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經本二百五十三面,倒數第四行,註解第六段開始。
【若明得諸法本空,便會歸於性,而諸法一如矣,是法平等矣,此為諸法空相之要義,解得此義,便可事事作如是觀,觀照功醇,便可證無生忍,而泯相入體矣。】
這個地方所講的,對於我們平常用功,可以說指出一個重要的修學綱領。由此可知,《金剛經》在後半部所講的義理非常重要。後半部我們可以把它歸結為兩句:第一個就是講「三心不可得」,第二個就是講「諸法空相」。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一切眾生之所以輪迴六道,永無出期,就是對於這個事理迷惑而不能夠明了,造成一切的妄想執著。能執著的是三心,佛在此地告訴我們:能執著的是空的、假的,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執著的是空的。所執著這一切現象,這一切現象都是緣生之法,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換句話說,能執、所執都是空的。這個理我們明白,事也搞清楚,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自自然然就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明心見性,就不再是凡夫,不再有輪迴。這是《金剛經》後半部的精華、要義。所以說明了,明得就是真正明了,真正體會得諸法本空。本來空,現在還是空,決定不是事實。本來空,空義就是真如本性,真性是空寂的,所以一切法的體性就是真如本性,明了空寂就會歸於性;這是從理上說。底下一句是從相上說,知道一切法體性空寂,這一切法平等了,諸法一如,是法平等。
經上說,這個經上給我們解釋如來的意思,「如來者,諸法如義。」成佛,證得究竟的果位,通常都有十個名號,十個名號第一個就是如來。如來的意思就是諸法如義,也就是此地講的諸法一如、諸法平等。可見得我們如果能在一切法裡面,見到它的空相,不必分析之後才曉得是空,不必分析,就在相上知道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知道一切法平等、一如,這個看法就叫見性。禪宗裡面說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怎麼回事,怎麼叫明心,怎麼叫見性?我們讀《金剛經》,讀到這個地方這就能體會到一些,這就是明心見性。這是《金剛經》講到這個地方,把般若 重要的義理都說出來了。
我們怎樣才真正做到明心見性?下面幾句就是教給我們。解得此義,你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都明白了、都理解了,要緊的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都要作如是觀,這是教我們怎麼做。果然都能作如是觀,這就是做明心見性的功夫,這才叫真正的學佛,學作佛。功夫做久了,功夫得力,叫觀照功醇,醇熟了。醇熟了,在佛法裡面就叫照住。觀照,觀照是我們現在開始做,做到功夫得力,照住了。什麼照住?這些妄想分別執著不再現行,也就是說不再起作用。妄想分別執著沒斷,並沒有斷,但是它不起作用,這也就是說你的功夫得力,功夫真正得力了,能夠伏住煩惱。《金剛經》一開端,「云何降伏其心」,這是把你這個心,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這些念頭,把它伏住,降伏住,雖沒有斷,不起作用,這是第一個功夫。這個功夫,我們通常講得定了。禪宗裡面講得定,就是指這樣的功夫。在念佛法門裡面講,叫事一心不亂,也就是指這樣的功夫。這個功夫再要提升,也就是說你這個觀照繼續不斷去用,用到更醇更深的時候,就證無生法忍,這個境界就是《心經》上講的照見,見是見性,見到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
一切法不生很難懂,很不好講。大乘經上我們常常讀,念佛人每天念回向偈,也念「花開見佛悟無生」,什麼叫無生?雖然天天念,不曉得無生是什麼意思,無生是什麼樣的現象,是什麼樣的境界?都不知道。這一次我們《金剛經》講到這個地方,講到一切法不生不滅,我想大家多少都能夠體會一些。雖不能全懂,總少分能夠體會到,一切法確確實實不生。前面講的,世界非世界,微塵非微塵,一不定一,合不定合,這裡頭就顯示出一切法不生的意思。你把這個體會到,你就能夠想到一切法不生。然後再觀察,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觀察我們生活的環境,環境裡面有人事的環境,有物質的環境。先觀察環境,環境裡面觀察到一切法皆如,一切法平等,一切法不生,然後再回過頭來,觀察自己身心。為什麼要這樣觀察?我們觀察外面比較容易,一開端要觀察自己的身、自己的心比較難。看外面,外面看清楚了,回來一觀察自己,自己身心跟外境沒有兩樣,這就很容易理解。這是觀察事實真相,真相就是真如本性。
