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法師講《金剛經》第004集


時間:2017/12/25 作者:一切為空

請掀開經本第七面,倒數第四行。

從判教這個地方看起。「判教」的意思,這是祖師大德們,將世尊過去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加以整理,辨別淺深大小,便利於後來的初學,有一個次第可以入門,所以就有判別教相。正如同我們現在的學校,給學生編排課程標準,是同樣的意思,這個科目應該編在第幾年、第幾個學期,有這個意思。佛法雖然有判別教相,可是我們一定要曉得,佛經不同於世間學校的教科書。為什麼?世間的書籍它確實有淺有深,淺的不能深,深的不能淺,所以排定課程標準比較容易。而佛法裡面的經典,特別是大乘經,經文含義是可深可淺的,初學佛的人能從這裡讀,一直到等覺菩薩還是離不開。就像這部《金剛般若 》一樣,可以從這裡下手,一直到成佛還是這一部經典,這就說明佛法不可思議,可深可淺。淺的程度看,很淺;深的程度看,很深。隨著自己修學境界不斷向上提升,看到這個經典愈看愈深,愈看愈不可思議,這是佛經跟世間書籍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判教,祖師大德也是一番苦心,我們後面會談到。現在看這段文:

【諸佛出世,教化眾生。】

佛之所以出現在世間,目的就是教導眾生。化是成就,因為佛的教導,眾生就能夠變化氣質,就能夠化凡成聖。由此可知,教化兩個字,一個是因,一個是果;教導是因,我們化凡成聖這是果。

【必對機說】

什麼叫做「機」,底下說明了。機有兩種,一個是:

【根機,眾生根性,各各不同,障有淺深厚薄故。】

這就說明眾生根性不相同,也就是說,有些人很聰明,有些人比較魯鈍一點。佛經里常把一切眾生分為三種根性:上根、中根、下根,分為這三種,這是大分。如果細分,這一切眾生的根性,可以說是無量差別。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差別?原因就是在障有淺深不同,迷有厚薄不同。有人迷得淺,就顯得很聰明、很伶俐,一聞千悟。有些人迷得很重,迷得很深,佛菩薩善巧方便來給他說,還是聽不懂、還是不能夠領悟,原因在此地。這是第一類。第二類:

【時機】

我們常講的,時節因緣,這個關係也很大。

【因時施教,如五時說。】

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有不少的學生,發心長時間追隨佛陀而不肯離去,像經上常講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隨眾,佛到哪裡他們跟到哪裡,一生都不肯離開佛陀,於是佛陀講經說法當然是以他們為主要對象。雖然他們是主要的對象,也不能不顧及大眾,可見得講經說法是相當不容易的一樁事情,因為要顧慮到所有各種不同根性,一定要叫人人都得利益。大根性的人得大利益,小根性的人得小利益,統統都得利益,佛講經說法才叫圓滿成功了。「五時」,就是由淺而深,這屬於佛學常識,我想諸位很多都很清楚。

世尊成佛,首先是在定中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參與這個法會,我們在經上看到,都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但凡夫沒有分,佛在定中講,我們怎麼能進得去?凡夫沒有分,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也沒有分,一定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參與如來定中的法會。這是二七日中所說,也有經裡面講三七日,二七日、三七日都有根據。二七是十四天,三七是二十一天,佛就將《大方廣佛華嚴經》講圓滿了。

佛所講的《華嚴經》,諸位要曉得,不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我們不但沒有看到,聽也沒有聽說過。佛滅度六百年以後,龍樹菩薩出現在這個世間,這是了不起的一位人物,聰明絕頂!他是地上菩薩再來的,示現給我們看的。他在不太長的時間,把世間的典籍讀遍,書念完沒得念了,佛法、世法都念完了,於是生起貢高我慢,自以為了不起。《金剛經》上有說「護念諸菩薩」,大菩薩有責任要護念這些小菩薩。龍樹是初地菩薩,所以大龍菩薩就來幫助他,引導他到龍宮,看龍宮裡面所收藏的經典。他到龍宮,看到大龍菩薩的圖書館收藏的《華嚴經》,一看就嚇呆了!

世尊講的《華嚴經》,有多大的分量?龍樹菩薩說: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古印度計算書本的大小,是用偈做單位,偈就是四句,不論長短,四句就叫一偈,不一定是偈頌,長行文也一樣,四句叫一偈,用這個做單位。十個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就不得了,十個三千大千世界!把大千世界磨成微塵、磨成細粉,磨成微塵,一粒微塵是一偈,十個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微塵偈,今天就是用天文數字也說不出來。我們常講恆河沙數,恆河沙算什麼?太少太少了。「一四天下微塵品」,一四天下,用淺顯的話來說,就是太陽系。太陽系裡面所有的星球都磨成細粉,磨成微塵,那一粒微塵是一品,《華嚴經》有這麼多品。

他這一看,貢高我慢的心馬上就沒有了,覺得自己念得太少太少了,簡直不能比!再一想,他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都沒有辦法受持,我們閻浮提眾生恐怕找不到一個人。所以就把它捨棄,再看中本,中本分量還是太大。於是問問大龍菩薩,跟他說還有下本;下本是什麼呢?實在講是《華嚴經》的提要。像我們中國這個大書《四庫全書》,《四庫全書》有提要,有目錄提要,那個分量不多。雖然不多,這麼厚的精裝本也有五本,比起全書當然少得太多,全書一千五百本,這就濃縮成五本。龍樹菩薩一看,《華嚴經》,這是綱要,行!這個可以,就把這部分、小本,帶到我們人間來了。以後翻譯出來印成書,就是我們世間所流通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其實是《華嚴經》的提要。

