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5/29

談心

今天要和各位「談心」,首先我先作兩個提示,一個是經典上說:「一切萬法唯心所造」;另一個是「心、佛、眾生,三為一體」。從這兩個提示來看,就可以知道我要講些什麼,及為什麼要取談「心」這個題目,因為人與人之間最快樂的事,就是談心。 如果一定要用佛教的經典、論典,或經典、論典裡面的名相來談佛法,而不去了解佛法在現實生活中,究竟跟我有什麼關係?是得不到好處的,因為佛法是對人說的;如果要對下三道的眾生說佛法,那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會思考、吸收、消化;而人是可以去思考、認識、了解,往往從一言半語,就可以發現些意涵。 佛教里的禪宗,動不動就講「悟」,其實發現、體會、感受些什麼,那就是悟,不要把悟看得這麼神秘,我們常常動不動就「開悟了」,其實開悟了,並沒有什麼了不起,重要的是你的境界到什麼程度?所以,學佛不要老是被一些名相、法句、或經文、偈語所左右,我們本來很清楚、很冷靜,因為看不懂,反而會變得更迷糊,因此我以「談心」這兩個字,跟大家聊一聊。 前面講到「唯心所造」、「心、佛、眾生三為一體」,這是標準的佛教語言,但是我不用這種方式,跟大家談問題,也就是今晚不是講經、也不是說法,而是談心。我們一開始說,佛法是對人說的,說些什麼?跟人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學它?真能解決問題嗎?這才是最要緊的。以佛教而言,不管是誦經、禮懺、作功德都可以解決某些問題,可是那是依賴,釋迦牟尼佛在世,創立了佛陀教派,幾千年來,留下那麼多的道理、方法,主要的目的,不是教我們去依賴,可是大家幾乎都用依賴的方式,成為一位佛教徒。 人活在世上,總會跟人與事打交道,在這些過程中,免不了會有問題發生,很多的問題,不是一般人可以化解的,最難過的是,明知問題的所在,卻不敢怎麼樣,而造成無可奈何。所以,釋迦牟尼佛留下這麼多的道理、方法,並不是叫我們以依賴的方式去信佛。 現今在這世界上,幾乎都在信奉佛教,崇拜釋迦牟尼佛,用持名的方式、禮拜的方式、供養的方式,一味地依賴。因此我常說,現在很多人都崇拜釋迦牟尼佛,崇拜什麼呢?不是他的智慧,而是他可以保佑我,讓我消災、解厄,甚至迷信的,認為還可以發財。 可是有沒有想過?人生面對人與事,總離不開這些,這是必然會發生的,我們去求,怎麼求?所以,我有的時候講些話,很多虔誠的佛教徒很難理解,我說:不要把釋迦牟尼佛當成怪物,他是一位具有圓滿智慧,可以化解我們人做不到的任何問題,如果我們只用這些去依賴他的話,只是一位佛教徒,即使到達人生終點,也只能在那裡喊佛,為什麼?自己作不了主。 我常說,學佛是學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究竟是什麼?如果說的誇大一點,三藏十二部、八千多卷的經典,就是他的智慧。可是有個問題,那麼多的經典,從何下手?等到看完了經典,可能什麼也沒得到,對現實的人生,會造成更不好的後果,這話怎麼說? 因為,你要花很多時間鑽研經典,可是現實生活中,還要不要過日子?要過日子,你就必須要賺錢,要有收入;很多學佛的人,尤其在家居士「不務正業」,可能大家聽了這話,會認為未免過份,然而,我講的不務正業,是說把學佛當成職業,把工作當成副業;在家學佛應該利用空餘的時間,人家吃喝玩樂時,你去學佛。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當初要建立出家僧團?因為,佛陀所留下的道理、方法實在太多了,而出家人不工作,是以受供養來維持他的生命,出家人本身繼承佛陀的遺命,發揚他的道理方法,把智慧轉變為出家人本身所擁有的修養,再介紹給更多的人,這才是一個正當的看法。 我剛才提到的是個大前提,信佛、學佛不是依賴,可是剛開始我們要依賴,就像小孩剛開始,必須依賴他的爸爸媽媽,一旦長大了,要能夠獨立自主;學佛也是如此,到達了某個階段,絕不可以一味地依賴,自己一定要能夠作得了主,可是憑什麼作主?必須要學釋迦牟尼佛的智慧。 