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三)


時間:2017/5/18 作者:妙音居士

《藥師經》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經典之一,宣化上人34年前在美國宣講此經,稱《藥師經》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一切的災難都能遠離,一切的惡鬼他也無所施其計,教導我們從根本上入手,從自性上修自性,旨在銷除我們每一個人之顛倒妄想,以臻於破迷顯正,反迷歸覺。本刊分五期連載,敬請學習與收藏。

宣化上人: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三)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釋迦牟尼佛叫一聲說「曼殊室利」:這曼殊室利翻譯成中文,叫妙吉祥,也就是文殊師利。那么這一位菩薩,他是智慧最大的,他所住居的道場,是在中國山西五台山。五台山上終年積雪,那個地方非常地冷,大約是文殊師利菩薩他歡喜冷的地方,也歡喜修道的人在冷的地方修行,所以他選擇這個五台山做為他的道場。中國五台山,在這《華嚴經》上,也讀到過。

那么現在這《藥師經》,因為藥師琉璃光如來這種大的願力,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必須要具足大智慧,然後才能了解藥師如來的願力和他這種智慧。那么釋迦牟尼佛,就直呼其名,說:「文殊師利!」

「是為彼世尊」:彼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世尊就是佛的十號之一。那么他的名號呢?就叫「藥師琉璃光如來」:這是這位佛的名號。「應正等覺」:應正等覺也是佛的十號之一。「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這位佛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所發的這十二種微妙上願,雖然是不多,可是一切眾生的問題,都包括在內了。無論你是苦、樂、智、愚,都包括在這個願力裡邊,皆得度脫,所以這叫上願。上是沒有比這個再更重要的,所以是很重要的大願。

複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

「複次,曼殊室利」: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文殊師利,說:文殊師利啊!我再給你往詳細來說一遍。「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說是這位藥師琉璃光如來,他在沒成佛之前,「行菩薩道時」: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正在修道的期間,「所發大願」:他所發的這種大願,「及彼佛土」:和東方這個琉璃世界,「功德莊嚴」:藥師琉璃光如來他的功德和他這個國土的莊嚴,「我若一劫」:我假設用一劫的時間來講說,「若一劫餘」:或者再比一個大劫還多,那么長的時間,「說不能盡」:我沒有法子把它說完了。

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

一般人念這個「差別」都念差彳丫cha(插音)別,這個字不讀差彳丫cha(插音),應該讀差 ㄘc(疵音)。差別嘛,也就是當分別講。

「然彼佛土」:然,就是說一說前邊那個意思。前邊藥師琉璃光如來發的十二大願,他國土那么樣莊嚴妙好,可是這個佛土,「一向清淨」:從來是清淨的,沒有染污的,猶如琉璃那么光明透徹的。「無有女人」:在琉璃世界那兒也沒有女人,現在這個women’s liberation(婦女解放)——提倡女權的,就反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她說:「那兒沒有女人!那么他是不是看不起女人啊?是不是男女不平等啊?是不是重男輕女呢?」

這完全不是的,因為娑婆世界是叫五濁惡世。這五濁惡世,就是我們人住這個時候,是一個不清淨的,這叫劫濁。我們眼睛所看見的不清淨,這叫見濁。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煩惱多得不得了,這叫煩惱濁。我們眾生都是情慾所生的;由情慾所生,就有男有女,這叫眾生濁。

不但人類是這樣子,一切有血有氣的,都是由色慾而生、色慾而死;就算那個細菌,也是在那個微細處,它有這一種欲,才生出來這種的東西。那么有欲,就是很不清淨的,所以這叫眾生濁。

命濁,我們每一類的生命,每一類的眾生,他生來就在這個很不乾淨的地方生出來。好象天上,都沒有塵土;西方極樂世界是黃金為地,也沒有塵土;東方琉璃世界是琉璃為地,也沒有塵土,沒有染污。只有我們娑婆世界,才有這么多麻煩,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鼻子所聞的,舌頭所嘗的,身所接觸的,心裡所想像的,都是不乾淨的東西,所以叫五濁惡世。

那么極樂世界的人都沒有欲,他是由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化生的。這個琉璃世界呢?這都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他的願力所化成的世界,所以也沒有女人。這並不是說男女不平等、重男輕女,沒有這個意思;不過我們人,生為女身應該知道,這個娑婆世界是萬苦交煎的,是萬惡充滿的,沒有什麼值得我們愛惜的,沒有什麼值得我們留戀的,這一切一切都是不乾淨的。所以極樂世界和琉璃世界,都沒有女人。

「亦無惡趣」:那么這個琉璃世界也沒有三惡道,沒有地獄道,沒有餓鬼道,沒有畜生道,亦無惡趣。「及苦音聲」:不但惡趣沒有,這痛苦的音聲也沒有。沒有這種聽了令人心裡都哭起來,這種悲哀痛苦的聲音,沒有的!

「琉璃為地」:這個東方琉璃世界,怎么叫琉璃世界呢?就因為它是琉璃為地。「金繩界道」:用這個金子做成的繩來做欄桿,把這道路和不是道路的地方分開,這是金繩界道。「城闕宮閣」:城是所有的城池,闕就是城上邊有那個垛口,或者門樓子;宮閣,這宮殿上邊,又有兩重的樓房,這叫閣。「軒窗羅網」:這軒,就是一間房一間房的;窗,那個窗明几淨,這都是很乾淨的;羅網,有這一種七重行樹,七重羅網,「皆七寶成」:都是用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來莊嚴所成的。

「亦如西方極樂世界」:也好象西方極樂世界那樣子,「功德莊嚴」:他的功德和莊嚴,「等無差別」:一點分別都沒有,是一樣的,和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個國土是一樣的。琉璃世界和極樂世界的莊嚴、功德,都是一樣的,所以「東阿,西彌陀」,東方是阿佛,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阿佛他是管著金剛部,在〈楞嚴咒〉里,阿佛是屬於金剛部。那么阿彌陀佛呢?他是蓮花部,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為教主,藥師琉璃光如來是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

所以我們萬佛聖城早晨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這是為著所有萬佛聖城的護法來回向,令他們消災延壽。中午呢?就念釋迦牟尼佛,因為佛法是釋迦牟尼佛傳給我們的,我們應該報佛恩,所以在中午我們念本師釋迦牟尼佛。晚間就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是我們最後的目的,是要生在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它是沒有三惡道苦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個地方無憂無愁,無煩無惱。比在這個娑婆世界,一天很多的麻煩,很多煩惱,很多這種令你心裡不平安的事情發生,極樂世界和琉璃世界都沒有這些個問題發生。

