫皈依佛。從邪知、邪見回頭,我們現在講從錯誤的想法、看法回過頭,依正確的思想,這叫皈依法。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依清淨心,這叫皈依僧,所以僧寶是代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因此佛教我們皈依是皈依自性叄寶,不是皈依外頭的。皈依外面的那叫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在佛教裡面稱之為外道,你學佛學成外道,錯了!叄寶是自性叄寶,但是住持叄寶就是外面的叄寶,它有作用,什麼作用?它提醒我們皈依自性叄寶,沒有人提醒常常忘掉。

所以,看到佛像我們想到自性覺,我一定要覺而不迷,平常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你對人、對事、對物一定要記住「覺而不迷」。「法」是從錯誤的想法,也就是對人、對事、對物,我們想錯了、看錯了,要從錯誤回過頭來,依正確的想法、看法,這叫皈依法。看到出家人,不要理會他修行怎麼樣,與我不相干,他修得好,我也沾不上光,他修得不好,也不會連累我,我一看到出家人,我就要想到自己六根清淨一塵不染,用他這個形象提醒我們自己。所以住持叄寶有很大的功德,它幫助我們、時時刻刻提醒我們,這才叫「自歸大護田」,叄自皈。

『植種不死地』,我們依照經典理論方法修行,把佛的教誨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功夫好的人,叄年五載你就契入「不死地」,你對於這句話所講的境界,你就明白了。我講經常常跟同學們說,學佛契入境界的好處,世間人所想的,「怎樣叫我能夠不衰老,不生病」,這大家迫切希望的。不死,還沒有人跟我講過。都不願意老、不願意生病,真的做得到。最後告訴你,真的不死,了生死、出叄界。「了」是明瞭。生死到底是怎麼回事情?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叫了生死。這都是真的,一定要我們自己去證明、去證實。再看下面這首偈:

【恩大莫過佛。世佑轉法輪。願使一切人。得服甘露漿。】

這首偈子裡面所說的,世出世間恩德最大的無過於佛陀,這就是指釋迦牟尼佛。如果不是他出現在世間教導我們,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真相,怎麼可能明瞭?不可能的事情!真的是他老人家出現於世,雖然我們沒有緣分跟他出生在同一個時代,在他末法時期,我們還能夠讀到他的經典,我們從經典裡面覺悟、明白了,能信、能解、能願、能行,我們跟釋迦牟尼佛就同在。他的恩德就是底下這叄句。

『世佑轉法輪』,「法輪」是代表講經說法教學。現在世間人很重視標誌,外國人非常重視。我這次到澳洲,澳洲同修們告訴我:「法師,你們道場印這個名片,一定要把你們的標誌(MARK)印上去,外國人重視這個。」我們佛教用的標誌就是用「輪」,來代表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真理。輪的相是圓滿的,輪是圓。圓,諸位曉得有圓心、有圓周,圓心在哪裡?圓心肯定有,圓心決定找不到,諸位學過幾何都知道,肯定有,但是你找不到。周從哪裡來的?周是從圓心變現出來的。這個相代表佛所講的真理,「空有不二,性相一如」。圓心是講的法性,圓周是講的法相,心是代表理,圓周代表事,理跟事是一不是二。

用在我們人身上,圓心就代表我們的真心,圓周就是我們的身體。身體有,身有,心是空的。所以你的心要虛、要空,你的心就靈,智慧就生起來了。心裡頭有了東西,壞了,心堵塞了,你只會起煩惱,不會開智慧。所以心永遠要保持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心就靈了。「身」,身是個圓周,圓周的作用一定要動,心不能動,身要動,身要不動,人就死了。我們平常講的名詞「活動」,動這個人是活的,不動這個人就死了。你要活你就要動。身要動,心可不能動,心要一動,心死了。現在這些人心都死了,身在那裡動,「行屍走肉」,這叫凡夫。佛菩薩高明的地方,他心永遠清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對人對事對物,永遠保持清淨心,他在境界裡頭決定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大乘經上常說:「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定」是真心。