還有一個問題,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在那裡?三藏十二部、八千多卷經典,即使出家之後完全地投入,沒有十年、二十年的時間鑽研、修持的話,對釋迦牟尼佛可能不是很熟悉,在這情況下,我們就可以發現,為什麼要有出家人,出家人的天職就是如此,而在家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你只要在依賴的過程中,去認識自己,自己喜歡什麼?所具備的條件適不適合?如果你喜歡,條件也很適合,你就可以一門深入。絕不可以像水上的波浪,一波一波地隨波逐浪,往往耗費了很多時間,最後還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更談不上自己能作得了主了。因此,從這些跡象、或大前提可以發現,為什麼今晚我要跟各位「談心」了。 首先,我們了解,「心」在佛法里指的是五蘊,然而,「心」是什麼?我們的眼睛會看、耳朵會聽、嘴巴會講,每天接觸的人或事,哪怕是在家裡面、上班的地方、或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甚至於整個世界,都有機會接觸,但並不是一步步地去接觸那個環境。 現在的媒體很發達,以網際網路來講,只要能知道網站的一些符號,在這個世界,你想找哪個國家,它們的特色,或想知道些什麼,都很容易得到。剛剛講接觸,不是叫你人走到那個地方;現今的社會做到了,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在這裡告訴各位,我很少出門,看報紙,字又太小、看電視,眼睛受不了,但在電子網路上,可以得到很多的資訊。 因為,不是說人跟得上、跟不上這個時代,而是說你在那個地方過日子,你所需要的,是陌生、還是熟悉的?這裡面可以發現一個問題,看到了、聽到了,必然會有感受,這種感受,可說是你內在自我的感受,至於這種感受是理性的、感性的,並不在感受的範圍之內。 所以,感受只是一種力量,它要經過想一想、思考以後,才會表現,此時表現的,就是你的自我意識,是感性的?還是理性的?表現之後,會確定些什麼,認識些什麼,如此,大家就知道五蘊是什麼。你的眼睛、耳朵接觸到的,那是色蘊,色蘊形成,反應到你的自我,就會有感受,那是受蘊,然後引發你的思想,接著就會有行為表現,最後確定了一個結果,就是我們人的心。 「心」從外面接觸,反應到自我,在這過程中,它的時速,往往在剎那之間,為什麼這麼說?在於本身原有的修養,或你具備智慧的高下。一個有經驗,看到馬上就可以反應出來;如果沒有這些知識經驗,即使看到了,你還得想一想,搜查自己本身有沒有這種知識經驗?然後反應出來,你將會發現,是那個「我」表現的時刻;因此,心如果不生起作用,我就不會顯現。 我們曉得心要生起作用,必須要有力量,這種力量是由外到內產生的,也是我們的情識作用,其實就是自我意識,是自我內在擁有的、熟悉的,想一想才知道的,或根本陌生的,在這過程中,時間不是很慢,為什麼?熟悉的即是一剎那展現的,想一想,時間也不是很久;所謂一剎那,並沒有時間限制,是幾分、幾秒、或幾點鐘,它不是以時間來計算,只是快一點、慢一點而已。 可是,人往往因自我意識,不管是理性的、客觀的,主觀表現出來後,就會造成很多的問題。談一切唯心所造,其實這是個概念,為什麼?如果是強烈的主觀意識,一切唯心所造,我認為就是如此,那也沒錯,可是它的結果如何?是傷害?還是利益?是彼此都有利益?還是傷害別人?還是傷害自己?結果就大不相同。所以,一切唯心所造,不是一個主觀的自我意識;如果一定要講,只能說你對佛法很陌生,對釋迦牟尼佛很陌生。 人與事發生問題,都是我的分別,人往往知道自己有一個我,可是忘了別人也有一個我。譬如對於一個小家庭的小孩,父母相互之間能體會些什麼?像小孩念書,考試的成績不錯,父母都會鼓勵他、獎賞他;可是一旦他的成績退步,父母親就會改變態度,以斥責的自我意識責備小孩。如果這小孩,具備了智慧,他一輩子不會挨罵,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為什麼?開頭成績不好,慢慢變好,這樣父母對他,永遠都是好的,因為什麼?