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在這個時代你的快樂從哪來?


時間:2017/4/29 作者:王習訓

你不想墮惡道,那你就一切務必有斷惡的念頭、斷惡的言語、斷惡的行為。「不殺生,不邪淫,不偷盜,不妄語,不兩舌」,這個重要。你為什麼要這樣做?我不墮惡道。修善,「三皈」、「五戒」、「十善」要緊!佛在經上教給我們句句都是好話,要認真去做到。學了不能落實,假的,不是真的。真正落實得受用,這真的。

要真修,「修」是修正以前錯誤的,現在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行」是行為,起心動念,意的行為(就是心的行為),你心裡想什麼;言語,口的行為;動作,身的行為。「身、口、意」行為錯了,把它修正過來。

這裡告訴我們的,「舍惡」就是舍不善的行為;「修善」,努力學善的行為。

「三皈」是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六祖惠能大師怕我們會錯了意思,走偏了、走邪了,所以他老人家傳授三皈,他不用「佛、法、僧」。他教人,你看《六祖壇經》,教人「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用「覺、正、淨」,「覺」是佛,「正」是菩薩,「淨」是阿羅漢。他用這個來做,這個有道理。我們是不是依「覺正淨」?依「覺正淨」對了,你真的是皈依三寶。

皈依之後要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你要能做到,變成日常生活行為。

再提升一級就是「十善」。「十善」是把口業從「不妄語」又開三種:「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別人;「不惡口」,惡口是說話很難聽,讓人家聽了不舒服,就是貢高我慢、目中無人,這個要戒。後面加上「不貪、不嗔、不痴」。

「十善業」,阿羅漢所修的。我們要真正落實到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真有受用,什麼受用?得大自在,沒有煩惱。煩惱放下了,樂在其中,這個樂你無法想像,你契入這個境界你就得到,你才會對佛陀感恩。不是佛陀,在這個時代你的快樂從哪來?苦不堪言,怎麼會有樂?!是你沒覺悟、你沒放下。真正覺悟放下了,快樂自在,這不能不知道。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