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學習說話
一修德養性
○語言最容易積德。比如,看到人家做善事,發言讚美;見人為惡,善言規勸;人有爭訟,做和事佬;人有冤抑,協助辨明。不揭人隱私,不自贊毀他,這都是善德之語。(星雲法師)
○不說人非是厚道,不辯己非是高見,揚人善事是報恩,隱人過惡是修德。(星雲法師)
○一句讚美的好話,可以使人心生歡喜,終身為其效命;一句傷透人心之言,可以使多年知己反目成仇。因此,口下留德是做人很重要的修養。(星雲法師《佛光菜根譚》)
○切記!勿在眾人面前,公開談論他人的隱私。因為,人人皆有自尊心,揭人之短,傳人是非,是很沒有道德的。(慧律法師)
○我這一輩子到現在,絕不跟眾生結惡緣。看到對方有優點,我們隨喜讚嘆;看到了缺點,如果是很嚴重,非講不行,也要私下規勸。所以,讚嘆別人要在大庭廣眾;要糾正一個人,一定要兼顧對方的尊嚴,千萬不要在大庭廣眾謾罵指責,這樣很傷自己的德行。(慧律法師解析《邁向生命的圓滿》)
○三言兩語就可以把人家的意見調和了,這是高度的道德修養,是很難的。但是這個口業也是修來的,你前生沒有修口業,口德不好,你越勸,人家越要打官司。有的人一來,罵個兩句,「搞什麼名堂!不成樣子!吵個屁!我請你們吃飯去。」別人就不吵了,毫無道理的幾句話,也就解決了。這就是他前生修口業,有威德。所以要修口德啊!(南懷瑾《維摩詰經講記》)
○有些大德平時說話很有技巧,好像從不得罪任何人,說什麼都讓別人開心快樂。而有些人則不是如此,他最好是不說話,不然一開口就得罪人,連他自己都很苦惱:「不知道我前世造了什麼業?一說話就出問題。」可見,人和人雖然長得差不多,但內在的悲心,說話的善巧,還是有很大區別。如果你想學習表達方式,《君規教言論·觀察語言》、《華嚴經》、《法華經》中講了很多,但歸納而言,只要相續中有慈悲心、利他心,所發出的聲音肯定對眾生直接或間接有利。即使你用粗語在呵斥他人,實際上也能利益不少人,把他相續中的惡劣種子燒盡無餘,再也不容易復發以前的惡習。因此,無論我們說什麼話,內在的悲心非常重要。(索達吉堪布《前行廣釋》第63課)
○吾人當知:為人之道,無論僧俗,立身處世,宜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個字相應。則口之四過,不期離而自離矣。(《慈悲道場梁皇寶懺隨聞錄》,諦閒法師講)
○口德,就是說話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傷人。在諮詢的案例中,一些朋友埋怨自己情感不好、財運欠佳、小人太多、命運不公。最後鄭博士分析的結果往往出乎他們的意料:一些由於不注重口德,因此容易隨意傷害別人,嘴上不積德,最終結果是傷害了別人,同時也傷害了自己。
人世間的健康、快樂、富貴、長壽、平安等等之福源皆有德而生。鄭博士認為,要想運勢好,口德很重要。人的一生須練就兩項本領:一是說話讓人結緣,二是做事讓人感動。「惡語傷人心,良言利於行」。行事之惡,莫大於苛刻;心術之惡,莫大於陰險;言語之惡,莫大於造誣。傷人以言,甚於刀劍。古人說: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不注意口德、說出傷人的話,往往就像往牆壁上釘了釘子,待悔悟時拔下釘子,卻永遠留下了疤痕。正如你捅了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卻永遠不會消失。這個傷痛會一直存在!語言切勿刺人骨髓,戲謔切勿中人心病。便是這個道理。還有一說就是心地再好,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一個人若有一顆豆腐心,卻長著一張刀子嘴,也往往會惡語傷人六月寒而不會良言一句三冬暖。
