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我國歷史上流傳廣泛、影響深遠的佛教經典之一。近年來,《金剛經》受到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對於《金剛經》的研究取得了多視角、多層次的進展,可謂碩果纍纍。但迄今學界對《金剛經》的研究,主要探討其哲學思想、宗教義理、藝術影響、文化價值等,目前還沒有系統闡釋《金剛經》的道德觀及其當代價值的論著。可見,這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學界的重視,而這正是本文寫作的依據和目的。末學想通過本文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期學界和教界對於《金剛經》的道德觀及其當代價值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並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從本質上說,《金剛經》講的是一種精神修持方法。佛陀說《金剛經》的目的是為了降伏凡夫的妄心、惑心,使凡夫得到覺悟心、清淨心。佛教認為,人類的痛苦煩惱皆起於妄念、惑心,去除妄念、惑心就可得清淨心;心性清淨,就無煩惱;無煩惱即是解脫,即能離苦得樂。《金剛經》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其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換言之,《金剛經》要解決的是眾生如何持守心念、如何降伏虛妄之心的問題。《金剛經》說的是治心的妙法,不是專門討論倫理道德問題的,但要對治凡夫心,必定要涉及修心養性問題,而這就與道德問題掛上了鉤。從經文內容看,《金剛經》非常重視道德實踐,《金剛經》所說的治心妙訣實際上就是一種道德修養原則,只不過它是從宗教無為法的角度去闡釋的。在般若智慧的光照下,《金剛經》蘊涵著獨具特色的大乘佛教的倫理道德思想,具體體現在平等觀、慈悲觀、福德觀、功德觀諸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說,如從人間佛教角度而言,《金剛經》義理就是人生道德學說。
一、平等觀
平等是釋迦牟尼佛的一貫主張,早在創立佛教之初,佛陀就反對婆羅門的四種姓不可改變和「婆羅門」至上的觀點,主張「四姓平等」,並在僧伽內部實行平等制,即任何人不管其出身如何都有權出家修行、加入僧團,僧團內部的僧眾不管原來種姓高低,一律平等。平等思想始終貫穿於《金剛經》全文,是佛教修行原則的根本之所在。《金剛經》的平等觀在第一品「法會因由」中就已初露端倪。《金剛經》開首是這樣描述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法會因由」看似是對佛陀日常生活起居和化緣態度的簡單描繪,但涵義甚深,既說明了佛陀說《金剛經》的因緣由來,又涵攝著《金剛經》經文的妙慧義理。「法會因由」蘊涵著釋迦牟尼佛的平等思想,體現了佛陀的仁慈、博愛和謙卑,充分顯示了佛陀的人性美和人格魅力。
「法會因由」所蘊涵的平等思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平等待已。按理說,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又貴為一個大僧團的教主,本來不必親自托缽化緣,自會有施主供養,弟子侍侯。但佛陀卻不辭辛苦每天親自托缽,可見佛陀嚴於律已,視自己與弟子平等,不坐享現成,與弟子同甘共苦,絕無自高自大,驕矜傲慢之心。
二是平等待人。佛陀化緣時不分貧富貴賤,挨家挨戶乞食,沒有任何分別心,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充分體現了佛陀的眾生平等思想。按照古印度的傳統觀念,比丘化緣是給人布施的機會,凡夫向僧人行布施可獲福德,向佛陀這樣的大聖人、大智者行布施可獲大福報。佛陀托缽是施福於人,為了讓大家獲福機會均等,佛陀才次第乞食,不分別,不選擇。
三是平等待物。一般而言,富人家給的食物多一些、好一些,窮人家給的食物少一些、差一些,但佛陀對食物不起多少、好壞的分別心,沒有擇富舍貧,而是次第化緣,化到什麼吃什麼。
這就是佛教的平等觀:人人平等、物物平等、事事平等。「法會因由」所描述的佛陀的日常生活起居及化緣態度實際上是佛陀關於平等思想的「身教」,為下文說法時的「言傳」作了鋪墊。
概括地說,《金剛經》強調的平等思想主要體現在二個方面:
一是眾生平等。佛教所說的眾生指宇宙間一切有情識、有靈性的生命,不單指人類。《金剛經》中佛言:「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大乘正宗分第三)這就是說,不但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人與所有其他物種也是平等的。眾生之所以平等,因一切眾生皆因緣和合而生,緣起則生,緣盡則滅,「此有彼有,此滅彼滅」, 即眾生皆同源同體同性,在成佛的可能性上都是平等的,故皆可「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佛教認為眾生都有自性,眾生的自性是不生不滅的。 「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的「涅槃」不是死亡的意思,而是「解脫」之意,就是要使一切眾生都回歸不生不滅的自性。