過去,歐陽竟無居士說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哲學。不是宗教,意思很明顯。佛法何以不是哲學?他解釋得很有道理。哲學裡面有能、有所,無論是一元論、多元論,不能離開能所。佛法裡面沒有能所,佛法裡頭為了說法的方便,也說能所。譬如我們講能現、所現,能現的是真如本性,所現的是依正莊嚴。能變、所變,能變的是念頭,是第六識、第七識,就是分別、執著,能變;所變的是十法界;我們也說能、也說所。可是諸位要曉得,佛經裡面所講的能所,跟哲學裡面講的能所意思不一樣。哲學裡面講的能所,能不是所,所不是能,能所是對立的。佛法裡面講的能所是一樁事情,能跟所是一不是二。因此哲學裡面講的一元、多元,在佛法里統統用不上。一非定一,多非定多,我們要體會到這個意思,這才是事實真相;換句話說,哲學沒有見到事實真相,可以說接近它的邊緣,但是不是事實真相。這是佛法為什麼不是哲學,我們要把它辨別清楚,然後我們才知道怎麼用功法,功夫如何能夠得力。
明了一切法不生,這就是證無生忍,無生是說一切法不生。忍就當作證字來講,忍有承認的意思,有同意的意思。佛說一切法不生,我承認,我同意,這個忍是這個意思。你怎麼承認?怎麼同意?因為你見到了。佛說得沒錯,佛所講的,我們自己親自證得了,這才同意,才承認。這不是講的聖言量,「佛是聖人,佛說的話大概不騙人」,不是這個,那你自己沒有見到。必須自己親自見到,所以才叫做忍。這個時候,泯相入體,相是一切現相,一切現相就是性體,性體就是一切現相,無二無別,這才叫泯相入體。並不是把一切現相消滅,顯示出本體,不是的。我們常講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就是泯相入體的意思,泯相入體的境界。由此可知,這一段是修行用功重要的綱領。
【正報、依報,為眾生所不能須臾離者,尚且虛幻無實。則一切盛衰、苦樂、稱譏、毀譽、種種對待之事相,其更為虛幻非實可知,何足貪戀執著哉。】
「正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我們的心。現在所講的心,都是指能夠思惟、能夠想像的,佛法裡面稱之為識心,就是意識,第六意識、第七識。識心,它的作用就是分別、執著,有這種功能,能夠思惟想像,它的作用非常廣大,可以講虛空法界都能夠緣得到,都能夠想得到,它的作用很大。雖然能夠緣慮到虛空法界,它沒有辦法緣慮到自體,就是真心本性緣不到。它這個功能很大,緣不到自性。因此這個心,佛叫它做妄心。妄心的能力很大,如果在法相宗來講,八識都是它所緣的境界,它緣不到自性。正因為如此,佛告訴我們,一個修行人如果要是用八識心來修行,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我們用思惟想像這個心來修行,可以證阿羅漢果,可以證辟支佛,可以證權教菩薩位,可以成十法界裡面的佛,因為它的能力可以緣十法界。但是諸位要曉得,一真法界它緣不到。一真法界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境界,它緣不到,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大乘經上,世尊常常責備修行人,錯用了心,怎麼用錯?用八識心就是用錯了。用這個心用錯了,用這個心不能成佛,也就是說用這個心不能明心見性。如果要想明心見性,必須把這個心舍掉,不用這個心。不用這個心,用什麼?用真心。我們今天能夠思惟想像的是妄心,妄心要舍掉。
明朝時候,交光法師在《楞嚴經》註解裡面,他那個註解叫《楞嚴經正脈》,最近這些年在台灣有流通,有翻印流通。交光大師也很了不起,他在註解序文裡面寫著,他說他念佛求往生淨土,在生病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他那個時候想起來,《楞嚴經》自古以來有不少人的註解,但是都沒有把經義講清楚、講明白,所以他就向阿彌陀佛請假,他說:「我可不可以暫時不去,我把《楞嚴經》做一部註解以後再往生?」阿彌陀佛也就同意了,佛就走了,他的病就好了。好了以後,就寫這一部註解,叫《楞嚴經正脈》。在《楞嚴經》許許多多註解當中,古德認為這個註解叫新注,就把所有的註解分為新舊兩派。從他這個本子開始,凡是依照他這裡面的,就叫做新注。
新舊差別在哪裡?《楞嚴》的確是一部非常好的經典。過去中國到印度去取經的這些法師,用現代的話說,到印度去留學的這些法師,在印度沒有見到這部經典。印度到中國來的許多高僧大德,到中國來傳法的,也沒有把這個經帶到中國來。到以後我們才了解,原來印度人吝法,認為這是佛法最重要的珍寶,不傳外國。所以外國留學生到那裡去,這部經見不到,他不讓你看到。法師到中國來,這個經是禁止,決定不能出口。印度今天人愚痴,得這個果報,吝法的果報。
而這部經典,中國人怎麼知道的呢?是天台大師,就是智者大師,隋朝之人,他是天台宗第三代的祖師。而實際上天台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宗派,是在他手上完成的。他依據《法華經》,發明一個修行的方法,就是從《法華經》的理論上,他發明一個修行的方法「止觀」,止觀是天台大師發明的,三止三觀。三止三觀裡面,在實際上用功的時候,有一心三觀、次第三觀。這是天台宗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指導原則。當時印度有一些高僧到中國來弘法的,到天台山拜訪智者大師,看到智者大師指導大眾修行這個綱領原則,他們非常讚嘆,非常佩服!就說出來,大師這個三止三觀跟《楞嚴經》上所講的非常接近。我們才曉得,印度還有這部經典,但是沒人見過。