這部經的分量,總共有十萬偈,四十品。這個經已經失傳,梵文經典沒有了。傳到中國來的這個經文,因為分量太大,古時候的書籍不像現在這麼便利,那個時候是貝葉所寫的;貝葉經也許有同修們見過,貝多羅的樹葉一片,切成長方形的一塊,大概是寫四行,有的寫六行,兩邊打個洞用繩子穿起來。諸位想想,那要是一部完整的《華嚴經》,恐怕現在大卡車要好幾個卡車才裝得下。分量多,容易脫落,在那個時候都是手寫本,所以流傳下來缺失很多。

東晉時候傳到中國,只有三萬六千頌;你看看,十萬偈,傳到中國的《華嚴經》經文只有三萬六千偈。我們也把它翻譯出來,很珍貴、寶貴它,這叫晉譯的《華嚴經》,我們也稱為《六十華嚴》,翻成中文六十卷,叫《六十華嚴》。到唐朝時候,武則天的時代,實叉難陀法師從印度帶來《華嚴經》的梵文本,比晉譯增加了九千頌,換句話說,有四萬五千頌;還不到一半,要五萬頌才是一半,還不到一半。但是《華嚴經》大致上的意思都能看得出來,翻出來之後稱為《八十華嚴》,現在流通的經本都是這個本子,《八十華嚴》。在貞元年間,外國向中國進貢,貢品裡面有《華嚴經》的一部分,就是最後的一品「入法界品」,這一品。這一品經很難得,它是完整的,沒有缺失,在中國翻出來之後,稱為《四十華嚴》。《四十華嚴》就是最後一品「普賢菩薩行願品」,在《八十經》裡面稱作「入法界品」,這一品經是完整的。現在可以說,中文本裡面《華嚴經》是相當完整的,流傳下來是很完整的,可是跟原文還是差不多去一半的樣子,這個是相當不容易。

這是世尊二七日中所說的。所以我們想,二七日時間太短了,我們現在念也沒辦法,不要說是講,念都念不完。這是我們凡夫執著時間是個定法,其實時間不是定法。時間可以延長也可以縮短,我們俗話常講,人要是逢到歡喜、喜事的時候,覺得這個時間好短!如果遇到苦難的時候,度日如年。可見得這個時間哪是真的?不是真的!尤其諸位在作夢的時候,我們讀過古人的筆記小說《黃粱夢》,他做了一個夢,黃粱是高粱小米,在那裡煮,那很容易煮熟的,還沒有煮熟,他那個夢醒了。打瞌睡做了一個夢,夢裡面已經過了幾十年。說明幾分鐘可以把它延長為幾十年,換句話說,幾十年也可以把它濃縮成幾分鐘,時不是定法。所以世尊講《華嚴經》,可以說將無量劫濃縮成一念。《華嚴》上說「念劫圓融」,可以把一念展開為無量劫,把無量劫濃縮成一念。

這是第一時,第一時所說的完全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所以他是對法身大士所說的。當然如來果地上境界,不是凡夫能明了的。說了之後,世尊出定就想了一想,這芸芸迷惑顛倒、苦難的眾生要教導他們,不能不用權巧方便,權巧方便怎麼辦?從幼稚園班辦起吧!就這樣子了。這才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講四諦法、講小乘,這等於說是開班教學,從幼稚園辦起。然後看看他們的程度差不多了,可以講深一點,再講方等經典。方等也成就了,智慧漸漸開了,漸漸的開智慧,漸漸開悟了,第四個階段講般若 ,我們這個經是屬於第四時所講的。智慧大開之後,世尊最後講《法華》、《涅盤》,而《法華經》的經義跟《華嚴經》無二無別,就是導入大華嚴的境界。這就是由淺而深,由小而大。

【先淺後深,先小後大,循循善誘,引人入勝。】

這是世尊四十九年用這個方法,跟我們現在辦學校一樣,先辦幼稚園、辦國小,再辦中學,再辦大學,再辦研究所,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古德判教,意在方便學人。】

判教用意就是讓我們初學的人有方便契入。

【使對一代時教】

一代時教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

【綱領條目,淺深次第,一目了然。】

用意在此地,判教用意在此地。

【可以循序而進,其接引後學之苦心,良足佩焉。】

這是令人佩服的。這一段是說明,古德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工作,判教實在講很費事,也很用心,把它整理出一個頭緒,目的就是便利初學。

【晉末判別經教者有十八家】

這在《華嚴經疏鈔》裡面看到的,賢首、清涼大師都是生在那個時代,那個時代判教的風氣非常盛,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澄觀大師所引的,諸家都能夠見得到。但是唐以後,這些各家判教的,可以說都衰沒了。

【唐後大眾共依者,唯天台、賢首兩家。】

這兩家傳下來了,為什麼?這兩家判得最好。所以後來的學者、研究經的人、講經的人,不是依賢首就是依天台,而到今天可以說依天台是最多,依賢首的不多。這裡面也有原因:天台家的判教簡要詳明,賢首雖然判得很好,比較複雜。賢首用十門開啟,就是介紹全經的概要,他用十個科目。天台用五個科目、五重玄義,五比十就省一半,所以後來的人取天台的很多。

