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4/5

二〇〇六年為發心居士開示系列之三

◎妙祥法師 講述

時間: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十九晚

地點:遼寧省海城大悲寺念佛堂

聽眾:道場內男居士約三十多人

●懺悔最好的方法

●恭敬經書

●舍識用智

●知見的害處

●依教奉行除分別

●不見他人過 但觀自己非

●懺悔最好的方法

——懺悔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管犯不犯,每天都要寫懺悔日記。

下面是王居士提的問題:恭請師父慈悲開示,發心出家居士平時應該守哪些戒律?犯戒時如何懺悔?

發心居士主要就是在三皈五戒上。頭些日子講了這個三皈。守戒律,首先要把三皈弄明白。什麼是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以生命來皈依三寶,這才能得戒。戒律主要是守住這五條戒律——就是殺、盜、淫、妄、酒。以這個為基礎,進一步在道場裡要做到八關齋戒。雖然沒有給大家授八關齋戒,但是八關齋戒所要求的必須做到。因為對發心居士來講,這個八關齋戒很重要,除了一個不摸金錢戒之外,剩下的都得做到,這和沙彌戒基本是一樣的。我們大家基本上都能做到日中一食、早起(四小時睡眠)等等。應該按照八關齋戒去努力,這是發心居士所應該做的。

「犯戒時應該如何懺悔?」這要看犯戒的輕重。輕的可以責心懺悔,就是自己內心懺悔;重一點的,可以在道友之間懺悔;再重一點,在佛菩薩面前懺悔;還有的需要找師父懺悔,根據輕重不同而決定。有的還要取相懺悔,有的時候需要懺一年或兩年才能把罪業懺清除。有的重罪還不通懺悔。

雖然懺悔分這麼些,但是最好一個辦法就是不管犯不犯,每天都寫懺悔日記。這個寫懺悔就是用一張紙,寫每天所犯的事情。你就記住一句話,「我們是凡夫,每天肯定要有犯戒的地方,只不過是不知道而已。」如果我們每天在寫,每天檢查。用這種思想去思惟,就會發現自己所犯的過失,把它記錄下來。當我們發現自己有過失,把它寫下來的時候,自己就會嚇一跳:「噢!原來我內心還有這麼多的過失而沒有認識,甚至叫它很狡猾地跑了。」所以說不懺悔這是修行中的一大弊病。很多修行人啊,往往擱腦子一想:「我今天大概沒有什麼錯的!想不起來。」用一句偷懶的話,就把整個懺悔毀掉了,這是不正確的。

因為普賢菩薩在十大願里有那麼一句話,意思是:眾生未盡,我的懺悔未盡;眾生無有窮盡,我的懺悔無有窮盡。你想,普賢王菩薩因為外面有眾生就懺悔無盡。我們呢,不光心外有眾生,心裡的眾生更重要,更多。那我們為何不去懺悔呢?

所以我們必須去懺悔,無條件地去懺悔。只有我們認認真真地否定自己沒有過失的想法,在這個基礎上去懺悔,才能挖掘出內心深處那些錯誤的東西,才能深入。因為我們思惟還是個粗妄想,我們腦子的思惟實際上是個粗妄想,它看不到細的方面,甚至隱蔽的東西它也看不到。由於我們的習性,把一些粗的部分都忘掉了,何況再細的,那就差得更遠了。所以我們應該知道,過失是存在的,這樣我們就會認真地懺。這個辦法非常好,以前跟大家講過,就不多說了。

●恭敬經書

——恭敬經書,深入才是廣聞,半句偈子都可以成佛,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正確地套用。

下一個問題:比如看經書時,不小心把經書掉在地上,應如何如法懺悔?經書如何放置?目前一般都放在床上,感覺不太恭敬,能否設一個書架,讓大家把經書統一存放?