而智者大師也非常難得,那個時候從中國到印度相當不容易,他在天台山,現在浙江天台,築了一個拜經台,他每天都到那個地方向印度這個方向禮拜,求這部經能到中國來。他的精神、毅力,值得我們後人佩服。他拜了十八年,一直到他圓寂,拜了十八年,求這個經到中國。這部經果然在唐朝中宗的時候傳到中國來。是武則天執政的那個時代,印度有一位法師般剌蜜帝把這個經傳到中國來。他傳到中國來,這是犯法的,這是違禁品不可以出國的,用偷渡的方法。第一次偷渡,在海關被查出來,畢竟他是出家人,也沒有受什麼樣的處分,就算了。第二次他再偷渡,他就想到了,偷渡很困難,他把這個經用很小的字寫出來,這個相當不容易。寫出來之後,把自己膀臂割破,經藏在裡面,再縫起來,讓它長好,這樣偷渡出來,海關沒有辦法,檢查不到。到中國來,再把膀臂剖開,經再取出來,用這個方法。經送到中國來之後,法師跟一般凡人不一樣,趕緊回國。回國,告訴國家這個經我已經偷到,送到中國了,用什樣處罰,承當,願意承當懲罰。不像一般人到中國,就不再回去了,那沒事情了。他還要回去接受國家法律制裁,這是佛弟子。所以這個經是這樣傳到中國來的。
因此古人註解《楞嚴經》,就用天台大師三止三觀這個理念來解釋這個經,這叫舊派。交光大師認為這個解釋不恰當,雖然它很接近,不是《楞嚴經》的意思。道理在哪裡?天台的三止三觀是用意識心,就是用第六意識、第七識,用的還是我們思惟想像這個心。可是《楞嚴經》裡面講的不是用這個心,《楞嚴》用的是真心。所以它跟古注最大不同的一個理念,他提倡的是「舍識用根」,不用心意識,用什麼?用六根根性,六根的根性是真心,這是跟古來的註解不同的地方。
眼見性,我們用見性見色,而不是用眼識去分別色相。用意識見色,它在色相里分別執著。分別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起作用,執著是第七識起作用,你用的是識心、妄心。如果用真心,真心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分別、不執著。我們眼睛看這個花,不分別、不執著,是不是也看清楚,也看明白了?不能說我不分別、不執著,我就看不清楚,沒這個道理!離分別,就是離第六識;離執著,就是離第七識。見色聞聲,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就是不用第八識。所以他教人舍識用根,平常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用六根的根性,你見用見性見,聽用聞性聽,不要用心意識。《楞嚴經》新派註疏這個理念跟過去不一樣,這的確是《楞嚴經》佛所講的意思。
離心意識就見性,這《金剛經》上講的,心意識那就是四相,離心意識就離四相、就離四見,這樣才能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因此我們明了,離心意識不僅僅是禪宗的事。禪宗參禪,怎麼參?離心意識參。假如不離心意識,你那個禪是世間禪定,不管用。功夫再高,一般人只看到表面功夫,什麼叫表面功夫?這一盤腿,一入定,能夠七天不出定,一個月不出定,三個月不出定,出定的時候精神飽滿。凡夫看的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不希奇,世間禪定也做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一直到四空定,四禪八定這是世間禪定。世間禪定用什麼修的?沒有離開心意識,他用這個修的。出世間禪定,大菩薩們所修的,他不用心意識,離心意識。中國禪宗,標榜的是離心意識參;也就是說,用功夫的時候,決定不用八識五十一心所,他不用這個,這個高明。宗門如此,教下也不例外。《楞嚴經》教給我們,研究教也要離心意識,舍識用根就是離心意識。舍識就是舍心意識,心是阿賴耶識,意是末那識,識就是第六識;他不用阿賴耶,不用末那,不用第六識,不用這個。
我們在此地說說而已,實在講我們不會用,我們起心動念還都落在心意識裡頭。他們有這個能力離心意識。《楞嚴經》是教,教下也要離心意識;離心意識,在教下就能夠大開圓解。教下的大開圓解,跟宗門的明心見性是同一個境界,說的名詞、名稱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可見得諸法一如。並不是說禪宗比教下高,他高在哪裡?平等。是法平等,沒有高下。我們淨土宗這個名詞又不一樣,淨土宗叫理一心不亂。所以理一心不亂就是大開圓解,就是明心見性,用的名稱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為什麼名稱不一樣?因為方法不一樣,它的方向相同、目的相同,可是用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我們淨宗用持名念佛的方法。這個功夫也是三等,宗門觀照、照住、照見,這是三個層次;我們念佛裡面也是三個層次: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名稱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
這是說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怎樣用功夫,怎樣能夠契入佛與大菩薩的境界。我們說境界,也許有許多人還不能有很清楚的認識,我們再換一個名詞來說,那大家就清楚了。如何能夠進入佛菩薩的生活狀況,這大家好懂;換句話說,怎樣去過佛菩薩的生活。佛家講修行證果,就是說這個事情。我們把我們凡夫日常這個苦難、辛苦的生活,如何把它轉變成佛菩薩快樂的生活,這就是佛教給我們的,佛希望我們能夠達到的。
