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7/17

心身疾病講義

智中法師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你有心身疾病嗎?

請您回顧一下,最近生活中是否有下述的情況?

覺得沒有時間休閒放鬆,整天只記掛著工作。覺得工作多到無法應付,時間永遠不夠用,心情因而急躁,理所當然的分秒必爭;以上班族最常擔心的遲到為例:擠在車陣中,焦急的等待紅燈,左張望、右張望,燈號怎麼還不變?隨著時間一秒秒過去,心跳、血壓也跟著往上升。開車永遠比速限快、不讓行人、有空就鑽,沖黃燈甚至於闖紅燈,就連走路也快得不得了。經常同一時間作不只一件事,連吃頓飯也不能專心。說話節奏快的像機關槍,老是沒耐心聽別人把話說完,打斷對方的話題。

注意力經常無法集中、思考缺乏彈性、記憶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弱,容易發生意外事件。

容易發怒,遇到挫敗時,甚至於一點小事就失去耐心而發脾氣。

工作倦怠、心情鬱卒,有失眠的問題,要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才上床入睡;有時上床後又思潮起伏,牽掛著很多事情,難以入睡,乃至須要藉助安眠藥。睡眠品質很差,多夢,總覺得睡不夠,早上不想起床

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老覺得別人都不欣賞自己,要求自己太多,因而感到心力枯竭而失去信心,覺得憂鬱、意志消沈,甚至於認為將要失控。擔心自己的經濟狀況。

需要借菸酒、藥物、零食,玩電動、上網、看電視等,來抑制不安的情緒。

非生理因素所引起頭痛的頻率與強度增加。頭部、頸部、肩膀與背部肌肉緊繃。消化系統出問題,例如胃潰瘍等。另外如心跳急促、胸痛等。

如果一段時間(如連續1個月以上)持續出現上述症狀的其中三、四項,老感覺渾身不對勁,就醫卻找不出病因,或治療又效果有限,就可能是承受了過大的壓力,有廣泛性焦慮症的傾向,應提高警覺。

台灣十大死因內的心臟病、高血壓和中風等病,都和長期壓力造成心臟血管的負擔有關。心臟科醫師注意到他們候診室的心臟病人,似乎比其他病人緊張,於是開始一連串研究,而後發現心理壓力和心臟病的關聯。有時間緊迫感、懷有敵意與高度競爭心的人,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七倍,心臟病突發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兩倍。

常見的心身疾病的臨床表現:

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心悸,胸悶,血壓異常,

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哮喘、潰瘍性結腸炎、

頭痛、肌肉緊繃、多夢,失眠,腹瀉,沒有食慾,全身無力,血糖升高,膽固醇濃度上升,神經性厭食、更年期綜合症,甲亢,紅斑狼瘡,痛風,胃潰瘍,內分泌失調,癌症等等。

其實,心身疾病是由壓力刺激的心理反應,而引起造成軀體的生理疾病,但臨床表現主要為生理的變化與疾病,因此大部份人只知在內科、神經科、心臟科等,治療他們的頭痛、失眠、胃潰瘍、胸悶等等,卻不知應該針對心理的壓力去下手。

人在面對壓力危機時,身體會分泌交感神經素與腎上腺皮質類固醇等荷爾蒙,以幫助人因應危機。而這些反應,極可能造成長期性的效應,導致身體更加虛弱困頓,許多疾病因此產生。其中,交感神經素會讓人的心跳加快、血流上升。而交感神經長期太興奮,「首先會影響心臟血管,」交感神經素太多,血壓與血清膽固醇在壓力下都會增加,血液會較濃稠,易阻塞,易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醫學研究也證明,交感神經太興奮,會使人突然心律不整,中風與冠狀動脈心臟病。此外,由於壓力會降低T-淋巴細菌數,免疫系統效力減低,可能因而導致過敏反應、氣喘、甚至癌症。而壓力導致的肌肉緊張並拉緊,常被認為是緊張性頭痛、背痛、頸部與肩膀酸痛的主因。可怕的是,這樣的侵害過程無聲無息,所以一旦病發,往往令人措手不及。

第一階段(警戒期)體重減輕、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加,血壓升高、脈搏與呼吸加快,心腦器官血流量增加,血糖上升等。

第二階段(抵抗期)體重恢復正常,腎上腺皮質變小,淋巴腺恢復正常。

第三階段(衰竭期)腎上腺增大,最終耗竭,體重再次減輕,淋巴系統功能紊亂,內分泌、激素再次增加,然後耗竭。

原始時代的人也會應付改變而產生壓力,只不過他們是在生命受到威脅時,與猛獸摶斗或逃命,或有時因天災、氣侯變化及食物的需求而遷移。反觀現代人的生活,生命並沒有受到威脅,卻時時充滿壓力,而且絕不單純。

隨著社會結構的快速變遷,多元而混淆的價值系統、複雜的人際關係、日新月異的科技知識,使得許多現代人在不斷的與時間、體力、工作量、新的知識與科技賽跑的過程中,疲於奔命。生活中每個層面幾乎時時都會改變:工作、家庭、家人、社會,無一倖免。生活一天天愈益複雜,而各種改變一波波無情的湧上來。改變帶給人們的禮物就是壓力,更擠的環境、更多得選擇及誘惑、更高的要求、更快的腳步,個人必須面對而且努力適應新的生活情境,就像一種永無止境供給與需求的關係。尤其是新興的通訊科技,如手機、網路,不但沒有省下時間,更沒有使生活輕鬆些;反而是延長了每天、每周的工作時間,更嚴重的影響家居生活,晚上回家,必須打開語音信箱,打開電腦看看email。假如只有我一個人這麼忙就算了,但大家都是這樣,我怎麼可以不忙,不知為何而忙,但是不忙又不知道如何打發時間,壓力好像更大,只有糊裡糊塗的繼續忙下去。其實面對每天的緊張忙碌,日復一日的大小瑣事,即使厭倦卻又恨不得有三頭六臂,在一堆忙亂中理出頭緒。

每天的例行工作負荷、身兼數職的角色扮演、個人的情緒起伏、周遭的突發事件,許多人見面時都忍不住說:「壓力好大啊!」。但說歸說,是否真的知道,生活壓力可能已經大到足以危害健康的地步。反省一下,是否已經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了?和人共處時,會不會因為太忙太累而不耐煩?對工作感到挫折不安、鬱卒憤怒,甚至對自己的未來也有這種感覺?有沒有覺得已被逼到極限?不知去年是否就有這種感覺?將來還會不會持績有這種感覺?

在美國,約有75~90%的人看病是和壓力有關,另外估計與壓力相關的缺席率、疾病、流動率、效率減低和過勞死,每年至少付出數千億美元的代價。有研究指出約有50~80%的疾病與壓力有關,如:胃潰瘍、高血壓、偏頭痛、氣喘、過敏,甚至於癌症和不孕都和壓力脫離不了關係,在台灣至少有三成以上的人因為壓力太大,出現身體的問題,醫生稱之為「心身症(Psychosomatic diseases)」。

專家所說的心身疾病治療方法

(一)簡易精神療法

(二)藥物療法

(三)自我訓練法

(四)行為療法

心身疾病的預防原則:

(1)心境樂觀、心胸寬大減少負性情緒對健康的不利影響。

(2)健全人格,正確認知各種生活事件,進行有效的應對。

(3)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

(4)勞逸結合,不超負荷工作,學會身心放鬆的技術。

舒壓安心之道

(一)壓力的緣起

(二)治標的舒解方法

(三)生活方式及思維模式的改造

(四)以法安心~究竟解決之道

(一)壓力的緣起

1、什麼是壓力?

經查訊說文解字及康熙字典中並無壓力一辭,而遠流出版之辭源亦無。「壓」

字的解釋是從上向下加以重力,如壓迫(令之屈服)、鎮壓、壓抑。而商務之辭源則有壓力一辭,但僅限於物理力學上之壓力(Pressure)。可見壓力一辭用於心理方面是近代物質文明的產物,事實上在西方,壓力一辭是由心理學家Cannon於1925年首先提出用於表述心理壓力。

Pressure:單位面積上所受之力稱為壓力強度。亦稱為壓力。

Stress:個體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脅時所引起的一種緊張(Tension)不安的狀態,此種緊張狀態,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或痛苦的感受。可以是泛指任何造成生理或心理不正常的干擾。但通常是指精神壓力。

思考問題1:什麼是佛法?如何依於佛法看待壓力?又如何依於佛法來對治?

2、從佛法來看待壓力

壓力源

受力面積

壓力是單位面積上(心智)所受(壓力源) 之力。

壓力源(Stressor)是引發壓力之情境,除了來自於外境的變化無常、無法掌控,主要是自己的無明(根本煩惱)與情緒(隨煩惱)。

根本煩惱六者:一貪、二鎮、三疑、四慢、五疑、六不正見。

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

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

其中十三不信、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也就是忙(心亡)與急躁,是最常見的通病。

思考問題2:找出心理學所有的負面情緒與《百法》煩惱心所的對應關係。例如忿世嫉俗,懷疑、昏沉、掉舉、散亂、憂慮、恐懼、妄想、不正知(自己幹什麼自己都不曉得)。解決方法:戒、定,根本方法是慧。

一般歸納引起心理刺激或情緒、生理反應的壓力源為四類:

1. 生理壓力源:如高溫、輻射、細菌、各類寄生蟲、外傷及各類感染。

2. 心理性壓力源:情緒和心理衝突。

3. 社會性壓力源:生活事件、日常生活困擾、工作、環境相關壓力源等。

4. 文化性壓力源

受力之單位面積則是,心力與智慧。心力即堪能性,包括了意志力、忍耐力;智慧則是依於理性思唯後之抉擇與行動。

心=勘能性、意志力、念力、忍力、專注力、覺察力=定,修止可得定。

智=智慧、正見、正觀、如實知、正思惟、抉擇判斷=慧,修觀可得慧。

有時壓力的來源只是自己既定的想法而沒有其他的理由,許多心理壓力是源自於我們拒絕面對現實,不願接受生命的真實面目。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壓力絕對不是來自外境的,而多數是自己給自己的。雖然我們可以理解無常的道理,但是在心理上卻對他,郤有一種根深柢固的厭惡感。我們想要的是常、是永恆、是期待永遠不變的安全感。我們深信可以掌控外境,可以得到常,於是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去加強那份來抵擋無常、抵擋不可意、保住可意的力量,而繼續執著永恆。

