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鬼神他們的監察是非常清晰的,我們人有時候看還不見得看得準。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讀書人叫王用予,他侍奉文昌帝君非常的恭敬。他們當地有兩個讀書人特別受尊崇,一個叫俞麟,一個叫郁從周。俞麟是有名的孝子,甚至於還有其他地方的讀書人背著書包來親近他、來向他學習。另外一位郁從周,口才非常的流利、辯才無礙,下筆如有神,幾千個字的文章一寫就出來了,當地鄉親父老看了都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兩個讀書人特別受當地尊崇。有一天,王用予到了文昌帝君的廟,因為隔天有慶典,他前一天就去做準備。當天晚上他就夢到,到了文昌帝君的行宮。結果剛好那一天,各地的城隍、鬼神都會集來討論今年鄉試的功名榜單。鄉試是整個省考試;殿試是整個國家考試。我們說的「舉人」是整個省的鄉試,「進士」那是全國的考試考上的人。考上舉人才能考進士。這一次是他們省的考試。
結果就很多鬼神匯集,其中有一個帶著冠冕,穿著大紅袍的,他等於是匯集所有考上的名單的,然後就向文昌帝君匯報。結果在匯報的時候,文昌帝君在很多名字前面猶豫半天,後來沒圈選。本來這個人是有名的,但是最近這幾年德行有虧被削掉了,就沒被圈選了。結果那個穿著大紅袍的鬼神站在那裡,王用予就很好奇,就問他,「我們那個地方,這兩個讀書人有沒有考上?」包含他問說,「我有沒有考上?」結果他說,三個人都沒考上。他就很吃驚了。
這個大紅袍的鬼神退下來之後,文昌帝君就喊王用予的名字,請他上殿。他嚇得不得了,爬著進去了。怎麼會叫他?文昌帝君就講了,你侍奉我非常的謹慎恭敬,所以今天借這個機會,把一些道理跟你講。他說,你的父親、祖父做人都很好、很有德行,所以你應該上一次就考上了。可是因為你每一次在祈求的時候,都是求自己趕快考上功名,都是祈求太太的病趕快好,然後可以跟太太白頭偕老。而你母親撫育你不容易,又很早就守寡了,這麼含辛茹苦,你居然從來沒有一次是為你母親祈福,所以損了你的福報,你要下一次才考得上,延遲兩屆的功名。
講到這裡,他很慚愧,接著他就請教了,那個俞麟是孝子,為什麼他沒考上?文昌帝君講到,他雖然看起來是孝子,但是他在侍奉父母的時候,內心都非常的不恭敬、不耐煩,這個態度叫做腹誹。對人其實也沒打從內心的真誠。對父母都不真誠,對人也不大可能是真誠的。所以他這個陰德有損,他沒有考上,而且會在這些秀才當中慢慢窮困潦倒終生。「百善孝為先」,假如不孝折福也是最大的。
他又請教,郁從周有這麼好的學識,為什麼沒考上?接著帝君講,郁從周本來的命,十七歲就可以考上秀才,但是他考上秀才之後太傲慢、恃才傲物。本來二十六歲可以考上進士,三十歲當巡撫,四十五歲當大司空(大司空算是工部尚書),還兼司寇、司農的官印,官做得非常大。到五十四歲是太子的老師少保,六十九歲壽終正寢,這是他本來的命,但十七歲以後開始傲慢了。孔子講,「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夫子這個話分量很重,一個人傲慢了,他往後的人生沒什麼大作為,甚至會因為傲慢讓自己的人生變得非常的有災禍。所以帝君講到,因為他的口才非常好,在議論的時候,人們都讚嘆,最後慢慢的言語刻薄。陰間記載,他已經造了二千四百七十多條口過,所以他的功名整個都削掉了。假如他再不改過,他的口過超過三千條,他的命就沒了,然後他的子孫會被記在乞丐簿裡面。「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殃及後代。
他問完這兩個人,就準備退下去了。突然帝君又交代他,你們這一次考上第一名的解元,是當地叫周吉的這位讀書人。周吉本身算是比較謹慎,一般人看起來比較懦弱。他很驚訝,他的文筆、學識都一般般!但是他的父親、祖父德行很好,從來沒有引導人去上法庭,沒有去非禮過人家的女子。然後自己的曾祖父又寫了《百忍說》勸世間人,很多人受益。所以積了很厚的福。他考上解元,這只是他們家的福報剛開始,而且可以興旺三代。而俞麟跟郁從周他們德行不好。尤其郁從周,他是口過。人對於殺生、對於邪淫敏感度比較高,懂得自愛的人,他會盡力去避免。但是這言語的口過,特別容易忽略,輕慢了、苛刻了、言人是非了。所謂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都不知不覺,容易造,特別不好守。所以交代王用予,你回去之後,好好把我跟你講的話記下來,告訴天下的人要謹慎。結果他隔天就趕緊記了。過沒多久,發榜果然是周吉得了解元,他才把這個事情昭告給天下。所以我們也要感謝王用予,我們今天聽這個故事是他記下來的。
從這裡我們就感覺,文昌帝君仁慈,時時都護念著世間的人,要潔身自愛,要遷善改過,成就自己這一生的德行。尤其我們是念佛之人,有當生成就的機會,更應該符合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才能成就希有難逢的機緣。真正真乾念佛了,天地鬼神、諸佛菩薩都會護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