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六十一集)1996/4美國聖荷西檔名:02-031-0061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七面,第五行,就是八十四段看起:
【稱讚淨土經曰,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
從經題,意思就很明顯,這是讚嘆世尊,為一切有情眾生宣說淨土法門。因為這個法門是平等成佛之法,是佛平等普度一切眾生,所以在一切經中,實在它是『甚深微妙』,能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這就是『殊勝利益安樂』。底下一段:
【唐譯曰,縱沉無間諸地獄,如是願心終不退。】
這是說法藏比丘當年發心,所發之心堅固,即使在修學過程當中遭遇極大的苦難、極大的挫折,他的願心永遠不退。這是值得我們效法的、值得我們學習的。最後一條:
【會疏曰,但有其願,願即虛,但有其行,行即虛,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克。】
這幾句話非常重要。佛法常說入不二門,這個意思非常深廣,涵蓋所有的佛法。你懂得這個意思,實在講,無論哪個法門都不難契入;如果要是違背這個原則,修淨土也不能往生。可見得,入不二門的重要。此地講的不二,是行願不二,你就成就了,『克』就是證果、就是成就。如果行跟願是兩樁事情,這就不得其門而入。『但有其願』,有願沒有行,這個願是空願,所以『願即虛』,是空願。如果有行沒有願,這個行達不到目標,也不能成就,所以『行即虛』。如果這個行是善行,譬如修六度、修普賢十願,這是菩薩的大行,如果沒有願,這樣的修行功夫都變成三界有漏的福報,都變成福報,這個行就叫做虛。因為三界之內沒有一樣是真的,《般若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縱然得大福報,也是一場空,也是夢幻泡影,所以說行即虛。
必須要『行願相扶』,行願相扶就是行在願中,願在行中,那你就有成就,你有什麼樣的願就有什麼樣的成就。我們念佛人的願是往生淨土,念念不忘求生淨土,這個目的才能夠達到,『所為皆克』,此地是講的原則。
我們再看底下一品,「至心精進第五」,請看第一段。
【無量壽經起信論曰,法藏雲,我發無上正覺之心,當知無上正覺,一切願王從此出生,一切淨土從此建立,才發此心,極樂莊嚴一時具足,故曰,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所以者何,一切法不離自心故。】
論是解釋經的,就是解釋《無量壽經》。《論》是彭際清居士做的,彭居士是清朝乾隆時間的人,他也有很了不起的成就。這本書現在在台灣有流通,雖然印的數量不算太多,但是不難得到。這是《論》裡面的一段話,解釋『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解釋這一段。
『法藏雲,我發無上正覺之心』,無上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當中把「正等」省略掉。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講的無上菩提心,或者是大菩提心,都是一個意思,他是發了大菩提心。這句話裡面的意思很深,所以彭居士說,『當知無上正覺』,我們應當要曉得,無上正覺就是無上菩提心,發這個心,是『一切願王從此出生』,願王是指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如果廣義的來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一切法身大士所發的弘願,都從菩提心生。所以不發菩提心,怎麼能成就?往生淨土,一定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才能成功。經上像這些話,確實是千言萬語,時刻叮嚀囑咐,唯恐我們疏忽掉。如果在這個地方一疏忽,我們一生的修行都達不到結果,這是非常可惜。如果不能往生,我們一定要知道,一生所修的都變成魔業。果然來生享福,享大福報,可是福報裡面必造罪業,福享完了,罪業的果報現前,當然要墮三途。由此可知,不生淨土是決定不行的,要下一個決心,一定要求生淨土。所以諸佛菩薩的弘願,從菩提心生的。
『一切淨土從此建立』,「一切」是說一切諸佛的淨土。西方極樂世界四土都清淨,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十方諸佛的剎土,有淨土、有穢土,什麼原因?我們只要看釋迦牟尼佛的報土,我們現在是生在娑婆世界,娑婆是釋迦牟尼佛的報土,這裡面有淨土、有穢土。西方世界有四土,釋迦牟尼佛這兒也有四土,我們現在住的是凡聖同居土,這個地方不清淨;娑婆世界也有方便有餘土,也不算真正清淨;娑婆世界也有實報莊嚴土,那是淨土,是世尊與法身大士居住的所在。所以釋迦牟尼佛有淨土,這個淨土跟西方極樂淨土相比並不遜色。不一樣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也是淨土,這個就很奇怪。如果你要是把這些事理搞清楚了,你才曉得這個現象是自然的,為什麼?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每一個去往生的人都發了菩提心。我們在娑婆世界凡聖同居土裡面,諸位想想,有幾個人發菩提心了?發菩提心的人極少數,極大多數的人沒發菩提心。所以,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穢土,不是淨土。西方世界每一個去往生的人,統統是發菩提心的;換句話說,不發無上菩提心,就不能進入西方極樂世界。要想進入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所以,西方世界四土都是淨土,那個地方各個人都是發大菩提心。我們念佛,一天念十萬聲,一天念二十萬聲,若沒有菩提心,依舊不能往生。所以淨土是心淨則土淨,這是往生必須要具備的條件。
『才發此心,極樂莊嚴一時具足』,菩提心一發,我們「回向偈」天天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我們拿什麼功德去莊嚴佛淨土?諸位要曉得,是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簡單講是清淨心,我們心清淨就能莊嚴淨土。心不清淨,修福沒用,《壇經》裡說得很好,這個事情福不能救,福報再大,它不是清淨的,與淨土不相應。所以福報大,不能往生淨土,心清淨能往生淨土。我們心一發就是莊嚴佛淨土,極樂世界莊嚴一時具足,自己就感受到這個氣氛,極樂的氣氛。因此,經上才有這麼幾句、才有這四句,這是世間自在王對法藏比丘說的。
「至心求道」,至心就是菩提心,至心是誠心,真誠到極處,就是至誠心,至誠心就是菩提心。至誠心裏面必定有深心、回向發願心,剛才講了,不二法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求道是求無上菩提,四弘誓願裡面求的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求這個。這一句,至心是初發心,發的是真心、無上菩提心;求道這是果,無上菩提涅盤之果。能不能得到?佛所說的是肯定的,只要你「精進不止」,不止就是不間斷。精進不止這四個字,跟大勢至菩薩所講的淨念相繼,意思完全相同,淨念就是精進,相繼就是不止。由此可知,至心求道最怕夾雜,一夾雜,你的痲煩就來了。這是我們不能不多羅嗦幾句。
學道之人,自古以來,修學的人多,成功的人少,原因在哪裡?就是不懂這個道理。他要廣學多聞,最後他失敗了。廣學多聞成就什麼?成就了佛學,如果今天要設個博士學位,佛學博士他可以拿到,世間常講佛學家,他可以成為一個佛學家。但是了生死、成佛道,往生淨土,沒有他的分。所以你在世間做個佛學博士、做個佛學家,行!你遍涉、涉獵三藏十二分教,你可以做得到,與了生死、往生極樂世界毫不相干;換句話說,與你的清淨心不相干。你要想得清淨心,換句話說,你所修學的是愈簡單愈好,心容易靜下來、容易得定。定就開智慧,慧一開了,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不通達,那個才能得真實受用。所以,現代人學佛要想成就,比古人不知道要難上多少倍,問題在哪裡?現在科技發達、印刷術發達,經典你很容易得到,換句話說,你的心就不能專一。古時候可以說佛經沒有流通。
明清以前,明朝以前是手抄本,明朝以後才有木刻本,木刻本比手抄是方便太多了,但是那種印刷很不方便。如果諸位有機會到中國大陸去觀光旅遊,諸位可以到南京看看金陵刻經處,那個地方還有一部分保存著古時候木刻的印刷,你們去看看,它是怎麼樣印經書的。一個很熟練的工人,印書工人,很熟練的,大概一天可以印三冊,木刻版本印出來之後,再把它裝訂起來,用線裝訂好,切整齊,一天可以做三冊。你才曉得經書得來不容易!可是它有好處,好處在哪裡?一門深入。為什麼?沒別的東西好看,他那個心不能不專。現在《大藏經》擺在這裡,你的心不能不散,你說糟糕不糟糕!東西太多,琳琅滿目擺在這裡,你怎麼能把心力集中?這是我們現在修學的環境,你從這裡一觀察,科技發達反而不如古時候。
古時候哪有這麼明亮的燈光?我在抗戰時期念書,做學生,我們晚上上自修,點什麼?點油燈。一根燈草,那個光的亮度,大概只有不到一支蠟燭的燭光。大概要用兩根燈草,那個耗油就耗得多,差不多才相當於一支燭光。我們節省,沒有那麼浪費,一根燈草只有半支燭光,那一點燈火之下我們做功課。奇怪了,也沒有得近視眼,也沒有戴眼鏡的。你看現在這麼明亮,我看戴眼鏡的那麼多,你說奇怪不奇怪!那個原因我們細細想想,有道理。我們那時候看書的時間短,眼睛休閒的時間長。現在為什麼小朋友都得近視眼?他用眼睛的時間太久了、太多了,看書,那個書字也小,再看電視。電視看起來痲煩大了,滿腦袋的胡思亂想,亂七八糟。我們小的時候沒有這些東西,不但電視沒有,一年難得看一、兩場戲,稀有;換句話說,我們心裡的污染少,心清淨。生活實在講跟大自然結合在一起,除了在大自然之外,沒東西好玩,所以心地清淨。現代人講的,用腦、用眼時間都不算太長,所以身心健康。現在科技發達,帶來不少的痲煩,沒什麼好處,副作用太大。所以,精進這兩個字,我們要深深的理解它。
而佛在大乘經上常說,菩薩善根就是一條,世間善根有三條,叫三善根,菩薩善根就是精進。我們修學大乘,不懂得精進,怎麼能成功?精進就是一門深入。這四個字做得最徹底、最究竟、最圓滿的,我看無過於大勢至菩薩,你看《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菩薩自己說得很清楚。他與五十二同倫,同倫是志同道合的,五十二個同志,專修念佛法門,一門深入,他講得透徹。他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他的效果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個開示非常重要。不假方便,不藉任何一個法門來幫忙,就是一門深入,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他一門就成功了。如果像我們現在選擇,我們選擇一部《無量壽經》,從初發心到成佛就一部經,從初發心到成佛就一句佛號,那你就是大勢至菩薩,決定不找痲煩。在近代,最佳的榜樣是印光老法師,印光老法師一生就是一本《阿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他閉關的關房在現在的蘇州,那個關房現在還保留著,還保留著老法師當年原來的樣子。你看,他自己的小佛堂,佛案上就一本《彌陀經》,什麼都沒有。所以在《印光大師永思集》裡面,有一篇文章說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我們聽了之後,冷靜去思惟觀察,印光法師一生的行誼確實很像大勢至菩薩。他自己所修學的,以及他教導別人的,專修專弘,一門深入,這裡講精進不止。能夠這樣去做,「會當克果,何願不得」。
這個四句,第一句是願,第二句是行,後面這兩句就是願行不二,他就能夠證得。此地講的果,隨著你功夫的進展,最初之果,初信位的菩薩再往上提升,二信、三信、四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都是果。如果是一門精進不止,證果的速度非常之快。在我們淨土法門裡講,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這是念佛人之果。念佛人的願,第一個願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第二個願是幫助一切有緣眾生念佛求生淨土,這就是專修專弘。
而法藏在此地發的願,實在不可思議。他發的願是他要發願成佛,不但要成佛,成佛之後要超過一切諸佛,這個願就不可思議。所以,他向世自在王如來請教,他的願望能不能達成?這四句話就是佛給他的答覆,意思非常肯定。這幾句話是如來金口所宣,是修行證果的不二法門,你只要把這個兩句抓住,「至心求道,精進不止」這八個字你做到了,你沒有不成就的。我們要曉得,成佛都能辦得到,開悟是小事,哪有不開悟的道理?哪有不通達世出世法的道理?我們今天走的路錯了,違背了經訓,要去廣學多聞。結果廣學多聞得到是什麼?增長所知障。煩惱沒有除掉,你這個所知障決定是邪知邪見,清涼大師講的,增長邪見而已,你還能得到什麼證果!
