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淨宗必須伏斷淫慾,才能往生淨土


時間:2017/5/22 作者:南無阿彌陀佛

請掀開經本,從經文的第三行看起: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接著看經文: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交光大師的註解,注得很清楚,這個科判就是註解。這個四重戒,他老人家首先為我們說明,戒是定慧的前方便,也就是修定開慧的基礎;如果沒有淨戒,這個淨的標準,要依佛在本經所說的。我們學佛的同修,在此地是修念佛法門的占多數,念佛為什麼不能得「一心不亂」?甚至於我們把這個標準,往下面再降一點,得「功夫成片」,念這麼多年的佛,功夫成片也沒有得到。參禪不能得禪定,學教不能得圓解,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古來的那些大德,無論出家、在家,似乎修學得這些境界,好像都不難,時間也不太長。利根的人,三年、五年就得到;鈍根的人,十年、八年成就的人很多。為什麼我們今天得不到?細細的去追究其原因,就不難明白,而是我們自己這個基礎的工作沒有做好。像蓋房子一樣,這個地基沒有打好,雖然拚命往上蓋,總是蓋不成功,這個道理就在此地。

尤其是現代人,學佛很時髦,不但在國內很時髦,現在國外也挺時髦。對於經論很喜歡,談到戒律就搖頭了,而且對戒律還有一重誤會。怎麼誤會的?總認為戒律是生活的規範,說到戒律就會想到這是三千年前古印度人的生活規範,不適合於我們現代人,因此我們把戒律就舍掉了。縱然留一點形式,也沒有認真去體察,當然更沒有認真去修行,這是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得功夫成片,參禪為什麼不能得禪定,這個根本的原因就在此地。

所以交光大師(註解是交光大師作的)一開端就給我們說出這是定慧的基礎,這個前方便就是基礎。通常說到戒律,總是「殺盜淫妄」,把不殺生擺在第一條,五戒它是第一,八戒它也是第一,菩薩戒它還是第一。由此可知,楞嚴會上佛為我們宣說四重戒,是把淫戒擺在第一,這個次第是「淫殺盜妄」。為什麼排列順序跟通常戒律不一樣?交光大師在此地也為我們說明了。諸佛菩薩接引一切眾生,是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我想這是許多同修都知道的。「慈悲為本」,不殺是真實的慈悲,所以將不殺生擺在第一條。本經的情形不一樣,這部經它的因緣很特殊,就是教起因緣跟其他經不一樣,是阿難啟請的,與阿難修學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個在本經第一卷裡面說得很詳細。《楞嚴經》怎麼來的,發起的因緣。

阿難,我們知道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在佛諸大弟子當中,他是「多聞第一」,又是佛法的傳承之人。我們今天有緣讀到許多的佛經,這個經典都是阿難尊者集結流傳給後世,所以他對我們後世眾生的恩德,實在是非常之大。由於多聞,對於修行就疏忽掉了。諸位要曉得,佛法是解門、行門,阿難著重在解門,著重在經教,把真正修學疏忽了。這個行門修的是什麼?這一點無論在家、出家的同修都要搞清楚。佛法修學都是一個「定」字,無論是哪一個法門,哪一個宗派,統統修的是禪定。大家不要誤會,以為只有禪宗才修禪定,那其他的都不叫禪定了嗎?都是一樁事情,只是各宗各派用的名稱不一樣。禪宗叫定,淨土宗叫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教下裡面叫做止觀,天台宗有天台摩訶止觀,天台小止觀,賢首、華嚴宗有法界觀。這是名稱不一樣,其實都是修定。換句話講,統統修的是一心,一心就是定。

楞嚴會上我們看「二十五圓通章」,這二十五位菩薩代表著不同的宗派。雖然宗派不相同,方法不相同,他們所修的都叫做首楞嚴大定。這是明白告訴我們,佛法修學的中心是定,戒是幫助我們得定的重要手段。舍離戒而得定,絕對不可能;如果有可能,佛對戒律不必對我們這樣的強調,不必對我們如此嚴格的要求。可見得,它是修定唯一的真實基礎,我們不能不重視。阿難由於疏忽了修定,對於理論非常有興趣,天天在研教。於是這一次遇到摩登伽女,就遭了難,自己功夫不夠。如果自己有定有慧,摩登伽女的先梵天咒,就拘束不了阿難;是他自己定慧功夫不夠,所以遭這個難。

