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講稿(14集全)
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講稿(1---3)
第一集、誰來拯救笨小孩
曾國藩是晚清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既有「中興第一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近百年來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褒貶不一。但是無論是欣賞他的人還是鄙視他的人,都對他所撰寫的《曾國藩家書》推崇備至。時至今日,民間還流傳著「為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的說法,可見《曾國藩家書》不僅僅是一部記錄平淡家常的書信集,還是一部蘊含著為人處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書。在當今社會,教子成才一直是困擾天下父母的最大難題,很多孩子因為成績不好就會被貼上「笨小孩」的標籤。就連一百多年前的曾國藩,小時候也被看作是不會讀書的「笨小孩」。
那麼,是誰成就了這個笨小孩的非凡人生?曾國藩和他的《曾國藩家書》會給我們現代的親職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啟示?敬請收看《曾國藩家訓》第一集《誰來拯救笨小孩》。
公元1825年,一個臘月裡頭數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鄉的一戶人家的一個屋子裡,有一個14歲的小男孩正在點燈苦讀。此時這戶人家的房樑上趴著一個賊,他就打算等這戶人家的燈都熄了,趁著黑燈瞎火他好下來偷東西。這應該是富人家,也少有吃苦的後代。這小偷主意是沒錯,這想法也沒錯,這孩子也正讀一篇普通的文章。可問題是底下讀書這孩子他特別的笨。他在底下背這篇《岳陽樓記》,磕磕巴巴地就是背不下來,半天才吭哧一句下來。倒騰來一遍倒騰去一遍,弄了十幾遍下來小偷都基本上會背了。這個小偷到後來是可忍孰不可忍,眼看著天就要亮了必須得有所行動。所以他極其惱火,最後實在忍不住了,蹭的一下從房樑上就跳下去了,滿肚子怒火上前一步,劈手把他手裡的書奪過來,往那個桌上啪的一扔:「瞧你個笨樣,你說這文章有什麼難背的?」說著小偷一張口,就把《岳陽樓記》背了一遍。他被背誦背順了,再指著他罵他,「瞧你笨的,還讀什麼書呀?」說完了袖子一甩滿臉激憤地揚長而去,東西也不偷了。很遺憾,我們不知道這個聰明的賊叫什麼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們知道這個笨小孩他叫什麼名字,他當時名字叫曾子城,這個名字大概我們都不熟,但他後來改了個我們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國藩。人人都說他事業驚人,小時天縱奇才,要不然沒那麼大名頭,要不然後來那麼多人佩服他。像毛澤東說獨服曾文正。蔣介石平生最佩服也是曾國藩。據說蔣介石床頭只放《聖經》和《曾國藩家書》兩本書。不能因此說他小時聰明。他小時真笨,有史料證明,後人也有評論提到過。像梁啓超說過:「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挫。」一般人都傳他小時聰明,那是胡扯,哪有天才?他比一般人都不如。當時名人中他最笨。這不是瞎話,那篇文章叫《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文章是極力推崇曾國藩的。這說明是實事求是的。那麼,這麼笨的怎麼就成就了大業嗎?再看他除了笨還有什麼缺點?1830年十九歲,父親覺得他真教不出來,送給朋友汪老師來教。他也認同太笨了。一次汪老師指著就罵他,天生的蠢貨,將來有出息,我給你背傘。曾國藩也一點反應也沒有。笨沒考上科舉,但是發奮,第二次考中了進士。回鄉,去汪老師家,得謝師呀。大晴天,曾國藩特意帶傘。老師來迎接。曾國藩把傘放在身邊,汪老師送出來,一口一聲大人,出了大門了,曾一拍腦門,忘了傘了,趕快去拿,老師說我替你去拿。出來交給曾國藩,曾笑著說謝謝恩師了,今天你替我背傘了。汪老師哭笑不得。這個胸襟不怎麼樣,不僅對老師對別人對自己氣量都不大。太平軍攻下湖北弄昌,林紹璋南下湖南,直逼長沙,當時詔書再來,曾國藩坐不住了,帶著湘軍出發,準備決一死戰。曾國藩有自信,所以他第一次出戰,構想的是直撲林紹璋,有人出主意,說不如分兵去偷襲靖港。曾聽著不錯,讓塔齊步去攻打湘潭。他率水師去偷襲靖港。到了後,水師攻城,曾讓陸營搭浮橋。結果是誘餌,太平軍正等著他。火燒靖港。一下子水師亂了套。沒經驗的湘軍亂了,不得了。這些新兵全往後跑。曾國藩急了,讓親兵拿著令旗站到浮橋上大喝,過令旗斬。他斬了一個。大家愣了。還接著跑。他夠不著斬了。氣得無可奈何。手下都急了,叫他跑。把他拖上戰船。太平軍人不多,但跟著掩殺,曾國藩被殺得大敗。曾國藩看著江水,發獃。手下人不敢說話。他發了一會呆,往前走,掉到水裡了。春寒時,他情急下,想投水自盡。當時人回憶說,「文正衣濕衣蓬首跣足,勸之食,不食。乃移居城南妙高峰。再草遺屬,處分後事,將以翼日自裁。」好不容易救上來,讓換衣服不肯,吃飯不肯吃。大家勸他想開點,他還想不開,寫遺囑,還想去死。成大業者不拘小敗。這不過小敗,至於尋死嗎?後來人家嘲笑他沒大將幾度。最後不自殺,說起來也是他實在沒眼光,湘潭那兒是主戰場。那邊大敗林紹璋,大獲全勝。訊息傳來,他不死了。靖港之戰看,他不算指揮若定吧,不能眼有全局吧?除了愚昧,性格有缺點,還有著人生遺憾,最大的是天津教案。直隸總督時,當時大案,幾十個小孩失蹤,當地嫌疑人是王三,是法國一個教堂的教民,當時去要人,天主教堂說沒這個人。對質時,情緒失控了。市民放火燒了教堂。天津領事館許多人死亡。慈禧下令讓曾國藩去處理。當時他在領導洋務運動,特別不想開戰。他處理時軟,沒想到百姓情緒辦。天下人都罵他是賣國賊。後來一再聲明,但是臨死前也後悔最大遺憾是天津教案。有人說他影響中國後代歷史第一人,有人說是傳統儒學得以延續的關鍵。誰又知道他是笨小孩,有個性缺陷,甚至有巨大人生遺憾?這麼普通的曾國藩怎麼就成就了非凡的人生呢?首先是自我教育。最大的教育正是自我教育。曾國藩是有這麼多問題,但是有一個平常人不具備的優點,正是這個優點成就他,這正是對自己對生活中的點滴對缺陷做到切實的反思與學習。我們很少有人能做得實在。一個崇高的信仰要求自己,正是修齊治平的思想與仁愛的精神。像當年的小偷哪裡知道這個笨小孩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笨,所以才通宵地讀書。這對曾國藩是常態呀。他也反思最多的是小心眼,怎麼做到氣量不小。他是越來越胸襟博大。像天津教案是遺憾,臨死前,兒子曾紀澤陪他散步,他還說這事。一定要從中吸取教訓。要不卑不亢。兒子正是這樣成了偉大的外交家。隻身入沙俄,談回了伊犁。所以梁啓超認為正是這種自我教育讓他的一生是華麗的轉身。難得的是這些心得都記下來,在日記在家書裡。更難得了。包括的內容豐富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梁啓超說:「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閱歷,而切於實際,故其親切有味,資吾儕當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後儒先之言所能逮也。」別人說的都是空話,他寫的都不是空的,比唐宋來許多人說的話,對我來說,對後代人來說都讓人終身受益。不僅是清中興名臣,也是教育家。我們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重新審視這個家書的內容。他和他的家書有不可動搖的地位,是標準的家訓。影響大而深遠。這部書大多寫在他當官之後,不僅寫給兒子,還有家人。教育家人做人和做事兩塊。這是儒家強調的核心。孔子強調仁,講人與人的關係。曾國藩從這個字上獲得什麼啟迪呢?
第二集、無一日不讀書
「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以圖自衛其身。」讀書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可以獲得專業技術。
我們說曾國藩之所以能成為曾國藩,是和他以儒學作為畢生的信仰和信念分不開的。所以一個人只有精神世界強大,才能在現實世界強大。事實上曾國藩原來也只是一個資質很普通的孩子,當然後來有很多人傳說他少年時怎麼聰穎、聰慧。事實上人出了名都這樣,名人出名之後,大家就會傳說他怎麼天資聰穎,怎麼小時候就是個天才。哪兒有那麼多天才啊?一般孩子資質差別不大,都不大,但是為什麼非常平常的曾國藩就能培養出自己堅定的人生信念和信仰來呢?這就要從曾國藩的科舉說起了。我們知道明、清兩朝的科舉非常難考,所以最有名的范進中舉大家都知道,考了多少年一直考到50多歲,都考瘋了,才考上了一個舉人,最低級的鄉試才算過關。但是有一個人比范進中舉還不容易呢,誰呢?就是曾國藩他爹,叫曾麟書。別看這名字起得很雅,麟書,看上去很有學問,但是這個科舉考試可要了他的命。不說鄉試,考秀才這一級他整整考了16次都沒考上,好不容易考到17次,大概17是他的幸運數字,總算考上了。這時候他已經40多歲了,曾國藩都20多歲了。所以實在是考不動了,路漫漫其修遠兮,他不考了,然後把希望都寄托在他兒子身上,就回家了。曾國藩比他爹強,為什麼他爹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因為他明顯比他爹強。23歲就考中了秀才,比他爹提早了20年。然後考這個鄉試,也不知道他運氣怎麼那麼好,第一次就過關了,一考就考了個舉人。這時候以前學習不好我們說過的笨小孩,以前老被人罵,結果平常考試不咋的,一大考考得特別好。曾國藩信心大增,背起行囊,入京參加第二年的會試考試。備足盤纏提前半年就到了北京了。當時找了特便宜的地方,湖南的駐京辦,與現在不一樣,是由當地的商會或者在京的名人出資建的。當時叫會館,他就住在長沙會館。當時重鄉誼,但凡有老鄉來,收費低。曾住進長沙會館,可是沒有料到的是,勢在必得的會試考試給了他當頭一棒,他沒考上。沒考上就該回家,因為輪好幾年才有一次。要說曾國藩運氣好,第二年皇太后60大壽,為了慶賀照例增加恩科一次,那不得了,多了一次機會了,是不是?曾國藩一看,不回家了,我在北京努力一年、溫習一年,我還不相信第二年我還考不上。所以本來只帶了半年的錢住北京,這一下節衣縮食又住了一年半。要不是勤儉節約的孩子,那真做不到。曾國藩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地又住了一年,第二年的恩科覺得勢在必得了,想想自己苦也吃過了,難也受過了,是不是?會試再一開,好事自然來。要不然老天爺幹嘛又把我留在北京一年呢?他覺得這次肯定沒問題。結果這次又跟上次一樣落榜了。那麼再次落榜的曾國藩該怎麼辦呢?又是什麼事情讓曾國藩下定決心從此堅持無一日不讀書的呢?身上沒錢了,別人肯定痛苦,但是曾國藩痛並快樂著,收拾行李。按理應該回家,結果他雲遊去了,從天津山東順運河到江浙,再到湖南。奔著東南去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走了一半,一分錢都沒有了。過了徐州,他到睢寧,借錢。知縣是易作梅,和曾國藩的父親有交情。曾國藩到那兒,易作梅留他下來,看出將來有出息,主動借了一百兩銀子。當時易作梅只是知縣,年薪四十兩白銀。這不是小數目。曾國藩高興,立刻富了。心中底氣足了,打算好好遊歷一下,到南京去了。遊山玩水,花完了。曾國藩一生勤儉,為什麼花得那麼快呢?唯獨一件事上肯花錢,儒生最愛買書,笑稱自己是書痴。讀到眼睛讀瞎的地步。左眼瞎了。準備自殺時還要帶著書走。南京花得快就是因為這個。有錢就喜歡買書。二十三史,非常喜歡。這套精刻本的剛好一百兩銀子。這麼貴,還是借的,居然就買了。他回到家,父親一定生氣,應該好好教訓他,可是從此養成無一日不讀書的好習慣。到家門口,後悔了。兩次沒考上,花光了錢,本來沒臉,現在借了一百兩,又花完了。家也不富,借了就要還,怎麼說呢?他是近鄉情更怯。硬著頭皮回家,把一切都交代了。等著父親臭罵,結果這個爹不一般。是好爹。聽說兒子哭訴後,只說了一句話:借錢買書是好事,我樂於償還,但是希望你不要忘記初衷,細心研讀,這樣就不白費。有三點值得稱道。一是兩次沒考上,這種挫折在曾國藩心中是痛,他隻字不提,這是四兩撥千斤。二是這不是小數目,要還一百兩不容易,不罵也會埋怨,但是他沒。稱道這事,埋怨都沒有。這是出乎意料,給人心靈造成震撼,曾國藩常回憶這事,這是他讀史書的起點。三是教育上說了最關鍵的話,買書的初衷是為了讀,細心讀,這話最重要。我們多數人喜歡買書,但不好讀。父親不愧於這名字,樹立了兒子讀書的習慣。曾國藩仰天發誓,要好好讀這套書。有時,平常一句話,對孩子影響大得多。此後兩年,每天沒間斷地讀史書,而且做筆記,認真地用了兩年時間讀了二十三史。這兩年過得拮据。兩年後要去參加考試,還得借錢去考。一路到北京,奔長沙會館去了,只三吊錢了。