末後這一句,彭居士說得好,把它所以然的道理說出來了。『所以者何,一切法不離自心故。』所以佛法稱之為內學,佛法稱之為心學,求什麼?求自性。禪宗裡面求明心見性,我們淨土裡面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金剛經》上說得好,「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這句話說明清淨心生智慧,實相是實相般若。自性本具的智慧,是從清淨心生出來的。這才是個明白人,這才是個真正覺悟的人,不會走冤枉路,不會走錯路。所以我們前面讀到,普賢菩薩講的,法供養當中,第一個是如說修行供養。佛在經上說的,我們有沒有如說修行?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我們有沒有依教奉行?有沒有如說修行?再看底下這一段。
【會疏雲,汝自當知者,例如法華三止說,其義深廣,不可容易說故。】
這是法藏比丘提的問題,而世尊沒有直接答覆他,只說『汝自當知』。這種問對,就像禪宗裡面的機鋒一樣。《會疏》裡面舉出《法華經》的三止,世尊在法華會上也用了這種方式,說了三個止止止。這個意思很深,境界確實屬於不可思議。止什麼?止息妄念你自然就明白了,只要把妄念息掉就行了,所謂「但須除妄,別無勝解」。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圓滿了,智慧功德就圓滿了,所以這個意思很深很廣。而世間自在王佛對法藏比丘這句話也是這個意思,「汝自當知」,不需要別人來解釋。法藏有沒有能力?當然有這個能力。可是在經文裡我們所看到的,他所表現的是大慈大悲,沒有表現頓悟,還說這個意思太深,不是我的境界。法藏表演的是我們這一類的凡夫,求佛為我們詳細說明,再委曲婉轉詳細說明。假如佛說「汝自當知」,他直下承當,後面就沒有經文了,沒得說了。這是他的慈悲,這是他所謂是利益有情發問,不是他自己不知道,明知故問,問給大家去聽的。大乘經裡面像這樣的句子,我們也常常會看到。第三段:
【六祖曰,密在汝邊。】
這是《壇經》上的一句話。『密在汝邊』,「汝」是什麼?心,是你的自性、是你的真心。離了自性、真心,哪有什麼密?佛佛相傳,傳什麼?就是傳心,印心而已。菩薩的心像不像佛心?佛心是什麼樣子?佛心是真心,一切眾生各個本具,各個現成的。你能夠用真心,就叫你做佛陀。雖用真心,真心裏面還雜著妄,就叫你做菩薩,為什麼?你還沒有達到純真,純真就是佛。帶著妄,帶什麼妄?帶著無明。可是諸位要曉得,決定不帶煩惱。無明跟煩惱恐怕也難搞得清楚,我們再說白一點,大家好懂。無明是妄想,煩惱是分別執著;換句話說,他還有妄想沒斷,分別執著是決定沒有了。如果有分別執著,決定是凡夫,不能叫聖人。分別執著斷了,他的無明沒斷,沒斷完,四十一品無明,破一品無明就證一分法身,那就是密。密在哪裡?「密在汝邊」,這種答覆就是幫助他開悟,給他啟示。凡是提出問題,他都有疑,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斷疑起信,破迷開悟。你看他用的方法,你看他所說的這些話,都是幫助對方、啟發對方,這是最好的教學法。底下一段說:
【古禪德曰。】
這是古時候禪宗的大德,沒有指哪個人。
【汝自會取好,我不如汝。】
這些話全是宗門的機鋒,跟這個經上佛所講的「汝自當知」,意思非常接近。所以這個『自會』,會是體會,貴在自己能夠領悟、能夠體會。『取好』的意思就是好自修行。『我不如汝』,這樁事情別人幫不上忙,完全看各人領會、各人體悟,悟入有淺深廣狹不同。底下這一段還是解釋這個意思。
【峻諦師曰。】
這是唐朝時代的日本高僧,在中國留學的。
【此含三義。】
他說得詳細。
【一謂法藏菩薩宿殖深厚。】
這個括弧是註解,這個『殖』跟木邊的「植」在古時候是通用的,就是說他的宿根深厚。
【高才勇哲,與世超異,淨佛國土之事,久既洞達,雖佛智無所加之。】
我們先說這一段。前面我們在經文上讀到,佛對於法藏比丘的讚嘆,有『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這是對他讚嘆的經文。當然,他要沒有深厚的善根、福德,不可能有這樣的表現。既然有這樣的智慧,有這樣的善根福德因緣,求淨土這個事情還需要問別人嗎?雖然法藏比丘向世間自在王請教,世間自在王也說了老實話,這個事情,你自己的智慧、能力足夠了,話裡頭有這個意思。他的能力足夠了,佛就是再幫他,也幫不了什麼忙,他自己智慧、能力足夠了。所以說:
【故如汝所知,汝自當行之也。】
你可以依照你自己的願望去做,就行了。底下有個小注,「此復明法藏是從果向因也」,這是裡面的含義,說明法藏比丘久遠劫已經成佛,這一次是倒駕慈航來表演的而已,並不是真正的凡夫,不是真正的是菩薩,他是佛,古佛再來的,是來示現的。這就是從果向因,所謂是倒駕慈航,我們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的。《法華經》上,他老人家為我們表明,他是久遠劫已經成佛。在《梵網經》裡面他告訴我們,他這次到這個世界上來示現八相成道,是第八千次,人家久遠劫就成佛了。所以這一句的含義很深。
【二謂攝取佛國,各隨樂欲,或取穢濁,或求清淨,或攝三乘,或願一乘,故任菩薩意樂,宜攝取之,不用如來之指示也。】
你成佛之後,你示現的佛土,示現佛土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個是自受用,一個是他受用。究竟取什麼樣的國土,不是佛的智慧、能力有差別,說實在話佛的智慧、能力沒有差別,佛佛道同,智慧德能完全一樣。可是興趣不相同,有的人願意建立淨土,有的人就願意建立穢土,這是各人興趣不一樣。可是要曉得,都是為了度眾生。
現穢土的目的何在?眾生的業障沒有消掉,要給他一個環境去消業障。業障消盡,他自然就回頭,示現穢土的目的在此地。所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是幫助眾生回頭的。又如我們世間人,有許多遭極大的挫折,他才學佛。他要沒有遭受極大的挫敗,你去勸他學佛他說你迷信,根本不能接受,這樣回過頭來學佛的人很多。所以我們學佛,有很多人說:怎麼樣,你失意了?你受了什麼打擊,你來學佛?他總是問這些話。好像不是受了刺激,不是受了挫折、打擊的,你怎麼這麼消極?怎麼去搞這個東西?可是,他還沒回來,換句話說,他還沒有遭受到挫折打擊,他還沒回來。所以,設三惡道就彷佛這個意思,是讓這些眾生造作這些罪業,在這個地方把它消掉。消掉之後,他就會覺悟。由此可知,三惡道裡面佛菩薩也不少。我們讀《地藏本願經》,《地藏本願經》裡面許多那些鬼王、羅剎、牛頭阿傍,都是菩薩化身,在那個裡面幫助眾生回頭的。這些惡鬼折磨這些罪人,讓他把罪障快點消掉,他們都是好心,折磨人也是好心。就如同父母跟老師一樣,懲罰學生,現在是沒有體罰,從前有體罰,打你、罵你、罰跪,都是為你好,不是惡意。鬼道、地獄道裡頭那些餓鬼都是菩薩。所以明了大乘經就曉得,諸佛菩薩的確是一片慈悲,但是用的手段、方法不一樣。
阿彌陀佛的興趣就是建立唯一淨土,純而不雜。其他諸佛他們的淨土,就是淨穢程度不相同,都有淨土,也都有穢土。這是『各隨樂欲』,樂是愛好。『或攝三乘,或願一乘。』像世尊在娑婆世界,他就取的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他的經教就分三乘。而西方極樂世界,那是一乘,西方世界沒有三乘。『故任菩薩意樂』,這是任菩薩他的意思,『宜攝取之』,這個不需要諸佛指示,不需要諸佛教誨,隨意,當然這個裡面也隨緣,隨意、隨緣。這是諸佛建立國土不同。第三:
【三謂凡於淨土,有報有化,法報高妙,非菩薩之分,唯應自分,宜攝取之也。】
這第三個意思講到淨土,淨土有報土、有化土。變化土就不談,變化土是臨時幫助一切眾生的。報土高妙,高明、微妙。『非菩薩之分』,佛的報土,通常我們在佛經上讀到的,實報莊嚴土是佛的報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是佛的化土,在這兩土裡面,眾生所見到的佛,都是佛的化身跟應身,唯有在實報土裡面,才見得到佛的報身。所以稱之法身跟報身,法土跟報土都是高妙,這個是非菩薩之分。
『唯應自分,宜攝取之』,這也要靠自己修證的功夫,自己契入這個境界,佛也幫不上忙。佛能夠幫助的,實在講只是做增上緣而已。佛把事實真相為我們說出來,把這個理論為我們說出來,怎麼樣去修、怎麼樣去證是自己的事情,這個佛幫不上忙。像《法華經》上佛所講的,「開示悟入」,佛對眾生的幫助就是開示,悟入決定是自分之事,自己要悟、要覺悟,自己要契入境界,契入就是證。如果以清涼大師在《華嚴經》上講的四分,我們也很容易體會。清涼把經分做信、解、行、證,佛能夠幫助我們的,就是幫助我們信、幫助我們解,行沒有法子,行跟證決定是自己的事情。佛不能幫我們修行,佛也不能幫我們證果,但是佛能幫助我們起信,為什麼?斷疑生信。佛說一切經,破除我們疑惑,讓我們建立信心;佛把宇宙人生這些真相給我們說明,使我們能夠理解。所以,幫得上的是前面這一半,後面這一半佛幫不上忙。
【故云汝自當知。】
關於行證的事情,你自己曉得。峻諦師這個解釋,解釋得好,夠詳細。再看底下這一段。
【無量壽經箋注曰。】
《箋注》是民國初年丁福保居士作的,《無量壽經箋注》,在台灣也有流通。
【自家勢力所及之境土,又我所得之果報界域,謂之境界。】
這是解釋『境界』兩個字,底下經文裡頭講,「斯義宏深,非我境界」,這是解釋「境界」,什麼叫境界?這兩句也說得很好,可是意思依舊是很深。『自家勢力』,自家是指自己,勢力是講智慧跟能力,你的智慧、能力所及的境。境裡面有兩種,一個是人事環境,一個是物質環境,有人事跟物質環境,當然就現出報土,像我們現在現出這個世界,現出這個報土。這個土,固然是佛的一分慈悲,釋迦牟尼佛的化土,還要加上自己勢力所及的境土,跟佛力合起來的,這個意思就深了。
底下說,『我所得之果報界域』。我們人在這個世間一生,無論時間長短,有人壽長的,活到八、九十歲,有人壽短的,三、四十歲就走了。這就是他過去生中所造業因,感得的果報。這個人走了,我們要問,這個人沒有出生之前,這個世界有沒有?我想很多同修都會答應,他沒有出生之前,這個世界有。實在這個世界沒有,他出生才有,他走了之後,這個世界也沒有了,為什麼?他自己的業因果報。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還有,那是一切眾生的共業現的果報,我們覺得它有,是共業現的;他自己別業所現的,沒有了。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唯有佛經說得透徹。我們在《般若經》裡面討論得很多,生命在哪裡?生命在剎那之間。佛經上講的,人命在呼吸間,那已經太長了,哪裡在呼吸間,呼吸有好幾秒鐘。《仁王經》上跟我們講的例子還不是真實,不是真實相,但是跟實相已經非常接近,我們能夠體會得到的。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這是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那是生命的現象,那是生命的真相。所以,《金剛經》上講,「如露亦如電」,露是講什麼?共業,共業的相;電是講別業的相。雖然講別業跟共業,是不是一樁事情?不是一樁事情。
《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我們舉這個佛堂的燈光,我們佛堂有十幾盞燈,每盞燈放的光是別業,它各別的,光光互照這是共業。你把這盞燈熄掉,它的別業沒有了,給諸位說,它跟大家的共業也沒有了,諸位從這個淺近的比喻去思惟。實在這個現象就在眼前,你晚上躺在床上睡覺,眼睛一閉,這個世界沒有了。你去體會這個道理。到你第二天早晨醒來,睜開眼睛,這個世界又發現了。昨天晚上那個世界,跟今天早晨睜開眼睛的世界,不是一個世界,絕對不相同。不但昨晚跟今早不相同,剎那剎那不相同。但是你要曉得,真相是什麼?真相皆是虛妄。你如果要是明了這些事實真相皆是虛妄,你心裏面的妄想分別執著全都沒有了。我們就是因為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天天打妄想,以為是真實的,在這裡起分別、起執著,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不曉得它是一場空。可是你造作罪業,如果要不徹底覺悟,罪業就有果報。所以佛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都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我所得之果報界域」,境界這兩個字的含義也是很深很廣。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六十二集)1996/4美國聖荷西檔名:02-031-0062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面,第四行,從第七段看起:
【峻諦師雲,斯義宏深,非我境界者。】
這是解釋這一句經文。
【亦有三意,一謂菩薩常途淨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諸佛土之中最勝淨土,斯義宏深,非我境界。】
這是第一個意思。這是就一般而言,通常所謂的,一般諸佛的淨土修行的方法,其中的因果,這裡說『我已知之』,這個「我」是法藏比丘,這是我們能夠知道的。他現在所希求的,所希望成就的是一種非常殊勝的淨土,超越諸佛剎土的。也是我們前面所講到的,諸佛淨土,只是實報土是淨土,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同居土、方便土,都不是淨土,都是穢土,唯有實報土才是真正的淨土,這是十方諸佛一般的情況。法藏比丘今天所希求的,就是說同居土也是淨土,這個很特殊,世尊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今天實在講,唯獨西方極樂世界這麼一個地方,它是四土都是淨土,這四土就是講的同居土、方便土、實報土、寂光土。四土都是淨土,這是很特殊的,所以叫『非我境界』。這個意思說得也很好。第二:
【二謂實雖隨各自樂欲,應攝取之,今欲五乘齊入報土,斯義宏深,非我境界。】
這第二個意思也好。雖然一切諸佛所現的剎土,各個因緣不同,如果論佛所證,佛的智慧相同,佛的能力相同,佛的神通作用也相同,沒有不同的地方,為什麼諸佛現的報土不一樣?緣不相同,各個人的緣不一樣。緣有過去的緣,過去的業因,與現在的因緣。一切諸佛菩薩也要隨緣,也不能改變業因果報,這就是經論裡面常講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是隨順因果,所示現的剎土就不一樣,就各個不相同了。這是講的『各自隨樂欲,應攝取之』,諸佛剎土不相同。
可是阿彌陀佛他今天願望很特別,他是希望『五乘齊入報土』,這是沒聽說過的,所有一切諸佛世界裡也沒有這個事。在我們一般想像,這簡直就是不可能。「五乘」就是說什麼?從等覺菩薩到阿鼻地獄的眾生,平等成佛,「齊入報土」是平等成佛。善惡業因相差那麼大的懸殊,怎麼可以平等成佛?所以『斯義宏深,非我境界』,的確,許多的菩薩你要跟他講這句話,他都懷疑,他都不能相信。所以彌陀淨土叫難信之法,難信不是我們難信,我們倒很容易相信,糊裡糊塗相信。難信是指誰?菩薩難信,菩薩有智慧聰明,他們看到一切諸佛剎土情形,他看得清清楚楚,哪有這麼一回事情?所以在一切諸佛剎當中,唯獨彌陀極樂世界特別。這個意思也講得很好。第三個意思:
【三謂雖法報高妙,非菩薩之分,我能經無量劫,當克獲之。】
這是說諸佛的『法報高妙』,不是菩薩的境界,但是菩薩可以修學,可以證得。當然不是一下證得,但是慢慢的他可以證得佛的境界。所以說『我能經無量劫』,也是佛經裡面常講的三大阿僧祇劫。菩薩修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了,如來果地上境界他當然知道,他也入這個境界。所以說『當克獲之』。這個括弧是簡單的註解,「法報二身,經無量劫,必可證悟,但當下尚非其分,故下雲非我境界」。經三大阿僧祇劫之後,他能證得,可是現在沒有證得,就是不是現在現前的境界。這個意思也說得很好。
【斯義宏深。】
「廣大謂宏,幽邃謂深」,我們常講深廣,『宏』就是廣的意思,這個意思是既廣又深。
【非我境界也,雖有三義不同,拋卻己分,專歸佛力,斯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也。】
末後峻諦師這一句好!這一句,說實在的話,如果不是過來人說不出來的。我們看法藏比丘在經上講的這三句話,確實不是一般菩薩能做得到的,所以他說『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我們今天讀到這些經文,還不是一樣的,「斯義宏深,非我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說這些話,實在是講不過去,那不是吊眾生的口味嗎?佛說法,不許可這樣說法,眾生不能契入境界的,佛決定不說,那個說了太過分,沒有意義。佛所說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能夠得到的,所以佛對於一切眾生才有真實的利益。經上講的「惠以真實之利」,佛不給我們開玩笑,佛絕對不吊口味的。底下這句話就好了,雖然『三義不同,拋卻己分』,我們不論自己,自己決定做不到,舍掉自己這一分,『專歸佛力』,這就是淨宗所講二力法門。我們不靠自己,自己哪有這個能力?靠佛,靠佛的幫助,拉我們一把,使我們也入了佛境界。
『斯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這是淨宗的殊勝、淨宗的特別。所以,地獄眾生也能平等成佛,憑什麼?憑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這就完全不依自力,完全靠佛。自己的只要具備三個條件,真正相信,真正願意去,真正肯念佛。念佛前面說得太多,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因果無比的殊勝。《觀經》三福最後一條,「深信因果」,那個不是講普通的因果,是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道理在大乘經裡面我們也能夠會通,經上常講,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華嚴經》上說的;我們又在經上看到的,佛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心裡想佛,佛境界就現前,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來的?都是從心想來的。這個理很深,論事,事都在眼前。理事都明了,我們要善於用心,也就是講我們要會用心。至善之因就是念佛,在十法界裡面,這是真實的究竟圓滿。我們再看後面這一段。
【會疏曰,高明約具德,深廣約願心。】
這是經上讚嘆法藏比丘高明深廣。『高明』是從德行上說的,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深廣』是就願心說的。阿彌陀佛在因地發的願,這個願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深,是度盡一切眾生,度盡一切眾生是廣義,令一切眾生各個都圓成佛道,這是深義。度眾生,把他度到什麼程度?都叫他成佛,這是深,沒有比這個更深。十法界,上從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一個都不漏,這是廣。所以,一切諸佛菩薩所發的大願,說實在的話,沒有彌陀這麼深,沒有阿彌陀佛這麼廣。一切諸佛菩薩度眾生,大概都是三乘、五乘,不能夠平等成佛,唯獨淨土法門是平等成佛。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文殊、普賢是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他怎麼成佛?他也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我們今天要成就,也是用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其他的,我們的智慧、能力、神通、道力,我們沒有辦法跟菩薩比,差太遠了,但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是一樣的。他到極樂世界是這個條件去的,我們也是這個條件去的,因平等,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平等。諸位仔細去看,淨宗經論非常有味道,它的確是非常奇妙,但是,不是沒有道理,你仔細去觀察它有道理。它還有一個最原始的理論的基礎,那就是什麼?心性平等。所以彌陀建這個平等法門,平等成就,他能成功,原理在此地,是一切眾生心性平等。那造成不平等的現象是什麼?是一切眾生迷惑有淺深不同,業障有厚薄不同,這樣造成的不平等。所以論心性,是平等的。這是講他願心的深廣。
【謂持戒禪定,超勝世間,故謂高。】
他持戒、他修禪定,超越世間。這有兩個講法,狹義的說法是六道,六道裡面是四禪八定,超越四禪八定這就超越世間,六道的世間。但是六道之外,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四聖法界也是世間,還是必須要超越,超越之後,叫一真法界。他用什麼方法?就用一句佛號。《楞嚴經》上所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心開就是超越,超越十法界,一句名號,這個方法太妙了,『故謂高』。
【方便般若,照究諸法,故謂明。】
這是解釋「高明」的意思。所謂『方便般若』,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之中,我們現在所謂應酬之中,都依般若智慧。也就是說,他的生活、工作是在真實智慧之中,這叫『明』。反過來看,我們今天的生活、工作乃至一切應酬,我們是在煩惱之中。我們有感情、有分別、有執著,所以我們的生活在煩惱之中。方便般若是什麼?實在講就是離開煩惱分別執著,這就是方便般若。方便般若就是套用的智慧,佛經講智慧有兩種,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叫實智,真實的;後得智就是方便智,就是你真實智慧套用在生活當中,這就是方便般若。
從這個地方,我們也就明了了佛門常講的「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方便為門怎麼講法?如果你不懂你怎麼能開方便門?你怎麼能入方便門?開方便門就是開權智,入方便門就是過智慧的生活,那是你入方便門,這是真正的享受。你在一生當中不生煩惱,像六祖所說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常生智慧就是入方便門了,他才常生智慧。我們今天不曉得方便門在哪裡,所以我們是常生煩惱,不是常生智慧。經論必須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才得真實的受用。
所以『照究諸法』,就跟《心經》上所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叫明。由此可知,此地所說的高明,它的意思很深,不是我們普通凡夫觀念當中的高、明,那個有很大的距離。
【遠徹來際無撓(謂能遠究達於未來之極處,而無阻撓),故謂深,周攝一切無遺,故謂廣也。】
這段是解釋「高明深廣」這四個字的意思。『深』的意思是能達到究竟,「能遠究達於未來之極處」,當中沒有障礙、沒有阻撓,這就是深。我們剛才是就事上來講的,彌陀度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究竟圓滿成佛,就是此地講的這個意思。他確實叫我們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沒有障礙。
『周攝一切無遺』,這就是普度一切眾生,九法界眾生能夠得到平等成佛,這是『廣』。世尊在一切大乘經論里告訴我們,通途修行成佛非常困難,佛在經上實在講了無數次。我們今天有緣接觸佛法,聞到佛法能生歡喜心,佛說了,都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這個生生世世,到底有多少世?有多少生?有些經上也給我們講清楚了。《金剛經》大家常念的,《金剛經》上說,這個善根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善根,乃至於過去生中無量佛所種的善根。一尊佛出世非常希有,時劫很長,無量佛,那多少時間?《無量壽經》上佛講得就更清楚,他講阿闍王子這五百個人,當時佛講經,他們來參加聽經的這個小團體。佛在經上明白的說出來,他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我們中國是萬萬叫億,古印度十萬也叫億,百萬也叫億,我們就不論,以最小的十萬,十萬是一億,他供養四百億佛。我們今天在座的,不要說善根,大概跟阿闍王子應該是差不多的,換句話說,我們過去生中,也曾經供養四百億佛,現在聽到這個法門,很想去,也不想去。阿闍王子就是這麼個態度,跟我們現在的態度差不多!才知道這個善根之久遠深厚,遇到這個法門能生一念歡喜心,不是容易事情。
我們要以普通方法來修行成佛,將來這個路子遠得很!為什麼?這樣深厚的善根,我們連初果都沒證得,沒有證得初果,那就是凡夫,不是聖人!修行證果,佛所講的那個時間、期限,從哪一天算起?從證初果那天算起。就跟我們講現在一般學校,你念書,國小六年,中學六年,大學四年,講這個期限,你要上學才能夠算,你還沒有上學,那個不算的。我們今天沒有證得初果,就是沒上學,佛講的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不是我們的分;證得初果,就是佛講的那個期限。譬如你現在念書了,上一年級了,告訴你,你六年可以國小畢業;再六年,你中學畢業;再四年,你大學畢業,給你講期限。我們現在沒上學,沒上學就是沒有期限,你說這個多可怕!