正報、依報,我們的身心跟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環境是依報,這是每一個眾生沒有辦法離開的,不可須臾離者,剎那也不能離開。不能離開的道理,前面說過了。雖不能離開,它剎那剎那在變。我們曉得它會變,怎樣把六道輪迴的生活變成諸佛與大菩薩的生活,能變就行了,這就是《金剛經》上教給我們「而生其心」,要會變。依正都是虛妄的,因為是虛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無所住就是決定不要去執著它;換句話說,你可以享受,你不能夠執著。執著錯了,決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心是空寂的。如果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我們今天講你有牽掛,你有憂慮,你的心就錯了。無有牽掛、無有憂慮的是真心,本來無一物是真心。心裏面有了一點點東西,這個心就變成妄心,就變成阿賴耶識,真心就變成妄心,真如就變成八識。所以不能有一點點東西存在,心要清淨。這是說明事實的真相,身心萬物都是虛幻無實。
從這些虛幻不實的現象裡面,產生了不少的副作用,像底下舉的幾個例子,盛衰。實在講底下這些例子,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果報。依報正報是果,附帶的盛衰、苦樂,那叫報。諸位要曉得,果跟報不一樣。譬如我們現在都得人身,都住在美國現在這個環境裡面,這是果。過去生中,我們修行五戒十善這個因,所以得這個果,依正是果。可是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狀況不一樣,有些人富有,有些人清貧。我們舉這個例子,貧富狀況不一樣,這是什麼?這是報。所以果跟報要分開來看,你就搞清楚了。為什麼有苦樂不一樣?也是過去生中造的因不一樣。
這個報,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以財富來說,財富這個報從哪裡來的?也是過去生中種的因不一樣,佛講這個因是布施。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報。他為什麼有這麼多財富?過去生中財布施的多,他這一生就得多財,是這麼一個原因。財富有些人得來很輕鬆,有些人是很辛苦的經營才得到,這個與布施修因有關係。有些人布施很痛快、很歡喜,他得報就很自在,就不費力氣。有些人布施很困難,看到人布施,好像自己不布施不好意思,很勉強的拿出去,布施之後又後悔,他將來得的這個報,財富他能得到,他要很辛苦的去經營,很不容易才得到,因緣果報絲毫不爽。真的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聰明智慧是報,他的業因是法布施。健康長壽是報,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由此可知,這三種布施是因,得三種不同之報。世間人都羨慕,都希望得到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但是他不知道修因,哪裡能得到!佛在經上把這些事理、因果,給我們講得很透徹。
「盛」是興旺,一個人他的事業,或者是家庭,在一生當中達到最興旺的這個階段,這是盛的意思。「衰」是衰敗。如何能把盛保持,這是學問。為什麼有盛衰?因為修因不一樣。我們以財布施舉這個例子來說,一時高與很認真在那裡做布施,做一段時期興趣就沒有了,熱度就沒有,就降溫了,將來在果報裡面,盛之後他就衰了。只要看到果報,你就曉得必有前因。什麼人能夠把這個熱心永遠保持,可以說古今歷史上,我們一個例子都沒有看到。只可以說,他這個興趣,他做這個事情,熱心的程度,熱心的時間長短,不可能永遠保持同一個狀況。因此在果報裡面,顯示出來的就不一樣,盛衰就非常的明顯。因此,世出世間的聖賢人,他們知道,他們明了,所以教導一切眾生,在你興旺的時候,我們一般世間人講,在你走運的時候,走好運的時候,你要懂得惜福,要懂得修福,你的福報能夠延續下去。如果你要是不懂,只是貪圖享受,貢高我慢,福報修積很難,很長的時間,不是短時間。
世間我們看到做大官的,一般講做部長以上的,發大財的這些大企業家,都是好多生的修積,在一般經典上看,至少是十世。十世的修積,才能得這樣的果報,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可是他享受真的很快,如果不懂得惜福積德的話,幾年就享光了。你說做大官,一任就可以享光。實在講這樁事情並不難懂,我們用平常儲蓄這個例子想一想,你就明白了。我們在銀行存錢儲蓄,儲蓄十萬、百萬要很長的時間,要好多年才能儲蓄一筆錢。拿出來之後,如果花天酒地,兩、三天就花光,假如去賭博那個賭場上,可能幾分鐘就光了。你才曉得修積不容易,那個享受很快就享完。實實在在,事實真相是這個樣子,所以佛教導我們要惜福。釋迦牟尼佛那是無量劫的修福,他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給我們看的,佛修福、惜福、積福。我們明白了,看到了,應當要學習,知道凡事都有因果,離不開因果。修因的時候,我們能夠想像到將來的果報;受果報的時候,一定知道過去的業因。這樣你就不怨天不尤人,縱然處逆境也很快樂,逆來順受,不怨天不尤人。在逆境裡面能夠忍辱,依舊能夠修福,能夠把惡的運轉成好的運,這也就是而生其心的意思。