但是這堅強的信念,曾國藩一鳴驚人,成了湖南曾家第一個考中進士的人。也成為洋務運動的第一人。曾麟書的父親曾玉屏,對曾國藩影響極大,本是紈絝子弟,被人恥笑無知,這成了一個契機,從此痛改前非,成了當地小富戶。但他沒讀書,有錢可是家也旺不到哪兒去。所以他下決心要耕讀傳家。所以培養兒子考科舉,沒培養出來,倒是把孫子培養出來了。曾國藩後來說:「吾不望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讀書之種子也。」有錢未必是好事,只求代代有秀才,這是讀書的種子。所以曾氏家訓中認為讀書可以改變人的命運。最清最著名外交家曾紀澤參加一次科舉考試後,不考了。跟父親說不喜歡為科舉讀書,這在當時的時代是駭人聽聞的。幾個叔叔說他瘋了,曾國藩是科舉的出身,聽說兒子這樣,問他,想學什麼?西學。當時了解的人不多。好呀,支持你。後來曾紀澤成為早期少數了解西方的人。曾紀鴻也是不喜歡科舉,尤其不喜歡文史,喜歡數學。曾國藩也支持。後來曾紀鴻自己努力把圓周率推到了一百多位,了不起。所以曾國藩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絕不止是為了應付科舉。他說:「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以圖自衛其身。」一是進德,可以幫助人樹立人生信仰,他處逆境不驚就因為有強大的儒學信仰,培養就得靠讀書,人生觀價值觀就得靠讀書;二是要在社會立足,要有特長有專業,得靠讀書,才能形成立足根本。這個觀點有前瞻性。瑞典科學工作者實驗結果是,與心臟病相關的因素,結果驚人,相關的社會因素最大的是受教育程度。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心臟病機率要少百分之三十二。讀書多小得心臟病。他還說過:「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人氣質難改變,只有讀書可以改變人的氣質。問題是怎麼讀書呢?讀書的方法內容多,總結起來,他看重三條:一是要讀經典,這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前人的思想與智慧。知識會翻新,但是思想會沉澱。二是一書不盡不讀新書,這講的是精讀。要進得去,沉浸的讀書法。我們最容易翻翻書,問題是沒讀通。對智慧的東西得讀通透才能讀好,否則不能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這種方法不是死記硬背,他背不好。他說:「凡讀書,不必苦求強記,只須偷竊涵泳,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久自然有益。」主張讀書要做札記,要動手,要寫下所感所想,後來胡適對這個讀書法最為推崇。三是一定要培養個人的讀書興趣和方向。兒子也未必與父親一樣。兩個兒子都與他不同。他甚至也找來相關的書讀。他當時身邊網羅天下巨才,著名科學家都在他府中。所以,蘇東坡說「可以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曾國藩說「不可一日不讀書」。這是他唯一驕傲的地方。這是擲地有聲的,得多大毅力呀。
第三集、撐起兩根窮骨頭
清朝官員的薪俸是不低的,特別是曾國藩最後已經升任兩江總督和直隸總督,收入應該是很可觀的。因此曾國藩雖然不至於過多麼奢侈的生活,應該也不會過得很清苦,可是曾國藩和他的家人卻一直過得異常清苦,而且曾國藩也在給自己的弟弟和子女的家書中告誡他們說「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可見在曾國藩看來勤儉節約才是興旺的根本,而驕奢懶惰就是失敗的溫床,守得住貧苦才能成就一番事業,那麼曾國藩為什麼會這麼說呢?為什麼一個「窮」字會讓他堅持了一輩子?敬請收看《曾國藩家訓》第三集《撐起兩根窮骨頭》。
前些年流行一句話,叫什麼呢?叫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那麼我們就想問了,做官到底要學曾國藩的什麼呢?一般人都以為曾國藩在晚晴政壇始終屹立不到,要學應該學他那個左右逢源的做官技巧。但是,曾國藩的做官技巧到底是什麼?說起來有一大堆。但曾國藩他自己認為,他做官的根本以及做官最大的技巧就一個字,什麼字呢?窮。在給九弟的家書中曾說過,他覺得弟弟們也要當官,先把為官的心得說說。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可恥,以官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總不靠做官發財以遺後人,章明鑑臨,予不食言。」我向來認為做官發財是羞恥的,做官貧窮為榮,我將來遺產里有做官的錢是違背人生信仰的。老天可以作證,我絕不食言。清廉為本,才是好官,但這話里還有三個蹊蹺處,一是清廉是應該的,正常的事,是人盡皆知的道理,為什麼他要發誓呢?二是內容上,將來遺產里有做官的錢,是可羞的,但我們知道他做到了總督,遺產里怎麼可能沒有做官的錢呢?兩江總督工資高呀,怎麼沒有呢?三是客觀事實與這段話的矛盾。他是湖南湘鄉人,清代沒出過大官,後來有許多。因為他喜歡提拔鄉人。所以有許多老鄉。這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成了最大的鄉紳富戶。他說不貪財,不是矛盾嗎?是不是放空炮呢?我們先放下一三,先看第二,他到底有沒有留官銀為遺產呢?有多少遺產呢?多少應該有一點。一個例子可以反證,他兩個兒子後來當朝為官,親職教育下,向來清廉。曾紀澤做到外交家。明確寫他一生尤其是英法大使時,把工資拿來工作中去,一向勤儉持家,不買新衣,弟弟更窮。一次,曾紀澤出使英國,曾紀鴻生病,得看病,抓藥,這個錢都沒有。他們一直拮据。藥錢都沒有。怎麼辦?跟大哥借,但想想算了,他家也窮,哪有錢借給自己呀?這時,曾國藩也沒死多久,事實證明他們兩個也品節高,怎麼沒錢看病呢?萬般無奈下左宗棠聽說後熱淚盈眶,教子有方呀。慷慨解囊,為他雪中送炭,度過難關。曾國藩家並不富,是曾家家族是首富。尤其是九弟曾國荃。他們兄弟多,曾國荃一般在軍中被稱九帥,他貪婪,帶兵狠。當時曾家五兄弟如狼似虎。最狠的正是曾國荃。他喪盡天良的是屠城。縱兵搶錢。知弟莫若兄,所以寫信時說得守貧窮。拿自身為榜樣,希望能讓弟弟走上正途。但是幾個弟弟在清廉上沒辦法。曾國荃最會搶劫,把錢運回老家。曾國藩想教育好弟弟。但是沒轍,弟弟不聽。後來曾國藩手下最清廉的一個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彭玉麟上了奏摺,列了十條罪狀。先給曾國藩看,請轉遞朝廷,他為難了。幾個弟弟跟著出來打仗。三五弟死於戰場,他覺得虧欠弟弟,護短。壓了下去。曾國荃大興土木,還替哥哥出主意,看老屋破舊,是曾國藩一支的,替他建,翻修了一下,還新建了幾間,沒敢特別搞,哥哥果然大怒,寫信罵他。新房子搬出來就難了。曾國藩意思是由奢入儉難。曾國藩和家人過得清苦,為什麼一定要過窮呢?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他認為官場上窮字是保身之道。當時他是清朝最受重用的漢族官員。清不敢重用漢人,有實權的像兵權不敢放心地交給漢人,他是例外,這是時事所迫,組建湘軍時,一開始大捷,趁勢兵進湖北,打到武昌城下,收復三鎮。鹹豐高興得很哪。沒想到一書生能建此奇功。獲此大勝,孰非意料所及?一高興,封官許願,封湖北巡撫。曾國藩一看,非常高興有實權。但是官場規矩是你得客氣客氣一下。他寫奏摺,說自己才德不足,客氣一番,大家都這麼做,哪知道這個奏摺一上,過了七天,鹹豐批覆下來了,讓他想不到。「朕料汝必辭,又念及整師東下,署撫空有其名,故已降旨令汝毋庸署理湖北巡撫。」那就算了,就不要當了。這不是逗你玩嗎?鹹豐還有一段話,還罵了他一頓。說上次奏摺為什麼不署湖北巡撫的官銜?曾國藩暈了,這是莫名其妙呀。大家都替他鳴不平,曾國藩卻早知道是為什麼。當時大捷確實高興,大學士跟鹹豐說,「曾國藩以侍郎在籍,猶匹夫身一嗥蹶起,從之者萬餘人,想非國家之福也。」在老家丁憂,不過平民百姓,四方回響,恐怕不是國家之福吧,鹹豐一下想起滿漢相防的祖訓。所以鹹豐一直小心提防。甚至慈禧也是小心提防,曾國藩明鏡一樣。打下天津後,湘軍各級將領建議反了滿清,曾國藩不肯。他身上有根深蒂固的君臣觀。儒家造就了他不可能做反臣。他也知道起兵初滿清時刻提防他。所以他在官場上一直如履薄冰。他懂得為官之道,明哲保身。這根本就得窮,不貪,就意味著沒野心,不會給人把柄。組湘軍,就擬口號,不怕死不貪財。這是岳飛的話,說明他是精忠報國。在錢財上沒給人抓住過把柄。二是在人生上,窮也是善身之道。民間有俗話是男人有錢就變壞。其實對於男人來講危險的是金錢和權力。名利場場場都是危局,硬到錢,男人沒有不壞身的。所以小人喻於利。曾國藩只好下盡決心教育孩子。寫給九歲的紀鴻的信,先鼓勵,說他九歲就懂事,好。「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我並不希望當大官,只希望當君子。當君子最重要,一個條件是勤儉自持。最後說:「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真是名言呀。這是治世之名言。所以我們看現在富二代問題,好像不知道怎麼教育,曾家早提出了答案。有錢也得窮著養。三是窮和人生信仰有關。他是標準的儒生。理學宗師自命。禮義廉恥是他的最高標準。一次李鴻章請曾家女眷吃飯,兩個女兒吵了一架,兩人只一條漂亮的褲子,還是大嫂留下來的,搶著要穿。妹妹搶不過就哭了。曾國藩說明年我還能做,答應給你單獨做一條。小女兒高興極了。這奇怪。至於要連任才給女兒做一條像樣的褲子?完全是他向來這樣要求自己。考中進士時,做過一件馬褂,一輩子就一件,一穿穿了三十年。過年過節才穿,死時仍是新的一樣。三十年呀。他有名言說:「古語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然以吾觀之,衣亦不如故也。」為什麼衣服也是舊的好呢?那是因為生活還是儉約為好。他叫一品宰相,每餐只吃一飯一菜,他只吃眼前菜。到揚州去視察時,有錢人多,拍馬屁足,備下盛大的宴會來招待,不好拒絕,一去看傻了。奢侈到這種地步,他實在吃不下去,吃吃眼前幾筷子菜。下來後,跟身邊人解釋了,一食千金,吾口不忍食,目不忍睹。用這個表明自己的態度做無聲的抗議。他有名聯:「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這樣人生才生機盎然。還說:「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窮不得,就不可能成就非凡人生。安貧樂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除了窮,有沒有哪種說時容易做得難的事呢?
【百家講壇】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講稿(4---6)
第四集、養得胸中一種恬靜
靜坐可以幫助人內心寧靜,但是曾國藩之所以在修身養性、待人處事各個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最終寫出備受後人稱讚的《曾國藩日記》和《曾國藩家書》,難道僅僅是因為他有靜坐的習慣嗎?
說到曾國藩家訓,不得不提的就是《曾國藩日記》。根據史料記載,曾國藩從公元1839年開始寫日記,一直堅持不懈長達三十餘年,直至他去世的前一天。所以《曾國藩日記》不僅包括了修身養性、待人處事和為官之道等各個方面,更是曾國藩內心世界最真實的記錄。今天當我們翻開《曾國藩日記》,會發現兩百多年前剛剛步入仕途的曾國藩其實是一個滿身缺點、舉止輕浮,做了不少荒唐事的浪蕩公子。但是後來有一個人送給曾國藩一個字,不但幫助他徹底改掉了身上的毛病,從此更省身也密、見理也明。而曾國藩在日記和家書中也反反覆覆多次提到這個字,告誡子孫只要做到這個字就「便有幾分真學問」。那麼究竟是什麼人送給曾國藩哪個字?為什麼單憑著一個字就可以改變曾國藩的人生呢?