【天台判為藏通別圓四教】

「藏」就是小乘,小乘為什麼用藏?小乘也有完整的三藏,它有經藏、律藏、論藏。「通」這是大乘,通、別、圓都是大乘,通是大乘的開始,前面可以通小乘,後面通大乘,是大乘的開始,也就是大乘裡面淺顯的。「別教」就比較深,是大乘裡面比較深的,它是不通於小乘,純粹大乘。也可以說,通教可淺可深,藏教淺,通教有淺有深,別教有深無淺,「圓教」是一切圓融,無不通達。天台家將大小乘佛法是這樣的區分。

【賢首(就是華嚴宗),則判為小始終頓圓五教。】

五教裡面,小教跟天台家的藏教相同,始教就是天台的通教,終教就是天台的別教,而將天台的圓教開為頓、圓,開為兩種,天台是把頓包括在圓教裡面。由此可知,兩家在名稱上不一樣,意思內容方面來講,沒有太大的差別。這些常識,常常研究經論、古德註疏一開端,都說得很詳細,我們看看各家對於本經的判法,他們判得都很有道理。

【天台判此經為通別兼圓】

天台宗判金剛經屬於通教,但是它也有別教的意思,也有圓教的意思。這個說法,這個經裡面有通、別、圓,豈不就是有深有淺?淺的人讀起來淺,不難懂,深的人讀起來意思很深奧,可深可淺,確實如此。本經前半部,淺的人看到淺,深的人看到深,後半部唯深無淺,確實它有深度,沒有淺顯之處,所以這個判也判得很好。

【賢首則判屬始教,亦通於圓。】

這就說明,為什麼他把它判作始教、判作通教,大乘的開始,因為經上說得很清楚:「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換句話說,必須離四相才是菩薩,要是剛剛離四相成菩薩,這是初級的菩薩,這就是始教的菩薩,所以它意思有淺的。到《金剛經》後半部,不但四相要離,四見也不能有,不但諸相沒有,能證的心也不能有,不但能所沒有,佛法也沒有,那是深到極處,完全是圓教的教義,所以判作「亦通於圓」。這是古大德對本經的判法。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

【判本經為境心俱冥,遮照同時,慧徹三空,功圓萬行,至圓極頓之大教。】

實在講這也難得,江居士一生花了四十年的工夫。佛法,大經裡面所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江味農居士自己圓了,所以看這個經處處極圓極頓,他也說了一番大道理,說得非常之好,教人很難反駁,確實是有道理。這個經義,自始至終能夠覺悟眾生,如果這個眾生真的覺悟了,像前面所說的「信心不逆」,完全能夠受持,那的確是圓頓根性的法器,絕對不是平常人。所以他的講法也很合理,符合本經的旨趣。這一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這是講本經綱要,依天台五重玄義:釋名、顯體、明宗、辨用、判教。

下面介紹的是譯人,翻譯經的人: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本經在《大藏經》裡面有七種不同的譯本,現在我們《大藏經》裡面有七種不同的譯本,但是流通最廣的就是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其他的六種本子很少流通,很難見到,除非諸位去翻《大藏經》,能夠翻得到,單行本很少見。這是流通得最廣的,就是羅什大師這個本子。我們按照這個順序來簡單介紹。

「姚秦」,中國過去以秦為國號的有四個朝代,因此必須把皇帝的姓加上去,才曉得是哪一個秦。像秦始皇建立的王朝也叫秦,我們在歷史上稱它為嬴秦,他姓嬴。苻堅建立的王朝也叫秦,我們稱它作苻秦。姚萇就是苻堅的將軍,用現在的話來說,苻堅跟東晉打了一仗打敗了,這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淝水之戰。它的有名就是晉朝謝安以寡擊眾,那個時候苻堅帶兵是八十多萬,號稱百萬軍隊,東晉軍隊只有十萬人,以十萬人打敗一百萬人,這也是個奇蹟。姚萇就發動政變,他政變成功了,奪了苻堅的位子,國號沒有改,也叫秦,他作皇帝了,所以就稱它作姚秦,在歷史上也稱為後秦,苻堅稱為前秦。公元三百八十四年,我們這樣講,大家印象就比較深刻,今年公元一九九五年,這是公元三百八十四年的事情,姚萇建國成為秦王。

「三八九年呂光稱三河王」,這裡面有一段很長的故事,我們不要講了,這耽誤時間。如果諸位看一般《金剛經》的註解講義都會敘述,這個參考資料很多。苻堅那個時候曾經派呂光,呂光也是個將軍,派他率領七萬大軍,去邀請羅什大師,羅什大師那個時候在西域龜茲國,龜茲是個小國。苻堅聽說鳩摩羅什是個人才,很有智慧,一心就想得到他。當然人家這個人才是國之寶,這個國寶不是古董、是人才,那人家怎麼肯放?所以就派七萬大軍去,他要不給我們就打仗,一定要把羅什大師請回來。兵臨城下,羅什大師就勸龜茲國王,還是放他,不要跟秦國發生戰爭,戰爭實實在在講,敵不過秦國的大軍,這樣把羅什大師迎請到中國。

走到半路就是涼州,現在的甘肅,聽說朝廷政變,姚萇做了皇帝,姚萇本來跟他是同事,都是將軍。他也不服姚萇,姚萇做了秦國國王,他在三河,就是那個時候涼州,他在那裡就割據了,自稱為涼王,他也稱了王。羅什大師就在他那個地方,他不會用人,但是他知道羅什有智慧,他也不肯放走,就把羅什大師等於說是幽禁了,讓羅什大師在那裡十幾年,不能夠弘法利生。一直到呂光死了,姚萇也死了。姚萇死了,兒子姚興繼位。呂光死了,呂光的侄子繼位,那個時候情況就不同了。這個時候涼的力量很薄弱,所以把羅什大師送到長安,那個時候秦的首都在長安,送到長安是公元四百零一年,四百零一年到長安的。所以經上姚秦這兩個字,就是代表時代,它是在哪一個年代,代表這個意思。