所以諸位懂得這個道理,你就曉得怎樣養生,知道怎樣不老、不病,你懂得這個道理,心清淨,身要活動。人怎麼老的?古人說得好:「憂能使人老」,你的煩惱憂慮太多了,所以你老化得很快。特別容易感觸到的,我們有很多朋友,過去的同事同學,他在工作的時候,每天忙著自己工作,沒有想到自己衰老,做得很起勁、很有精神。一旦煺休了,離開工作崗位,兩年不見面,我一見到他,至少衰老了十年,什麼塬因?工作的時候沒有想到老,現在一煺休了,老了,天天在想老,想老不就老了!想老的,老了就一定想到要生病,所以病就來了,就這麼回事情。我們這個行業好,為什麼?沒有煺休的,所以永遠腦子裡頭沒有「老」的觀念,也沒有「病」的觀念,所以他就不會老,也就不會生病了。我這一生,偶爾生個什麼病?傷風感冒。除傷風感冒,沒有生過病。我不要找醫生,我也不要吃藥,休養幾天就恢復了。所以諸位要想不病、不老,你千萬不要天天去想老、去想病,那你的虧就吃大了!這是法輪裡頭表的意思,佛用這個來保佑世間一切眾生。後面這兩句是阿難希望我們大家接受佛陀的教誨,應當認真努力學習。『願使一切人,得服甘露漿』,把佛陀的教誨比喻作「甘露漿」。

【慧船到彼岸。法磬引大千。彼我無有二。發願無上真。】

『慧船』比喻佛法,佛法是智慧的寶舟,能幫助我們離苦得樂。「苦」是我們現在這個岸,我們依照佛法修學,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苦就離開了,你就得到真樂,那就從苦這個岸度到樂的彼岸,離苦得樂。『法磬引大千』,「法磬」也是比喻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引導我們超越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是六道、是十法界。超越大千,你就證得一真法界,《華嚴經》上講的法身菩薩,法身菩薩是真佛,那不是假的,那是究竟圓滿的成就。你決定能夠證得底下這一句,『彼我無有二』,這一句是大乘經裡面講的「入不二法門」。諸位要知道,不二就是一,一真,入不二法門就是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誰住的?佛菩薩住的。不是普通菩薩,是法身菩薩住的,他們住一真法界。大乘經裡面《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淨土經》裡面講的極樂世界,都是一真法界。希望我們接受如來教誨,要證得不二法門,證得一真法界,這才是修學到圓滿,不能中途中止,那就錯了。一定要把學業圓滿完成。雖然是小乘經,這一句是大乘究竟的果報。

『發願無上真』,這個發願就是發菩提心,發四弘誓願。因此,我們今天學習,一定要有一個圓滿學習的心愿,那就是決不是為我個人來學習的,我要為全世界一切苦難眾生來學習,這樣就對了。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不是為我自己念的,為全世界苦難眾生念的,聲聲佛號都從這個大願心發出,這個功德無量,感應不可思議。如果起心動念都是為自己,這個心量太小了,怎麼樣去苦修、怎麼樣精進,得的效果很少,很微弱。量大福大,一定要把心量拓開,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別人,要想到全世界苦難眾生,我們才能夠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我們才能夠與天地鬼神起感應的作用。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這樣才能發大慈悲心。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現在的話講,沒有條件。我們尊敬一切眾生,敬愛一切眾生,信任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沒有條件好談,為什麼?彼我不二,還談什麼條件!我們用這種心行處事待人接物,必然能夠得到所有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宗教這些人士善意的回應,社會才能永久安定,世界才會有永久和平。要靠我們大家覺悟過來、省悟過來,真的就要去做。和平是可以落實的。「和平」,這個世間人叫了千萬年,我看這個世界愈來愈不和平,毛病出在哪裡?大家都希望眾生能夠和睦相處,這是個願望,是個果報。果必有因,不修因,希望得果報,哪有這個道理!因是什麼?因是「平」,平等對待,人與人能夠平等對待,國與國能平等對待,族與族平等對待,宗教跟宗教平等對待,世界就和睦了。所以中國人講和平,「和是果,平是因」,修因才能得果報,我們要懂這個道理。要從自己本身做起,我們以清淨平等真誠心待人,人家也會以善心來回報,和平的曙光就看到了。我這些年來在新加坡、在馬來西亞、在澳洲,團結不同的宗教,團結不同的族群,依什麼?完全依經典的教誨,收到很好的效果。說明佛的教誨是真實的,只要我們能落實,就能夠做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要靠自己去做。偈頌二十八首我們就講到此地。再看末後,這是本經的流通分:

【阿難頌如是已。諸會大眾。一時信解。皆發無上正真之道。僧那大鎧甘露之意。】

這段文,這是總結阿難的二十八首偈頌。阿難說完,參與法會的大眾,對於前面四個單元,佛陀的教誨,前面的偈頌,阿難的勸導,一時省悟過來、明白了。『信解』,這是對於佛說的、阿難所說的,都能接受、都能相信、都能夠理解。『皆發無上正真之道』,發心求學,發心向佛學習,希求無上真正之道,就是前面所講的「福人在向向」、「彼我無有二」,這兩句他真的懂了,真搞清楚了。『僧那大鎧』,「僧那」是印度話、梵文,精進的意思。跟「大鎧」連起來,精進裡面有披甲精進,我們講勇勐精進。像打仗一樣,現在打仗也是如此,坦克、裝甲軍隊在前面衝鋒,取這個意思,我們要精進不懈。『甘露之意』,這是比喻所希求的無上佛果,無上正等正覺。再看底下這一段:

【香薰叄千。從是得度。開示道地。為作橋樑。】

這一段很重要,我們自己成就了,不要忘記幫助別人。一定要像佛菩薩一樣,自己德行學業成就之後,一定要為眾生服務,回過頭要像佛菩薩一樣,去幫助苦難眾生,這樣就對了。不是說學了,你自己得到之後,就可以去享福了。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在極樂世界享福,要到我們這個人間來受罪?印光大師諸位知道,這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為什麼不在極樂世界享福,要到我們這個人間來示現、來吃苦?我們要深明大義,佛的學生不是享福來的。我一直到晚年,實在講逼不得已才建兩個道場,是為離開圖書館你們這些同修,看到你們在外面流浪、無家可歸、身心不安,給你們建兩個道場,不是我要建的。你以為建了兩個道場我會去享福?我沒有這個福報。所以很多同修問:「法師,你將來在哪裡?」我還是到處流浪,一切隨緣,由佛菩薩安排,哪裡有緣哪裡去!我不會在澳洲享福,也不會在古晉山上享福,偶爾去看看大家,那是什麼?你們修得不錯,我去看看你。你們修得不如法,我根本就不會去。所以要『為作橋樑』,為這些苦難眾生作得度的橋樑,要發這個心。

前面這兩句:『香薰叄千,從是得度』,是講的自己成就。這個「香」,我們佛經裡面講「戒定真香」,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叫「五分法身香」。這是講你自己成就,你自己成就,叄千大千世界諸佛菩薩善神都歡喜、都讚嘆,也都擁護。後面你要捨己為人,要為一切眾生開示得道之地,我們講普度眾生。像佛菩薩一樣,把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工作承擔起來,不辭辛勞,天天為大家上課。只要有人真正肯學,「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真肯學,一定要去幫助他。學佛,要是沒有接受苦難的精神,你在菩提道上肯定沒有成就,好逸惡勞,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你天天在增長貪瞋痴。佛法是教我們天天要減少貪瞋痴,你的貪瞋痴天天還增長,你跟道完全相背,你怎麼會有成就?所以我們選擇好的處所建立道場,是幫助大家成就道業,不是叫你到那邊去享福的。你要去享福,要想想你有多大的福報?到那邊去了,幾天福報就享盡了!你不去,也許你能夠活個八十、九十,到那邊去的時候,可能四十、五十你就死了,為什麼?福報享盡了,這都是真話。一定要利用好的修學環境,勇勐精進,成就自己道業之後,出來教化眾生。