懺悔就是懺以前,悔以後,以後不再做。為什麼經書要掉?就是我們的心對經書恭敬不到位。平時就有過分隨便的意思,不是拿經書才有,只不過在拿經書的時候,雖然有一點尊重心,但是平時的隨便心也起作用,所以才掉下來。應該懺悔,應該挖掘。就是因為自己平時沒有深刻懺悔,所以不知道。經書掉地上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如果深刻地懺悔,就會挖掘出平時那種慢心,或沒有恭敬心的這種思想,它表現在各個地方,不光在經書上。在經書上都這樣,你想在別的地方更得這樣。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

「經書如何放置?」經書不能放腳下,只能放頭上,要恭敬。放在如法的地方,要放高,要高於你自己。

「目前一般都放在床上,感覺不太恭敬」,是這樣。因為床是我們躺的,不光我們身體,還有其它的東西。如果需要放床上,上面要墊個東西才可以放,最好放在被子上。因為被子疊好了,放在被子上比較高,這樣比較好。我們坐在床上,看還比較得勁。如果有經架那是最理想了。經書放在經架上,經架放在這個被子上,這樣的話,這個位置正好。

「能否設一個書架,讓大家把經書統一存放?」這個不好。為什麼不好呢?因為寮房裡不能設書架。我們現在就是知見太多,看得太雜。本來在發心居士階段,就應該放下所有的知見。師父規定了一本書,那你就看一本書,你不要看多。今天看看這個大德開示,明天看看那個故事,後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這不行。師父讓看哪本書就看哪本書。而且書要放在自己的箱包里、香袋裡,到時候需要拿出來就可以了。如果房間再設個書架,我們就像學者似的,又走到那條路上了。所以說有時候還不能不學,但是千萬不要走到知見那條路上去。

我們為什麼不能廣聞?因為我們不會深入,所以你不能廣聞。你必須學會深入了以後,再學廣聞。你像蜻蜓點水似的,看一眼,好像什麼都明白了,但轉過身什麼都忘了,也不往心上行。最後經書是看過了,但是一條也沒記住,一條也沒做。所以這個廣聞哪,不光是指聞得多,廣聞主要指的是深入,深入才能廣聞,你不深能廣嗎,是不是?你走到門口,它絕對不會廣,進了門,它才能廣,這是一個道理。這個廣不光是面積大,還包括深入的問題。所以說深入才是廣,不在於你學多少,半句偈子都可以成佛,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夠正確地套用。這個問題已經給大家講了,就反聞聞自性,破除知見,從這下手。好,這個問題就解答完了。

●舍識用智

——我們要的是智慧,不是意識,是不設意識而產生的智慧,那才是我們的目標。

下一個問題:阿彌陀佛!修清淨心分出家和在家修行的方法嗎?什麼是六道輪迴?怎樣理解?什麼是意識?修行意識、做人意識、做設計意識一樣嗎?怎樣理解心誠則靈?

修行是平等的。為什麼有出家和在家?這個問題呀,出家是必由之路,在家是暫時的。在家修行是為將來出家做準備,在家只是個暫時的現象。有的年齡大了,有的身體不好,或有些因緣暫時沒有放下,走不開。走不開是為了做什麼呢?在家修行是為了以後再出家,今生出不了,來生再出。今生也得為來生出家做準備。

為什麼有出家和在家?修行,出家才是正式修行,在家就像學校旁聽生似的,還沒入校呢,只是培養點善根而已。修行的方法,那就是戒定慧。戒定慧我們都知道,嚴持戒律,修定用這個反聞聞自性,這才可以。

「什麼是六道輪迴?怎樣理解?」什麼是六道輪迴?說深了,這個面很廣。有善惡之別,這個惡的有地獄、餓鬼、畜生,善的有人、修羅、天等六道。

怎樣去理解?就是說我們念念都在六道里輪迴,因為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我們內心的顯現。我們一念惡念,那就是地獄,就是餓鬼、畜生。有的說:「師父,我看不見。」你看不見不等於沒有。不能說把「我看不見」就作為理由了,就認為它不存在,不是的,看不見是因為我們沒有定力,沒有智慧,所以發現不了。如果你有定力,有智慧,你就會發現,你念念都在變。

什麼是六道的輪迴?就是因為我們念的好壞、所做的事情就產生了六道的輪迴。如果我們想不在六道里輪迴,那就得按照戒定慧去修,反聞聞自性,這樣才可以。這個六道輪迴呀,不是說離我們很遙遠,實際上就在我們眼前。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已,是非常可怕的。當你一念起嗔恨心的時候,那就在六道里了,也可能就在地獄裡,這是非常可怕的。當你一念善心的時候,你可能馬上就在天堂里。有人說:「師父,我這個身沒去。」你身沒去,心可去了。這個心去,不是說有來有去那個「去」,是你心變了。

