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放生》:水生動物放生共性操作3.1.1

時間:2019/11/23 作者:老蟬

《圓 滿 放 生》

第三章 科學放生(二)

我國地域遼闊,動物種類繁多。各種動物習性差異極大。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物資流通地域廣,市場可遇動物品種很多,而各地氣候環境和生態環境也有很大的不同,若欲正確放生,需要掌握很廣泛的相關知識。譬如不同種類動物的習性特點,不同氣候環境和生態環境的特點等。由於可放生動物種類極其繁多,針對不同動物、氣候和生態環境的相關放生知識超出了大多數放生者的常識範圍。為了幫助放生朋友正確圓滿的放生,筆者儘可能多的收集了有關資料。其中既有很多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人士的經驗和指導意見,也匯集了眾多放生人士的經驗,經過分類整理,希望能有所幫助。

還是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即使是同種動物的習性在各地的表現也存在差異。因此,不同來源的資料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各種局限性。限於篇幅和筆者知識,本書恐難以消除這種局限。建議放生朋友在閱讀本書的同時,要針對不同種類動物,按照當地的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和放生條件,多注意結合當地的實際經驗,科學的策劃放生方案和掌握放生方法。更要注意在實際放生實踐中,本著對放生對象的愛心,多用心、多觀察、多總結,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這樣才能很好地掌握。

3.1 水生動物放生

我國地域水域廣大遼闊,水生動物種類和數量極其繁多,放生水生動物的機緣很多。故水生動物是放生人士放生較多的動物種類之一。

3.1.1水生動物放生共性操作

3.1.1.1 選擇放生環境

水生動物通常適宜放生於常年有水的永久性水體,包括江河、湖湖泊、塘堰、水庫、溝渠等,要求水體清潔無污染,含氧充足,且有一定肥度為佳。

對於大多數草食性魚類而言,膽小是其共性,故宜優先選擇水草豐富的水體,以便於其藏身。水草繁密同時意味著食物豐富,也更適合魚類生存。

在江河放生,優先選擇河道彎道處。這是因為河道彎道處一般食物豐富,適合魚類覓食。另外被放生的魚類多半被折騰得體力疲乏,河道處水流較緩,相對便於魚得到休息。不過,由於現實中漁者也了解這一點,容易集中在該處捕撈,在放生中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放生有底棲習性的水生類,如鱔魚、泥鰍、螺螄、河蚌、黑魚等,需要選擇底部淤泥較厚的水體。

有關更全面知識可參考“放生環境”部分介紹。

3.1.1.2 檢查受傷情況

魚類在被捕捉和出售的過程中常常會受傷,如鱗片脫落等,傷勢較嚴重時會影響其放生後的存活。在從商販或漁人處取得魚類後應仔細檢查魚體與鮮活度。發現受傷的魚應先用高錳酸鉀片水溶液浸浴消毒,受傷嚴重的應先暫養觀察,待其恢復後再放生。其它水生動物可以參考該法。

高錳酸鉀片水溶液消毒方法:

(1)溶液配製:

高錳酸鉀片水溶液配製濃度要求為1/100,000~1/5000,即每十萬分之一至五千分之一的濃度。水溶液可用自來水或者天然水體水,注意不要使用含有二價鐵離子的井水或地下水配製藥液。

①經驗估量法:

經驗估量標準:每毫克高錳酸鉀體積與1/3到半個芝麻粒的大小接近,一克高錳酸鉀體積大約與一顆黃豆差不多大。

1/100,000相當1公斤水中放10毫克高錳酸鉀,大致相當1公斤水中放入3-4顆芝麻粒大小的高錳酸鉀。

1/5000相當1公斤水中放200毫克高錳酸鉀,大致相當1公斤水中放入20~25顆芝麻粒大小的高錳酸鉀,或者1/5顆黃豆大小的高錳酸鉀。

②顏色觀察法:

按照上述方法,當水體顏色達到桃紅色時停止。注意每次少量添加,待其完全溶解混勻後觀察,判斷量不足時,再少量添加。為了便於觀察控制,最好先用小容器將其化開後緩慢加入到水中,邊添加邊攪拌觀察。

③能見度判定法:

按照上述方法,添加直到能見度為60~70厘米左右停止投放。

(2)浸浴:

將受傷魚置於藥液中藥浴10至15分鐘後取出,浸浴期間要確保高錳酸鉀片水溶液中氧氣充足,最好有氣泵供氣。在藥浴期間發現魚只有不良反應時應該馬上換水或移入其他容器中,並充分供氧。