壓力源自煩惱所引發的愛欲情緒,多數人只想加強那份掌控外境、抵擋無常的執著,於是「渴望企求未得到的,或想要得到更多,以及想要去除不合乎自已企求期待的;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已得到的,而失去後又引起憂惱。」

由於承受力量的心智不足,便形成了壓力,由於心智不足又再引發煩惱情緒,成為新的壓力源,如此惡性循環,壓力當然越來越大。

3、面對壓力時,一般的反應

當改變發生時,我們經常會責怪外境,而忘記改變自己的反應其實很重要。其實壓力來臨時,不會要人命,但面對壓力時的反應不當,卻可能使人心力交瘁。多數人是隨著情緒,產生負面的慣性反應,而容不得理性思唯,評估抉擇。

面對壓力,一般的反應是防衛或逃避,心理學家Cannon於1925年首先提出「壓力」一詞,提到當人若感覺危險或有威脅性時,就準備進入「戰」或「逃」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戰逃理論(fight or flight)。The fight-or-flight response, also called the acute stress response, was first described by Walter Cannon in 1929. His theory states that animals react to threats with a general discharge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priming the animal for fighting or fleeing. This response was later recognized as the first stage of a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that regulates stress responses among vertebrates and other organisms.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ght_or_flight

但戰或逃都不是適當的反應,最常見的方式是防衛、壓抑與逃避,而這些反應反而讓人長期處於更糟的焦慮、煩惱、沮喪、憤怒或冷漠的情緒中,無法有效的因應生活中的各種變化,成為一種惡性循環。要知道,雖然打發了眼前,卻無法避免長期的失敗。

其實壓力有其正面的意義→→示警功能

壓力,常常透過身體、情緒警告我們。有時可能是身體盼望呵護的警訊,甚至是生命渴求重新定位。這種警訊所衍生的謹慎恐懼心理,要求我們停下來,留神步步逼近的危機,探索自己的身心,為自己的未來重新規劃定位;這是促進個人成長的良機,甚至可能因此救了你一命。

一般的解決壓力方法多數是錯誤的,因為它不合乎壓力的緣起。其實當面臨嚴重壓力時,我們需要更敏銳心智去思考解決之道,然而多數人可能會覺得自己受傷過重,再也無力去處理問題,因而去尋求迅速、直接而最不耗費心力的方式,來逃避紓解或延遲痛苦。這種只求避免眼前問題的自我欺瞞心理,會造成注意力及覺察能力逐漸模糊,終而形成了心智盲點。有些人認為拖延逃避,或漠視事實的存在,時間就會沖淡一切,問題就會自然消失。也有人只會堅持自己的困苦與眾不同,而自艾自憐,怨天尤人;或者說出「我沒辦法,非這麼做不可,」這種不算藉口的藉口。

最能夠獲得即刻性滿足與歡娛的行為,通常對長期的健康、幸福、成功的傷害最大。人在任何時候都有選擇,我們原本可以運用自己的理智,忍受短暫的不適應,來換取更長遠的利益。並不能令心得到休息,只會令心力更加耗損而更為軟弱更無法承擔壓力。即刻性滿足與歡娛的行為包括了:

第一、煙,酒,毒品,藥物等痳痺上癮的行為。

第二、所謂娛樂,多數只是暫時在欲望上的放逸及滿足也是不好的。大約分為血脈奮張、恐怖刺激、腥膻煽情、愛欲染著等類型。

第三、競爭式、冒險式的運動及活動,也都是不好的。

第四、求仙丹妙藥、神通加持。

思考問題3:請列舉面對壓力時的不良反應。

人生多逆而少順,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身為佛教徒,面臨橫逆,切莫怨天尤人,作煩惱會。應當先沉得住氣,不隨境界而情緒衝動,一定要往道上會;倘若以世間之權謀手段,企圖改變外境來迎合自己,或許一時收效,但終成染業。世事無常多變,這本來就是世間的真相。越能接受這個現實的人,就越能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地對應各種眼前發生的事。反之,感情敏銳、反應過速的人,必定忍不住隨著煩惱而情緒化的反應,這將會浪費更多的精力,而無法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當遭逢任何變化時,注意避免立刻慣性反射式的反應,如此才能不致於反應過度。應該想辦法先停下來,提醒自己,評估一下,怎麼做才有效?

唯有依於佛法,反求諸已。心→正報改變了,依報自然隨之而轉,這樣才是解決之道。然而佛法的安心之道,並非所有人一蹴可即的,下面先略談一些兒簡易的舒緩與調適之道。

討論問題

修學佛法上的壓力

治標的舒解方法

主要思考方向:1.降低壓力源2.增廣心智。

基於上述壓力的定義我們無法去改變壓力的源頭,只有增長自己的心力與智慧,切莫自我欺瞞,漠視事實的存在而因循苟且;要知拖延逃避,壓力並不會自然消失,只是有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不過當心智嚴重不足時,倒是「惹不起而躲得起」,有時短暫的離開壓力情境,降低了身體不舒服與焦慮的感受,事情反而更容易處理;因為有時事情無法處理,常常是因為自己慌了,可以暫時的轉移壓力的焦點(所緣境),藉由專注、放鬆的活動,令心平靜、安寧而得到休息,乃至提升心的勘能性,讓自己整理一下再重新面對。

值得注意的是,舒壓的方法不要依賴過多的外在條件,而且有時必須量力而為,切莫創造新的壓力源。

可以舒壓的方法

1. 區隔壓力的累積。

2. 放鬆:學會如何改變自己,在現有環境下,做最大的放鬆。尤其在即將面對有壓力的事之前,進行最大的放鬆。

3. 轉移負面消極的想法。

4. 生活習慣的改變

5. 醫療與求助

6. 運動

7. 放緩腳步。

8. Do the right thing at right time, one thing at one time

一個時間只做一件事。有時壓力常常是由於自己同時面對很多事情,而正困擾其中的時候。此時,應該一次只處理一件事。例如專心吃飯。

區隔壓力的累積。

在忙碌的一天中,嘗試找些零碎的時間放鬆一次,或者在工作時間,每一兩個小時放鬆一次。在工作完了時,不要將工作的壓力帶回家中。睡前放鬆,讓心得到休息每天在工作時間,固定每一兩個小時放鬆一次,區隔壓力讓心得到休息,而不致於繼續累積;而在下班之後,不要馬上趕著回家,到公園走走,小憩片刻,緩衝一下,而不要將工作的壓力帶回家中。

打坐,使你的心放鬆、澄明。不一定非得坐在蒲團上,也不一定非得半個小時、偶爾找三、五分鐘打坐,不管是在辦公桌前、車上、巴士或捷運上,這隨時隨地都做得到。放鬆身心,呼吸,定心,讓自己的身心恢復。

如果忙得連五分鐘都排不出來,那就試著在工作、走路、談話時放鬆身心。把工作當成修行,用心於自己的所言所行。

放鬆:學會如何改變自己,在現有環境下,做最大的放鬆。

根據NLP N(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只有在專注、放鬆、放緩的時候,心力能夠提升,來應付不可預期的變化或壓力。NLP是神經語言程式學的英文縮寫。N(Neuro)指的是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和思維過程。L(Linguistic)是指語言,更準確點說,是指從感覺信號的輸入到構成意思的過程。P(Programming)是指為產生某種後果而要執行的一套具體指令。放在一起,這三個詞的意思是指人們為使他們的思維、講話和活動達到具體的後果所採取的具體行為。

彈簧繃久了會僵硬疲乏而失去功用,人繃久了會如何?經驗得知,人在緊張的時候,工作表現不會很好。反之,平靜、放鬆、有利於專注而充分發揮實力。依據生理心理相互影響的基本原理,藉由生理的放鬆,達到心理的平靜。在面對壓力狀況時,即使在認知上我們已一再告誡自己不要緊張、放輕鬆,但是情緒的掌控是無法那麼操縱自如的,也因此藉由生理的運作來達到放鬆的方法,就顯得簡單易行多了。參考附檔的放鬆方法,藉由規律放鬆之運作,不是健身房式那種更緊張的無氧運動,而是如行坐臥放鬆功、散步、瑜珈、氣功、太極拳、元極舞等身體的伸展動作。體會身心合一的感覺。每天一定要有時間把注意力從完全外在回到自己身上。要時時有這種體會,不要讓這種狀態離開自己太遠。

不論靜坐、冥想、呼吸和肢體伸展的瑜伽,都可以讓人在繁忙、快速的現實世界中,放慢腳步,重新體驗身體與心靈的相應。

選擇一個自己最能接受的技巧,平日就要有持之以恆的演練,必要時便能發揮減緩壓力的功效了。每天練習兩三次,每次十到十五分鐘,持之以恆,必要時便能減緩壓力了。這些都能阻斷壓力的惡性循環,暫時消除壓力,增進身體與心理的安適狀態。尤其如果能在面臨煩心壓力之事(如考試)前,可以閉上雙眼,先藉由放鬆,達到心理的平靜後,在心裡預先演練即將來臨的挑戰,如何表現出色。

深呼吸:當自己覺得有壓力時,先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稍微平靜一下。

笑一笑:不管目前如何,都讓自己笑一笑,不管是假笑、苦笑都好,讓自己看看微笑的自己。

動一動:讓自己活動一下,身心是一體的,讓身體藉由運動放鬆,心理也會有同樣的效果。如果能讓自己養成運動的習慣,自己的身體健康及抗壓指數,都會有大幅提升!