比如說我們大家在這個環境裡,如果你起一念惡念,甚至起一念退道心,這個地方本來是明亮的,因為這一念馬上就變成黑暗;本來是白色的,馬上就變成黑的。只不過我們眼睛看不見而已,有個別人能有所感受。所以我們應該從念念里跳出輪迴,這樣才能在生命這個階段跳出輪迴。要是不念念跳出輪迴,你想在這一期的生命中解決六道輪迴的問題是不可能的。

「什麼是意識?修行意識、做人意識、做設計意識一樣嗎?」就是這個用意念產生的識。比如說,我想修行的意識,「我想修行了」,產生了一種我想修行的這種動力。我們往往認為這是我們這個意識所起的作用,說:「這個是我的想法起的作用,是我想修行。」實際上是錯誤的。因為我們這個想法,它只是一種空相。雖然有想法,實際上它背後有個主體在支配它——因果,因果在支配它。比如墮落成蒼蠅以後,它感到那個臭味就特別香,在它意識里那就是最好的東西,它受業力支配。我們同樣也是,我們今天餓了,腦子馬上就提供一個意識,說這個飯特別香。我們吃飽了,這時意識告訴我們,這個飯不能吃,再吃就要有病了。所以這個意識是不可靠的,必須把它空掉,只有不用這個意識,才能轉智。我們要的是智慧,不是要意識。

我們不能自己去設計一個意識,來反覆地提醒自己,要修行啊,要做人。我們應該有個更高的原則,要斷一切意識。有人可能理解不了,說:「斷一切意識?師父,那不走向斷滅了嗎?不就什麼也沒有了嗎?」你要記住了,只有你什麼意識都沒有了,才會生起真正的慈和悲。慈和悲不是意識造成的,而是智慧。大家對這個應該很好地記住。要不記住,你想發慈悲心都是假慈悲心,因為你那個是受意識所支配的,受環境支配,受感受支配。

比如說外邊的風一涼了,天氣一冷,你那個意識馬上就改變了。剛才還想在屋外修行,這會就想,進屋吧,啥也不修了,不幹了。身體馬上就把你這個意識改變了,又產生了新的意識,所以它靠不住。另外,雖然它有時候也起到一定支配的作用,但它只是一個配音演員。我們覺得它在支配,實際上都是受因果支配,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我們想跳出輪迴,就不要在意識上下功夫,也不要再去新設計一個意識。不設意識而產生智慧,那才是我們的目標。這個大家要注意。

有的人說:「你什麼都不想,那想什麼?」你想什麼都是假的,都是空相,想什麼都是沒有用的,雖然給你帶來了一時的快樂和煩惱,但是最後結果全是煩惱。我們不再用意識,它就會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快樂。因為它超越了物質和想像。想像只不過是自己在欺騙自己,沒有意思。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不去做設計意識,不去想才是真正的有意義。這個就不多講,大家慢慢理解。

「怎樣理解心誠則靈?」這個心誠啊,指的是我們心裡清淨。不是一個勁兒求我就心誠了,不是這個意思。有人說:「我天天求觀世音菩薩,怎麼還沒有反應?」小鄒可能在門衛看著了,前天有個女的和一個男的,連喊帶叫:「哎呀!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一個勁兒喊,一個勁兒叫。他以為使勁喊這就是心誠了。你喊破喉嚨也白喊。因為你喊的是一種追求,一種妄想,它不叫心誠。心裡清淨了才是真正的誠,不打妄想你才叫誠呢。所以說不打妄想什麼都靈。也就是說我們在生活中,如果無所求它就靈,如果有所求它就不靈。有很多人都不斷地求,又求發財又求這個,最後呢都是一場空;有的什麼也不求,但不求的人他什麼也不缺,不求反而不缺。所以無所求才是心誠,無所求這就靈。這是一個秘訣,看看大家敢不敢走這條路。