1838年,他考中進士,做京官了。官職工資都不高,只是低級的京官,但京官畢竟有面子。想把父親接進京風光一下,兩年後成行了。沒多久,父親要回家。曾國藩沒辦法,只好讓他回去。回家後,父親寫信給他,重要,不過是拉拉家常。最後不經意地給他提出一個忠告,要節慾節勞節飲食。他一看,臉紅了。立即慚愧得無地自容。說明他的缺點父親都看不進去了。他是一身缺點,比一般人都嚴重。他能改掉是我講的原因。這三節到底對不對呢?先看第一個節慾。這專指女色。曾國藩是當世大儒,理學宗師,父親居然要他節慾,難道他在這方面有問題?看史料,看他自己在日記中記下來的。像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一天,朋友納了小妾,傳說漂亮。一聽說,他就坐不住了,約同學,去他家吃飯,要求看看。同學不肯,不行,欲強見之。同學拗不過,只好交出來看。他們甚至還狎褻大不敬。這是不檢點的行為,他後來非常後悔。把自己痛罵了一番。沒多久,二月一天,去湯鵬家吃飯看到絕色歌伎,老毛病又犯了,說些過分的話。不檢點。所以父親要他節慾不是空穴來風,後來他給自己寫過戒條,第一條就是戒色。再來看看節勞與節飲食,其實這兩個節與節慾是一回事,也是浮誇等。與朋友們在一起,天天吃飯東家長西家短。每天在無聊中度過。他也說這樣也蠻累的。但是樂此不疲,後悔卻不悔改。一次去同學家聊天,半天才出來,出門看到同學,被拉著要去看殺人。一起去看。同去。然後兩人去菜市口看。路上後悔了,想想自己理學自命,要做儒士,這是他應該去做的嗎?這次先後悔了。但是,不好駁同學面子,也沒看過,所以猶豫,徘徊良久,始歸。曾國藩的父親告誡兒子要節慾,確實是有理由的,但是他竟然還在信里要求曾國藩節勞和節飲食,這是為什麼呢?根據記載,當時曾國藩是翰林院的學士,那是一個非常清閒的閒職,根本就不勞苦。而且曾國藩天生就比較瘦,從來沒胖過,那麼曾國藩的父親對兒子的忠告到底從何而來呢?父親能看得下到頭這些嗎?回老家寫信告誡兒子。當然孟子也說過,食色性也。他不是流氓式好色,只是正常對慾念難把持的人。他覺得這也非常丟人的事。對有大志的人來說,難面對這樣的現實。他看過信後,不啻當頭棒喝。所以他寫下:「接家信,大人教以保身三要,曰節慾節勞節飲食。小子讀之,悚然。小子一喜一怒,勞逸疴養,無刻不縈於大人之懷也。若不敬身,真禽獸也。」父親說的真不錯,原來我有這麼多毛病太可怕了。我一定要改掉,否則我是禽獸。他說過「不為聖人,便是禽獸」。所以立誓要改掉滿身缺點,告別舊我。他接到父親的「三節」後,痛下決心,三戒:一是戒多言,二是戒怒,三是戒忮求。言多必失,不無端發怒,戒嫉妒戒掉貪婪。(曾國藩下定決心改掉毛病,但是很多事情說著容易,做起來難。雖然曾國藩痛下決心改正缺點,也給自己列了很多戒條,但是他還是常常犯老毛病,身上的輕浮和浮誇一點也沒改。如果照這樣發展下去,曾國藩根本不可能成為晚清一代儒、理學大家,那麼在一百多年前究竟是什麼人、什麼事改變了曾國藩的人生呢?)他的好學優點體現出來了,說出缺點,拜了兩位老師。一是唐鑒一是倭仁。後者是他的覺得,教他寫日記,人最容易原諒自己,不容易原諒別人,把對的記得清楚,錯記得不清楚。錯過兩天就忘了。一個有勇氣的人不是面對敵人是面對自己。敢於面對自己,才是真正的勇敢。能把自己的錯誤一點點記下來,然後每天看,觸目驚心,就可以改正自己。所以曾國藩學過,就真的每天記下糗事,堅持一生。死前仍在記。一生反省自勵。所以今天我們才能看到他這些糗事,這就是東方的《懺悔錄》。二是要敬要慎獨,要有敬畏心。許多人口出大言,就是沒有敬畏心。越是知識分子越要有敬畏。才能做好知識分子的本分。倭仁就教他要有慎獨,《禮記》說到,在人前要做君子,在人後也要做到君子。人前容易做到君子模樣。但一個人的時候就難,不是君子。君子要慎獨,要誠以對天地,誠以對人。天知地知自己知呢。曾國藩刻苦勉勵自己,遵照執行。問題是敬和慎獨,是一種品質性要求,不是具體做法。與寫日記不一樣。寫下錯,未必會換來對呀?怎麼能做對呢?他努力,但生活仍是老樣,碰到事還不行。他寫道:「自立志自新以來,至今五十餘日,未曾改得一過。」一條毛病沒改掉。這一天,發狠說,「此後直須徹底蕩滌,一絲不放鬆。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從這兒切一刀,之前死了,發誓重做新人。這狠心到決然的地步,十天後,日記又說了:「忽忽已過兩月,自新之志日以不振,愈昏愈頹,以至不如禽獸。昨夜痛自猛省,以為自今日始。當斬然更新,不終小人之歸。」太不像話了,怎麼就奔著禽獸去呢?一定要改過呀。這一段他的心情也可以用「彷徨」與「吶喊」來概括。這時唐鑒送給他一個字,這是哪一個字呢?唐鑒提一個方法,果然拯救了他。說起來一個字,但是操作性強。靜。唐鑒說:「若不靜,省身也不密,都是浮的,總是要靜……最是靜字工夫要緊。」靜不下來,一切都是空的。問題在浮,靜下來才有改過的可能。曾國藩說:「既而自窺所病,只是好動不好靜,先生兩言,蓋對症下藥也。務當力求主靜,使神明如日之升也。即此以求其,繼繼續續。」原來最重要的毛病是好動不好靜,果然不多久,他面貌一新。他怎麼做的呢?一是他特別主張,靜坐。不論壓力大,一定要找時間靜坐。不論是禪宗,氣功,都要求靜坐,那講雙盤。這對人的韌帶的要求高。曾國藩覺得單盤也可以。甚至不盤,一坐都算。雙盤最大作用是身體形式上靜下來了。其實腳是最喜歡動的。據說以前審女婿看他腳下的沙子,如果亂,不能要。人像漢字須穩固。這可以引發內心的寧靜。二是臨事淡泊守志。「日內不敬不靜,常致勞乏,以後須從,心正氣順,四字上體驗。」遇事時,要養成先靜下來的好習慣。先淡定從容。他有名言:「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十七世紀荷蘭有年輕人,少孤,家窮,學徒,家鄉市政廳招人,工資低,他去應聘看門人,做了四五十年,按當時說法不思進取。沒人尊重他。還受人侮辱。他總是淡然,對自己的生活不抱怨。為什麼呢?全部心思都在另外一事上,他愛好是磨鏡片,這難。手工磨,不容易。要安靜。他只是要磨鏡,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顯微鏡,開啟了一門學問。一生五百多個顯微鏡。開闢了微生物研究領域。帶領人類第一次看到了細菌等。後來晚年時間英國皇家學會稱他為榮譽科學家。女王親自去拜訪他。靜下來不僅有大成就,還能養生。他一直活了九十多歲。他成功的秘訣是一如既往地安靜,拿出手來晃了一下,安靜地打磨,就能創造人生的價值。我的想法是把簡單做到純粹,自然有人生的成就。這首先就是要能安靜下來。這個極端例子最能印證。曾國藩說養得胸中一種恬靜。靜能使人舒暢,幸福有價值。如果從他身上學一點守靜的道理,這個講座就不算白費功了。靜下來,心地空靈了,他看到了人生成就的關鍵兩個字。
第五集、最敗人的兩個字
曾國藩雖然年輕的時候也是滿身的毛病,做了不少荒唐事,但是可貴的是他勇於面對自己的缺點,並努力改正。然而就在曾國藩修身養性的過程中,他認識到有兩個字是最重要的,因為無論是天下古今之庸人,還是天下古今之才人,之所以最後人生一事無成都是因為這兩個字。這也就是在曾國藩的家訓中反覆強調的「最敗人的兩個字」。那麼這究竟是哪兩個字呢?為什麼曾國藩認為這簡單的兩個字可以毀掉一個人的人生呢?為什麼簡單的兩個字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呢?敬請收看《曾國藩家訓》第五集《最敗人的兩個字》。
曾年輕時也為浮誇的毛病苦惱,後來學會靜,果然改掉浮誇的毛病,也獲得意外的收穫,靜能生智慧,能思慮空明,看問題看得清楚。對人生的難題與困擾獲得認識。有一點有名,有一句名言:「敗人兩字非傲即惰。」雖簡但是精闢。介紹人生經驗時拓展來是:「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吾因軍事而推之,莫不皆然。」平庸基本因為惰,原來有才的人無所成就也因為一個字傲。這道理帶兵經驗來看,都是。他非要以帶兵打仗的經驗來看呢?與他與李鴻章的公案有關。李鴻章是安徽人,是曾國藩認為最好的學生。後來曾死後,李鴻章常說我老師如何如何,說明二人非同一般的關係。李鴻章的父親與曾國藩是同年進士,李鴻章正是以年家子身份投於曾國藩門下,李鴻章個子高,第一次進京時寫詩,有一句「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被人稱頌一時。當時有名,志氣遠大,曾國藩一看就喜歡,但看得出與自己年青時一樣志大才疏。另投他人時,曾國藩也並不阻撓。辦團練時,被打得逃的逃,死的死。李鴻章沒辦法了。出來投曾國藩。曾一看,歡迎。又投到老師門下,做幕僚。李鴻章確實聰明,有許多點子讓曾國藩都佩服。許多公文都是他處理。這時,年輕的李鴻章感覺不一樣。受到器重就傲氣了。當時湘軍主要是湖南人,李鴻章這麼傲,在湖南人群里顯得非常獨特。但曾國藩有容人之量,只有一點不能容忍。這就是睡懶覺。熬夜寫東西,早晨就起不來,但問題是曾國藩治軍嚴格,學習的是戚繼光,嚴格治軍,早晨五點多就得起。沒仗也得操練。規定所有人包括幕僚都得起。但是李鴻章受不了,起不來,也得起。不過也能拖就拖。一天沒請假沒起來。天太冷了,發現過了起床時間,索性不起了。又躺下來,睡個回籠覺吧。有人敲門,誰呀?捨不得起,是曾大帥的親兵,請去吃早飯。曾國藩規定所有幕僚與自己一起吃早飯。不個都不能少。以前請假了,今天不請假,就來請了。反應快,保持原樣不變,撒謊,好像偶感風寒,今天早晨不去。走了。剛準備睡著,又敲門了,曾大帥說了,必須等齊,才能開飯。李鴻章一聽咯噔一下,不去,就不止難堪了。跑到那兒,果然所有人都在等他呢。李鴻章進去,曾國藩什麼也沒說,一如往常,開始吃飯。(曾國藩不但治軍嚴謹,而且生平最看不得懶惰之人。李鴻章雖然是他的愛徒,可是有次實在是做得太過分了,再加上他以往的不良表現,大家都以為曾國藩肯定會狠狠地痛罵李鴻章一頓,但是沒想到曾國藩不僅沒有責罵他,反而平靜得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這頓早飯吃得不同,曾國藩喜歡聊天說笑,今天一句不說,誰也不敢說話。結果,整個食堂不聞人語響。都不敢有動靜,李鴻章想,這是自己導致的,壓力大,緊張,半天,曾國藩吃完了。曾國藩站起來,對李鴻章說,「少荃,你既然來我幕中,我就有言相告……就得守一個誠字」。李鴻章呆若木雞。但是曾國藩一句話的效果好,這以後再也沒睡過懶覺。倒是李鴻章讓曾國藩越來越滿意。曾國藩為什麼不讓人睡懶覺呢?為什麼只說守誠字呢?中國歷史上最沉痛的近代史的開端,百姓民不聊生。晚清政治腐敗,極其混亂時期。曾國藩覺得「天下滔滔禍亂未已,吏治人心,毫無更改,軍政戰事,日崇虛偽,非得二三君子,倡之以誠樸,道之以廉恥,則江河日下,不知所屆……不若自習勤勞,猶可稍求一心之安」。天下敗亂成這樣子,作為一儒生,要擔興亡之任,更可怕的是人心的敗亂,已不成樣子,正本清源應該是一兩個君子來正人生正社會之楷模。我願意做這樣的帶頭示範的君子。君子最重要的是誠。加大到血誠的地步。曾國藩願意做這樣的人。要做到,最應該防範的是傲與惰。像李鴻章,在湘軍中為幕僚,因是學生,被器重,特立獨行,是傲,睡懶覺就是惰。要治惰與恃才傲物,得守一個誠字。李鴻章知道這個誠對曾國藩意義有多大。所以李鴻章痛改前非,從來不睡懶覺了,從起早做起。(曾國藩成功地糾正了李鴻章睡懶覺的毛病,但是根據記載,曾國藩小時候也是一個愛睡懶覺的孩子,那麼究竟是什麼改變了他?雖然曾國藩一再強調傲和惰是最敗人的兩個字,我們也知道如果一個人太驕傲或者太懶惰都不好,但是在生活中偶爾懶惰一下,難道就真的會毀掉我們的人生嗎?)惰就是懶惰,又不同,懶是什麼也不做,而惰是惰性。梁實秋先生說,「我自己是浪費了很多時間的一個人……我痛自反省,我發現,除了職務上的必須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動之外,我的時間大部分都浪費了……然而悔之晚矣。」我常讀這段文字。事實上,我們大多數時間都被浪費了。很少人珍惜自己的時間。混過去了,知道應該做有意義的事,卻總找理由,不是不做事,惰就是做無聊的事。是他能超越了自己,曾國藩怎麼超越呢?就是勤。甚至可以說,他一生成就都建立在這個字上。他是笨,背書背不好,但同樣也可以看出他的勤奮。他小時也睡懶覺,被父親痛罵一頓。這對曾國藩來說是刻骨銘心。一輩子再也不睡懶覺了。早起有三條好處:一是時間多了,就算比別人活得長;二是思路清晰,工作有效率;三是勤就能養成一個人優良的品格。他的家訓中闡述了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①勤在個人,養生,兒子體弱,常寫信告訴他不要吃藥,他一生不相信吃藥,藥能治人也能害人。他的方子是飯後要走千步以上,掃屋清地,沏茶倒水,早起耕作,多種菜蔬。這些對養生。②勤在個人養品,引發其他優良品格的形成。要五勤手腳口腦事,多問,多思考,一定能明白儒家仁義之道。(曾國藩為了超越自己身上的惰性,專門以一個「勤」字時時嚴格要求自己。所以他特別重視早起,無論熬夜多晚,第二天也一定早早起來。那麼只要早起就是「勤」了嗎?為什麼在曾國藩家訓中,還說「勤」不但能養生養品,還能興家業呢?)二是勤在家庭,家和萬事興。家勤也能萬事興。家庭成員都勤勞,他非常看重勤,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乾的活。甚至女眷,囑咐家人要幹活,不要荒廢日常生活。分四類食事家事細工粗工,交給老婆,要帶頭示範。老婆一生也是勤懇。除了官服,衣服全是女眷自己做的。三是,勤在團隊。意義重大。帶兵最看重這個。清末官僚全沒骨氣。「鄙人近歲在軍,不問戰事之利鈍,但課一己之勤惰。」打勝打敗無所謂,看重的是樹立勤奮的典範,他能做到,大家就會跟著做到,就能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他一生成就建立在勤字上。晚年身體不好,休息三四個月,自悔到什麼地步?日記中說:「人而不勤,則萬事俱廢,一家俱有衰象,余於三四月內,不治一事,於居家之道,大有所悖,愧悻無已。」病一好,馬上給自己寫了工作時間表,上午會客,聽工作匯報,寫日記,寫奏摺……下午處理公文……晚上,溫詩,寫古文等。多少事呀?所以一生勤奮,但是我們說,過猶不及,勤與勞常組合在一起,到積勞成疾,就有點過了。他六十二歲,不長壽。雖然有患病原因,也與積勞成疾有關。他寫過名聯,「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哪有空閒之光陰?」後來也說,天下就有一個地方容易待,這是哪兒呢?
