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常說,佛法因緣生,凡事要有緣分,緣分具足,這事情就很容易成就;緣分要不具足,這事情就不能成就。實在講佛學院是個形式,形式並不重要,實質比形式要重要得多。凡是著重實質的人沒有一個不成就,古今中外我們看到很多例子。這個實質就是我們跟定一位老師,認真的跟他學習就會有成就。這個老師不一定是現代人,也不一定是我們這地區的人,我們跟外國人也可以,我們跟古人也可以。譬如說孟子,孟子成就了,孟子跟誰學的?跟孔子學,可是孔子是已經過世,他怎麼學法?讀孔子的書。孔子的書留傳在世間,人雖然過世,書留在世間,他就非常認真努力學習。中國自古以來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一生都不改變方向,不改變目標,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孟夫子當年遇到有疑惑的問題就向孔子的學生請教,那時候孔子的學生還有不少在世間,他向他們請教。結果孔子的學生沒有繼承老師的道統,被孟子繼承了。所以今天我們講孔孟,沒有講其他的人,你就曉得重實質不重形式能成就,這比什麼都重要。佛學院未必能出得了人才,但是你要是真正認真學習,你一定能成就。這是孟子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為古人的私淑弟子,他真成功。中國人尊稱孔子為至聖,稱孟子為亞聖,今天講到儒家講孔孟,你看不講孔顏、不講孔曾,曾子那都往下面排,這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在中國用這種方法成就的人很多,幾乎歷代都有人。像漢朝的司馬遷,他學《左傳》,學左丘明,左丘明是跟孔子同時代的人,那已經差好幾百年,向古人學習,學《左傳》。讀《左傳》,學《左傳》,成為一代的史學家,中國歷史從他開始,《史記》是他寫的。唐朝的韓愈,韓愈學司馬遷,學什麼?就學《史記》,一生專攻《史記》,他成名,唐宋八大家排名第一位,都是跟古人學。
所以今人找不到好老師,找古人。我早年也常常講,建議大家,你們跟阿彌陀佛學,哪有不成佛的道理!阿彌陀佛在哪裡?《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天天讀《無量壽經》,天天學《無量壽經》,你就變成阿彌陀佛,這老師當然就找不到第二個。我的老師介紹我,要我學印光法師,我教你們學阿彌陀佛,你們的老師比我老師高明多了,我沒有自私,我介紹的是最好的。《無量壽經》上所講的理論你都明了,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無量壽經》裡面的教訓,你統統都能夠依教奉行把它做到,你就是阿彌陀佛嫡傳的弟子,這比哪個佛學院都高明。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認真學習,做彌陀弟子,你想想看最後哪有不往生的道理!阿彌陀佛真正的弟子,他怎麼會不來接引?毫無疑問的,要認這個做老師。
修學淨土一定要守住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基本的要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過清淡一點的生活,苦一點的生活,好!好在哪裡?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你真的想走。生活過得太舒服就不想走,到臨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還捨不得這個地方,那你就去不了。所以佛教我們以苦為師,生活要過得清淡一點,一定要持戒,持戒一定要從《弟子規》下手。《弟子規》是戒律的基礎,一定先把它做到,然後《十善業》、三皈五戒你就決定沒有問題。在家同修有這些戒行的基礎就可以,就決定能往生。出家同學還要加一個《沙彌律儀》,十戒二十四門威儀,有下面基礎,這個不難,很容易做到,這樣子修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