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無求者,天不能賤


時間:2018/7/10 作者:阿彌陀佛平和

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無求者,天不能賤

「患人知進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憂患人知道進取,而不知道什麼時候該退守。比方說人一直忙於追名逐利,忙於事業,有時候也需要冷靜思考方向目標。冷靜下來的時間可能都沒有,每天忙忙忙,忙到最後,出狀況了,知進不知退,不知冷靜、不知反思。包含「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知道好啊做啊,沒有衡量自己的能力,這些種種客觀的考慮,到最後答應太多了,進退兩難,這個都是「知進而不知退」;甚至於有時候,功成要身退,不可好名、貪功。「知欲而不知足」,只知滿足這些欲望而不知道知足、不知道節制,這個時候控制不住了。「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就會後悔莫及了,就會自取其辱。你很多欲望都要去追求、都要去滿足,甚至於到時候還要看人家臉色,還要去巴結人,到時候人家羞辱都有可能,瞧不起我們。

比方說男人找對象,要有男人的氣概,不要一個男的在追一個女朋友,好像在求人一樣,好像變成她家的僕人一樣,真沒男子漢的人格,看了不敢苟同。真的,你看人有那種貪求的時候,做出來那些行為,人家看了都瞧不起他,坦白講,那個女的會瞧得起他嗎?不會吧。所以俗語說自取其辱,有道理啊。

「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無求者,天不能賤」,無求的人品德才會高,不會做出諂媚、巴結的行為出來。「能知足者,天不能貧」,他知足常樂了,老天爺沒法讓他貧窮。「能無求者,天不能賤」。「能隨遇而安者」,不要強求,隨緣盡分,「天不能困」。其實我們在人生的發展因緣當中,有時候都會覺得「哎呀,我好委屈。」就是這種「困」的感覺,「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攤被蝦戲」。坦白講,人起這個念頭的時候,他的學問也不怎麼樣。真是如此的,為什麼?「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福分跟智慧都離不開這顆存心,誰能困得了我們?所以人一強求,可能都會感來困辱,能隨遇而安,能安住每一個因緣去儘自己的本分,福慧自在其中。

「語曰:不知足則失所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一個人不知足,一直在追求欲望,反而會失去他所要的,甚至他本來擁有的。我們看現在人,一直在追逐很多的名利,最後身體垮掉了,什麼也帶不走,那不知足造成的;甚至於為了追逐金錢,家庭沒有照顧好,最後妻離子散都有,那個都是不知足造成的。其實這些人間的富貴,該是我們的,跑都跑不掉,何必這樣汲汲去營求,而讓整個人生都失衡了。心裡、念頭裡只有錢,就看不到人情了,體恤不到身邊人的心,這樣就不好了。所以一個人能「知足之足」,他很滿足於現前所擁有的,他常常都能很充實、很快樂,甚至是充滿著感恩的心。

恭摘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2011/6/11第六集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