進步了,這都是一般「我」的心態。 我常舉個例子,告訴家長,當你給小孩子多少零用錢,或是他臨時要求,需要一些錢,你也歡喜的答應給他,千萬不要再講話!給了,一定要講話,只是告訴他走路小心點。可是往往做父母親的,我錢給你了!不要亂花喲!這個不可以買!那不可以吃!想想看,你給他錢,真正的權力,已經在小孩子手上,你還跟他交待那麼多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有沒有想過,小孩拿了錢也不歡喜了。 尤其,過去在聯考制度,還沒有廢掉之前,每遇到聯考,小孩子留在家裡念書,如果父母對他的兒女很了解,這小孩不單單沒有壓力,可能考得很好;即使小孩本身具備的條件夠,可是他表現的時候,好像蠻不在乎,如果父母不了解他,一天到晚盯得很緊,即使條件夠,也考得不好。 我曾遇過這種事例:有個家庭,做父母的,因為小時候環境不好,希望自己的兒女都有出息,他的大兒子所承受的精神壓力非常大,為什麼?父母親開口就說,你是老大,要做弟弟妹妹好榜樣;這句話聽起來很平常,可是在大兒子心裡,始終喘不過氣來,剛好趕著要大專聯考,當然他要很用功準備聯考,一定要考上,才對得起他的爸爸、媽媽,才可以做弟弟妹妹好榜樣。 可是中間發生了問題,他的母親來找我,她說:師父怎麼辦?他是老大,馬上聯考了,我每次看到他,不是打開冰櫃吃點心、喝飲料,就在那裡蹦蹦跳跳,也不念書,我愈講,他愈不聽話。 那天,她把兒子帶來,我請小孩的媽媽到外面去等,我單獨跟小孩聊聊。小孩子開頭看到我很緊張,問他話幾乎都不講,為什麼?因為在小孩的心目中,媽媽信佛教,對師父這麼尊敬,小孩就把師父當成太上皇,花了好幾分鐘的時間,問他,但看情況不對,就不跟他談念書的問題。 於是,我請他吃糖,問他喝什麼飲料?像招待小朋友一樣,防禦的防護罩就打開了,我們邊吃邊聊,用比較混淆的方式探詢—— 我問他:「家裡的冰櫃有多大?你看老師父這冰櫃這麼小,還是環保冰櫃咧!」 小孩說:「我們家的冰櫃,比你的大多了。」 我說:「那一定放很多吃的囉!」 小孩說:「是啊。」 我說:「你什麼時候會去開冰櫃吃東西?」 小孩說:「當然是書讀了一段時間,感覺累了,才吃一點東西、喝點飲料。」這就是答案。 那我說:「你每天在房間裡讀書,偶爾出來,從冰櫃里拿點東西吃,你還做什麼?不累嗎?」 小孩說:「會啊!我會出來運動,會蹦蹦、會跳跳!」這是第二個答案。 他的媽媽不知道答案,我叫他把媽媽請進來。 我說:「妳冤枉妳的孩子了。」 我把情況告訴她,居然這位媽媽走出會客室,抱著她兒子哭了!說:「兒子啊!很對不起,媽媽冤枉你了!」 這是什麼意思?我剛剛講,人的心,依於外面看到、聽到的,就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判斷去做結論。我常舉的例子,你為什麼生氣、不歡喜?因為某人毀謗我。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當你被人家毀謗的時候,會不會生氣?會不會難過?有沒有不生氣、不難過的? 話又說回來,這是個概念,還得看毀謗你的對象,跟你有什麼關係。我們知道毀謗,它絕對不是事實,要不然你就不會生氣,不會難過了,他就不是毀謗了。如果不是事實,對方跟你交情很好,感情不錯,你並不認為他是毀謗,大不了推他一下說:不要開玩笑。如果是沒有交情的人,或本來兩人就不歡喜,那肯定是毀謗。同樣是毀謗,為什麼對象不同,感受就不同?這就是佛法所講的分別心。 人會分別,而且分別得很細,話又說回來,如果有誰說,我從來不起分別,我沒有分別心,甚至於自認為學佛的修養很高,我認為你是妄語者,為什麼?剛剛我講這麼久的時間,幾乎都在分別之下說問題、說人、說事,對不對?那裡有不分別的。我們常說不要起分別心,沒那麼容易,人本來就是如此,否則的話,就不叫做人。 人有兩種現象:一是痳木不仁,一是佛菩薩;只要是人,都離不開這些分別、計較、執著,所以,禪門中遇到此種問題,他的表現完全不一樣。如果說分別,或者說不應該有分別心、不應該執著、不應該計較,自認為是學禪的人,會馬上回答,誰在分別?誰在執著?誰在計較?其實這話也沒有錯,因為,是你在那裡說分別、計較、執著。 