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這一節講得失。佛在經中告訴我們,得失不是真實的,可是世間人都迷在其中,因此造出許多的罪業。在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當中,得失是列在第一條,可見得眾生對於這個問題迷得是多麼的深、多麼的嚴重。《感應篇》這個四句講得好,世間人對這樁事情,他們的看法、想法不正常,見到別人有得就生嫉妒,見到別人有失就生歡喜心,這一念心就造無量罪業。「太上究人之過」,這是人的過失,這四句是究人之過,教人看別人跟自己沒有兩樣,見到別人有得能生歡喜心,見到別人有失能生憐憫心。得失的範圍非常廣大,在世法裡面得名聞利養、得五欲六塵,在佛法裡面得禪定、得覺悟、得證果,世出世法都包括在其中。
佛告訴我們,得失也是因果的關係,沒有種因是決定得不到的。世間一切眾生所希求的,無非是富貴、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中國人講五福,前面跟諸位介紹過,都是有業因的。所以種善因得善果,種不善因希求得善果,哪有這個道理!佛經裡面常講「無有是處」。我們希望要得到什麼就得好好的造因,你造的因殊勝,你的果報殊勝;你的因美滿,果報也美滿。這兩句話就非常重要!這兩句話裡面,我們能夠看到決定沒有嫉妒心,不但沒有嫉妒心,而且有隨喜心。隨喜心是菩薩法,普賢菩薩所修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菩薩的大行。我們學佛同修當中往往疏忽,把這個大利當面錯過,這是我們應當要省思的。
與我不相關的不理會,沒有理會的必要,一笑了之。也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也是罪業,希望自己的心清淨,希望自己的心純善,一絲毫惡念都不要放在心上,好!這才叫存好心。你把這些是非人我、拉拉雜雜的東西放在心上,你的心就不善,你的心就不好。如果與自己、與大眾有關係的這些傳說,我們一定要查證,去調查一下、證明一下是不是事實,然後再批評。所以說不能聽一面之言,聽一面之言,愚痴、迷惑。
古人有所謂「謠言止於智者」,但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才懂得怎麼處理。可是沒有智慧的人多,沒有智慧的人聽信謠言,造謠生事。現在這個世間有智慧的人太少了,你要問為什麼沒有智慧?沒有聖賢的教誨。現在全世界的教育,絕大多數是什麼教育?功利的教育,急功好利,對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競爭的教育。只要有競爭這個念頭,決定就乾損人利己之事,傷天害理之事,這是現代教育。所以現代教育,說個不好聽的話,增長輪迴心,幫助眾生造輪迴業,幹這個。學佛的人雖多,幾個人真正在經典上去研究、去討論,認真去學習?所以諺語講「地獄門前僧道多」,這個罪過就太重了。打著聖賢的招牌,依舊還造輪迴業,所以他墮得就很重,他墮阿鼻地獄。這個招牌不可以仿冒,現在這個世間法律,對於一切仿冒都要治罪的,佛這塊招牌是世出世間第一個正字招牌,你隨便仿冒,這個罪業比什麼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