通常佛應供之後,都要說法的。世尊知道這個事情,在王宮裡面應供之後,來不及說法,趕緊回去幫助阿難解除他的困難。佛頂放光,光中化佛,化佛說出五會楞嚴神咒,佛派文殊師利菩薩,將楞嚴神咒帶到阿難那裡,把阿難救回來。於是阿難尊者這一下才真正覺悟,沒有修行!這是有解無行,沒用,不管事,這才要求真正修行。你真正修行,這個戒律當中,淫戒是第一。

所謂「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這是講六道裡面的眾生,你為什麼會在六道裡面投胎捨身受身?就是這個念頭沒有斷;換句話說,這一個念頭不斷,就出不了三界。諸位要記住,「我淫的事沒有」,事沒有不行,你有念頭就不行;粗的念頭沒有,有細的念頭也不行。

佛在經論上常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淫慾是色。「五欲」裡面講的色,跟「五蘊」裡面講的色不一樣。五蘊的色是物質,整個物質用這個字來作代表;五欲裡面的色是指男女色。一切六道眾生,不能超越三界輪迴,佛跟我們說,決定是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經上有個譬喻:「頭出頭沒」,把三界比喻做苦海。「頭出」,從海底伸出頭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這個時間短,再一個跟斗,又栽到下面去了;下面是三惡道,上面是人、天二道。這個比喻就是告訴我們,六道眾生在人天二道的時間很短,機會很少;在三惡道的時間很長,機會很多。原因在哪裡?貪著財色名食睡,貪著五欲六塵。

五欲裡面最嚴重的是色。所以佛在此地,第一個就把生死第一個因素,最主要的一個因素,為我們提出來了。教導我們,如果你真的想在這一生當中,要超越六道輪迴,那你就必須要遵守。念佛求生淨土,也不能離開這個原則;這個念頭不斷,你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什麼原因?你有一條繩索綁在娑婆世界,這個繩索沒有解開,阿彌陀佛在招手接你,也去不了!這個地方有人拉著你,就是這個念頭、妄念在拉住你,使你不能往生,必須要把它斷得乾乾淨淨。

所以佛在此地一開端,就把生死根本說出來,『若諸世界,六道眾生』,這一句我們決定不能夠含糊籠統的看過。「諸世界」不只是我們娑婆世界;換句話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世界,只要有六道眾生,那個世界都是這個情形,都離不開這一個原則。『其心不淫』,心裡真的把淫慾的念頭斷乾淨了,沒有了,那他就『不隨其生死相續』。「生死相續」就是六道輪迴。換句話說,他「不隨」,就超越六道輪迴了。由此可知,只要這個念頭不斷,他就決定出不了三界,決定還要受生死相續。這是佛把這個真相,為我們一語道破。這個事實真相,曉得的人太少了,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這是把事實真相說出來了。再看底下經文: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這個『汝』是叫著阿難,同時也是叫著我們。我們今天念佛,希望得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叫做念佛三昧。實在講,功夫淺的、功夫成片都叫做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總名稱。以功夫淺深來分,通常分為三等,最淺的是功夫成片,其次是事一心不亂,最高的是理一心不亂,這個統統叫做念佛三昧。我們也在修念佛三昧,修念佛三昧的目的何在?是要超越三界。『塵勞』是三界六道的代名詞。「塵」是污染。三界六道都污染我們的真心本性,所以用一個「塵」來做代表。勞是煩惱。我們曉得三界之內,充滿了見思煩惱;見思煩惱不斷,就出不了三界。我們曉得小乘阿羅漢超越三界了,《楞嚴經》上講他們的定功很深,到了九次第定。四禪八定是世間禪定,定功雖然很深,仍然出不了三界。一定要到第九定,第九定把見思煩惱斷掉了,超越三界了。也就是這裡講的「殺盜淫妄」,他連念頭都沒有了,真的這個妄想斷掉了,這樣才能夠超越三界。