附錄放鬆方法

第一:放鬆功

一、含義:以松、靜、自然為主,令身心皆放鬆的方法。

二、功效:安定情緒、緩解緊張、消除疲勞、調整身體、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延年益壽。

三、適應症:神經衰弱、失眠、潰瘍病、慢性闌尾炎、胃下垂、高血壓、腦血管硬化症、偏癱、冠心病、慢支哮喘、青光眼、慢性肝病、糖尿病、便秘等慢性疾患,均可練此功。

四、具體做法:三線放鬆法

姿勢:自然仰臥、全身放鬆、雙掌心置身旁或席上。

將身體分成兩側、前面、後面三條線,自上而下依次進行放鬆。

其重點在於:將意念集中於放鬆之部位,口中默念【松】字,初學可先練習自然由丹田發聲,以沈、長為佳。熟悉以後完全是平緩、沈、長之氣息,而不出聲。(遇緊張疼痛之處或特別不通暢處應重複放鬆)。?移至下一部位前,先平緩之呼吸一至二次以間隔之。

第一條線:頭部兩側〔口中默念松字〕頸部兩側〔松〕肩部〔松〕上臂〔松〕肘關節〔松〕前臂〔松〕腕關節〔松〕兩手掌〔松〕十個手指〔松〕

集中意念點:中指尖。

第二條線:面部〔松〕頸前部〔松〕胸部〔松〕腹部〔松〕兩大腿前部〔松〕兩膝關節〔松〕兩小腿前部〔松〕兩腳部〔松〕十個腳趾〔松〕

集中意念點:大腳趾。

第三條線:後頭部〔松〕後頸部〔松〕背部〔松〕腰部〔松〕兩大腿後部〔松〕兩膝窩〔松〕兩小腿後部〔松〕兩腳跟〔松〕兩腳底〔松〕

集中意念點:湧泉穴。

依次序由第一線至第二線至第三線,自上而下,各部位順序放鬆,每個部位均要求同時意念該部位放鬆,同時進行呼吸,同時默念"松"字音,如此結合地進行放鬆,默念時由高至低音,即由"松"一音。若感覺並未放鬆,可重複數次。每放鬆一個部位後,其間要稍稍停頓待自然呼吸1~2次後,再行放鬆下一個部位,最終到意念點時,即將意念集中在意念點上約1分鐘,然後再進行另一條線放鬆,三條線都放鬆後,再重複做2至3次。若睡前練,最後將意念集中在腳部,可略動動腳趾,亦可幫助入睡。

第二:靜坐持息法

不在乎盤腿,自然舒暢,放鬆為宜,注意腹部起伏或息的出入。對於呼吸進出起伏的狀態進行一定時間的關注等,令身心有一定程度的放鬆。如果思緒干擾出現,就認識到然後輕輕地放下,繼續呼吸。允許任何出現的出現,但也不簡單的隨波逐流。

第三:華佗步,散步念息法

在空曠處,單獨一個人,三分眼只看前六尺處,不看遠處,不東張西望,不打招呼,面略帶微笑,舌頂上顎,切忌用口呼吸,不管腳步大小與快慢,意念集中於腳底湧泉,注意腳與地面接觸的感覺,腳根先著地,腳掌略抓地。若不能集中,可另外再注意息的出入。即使發現忘失所應注意者,千萬不要自責,再繼續注意即可。

注意湧泉穴對地面的接觸,患者的氣血隨他的意念就會下來,而他專注,就可以放鬆。

第四:大小周天

大小周天,是結合氣隨意導之氣功及自我暗示的冥想療法。最好面對青山綠水或者大樹、虛空等令人心曠神怡的境界,微微閉眼觀想,意念隨著雙手,一開始朝上,把所有的好的氣,從百會穴吸入,然後順著脊柱,就是督脈往下,一直下一直下到腳底,把濁氣厄運從湧泉一直排到地心。如此周而復始,將宇宙→大周天的正氣、好運帶入小周天的身體內,而又將濁氣、厄運從湧泉排出。

轉移負面消極的想法:

可以藉由參加一些讓你感覺較好宗教活動,而得到感情上的寄託;或參預社會公益的活動,付出慈悲心去作義工、社工去幫助他人,而得到成就感。(掃地、洗廁所,容易成就感而人事又不太複雜。)也可以藉由認可一些小進步或成就來鼓勵自己。諸如做些簡單的勞力工作,或者室內的藝術創作,如畫畫、捏陶、書法、寫歌、養花蒔草、種菜等活動,即使只有一些些進步,也能令人滿足於心智漸增的成就感。一旦出現效果,會有更多的活力,而能面對一些較大的壓力。

生活習慣的改變

休息與睡眠

小憩片刻,要區隔壓力不令其串習累積,不要讓一些兒小事發展成更大的災難。每天應該一有機會就放鬆舒緩。每天至少工作一小時,放鬆十分鐘,專注於呼吸、或坐一些活動筋骨的動作,如果真的忙到無法讓自己放鬆十分鐘,那就請在上廁所後給自己放鬆的機會。

累了一天回到家,不要做一些令心緊張、放逸而耗損的事,諸如上網、看電視、繼續工作等。「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用完晚餐,散個步,運動一會兒,泡個腳,早點入睡,千萬不要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竭才入睡,這樣睡眠品質一定很差!睡前應該適度的放鬆,如此才不致帶著壓力到睡夢中,而很快能進入深層睡眠,修復五臟六腑,儲備第二天的活力。應當配合生理的周期,早睡早起,而早上起來時,先做一些放鬆舒緩的動作,以迎接新的一天的挑戰。更不會將前一天的壓力延續下去。

適度的休息與睡眠是緩衝壓力的重要關鍵,它幫助人們從一天繁忙緊張的壓力中恢復過來,並提供面對明天種種工作與任務的能量。睡眠不足,容易造成焦躁不安、注意力與記憶力衰退、生理與情緒上的緊繃等問題。睡眠要與日夜節奏、自然的節氣相互配合。正所謂子午二時,陰氣升及陽氣升時,最不適合活動,需要讓內臟在此得到休息。

睡眠的品質比數量來得重要: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不在白天小睡太久、不在太飽或太餓時上床、減少咖啡因(菸、茶、咖啡等)的攝取、睡前不要太緊張或興奮。睡眠可以消除疲累,改善你的狀態,給身體活動和應付壓力的能量。它也能增強免疫功能,減少生病的機會。

不要過勞

人們對資訊的吸收成倍增長,而人腦的思維模式,還沒能調整到適應這樣的吸收速度。這時,大腦"收支"極度不平衡,腦子被迫吸收過量資訊,就會表現出一系列的緊張和強迫反應。"知識焦慮症"的症狀,非常類似於焦慮症--突發性地噁心、嘔吐、焦躁、神經衰弱、精神疲憊

調整飲食

身體和腦部都需要良好的營養才能有效率地運作。健康的飲食可以在許多層面改善你的感覺,而攝取各式各樣的食物有助於確保人們獲得適當的營養成分。吃得健康,才有體力調節壓力帶來的身體與心理的不適。

此外,一些刺激性的飲食習慣要避免,例如喝黑咖啡、濃茶、抽菸等,這種短期看似消除壓力的方法,實則破壞身體機能。

減少咖啡因和單醣類的攝取:

研究發現,咖啡因的攝取量若是每日超過750mg,同時伴隨著用糖的增加,則罹患憂鬱症的比例相對也會提高。

減少酒精的攝取:

長期酗酒的人,將會降低身體的神經傳導因子──血清素(Serotonin)和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s)的分泌,而導致憂鬱症的發生。但也有研究報告指出,不定期每天飲用250ml的葡萄酒(紅酒或白酒)飲料,反而可以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進而振奮人心。

不吃油脂含量高的、味道重的、加工、精製、少吃糖、儘量吃單純原味的食物,細嚼慢咽,慢慢品嘗食物的味道。

定時定量:每日攝取足夠的能量,才能使腦部細胞及身體得以順利執行功能的運作。

吃飯時只專注於吃飯一件事,不要邊吃邊做其他的事。

肚子餓才吃,不要用吃來因應情緒。

有些紓壓食物,在壓力大時增加攝取不無好處。例如,牛奶、香蕉都富含「色胺酸」,這是天然的精神鬆弛劑,能改善睡眠,減輕焦慮、憂鬱、頭痛,加強免疫功能,也是形成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必要原料。另外可以補充B12,其他維生素C、E,抗氧化劑。

如果無法從飲食中取得足夠的營養,也可以選用綜合維生素補充,但要注意不可太過依賴營養補充劑,或者因過量的補充造成不均衡。Need rewrite, just keep it simple.

醫療與求助:

當已經造成身心官能症之時,必須尋求適度的醫療之輔助,先解決身體上臟腑的疾病。

如果長期覺得壓力過大,仍無法舒緩時,應儘速尋求所有可以找到的社會資源,不要諱疾忌醫,以免其破壞力繼續擴大。所謂的社會資源不僅包括讓你能信任、能傾吐、能感受到被關心的情緒支持;也包括了有形的資產資源,如提供工作機會、給予借款;以及訊息的資源,如提供建議、給予回饋等。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常是最可靠也最方便的資源提供者,老師、長輩、有經驗的過來人也常能提供有效的協助,專業的心理諮商或社會福利機構,不僅有專業的工作人員可以提供諮詢,有時也會提供有形的協助。總之,千萬不要單打獨鬥,陷自己於孤立無援的情境之中。專業處理,如醫師、諮商專家等,引發災難反應。

不過服用精神治療藥物,不只會壓抑及混淆感覺,還可能會引起危險的反應。面對壓力,即使這意味著要經歷痛苦的情緒,人們應該要擁有的是清晰的大腦與心智,但是這種physiological的作法,會讓我們依賴外物而喪失本能,會破壞我們的生理及心智,終而沉迷上癮而不能自拔。藥物除了在生理上對肝腎有不良的副作用,更會使你很難知道自己真正的感覺是什麼,會變得很難斷定自己的感受以及找出感覺的來源,它會使我們的基本情緒訊號變得遲鈍混淆。

我們的情緒反應有賴我們的大腦功能,大腦是個複雜而脆弱的器官,可輕易因藥物的重擊而紛亂。有時帶給我們錯誤的「正面」訊息,如人工快感或陶醉感,事實上卻在不滿或挫折狀態中,甚至面臨巨大危險。有時帶給我們「負面」訊息,讓我們覺得沮喪、失望、情緒不佳,甚至有自殺衝動或暴力傾向。

(詳情請參考台灣新新聞出版之「為藥瘋狂」一書)

