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這兩個字,意思要搞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為。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言論、我們身體造作錯了,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行。修行你真得受用,你真得幸福,真得快樂。你明白了、懂了、搞清楚了,沒有修行,也就是,起心動念還是貪瞋痴慢疑,言語依舊是妄語、兩舌、綺語、惡口,身體還是免不了殺、盜、淫。這是大乘經上常常看到的,每部經典佛都說,佛不說法則已,說法必定少不了這些勸勉我們的話。勸的遍數要多,不多怎麼樣?疏忽了。
章嘉大師勸我,戒律很重要。我跟他三年,每個星期見面一次,這句話超過一百次。什麼時候給我講?課上完了,問題解決了,我離開,辭行,他老人家都會送我到門口,在門口最後一句話,戒律很重要。為什麼?戒律是行門,是落實。經的義理明白了,沒有疑惑了,沒有落實在生活上,得不到受用。所以叫修行,修正起心動念,修心,言語造作修正,這對了。沒有行,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重視行。
行從哪裡?老師教導我的,總原則,看破、放下。看破要靠經教,經典裡面所說的。行門,從持戒下手。持什麼戒?三皈、五戒、十善。
...所以,一定要依照佛在經典裡面教給我們的,像我們這一段,這一段也講了不少次,佛是苦口婆心,教我們遠離五惡。這個五惡,簡單的說,就是殺、盜、淫、妄、酒。翻過來就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是善,反面是惡,五惡要斷,你五痛就化解了。痛是什麼?痛是苦。現在的苦,這花報。五燒,燒是來生墮地獄。地獄是一片火海,無論是什麼地獄,你去觀察,都是一片火光,這燒!活活的被燒死,多苦,地獄就是活活的燒死。地獄從哪裡來的?惡業所感,不是人造的,不是閻羅王造的,也不是上帝造的,是我們的惡念惡行自然感召的。你明白了,你就不懷疑了,你就有意要超越了。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正法時期戒律成就。也就是佛滅度之後的五百年,第一個五百年,能持戒律就能夠證果,證阿羅漢果,阿羅漢就脫離六道輪迴了。第二個,像法時期,一千年。這一千年,在中國,我們看到了,中國在家出家這些佛門弟子,他們的成就很可觀,很難得。像法時期多聞成就,特別是大乘佛法,在中國這個地區,學習的人多,依教修行的人多。這些人過世決定不墮三途,人天兩道,修得好的生天,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
第二個一千年,就是末法時期了,末法一萬年,現在已經過了一千年,現在是末法第二個一千年。佛法衰了,明顯的衰退了,這我們看到了。怎麼衰了?學習經教的人還有,依教修行的人沒有了。也就是章嘉大師講的,戒律很重要,現在大家把戒律丟掉了,或者是研究戒律走偏差了,這都必須要注意到的,走錯路了。一定要懂得,佛為什麼教我們持戒?持戒是放下障礙。障礙什麼?障礙我們得定,也就是障礙我們得清淨心、平等心。我們如果心常常是清淨、常常平等,就會開悟,小悟、大悟、大徹大悟。小悟,阿羅漢;大悟,菩薩;大徹大悟,成佛了。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戒律的重要。
戒律怎麼持?淨宗學會成立,第一個成立在美國,在舊金山,我跟同學們講了五科,屬於戒律的。第一個,淨業三福,要認真做到。三條,第一條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諸位要重視,頭一句孝親,第二句尊師。所以我說孝跟敬是聖學的大根大本,沒有孝敬,假的,絕對不是真的。真的,深根就在這上扎。然後「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戒律,頭一條,根本戒。
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依佛做老師,發願做佛的弟子,跟佛學習,行,佛教你持戒,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六祖能大師說得更好,皈依覺,覺就是佛;皈依正,正就是法;皈依淨,淨是清淨,清淨就是出家人。他叫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說得好,不至於錯會了意思。出家人要把覺正淨表演出來,做出來給大家看,這真修行人。真修行人也少了,一代不如一代。這是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主要是對出家人講的。