如果『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換句話說,就是出不了六道輪迴。或許有同修要問:「這個事太難了!」是難。淨土宗講「帶業往生」,我這個念頭沒有斷,能不能往生?我在此地老實告訴諸位,斷有二種,一種叫滅斷,一種叫伏斷。伏是把它伏住,雖有這個念頭,它不起作用,伏住了。滅斷難,伏斷容易。這個經上講的是滅斷,為什麼?這個經不是專門對淨土宗講的。換句話說,修其他的法門要滅斷,才能出三界;修念佛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滅斷也行,只要伏斷。伏斷就是用一句「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控制住,有人比喻叫「石頭壓草」。其他法門是斬草除根,那個當然是很徹底。淨宗不必斬草除根,用個石頭把草壓住就行了,看不見了,它不起作用,這樣就能往生,所以淨宗的成就比其他法門真的來的容易。

我們說老實話,這個境界,我們一生當中不容易成就。五欲六塵這個妄念,要斷念是真難。但是這一句佛號念的功夫得力,把這個妄念伏住,我想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這是淨宗法門無比殊勝之處,古德講這個法門叫「萬修萬人去」,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我們明白事實的真相,努力在斷除這些煩惱,你斷得愈乾淨,當然愈殊勝。剛才講了,我們能把煩惱伏住,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我們能將煩惱斷掉,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是凡聖同居土了,是生到實報莊嚴土,這不一樣!修學其他法門,將這個妄念斷掉了,像經上講的真正清淨了,滅性亦無了,他的境界也才是方便有餘土的境界。我們淨宗要有這個境界,就到實報莊嚴土的境界,這是不能為比的。所以就顯示出淨宗修學真的是叫「易行道」,比起一切法門來說,容易、穩當、快速,一生圓滿成就。

底下一段,佛給我們說明,你要是不斷,不但不能出三界,必墮魔類,妖魔鬼怪。這一段經文就是講的妖魔鬼怪。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智」從哪裡得來的?當然決定不是真實的智慧,我們曉得真實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是從真心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那是般若智慧。此地所講的智慧,就是佛法當中常說的「世智辯聰」,他有世間的聰明智慧。

『禪定現前』,這個「禪定」是世間禪定,如果修學的非常如法,那就是經上所講的「四禪八定」。這一種禪定現前的時候,我們一般世間人要是看到了,也會非常讚嘆。譬如,他一入定,能夠十天、半個月不出定;甚至於定功更深的,一入定可以二、三個月才出定,那我們看到這種人,必然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真有功夫,這是得禪定的。得禪定,能不能出三界?不見得。假如他有這個功夫,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決定成功,那個沒有問題的,決定得生。如果他不求生淨土,換句話說,他將來一定往生色界天、無色界天,不能出三界。如果他這個淫念不斷的話,他就墮到魔道去了,那就非常可惜了。

魔的特徵是什麼?我們用什麼方法來認識他是魔?前面跟諸位報告過,魔不怕,要緊的是你要認識他。你認識他,就不受他的害,他也障礙不了你;你要不認識他,你就上當了,你受他的害,他會障礙你。魔的特徵是「淫心不斷」,這就是魔,這決定不是佛。縱然打著佛的招牌,這個淫念淫行不斷,我們就知道,這是魔王出現了。

『上品魔王。』「上品」是定功深的。他也有定功,也有智慧,甚至於講經說法也頭頭是道,或許也有些神通,有定就有神通。這個神通,根據《楞嚴經》上所講的,有二種來源:一種是從禪定裡面生的,另外一種是魔附身。那個神通不是這個人的,魔附在他的身,於是這個人有神通;魔要是離開了,他這個通的能力完全失掉了。所以神通有這兩種。佛、菩薩決定不以神通做佛事,換句話說,不用這個方法來接引大眾。

『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這一些妖魔鬼怪,在我們現今這個社會裡面,《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所謂「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就是指這個時代裡這些人很多。如果我們不認識他,學佛跟他去學,不會成就的。到最後,縱然你學的很好,也變成魔王、魔民、魔女了,那就太可惜了。他們自己稱說,他也是成佛了,也是成菩薩了,或者說他是什麼佛菩薩再來的。他的教戒當中,決定不禁止淫慾的念頭,甚至於還讚嘆,那個痲煩就更大了。

《<楞嚴經·清淨明誨章>講記》 ,1993/2,台灣高雄元亨寺,檔名:07-04-03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