現在全世界大家知道佛法好,佛法裡頭缺師資,沒有好的老師在教導。我們在那裡做培養老師的工作。要具足教學的能力,第一個是德行,你要是沒有真正的德行,經教學好了,你也教不好眾生,為什麼?有才無德。因此,我們今天教學最重視的是德行,德行一定要把自私自利放下,把名聞利養放下,把享受五欲六塵放下,把貪瞋痴慢放下,你才能夠進德修業。如果這四樁事情放不下,充其量你可以做個佛學家,在這個世間可以拿個佛學碩士、佛學博士,斷煩惱、出叄界、了生死與你毫不相干,你就錯了。所以我們要學佛,不要搞顛倒了。顛倒是什麼?顛倒是佛學,佛學跟學佛不一樣!學佛可以了生死,佛學不能了生死。千萬記住,不要去搞佛學,要學佛,學得跟釋迦牟尼佛一樣,我們就成就了。再看最後這一段:

【國王臣民。天龍鬼神。聞經歡喜。阿難所說。且悲且恐。稽首佛足。及禮阿難。受教而去。】

這是記載當時參加法會有國王、有大臣、也有許多人民,聽釋迦牟尼佛講這些道理。國王、臣民是我們肉眼能看得見的,還有肉眼看不見的天龍鬼神,也都在道場聽經聞法,他們聞經歡喜。『阿難所說』這一句也不能省,末後二十八首偈頌是阿難所說,阿難的心得報告,裡面許許多多勸導我們。

『且悲且恐』,「悲」是悲憫這個世間還有許許多多業障重的人,沒有緣分見到佛,沒有緣分聞到佛法,代他們悲傷。「恐」是對自己,聽了佛陀、阿難的教誨,恐怕自己做不到,也在勉勵自己。『稽首佛足,及禮阿難。』這是對老師的禮敬。老師教學一無所求,不像一般教學還要交學費,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沒有收過學費。所以我說他老人家的身分,要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什麼身分?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工作者,而且是義工,義務工作者,一生做社教義工,我們一定要向他老人家學習。

可是現在時代變了,我在外國聽說法師講經說法賣門票,皈依都是有價錢的,聽說價錢愈高,人還愈多。現在人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心理?有一年我在邁阿密,那邊同修請我去講經,一些人就告訴我:「法師,你這裡傳不傳皈依?」我說:「可以。」問我:「價碼多少?」我說:「我們從來沒有收過費用、收過錢的。」「別的法師,尤其是西藏這些喇嘛、仁波切到這裡來灌頂都有價錢,至少是美金二十塊,多的是五十塊。」聽說價錢愈高人愈多。價錢愈高就靈,少了就不靈,「法師,你這個皈依不要錢,人家說你這個不靈」。所以,今天社會對於佛法誤解太深、太嚴重了,沒有人去宣揚、沒有人去講。

『受教而去』,把這個課程學完了離開,離開老師。離開老師不是就沒事了,他們如何把接受的這些教誨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依教奉行,這才是如來真正的弟子。這部經我們到此地是講圓滿了。

這一次受時間的限制,後面的速度比較快一點。還有一點時間,我們總結。這一部經上,佛在這裡教我們什麼?這個要知道。佛在這一部經上可以說教我們四樁事情,第一個要生正信,對於釋迦牟尼佛,以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誨,雖然沒有完全傳到中國來,但是他重要的經典都傳到中國來。印度當年那些高僧帶來的,我們中國有高僧到印度去留學帶回來的,因為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典籍太多、繁重,運輸艱難,帶來的一定是精挑細選,都選最好的東西到中國來,分量相當之多。來到中國,當時是帝王護法,都認出家人為老師,國師,對法師禮遇有加,以國家的力量從事於翻譯的工作。佛經在中國不是個人翻譯,國家翻譯的,道場就像我們今天講的「國立編譯館」一樣,規模很大。我們在歷史記載上看到的,鳩摩羅什大師的譯場四百多人,你看它的編制。玄奘大師的譯場,唐太宗護法的,六百多人,多麼大的規模!集合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從事於譯經的工作,讓佛法代代相傳。