如果沒有分別、計較、執著,那不是人,道理在那裡?很簡單,我舉個例子: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當時有位國家社會地位非常高的外道人士,問釋迦牟尼佛說:「你是佛,我請問你,如何對待女人?請提出你的看法。」 釋迦牟尼佛說:「年長的,我把她當母親;年紀差不多的,把她當姊妹;年紀小的,把她當兒女。」 他說:「為什麼講得這麼囉嗦?這些不都是你親近的人嗎?為什麼不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我,把她們當成最親近的人。」 釋迦牟尼佛反過來問他:「你認為母親、姊妹、女兒是不是都是最親近的人呢?」 他說:「是啊!」 佛說:「你還忘了一位更親近的人,你的太太。」問的人一下沒有反應過來。 他說:「為什麼這麼說呢?」 佛說:「我是告訴你,不可以把天下的女性都當成最親密的人,也就是不可以當成你的太太。」 釋迦牟尼佛的智慧是什麼?這裡面還不是有分別、計較、執著,那是不是智慧的表現?其實佛教裡面強調,佛法不離世間法,是說佛法在你的身邊,佛就在你的心裡。雖然聽起來,叫人摸不著頭緒,如果你的自我意識經常做些調理,你將會發現,他本身講的雖然不是很高的境界、很高的修養,可是你反而可以得到更多的好處。 通常人家問我:「老師父,你學佛這麼多年,到今天為止,是用什麼方法,用什麼態度學佛?」我只有一個字:「讀」,讀書的讀,就像不要小看幼稚園的小孩,你在他身上可以讀到東西,各式各樣的人,不同的年齡層、不同的性別、不同的種族,都可以讀到很多的東西。因為我們人有個缺點,不喜歡讀,喜歡教,動不動就教人家怎麼做,自己傾囊相授,反過來得到什麼? 我講的不是物質上的報酬,即使做老師也要教學兼長,我不是謙虛,也有很多人認為我很傲;其實在我的內心世界,人生的一個法寶,就是「讀」。讀的本身,如果你的內心不是以學生的心態去面對的話,口頭的讀沒有用,為什麼?唯有讀,才能夠收集更多的知識經驗。 我們曉得智慧的成就,來自於知識和經驗,累積得愈多,智慧愈高;知識經驗愈貧乏,當然你的智慧就愈低。你想想,是不是唯有「讀」才能夠蒐集得更多?所以古人說:不要好為人師,因為太過於偏好做人家的老師,你會忽略別人很多的優點,是你所沒有的。因為心的動力,來自於現實生活中外面的色塵緣境,才會引發你去感受、去想一想、決定怎麼做,最後得到結果。 為什麼說處處都有佛法?為什麼說佛在心裡?尤其這「佛」字,我跟各位詮釋一下,不要提到佛,就把它當成是佛龕里的泥塑木雕,那不是佛,是個雕刻品、藝術品。佛是什麼?最簡單的說法,他是一位圓滿的覺悟者;以智慧而言,已經到達微妙的境界,也就是具備了微妙境界的智慧,達到圓滿覺悟的結果。 可能大家會問我:為什麼寺院、佛堂,要供這些藝術品、雕塑品?因為,我們拜的不是表相,是他的精神,每個佛或菩薩的相,都代表某位佛、某位菩薩,至少我們到寺院去看,這佛叫什麼佛,這菩薩叫什麼菩薩,以智慧、覺悟而言,表現出他特有的智慧來,就知道這位佛或菩薩。 如果你只崇拜雕塑品、藝術品,那是依賴他,好像他能給你什麼,其實,釋迦牟尼佛也有不能的地方,譬如說他不能夠改變人的業、不能幫助你成佛、成菩薩。簡單的說法,他不能改變你的業,也不能幫助你成道,要清淨業,一定要受報,要成道,一定要修行,如果只是依賴,這些問題不可能解決的。 我們常常把自己當成佛教徒,而不是學佛的人,這是很大的錯誤,做個佛教徒很容易,皈依三寶就可以成為佛弟子。你是不是學佛的人?也就是說有沒有在修行?我們不是常說,學佛要修行辦道嗎?可是修行,修誰啊?辦道,辦什麼道?尤其修行,很多人擺在學個法門、學個宗派,或專門念經、拜經,認為就是修行,我告訴各位,那不是修行。 禪門中間有個公案:有一位禪師在看經,另一位跑過來說:「你是位禪師,為什麼還看經?」 禪師回答:「我不是在看經,是在遮眼。」拿經遮住他的眼睛,大家聯想到什麼?因為眼睛去看,就會產生分別、計較、執著,盡看人家不對的地方,盡看人家的短處;把眼遮住,想想自己,就是我們所講的返照。 我常說很多人聽了不歡喜的話:你怎麼學佛?你現在怎麼做、怎麼樣學?很多人聽了真的不歡喜。我說:你不是在學佛,是在浪費時間,學佛的目的,是要學佛陀的道理方法,學他的智慧。