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佛學「十二緣起」之識支
關於「十二緣起」在佛學原始經典中,對上述之緣起未作詳細的說明,也校檢不到很明確、很經典的批註。這不是佛學體系的缺憾,恰恰是由佛學教育的特殊性所決定的。這一點大家要有一個充分的認識。
「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 寥寥數語,即知緣起之理,而入般若之門,這才是佛學。
緣起說真正的意義,如所謂「緣起甚深」,是極其深澀難解的。因此,對於缺乏理解力的初學者,往往以卑近的例子,作淺顯易懂的譬喻解說;對於較有幾分理解力者,即由較高立場說明緣起,對於理解力(佛性)深厚者,以簡單數語說明緣起,就已足夠了。
我們經常能看到對「十二緣起」有這樣的經文,恭錄如下:
「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處,緣六處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愁惱種種苦生」。
我們還是從「十二因緣圖」里找到我們今天的「識」支圖畫。
請看,「行」支所含的「業」,會成為留在心識中的種子,可以這麼講,所有的「業」都會像種子一樣留在心識中。時刻準備著,等待著遇到適當的外援,誘髮結果。好似永不停歇的猴子,走過來,走過去,上躥下跳。如同眾生的心識,永不停止的帶著各種各樣的「業」,在六道中轉過來轉過去,所以,圖中的「識」支,是用猴子來表述。
在這十二支中——識、名色、六入、觸、受、生及老死全屬苦。
如果以四聖諦來解釋,識、名色、六入、觸、受、生及老死全屬苦諦。當然,也有另一種解釋說:在「十二緣起」中,無明、行、識、愛、取及有屬性為因,名色、六入、觸、受、生及老死屬果。
總之,假設在某一次前生或今生中,由「無明」操縱,衍生出了殺生業「行」,在「識」中留下了這殺生之業因。這三者,在今生臨終時遇上了臨終一念的煩惱「愛」和「取」,便構成了下一生墮於地獄中受生的因素「有」。死後,我們便在地獄中投生「生」,而漸次有「名色」、「六入」、「觸」、「受」及「老死」,這便完成了一套完整的十二因緣流轉過程。
這「十二支」的各分支間關係搞清楚了,再說「識」就容易理解了。
識,「緣行有識」之識。
分兩個意思:一,認識判斷的意識作用之識;二,認識判斷的識之主體之識。
認識判斷的意識作用,有由五官而來者,與由意識而來者,前者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藏等前五識,後者為意識,兩者合為六識。
前者是感覺作用,後者乃包含覺作用及推理、想像、記憶、判斷等一切意識作用。
有些學術了,不大好懂,要慢慢揣摩,不這樣講又不行,學術就是學術,深入淺出,要先深入才好淺出。
人們認識和判斷是個很複雜的過程,就是說,「識」是個很痲煩的事情。
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看到了一朵百合花。眼識,是花。是因為我們見過花的模樣,有了這方面的經驗。從而見到了它就喚起了經驗的記憶,今所見的花,與其經驗一致時,即判斷其所見者為花了。
但要知曉是白花,還是其他顏色的花,就要對白、黑、紅、青等色彩已有了了解,而在不是紅,也不是黑,是白的判斷之下,產生是白花的認識。又要判斷這白花是百合花時,系在以前有見過或聽過百合花的經驗,而眼前的花與其經驗一致,所以就果斷的把它定性為百合花了。這便是「識」的全部思維過程。很複雜不是嗎?
以已經過去了的全經驗為根據,產生現在的認識判斷之意。過去聚集了惡經驗的人,其經驗成為一種先人見,變成了他的人格,因透過其錯誤的先入見看東西或思考,所以其所作的判斷亦是錯誤的,這是理所當然之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總之,無論是人的意識作用,或是其認識判斷的識體,必定都負有過去之善惡的全經驗,所以此識為無色,或為白紙狀態,事實上幾乎是不可能的。故此稱其為:「緣行有識」。
有了前面的因,就會產生後面的果,這就叫作緣起的流轉。若無明停止,則行自然停止,行停止則識停止,識停止則名色停止,乃至生停止則老死停止,這就叫作緣起的還滅。緣起流轉是輪迴,緣起還滅是解脫。
現在我們認識到:識,即依賴業的作用力生出意識。無明及善惡業力影響著現世的意識作用。意識的特性是剎那間存在,前一個意識消失,後一個意識出生,意識不是永恆不變的「東西」,它沒有實體性,也不能單獨孤立存在,必須依附肉體,如在胚胎階段需有識之注入,生命才得以成長。
識在色中,有色觀之,無色觀之,色觀於執,即生貪嗔,貪嗔為欲,滿與不滿,煩惱猶存,煩惱存之,或愚心生,生即老,老即病,病即死,死即生,反覆輪迴,即無解脫,若心明了「色既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