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本性本善《十善業道經》學習心得鍾茂森博士主講(第四集)2007/4/8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52-205-04
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菩薩,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十善業道經》。上次我們介紹了佛講菩薩有一種方法,修學的方法,能夠斷一切諸惡道苦。這種方法是什麼?就是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念念令善法增長,不容毫分的不善間雜在念頭裡面,這個善法就是十善業道。昨天我們介紹了第一善永離殺生,今天我們繼續來看,第二條善法是永離偷盜,請看經文:
【複次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何等為十。一者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到這裡是講永離偷盜這一段。世尊叫著龍王,龍王就是代表我們聽經的大眾,我們也是在聽眾裡頭。所以我們聽經,關鍵是把自己置身於世尊法會裡面,猶如面對世尊,這樣子聽經來受教,能夠直接得到聽佛聞法的利益。這裡世尊為我們開示了不偷盜的十種殊勝的果報,這十種叫做『可保信法』,保就是保持,保持什麼?保持信用。信非常重要,儒家講「人無信則不立」,如果一個人沒有信用,他自己沒有信心,就很難立於世間。在《華嚴經》裡面世尊告訴我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說信心是道的源頭,功德的母親。「元」和「母」就是代表能生的意思,它能生道,能生功德,所以它能夠長養一切的善根。不僅是世間的善根,無貪、無瞋、無痴,更重要的是出世間的善根,在菩提道上能精進不退。
為什麼能夠有信心?為什麼能夠有信用?信用是我們在別人眼裡的,別人對我有信心,那就說明我有信用。因為我們不做偷盜的惡行,人家就能夠信用我們。偷盜是指占人便宜的念頭,我們起心動念都利益大眾,從來不想占人家的便宜,久而久之別人就能夠了解,別人就能夠對我們有信心。我們要學習佛菩薩、學習聖賢,不貪財、不貪便宜,安貧樂道。像孔子當年,孔子並不富裕,出身也很貧微,他能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很喜悅。孔子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吃飯碗都沒有,用竹子編的一個小簍來吃飯,喝水杯子都沒有,拿著葫蘆瓢,住在陋巷裡頭,人都不堪其憂,可是孔子讚嘆他,顏回不改其樂,你看他們能夠安貧樂道。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年他有富貴,擺著王位他不要,他出家去乞討為生,做乞丐,示現放下世間一切的名聞利養。所以他能毫無偷盜之意,常常都是懷著布施眾生、利益眾生的念頭,當然他就說話有信用,別人對他就有信心。
這個十種可保信法具體世尊給我們一一說明,第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王」指的是國法,這是說明資財,就是一個人的財富,不是自己所有,你想去占有財富,這是你的妄念,不可能占有的。為什麼?因為種種因緣聚集而成給你的財富是暫時的擁有,實際上財富屬於五家所有。第一就是國王,現在講國家政府,他能夠把你的財產沒收,為什麼?你犯了國法,可能犯了罪,被法庭判處刑律,抄你的家,沒收你的財產,就不是你的了。第二個是「賊」,賊就是盜賊。第三是「水」,大水來了,家裡的東西都沖走了。第四是「火」,一把火燒掉了,什麼都付之一炬。第五個是「非愛子」,非愛子就是敗家子。養了敗家子,辛辛苦苦一輩子積下來的錢財,可能這個敗家子去賭場賭一夜就把你的財產給賭光了。所以,財產是你的嗎?不是。
為什麼會有這種王賊水火及非愛子把你的財產給搞走?那是因為前世今生修的因不正,財產得來的來路不正,什麼來路不正?以偷盜心而取之,所以就會有這些果報。離偷盜心積累的財產就能夠保持,那才是真正能夠永久。這些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他們來了也不是偶然,都是過去生中結下來的冤業,特別是非愛子,當然也有王和賊,這些都是過去生中你欠了他,這一生他們來討債。為什麼他們現在來討債?因為過去生中盜取他們的,偷盜的果報這一生要還。所以聰明的人絕不貪取、積累財富,因為知道財富既然是五家所有,你何必執著?要學習諸佛菩薩把財富放到社會、放到大眾身上,跟一切眾生共享。財富不要存在銀行裡面,作為銀行帳本上的一個數字,那有什麼意義?應該把這些數字轉化為福報,藏在眾生這個福田裡面,修福、修德、布施,這樣子的財富就可以愈來愈多。
第二種殊勝的果報是『多人愛念』,不偷盜就跟前天講的不殺生一樣,它屬於無畏布施。我持不偷盜的戒,眾生知道我是不會占人便宜的,我是不會偷人家的,他就對我放心了,他就對我喜歡、愛念。愛是喜愛,念是我走了之後他還念著我,為什麼?因為我沒有偷盜,我只想著布施,這樣子就能夠得到大眾的愛戴。第三個『人不欺負』,這是第三種可保信法。萬事萬物都有業因果報,如果我們修不欺負人的因,不占人的便宜,不盜取人家的財物,那人家也不會欺負我們,真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是我這一生沒有欺負人,但是常常被人欺負,要知道這是因為過去生中我欺負過人,這是過去生中惡業的影響。所以我這一生歡喜還債,被人欺負了也絕對不起怨恨心,把這個業障消除。
有人說,你不占人便宜,你好人,你布施,在這個社會上往往行不通,你沒聽過有句話說「好人被人欺,好馬被人騎」嗎?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其實是沒有道理。好人被人欺,這個好人是因為前生他所做的一些欺負人的惡業,這一生就受報,但是他這一生做好人,來生就得好報。而且真正的好人他的眼裡就沒有壞人,眼裡還有壞人,說明他心裡還有不好的那方面,他才能看到不好的。假如他心裡完全是好的,怎麼可能看到有不好,怎麼會覺得被人欺侮?