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下面說,苦樂,生活環境當中,受苦、享樂的。稱譏,稱是得到社會大眾的表揚、讚嘆,這是稱讚的意思;譏是諷刺、譏笑。底下說,毀謗,譽是榮譽。這個地方八個字,就是佛經裡面常講的,八風吹不動,八風就是這八個字。順逆境界裡面,你真的不動心了,這就叫八風吹不動,這個人修行功夫就得力了。順境不生歡喜心,逆境裡面沒有瞋恚心,不怨天不尤人。心在這個境界裡面永遠保持平靜,這就叫八風吹不動。八風吹不動,在佛法裡面是功夫剛剛得力,沒有什麼驕傲的,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剛剛得力,功夫得力。在修學其他法門裡面,剛才講了,只是剛剛得力,談不上成就。沒有得定,這個不是定功,這是剛剛起了一點作用,伏煩惱,能夠把煩惱伏住。可是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說,這個功夫就能往生,這個功夫在佛門裡面講,叫功夫成片。你們常常聽到功夫成片,什麼叫成片?在一切環境裡面,這裡講的八種境界裡面,他心是平等的,不會受境界的影響,他就成一片了,決定往生,生凡聖同居土,所以在淨土宗就管用。在其他法門裡頭還不管用,那他這個功夫太薄弱。所以淨宗一切諸佛如來讚嘆,道理就在此地。只要這麼小小一點功夫就行,它就起作用。
「種種對待之事相」,前面舉了八個例子,像這樣全都是相對的境界。我們曉得,這些境界豈不是更虛妄!身心世界都是虛妄的,日常瑣碎事情這是小事情,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更是虛妄,何必認真,何必去計較!沒有認真計較的必要,也沒有把它放在心上的必要。底下說「何足貪戀執著」,你把貪戀執著放下、捨棄,你的心清淨了,心平等了,那是功夫真正的成就。底下一段,更進一步說:
【其他一異、凡聖、生滅、垢淨、人我、彼此等相,莫不如是。】
這是從前面,在日常生活當中,身心世界,以及日常生活當中所遇到的這些狀況,推展到整個佛法。佛在大乘經上講的「一異」,一異是大乘經的總持法門,是大乘經的總綱領,世出世間一切法不一不異。《金剛經》上許多句子說「則非是名」,說則非就是不異的意思,說是名就是不一的意思。是名是從假相上講,假相森羅萬象不一樣;則非是從體性上說的,體性是什麼?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沒有兩樣。凡是佛所說的,總是把則非是名合起來講,讓你體會到事實真相「不一不異」,這是大乘法的總綱領。
「聖凡」,什麼是聖,什麼是凡?聖凡的界限在哪裡?沒有,哪有界限!心裡頭一個妄念沒有,就叫聖;心裏面起了妄念,就叫凡。哪有界限?沒有界限的。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你有了妄想分別執著,這叫做凡;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這就叫聖。可見得聖凡也是假設的一個名詞,實際上沒有這回事情。「生滅」,這個地方講得很多,大家能夠體會到一些。「垢淨」,這在佛經上也常講,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我們娑婆世界是穢土。其實穢淨也是假名,哪裡來的淨穢?心清淨的時候,叫淨;起了妄想分別執著,就叫穢。而清淨心中,本來沒有妄想執著,所以那個想叫妄想,妄,不是真的。在名字上,就已經把這個事情說得清楚,說得明白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那沒有辦法了。你要是執著這個名詞,你不懂名詞的真實義,你執著它,就錯會意思了。明明給你說,這個想是妄想,這不就沒事了!「人我、彼此等相」,《金剛經》上前面講的四相、四見。「莫不如是」,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要套釋迦牟尼佛在本經上那個說法的方式,都是則非是名。我們用《金剛經》的語法,隨便拈一句,「凡聖者,即非凡聖,是名凡聖。」套《金剛經》的句子,你全都清楚了。「人我者,即非人我,是名人我。」你把這個句子一套,甚至於整個在生活上所遇到的一切事,你用《金剛經》這三句話一念,你心裡就很清楚,就很明白了。
【果能如是一眼覷定本不生之心源上,觀照入去,便是所謂直指向上。】
我們先看這一句。這是禪宗裡面常常運用的方法,所謂是直指向上,直捷了當。直指向上這句話,我們聽得很多,我們在《禪宗語錄》上看得很多,可是意思不懂。怎麼樣才叫直指?怎麼是向上?於是聽到這句話,看到這四個字,都在打妄想。這裡給我們說明了,一眼看破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生就是真心本性。如果這個理要是不明白,事實真相不能相當透徹的理解,這個功夫你用不上。這個功夫就是觀照的功夫,一定要很清楚、很透徹。我們在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起心動念就想到佛跟我們講的,一切萬事萬物的道理、真相,念念之中,事事物物都能跟這個道理相應,這叫做觀照,這就是宗門裡面講的直指向上,說的是這一回事情。能用這個功夫,這是上乘的功夫。禪宗裡面講上上根人,這就是上上根人。他所得的受用,底下講:
【則胸襟當下開豁,煩惱當下消除,顛倒夢想當下遠離。】