第六集、小家裡的大智
誰都渴望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但是再溫馨的家也會有俗務瑣事、閒言碎語,甚至是小吵小鬧。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家庭中,為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子女?為人子女,又應該怎樣孝順父母?一個家族如何才能綿延興旺地傳承下去?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曾國藩,就通過與家人的書信中,慢慢體悟出很多治家的智慧。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曾氏後裔卻能歷經百餘年而不衰,這與其嚴謹的家訓、家教都是緊密相聯的。敬請收看《曾國藩家訓》第六集《小家裡的大智慧》。
曾國藩如此重視家訓,第一是因為他是一代大儒、理學傳人。第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他也是一個非常愛家、非常重家的好男人,可以算是「我愛我家」的典型男人。有一個證明,他說過一句名言,說什麼呢?說「今人都將學問看錯了,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為什麼這樣說呢?還是從家庭小事來破解一下。33歲時,他發了一筆橫財,但是物極必反,引發了他的家庭危機。他在翰林院當翰林。工資不高。再加上他出身一農民家庭,本來就窮。花了血本上了學,端了鐵飯碗了,得往家裡寄錢,他家人多,兄弟九個呀。欠了一屁股的債。他自己過得也是緊巴巴的。京城居大不易呀。他非常拮据。終於時來運轉,開心極了,上半年升官了,侍講,工資高點。下半年來了肥差,去四川鄉試做主考官,這是肥差。他多年前就盼著呢。這是出公差。另有差旅費與資助。考中的得謝師宴呀。沒見過這麼多錢呀。一下收入一千幾百兩呀。真高興呀。立刻拿出一千兩寄回老家。寫一封長長的家書。匯報一下這個快樂的人生際遇。最後還提了一下一千兩的用法。「付銀千兩至家,以六百為家中完債及零用之費,以四百為饋戚族之用。」拿出六百還債,剩下四百分給親戚族人,這個想法不說怎麼樣,錢是寄回去的,本應有發言權,寄給父親的,應該是父親決定怎麼花。但他一高興忘了。鄭重地提出了四六分的計畫。結果,父親看過沒生氣,沒覺得過分,就這樣劃分了。不代表別人沒意見,弟弟們意見大。六九弟氣憤之下,兩人寫信給大哥強烈抗議。甚至說他是沽名釣譽。主要有三條:一是寄錢回來是曾家的錢,不是來路不明,憑什麼給別人?二,六百兩還債,你知道欠多少嗎?剛好一千兩。三,寄錢回來,老爸還在,得他說了算,你這樣是不是太不把老爸放在眼裡?這幾個弟弟是他帶大的,常訓他們,看到信,本會寫信教訓他們,可是這時他寫了更長的家書。這是他有名的一篇。「來書雲,'非有未經審量之處,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二語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內省者也。」先引用弟弟的話,想作秀,沒必要做這種事呀。這話重了,尤其在兄弟間。但他說這兩句話,覺得你們說得太好了,我立刻反省,當時想法有沒有作秀,好象沒有。雖然沒有,對我也是重要的鞭策與提醒。所以我感謝你們提醒我。下邊列舉了他聽說的親戚的窘迫生活。所以資助也不是不對。還說,我確實失察了,沒想到欠了那麼多。就改成二八分好了。還不同意,就聽父親的。最後還有好長,寫看到你們的信,好高興呀。文風與字都有進步。還可以再提高一些。又上了一堂課。還說,我最近的修身養性,可以跟你們交流一下。一封長長的家書,出人意料。他在這封家書裡是長兄的風采。弟弟們羞愧難當,財務危機安然度過。還有兩點疑問。不寬裕時,為什麼要堅持拿出一部分來資助族人?倔強的他為什麼如此溫良?他是標準的儒生,號稱朱熹之後理學唯一傳人,修身與平天下間不是斷裂的,最現實的是齊家。家國天下,中國人對家非常重視。家這個字,文化信息豐富。上邊是房子,下邊為什麼是一頭豬呢?寶蓋是陽宅,最早的房子,不是給人住的,一是部落會議場所一是部落祭祀的地方。祭祀時,遠古最重要的是豬。那時都是野豬,不容易得到。當時家祭,所以儒家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對這個家自然無與倫比的重視。他的家觀念是:曾國藩認為家庭是人生的根據地,他有名言:「子弟之賢否,六分本於天性,四分由於家教。」一個人能否有成就,有沒有高尚的人格,百分之四十是家庭環境決定的。所以他看得更清楚,決定的小環境就是家庭環境,所以給他們曾家的老屋起了個名字,叫什麼呢?叫八本堂。他們曾家,翻修老屋新建的屋子蓋完之後要題個門匾,現在你去湖南,已經改名叫富厚堂了,後來他兒子曾紀澤改的這名字,原來曾國藩起的叫什麼?八本堂。為什麼呢?他說人生有八件根本:「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這是從齊家、治國、平天下各方面說過去的,說了人生的八條根本。但是,這個房子為什麼叫八本堂呢?就是這八條根本的根本了,都在這個牌匾上。也就是說,人生有八件根本,但家才是所有根本的根本,失去了這個根本,其他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一生難得成就。所以,曾國藩認為家是人生的根據地。第二,既然家這麼重要,怎麼維持家庭環境呢?這是曾國藩家庭觀中重要的一點,是和以治家。他認為最重要的兩個字,孝悌。兄弟間要和睦。尊敬父母容易做到,兄弟間容易有矛盾。鹹豐七年時,他背,仗打不贏,官運差。他的湘軍也讓了出去,朝廷也打壓他,他煩著呢。天天訓弟弟。幾個弟弟跟他吵架。第二年時來運轉,他復出,六弟率兵冒進,死了。他收到噩耗時,打擊大。痛自反省,他覺得是去年跟弟弟吵架導致的。後悔莫及。他的日記讓人看出他心靈超透徹。反悔後,寫道,貴兄弟和睦。跟弟弟妹妹說,我有錯,罵我。我保準不翻臉。弟弟死正是因為去年不和導致的。和是和氣致祥。和是一團氣,能感覺到,是吉祥之氣。家就會興盛。少了,家就會衰敗。他有著名的理論:官宦之家,興旺不過一代;商賈之家,興旺不過三代,有點創業精神;耕讀之家,一般興旺五代;孝友之家,即有孝悌精神的家庭,一般可以興旺八到十代。我們曾家要想興旺,一定要維護這團和氣,大女婿叫袁榆生,讓他惱火,遊手好閒,不學無術,他悔之莫及,沒辦法離婚,教育呀。後來親家那邊家道衰落,接回女兒,女婿不成才,還是這樣。曾國藩在外邊帶兵,他給曾紀澤寫信,說到袁榆生時說:「我家內外大小,於袁婿處,禮貌均不可疏忽。」雖然不成器,但是,一定要提醒家人,不能鄙視他。分析說,一個人只有在一個人和善家庭中才有向善之心,惡劣環境中,本是好的,也會滑向惡的方向。所以,一定要和以待他。實在不像話,送來我處,我來請老師教他。後來真去了,到了眼前,更是氣歪了鼻子。還是不像話,貪污軍餉,他也沒辦法。是不是他的家庭理念錯了嗎?不是,他家的都是品行高潔的。事實上,客觀地說,他的理論沒錯,袁榆生不是生活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形成了惡習,終身難改。反例也說明教育要從小抓起,從小要有溫暖充滿溫情的家庭中。第三是勤以持家,有兩層意思,一是家庭成員要勤;二是家長要勤,要言傳身教。他提了八寶飯。曾國藩在他的治家理論中,還提到了一個「八寶飯」的家訓,那麼這個「八寶飯」是指哪八寶?八個字:「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家裡人都得讀書;要種菜,自己種;養魚;養豬;早起床;掃地;考是祭祀祖先,要有敬畏;寶是與領裡間親戚間要和氣。家族興旺家庭才能更興旺。這是大局觀。這八個字是要他們身體力行,才當得起一個勤字。但是第二點,做家長的要帶頭起,這些他自己全能做得到,除此之外,還表現在兩江總督,總能從繁忙的公務中擠出時間來教育孩子,不懂時,只要孩子喜歡也會努力研究,學一點。這更難能可貴。到兒子曾紀澤身上更突出,他是外交家,雖然請了家教,還總是親自教孩子,練書法,音樂,陪聊天畫畫,郊遊,他說:「每天只要能抽一點時間來陪家人,陪孩子,這就是最好的親職教育。」簡單但又是深刻,正因為這樣的家風,代代皆有英才。家風的傳承起了作用。他自己最重要的是親職教育過程中,自己的努力與實踐讓人欽佩。
【百家講壇】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講稿(7---9)
第七集、養活一團春意思
在曾國藩家訓里有一句名言,叫「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所謂「撐起兩根窮骨頭」是講人要有骨氣,而「養活一團春意思」是說人的心中要有一種生機,要有一種情趣。那麼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趣」字,為什麼在曾國藩的眼裡會如此重要呢?他所說這種「春意思」在人生中、在家庭和事業中又都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敬請收看《曾國藩家訓》第七集《養活一團春意思》。
我們講曾國藩家訓,講到這一講,想一個自律勤勉的曾國藩的形象大概已經在很多人心中有了個大概的輪廓。但是,講到這個份上,我自己反倒有一種擔心了,為什麼呢?我們講了有信仰的能堅持信仰的曾國藩,講了無一日不讀書的曾國藩,講了青年時代的曾國藩,講了克勤克儉的曾國藩,講了能夠忍以成事、靜以修身的曾國藩。但是,講了這麼多曾國藩之後,我怕在很多人心目中,這時候的曾國藩已經是一個「苦行僧」的形象了。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人怎麼過得這麼苦啊?怎麼這麼每天都受罪啊?就算是他有成就,那人生像這種過法那我不過,這活著多沒意思啊?是不是?事實上,這就是我說的那個誤解,我擔心的那個誤解,很多人誤解很多有成就的人生只有辛苦,沒有愉悅。只有含辛茹苦,沒有趣味。事實上不是這樣,我們遠看的時候覺得是這樣,如果我們真的了解這些有成就的人的人生,我們會發現真實的事情不是這樣,他們和我們普通人完全一模一樣。就曾國藩而言,如果說他一生的最重要的關鍵字是自律和自省的話,除了這個之外,一定還有一個關鍵字,叫什麼呢?趣味。用一個字說,就是趣,有趣。其實這個人特有趣,你要是真的能了解他的一生,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生活的點滴,你就會發現,所謂的理學大師,所謂的儒學傳人,所謂的中興名臣,所謂的湘軍統帥曾國藩,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人。這個評論是當時的共識。他的同事學生都認為他有趣。比如他的接班人李鴻章就說,我老師最是有趣。他舉例子,他原來在他手下為幕僚,他和所有同僚一起吃飯,為了溝通感情,還主張吃完聊聊天,說說好聽的段子。而且,其實他自己最喜歡說。他一次吃完後,說他曾紀澤前一段新婚,曾國藩從老家的家眷接到總督衙門,兒媳婦不錯,進來也要家教。尊老愛幼,孝敬。很快融入克勤克儉的曾家門風。都要幹活。曾國藩畢生沒買過幾件新衣服,多是自己家織布做的。兒媳婦不錯,勤勞,常常織布到深夜。曾國藩滿意,但是曾紀澤不滿意。新婚呢,最浪漫時,結果老婆自覺過頭了。不睡覺,老織布。曾紀澤憋得很,忍不下去了,一天看完書,睡了。睡不著。火大,發火了。老晚了,靜了。曾紀澤大喊了,朝他媽發火。吵得我睡不著覺,把紡車砸了吧?總督府都聽見了。曾國藩也沒睡著,支起身一聽,接著喊了一聲,你也把你那部砸了吧,我也睡不著。新婚姻跟婆婆學的,媳婦不敢睡。曾國藩家訓有趣,但是他在同事面前不在乎。聊聊天時說給大家聽。講完後,當時所有人都噴了。自曝家底,這胸懷沒人可比。所以,李鴻章說雖然辛苦,有意思。好玩,老師有趣。曾國藩有名言,「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養活一團春意思,心裡要有像春天一樣的活力。得生機盎然,得有情趣才有春意思。落實到趣上,不止是說笑話逗樂,對人生而言這種趣其實有著重大的意義。一是對個人有重大意義。做人得有志趣。志向為主,趣有輔助作用,是可以動全身的輔助。在樂觀的情趣下的人生才是最有意義的。這種樂觀昂揚向上的趣本質上就是自然的本性。在人生可能叫純粹,愛情上可能叫純潔。每個兒童,來到世間都有這種純真,天性使然,只是成長中,漸漸地成熟,老於世故了。成就就是兩頭不再長、中間開始長的,曾國藩一生都保持這種純真。他身上這種天真爛漫不去。十二歲時,離家六里去讀書。貪玩,不願意跟父親一起走,有時走著就要他背書。他跟同學一起走,六里足夠玩的。曾國藩回家路上有土地廟,一天小心碰到了土地公公,碰倒了。小朋友們幸災樂禍。立即告狀。你父親一聽,火了。當地人迷信,怎麼能這樣呢?得倒霉了。惱火。當天把他好好收拾一頓,他恨這個土地公公,不就撞一下嗎?害我。第二天要去扶好,掏錢,重塑。他更氣了。他也受當地文化影響也怕這個,但是心裡憋得慌。要報復他,怎麼辦呢?兩天後,上學一個人,到土地公公那兒,拿著棍子,罰土地,帶一匹馬來,這是小朋友常用來當馬騎的棍子。他牽著他的馬來的,看土地半天,搭在肩頭上,指著神王說,搭幫(湖南話,是痲煩意)你,你給我看好我的馬呀,走丟了,我找你。每天一連一個月來這兒要他看好。一個月後,饒了他。這是小屁孩的心態。有趣,意真。懲罰時留有餘地。心裡有這種天然之趣。他在家訓中說:「終身有憂處,終身有樂處。」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也得終身有樂趣,要有生活的趣味,否則有什麼意義?所以趣對人生意義重大。第二點,他覺得趣對親情家庭意義重大。他最小的女兒寫回憶時也是滿是趣味。本可以富裕時過得清貧。家庭生活中,他認為除了孝悌忠信之外,還要注重一個趣字。像林語堂先生也是幽默大師,他說過,家人那裡來,親情來。他主張,家人吃飯時,不要只顧著吃,應該聊聊天,說說話。可能對健康不好,但是想想現代生活節奏多快,好不容易在一起吃飯,不說話不是典型的因噎廢食嗎?要珍惜這種共處的時光。曾國藩和同僚一起吃還得一起開開玩笑。他不是一個道貌岸然的人,他在誤導之外,營造輕鬆的氛圍。曾紀澤後來教育子女,最大方法是陪孩子一起玩。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手段。這種趣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肯定心智健康。所以,他強調趣是對家庭而言。趣還有更重要的,第三點是對團隊有重大意義。他在團隊中提倡智趣,有智慧的趣味。團隊像一個人,既要有組織性也要有生機與活力。領導核心要注重智趣,去給團隊一種積極生動的面貌。治軍嚴,但生活中也有趣。一次,當兩江總督時,縣裡的反總李元寫公文送來。公文用了移的文體。這種文體應該用在相同級別的衙門間,是平行的公文。這應該用上行公文。秘書嚇壞了,七品不到,曾是一品大員,用移,想不是要倒霉了,曾國藩當作沒看見,秘書要來拿,他在封面上寫了詞:「團練反總李,行個平等禮,云何用移封敵體?」李元有意思呀,想跟我平起平坐呀?是故意的,還是不故意的?只調侃了一下,心裡特得意。他後來在日記里寫了。外頭幕僚見者無不絕倒。我坐在屋裡裝著沒聽見。這人好玩。團隊裡也注意這些。那種自得勁!往遠里說,孔子也是這樣。像子見南子的故事。「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南子是衛靈公夫人,生活作風有問題,名聲不好。孔子去見她,子路急了,質問他怎麼去見她呢?孔子也急了。賭咒,沒什麼事。我發誓,沒什麼事。有什麼錯事,天打五雷轟。孔子急眼也發誓。後世就奇怪,論語,都是孔子弟子寫下的孔子言行,得維護孔子形象,怎麼記下這樣的糗事?不可能,是報復,這麼想,是喪失了人生的智趣,這樣寫是為了記下充滿童趣的有血有肉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做優秀華夏文明的文化符號。這體現儒家生活的生機與活力。所以趣才有生機活力與智慧。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那麼在曾國藩看來,修身中終極重要的一條是什麼呢?