中國人得到佛法的密意,依照佛法修行,開悟證果的人很多。這是我們在《大藏經》裡面,「史傳部」裡頭都能看得到的。現在這一代沒有了,別說證果,連開悟的都沒有了,大概還有極少數得禪定,那就很難得了。為什麼會變成這種現象?善師沒有了,道德之人沒有了,佛法衰微了。我們今天遇到佛法,頭一個要知恩報恩。阿難在此地讚嘆世出世間的恩德,佛的恩德第一大,我們知不知道?我們今天接受佛的恩德,用什麼方法報佛恩?必須踏著佛陀的足跡,不辭辛勞把佛法介紹給廣大民眾。

現在方便,可以利用高科技。所以我一出來講經,我就看重電視,所以我們在景美建一個圖書館,那是在二十多年前,我們的圖書館就叫「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我們就開始走這個路子。我們的財力非常有限,因為我們一生心力都用在經典上,我們不應酬信徒,不巴結人、不去討好人,所以有錢有力的護法,我們道場一個都沒有,在我們道場都是平民。有錢有勢力的都到別的大廟去了,我們這個小廟他不會來,他也瞧不起。因此我們只保留錄音帶、錄影帶,到最近這幾年做成光碟、VCD,也上了網路。而且我們講經,無論是書籍、錄像我們統統沒有著作權,歡迎流通。如果說著作權所有,這是違背佛陀的教誨,為什麼?你的慈悲心沒有了,你尋求一點小利,把眾生聞經、聞法的緣斷掉了,那個罪過很重!我們因為沒有著作權,所以大家拿到之後,他自己就去翻印。到底印多少我們不知道,流通量遍及全世界。

前些年我到新加坡,演培法師請我吃飯,我問他:「老法師,今天為什麼請我吃飯?」那個素菜辦得很豐富,在新加坡一個很有名的素食館,他辦了一桌齋請我。老法師很謙虛,告訴我:「淨空法師你的法緣很好,你能不能教我?」我說:「這個不必請我吃飯,你來問,我還敢不說嗎?」為什麼法緣這樣好?我們要跟眾生廣結法緣,不能吝嗇。我知道他寫的書不少,總有幾十種之多,他有個《諦觀全集》。「如果你的著作後頭『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你的法緣就斷掉了。」他聽了很難過。你想想看,我們在台北有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每年出版的東西很多,流通全世界,演培法師一本書都沒有。他說:「為什麼?」我說:「後頭著作權所有,我要是印了還要吃官司,誰敢印你的?」他就沒話說了。

佛法要流通,要利益眾生,不可以限制。我們所流通的,完全是免費贈送,絕對不收回一分錢,我們基金會的同仁都能守住這個塬則。我在成立的時候告訴大家,我們收入的錢多,多做,少就少做,沒有就不做,我們大家念佛多自在。決定不要到外面去化緣找錢,那你叫自找苦吃,為什麼?那叫攀緣,不是隨緣,我們隨緣不攀緣。所以你們大家供養我的這個,全部交給「佛陀教育基金會」,做什麼用?這四十個小時我們講的,會做成VCD流通,這些錢拿去做這個。我們不要化緣。我們這個流通出去了,人家聽到歡喜,他自然就會翻印,他就會去流通了。這樣流通,愈流通愈廣,得利益就愈多。

所以我們學佛要生正信,要起正行,要求正解,最後一定要利益眾生,決定不要想到自己的利益,那你就錯了。福不能享,人一享福,給諸位說,你想你到了七老八十,像我這種年齡,有許多人來照顧你、伺候你,站起、坐下兩邊都有人扶到,那叫享福?你想想,享的是什麼福?老病死的福。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九十五歲都不需要人伺候,沒有人照顧他,身體健康。我要有人一伺候,馬上就老了,馬上就生病了。你說到底哪個好?活到一百歲、兩百歲都不需要人照顧,我還能照顧別人,這個好!新加坡許哲居士今年一百零叄歲,她身體健康的狀況就跟叄、四十歲的人一樣,每天照顧二十多個老人、病人,她照顧人,不需要人照顧她。你們想想看,你們是服侍人好,還是要別人服侍你好?想想就知道了。

今天我們時間到了,這部經圓滿了!祝福同修們健康長壽、諧偶,這個經上開頭講的自在諧偶,諧偶就是一切事稱心如意。可是不要忘了,要為世界苦難眾生盡我們一份心力、勞力。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