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安士全書》:文昌帝君初聞佛理的故事


時間:2019/8/28 作者:心愿

初聞佛理4

帝君曰。予在朝時。聞方外之言曰。西方之國。是天竺國。非極樂國。有大聖人。是釋迦牟尼佛。非阿彌陀佛。不言而自化。無為而自理。以慈悲為主。以方便為門。以齋戒為常。以寂滅為樂。視死生如朝暮。等恩仇如夢覺。無憂喜悲憤之情。蓋知浮生不久。而求無生者也。予嘗慕之。及辭榮歸。道逢隱者。行歌於市。深契於衷。予乃下車拜懇。行歌子仰天而嘆。指予以心印。授予以正訣曰。此西方聖人歸寂法也。子能念而習之。可度生死。證無量壽。若得到於彼岸。則可成正覺。如中道而廢。猶不失為神仙。予受教後。塵緣既畢。百慮俱灰。時值仲秋。會集親朋。留頌而逝。頌載化書

〔按〕或疑佛教自漢明帝時。方傳東土。帝君當日。何自而聞方外之言。然歷觀記載。乃知西周之時。此間已有佛法。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為釋迦如來降誕之辰。其時但見日有重輪。五色祥光。入貫太微。徧照四方。宮殿震動。河井汎溢。王命太史蘇由筮之。得乾之九五。曰。此西方聖人降誕之相。卻後千年。教法來此。王命鐫石記之。置南郊祠前。出周書異記。及金湯編。至穆王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穆王造中天台以居之。出列子。故山西五台山。及終南山。倉頡造書台。在秦地都城南二十里。檀台山。在唐時玉華宮南。數處。皆有穆王所〞佛寺古蹟。而列子。仲尼篇。亦引孔子之言曰。吾聞西方有大聖人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孔子又以一書。名三備卜經。次篇幾章。亦言西方聖人事。唐敬宗時。猶見有人引及此書。

初聞佛理,萌發善根

帝君說:我在朝廷時,聽到修道人說,西方的國家(是印度,非極樂世界),有位大聖人(是釋迦牟尼佛,不是阿彌陀佛),不用言語就能自然感化眾生,不用法律就能自然治理國家。以慈悲為主導,以方便為法門。以整潔身心為入手,以離一切相,滅貪瞋痴,入於本體寂靜,不生不滅的最高境界為法樂。把生和死看成朝和暮,把恩和仇看成作夢,夢醒全無。不因外境干擾,而生憂喜悲憤之情。

因知人生短促,故求無生無滅。我曾經很敬仰嚮往學習這些道理,等到我辭退官職,榮歸故里時,路上遇到一位隱居的人,在鬧市中唱歌,他的歌與我的心意很相吻合。於是我下車禮拜,誠心向他請教。唱歌的人仰天嘆息,把心印指示給我,把要訣教導給我,說:「這是西方聖人歸向本體寂靜的大法,你能夠念它學習它,可以解脫生死輪迴,證得無量壽。如果能走到大道的彼岸,就能覺悟一切而成佛。如果中途就停了,也不失做神仙。」我接受他的教導後,就知世間的緣分已盡,把一切想法都放下。到了中秋,匯集親朋,留頌而去(頌記載在《文昌化書》上)

按:有人認為佛教從東漢明帝時才傳到中國,就會懷疑帝君當時從什麼地方聽到僧道中人的話。但是,只要從頭至尾地考查一下歷史記載,就知道西周的時候,我們這裡已經有了佛法。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聖誕,這時只見太陽出現雙輪,五色祥光,射向太微,遮沒了星光,光明遍照四方,宮殿震動,河井之水猛漲。昭王叫太史蘇由占卜,得乾卦九五,說:﹁這是西方聖人誕生之相,過後千年,佛法將傳來我國。﹂昭王叫人刻石記下這件事,放在南郊祠前(出自《周書異記》及《金湯編》)。

到周穆王時,西方國家有神人來到中國,出入水火,貫穿金石,翻轉山河,移動城邑。周穆王建造中天台讓他住在那裡(出自《列子》)。因此,山西五台山,陝西終南山,蒼頡造書台(在秦地都城南二十里),檀台山(在唐時玉華宮南),幾個地方,都有穆王所建造的佛寺古蹟。《列子.仲尼篇》也引孔子的話說:﹁我聽說西方有大聖人,不用治理而天下太平,不用勸說而自有信仰,不用教化而自然實行,廣大無邊啊,俗人無法來說明。﹂(孔子又有一本書,叫做《三備卜經》,其中有一些篇章,也說到西方聖人的事跡,唐敬宗時還見有人引用這本書)。

又嘗考秦繆公時。扶風得一石像。繆公不識。置馬廄中。公驟得疾。夢天神謫譴。問諸侍臣。由余答曰。臣聞周穆王時。有化人來。雲是佛神。穆王信之。於終南山。作中天台。高千餘尺。址基現在。又於倉頡台。造三會道場。君今所患。得毋此耶。繆公曰。近得一石人。衣冠非今所制。今在馬坊。將非此歟。由余見之。駭曰。是矣。高麗。日本。昔年佛法未至時。土中有祥雲湧出。皆掘得阿育王塔。

公迎置淨處。像忽放光。繆公以為瞋怒也。宰三牲祭之。時有善神。擎擲遠處。公大懼。以問由余。由余曰。臣聞佛好清淨。不進酒肉。愛惜物命。如保赤子。君欲祠之。果餅而已。公大悅。欲造佛像。而無其人。由余曰。昔穆王造寺之側。應有工匠。遂於倉頡台南村。得一老人名王安者。年已一百八十。自言曾於三會道場。見人造之。今年老不能。於是復於他村。購得四人。造一銅像。公喜。於土台上建重閣。高三百尺。以供養之。時號為高四台。出天人感通記。及法苑珠林。而揚雄劉向。尋覓藏書。往往見有佛經。然則孔子所語。及帝君所聞。有自來矣。惜教未東來。言之略耳。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