第八集、人但有恆事無不成
我們知道在曾國藩的家書和日記中,「自省」占了很大的篇幅,對於自己的缺點,曾國藩向來都是毫不隱諱直接記錄。正因為如此,我們也就有幸看到了曾國藩從一個有著很多缺點的普通人最終成長為一代大儒的心路歷程。曾國藩曾在他的家書中說「人但有恆,事無不成」,就是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雖然這句話的道理我們都懂,但是要做到卻也並非易事。在曾國藩青年時期有一件事情可以說是折磨了他長達十多年的時間,曾國藩費盡心思和它苦苦鬥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那麼曾國藩最終是怎樣戰勝自我的呢?為什麼看似無關緊要的戒菸行動最終會成為曾國藩人生的轉折點?敬請關注《曾國藩家訓》上部第八集《人但有恆事無不成》。
有個詞叫蓋棺定論,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意思很簡單,就是等一個人生命結束之後,給他一個總的評價。那麼這樣一個總的評價既然是定論,所以具有高度的歸納性和概括性。但是要說到曾國藩,我覺得對曾國藩要是蓋棺定論的話,只要一個詞就夠了,哪一個呢?自省。對於曾國藩來講,這個詞確實是他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一個詞,可以作他一生的蓋棺定論。有兩個原因:第一,提出這個自省的是誰呢?儒家文化提出自省論的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曾子很有名,我們說的四書五經里的《大學》,據說就是他寫的。是孔子與孟子間過渡的重要橋樑。曾子有句名言,很多人都以為是孔子說的,因為在《論語》裡頭。其實是曾子說的,說的什麼呢?「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都要反覆的自省,自律自省。這個「三」不是就說三次,這個三是指多次的意思,每天多次的自省。所以儒家最有名的自省論,就是曾國藩兩千多年前的老祖宗他們曾家的老祖宗曾參說的。而反過來在這兩千多年的發展中,儒家文化里儒生去實踐這種自省論最最典型、最最突出的可以說就是曾子的這位後代,曾國藩。這是一個原因,從遺傳上講,我們看自省非他莫屬。另外一個,後代的學者也普遍認為,曾國藩是兩千多年儒家文化中、儒家知識分子中最具自省精神的一個典範。你不要說別的,你就看他那個寫日記你就知道,他自打29歲開始寫日記,終其一生,一直到死基本上沒斷過。就是這個毅力那就不得了。死前一天還堅持在寫,眼瞎一隻還堅持寫。後來手抖得握不住筆,還堅持寫。日記的主要內容就是自我反省。他不覺得寫日記難,他覺得最難的是戒菸。十七歲的曾國藩就染上了菸癮,本不當回事,覺得沒什麼,但是二十一歲時,轉學了,到漣濱書院讀書,山長叫劉元堂,懂得賞識教育,覺得曾不錯,常誇獎他,曾就是在劉元堂的賞識教育下,立下人生志向。劉元堂特別欣賞,他也特別佩服劉元堂。有一次,平常和顏悅色的劉元堂看到曾抽菸,非常惱火,一頓痛罵,我看錯人了,我覺得你有才,沒想到染上這種愛好,百害無一利,怎麼看得出是有志之青年?想想,我們中學這種情況,許多學生不當一回事,但是這個劉校長,對他一向和顏悅色,他一向佩服的,當頭棒喝,讓他痛定思痛,一下子對自己抽菸深惡痛絕,有什麼好?這改不了,還談什麼志向,痛下決心,要戒菸了。還正式宣布戒菸。改名立志,正式改曾子城為名國藩。原名子城,字伯涵,號為居武,改號居武為滌生。解釋為「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要痛下決心,痛改前非。昨天的曾國藩死了,從今天開始,一個新的曾國藩出現了。這份決心,看出這個人氣勢有多大。一開始,堅持了一兩個月,這太不容易了。關鍵是環境,同學都抽菸。別人癮不大,不需要戒。但是他癮大,有事沒事在你面前抽,對他是致命誘惑。他看著都難受。他在日記中回憶說:「初戒吃煙,如失乳彷徨。」食不甘味。嘴裡難受,渾身沒勁。但是發誓了,強忍了兩個月,實在忍不住了。後來又戒了一二次,還是反覆不已。後來不好意思在這兒呆了。怎麼好意思見老師呢?轉學了,轉到了湖南長沙嶽麓書院。他覺得有機會洗心革面,原來戒菸,同學天天在面前抽,誘惑他。現在轉學,沒人知道他抽菸,就可以勵志戒菸。但是想想,還得搞儀式,來督促自己,找朋友作證,把最喜歡的菸具砸了個精光。氣勢足,也跟同學講,明天起再不碰煙了。但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上,這是給自己找藉口。所以不久,曾國藩有問題了,考中了舉人,難免吸幾口。考進士考不上,也難免抽。得意失意都抽,又離不開。一直戒得痛苦但是思想認識還是清楚的。他說:「說話太多,吃煙太多,故致睏乏。」他認識抽菸百無一利。這認識清楚,但是,十年中,認識一點沒動搖。怎麼辦?觀念上否定,習慣上改不了。三十一歲時,跟唐鑒倭仁學會了克服毛病,修身養性後,三十二歲時,深秋,身為翰林院侍讀學士,拿出菸具來,準備抽,要打火,突然看到菸具,呆了半晌,看完了,默默地起身,出去拿了把錘子,平靜地砸了菸具。這是最關鍵的第三次戒菸,是在書房裡默默完成的。差別在動靜上,前幾次動靜大,這次無聲息。關鍵區別就在這。砸完後,曾國藩重新坐下來,寫一篇東西。叫日課十二條。給自己列了十二條規定。一是主敬——整齊嚴束,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升。這是儒家最重要的要求,要有信仰,才能專心。二是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半時,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心,如鼎之鎮。三是早起——黎明即起,醒後不沾戀。醒了後不要耗在床上。四是讀書不二——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看西閱,徒循外為人,每日以十頁為率。五是讀史——廿三史每日十頁,雖有事亦不間斷。六是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為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寫日記,須端楷,凡日間過惡(身過、心過、口過)皆需一一記出。這條是反省自己有哪些錯誤。七是月無忘所能——每月做詩文數篇。八是謹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九是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十是保身——謹遵大人手諭,節慾、節勞、節飲食。這是父親要求的。十一是作字——早飯後作字,凡筆墨應酬,皆當作功課,不可待明日,愈積愈難清。他也是晚清著名書法家。十二是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十二條,每天必須做到的規定。問題是,寫與做不同,我們可能做得少,難堅持,人生如恆地做下去。他不簡單是終其一生,這個毅力不得了。一個字,恆。他還說,人但有恆,事無不成。恆常之心,曾並不是智慧超群,是普通人,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他?正是他自律自省發展自我,使他從平凡走向成功,這特別有學習的意義。他狠下心來,戒菸的晚上平靜,但是對他非常關鍵。這個東西怎麼與戒菸有關呢?奇怪。我覺得是這樣:這天晚上認識到恆字的關鍵意義。守住恆,自然戒菸不是問題。把恆心變成人生準則,就容易了。這就是開竅了。此外,戒了十一年,為此痛苦,這次一點動靜沒有,他也怕再立下字據,不表達了,反倒成功了。越不說越體現出決心與信心。三是,體會到這種境界的時候,做到了質變。回頭去看以前,是輕舟已過萬重山。內心強大了,反而超越了。他認識到自省的本質。掌握了曾子自省的核心,真正的自省不僅是自我要求,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是生活習慣。像吃飯一樣是生存要求。只有這樣才不會被動。這種自省融入了生活成了生活內容。這是儒家自省論真正的核心。所以我個人學習曾國藩收穫很大,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是自立,年青時要完成,樹立價值觀,這是青年時該完成的。二是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大,不是一句「我能」就能包打天下的。在閱歷豐富後,能自控的能力。三是自省。能達到這個層次,人生會真正做到生生不息,永不止步。順與逆都能清醒,不會得意忘形。雖然不提戒菸,跨越了,從此以後,安靜地處理了以前的最大惡習,完全戒掉了,這是人生成果,有益。後來還提到一件事,還有,戒棋,特別喜歡下圍棋,水平不算高,但喜歡下。曾國藩觀棋不語都做不到,日記里也記過。大聲嚷臂,幾欲自代。這是癮大水平臭。他自省應該改掉,太耗時間。得戒,日記也經常寫。比起戒菸來,基本上是行動的矮子。戒棋基本只能戒一晚上。死前都沒戒掉。其實我覺得他沒必要較真,圍棋不是一回事,亂世中需要從容布局落子,事業人生都像棋。這個下棋對於他放鬆有幫助。所以他戒不掉,他可愛在他認識不到這一點。臨死前還有這個苦惱,戒不掉呢。他不特苦悶呢。沒戒掉,倒真可愛了。如果都戒掉了,完美了,不是人了。那就成了神,沒有人間的教育意義了。守住自信守住恆,達到儒家的高境界。只要修身好,就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他並不這樣認為,還不夠。這是什麼呢?
第九集、居官以堅忍為第一要義
現代社會,職場生存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那麼怎樣才能處理好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呢?假如曾國藩生活在當下,那他可以稱得上是一位職場達人。時至今日,民間還流傳著「為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的說法,可見曾國藩深諳為官之道,很會處理君臣關係。曾國藩在寫給弟弟的家書中,就曾經告誡他們,官場上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居官以堅忍為第一要義。」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官場上,你要講究人事關係,尤其面對領導、面對上級,你要學會堅忍,不要那麼張狂,不要那麼孤傲。否則的話,你就處處寡合,處處不如意。曾國藩一直是一個臣子,他有一個終極領導就是皇帝,這種君臣關係,也就是上下級關係,也可以說是打工仔和老闆的關係,永遠不會變。
那麼,什麼是為人臣的本分?曾國藩又是因為什麼跟鹹豐皇帝發生了衝突?曾國藩的為官之道,對於我們現代人會有什麼啟示?敬請收看《曾國藩家訓》第九集《居官以堅忍為第一要義》。
曾國藩的教育內容不全是對孩子,也有對弟弟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進入官場後不要太飛揚跋扈。他跟弟弟們說,「居官以堅忍為第一要義,與官場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識世態。而又懷一肚皮不合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軟,所以到處寡合。」官場上,要講究人際,面對領導要學會堅忍,不要張狂孤傲。百姓有句話,所有當爺的都是從當孫子過來的。孫子不是輩份,是做人姿態。民間有裝孫子的說法。曾國藩是裝孫子的人嗎?他一直有終極領導即皇帝,這種上下級關係,就像是打工仔與老闆的關係,永遠不會變。曾國藩一生主要面對兩個領導,就是從他起兵組建湘軍之後,一個是鹹豐皇帝,後來一個是慈禧太后。這個鹹豐皇帝說老實話一點都不喜歡曾國藩,為什麼呢?主要因為兩件事,一是他剛登基時,他就惹惱了他。上台才二十多歲,也想勵精圖治,做了件冠冕堂皇的事,下詔讓大臣們盡可以提意見建議,看看有什麼好建議。有些人就順竿爬,寫一堆。年輕人熱度不強,燒了一半,沒勁頭了。剛開始還認真批覆,後來就批知道了。後來這也省了。大家一看,皇帝熱情沒了。現在就沒人提,就一個不開眼的,就是當時官居禮部右侍郎的曾國藩。他也寫了幾個建議的摺子,結果遞上去之後石沉大海,沒有什麼訊息,他就火了。這一火不得了,他以前是提建議,這會兒是提意見,寫了一篇《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的折。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提意見的摺子,這簡直就是在痛批鹹豐皇帝。還害怕皇帝看不到,上朝時,把這篇文章背了上來,他奏的事就是這篇摺子,背了下來,湖南口音重,怕聽不到,加重音,當著滿朝文武罵,大家一聽,都呆了。曾國藩獲得震撼的演講效果。他批什麼?三條:一是防瑣碎之風,上台後,心血來潮,突然想起什麼事,都無關緊要,導致前線戰敗。責任在你。鹹豐惱火,責任到自己身上了,他火了,年輕,不知道該不該發作,大臣們看出不高興,有人使眼色給曾國藩,他卻怕錯背了,他根本看不見,接著背。第二條是杜文飾之風,不做實際工作,只做表面工作,實例就是提意見,回復只是知道了。這是形式主義,你自己挑起來的,做表面文章。肚量不大,純屬是逗你玩。鹹豐坐起來了,年輕,不知道該不該發火。都沒見過這架勢,曾國藩又接著背。第三條,是說鹹豐剛愎自用,驕傲自滿。防驕矜之風。三分鐘熱度,還浮誇,這更狠,舉了更有力的例子,看剛當皇帝沒幾天,就出個人詩集。你知道詩是什麼嗎?看你爹還有像乾隆,詩寫了那麼多,都到晚年才出個人詩集,你現在才二十出頭,你知道詩是什麼嗎?鹹豐實在忍不住了,一拍就站起來了。你才不知天高地厚,居然來埋汰我,狂悖。曾國藩背完了,他傻眼了。鹹豐叫軍機大臣,該定什麼罪?許多人求情。主要是祁雋藻,求情。他說了幾句打動了皇帝,主聖臣直呀。沒唐太宗哪有魏徵呀?有您賢明,才有直諫的曾國藩。鹹豐聽得也糊塗了。沒追究了。鹹豐一直防他,沒給實權。名義是欽差,曾國藩苦惱,父親死了,他得奔喪。他正在前線,不管那麼多,說明情況,就回家了。鹹豐氣憤。曾國藩說,我當年在家丁憂時,你不要我回家,現在不要我回家,兩次奪情,不得呀。把江西巡撫給我,我就回來。天算不如人算,江西局勢立即緩和,本討厭他,就回復他,不給。想辭,可以的。鹹豐想想還損他。挑病句,挑不出,舉病理。比如說,你勝不勝任,是我說的呀,你怎麼可以說呢?文理不通呀。以後寫文章注意點。曾國藩氣歪了鼻子。他是文章大家,文盟主,損他這個,氣壞了。寫奏摺,江西的事,不管了。這次鹹豐回答,知道了。曾國藩傻了,自己的湘軍給了別人,憋在家一年,一年後,鹹豐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湘軍指揮不動,趕快下聖旨,去帶兵,這次曾國藩一句話不說,去了。這是兩次有名的碰撞。那麼曾國藩為什麼要跟皇帝叫板呢?之所以敢叫板,看起來斗得熱鬧,但也有別有洞天處。第一件事,給皇帝上奏摺時,所有人驚奇。人們都知道他謹慎。家人都出人意料。曾國藩上奏摺時,親手抄了一份,送回給父親看,父親看到就說糟了。皇帝年輕,這不是惹禍嗎?他上這篇摺子,是因為之前,他和湖南知識分子們正開展辯論,做人原則的辯論,他的立場是做人要誠要貞。有許多人說,就沒見你這樣做過,這是偽道學,他說,我講忠誠是講血誠。是更極端的。忠誠不過是文死諫,武死戰。所以他寫這篇奏摺,寫完抄回老家當地知識分子推崇他。後來湖南知識分子鐵心跟著他。當然,他有點作秀,雖然有被激的成分,本質上還是以忠為根本原則。他回憶說,沒有這個辯論,那裡血氣之下,也會直接指出來。第二件事也有可原處。鹹豐一直防他,不給實權,他沒有實權,怎麼帶兵?剛好父親去世,趁機給皇帝要兵權。也是可以理解的。表面與鹹豐熱鬧,背後也有原因。也可以看出他對領導的人事藝術。與他勸弟弟的話不矛盾。至少看得出三點:一是血誠,無比強調這個。像第一件事,跟鹹豐叫板,他也不是一激就做出冒險的事的人。他這麼做就是因為他講血誠,對朋友對同事對上級更要誠,這是奴才心理嗎?這是封建時代,忠君就是愛國。他難背離這種思想。他把它推向極致,血誠。江西一事,要權,多少有要挾成分,不給權後來立即後悔。險些淪為不忠不孝的敗臣,他苦惱,叫他來的時候,一個條件不提了。從此兢兢業業成了模範員工。本質上講忠誠,就是因為他認為忠君就是愛國。核心觀念就是忠誠。做人要守做人的本分,人的根本就是忠誠。守住了就可以在紛繁的世務中成就自己。二是講原則性也要靈活。他的一生講原則,但是有不乏滑處。江西一事,細想想,鹹豐主動要求批評,他不是沒來由地,不會殺頭,最後一點事沒有。可以樹得忠臣之名,一上,這事驚動朝野。小皇帝登基,可以迅速留下深刻印象。後來唐鑒提出推薦他為湖南團練副臣,一下讓鹹豐想起他來。險中求勝是有心機的。他還是以原則性為本。晚年給弟弟寫信說:「弟當以我為戒,無慣習機械變詐,恐愈久而愈薄耳。」有時我的權謀還是講究了一些,我覺得還是不好,再這麼講究對自己的德行有損,說出這樣的話不簡單。三是擺正思想位置與心態。與鹹豐有彆扭,但是始終把自己擺在臣下的位置上。不是因為忠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批皇帝也是出於愛護。不因耿介不把領導放在眼中。後來慈禧殺了八大臣,垂簾聽政,曾國藩聽說,擔心,他從兩江總督提為直隸總督,他很緊張,是好事還是壞事?這人沒接觸過,這麼厲害,不能不去呀。把謀略安排好進京見了。她三次召見,問他廢話,全無關緊要,曾國藩失望。他寫道:「兩宮才地平常,見面無一要語,皇上沖默,亦無從測之。恭邸極聰明,而晃蕩不能立足。」評價三個重要的人。慈禧太后才幹平常,只會弄權,不會治國。這不行。皇上同治年齡小,沒說過一句話,恭親王聰明過度,輕浮不能成大事,早晚會與慈禧鬥起來。甚可憂。朝廷沒希望了。看得準呀。後來不久果然鬥了起來了。只留下了一個恭王府。晚年,因為曾國藩地位高,特意讓曾國藩去處理,他講究忠誠,流淚準備棺材去了,留下一句話:「大將不辭刀頭死,豈因禍福而避趨?」然後去處理天津教案,留下終身遺憾。知道慈禧居心叵測,但是他堅守忠誠,擺正下級心態,硬頭皮去做這個,這叫忠誠成就了他,成了同治中興第一名臣,但也是因之背上罵名。歷史回頭看,這個忠誠非常重要,是一個知識分子,安身立命之所在。團隊組織中沒了這個,就沒了凝聚力。對下級對同事對團隊呢?