我提出來萬佛聖城這三個時候念佛不同,因為萬佛聖城是新開闢的道場,和中國大陸的道場完全不同的,和香港、台灣、新加坡、越南,和所有的地方都不同的;在其他的地方,都跟著中國的佛教,這么早晨也是念阿彌陀佛,晚間也是念阿彌陀佛,中午還是念阿彌陀佛,它是這樣的。所以現在外邊的出家人,到了萬佛聖城,覺得萬佛聖城所行所為都是不對的,不懂規矩。

那么萬佛聖城呢?不能說自己的對,可是我們一早起,應該效法消災延壽藥師佛這個願力,令每一個人都有一股生氣。這個生氣,不是生脾氣那個氣,就是生生不息的有一股朝氣,像那個「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這都是朝氣的表現。就是表示我們這一早起,我們這個生命的火正燒得很旺的,那么一切一切都是如意吉祥的。那么中午我們應該感謝釋迦牟尼佛,對我們說一切佛法,一切經典;所以中午,萬佛聖城就念釋迦牟尼佛。晚間歸向極樂世界,我們最後的歸宿,要生在極樂世界去,離開這個娑婆世界,所以晚間念阿彌陀佛。這是萬佛聖城的課程,和其他道場完全不相同的地方。

那么這么多年來,沒有人懂得這個是和其他地方不同的,都以為其他的地方,都是像萬佛聖城這樣子,不是的。所以我們萬佛聖城所行所作是別具一格的,是別開生面的,在中國的佛教裡邊你看不見的。好象我們萬佛聖城和金輪聖寺、金山聖寺,要是正式講經的時候,都有人請法;這在其他的道場裡邊,你也看不見的,是沒有的。那么因為你們也都沒有見過太多佛教的這種儀式,也不知道這對不對,所以我今天才特別詳細來告訴你們。

有沒有人對我方才所講的這個經典,有什麼意見啊?或者覺得我講的什麼地方不圓滿,你若是有什麼看法,可以到這上邊來告訴我;我們研究佛法一定要令大家心服口服,心裡沒有一點疑惑才可以。你們各位對於這個經文上所說的道理,有沒有什麼不同意的地方,都可以說一說。

真正沒有妄想了,就是往生極樂世界;你真正沒有慾念了,那就是教化眾生了。

誰教你打妄想?誰教你有慾念?如果沒人教,根本就是個空的、虛妄的;如果有人教,是誰教?那么是你自己教的?是旁人教的?是你自己教的,為什麼打妄想的時候,剛一開始打,你都不知道?什麼道理?

你沒有妄想,就是淨土,這多方便,多痛快,多快!只是把妄想收拾乾淨了,那就是極樂世界了。你沒有妄想,那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那就是快樂,就是極樂世界,不要各處亂跑!

淨土法門也說得很清楚的,不過我們人都不注意,它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生,就生出來淨土;生出淨土,就是教你自己自性現出光明來,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不一定要到外邊找,到外邊找去呢,那是為著一般普通的人說的,你若真想要修行,想要研究佛法,你要明白這個極樂和娑婆不離當念,就是當下這一念,就是極樂!就是娑婆!你染污心生出來就是娑婆,你清淨心現前,那就是極樂世界。所以不必頭上安頭,一定執著我教化眾生,或者一定執著我生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念佛是不妨念,那么生不生?也不要管它,我們只是誠心來修行就好了。那就是說:你沒有煩惱,就是極樂世界,這是很現成的!你有煩惱,就是娑婆世界,就是苦不可言的一個世界,就是在這兒嘛!

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於其國中」:釋迦牟尼佛說,藥師琉璃光如來和阿彌陀如來,琉璃世界和這個極樂世界,沒有什麼分別彼此。那么現在又說,在這個琉璃世界的國土裡邊,「有二菩薩摩訶薩」:有兩位菩薩,是菩薩中的上首大菩薩。這兩位菩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一位菩薩的名號就叫日光遍照菩薩,另一位菩薩呢?就叫月光遍照菩薩。「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在這個琉璃世界所有的菩薩之中,這兩位菩薩是做為上首的。上首,也就是菩薩中的領袖。這兩位菩薩是幫助藥師琉璃光如來,在這個琉璃世界來教化眾生。那么這兩位菩薩是在這個琉璃世界無量無數那么多的大菩薩裡邊,他們是上首。「次補佛處」:等到藥師琉璃光如來退佛位之後,就是日光遍照菩薩遞補佛位;日光菩薩再退佛位的時候,就是月光遍照菩薩來遞補這個佛位,所以說次補佛處。

「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這兩位菩薩成佛之後,他還是依照藥師琉璃光如來所發的願力,所有一切的功德莊嚴,而自莊嚴;也就是順著藥師琉璃光如來教化眾生的方法,而去教化一切眾生。他們能受持、讀誦藥師琉璃光如來的願力,和他這種修行的方法,來支持這個正法的寶藏。

「是故曼殊室利」:因為這個,所以曼殊室利,「諸有信心」:無論是誰,所有有信心的眾生,「善男子、善女人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一切的人等,「應當願生彼佛世界」:大家都應該發願要生到琉璃世界去,見這個藥師琉璃光如來,將來好成佛!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眾生。, 不識善惡。惟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痴無智。闕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嘆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余財物。

「爾時世尊」:在前邊釋迦牟尼佛說這一段經文之後,「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又不怕麻煩的、悲心切切,而再告訴文殊師利童子,就說了,「曼殊室利」,「有諸眾生」:說假設若有一切的眾生,「不識善惡」:他也不知道什麼叫善?什麼叫惡?善惡混合他分不清楚,「惟懷貪吝」:他所知道的就是一個貪心和一個吝嗇,捨不得。

「不知布施」:他不知道布施給其他人,不知道對其他人好。布施,就是以自己的所有,布施給這個所無的,那么這裡邊就有財施、有法施、有無畏施。財施,就把所有一切的財產,包括一切的技能都在內,來布施給其他人,幫助其他人。法施,是把自己所明白的佛法,看眾生的機緣,觀機逗教,因人說法,因病予藥,那么這樣子來利益眾生,這叫法施。無畏施,就是看見人在那困苦艱難、危險的時候,非常地恐怖,所謂「六神無主」;在這個時候,你能安慰他,能以軟言玉語,用很柔和的語言來安慰這個人,令這個人沒有恐怖心,這叫無畏施。

