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十五面,倒數第三行: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
這一段是講行十善業道落實在四無量心喜心裏面,他得的殊勝利益是見到修善的人,心裏面不會產生嫉妒,不但沒有嫉妒心,而且能夠生隨喜心,這是普賢十願裡面的「隨喜功德」,這一條非常重要。傲慢、嫉妒是非常嚴重的煩惱,世尊將它排在貪瞋痴的後面。嫉妒是屬於瞋恚、傲慢當中產生出來的現象,這個煩惱對我們修行障礙非常嚴重,不但是出世法你不能夠成就,就是世間法往往也被這個破壞掉了。世出世法要想成就,這一條比什麼都重要。
人與人之間能夠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是大學問,這是真理,應該要這樣做的;如果不能這樣做,就是錯誤的、就是業障,佛家講就是造業。為什麼一定要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說它是個共同體,已經隔了一層,但是這個說法初學的人還能夠體會,說真話他就不能體會了。真話是什麼?是一體,不是講「共同體」,它就是一體。而我們迷失了自性、迷失了一體,迷悟就在此地,正倒也在此地,經上常講的「顛倒錯亂」。你顛倒在哪裡?就在這個地方。你能夠見到這個事實、見到這個真相,這叫「見道位」。「見道」是什麼地位的菩薩?圓教初住菩薩,初住菩薩見道,見到事實真相,他真的明白、搞清楚了;往後是「修道位」。我們今天所以怎麼修也修得不像,什麼原因?沒有見道,沒有見道起修當然是盲修瞎練。
伊斯蘭教《古蘭經》裡面所講的,它也講得非常好,它是講我們這個地球人類是一個祖先,全世界的人類都是亞當、夏娃的後裔,原本就是兄弟姊妹,就是一家人。這是從事上說的,佛法是從理上說的,比這個說得更圓滿。兄弟姊妹相爭,兄弟姊妹互相殘殺,這是多麼悲哀的一樁事情!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地區生活的這些人類,都是一個祖先所生的兒女,散布在各個地區,形成不同的支派、不同的族群。《古蘭經》提醒我們認知,其目的就是希望真正能夠達到大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這是《古蘭經》的目的,也是希望止於至善;他們的教義反對戰爭,愛好和平自由 。佛家的經典就講得更深刻,確實有圓滿的理論,有周詳修學的方法,從理到事,這才是真正的大圓滿。
佛在經論里常常教人要常生歡喜心,試問這歡喜心怎麼生得起來?我們都希望歡歡喜喜,為什麼歡喜心生不起來?這個歡喜心被蒙蔽、被障礙了,佛法裡面講所知障跟煩惱障。歡喜是性德。儒家的典籍《論語》裡面頭一句話:「學而時習 之,不亦說(悅)乎?」那個「悅」就是此地的「喜」,為什麼?這個「喜」不是外面刺激、娛樂的歡喜,不是的,不是從外面來的,是從內心裏面生出來的,所以稱之為「悅」;「悅」是從內心生的,「樂」是外面環境的刺激。這個地方的「喜」是喜悅,不是喜樂。喜悅從哪裡來的?學而時習 之。所以連《三字經》上都說:「人不學,不知義。」義是什麼?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處事待人接物的道理。你不學怎麼會?可見得學太重要了。
到哪裡去學?一定是接受聖賢的教誨。聖賢人是真正過來人,他是學習 有圓滿成就的人,在佛法裡面標準是明心見性,這是大聖大賢。我們是薄地凡夫,思想、見解、行為都有過失,不可能沒有過失;沒有過失是聖人,只要是凡夫,哪有沒有過失的道理?善根深厚的人,我們一般講聰明人、有智慧的人,承認自己的過失,這是有善根的人;承認自己有過失,這才肯學。再進一步是好學,喜歡向聖賢人學習 ,喜歡追隨聖賢人,不離開聖賢的教誨,這是善根深厚,這是聰明人、有智慧的人。聽到聖賢的教誨就想遠離他,畏懼、厭倦,這是業障深重的現象。我們自己在學習 過程當中,周邊有不少同學,只要自己細心留意,這些現象我們都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凡是好學的人,縱然天資鈍一點,都有成就;凡是業障重的,不喜歡學的、不願意學的,聽到聖賢的教誨就厭倦的,這些人一生墮落,世出世法裡面都沒有成就,這些例子我們看得太多了。
見別人的好處,心裏面嫉妒,這個煩惱是與生俱來的。我們細心觀察嬰兒,現在的小孩聰明,六個月到一歲之間這樣的小孩,兩個小孩在一起,一個小孩手上拿著糖,一個小孩沒有,你看那個小孩子就嫉妒、瞋恨,都表現在他的表情上、動作上。誰教他?沒有人教他。所以曉得這是與生俱來的煩惱。如果要不學,不曉得這個道理,隨順習 氣,逐漸養成,那個痲煩大了。古德常講:「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養成習 氣就不好改了。這種習 氣再隨著他的福報,他要沒有福報,雖然造業,還不大;如果他有大福報,痲煩事情就大了,他會害人,他會傷害社會,甚至於會傷害整個國家民族,這個罪業結果必墮三途地獄。
所以人怎麼能不受教育?教育裡面,聖賢教育比什麼都重要,千萬不能夠疏忽,中國古代對這個是非常重視,把這個看作人生第一樁大事,反而在我們這一代疏忽掉了。雖然重視教育,重視在科技上,重視在工商業經濟的發展上,人文教育疏忽了,倫理道德教育疏忽了。所以今天雖然是科學技術發達、工商業發達,造成的結果,這是我們親身感受的,舉世人心惶恐不安,這個原因到底在哪裡?今天早晨我看到有一份影印放在我的桌子上,《新快報》,埃波拉病毒這大概是在非洲爆發了,現在科學家對這個病毒束手無策,也不知道它從哪裡來,有時候消失,也不知道它哪裡去了,真正是來無蹤去無影。我們學佛人眼睛當中看到,這是什麼果報,人會遭這麼大的苦難?我們看到這些現象,愈發使我們感到教育的重要。今天要挽救世間的劫難,這屬於劫難之一,除了教育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教育裡面最重要的是因果教育、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倫理、道德都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
我們明白了,我們也希望社會大眾明白,一定要斷惡修善。佛常常勸導我們積功累德,《十善業道經》上講得好,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就是儒家理想當中的「止於至善」。果然心善、行善,災難就沒有了,這真正是從根本解決問題;醫療是從枝葉上,根本是從心地上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求名聞利養的念頭、貪圖五欲六塵享受的念頭斷掉,這些東西決不是好事情。貪瞋痴會招來許許多多你意想不到的災害,所以佛叫它做三毒煩惱,所有一切病毒都是從這裡生的。我們內心裏面將貪瞋痴三毒拔除,外面的病毒就沒有了。這個話學科學的人不相信,我們學佛的人深信不疑,必須把根本煩惱捨棄,歡喜心才能常常生起。
「學而時習 之」,我們今天學十善業道,「時習 」,時時刻刻把十善業落實在我們生活上就是時習 ,這個歡喜心就能夠生得起來。心量廣大,慈悲喜舍對待一切眾生,不僅是有情眾生,無情眾生都包括在其中。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