【百家講壇】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講稿(10---12)
第十集、用人必先知人
曾國藩曾經說過一句話,「至用人一節,實為萬事根本。」意思就是你但凡想成就一番事業,沒有什麼比識人、用人更重要的了。所以他說「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總須多見幾次,親加察看,方能得其大概。」你看,平常我們在民間傳得很神,說曾國藩看人看一遍、掃一眼就能把一個人琢磨得八九不離十,明顯這是民間誇張了。曾國藩自己說了嘛,見一個人識一個人怎麼樣,總需多鑒幾次,親加察看。說明他實踐中去了解一個人或鑑別一個人的時候,是往往是親自察看的。另外,還經常反覆地琢磨、揣摩,總需多鑒幾次。那麼我們就想問了,有哪些人是曾國藩「多鑒幾次、親加察看」挑選出來的人才呢?這裡頭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人,這個人是誰呢?就是曾國藩曾經三顧茅廬才請出來的一個湘軍大將重要的人物——彭玉麟。通過曾國藩請出彭玉麟,我們就可以看出曾國藩的人才觀和識人觀。這個彭玉麟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他的歷史地位,以便讓大家對這個人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我們都知道曾國藩號稱是晚清中興名臣之首,那麼中興名臣有哪些呢?當時較為流行的說法有兩個版本,分別有兩個四大中興名臣。一個就是曾、胡、左、李,就是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和李鴻章。還有一個版本就是曾、胡、左、彭,就是把李鴻章換成彭玉麟。而且當時的人還特別喜歡拿李鴻章和彭玉麟比較。當時流行一句話,叫什麼呢?叫李鴻章拚命想做官,彭玉麟拚命想辭官。當然大家這麼說倒不是要貶李鴻章,事實上在官場絕大多數人都是拚命想做官的,大家這麼說,是想突出這個彭玉麟太奇特了,奇特在哪兒呢?就是他拚命辭官。彭玉麟拚命辭官,可以說在清代政壇甚至在中國古代的政壇都是絕無僅有的。他一生中六次辭官,第一次是任命為兩江總督,他開始安排自己人在各省要務,相當於省長的巡撫,他推薦了三個人,尤其是密的巡撫推薦了彭玉麟。結果他連續三次辭,我當兵的,我不能做。朝廷出乎意料,幾次發現他堅決。後來給他兵部侍郎的虛銜,到了同治四年,上上下下只有一個人交口稱讚,就是彭玉麟,真正品行高潔,他說「三不要」,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這人是真正三不要的人,越這樣的得給最重要的位置。朝廷給他肥缺漕運總督。這個官主管蘇浙等八省漕運,最肥的,所有人都嚮往,他堅決辭。他還是帶水軍。同治七年,沒有官職,他辭虛銜。說自己當初本來在家給母親守喪,得補。第四次在家守了四年喪,一事引起上下想起他,皇帝要結婚了。大典上得有德高望重的人來做彈壓大臣,大家覺得他適合。於是請他出來做。他不好拒絕。只好官復兵部侍郎兼彈壓大臣,皇帝結婚結束,他立即辭去兵部侍郎和彈壓大臣的職務,連慈禧都感動了。要求得想辦法讓他擔任一個官職。吏部想一著,長江巡閱使。這是臨時創立的。每年只需在長江上巡遊一下。他接受了。第五次是光緒七年,重要位置空缺。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除直隸總督外,這是第二重要的。所以再加上南洋通商大臣,不得了,可見朝廷倚重。他還不出來。朝廷沒辦法,這個位置又太重要了,怎麼辦呢?問左宗棠願意不願意,他不客氣。願意。就給了他。光緒九年,彭玉麟老拒絕理由是軍人,給軍隊的位置乾。只有最高的職務,兵部尚書,請他。他還是不肯。幾次催促,他幾次請辭。幾個月後,朝廷以為還是不出山,突然加急上報,內容簡單,沒給別人,給我吧。這奇怪。從來不要官,第一次主動要。是他晚節不保?還是想通了,還是有其他原因?簡單的原因是中法戰爭爆發了。軍人的信仰是馬革裹屍,他聽到訊息,雖然六十九了,但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到前線,鎮南關大捷,正是他領導下少有的軍事輝煌。中法戰爭節節勝利。當時主政是李鴻章,他主和,彭玉麟明明勝利,朝廷卻主張議和,彭玉麟上書不可和談的理由。必須一戰。但是軟弱的清王朝被打怕了,最後還是和談了。最憋屈了。彭玉麟憤而辭官。一生六次辭官,用實踐踐行了三不要的信念。愛民愛家愛國,想不到晚清有這樣的人。所以很多人奇怪,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出現在晚清,這得說到曾國藩的識人。曾國藩請彭玉麟像劉備請諸葛亮一樣,真的是三顧茅廬。曾國藩做湖南團練大臣,想把團練綠營一起合練,導致綠營兵變,差點要了老命,他狼狽跑到衡陽去了。他想明白了,要想有所作為,得有自己的隊伍。人才最重要。曾國藩清楚,得遍招學生故舊,到處訪求人才。兩件事,讓他下決心請彭玉麟出山。一是鹹豐二年,他到落第秀才,給楊家打工。一次湖南耒陽有農民起義,商戶聽說,都跑了。但家業在,楊富商怕沒人看,也不知道彭玉麟是奇才,你能不能幫我看家?答應了。彭玉麟看家看鋪子,鄰居跑了,就他不跑。彭玉麟說我沒答應就算了,我答應了,堅決不走。運氣好,傳說起義軍來,實際沒來。名聲一下來了。第二次起義軍又傳說來了,他家又跑了,只剩下彭玉麟一個人在家了。能行嗎?他發府庫之兵器,組織當地軍民自守。一身好功夫,劍法出神入化,守住了耒陽城,大家驚奇不得了。縣令舉薦他為當地綠營把總,結果他留下書信一封,回老家了。這是人才呀。雙胞胎守住一座危城,得請他出來。曾國藩想想自己親自去請,一顧,果然是破屋,窮。但是曾國藩一見,眼前一亮,太帥了。眉清目秀,淡定從容。彭玉麟有外號雪芹,人稱雪帥。這是貧賤不能移呀。結果曾國藩說明來意,出乎意料,彭玉麟斷然拒絕。曾國藩在衡陽是湖南團練大臣,無人能比,親自來請,還一口回絕,這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所以曾國藩敗興而歸,但他也有收穫。他發現奇怪的事,窮,但在屋子裡鋪滿字畫。是自己畫的。畫都是一個內容,都畫的是梅花梅樹,他不好意思問,一打聽,感動呀。原來有一個故事,彭玉麟小時候在外婆家長大,外婆心地善良,救一個拐賣的女孩,他叫她梅小姑,兩人同歲,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兩人感情越來越深。心底有了對方,但是長大了,這話不好提,輩份不合,外婆反對是因為算命,兩人八字不和,堅決不同意兩人的事。彭玉麟要回家,父親在老家,他要回去了,跟梅小姑分別,他發誓不負一生情意,定要回來娶你,是現實不可靠。父親死了,母親堅決不同意,張羅著讓他結婚,他是孝子,沒辦法,只好結婚。那邊苦苦等待,相思成疾,舅舅作主嫁給了別人。兩年收到病逝的訊息。彭玉麟心中大悔。後來一生對梅小姑懺悔,要盡一生氣力畫十萬梅花,祭奠。後來妻死了,堅決不娶。一生不再娶。最後用盡一生氣力畫了十萬幅梅花,被稱為最痴情的高官。把梅花畫絕了,被稱為兵家梅花。成了清代畫壇雙絕之一。他寫過詩:「生平最薄封侯願,願與梅花過一生。」一生極其節儉,僅一老兵相隨,有關梅的詩也是非常多。曾國藩感動得不得了。血性男兒。這正是要找的人,二顧,還沒請出來。彭玉麟不出來,理由是守喪。曾國藩細細琢磨,想明白,想到法子,一定能請出來。說到他的用人觀識人觀。一個著名的理論是四個基本原則:一要才堪治民,二要不怕死,三不計名利,四是要耐受辛苦。他還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堆。「大抵有忠義血性者,則四者相從以俱至,無忠義血性,則貌似四者,終不可恃。」最重要的是要有忠義血性,這是第一標準。這個忠義血性論不是和平時期提出來的,是亂世中提出來的。彭玉麟是最典型的儒家傳統知識分子,最符合他的識人標準。在尋訪彭玉麟過程中才提出來的。他想到的方法就是不提任何條件,所以三顧,就講,他也是在守孝,長談後,信仰觀打動了彭玉麟。彭玉麟一出山曾國藩高興了。彭玉麟對水軍作戰有一套,就讓他負責水師。洋務運動起點就是從海軍開始,正是彭玉麟幫他做。組建起最早意義的海軍。這是公認中國最代史上中國海軍的締造者。這與曾國藩的識人有關。用忠義血性請出彭玉麟,實在聰明。用信仰觀感動他是太聰明了。像彭玉麟這樣的人鳳毛麟角,難得一遇,靠這樣的一人,肯定不行。遇到其他人呢?
第十一集、用人四部曲
我們都知道,曹操有一句名言,很簡單四個字,唯才是舉。意思也很明了,現在都成成語了,只要但凡是個人才,我就用他。但問題是,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人才呢?我們平常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你要說兩小兒辨日還難倒孔子呢。兩小兒算有才吧。要說全才,那誰也不能像諸葛亮那樣,諸葛亮這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易卜陰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人,500年才出一個。就算是諸葛亮,那也有短腿的地方啊,是不是?武不能上馬征戰,謀略雖好但是他沒聽魏延,兵出子午谷啊,而且還揮淚斬了馬謖,這說明他用人也有責任。所以就算《三國演義》中的「狀諸葛之智而近妖」,把諸葛亮說得跟神一樣的,那也不能是完人,是不是?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呢?什麼樣的唯才是舉才是合理的、科學的唯才是舉呢?當然,曹操說這句話,他自己做得很好,他在唯才是舉上做得非常好。但是我個人覺得在唯才是舉上做得更科學、更有現代社會學意義和人才學意義的,這是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那曾國藩不僅自己做得非常獨特,做得非常有歷史意義和歷史價值,而且他還特別把這一點當做心得體會,在他的家書、家訓裡頭傳授給他的弟弟和他的孩子。那麼他的唯才是舉獨特在哪裡?看兩個例子。一是塔齊步的例子,他到長沙組織團練,這相當於民兵組織,與政府軍綠營整合訓練,想訓練出自己的隊伍。他是湖南團練大臣,想整合綠營,就越權了。幸好,當時湖南巡撫張亮基非常支持他。曾國藩就大張旗鼓地訓練兩軍,問題是還得有底下人支持。綠營也得有人呀。他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一定要在綠營中培養自己的人才。這樣就能令行禁止。他就琢磨在綠營中發展自己的親密的人才隊伍來呢。晚清政治腐敗,大家要交際就得吃喝得公關交際。他很少參與,他的方法獨特,天天在綠營的駐營地瞎轉悠,微服私訪。每天興沖衝出去,鬱悶地回來。幾天一無所獲。曾國藩有一天晃呢,看到一位將官,曾眼前一亮,這個人穿著將官的軍服,但是腳上穿著草鞋。曾國藩就上前搭話,這人看到他是忠厚長者,就跟他說是綠營守備,叫塔齊步,曾國藩對這個名字有印象。先前跟張亮基聊天,剛好發現張亮基在看信,還說文理不通。曾國藩就問了一句,知道是建議,可笑的是文理不通。沒搭理他,他又寫一封,還不如上次的。曾國藩看,確實是病句一大堆,但是讀完後,曾國藩也覺得沒特別想法,但是署名就是塔齊步,不是漢人,是滿人。一個滿族人寫的信,就勸他,說不定寫的不如寫的,不如約見一下,萬一有才呢。他還真約了。談完後,跟曾國藩說還不如寫的。說的更是不行。根本不行。曾國藩就沒當回事。這讓他想起來了,說的不行寫的不行,腳下卻行,穿著草鞋,就請他到自己的衙門來。兩人徹夜長談,曾國藩感嘆人才呀,光穿草鞋就是人才,他最看不起的就是花拳繡腿的東西,沒工夫,說明他吃苦。後來綠營叛變,曾國藩到衡陽練兵,新來巡撫駱秉章不當他回事,他要求帶走塔齊步。這人有眼光,願意去。靖港大敗時,曾國藩特沒面子,還受到左宗棠嘲笑。就因為他帶水師去打靖港。結果塔齊步陸軍挽回戰局,後來曾國藩特別倚重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戰死沙場時,親自為塔齊步大哭。折了一臂。第二個用人的案例,是羅澤南和王增(金王王,品字結構,字音zēn?,下同)。羅澤南自稱羅山,時人稱他為羅羅山。這是湖湘名宿。王增是羅澤南的學生。是學生裡頭最有才的人。王增有才到什麼程度呢?平常上課時,談論大事,但凡他開口,別人無法說話,口才太了得。不僅才思敏捷,聲若還如洪鐘,很快加速度狀態,沒人能打斷他。每次只有羅老師能插上話,還得蠻橫。羅老師沒法時總說,「璞山盍少休,讓吾儕一開口乎?」就說你歇口氣,讓我們也說兩句,他才不好意思地讓別人說,這對師生有意思吧?羅澤南倍受張亮基欣賞。像後來許多人都是他學生。他年紀比曾國藩大,他資歷老。問題是,羅澤南這些人高資歷,為什麼甘心成曾國藩的手下呢?王增這人有才,性格張揚,非常尊敬曾國藩,羅澤南學生也以師禮待之。曾國藩把自己最喜歡的二十三史送給了他。這是當年借一百兩銀子買的。這看出他多器重王增呀。但兩人鬧翻了。曾在湘練兵,讓王增去招兵,只招三千,結果他一副熱情,一下子招了一萬多,回來還高興。曾國藩不高興,我是統帥,你怎麼不聽將令?王增口才好呀,一聽,不高興了。