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聖嚴法師:佛說法喜與禪悅


時間:2018/1/30 作者:妙音居士

令修習者享受到常人無法享受到的「禪悅」或「三昧樂」,是佛教所說定心的一大功用。《增一阿含經》以「禪悅食」(禪食)為五種出世間食之一,《維摩經》卷一雲:「禪悅以為食。」意謂由禪定所得的喜樂能提供滋養人的食糧,使人身心健康幸福,是一種高級精神營養品。

《雜阿含經》中佛將初獲禪悅名為「現法樂住」、「現法喜樂」——現前享受到幸福安樂。禪籍中所說初得奢摩他時得身心輕安,即有心情安樂輕快之意。隨著禪定功夫的深入,禪悅會愈益深細。

初禪、二禪皆以「喜」、「樂」為主要的兩種功德。《雜阿含經》中說,有眾生進入初禪,「離生喜樂,處處潤澤,處處敷悅,舉身充滿,無不滿處。」從禪定起,遍告大眾:「極寂靜者,離生喜樂,極樂者,離生喜樂。」《清淨道論》說進入初禪時的喜以「身心喜樂為味,或充滿喜樂為味,雀躍為現起」,其喜分小喜、剎那喜、繼起喜、踴躍喜、遍滿喜五種。小喜,謂喜樂令人身上的毫毛豎立。剎那喜,喜樂倏然而生,有如電光突閃。繼起喜,喜樂如海岸的波浪一度到來,又一度消退。踴躍喜,喜樂之大令人喜不自禁,手舞足蹈,甚而躍上空中。遍滿喜,喜樂充滿全身,有如吹漲了的氣泡,如山窟充滿了流水。同論說,五種喜成熟之時,身心輕安皆悉成就,身心輕安成熟時,會成就身、心二種樂。所謂樂,謂「善能吞沒或掘除內心的苦惱」,「以愉悅為相」。喜與樂的區別,是樂屬受蘊,是內心的一種享受或情緒,喜則屬行蘊,是因為獲得未曾有過的愉悅而生的激動,喻如在沙漠跋涉中渴乏不堪之人,聽說、看見前面有樹林泉水時所起的激動為喜,走進樹林中盡情飲用泉水時為樂。二禪之樂,更勝初禪,三禪之樂,更勝二禪,為世間喜樂之極致,《雜阿含經》佛稱三禪離喜之樂「是名樂第一」。

《雜阿含經》中佛陀開示說,世間由五欲的滿足而生的諸喜樂,必須藉助於一定的條件,為某種匱乏的滿足,如人飢餓時得到飲食,飽餐痛飲而樂,故名「有食樂」;修定者進入第二禪時,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此樂不憑藉任何條件,唯從內心自然生起,故名「無食樂」;當進入第四禪時,離喜樂的擾動而住於安樂的舍心正念中,這種平靜的安樂名「無食無食樂」,即連「樂」也不需要憑藉的樂。《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七說,眾生常被慾火所燒,熱惱不安,當由修習禪定而進入初禪時,如同跳進清涼的泉水中,驚悟到從來沒有嘗受過的、遠遠超過五欲之樂的清涼喜樂,「深心慶悅,踴躍無量,故名喜支」。嘗受到禪樂後,其心恬然,安隱快樂,即名為樂。喜為粗,樂為細。喜時心中踴躍(激動),樂時心中恬靜。二禪的喜樂更超過初禪。進入二禪時,「其心豁然明淨,皎潔定心,與喜俱發,亦如人從暗室中出,見外日月光明,其心豁然明亮」,「行者受於喜中之樂,恬淡悅怡,綿綿美快」。初禪之喜樂由超離欲界五欲等而生,稱「離生喜樂」;二禪喜樂由定心而生,名「定生喜樂」。初禪喜樂依禪觸、覺觀而生,心分別身體上的觸覺,難免有擾動,較粗;二禪喜樂則不從外來,只從自心生起,唯屬意識,較細。第三禪離二禪喜的擾動,唯有獨特的樂,其樂與定心同時生起:

從內心而發,心樂美妙,不可為喻。

樂遍身時,身諸毛孔,悉皆欣悅。爾時五情雖無外塵發識,而樂法內出,充滿諸根,五根之中,皆悉悅樂。

譬如石中之泉,從內湧出,盈流於外,遍滿溝渠,三禪之樂,亦復如是。

三禪之樂,被稱為「世間第一,樂中之上」。然而,有樂,終究是一種擾動。四禪以上,超越了喜樂的擾動,不苦不樂,心如明鏡止水,實際上心靈處於一種極深的寂靜、放鬆狀態,是一種超越喜樂的快樂。

因為進入正定者能享受到遠遠超過世間依賴物質條件等刺激而得的粗劣的五欲之樂,才能使他們自然不追求世間的五欲,不被聲色貨利所惑,暫時制伏欲界的貪嗔等煩惱而不起現行。但享受禪悅,又可能產生對禪定喜樂的貪著,謂之「味禪」、「醉三昧酒」,屬色界、無色界煩惱。這種對禪悅的貪、沉醉,可能使人只管自己打坐享樂,對家事、世事和眾生、社會冷漠,失去責任心,不想利益、濟度眾生,不想追求真正堪以超出生死的智慧,成為生死之因。佛陀教導佛弟子:雖然修習禪定,但其目的是進一步獲得出世間的智慧,不可「味禪」,須在禪定的基礎上以正見修觀而證得正智。大乘更強調要以「無所得」的般若智為導修禪定,雖入正定而不住著於定,須利濟眾生,服務社會,在菩薩六度萬行的實踐中享受更為殊勝的無住涅槃之樂。

定心予人的喜樂,儘管只是修定者個人的主觀體驗,也不無實際的價值,任何幸福快樂,有哪一種終歸不是個人的體驗?何況禪定喜樂之體驗,有可驗證性、可重複性,任何人只要如法修習,都可在自己身心上驗證,都可獲益。從佛教禪學看來,初修禪定階段很淺的、片斷的三摩地,多在初禪以下,達不到四禪八定之正定,其所得到的喜樂相當粗淺微小,而已不乏健身治病和獲得氣功快感之效。若深入正定,其喜樂當更有益於身心。這僅就世間禪定而言,至於出世間的定,其所得的「法喜」和利益,更非世間禪定所能及。

聖嚴法師:法喜與禪悅

一、修行方法

修行的方法有兩種:

(一)觀念的疏導:用佛法觀念疏導內心的煩惱,便得「法喜」。時時以觀念幫助我們消滅妄想執著、去除自我中心;每當遇到困難、痛苦的時候,我們就用佛法的觀念解除心理上的壓力、負擔和不自在。

(二)身心的鍛鏈:用「方法」來鍛鍊我們的身心,主要是指打坐、禮佛、唱誦等等。這些方法,能夠使我們以正念代替妄念;然後,漸漸以正念統一雜念,最後至於無念,修行的過程便得「禪悅」。

二、身心統一

以正念消除雜念之後,自我中心就會從散亂而歸於集中。能夠集中的時候,便能夠指揮自己了。當「集中的心」成了「統一的心」,此時,會發現自己的存在已經不重要。所謂個人的不重要,是指自己跟環境、其他人乃至身體和心,已經不是相對立的了。既然不是對立,身體就不會有負擔;對外,就不會有追求或抗拒,內心會經常保持在一種和平、快樂的狀態。

佛經中記載,在沒有佛法的地方和時代,能夠聽到鬼神或化人說出一句半偈佛法,就能夠得無量的法喜。在我們的世界中,沒有聽過佛法的人極多,諸位不但有佛法可聽,而且至少已聽了整整一個星期,雖然尚未得解脫,卻可以用聽到的佛法,隨時幫助自己處理心理上以及觀念上的種種問題。

既然時時都在佛法指導之下修行,所以沒有一刻是失望、痛苦、悲哀、怨恨或是妒嫉的。

三、認識法喜

所謂佛法,諸位究竟聽到了些什麼?聽了七天的佛法,諸位可能要問:「怎樣才能叫我們高興?那一句話可使我們歡喜?」那是因為你們這七天之中已經聽得太多,反而弄不明白,什麼叫作佛法。猶如我們天天呼吸空氣,而能意識到是空氣使我們有了生活與生命的切身感者,究竟有多少呢?