縱然證得初果,從初果到菩薩三賢位,這個時間佛沒有定說,為什麼?確實是不一定的,每個人情況不相同,進進退退。一般來說,決定是進得少,退得多,因此時間就長了。佛講三大阿僧祇劫,也不是這些人,這些人也沒分。三大阿僧祇劫是對誰講的?對法身大士講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到這個時候,佛說的期限就很確定了,三大阿僧祇劫。《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圓教初住才有資格說你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三十個位次,一個阿僧祇劫修滿;從初地到七地,這七個位次是第二個阿僧祇劫修滿;第三個阿僧祇劫,就是八地、九地、十地三個位次。由此可知,愈往上去愈難。你看三大阿僧祇劫,每個阿僧祇劫時間是一樣的,裡面所修證的果位,第一個是三十個位次,第二個是七個位次,第三個是三個位次,這是到十地法雲地的菩薩。
三大阿僧祇劫修滿,實在講就是成佛了。但是不是真正成佛,叫後補佛,我們稱他作等覺菩薩、補處菩薩,他當後補佛。後補佛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最後一品無明。如果我們從前面看起來,第一個阿僧祇劫斷三十品無明,第二個阿僧祇劫斷七品無明,第三個阿僧祇劫斷三品無明,等覺菩薩最後這一品無明,恐怕也要一個阿僧祇劫,愈往後愈艱難。這樣才知道,我們要是按照一般法門修行證果達到如來的果位,實在不容易。然後回過頭來再看看淨土法門,才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才曉得這個法門無比殊勝。經上給我們說明,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到現在多久的時間?十劫,十劫比無量劫、比阿僧祇劫,太短了。第一劫去往生的人,現在成佛了,第二劫去往生的也成佛了。經上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人數無量無邊,沒有法子計算。諸上善人是指什麼位子?是指等覺位,等覺位才叫上善人。十地菩薩還不能叫上善,他上面還有,他不能稱上。
所以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上善是等覺菩薩,他的人數是占最大多數,在西方極樂世界占大多數!占大多數,我們就會聯想起來,十劫往生的人,如果前五劫去往生的,都證到等覺位,那西方世界這個人數,等覺菩薩跟普通人應該是一半一半,不是絕大多數。要占大多數的話,那第六劫往生的人也成就了。這樣看起來,西方世界,我們凡夫到那個地方證到等覺位,需要多少時間?大概是三劫到四劫,我們在經上看這個,那才是最合理的。三劫到四劫就證到等覺位,一般法身大士證到等覺位,還要三大阿僧祇劫,你在三劫、四劫就證到。所以那些菩薩們聽說這個話,搖頭,哪有這些話?不能接受,不能相信,叫難信之法。
所以佛在經上常講,這是如來的境界,不是菩薩的境界。等覺菩薩要不得佛力加持,他也搞不清楚。我們從這些地方冷靜、仔細去觀察,才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我們是凡夫,凡夫要入圓初住果位,就是入法身大士,實在講是無量劫,不止三大阿僧祇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能夠叫博地凡夫與等覺菩薩平等成佛,這的確是「斯義宏深,非我境界」。但是理實在太深,我們沒有法子曉得,事實真相的確擺在面前。就我們有生之年,我們看過許多念佛往生的,甚至於有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臨終不生病,預知時至的,那決定不是假的。
這是個事實,真的,經上講的高明深廣,阿彌陀佛確實圓滿具足。這四個字的意思很深、很廣。不但凡夫無分,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在這方面也不能跟阿彌陀佛相比。所以,世尊讚嘆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要曉得,釋迦牟尼佛讚嘆,就是代表一切諸佛如來的讚嘆,佛佛道同。阿彌陀佛確實他的願滿了,他最初發願他要成佛,成佛之後,要勝過一切諸佛,他真達到了,他這個願不是虛願,確實做到了。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大智度論雲,阿彌陀佛先世時作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這一段文是《大智度論》上說的,說得非常好,跟《無量壽經》上講的一模一樣。這段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阿彌陀佛』在因地,示現『作法藏比丘』的時候,他所遇到的佛是世間自在王如來,他跟佛學法,世間自在王佛是他的老師。他的志願宏深,所以老師當然歡喜,滿足他的願望,不但給他講經說法,而且以佛的神力幫助他遊覽諸佛剎土。十方一切諸佛的世界,自在王如來導引法藏比丘統統去遊歷,叫他去參觀、叫他去考察。他要建極樂世界,怎麼個建法?取人之長,舍人之短。十方一切諸佛剎土美好的他取,那些不好的他舍。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建成之後,是集諸佛世界美好之大成。十方世界凡是不好的東西,西方極樂世界不但沒有,你見不到,名字都聽不到。極樂世界是這樣建造的,這的確是合情合理合法。不是阿彌陀佛自己憑著理想去造的,不是的,它不是理想國,也不是憑他智慧去造的,不是的,他是參考十方世界。
這個給我們做參考,我們如果讀經在這個地方得到啟示,一個都市也好、一個國家也好,我們今天不能到他方世界去,但是現在交通便捷、資訊發達,我們可以遊覽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它好的東西,我們採取,不好的東西我們捨棄。你能建立一個國家,就是這個世界上的極樂國土,這值得我們學習,這是真實智慧。大的這是講建國,小的則是一個家庭,我們參觀、考察其他人家庭,取人之長,舍人之短,你就是世界上第一個模範家庭,一個道理。你一個公司、行號亦復如是。所以佛法講,學佛,佛弟子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的,為什麼?他有智慧,有智慧就是取長舍短,這是真實智慧。人家的好處,我們模仿、學習,人家的缺點,我們把它改進。所以這個很實用,學了馬上就能起作用。
【嘉祥疏雲,二百一十億佛土,善因雖有強弱之分,然所招之土,同是七寶國土之麤妙應現,粗之言大,妙之言美,明所現二百一十億皆是大善之土耳。】
《嘉祥疏》就是《無量壽經義疏》,嘉祥大師是唐朝時候的人,《無量壽經》中國的註解不多,除了隋朝慧遠的《義疏》講得詳細之外,《嘉祥疏》說得比較簡略。他註解的文字大概跟經文相差不多,可見得他註解文字分量很少,流通本也少。
『二百一十億』,嘉祥大師在此地把它當作一個數目字來看,二百一十億數量不大,不算大。而實在說,黃老居士的註解裡面告訴我們,他講得很有道理,他說二百一十億不是數目,是表法的,是代表大圓滿。他從哪裡說的?他從密宗說的。因為《無量壽經》裡面有顯有密、有禪有教,所謂是顯密、宗教,宗門教下全部都包括在裡頭。不要看這個經本很少,短短的這麼一卷,確實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沒有一法能夠超越《無量壽經》的,所以它是完整的佛法。因此,它裡頭有密意,有密教的說法,譬如前面表法十六位正士,十六是表法的。密宗裡頭十六是代表圓滿,顯教裡面用七,七表圓滿。《彌陀經》上常常講七,七不是數字,如果看數字,極樂世界我們也不想去了。家家戶戶都是七重行樹、七重羅網,都一樣的,那有什麼好看的,那就沒有意思了。它代表圓滿,什麼叫圓滿?隨心所欲就是圓滿,不適合自己意思,怎麼能叫圓滿!我不喜歡七行,有個一行兩行就很好了,何必那麼羅嗦。隨各人的意思,這個叫大圓滿。七是講的四方、上下、當中,這就是圓滿數字,所以它不是數目字。《華嚴經》上用十表圓滿,十是個數目字,從一到十是個圓滿數字,十個十是百,十個百是千,它是採取這個。密宗裡面用十六代表圓滿,二十一代表圓滿。
二百一十是二十一的擴充,代表大圓滿。大圓滿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一個不漏,這個意思才好、才圓滿。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面講二百一十億,太少了,那阿彌陀佛沒有見到的地方太多了,他所見到的是一小撮,那怎麼能建立極樂世界?所以在此地,不能把它坐實當數字看。此地嘉祥的意思是把它當作數字,他講的是『二百一十億佛土,善因雖有強弱之分,然所招之土,同是七寶國土之麤妙應現』。他的意思是講,這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頭,二百一十億個最好的佛國土,看到是精華的地方、最好的地方,他的意思是這樣的。但是這個意思是狹義的,這個意思問題很多,換句話說,阿彌陀佛考察、參觀並沒有圓滿,還漏掉許多,那極樂世界還有缺陷,極樂世界不能稱為圓滿的。所以這個意思並不很好。
「麤」是說大,大是大略,就是不夠精微的意思。「妙」是講美,說明所現二百一十億『皆是大善之土耳』。就是好像一切諸佛國土裡面,最好的二百一十億個,讓法藏比丘參觀、考察,他說的是這個意思。
【淨影疏雲,粗,不精也,說惡說粗,令其舍遠,說善說妙,使其修習。】
這就是取捨的標準,阿彌陀佛,在因地上講是法藏比丘,當時參觀十方諸佛剎土,在這個裡面他有取有舍。舍的是『粗』,粗裡面就包括一些惡的,我們講不好的,不好的因、不好的緣、不好的果,他都舍了、都不要了。他取,取善的、取妙的,這些地方他認真努力去『修習』,修是修正,習是實習,一定要把它做到。譬如我們現在世間,世間必須要知道它的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因果報應。不但我們這個世間是因緣果報,整個六道,乃至於整個十法界,都不出這個定律。世尊在《華嚴經》上講的十如是,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一直講到如是本末究竟,這十句話把十法界裡頭的一切現象說穿了。我們要想得善妙的果報,像韋提希夫人在《觀經》裡面所說的,希望自己永遠眼不見惡色,耳不聞惡聲,這是善妙到極處了。你生生世世看不到一個人對你不好的面孔,見了你都是笑咪咪,都很歡喜的,那是善色。聽不到一句不入耳的音聲,說粗話的音聲,罵人的音聲,你一生永遠聽不到,這是善到極處。那要怎麼修法?必須自己從這一生起,生生世世,對待任何人不起一個惡念,對待任何一個人不說一句粗話,你修因才能感果。你天天看這個也不順眼,看那個也生氣,你怎麼能說是見不到惡色、聽不到惡聲,那不可能的!原理就在此地。
當我們起心動念,就要想到將來什麼樣的果報,這是佛在經上常講的,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是果報現前,他恐懼了、害怕了,那個沒有用,果報現前必須要承受。菩薩有智慧,在起心動念之處,就把錯誤的念頭修正過來,這叫修行,修習。習就是套用在生活上,把它修正,觀念修正過來,言行修正過來,套用在生活當中,套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之處,非常重要。修行從哪裡修?就從這個地方修。阿彌陀佛真修,所以能成就極樂世界,那個地方確實永遠聽不到惡聲,永遠見不到惡色。我們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也要這樣修才行。所以,一定要修清淨心,心淨則土淨。清淨心裡頭,決定沒有一個惡念對眾生,非常重要,如果還有惡意對眾生,念佛也不能往生,這個諸位必須要記住。為什麼?你念佛是念佛,你心不清淨。往生是用念佛的方法把清淨心念出來,心清淨了,才能往生;心不清淨,念佛也不能往生。這就是念佛人多,往生人少,何以往生人少?心不清淨,雖念佛,不及格,功夫不夠。功夫就是清淨心,非常重要。再看第十二段:
【悲華經曰,所現佛國,或有世界,嚴淨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災,又或有世界,純是菩薩,遍滿其國,無有聲聞緣覺之名,又或有世界,清淨微妙,無諸濁惡。】
這是《悲華經》上所說的,所說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概況,也就是法藏比丘當時去參觀、考察所見到的現象。諸佛國土裡面狀況不相同,有的佛國土莊嚴清淨妙好,但是有些佛國土裡面,『世界』就是佛國土,有三災,佛經上常講的大三災,大三災就是水災、火災、風災。水、火、風從哪裡來的?從貪瞋痴來的。如果這個世間一切眾生貪心增長,貪而無厭,就會遭到大水災。佛講了,水淹沒初禪,這是大三災,淹沒到初禪天。如果這個世界眾生瞋恚心很重,不斷的在增長,就感到火災,火災可以燒到二禪天。實在講最厲害的是風災,風是什麼?無明。無明增長的時候,就感風災,風災可以吹壞三禪天。世間人修行,修定功到第四禪,這個三災他不受了。所以四禪叫福天,有福報,這個三災都達不到他那個地方。這是講大三災。
而小三災,現在我們逐漸明白了,佛講的小三災,刀兵劫就是戰爭,第二個是瘟疫,第三個是飢餓。小三災,佛講的是七天的戰爭,在過去我們讀經,讀小三災,怎麼想都想不通。二次大戰我們跟日本打了八年,那個不算是刀兵劫,不算這個三災,它那個災難是七天的戰爭。七天戰爭之後,有七個月零七天的瘟疫,然後緊接著有七年七個月零七天的飢餓,這個叫小三災。到美國人在日本人放了兩顆核子彈,我們恍然大悟,開悟了,原來佛所說的小三災就是核子戰爭。我們去到長崎參觀,確實炸完之後,原子輻射的病是潛伏半年多。七年當中,他炸的地方草木不生,那是飢餓。我們才曉得,佛講的小三災是核子戰爭。如果將來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核子戰爭,就是佛講的小三災。那個七天就不得了,七天當中不要多,爆發三十顆核子彈,這個世界上人災難就來了。因為輻射塵是隨風飄蕩,飄到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就是死亡,這個東西沒有法子控制,現在科學也沒有法子控制風向。所以這是非常可怕的一樁事情。在過去,佛經上講的小三災,很多人解釋都講不通,都講得不能令人滿意,到核子彈炸了之後我們才覺悟。佛很高明,三千年前就知道現代這個時代有核子戰爭。核子戰爭是災難,這不是普通災難,普通的災難佛經上都不說,大災難!這是眾生的共業,的確是非常可怕。這就是說有的世界有災難。
又說,有參觀有些世界『純是菩薩』,這是佛的願不一樣,像西方極樂世界,它就是純菩薩,『遍滿其國,無有聲聞緣覺之名』。西方極樂世界,比法藏參觀的這些諸佛剎土還要殊勝,殊勝在哪裡?這裡說純是菩薩,菩薩有大乘菩薩、有小乘菩薩、有顯教菩薩、有密教菩薩。而西方極樂世界純是菩薩,純是普賢菩薩,這就高明了,純中之純,這很不可思議。我們在經上念到的,西方世界是「鹹共遵修普賢之德」,所以極樂世界是普賢的法界,這跟十方佛土裡面純是菩薩不一樣、不相同。菩薩唯有修普賢行才能圓成佛道,如果菩薩修六度萬行,不能成佛,一定要修普賢行才能成佛,這是西方世界特別殊勝之處。
『或有世界,清淨微妙,無諸濁惡』,世界所展現的是淨土。由此可知,果報殊勝,因緣一定殊勝。那個國家的佛,跟一切大眾,一定是心很清淨,心地很善良、很慈悲,展現的報土就清淨莊嚴。由此可知,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可以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人,很少人不憂心的。憂什麼?憂慮這個世界災難太多。有沒有方法解決?沒有法子解決。這一個政治家,那一個什麼慈善家,我們中國人講「好人好事」。老子說得更好,世界被誰搞亂的?被這些好人攪亂了,所以他主張清淨無為。清淨無為是最好,能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在今日之下,唯有靠因緣果報,大家如果真正能夠了解這個道理、這個事實,他起心動念自然就收斂一點。中國幾千年來,我們這個國家沒有被淘汰、沒有被滅亡,什麼原因?靠倫理道德的教育。佛法傳到中國之後,又接受佛法因果報應的教育,這是維繫著這個社會人心。現在,傳統的教學思想我們拋棄了、不要了,倫理也不要了、道德也不要了,因果報應也不相信,天下大亂。說政治制度,什麼專制也好、民主也好,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如何叫人心從惡向善,如何叫人心覺悟,減少自私自利,多為社會大眾盡一分力量,才能挽救這個社會。
中國古代從漢朝建國,可以說國家就上軌道了,雖然是君主,也是法治。諸位要讀中國歷史,你就了解,中國過去君主時代並不是君主專制,專制的帝王很少,他尊重法律、尊重法制,所謂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而建國的理想,第一條是教育,諸位看看《禮記.學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國用現在話說,你建立一個政權,統治國家,什麼最重要?教育。那我們今天全世界,包括中國在內,建立政權之後,統治國家什麼最重要?發財最重要,你說糟糕了!把教育捨棄掉了。現在教育教什麼?教人發財,教人怎麼樣賺錢,這個不得了。人與人的關係,道義沒有了,利害,這太可怕了,有利的時候就是朋友,沒有利的時候就是冤家,這還得了嗎?世間為什麼會有大災難?大災難的根源在此地。你這個國家富足,我們中國諺語常講「一家飽暖千家怨」,尤其現在這個社會,諸位要是冷靜想想,可怕到極處。
