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學佛而言,首先要了解什麼叫做「佛」。「佛」是古印度梵語的音譯,意思是智者、覺者。所以學佛就是學做有智慧的人、覺悟的人;簡單的說,就是要做一個明白人。就學習傳統文化而言,《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要學做「大人」,也就是要學做聖賢君子,首先要彰明自己本有的光明德性,然後才能親愛人民,使人民也能夠明明德,最後才能達到至善圓滿的境界。所以學習傳統文化的目的,同樣是要做一個明白人。
怎樣才能做個明白人?古代祖師大德常問一句話:「你會麼?」如果你會,你就是個明白人;如果你不會,你就是個糊塗人。那麼,怎樣才算會呢?就是要善學;學習佛法要善學,學習傳統文化也要善學。能夠善學,你就能得到佛法與傳統文化的真正利益,一生幸福、美滿、快樂;如果不善學,即使佛法與傳統文化這麼好,你也可能愈學愈出問題、愈學愈多毛病、愈學愈痛苦。這就好比一帖良藥,如果懂得正確的服用方法,你的病很快就能治癒;反之,如果服用的方法錯了,可能你的病會愈來愈加重。
所以問題不在於藥,而在於你自己是不是懂得善用。同樣的,學佛和學習傳統文化學出了問題的人,關鍵不在於佛法和傳統文化,而在於你自己本身不善學,你學錯了、學偏了!如何才能善學呢?這包括善聽、善思、善言和善行。在佛經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每當有人請法,佛在正式開講之前,會先囑咐聽眾要「諦聽,善思念之」。這句話分成三個部分,諦聽、善思、念之;這三個部分加以細分,就是善聽、善思、善言和善行,這些都做到了就叫善學。
諦聽就是善聽,要用心仔細的聽,正確的領受佛所說的話。就像孔子講君子九思當中,就有一項是「聽思聰」:聽話要聽清楚,要聽懂話中的含義。如果把話聽漏了,或者把意思聽錯了、理解錯誤,所謂「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那就很痲煩了,會產生誤會與偏差。佛教導的四依法當中有「依義不依語」,聽法最重要的是要正確理解其中的意義,而不是執著於語言、文字。
善思就是如理的思惟、領悟佛所說的道理,這也是八正道當中的「正思惟」。儒家也非常強調,學者必須慎思、明辨。對於佛法與傳統文化的理論、事實與因果,都要很理智的分辨清楚。例如,要明辨契理與契機的問題;佛所說的經是針對不同根性的眾生而說的,對這一類根性眾生這樣說,對那一類根性眾生那麼說,不可互相混淆。眾生根性千差萬別,所以佛的法門也有種種差別。能夠明辨不同法門之間教理的差異,也能明辨它們針對的不同根性,就不至於混淆。
念之就是修行,這就包括了善言與善行。要把佛所說的道理時時刻刻繫念在心裡,並且在言語和行為當中體現出來,要修正自己的煩惱習氣,正己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