你看前段時間有一部電影,叫做「天下無賊」,香港劉德華主演的。我沒看過,我只是聽一個朋友給我介紹,說這個影片,很平常的一個故事,但是演得內涵挺深的。「天下無賊」講的是在中國大陸西藏有一個打工的人,一個泥水匠,打工賺錢,準備回家探親。就在回家的路上,他帶著很多的錢回去看父母,在回家的火車上面遇到了兩伙盜賊。這兩伙盜賊都是很高明的盜賊,專門在火車上作案。盜賊同夥裡面,有個女子故意就坐在這個打工人的對面,要跟他訴苦,說自己缺錢。這個打工人很好心,看到這個女子這麼可憐,就說這樣吧,我賺的這幾萬塊錢我能先給你一些,你先拿著用。結果這麼一說,露白了,就知道他的錢放在哪裡,於是盜賊就開始動作。
他們的手法很高明,一下子就狸貓換太子,把他的錢袋給換出來,他自己還不知道。那個火車上是臥鋪,睡覺,晚上就挨著錢袋睡覺,這個小伙子還不知道錢袋裡頭不是錢,已經給人調包了。這個錢被調出來以後,就在火車上兩伙盜賊就在搶這個錢,展開了激烈的廝殺。這裡面還有便衣警察,三方,兩伙盜賊加上警察,在打鬥,打得很激烈,盜賊好幾個都死掉了。後來到天亮了,這火車還在運行當中,快要到站了,這些盜賊團伙也被破案了,這個錢袋又被秘密的送回到小伙子他的座位上面,他自己還是不知道。等他下了車,還不知道這火車上晚上竟然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打鬥,就為了他那包錢,他自己完全不知道。
所以天下無賊,他心裡沒有賊,他看各個人都是好人,他看賊都是好人,這真的是佛法里講的「心作心是」。你自己心裡真的有賊,你看各個人都懷疑,他是不是賊,他是不是來謀我的,心裡有賊,天下都有賊了。心裡光明正大,清清淨淨,老老實實,天下無賊,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他怎麼會有被人欺負?他眼裡就沒有被人欺負的人。這個道理很深,真的是講到佛法裡頭一切法由心想生,他不會感到被人欺負,所以他就沒有被人欺侮的果報。
第四『十方讚美』,這是第四種可保信法,「十方」這是指十方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佛菩薩讚美你,為什麼?因為你不偷盜。你不偷盜,你的心行跟佛菩薩的心行相應,所以佛菩薩讚美你。當然這裡的十方也包括好人,世界上的好人也讚嘆你。不僅好人讚嘆,壞人也會讚嘆你,為什麼?因為壞人雖然他幹壞事,可是他心裏面還覺得好人是好的,為什麼?他心裡本性是好的,所以他自己也知道你是個好人,他也會讚美你。
你看宋朝著名的宰相范仲淹,小時候家裡很窮,在一個寺院裡面讀書,窮到一天只能吃一鍋粥。那鍋粥早上煮好了,冬天冷,就凍在外面凍成塊,然後他把這個粥切成幾塊,一餐吃一塊,就著鹹菜吃,叫斷齏畫粥,這麼清苦。有一天在寺院裡面發現了一箱黃金,埋在樹底下,他一看,這是誰家的黃金埋在這裡?你看這麼貧窮的書生,見到黃金他有沒有心動?他沒有,他不聲不響的就把這個黃金又埋回去了,自己心裏面根本不去掛礙它,沒有偷盜的心。「不義之財君莫取」,聖人的訓導他記在心裡,絕對不犯偷盜戒,他心裡想的都是為國家、為人民分憂。
他後來去算命,相士看他的面相,他就問這個相士說你看我能不能夠做宰相?這個相士覺得這個窮書生口氣好大,想要當宰相,就表現出很不以為然的樣子。范仲淹看他這個樣子就馬上改變了口氣,就問他說,你看我將來如果當不了宰相,能不能當一個醫生?古代的醫生是很窮的,不像現在醫生這麼富裕,古代人行醫不是為錢,真的是為治病救人。這個相士聽到這個人怎麼一下子從大富大貴的宰相就墮到了醫生,表現出很困惑的樣子。范仲淹就說了,當宰相可以救人,當醫生也是可以救人,如果當宰相,能夠救天下人,如果當不了宰相,我也希望當一個醫生,能救幾個算幾個。這個相士聽到他這番話非常讚嘆,說你這樣的胸懷「真宰相也」。果然後來范仲淹做了宰相,他兒子也做了宰相,你看這是果報。
後來當了宰相,他以前讀書的寺廟來找他化緣,這個寺廟現在有破損,您老人家現在榮登相位,來幫補一下我們寺院。范仲淹因為他所有的錢都拿去布施做好事,家裡沒有錢,他想起那個寺院裡面大樹底下還埋著一箱黃金,就告訴這個寺院的代表,你回去在那個樹底下挖,那些錢就夠你們建寺院了。結果他們回去一挖,果然是一箱黃金,對於范仲淹就更加讚嘆。你看十方讚美,都是因為他廉潔的操守,不偷盜。
第五種可保信法是『不憂損害』,就是不擔心別人會損害你,為什麼?我心裏面沒有占人便宜的念頭,我不會去損害別人,怎麼別人會損害我,我沒有這個擔心,沒有這個憂慮。哪怕是別人來損害我了,我也不憂慮,這就「不憂損害」。他心裡真的沒有被損害的念頭,為什麼?因為他完全放下了自私自利,絕不占人便宜,你來損害我,我正好布施。
第六種可保信法是『善名流布』。這裡跟前面第四條的「十方讚美」意思相似,前面講的是諸佛菩薩讚美你,這裡講的是社會大眾讚嘆你。你廉潔的名聲傳遍了社會,所以大家都尊敬你,認為你是個好人、是個善人,這都是你德行的招感。
第七個可保信法叫『處眾無畏』。眾是指團體,你在團體當中無所畏懼,你很從容、很大方、很自在,絕對不會身心不安。為什麼?因為心地光明,行為善良,問心無愧,當然能夠「處眾無畏」。有的人他在大庭廣眾下他覺得身心不自在、不安定,那是內心裡有陰影、有愧疚的地方,這是有造作不善業才會處眾畏懼。當我們如果有這樣的情形,就知道要懺悔罪業,心地要保持光明磊落,絕對不能去占人家的便宜,這樣子就能夠達到處眾無畏。