財施、法施、無畏施,這是三種的布施。你沒有財,你可以布施法;沒有法,可以布施這個無畏,這都是布施。那么你能布施,「及施果報」:那你能再講說這個布施的果報,好象《地藏經》上說「舍一得萬報」,這是布施的果報。

「愚痴無智」:沒有人給他講這個因果報應,他也沒有這種知識,這叫無知——愚痴無智,沒有智慧。「闕於信根」:為什麼我們人遇到正法,會狐疑不信,會生出很多懷疑?這就是信根不具足,也沒有擇法眼,你說的是,他想成非了;你說的非,他又想是。沒有真正的智慧來判斷是道和非道這種的界限,判斷不出來,這就叫愚痴無智。闕於信根,沒有這個信根。

「多聚財寶」:他把這個財寶聚得很多很多的,要做守財奴,所以「勤加守護」:早起想著我這個財寶到晚間,晚間想得睡不著覺,又想到天光。你看辛苦不辛苦?因為保護自己的財產,吃飯也沒有味道了,睡覺也睡不著了,你看這是很苦的!所以勤加守護,想盡方法來守護自己的財產。

「見乞者來」:若見一個討飯的,或者乞食的,到自己這兒來了,怎么樣啊?「其心不喜」:心裡就很討厭很討厭的,說:「你跑到我這兒來要了,真是可惡!」「設不獲已」:或者受這個環境的使然,一定要布施才可以,不布施嘛,就有麻煩了,這叫受逼迫來布施,是不得已的布施。「而行施時」:那么被壓迫而做這個布施的時候,「如割身肉」:這真是所謂舍錢如割肉,像割身上肉一樣的。「深生痛惜」:很捨不得的,心裡都痛了!

「復有無量慳貪有情」:又有無量無邊那么多慳貪的眾生,捨不得、孤寒鬼、刻薄、慳吝。「積集資財」:聚集這個資財。資就是物質,財就是財產;積聚這物質和財產。「於其自身」:就是給他自己這個身,「尚不受用」:他自己也捨不得用。什麼東西都收藏起來,自己捨不得用,也不給其他的人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他自己都捨不得用,他怎么能又會令父母、妻子來享用呢?他更也捨不得!「奴婢作使」:那么或者給他奴婢,或者他這個傭人,「及來乞者」:或者來和他要飯的這些人。

「彼諸有情」:這一類刻薄、慳貪、孤寒的眾生,「從此命終」:一旦他死了,「生餓鬼界」:死了怎么樣啊?因為他這么慳貪,總是不捨得,所以就做了一個窮鬼,做了一個餓鬼,做了一個守財鬼;「或傍生趣」:或者做了畜生,也不一定的。

「由昔人間」:因為他以前在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他偶爾在一個場合裡頭,聽見人念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今在惡趣」:現在在這個三惡道裡頭,「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偶爾就想起來這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了。「即於念時」:就在他這個念的時候,「從彼處沒」:就從那個或者是餓鬼道,或者傍生,它就從那兒沒有了,「還生人中」:又回來生在人世間來了。「得宿命念」:他常常知道自己前生是做什麼,是怎么樣的,得宿命通。「畏惡趣苦」:很怕這個三惡道的苦果,「不樂欲樂」:不再歡喜這個欲樂、吃喝玩樂了。「好行惠施」:那么就歡喜做一些個布施,布施給一切眾生。「讚嘆施者」:他也讚嘆布施的這一類人。「一切所有,悉無貪惜」:他一切所有的,也都不那么孤寒了,不那么慳貪了。

「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那么慢慢的,漸次就是慢慢的,一步一步來;尚能,他能勉強布施頭、布施目、布施手足,或者布施血肉之身,「施來求者」:布施給向他來求的這一類眾生;「況余財物」:況且其餘的身外之物,那他更不會不捨得了,一定都能捨得了。

布施是修福的一個法門,我們看一看世界上,為什麼有窮的人?為什麼有富的人?那個窮的人,就是捨不得的那個人;那個富的人,就是捨得的那個人。所謂「要舍才能得,你不捨得就不得。」因為這個,我們人要把因果認清楚了,不要錯因果。你一錯因果呀,差之毫厘,就謬之千里。尤其我們到寺院裡頭來拜佛的人,到這兒都應該利益其他人,布施給其他人;不應該跑到廟裡頭來想找便宜,總怕自己吃了虧。甚至於到廟上來偷,偷這個飲食、偷財物、偷一切的一切,這將來一定會墮落三惡道的。所以你們每一個人回到家裡,告訴你們自己的親戚朋友,無論到哪一個廟上去,不要跑到廟上去找相應,找便宜,甚至於偷東西;這是最造罪業的一個行為了。假如你不告訴他,他造了罪業,你都也有份的,所以無論親戚朋友,要明白告訴他這個因果循環的道理,不要昧因果,不要錯因果。

你看佛經上,都是教人布施,不是教人盡布施給自己,自己不要布施給旁人。我們學佛的人,要倒過來;倒過來,就是要利益其他人,這才是夠上一個學佛的人。不然的時候,在佛教裡頭,做一個德中之賊,盡破壞佛教;甚至於各處去拉護法,想辦法攀緣,這都是造罪業的地方。在旁的地方我見不著,我就算想要幫他,他也聽不見我對他講這個話;你們各位,聽見我對你們說這種的話,你們切記切記啊!要趕快覺悟,趕快迴光返照、猛醒,快點覺悟過來。有過錯的,就趕快把它改了;沒有,那更要勉勵,更要好好地做一個佛教徒,不要做一個似是而非的,在佛教裡頭盡混水摸魚,在那兒想找種種的利益,甚至於在佛教里做生意,這更是將來一定會墮地獄的。以前有個人,在金輪聖寺就賣珠寶,到這兒來賣首飾,這將來的果報都是不得了的!所以各位一定要很小心的!不然墮落的時候,我也沒有辦法救你的。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雖於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屍羅。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軌則。有於屍羅軌則。雖得不壞。然毀正見。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此諸有情。應於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舍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舍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舍家。趣於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複次,曼殊室利」:釋迦牟尼佛悲心切切,恐怕我們眾生還不聽教誨,不注意藥師琉璃光如來這種的大威神力,聽見這種妙法,猶如風過耳一樣,所以就又詳細為我們末法眾生來說這個法。說「若諸有情」:就是所有的一切眾生,「雖於如來受諸學處」:說雖然學習佛法,也研究經典;可是「而破屍羅」:屍羅是梵語,翻譯過來就叫戒律。這個戒律就是止惡防非的;可是他不止惡防非,就肆無忌憚了,不守戒律的軌則,所以說而破屍羅,就是破戒了。

「有雖不破屍羅」:有的人雖然沒有破戒,「而破軌則」:可是他破了軌則了,軌則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這種法律,一種規矩。「有於屍羅軌則,雖則不壞」:有的雖然也沒有犯戒,也沒有不守軌則,「然毀正見」:可是啊!毀正見。他沒有正知正見,總有一股邪知邪見,所見的都是古古怪怪的,那么邪里邪氣的,沒有正知正見!