有的人說:「我都無所求,萬一求不來怎麼辦?」那你還是有所求。無所求就是永遠不求,給也不要。當你什麼都不要的時候,所需要的一切都能得到滿足。因為你所需要的不光是物質,是想通過物質來達到你心裡的那種快樂。因為物質的快樂只是暫時的,不光是暫時的,還是個低級的,也是下流的,不真實的。它含有恐懼,含有一定欺騙性。如果你無所求,所帶來的快樂是永恆的、永久的,是清淨的、是真實的、是法味無窮的,用不著拐那麼些彎。說求到物質我再高興,實際上一會兒工夫那個東西就壞了,就不高興了。只有無所求才是真誠,真正的誠,才會真正的靈。

好,這個問題答到這裡。

●批評即成就 願力須落實

——老實、真實的把身口意交給三寶,不允許有半點知見。

下一個問題:頂禮上妙下祥法師,我發心出家已有三十多個月了,發願身口意交給佛法僧三寶。昨天晚上我犯了個知見上很大的錯誤,向師父懺悔。願我盡未來際跟隨上妙下祥恩師出家持戒修行。請師父開示,我在發心階段要怎樣做才能永遠不離開師父,不離開常住,不離開三寶?還請上妙下祥恩師開示老實聽話幹活的深意。

這是孟居士寫的一個懺悔,也是表決心。

是這樣,如果我們想把自己身口意交給佛法僧三寶,首先就從眼前做起,不要想得過遠。說:「將來那個迦葉尊者來了,那是僧寶,我一定皈依他,因為他有很多神通。」別說你要皈依,誰都想皈依,但是你光想它沒有用啊,是不是?在末法時期,由於你的貪心,所以你還見不到,還沒修持到那個地步。皈依三寶應該從眼前開始,眼前的師父你能夠認可,那你就考慮明白,把身口意交給他,要交就實心實意地交,別像小孟說的:「這件事我都先設計好了,完了我再去問的。」問完回來,表面上是恭敬師父,實際上是開了一個小差,給自己找了一個方便,還想滿了自己的願,完了還得讓師父,讓別人承擔一下他的過失。說:「啊,我已經都交給師父了。」實質上他沒交,沒交這過失屬於誰呢?是師父沒管教好。所以說你這不就是搞欺騙嗎,是不是?不真實。

這也是他的一個毛病。因為知見重,自己想好了一條路子——因為比別人腦子快,所以他認為這條路想得是千真萬確,滴水不漏。雖然有為常住著想的心,但也有為自己著想的心,這還是自己的知見。想把身口意交給三寶,你必須要做到的就是老實。什麼叫老實?不允許有半點的知見。

對於孟居士來講,他做的很多事情都很辛苦,幹活啊,拚命啊,都很辛苦,但是很少表揚他。因為他表示過要交給三寶,你既然交給三寶,那我也不客氣,咱就考驗考驗再說。就是你好,更得批評;你壞,也絕不客氣,反正怎麼也不是,怎麼弄也是不好。就像烤東西似的,烤完這面再烤那面,最後還要烤烤裡面,里外都給你烤糊了,這才行。什麼時候把你這身心都烤死了,烤得一點作用都不起了,你才能夠真正地將身口意交給三寶,否則的話,我們的知見就太厲害了。所以我們首先就應該知道這一點。

過去咱這裡有一個出家師父,在沒出家之前,也是很發心很發心。晚上都八九點鐘也不休息,還有很多活兒要做,做了很多,大家背後都稱讚他。那時候他是居士,非常發心,發心到這種程度很罕見。有一次,外面有很多事情,他去處理,處理得很好很好,其中在匯報的時候,就有一點小的過失,這實際上和他沒有關係。是因為他發現這個小的過失,來跟我講,意思就是:「師父你看,那個沒做到,他們沒做到,回頭採取點什麼辦法?」想採取措施把這個給補救過來。他完全都是為了常住著想,而自己在這裡做了最大的努力。在這種情況下,我給他的回答,我說:「那為什麼你不去做?不是他錯,是你錯了。」當時我很嚴肅地批評了他。

他當時就愣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做到最大的努力,得到的不是表揚,但也不應該是批評啊。最後當天晚上就跑了,跑到別的地方,離這不遠。想了可能是一天還是兩天,後來想明白點就又回來了。但是這個考試就沒有成功,雖然他做了很多,就因為做了很多,我才要批評他。因為根據他的功德和他的努力,必須批評他,才是對他最大的幫助,只有更加進一步地給他講法。