第八是『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這裡的「財」是指財富,「命」就是指壽命,「色力」就是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是所謂的財富、健康、長壽,還有下面是「安樂」,這些都是世間人希求的福報。如何能達到?持不偷盜的戒就能達到。真正不偷盜,不占人家的便宜,他知足常樂,心安理得。所以財富夠了沒有?夠了,為什麼會夠?因為我心已經滿足了,我知足我就富了,我不再貪取。如果不知足,哪怕你是億萬富翁,你有李嘉誠這麼多的財富,你還是個窮光蛋,為什麼?你還要去掙錢。我都掙夠了,我知足,我掙夠了,我比你富。知足才能富貴,知足才能安樂。
上個月末學跟師父上人去北京參加世界漢學大會,在北京有很多學佛的同修他們來拜訪師父。這些同修在北京都是很有錢的,身家億萬,師父就跟他們講如何來扶貧,這很有意思,為什麼?師父說真正知足了就是富貴。你看我們的師父,真的叫兩袖清風,對於世間一切的財物毫無貪戀之心,所以我們看師父是世界上最富的人,為什麼?他都不用再賺錢,他夠了。賺錢的人還不夠,那是他還在窮,所以師父能夠得安樂,不僅是財得安樂,壽命長久,色力他健康。這些果報都是因為知足,不偷盜。
底下講「辯才具足無缺」,辯才這是我們所希求,辯才如何能具足?當我們內心裏面毫無占人便宜的念頭,我們講話就有信服力。你看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那叫辯才無礙。世尊在世的時候,當年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沒有人能夠辯得過釋迦牟尼佛,全都給釋迦牟尼佛給降伏住。辯才具足怎麼得來的?因為世尊完全放下了自私自利,完全沒有占人便宜的念頭,心裡只有布施,只有供養大眾,講的話都是利益大眾,所以有辯才。如果有私心,心裡還有自己的利益,那講的話就很難令人信服。
第九『常懷施意』。這是常常有幫助人的念頭,哪怕是我很窮,家裡沒有什麼財富,但是我沒有偷盜、占人便宜的念頭,我就能夠「常懷施意」,這樣的心地善良,心地善良的人他就安樂。有這麼個小故事,有一天在香港公寓大樓裡面搬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女子,這個年輕女子還挺有錢的。她的鄰居一家住著好幾口人,母親帶著幾個兒女,兒女都很小,家裡很清貧。這個女子因為怕這家清貧的人家會占自己的便宜,所以就不跟他們家來往。有一天晚上突然大樓停電,過了不久那個女子的房門有人敲門,這個女子聽了,怎麼黑燈瞎火的誰來找我?就問了,「是誰?」外面有個小孩子的聲音答道:「我是你鄰居家的小孩,請問你有沒有蠟燭?」這個女子一聽,這個鄰居家的小孩真會占便宜,現在家裡窮的連蠟燭都買不起,停電了就上我家來找蠟燭。所以這個女子就想著怎麼樣能拒絕他,就很大聲的,沒有開門,對著門外在吼,說「我沒有」!結果外面的那個小孩很平靜的又繼續說,「姐姐,我媽媽就知道你家裡沒有蠟燭,所以讓我給你送兩根來。」
你看這個小孩常懷施意,這個鄰居家的家庭雖然家裡窮,可是他沒有偷盜的念頭。所以這個女子心裡很慚愧,自己雖然有錢,但是在精神上卻是這麼貧乏,不肯幫助人。所以真的是像基督教里講的「施者有福了」,誰有福?布施的人他有福。
第十種可保信法是『命終生天』。我們這一生持不偷盜戒,來生就能生天,這是善有善報。三界六道當中就是個因果定律決定,修五戒十善的人將來就往人天道;貪瞋痴慢多的、犯五戒的、做十惡業的,將來墮三惡道。在偷盜裡面,最重要的,對於我們佛門弟子來講,一條就是不能偷三寶物、偷常住物。這寺院裡的,包括出家人的東西,如果是以盜心去拿的,將來必定墮三惡道。在《地藏經》裡面講,「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這是《地藏經》裡面給我們講的真實話,不是嚇唬我們的。為什麼?因為常住的東西屬於十方的,屬於諸佛菩薩的,我們如果偷盜了常住的物品,欠的是十方諸佛菩薩的,那怎麼還得起?所以這個罪業真的是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在《阿含經》裡面就講到一個故事,這是講在迦葉佛時代,有一個小沙彌,他是看守果園的,寺院裡有果園,他在看守。有一天他就爬上果樹上面偷摘了七個果子,他還不是自己享用,他偷摘下來給他自己的師父。結果他這麼一種偷竊常住財物,他墮到了地獄裡面,每天就是吞鐵丸。這個鐵丸吞到身體裡面,一下把身體都燒焦了,你看受這個果報。他偷的只是七個果子,樹上摘的,還不是自己享用,給他師父的,這都有罪,這個因果不得了,因為他偷的是常住物。即使是供養師父的,也不能夠用不淨的財物去供養,什麼叫不淨財?你偷來的,你以盜心取來的,這就是不淨的供養,那不會有功德的,只會有罪業。
所以不偷盜這條戒律我們要真正謹慎,小心防範,積功累德,這一生持不偷盜戒。也不要希求福報,要怎麼樣?要回向菩提,回向自己求生淨土,這樣子來生能夠作佛。所以這經上講,『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我們所積累的這些功德,不要希求果報,怎麼樣?回向菩提,等到成佛的時候果報就殊勝了,能夠得「清淨大菩提智」。大菩提智就是佛的智慧,他真正得到了清淨心,圓滿的菩提智慧現前。要知道清淨大菩提智是我們本有的,只是現在被覆蓋住,被什麼覆蓋住?被我們的惡業、被我們的偷盜、這種貪瞋痴的惡業覆蓋住了,所以本有的智慧不能現前。