「有雖不毀正見」:有的眾生,雖然沒有毀壞了他的正知正見,可是他「而棄多聞」:他並不去很殷勤地學習佛法,而懶惰;棄多聞,就是放棄學習佛法的這個時間,放棄學習佛法的這個機會,一切經典所說的般若智慧,他都放棄不學了,這叫而棄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他對於佛所說的這個經典的道理,這個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這種至正不偏的、真實不虛的經典,他不願意去了解,不願意去明白它。「不能解了」:不懂經義,對經義當做仇敵一樣的。

「有雖多聞,而增上慢」:有的人,雖然也沒有破屍羅,也沒有破軌則,也沒有破正見,也沒有棄多聞;他雖然多聞,看了很多經典,學了很多佛法,可是就生了貢高我慢的心了。就覺得自己是真了不起了,真是旁人不如自己了,就生這一種驕傲、貢高我慢的心,這叫增上慢,增加他自己這個傲慢的思想,那么貢高我慢。

「由增上慢」:因為有增上慢這種的思想,「覆蔽心故」:把這個真正智慧都遮蓋住了。「自是非他」:自是,對自己就說自己怎么對;非他,就說他人怎么樣不對,怎么樣不對。「嫌謗正法」:對於人家提倡正法的地方,他就毀謗,說他們那是不對了,吃一餐也不對,這個坐單也不對,持銀錢戒也不對;說末法的時候,不應該有修行的人。你看這真是啊!不知道他學什麼佛法!

「為魔伴黨」:學什麼佛法呢?這一類的人哪!這就是做魔王的眷屬,做魔王的黨派,做魔王的朋友。「如是愚人」:像這種愚痴無知的人,「自行邪見」:自己盡做這些個邪知邪見的事情,行為也不正當。「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復令無量無邊那么多的眾生,無數那么多的有情,「墮大險坑」:掉在這很危險、很難以出來的那么一個危險的坑裡頭。「此諸有情」:這一類的有情,「應於地獄、傍生、鬼趣」:他們應該墮落到地獄,或者畜生,或者餓鬼裡邊去,「流轉無窮」:在那裡邊受苦啊!是沒有窮盡、沒有了的時候。

「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這一類十惡不赦的,這十惡五逆,造了無間罪業的眾生,他假設能聞見藥師琉璃光如來這一位佛的名號的話,「便舍惡行」:他就能把這個惡——邪知邪見這種行為改了,「修諸善法」:他就修一切善法,「不墮惡趣」:不會再墮落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四惡趣裡邊了。

「設有不能舍諸惡行」:假設再有這一類的眾生,不能即刻就捨棄了這種種的惡行,「修行善法」:修行這個戒律、多聞、正知正見,修習這個軌則,守規矩。不能修這種法,「墮惡趣者」:那么他墮這個地獄、餓鬼、畜生裡邊去了。

「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以這個藥師琉璃光如來,他在因地所發的十二大願,這種大威神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用種種的方便法門,來現到這個人的面前,令他聞到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名號。「從彼命終」:從這到這個人死的時候,「還生人趣」:就會托生去做人去了。「得正見精進」:得那個正知正見了,也能勇猛精進了,也能「善調意樂」:能以調和自己這個意樂,沒有脾氣,永遠都是歡歡喜喜快樂的。

因為什麼呢?因為他知道那個自私、自利、爭、貪、求,是一個墮落的原因。所以他也不爭,也不貪,也不求,也不自私,也不自利了,這叫善調意樂。「便能舍家」:他能看破,能放下了,把家庭也都舍了,「趣於非家」:就出家修道去了。

「如來法中」:在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佛法裡邊,「受持學處」:受持學習佛法,「無有毀犯」:永遠不再犯這個戒了,不犯這個軌則了,不犯這個正見了,也不棄多聞了,也沒有貢高我慢了。所以「正見多聞」:這個人就正見也現前,又多聞,他也不懶惰了,總是要學習佛法。「解甚深義」:他明白經典最深妙的那種道理,「離增上慢」:離開貢高我慢、增上慢這種的行為。

「不謗正法」:他也不毀謗正法了,「不為魔伴」:也不做魔王的眷屬了,不做魔王的黨派了。「漸次修行」:那么一點一點,他就修行了,這修行什麼呢?「諸菩薩行」:諸菩薩所修行的行門,「速得圓滿」:速得圓滿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圓滿菩提。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慳貪嫉妒。自贊毀他。當墮三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受劇苦已。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恆被鞭撻。饑渴逼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或得為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恆不自在。若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此善因。今復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眾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恆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罥。破無明殼。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愁苦惱。

「複次,曼殊室利」:釋迦牟尼佛又不怕煩瑣,叫一聲文殊師利菩薩,說是:文殊師利,「若諸有情」:世間上所有的一切眾生。「慳貪嫉妒」:這個慳,就是不捨,很嗇吝,做守財奴,給兒孫做馬做牛。貪,就是貪而無厭,什麼也不怕多,是越多越好,甚至於垃圾,他也貪一大堆,他說好製造能源。這個嫉妒,是一種噁心所,這種惡它是在裡邊藏著,在意念裡頭,生一種嫉妒的意念。要是行之於身呢?把它發揮到外邊呢?這於事實上就妨礙了——妨礙人的利益、妒忌旁人才能、妒忌旁人的聰明、妒忌旁人有福報、妒忌旁人生活愉快、妒忌旁人一切事情都順利,生了種種的妒忌心,都發之於口,形之於身,這是外表的妒忌了。