心理諮商之不足

西方心理學處理壓力的方式,除了發洩情緒、尋求刺激只會將事情弄得更糟、壓力更大,而一般心理諮商有其不足之處

1、涉及個人隱私,不願求助專業。

2、心理諮商師嚴重不足。

3、心理諮商仍屬於高消費品。

4、基於心理諮商師本身的素質、理論基礎、技術實踐以及經驗的不足,且龍蛇混雜,找不到好的心理諮商師,

5、心理諮商,談不到生命的深處,或許能夠分析到心理上的盲點,但是無法幫助患者增長面對壓力的能力。

替代醫學

在過去百餘年間各國有關替代醫學(另稱「另類療法」,例如中醫、整脊術、順勢療法等非西醫療法)的爭論中屢見不鮮,二十世紀末,西方人民之所以對替代療法有興趣,除了科學證實某些替代療法確有療效之外,背景之一是對西醫界的不滿。在科學掛帥之下,西醫體系逐漸變得複雜、昂貴、非人性化、官僚化。醫學教育著重學生的技術訓練,一味追求科學的客觀性,卻忽略了重視人性、病患感受的治療藝術的引導。

運動療法:五禽戲、八段錦、摩浴八段操、易筋操、太極拳、瑜伽、

針灸療法、精神療法、心理療法、生活意義療法、信心療法、談話療法、想像療法、起居療法、娛樂療法、鬆弛療法、快樂療法、音樂療法、書畫琴棋療法、覺悟療法。

色彩治療:色彩也能做心理治療,在精神科的藝術治療中確實有所謂的色彩學療法。因使用哪種顏色,有時能反應個人精神狀況。

頌缽音樂療法:是來自於荷蘭籍的Hans de Back親身體驗,早在20年前,Hans在一次宗教研習會中,聽到缽的聲里,心情像是被掏空般,又像是再度被填滿般的感動,讓他有重新出發的感受,多年的僵直性脊椎炎所伴隨的疼痛感也似乎稍稍減輕。

寵物療法:研究小組研究76名住院治療的心臟衰竭患者,隨意指派志工狗和主人一起去探視患者12分鐘,或是讓志工單獨前往探視第二組患者,或讓他們獨自休息,並在探視前、探視時、探視後測量患者的身心反應。「狗到病房探視病人,不但使患者心功能產生變化、啟動神經內分泌(壓力荷爾蒙),並可改善心情。」這一組患者的焦慮數值降低24%,志工組降低10%,獨處組則無變化。

志工狗探視後,患者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平均降低17%;志工探視後,患者只降低2%;獨處組平均升高7%。第一組肺動脈收縮壓下降5%,隨後再降低5%,其他兩組這個數字都往上升。壓力對心臟病患而言是雪上加霜,這項研究證明,即使是和狗短短相處幾分鐘,對需要減輕壓力的患者來說,也有益身心。

美國舊金山監獄在1997年,針對搶匪、上癮者進行阻止暴力計畫(Resolve to stop the violence project),利用瑜伽和戲劇治療,幫助罪犯冷靜下來,找出自己具侵略性的犯罪原因。哈佛大學研究發現,監獄收容者在這種計畫中超過四個月以上,80%的人可以減少再犯罪的機會。

傳統養生方法

格言聯璧、攝生篇

慎風寒,節飲食,是從吾身上卻病法;寡嗜欲,戒煩惱,是從吾心上卻病法。

少思慮以養心氣。寡色慾以養腎氣。常運動以養骨氣。戒鎮怒以養肝氣。薄滋味以養胃氣。省言語以養神氣。多讀書以養膽氣。順時令以養元氣。

多靜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養心。誦古訓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寵辱不驚。肝木自寧。動靜以敬。心火自定。飲食有節。脾土不泄。調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慾。腎水自足。

鬧時練心。靜時養心。坐時守心。行時驗心。言時省心。動時制心。

中醫診療

中醫認為壓力過大所造成的身心症,主要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引起的一種病症。其臨床主要表徵為心情抑鬱、情緒不穩、神情恍惚、多慮善感、心中煩亂、悲喜無常、易怒易哭、肋脅脹痛、夜眠不安、不能自主、喉中如有異物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但與飲食無關(中醫稱為「梅核氣」)。引起本病的主因為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欲求不遂,導致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心神失養、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氣機梗阻。本病又常見內傷虛火、鬱火傷陰,故雖有火而不宜清降,有痰卻不可溫化,甘潤溫養當屬可用之方,其中又以甘麥大棗湯為首選。

針灸+解壓茶+穴位按摩

常見壓力造成的情緒低落,症狀可分為:不寐、髒躁及鬱症等三大類。首先是不寐 (神經衰弱):患者經常有睡眠障礙,輕者不易入眠,時睡時醒,重者徹夜不眠。臨床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浮淺、多惡夢、醒後不易再入睡等。

其次是髒躁(更年期綜合症):因自主神經紊亂而引起的綜合症。臨床表現為月經失調、精神不寧、煩躁易怒、食欲不振。若能對症下藥,確能緩解病情,但此病復發率高。

臟腑衰弱易導致心神不穩,所以精神疾病是根源於生理失衡,如能治好生理疾病,將使諸多精神官能症大幅減輕,因此套用針灸、藥物來調節臟腑功能,腦部運作自然會漸漸穩定,身心壓力問題也會改善。中醫師建議,治療可以「甘麥大棗湯」加減調理,針灸配穴則以「三陰交」、「神門」等穴位為主。穴位按摩「三陰交穴」,配合服用「解壓茶」,可以防壓力造成的情緒低落。

按摩推拿

瑞典科學家的研究證實,溫暖雙手帶來的觸壓,如輕撫、揉捏等按摩動作,能夠刺激體內分泌催產素(oxytocin),這種荷爾蒙有助於減輕壓力、排除恐懼及緩解疼痛。而「三陰交」(位於下肢腳踝內側上四指幅處,為肝、脾、腎三條經脈交會點),有安神、鎮靜、調整內分泌作用,平時多作局部按揉,可防治憂鬱症,對於痛經、神經衰弱患者也有幫助。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身心,初期以調整脾胃功能、疏肝利膽為主,後期以健脾胃、安心神為重。脾胃功能健全,能使營養供需平衡,則肝膽功能會逐漸恢復,並藉由生理的正常運作,讓血液含氧量充足,腦部運作自然會漸漸穩定。

2004年在德國的一項針對針灸治療128例憂鬱症的療效觀察結果發現,有效率達到91.41%。針灸穴位以太沖、丘墟、間使、神門、人中為主。一個療程為一個月、12次的針灸,針灸穴位有神門、足三里、地機、外關、內關、太沖、合谷、陷谷、委中加減,及穴位電療。

針灸足三里、地機、陷谷在調脾胃,再以神門、外關、內關安心神,而以合谷、太衝來疏利肝膽、調節自律神經。因為是物理性治療,針灸沒有副作用,也沒有成癮的問題,還有「療效易鞏固」的優點,及治療後症狀立即改善的特性,並有效減少憂鬱症狀復發。

三麥解壓茶:甘麥大棗湯

本方原用來治療「髒躁」,《金匱要略》說:「婦人髒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對有如神靈附體,不明原因的悲哭、失眠、胃口不佳、頭痛、精神不穩皆有一定效果。材料:甘草10g、浮小麥40g、大棗30g、香附4g、麥門冬20g、麥芽15g、五味子2g、黨參12g、冰糖少許,將所有藥材洗淨放入1000cc的水,用小火煮15分鐘,加入少許的冰糖即可飲用,有養心安神、紓解壓力的功效。

麥芽有幫助消化作用。香附有疏肝理氣作用,可調節情緒,可通行十二經,但其鎮靜及精神安定作用較強。浮小麥性微寒、味甘,有養心安神之效。麥冬性微寒,味甘,加上五味子、黨參、大棗可消除疲勞,諸藥合用則有抗憂解郁、養心安神的作用。

臨床經驗

臨床近50年經驗,依辨證選出200名髒躁型身心壓力症患者,使用甘麥大棗湯治療後,對髒躁型身心壓力症療效達八成六以上,尤其對失眠、悲哭的療效約有九成五。臨床治療憂鬱症之失眠,當日改善效果約有四成三,一周內治癒失眠約有七成一,大部分身心壓力症可在一個半月之內改善,少數療效不佳。

辨證論治不能獨沽一味

中醫認為,身心壓力症為虛火在內,服用甘麥大棗湯期間有些特異症狀為正常現象,如:皮膚搔癢、噴嚏、咳嗽、咽痛、類似感冒或過敏、口舌生瘡等,不可誤認為有外感或火氣大而誤治,當虛火消除時,則憂鬱失眠等現象自然會消失。

中醫在治憂鬱症時,需要辨證論治,不能一味的只用一方,甘麥大棗湯雖然有效,但仍應辨證用藥。甘麥大棗湯組成皆是一般性食品,少有傷害性,這是此藥最大的長處。雖然效果明,但不需要長期服用。

不過,針灸也有次數多、難開始、懼針、難持續的缺點,除了針灸外,患者應該多運動,每日早晚持續地運動是憂鬱症的特效藥,經由太極拳、氣功、慢跑、快走、赤腳踩地等緩和而持續的運動加強血液循環、改善內分泌,讓身體感到輕鬆、舒適,能有效改善憂鬱症狀。只是憂鬱病患多很不想動,親友最好能鼓勵、陪伴一起運動。

運動

幾歲開始運動,你的體能就會維持在那個年紀,因為經常性運動可以降低血壓、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增加肺活量、改善血液循環系統、調節心律等,更可以通過身體的改善而提升心力來面對壓力。

每天定時去作一些能讓你既專注、又舒緩的運動,身體的伸展動作,可刺激腦部製造腦內啡,這是天然的痲醉劑,有助控制痛楚,讓我們產生愉快、平和、幸福的感覺。

有氧鍛練:在所有克服情緒低落的自我療法中,有氧鍛練是最有效的方式。研究人員確認,有氧鍛練包括:跑步、健走、游泳等,能提高心率,促進血液循環。採用這些方法時,應堅持一段時間,每周3~5次,每次至少20分鐘,以促進血液循環,並增加腦部細胞的供氧量,藉以活化腦組織細胞的活性。除了可以增加血液中血清素的濃度(有助於鎮定情緒、解除焦慮)、消耗造成焦慮的過多正腎上腺素外,改善睡眠品質和轉移注意力,都讓運動成為擺脫憂鬱的良方之一。可以強化心肺功能、增加身體各器官對於荷爾蒙的敏感度、增強體內免疫力等。透過運動來釋放、紓解因工作、環境、家庭、人際關係等所產生的不良壓力。