3.1.1.3 帶水暫養和運輸

實際放生過程中,動物會不可避免地在臨時環境停留一些時間。這主要包括在放生前的暫時存放、運輸途中和到放生地點等待放生儀式等。這些時間短則數十分鐘,1到2小時,長則數天,甚至更久。在這段時間裡的正確暫養也是成功放生的關鍵。

帶水是暫養和運輸水生動物的基本方式,幾乎適合於所有水生動物。基本的方式是使用盛水容器,注入水,為水生動物提供一個能暫時生存的小環境。

對於有一些極耐缺氧的水生動物,或者具有在空氣中呼吸能力的水生動物,有時適合採用乾法暫養和運輸,屬下一個專題介紹。

(1)密度

為了避免水生動物互相間的擁擠傷害和保證水中溶解氧的充足,在對水生動物的暫養和運輸中,應該將容器中存放魚類的密度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關於運輸水生動物的密度,在養殖業有400~800公斤魚/立方水運輸密度的經驗數據,可在放生中參考一下,具體還可以通過觀察被放生魚或者水生動物的表現來調整,如果動物表現較好可以適當加大些密度,而對於耐缺氧能力差的魚則要儘量控制密度低一些。在魚的產卵季節,運輸和暫養的密度通常應該控制低一些。

對於在放生前的暫養,條件相對好一些,可以用儘量採用大一些的容器。

(2)充氧

及時給運輸中和暫養中魚類的水中充氧是保證魚類存活的關鍵。由於暫養和運輸中魚的密度相對較大,時間略長,比如超過0.5~1小時,水中的氧氣會很快消耗,須要及時的進行充氧操作。

方法一:充氧機充氧

充氧機在放生工具部分有介紹。使用時只要開機後將釋氣頭放入盛水族的容器中水底部即可。充氧過程要觀察充氧的效果。如果發現水中魚仍有浮頭等缺氧表現,表示充氧不足,需增加充氧機的數量或者功率,或者改用換水法充氧。

方法二:換水法充氧

換水法是利用富含氧的新鮮水替換掉缺氧的陳水。換水宜使用富含氧的天然水體水或者自來水,不要用井水和其它缺氧水體的水(參考環境選擇部分)。換水時要注意新水的水溫與容器中水溫差不要超過5℃。溫差過大時要慢慢逐漸替換,以幫助動物適應。溫差大時,一般要求換水過程大約以40分鐘為宜,最少不得少於20分鐘。

方法三:密封袋充氧

該法適用於大批量、長距離運輸的情況。

主要工具:尼龍充氧袋或者橡膠皮充氧袋。厚0.1mm雙層塑膠尼龍袋最常用; 橡膠皮充氧袋更結實,適合運輸大口鮎、叉尾 、雲斑和鱖魚等鰭條有硬刺的魚類。為了防止運輸途中刺破,也可採用多層。

操作:

①檢查充氧袋是否漏氣。

②往袋中注水,放入適量的魚類,袋中魚、水、氧氣的比例為1:1:4。

③排出袋中空氣,用膠管連線氧氣瓶向袋內充氧。充氧過程中將連線處捏緊,勿使跑氣,充滿後將袋口紮緊。

④通常按照上述包裝好後即可直接運輸。

氣溫高時,可以將尼龍袋放在盛有水的大容器內,在水中加冰,讓塑膠袋浮於水面。這樣可防震,降低水溫,減緩魚新陳代謝強度,保持袋內水質。

通常,尼龍袋能使用1~2次。在運輸途中要注意檢查袋是否有刺破炸裂而產生漏水、漏氣現象,發現充氣袋漏水或者漏氣要及時換袋和補充氧氣。運輸途中不方便攜帶氧氣瓶,可事先準備多隻已充氧的備用尼龍袋備用。

在運輸途中發現充氣袋泄漏,可將袋中魚類移至新的空袋中,用膠管連線氧氣瓶或者充滿氣的充氣袋,通過擠壓將新袋充滿氧氣,然後將袋口紮緊。

3.1.1.4 乾法暫養和運輸

按照水生動物離開水的生存能力,可將水生動物分為三類:

第一類: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離開水正常生存的水生類,常見的包括:螺螄、蚌類、蟹類、蛙類、龜類、鱉類等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

