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往生的核心利益 阿鞞跋致


時間:2018/3/5 作者:念佛好念佛妙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這一段所揭示的殊勝利益,正是阿彌陀佛大願的展開、彰顯;也體現著阿彌陀佛令一切眾生究竟圓成佛果的悲智、本懷。西方極樂世界有很多享受,但是我們不是為享受去的。那些勝妙的五塵:七寶為地、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樓閣以及風吹鈴鐸的聲音、音樂的聲音、講經說法的聲音,最終指向的都是要讓我們成佛,不僅僅停留在觀賞價值上。這一段揭示了一個驚心動魄的信息:在極樂國土,九法界眾生,不僅人道的眾生,也包括蜎飛蠕動的眾生、地獄道的眾生等,只要他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遺漏都是阿鞞跋致。

我們有時候看這些經文會無動於衷,因為我們可能對通途修因證果的過程不是太了解。在大乘佛法當中,講阿鞞跋致的獲得:第一,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非常難的。「阿」是不的意思。「鞞跋致」是退轉的意思,這就是不退轉。那麼從大乘圓教來說,十信位都如空中柳絮隨風東西;那如果進進退退的話,他可能動經無量劫又無量劫都不能成就佛果。他首先要得到一個底線——就是不退轉,有不退轉的底線他才能夠穩步的快速的到達涅槃城。所以一個菩薩修行,如果他還在「鞞跋致」這樣的位子上,他要如救頭燃,精進勇猛的修行,一定要獲得阿鞞跋致。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才能得到真正的不退轉。

藏、通、別、圓講不退轉有三種不退。

第一個是「位不退」。就是你進入聖賢的位子,再不會退到凡夫位。這在聲聞教,就是藏通別圓的藏教里,你斷見惑得到初果須陀洹——你只要得到初果斷見惑了,就不會退轉到凡夫;圓教屬於十信位的初信位,相當於初果,不會墮到凡夫位。

第二個是「行不退」。行不退就是你修大乘菩薩行不會退轉——不會退到聲聞自了漢的位子上,一定要得圓教十信位。大乘的十信位中—七信位相當於阿羅漢水平,進一步侵斷塵沙惑,到十信滿心,破一品無明,他就不會墮到二乘位。你看二乘行人舍利弗曾經在六信位的時候,由於有個婆羅門祈他眼睛作藥引的因緣而退轉,覺得眾生太難度,他就在六信位上退退進進六十小劫;塵點劫以前,他在大通智勝如來發菩提心的修行人都退轉了,所以你想得到一個行不退,在這個世間都是非常難的。

第三是「念不退」。念不退的境界就更高了,那是八地以上大菩薩的境界,無作用道,無為用道,每個念頭都跟一切種智相應。

這三種不退,在這個世間要修行動經無量劫。「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它傳達的是什麼信息?比如我們是凡夫,見思惑一品都沒有斷的人,只要信願持名,仰靠彌陀願力帶業往生的話,也都是阿鞞跋致。這是通途教理沒有辦法解釋的,因為你一品煩惱都沒有斷,你應該就是凡夫,你不可能成為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的菩薩,但他確切就是。如果你是凡夫,但是你是阿鞞跋致;但是你說你是聖人,又一品煩惱都沒有斷。所以極樂世界因為帶業往生凡夫生到這裡都是凡聖同居的水平。凡聖同居水平他的身份你就很難標定是凡夫還是聖人,這就叫:一切俱非,一切俱是。你說他聖人,他不是,但又是阿鞞跋致;你說他不是聖人,他又是聖人。所以用我們這個世間的通途教理沒有辦法去詮析他的身份、功能、作用的。那麼這一點是往生的最核心利益,得到三不退之後的阿鞞跋致菩薩,大多數都是一生補處位,那就更殊勝了。一生補處那就是等覺菩薩,轉身就補佛位,相當於彌勒、觀音、勢至、普賢、文殊水平。並且數量之多都是任何人沒辦法算得清楚的,只能用無量無邊阿僧祇說。那為什麼能得到不退轉?除了阿彌陀佛的大願之外,再就是來自於極樂世界道場的殊勝,這也是來自阿彌陀佛的願力。他是在作法藏比丘(菩薩)的時候就要建構十方剎土最殊勝的一個道場,叫「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讓十方眾生快速到達極樂世界,圓成佛果。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