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行派的兩個系統
瑜加行派是從無著,世親這個系統下來的,重要的典據是《瑜伽師地論》。「瑜伽師」是漢譯名,從藏譯看,原名是「瑜伽行」,所以一般稱這派為瑜伽行派。此派是從世親傳承下來的,世親的學說規模大,方面廣,但在形成瑜伽行派的發展過程中,卻始終是以唯識說為主導的。在唯識學說發展中有兩個系統;一者是唯識古學;二者是唯識今學。 一、唯識古學 唯識古學比較偏重於保守,注意保持世親學的原來精神,甚至在文字上也儘量保持原貌。唯識古學的代表人物先有難陀,後有安慧。 難陀唯識說的重要根據是世親的幾部論:《二十唯識論》、《三十唯識論》等,甚至可以追溯到《攝大乘論釋》、《辨中邊論釋》中關於唯識的思想。以陀把上述各書的唯說貫穿起來,並加以發揮。因此,要了解難陀的主張,應先讀其思想淵源的《攝大乘論》。《攝大乘論》中曾提出了三點成立唯識的理由:(一)由唯識無義。「義」即境,就是說,心法中只有識而無境。心法的對象都是無體的;不實在的,所以成立了唯識。(二)由於有見相二。雖無實境,但它畢竟有個來源,它的來源仍然是識。其原因是因心與境是以「見」「相」關系統一在一種識里的,如眼識屬於「見」,所見的各種色訓就是「相」,色識也統一在眼識中,成為一級,總的謂之眼識。因此,這也成立了唯識。(三)由種種相生起。前五識都各有自己的確定對象,如眼限於見色,恥根於聞聲等,到第六識,範圍就寬了,它可遍緣於十八界,但仍屬於「相」的一邊,所生起手足 種「相」,仍在識的範圍內,所以也成立了唯識。 《攝大乘論》成立唯識的三個理由完全根據它把識總起來講。諸認總的來說,凡有十一類,即身識、身者識、愛者識、就受識、正受識、世只、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惡兩道生死識。這十一類決攝一切識。如說眼識,就可歸於身識,色識,歸於應受識等。這十一類識在觀行識,看具體情況來配合,哪一類的識屬哪一識的見或相,並不是固定的。難陀根據《攝大乘論》的說法有了發展,他把見相固定了,把八識分開來講。說每種識教個別的有其見相,如眼與色相對,耳與聲相對等,分工明確,不相紊亂。就是說,每一種識生起都有兩種作用,一是能取境,一是它轉變成為所取的境。因此,見相固定在每一種訓上,能取的就叫「見分」,所取的就叫「相分」,那麼,按實言之,這二分都同為識的自體呢,還是各一分為識的自體?難陀認為,二分中見分為自體,見分是轉變出來的,所以是不實在的虛象。如以三性區分,相分是虛像,屬遍計所執性;見分因有分別作用,屬於依他起性;只有到它轉變成淨的性質以後,即認識到相分是不實在的以後,那時所顯現的才是圓成實。 難陀以《攝大乘論》出發,首創見相二分說,同時又與種子說相聯繫而創種子新熏說。在他看來,見相分之轉變,顯現,是由於種子的功能,種子則由薰習而起。所謂薰習,就是前七識有了分別而留習氣於第八識上,這些習氣將士燭可以發生現行的,所以叫它種子。種子的來源就是薰習。難陀進而認為,種了既是由薰習來,熏非本有,而是現熏。人們把他這種說法稱為新熏說。 以陀的唯識說與世親比較接近,雖然有所發展,但基本精神還是來自世親。難陀的發展是他明確地指出相分是無體的,見分也無其地相。因此,後世稱它的學說為「無相唯識說」。 唯識古學的代表,難陀之後還有安慧。安慧基本上繼承了難陀的思想,同時吸收了陳那之所長,把二分說、三分說同《攝大乘論》、《辨中邊論》中的唯識說事例一起。雖然他的說法還是三分說,但他用《辨中邊論》開宗明義第一頌的意思,認為識法分別只是「虛妄分別」。在此分別上的見相二分即「二取」,是遍社所執性,都是不實在的,所以謂之「二取無」。只有自證那一分才是實在的,屬於依他起的性質。所以以心分來說,三分說反而成為一分說了。 安慧產於種子瓣熏的說法,與難陀差不多。由於他這種唯識說,主張相分不實在,甚至連見分也是不實的,亦無行相,所以也屬「無相唯識說」。 二、唯識今學 唯識今學,態度比較自由,進取,在不喪失無著、世親學說基本精神的範圍內,對其學說,大加發揮,在文字上也做了一些改動。這比難陀,安慧等的原派來說,是一個新派,所以稱之為唯識今學。 唯識今學的代表人物當推陳那和護法。陳那是世親的門下。他的著作中有許多講到唯識的地方,特別是《觀所緣論》就是成立 唯識無境的著作。陳那說的「所緣」就是境,此境不是在心外。陳那認為,能夠稱得上「所緣」的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有實體,令能緣識,長彼而生。」就是說,所緣(境)必須是實體性的事物,還必須能夠引起能緣(心)攀緣而生。(二)「能緣識,帶彼相盧。」就是說,在能緣識生起以後的分別中,要有它的行相。這個行相雖然似境,但卻是從心中生出來的,如鏡顯影,但產生影的功能卻在於鏡子本身。考究這兩個條件,境不會是在心外的實物,而在心內,是心的一部分(心的相分)。由此看來,陳那也是主張唯識說的。不過,他的說法有其特點:相分引起見分,見分所得的行相與相分一模一樣,因此這個相分(所緣)也是內境。這樣,第一、相分是有實體的,實在的;第二、見分也有其行相;這種唯識說一般稱之為「有相唯識說」。 陳那認為量的性質是自己了解自己,這也叫「自證」。這樣,從心分來說,在見分相分之外,他又加量果一分也叫「自證分」,而組成三分說。 唯識今學的另一家是護法。護法的唯識學說比較特殊的看法有下列幾點: (一)、他對世親《三十唯識頌》作了改動,中間修改了唯識性的一個頌。他將三十頌分為三大段,開始十二四頌是一段,講唯識相;中間一頌是一段,講唯識性;最後五頌是一段,講唯識位。 (二)、關於心分,護法主張四分說。他認為「見」、「相」二分是一重關係,對一專的全體來說這是比較外圍的一部分。到了「自證」,就屬於心的核心部份,屬於內緣,而內緣復有能所,能,就是「證自證」,所,就是「自證」。這又是一重關係。由這兩種關係就構成了四分說。唯識說發展到四分說算是最完備的了。 (三)、關於種了說,護法調和難陀的新熏說和護月的本有說,認為種子既有本有,也有新熏,在發生作用時,兩者均發生力量。 (四)、關於唯識的性質問題,一般認為唯識的含義是:一切法說到究,竟性質上屬於識的一類,以識為性,所以是唯識。護法則認為一切法只要不離識就可以,不單獨脫離識而存在就是唯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