第二類:適合在水中生存,但在水中氧極其缺乏時也能直接呼吸空氣的水生類,常見的包括:泥鰍、鱔魚等。

第三類:是極耐缺氧的某些魚類。它們可以耐受水體的極度缺氧,在一定條件下,如低溫條件下,可以暫時離開水體而保持存活一段時間,常見的包括:鯽魚、黑魚等。

對於第一類水生類,主要是些兩棲類和爬行類,除非需要很長時間的暫養需要考慮提供較好的水環境,一般幾天之內的暫養和運輸中應該完全採用乾法。我們稱為一般乾法。

對於第二類和第三類水生類,在幾個小時內,按照規定的方法,可以很安全地採用乾法暫養和運輸。我們稱為專用乾法。

(1)一般乾法

一般乾法相對比較簡單,主要是保持動物的身體濕潤,做法是灑水,最好在底部鋪上水草或者青草,上面也蓋上水草或者青草。

放生第一類水生類,提倡採用瀝水容器。這是因為放生該類動物,特別是體型小的螺絲類、蚌類時,一般數量較多,在運輸和暫養中會有疊層的情況,即有一部分動物會被壓在下面。通常,這樣疊層並不會有不良的影響。但當容器底部有少量水時卻會造成被壓在底部的動物缺氧死亡。

採用盛水容器運輸或暫養小體型的水生類動物,由於容器中水量相對很少,而動物數量很多,數量很少的水當中的氧氣會被很快耗盡。特別是在採用盛水容器又不注水時,少量的帶水或者噴灑水也會淹沒底部的動物,這時由於水更少,水中氧氣消耗更快。因此,使用盛水容器運輸或者暫養該類動物,容器幾乎成了殺生的工具,很值得注意!

對於螺螄、蚌類等這樣的動物,由於不容易被觀察到動物缺氧和死亡的情況,放生者常常不知道需要採取充氧措施,容易造成放生的失敗。在沒有意思到失敗的情況下,也沒有機會積累有關的放生經驗。

(2)專用乾法

對於第二類和第三類水生類,採用乾法暫養和運輸,操作比較專業,通常在寒冷的冬季有較高的成功率。但採用乾法需要較強專業經驗,一般放生者並不具備,故通常不建議採用。

然而在現實中,有時我們會遇到緊急而不得已的情況。如果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譬如在1~2小時內完成放生,為了救動物的生命,利用其可以缺氧生存的習性,可以考慮臨時採用。

使用乾法在暫養和運輸中採用瀝水容器,主要要保持魚身體濕潤,在冬季以外的季節可考慮使用冰塊降溫。有條件時,請專業人士指導。

在國內養殖業,對於部分種類水生動物已形成了很成熟的乾運方法,可以作為放生中暫養和運輸時的參考。

參考資料:

①無公害泥鰍乾法運輸法

乾法運輸就是採取無水運輸的技術,俗稱“乾運”,一般適用於成鰍短途運輸。運輸時,在泥鰍體表潑些水,或用水草包裹泥鰍,使泥鰍皮膚保持濕潤,再置於袋、筐等容器中,就可進行短距離運輸:

筐運法:裝運泥鰍的筐用竹篾編織而成,長方形,規格為80-90厘米×45~50厘米×20~30厘米。筐內壁鋪上麻布,避免鰍體受傷,一筐可裝成鰍15~20公斤,筐內蓋些水草或瓜(荷)葉即可運輸。此法適用於溫度在15℃以下,運輸時間在3~5小時的短途運輸。

袋運法:將泥鰍裝入麻袋、草包或編織袋內,灑些水,或預先放些水草等在袋內,使泥鰍體表保持濕潤,即可運輸。此法適用於溫度在20℃以下,運輸時間在半天以內的短途運輸。

②黃鱔乾運法

乾運法指運輸過程中不帶水的運輸水生動物的方法,多用於小批量短距離的運輸,運輸時間一般在24小時以內。

乾運法的運輸工具有竹簍、木箱、木桶、塑膠桶、鐵皮桶(箱)、蒲包、麻袋和紡織袋等,可根據運輸量和載運動力工具等情況靈活選用。運輸時必須在容器底部鋪上一層濕草或濕蒲包,以利黃鱔能保持濕潤,裝載量不宜過大,以防悶死或壓死,一般堆裝厚度為20~25厘米。在桶(或箱)蓋的四周開一些小孔,便於通風換氣。運輸途中要做好降溫、保濕、防擠壓等工作,一般每3~4小時淋水1次,夏季運輸要避免陽光直射。

由於黃鱔善於逃逸,運輸容器需要有蓋,器壁要有通氣孔。

(待 續)

點我打賞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