開口譏誚人,不惟喪身,足亦喪德。從中國傳統的命理學和位理學角度來看,修煉口德,就是修煉自己的氣場,一身正氣才能好運多多。口德好才能運勢好,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多些成就。
講一個朋友們可能耳熟能詳的故事:
梅蘭芳的表演藝術,早已爐火純青,有口皆碑,獲得國人一致好評。然而有家小報的記者,卻要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挑釁梅先生,以此來抬高自己的知名度,以便更好推銷這份小報;然而,梅先生卻不予理睬。這小報記者更急眼了,以至謾罵羞辱梅先生。梅先生還是一言不發,不予爭辯。周邊的人都看不下去,梅先生還是耐下性子說服大家,不要去管他。後來,也就煙消雲散,不了了之了。
若干日子之後,這位小報記者貧困潦倒,到處借錢借不著。一天,他想到了梅先生,何不試試,看他能不能借點錢給我?於是,他絞盡腦汁想了很多。他到梅先生家門口求見,梅先生出來見他。他按事先的準備,虔誠地檢討自己,梅先生打斷了他,說:「別講了,你有什麼事嗎?」小報記者說起了沒錢借錢的遭遇。梅先生掏出200塊錢給他,說請走吧。這位記者感動得「撲通」跪倒在梅先生跟前。梅先生說:「走吧。」
事後,梅先生還教導自己的家人,一定要注意口德。嘴巴要積德,嘴巴要讓人;嘴巴讓人,一生平安。他自己也以身作則,從未背後說過一個人的不是。華東師大翁思再先生深有感慨地說,梅蘭芳一生,就是這樣做的——施捨、助人、寬容、律己。所以,他不僅成為京劇藝術的泰斗,而且也是道德高尚、為人師表的楷模。
可見,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這是我們每一個朋友應該具有的修養,有了這樣的修養,你就能化腐朽為神奇,風生水起好運來。(鄭偉建博士《要想運勢好,口德很重要》)
○文徵明是明代的著名書法家、文學家,長洲(今江蘇吳興)人,「吳中四才子」之一。名重當時,學生甚多。他生性不喜歡聽人說起別人的缺點過失,很注重修口德。如果有人想對他提起某人的不足之處,他總是巧妙地用其它話頭引開,使想說的人也說不了。文徵明一生都是這個習慣。
當時,寧王朱宸濠(chénháo臣毫),表面上敬慕文徵明的才華,多次聘請他,他都婉拒了。這回,寧王派來使者,專程上門看望,並帶來寧王給他寫的書信,送來不少金幣做聘禮。可是使者到文徵明家裡以後,文徵明藉口病重,躺在床上不起身,金幣不收,信也不回。
寧王的使者走後,朋友中有人勸他道:「寧王是如今天下眾望所歸的人,他在朱門大宅,空出位子來,請先生您去做官,您不能學學枚乘、司馬相如,在藩王府里遊樂享受嗎?」文徵明笑而不答,依然注重修口德。但他嚴於自律,行為卻很堅定不移。後來,寧王因謀反而身敗名裂。人們這才知道文徵明不僅高潔自持,而且卓見非凡,對他更加尊崇!(摘自博雅清馨的部落格,出《玉堂叢語》)
○親友見訪,有欲言不言之意,此必有不得已事,欲求我而難啟齒者,當揣其意而先問之,力之所能,不可推諉。(清《集善錄·處世》)
○呂祖謙,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與朱熹、張栻(shì式)並稱為東南三賢。呂氏家族是兩宋著名的儒學世家,身為重臣者代有其人,世代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為傳統家風。呂祖謙的《少儀外傳》,是一部童蒙禮儀規範著作,書中雜引前哲的嘉言懿(yì義)行,兼及於立身行己、應世居官之道。內容繁富,不專在灑掃進退的末節,不與《禮記》中的經義相比附,故名「外傳」。朱熹為他作跋云:「能使人於日常細微處戒慎恐懼,防範過失,以涵養德性。」