三藏法師,用現代話來講,這是他的學歷,像我們現在一般學歷有博士、碩士,是他的學歷,這是通達三藏的法師。在古時候,有資格翻經一定要三藏法師,若不是三藏法師,沒有資格譯經,譯經的法師一定要精通三藏。他精通三藏,稱為三藏法師。

【三藏:經、律、論。】

這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分為這三大類。我們中國後來編書,像《四庫全書》,《四庫全書》這個構想,就是根據佛經的方法來的。佛門有三藏,分為三類,所以當年乾隆編中國的典籍,就把它分為四類叫四庫,庫跟藏意思是相同的,藏就是庫藏的意思。三藏實在講很難分。三藏是經、律、論,它的內容是戒、定、慧,律藏是講戒律、戒學;經是講定學;論是講慧學,就是戒、定、慧三學。但是世尊每一次說法,無論講大小乘經典,每一部經典裡面,幾乎戒定慧三學都具足。這怎麼分法?後人編集分類就從多。譬如這本經講定講得多,講慧、講戒講得比較少一點,篇幅少一點的,我們這個篇幅多的就歸到經藏去了。如果研究討論多,講定比較少,就把它歸到論藏去。用這個方法,從多,這是必須要知道的,因為我們每展開一部經典,幾乎戒定慧三學都具足。三藏是我們修行的標準,這對初學人來說的;修持功行圓滿的時候,三藏又是我們印證的標準。我們功夫到底有沒有成就?到底我們證到什麼樣的果位?也可以來給你做證明,所以它是修學的標準、印證的標準、證明的標準。

「經、論是修正知見」。也就是我們的見解、思想有沒有錯誤?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要用經論做標準。經論裡面所說的是佛知佛見,佛是覺悟,究竟圓滿徹底的覺悟,那是一個覺悟的知見,覺悟的看法、想法,決定沒有錯誤。我們的想法、看法,跟經典對照對照,如果跟經上講的是一樣,那很好,我們的想法、看法都正確。假如不一樣,一定要知道,我們自己錯了,要把錯誤的,依照經論上所講的改正過來,這叫修正,這叫修行,修正知見。我們在行持上,「行持」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到底是正、是邪,是善、是惡?戒律是標準,戒律是佛與大菩薩的行持,我們一定要跟戒律對照對照,如果跟戒律相違背,一定要依照戒律的標準改過來。

律是佛行,諸佛菩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戒律。我們要學佛,怎麼個學法?要認真用佛的標準,改正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行,這叫學佛,一定要用佛做標準,不可以用人做標準。這是善導大師講得很好,我們過去在講《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我還記得在「上品上生章」裡面,你看看善導大師所說的,不要說是世間這些知名的大德們來跟你講,來教導你,他所講的跟經上講的不相應,我們不能聽他的。阿羅漢來講,阿羅漢證了果,是聖人,如果講的跟經上講的不相應,也不能聽他的。乃至於菩薩、乃至於等覺菩薩都不行,一定他講的要跟經上相應,我們才能聽他的;不相應的,我們都不能夠聽他的。最後大師講,那諸佛來了怎麼樣?佛佛道同,你要記住這一點,諸佛來說決定沒有講兩樣的話,如果講兩樣的話,那一定是假佛,不是真佛,那是妖魔鬼怪冒充佛來欺騙你,如果是真佛,一定講的是一樣的。

一切諸佛無有異語,異是兩樣,《金剛經》上講「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沒有兩樣的話,決定是相同的。所以我們要能夠辨別哪是真佛,哪是假佛?很容易,不難。跟經一對照起來,他講的意思跟經上講的完全一樣,那是真佛;講的不一樣,那是假佛,不是真佛。可是這個地方要注意到,魔很厲害,魔也很有本事,他可以九十九句話跟佛經上一樣,只有一句不一樣,這個就很厲害了。但是要曉得,那一句不一樣,就把你法身慧命給斷送掉了。我們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謹慎。完全相同,沒有一句不相同,那才是真佛。

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楞嚴經》上講:「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真正善知識不容易遇到。唯一能夠靠得住的是經典,古來這些祖師大德收在《藏經》裡面的著述,這是決定靠得住的。但是這個《大藏經》,要從前的《大藏經》,古時候編的,現在新編的《大藏經》靠不住。新編的《大藏經》,現代人一些著作他都收進去了,現代人的著作誰給他做證明?不像從前,從前收入《大藏》,那個著作,要那個時代的高僧大德都看過、都同意了,沒有反對意見,這才報給皇帝,皇帝批准入藏,所以它有個標準在,現在沒有標準。這個法師跟我感情不錯,他寫的東西趕緊就給他入藏;那個法師我不喜歡他,我討厭他,他再好的東西,我也不讓它放在《藏經》裡。所以閱讀《大藏經》要用從前人的本子,古時候所編的。在中國最後一部大藏經是《龍藏》,乾隆時候編的,這是個標準的本子。這個《藏經》裡面有的,可以說大致上不會有錯,都是經過嚴格審查的,不是隨便能夠編進去的。這個表解雖然很簡單,也很清楚。「修正知見這是學問,修正行持這是品德。」所以學佛,它的標準,就是要有良好的品德與學問。下面:

【法師,凡能弘揚佛法者,稱為法師。三藏皆通,則稱三藏法師。】

由此可知,法師這個稱號,乃至於三藏法師的稱號,不一定都是出家人,在家人也能稱。佛門裡面的稱呼,這是個常識,我們要懂得,不要搞錯了,錯了鬧笑話。「法師」是通稱,不論在家、出家,不論男女老幼,只要能夠以佛法教導別人的,都稱之為法師。「和尚」也是通稱,不管在家、出家,男女老少,你能夠主持佛法、主持教學,都稱和尚。和尚是印度話,意思是親教師,親自指導我修學的這個老師,就是我的和尚,所以和尚也不一定是出家人。我學佛,指導我的老師是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就是我的和尚,我要稱他作和尚。和尚的關係非常密切,不能隨便稱的,他跟我沒有這個關係,我怎麼能稱他作親教師?哪有這種道理?稱作法師可以,法師不一定教給我東西,他只要是弘法利生的,都可以稱法師。和尚不能隨便稱,和尚跟自己有密切關係,所以這個一定要曉得。

現在有很多人,對於佛門一些大德,尊稱他為大師,這個不可以的,這個尊重是過了頭,為什麼?佛門裡面大師是對佛的稱呼。成佛才可以稱大師,你要稱他作大師,豈不把觀音菩薩都壓下去了?觀音菩薩稱大士,諸位要曉得,稱大士,你稱大士,他跟觀音菩薩是平的,稱大師,把觀音菩薩壓下去了。你們成天求觀音菩薩保佑,觀音菩薩才不保佑你,你把他壓得低低,他保佑你?要曉得,不可以的。所以尊稱菩薩,我們在《無量壽經》上讀到,正士,十六正士那都是在家菩薩,而且都是在家等覺菩薩;稱開士,開悟的,這都是尊稱。稱開士、稱正士、稱大士,沒有稱大師的。不懂得這個名詞術語含義的,也許他們用錯了,懂得的真正學佛人不能用錯,用錯了人家說你外行,對佛法不懂。這個我們一定要曉得。古來的這些大德們,稱鳩摩羅什法師不稱大師,人家稱三藏法師。在過去,國王、皇帝的師父稱國師,那個可以,皇帝的老師稱國師。專修一宗的,專修禪宗的稱禪師,專修戒律的稱律師,這都是名副其實,是正確的稱呼,我們不能夠不知道。

【鳩摩羅什,梵語音譯,義為童壽。】

中國的意思是童壽,這也是讚美他。他在年歲很小的時候,童子,但是他的智慧、他的德行,就跟老人一樣,好像很老練的樣子、很成熟的樣子,所以他的名字叫童壽。「七歲出家,日誦千偈」,聰明絕頂。這個千偈,底下這個數字不正確,因為剛才說過,印度人四句叫一偈,那個句子長短不一樣,而不是像《金剛經》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個四句也是一偈,它那個句子整整齊齊的,長行文裡面長短就不一樣。這是舉一個例,說明他的學習的能力很強,一天能夠讀這麼多的文字。誦是背誦,每天能背誦這麼多文字,用現代的話來講,是傑出的天才,很少有的。「博通世出世法」,他讀的東西太多了,他讀都能夠背誦、都能夠記得,的確是博學多聞。

「公元四0一年至長安」,那個時候的國王是姚興,「待以國師之禮,在西明閣與義學八百人講學」。「義學」就是精研教理的這些人。在家的跟出家的都可以稱為義學,專門在教理上探討研究,這些人都是以羅什大師為老師,跟著他學習。「譯經論九十八部三九0餘卷。」羅什大師到長安只有七年,七年就圓寂了。所以他的譯經事業只有七年,短短七年當中完成九十八部,他譯得非常之好,他是屬於意譯,玄奘大師則是直譯。意譯是離開原文,把原文的大意用中國文的文法寫出來,所以中國人讀起來非常的流暢,很喜歡讀他的譯本,他的譯本非常受到中國人的歡迎,道理在此地。

【傳說法師乃七佛以來為譯經師。以悟達為先,得佛遺寄之意。】

這在傳記裡面都有記載,羅什大師是釋迦佛以前七尊佛的譯經師,專門做翻譯工作的。所以他翻譯得好是有原因的,生生世世,七尊佛可以講是無量劫來,一尊佛三個阿僧只劫,三七、二十一個阿僧只劫,他都示現為翻經的法師身分,來從事於這個工作。底下這兩句很要緊,他為什麼翻得這麼好?悟達為先,他教學也是如此,教學生一定要開悟,一定要通達。你要是不悟、不通達,怎麼能把佛的意思翻出來?開經偈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你要能解,你才能說得出來,你才能夠介紹給別人。如果自己沒有悟、自己不通達,這個工作決定做不好的。

我們反過來看看現在,外國人翻譯佛經,不少人從事於這個工作,把佛經翻成英文、翻成其他的外國文。翻經的人文字好,中文也好,英文也好,對於佛法沒有悟、沒通達,所以翻出來的東西不能流通。我在美國,參觀沈家楨老居士的圖書館,這個老居士非常熱心,過去不少年,請了很多很多人翻經,也花了很多錢,現在那個稿子真是堆積如山。我去參觀,他告訴我,沒有辦法出版,不能流通。我過去看到一本,翻的不是經,淺一點的,倓虛法師的《念佛論》,這個不深,倓虛法師的《念佛論》。《念佛論》我想很多人都看過,我把這個譯本,有一次在溫哥華講經,帶到那邊去,那邊有個周醫生英文很好,他看了之後,他就告訴我:「法師,以後這個你不要再印了,你花了冤枉錢。」我說:怎麼?他說:「這個翻的英文,中國人看不懂,英國人也看不懂。」所以我才曉得,不容易!連倓虛法師那個開示,翻的意思叫人家不能夠明白,何況經典?一定要「悟達為先,得佛遺寄」。得佛遺寄,可以說得佛力加持。你自己要不真心學佛,不能契入境界,怎麼會得佛力加持?像羅什大師這樣子就得佛力加持。如果我們要做,當然也得要量力而為。

