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佛陀在羅閱祇耆闍崛山弘法時,身患風疾,醫王祇域為佛開出以三十二種藥物調合成的藥酥,每天必須服用三十二兩。而心高氣傲的提婆達多,對佛常懷嫉妒,總是期盼與佛並駕齊驅,當他聽到佛陀服用藥酥,心中貪求戀慕,也想服用與佛相同的藥方,便敕令祇域:「當為我調配與佛相同的藥方!」於是祇域只好為他調配藥酥。
祇域將藥酥交給提婆達多,並告訴他:「每日服用四兩。」提婆達多好奇地問:「佛每日服用幾兩?」祇域回答:「三十二兩。」提婆達多隨即說:「我也要服用三十二兩。」祇域勸告:「如來之身與你不同,你若服用過多,反而會引起身體更多的病痛。」提婆達多不服氣地說:「我身與佛身有何差別?我若服用,一定能消化受用,你儘管把藥酥交給我。」祇域無奈地將藥酥交給他。提婆達多效仿佛陀日日服用三十二兩藥酥,強大的藥物在提婆達多體內流竄,然而他的體質虛弱無法吸收藥效,全身肢節極為疼痛,呻吟哀嚎,令他憒惱不已。
世尊在定中觀見提婆達多身受痛楚,心生憐愍,以神通力從耆闍崛山上遙伸其手挲摩提婆達多的頭,全身的痛患即時消除,舒暢無比。提婆達多獲得痊癒,知道是佛伸手為他解除病患,卻傲慢地說:「悉達多所弘揚的法門,不為世人採用;所以悉達多又學習醫道,使人認識他、跟隨他。」
佛的侍者阿難尊者聽到提婆達多這一番話,心中既氣憤又難過,長跪合掌向佛請教:「世尊!提婆達多不知感恩您教導他修習佛法,而您又慈愍為他解除病患,他卻說此不善之言;是什麼因緣,讓他對世尊恒生嫉妒?」佛告訴阿難:「提婆達多不是今日才心懷不善中傷我;過去世時他也常噁心殺害。」阿難問:「不知提婆達多屢次傷害您的因緣為何?」佛就對阿難說:「善聽!我當為你說。」阿難恭敬地回答:「是的,世尊!我必當專注一心聆聽。」
佛告阿難:過去久遠無數劫前,在此南閻浮提的波羅㮈大城,當時的國王,名叫梵摩達,個性非常殘暴無慈憫心,好樂種種奢侈淫慾,常心懷惡忌,喜愛傷害他人。有一天,梵摩達王忽於夢中,看見一頭野獸,全身長著金色毛髮,每一毛端都放射出金色光芒,照耀左右都成了一片金色。梵摩達王從夢中醒來,心想:「世上必有如我夢中所見的野獸,我要命令全國的獵師,幫我狩獵得到它那金色的毛皮!」梵摩達王立即下令召見全國獵師,並告訴他們:「我夢見一頭從未見過的野獸,全身金色,每一根毛端都放出光明,殊妙晃朗;我想國內一定有這樣的奇珍異獸,你們要廣行搜尋,若能捕獵得到它的毛皮者,能獲得重賞,而且七世的後代子孫,享用爵祿不虞匱乏;但是若你們不用心尋覓,未能捕獵到它的毛皮的話,我將把你們及你們的族人誅殺滅盡!」
諸獵師聽到梵摩達王的命令後,個個憂愁憒惱不已,卻又苦於無計可施,便聚會一處,共同商議:「國王所夢見的野獸,從未親眼目睹,到底要從何處尋覓呢?若不能覓得,王法難違,我們恐難逃死路啊!」談到這裡,眾人更增悶惱,又有人說:「國內山澤中,毒蟲猛獸眾多;若為尋覓那頭奇獸而遠行,恐怕尚未找到就已喪身於毒蛇猛獸,困死於山林荒野中,不如我們私下勸募一人,讓他代替大家遠行尋找那頭野獸。」
眾人一聽,紛紛表示贊成,就互相協尋合適的人選,終於選出一位年輕的獵師,大眾合力勸他:「你可以盡力到處尋找,若你能覓得野獸並且安全歸來,我們會合力把我們的財物送給你;假使你不幸在高山巨澤中遇害,無法生還,我們也會把財物送給你的妻子,以養活家計。」這位年輕獵師聽到大家的勸說,看著大家坐困愁城的模樣,雖然明知此行的危險性,心中卻生起大慈悲心,念言:「我當為這些焦急如焚的眾人解憂除惱,即使捨身棄命也在所不惜;我已下定決心,事不宜遲,應立即出發。」
年輕獵師答應了眾人的請求,隨即準備好行囊,涉險而去。經過一段時日,急著尋找野獸卻一無所獲的他,已經疲累到身體羸弱、力氣衰竭;偏偏又遇到盛暑,而且還走到燙熱的大沙漠裡,炎熱的太陽令他汗水淋漓、口乾舌燥,身體因溽熱而昏昏欲死,體力不支而倒在地上的他,一時感到無限的苦楚心酸,悲切地大喊:「有誰慈悲哀愍我,能拯濟、救拔我的身命?」