肢體伸展運動:目前許多像是瑜伽、彼拉提斯等運動都有許多讓肢體伸展的動作,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可以打開身體的髖部,使人體下盤穩固,進而釋放身體過度的壓力,並按摩全身的神經系統。瑜伽的深呼吸有助集中注意力;完整均衡的收縮、伸展動作,則可訓練全身肌肉與關節彈性。其實瑜伽也是一種藉由意識調整身體及呼吸,進而達到身心相應平衡的訓練。瑜伽真正的健康效益,應該是來自於放鬆。瑜伽啟動了身心的放鬆反應,讓心跳、呼吸減緩,血壓恢復正常,進而提升心力。

不過不要做一些競爭性的運動,或是過度刺激的運動,因為雖然也會製造腦內啡,但是心力只會耗損而無法提升。

安慰劑的神奇療效

安慰劑對腦部確實有作用,而且療效不比真藥差,有時甚至更好。研究員正在追尋其中奧妙。

安慰劑效應:假如我們認為這顆藥是特效藥,即使它只是顆糖片,也能減輕我們的病痛,在研究上發現安慰劑可以有35%的藥效。心理作用可以有那麼大的效應,難怪古人要說「攻心為上」了。

一九七八年,美國的科學家發現這個安慰劑效應是作用在我們大腦的類嗎啡系統上,這個研究替心理作用找到了大腦機制,但是最近的腦造影研究更發現心理可以直接影響大腦不同部位的活化。科學家先給受試者嘗試某個強度的刺激使產生痛感,然後給他打一種止痛劑(其實是鹽水針),再給他較弱強度的刺激,但是告訴他是同樣強度刺激,因為他覺得疼痛減輕了,於是就深信這是一個有效的止痛劑,下次再給他原來強度的刺激時,他會因為對這個藥物的信心而不感覺這麼痛。實驗者在受試者第一次接受刺激時,掃描他的大腦,然後再跟產生信心後,接受同樣刺激時的大腦作比較,就發現原來掌管疼痛的大腦地方活化減弱而前腦處理心理預期的地方增強起來。也就是說,心中真正相信一件事情時,大腦會因應心理的改變而改變原來處理刺激的部位,這是信心的神經機制。

喬恩˙史多索醫生是神經學教授,也是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大學太平洋帕金森氏研究所主任。他二000年看手探索帕金森氏症諸多謎團之一:退化性神經失調(病人的腦局部停止生產足量腦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因而無法正常控制動作)。後來的研究結果,卻讓另一個醫學謎題露出曙光:安慰劑的療效。

他們以一組病人做研究,給予不同劑量的作用藥和安慰針劑(用的是生理鹽水),試驗對象並不知道作用藥的用量。研究員不久赫然發現:雖然作用藥只是仿擬多巴胺的功能,部分患者的腦里卻真的釋出多巴胺,釋出分量所產生的效果,正好和作用藥的效果相同。

發現還不僅如此。研究員進一步試驗,先讓病人服用作用藥加安慰劑,之後只服用作用藥,再比對兩者結果,發現安慰劑在部分病人身上,確實促進了藥物效果。

在一項為期六個月的憂鬱症治療試驗中,輕度憂鬱患者因服用貫葉連翹藥草而減輕症狀的,有二成四;服抗抑鬱藥Zoloft的,有二成五;成績最好的是安慰劑,有三成二的人改善了病情。

同時,美國精神病學家阿里夫˙康研究一九七九年到一九九六年的藥物試用結果,從五十二個案例中,了解試用抗抑鬱藥時安慰劑發生效用的頻率。結論是:在五成二的試驗中,安慰劑和作用藥的效果差別甚微。

過去幾年的驚人發現,令醫學界無法忽視安慰劑的效果。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所屬輔助及替代醫學中心於是首次撥出巨款,資助研究安慰劑的效果、如何產生療效,以及套用方法。

有人認為安慰劑的效果,只是一種期待心理,希望吃下去的藥能把病治好;因此只是樂觀態度的效應。但是梅柏格二00二年研究了十七個男憂鬱症患者。六周試驗期間,四個研究對象因服用安慰劑,減輕了病情,同樣也有四個病人服用抗抑鬱藥Prozac而有所改善。梅柏格用正子放射斷層攝影術掃描,發現兩種病人腦部的相同部位,都因安慰劑或抗抑鬱藥而發生作用。換句話說,服用安慰劑的病人,不是憑想像感覺他們病情好轉,而是真的覺得好轉,至少短期內如此。

有時一般人對安慰劑有效應,是感受到整體醫療經驗而升起信心。白色的醫師袍、雪亮的聽診器、鑲框掛看的文憑證書、專業的高科技醫療儀器,處處蘊含意義,暗示了情況可望好轉的氣氛。安慰劑有一成至二成機會生效。又便宜又沒毒性,醫藥費也增加不了多少,為什麼不試試看?

目前最迫切的課題,是找出掌握安慰療效的方法,造福更多人,其中醫生與病人的關係最為重要,這種關係在治療試驗場所或醫生診室里越密切,對病人越有好處。

因此加長問診時間、加強注意醫生的臨床態度,也許更為有效。服用處方藥來抑制憂鬱的人,有時不如去看精神科醫生或心理輔導師,這樣療效可能更好。

密西根州立大學家庭醫學兼倫理教授霍華˙勃洛第說:「我的做法是花些時間陪病人聊天,講講孩子經。為了促進安慰劑效應,我們應該做的,包括思想這些問題:我們何仔細聆聰病人說話嗎?病人覺得我們關注他們的病嗎?我們的態度夠關切嗎?我們讓病人覺得特別受到照顧嗎?

安慰劑的效果,也啟發了其他可能性。其中一種由史多索建議,就是醫生可以間中用安慰劑代替長期服用的樂,以減少或避免副作用。

安慰劑完全沒有不良副作用。它有什麼功能?要是把安慰劑和藥一起吃,會增加百分之十到十五的療效。安慰劑有一成至二成機會生效,又便宜又沒毒性,醫藥費也增加不了多少,為什麼不試試看?

信仰也是藥【記者魏忻忻/台北報導】

現代醫學尊重患者尋求多重治療的權利,信仰力量也包括在內。國內外醫學文獻記載,內心衝突或心理壓力造成精神狀態,透過宗教暗示作用,的確可能好轉。一般人若遭逢重大壓力或內心衝突,出現歇斯底里等症狀,如轉化症或解離症等,透過儀式行為的暗示作用,有可能好轉。大約十年前,許多精神病患求醫前,家屬都已先試過民俗信仰或宗教方法,效果有限,才來尋找西醫治療。近五年來,直接把患者帶來精神科的案例變多了,但不少患者同時尋求宗教或民俗治療,也不乏病情好轉案例。

如九二一大地震時在災區支援的阿兵哥,可能看到太多屍體而心理受創,有人因此眼睛突然看不見。此時阿兵哥並非詐盲,而是遭重大壓力而出現轉化症,就像有人在生活中受到刺激後會突然失憶,此時信仰及儀式的力量,就有可能幫助復原。

北市松江路的行天宮,昨天晚上大殿擠滿依序等候收驚的七、八百位信眾,放眼望去,四十五歲以下的青壯年人,占了九成。行天宮執事李楚華說,最近兩年社會變化大、經濟不穩定,很多人「心靈生病」。

具有趕鬼經驗的牧師也說,近年來,「被鬼附身」的求助者不但增加,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教會人士說,所謂「被鬼附身」大多是身心靈出現異狀,比方說,突然嚴重失眠,說出平常不會說的話,像是自稱是某某神明,情況非常類似精神分裂。

禱告醫治會一年上百場

近年來,台灣人心頗不平靜,自殺兒虐案例增加,情人分手報復手段愈來愈兇狠。有人察覺生活出了異狀、卻理不清原因的,會想到向神明、教會求助,透過收驚、驅魔等各種儀式,最終目的無非是「安人心」,找回「安全感」。

歐美有很多著名電影提到「驅魔」,在台灣,基督教會平均一年有上百場的禱告醫治、神跡異能奇事聚會,講員國內外都有,有的教會在周間的禱告會、主日崇拜,便依求助者需要趕鬼驅魔。

行天宮收驚假日上千人

而在道教,行天宮天天有人排隊等收驚,每逢假日、初一十五及祭星日,更是人潮上千,排隊排到門外。幫人收驚的「效勞生」,連三峽、北投三地共有兩三百人。

其實,人們物質欲望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後,就開始尋求精神滿足,「對靈界好奇,想追求刺激的東西」,加上網路盛行算命、占卜、風水、紫微斗數隨手可得,就連青少年玩的電玩都喜歡加入靈異元素的遊戲,「靈界洞門大開,跟鬼打交道的管道變多,被鬼附的情況也就增加。」

思考問題4:如何依據佛法中之四食觀念,具體歸納演繹出各種舒緩調適之替代醫學療法。例如:按摩,芳香,音樂,色彩治療,主要是身心放鬆

依據佛法四食中悅意觸食之觀念,可具體歸納演繹出各種舒緩調適之替代醫學療法。例如:按摩,芳香,音樂,色彩治療,

悅意觸食是讓人觸對於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順情之境而生喜樂以資益心身

瑜伽九十四卷十七頁云:有四種法,於現法中最能長養諸根大種。

云何為四?一者氣力,二者喜樂,三者於可愛事專注希望,四者氣力。喜樂、專注、希望之所依止,諸根大種,並壽並暖安住不壞。如是四法,隨其次第當知,別用四法為食:一者段,二者順樂受觸,三者有漏意會思,四者能執諸根大種識。當知此中,段與現法氣力為食。由氣力故,便能長養諸根大種,能順樂受諸有漏觸,能與喜樂為食。由喜樂故,便能長養諸根大種。若在意地能會境思,名意會思,能與一切於可愛境專注、希望為食。由專注、希望故,便能長養諸根大種。由能執受諸根大種識故,令彼諸根大種,並壽並暖與識不離身為因而住。是故說識,名彼住因。由彼故,氣力、喜樂、專注、希望依彼而轉。如是四食,能令已生有情安住。