今天廣播說昨天夜晚在亞特蘭大奧運會,就有人放炸彈爆發,死傷不少人。我在大概前一個多月,有個同修剪了一個世界日報登的一篇文章來給我看,這篇文章就是講戰爭論,假設的。裡面有一段話,美國高中的學生,就這樣程度的學生,他可以從電腦裡面取得一些知識,買些材料就可以造核子彈。要是哪個人得罪他,不高興的時候,他就可以毀滅一個城市,你說這還得了嗎?這個事可不可能?太可能了。我過去在講因果報應一本書裡頭看到,大概是三、四十年前,在美國發生的,我記不得是哪個城市。是一個十六歲的學生,受了老師的責備,他很不服氣,自己找一些材料,做了個炸彈,把學校炸掉了,死傷兩百七十多人,老師、同學死了那麼多。但是他沒有被人發現,因為他是學生,人家認為他很幸運,逃過了。事隔三十年之後,他良心發現,向法院提出那個事情是他做的,就是為了一個老師,恨一個老師,做出這樣的事情,他良心不安,最後判終身監禁。
今天在這個社會上,貧富不均、待遇不均,每個人心情不平衡,遇到這些人,他造幾顆核子彈,炸掉你幾個都市,太可能了!所以將來社會暴力事件層出無窮,我們處在現代的社會就是這個狀況。隨時隨地會遇到,隨時隨地一堆一堆的人無緣無故的死去。這些政府主管教育的,還不曉得提倡倫理道德教育,還不能夠提倡因果報應的教學,你說怎麼得了!我們自己處在現代這個社會裡,非常幸運聞到佛法,一定要依教奉行。我們曉得善因一定有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要想離開惡報得善果,一定要斷惡修善。斷惡修善從最根本上下手,我們不但對善人、對極惡的人、對陷害我的人,都不存一絲毫的惡意,你才叫真善。那個惡人對我相向,那是果報,過去世我造的惡因,我應當要承受,歡歡喜喜的承受,報完就沒了,我底下是善因成熟,這才叫真正有智慧,真正聰明的做法。極惡之人、極惡之事都沒有一絲毫惡意,修自己的清淨心、修自己的慈悲心,所感得的果報自然殊勝不可思議。用這樣的心行來念佛,決定往生。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六十三集)1996/4美國聖荷西檔名:02-031-0063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一面,第十二段看起:
【悲華經曰,所現佛國,或有世界,嚴淨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災,又或有世界,純是菩薩,遍滿其國,無有聲聞緣覺之名,又或有世界,清淨微妙,無諸濁惡。】
上次講到這個地方。從這段經文裡面我們仔細去觀察,每個世界,佛佛雖然道同,但是眾生的根性、因果的差別,就有很大的懸殊。像三災,我們說過了。『純是菩薩』這個世界,由於佛的願力不一樣,譬如西方極樂世界純是菩薩,確實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那個世界沒有聲聞緣覺之名。尤其殊勝是「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是在十方諸佛剎土裡面無比的殊勝。末後這句說,『或有世界,清淨微妙,無諸濁惡』,可見得這個世界眾生心清淨,心地善良。經論裡面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又說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知道這個原則,佛經裡面所說這些現象,大致上都能夠理解了。
根據這個道理、這些事實,我們再細細觀察,我們自己現前居住的世界。過去世的,我們從歷史的記載能夠體會到一些,可是印象當然不會深刻,但在這一生當中,我們親眼所見的、親耳所聞的,印象就深刻了。尤其是最近的五十年,從二次大戰結束到現在,這世界每個國家地區,五十年當中產生了哪些變化?實在講由清淨變成了濁惡。環境變了、人心變了,五十年前的人跟五十年後現代人,他們的想法、看法、做法完全不一樣。那個時候實在講已經是相當濁惡,可是人還守信,還有幾分道德的觀念,雖然做壞事,還不敢昧著良心,可是五十年之後的今天不一樣。所以,人心跟環境都有很大的改變,這是我們學佛人不能不知道的。再看底下這一段:
【法集經雲,菩薩摩訶薩,得彼諸佛如來天眼。】
這是《法集經》裡面的一句經文,上下句我們沒看到,單單看這一句,意思就比較上難懂。他怎麼得『諸佛如來天眼』?這個經的上下文我們沒有看到,但是在推想當中,這得佛力的加持,正如同念佛這些菩薩,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一樣。
【大智度論曰,天眼徹視,則不動而遍至,十方不來,比丘亦不往,如佛天眼故,十方國土皆悉一時睹見也。】
這個境界不是普通菩薩的境界,普通菩薩還沒有這個能力,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天眼洞視,天耳徹聽,這是一真法界,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樣的菩薩才有這個能力。這也是我們平常在經上所讀到的入不二法門,這是入不二法門的境界,真實的,決定不是虛妄。前面我們曾經讀過三三昧,空、無相、無願,《無量壽經》上有「入空無相無願法門」。三三昧的法門也就是不二法門,這是講不二法門的境界。
到這個境界裡面,動跟不動沒有了;如果還有動、還有不動,那是二法。所以這個境界很難懂、很不容易體會。動與不動是一不是二,你才能入得了這個門。如果你要說動不是靜,靜不是動,你這個門入不進去,你在門外。什麼時候動靜是一不是二,你才能入法身大士的境界。實在說,為什麼到這個時候才能夠入得進去?這個境界佛在經論上常講,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由此可知,破無明就是破二的這個觀念,什麼時候這個念頭沒有了,你無明就破了。克實而論,破二的念頭,就是破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在境界裡頭稍稍動心,就變成二,心一動,動跟不動就是二,你怎麼能入得了不二法門?
所以這個意思,從這四句話裡面細細的去體會。於一切境界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學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並不是叫你不見色、不聞聲,不是這個意思。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家這裡說得很清楚,『天眼徹視』,徹視沒有障礙,盡虛空遍法界他都見到了。所以『不動而遍至』,不動,為什麼可以遍至?因為十方法界都是自性變現的。到你真正入不二門,就是見性,就是宗門裡面講的明心見性,見了性之後,虛空法界哪裡會有二?沒有二,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
這也是佛經,每部經文一開端「如是我聞」,那個如是的意思,如是就是不二,二就不如是了。如的意思我們也說得很多,要能體會。「如」是性如其相,相如其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那是如是的意思。一定要到這個境界才有真實的受用,不入這個境界,佛法上殊勝的功德利益你得不到。要想入這個門,沒有別的,就是定功,就是修禪定。念佛人所謂是念佛三昧,這裡面也說得很多,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要想住三三昧,心不清淨怎麼行?心要清淨,一定要離妄想執著。你有妄想,不會清淨,有分別執著也不會清淨。所以真正會用功的人,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我們凡夫都會起心動念,用功的人用什麼功?就是把這些念頭打掉。淨宗殊勝,淨宗方便,用什麼方法?一句阿彌陀佛,才起心動念,阿彌陀佛,把那個念頭打掉。才有分別執著,阿彌陀佛,把分別執著也打掉,用這個方法。讀誦大乘還是把念頭打掉,這是經上常講的讀誦,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是佛在經上常常勸我們的。
讀誦決定不能研究,讀誦要一研究,就變成讀世間書一樣,世間人讀世間書。老子所說的,「為學日益」,這是世間。益是什麼?要增長知識,你看得多,讀得多,你的知識、常識很豐富,增長這個;為學日益,益是天天增加。「為道日損」,修道人不一樣,修道的人的目的在哪裡?要把分別執著妄想天天減少,損,不能增加。所以你要懂得,讀經是修定,也是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給讀掉,因為心集中在經文上,他就不會打妄想。經文都不可以分別、不可以執著,就是一直念下去。你這部經念一個小時,是修一個小時的禪定,念兩個小時是修兩個小時的禪定,是在修定。用這種方法,逐漸使自己的心清淨,清淨心生智慧。
現在讀經的人很多,但他不是佛教我們讀經的意思,他不是這個意思。他讀經是在裡面分別執著,佛這句話什麼意思,那句話怎麼講,他在搞這些,這是完全搞錯了。你所想的、你所理解的,全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佛是什麼意思?「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給諸位說,如來真實義是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才是真實義,有意思就不是真實義。有意思就不一樣,我的意思跟你的意思怎麼會一樣?不可能一樣。佛佛道同,佛佛為什麼道同?都沒有意思,都沒有意思就一樣,有一點點意思就不一樣;有一點點意思,那就是等覺菩薩,有一點點意思,到什麼意思都沒有,他就成佛了。我們今天偏偏要有意思,這就很糟糕。諸位同修要想真乾,真乾你要真懂,什麼意思都沒有,那就是真的。我們學經、學教也不能離開這個原則,你才是學到真東西,如果只是在經教、文字裡面去打轉,你錯了。佛不騙人,佛不迷人,是你自己迷了。
『十方不來』,這跟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狀況講起來,體會就更深刻了。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到我們這兒來,我們去了沒有?我們也沒有去。你看古人所說的話很有味道,「生則決定生」,因為往生,決定往生,「去則實不去」。生決定生,去又沒有去,沒有去你怎麼往生?這個話真的是不好懂。可是在現代,科技發達,確實許多地方科學技術幫助我們解答了。現在所謂是轉換時空,轉換時空你還要不懂的話,現在電視機很普遍,換個頻道,這個好懂了。實在講,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換個頻道,那個頻道一打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
末後一句是比喻,『如佛天眼故,十方國土皆悉一時睹見也』。佛的天眼是圓滿的,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佛沒有見不到的,沒有不清楚的。這一定要真實功夫。末後這一段:
【會疏曰,無有此上,故云無上,超勝諸願,故曰殊勝,謂莊嚴無上故,受樂無上故,光壽無上故,名號無上故,生因無上故,利益無上故,是總四十八願大體。】
這是稱讚彌陀的四十八願是無上殊勝。為什麼稱它無上,為什麼稱它殊勝?這是解釋這個意思。『無有此上』,就是十方諸佛所發的大願都比不上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這個願就變成了無上的大願。這是實在的,從哪裡看?就是從大願當中看到,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這的確是,一切諸佛如來都發願度眾生、成佛道,但是沒有法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沒有這個願。沒有說令一切眾生修同樣一個法門,信願持名,沒有這種願。因此彌陀的四十八願,在一切諸佛裡頭就顯示出無上超勝,『超勝諸願』,超勝諸佛所發的願,這叫『殊勝』。
下面舉幾個例子說明事實真相。『莊嚴無上』,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我們在經上讀過。可是佛在大乘經上也跟我們說,單單講依正莊嚴,還有其他諸佛國土超過西方極樂世界很多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不能夠相比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並不是最上。為什麼在此地稱它最上?它最上的原因在哪裡?前面都說過了,「四土平等」這個就殊勝。如果單單論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有比極樂世界更殊勝的,但是那一尊佛的凡聖同居土就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四土統統來比,極樂世界就第一了。要不論前面二土,單單論寂光土、實報土,諸佛剎土有比西方極樂世界更殊勝的。這是佛在經上常講的,我們一定要懂得西方世界超勝在哪裡,實在講就是超勝在凡聖同居土。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凡聖沒有像西方極樂世界那種狀況,他的四土,一即是四,四即是一,生凡聖同居土,就等於同時生實報土、生寂光土。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見到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他們是實報土裡的等覺菩薩。他方世界,如果不到這個地位,你見不到。可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就見到了。這就是『莊嚴無上』。
『受樂無上』,永離諸苦,這是事實。十方諸佛世界,我們就以《華嚴經》來說,毗盧遮那佛的報土,從圓教初住到等覺菩薩四十一個階位,這些菩薩受樂不同。十住菩薩不如十行菩薩,十行菩薩不如十地菩薩,受樂不一樣。西方世界受樂平等,這個就無上了。他們所受之樂,實在講,跟如來果地上相彷佛,得阿彌陀佛本願加持,這個不可思議。『光壽無量』,光明、壽量無量,這個經上講的多了。『名號無上』,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稱念。佛是用一句名號來接引十方一切眾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眾生,就用這一句名號來接引,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無上。『生因無上』,這個諸位應該知道,生因是念佛。你看一切法從心想生,心裡頭想佛、念佛,正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在因果裡面講因,沒有比這個更殊勝。所以念佛是第一殊勝之因,因行,果報是往生不退成佛,那是『利益無上』,後面這一句就是往生不退成佛。此地所講的無上殊勝是讚嘆四十八願,無上殊勝,實際上就是四十八願之體,就是『四十八願大體』。
念佛的同修,像這些常識是應該要曉得的。因為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人,特別是學佛的人,聽說你念佛了,他問你念佛的好處在哪裡?你總要能說得上幾句,念佛的好處在什麼地方。請看九十二面,第十六段。
【菩薩瓔珞經曰,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諦起名善,背第一義諦起為惡。】
這個地方的斷句可能有點問題。經文的意思是『一切眾生識始起』,一切眾生,識就是八識,開始起的時候。八識意思很深也很難講,講都難了,聽懂當然不容易,也不是幾句話能講得清楚的,所以唯識的經論非常豐富。簡單的說,我們講識的作用,就比較好懂。前五識的作用是接觸,就是根與境界接觸產生的作用,這是前五識。所以前五識叫受,就是感受,前五識是感受。受裡面沒有分別執著,也沒有妄想;換句話說,這個受是平等的受,是清淨的受。如果第六意識跟它連起來起作用,那就痲煩了,第六意識分別;第七識再連起來就更糟糕,第七識執著;第八識落種子,落種子將來就要受果報,你要不落這個種子,將來沒有果報,第八識落種子。所以八識起作用,它是同時起作用的。如果沒有後面這三個,沒有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前五識的作用就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那就成功了。所以,轉八識成四智,這是唯識學派修行的總綱領。