講什麼法?別人的過失就是你的過失,因為別人就是你自己,這才是你的法身。如果當下認可以後,或是當下承擔起來,那心量一下就大起來了。他不知道別人的過失就是自己,他以為別人的過失永遠是別人,所以他犯了這麼一個錯誤。雖然這個法來得不容空,不允許思惟——因為他的心是滿心歡喜,尋思師父對他有一個表揚,沒想到換來了一盆冷水。他可能當時就想:這師父是不是邪知邪見哪?是不是有眼是盲啊?這點事都看不清,你看我這麼說,他也聽不明白,也可能是糊塗到底了。哪有這樣的,這哪是善知識,善知識哪有這樣的?所以他就不行了,就沒過這一關。後來雖然是出家了,但是最後也離開了常住。

這個孟居士也是這樣,雖然他很努力,但從來不表揚他,就是說他。我可以不說別人,但必須說他。因為啥?因為他給我的條件,因為他的努力,所換來的只應該是挨批評。在我這換來的要是表揚你,你可得加小心,那我已經對你有想法了。說明你做的,雖然做一點,但是你那個思想可能已經不能承受更大的負擔,更大的擔子,只能是承擔表揚,來緩解一下。有的人為什麼老被批評?因為他的肩膀有一點分量,需要再多扛一點,將來要鍛鍊成一匹千里馬。

他講了永遠不離開師父,不離開常住,不離開三寶。有時候這個必須發願,首先,發願你得不妄語。有的人在沒出家之前說得很好聽,跟孟居士說的差不多。等到要剃度的時候,那比孟居士說得還好聽,在三寶,在眾生面前都發願了,永遠不離開,如何如何。等到一進常住,修行一段時間以後,就感覺到和居士階段不一樣。居士乾一天活兒,回來以後還可以休息,隨便一些。另外,發心這段是考驗階段,一旦剃度了,就覺得可以放鬆自己了。但剃度以後有時候時間更緊迫,要求得更嚴,就承受不了,跟不上節奏了。這時候他所發的願,一切都放在腦後了。什麼願不願的,顧眼前再說吧!說話就不算數了。

你不知道,你發的願是在佛前,在三寶前,在師父面前發的願,這個願不是信口胡說的。那麼多人在給你證明這個問題,也給你加持,如果你一旦犯妄語了,那犯大妄語,將來的因果是很重很重的。一個人平時做事都不能犯妄語,何況發願,更不能打妄語。為什麼在剃度前師父要讓人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因為我們的思想太活躍了,遇點困難就退道,遇點困難就沒有正見,有時候必須要通過發願來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樣修道才有所成就,否則的話,半途而廢是很可惜的。所以說發願也是很必要的,但更主要的是不打妄語。不打妄語,發的願它就有效;要老打妄語,發願也沒效。不但沒效,而且還招重罪,將來這果報是不可思議的。

●依教奉行除分別

——知見、思想、身體都是妄想分別,它可以用依教奉行來對治。

下一個問題:這是姜居士提的:我看《楞嚴經》,看到佛說一切都是妄想、分別心在起的作用,多說無實義。我們學龍女獻珠,一切都放下,命也放下,交給師父,聽話幹活,當下這就是寂靜,這就是涅槃。請師父開示,龍女獻珠和多寶佛塔兩個典故。

第一個問題,他說看《楞嚴經》,佛說一切都是妄想、分別心在起作用,多說無實義。這個確實是這樣。佛講我們現在的思惟,都是在妄想之中。我們有時候往往認為自己想得很正確,實際上也是妄想。雖然這比惡妄想要強,雖然是善,但也是妄想,還是分別心在起作用。所以佛講,語言都沒有實際意義——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我們應該知道,知見是妄想,我們心裡想的是妄想,我們的身體是妄想。這些妄想都是分別心在起作用。所以我們就要反過來,不再執著這個妄想,把身體看空,把周圍看空,把一切都看空。要想看空,首先就用不分別心去做。什麼叫不分別心?依教奉行就是不分別心。