心理咨商人員的心態與技巧

心理咨商師如何依佛法的道理(禪定、智慧和大悲心),用什麼樣的心態、配合方法和技巧,找到患者的問題,予以開導協助。

初診

諮商師應有的心態、開場白應該如何:

開場白可以是簡單的問候:"氣候最近下雨,你身體怎麼樣呀?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醫師對患者的關懷)。佛法裡面有現成的方法,--愛語,也叫慰喻語:"你家人還好嗎?"等等。或者談論共同認知的人事,以緩和患者的情緒。比方說,如果從佛山過來,應該說什麼?"從佛山過來,有點擠吧,路上辛苦可,聽說09年捷運弄好了,那就方便了。"

開場後,醫師也可以說:"其實今天也沒有什麼事,就是談一談,你覺得有什麼心裡不高興的事嗎?需要幫助的事,你可以告訴我。"令病人放鬆,而願意傾訴。

有時可將替代療法:芳香,音樂,色彩治療,溶入診療環境。

諮商師如何取得患者的信任:

因為所有後續診療必須建立在,患者對諮商師產生信心上。取得信任也類似安慰劑:為什麼大家要去看專家和名醫?如果你到一個非常專業,口碑又很好的診所,醫師,接待人員都很專業,態度又和藹可親,又有美國的文憑、證書、執照,處處暗示了情況可望好轉的氣氛。這種適當的安慰劑除了令患者升起信心,更具備了一些療效。

從佛法的戒定慧、大悲心中來的攝受力,也非常重要!

怎麼從患者的神態,身體語言、姿態、講話的內容;評估分析患者的問題和情緒在哪裡,

善用同理心

即使我們遭遇過類似的經驗,也無法百分之百了解別人的感受,但是我們可以善用同理心去關懷對方。切記需先耐心聽完別人的故事,再考慮有沒有必要分享自已的故事?而分享的結果是否對對方有益?

初學者培養同理心的幾項阻礙:

忽略對方的感受或重要訊息;害怕對方的某類情緒;無法接受對方的價值觀與自己不同;急於想幫助個案;無法接納個案的性格特質;對討論的議題有所擔心;捲入個案的故事而靠邊站(take side)。

涵養傾聽的能力:

傾聽不是保持沈默,而是仔細聽聽對方說了什麼、沒說什麼,以及真正的涵意。傾聽也不是指說話或發問;通常我們會急於分享自己的經驗,或詢問對方問題,以為這樣就是傾聽該有的姿態。然而,所謂的傾聽,應該是用我們的眼、耳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同時不急著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們必須願意把自己的「內在對話」暫拋一邊。所謂的「內在對話」,是指傾聽的同時,在腦海中不自覺進行的對話,包括動腦筋想著該說什麼、如何回應對方的話,或盤算著接下來的話題。

能覺察自己的情緒,進而能為自己的感覺負責,找到情緒的來源,藉由情緒認識自己:同理心的意義在於能進入對方的世界去體察與感受,因此,有效的傾聽需要助人者先能傾聽自己的情緒,對情緒抱持開放與了解的態度,他才能在當事人敘說其故事時,適時地反映與接納其情感。所以,我認為,如果助人者害怕自己的悲傷,他將難以允許對方的眼淚而會跳開話題或試圖勸告對方,當然也就無法支持他接觸自己的難過了。

能夠覺察自己的價值觀,並且能區分自己和別人可以有不一樣的價值觀,而不把自己認為好的價值推銷給對方。

能允許對方以他的步調探索其問題,也接納自己的限制而可以不需有要快、要完美的壓力。

接納並探索個性的另一面:如果助人者認定自己是堅強能幹的人,當個案顯現軟弱無助時往往讓他受不了,個案表現出的特質正是助人者無法接納自己的部份,我們會鼓勵志工去揣摩與自己特質不同的性格,例如藉由角色交換的技巧,助人者可以學習進入不同的性格角色中,進一步想像其內心世界而拓展對他人的了解。當助人者愈來愈能接納自己的陰暗面時,他就愈能去了解與自己陌生的角色,並且豐富了內在角色。

了解自己在傾聽上的限制,在何種情境底下無法同理對方,諮商師應去探索自己的未竟事務(unfinished business),去接觸並宣洩未走完的情緒,以及探索與家人的互動模式,以期能跳脫與家人的惡性循環,避免把自己在關係中的模式帶入助人關係。例如對媽媽打來談她對女兒的擔心,身為媽媽的諮商師很容易站在媽媽這邊而覺得問題出在女兒上,相對地,尚未當媽媽的諮商師很可能站到女兒的位置而覺得這個媽媽擔太多心,管太多了。

有效的傾聽並不是作為仲裁者去論斷誰的對錯,而是保持距離地反映個案的主觀真實,當個案的情緒被接納之後,再適時地邀請他去看到自己與女兒的互動模式,讓兩人之間的惡性循環能夠獲得澄清,也許能免於助人者與個案間的心理上的拉扯。

說話的藝術,在於「在適當的時機,說適當的話」,以及「不在一時衝動下,說出不該說的話」。

能否療愈條件:

第一重要的是患者願不願意改變自己。

患者是否願意傾訴,以及配合之醫生交代之事項,作業。家庭成員,環境的配合。

家庭治療

家庭塑造人的性格,因此心理治療前應該先看家庭背景。

當家中的小孩從小在父母的爭執中成長,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得面對人生最重要的兩個人的明爭暗鬥。諸如吵罵、偷窺、撒謊、虛假,更不知不覺會以為原來男女的表達或溝通方式就是原該如此。於是等到他們長大,自己有了男女親密的關係,爭執時也會用著類似或同樣的方式表達和宣洩。除非是自己或他方覺得不妥,不然他們會一直這樣繼續下去。

在家庭治療中沒有所謂的病人,也沒有人可能會背上眾怒難犯的大罪。因為一個家庭是屬於一個小社會或體制,當一家有一個人的行為出了問題,其實是這家的家庭互動出了阻滯。如能將阻滯的地段打通,個人的問題就會有新的轉機,這個家庭也才能進一步地成長。有時得同時治療家庭其他成員,尤其是夫妻。一人求診,一家得益。夫妻兩人求診,則子女受惠更大。

其他家庭成員如何配合該做什麼樣的鼓勵?什麼時候關注?什麼時候要拒絕?

To be keyin守護者的原則。

第一次初診就應該評估能否治癒患者,若因緣不合,可以適當的轉介,切莫延誤患者的痊癒機會。

生活方式及思維模式的改造

一、察覺記錄壓力的成因及反應模式

二、生活態度之重整----免疫力的培養

少欲知足:少事少業,化繁為簡,放慢腳步

有效的運用時間

重新定位,重新規劃

當然上述這些方法都不無道理,放鬆運動當然有益舒解身心的疲累,及增強心力與體力;而適當的飲食及醫療,確實會增強人的耐力;轉移負面消極的想法也多少有幫助。但是這些都只是針對某一層面的暫時舒緩與轉移,充其量也只是治標。更進一步,應當是覺察記錄自己的壓力,至其根源,並歸納慣性的反應模式;重整我們的生活形態,以及增強我們的承受能力,這才是有效的寬心之道。

首先應該觀察記錄壓力出現的成因、當時自己情緒的反應,可以透過事前的規劃來避免壓力。

有時壓力的來源,只是自己既定的想法,而沒有其他的理由,當憂慮、擔心,這些負面情緒無法解決問題時,就應當放下。我們無法改變大部分的事情,只能改變自己對它的反應。但是維持現狀、拒絕改變自己,幾乎是人類的共同特質,也是一種深具自我欺騙、自我毀滅效果的壞習慣,抗拒改變的原因在於我們的顛倒無明、害怕失去現有、恐懼未來有關,所以無論多麼不滿意,人對現狀都會產生慣性。

察覺記錄壓力的成因及反應模式

許多人處於壓力狀況下而不自覺,也因此忽略了必要的舒壓工作,等問題出現時為時已晚。事實上,不同的人對壓力的反應常有差異,有些人的壓力是藉由生理上的毛病來呈現,諸如頭痛、失眠、高血壓、胃痛、過敏性反應等;有些人則有明顯的情緒症狀,諸如易怒、憂鬱、無信心、疏離感;有些人有心理上的困擾,如無法專心、猶豫不決、記憶力變差;有些人則有具體行為上的變化,如由人際關係中退縮、抽菸、酗酒、坐立不安等現象。察覺自己的壓力反應模式,及時採取必要的防範,是面對壓力的第一步。

要改變自我,最好先反省紀錄壓力出現的成因,是否有什麼特定的環境或行為是關鍵的因素?有些確定會引發情緒的情況,應該透過事前的計畫來避免。從負面情緒反應的形成環境與條件直探處理因應的慣性模式等。這樣才能由後知後覺的認知,進步到當下的察覺,才能下手去調適。

有沒有決心要改變,是決定一個人能否徹底釋放壓力的重要關鍵。很多人會抱怨壓力,但是要求他觀察自己並紀錄時,卻又嫌痲煩,找一些藉口來告訴自己情況很難改變,而不願真正要徹底剷除壓力的負擔。改變要付出代價,改變過程也可能帶來痛苦,如果真心要改變就要承受。

生活態度之重整及免疫力的培養

五乘共法的寬心之道

少欲知足:少事少業,化繁為簡,放慢腳步

有效的運用時間;

重新定位,重新規劃

少欲知足

人為什麼會那麼「鬱卒」、那麼憂慮呢?就是因為欲望太多,把自己壓得透不過氣來。越多的需索,生活就變得越複雜,煩惱也就越多;簡樸而少欲知足的態度生活,就能使自己無欲而剛,心力堪忍,意志堅定。人心由於欲望太多,於是種種機巧傾囊而出,便是造成我們苦難的原因。其實人一生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卻太多。事欲與煩惱欲是不同的,我們是欲界的人,當然有飲食的臥具、醫療、資生什具的事欲;但過度的享用,或不斷地追求、積累乃至奢侈浪費,那就是煩惱欲了。在物質上的耽溺,似乎只是徒增煩惱,令我們的心智更為軟弱,更迷於真理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離安樂的人生非但沒有更近,反倒更遠。