打開始我就講,人有很多的問題,甚至於無可奈何,為什麼?沒有辦法,就是智慧不夠。 大家看過千佛山雜誌,每期的封面有信佛、學佛、可以成佛;如果信佛不學佛,就沒有機會成佛。信佛、學佛怎麼去學?就是修行,修行談什麼?修正我們的行為,什麼行為?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的行為,因為這三個行為常會出錯,怎麼辦?我們去調整它,原來不好的,使它變好;原來好的,使它更好,這才叫修行,修正我們的身口意行為。 可是大家不這麼講,人有貪瞋痴,我們學佛就是要學戒定慧,可以消除貪瞋痴,聽起來好像這些名相是佛教、佛法裡面有的。事實上,我常說的,把戒定慧當武器,貪瞋痴是敵人,拿武器去消滅敵人,可能嗎? 我說修行也是修理,為什麼?修理自己不好的,使它變好,錯的改過來,是對付自己;可是現在在佛教界反而常有這種現象,懂得一點佛教的東西,就去修理別人。我想很多人看過、聽過諸如此類的事,比方知道他是位佛教徒,只要看他有一點點不如法,或者有一點點跟世俗人一樣,就會說你看你學佛,還這個樣,學佛不是講戒律嗎?學佛不是講修定嗎? 想想看,戒定慧從哪裡來?釋迦牟尼佛會給你嗎?不可能。戒定慧是要自己去學習、修養,因為我們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的行為會出錯,所以,需要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戒定慧,依這些道理方法調整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的行為愈來愈好;為什麼要這個樣?好了又怎麼樣呢?至少你不會造業。人家常問我,成佛了又怎麼樣呢?我說:成佛了!不得了!有什麼了不得呢?我說:他的智慧,沒有任何問題化解不了的,因此,絕不會存在任何的無明煩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最近社會常有這種口頭禪:「你要說清楚、講明白」。可見講話的人,本身是不清楚、不明白,那叫什麼?糊塗。要別人講清楚,要別人說明白,自己為什麼不清楚?為什麼不明白?以一個學佛者而言,要用這種態度面對人、面對事,因為我剛剛說修行是修理自己,修理自己的缺失,絕不是去修理別人。所以,我們講學佛要從心性上著手,這都關係到心性上的問題。 我們常常談心性,就會講到明心見性,什麼是明心?明自本心;什麼是見性?明自本性,那等於沒有講。「本」是什麼?明心,明自心是什麼?等於我剛剛說自己的身體行為、言語行為、意念行為,你能不能發現?有沒有出錯?有沒有偏差?有沒有主觀意識?有沒有太過於感性?或者太過於理性?有沒有這些問題的存在。如果你及時發現,馬上去調整,那就是修行。 可是修行,修到什麼程度?修到不會出錯,於心,你就明了,那就是明心;絕不是一般所講的明自本心,我本來就有佛性,因為,「性」就是談佛性,心就是談我,我本來就有佛性,所以,很多人認為我就是佛;最後可能?做個真正具備道德良心,堂堂正正的人,都不一定做得很好。但是,經典上說,眾生皆有佛性,心即是佛,不就是明心見性了嗎?問題是明了什麼心?見到什麼性? 尤其,我們最大的毛病,動不動就探討過去世,我不懂過去世,就會請教別人,講給你聽,真的還信那一套,完完整整地接受;再不然,問問未來,他就告訴你未來,可是不跟你談現在。很多人的確很聰明,為什麼?談現在,你有問題,我沒辦法;談過去,反正你不知道;談未來,你也搞不清楚。因此,談現在,你有問題,該怎麼辦?要像佛陀一樣,至少我們是學佛的人,知道佛陀有很多的道理方法,而且實際地修行、體驗,雖然不具備佛陀的智慧,至少我們從他的智慧中得到了很多。 如果各位在家裡喜歡看電視,有八、九十個頻道,你們計算一下,看相算命、講命盤、靈異事件、講鬼的,胡說八道的愈來愈多,而且節目廣告賣得很好,為什麼?我在這裡說句自責的話;因為,佛法不夠普及,但佛教卻很熱鬧,可是我們要了解佛教雖熱鬧,你沒有從中發現它的饒益性?有沒有得到了利樂?對生與死的問題有沒有幫助?對現實生活有沒有幫助?如果沒有,那不叫學佛,即使你信佛,也只是位佛弟子而已。 