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十五面第一行:
【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這是講十善業落實到菩薩行精進一門,他所得的殊勝功德。前面在持戒這一條,經文叫著「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我們把這一句套在這前面,意思就完整了,以『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前面一句貫下面每一句。「進」是求進步,進步一定要「精」,世人都知道求進步,但是疏忽了這個字,所以變成雜進,說得不好聽是亂進。這樣不但不能成就佛法,佛法是真實智慧、真實覺悟之法,心要一雜、一亂,清淨心決定不能現前,真誠心必然被破壞;人要沒有真誠,心不清淨,魔怨必然是乘機而入。
「魔怨」是講煩惱,佛在《八大人覺經》裡面跟我們講了四種魔: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這個地方用兩個字全部包括了。六道眾生無量劫來跟一切眾生結下的恩恩怨怨無量無邊,所以菩提道上為什麼這麼難走,古往今來多少人修行想成就,最後都被魔怨障礙了。佛在此地提醒我們,障礙因素非常之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心行不善,起心動念都落在十惡上;再不懂得精進,魔當然就障了道,你怎麼會成就?
世間人沒有智慧,看問題看得很淺、看得很短,只圖眼前的小利,而傷害了永恆真實的大利。唯有有真實智慧的人他看得清楚,他知道眼前的小利決定不是利益,那是禍害,禍害就得要遠離。大小乘經論佛說得很多,「十善厚友,十惡冤家」,我們起心動念落在十惡業,是自己給自己作魔怨,魔怨不是從外頭來的;「魔」是折磨,自己折磨自己,「怨」是怨害,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真精進,你的精神、時間都集中在道業上,魔怨雖多,沒有空隙,它進不來。
譬如佛在這部經上教菩薩:「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世間)苦。」這一切諸惡道(世間)苦就是魔怨。一切諸惡道(世間)不僅是講六道,而且包括了十法界,什麼法?「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晝夜常念」,常是不間斷,日夜不間斷,這個心止於善念上,惡念就進不來,這叫真精進。在念佛法門裡面,執持這一句佛號是大善,這一句六字洪名是善中之善,你不能夠解其義,二十四小時不斷的念;現在人業障深重,精神、體力做不到,諦閒老法師就講得很好:「你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接著念。」這樣也行,這樣也算是常念,也算是不間斷,問題是你要守得住,時時刻刻提得起來,這叫精進。
由此可知,「精進莊嚴」。我們念回向偈,天天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什麼功德?如果沒有功德,這個偈就是白念。真精進,拿真精進來莊嚴,前面所講的,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我們真乾!以此莊嚴佛剎、莊嚴佛淨土。佛淨土在哪裡?虛空法界無處不是佛淨土,所以經上常講「心淨則佛土淨」。我們今天為什麼見不到佛淨土?心不清淨。心為什麼不清淨?我常常講,自私自利,你心就不清淨。《金剛經》上講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自私自利是我相,頭一個關口。這個關口不能突破,所修行全是假的,無論怎麼修,你都在佛門外,你入不了佛門。破了我執,真正做到無我,諸位曉得,這個人才是須陀洹,大乘圓教裡面初信位的菩薩,你算是入門了。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警惕自己,還有一念私心,還有一念為我,我們自己很清楚,我們在佛門之外,沒進門。小乘法裡面叫「見道位」,證須陀洹果是見道,初入門「見道」。這個事情難不難?說難不難,說不難也很難,關鍵在哪裡?你自己肯不肯放下?肯放下就不難了。