越多的需索,生活就變得越複雜,煩惱也就越多;越是懂得用簡樸單純的態度生活,就越能使自己的意志堅定,對自身的情緒越有幫助。人為什麼會那麼「鬱卒」、那麼憂慮呢?就是因為欲望太多,把自己壓得透不過氣來,疲憊不堪。社會很多的煩惱憂愁從哪裡來?精神生活上的困境從哪裡來?答案只有兩個字:「複雜」。人的心靈太複雜甚至太誇張,種種機巧傾囊而出,便是造成我們苦難的原因。歸納起來,現代人不快樂的原因,第一點就是欲望太多。欲望太多而不斷追求的人,逼得自己陷入絕境,他是不快樂的。

餓鬼的長相是這樣的:瘦得皮包骨,肚子膨脹得像鼓那麼大,咽喉像針那麼細,嘴巴會吐火;拿東西給他吃,東西到手就變成灰燼或泥沙。餓鬼的形相「皮包骨,肚子鼓脹」,象徵著想占有很多東西,但他並沒有拿來滋潤自己的身體;「咽喉像針般細」,很顯然地,他不是用嘴吃進去,而是直接打點滴或剖腹將東西直接填塞進去。這是否與現代人的性格有些相似:想占有很多東西,可是對自己身體一點好處也沒有。「嘴巴吐火」,因為他每天都在往外追求,因此火氣熾盛。為什麼到手的食物會變灰燼?一個內心很煩躁的人,吃東西不知其味,是否像吃泥沙一樣?所以食物就跟泥沙沒什麼不同。現代人便是犯了這個錯誤:欲望太多、太貪婪,這樣貪婪的人是不快樂。

就日常生活所需而言,我吃了很多不需要吃的食物,衣服也太多。我算是很節儉的人,更何況其他社會上一般不節儉的人!我們的眼睛、頭腦都已過度使用,人變成為消費享受而活!這樣的人生毫無意義,只是在不斷製造垃圾而已!

不只我這樣檢討,很多人已開始反省這個問題了。譬如說,日本有清貧經濟思想,清貧生活是他們的理想;今年美國耶誕節消費下降許多,大家不太肯去買東西。這個趨勢已經有了,是很自然產生的,因為許多人被過度消費弄煩了。

像有些人就覺得目前電腦的功能已經夠用了,無論版本再如何更新、增加什麼功能,也不予理會,因為那些新增的功能對他不會有什麼影響;即便有影響,也相當微小。而且更新後,還得再花精神去學那套用法,實在很累!

在台灣我姐借我一個大哥大,功能多到看不懂,要學會還得花不少精神。我現在只會用那些最基本、最簡單的功能;不願為了一點點方便,花那麼多精神。像美國微軟(Microsoft)公司不斷更新版本的作法,搞得全世界都受不了。以後不管它再怎麼進步,很多人都不會理睬,除非它更便宜。

企業不斷更新產品,製造流行,來引誘人。消費者看到所謂尖端的、新潮的、流行的產品,深怕自己落伍了,立刻就買了;但這樣做多了,大家也疲了。在消費者疲厭的心態下,世界經濟的成長會發生變化。企業如果不警覺,還拚命擴充,拚命推出尖端的新產品,必會走上失敗之路。原本這樣做會發財,但是現在趨勢改變了,這樣做就會失敗。有幾個企業失敗以後,大家才會看到問題。

事實上,不得不改變,因為地球的資源已經被過度使用;河川、海洋、土地,被工業過度污染;垃圾的產量過大,地球已經快沒有地方放那麼多垃圾了!這使得地球產生溫室效應,臭氧層破了一個大洞。

這些都在告訴人們:地球已經承受不了了!人類已經破壞了周遭的環境,弄得自己無法生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限制是勢在必行!如果不限制,人類的生命會受到威脅。環境一旦被破壞以後,人類是無法生存的!

最近在看行銷方面的書,其中有本書提到:人為什麼要去消費產品和服務?真正的動機是什麼?真正的動機是滿足欲望,而不是消費物質。

有一個賣電腦的廣告,整個廣告中沒有突顯所要賣的電腦,而是在講有個人因為用了電腦,工作很快就完成,所以很早下班,輕輕鬆鬆地回家休閒。因為電腦可以替我們處理一些繁雜的資料,所以買電腦的人原本希望自己的休閒時間能多一點--這是買電腦的原始動機。可是後來卻忘記了,電腦反而把自己弄得更累,不得休息。

有位某公司電腦部門的負責人,為公司設計了一套非常完善的internet售貨系統,可以讓產品在網路上二十四小時銷售;顧客有任何問題,只要在系統上查詢即可,所以不需要請任何員工。不過因為這個系統是他創造出來的,很多技術很尖端;而且任何系統在開始使用以後,需要依實際顧客使用情況做調整、改進,因此他還需要照顧、維護這個系統,結果他變成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得工作!

平日他可以不到辦公室上班,但是大哥大一直跟著,逃都逃不了,隨時都會有問題要他解決,弄得他根本沒有時間休息。以前他到了辦公室,才是工作時間;離開辦公室,時間就是自己的。現在隨時隨地都會有問題追過來。原本上班時間只有八小時,現在則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得工作。

人真是愚蠢可憐,本來為了節省時間、精力,結果更忙碌!人生弄成這樣,自忙忙人,大家一起忙!忙什麼?忙著製造垃圾!全世界的人都在努力做這些事,這就叫做經濟發展?這就是富裕?

貧窮的國家也拚命朝這個方向學習,學製造垃圾,深怕自己趕不上!其實我們在消費產品的時候,也在消費自己!這樣實在很累!像我每天吃那麼多食物,腸胃變得好累;看那麼多電視,眼睛折磨得好累;思考很多問題,讀很多書,頭腦也不得休息--我們都在過度消費自己!這就叫做繁榮?叫做富裕?

人類真是到了需要好好徹底檢討的時候了!清貧而有品質的生活才能把尊嚴找回來,否則只會做富國的奴才。

譬如說,現在有很多小孩,如果父母沒有錢買玩具,他就會自卑。大人也是,看到別人可以買很多東西,穿名牌的衣服,戴名貴的手錶,吃山珍海味,常常搭飛機出國旅行,就羨慕得不得了,開始自卑,覺得自己很差--其實,那是做了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的奴才。我們若能把清貧的思想、清淨的生活找回來,把真正的自己找回來,人才有自尊。此時,就不會羨慕別人揮霍浪費、亂買東西的生活方式,也就不會做奴才。

其實資本主義,知道大家羨慕他們的生活方式,於是引誘大家上當。像有些國家因為羨慕,所以努力發展經濟,實際上只是替資本主義做奴工而已!他們拼死拼活,生產出來的產品便宜地賣到外國,給外國人享用,還欠上一大筆債,這是什麼緣故?因為羨慕,才會上當;如果不羨慕,何致於此?

像有些國家的人民,看到外國有錢大爺來的時候,什麼都肯出賣,把青春、美貌和尊嚴都賤賣,為的就是去學製造垃圾!大家都認為美國是世界的領導者,其實它在領導什麼?領導全球人類做消費的奴才!好來塢製作許多影片做什麼?就是在引誘大家上當!因為大家愛看嘛!如果不愛看,那些片子怎麼會有吸引力?已經上鉤了,何能自主?只有去做資本主義的奴才了!

同時,這些國家也上了另一個當,就是以經濟成長率來界定「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也就是採用了西方價值觀的計算法。一旦相信西方的計算法,就掉進西方價值觀的圈套。現在中共國防已經自主了,但在文化、在財富觀念以及經濟思想上,仍都不知道要自主。其他亞洲國家,在這些方面也都不能自主。

如果有一點警覺,知道反省,我們可以發展一套清貧的生活方式,讓世人活得更愉快、更舒服。因為目前這種消費方式,只讓肉體消費,並沒有進入精神領域,更沒有進入與我們內在清淨心相應的部份。我們的清淨心也要生活,它有它的標準,有它的需要。然而現在清淨心的需要並沒有得到滿足,而是被忽視,但是清淨心才是我們真正的自己啊!如今它卻徹徹底底地被世人遺忘了,大家只忙著照顧這個身體的需要!

所以西方的經濟體系是有問題的,對真正的人是不好的。我們應該要讓自己清淨的心,也就是真正的自己得到滿足,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啊!才是個有價值的人生!我們應該創造出可以幫助我們滿足清淨心的經濟環境,這樣的經濟體系才有意義。

這方面,全世界還沒有人做,任何一個國家開始做,就會領先。當我們在這方面做出成果、有了成績、成為榜樣了,別人就會來學。這時候情勢才會扭轉,否則想扭轉是不可能的。

西方目前那種經濟發展的模式,是由貪心和肉體欲望所主導,而不是以清淨心來主導。如果想要從他們那邊改變,是改變不了的。真要改變,就要扭轉過來,讓經濟發展的目標是在滿足每個人的清淨心。這樣的經濟發展方式,才是對人有益的。

事實上,我們可以說,西方現在的經濟思想,是從自私慾望的角度架構而成的;而我目前提出的這個想法,則是以清淨心為主來構思的。當然我這套思想並不是要讓欲望不得滿足,而是只滿足生存上的基本需要。超過生存的需要,都是浪費;但滿足清淨心的部份,則多多益善。

事欲、煩惱欲之不同

其實人一生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卻太多,在物質上的追求,似乎只是徒增煩惱,令我們的心智更為軟弱,更迷於真理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離安樂的人生非但沒有更近,反倒更遠。