「自贊毀他」:這在菩薩戒也說得很清楚,無論對什麼事都是說自己好,他人一定是不對的,這叫自贊毀他。你真若好的話,你何必又自贊呢?其他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會認識你的這好處,不需要自己讚嘆自己,說:「你知道我嗎?我是個大菩薩;你知道我嗎?我是一個開悟的人;你知道我嗎?我有大神通!」這么自我介紹,自我宣傳,自我讚嘆自己;那么旁人呢?旁人都是不對的,沒有一個人對的,甚至於老天爺也不公平,老地母也不慈悲,誰都不對,佛也是不好的!你看這么樣自贊毀他,旁人都是不對,只有自己都是對的。這樣的人啊,告訴你!就「當墮三惡趣中」:這樣的人就應該墮落地獄,墮落餓鬼,墮落畜生,墮落三惡道裡邊去。

「無量千歲」:在這三惡道裡邊,經過不知多少劫,多少千萬那么多的年歲,「受諸劇苦」:在這個三惡道里,盡因為自贊毀他,慳貪妒忌,結果自己什麼也沒有了,一點德行、福報都沒有了,都弄得光光的,所以就受一切的劇苦。這個劇,就是最厲害的、最大的那種苦,最受不了的那種苦,集聚很多的苦在一起。

「受劇苦已」:受這個最大的痛苦之後,「從彼命終」:從這他就死了,「來生人間」:等到來生生到人間了,「作牛馬駝驢」:那么因為他在三惡道、在地獄裡受苦無量劫,然後托生到人世,他也不是就即刻做人,就做什麼呢?就做牛去、做馬去,做駱駝去,做驢去。「恆被鞭撻」:常常地被主人用鞭子來抽打。「饑渴逼惱」:既然要做工嘛,又沒有東西吃,這是飢;渴,也沒水喝;逼惱,這個逼迫得常常不快樂;「又常負重」:那么這個驢、馬、牛,也常常在背上馱著很重的東西,「隨路而行」:順著這個路往前去走。

「或得為人」:那么或者他這個罪業快要滿了,就去做人去了,可是做人怎么樣啊?「生居下賤」:生到那個最貧困的家庭裡頭去,生到那個吃也沒有,穿也沒有,房子也沒有,什麼都是沒有,就是窮得再沒有那么窮了,所以生居下賤;「作人奴婢」:或者給人做奴僕,做這個奴才、婢女,「受他驅役」:要聽著旁人來支配,教你去做什麼,「恆不自在」:時時刻刻都得不到自在。

「若昔人中」:假設這一類的眾生,他在往昔做人的時候,「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他偶爾在一個機會裡邊,聽見過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名號。「由此善因」:就借著這種善的因、善的種子,「今復憶念」:今生就能想起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了,「至心歸依」:那么用這個至誠懇切心,來歸依藥師琉璃光如來;「以佛神力」:以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大威神力,這個大願的神力,「眾苦解脫」:這一切的苦惱就都得到解脫了,就都沒有了,消滅了。

「諸根聰利」:六根都聰利,就是眼睛看東西也看得非常清楚;耳朵聽聲音也聽得非常清楚;鼻子嗅香味也分別得很清楚;那么舌嘗好味和不好味、可口不可口,也是非常地明白這個味,有這種的智慧;那么身也很靈敏的,身覺觸,這個覺的智慧也有;意緣法,意裡邊這個智慧也是時時現前,記憶力非常之好的。諸根聰利,又聰明,又來得很快的!

「智慧多聞」:又有智慧,又懂得很多的道理,博聞強記,「恆求勝法」:他總是往前求進步,不會得少為足,不會說:「喔!我已經夠了,我自己休息休息了!」不會的。這個有善根遇著藥師琉璃光如來的眾生,他不會懶惰的。「常遇善友」:時時都遇著善友、善知識來幫助自己。「永斷魔罥」:永遠把這個魔王的眷屬都脫離了,不被這個魔的罥網所捆縛。

那么「破無明殼」:最要緊的,我們學佛法的人要破無明殼。這無明就是像那個雞蛋的殼子似的,把你隔得,你在那個殼子裡邊,外邊什麼也不知道!那么混混沌沌地就在這個無明殼子裡,也不知不覺,就在那打起這個妄想了,你想做一個什麼壞事,它自然而然地就想這種壞念頭,這都是無明殼。這個無明殼就像那個雞蛋似的,在裡頭混混沌沌的,不清楚。

「竭煩惱河」:竭就是幹了,把那個煩惱河都幹了,「解脫一切生老病死」:解脫一切生老病死苦的問題,和這個生老病死都脫離關係了。「憂愁苦惱」:和一切憂悲苦惱、憂愁煩惱也都脫離關係了,所以常常是常樂我淨,在這個涅槃四德裡邊住著。

那根本的脾氣不是從吃東西來,也不是從天來的、地來的,也不是從什麼氣候來的,就是從自己這個無明來的。這個無明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是自私在後邊那兒作怪,所有的煩惱,都因為自私在後邊那兒支持著,所以就有很多脾氣、很多煩惱。就是怕自己吃了虧才發脾氣,怕對我有所損害,所以才要發脾氣、要爭。如果你不爭了、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什麼脾氣都會沒有了。

觀音菩薩因為他慈悲大,你誰稱他的名號,他就解決你痛苦的問題,他和一切眾生都有大因緣,都特別有緣。所以想和觀音菩薩結結緣嘛,就多念他的名號,自然這光就合了。那么地藏菩薩呢,他願力大,他不忍看每一個眾生在那兒受苦,因為他有這一種的願力,我們借著他這個願力,稱揚他的名號,他也就用他這個大威神力,來接我們早成佛果。觀音菩薩的大慈悲,地藏菩薩的大願力,是不是觀世音菩薩和地藏菩薩,自己登一個廣告在佛經上來宣傳自己呢?不是的!這是佛真語、實語、如語、不妄語,親口所讚嘆的,所以我們才知道,地藏菩薩和觀音菩薩這種大慈悲和大願力。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鬥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互相謀害。告召山林。樹冢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剎婆等。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咒術而咒詛之。魘魅蠱道。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不相侵陵。互為饒益。

這一段經文說的是以正勝邪,以真息妄,所以說「複次,曼殊室利」:釋迦牟尼佛說:文殊師利,我再給你說一次,更詳細一點。「若諸有情」:假設世上所有一切的有情眾生,「好喜乖離」:乖,就是違背一切的真理;離,也就是違背真理,就是不合理的事情。就是以是為非,以非為是,以白作黑,以黑作白,無理取鬧,強詞奪理,這都叫乖離。因為他拿不是當理講,強詞奪理,以這種勢力來壓迫沒有勢力的人。