這是立刻得到的效果。無始劫的煩惱習氣,當下就沒有了。怎麼沒有?曉得一切皆空,了不可得,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再想想那個放不下的,放不下是空的,放不下是不可得的,放不下的根本是妄想,根本沒這回事情,你不就放下了嗎?沒事了。哪裡還會有那個小心量!這個時候心量多大?盡虛空遍法界。佛在經上常講的,佛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只要用這個功夫,這個功夫稍稍得力,這個境界就現前,你的心量就大了,沒有一樣不能包容。什麼過不去的事,什麼過不去的人,全是一場空,夢幻泡影!還會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嗎?你心量就拓開了,心量開了,這個人很舒服、很自在。小心量的人可憐,小小的事情斤斤計較,堅固執著,那個好可憐,生活得很苦、很可憐。他為什麼這麼苦?心量太小,太窄小了。佛在經上常講「可憐憫者」,真的可憐憫。他活得這麼苦,誰給他的?自作自受,作繭自縛,沒有人給他,他還怪這個人,怪那個人。其實誰給他?沒有一個人給他。過失都在自己觀念錯誤了,思想上錯誤,見解上錯誤,都錯在這個地方。所以會用功的人快樂,佛法真的能教我們離苦得樂、破迷開悟,煩惱當下消除。「顛倒夢想」就是所有一切的幻想、妄想,統統遠離了,也統統放下了。
【如此用功,方是直下承當。】
佛門裡面也聽得很多,常常說直下承當,我們自己有的時候也說「我要直下承當!」你承當了什麼?你承當的還是妄想分別執著,不是佛的意思。在這個地方,我們把佛的意思多少透露了一點,希望你能夠直下承當;能用這個方法去生活,能用這個方法去工作,去待人接物。「可稱善用功人」,善用功是會用功、會修行、會學,這樣才會。
諸位如果把這一段經文,能稍稍明白了幾分。好在現在我們每一次講席都有錄音帶、錄影帶,回去總要多聽幾遍,這是我們現在人的福報比從前人大。從前人聽經,只能聽一遍,法師不可能跟你講第二遍,不可能的。一遍聽了就能記住,就能得受用,那不容易。所以真的要利根上智之人才能得佛法受用,中下根人太困難了。現在利用科學的技術,下下根人得上上根的利益,真可以做到。古人常講:「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家一遍就會,我十遍才行,我十遍就趕上他一遍。人一遍能之,我要一百遍才能,我能有機會聽一百遍,我也趕上他了。現在我們利用錄音帶,可以聽個一百遍、兩百遍、三百遍,不但趕上他,超過他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今天的下下根人,能夠超過古時候上上根人,現在有這個科學技術,有這個方法,問題就是你肯不肯用功?你肯不肯把這部經從頭到尾聽一百遍,聽兩百遍?果然肯用功,一門深入,當然超過從前上上根人。直指向上這種方式,從前上上根人能用得上,能夠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今天不是上上根人,我們聽一遍用不上,聽十遍還用不上,聽個一百遍、二百遍、三百遍,就用上了。不必去故意用,自自然然就用上了。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自然就是這個樣子;換句話說,自自然然看一切現相都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看一切現相皆是剎那相續相。所以你心裡頭乾淨,絲毫不沾染,為什麼?理跟事透徹,太清楚、太明白了,決定沒有疑惑了。這是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我們要會用。不會用它,我們還是下下根人,沒有辦法把我們從下下根變成上上根,還超過上上根,利用科學的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做得到。再看底下這一段,這一段引用《圓覺經》上一段經文,可以用它註解《金剛經》上這一段。
【《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此段經文正是此經註腳。此為一超直入圓頓要門。一切法門,無方便於此者也。】
《圓覺經》在大乘經典裡面,也是很重要的一部經典。它的內容、宗旨、義趣,可以說跟《楞嚴經》非常接近,但是分量比《楞嚴經》少了很多,也就是文字上少很多。《圓覺經》只有兩卷,《楞嚴》有十卷,換句話說,《圓覺經》的文字大概只有《楞嚴經》的七分之一的樣子,所以就少了好多。可是內容是同樣的豐富,可以說跟《楞嚴》無二無別。古大德學佛跟現代人不一樣,古人老實忠厚,選擇經論法門非常小心謹慎,不肯浪費時間精力。唐朝初年,華嚴宗第五代的祖師,也就是清涼大師的學生,清涼是第四代,五代是宗密。宗密大師在那個時候選擇法門,自己不曉得應當選擇哪一個法門好,於是他就求三寶加持。古人常有的,有用拈鬮的方法,古來祖師不少用這個方法。他用的方法,在藏經樓裡面抽取經本,連續抽三次他都抽到《圓覺經》。於是知道《圓覺經》跟自己有緣,他學的是《華嚴》,專攻《圓覺》,專弘《圓覺》。他的《圓覺經》註解,一直到今天都是第一權威,一千多年的人給《圓覺經》做的註解都不能超過他。他給《圓覺經》做了三個註解,《圓覺經大疏》,《圓覺經略疏》,都是他一個人做的。這是在《大藏經》經疏部分裡面,諸位都能看到,他的著作很完整的保存下來。