真正明了,我們學佛第一個要相信,這裡說可保信法,這個信,最根本的要相信什麼?相信我們本來是佛。好多人說信佛,都沒真信,為什麼?這是最根本的信念他沒有,他不相信我自己是佛,不相信我自己具足佛性。六祖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他不相信這一點,他不相信自己具足自性,也不相信自性能生萬法。如果真正相信,徹底不懷疑這一條,那叫真信佛,那他就不會貪瞋痴。有什麼好貪的?我的自性本自具足,我的自性中能生萬法,我哪樣沒有?我萬法具足,我還貪什麼?我本來就有,還貪別人的幹什麼?自家稱珍寶,樣樣不缺,何必要貪人家的?貪而不得就會瞋,那我也不會瞋了,為什麼?我根本就不貪,我自己都具足,我還貪什麼?所以我也不會瞋,也不會痴。
有貪瞋痴,那就是對於佛法第一條信念他還沒有。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一成佛首先就說這一條,「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世尊成佛的第一句話就說這個,你想想這句話多重要,很多人都把它忽略了。忽略這一條就叫不信佛,受了三皈五戒,那都是假的,還沒真信,真信佛的真的不會起貪瞋痴。所以真正把偷盜的意念徹底放下,當然就不會造作偷盜的行為,這叫從根本修,從意念上來修。這就是以上講的,世尊勸導我們持不偷盜的戒,能夠得這十種殊勝的果報。下面這一段是講的不邪淫,請看經文:
【複次龍王。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贊法。何等為四。一諸根調順。二永離喧掉。三世所稱嘆。四妻莫能侵。是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
這是世尊給我們開示,永離邪行得到四種『智所贊法』的功德。「智」就是指智人、智者,就是佛菩薩,佛菩薩都是智者,他們有真實的智慧。他們看到你持不邪淫的戒他們很讚嘆,你的功德就很多,具體來說有四樣功德,第一是『諸根調順』。根就是指根身,這個身體,「諸根調順」就是指身體健康,裡頭氣脈暢通,調順。健康這是果報,要懂得修因,什麼是因?我們看到很多大富大貴的人,他們身體並不健康。難道是他們沒有錢買醫藥嗎?難道他請不起營養師給他調理嗎?不是的,他們有調理,但是他們還是不健康,為什麼?就是犯了這條戒。淫慾泛濫,所以身體就不健康,淫慾決定是損害健康。
你看看古來皇帝,皇帝都希望長生不老,你看秦始皇當年就是希望自己長生不老,他有嗎?他沒有,他死的比誰都早。皇帝沒幾個長壽的,為什麼?就是因為淫慾。所以,唐朝時候的道家祖師呂洞賓曾經就說,「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催人骨髓枯」。淫慾等於是殺人的兇器,雖然不見人頭落,但是這一把劍可厲害了,這是暗箭殺人,讓人最後身體垮下來。所以要懂得節制,懂得控制自己的念頭,才能保證健康,諸根調順。特別是年輕人,你看孔子就說少年人,就是年輕人,關鍵戒之在色,色慾強,晚年身體都不健康,說不定都到不了晚年,中途就夭折了。
第二個是『永離喧掉』,這是第二種智所贊法。「喧」是喧鬧、吵鬧,這裡是指家裡面不會吵鬧,得到和樂。看到有些家庭夫妻不和,為什麼夫妻不和?可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夫妻某一方,甚至是雙方有外遇。有外遇了,家庭怎麼能和睦?夫妻之間懷疑、嫉妒、瞋恨、吵鬧是天天不斷。所以能夠永離邪行,就是夫妻以外的男女不正常的關係都杜絕,不單指行為上杜絕,連念頭都沒有,這樣子可以保家庭和樂。
第三『世所稱嘆』,這是指世間人都讚嘆你,為什麼?因為你有節操。男子他能夠節慾,能夠不犯邪行,大家說他非常的正直;女子能夠不邪淫,大家讚嘆她有貞節,「世所稱嘆」。
第四個『妻莫能侵』,妻子不會被人侵犯。任何事情都有因果報應,我如果淫人妻子,自己家裡就會遭到侵犯。你看古諺語都說,「勸君莫借風流債,借得快來還得快,家中自有代還人,你要賴時他不賴」,這是告訴我們,沒有給你占的便宜。你看現在離婚率高,就是家裡遭到些侵犯,多半都是因為這一條。這一條意思還沒有完全講完,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先休息五分鐘,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討論《佛說十善業道經》。剛才講到永離邪行得四種智所贊法,這個四種贊法講的是諸根調順、永離喧掉、世所稱嘆、妻莫能侵。這四條實際上講的是大類,真正持不邪淫戒,功德利益是無量無邊,為什麼?因為眾生之所以有六道輪迴,都是因為愛欲不能斷。真的你看世間人所說的,「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萬惡,就是一切惡,都是淫作首,就是淫是最難斷的。它引起的惡念也是最厲害的,它也是人墮惡道的因緣,六道之所以出不去,就是因為愛欲。所以,《無量壽經》裡都勸導我們,「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當離三塗憂怖苦痛之道」,就是想要真正離開惡道,必須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生死眾惡之本是什麼?就是淫慾。我們在家同修成家了,要斷邪淫。
這個功德利益也不要希求這一生的果報,也不要希求來生人天福報,也回向菩提。你看世尊在這裡面每一段都勸我們回向菩提,『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你可以把不邪行的功德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子『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你回向作佛,求菩提證果,當你真正成佛的時候你就得到佛的三十二相。「隱密藏相」是三十二相之一,相貌莊嚴美好,讓人家看見都恭敬,這個因是什麼?就是因地上持不邪行的戒律。所以一個人沒有邪念,身不造邪行,他的相貌都莊嚴。並不是說好看,或者看起來很妖艷,男的說靚仔,女的說靚女,不是那種靚。那是真正是莊嚴,有攝受力,人看了能夠生恭敬心。這是講離邪行的功德利益。下面世尊又為我們開示離妄語的八種所謂天所贊法,請看經文:
【複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贊法。何等為八。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是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
這一段佛勸告我們永離妄語,妄語就是欺騙人,如果是存心欺騙,那個罪就重;不是存心欺騙人,無意中說了假話,誤導了別人,這也是有罪,當然沒有存心欺騙的罪那麼重。如果是把這個妄語拿去傳播,以訛傳訛,把正法扭曲了,去傳播邪法,自己糊裡糊塗不知道,但是遺害社會,遺害眾生,那個果報也很重。所以,果報罪業是看影響力,影響力大的罪就大。不妄語功德是很殊勝。世尊勸我們離妄語,這樣就可以得八種『天所贊法』,「天」就是指天人,天人讚嘆你。因為天人在過去就是修五戒十善,他們也是不妄語,他見到你不妄語他們就讚嘆。
第一種,『口常清淨,優缽華香』,妄語包括下面講的兩舌、惡口、綺語,這四種都是口業,如果一個人不造這個口業,口就清淨。口業清淨,他就出清香,「優缽華」就是青蓮花,口裡有青蓮花的香味,一陣清香。這個原因是什麼?他不是噴了香水,不是,他是不妄語。我們如果說口裡面有口臭,氣味很難聞,要知道這是自己有口業,口業還很重,要及時懺悔。看看自己是不是常常打妄語,常常欺騙人,常常自欺,是不是造作兩舌、惡口、綺語這些口業,如果有,趕快改過來,這樣就能得「口常清淨」,能夠出青蓮華香。
這不單指口出香味,在佛經裡面講三十二相之一,有一種叫做廣長舌相。廣長舌相經上講,如果一個人三世不妄語,舌頭吐出來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子。釋迦牟尼佛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自己的臉給蓋住,這是佛生生世世持不妄語戒,所以他能夠有這樣的果報,講話辯才無礙,吐字清楚,不會大舌頭。我們說大舌頭就是講話結結巴巴,吐字不清,那都是前生造作口業,這一生我們懂得世尊的教誨,要把它改過來。改過來之後,如果是努力精進修行,這一生就能改,來生果報就更殊勝。
第二種天所贊法是講『為諸世間之所信伏』。因為你不妄語,你講話就有信用,世間人聽你講話他能夠相信,能夠服你,就是你能夠服眾。信用確實很重要,你看現在香港的社會裡面,大家都用信用卡。沒有信用的,信用不好的,你貸款貸不了,買東西買不了,在社會上就寸步難行,所以信用是很重要。信用怎麼建立的?要誠實,不打妄語,不欺騙人,你的信用就建立了。
第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這是講因為你不妄語,所以你講的話大家都相信,一出口就成為原則,「發言成證」,證就是什麼?把你的話當作一個原則,一條真理。你看聖人他們講的話成為經典,為什麼?因為聖人持不妄語戒,他們是講話就發言成證。人天都尊敬他,人就是人間這些人,天是天人,人天善道的眾生都尊敬他。你看釋迦牟尼佛講一句話,他也沒有引用什麼古籍,講出來的就成為經典,三千年來都為我們作為學習的榜樣,真的是言為世則,成為世上的行為準則。你看我們的師父講話,真的是從來不講無義的話、無聊的話,他不講,講話都是利益眾生。四十九年我們師父也是講經說法,按年數來算,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他也是發言成證。我們這些在師父身邊的人就知道,只要是師父說的,別的人沒話說,為什麼?「師父說的」。發言成證,人天敬愛,這是不妄語的果報。
第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不妄語的人他心裡就不迷惑,常常講妄語,心裡頭自己就迷惑顛倒,這是因果報應,我欺騙人,自己就迷惑顛倒。真正不妄語,他起心動念如何來幫助眾生,都以愛語來安慰眾生。愛語並不是講說好聽的話,表揚你、奉承你,那不是愛語,真正愛語是利益眾生的話。真正有愛心,講的話能夠安慰眾生,能夠啟發眾生,能夠引導眾生走上正路。當眾生有迷惑的時候,我們給他指出一條去向,當眾生有錯誤的時候,我們能夠用愛心糾正他的錯誤,這都是愛語。甚至老師對學生,看見學生有過錯,老師有愛心,有打有罵,那都是愛語,能夠幫助眾生走向正道。
第五個,『得勝意樂,三業清淨』,這是得到「勝意樂」,勝意樂就是經典里所講的法喜充滿。他這個喜悅不是外面來的刺激,而是內心裡因為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湧起的那種喜悅,正是像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那是真正的快樂。怎麼來的?因為他持不妄語這個戒律。而且得「三業清淨」,三業就是身口意三業。在《無量壽經》裡面講的三業,不用身口意這個順序,它先講口業,不講身業。它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無量壽經》把口業放在第一。為什麼?因為口業最容易造,犯的最多,所以在這裡經提醒我們要善護口業,乃至三業的清淨。從哪裡開始?從不妄語開始。你看宋朝的司馬光他說修行、辦學問要從不妄語始,因為不妄語才能真正養成自己的真誠心,這是修行的第一要門。