所以,我提醒各位,人必然會與人、與事打交道,既然會打交道,就要注意幾個事項,包括家裡面、辦公室、學校、任何的社會團體,甚至於地方首長、民意代表,都離不開人與人、人與事的問題。 因此,我們要知道,佛法說得誇大一點,最高的境界是隨緣;如果學佛的人不隨緣,一定會覺得不自在,只有隨緣才能自在。可能大家會講,隨緣是不是隨波逐流?不是的,隨緣是什麼?惡緣不受污染,善緣不起分別。 當然,隨緣就要有結緣的機會,結緣講究結善緣,千萬不要結惡緣。結善緣最好的辦法,講話的時候,少講一句,如果你勇往直前的話,不妨停下來;可是千萬不要往後退,因為往後退,就沒有結緣的機會了!多講一句,這個緣會跑掉。 我們究竟怎麼著手,才能真正結善緣?並不是叫你主動找人,說某某,我跟你結善緣;某某,我跟你結惡緣,不是這種意思,因為前面有隨緣,隨緣就有機會結緣,這是一個順序。 一般談結緣太狹隘,不夠廣泛,如果說得比較不好聽的話,我們結緣往往比較自私,其實緣的層面很廣;學佛的人千萬記住,結緣不是去勉強別人,因為,勉強別人就變成攀緣!前面說隨緣,有緣就可以結緣,一旦結了緣,還要惜緣,珍惜這一份緣,這是一些概念。 運用在現實生活中,需要戒定慧三學,最簡單的解釋: 戒:不犯,即是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受到傷害。 定:當自己會亂,情緒把握不住的時候,能夠慢慢沉下去,但不是叫你勉強壓制,這需要時間的沉澱,即是定。 慧:當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行為表現的時候,千萬不要自作聰明,以為天下人都是傻瓜,因為,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那不是智慧;也就是說身口意的行為,一定要及時面對自己、把握自己,不要表現出愚痴的行為;而且,不要任由它造成別人認為,欸!這個人……!反而變成一種瞧不起、鄙視。 談戒、定、慧,我舉個例子,大家就很容易把握,怎麼去把握?自己真心的想幫助別人,當發現別人錯誤的時刻,你認為是錯,可是對方並不一定這麼認為,這是自我意識表現的時刻,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告訴對方。 用自己的方式,很可能引發別人不歡喜,為什麼?譬如我是一番好意、說的是實話、也沒有騙你、都是為你好,這叫自己的方式。有沒有想過忠言逆耳這句話?其實忠言並不逆耳,而是聽的時刻,忠言變成孫悟空的緊箍咒真言了!一念就叫人受不了,為什麼?很簡單,你是用自己的方式,最容易造成傷害,不要以為是一份善心、菩薩心,可能表現的都不是。為什麼?你講出來的話沒有錯,可是聽的人,感受你的語氣、文字的內容,是在教訓他,他怎會受得了?他會歡喜嗎? 佛法中有愛語攝,愛語是什麼?愛語就是善巧、方便、柔順的語言,這些言語表達很柔順。我們常自以為是為別人好,如別人不能接受,就會回答一句像台灣話所說的「好心被雷親」,再不然就是「狗咬呂洞賓」等言詞。其實,有句話「將心比心,就是佛心」,為什麼這麼說?當別人用同樣的言語,同樣的問題跟你講時,你會有什麼感受?同樣會受不了;因此,我們常說你為什麼要這樣!你為我好,我知道,難道就不能好好地講嗎? 為什麼需要戒定慧?為什麼戒貪瞋痴?不是拿戒定慧去打貪瞋痴,而是要學戒定慧,自己具備了這些條件,然後化解貪瞋痴,不是拿武器打敵人,不是拿戒定慧去打貪瞋痴。 如果家庭常發生問題,在於「心」沒有調理好,小孩還不懂事時,好乖、好聽話,什麼都好,慢慢長大了,好像有點變了,到了國中二年級左右,這孩子簡直不像我生的,在座的都知道,那是叛逆期,生理的變化期。每個人都是過來人,為什麼不能夠去調理?可能會說,你小的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為什麼現在變成這樣?甚至於還會罵自己的孩子。 人有兩個生理期的轉變,一是由少年變為成年人的生理期;再則就是中年進入老年的更年期,在這兩個期間,很多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講?為什麼要這麼做?在座的都懂得這些道理,可是有個問題,為什麼一面對問題的時候作不了主?