他們怎麼修法?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第六識是分別,他不分別,不分別就變成妙觀察。第七識是執著,他不執著,不執著就變成平等性,轉末那為平等性智。阿賴耶識不落印象,不落印象就是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前面五識自然就變成成所作智。諸佛如來以及諸大菩薩,這個大菩薩我們通常都是指法身大士,法身大士跟一般人差別在哪裡?不用八識。圓教初住菩薩不用八識,就轉識成智。不用八識,也就是說他對一切世間,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他不用分別、不用執著、不落印象,他的心像鏡子一樣,照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所以叫大圓鏡。我們凡夫用八識,心就像照相機的底片一樣,照一張落一個影像,照兩張落兩個影像,這裡頭影像一塌糊塗,無量無邊,常常起現行,常常起煩惱。凡夫晚上睡覺為什麼會作夢?夢中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境界?那都是阿賴耶識裡頭印象,在睡覺的時候你控制不了它,它起現行。所以夢境很多是過去的,甚至於多生多劫以前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夢。你要是阿賴耶識沒有這些種子,哪裡會有這些現象出現?有這些現象出現,必定有種子,種子就是阿賴耶里含藏的。
所以「一切眾生識始起」,識始起簡單的講,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才起心動念,『一想住於緣』,起心動念就會住在緣上。「一想」也就是一念,說明時間之短暫,剎那之間,一念之間,就住在緣上。緣有善有惡,善惡的標準是真如本性。隨順自性就是善,『第一義諦』就是自性,就是真如本性。第一義,諸位要曉得,第一義就是淨宗上講的一心不亂。一心是第一義,起一個念頭就變成第二義,就不是第一義。所以,第一義也就是不二法門,第一義也就是三三昧,這是真實的境界,決定不是虛妄的。起一個念頭,真就變成妄,性就變成識,只要起一個念頭,你真如本性就變成八識。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清楚,明了之後我們才知道功夫要怎麼用法。我們今天學佛,好心學佛,但是多少人錯用了功,原因在哪裡?對於這些道理含糊不清。於是自以為是,誤了自己一生,你說冤不冤枉?這真是太冤枉了。
明白這些原理,了解事實真相,我們才知道,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實在說只是方法、手段不一樣,原理原則決定是相同的。在宗門裡面講,就是明心見性,相宗裡面講就是轉識成智,淨土宗裡面講就是一心不亂。由此可知,斷妄、證真,確實是不二法門。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在起心動念之處。無論是我們行世法(世間法),行佛法,誦經、念佛是行佛法,日常生活一切應酬是行世法,會用功的人,都在這些地方觀照起心動念,消除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行門裡面的總綱領,永恆不變的原則,我們道業才能成。凡是妨害到這個原則的,也就是說,凡是會幫助我們妄想分別執著的,這些緣我們要知道遠離;凡是能幫助我們清淨平等的,這種緣我們要親近,這是初步、是入門。善惡是二,有二要契入到不二,才能入得了門,才能夠達到一心不亂,才能夠明心見性。所以『背第一義諦』,起心動念就是惡。
由此可知,這段經文裡面是講的識始起,可見得它是說的凡夫,或者也可以說沒有見性以前的這些菩薩,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十法界眾生。凡夫是六道,六道上面有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裡面的佛都是識起。如果轉識成智,他就不是十法界,他離開十法界,他到一真法界了。所以十法界裡面的菩薩,我們常講權教菩薩,起心動念是這個樣子。我們不要說是十法界裡面的聲聞、緣覺、菩薩我們比不上,我們就在六道裡面,比起天人都差遠了。這個標準再往下降,比起世間古人的標準,聖賢君子,我們也比不上。聖賢君子起心動念,順第一義諦,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是背第一義諦。怎麼知道背第一義諦?拿《金剛經》上的四相來觀察,就太清楚、太明白了。我們起心動念著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就是背第一義諦;順第一義諦,那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是順。起心動念會想到我,我的利益、我的好處,這就糟了,你說你這我執多重,智慧怎麼能開?我執沒有斷,那個智慧就是世尊在經上講的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世智辯聰。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三途八難,八難之一,你遭難了。為什麼說世智辯聰是遭了難?真智慧被它障礙住,他自以為聰明,自以為智慧,不再去求真智慧,所以叫他做遭難。
所以這一段,表面上看起來這幾句經文很淺,實際上它很深很深,我們初學人要特別留意。然後才曉得從哪裡下手、從哪裡入門,《楞嚴經》上所謂的最初方便,沒有方便我們就無門可入,方便裡頭有最初方便,去找這個。
【唯識論曰,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樂果,雖於此世能為順益,非於他世,故不名善。】
這一段文長,我們先看前半段。這是《唯識論》裡面給我們講了一個善惡的標準,比前面的標準要降低很多。前面《瓔珞經》上講的,是絕對的標準,是以性德來做標準,順性德是善,不順性德是惡。這個把標準降低了,我們也容易懂,也容易接受。『能為此世他世順益』,益是利益,此世是現世,我這一生當中得利益。什麼叫順益?我們中國人有句俗話說,事事稱心如意,那就順了;不稱心不如意的,那就不順。樣樣都能夠稱心如意,這個利益就是順益。這一生得利益,來生還得利益,後生還得利益,這是『善』,這是佛法裡面講善惡可以說最低的標準。
下面說『人天樂果』,「樂」是得到功名富貴,是得到這個福報、果報。『雖於此世能為順益』,你這一生當中得大福報,可是來生就沒有了。這個福報不能帶到來生去享的,所謂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的五欲六塵的享受、名聞利養,死了以後是一樣都帶不走,這就不叫做善。不叫做善,說老實話那就是惡,你這一生的福報享盡了,不知道修福,你來生必定墮落。對於佛法稍稍能夠深入一些的,不必深入很多,稍稍真的能夠深入一些的,你就會把世間這些因果報應看得很透徹,諺語所謂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世間實在講就是個舞台,人生如戲,人生如夢,會看的看門道,門道是什麼?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不會看的,在裡面隨波逐流,那真是苦不堪言。學佛,佛法對我們最大的利益、最殊勝的受用,就是讓我們了解人生事實的真相。真相明白了,我們就知道,我們在這個世間,無論時間之長短,壽命長短也是緣,隨緣當中自己就有分寸,自己就有智慧來生活,這才能得自在。
因緣果報呢?沒錯,因緣果報哪能說沒有?不學佛的人,不會修行的人,他的確是被業力支配,也就是說他是被命運轉。學了佛的人知道,因要變成果,當中有個緣;因不能控制,因是已經有的,但是緣能夠控制。所以佛法改變命運,秘訣在哪裡?秘訣就在緣上。譬如我們阿賴耶識裡頭有阿鼻地獄的因,有餓鬼、畜生的因,也有人天、修羅、羅剎的因,也有諸佛菩薩的因,因像種子一樣,什麼都有。每個眾生阿賴耶識里十法界這些因統統具足,哪個種子力量強,它現行、它受報。它變成果,這個當中就是看緣分。古人有個比喻,譬如幾十種植物的種子,我們統統把它裝在杯子裡,它都不起作用,它永遠也不會開花結果。我們想種什麼東西,種子挑出來,把它種在土壤裡面,土壤是緣分,日光是緣分,水分、肥料都是緣分。緣統統具足,它就會長得很好,所以緣控制在我們自己手上。換句話說,我雖然有三惡道的業因,我不想到三惡道去受報,可不可以?可以,只要你在這一生當中把三惡道的緣斷掉,雖有三惡道的業因,也不會有三惡道的現行,道理在此地。三惡道的緣是什麼?貪瞋痴,我只要在這一生當中,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無貪、無瞋、無痴,就保證沒有三惡道。
我們曉得,在一切緣當中,最殊勝的緣是成佛,那是真正達到究竟圓滿,可不可以在一生當中成就?能。只要把佛的緣加上,專門培養這個緣,九法界的緣我都把它斷掉,我專門培養佛法界的緣。佛法界的緣是什麼?念佛成佛,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成佛」。你說一個人他為什麼能成佛,道理在此地。一個人為什麼會墮三途?他心有貪瞋痴,他起心動念,對人接物都不離貪瞋痴,那他三惡道的緣很深。我們把這個統統都斷掉,一心念佛。念這個字我們也講得很多,也講得很清楚,念是今心,現在心上有,那叫念;憶是想。我們讀經,為什麼經要念熟?經念熟的時候,一有妄想來,把念頭一轉,想西方極樂世界,想經裡面的經文,不就把妄想換掉了嗎?這是修行、這叫功夫,這叫起作用。
所以用想佛、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把我們的胡思亂想換掉,必須對這個世間毫無留戀,這個重要。幫助這些世間人改善他們的生活,改善他們的環境,用什麼方法?一定要告訴他,因果報應的道理,因果報應的事實。整個六道眾生的活動就是業果循環,這叫事實真相。覺悟之後,他真的就害怕了,要想方法出離六道輪迴,這種人就覺悟了。不覺悟,他起心動念能夠有約束,不敢為非作歹,這就是把惡緣降低,善緣增長,他現在得福報,來生也得福報,這個叫善。再看底下這一段。
【能於此世他世為損,故名不善。】
這一世當中得不到好處,來世當中也得不到好處,生生世世果報都不善,這個業就是『不善』。
【惡趣苦果。】
『惡趣』是指惡道,『苦果』是惡道裡面所受的這些苦痛。
【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故非不善。】
這條說得太好了。我們現前受的苦報,惡趣苦報,惡趣有等流的惡趣,天台家講百界千如,每個法界裡面都有十法界。像我們人道,人道裡面有佛,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世間,我們人道裡面的佛道。人道裡面的菩薩更多了,人道裡面有聲聞、緣覺,所以每個法界裡面都具足十法界。人道裡面有餓鬼道,人道裡面有畜生道,畜生道是愚痴,不但是非邪正他不能辨別,連利害都不懂,這是人中的畜生;貪而無厭,人中的餓鬼;嫉妒、瞋恨,人中的地獄。他雖然現在還在人道,將來一定墮三惡道。現在受苦不怕,現在受苦是過去世造的惡因,現在在報。現在報掉的時候,受的苦難不會帶到來世,這個意思是這樣的。雖然『於此世能為違損,非於他世』,所以『故非不善』。現在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受許多苦難,這個受的是果報,不能說它是惡,為什麼?這是報。要緊的是因,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會影響到來生來世。現前所受的果報與來生來世不相干,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可是佛教給我們,雖然是教出家人,在家人要能夠學習當然更好。佛教人以苦為師,自己在物質生活上苦一點好,苦一點,常常提高自己的警覺性,對於這個世間減少貪戀的欲望,這個好。出世的意願比較強,這是真善。如果自己有福報,這個福報分給大眾去共享,何必自己享?在這個社會上,不要跟人家比享受,跟人家比享受那是愚痴的人。看到別人住大房子,我這個房子住的不如他,好像面子不好看,沒有光彩。人家出門開的是高級轎車,我這個車子是普通的,好像樣樣不如人。這個人是愚痴,這是貪瞋痴在作祟。
現在台灣的環境也變了,跟四十年前不一樣。三、四十年前,台灣真正有錢的人,還是穿得很破爛,穿些破鞋子。走出去的時候,人家不知道那是有錢人,也都瞧不起的眼光,他也沒有在乎,他也沒有覺得不好意思。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從前人老實可愛,他的富足沒有表現在外表上。所以有這個福報的時候,應當分給大家共享,那是真正的福報。自己要一個人享受掉了,你這個福報一生享盡了,也是帶不到來生。但是你分給大家共享的話,這個福報可以帶到來生,你的福報沒有享,而且你又種福了。分給大家享是種福,果報非常殊勝。這是善惡一個簡單的標準,這個標準我們一般人能夠信受,能夠接受的。
【淨影判三種善惡。】
這是隋朝慧遠法師《無量壽經義疏》裡面所講的,他把善惡說了三種。第一個是:
【一順益為善,違損為惡。】
這是解釋善惡這兩個名詞,也就是我們一般講善惡的定義。這第一個好懂。『順益』,能夠順心、利益,這是善。違背我們的意願,使我們蒙受損失,這是惡。這第一個標準是一般世間的標準。第二:
【二順理為善,違理為惡。】
這個標準就高了,在世間法裡面也是高標準。凡是合理的,是善;違背理的,決定是不善,違背理,縱然得利益也是不善。譬如財物是人之所愛,古聖先聖教給我們,非義之財不取。不是你應該得的,你要用一切手段去得來,這就是不善。為什麼?不合理。第三個標準這是佛法的標準,大乘佛法的標準。
【三體順為善,體違為惡。】
體就是自性,換句話說,與性德相應的是善,與性德不相應的是惡。這個標準就高了,它這裡三種,就是三種不同的標準。
【天台宗立六種善惡。】
所以說善惡,標準確實是非常之多,天台家講的這六種,還是大分。第一種:
【一人天之善。】
『人天之善』是什麼?五戒十善。如果我們能夠修五戒十善,得人天福報;違背五戒十善,那是人天之惡。人天福報這一生享盡了,來生就沒有了,這個不能不知道。第二:
【二二乘之善。】
『二乘之善』是什麼?斷見思煩惱,修苦集滅道,這是二乘善,聲聞、緣覺之善。
下面講的是四教菩薩的善惡,四教菩薩都是修的六度萬行。六度的名稱是一樣的,裡面意義廣狹、深淺不一樣,這個要配四諦來說,四種四諦,這是天台大師所說的。
今天時間到了,這個四教菩薩,我們明天再說。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六十四集)1996/4美國聖荷西檔名:02-031-0064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二面,從十九段看起:
【天台宗立六種善惡,一人天之善,二二乘之善,三小乘菩薩之善,四通教三乘之善,五別教菩薩之善,六圓教菩薩之善。】
這就是說明,善惡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實在講,它完全符合佛在經上所說的,佛無有定法可說。世出世間都沒有定法,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不但沒有定法,要講實話,它是無法可說,那才是真實話。善與惡的標準完全看眾生,所謂「順益違損」,順自己意思,每個人的意思不一樣,也就是每個人的愛好不相同。各個人喜愛的標準不一樣,善惡哪有標準?所以這些標準,都是佛隨眾生心而建立的,佛心裏面沒有,諸位要記住,佛的心是清淨的,決定沒有分別執著。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哪有什麼善惡?善惡是二法,凡夫才有,聖人沒有。
天台裡面講的六種善惡,除了『圓教菩薩之善』以外,其他的都是隨順凡情分別執著而建立的,別教也都沒有完全離開。圓教那是隨順性德而建立的,那個不一樣,因為圓滿菩薩是在一真法界的。雖然這麼說,圓教菩薩裡面,果位也有淺深差別不同。像我們看《華嚴》,《華嚴》是圓教,圓教初信位到十信位沒有見性,沒有見性還是隨順妄想分別執著。初住以上見性了,出離十法界,那個標準是絕對的標準。由此可知,圓初住以下的都沒有標準,就是沒有一個絕對標準,這是我們要分別得清楚,而這些事實不難體會。
隨著眾生覺、迷淺深廣狹之不同,於是善惡的標準會起變化。你說小朋友,一、兩歲的小朋友,什麼是善?有人給糖給他吃,那就很善,他不知道別的,只知道這些,他的標準就在此地;到漸漸長大了,他善惡標準逐漸的在改變。所以你只要細心去觀察,你就明了了。而在我們自己自身,譬如我們現在學佛,我們讀佛經,我們對於經典的領悟,對於教義的體會,也是一年跟一年不相同。讀誦、研究一遍跟一遍不相同,特別是發心出來講經的這些同修,他的感受就更顯著。遍遍不一樣,年年不一樣,就是你領悟的深度、廣度不相同。所以哪裡有標準?這是我們認清楚,它的原則是有的、是不變的,標準實在是太多了,不是一定的。原則就是「順益違損」,就是我們這一面第四行的順益,第一句裡頭「雖於此世能為順益」,第五行裡面「雖於此世能為違損」,順益違損是原則,這個原則是不變的,但是標準那是太多了。明了這個道理,天台六種善惡的大意就能夠體會到。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義寂師曰,淨土之中有麤妙異,粗即變化,妙即受用。】