第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一個不妄語的人他一就一,二就二,講話不會有錯誤,不會有過失。為什麼?因為他有智慧,他懂得打妄語那是造業,自己得不到利益,也不能利益眾生,何必要造業?所以他絕對是保持自己的真誠心,不打妄語,他誠實。誠實,他不自欺不欺人,真的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不愧於人,能夠對天地鬼神誠心日月可鑑,所以心地光明,他歡喜。這種殊勝的功德利益,絕對不是世上多少財富可以比擬的。
第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一個誠實的人他說話別人就覺得可靠,自然就得到大家的尊重,他講出來的話自然大家就願意奉行,願意聽他的勸告。一個大修行人他講的話,不單只人去依教奉行,天人都依教奉行,這個人是人天師表,都是因地上從不妄語這條戒律做起的。
第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這裡講的是他有無礙的辯才,這些殊勝的智慧。這個智慧、這個辯才沒有人能夠比得上,為什麼?因為他心地真誠、清淨,智慧不斷的湧現出來,他根本不會欺騙人,所以他講話自然有那種威攝力。那些有煩惱、心地不真誠的人,他心地就生不起智慧,因為心地委曲,他不能夠正直,智慧出不來,他跟你辯論辯不過你,這是不妄語的果報。你看像釋迦牟尼佛當年辯才無礙,制伏九十六個外道。像我們師父上人,不要說其他的,就說我們師父上人,一生講經說法,沒有遇到難倒他的問題。別人問他的問題,你看每個禮拜五有學佛答問,不管什麼問題,我們師父不用準備,也不用事先看那個問題,上台拿著問題就講,都能夠答得令人滿意,圓圓滿滿。到了國際會議上,人家問他的問題,不管哪個國家、不管是從事什麼行業的人問師父問題,師父都能夠用智慧回答,讓他能夠心滿意足,能夠心悅誠服。這就是善護口業而得來的果報。
如果把這個戒行功德『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回向成佛。世尊每一條都提醒我們不要求人天果報,人天果報是小果,都在六道裡頭,那不是真實福報。在六道里總會有迷惑,總會墮落,應該回向菩提。回向菩提的人他成佛的時候,『即得如來真實語』,《金剛經》上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就是如來他講的話是真實不虛。如語者就是符合事實真相,符合自性,他是自性流露,絕不欺誑,絕不講跟諸佛不同的話,所謂佛佛道同。這都是在因地的時候修不妄語,得來的殊勝功德。下面世尊為我們開示了永離兩舌的功德利益,請看經文:
【複次龍王。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可壞法。何等為五。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是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沮壞。】
這段是講不兩舌,能夠得五種『不可壞法』。兩舌就是指搬弄是非,挑撥離間,造謠生事,這個罪業很重。他製造這些是非,離間別人的團體,破壞人家的家庭、人家的團體,那麼他就會遭到破壞;如果不造兩舌的罪業,他就不會得這種罪報,他能夠得五種「不可壞法」。所以兩舌在口業裡面這是最嚴重的口業,它的危害甚至超過妄語。小的,它是搬弄是非,或者離間人家的夫妻,離間人家的父子兄弟,這是小的;大的,他離間國家,讓國家與國家之間不和,民族與民族之間起衝突,宗教與宗教之間成為仇恨,這是大的兩舌。你看現在這些新聞報導裡面,講兩舌的過失很多,本來世界上的這些衝突不會那麼厲害,被這些媒體過分的渲染,造成好像很大的仇恨。衝突,國家與國家的衝突,像美國打伊拉克,這是他們兩國家的事情,為什麼要把它渲染成宗教的仇恨?好像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有這樣不共戴天的仇恨,這都是兩舌,這個罪業可重了。
我今年有幸在一月份代表師父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個大型的國際和平論壇,探討媒體如何來幫助構建和平這個問題。都知道現代媒體它不是促進和平,它是促進衝突,小小的衝突把它過分的渲染,讓世人都覺得這兩國人打起來了都是因為宗教,都是因為民族之間的仇恨。所以會上有一位伊拉克來的朋友,他對在會上的朋友們說,他慷慨陳詞,說其實我們伊拉克的人民並沒有那麼多衝突,沒有那麼多仇恨,都是這些新聞媒體把它故意渲染出來。這是製造兩舌。
兩舌更嚴重的是對佛法的團體進行破壞,叫破和合僧。當然這個不一定指佛法,如果一個團體是和合的團體,就叫僧團。他能夠遵守六和敬,我們在這裡用兩舌把它分裂,說張家長李家短,讓這個團體裡的人不能夠和睦,破壞了和合的團體,這將來墮阿鼻地獄,這叫五逆罪。為什麼?因為挑撥兩個國家的衝突,讓兩個國家打仗,這是傷人家的身命、財產,如果挑撥和合團體的是非,破壞和合僧團,讓這些修行的大眾不能修行,斷人家的法身慧命,那比殺他的身命更重,所以墮阿鼻地獄。要知道兩舌為什麼會造?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意念裡頭有自私自利的念頭,有這些人我是非、有貪瞋痴慢,這些是心靈的腫瘤,它是毒害我們自己的心靈,讓我們造作罪業。所以真正要放下兩舌的罪業得從根本修,在心地里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我執,我執是六道輪迴的根本,這個沒放下難免會造罪業。