由眾生平等推演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是法平等」,可從廣義上理解為宇宙間萬事萬物皆平等,從狹義上可理解為世間一切宗教(邪教除外)皆平等,佛教內部的一切教派、一切宗派、一切法門皆平等,因它們在教理教義上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二是成就正果方面的平等。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彼非眾生」,意謂沒有眾生,這體現了佛陀的平等思想。佛告訴須菩提,所謂眾生只是假名稱謂而已,實無真實的眾生可言,也不要有眾生這個觀念。因為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眾生與佛同源同性,沒有差別,一律平等。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所有人在成就正果的機會、條件方面都是平等的。前面「彼非眾生」否定有眾生;後面「非不眾生」又肯定有眾生,看似自相矛盾,實則不然。前者是就眾生也有佛性,也能成佛,眾生與佛平等而言的,佛陀恐弟子們認為眾生實有而生分別心,小看了眾生,故說「彼非眾生」。後面「非不眾生」又肯定有眾生,是說不了悟佛法,心存迷執,不離妄念者就是眾生。
二、慈悲觀
佛教道德行為準則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強調大慈大悲,自利利他,愛人如已,自覺覺人。這就是佛教的慈悲觀。「慈悲」是大乘佛教的精髓。印順法師認為「經論一致的開示,大乘行果的心髓,不是別的,就是慈悲,離了慈悲就沒有菩薩,也沒有佛。也可以說,如沒有慈悲,就沒有佛法,佛法從慈悲發揮出來。」[1] 佛教的道德行為準則集中體現在菩薩修行「六度」 (又稱六波羅蜜)中。所謂「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是佛教斷惡趨善的精神修煉原則。布施能斷慳貪,持戒能斷惡業,忍辱能斷瞋恚,精進能斷懈怠,禪定能斷散亂,智慧能斷愚痴。除了精進、禪定沒有直接提及外,其餘四度,《金剛經》都有直接的文字表述。《金剛經》的慈悲觀主要體現在持戒、布施、忍辱等方面。
1.持戒
大乘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十善」。「五戒」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的前四條與「五戒」的前四條相同,後六條為,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五戒」側重於止惡,即淨化自己。「十善」側重於行善,即利益眾生。這些戒律是修行者必須持守的。「五戒十善」主要是大乘在家弟子的戒律,守持者所得的果報為欲界的樂果。「五戒」為人乘,能使修持者得生人間。「十善」為天乘,能使修持者往生天界。出家人的戒律還要多,據佛經記載有幾百條。持戒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個人解脫和普度眾生的前提和助因。《金剛經》出現「持戒」一詞只有一處。須菩提問佛陀:將來眾生聽到你說這些法理,他們會相信嗎?佛陀作了肯定回答:「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正信希有分第六)《金剛經》之所以很少提到持戒,是因為聽佛陀講經說法的一千二百五十個大比丘(常隨眾)跟隨佛陀修煉多年,均已得小乘果位,對他們來說持戒不成問題。佛教把持戒看作學佛的基礎,所謂戒律實際上就是現代人所說的道德戒條。持戒本身就是善行,因為宗教戒律都是勸人為善的。
2.布施
布施是大乘佛教的一種重要修行方法,是菩薩修學「六度」之第一法。布施觀念起源於古印度的祭祀習俗。在印度上古詩歌總集《梨俱吠陀》中有關於供犧、布施的描繪。供犧指向諸神獻祭,布施指給予司祭者禮物。供犧、布施均有功德,可使施者來世得到幸福。布施是一種善行,是利生助人的慈悲心的具體表現,也是大乘佛教饒益眾生、超度眾生的重要途徑。布施就是施與、給予,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與他人。從所施之物分,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又分內財布施和外財布施兩種。內財布施指以自己的體力施與他人,幫助別人勞動而不取報酬。外財布施指用錢財去幫助別人,濟人缺乏。法布施指向人宣說佛法,如講經,印經書,把記錄講經說法的碟片贈與他人,勸人學佛等均是法布施。無畏布施指讓眾生離開種種恐怖,尤其是死亡的畏懼,如吃素、放生就是無畏布施。從布施者的態度分,布施有清淨施與不清淨施兩種。不帶任何條件和功利目的的布施稱為清淨施,反之,則叫不清淨施。不清淨施雖然也有功德,但福報比清淨施小得多,不能得到真正佛道的果報,最多只能得到仙道的果報。所謂清淨施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不住相布施」,不清淨施即是《金剛經》所說的「住相」布施。