有時候我們說:「師父,你這個依教奉行像奴隸似的,要毫無條件地服從,比奴隸還厲害呢!還不讓心裡這麼想,還得去做去,這還了得了,這不太霸道了嗎?」不用這個方法,你那個分別心滅不掉,這個分別心很頑強,因為他在生活中又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分別心就更強了。特別是自己起分別心,嗔恨心也同時跟著起來的時候,那是倔強無比啊!自己還不知道,以為是自己受了委屈。他不知道這是自己那個分別心太堅固所致,不是你起作用,是你那個分別心在起作用。這隻有一個辦法,就是平時我們依教奉行,慢慢地就能把這個分別心放下。

另外就是按照我講的反聞聞自性,就是眼不看、耳不聽、鼻不嗅、舌不嘗、身不觸、意不想,用這些方法逐漸地降低這個分別心。功夫到一定程度,這個分別心自然逐漸減小,這才行。特別是這個依教奉行,它是最好的。當我們滿心高興的時候,突然有人讓我們做一件不高興的事情,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把這句話頭提起來,「依教奉行!」雖然滿心的不願意,但我也努力去做,一下子就把這個分別心抓住了,就把它提溜出去了。

如果我們說:「我不去做,我不願意。」這個分別心還會存在,而且又縮回去了。下回你再想抓它,就抓不住它了,它已經狡猾了,不露頭了。它知道:「你沒存好心眼,我一露頭你就給我抓住了,所以我就不出來了」。特別狡猾,再想找它就很難找,所以機會是很難得的。所以說念念都應該警惕,一定用依教奉行把這個狡猾的煩惱給提溜出去,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雖然滿心不願意,但是你要知道,現在不願意,將來你有一個永遠願意,這是在成就你。就像大夫給做手術,雖然是疼一點,但是把你的腫瘤拿出去了,就會健康了。如果你一點也不肯,又怕疼,你的健康就不能恢復,甚至會失掉生命。

他說:「像龍女獻珠,一切都放下,命也放下,交給師父」。我們所謂的交給師父,就是先交給師父,然後交給所有眾生。由師父開始往下交,交給所有眾生。交給所有眾生,也就是交給佛了。你把什麼交給佛?把你的分別、執著、貪戀也都放下,這就是交給佛,這就是當下,這是正確的。龍女都敢獻珠,你是男子大丈夫,更應該獻。就先講到這裡。

●不見他人過 但觀自己非

——用處處舍、處處布施來達到無我相,無人相,便不見他人過了。

下面再講一個問題,這個是周居士提的問題:請問師父,我們應如何理解「不見他人過,但觀自己非」?

為什麼要求不見他人過?這個誰能答一下?小孟說一下。

一居士:因為他人的過失就是自己的過失。

還誰能答?你說。

一居士:是自己的分別心在起作用。你看到別人的過失,其實你心裡也是犯了同樣的過失。

誰還能答?說。

一居士:《四十二章經》裡面說的「汝意不可信……」

好,大家答的還有點那個意思。但是呢,就是「汝意不可信」,為什麼說汝意不可信?因為你們有一個「他人」二字,有了他人,就會有他人過,這是跑不掉的。因為《金剛經》講: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講得明明白白,無人相,那哪出現個他?有了他,就有了人相、我相。所以我們主要是沒有理解,主要是有個「他人」。雖然說了「汝意不可信」,但是還沒有進入這個無人相之中,進入無人相才知道汝意不可信。

我們具體講,比如說一個人的過失,說這個人很不好,令人起煩惱。當我們看到這個人的時候,甚至和他生氣,甚至和他爭鬥等等的行為。這種行為是什麼?只不過是用你的左手在砍右手,自己在砍自己。因為我們凡夫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心裡所顯現出來的」,是一種虛妄,是自心一種業力的顯現,我們就認為那都是很真實的。所以說,眾生是一個迷,有一個顛倒的心。無人相就是汝意不可信,當我們知道無人相,無我相,就知道這個「汝意不可信」是什麼意思了。

「但觀自己非」,什麼叫但觀自己非?有了「我」,那就非,不是叫你觀別的,是觀你是否有「我」?有我就有非,無我就無非。所以我們在任何利益面前,都考慮是不是有我。比如說我們吃飯,這個東西很好吃,當我們發現很好吃的時候,這個東西是否能捨出去?別人要,能給;如果一個畜生要,我們能不能給?或是師父在那邊不吃了,我們能不能把我們的東西也放下?當我們發現這個東西非常好吃的時候,就有了我相。說:「發現這個東西好吃,怎麼就有了我相呢?我還沒吃呢!」當你發現「好」,是從我相生起來的好,是你需要的好,這就是我相。