年少勿輕議。年輕人的智慧與德行,有賴平日的沉潛涵養,《少儀外傳》舉出事理闡明:先賢曾經教導年輕人,不要輕率的對人評論是非,不要隨便的對事妄發議論,唯有謙恭退讓,自我反省,才是可行之道。《禮記·學記》說:「幼者,聽而弗問。」年幼的人,但聽長者解說,切忌妄自發問。這都是教人要沉潛涵養,不敢輕浮急躁的發言行動,因為長幼倫常有序,不可逾越驕慢。如此,方能積累成就氣度才識。
春秋中葉,晉、楚爭霸中原。楚國誘使鄭國叛晉,晉厲公伐鄭,楚共王派兵救援,兩軍相遇於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楚軍先發制人,一大早就逼近了晉軍營壘,並擺開了陣勢。列隊應戰的晉軍軍官感到憂慮而裹足不前,范宣子快步走上前獻計說:「我們趕緊把井填上,把灶剷平,在自己軍營中擺開陣勢,把隊伍之間的行道疏通。晉國和楚國都是天意所歸的國家,有什麼好擔心的?」他的父親範文子,時任中軍副將,聽了氣得拿起戈趕他出去,並說:「國家的存亡,是天意決定的,小孩子懂得什麼?」
公元前565年,鄭國大夫子國﹙子產父親﹚和子耳帶兵攻打蔡國,結果大獲全勝,俘虜了蔡國司馬公子燮(xiè謝)。鄭國為此舉國歡慶,只有子產不隨聲附和,他說:「小國介於大國之間,不能致力修治文化道德以服人,只是依恃征伐武功,沒有比這更大的禍患了!蔡國既是楚國的附庸,楚國來討伐時,我們能不順從他們嗎?順從了楚國,晉國的軍隊就一定會跟著來了。晉、楚兩國進攻鄭國,從今往後,鄭國至少四、五年內都不得安寧!」他的父親子國,一聽這話,氣得大聲斥責他:「你懂什麼!國家出兵的大事,有執政的卿大夫決斷,小孩子亂說話,是要砍頭的!」後來,果如子產所言,四、五年內,晉、楚接連兵臨鄭國而擾攘不安。
幸有老成人。范宣子、子產的言論,都是非常恰當的主張。然而範文子、子國這樣深切制止孩子的原因,正是深恐後生晚輩值此國家大事場合,倘若魯莽草率發表議論,還沒能成就道德的器識之前,卻先要招受到禍敗災難,終究無法在世間立足了。因此,他們兩人後來成就的事業如此深遠,實由平素有老成持重的人嚴格調教,因此面對橫逆境界,心中具有真知決斷的智慧,堪當大任而不惑不懼。
試觀范宣子、子產同處春秋亂世,范宣子於眾人憂懼不一之時,行事果斷明快;子產於舉國歡欣當頭,展現出冷靜的睿(ruì瑞)智卓識。此時可謂理直氣壯,意氣風發。然而涉世未深,不通人情,況且是未問而說,逾越倫常,發語悖(bèi背)眾,若沒有嚴父的當頭棒喝,獲罪之大,實未可知。范宣子後來為晉卿,輔佐晉悼公中興霸業有功。子產擔任鄭國宰相十八年,使飽受戰火和內亂摧殘的鄭國政治井然有序,晉、楚不能加兵。二子都是得力於優良家風的教化薰陶。
不輕於出言。清代周安士說:「從來道高德厚之人,必不輕於出言。沉機觀變之人,必不輕於出言。謙退守己之人,必不輕於出言。」輕率發言的人,大多心浮氣躁;遇事喜好表現,所發議論,常常是道聽途說,未曾在心中三思籌謀,致言行失當,動輒橫招過咎,為人如此,如何能涵養德性?
現今民主自由,科技日新之時,倘不修德業,心中無主,一機在手,談天說地,議論是非,毫無禁忌,則口過輕發,積如山海,自遺其禍。欲修德業,應當效法呂氏家族「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優良家風。熟習經典,融通內化,然後約束反省自己的行為,使之合乎禮節。所謂「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如此解行並重,不致偏離正道。(九思《後生輕發難成器》,《明倫月刊》第4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