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信佛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功課修為日漸精進。但是,假如他缺少「隨喜功德」的心態,就不會知道自己為何要信佛。於是也更枉論哪些應該關注、哪些應該釋懷、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這樣的信佛人,就很難達到法喜充滿之境,更無法得到精進了。
我認為,信佛之人,如果不能活得知足自在,老是覺得自己的生活處處充滿煩惱與矛盾,那就需要自我檢討了:也許,是自己的心態出了問題。作為一個信佛之人,如果有了如下五種心態,那就恭喜您,離精進就不遠了:
1.盡人事,聽天命
所謂「盡人事」,也就是恪儘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義務。每個人,都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誰也逃脫不了社會屬性。於是,對於父母而言,自己是子女,對於子女而言,自己同時又是父母,自己盡到了作為「父母」的責任,有沒有盡到作為「子女」的責任呢?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人,對信佛之人來說,都是一種「機緣」,有沒有把握好這份機緣,就看它的生活態度了。
如果做到了「盡人事」,也就是盡到了自己的本職,那就該具有一份坦然的歡喜。因為信佛之人,只講「因」,盡責就是種下了「因」,其它的果報,都是註定了的,無需為之或喜或憂。
如果沒有盡責,那要做的也不是惶惶不安。畢竟,人無完人,只要知錯能改,也是善莫大焉。懺悔與改過,也是信佛的歡喜。釋迦牟尼過去世時,不也有「敲魚頭」之過嗎?因此,能懺悔失責,就應該有一種歡喜的心理。
2、無嫉妒、得隨喜
嫉妒是人的一種本性,就人性而言,嫉妒可以說是一種本能。但佛學認為,應該摒棄嫉妒之心,見人喜而如我喜,見人得而如我得。這樣才能常抱一份謙虛之心,對學習有一份敬畏之心。每個人擅長的各不一樣,誰能做到處處領先?這就是「隨喜」的心態,
真正的信佛之人,心裡了無不平之忿,自然不會嫉妒別人的好。也就消除了給人障礙的業,不會因為別人的精進強於自己而心生不滿,所以才能活得坦然知足。
3.不算計、真般若
信佛之人,修的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世俗人處處「會」算計的行為,只是一種小聰明。錙銖必較之下,無論事情大小,都得瞻前顧後,算計出自己將付出多少,會獲得幾何,這樣怎麼能輕鬆?怎麼能靜心修行?
佛道漸趨精進的信佛之人,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大智若愚」。他們看上去似乎不懂算計,有點好「糊弄」,其實只是不願去算計而已,「非不能也,實不願耳」,也就是一種「難得糊塗」的心理。既然佛言眾生平的,世間萬物自然就沒有貴賤之分,算計得再清又與我何乾?因為不需記掛,是故逍遙自在,修行也更容易精進。
4、無奢求、求往生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人有追求能促進社會進步,本是好事。可跟隨追求一起出現的,就是「貪慾」,而貪慾更是個無底洞,永無止歇之日。所以萁子見到紂王用象牙筷子,就知道商紂將會滅亡。信佛之人,正是需要避免這種貪慾。
信佛之人要戒貪慾,但是,也並非徹底的無欲無求,信佛之人,他們追求的是解脫,是往生而不是當下。所以嚴格來說,信佛之人的無求只是沒有貪慾,只是他們的欲求標的與世俗人不同而已。
5、不選擇、安於世
信佛之人,應該安於現狀,儘量減少對世事的選擇。所謂減少選擇,指那些懼苦求榮、貪生怕死的分別心。而能做到隨遇而安,對身處的環境了斷忿恨之心。這個和道家所說的「他強任他強,他橫由他橫」殊途同歸。
如果對事物有了選擇,就必定會有後悔的時候,所謂多歧亡羊,言多必失。信佛之人如果能做到一心向佛,不被其他的雜念吸引或干擾,自然就遠離了煩惱,從而更容易獲得歡喜與精進。
信佛之人,即使他身受皈依,如果活得不知足歡喜,就需要反省以上五點了。因為這五點,都是信佛修行獲得精進的基礎。找出自己的不足、並勇敢面對那些欠缺,對過失誠心懺悔,就能體味到當前目下的輕鬆與快樂,以這樣的態度修佛,那麼他離精進就不會太遠了。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