如果不兩舌的人他會得五種不可壞法,第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這不壞身講的是什麼意思?是沒有人能夠傷害你,你能夠得到健康,得到不受傷害;換句話說,可以得到不老、不病、不死。這個可殊勝了,為什麼?因為我們不破壞人家的團體,自己身體不遭破壞,身體也是個和合體,這和合體不遭人破壞,不遭破壞的原因是在於我們沒破壞人家。那有人會問,明明世尊說人的身體無常,它有生老病死,它會遭損害,為什麼你說它無能害,他有不壞身?不壞身是他心地不執著這個身體,不執著身體,把小我放下了,他得到的是大我,他得到的是真身。我們肉體這個身體當然它有生老病死的規律,什麼身能夠真正不壞?我們說金剛不壞身,那是什麼?法身。法身永恆不壞,裡頭不生不滅,他沒有生老病死,本無動搖,不要說壞,動搖都不動搖,所以他不會遭受損害。哪怕是我們現前這個身體遭受損害,他也不會做被損害的意念。你看《金剛經》給我們講的世尊過去生中的例子,他做忍辱仙人的時候,遭到歌利王割截身體,他心裡不生瞋恨,他沒有被人害的念頭,為什麼?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離了四相,他沒有執著色身為我,當然他就不受損害。
所以要懂得什麼是真我、什麼是真身。我們的真身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就是我,我就是一切眾生,這是事實真相,我們要相信。信心很重要,你不肯相信這一點,你的觀念轉不過來,你還是會怕死,為什麼?你執著這個身是我,當然你會怕死。你要知道這個身是我的一個小不點的部分,小的不能再小,就像一根毫毛,你拔掉它沒事,為什麼?整個我是虛空法界,整個宇宙是我,我這個身體是我的一根小毫毛,我們每天掉頭髮都掉這麼多,掉一根毫毛算什麼?這真正無能害故,他不會有被損害的意念。這都是從因地上修不兩舌,產生的功德利益。
第二條功德利益是『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眷屬最小的是一室,夫妻,你看現在這個社會混亂到極點,為什麼?夫妻不和的現象太普遍,離婚率太高。在美國,離婚率達百分之五十,這是基本兩對夫妻里就有一對離婚,眷屬遭到破壞。為什麼?因地上,就是指他們都是過去生中,或者是今生有兩舌,挑撥是非,破壞人家的家庭,這都是招致自己家庭受破壞。所以要真正離開這個苦果,要離開苦因。
第三個『得不壞信,順本業故』。「信」就是信賴,你能得到人家的信賴,人家對你的信心不會破壞。「順本業」,本業是指我們自己從事的職業、行業,你得到的職業你很順利,你的工作很順利,你的人緣很好,幫助你的人很多,你的事業能夠得到成功。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兩舌,你不搬弄是非。別人講是非,你不講,他跟你講,你不聽,謠言止於智者,你是智慧的人,謠言到你那裡就中斷了,你不再傳了。漸漸的你就得到別人的信賴,知道你不會亂說話,別人就肯以真誠心跟你交往,你就有知心的朋友,所以你的人緣就好,你就能夠事事順利。
第四個不可壞法講的是『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這裡是講修行,「法行」就是修行,就是說你在修行的道路上你不會遭到人家的破壞,你所修行的法門你的信心很堅固,你不會動搖。學佛、修道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對於自己的法門要有信心,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才能夠成就。這也是有因果的,如果是在因地上愛兩舌、愛搬弄是非,他就有這種兩舌的習氣。兩舌的人總是愛包打聽,如果他不兩舌,不挑撥是非,不搞這些人我是非,他不會有興趣去打聽別人的事情。所以包打聽的人心就不定,別人給他說一句話,他就老擺在心裡咂這個滋味。別人告訴他,你修的這個法門不夠好,不能夠圓滿成就,不究竟、不快速,你修我這個法門好,所以他修兩天他又換了。這是所修的不能堅固,為什麼?因為他愛打聽,他心都不定,正因為因地里不真,因地有缺。
現在所謂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太多了。古大德都說,修行人只要稍失正念,即墮魔王。魔太多了,什麼是魔?老是跟你吹風,讓你心動的,那就是魔。像我早年有一位朋友,這是我媽媽的一個朋友,他跟我們一起學念佛法門,這是十多年前的事。結果學了沒多少日子他就聽到人家說法輪功很好,當時法輪功剛剛在中國興起,他就跑去學法輪功。我們一看,行了,這個人不要跟他交往了。所修不能堅固,他法行壞了,進了邪道,這都是因地上兩舌的過失。
第五個是『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是為五』。「不壞善知識」,這是我們在學佛、修道的路上要有真正的好老師。好老師怎麼樣才能真正得到?那是我們修學的人對老師要有真誠、恭敬、謙虛的態度,這叫學生應有的六字訣,大家記住,要真誠、要恭敬、要謙虛。有這種心態的人,你學這個法門、跟這個老師,哪怕是老師沒有很好的修行,你都能夠成就。為什麼?因為你心地真誠,你就不會誑惑,誑就是受欺騙,惑就是迷惑。