真正講起來,那是沒有修好戒定慧。 所以,我說修戒定慧是要去學,學了,要慢慢去做,怎麼做?還是從自己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的行為,上面去著手,這三個東西是你的心表現的工具,因此「調心」,調什麼心呢?如果在座的有鋼琴調音師,就知道調心,像調鋼琴的音一樣,要調到什麼程度?這些話自古以來都有,只是不以鋼琴做例子。 調弦,管弦樂的弦,我們曉得,調音要非常有耐心,人就是耐心不夠,為什麼耐心不夠?自我意識太強,自我意識怎麼形成的?習氣所致,習氣來自哪裡?還是來自於自己身口意的造作。 所謂唯心所造,唯什麼?唯自己的心所造,你要造業也可以,可是要轉變為道去修行呢?還是可以,只是要多知道些佛陀的道理方法,如果完全不知道佛陀的道理方法,盲修瞎練,那是沒有機會的。尤其在家居士,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除非退休了,自己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專門從事這些研究,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眼睛去看看這個世界、看人、看事,在現實生活中,都可以得到些啟示,發現道理方法,就是「悟」。 剛剛說,開悟沒有什麼了不起,隨時都有機會,問題是,你有沒有把握佛陀的道理方法在哪裡?佛陀的智慧在哪裡?並不是在經典裡面、不是在大雄寶殿、也不是在禪堂,更不是佛陀的全身舍利,他所遺留下來的,不是從這些上面去探討,而是佛法不離於現實,可見問題在於你把自己的我,擺在哪裡? 如果說很虔誠的把心放在念佛上,沒有什麼不好,可是有個問題,念佛做什麼?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未免太自私了,為什麼說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自私的呢?很簡單,大家跟你一樣都跑了,留下這些人怎麼辦?還有更多的人,需要你介紹佛陀的道理方法、佛陀的智慧,讓更多的人得到利益。我不是反對修淨土,在這裡特別跟各位聲明,台中地區是提倡淨土最普及的地方,最早有位李炳南居士,可能在座有很多親近他。 為什麼說不要那麼自私呢?畢竟學佛的人是發菩薩心、行菩薩道,什麼叫菩薩心、菩薩道?就是自己去學習,自己有了修養,把自己既得的利益,與更多的人分享,才叫菩薩,如果只是自己走了,那太自私。 過去這十幾、二十年來,在台灣一會兒修淨土,一會兒換禪,慢慢的又流行藏密,一直變來變去,大家也跟著一起變來變去,最後有人問我:老師父我什麼都接觸,什麼都學過了,現在還是茫茫然,該怎麼辦?我用最簡單的一句話告訴他;問你自己。 他聽了並不是很滿意,明明是我請教你,為什麼要我問自己?因為,他從來沒有認識自己,沒有在自己的「心」上面去著手、去下工夫,只是在外面找東西,找東西沒有錯,但是反過來看,你有沒有需要?對你有沒有幫助?如果是否定的,何必浪費時間呢?所以,我寫文章總會提到:「凡起心動念,要與生死有關係,與道相應。」 如果時時刻刻能夠把握,你就能明心見性,於心能明了,佛性就會顯現出來,因此,真正的問題,還是在一切唯心所造,跟我剛剛另外的一個提示,心、佛、眾生三為一體,其實是一而二,二而一,是相同的。 今天晚上,耽誤大家很多的時間,陪我聊天、談心,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在電台講了兩句話: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可是不要讓別人不快樂。我再重複一下,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不要讓別人活得不快樂。這是我最後祝福大家的兩句話,謝謝各位!

91年4月26日台中市中興堂中華佛弟子協會主辦心靈系列講座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