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說,佛教是消極的,悲觀厭世的,這種觀點多來自於佛說「人生是苦」,佛陀講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不懂的人,看見一個苦字,就覺得佛教把人生看得太灰暗了,何況你還講出八苦來,按你所說人活著便沒有意義了,這不是消極悲觀是什麼?
但其實,佛教講人生是苦,是有著三層含義的,有著極為積極的態度與因由。
第一、人生真苦。
我想問一問諸位,人生苦不苦?
首先說,生老病死大家是不是都逃脫不掉?出生的時候,全身通過狹窄的生門時被擠壓苦不苦;人老之後,容顏消逝、生理機能衰退,吃不動、走不動,還遭人嫌棄苦不苦;生病之時,吃不下、睡不好、身體疼痛、精神上受折磨苦不苦?死亡更不必說。
但這些還不算苦,就拿今天年輕人最愛說的話題「愛情」來講,同樣是苦。
沒有的時候,迷戀的時候,得不到的時候,痛苦;得到了,擁有了,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痛苦;合適了,滿意了,又憂心不能一心一意、一生一世,痛苦;分手了,失去了,舊的不捨,新的沒來,還是痛苦……
難道情感中、人生中有沒有快樂嗎?當然有,但佛教為何總說「人生是苦」呢?這就是下一層含義。
第二、苦有苦因。
佛教說苦,並不是單單在講苦,並不是讓人們悲觀厭世,消極對待人生,更重要的是給眾生揭示,人生當中存在的所有苦的原因是什麼,是為了開啟眾生智慧,讓大家看到苦的根源、因由。
便還是拿上面講的「愛情」來說,雖然愛情中確實不乏美好的時光,但它帶給每個人的痛苦,想必每個人同樣銘心刻骨。愛情中,人們感受到最為痛苦的事情是什麼?便是不能夠一心一意、忠貞不渝!
如果你去看小說、書刊、影視劇,你會發現到處都在宣揚「愛情恆久遠」,相信世俗中的人,對於愛情、婚姻是否真的永恆,其實應當是有自己的認知的。
要知道,很多事情都是人們想像出來的,但人們又執著於想像當中的事物,本來愛情便是無常的,是變化的,可偏偏有一群又一群的人,執著於讓自己的愛情恆久不變,一旦有些微變化,自己便痛苦異常,無法承受,甚至輕生。
這是為什麼?
一是因為眾生宿世的業障深重,無明,沒有智慧,宿世的習氣讓眾生陷入自己的遐想當中,無法自拔,由貪而痴,終至貪嗔痴慢疑五毒焚身;二是因為眾生對世間萬事萬物,沒有正知正見、不能夠清楚的認知,或者即便心中知曉亦不願意承認,或者隨波逐流,心中隨從世俗之見,不能認識到人生是苦的原因。
而佛門,講「人生是苦」,便是為了警醒世人,同時揭露眾生痛苦的原因。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便是「緣起性空」,這「空」並非沒有,而是講說這世界雖然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組成,但是卻時時刻刻處於變化之中,一切都非恆常,很多事物往往都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這才是世界的真相,這也是眾生痛苦的原因。
第三、離苦得樂
佛門所講的「苦」,根本上強調的便是上面所講的「無常之苦」,並非否定人生的意義。
但只是揭露一切無常,一切都在變化當中、生生滅滅、轉瞬即逝,告訴人們苦的原因還不夠,佛門講苦,最終還是為了告訴人們,解脫這種痛苦的方法,是為了讓眾生能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最終能夠「離苦得樂」。
所以你看,其實佛教的人生觀是非常積極的,雖然提出「人生是苦」,告訴大家當下的幸福與快樂都是短暫的,是宿世因緣所致,但大家首先要懂得珍惜眼前的福報,然後要行善積德,去積累更大的福報。
然後,佛教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修持方法,既然一切皆是有漏,有缺陷的,並不能夠長久,所以主張大家努力修行,迎「苦」而上,最終證得果位,脫離輪迴,離苦得樂。
佛門,始終在教導人們,積極向上、健康快樂地面對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