招了多,不是好事嗎?還埋怨我。曾國藩插不進話,不解釋,只準七百,沒編制。王增火得不得了。氣憤到上書,駱秉章。把內部矛盾公開化。是左宗棠管事,平生給曾挑刺的人,寫信挖苦。「滌生每嘆人才難得,吾竊哂之……王璞山其一也。」你平時不是吹牛唯才是舉,我不屑,你表里不一,用不了人才,證據就是王增。一頓窮損。回信駱秉章,「璞山之勇,若歸我督帶,則須受節制。此一定之理。既不受節制,自難挈之同行,若聽璞山自成一軍,公宜先行奏明,世雖大亂,而綱紀不可紊也。」要讓他在我的隊伍裡頭就得聽我的。要麼讓他自成一軍。他是有才,不聽命令,你收走吧。兩人就鬧翻了。說到曾國藩自己理解的唯才是舉觀,與一般人理解不一樣。這是曹操提出來的。歷史上用得最好的是誰,曹劉。曹操與劉邦。劉邦與項羽爭霸,劉邦沒文化沒知識沒長相沒力氣,出身更不好,項羽是貴族,劉邦是無業流民,什麼都不如項羽,但是只有一點比項羽強,這一點讓他占用項羽,這就是肯用人。真是唯才是舉。曹操解釋是,「至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只要有才可以治國平天下,推薦給我,我就用。不是簡單地用,曾國藩用人智慧可以看出他有體系。他總結過,分四步來做,叫用人四部曲:一是廣收,意思與曹操一樣,人才都有特長,他常教訓弟弟,「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動謂無人可用。」不要覺得沒有人才,人才多得是,是你沒有看人才的胸襟與眼光,像我,與你不一樣,「凡有一長一技者,兄斷不肯輕視」。確實他能發現其才能。他說過「為德為才,得一已難,兩者兼全,更不數覲。」人都有私慾,有特長讓他發揮出來就行了。二是慎用,這是他用人論里最關鍵處。有人才意識就容易發現。還要慎用。「收之欲其廣,用之欲其慎,吾輩所慎之又慎者,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無可著力之處。」平生智慧都在怎麼用人上,除此沒什麼。最大本事是用得準與對。更重要的是,重用塔齊步是真的只因為一雙草鞋?他能打仗也實在出乎意料,征戰前,就倚重。後來曾國藩表述過,他看得遠,就因為他是滿族將領,滿族政權提防漢人,尤其是漢人組建軍隊,曾國藩得找信得過的心腹來,朝廷就會信任些,隨便找,只會壞人才環境,得有才,還得可堪此任,所以塔齊步最準確。羅澤南,也是,許多學生是他的,因為羅澤南死心塌地,學生們也死心塌地。三是勤教,發現用對之後,這是培訓,是人才培訓的思路。不能任意他自己的發展。得不斷引導他們,按你的方向發展前進。平時,他們師生相稱,事實上,曾國藩認可的是李鴻章。手下將領都認可這種關係,為什麼呢?因為曾國藩確實像老師一樣循循善誘。平時練兵時,他都要先訓話,時間都在半到一個時辰。親力親為,氣力多大呀。不容易。四是嚴絕。這就要說到不用王增這樣的大才,他有明確的人才認識,要成事,得靠一個隊伍,組成人才環境,得有序得穩定。人才團隊才能良性循環,這好理解。市場經濟下,許多小企業做不大,人才流失太頻繁,無法形成人才環境。曾國藩認識到,就要做到保證人才環境的穩定。兩種人不用,一是表現欲極強的人,二是雖有大才但是性格極其激烈的人。像王增是。左宗棠也是,只是把他當作搭檔來對待。這上升到人才管理的層次上了。王增這樣的人,在團隊裡容易產生這樣影響,會影響一個個人。有這樣的幾個,領導難領導自己的隊伍。寧可棄其才不用,也得保證領導核心下人才團隊的穩定。他總結時說,「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並重,得人不外四條:廣收、慎用、勤教、嚴絕。」廣收,就是發現人才;慎用是用對人才;勤教人才培訓;嚴絕是人才管理。這個成了體系,具備了人力資源學的社會學意義了。因為他自己經歷與善學思考有關,也與西學東漸之風漸起有關。兩個孩子去學西方社會學與科學,他也會受到影響。林則徐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麼曾國藩是第二人。他開闢了洋務運動。
第十二集、作育人才以圖自強
曾國藩的家訓之所以不同於以前的那些很有名的一些家訓,有一個特別顯著的特點,就是它的內容特別豐富。從親職教育到社會教育各個層面,無所不包,不僅特別豐富,他的家訓內容裡頭還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前瞻性,也就是超前性。比如說他教育他最心愛的兩個兒子,對這兩個兒子的教育他是花費了無窮的心血,但是當兩個兒子提出來不願意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這個通過科舉考試熬出頭的老爹,居然對兩個兒子的表態,大兒子曾紀澤考了一次科舉,二兒子索性沒考過,兩個兒子的要求在當時知識分子看來絕對是非理性要求,大多數人很難接受,可曾國藩呢,沒二話,居然同意了。不僅同意了,而且還在這個家書裡頭,包括在家訓裡頭,給兒子家訓的交談裡頭,你不參加科舉考試,你想學什麼呢?老大說,我想學西方社會學,沒問題給你找老師,老二說我想學習方自然科學,沒問題,給你找老師。曾國藩自己這方面不擅長,請人給兩個孩子當老師。都請了哪些人呢?很有名的一些人,李善蘭、華衡芳、徐壽、容閎,這些人,在中國近代史上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那曾國藩怎麼能請到這些人呢?這與他和這些人的關係有關,舉例子來看看,一是容閎,一是李善蘭。容閎號稱中國留學生之父。第一個留學的人,是廣東人,小時父親經商,送到了教會學校,澳門,遷到香港,校長叫布朗,是美國人,疼愛中國孩子,用心,校長生病了,重,要回國,但是對中國人的教育熱心,想帶走三個孩子,接受美國的西方科技文明的教育,但是這種想法學生家長未必接受。誰願意送到那麼遠?布校長宣布時,只有十三歲年紀最小的容閎站起來說了一句:「我願意」。布校長帶著三人一起回了美國。這是最早去美國留學的人,另兩人沒堅持下來,只有容閎徹底完成了學業,勤奮,考上了耶魯大學,樣樣出色,現在還能在校史陳列室里看到他的相片,與柯林頓、布希等一起,接受學生景仰。那時,他畢業在美國可以找到好工作,有人勸他留在美國。但是容閎看到了世界與祖國的差距後,他產生一個最重要的個人理想,教育救國。他想到要讓中國學子去西方接受西方教育,縮小差距。只要能放開心胸,向西方學習,不過三四代人就可以屹立世界東方。事實證明西學東漸開啟了向西方學習的例子,讓我們重新屹立。他毅然回國實現自己的理想。《紐約時報》評價他每個細胞都愛國。1855年,他越過一萬三千海里,回到了祖國。開始在商行做茶葉生意,九江是茶葉中轉基地。他幹得特好。有朋友反覆給他寫信,華衡芳、李善蘭催他去見曾國藩。他打定主意,不開口,況且封建的理學宗師與自己有什麼共同語言?在意料中也出乎意料。進了總督府大廳,朋友們退走了,只他自己尷尬地對著。過程非常有趣。曾國藩請他落座,一聲不吭地看著容閎。半天不說話,曾國藩的三角眼看著容閎,這讓他緊張。微笑地看,容閎更覺得嚇人。後來想想,太不像話了,你看我,我也看你。也微笑著看曾國藩。二人都不說話。半天,曾國藩哈哈大笑,說先生啊,你到我這裡來,想不想帶兵呀?想帶多少呀?這是問他的第一個問題。容閎反應也快,自然有答。雖然學過各門學科,但我沒學過軍事學,真不懂。曾國藩一聽,不對,看你神清氣爽,肯定是帶兵的天賦。他趕快否定。真不行,幾輪下來,曾國藩一收笑臉,說你行,肯定行,不行也行。容閎一聽也火了,你說行也不行。曾國藩哈哈大笑,端茶送客。容閎如墜五里霧中。出來見到朋友,特納悶。李善蘭聽過他的描述,好了,曾大人一定重用你。為什麼這樣試探容閎呀?他有重要的用人標準,「世不患無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適用也。吾生平好用,忠實者流。」用人最重要標準是能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前提是一個意志品格出眾,這樣才能調出才能來。當時是亂世,所有人都求功名而來,他用信仰感召,但是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所以曾國藩有名言:「合眾人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有私心沒問題,但通過私心來完成天下的公業。許多知識分子來就得帶兵打仗,治世講文,亂世講武。他覺得容閎是想謀求功名,反覆試探。果然意志堅定,一定有獨到的主張。第二次見時,問容閎想怎麼樣?他不不敢和盤托出,他就說一條,有一個認識,落後打不過因為他們有兵工廠,我們沒有,這是關鍵。要想振興國家,得有自己的機械廠。曾國藩一聽,重要,怎麼辦?得有母機,有了母機,才有小機。形象。曾覺得有道理。得六萬兩白銀去美國買這種母機。曾國藩了解不多,但是立即決定沒問題,給六萬八千兩。容閎立即啟程,去了。當時不得了,交給他去美國,稍靠不住怎麼辦?那裡引渡都沒有,就信他,容閎感動了。買回了一些,建立了第一個機械廠——江南製造局。這時,容閎徹底放心了。這只是實業救國,他想提出教育救國,派出留學生,這更要錢,曾國藩上書,成功派出第一批三十個去留學。這些人回國後大多是各行各業的開創者。要知道,容閎不是幫助腐敗的清政府的。他為什麼甘心為曾國藩所用呢?來看李善蘭,他喜愛自然科學。他研究數學,到了微積分的地步,把初等數學發展到高等數學,他無意科舉,喜歡數學研究,但家境一般,最大理想是把《幾何原本》翻譯完,明代徐光啟翻譯了一半,沒完。李善蘭要憑一己之力翻譯完。最後終於翻譯完,沒法出版,沒錢,到處找朋友,好不容易出版了,可是不巧戰火毀了。他急眼了,沒辦法了,聽說曾國藩海納百川,就來找了。李善蘭當時沒名,曾國藩聽說過,趕快相迎。李善蘭多少有點迂,問他能不能幫忙呀?就提出了這個《幾何原本》,他看不懂,但是他說,好沒問題。自掏了六百兩,刻,精刻,大量精刻。李善蘭感動萬分,所以,出計出策,建立了安慶內軍械所,引進容閎,都費盡心血。回到剛才的問題,為什麼像容閎這樣的人才能甘心為曾國藩所用呢?這與曾國藩用人有關了,是因為他重視人才,當時有人評價凡有一技一藝之人,都投之於幕府。當時這是普遍的,許多地方大員都養,只有這兒有大批科學家。除了他有開闊胸襟,還有更獨特的原因,我覺得有三點值得學習。一是面對這些人才時,他不妄自尊大。中國士大夫精神獨立,造成了心理膨脹,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因此也容易固步自封。(一次,他們看到望遠鏡,有許多人都在嘲笑與謾罵這種技藝是淫邪技藝,而曾國藩也看過,在事後的日記中記道,自己看到後,不能明白箇中道理,內心悚惕——因此處視頻比電視脫漏,故憑印象補上。)這些知識分子,怎麼行呢?悚惕緊張。不妄自尊大,這是他從容面對開創洋務運動的原因。二是切於實際,勇於實踐。他放下心態後,不只是感嘆,還從實際做起,像安慶內軍械所,他從善如流,聽到建議立即就開始組建。他覺得這是重要的起點。過程還親自去視察去問詢。像中國蒸汽機試航時,行駛遲鈍,他一點都不責怪,鼓勵他們從頭再來。徐壽這些人多次實踐,才造成第艘蒸汽機輪船。三是有著長遠的規劃。他先建安慶內軍械所,後來建江南製造局,不要小看這兩個廠,這在近代史上地位非常重要。許多第一都在這兒生產。這是劃時代意義。他長遠目光還體現在「此無非為自強之計,不使受制於人」。這是徐圖自強的辦法。不用外國工程師,培養自己的,不只是拿來用用,後來徐壽大化學家,建議他要翻譯西方科技名著。在江南製造局邊建造了江南翻譯局。還派留學生出國,洋務運動的思路是徐圖自強,通過培養自己的人才來強國。他對這些科學家們的態度與其他人根本不同。所以就能理解容閎這引起科學家願意為他拋頭顱灑熱血。他感慨,要是有幾千個容閎等人,何愁不能自強?「作育人才……使西人擅長之技,中國能諳悉,然後可以漸圖自強。」人才才是強國之本,每個世紀最重要的都是人才,說明曾國藩有了長遠的眼光。他的家訓體現了超前性與前瞻性,但是也有問題存在,他也在任人唯親上做得與一般人不一樣。
【百家講壇】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講稿(13---14)
第十三集、無愧於兄弟
曾國藩一直非常重視對弟弟們的教育,因為在他看來「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於是在曾國藩的一千多封家信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寫給他的四個弟弟的。在這些家信中,曾國藩或是正言厲色,或是苦口婆心,或是淳淳教導,都無不是費盡心思地在教導弟弟們,希望他們能早日成才,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所以在曾國藩的家訓中,他對幾個弟弟們的苦心教導,一直被後人所稱讚。曾國藩也自認為一生「無愧於兄弟」。但是根據史料記載,這幾個弟弟和曾國藩相處並不融洽,甚至他們曾經寫信指責過曾國藩。又據史料記載,曾國藩官場得勢之後,卻曾經一度堅決棄弟不用,這是為什麼呢?那麼曾國藩究竟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大哥?在家訓中,他又是如何教導弟弟們的呢?曾氏兄弟的相處之道,到底能給我們現代人哪些有用的啟示呢?
