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四攝”、“六波羅蜜”可以改造命運


時間:2019/2/2 作者:王習訓

“四攝法”裡頭一個就是“布施”,這個“布施”跟菩薩“六度”的意思不一樣。菩薩“六度”里“布施”是“度慳貪”,把自己慳吝的心斷掉,是這個意思,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四攝法”裡面的“財布施”不是的,是與眾生結善緣,多送禮、多請客。送禮、請客也要花錢,量力而為之,為什麼?佛家有句話說:“欲令入佛智”(手段),“先以欲勾牽”,就這個意思。

送禮、請客結緣,這樣的聚會意思在哪裡?布施正法。你看,先用“財布施”引導,真正的目的這個聚會裡頭開導正法,目的在此地。你愈施愈多,“財施”得財富;“法施”得智慧;“無畏施”得長壽。時間久了,你愈來愈過得好,別人就向你請教了,你怎么能過得這么好?我說佛教給我的,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教給我“四攝”,佛教給我“六波羅蜜”,“四攝”、“六波羅蜜”改造命運,命運掌在自己手上,不掌在閻王手上,也不掌在眾神的手上,掌握在自己。勤修三種布施就得三種利益,這個我們要知道。佛對眾生的愛護跟自己沒有兩樣,只有佛知道眾生跟自己的關係確實是一體,愛眾生就是愛自己,不愛眾生就是作賤自己,事實真相要曉得。

為什麼要愛眾生、要幫助眾生?父母要不要幫助?兒女要不要幫助?眾生跟父母、兒女沒有兩樣,是一不是二,大乘經教里處處都是。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做的報告,很簡單,合起來只有二十個字、五句話,見性了。

“性”是什麼?見性就是真心,見到真心。從今往後統統用真心生活、用真心待人接物、用真心處理一切大眾。那是什麼?佛菩薩,中國人講“聖賢人”,他不是凡人,超凡脫俗,多快樂、多自在!與社會地位不相干,與財富也不相干,樂在其中。

孔子他老人家所說的《論語》裡頭一句話,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把你所學的落實在生活,快樂!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