布施是自覺覺人、利己利人的仁德之行,既是修行者入道之初門,又是修行者需終生奉行的修持方法。對於修行者來說,布施的意義十分重大:它既能破除人們的「我執」,使人遠離貪心,又能濟世救人,利益眾生。為此,《金剛經》反覆提到「布施」的功德無量無邊。「布施」一詞在《金剛經》中出現21處,提到七寶布施(財施),身命布施(兼含內財施和無畏施),為他人演說《金剛經》(法施),三種布施在《金剛經》中都涉及到了。儘管財布施和無畏布施有無量功德,但《金剛經》一再強調法布施的功德勝過前兩者的功德。
《金剛經》提倡的「不住相布施」是無為之善,或叫純善。所謂無為之善是指不受報應、不求回報的善。不存在善行的動機,也不存在善行的利益,體現了行善者與受善者之間的完全平等的關係。
需要強調的是,《金剛經》所說的「不住相布施」,今天仍值得在社會上大力提倡。若能讓佛教的「布施」觀念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這對於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對於社會的和諧、安定都是大有裨益的。布施是給予,是將自己的東西無條件地、不求回報地送給他人,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奉獻」。但佛教教義是活潑潑的,它可以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時施教。對於布施的含義我們可以根據時代的需要而擴展,根據不同的施教對象而宣說。布施不僅僅局限在佛教經典所說的財施、法施、無畏施等幾種,不是給與他人財物才叫布施。實際上,布施的內涵極其廣泛,布施可以是錢財布施,也可以是非財物布施。關愛他人,濟貧救災,有財物布施財物,有體力布施體力;既無財物又無體力也可以常行布施,如給人一個微笑,向人說一句好話,車上給老弱病殘讓個座,別人苦悶時勸解幾句等等都是布施。只要有一顆慈悲心,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以為他人著想,體貼眾生,於細微處均可行布施。
佛教在中國的流傳中,竭力與儒家的倫理綱常相協調,日益重視忠孝,尤其是孝,這是佛教道德觀的根本。佛教的孝道比儒家的孝道範圍廣泛得多。儒家的「孝」是子女對父母的態度,主張子女要孝順父母、侍奉父母。儒家的孝道只囿於家族內部,即寓孝於親,至多涉及到人類為止。而佛教的孝道超出了人類,涵蓋天地間一切有情眾生,主張要孝於父母,孝於人類,孝於一切眾生。「無畏布施」就是佛教孝道的具體要求和實施,以清淨平等心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這就是「無畏布施」,它可以對治人類中心主義。
3.忍辱
六波羅蜜中的「忍辱」是對治瞋心的妙法。瞋心源於「我執」,源於自私自利。瞋心生萬惡,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法句經》的早期頌文這樣談及瞋:「在這世界中敵人從來不因瞋怒而滅淨;卻因去除瞋怒而滅淨,這是根本的規律。」[2]《金剛經》第十四品提到:佛陀在過去世為歌利王割肉餵鷹,當他被節節肢解時,他沒有生起憎恨之心,因為他當時內心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分別執著。據佛經記載,佛陀不但沒有憎恨歌利王,在他證果成佛後,第一個超度的就是歌利王。佛祖的忍辱是大忍,是真忍,展現了「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高超境界。佛祖的「忍辱」,其心量之大,包容之廣,是常人難以想像、難以做到的。但我們可以學佛的「忍辱」精神,在生活中逐漸從小處、從低處做起,慢慢學會「忍」,逐步拓展自己的心量。
三、福德觀和功德觀
《金剛經》中「功德」一詞出現8處,「福德」一詞出現18處,「福」字單用出現8處。「功德」意謂修行有功而有所得。當代淨土宗大德淨空法師在講經時說:持戒有功能得定,定就是德;修定有功能開智慧,開慧就是德。功是修因,德是果報,修因得果。
福德是指做善事所得的福利。佛教把福德分為鴻福和清福兩種。鴻福是人世間的福德。清福是修行得來的福德。《金剛經》中同時出現「功德」與「福德」兩個詞語,是因為功德與福德有內在聯繫:功德包含福德,有功德者必有福德。但福德不是功德,福德裡面未必有功德。就詞語的內涵和外延而言,功德比福德更深更廣;就修行所得的果報而言,功德比福德大。
從功德的來源看,《金剛經》提到的功德有兩種。一是布施的功德。佛教認為,布施能累積功德,必能獲得幸福之果報,最終獲得解脫。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其中法布施的功德最大,可以涵攝財布施和無畏布施的功德。二是《金剛經》的功德。《金剛經》的功德實際上說的是受持《金剛經》的功德。經文中說受持《金剛經》的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受持《金剛經》的福德到底有多大,佛陀用了好幾個比喻來說明。一是用布施無量無數的七寶所得的福德作比較。二是用布施象恆河沙數的身命所得的福德作比較。三是用自己在證果成佛前於燃燈佛所供養承事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所得的福德作比較。佛陀說以上三者所得的福德遠不如受持《金剛經》的福德多。《金剛金》第十六品提到受持《金剛經》的實際功德:「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說,受持《金剛經》可以消災弭罪,消除累生累世所造的罪業,不墮三惡道。簡單地說,受持《金剛經》可以大災化小災,小災化無災。但佛陀明確指出他還沒有把《金剛經》的功德全部講出來。「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能淨業障分第十六)為什麼要有所保留?佛陀是怕人們聽了後「心即狂亂,狐疑不信」,不相信《金剛經》有這麼大的功德,因而心生毀謗,或造意業、口業,這樣反而害了人。所以是佛陀慈悲,不想人們造惡業才沒有把《金剛經》的功德全部說出來。