這是說明,淨土裡面有粗、有妙,『異』是不同,『粗』有粗的不同,『妙』有妙的不同。粗是講的變化,諸佛的淨土可以說是千變萬化,種種不同;妙是講受用,受用也不一樣。但是在不一樣裡面,也有個不變的原則,原理原則是不會變的。國土與眾生的受用,總不外因緣果報,所以天台大師講解《法華》的時候,將《法華經》裡面的十如是展開為百界千如。這個意思好,這個意思非常的圓滿,說明六道、十法界的理、事、真相。當然佛在《華嚴經》上講了一個總綱領,那就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兩句是總原則、總綱領。但是這兩句話我們對它的體悟,實在講,不但是每個人體悟的深廣程度不一樣,就是自己本人,對於這兩句話,每一年的體悟也不一樣。只要你真正用功修行,你會覺得佛這兩句話義趣無窮,深廣無盡。我們對這兩句能夠認識多少,能夠體會幾分?它的深廣是無有窮盡的,這是佛法微妙之處。
講到現象上來說,就是《法華經》上講的,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一直到如是本末究竟,佛在經上講了十如是。而十如是,一般人也不容易體會,我們把它講得更淺一點、更白一點,是什麼東西?是業因果報循環相續的現象,我這麼說大家容易懂,百界千如就是詳細說明這個現象。六道輪迴如是,十法界也如是。只要沒有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就超越了,在十法界以內的,這個事實,我們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業因果報循環相續,就這麼回事情。你把這個事情真的就看穿了,我們常講看破,真的看破了。
離開業因果報的循環相續,什麼都沒有!而業因果報的循環,說實在話,惡多善少,苦多樂少,幾個人修圓滿的樂因、善果?大家都懂得要多做好事,不要做壞事,多做好事,好事就是善事,善的標準在哪裡?不一定。自己喜歡的就是善,自己討厭的就是惡,所以善惡標準不是個公正、公平的標準,是隨他自己好惡來立標準。感受的果報,可不是如自己的理想,那個不一樣。所以,要真正做到至善之果,像韋希提夫人在《觀無量壽經》裡所說的,希望自己生生世世,眼不見惡色,耳不聞惡聲。這是真正善果,不但是真實的善果,實在講是至善之果。一個人在一生當中,生生世世,眼不見惡色,耳不聞惡聲,那要修什麼因你才能夠得到這樣圓滿的果報?必須從今而後,生生世世,對人對事對物不起一個惡念,你才能感到這樣圓滿的果報。我們能不能做到?要是不能做到,這個果報只是你的理想,你決定做不到;必須要修至善圓滿的因,才能夠得至善圓滿之果。我們為什麼做不到?說實在的話,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沒有搞清楚,所以你做不到。沒有搞清楚的時候,處處執著有個我,病根就在此地。而不曉得佛在經論裡面真的是苦口婆心,千言萬語,告訴我們事實真相,沒有我。沒有我,起個我的念頭,壞了,哪裡有我?說穿了,生命是什麼?現代科技發達,科學昌明,把佛在經上講得這些事理證實了不少,生命在剎那之間。
《金剛經》上講「如露亦如電」,佛經上用「石火電光」來比喻。現在科學證明了,生命確實非常的短暫。現代的科學家已經不承認有物質的存在,物質現象是什麼?波動的現象。我們以為有物質存在,是一種幻覺,不是真實的,那個幻覺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夢幻泡影」,哪有實在?如果在這方面能有相當程度的體悟,我的念頭就斷了。我的念頭斷了,情執斷掉了,不會再起心動念都為我,你就不會造業,這樣才能夠消業障,才能得真實的受用。這個真實受用就是佛經裡面講的三昧,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你才能得到正受。如果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四相具足,你決定不得三昧。所以說,什麼時候你能夠得三昧,離了四相就得三昧。
這是講變化與受用,這個好,這個意思很圓滿,文字很簡單、很簡潔,意思很圓滿。
【會疏曰,夫國土者,即眾生之影響耳,形修則影長,形短則影促。】
這個比喻也比喻得非常好。『國土』尚且如此,何況我們這個人身!國土從哪裡來?也是從想像變現出來的,正是一切法從心想生,還是從心想生的。所以,依報隨著正報轉,國土是依報,山河大地、虛空、星球。『即是眾生之影響』,影,有個形才會有影,我們在日光、燈光底下,我們有個人身,才會照著有個影子。影子是假的,這個大家很容易懂,影子不是真的。響是什麼?回音,我想很多同修都有這個經驗,在山谷裡面長嘯一聲,接著就有回音過來。回音如這個身影是相似的,一樣的虛妄。這個比喻就是說,山河大地是依報,依報是正報之影響而已,它哪裡是真的?
『形修』,修是長,底下有個括弧解釋,修的意思就是長。形長,身體高,他影子就長;『形短』他影就『促』,促就是短的意思。由此可知,依報環境的善惡完全受人心的變化,人心善,依報的環境就美好,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人民安樂。我們看現在這個世間,無論哪個地方災變無窮,在過去歷史當中,沒有像現在這麼頻繁、這麼嚴重。今天這個世間許多有學問的人,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他們雖有智慧,沒有能夠找出這些頻繁災變的原因,他沒找到。他們今天說實在話,目標、方向搞錯了,他們向物理方面來探討,不知道物理只講它的表面、表層。比物理更深入進去叫原理,原理是人心,佛法裡頭講得透徹、講得清楚,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人心。所以不從心性上去求,舍離心性,心外求法,永遠不能解決問題,這是現代科學的方向有偏差,心外求法。所以這個幾句話意思非常的深遠。底下一段:
【淨影疏雲,天人善惡,泛說一切諸土之因,國土麤妙,泛宣一切諸土之果。】
這是慧遠法師說的,隋朝的慧遠法師,說『天人善惡』,這是講『一切諸土之因』,這是依報之因,依報有善惡。講『國土麤妙』,這是說『一切諸土之果』,果裡面講的受用,一切眾生在國土裡面的感受。
這一大段,都是給我們說明善惡兩個字的意義,用了這麼大的篇幅,實在講,這個篇幅在整個佛法裡面,已經濃縮到不能再濃縮了。由此可知,佛在經典裡面講因緣果報講得多,部部經上都說到。佛為什麼要這樣說?無非是叫我們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把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修正過來,從此以後不再造惡因。不但自己感的果報善,也能跟其他眾生做善的增上緣。這個做善的增上緣就是講共業,自己的感受是別業,與一切大眾共同享受,這是共業。所以,首先要對於善惡要有相當程度的認識,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則儘量減少過錯,這是佛說經目的之所在。再翻過來,看九十三面。
【止觀曰,一心具十法界。】
【探玄記曰,一心者,心無異念故。】
我們先看這兩句。『一心具十法界』,這個十不是數字,是代表圓滿,如果把它看成數字就錯了。圓滿是無量無邊的法界,無有窮盡的法界,總不出一心,就是無量無邊無有窮盡的法界,都是一心變現出來的。你要是明白了這句話,肯定了這句話,我們可以說你已經不是凡人,決定不是凡人。無論你修學哪一個法門,你在這一生當中必定成就,為什麼?你的方向正確、目標正確,這一生當中就決定有成就。方向、目標是什麼?一心。無論哪一個法門,統統修的是一心,你要是得一心了,你就得無量無邊的法界,你就都得到了。為什麼?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心變現的,你就完全得到了。我們今天為什麼得不到?因為沒有一心,我們的心是亂的,亂心,我們的心是染污的。所以盡虛空遍法界原來是自己,現在變成不相識,似乎與自己不相干,活得這麼可憐,活得這麼苦。實在講,冤枉!這不是事實真相。
《華嚴經探玄記》是賢首國師的作品,這句話是賢首大師說的。什麼叫一心?『心無異念故』,心裡頭沒有二念,就是一心。什麼叫二念?動了念頭就是二念;一心沒有念,起心動念就落二三。一心的時候,你所見的法界是一真,十法界、無量無邊的法界統統變成一真法界,所以你才能夠都見到。《無量壽經》上佛告訴我們「洞視徹聽」,你見的能力,盡虛空遍法界你都見到;你聽的能力,盡虛空遍法界你都聽到。六根的能力是圓滿的,沒有絲毫欠缺,能力是圓滿的。只要你得一心,圓滿的能力就現前。我們在《金剛經》上得到一個訊息,從小乘初果須陀洹到大乘等覺菩薩,要用此地的話來說,他們都是修一心。雖都修一心,他們對於一心的功夫、一心的證入、一心的受用,卻有淺深廣狹之不同。最淺的、最小的是小乘須陀洹。怎麼曉得他們統統修的是一心?《金剛經》上說得很明白,他們統統都是離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小乘須陀洹就離相,就離四相了,一直到等覺還是離四相。離四相就是心無異念,我們一天到晚還是起心動念,這怎麼得了!
假如我們明白這樁事情,肯定這樁事情,就是「一心具十法界」,你對於這句話真的明白了。剛才我說了,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我們修淨土,念佛也好、讀經也好,修什麼?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修掉,這叫真修行,這個人真正叫從根本修。《彌陀經》上給我們講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修行門的總綱領。《彌陀經》講一心不亂,《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不亂,淨念相繼就是一心,說法不一樣,意思沒有兩樣,真的是千經萬論,處處提示。實在說,我們自己煩惱習氣太重,佛的千言萬語我們都還沒有能聽懂,依舊無法體會,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亂心、還是雜念。以亂心、雜念來念佛、修淨土,也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種個遠因,這一生當中不會往生的。這一生當中要想真正得往生,總要與一心要相應;縱然不能完全相應,也應該多少有一些氣氛。天台大師所講的,不能真正相應,至少要做到相似位;相似位做不到,也應該做到觀行位。觀行位是真肯做、真的在做,雖然沒有做成功,真做,方向、目標沒錯,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認真依教修行。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教行信證文類曰。】
這是古代日本法師所做的。
【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
這個說得好,實在講是淨宗的過來人,若不是過來人,這句話說不出來。淨土真正的因,就是往生的因,是什麼?心清淨,就是一心。所以修淨土的同修,無論在家、出家,一定要覺悟,覺悟什麼?我這一生決定要往生,你這就覺悟了。我這一生要修福,要多做好事,要普度眾生,說老實話,你還是在迷惑顛倒,你並沒有覺悟。修的福報再大,不能往生,不能了生死出三界。六祖大師在《壇經》裡說得很好,這樁事情,就是生死大事,福不能救,再大的福報,與這個事情不相干,你修福幹什麼?弘法利生是修福。最要緊的是了生死,永脫輪迴,這個人叫真正覺悟。
所以,在你了生死還沒有真正把握的時候,古來的祖師大德教給我們,叫一門深入,這個有道理。一門就是幫助我們了生死,幫助我們成就修行的大業,弘法利生的事情附帶做。弘經,我學《無量壽經》就只弘《無量壽經》。人家問我《彌陀經》,《彌陀經》我沒有學過,你去請教別的法師。你要是說,說這個話太難為情,那你看看《華嚴經》上五十三位善知識,那各個都難為情。他們就是學一門,善財童子問第二門,他說這個我不會,你去請教別人,他不覺得難為情,那是法身大士。所以,我常常勸同修,做專家,不要做通家。不要是樣樣都會、樣樣都能,樣樣都會、樣樣都能,往生就不能,你損失太大了。如果你一生在一部經上,不管是什麼經,你的心是定的,你的心是清淨的。心淨則國土淨,這是你往生淨土,了生死出三界的真因,你修了。這才叫做自利利他,不要搞得太多、太雜。我勸大家句句都是真實話。
選定一部經,一門深入,一生當中就依一部經,就講一部經,古大德有例子。淨宗古德有一生專講《觀無量壽經》,講兩百多遍,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真正是一門深入,這一部經熟透了。熟透了,你在裡面就有境界,你就有悟入。悟入之後,這一部經你要是對別人宣說,的確得辯才無礙,這個經可以淺講、可以深講,可以長講、可以短講。短講,一、兩個小時就講圓滿;長講,一、兩年都講不完。你有這個能力,你真的貫通了!這都是事實。
一、兩個小時把一部《彌陀經》講完,也許諸位同修不相信,實在講這個例子太多了。我最初在台中學講《阿彌陀經》,李老師規定我們的時間多久?四個半小時,一部《彌陀經》,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講得清清楚楚。那個時候我們的學習進度是一個星期講一次,一次是四十五分鐘。他一次是一個半小時,但是講台上是兩個人,一個講國語,一個講台語。九十分鐘兩個人分,一個人就是四十五分鐘,五次講圓滿。所以總共的時間只有四個半小時,這部經就講圓滿了。簡單的介紹,兩個小時很適合。長講,我在台北圖書館講過《彌陀經疏鈔》,一共講了好像三百三十五次,一次一個半小時,那是長講。你才曉得這個經可長可短、可淺可深,一門深入就對了,對自己有絕對的利益,真的是保證這一生當中往生不退成佛。
如果要想做通家,要想廣學多聞,這一生超越輪迴往生不退就很難了,可能就發生障礙,就不能夠如願,這個損失沒有法子彌補的,不能不知道。所以中國、日本這些古大德,這些教訓,字字都是真實不虛,我們應當細心去體會,依教奉行。第二十六段:
【漢譯曰,我當奉持,當即中住。】
漢譯多了四個字,會集本是『我當奉持』,漢譯的原文還有四個字,『當即中住』。即是即刻,要把心守在這個地方。這是說什麼?佛的教誨,佛教導我們怎麼做,就能夠依教奉行,把心安住在老師教誨之中,這就是「奉持」的意思,就是「中住」的意思,不違背教誨。法藏比丘親近自在王如來,自在王如來是他的老師,他之所以有這樣殊勝的成就,這樣快速的成就,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就是這一句。他能夠遵守老師的教訓,奉行不違,所以他能成就。這種修學的態度,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師資道合,這是真正的學生。真正的學生難找,有很多有成就的大德,一生當中一個都遇不到,所謂的是學生要找一位好老師,難,老師要找個好的學生更難,到哪裡去找?什麼叫好學生?百分之百的服從,完全能夠依教奉行,這才是好學生。經上講的第一弟子,第一弟子的條件就是在此地。法藏比丘確實是自在王如來的第一弟子,所以他有這樣殊勝的成就。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條,二十七。
【宗門曰,心心不異謂之保。】
這是講「保持」。什麼是保持的意思?『心心不異』,前心跟後心一樣的,沒有改變,這叫保持。前心是清淨心,後心還是清淨心;前心是平等心,後心還是平等心,沒有改變。這是解釋受持的意思。你怎麼能保得住?心心不異,這才叫保持。底下:
【魏譯雲,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這是說阿彌陀佛修成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他的果報,修因一定感果。我們今天修因,必定有果報,法藏修的是什麼因,感那樣殊勝的果報,我們今天修的是什麼因,我們將來是個什麼果報?愈想愈可怕。我們今天沒有離開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樣沒離開,而且心裏面還存在著貪瞋痴慢疑,這五種煩惱沒斷,這是根本煩惱,沒斷。我們今天在努力認真修學佛法,自行化他,這修的是人天的大福報。我們對於弘揚佛法非常認真、非常努力,將來的果報是什麼?給諸位說,大羅剎、大阿修羅,果報是這些。福報現前的時候,你貪瞋痴慢再現前,那就要殺人了。你一生當中不曉得要殺害多少眾生,你也可能發動世界大戰,也可能殺億萬眾生。殺完之後,再入阿鼻地獄去受報。我們今天修的是這個東西。所以,三途六道是善惡業因果報的循環相續,你殺了這麼多人,殺了這麼多眾生,眾生將來要殺你。你殺一千個人,將來每個人殺你一次,你就要被殺一千次,就是這麼個帳。