「更相鬥訟」:斗訟,就是到法院那兒去打官司。法院本來是一個最公平的地方,結果他到那個地方強詞奪理——沒有理,他也講出個理由來;應該犯法的,就變成不犯了,變成合法了。所以這樣子就顛倒是非,泯滅真理,把真理泯滅了,沒有了,這叫更相鬥訟。斗就是在這個法院輸了,他又上高等法院再去抗訴;高等法院又輸了,又到最高法院去抗訴。抗訴究竟輸了、贏了,這都在兩可之間;可是他就要這樣去斗去,斗到死他也不罷休,這叫更相鬥訟。

「惱亂自他」:他令自己不安樂,也令其他人不安樂。「以身語意,造作增長」:以自己這個身來造殺、盜、淫;以這個意念來犯貪、瞋、痴;以這個口就犯惡口、妄言、綺語、兩舌這四惡。十惡都犯了,身殺、盜、淫他也犯了,意貪、瞋、痴也犯了,口裡綺語、妄言、惡口、兩舌都犯了,這叫造作增長。那么本來是很小的一件事,他弄得很大的,以這個身語意就造作增長「種種惡業」:不是一種,這包括世界上所有種種的事情,他都來造惡業。

「展轉」:就是互相這么郵遞,你傳給我,我傳給你;你又傳給我,我又傳給你,這么互相輾轉流動,這也就是個輪迴。「常為不饒益事」:饒就是饒恕,益就是利益。對於人有什麼事情犯過,應該饒恕,他不饒恕;對人有利益,他不去利益人,專門想著利益自己,不利益其他人,是這樣的。

「互相謀害」:又互相你害我,我害你。你害我,沒害了,我害你又害不到,這互相謀害不已,沒有完的時候。沒有完的時候怎么樣呢?就想辦法求諸鬼神,所以就「告召山林,樹冢等神」:去拜拜山神、拜拜土地、拜拜貓神、拜拜狗神,各處去,什麼都要拜了!甚至於拜拜那個大便神啊!拜拜那個小便神啊!喔!這個神可就多了,因為他邋邋遢遢的,所以也就拜這些個邋遢神;到那個地方去禱告。禱告什麼呢?就說:「你這個樹神哪!顯顯靈啊!教某人快點死啦!我真討厭他,你快顯靈啦!你若顯靈啊!我就殺一個小雞子給你吃啊!我藏一隻老鼠供養你啊!」就這些個牛鬼蛇神,他都去拜,蛤蟆、老鼠的神他都拜。他拜拜為什麼呢?就因為想要把其他的人害死,教這個神來給他做個幫凶,來幫著他害人,所以這就叫告召山林,樹冢等神。

那個冢,就是一個墳墓,那個墳墓裡頭的孤魂野鬼,他也去禱告,說:「你呀!保佑著我呀!你不要保佑他呀!他真是個……,哎!你要保佑著我,若教他死了,我就送一隻雞來給你吃。」這個邪神想:「喔!我本來不想幫你,你這一隻雞,喔!這個雞這么香,這么好吃,好了!」所以啊,不好的事情也要乾一趟了。於是乎,就把他這個神通、鬼通、魔通都用出了,就教你頭痛,教你嘴痛,教你汗毛梢上痛,頭髮也痛,喔!痛得你受不了了,然後就死了。就這么厲害!這叫樹冢等神。

那樹上有的時候,有那個樹神以大樹為鬼神村,小樹不是,那要有幾百年的老樹。說:「那個樹成精了!」不是那個樹成精,因為有一個精靈附到那個樹上,以樹為它的家,為它的房舍,為它的地盤。所以你到那兒一求那個樹,喔!就很靈感的!你一求那個樹,說:「你保護著我中條馬票啊!我給你造個廟啊!」這個妖怪一聽,這好啊!我何樂而不為呢?就教你中了頭獎,結果就錯因果了。那么就都是這一類的,大同小異都是這樣子的,來求這些個神。

「殺諸眾生,取其血肉」:於是乎他來這禱告,又一想:「咦!這個打老鼠都得要有隻餌啊!我教這個神幫著我把他害死,我不要等著靈感了,我再送雞來,送鴨來!我打上契,我去求的時候,就先要給行點賄賂,先要殺只雞,拿一條魚,打半斤燒酒來供養供養這個樹神。」那么這個住到大樹的牛鬼蛇神,看著有酒了,喔!趕快就喝。一喝醉酒了,什麼也不怕了,就去殺人放火,什麼都乾出了,就是降災到對方了。你看!所以難怪世間上有貪官污吏,這個牛鬼蛇神也是這么貪便宜,貪人供養。

「祭祀藥叉」:來祭祀,就是殺這個畜生,用這個血、肉來供養這個藥叉。藥叉又叫夜叉,又叫飛行鬼,又叫疾速鬼,又叫要命鬼,又叫守財鬼,這個鬼的名字多了。「羅剎婆等」:羅剎也是鬼的名字,他能吃人,能以想乾什麼,他都有這么大的本事,所以這個羅剎也很厲害的。

「書怨人名,作其形像」:就是把他這個敵人,也不一定是他的敵人,就是他所不高興的這個人,把他名字給寫上,生日八字都給寫上,又造一個他的假形象,「以惡咒術,而咒詛之」:用最惡的這個殺人的咒術,就給他念咒,咒他說:「你快點死,快點死,明天就死,不等到後天!」 就這么用這個咒。什麼叫咒呢?咒就是真言,就是你的心裡真了,他有靈感了,這就叫咒術。

那么因為牛鬼蛇神這一些個邋遢神、邋遢鬼,一貪你這個供養,有酒喝了,他們就興風作浪,就去到那兒顯靈去了。所以你們各位啊!不要以為學密宗有什麼靈感,這就是不得了了!你沒有睜開天眼,你不知道他那兒都是一些個污濁邋遢的神,又喝酒,又吃肉,那很不守規矩的!你到那兒,啊!可撞鬼了!所以這個就用種種的惡咒術而咒詛之。

「魘魅蠱道」:魘魅就是有那個鳩盤茶鬼,他咒詛這個鳩盤茶鬼,你晚上一睡覺的時候,覺得有個東西,就把你壓住了,想說話也說不出來,想動彈也動彈不來,想叫也叫不出來,就在這個時候,這就叫做魘魅。把你弄得,喔!越著急越不會動彈,越想跑越跑不了!這個時候這就叫魘魅鬼在那兒作怪,就是那個鳩盤茶鬼。

