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戒殺放生,凡有所求,無不如願以償


時間:2018/10/20 作者:無為

宋時張奎,錢塘人,小時候到溪邊捕魚剖之,不小心誤傷指頭,心中乃悟我傷一指如此痛楚,魚遭剖割,其痛何如,遂將一籃魚盡放之,常戒殺放生。後夢一人贈以大魚,乃生一子,登進士為永州太守,累世富厚。若人慾求子,或求子秀孫賢者,力行放生,必能遂意。

明朝吳文英平生好勸人放生為善,日久每今人厭煩。朋友譏之曰;‘你勸人為善;究竟善在於別人,又不在於你,何苦令人如此生厭’。後來聽雪禪師告之曰:‘我聞經中說一人勸一人,作福兩平分’。於是吳文英勸人更加賣力,終其一生,沒有災厄坎坷之憂。大凡前世或少時殺業過重之人,不走痴呆多災,就走勞碌多苦,所以有些虔誠修道者,雖力加修行,仍遭橫事多來忤身,可多放生消罪業,若走無錢放生,亦可勸人放生,所得功德亦走相同。

袁柳莊善於觀人相貌,判斷吉凶禍福,非常靈驗。朝廷某官,攜帶一幼子來求相命,袁柳莊仔細觀察,判斷小孩,決定夭折,某官為甚為憂慮。

後來遇見一位道人,對某官說:“大人何必憂慮?世間惟有廣作陰德,可以挽回定數,但作陰德的機緣也不易得不如放生,因為放生,隨時地皆可去作。”於是某官,便立願放生。力行數年,又遇道人說:“如此作法,善業不廣,尚不足以改造命運。”某官後聽後,更盡力救放物命,只要有益於生靈的種種善舉,無不捐款推廣流通,由此保救物命,不可計數。後來其子,竟然平安無恙,袁柳莊得知,也感到驚奇,因此晚年相命,每勸人行善,得以改造命數。

自古以來,由於放生轉短命為長壽者,不勝枚舉,因為能施於物命,獲得生全者,上天必以賜以壽命,這是自然的道理。不僅如此,倘若人能時時以慈心推及物類,自已做到戒殺放生,又廣勸他人也能戒殺放生,便能求子得子,求富貴得富貴,推及而說,凡有所求,無不如願以償,正如太上感應篇所說的“吉神佑之,福祿隨之。”也如文昌帝君陰騭文所說的“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