今天在全世界,我們所看到的,弘法的人才非常缺乏。年輕學佛的同修很多,在家、出家,我也常鼓勵大家要發心出來講經,要發心出來弘法,這事難不難?亦難亦不難。如果得佛力加持就不難,不得佛力加持,難,太難太難!怎樣才能得佛力加持?要與佛心相應,就能得佛力加持。你要用真誠心,要用清淨心,要用平等心,要用慈悲心,要用恭敬心,就得佛力加持了。假如這裡面摻雜一點點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佛就不加持了。我過去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習,李老師傳我四個字,你做到這四個字就行了,「至誠感通」。我們用真誠心來求,真誠到極處,這就有感應,跟佛菩薩有感應,感應就通達了。你不是用最真誠的心,沒有法子。所以這個東西不是學來的,不是說我讀了很多經論,讀了很多書,我就會講,會講是不錯,講得天花亂墜,不是佛法,就是我剛才講的,一百句佛法,九十九句講對了,還講一句錯的,那就害死人了。

所以不求三寶加持,不求三寶護念,我們凡夫沒有能力講經,確實沒有能力,都要靠諸佛菩薩、靠三寶加持。講要靠三寶加持,大家聽能夠聽得明白、聽懂了,聽了歡喜,也是三寶加持。這個講堂如果沒有佛光注照,沒有三寶加持,你在這個地方不可能生歡喜心。諸位要曉得,你們聽了很歡喜,不是我的能力,你以為我會講,錯了!不是我的能力,是佛光注照、三寶加持,這是真的!我們不過就是做一個增上緣,就是一點誠意。真正發心、續佛慧命、求願往生,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念念跟佛相應,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末後「譯」字,譯是翻譯,易梵為華語。這個字講法也很多,我們都把它省略掉了。後面這一段,我們採取倓虛法師,倓虛法師有《金剛經講義》。我過去在香港讀過他的《金剛經講義》,也是簡要詳明,很難得。他老人家告訴我們《金剛經》旨趣,他講得簡單明了。第一個是離相:

【離相,成就解脫,消諸業。】

我們天天講要消業障,業障怎麼消?不著相才能消業障,著相那業障怎麼能消得了?都是根據《金剛經》教義所說的。第二、無住:

【無住,成就般若 ,破諸惑。】

惑是迷惑,破迷開悟,那個訣竅是無住。《金剛經》上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像這樣的句子在本經很多。第三:

【無法】

所有一切法相,都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般若 裡頭所講的緣起性空,了不可得,這才能證得法身,脫諸苦,《般若 心經》裡面講「度一切苦厄」。到無法的時候,一切法都放下,都不執著了。所以,消業、破惑、脫苦,這是本經的旨趣。末後這一條講得真的是非常非常究竟徹底:

【破三心,除四相,為發心之要務。】

凡夫莫不以為我能執著、我能執,或者說得粗顯一點的,我能得,凡夫都患得患失。誰得到了?我能得。什麼是我?一般人認為身是我,聰明一點的人知道這身不是我。什麼是我?能夠思惟、能夠想像、能夠感受苦樂的,這個是我,心是我!西洋哲學家講:我思故我在。什麼是我?能夠思惟、想像的,那個是我。我能思、我能想,能想、能思惟的那個就是我。佛在本經上說,好!能思、能想的是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執著的我沒有了,能執著的、能得的心沒有了,你還得個什麼?三心不可得。這是從根本上消業斷惑,這不是從枝葉上,根本上。你打個什麼妄想?妄想不可得。

你所得的是什麼?所得的不外乎四相。「我相、人相」,我相、人相是從相對假立的。「眾生相」,這個眾生就是一切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都是眾緣和合而現的相。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眾生不是指廣大的眾生、廣大的人,不是這個,那你就把意思講錯了。我們今天所謂動物、植物、礦物,再包括所有一切自然現象,都是眾生相。下雨、颳風都是眾生相,都是眾緣和合,由緣和合假立的,稱為眾生相。「壽者相」,壽者是時間相續,由相續假而立。都是假的,我人是相對假,眾生是緣和合假,壽者是相續假。你所執著的這些物是假的,你能執著的心是假的,你還有什麼搞頭?還有什麼執著?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如果把這些事實真相統統都搞明白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你心裡頭馬上就得大自在;換句話說,你的真心就現前,妄心沒有了,徹底了解它是虛妄、不可得。

眾生就是堅固的執著,不肯放下,不曉得能執著那個心是假的,所執著的這些物相也是假的。所以佛菩薩眼睛裡看芸芸眾生是可憐憫者。為什麼可憐憫?假的、全是假的,如果是真的,真有這個事,佛不能夠說眾生是可憐憫者。因為它是假的,怎麼樣打妄想、怎麼樣執著都是一場空,不是說到死了以後一場空,現前就是一場空,當下即空。這一執著壞了事,現前無量的煩惱,苦不堪言,將來輪迴六道,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金剛經》幫助我們明了事實真相,教給我們徹底放下,恢復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禪家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金剛經》的好處在此地。