我們的食物能不能捨去?比如說有個要飯的人來了,你正好吃這一頓飯,你能不能給他?或是一個道友過來了,就剩這一碗飯,你吃了今天不挨餓,要是不吃,今天就得挨餓,你能不能毫不猶豫地把這飯給他?當一個比你窮,甚至穿得很埋汰,流著鼻涕,說話又很粗魯,不受尊重的人到你跟前,你能不能把你的飯馬上給他吃?而且以非常恭敬的心給他吃?如果不能,那就是「非」。

所以我們平時就要不斷地無我,不管從食物上,從說話上,從行為上,都要無我。倆人走在門前,你得給別人開門,讓別人通過。你別老考慮:「我歲數比他大,他應該給我開門,我在教育他。他不學會開門,以後就變懶了。」實際上這就是「非」,你有了一個大小,表面上是教育他,實際上是叫他為你服務,滿足你「我」的需要。只要你發現自己在起作用,那就是「非」。更主要的,別人說一句話,不能生氣。有人就是別人一批評他,他就生氣了;甚至師父說他,他心裡也不痛快;要是別人說,更不行了。這就不行,這就是「非」。

怎樣觀自己非?每天寫懺悔,這是一個辦法;第二個,就是處處要無我,要舍,要布施。比如說吃飯的時候,隨時要想到這個飯吃不成。如果行堂的不給打,你會不會拿眼去瞪行堂的,甚至尋思出了齋堂去找行堂的:「這個飯你憑什麼不給我吃?為什麼不給我行堂?」我們平時就應該觀察這方面,另外也做一下這個境界的考驗。比如說有人沒給行堂,我們不能起煩惱,而且不能去追究;甚至就是餓一天、兩天、三天也是如此;不但如此,還應該生歡喜。為什麼生歡喜?因為你無我了,別人找不著你,飯也不知道給你打。你看你,現在連人都找不著你,將來閻王小鬼也找不著你,你說這不是好事嗎,是不是?他光想到這個飯沒吃,沒想到他已經修到這塊了。有時候為了眼前這個飯,「不行,還是吃飯重要,我不管小鬼不小鬼的,我先把飯吃了再說。」是,飯是吃了,以後呢,小鬼也把你找走了,就是丟掉大的,撿了個小的,最後連小的也賠進去了,就不合適了。

所以說我們常觀自己非,這個「非」就是不守戒,若守住戒,就是無我。為什麼戒律這麼重要?戒律就是無我的意思。為什麼要把我們的身束死?因為用戒條能把我們身看住。因為這個身體呀,就是個「非」,就是我相。必須用戒律把它看得死死的,一點都不給它餘地,也不給它喘氣的工夫,你這才能夠觀自己非,這才能成就無我。

你像《楞嚴經》講的,優波離尊者就是因持戒非常嚴格,絲毫不犯,最後束身得成就,得圓通,二十五圓通之一。其他的那些菩薩得圓通,雖然講了各種方法,但都是以戒律為基礎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嚴守戒律,才能不見他人過,才能達到觀自己非。

這句話提得挺好,但是應該努力去懺悔。你不天天懺悔,一會兒就忘了,就不知道了。說是不見他人過,但是起心動念早就有了。特別是「觀自己非」這句話,有時候它那個心不由你作主。必須深深地懺悔,慢慢久了,才能自己作主,才能起個「觀」字。這個觀啊,剛開始是用懺悔的方法來觀,用持戒的方法來觀,到後來再深入的時候,那就是不打妄想的觀。那時候才叫觀到「我」的本體,事物的真實,那才是起了真觀。

當然了,這些功夫得一點點做,先從我們現在所發生的現象里去做。做久了以後,你才能慢慢去觀。你想一下達到那地方,那都是夢想。有的說:「我很快就達到了。」那是你前生努力了,前生努力的結果。我們不管前生努力和今生努力,我們今天只要是能去做,那就是萬幸,這就可以,就怕不做。你前生努力,今生不做,也得回去。你要是前生沒做,今生努力了,那就等於前生還是做了。做不做都在你當下這塊兒,所以說別打妄想,就是努力去做,這就對了。

好,今天由於時間關係,就講這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