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世上最厲害的閉關是活在當下


時間:2018/7/13 作者:定英蔣德英

世上最厲害的閉關是活在當下

閉關是不是非常神奇普通人無法做到?躲入山林永不見人就是閉關嗎?閉關到底要關閉什麼?怎么閉關?最後一個問題是閉關有什麼用?這裡提前透露一下,閉關非常有用,對普通人對抗焦慮、恐懼、憤怒等種種負面情緒有極大的幫助,但為了讓大家理解什麼是閉關?怎么才能讓自己進入閉關的這種狀態,必須要理解前四個問題。

一 普通人無法進入閉關的狀態嗎?

閉關其實是人的本能,正常人在極端刺激下就會進入閉關的狀態。

如有些突然中了大獎的人當時並不會狂喜,反而會表現平常,但等這個勁過去,這個人就會非常快樂。

痛苦也會造成這種效果,如在巨大噩耗和極重的壓力下人就可能進入閉關的狀態,只是這種狀態不一定好。

如在《一人之下》中侍奉田老的侍者榮山因極度自責就陷入了閉關狀態,老天師的觸摸和語言他都感覺不到,整個人都愣住了。為了讓榮山從這個狀態中出來,老天師給了榮山一重掌,受到如此巨大的刺激後他才哭出聲來。

這種事情沒經歷過或見過極端痛苦的人可能不理解,現實中有不少父母驚聞子女噩耗後也是這樣,那幾天會安靜的幫子女幫好後事。

這種父母不是不愛子女,是身心為了保護自己,將痛苦的能力關閉了,這種痛苦在以後會突然爆發,形式更猛,有的甚至會自殺。當然這是只是一種,也有不少人身心沒有關閉痛苦,人會當場哭出來,這種日後反而不會那么痛苦。

所以這裡勸大家一句,如果有情緒哪怕當時得忍,也要及時發泄出來。大禹治水在疏不在賭,人調理身心也是此理,一味的去忍爆發的時候危害更大。

這也是為什麼首先說此事的原因,閉關並不是只有好處,它也是雙刃劍有利有弊。

二 躲入山林等不見人的行為就是閉關嗎?

古代道士要入山閉關是要問師父的,看自己修行夠不夠,佛教禪宗還有一句話叫“不破本參不入山,不到重關不閉關。”

由此可見早在古代就有很多人去山林閉關啥也沒得到,所以說隱居山林不代表水平高,如果僅僅是喜歡山林去隱居,這不叫閉關,這叫熱愛自然生活。

閉關不在形式,而在於實質!有這個實質的,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他都是在閉關,沒有這個實質,,就是躲到花果山水簾洞這等洞天福地也不算閉關。

三 閉關到底是關閉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在第一個問題中已經回答了一部分,閉關是鍛鍊關閉的能力。

有專心特長的人可以在菜市場思考畫畫,在用心的時候他聽不到吵鬧。如果你有用心做事的經驗,那么一定理解這件事。

佛教的《金剛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人心哪裡找?從過去找嗎?從現在找嗎?還是從還未出現的心思中去找嗎?都不是,都找不到。人應該從當下去找,人此時想什麼,做什麼心便在哪裡,但一轉念心又飄了。

所以無論人在用心做什麼事,只要心在這件事上不離開,就感受不到別的事,就好像關閉了感知的功能一樣,這就是一種閉關。但普通人人只能在自己喜歡擅長的事情做到用心,在其他事上往往做不到。

四 怎么閉關

《清靜經》中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也是心不可得的道理,人心本來的習性就是好動,大家無須打坐,直觀感受一下自己在想什麼,必定發現心中世界必定波濤洶湧,心念此起彼伏。

所以說有些人打坐沒用啊!他心不平靜,打坐反而會生出種種妄想,這只會害了自己。

道教佛教都提倡大家活在當下,就是因為人心不平靜常常不活在當下。為了不讓活在當下變成口號,才有了閉關等種種修行方法。由此我們可知,古代修行人閉關的原因不是害怕見人,是為了修行自己。

所以古代修行人閉關不是為閒著拍美景發朋友圈,是為了鍛鍊自己用心的能力,所以會給自己找一堆事去做,如鑽研學問學習經典,種地採藥誦讀經書等等,而遠離人群,就是為了在不被干擾的情況下作這些事。

在這個過程中,閉關者不斷的讓自己接近做什麼,就做什麼,自己活在當下,遠離過去種種,不因未來種種擾亂己心。修行者會不斷的鍛鍊自己用心的能力,在活在當下中鍛鍊自己,從而遇見更好的自己。

大家在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用心皆修行,用心專一既閉關。哪怕只是在一剎那察覺心念用心專一,這一剎那你就是在閉關。

五 閉關的好處

以前有句話叫“大隱於朝、中隱於市、小隱山林”,古代修道人閉關不見人本是沒辦法的事,因種種原因無法在紅塵中持續用心專一,所以去山林中鍛鍊。這和今天人無法用心專一而減少外在干擾是一樣的。

所以說閉關隨處可練,其好處也在於幫人用心專一,在這種專一下人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從這點看,鍛鍊這種能力可以幫人在物質上生活的更好。

於精神上,很多痛苦負能量都來源於顛倒妄想,用心專一則是它們最大的敵人,所以活在當下的人痛苦少,快樂多。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