我跟大家講一個故事,在古時候有個年輕人,老實憨厚,別人看他傻傻的,但是心地很真誠。有一天聽說可以學道成仙,他就想成仙,就打聽在哪裡可以求成仙之道。結果遇到了一個財主,富貴人,這個財主心地不善,一看這個小伙子很老實,很笨,正可以利用。他就告訴他說我有成仙之道,你跟我來,我到時教你,不過你得先滿足我的條件,你得三年在我家做苦工,讓我滿意了然後我才能教你。這個小伙子就無償在他家裡做苦工,做體力活,他就利用他。三年很快過去了,這個老實人對這個財主很恭敬,把他當作老師,奉事師長。到了三年,就跟老師請教說,三年到了,請老師您教我成仙的方法。
財主一聽,這個笨小子還沒有了解事實情況,好,那我就教你。這個財主心狠手辣,他就想把這個老實人給幹掉,就騙他走到一個山崖上面,山崖上長了一棵松樹,長到懸崖外面去了。就告訴這個小伙子說,你就爬到這個樹上去,我叫一二三,你就往下跳,你一跳你就成仙了。這是明明要騙他。這個小伙子真是老實,他一點虛偽之心、一點懷疑的念頭都沒有,叫他上樹他就上樹,上了松樹,一二三他就跳。結果這麼一跳,他真的成仙了,他飛上天去了,得道成仙。這個財主一看,好傢夥,這棵樹可真的是仙樹,難道真的是被我們歪打正著,那我也要去成仙好了。這財主就爬上了這棵樹,往下一跳,就跳到懸崖里摔死了。
我們看看這個小伙子,年輕人,他想學仙,他得到的是不是善知識?我們平常人看他是惡知識,來欺侮他的。可是在他心裏面,意念真誠,毫不懷疑,他得到的是善知識,他真能成仙,他不受誑惑。我們看他受誑惑,其實他沒有真正受誑惑,他真的成仙了。為什麼?心作心是,他心裏面真的成為仙這種心態、這種善良、這種真誠,他就成仙了。那財主,財主有他的果報,他起心動念殺人害命,他自己就摔死了。所以要知道,我們對老師最關鍵的是意念,自己能不能成就,就是我們對老師的信心。我們眼中看這個老師他是真善知識,他就真正對我們有真善知識的利益,我們把老師當作佛來看,他對我就是佛,什麼成就我的?我的信心成就我的。
前不久,在三月五號那天,我們師父上人在澳洲參加韓館長的十年追思法會,師父上人知恩報恩,我非常的尊敬、感動。剛好那時候講《弟子規》講到「行高者,名自高」,我們師父是高人,高人不是他的聲望很高叫高,他是行高,道行高,所以他的名望也高。我很有感觸,寫下了一首詩,這詩分成三段,我命名為「淨公上人頌」,今天跟大家也都匯報一下,請大家指教。
「淨公上人頌」,「五旬說法大師行」,這是講五十年,師父四十九年,差不多五十年,講經說法,這跟釋迦牟尼佛差不多了,大師,大師是指佛,佛就是講經說法。「佛陀教育正其名」,為佛教正名,它是佛陀教育,不是宗教,名正則言順。「廣弘三教演華嚴,導歸淨土倡大經」,這是師父廣弘儒釋道三教,現在又每天講《華嚴經》,《華嚴》是無上法輪。最後導歸淨土,你看他一生專弘淨土,《華嚴》也是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淨土。在淨宗弘揚裡面他特別是倡大經,大經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個經是會集本,夏蓮居老居士會集本,利益度化了多少眾生。
下面一段,「衛星網路是道場,經碟善書遍十方」,這是師父用衛星網路來作為他弘法的道場,他所印製、流通的經碟、善書真的是遍十方。我們不單只是說四方,說十方,上下都有了,為什麼?鬼神都在聽。「落實和平聯宗教,推行德育報家鄉」,除了弘法以外,我們師父推動世界宗教的和平,在新加坡團結宗教非常成功,你看李顯龍總理都很讚嘆,也得到各國人民乃至聯合國的讚嘆。他還做一件事情,「推行德育報家鄉」,在他家鄉安徽廬江湯池小鎮建立文化教育中心,推行德育,報答鄉親父老,證明人是可以教的好。
最後一段,「證示和諧唯心現,修身為本教學先」,這是為我們指示,和諧,現在說和諧世界,從哪裡來?唯心所現,心地和諧了,境界就和諧,世界就和諧,所以和諧世界要從心開始。怎麼開始?要教學,以修身為本,教學為先,教學是指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科學的教育。所以,師父是個大教育家,跟釋迦牟尼佛所行的沒有兩樣。在我心目中,我是最後一句述行,「仰之彌高不可及,始信如來應世間」。所以在我們心目中,師父上人就是佛,你說他不是佛,你心目中他不是佛,你就得不到佛對你教化的利益;我心目中他是佛,我得到的是佛對我教化的利益,心作心是,所以功德利益全在自己。印祖,印光大師曾經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對老師的心態,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教導我們的,就要把老師當作佛一樣看待,這樣自己才能真正成就。
最後,『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我們修學善業,不要希望這一生的果報,要回向菩提,回向這一生了脫生死,往生淨土,將來畢竟成佛。『後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沮壞』,你看佛在世的時候,佛的這一批弟子們,和合僧團,魔也不能破壞,為什麼?這是佛在因地上修不兩舌的善業圓滿。我們現在希望能夠得到和合僧團,從哪做起?從我做起。我不再做兩舌的罪業,我們就能夠在和合的僧團裡面,諸魔外道都不能夠破壞我們。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
選自淨空法師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