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間。一念覺,凡夫作佛;一念迷,就是六道升沉。迷是什麼?迷是有自己,念念還是爭名逐利。現前這個社會,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地區,我們在周邊能夠看到的,確確實實都是自私自利,都是爭名逐利,這還得了嗎?我們要認識清楚,今天世界災難從哪來的?災禍的根源是什麼?細心去觀察、去思惟,孟夫子說得好:「上下交 征利,而國危矣。」孟子這一句話,當年是對梁惠王講的。今天我們用這一句話來觀察世間,確實是孟子所說的,沒有一個不是在爭權奪利。爭奪到最後,就是鬥爭、戰爭;最後的結果,世界毀滅。這是現代社會的趨勢,我們要看清楚。
人倫常、道義完全迷惑了,過的是什麼生活?縱情 、墮欲,這還得了嗎?往年印光大師在世,已經把現前這個社會看得非常清楚。這是佛菩薩再來的。如何拯救這個社會,幫助苦難眾生度過這個劫難?所以他老人家一生不遺餘力的提倡因果教育。因果教育從哪裡講起?從《了凡四訓》講起,所以他一生極力提倡《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我們細細想想,這三本書確確實實能夠幫助世人度過劫難。怎麼個幫助法?我們自己要學,要通過自己的力行,我們認真學習 ,依教奉行,自度。
《了凡四訓》主要跟我們講六道輪迴的因果道理,果報的事實真相。我們讀了之後細心思惟、觀察,奠定了信心,你相信種善因必定得善果,造惡業決定有惡報。善惡的標準在哪裡?大師拈出《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給我們做善惡的標準。往年我在台北圖書館勉勵同學將《感應篇》,《感應篇》文字不多,在晚課每天念一遍,幫助自己反盛檢點這一天的功過,希望借著這個能改過自新,這就是佛法裡面的持戒波羅蜜。
而《安士全書》前面的一半,是《文昌帝君陰騭文》詳細的解釋舉例。後一半有三種東西,第一個是「萬善先資」,戒殺,說得很詳細。第二部分是「慾海回狂」,戒婬。婬、殺是六道輪迴的根本,是三惡道直接的業因,不要看到這是小事情,這不是小事情,造作這個罪業必墮三惡道;縱然你肯修福,你福修得再大,也是在三惡道去享福,人天都沒有分。惡道裡面享福,諸位同修你們現在仔細看能發現,許多富貴人家養的寵物,那真享福報,一家人愛護它、伺候它,無微不至,過去生中修的福報。講經說法也是修福,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要真修,一定要斷惡修善,老實念佛,這才能往生。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經典上一再告訴我們,那個地方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的心行不善不相應,佛念得再好、念得再多都去不了,心行要相應。
佛在這個地方跟我們提的,這是真實舉要言之,只說了十種、十類,十惡反過來就是十善。「皈依」,皈是講回頭。從哪裡回頭?從惡回到善。依什麼?依佛的教誨。這一部經就是佛的教誨,這一本經不論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這是佛教的根本法。佛家修行從哪裡學起?就從這一部經學起,真正講修行從這裡修起。
我們淨宗學會的同修,大家都知道修學的綱領,我們提了五個科目。五個科目頭一個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我們五個科目。三福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一部經就是「修十善業」,修十善業就是孝親、尊師、慈心的落實。淨業三福頭一條四句,落實在修十善業上;如果沒有修十善業,前面三句都是空的。你怎樣孝養父母?怎樣奉事師長?怎樣修慈悲心?全在修十善業這一句,這一句就是這一部經,所以要曉得這是根本的根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是從這兒修起的,你說這個多重要!
《安士全書》最後一部分「西歸直指」,勸導大家積德行善,念佛求生淨土,這功德圓滿了。往生淨土就是「入佛法藏」,真的契入了。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唯一的目標,就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起心動念、思想言語造作,一定要與佛的教訓相應,決定不能夠違背,我們這一生決定能成就。如果有違背,口是心非,那就跟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所乾的一樣,我們過去生中曾經遇到這個法門,為什麼沒有成功,沒有生到淨土,還落得這個樣子?就是我們沒有做到。這一生我們接觸佛的教誨,依舊做不到,那就像過去生一樣,這一生還是空過了,還要搞六道輪迴,還要受三途苦難。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