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3/19

安住佛法修學,探尋生命真相——濟群法師與青島居士一席談

文 / 明智

九月,秋高氣爽的午後,青島龍翔廣場迎來了智慧的甘露。2014年9月19日下午,上濟下群法師應邀為青島居士們做了修學開示。

法師在開示中指出:現代人普遍缺乏精神追求,很多人雖然富起來了,但過得並不幸福。因為幸福不只是物質問題,更重要的是心理問題。如果沒有智慧,就會拚命向外追求。心對外在世界有越多依賴,就意味著生命越不能獨立。所以現代人普遍沒有安全感,相應的,對佛法的需求也越來越普遍。

人生有五大問題,如:何為幸福,我是誰,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何為命運,活著為什麼。這也是古往今來各種科學、哲學和宗教始終在探索的。佛教講明心見性,就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惟有認識自己,生命才能走向覺醒和解脫。

通過學習佛法,我們會了解到,生命是以心為載體,從無限的過去延續到無盡的未來。生命就像大海,而今生只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如果立足於生命的海洋,我們會發現,世間的一切,乃至生死,都是微不足道的。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不僅把生命本質看得清清楚楚,也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的迷惑和煩惱。

如何修學佛法?首先要有良好氛圍。修行需要有清淨心,但現代人面對的誘惑太多,心靜不下來,學佛就變得很不容易。菩提書院所做的,就是營造一個良好氛圍,並加以有次第的引導。

學佛,可以讓我們活得明白,解脫內在煩惱,改善生命品質,最終圓滿內在的智慧和慈悲。這種品質會源源不斷地創造幸福快樂,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說,學佛就是一場生命改造工程,需要投入精力,用心去學。

開示後,法師還就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等問題作了善巧解答。

法雨滋潤,善根萌發,願更多的人藉由親近善知識的因緣,於法受益。

【問答選】

問:什麼人可以皈依?皈依是否受身份的限制?

法師:皈依不受身份限制,主要是對三寶有信心,相信佛法智慧是究竟圓滿的,可以引領我們從迷惑走向覺醒。很多人雖然已經皈依了,但對皈依的理解比較膚淺,往往停留在尋找保佑的意義上。推薦大家閱讀《皈依修學手冊》,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皈依的目的、修行和利益。

問:如何將佛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法師:讓佛法智慧在生命中發生作用,關鍵是將之變成自己的觀念,再用這種觀念去待人處事,指導人生,完成心態的改變。進一步,讓這種良好心態穩定下來,使不良心態得不到活動機會,由此完成從觀念到心態,再到生命品質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是需要方法的。

問:如果將學佛用在培育孩子上,會是什麼結果?

法師:現在整個教育都是知識性、技能性的,缺乏做人和修身養性等方面的引導。在這些方面,佛法給我們提供了究竟的方法,這種學習應該從父母開始。因為父母是文化的傳承者,如果佛教文化能在你的生命中處處體現出來,本身就是對孩子的教育。我們有和諧的家庭,有學佛的氛圍,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生影響。

問:孩子在讀國學,有時也很迷茫,找不到明確的答案。如果孩子總是做好人做好事,在社會上會不會沒有立足之地?

法師:善良的人在社會上會不會沒有立足之地?其實,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朋友善良而有愛心。由此可見,一個人真正善良有愛心的人,是會受到歡迎的。至於有沒有立足之地,在今天的社會,學什麼都不一定保證有出路。但任何事只要做得出類拔萃,一定都會有出路。你有這樣一個選擇之後,關鍵是要有信心,用心去學,用心去做。

問:初學佛者,對於衣食住行有沒有基本要求?作為教育工作者,怎樣用佛法引導孩子家長?

法師:作為在家居士,首先要做遵紀守法的公民,才能進一步受持戒律,成為合格的佛弟子。五戒是佛弟子的行為準則,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不是一學佛就要馬上做到。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會發現,自己需要更健康的生活,就會逐步提高對自己的要求。

至於對孩子家長的影響,可以先給他們結緣一些書籍,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生活態度。但關鍵是自己要學習,對佛法有一定認識並切身受益了,再拿書給別人,這種傳遞就會蘊含強大的力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