最後是通說的,最後一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菩提心難發,因果,信,深信不容易,要深信。特別深信的是,信願持名是往生的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是果。深信因果,這個比什麼都重要,精華當中的精華。這是第三福,淨業三福。
淨土大經科注(第四回)(第四四O集)2017/5/16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蘭彼得校區檔名:02-041-0440
我認真的反省,我跟老師三年,老師教我些什麼?我學到些什麼?這印象最深的就這句話,「戒律很重要」這句話,章嘉大師大概給我說了幾十遍。他說話非常有善巧,什麼時候說?我每個星期去見他一次,我離開的時候,他老人家會送我到門口,送到門口的時候告訴我一句話,「戒律很重要」,輕描淡寫,我們也沒把它當作一回事情。這一反省,這句話的印象最深,所以我對戒律上下一點功夫,是大師過世之後。
戒律是什麼?戒律是把經典落實。經教學了,學了沒去做,這不行,沒用處,一定要做到。從哪裡做起?剛才講的五戒十善,對自己要非常嚴格,才能產生效果。所以以後我在美國有一段時間,那個時候是到處流浪,每年總是美國、加拿大要轉兩圈,十幾個城市都有同學同修,跟他們見見面,學習經教,成立淨宗學會。當年我在的時候,有三十多個學會,現在可能只剩下十個。我提出戒律五科,我們修淨土的人必須要學的。第一科,淨業三福。這東西不能太多,太多太雜了記不住,那就用不上。要好好記住,時時刻刻起心動念對照一下有沒有違背。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句就是「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它跟咱們中國傳統文化完全相同。第一句孝親,第二句是尊師,尊師則重道,重道才尊師。不能孝順父母,不能夠尊師重道,老師再高明,沒有辦法教你。為什麼?你不能吸收,老師跟你說的,右耳進去左耳出去了,所以老師不教了。真正好老師教什麼?孝子,懂得尊重老師,尊師重道,老師就教你。我遇到三個老師,都是這個條件親近。那時候生活清苦,對老師一分錢的供養都沒有,老師真正教我,我們感恩。老師不在了,我們上課,我們在一起學習,老師的照片都在上面,沒有離開老師,就像老師看著我們一樣,跟當年的時候一樣。這也是告訴現代的年輕人,要懂得尊師重道,要懂得孝順父母。孝敬是傳統文化的大根大本,沒有孝敬兩個字,傳統文化就滅亡、就沒有了,不能不知道。
經的末後講這五德,『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常樂我淨,這是無為之安。有為,你就有顧慮,就有牽掛。為而無為,斷惡我做了,做完了不放在心上,若無其事;修善行善我做了,也若無其事,不放在心上。心永遠保持清淨平等,清淨平等就覺,就不迷。心只要有東西,不管是善是惡都擾亂你,都讓你得不到清淨,得不到平等,那你的智慧就透不出來。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我教同學的時候,從淨業三福下手。後面六和敬,我們大家共同住在一起修學,家和萬事興。學校亦如此,學校老師、同學,所有的職工人員,都能夠和睦相處,這個學校決定興旺。如果有懷疑,有意見,不同的意見,個個執著不放,彼此互相批評,慢慢變成鬥爭,這個道場就完了,這個學校不會長久,我們不能不知道,六和重要。六和之後深入三學,戒定慧三學,菩薩的六波羅蜜。三學對自己,六度是對大眾,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要把這個落實,這才能升無為之安。
不能落實這五科,你學的是佛學的知識,佛學的精華你沒有得到,佛法的受用,離苦得樂的受用你沒有得到,真實的利益失掉了。要真實的利益,那戒定慧是給你真實利益。這五科重要!這五科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我們是精華裡頭再提取精華,精華之精華。這五科容易!不會忘掉,一切時一切處認真學習,得佛法殊勝的利益,個人一生幸福快樂,就是《大學》裡頭講的修身。用佛法幫助儒,用儒幫助佛,儒跟佛所說的,同樣的理論,同樣的方法。佛法的效果無比殊勝,這是我們為什麼要學佛,道理就在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第四回)(第四三九集)2017/5/15英國威爾斯三一聖大衛大學蘭彼得校區檔名:02-04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