什麼叫鳩盤茶鬼呢?就是那個喔瓮形鬼。什麼叫瓮形鬼呢?就像一個冬瓜似的,又叫冬瓜鬼。所以你們若不知道什麼叫鳩盤茶鬼,你就想一想那個大冬瓜;又叫瓮形鬼,那種鬼又像一個大缸似的。所以你睡著了,那種鬼魘到你身上,就不會動彈了,有的時候都會給魘魅死,這是很厲害的。

蠱道,就是落降頭,廣東人都知道有落降頭;又叫放蠱,就是放出一種蠱毒。這種蠱毒,你中了,就要受他的控制,受他的操縱;你不聽他的話,他就給你一個魘障帶,教你發作這蠱毒,你就受不了,所以這叫蠱道。蠱道,就是一種毒之類的。

「咒起屍鬼」:真有這種的邪術,在中國雲南、廣西呀,聽說就有這個咒起屍鬼。一念這個咒,本來是個死人,就可以站起來,就可以走路。可是要晚間走路,白天就要休息,因為他見不得光,晚上就靈,白天就不靈了,一見到太陽他就不行了,所以這叫咒起屍鬼。

「令斷彼命」:使令這個起屍鬼去到那兒,教這個人死,教這個人受他來控制,所以這叫令斷彼命,教起屍鬼把他的命給奪去了;「及壞其身」:或者令他身上啊,肚子裡生一肚子蟲,醫生也治不好;或者眼睛裡頭,就長出來很多石頭,也看不見東西,你看奇怪不奇怪?所以就破壞他的身體。

「是諸有情」:這一類的有情,被人家來暗害、來謀害的這種眾生,「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若能聽見這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這個前邊所說的,無論是魘魅、蠱毒,或者是爭訟、纏訟,或者是用種種的方法來暗害,或者他告召山林,樹冢鬼神等等,都沒有功效了,都沒有用了,都不能有靈感了;只要能聽見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名號,他就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一切的災障就化為塵了,什麼禍害也都沒有了,所以不能害。

「一切展轉皆起慈心」:所有那一些個用蠱毒,或者是咒術的,都會生出一種慈悲心了,「利益安樂」:也能得到利益了,也能得到安樂了。「無損惱意」:就是那一些個惡鬼、牛鬼蛇神,那一些個旁門左道、妖魔鬼怪,也都把煩惱自然就沒有了,蠲除他們的煩惱了,「及嫌恨心」:和這個嫌疑、恨怨的心都沒有了。「各各歡悅」:每一個那惡的,也都改惡向善了,都歡喜了。

「於自所受」:被人家放蠱,或者魘魅,這一切一切的邪法,自己所要受的這個魔法,都不需要受了。「生於喜足」:這一些個邪鬼啊、邋遢神啊,也都各生滿足了,也都沒有貪心了,不會害人了。「不相侵陵」:也不那么互相侵凌,就是你害我,我害你。「互為饒益」:就是互相原諒,互相諒解,互相幫助,互相利益,能以大家都和平共處了。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及余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

(本經因錄音帶部分缺漏,以下至「於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為上人弟子補講。)

「複次,曼殊室利」:這時候,佛又叫了一聲,曼殊室利,「若有四眾」:假設有這個佛門的四眾弟子,或是「苾芻」:就是出家受過具足戒的男眾,或是「苾芻尼」:就是出家受過具足戒的女眾,或者「鄔波索迦」:就是在家學佛的男居士,或者「鄔波斯迦」:在家學佛的女居士,「及余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和其餘那些清淨而有信心的善男和善女人等。

「有能受持八分齋戒」:前邊所講的這一切人,如果能受持八分齋戒,就是八關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或者經過一年,或者就是三個月。這三個月說的是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又叫長齋月,說是四大天王在這三個月裡邊,正好出巡到南瞻部洲。所以在這三個月裡邊能夠持齋修福的人,這功德是比平時還大。「受持學處」:那么這一切的善男子、善女人,若能夠這么樣地來受持學習這清淨的八關齋戒。「以此善根」:又把學戒、持戒這種的善根和功德回向。回向到哪裡呢?「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發願生到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在阿彌陀佛那兒,聽聞這個正法。「而未定者」:雖然這眾生有這個願,可是他還沒有起真正的決定心,還有一些個猶豫。想要去又有一點懷疑;不想去嘛,又想要去。所以呢,這叫還沒決定心。

「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這一種人他假設能夠聽聞到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名號,「臨命終時」:那么他在臨命終的時候,「有八大菩薩」:就有八位大菩薩來接引他。「其名曰」:這八位大菩薩的名號就是,「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

「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這八位大菩薩,就以神通力,從空中而來,到這個將要死的人面前,「示其道路」:就來指示他一條路。什麼樣的路呢?就是往生東方淨土的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在這個淨土當中,也有種種不同顏色的花,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那么這八位大菩薩,就接引這個修行人,來到東方琉璃世界,就在這種種不同顏色的眾寶蓮花中,清淨化生,不需要經過父母的胞胎。

或有因此生於天上。雖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天上壽盡。還生人間。或為輪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正。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後不復更受女身。

「或有因此生於天上」:前邊所講的是有心、有願,要往生淨土的修行人,他就能夠仗著藥師琉璃光如來的願力,往生到淨土。這一段文說的是,如果沒有發願想要去淨土的修行人呢?也可以因為藥師琉璃光如來的願力,得到生天的這種利益、這種福報。

「雖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一般往生到天道的人,只是一種有漏的果報而已,等到在天上的福享盡了,還是會再墮落的。但如果能聽聞到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而往生到天上的這一種眾生呢,他生到天道以後,他原來的善根還是不會盡的,不會沒有的。所以他「不復更生諸餘惡趣」:再也不會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里去了。

「天上壽盡,還生人間」:當他天上的福報享盡以後,他還能夠生到人間,「或為輪王,統攝四洲」:或者是做這個輪王,就是轉輪聖王。這個轉輪聖王有四種,第一種是金輪王,他能夠統領四大部洲,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銀輪王是第二種,他所掌管的是南、西、東,這三大部洲。銅輪王是第三種,他所掌的是南方跟西方兩大部洲。最後最低的是鐵輪王,他所掌管的是南方這一大部洲。