我們講佛法,對初學的人不便講,老同修就沒有忌諱。你們天天吃肉,肉很好吃,實在講,肉是最不好吃的,為什麼?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你吃它半斤,你來生要還它八兩,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佛經上講,「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今天你是人,它是羊,你吃它的肉;來生的時候,它變成人,你變成羊,它再吃你的肉,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殺害、瞋恨的念頭,怎麼能夠消除得了?幾個眾生覺悟了,你去吃雞肉,那個雞一想,過去我吃你,現在我還你,算了,我帳就了了,它不生瞋恨心,哪有這個道理?你看你殺雞,雞飛狗跳,到處亂跑,它要逃命,它並不甘心情願被你殺。這就是那股怨恨之心沒有法子化解,怨恨累積久了,就是世界大戰。所以佛講得很好,要想世上沒有刀兵劫,刀兵劫是戰爭,這是最殘酷的,佛說了,除非眾生不吃肉。眾生都不吃肉,世間就不會有戰爭,戰爭的因消滅掉了。所以我們看到吃肉的人,好像吃得很開心,我們看到知道,他又欠了帳。欠了將來一定要還,欠命的還命,欠錢的還錢。
這個世間,說實在的話,誰都不能占誰的便宜,誰也不會吃誰的虧,公平到極處。你只要把三世因果看清楚了,你就曉得世界是公平的,點點滴滴都有前因後果。所以佛說得好,眾生畏果,眾生造因的時候迷惑顛倒,果報現前害怕了。菩薩畏因,菩薩清楚,菩薩對於因果報應這個現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起心動念不會有一個惡念對眾生,不敢造惡業,知道造作惡業會有果報的。
「心心不異」就行了,心心不異實在講就是三昧、就是禪定。凡夫前面一個念頭跟後面一個念頭不一樣,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所謂修行有功夫,什麼叫功夫?他心心不異就是功夫,他能夠保持,他能夠守在一個境界裡頭。
『具足五劫』,五劫的時間,『思惟攝取』,這是智慧。思惟不是研究,如果我們照字面來解釋那就錯了。思惟是表菩薩的三慧,聞慧、思慧、修慧,是菩薩三慧。『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這是功夫。他的行是什麼?純善之行,沒有絲毫的惡念,沒有絲毫不善之行,所以他的果報是清淨莊嚴的淨土,這個不可思議。我們讀了《無量壽經》,見到阿彌陀佛的修學,就應當要發心效法。佛能這樣做,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我們今天看不破、放不下,實在說,我們今天能夠得到的這一點點,是太可憐、太微薄,你能把這一點點東西放棄掉之後,你所得到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眼前你得到這一點點小利你不肯捨棄,西方極樂世界你永遠沒分,為什麼?道理很簡單,西方極樂是自性變現出來的,眼前這一點小小的福報利益,你在這裡頭分別執著堅固的不肯捨棄,這是大煩惱,障礙心性,心性裡面無量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心性圓滿的現前。
雖然是阿彌陀佛他修的淨土,十方世界每一個去往生的人,又何嘗不是自己修的淨土?因為你自己修的,跟阿彌陀佛修的是同樣的,所以變現出來的境界自他不二,身土不二。極樂世界是不二法門,極樂世界是三三昧,空、無相、無願,《無量壽經》世尊給我們講解得很詳細、很明白。我們不修彌陀行,怎麼能往生?所以讀經、持名都要修彌陀行,才能往生;如果讀經、念佛不修彌陀行,那就是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你一天《無量壽經》念十遍、念二十遍,佛號念十萬聲、二十萬聲,都沒用,還是不能往生,為什麼?心跟佛的心不一樣,行跟佛的行不一樣,就不能相應。佛心清淨,佛的行清淨,這是我們一定要重視的。
【唐譯雲,於彼二十一億諸佛土中所有嚴淨之事,悉皆攝受,既攝受已,滿足五劫,思惟修習。】
唐譯的這一段文跟魏譯的是一句,譯法不一樣。唐譯的比較清楚,魏譯的簡單,魏譯是康僧鎧譯的,譯得比較簡單,但是意思還是很圓滿。
『二十一億諸佛土』,「二十一」前面說過了,它不是數字,它是表法的,代表大圓滿。因為密宗以二十一表圓滿,十六、二十一都是他們表圓滿的意思。二十一擴充到億,那就是大圓滿,所以這是代表大圓滿。也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都包括在其中,一個都不漏。這些諸佛土中,善惡不平等,果報不一樣,阿彌陀佛統統見到,像現在觀光考察,每個佛國土他都去訪問過、都去調查過。善因善果,他就學習,惡因惡果,他把它修正,極樂世界是這樣造成的。
『所有嚴淨之事,悉皆攝受』,就是他統統都明了了,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這裡面因緣果報,沒有不清楚的、沒有不明了的。『既攝受已』,他自己就回去修了,修他自己的淨土。『滿足五劫』,以五劫這麼長的時間,『思惟修習』,思惟修習可說用高度的智慧,取人之長,舍人之短。看到十方國土善的好的,他採取,不好的他加以修正,他做這個事情,用了五劫的時間,這才成就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不是憑空想像成就的,不是的。今天我們看這段文,用現代科學眼光來觀察,非常符合於科學的精神。他是接受老師教誨之後,再去遊覽、去考察,中國古人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是考察,這個學問才是真實的。所以他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宋譯雲,住一靜所,獨坐思惟,修習功德,莊嚴佛剎,發大誓願,經於五劫。】
宋譯也是這段文,意思跟前面也很相似,從這個文比較看是大同小異。前面沒有講到『住一靜所,獨坐思惟』,沒有這個意思。是不是法藏比丘真的找一個地方去閉關?這個現象不就現在所謂閉關、住茅蓬的現象嗎?如果我們要這樣去體會,那叫望文生義,完全就字面上來看。其實不能做這種解釋,做這種解釋,解釋的面非常的窄小,不是大乘菩薩所為。「住一靜所」,靜就是清淨心,我們這樣去體會是有根據的。在諸大乘經教裡面,最明顯的中國的禪宗,經典裡面,《華嚴》、《法華》、《楞嚴》這些大乘經,裡面所講的禪坐都是取其意而不取其事相。你看六祖講的坐禪,坐是什麼意思?坐是不動的意思,什麼不動?心不動。由此可知,所謂是行住坐臥都是禪。所以他這個坐,不僅是盤腿在那裡打坐,他走路也叫坐,他睡覺也叫坐,他用這個來表示,心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叫坐。禪是什麼意思?禪是不著相,無論是什麼樣的境界,他也清楚、也明白,但是他決定不分別、決定不執著,這個叫禪。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兩句,不取於相是禪,如如不動是坐。
了解這個意思,我們看這一句我們體會就不一樣。住一靜所,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這個意思。「獨坐思惟」就是今天講的觀照。如果真的有思惟,那就落到意識裡頭去了,那不是佛,不但不是佛,連菩薩也不行。有思惟的菩薩,那個菩薩地位不高,沒有見性的菩薩用八識,有思惟。明心見性的菩薩沒有思惟,轉八識成四智,他用的是智照,沒有思惟,像《金剛經》上講的「照見五蘊皆空」。所以此地獨坐思惟是觀照的意思。
『修習功德』,修習功德就是講的前五識的作用,我們眼耳鼻舌身,這是工具,要去做。所有一切的造作,都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莊嚴剎土』是接引眾生,提供給一切眾生最好的修學道場。這個道場裡面沒有障礙,《華嚴經》上講的四無礙法界,它是真的普賢菩薩的法界。在這個裡面修行成就快速,沒有障礙。『發大誓願,經於五劫』,發大誓願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我們在講經的時候給諸位詳細介紹過。他不是一次發的,是五劫當中有前後所發的,每一願發願都有他特別的因緣。所以這個願不是自己在家裡想著怎麼發的,不是的。見到一些事,譬如說第一願,見到十方世界有三惡道,看到三惡道太苦、太殘酷了,於是他發一個願,我的國土將來沒有三惡道。所以願,都是這麼來的,不是自己憑空想像的。四十八願願願都有發願的原因,你仔細去觀察,你才感覺到這部經之可愛,我們中國人所講合理、合情、合法,他真的做得非常圓滿。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六十五集)1996/4美國聖荷西檔名:02-031-0065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三面,倒數第五行,從三十一段看起:
【淨影疏雲,依願起行,又故彼法藏於一身中,在彼佛所,五劫修行。】
這一段的意思好懂,都是說明法藏比丘發願修行時間之長。
【略箋雲,斯乃修行之時也,蓋五劫之間,思惟勵修,修成滿所願之行,其既發願,不可無行。】
這也是解釋彌陀在因地裡面修行的狀況。說『五劫』是說他修行的期限,成就滿願之行,這一句很重要。我們學佛之所以不能成就,效果不彰,其原因也就是像這一句所說的,我們的修學沒有向成就『滿所願』這個目標去做。末後兩句說明,既然發願了,一定要有行。如果有願無行,這個願就是空願,永遠達不到的。若有行無願也不能成就,雖然認真努力修行,他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也不能成就。所以成就一定要願行相資,就是行願合一,所謂解行相應,都是說的這樁事情。
【合贊雲,五劫者,發願思惟之時節也。】
這都是說明法藏比丘五劫的修行。翻過來看九十四面。
【會疏雲,蓋夫菩薩建立淨土,猶如良匠建大城,先沉思圖畫之,五劫思惟,如圖畫之。】
這是用比喻來說。法藏菩薩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就好比一個工程師設計一個都市的圖一樣。當然設計都市的圖還容易,西方世界的圖就不容易,因為那個規模太大了。一定是『先沉思圖畫之』,就是先設計、構圖。他把這個比喻『五劫思惟』修習,把它比喻作工程師在設計繪圖,這是《會疏》裡面所說的。這個說法也行,總而言之,能有說都好。
【嘉祥師雲,於五劫中,修行發願也。】
嘉祥師的《無量壽經義疏》注的文字不多,他的意義很值得我們做參考。像他這一句簡簡單單,但是意思很圓滿。『五劫中,修行發願』,這句講得太好了。如果要是說「發願修行」,意思就不一樣。「修行發願」好!發願修行是先發願再修行;修行發願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那個時候聽佛說法千億歲,而且佛以神力,將十方諸佛剎土展現在他面前,讓他親自去觀察,等於說是參觀、考察,不但聽佛說,自己親自見到這些現象。於是他就發願取捨,哪些世界好的,他發願,我建立的國土應當是這樣的;見到不好的,他一定會發願,我的國土裡面沒有這些惡行惡事、惡的現象。所以修行發願好,寫得非常之好,說明四十八願不是一次就發的,是在五劫當中隨事發願,這才是合情、合理。
【宋譯中先曰,思惟修習,後曰,發大誓願,經於五劫。】
宋譯的文跟嘉祥師講的就相應,我們想這應當是事實,不應當是先發願後修行,不應該是這樣子的,應當在『思惟修習』之中,心發大願。總共的時間是經歷了五劫,四十八願才圓滿。四十八願圓滿,也就是他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圓滿了。
【淨影疏曰,法藏自說己願,令諸菩薩學之同發。】
這個意思好。他在經中向他的老師,就是世間自在王佛,陳述五劫修學發願的成果,這個成果就是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他說得那麼詳細,說得那麼明白,不僅是向老師提出成績報告,更深一層的意思是供養同學大眾,就是『令諸菩薩學之同發』。他自己做個好榜樣,希望一切菩薩們學他發願、學他的修持,這個意思就很深,也是重要的意義。
【會疏雲,菩薩聞之,自發勇猛心,彼既丈夫,我亦爾,彼發妙願,我不爾乎,故能緣之滿足大願也。】
《會疏》這一段,實在就是對我們說的。『菩薩聞之』是指當時與會的菩薩,也就是世間自在王佛的學生,聽了法藏發的大願,都能夠起而效法。而自在王佛看到這個現象非常歡喜,由此可知,諸佛菩薩沒有一絲毫的私心,確實不帶一毫情識,他並沒有嫉妒、並沒有障礙。自在王佛的學生都跟著阿彌陀佛去了,阿彌陀佛也是他的學生,這個學生成就了,把其餘學生統統帶走了。如果是凡夫,必定有嫉妒、必定有障礙,這是自古以來在所難免。
出世間法裡面,最明顯的例子是禪宗六祖。五祖雖然傳法給六祖,老師對學生沒有一絲毫的情執,因為都是明心見性的人,像《金剛經》上,都是離四相,入三空之人。可是在黃梅這個道場,除了五祖之外,並沒有一個人明心見性。沒有見性就是凡夫,既是凡夫就有情執,所以大家看到五祖把衣缽傳給能大師,各個都不服氣。甚至於整個寺院上上下下都出去找,希望把衣缽奪回來,你說這成什麼話!把衣缽奪回來,還不是就是說,五祖你看錯了人,你怎麼把衣缽傳給他?這都是凡情執著,佛門造成弘法利生的障礙。像這種情形,歷朝歷代自古至今比比皆是,我們處處都可以看得到的,這是眾生沒有福報。
世法裡面也不例外。我們讀《漢書》,二十五史裡面《漢書》,你看鄭玄跟馬融,馬融那時候是當代的大儒,鄭玄是他的學生,鄭康成。鄭玄親近他三年,認真努力學習,我們今天講的是一心一意,真精進。馬融雖然學問好,沒錯,這是大家公認的,歷史上公認的,但是在德行上並不很完美。他教學生還要聽音樂,自己還在欣賞,大概他非常喜歡音樂歌舞。他官做的很大,家裡面就養著這些就像現在的樂隊一樣,歌舞的樂隊一樣。給學生上課,他講座後面用個布幔,布幔後面就是唱歌、跳舞,他是一面欣賞一面上課的。那些學生們,想想看,哪一個不去聽聽、看看幕後那些跳舞的?這在所不免的。唯有鄭玄,三年從來沒有看過幕後唱歌、跳舞的,沒有看一眼。馬融發現了,所以馬融也公開宣布,他的所學,鄭玄一個人完全得去了,鄭玄是他的傳法弟子。
可是馬融的心量很小,就想方設法害鄭玄。買了殺手,鄭玄要回家去,他知道他從哪一條路走,買了殺手在路上埋伏,希望把他殺掉。他知道鄭玄將來成就一定超過他,他不服,老師用這個方法對待學生。表面上很客氣,對他很好,鄭玄辭別老師的時候,老師帶了很多同學,帶了很多人到十里長亭去跟他餞行,送他。每個人敬他三杯酒,希望把他喝醉,迷迷糊糊被殺了他也不曉得。哪裡曉得鄭玄酒量大,在長亭上接受大家一個人三杯,喝了三百杯他也不醉。所以我們中國以後「三百杯」的典故,就是鄭康成這個故事,三百杯不醉。而且鄭康成非常聰明,已經看出這裡面有問題,所以原來定的回家的路線,臨時自己改變,走小路走了,安全回家了,逃過這個劫難。這就是說明嫉妒、障礙,世出世間自古至今很難避免的。這是世出世間兩個最明顯的例子。
由此可知,世間自在王佛,佛菩薩的心量跟凡夫不一樣。世間自在王佛看到他的學生跟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了,歡喜!不但不阻撓,而且還勸學生們到極樂世界去,這叫佛,這叫菩薩。這是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這個事實真相,令人敬佩,我們自己應當效法。所以,這些菩薩們聽了法藏比丘向佛的報告,他的同學們都發心,都跟隨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自發勇猛心』。
底下這幾句都是雙關語。『彼既丈夫,我亦爾』,他們這些人聽了阿彌陀佛的報告,這個報告就是四十八願,都發願往生,我也應該像他們一樣。「丈夫」這兩個字,跟世俗裡面所講英雄這兩個字的意思相同,大丈夫就是大英雄。凡夫辦不到的事情,他能夠辦到,這叫做丈夫,這叫做英雄。凡夫什麼事情辦不到?斷煩惱辦不到,出三界辦不到,成佛道辦不到,這些人都能辦到。用什麼方法?發願往生西方淨土,這個事情就都辦到。
『彼發妙願,我不爾乎』,看看阿彌陀佛發的願,我不能嗎?所以我們讀四十八願,不僅僅是見聞彌陀發願,更要緊的是藉他的願要興起我們自己也發同樣的願,把彌陀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本願。《會疏》裡這一段就是這個意思,這個才重要。『故能緣之滿足大願也』,這樣你才能決定往生,不退成佛,滿足自己的大願,也滿足彌陀的願望,這才是這段文的真實義。
【往生論注云,滿足往生淨土一願,即一切志願悉滿足,故云滿足無量大願。】
『滿足無量大願』是經文,無量大願怎麼圓滿?往生淨土就圓滿了。這句話的意思太深、太廣了。滿足無量大願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天台家講的四種佛,圓教佛,不是普通的佛,究竟圓滿佛。究竟圓滿佛,凡夫要修成,《華嚴經》上佛說了,要經歷無量大劫,不是三大阿僧祇劫,你就想到多麼不容易。可是有緣的眾生,這個緣是非常稀有,「開經偈」上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那是遇華嚴法門,淨土法門比那個還要難。彭際清居士講得好,我們今天遇到,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逄之一日」。這也是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在這個時候現前,我們才遇到。既然遇到了,為什麼不能死心塌地一門專修?仔細去檢討,還是善根、福德、因緣這三個條件沒有真正的圓滿。因緣是遇到了,我們大家都有緣,這一生當中遇到,緣沒有問題,可以說是非常之圓滿。善根有沒有問題?可能有問題。善根是什麼?是信、解,你是不是真的相信?是不是真正明白?如果說半疑半信,你的善根不圓滿。福德是依教修行,是真乾;如果不能真乾,福德不圓滿。