這時山澤中,全身金色發毛、每一毛端均大放光明的野獸鋸陀,遙聞獵師的求救聲,心生憐愍,立即縱身跳入冷泉中,並尋著聲音跑到獵師面前,以自己濕冷的身體裹抱住獵人,讓獵師降低酷熱的體溫,它用盡剩餘的力氣,將獵師拖至水邊,為他洗浴,讓他好好休息,自己則跑去樹林裡找到一些果蓏,咬回來給獵師食用。數日後,年輕獵師在鋸陀的悉心照顧下,終於恢復體力,他心裡想:「這隻野獸毛色光明,正是我大王所要捕獵的對象;然而我垂死之際,全賴它才救回性命,我受到它的恩德,未能酬報,又怎能忍心傷害它呢?但是,我若不捕獲這隻野獸,諸獵師們及他們的族人及黨徒,都將被殺戮殆盡。」一想到這件事情,年輕獵師不知如何是好,一時悲從中來,忍不住嚎哭了起來。野獸鋸陀就問他:「你為何不樂呢?」獵師垂著眼淚,哭泣著說出心中所掛記的事。
野獸鋸陀聽完獵師的話,一點也不擔心自己會被捕殺,反而軟言勸慰獵師:「你不用為此事憂惱,我的皮很容易取得;無始劫來,我捨身無以計數,從未想過為自己謀得福報與安樂,所以能捨身濟拔眾生。我今能以我身上的皮,換取諸獵師們的性命,我心歡喜踴躍,如同我自己有所獲得一般;但剝取我的皮,莫斷絕我的性命,我將身上的皮布施給你,終無悔恨。」
獵師聽聞野獸鋸陀這一番話,才放下心中的憂惱,以他高超的技術,徐徐地剝下奇獸鋸陀的皮,這時野獸鋸陀發下大願:「今我以皮布施此人,救拔彼諸眾人所愛之命,以此功德施及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證無上正等正覺,遠離一切生死之苦,永住涅槃寂靜安樂之處。」作此願已,三千大千世界國土六反震動,諸天宮殿動搖不寧,天人們都相當驚訝,共相推尋真相;當他們遙見菩薩剝皮布施,即從天下來到鋸陀面前,散花供養,涕淚如雨。鋸陀剝去身皮之後,全身赤裸,處處血肉模糊,難可看睹,又有八萬蒼蠅螞蟻,聚集其身上唼食,這些蠅蟻還在鋸陀身上鑿穴寄居,慈悲的鋸陀唯恐傷及這些小眾生,強忍住身上的痛楚,身不動搖,身行布施,最終死於彼中。這些蠅蟻,緣於唼食菩薩身之故,因菩薩所發願力所感,命終之後,皆得生於天上。年輕的獵師擔著鋸陀的皮,安然回到國家,奉給梵摩達王。梵摩達王見了非常歡喜,讚嘆此毛皮的奇特乃世之未有,又因喜愛此毛皮細軟無比,常用以敷床睡臥,得安隱快樂。
阿難!野獸鋸陀者,是我前世;梵摩達王,就是現今的提婆達多;八萬諸蟲,則是在我成佛,於鹿野苑初轉法輪,八萬名諸天人聞法得道者。提婆達多於彼時傷害於我,乃至今日,生生世世猶無善心,日以繼夜常思相加謀害、中傷我。
阿難尊者及諸與會者,聽聞佛所說,都悲傷惆悵,各有所感觸,更勤求法要,精進辦道。眾人當中或證得須陀洹果、或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或證得阿羅漢者,也有種下成就辟支佛因緣者,更有發成就無上佛道者,或有住不退地菩薩位者,個個歡喜踴躍,敬戴奉行。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第三·鋸陀身施品第十五》
省思: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提婆達多好樂享受、爭強好勝的惡念,使他生生世世犯下害佛、謗佛種種的惡行,最後自食惡果;而世尊無始劫來為濟拔眾生,世世精勤修行六度萬行,頭目腦髓布施供養,甚至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念念均是善念,最終成就佛果。修行學佛就是從「斷惡修善」入手;修一切善,無一善不修;斷一切惡,無一惡不斷,直至善念成片,進而修善不執著善,時時返照自心,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向佛學習,必能成就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