與他的家訓不同的是,曾國藩的家訓獨特處在於教育內容與教育對象的獨特。一般家訓面對的只是子女,他的家訓還面對幾個也想建功立業的弟弟。在對弟弟們培養的過程中,他花了不少心血,本應該很有成果吧,可是幾個弟弟與他的關係開始很僵。他們兄妹總共九個人,他是男孩中的老大,老二是曾國潢,老三是曾國華,老四是有名的曾國荃,老五是曾國葆。曾國荃號稱九帥,他在他們曾家排行老九,這是族兄弟中排行。他本受大哥器重,曾國藩當翰林時,帶了父親與九弟去北京,要親自教導,不久,父親回家,但是弟弟還是留下來,要親自帶。不久,老九也要走,他就納悶,為什麼想走呀?曾國荃沒理由,就只是想回家。哥哥態度不好?還是什麼原因?怎麼向父親交代呀?曾國荃就要走,也不說理由。曾國藩著急了,寫信給父親,「弟未嘗片語違忤,男亦從未加以詞色,兄弟極為湛樂,茲忽欲歸,男寢食難安,輾轉思維,不解何故,男萬難辭咎……望父母俯賜懲責。」弟弟沒有對哥哥不禮貌,我也沒有指責過他,可是,我覺得我們感情好,不懂為什麼非要回家,我實在不敢瞞著,肯定我沒做好,父親要罵就罵我吧。一邊還做弟弟的工作,再住一段,到底為什麼呢?這是最倔的一個。折騰了一年,最後不得已送他回家。臨走時,還寫信解釋,後來知道理由了,是這兩個,一是年輕人在老家想來京城,現在沒好玩的了,想家了。二是可能家奴對我與他不一樣,我不在時可能對他不尊敬。既然要走,我也不能攔著,讓他回家,請父親親自教育他。放他回了。理由是二條,曾國荃可沒說是這兩個。到底是什麼,不知道。可是曾國荃到家後,立刻發生了一件事。遠在千里外,跟哥哥叫板了,當四川考官時,得了一千兩銀子,寄回老家,曾國藩畫蛇添足,把銀子做了分配,六百兩改善生活,四百兩接濟他人。這引起軒然大波。老三老四不乾,寫信給大哥,指責他,知道家裡欠多少錢嗎?不是做秀嗎?是炒作呀。損了他一頓。真火呀。老二都比他小九歲,現在這些小傢伙都指責他。他修身養性好在到了一定火候,他化解怒火,寫信給他們,春風化雨,勸慰解釋交流溝通,把家庭公案很好地解決了。處理措施雖然很好,但是奇怪的是兩個弟弟比這個大哥為什麼不順勁地叫板?為什麼呢?與他的教育有關。他個人認為弟弟的教育是他的義不容辭的責任。父親在,他都要擔當。他在寫給父親的信中說:「至於兄弟之際,吾亦惟愛之以德,姑息之愛,使兄弟惰肢體,長驕氣,將來喪德虧行,是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中國人一個傳統觀念正是長兄為父,教育的原則與父親不同,不溺愛,不能姑息,如果這樣是我的不孝,我得嚴格教育。年齡比弟弟大許多,非常嚴格,晚年回憶都覺得自己不好,可能態度有問題。但是,這反過來也可以看出他用心地教育。曾國藩的家訓中重要的觀念是「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兄弟和睦,其力斷金,沒有不興的。基於這個認識,教育弟弟就非常用心。可是弟弟卻未必領情。他後來自己說,「大凡做官之人,往往厚於妻子,而薄於兄弟……自問此心,覺無愧於兄弟。」這樣費心思地培養是要幫助他們成就事業,但是他棄弟弟不用,出山時,弟弟看到機會來了,要跟著打天下,但是他一個都不帶。幾個弟弟不高興。父親也勸他去,曾國藩想了想,就帶了最小的曾國葆。小他十七歲,也不是用得怎麼樣,湘潭戰役,在他人生史上是灰暗的一筆,他親自指揮,敗得想自殺,跳進江里,他痛下決心整軍。跑掉的士兵不準再回來。別營都是兵不要,弟弟的那個營,弟弟也率先潰散,也要他回家去。不走,得走,軍令如山。他就是把他趕回家了。後來,許多湖南籍人都被他任用,就是幾個弟弟不用。一直到後來他坐困江西,愁到幾個月不寫家書。幾個弟弟也不管他。後來,幾個弟弟曾國華曾國荃求到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在他們支持下,趕到江西救他,看到弟弟們來,曾國藩流下眼淚,真是極時,這時開始用,也是分在大將手下做副將。這麼培養弟弟,希望他們成就功業,為什麼不重用呀?不用吧,後來用到極端,又讓事實說話人難以理解,提拔到最核心的位置。像九曾國荃所部二萬人,成了他手下重要力量。孤軍奮進,打到雨花台下,他緊張,各部隊在各個戰場,只這一部打到南京城下,城中兵力雄厚,他不敢上前線,怕弟弟死得更慘。啃足三年,才打下南京,曾國荃一部在這兒打,別的都不來,像李鴻章,朝廷命令去打,他就是不去。他為什麼不來?但是有一個重要原因,老師不願意他來。曾國藩也一個勁地寫信給弟弟,不行就讓李鴻章來幫他。曾國荃不要,現在看到的家書中,看到的都是曾國藩苦口婆心地勸他弟弟不要貪功。要知道家書也是他親自刪定的,不能體現他的私心。有些人考證,就有表明真實心跡的信,要拿頭功,就支持你,不讓李鴻章來,你不說話,不下這個令。這麼熬著,打下了南京。雙雙封爵。這看出他多護著弟弟。但一事讓弟弟死活想通,裁軍就讓他弟弟走,回家去。弟弟想不通,做工作。與當年不一樣了,總算勸通了,弟弟回家了。(雖然曾國藩說自己「無愧於兄弟」,但是他對弟弟們的態度實在是讓人不解:先是棄弟不用,不給弟弟們成就事業的機會;後來是刻意重用自己的弟弟們。最後等到曾氏兄弟雙雙封爵功成名就之後,竟然又讓弟弟曾國荃自棄兵權。那麼曾國藩究竟為什麼這麼做呢?在他這種看似反覆無常的態度之下,又蘊含了什麼用人的智慧呢?)看這些教育歷程,奇怪,教育用心,卻不給弟弟平台,一旦用起來就讓人看到私心,功成名就時就讓他回家。得說到,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句話,是一句俗話,也是經典的概念。這從人力資源學上,有三層內涵:一是任人唯親,二是任人避親,三是舉賢不避賢。培養弟弟,先忌諱任人唯親,容易想起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為利益,古代知識分子忌諱這個。家國天下是一種信仰。修身在第一位,他非常忌諱任人唯親。他的觀點是任人避親。雖然教育弟弟花心思,但是常說,憑自己努力成就自己的功業。不給你提供官場的方便。他是鄉試主考官,弟弟卻一個都沒考上。他出山不帶弟弟正是任人避親。用的都是老鄉。親誼鄉誼年誼,親戚老鄉同學,三層關係,中國人最看重,老鄉不也是拉幫結派嗎?不矛盾,親誼使用幾個弟弟時,容易讓人看出是求個人利益。用鄉誼不用親誼。(那麼,後來為什麼讓他們帶兵呢?翻開《曾國藩家書》和《曾國藩日記》,我們會發現此時的曾國藩確實是為了成大事所以一直堅持任人避親。但是後來曾國藩突然180度大轉變,一改以前棄弟不用的態度,迅速地讓自己的幾個弟弟手握重兵,成為核心人物。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曾國藩發生了如此巨大的改變呢?在曾國藩留下的千餘封家書中,我們是否能找到真實的原因呢?)辦團練中受到的磨難與坎坷有關,改變了他的認識。辦得不容易。開始在長沙城裡,結果上下全得罪光了。個個都給他小鞋。甚至譁變,弄得他灰頭土臉。打下武昌,有面子,江西卻處處掣肘,沒錢什麼都幹不成。尤其打仗時,他四處求告,沒實權,非常艱難。後來,父親死了,他給鹹豐寫奏章,要江西巡撫,要實權,兩人鬥氣,他在家急,罵弟弟。被天下指責為不忠不孝。左宗棠罵得最狠。他內心苦悶。磨難,帶來了心理傷害。等鹹豐八年,重新出山,他認識全變了,給弟弟寫信:「由天主者,無可如何,只得聽之。由人主者,盡得一分算一分,撐得一日算一日。吾兄弟斷不可,不洗心滌慮,以力挽家運。」現在覺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兄弟一定要團結,重振家業。這時,認識到家才是人生事業的大後方。在前邊的坎坷里憑著什麼來支撐事業的呢?要像一家人一樣,維繫的要有情感維繫。這對於度過難關最重要。最重要的當然是親情,認識到這一點,從此再不拒絕弟弟帶兵。尤其是弟弟來救援時,感動得不得了。三弟一次跟著李續賓冒進,死在戰場,他打擊極大,反思,從此對老四老五重用,不再跟別人,現在官居要職。所以曾國藩為什麼對家訓如此花心思,對家族力量的整合非常看重。
第十四集、自立立人自達達人
在曾國藩的家訓中,一直特彆強調識人用人。而曾國藩本人一生愛才,特別喜歡發現人才,也特別愛培養人才。尤其是對自己的得意弟子李鴻章,曾國藩更是費盡心血,不遺餘力地培養支持,甚至後來直接讓他接替了自己直隸總督的位置。於是後人就用「自立立人、自達達人」來形容他對李鴻章的培養,那麼這八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歷史上真實的曾國藩到底是怎麼培養磨礪李鴻章的?為什麼曾國藩在家訓中花費了大量的筆墨來講述識人用人呢?在曾國藩的人才觀中,又有哪些智慧是我們可以借鑑的呢?
在歷代家訓中,曾國藩家訓最突出,因為他花的心血最多,無人可比。這是由個人的認識導致的。在曾國藩看來,一個人輝煌不算輝煌,家庭的輝煌才算。而且這樣才可以持續發展。識人上也是這樣,辦事業時用人,「辦大事以多選替手為第一要義」,只靠一個人,不是有價值的事業,得有人才梯隊。他的眼光遠。所以不遺餘力地培養人才。像他的後代上,大兒子曾紀澤是他的驕傲,社會上,最午間的學生是李鴻章。這個培育過程被人稱道,用八個字概括就是;自立立人,自達達人。曾國藩有許多學生,最認可的就是李鴻章,以年家子身份投其門下。李鴻章與曾國藩間有多次分合。甚至三進三出。第一次,李鴻章考科舉未中,氣勢豪邁時遇冰冷現實,垂頭喪氣,經父親介紹拜到曾國藩門下,成了曾的學生。曾國藩器重他有才,當時曾國藩正編《經史百家雜鈔》,認定他才堪大用。但李鴻章關鍵時刻反出師門。曾國藩要去湖南辦團練,但李鴻章沒跟去,有野心,想自己辦,在安徽呂賢甚支持下,自己打江山。但是天下誰辦團練辦得最好?誰辦得過曾國藩?李鴻章就辦得不得法,越辦越差。曾國藩卻辦得紅火。現在知道自己艱難了,李鴻章就寫信給老師,曾國藩哈哈一笑,歡迎他回來。李鴻章成了曾府幕僚,這就是二進。這次回來時,李鴻章就低調了,但他確實有才,曾老師日益欣賞他,二人關係密切。第二次叛出師門,就出現了。曾國藩的祁門老營在安徽,地勢獨特,丟了徽州,祁門就成了瓮中之鱉。曾國藩為此要處罰李元度,二李間本來沒多大交情,後來李鴻章也沒有幫過李元度,但此時李鴻章卻勸他不要處分李元度。曾國藩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必須處罰。李鴻章說:「果必奏劾,門生不敢擬稿。」公文本由李元度起草,此時是李鴻章負責。拒絕寫這個文章,這種叫板,曾國藩萬萬沒有想到。但胸有城府的藩國藩淡然地說:「我自屬稿」,並沒指責李鴻章。但李鴻章竟然說:「若此,則門生亦將告辭。」這成了擠兌了,一說,曾國藩冷冷看了看他,指著門外,「聽君自便」。李鴻章早有準備,拎著背包就走了。這是二出。
如果說上一次李鴻章反出師門,是為了自立門戶,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那李鴻章這次又是因為什麼呢?為什麼與曾國藩一言不和,他就斷然離開呢?而曾國藩一直都很看重李鴻章,視他為自己最得意的門生,但是當李鴻章又要走時,曾國藩又為什麼竟然一點都不挽留他呢?
歐陽兆熊記道,當時曾國藩只說了一句,此君難與共患難耳。這是當時形勢決定的。徽州一丟,祁門就危險了。祁門是絕地,此前,李鴻章勸過他不要在祁門,祁門是絕地,但是曾國藩沒聽。這下丟了,成了絕地了。當地老營許多人人人自危。許多人準備開溜,李鴻章也看出不好了,他的開溜會給曾國藩的名聲搞臭。所以他本不應該開溜,可見借李元度一事開溜,是李鴻章想藉此脫離危局,裝仗義,留足了後路。雖然他是真聰明,但是事情真的有了轉機。曾國藩祁門自殺未遂,逃出生天。李鴻章度過了危機後,又從江西回來了,這是三進。那麼三出是什麼呢?1861年,李秀成破江南,橫掃江浙,兵指上海,當時上海成重要通商口岸。只有綠營把守。但是他們毫無戰鬥力。緊急向安慶求援曾國藩派兵馳援。曾男藩也覺得必救,想讓曾國荃去,但出乎意料的是,曾國荃就是不去,只得思考誰去了,心腹大將才行。居然找李鴻章商量,李鴻章覺得機會來了,毛遂自薦,我去。你沒兵呀?李鴻章說自募淮軍。在當時,這可是反出師門,老師可是對他有意見的,現在幕僚要出幕,他這樣要求,曾國藩不僅答應了,而且大力支持李鴻章只召了一批土匪二千五百多人,曾國藩把自己的親兵兩個營撥給他,組成了十三個營六千五百人兵力,其中四千是原湘軍。李鴻章才建成淮軍雛形。從此,李鴻章開始了自己的出頭。歷史開啟了李鴻章時代。
李鴻章頻頻反出師門,足見他是很精明的一個人。但是面對這樣一個懷有私心,精明得有些過頭的學生,曾國藩不僅不厭惡,反而是青睞有加,甚至大力扶持,一手成就了李鴻章。那麼曾國藩為什麼這樣對待李鴻章呢?這又體現了曾國藩家訓中怎樣的人才觀呢?
曾國藩為什麼這樣大力支持李鴻章呢?這就是家訓中反覆強調的「成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替手第一層意思指助手。這是人才管理的常理。領導不可能事必躬親,得選項對專業人才處理專業問題。領導只考慮整體發展。「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得有一批得力助手。「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所以替手第二層意思指的是事業的接班人。團隊領袖要選對接班人。曾國藩評論過「官宦之家,興旺不過一代;商賈之家,興旺不過三代,有點創業精神;耕讀之家,一般興旺五代;孝友之家,即有孝悌精神的家庭,一般可以興旺八到十代。」(詳細見第六期)一個人的事業不算事業,可持續發展的事業才算是事業。得培養接班人。李鴻章有缺點,精明浮躁少磨鍊,難完美,得看特長,看發展眼光,那麼多手下沒選,選了李鴻章做接班人。
酈波老師認為,曾國藩確實看到了李鴻章的長處,所以才盡心盡力地培養他,而容忍李鴻章屢次反出師門,其實也是對他的考驗與磨礪。那麼曾國藩之所以特別器重李鴻章,難道僅僅是因為想把李鴻章培養成為事業的接班人嗎?為什麼說曾國藩對李鴻章的特殊態度,其實和「自立立人,自達達人」這句話有關呢?
對李鴻章,曾國藩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即人才觀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立立人,自達達人。曾國藩說過,「仁者,即所謂自立立人,自達達人」,這話出自《論語》,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聯合起來看,更全面。想自己通達,就讓別人通達,這是仁者的境界。這太難了。曾國藩不遺餘力地推薦人才,當時他推薦的人才遍布天下,天下督撫半出曾府。甚至像左宗棠這樣的人都是他推薦的。最典型的是有才的李鴻章。曾國藩不計前嫌,把過失看作是磨礪,頻頻寫信給李鴻章,指導他帶兵打仗。後來推薦李鴻章為江西巡撫,成一方大員。曾國藩看出慈禧怕自己做大,上奏裁湘軍,保留淮軍,這是慈禧放心的。正是這樣,導致湘淮平起平坐。而天津教案後,他還推薦李鴻章接替自己的直隸總督位置。這就讓李鴻章超越了自己,開啟了李鴻章時代。這就是扶上馬再送他一程。當然,後來李鴻章以曾國藩的思想為思想,堅持了洋務運動並推行下去,能這樣推行發展,說明曾國藩塑造學生的成功。這就是自立立人,自達達人。可持續發展才有生命力。我們講了,修身齊家,識人用人,兩部分,這並沒有割裂。還得知行合一,面臨實踐,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