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如何從六度中去了解大乘思想之一正確的學佛觀點之二十四》
作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ShangLongrikGyatsoRinpoche
佛教中雖然有小乘和大乘的分別,這中間各有因緣。大乘佛教的思想源起於佛陀滅度後約七百年,這時候,出了一位極有智慧的菩薩,衪把大乘佛法奇蹟似地在極短的時間內弘揚開來。在阿含時期那個時候,要直接引發大乘佛學的鵠起,是必須要有革命般的勇氣和智慧才有辦法。因為在當時,佛陀涅槃後的數百年間,仍然是阿含和阿毗達摩為主的世界;此外在佛教出現之前,印度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所以有他們一定的傳統固有思想,而這些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地充斥在佛教與印度本土文化思想潮流為主的世界裡,因此極度的保守。其實早就有些大乘學者和修行人早已蠢蠢欲動,然而,雖然有不少人,一直想要改革原始佛教的戒律思想問題,而時有言論衝突或辯經等挑釁的行為,導致於有所謂二次集結所產生,但受限於當時佛教團體的體制下,最後還是被一些保守派的老比丘所否定掉。即便如此,這些人都成為日後步入大乘佛教忠實的基石。所以,龍樹菩薩在因緣和合之下,弘揚了無相、實相部分真正的思想,這無疑奠定了日後九百年發展的基礎,後有繼之而起的無著和世親諸位菩薩的出現,勢如破竹的廣開說明阿賴耶識緣起的思想,並撼動了整個印度宗教界。在過去保守固有的印度教文化中,從來未曾聽聞過用「真空」境界配合「般若」思想,主張用「智慧」去行使「六度」萬行,不會耽著於「我」和「我所」,「空」和「不空」的境界,不會在分別妄念上多有揣測。所以,六度對於當時的印度社會起了巨大的影響力。
所謂六度,就是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禪定度、般若度,所以從這種組合上便可以理解,這個和以自我思想為主的聲聞緣覺眾的修行方針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感動了大群的印度社會,也解放了小乘思想墨守成規的修持方法。所謂布施是指,把自己從佛法上面所得到的法喜與利益,毫無保留的與人分享,並且把自己所擁有的財物,施捨給比自己更有需要的眾生使用,而毫無吝惜。布施當中最難的是為無畏布施,要做到無畏布施必須去除怨親平等、不攀緣、不造作的修行人,才有辦法真正做到三輪體空的真布施精神。就如同當年的傅大士一般為了救度眾生,廣行善舉,甚至於在全國碰到饑荒,不好的光景,他甚至於變賣所有的家產,妻子兒女出去打工,所得的財物全部布施給已識和未識的眾生,全然不顧一家大小的用度,這種精神才是真正的布施真精神。他曾經用偈頌的方式流傳後世,其實這裡面可以看得很清楚真正布施的含意:「昔賢捨頭目,王子救虎身,慈尊推國走,修忍拔怨親。余今聞此德,仰慕菩提因,傾資度牛犬,捨命濟魚身。願為常樂友,共濟涅槃津,同會俗無俗,齊證真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