諸位在這七天當中,可曾聽到「因果」、「因緣」、「信心」、「懺悔」、「慚愧」?又可曾聽到「供養」、「發願」、「回向」、「放鬆自己」,及「把心門打開」呢?「不要把心的大門關起來,堵得緊緊的」、「把心打開以後,讓所有的念頭自由進出,而心裏面對什麼東西都不要有取捨」等等,諸位是聽到了的,這些算不算佛法呢?

事實上,這些都是佛法的大綱,也可以說是佛法的總持。

信仰三寶,你就不會失去前進的方向。相信「因果」,你就不會怨天尤人或得意忘形。相信「因緣」,你就不會把痛苦的事看成是永遠的,把幸運的事,認為是實在的。懂得用「慚愧心」,你就不會有驕傲心、我慢心,也不會有妒嫉心了。

我們發願要「供養」,供養,就是把我們的身心奉獻給三寶,來修持佛法,接受佛法,並貢獻給眾生。把自己奉獻出去之後,自己的問題,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眾生比自己更重要;當你能把眾生看得比自己更重要時,你不會再為自己煩惱,當然會歡喜羅!

佛教我們「少欲、知足、知慚愧」--唯有少欲、知足,才能安心於佛法的修學;也唯有少欲、知足,才會真的生起慚愧心。知道慚愧以後,才能夠懺悔往昔的罪過業障。懺悔之後,才能使我們心得安樂。這就是佛法,這就有「法喜」。

如此說來,能夠讓我們感到法喜的項目,實在太多了。經云:「佛法難聞今已聞」,能夠在這七天之中,聽了許多佛法,縱然尚未親證諸法的體性或空性,但能聽到佛陀的正法,應是更加地歡喜才是。

四、體會禪悅

這七天,我們都在緊密地鍛鏈身心。初進禪堂時,因為身體尚未適應禪修的生活,故有許多障礙,感到沈重、疼痛、不舒服。可是,經過打坐的訓練以後,肌肉和神經放鬆了,身體的氣脈舒暢了,這就使得身體產生如釋重負的輕鬆感。這種輕鬆和安定的感覺,能夠給我們帶來「禪悅」。

這是因為能用「方法」集中注意力,使我們散漫、雜亂的心,漸趨集中,然後統一,或是接近統一。那時自然就會減少情緒的波動和心不由己的無奈感,覺得自己生活在充滿自信和活力的心境中,既明朗又穩定;經常知道自己是處在什麼樣的情況當中,也經常會知道凡事盡其在我,不必心存得失人我,不需要憂悲苦惱,這不正是「禪悅」嗎?

這七天之中,常教導諸位「把身心鬆弛」,諸位逐漸可以做到了。既然知道身心能夠化緊張為鬆弛,這就已是初嚐「禪悅」的滋味了。

五、懂得放鬆

打坐時,可以練習身心的鬆弛,在任何時間,也都可以練習。

能夠把鬆弛的方法,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將身心放鬆。

所謂身心放鬆,就是要我們休息。當頭腦不得不休息時,就叫它休息;當身體、肌肉及神經緊張時,也叫它休息。能夠讓頭腦和身體獲得充分的休息,不用頭腦想,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聽,不用身體感觸,那該是多舒服啊!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心安定、輕鬆,也是「禪悅」的體驗,所以在我們的生活圈中,也是「處處有禪悅」。

今天早上,講了兩個名詞,一個是「禪悅」,一個是「法喜」。這兩者之間,有著互相關聯以及互相連貫的關係,諸位至少已擁有其中的一種,故在打完禪七之後,我要祝福各位「時時法喜」、「處處禪悅」。

(一九九○年六月一日聖嚴法師於紐約東初禪寺第四十八期禪七第七天的晨間開示)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