由此可知,凡是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總是善根、福德、因緣上出了問題,如果沒有問題,哪有不往生的?《彌陀經》上說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就是說明,如果我們這一生當中,善根福德因緣都具足,決定得生。一條不具足就有痲煩,往生就不可靠。假如我們這一生當中福德因緣還不夠,我們有沒有辦法把它補足?給諸位說,有。只要你能夠精進不懈,你能夠依教奉行,一門深入,精進不懈,依教奉行,就把我們善根福德不足的部分補足了。所以古德講,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失,這個話都是實話,生到西方淨土什麼都圓滿了。出家人想學經教,除了淨宗經論想學之外,還想學《華嚴》,還想學《法華》,還想學《唯識》、《般若》,什麼都想學,是不是好事?好事。如果你在這一生當中學,你就註定什麼都不能成就,一樣都不能成就。為什麼?縱然學到一點毛皮,你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一口氣不來一轉世,前生學的都忘得乾乾淨淨,這都是事實。
真正聰明人,我什麼都想學,世出世間的學術統統我都想知道,發這樣的願心。專修淨土法門,世出世間想學的東西我暫時統統放下,我先取淨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就得無量壽,壽命長。西方極樂世界老師是阿彌陀佛,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是老師,等覺菩薩是同學,所以他在很短的時間就『一切志願悉滿足』了。這才是個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聰明人。所以捨得,捨得這句話是出在佛經上,你能夠舍你就得。你今天把世出世間法舍了,放下了,專門學一門,明心見性,成佛了,一切都得到。你不肯舍你就不得,你什麼也得不到,舍才能得。這個名詞術語大家都掛在口邊上,真正意思不懂,不肯舍、不肯放下。
《往生論注》是曇鸞大師的,這是我們淨宗的一位大德。
第五品我們就說到此地,再看底下,「發大誓願第六」,這一品裡面所引用的一些經論。
【甄解曰,四十八願功德成就,而歸一正覺,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也,是名弘誓本乘海,亦名悲願一乘,此乃彌陀正覺功德也,正覺功德不可思議者,由誓願不可思議。】
這是先說四十八願的大意。四十八願功德的成就,『歸一正覺』,如果不是真正的覺悟,真是真實,正,決定沒有邪思,無邪叫正,無妄謂之真,真正覺悟了。真正覺悟,念念為一切眾生,決定沒有為我的念頭。雖為一切眾生,心地依然清淨,這一點非常重要。古德在《般若經》上給我們講的,心裏面若無其事,這是正覺。利益眾生,心裡頭要著了這個事,就被污染、就不清淨了,要知道,那修的是世間的福報,三界有漏的福報。如何把三界有漏福報變成無量的功德?這不在事相上,是在內心感受上,內心裡有苦樂的感受,功德就變成福德;如果內心裏面若無其事,清淨無染,像《般若經》上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福德就變成無量功德。所以,四十八願是隨事發的願,雖發願、雖修持,彌陀心中若無其事,這歸一正覺。歸一正覺簡單的講,心中若無其事,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這是個真正會用功的人,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在這上面做工夫。簡單的講,自行化他必須要心中若無其事,也就是我們常講不著相,著相就是福,不著相就是功德。
歸一正覺,這個地方就把這個正覺給我們指示出來了,『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也』,這一句是名號,要歸在名號的義理之中。「南無」是皈依的意思,南無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所以,南無阿彌陀佛,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皈依無量覺,覺而不迷。覺的相就是若無其事,就是經題上給我們講的清淨平等,清淨心是覺,覺行,平等心是覺心。如果有絲毫的念頭起來,你的心就不清淨、就不平等,換句話,就不覺了。由此可知,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大小兩本,在修學功夫上都教給我們執持名號,名號裡頭有名有義,都要持。我們現在一般持名念佛的人,只持名號,沒有持名義,只曉得一天到晚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什麼意思不知道。這個念起來沒用處,就是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一定要懂得名號的意思。
名號的義理甚深甚廣,無量無邊,所以底下講『是名弘誓本乘海』。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是什麼?就是四十八願,把四十八願整個濃縮起來,就是皈依無量覺。四十八願裡頭字字句句都是無量覺,都沒有離開無量覺。所以這一句名號裡面,要就事相上來說,這一句名號就包含四十八願。我們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不是統統現前?我們的心行與四十八願是不是就相應?如果念佛歸念佛,貪瞋痴還是貪瞋痴,五欲六塵還是五欲六塵,完全不相干,這個人不是念佛人。世間讀書人都要求變化氣質,何況學佛?古人讀書的目的,是在變化氣質,變凡夫為聖賢,世間人氣質的目標是聖賢君子。我們學佛也不例外,目的也是要變化氣質,變凡夫為佛菩薩,我們的目標才能達到。四弘誓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我們學佛的目的才達到。我們今天學佛,無論採取哪個法門,是不是向成佛這條路上走?是不是向成佛這個目標去接近?這不能不明白。如果不捨貪瞋痴,諸位要曉得,貪心是餓鬼道,瞋恚是地獄道,愚痴是畜生道,貪瞋痴不捨,貪瞋痴增長,你走的是哪個路?你走的是三途的道路。你的方向是地獄、餓鬼、畜生,你的目的地也是地獄、餓鬼、畜生,那一句佛號叫白念了,完全不相干。會修的人,這一句佛號就把四十八願念起來,這就是「弘誓本乘海」。本乘是一佛乘,這不是二乘、不是三乘、不是菩薩乘,是一佛乘。
『亦名悲願一乘』,底下,你看就清清楚楚的說出來了,這是一乘法,在大乘之上。世尊末後在華嚴會上宣布,「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華嚴會上宣布真實法,說出佛對於一切眾生的願望。佛是希望大家成佛,不是希望大家成個羅漢、成個菩薩,不是的,不是佛的意思,佛的意思是希望每個人都成佛。實在是因為眾生業障、習氣太重,不得已從一乘裡面假設三乘,假設二乘,這是為了方便接引。所以一乘、二乘、三乘都是方便法,一乘是真實的。念佛往生淨土是一乘法,往生不退成佛,一生成就。所以,彌陀法門是悲願一乘,這兩個字是特別讚嘆他的,因為彌陀的願超越十方一切諸佛的本願,真的是超越了。說到大慈悲心,一切諸佛都有大慈悲心,但是實在比一比,沒有阿彌陀佛這個慈悲來得究竟圓滿。何以見得?彌陀這個法門能令九法界眾生平等成佛,這是慈悲圓滿之相。我們釋迦牟尼佛度一切眾生,用五乘佛法來度,人、天、聲聞、緣覺、菩薩,最後再叫你成佛,五乘佛法度。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五乘,只有一乘,所以稱讚他叫悲願一乘,這就是超勝諸佛如來。
『此乃彌陀正覺功德也』,彌陀正覺功德就是這一部《無量壽經》所說的。『正覺功德不可思議者,由誓願不可思議』,結歸到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實實在在不可思議。我們讀這一品經,首先要明了這品的大意,然後才知道怎樣去讀、怎樣去解、怎樣去行,才能夠得到彌陀大願的真實利益。第二段:
【行卷文曰。】
『行』就是修行,這是古德,等於說自己修學的報告、修學的心得,提供給大家做參考,有這麼一段文。
【敬白申一切往生人等。】
著書、作文的人自居學地,就是在修學的地位,學生的地位,所以對於大眾非常尊敬。『敬白』,這個「敬白」在古時候佛門當中也是如此,是下對上說話。把所有一切眾生都看作菩薩,都看作善知識,與普賢行完全相應。普賢行裡面,學生只有我自己一個,除我自己之外,人人都是我的老師,人人都是我的善知識。所以語氣用敬白。
『申』是申說自己的心得、感想,提出報告。對什麼人?『對一切往生人等』,這是對一切念佛求往生的這些人,是以他們為對象,對他們說的。
【弘誓一乘海者,成就無礙無邊最勝深妙不可思議至德。】
這是總贊彌陀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大願。這個大不是對二乘、三乘人說的,是在諸佛如來因地所發的弘願,來做個比較。一切諸佛因地所發的弘願,以彌陀弘願最大、最究竟、最圓滿,『弘誓一乘海』,說的是這個意思。由於願行,『成就無礙』,無礙是無有障礙,當然稱性,不稱性哪能沒有障礙?與自性相應就沒有障礙。『無邊』,無邊是廣大。過去中國人所謂其大無外,沒有比它更大的,其小無內,沒有比它更小的。小即是大,大即是小,大小不二,這是無邊際的境界。
『最勝』,勝是殊勝,沒有能夠超過他的。從哪裡講?正是古德稱讚彌陀文中所說,「能令五乘齊入報土」,這是最勝。一切諸佛如來都做不到,阿彌陀佛能做到。五乘就是上從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能夠叫這些人統統平等成佛,同時成佛,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世尊所說的千經萬論裡頭沒這種講法,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這些事相,看不到這個事相,唯獨西方世界有,這是西方世界的最勝。『深妙不可思議至德』,理太深了,事相太妙了,理不可思議,事相也不可思議。這是自性功德達到究竟圓滿的頂點,至德,彌陀用上了。下面說:
【何以故。】
這在解釋上面這一段。
【誓願不可思議故。】
我們以阿彌陀佛為老師,這是我在三皈依裡面普遍的勸勉同修。我們皈依佛,皈依哪一尊佛?我們皈依阿彌陀佛。不能說皈依佛,這個佛太空洞了、太抽象了,對現代人必須要落實在形象上,我們才能得受用,我們以阿彌陀佛為老師。皈依法,法就是《無量壽經》,我們專依《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有五種原譯本,原譯本裡面所翻的,古人的譯筆很深,現代人文言文的修養已經談不上,所以讀原譯的文往往感到艱難。同時,五種譯本裡面的經義互有出入,要讀原本必須要五種本子全讀。五本裡面諸位仔細做個比較,你會發現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所以遍讀的確是很痲煩的事情,因此古人才有會集這個做法。會集實在是有必要,第一次會集是宋朝王龍舒居士,他的會集本收在《大藏經》中,古來的祖師大德也很讚嘆。蓮池大師的《疏鈔》裡面引用《無量壽經》經文,差不多一半以上,是採取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現在夏老這個會集本出來,有少數人反對,堅持不應該讀會集,應該讀原文,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們認為夏蓮居是個普通的居士,似乎他沒有能力來做會集本,所以不應該讀他的本子。因為有些人這樣說,我在此地順便給諸位提出,夏老居士的佛學、儒學恐怕不是他們所想像的,諸位細讀梅光羲居士的序文,你就了解了。
梅老居士是什麼樣的人,我們沒有見過,但是我們在台中曾經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從李老居士口中我們對於梅光羲老居士知道一些。因為梅老就是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師,李老居士的教,也就是經教,是跟梅光羲學的。李老給我們說,在中國民國初年的時候,大概民國二十幾年的時候,我們佛門界裡面尊稱南梅北夏,就是這兩位。南梅是指的梅光羲,梅老居士是江西南昌人,在南方,夏蓮居老居士是山東人,在北方,當時在佛門當中號稱南梅北夏。大家公認這是解行上都有殊勝的成就,不是普通人。梅老居士有一本《相宗綱要》,《相宗綱要》是他寫的,我們在台灣流通很多。所以從他序文裡面為我們介紹夏蓮居。而夏老這個會集本出來之後,在當時佛門裡面的大德,慧明老和尚給他做印證。慧老通宗通教,顯密圓融,那也不是個普通人。而當時,法師當中,有現在台灣的懺雲法師,過去八堵海會寺的老和尚,都曾經親近的。民國初年,在律宗上、在教下上修學有成就,而為大家公認的老一代的法師當中,對於這個會集本都讚嘆、都弘揚,哪裡會有錯誤?所以我們對這個本子要具足信心。夏老居士實在講是乘願再來,廣度末世往後九千年的眾生,絕對不是個普通人,所以我們應當要有信心。
會集本是他十年完成的,絕不是草率,三年完成初稿,以後陸續修訂十次,才成為我們現在這個定本。所以我們想到彌陀的四十八願,誓願不可思議。夏老會集四十八願,就是會集第六品,整整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而且是三個人共同來做的,慧明老和尚參加了,梅光羲居士也參加了。這一品經,三個人用三個月的時間會集這一品,這尤其是因緣殊勝,非常稀有。將五種原譯本裡面的本願,以最精簡的文字,保持它最圓滿的經義,使我們今天展開讀誦,感覺得很舒暢。當然更重要的,如何能把彌陀的本願變成自己的誓願,這非常重要,這個不可思議。
【悲願喻如大虛空。】
這一句實在講也是不能少的,因為有這一句,與性德相應了。前面曾經說過,四十八願,無量行願有沒有?有,確實有願,心裡頭有沒有?心裡頭若無其事,就像虛空一樣。可見得修行人跟世間凡夫不一樣,世間凡夫有願,他有心,這就變成有漏的福德。修行人的高明處,有願無心,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願,真有願;心,真無心。所以他跟性德相應,性德是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性空相有,性空不礙相有,相有不礙性空,它是無障礙的法界。不可思議就是說這樁事情,而初學的人最難體會的也就是這個境界。
【諸妙功德廣無邊故。】
無邊的功德就像大虛空,大虛空,我們常講盡虛空遍法界,點點滴滴都稱性,點點滴滴都充滿虛空法界。
【猶如大車乃至猶如大風。】
『大車』是比喻大乘,『大風』是比喻不住,佛法裡面風的意思就是不住,就是個動的相,它不是一個靜的相。
【普行世間無所礙故。】
像風,風行無礙,大車行也無礙。
【能出三有系縛城。】
『三有』是三界,就是六道。稱為三有,就是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有什麼?有因,有業因,有業因當然就有果報。欲界有,你心裏面有五欲六塵,你就不能超越欲界。你對於五欲六塵起貪瞋痴慢,這個人決定是住在欲界的。假如把五欲斷掉,五欲通常講財、色、名、食、睡,這叫五欲,五欲斷掉,這五樣東西離開了,色相沒破,還有色相。雖有色相,沒有五欲,這個人就超越欲界,就生到色界天去,色界四禪,一共有十八層天。色界天人沒有飲食,不需要吃飯,不需要喝水,他這個離掉了,他也不需要睡覺,他不會疲倦,精神永遠是飽滿的。沒有飲食,他精神從哪裡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他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他滋養他的身體、精神、動力的來源是定功,從禪定裡面來的。如果連色相都不執著,都覺得這個東西討厭,丟掉不要了,他就又超升一層,到無色界天去。無色界天,我們現在人所講精神的世界,那個地方沒有肉身、沒有色相,換句話說,他已經不要物質,離開了一切物質,或者稱之為靈界。但是還沒有出輪迴、沒有出六道,六道就是三界。
由此可知,出六道多麼困難,所以底下有個比喻,叫『系縛城』,把六道比作一個城,這個城很不容易越過,城是個界限,你一定受到這個三有,受到這個系縛。可是修行人有弘誓願、有大悲願、有諸妙功德,他就能夠超越三界,他能夠舍離三界。對三界再也沒有貪心,再也沒有牽掛,凡事隨緣,無論做什麼事情,心裡頭若無其事,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就出三界了。
【乃至開顯方便藏。】
『藏』是含藏,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稱之為藏。『方便藏』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
【良可奉持,特可頂戴也。】
我們應當要好好的依教奉行。『頂戴』是恭敬到了極處,對於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教誨,以真誠心、恭敬心來學習,這叫做頂戴奉持。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