「破處即是顯處」,破妄,真就顯了。破妄顯真「是同時,是一時」,不是有先後的,先破妄然後再顯真,不是的,是同時的。妄除一分,真就顯一分;妄除二分,真就顯二分。理可以頓悟,一下就明白了;事要漸漸的除,事上除一分,你的清淨心、你的般若 智慧就透一分。事上怎麼做?事上真的要放下,不要再執著!一定要依照經典的教訓,認真努力去做。這是把本經綱要給諸位報告出來,向下我們就開始讀到經文,綱要抓到之後,經文就不難領會。我們看經文:

第一段「證信序」:古德分科判教,首先將一部經分為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一段經文是序分裡面的第一段,叫證信序,第二段是本經的發起序。我們看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是第一段的經文。諸位如果要讀《金剛經》,我們這次印的這個本子,外面有結緣的,大家可以請回去,讀誦非常方便。這個經本,經文旁邊有數目字,這個數字跟我們講義的段落完全是一致的,跟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裡面分的段落也是相同的,便於檢查。你要是想看這一段的講義,你照著這個數字對《金剛經講義》,或者對我們這個節要本子,很容易就找到了。便於檢查,我們把它標成數字。我們看這個小註:

【東晉道安法師,分判一切諸經為序、正宗、流通三分。】

我們中國人也很了不起,也確實有大智慧的人。道安法師是鳩摩羅什大師的學生,而且是羅什大師的高足,在當時社會一般人說,釋門四哲,就是羅什大師的門下四大弟子,稱為四哲,道安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是羅什大師四大弟子之一。他看一切經都看成三分,他這種說法,當時一般這些大德們不以為然。因為大家對佛經都非常尊重,如果把佛經分裂,好像是很不恭敬的樣子,不以為然,聞者多疑。以後,印度古大德解釋佛經這個註解本子流傳到中國,也有這樣的分法。於是我們中國這些大德們才曉得,古印度的大德也有這個分法,這樣子對於道安法師這個分科就非常佩服,遵從做為一個定則。以後,不論是講經、註解,都採取這個方法。這是講科判是從道安法師來的。

本經的序分,自「如是我聞」到「敷座而坐」。就是這個經本上前面的兩小段。我們把全經,這是根據江味農居士講義所分的科,總共分全部經文為一百八十四段,一百八十四個小段,前面的兩個小段是序分。正宗分,是從「長老須菩提」到「是名法相」,這一段文字就長了,從第三小段到一百七十九小段,這是屬於正宗分。流通分一共有五小段,從一百八十到一百八十四段。這個是三分。流通分,「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只世界七寶,持用布施」,到最後「信受奉行」。這是全經大段落。

而江居士將本經的正宗分,正宗分文長,把正宗分又分為四大段。這個分法,古來的《金剛經》註解裡頭都沒有,唯獨前清達天法師,他給《金剛經》做個註解叫《新眼疏》,新舊的新,眼睛的眼,叫《新眼疏》,他就是把這個經分作信解行證四分。江味農居士看到了非常佩服,採取他這個分法。仔細觀察《金剛經》的經文,確確實實有這四個意思存在,所以是一點都不勉強,這稱之為大經。信解行證四分,最早的是清涼大師分《華嚴經》,《華嚴經》就分為信解行證四大分、四大段。

《金剛經》也擺出四科的姿態,這是跟大經《華嚴》無二無別。實在講,它跟《華嚴》,我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了,《華嚴經》說得詳細,它說得簡單,確確實實可以說是《華嚴》的綱要,無論是理論、是方法,極其簡單扼要。到底怎麼修法?《華嚴經》,特別是《四十華嚴》善財五十三參,可以說就是把《金剛經》的理論與方法,在日常生活當中表演出來給我們看。也就是經裡面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看看各行各業的人,他怎麼樣無住生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看他們在生活當中,怎樣去做這兩句話;「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布施」,看他們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在事業當中、在應酬當中,怎麼個做法?那是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我們要是通達《金剛經》,可以說《華嚴經》的綱領你就抓住了,那讀《華嚴》就非常有受用。

【「如是我聞」至「千二百五十人俱」一段。】

這是第一段,是證信序,證是證明。

【凡結集一經,必具六緣,乃克成就。】

不但是結集經典,世尊當年講經說法,也要具足這六個條件,如果這六個條件不具足,法會就不能成就。像我們現前這個法會,也是具足這六個條件。第一個,你信佛,你相信《金剛經》,你才會來聽。你要是不信佛,不相信《金剛經》,你怎麼可能到這兒來?你不會來的。所以你一定相信,一定想聽,你才會來,你才會在這個時間,到這個地方來聽經。「時」是時間,我們八點鐘講到十點鐘,到這個時候你就來了,在這個時間之前,你不會來,我這裡沒有法會。講完之後,十點鐘以後散掉了,這裡也沒有法會。可見得它有時間性,時節因緣。有主,有主講的人,有場地,有大眾在一塊兒聚集,聽眾,我們這個法會才能圓滿,少一個條件都不能成功。佛是如此,現前也沒有兩樣。這叫做六種成就,一定要具足六緣、六個條件,我們法會才能夠圓滿的成功。

下面我們簡單介紹這一句的經義。佛法之難,難在它所說的意思是在言語之外,意在言外,說的是這個話,意思在外面。因此你不能執著言說,你執著言說,你什麼也不會,什麼也得不到,你要懂得它言外之意,那你就喜歡了,你就得受用了。我們先看文字的意思:

【不異為「如」。】

如的意思就是一樣,沒有兩樣,完全相同,這叫如。

【無非曰「是」。】

非就是不一樣。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如是」這兩個字是信成就,這兩個字的意思,淺的人看到很淺;深的人看到,其深無底!淺而言之,「如是我聞」,我是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在結集經的時候,首先說出這四個字。阿難是復講,阿難所說的,把佛當時講這部經,原原本本一個字不錯,一點意思也沒錯,重複說一遍,底下人把它記錄下來,這稱之為經典。所以一開端,一定要說這四個字,表示阿難復講的跟佛所講的沒有兩樣,這個讓大家能夠相信。

世尊當年講經說法,沒有記錄成文字,經典是佛滅度之後,弟子們開會,想想世尊從前是怎麼講的,再把它記錄下來。結集經典的時候,佛不在世了,同學當中阿難尊者記憶力最好,記憶力很強,聽一遍永遠不會忘記,他有這麼好的記憶力,所以就推阿難出來復講,同學們給阿難尊者做證明,證明阿難講的沒錯。同學們很多,必須每一個同學都承認,不是少數服從多數,不是的。一個人有懷疑,說阿難你這句話我聽的好像不是這樣講的,那就得刪掉,一個人反對都不可以,必須全體一致,都點頭、都通過,才可以記錄下來。結集經典態度這樣的嚴格謹慎,就是要取信於大眾,取信於後世。所以經典前面加上「如是我聞」。

【看經聞法,貴在如實會得其意。果能消融歸我自性,則受用無窮。】

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要是真會了,你讀經、聽經,就跟每天喝水吃飯一樣,決定不能離開的,欲罷不能,這個不可思議。得受用,我講一個最淺、最小的受用,「無有疲厭」,這最小的。你看你們工作多了的時候,會累、會疲倦;如果你嘗到法味,當你疲倦的時候,這個經念上一段,精神就恢復,就不會疲倦,這是最小的好處。你現在得不到,念經念多了、念佛念多了會疲倦,你味道沒嘗到。你那個念是口裡頭念,沒有能夠體會到心上去,會到心上去的時候,那真受用,法喜充滿,無有疲厭。

有很多人問我:「法師,你講經講兩個鐘點,很累,很辛苦!」他們不懂,我不講經會累,講經不會累!那怎麼會累?前些年我在洛杉磯的時候,一天講九個鐘點,不累!愈講精神愈好,愈講聲音愈大。不講經的時候會累。所以你真正讀經、講經的話,不會累、不會疲倦,你嘗到味道了。所以這個地方要能夠如實體會到佛的真實義,真正消歸自性,這就得受用。底下略舉一舉,「如」是什麼意思呢?「如是」怎麼樣消歸自性?

【如】

就是如如不動的自性,真如就是本性。

【生佛本具之性體,真實之際如如不動。】

真實之際,我們在《無量壽經》上念過,《無量壽經》給我們講了三個真實,第一個就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真如,就是本性,是宇宙人生一切萬法的本體,本體就是根源。宇宙從哪裡來的?人生從哪裡來的?一切萬法從哪裡來的?從這個地方生的。在佛法裡面叫做自性;在哲學裡面叫做本體。哲學裡頭有這個名,有本體之名,本體沒找到,不曉得在哪裡,不曉得是什麼。佛法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就是我們自己的本性,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本性、真心是如如不動的,從來沒有動過,覺的時候不動,迷的時候也不動。迷,那個心會動,是妄心會動,真心不動。真實之際,「如」是這個意思。

【「是」,開化顯示當下即是。】

真如在哪裡?本性在哪裡?真心在哪裡?當下就是。不但是釋迦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是從真心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十方三世,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菩薩所說無量無邊法門,也是從這兒流露出來的。所以佛佛道同,沒有兩樣,兩樣就錯了。《金剛般若 》如是,《華嚴》、《法華》也如是,《彌陀經》、《無量壽經》亦如是,同一個根源裡頭流露出來的。既然同一個根源流露出來,我們要問:這一切經通不通?當然通。所以佛家才講:一經通,一切經通。不但一切經通,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法不通,為什麼?一切迷悟染淨都是從這裡面變現出來的。離了自性,離了真如,無有一法。這是「如是」兩個字的意思,淺而易知。

我們能得這一點淺意,就有受用,曉得佛經上所講的不是別的,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本來有的。換句話說,佛講《金剛般若 波羅蜜》,是我們自性的金剛般若 波羅蜜。你要是用這種態度來學習,來修學,那個味道不一樣了,受用不相同了。我們學的,不是釋迦牟尼佛的《金剛般若 波羅蜜》。現在我們讀經、學佛,為什麼不得受用?說一句老實話,你所聽的、你所學的,是釋迦牟尼佛的經典,與自己不相干,這個念得好苦!念得好累!好像被人家牽著鼻子走,自己一點做不了主。如果你一下覺悟了,這是我自己的金剛般若 ,那就不一樣了。主動的、自發的,味道完全不相同!你修淨土,是我自性淨土,你學《華嚴》、學《法華》,學一切法門,是自性法門。四弘誓願里:自性法門誓願學,不是別人的。我們現在學佛法學得好辛苦,學得好累,觀念搞錯了,學的是人家的,都不是自己的。今天在這個地方,希望能夠喚醒諸位同修,豁然覺悟了,我要學自己金剛般若 ,自性里顯露出來,這個味道就濃了,那完全不一樣。這一部《金剛經》念下來,是真的開智慧,真的得利益,改變我們整個生活的型態,確確實實能幫助你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