這是說明古人都是一門深入。一生時間很有限,不要認為我們一生的時間很長,你要這樣想法,你想錯了。人一生當中,諸位想想,前二十年,懵懵懂懂過去。四十歲以後,體力精神衰了,想用功很困難了。真正用功得力是二十歲到四十歲這個年齡。這一段時間當中,仔細去想一想,也非常短暫。每天睡眠去掉八個小時,去掉三分之一,在日常生活當中,瑣碎的事情至少也要占掉三分之一,剩下來這個時光真的是不多。如果不能充分把握住,這個時間很容易浪費掉,那叫真可惜!古德修行實在講,他有方向、有目標。不像我們今天人,今天人學佛,茫然沒有方向,沒有目標。為什麼學佛?沒事情乾,無聊!這樣來學佛的,他怎麼會有成就?古人學佛,為了生死,為脫離六道輪迴,他有目標,他有方向。所以往往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他就達到他的目標。過去,一般來說,真的是可以稱得上太平盛世,而我們今天處的這個環境是世界大亂。亂世,那個光陰特別寶貴,一個動亂,你再想用功,機會沒有了。所以我們能夠有一天的安定,這一天的光陰就比什麼都寶貴。如果不把時間精力用在正法上,你說那多可惜!古人明了,古人珍惜,古人善用功,這是我們要明白的,要學習的。
《圓覺經》上這幾句話說得好,「知幻即離」。什麼時候離?知的時候就離了。不是知了以後再離,沒有那回事情,沒有先後的。這是大乘法裡面所說的菩薩三慧,跟小乘法裡面講的三學不一樣。「三學」戒定慧,有次第;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有次第。菩薩三慧沒有次第,三慧是聞思修,諸位要曉得,聞思修是一而三、三而一,沒有次第。如果有次第,怎麼能比聲聞、緣覺高明?他高明在哪裡?高明在聞思修是一次完成的。聞思修這三個字,都是表法的意思。「聞」的意思是接觸,不是說我們耳朵聽那叫聞,不是的,接觸,眼見也叫聞,耳聽、鼻嗅、舌嘗,接觸用這個字做代表,接觸叫聞。思是什麼?「思」是表明了。我們通常對一樁事情要搞清楚,要想一想,思惟思惟,才能夠明了,所以思代表明了的意思,不是叫你真的去想;你真的去想,那叫胡思亂想,那你怎麼會明了!這一接觸,用聞表接觸;接觸就明了,明了用一個思做代表;明了當然就不迷惑,不迷,用「修」做代表。修是什麼?把錯誤修正,什麼錯誤?迷惑是錯誤。所以諸位要曉得,菩薩三慧是一。這一樁事情,從這三個角度來解釋,你才搞清楚,所以它是一而三,三而一,這個高明。
從這個地方看,這是菩薩三慧。菩薩的三慧,那個慧就是戒定慧的慧。你要沒有高度的智慧,你不可能一接觸就明了,你不可能。你如果真正得到金剛般若 ,菩薩三慧你就有了。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一接觸就曉得,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想想,你這個見解,你這個看法,菩薩聞思修三慧具足。你知道一切萬法都是剎那業因果報的相續現象,絕非事實,這是智慧的觀照,這是事實真相。所以接觸叫聞慧,明了是思慧,不迷是修慧。你的生活是生活在三慧之中,你過的是菩薩生活,如來的生活,你不是凡夫。《圓覺經》上這幾句話,就是這個境界。
「知幻即離」,這一個知字,三慧裡面聞思在這裡面,即離是修慧,你這一接觸,你是正知正見。正知正見,是無知無見,你們想想這個話的意思,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裏面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妄想,沒有執著,這就叫正知正見。假如你認為,「你們的看法錯了,我這個才是正知正見」,你又迷惑了,又糊塗了,又墮無明了。《楞嚴經》富樓那尊者問釋迦牟尼佛:這一切凡夫無明從哪裡來的?佛就跟他講:「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無明的根本什麼?自己認為我的見解正確,我的看法正確,這就是無明,起了無明。諸位要曉得,正知正見裡面,是無知無見。般若 無知,般若 是最究竟圓滿的智慧,般若 是無知,有知就錯了。《心經》到最後的結論,那是釋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講般若 的總結論,最後是五個字「無智亦無得」。這五個字很難懂很難懂!我們今天《金剛經》講到這個地方,無智亦無得的意思我們能夠領略少分,要不講到這個地方,這五個字可以說根本就不懂。《金剛經》講三心不可得、萬法因緣生,這就是無智亦無得的說明,無智亦無得的註解。這個地方,《圓覺經》上這幾句話,真的就是宗門的直指向上,直捷了當,不作方便。不作方便就是說明直捷了當。知幻就離了,什麼是幻?身心世界、一切萬法,《金剛經》上講的,夢幻泡影。離是什麼?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離了,那個心馬上就清淨了。其他大乘法門裡面,還要用種種方便法,教你持戒,教你修定,教你怎樣作觀,種種方便;這個,直捷了當,統統用不上,這就是直指向上,絲毫委曲宛轉都沒有了。
離幻即覺,這個覺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大徹大悟。《金剛經》末後這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還在後面,到後面我們再詳細的說明。這個經古人就說,江味農居士講義裡面就說了好幾次,《金剛經》難講。難講的,是在它最精要的意思都在後面,講前半部時不能不委曲宛轉,如果把後面的意思在前面都說完了,到後頭就沒得講,這是它難的地方。可是全經自始至終,不但義理是一貫的,而且是前後互相照應的。經義是圓滿的、是完整的,這是自古以來講《金剛經》的人都有這個感觸,不好講。你在此地把後頭意思拿來講,叫犯下,你到下面怎麼辦?怎麼講法?可是後頭意思要不稍稍提一點,這裡講不清楚、講不明白。就是又要引用,又不能完全引用,這是講者的難處。