佛陀反覆強調受持《金剛經》的功德遠大於布施的功德,原因有二個。第一,布施的福德是藉物而修得的,布施再多的物也是有限的,因此藉物而修得的福德也是有限的。因布施的福德是在某一事物上所得的,所以叫事福。事福不管多大均有限。《金剛經》的福德是理福,是了悟佛法諦理後趨向佛道的真正的福德性,這種福德性即是般若智慧的顯現,是佛性的顯現。所以理福是無限的,不能以數量多少來衡量。第二,布施只能「救急」,使人暫時脫離困苦或危難,但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的生存境況,治表不治本。佛教認為,境因心造,心可轉境,心淨佛土淨。要改變人的外部生存境況,首先應轉變人的思想觀念,即治心。受持《金剛經》可以讓人解悟佛法義理,得般若智慧,生清淨、平等、覺悟心,斷除一切煩惱,離苦得樂,徹底改變人的生存境況,這是表本兼治。
四、《金剛經》諸道德觀的當代價值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一切能影響民眾的精神手段中第一個和最重要的手段依然是宗教。」[3] 佛教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金剛經》是佛教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因此,研究《金剛經》的道德觀,不僅可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可在其中發見與儒、道並行的佛教道德觀的深層意蘊,從而洞察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的另一個側面, 而且還可在其中找到至今仍值得繼承的有益的思想資料。這對於當代人的修身養性,對於提升人們的道德境界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對於當今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儒家重視修德,道家重視修慧,而《金剛經》主張德慧、福慧雙修。與儒、道兩家道德觀相比,《金剛經》的道德觀其境界更高超。佛教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一觀念在《金剛經》中也有明顯的體現。《金剛經》不僅強調個人的解脫,更關注眾生的解脫。這比儒家、道家只強調個人道德修養要高明得多。在時間上,儒、道道德觀只講到一生,《金剛經》道德觀則講到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在空間上,儒、道道德觀只涉及人類,屬於人倫道德,而《金剛經》道德觀則遍及宇宙間一切有情眾生,可以稱之為宇宙倫理道德。可以說,《金剛經》道德觀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比儒、道道德觀更具有普世性和親民性。《金剛經》道德觀的普世性和親民性是它流傳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這部佛典至今仍具有現實價值的原因之所在。
儒家道德觀曾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的精華和核心,幾千年來在提升人們的道德水平、維護社會安定團結方面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但今天的社會結構比古代的社會結構要複雜得多,今天的人際關係也比古代的人際關係要複雜得多,今天社會所面臨的生態失衡、環境污染、道德滑坡、精神危機、心理疾病等問題也比古代社會要嚴重得多。較之儒家道德觀,《金剛經》道德觀更能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狀況,因此,今天仍然值得繼承並發揚光大。《金剛經》所提倡的「不住相布施」、「忍辱」等道德準則有助於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對於改善當今社會的人際關係,淨化社會風尚,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都有裨益。《金剛經》道德觀可以被視為是對儒、道道德觀的擴展和補充,它可以成為現代人修身養性的行為準則。《金剛經》提倡的「眾生平等」觀念可以對治人類中心主義,這對於維護地球的生態平衡、對於社會的和諧發展都大有好處。
參考文獻:
[1] 印順.學佛三要[M],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117
[2] 轉引自[英]哈瑪拉瓦·薩達提沙.佛教論理學[M],姚治華、王曉紅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10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