「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那么他做轉輪聖王,也具備威嚴和德行。他能以這個威德,很自在地使令無量百千那么多的眾生,都來聽從於他,受到他的感化,都安立,就是安住在十善的道業上,這些眾生都是行十善的。

什麼叫十善呢?在身業方面有三種。第一,不殺生,就是不去殺害一切眾生的生命。第二,不偷盜,就是不偷一切眾生的財產,不能不予而取。第三,不邪淫,就是不去對一切的男女,行這種不正當的淫慾。

在口業方面有四種。第一是不妄語,不講欺騙人的話,不能以是為非,以非為是。第二是不惡口,不說粗惡罵詈人的話。第三是不兩舌,不搬弄是非,不挑撥離間。第四是不綺語,不說一些個讓人家起淫慾心的這種話,或者開不正當的玩笑,講一些個沒有意義、無聊的話。這些不該講的話都不講了。

最後的是意業方面,共有三種,就是不貪、不瞋、不痴,在心念上對一切人、事、物,不起一種貪求的心,也不起一種瞋恨的心,更沒有一種愚痴的心。這就叫十善,它的相反就是十惡。

那么這個修行人除了可能做轉輪聖王,他也能生到其他的貴族中,所以這經文又說:「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也會生在帝王家,做高貴的王族;或者生在婆羅門這種修清淨行的種族裡邊;或者能夠生在正信、有正知正見的居士家裡;或者生在很尊貴的、有學問的這種家庭裡邊,大家就是世家大族。

「多饒財寶,倉庫盈溢」:他能具足一切好的條件,外在方面,他有無量無邊的金銀財寶,倉庫都裝滿了,所以他吃的吃不完,用的用不盡,穿的也是最好的。

「形相端正」:不單生存的環境好,而且他自己本身,這個身體所得的相,也是最端正的、最莊嚴的,人人一看到就生歡喜心。

「眷屬具足」:父母兄弟和樂相處,沒有爭吵,沒有打打打殺殺的;都是互相恭敬,互相幫助。

「聰明智慧」:從內在來說,他能有一切的學問,通達一切的道理,又聰明、又有大的智慧。文采方面超出一切的人,武功方面也是在一般人之上,「勇健威猛,如大力士」:就好象一個大力士一樣,他有一種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氣概。前邊說的,都是往生在這個人道當中,不但能得到健全的人身,而且還是個男身。

「若是女人」:那么如果是得到女身,「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只要能聽聞到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名號,「至心受持」:並能至誠懇切地來受持,就會得到這種不可思議的感應。什麼感應呢?「於後不復更受女身」:以後生生世世,不用再受女身的這種苦,這就是說能轉女成男。

複次。曼殊室利。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病苦。瘦攣乾消。黃熱等病。或被魘魅蠱毒所中。或復短命。或時橫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願滿。

「複次,曼殊室利」:佛又叫了一聲文殊師利,說「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這一位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證菩提的時候,因為他在過去生中,本來發過大願,要做一個大醫王,來醫治一切眾生這八萬四千種的病,消除一切眾生的病苦,所以就以這個願力,來「觀諸有情」:觀察一切的眾生,「遇眾病苦」:這一切的眾生遭遇到無量無邊的病苦,有的是四大不調的病,有的是鬼神附身的病,有的是過去生所帶來的業障病。

譬如「瘦攣乾消,黃熱等病」:瘦,這是一種虛弱的病,瘦得就像皮包骨那么樣,這個人的生命力一天天地損耗,就要支持不住了。攣,這種病令人手腳都不能伸直了,一天天就萎縮了,停止生長了。另外又有一種渴病,這叫乾消,是一種乾渴的病。黃熱病,黃熱也就是一種黃疸病,一種熱病。這等,也就包括一切的傷寒、瘟疫,這種種的疾病。這是因為地水火風四大不調,或者太多,或者太少,所引起的種種病。

「或被魘魅蠱毒所中」:或者被這個魘魅、蠱毒所害。魘魅,就是在睡覺的時候,有這個魘魅鬼來壓到人的身上。這個被魘魅的人,他沒有辦法動彈,想要叫也叫不出聲來。蠱毒病,就是在那些邪法盛行的地方,好象中國的雲南,或者東南亞,有很多養蠱的人,他抓來一些含有劇毒的蟲類,譬如蜈蚣、毒蜘蛛、毒蠍子這些東西,把這種種有毒的蟲,放在同一個盆子裡邊,用這個符咒把盆子封起來,讓它們互相吞食,你吃我,我吃你,等最後剩下的這一條蟲,就含有一切的毒,是毒中之王。然後這養蠱的人,就用符咒的力量,來控制這隻已經成為妖精的毒蟲。命令它,去傷害他所想要傷害的人,讓對方生病,或者甚至於死了。

「或復短命」:或者有一些人呢,他沒有得這種四大不調的病,也沒有這種鬼神所附的病,但是因為他前生殺業太重,所以他今生就短命,年紀輕輕的,突然就死了,夭折了。「或時橫死」:橫死,就是發生意外而死。或者是碰到什麼飛災橫禍,好象坐飛機,飛機就去撞山,或者掉到海里;坐火車,火車就出軌;坐輪船,輪船就爆炸,在海里沉了;開車子,車子又相撞;或者碰上大水災、大火災;或者地震、打颶風。這個人一點心理準備也沒有,就這么莫名其妙的,也不知怎么的就沒命了。

但是藥師琉璃光如來對這一切的因因果果,是明明白白的,所以「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願滿」:那么就要來拔除這些眾生的病苦,令眾生所求都能夠遂心滿願,病苦消除。

時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滅一切眾生苦惱。既入定已。於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大陀羅尼曰。南無薄伽伐帝。鞞殺社。窶嚕薛琉璃。缽喇婆。喝囉闍也。怛他揭多耶。阿囉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三沒揭帝莎訶。爾時光中。說此咒已。大地震動。放大光明。一切眾生。病苦皆除。受安隱樂。

「時彼世尊入三摩地」:這個時候,藥師琉璃光如來就入了三摩地。這三摩地是梵文,翻譯成中文,也就是正定、正受。這個定的名字叫什麼呢?「名曰除滅一切眾生苦惱」:就叫做除滅一切眾生苦惱,也就是入了這個除滅一切眾生苦惱的大定。

「既入定已」:入定之後,「於肉髻中」:藥師琉璃光如來就從他肉髻中的無見頂相,「出大光明」:放出無量無邊的大光明。

(補講到此結束)

第三講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