「離幻即覺」,這個覺跟《無量壽經》經題「清淨平等覺」那個覺是一個意思。宗門裡面說,大徹大悟,這個覺就是大徹大悟。「亦無漸次」,一悟就一切悟,沒有次第。這個次第常說,積小悟就成大悟,再累積大悟就變成大徹大悟,這是有次第的。這個地方給你說,沒有次第。沒有次第,剛才講了,上上根人,沒有次第。中下根人有次第,確確實實,你要常常聽經,常常讀經,每天都有一點悟處,積小悟變成大悟,要累積多少年才大徹大悟,那就是有漸次的。上上根人,這是直指向上,直下承當,沒有次第的。剛才說了,它的前提是理論事實真相徹底明了,而且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念念都能夠相應,都能夠對照得上,這樣才行。不是徹底明了、徹底通達,做不到。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一切菩薩是指當時的,世尊講經說法當時的一切菩薩們,末世眾生就是把我們包括在裡面。我們是不是這經上講末世眾生之一?那就得看你自己。我剛才說了,在錄音機沒有發明之前,那個末世眾生我們未必有分。你聽一遍就聽懂,就記住,就能在生活上用上,這個末世眾生你就有分。我們想一想,沒分,我們聽是聽了,好像是懂了,走出講堂又迷惑了,又老樣子,那就不是這個地方末世眾生的一分子。可是從錄音機發明之後,我們就明了,下下根人可以轉變成上上根人。什麼方法?多聽,薰習,用這個方法來彌補我們,把我們的根性向上提升。可是你要記住,一門深入,你才能收到效果。如果你同時聽個十部經,二十部經,你這一生還不是這個眾生裡面一分子,不可能。一部經,無論哪一部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隨便哪一部經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歡的。你選一部,一部,功力、精神、時間都投注在一門上,一門,心是定的,它容易得定,定了就開慧。如果你不定,你的心是散亂的,就困難,縱然這一生能有成就,要拖很久的時間,不是在短時間能成就的。短時間能成就,唯一的方法是一門深入。
念佛,佛在《無量壽經》上講,三輩往生都是一個方式、一個方法,「一向專念」。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這才能成就。最怕的是分心,分心就是夾雜,不可以夾雜。所以古大德當中,有很多一生就是受持一部經。受持的意思,《金剛經》上講得很多。佛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個句子說得很多。受持是要把經裡面所講的理論、方法、教訓,在我們生活當中一樣一樣都做到,那叫受持。做不到,不叫受持。受持,不是每天把經念一遍叫受持,那個不是的,做到就受持。所以這個說法就是,大徹大悟也沒有次第。
我們今天利用科技的方法,可以把我們自己根性提升。不但提升到上上根,一定要痛下決心超過上上根。這個話實在講並不是我們自負,我們在《無量壽經》有例可緣。《無量壽經》上「行超普賢」,這還得了!普賢菩薩是行門裡面至高無上的,我們還要超過他。阿彌陀佛帶頭,帶著我們就是走這個超越的路子。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他要作佛,要超過一切諸佛,他帶著我們超越。我們今天借重科學的技術,真的能夠把自己提升,做到了超越,我們就有分了。
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依照《圓覺經》上講的這個綱領來修行。《圓覺經》上說的這個綱領,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金剛經》說得更簡單、更扼要,因為《金剛經》跟《圓覺經》比起來,文字少得太多了。《金剛經》全部經文只有五千八百多個字,《圓覺經》差不多接近兩萬字。這一段經文,正是此經註腳。
此為一超直入圓頓要門。佛法的修學,貴精、貴一,一就超了,專一就超了。最怕的是夾雜,你搞二門、三門,超越就難,決定是一門。直入圓頓要門,《華嚴》、《法華》、《圓覺》,在祖師判教,這都是圓教的經典。圓是圓滿,無論從理上講、從事上講,性相因果都是圓滿的,沒有絲毫欠缺。頓是頓超,快速,它不是漸次的。要門是最精要、最重要的法門。一切法門,無方便於此者。在一切法門當中,沒有比這個更方便了。這些我們必須要曉得,是真正通達理論,明達宇宙萬有的事實真相,所謂上根利智才能用得上功夫,就是功夫能用得上力。中下根性讀這些經典,聽這些經典,所謂種一點善根而已,用不上力。有沒有一超直入圓頓要門,下下根人也用得上,用功也能得力?有,淨土三經就是的,淨土三經也是一超直入圓頓的大法。下下根人都行,只要你肯老實念,事理不明了不清楚沒關係,一句佛號念熟了,把妄想分別執著能夠壓下去,就能帶業往生。帶的是什麼業?宇宙人生的道理事實真相不懂,就是帶的這個去。不懂也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自然就懂得,自然就明白了,所以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如來讚嘆的法門,道理就在此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