儒家認為「養心莫善於寡慾」;道家則認為「嗜欲深者天機淺」;佛法認為「欲生諸煩惱,欲為生苦本」。而「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夫不絕愛欲即為前境所轉,既為前境所轉,則愛欲習氣依然復生,故使真智蒙蔽,無由證覺矣!」,更是認為"欲"使人愚疑,為境所轉而蒙蔽智慧,是一切苦惱的根本。可見修身之道首重欲望的調伏。但是,儒道兩家只是要求「懲忿窒欲」以及「見素抱樸,少欲寡私」而已,並沒有具體說明調伏欲望及增長心力的方法。

佛法則明白的開示我們:「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處。諸欲患如是,以何能舍之?得深禪定樂,即不為所欺。欲樂著無厭,以何能滅除?若得不淨觀,此心自然無。」,「複次,若求世間近事,不能專心,則事業不成,何況甚深佛道而不用禪定。禪定名攝諸亂心,亂心輕飄,甚於鴻毛,馳散不停,駛過疾風,不可制止,劇於獼猴,暫現轉滅,甚於掣電。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禪不定。如偈說:禪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禪為清淨水,能洗諸欲塵。禪為金剛鎧,能遮煩惱箭????囂塵蔽天日,大雨能淹之,覺觀風散心,禪定能滅之」

少事少業

其實生命中永遠都充滿困難、障礙、挫敗、壞運、拒絕、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但沒有一件會致命,它們只是生活而已。究竟什麼事令你煩心憂慮、擔心、愁腦、放不下?人們煩惱的事情當中:60%根本不值得煩惱。20%已經獲得解決。10%只是小問題。10%是足以讓人關切的事,只有2%是真正嚴重的問題。當我們的腦子中隨時都被許多雜事打擾的情況下,當然也無法集中精神思考真正對我們人生重要的事情了。我們每天的生活經常被毫無,或幾乎毫無重要性的事情淹沒。現實中的大部分事情,對生命的影響都相當有限,也就是說,它們基本上根本不會對我們生活品質產生任何衝擊。能夠從各種無用的活動、工作中解脫,而將生命的精華用於成就自己心目中最想得到的目標,想想看,你會做的

多好!你可以利用最好的時間,集中精力於最有建設性的工作與活動中,這種高效率,必定能夠改善你的生活品質無疑。

不要期望可以做到平常能做的每一件事,如果發現事情實在太難,不妨暫時擺在一邊。設定可行的目標跟合理的計畫表,在做得太少與太多之間取得平衡。如果太快做太多事,你可能會覺得被擊垮且變得沮喪。

懂得說「不」:我們並不一定需要做每一件要做的事,適時的回絕,往往能為我們生活多爭取一些餘裕。不懂得說不,要求完美,大事小事不分緩急輕重都要做的好,自然會感覺時間不夠用,沒有成就感,一件事情還沒有完成有攬一件事上身如此惡性循環,不懂得預留空間給無常,給自己的失誤,給自己不能掌握的因緣。

人生最大的教訓之一是要懂得如何拒絕,拒絕自己本人做某事或拒絕為他人做某事。有些事並不太重要,徒耗寶貴的時間。而更壞的事情是只忙於一些雞毛蒜皮的事,這比什麼都不乾還要糟糕。要真正小心謹慎,只是莫管他人閒事還不夠,你還得防止別人來管你的閒事。

多事為障道因緣

多事多業、多有所作。由此因緣愛樂種種所作事業。後彼事中其心流散。不堪修學止觀!

多事多語,增過損智,滋長煩惱,障礙聖道。

強順人情,勉就世故,誤卻了一生大事。試問臨命終時做得主否?切勿假借行菩薩道而逐外忘內!

末代弘法魔事必多貪進者必取辱過侈者必招非唯退而守默靜而寡營潛修保養等待因緣時節為荷古人應世之法必以靜守之漸以需之力以行之使己之力量常有餘則不困不窮事乃克濟若好大喜功急於有為則力小任重鮮不仆矣勢必廣求苦索以應之至於廣求苦索又何暇顧及其他哉勢必遣任雜遝委曲攀緣廉恥喪盡毋論其求之弗得勢必惑業日增奔趨忌倦可謂徒生徒死矣未知剃髮染衣所為何來也?!若多眾務欲高升者必罹盜網終無有出多事求進心之可畏難可禁制微縱成業殃及累世多眾務者或好為人師或樂營世福散善委曲攀緣廉恥喪盡者多尚乞求諂笑趨時巧言媚俗或厚於餉遺豈避污家或勤於請謁寧知屈道不識者詐識非親者強親口說多方心謀百計終朝役慮畢世勞形一言蔽諸無非愛物雖云為眾實乃治生(非名即利)誠所謂多欲之人多求欲故必諂曲以求人意者乎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

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吹皺一池春水,乾卿何事。

一生遷勞總因為多事。見事莫說,問事不知。閒事休管,無事早歸。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努力,歲月不待人。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那有空閒的光陰?

最無味者,是管閒事!

香山云:我有一言君記取,世間自取苦人多!

今試問勞擾煩苦之人,此事亦盡可以,果屬萬不可以者乎?當必恍然自悟矣!

世間可喜可怒之事,自家著一分陪他,可謂勞矣,可謂疑矣!

過去事。丟得一節是一節。現在事。了得一節是一節。未來事。省得一節是一節。

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

五欲如大火坑,生渴愛故,得之轉劇,增長貪愛,如火益薪,其焰轉熾。

五欲無樂,如狗嚙枯骨,令無飽滿。

五欲增諍,眾多共有,如鳥競肉。

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正起現前極燒惱故,非法因緣。

五欲害人,如踐毒蛇;障道因緣,賢聖遠離。

五欲無實,如夢所得;無常虛偽妄失之法,誑惑愚夫。

五欲不久,假借須臾,如擊石火;速趣壞滅。

五欲如假借莊嚴具,仗托眾緣。

五欲猶如樹端爛熟果,危亡放逸所依之地。

習近諸欲有五過患:

1彼諸欲極少滋味,多諸苦惱,多諸過患。2、又彼諸欲於習近時能令無厭、能令無足、能令無滿。3、又彼諸欲常為諸佛及佛弟子、賢善正行正至善士以無量門呵責毀呰。4、又彼諸欲於習近時能令諸結積集增長。5、又彼諸欲於習近時我說無有惡不善業而不作者。

世人愚惑,於長夜中,由妙五欲積集長養,任運貪著,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至死不捨。常為五欲所使,名欲奴僕,受無量苦惱,而猶無厭、無足、無滿: 1受追求所作苦、2受防護所作苦、3受親愛失壞所作苦、4受無厭足所作苦、5受不自在所作苦、6受惡行所作苦

此五欲法,與畜生同有。一切眾生,作此弊欲,沈墮三途。貪慾之人,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欲,能壞禪定,無由近道。

四聖種

能生眾聖,故名聖種。四聖種體,亦是無貪。四中前三,體唯喜足。謂於衣服、飲食、臥具,隨所得中,皆生喜足。第四聖種,謂樂斷修,如何亦用無貪為體?以能棄捨有欲貪故。為顯何義,立四聖種?以諸弟子舍俗生具及俗事業,為求解脫歸佛出家,法主世尊愍彼,安立助道二事:一者生具,二者事業。前三即是助道生具,最後即是助道事業。

放慢腳步:

在第一台蒸汽機的轟鳴聲中,人類進入以速度為尊的工業時代,從馬車、汽車、飛機、噴射機等等就是快,還要更快。這些設備使人們要與無情的時間賽跑,為了追求效率,事情做得越快,使得我們這一代人幾乎成了健康狀況最差的一代。

「19世紀興起的效率觀念,他看一個人的成就與價值,在於單位時間內可以做多少工作量,逼迫每個人追求速度。工廠的產量以月、星期、甚至小時來衡量。」進入了數位時代,電腦運作速度以幾分之幾秒來計算,但是我們還是覺得太慢、太慢,辦公室里經常可見一群人,猛按滑鼠,嘴裡喊著快、快、快。

趕、趕、趕,是20世紀的人正常的生活步調,工作壓力大、急務纏身、每天追著時間跑,這是現代人生活上一大焦慮與困頓,只會使人愈加陷入拖延與失去平衡的惡性循環。而在不斷變化進步的中國,在人們強烈的生存意識之下,悠閒與慢,幾乎已經被當作是負面的價值了。

"人就該趁著年輕多忙多掙錢,年紀大了再談享受。"這樣的論調似乎既正統又現實,演繹到極致的就是有個演員姜文,出了名的廣告詞--"得胃病,光榮!" 你覺得呢?

在追求效率的壓力下,一心只想著利用時間增加效率,甚至一心數用;匆忙度日,以為浪費了時間時,就會漠視他人的存在,缺乏應該有的關懷心。

在快速運作的時候,你不能專注所作之事,也不能謹慎觀察周遭的變化及警訊,以避免出錯及可能發生的意外。一切依靠理性判斷來作抉擇的事,都會因為速度太快而變得散亂模糊,最後只能被迫做出慣性的反射動作。

這一種沒有理性的反應,會一再的重覆而使得你置身在極大的危險當中,就好像高速開著一部車在崎嶇多變的山路上。

所以,放慢步調,掌握現在,使你更能面對不可測的未來,相信你的效率會因放慢生活步調而提高。

把事情做好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專注,在於極少犯錯。天下沒有比改正錯誤更費時費力的了。所以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排滿了一大堆之後,草草了之,多留一些時間空間單獨思維。

其實速食令身體差,令腦袋更慢。

我們用餐時間如果沒有超過20分鐘,我們的腦部不會發出飽足的信號,不去注意就很容易吃過量,導致肥胖。相反的,慢食還具有預防口腔疾病、增加營養吸收、增加食慾、還利於減肥、面部美容、更有預防癌症等作用。

我們應該記住吃每一口飯,都要咀嚼30次以上,因為咀嚼時間越久,飯後的能量消耗就愈高。

我們處在這個虛擬世界與網路世界的時間感很不一樣。我們對於網路的認知,是「立即」與「即時」的,也因此我們愈來愈不能忍受時間的浪費。

根據美國專業期刊《商業地平線》(Business Horizon)的報導,通常在實際的門市店面上,顧客如果等待超過90秒,才會開始失去耐心。但是在網路上只要幾秒鐘的時間,我們就會覺得不耐煩。

網路族的等待時間忍受度只有「8秒3點」這麼短:網頁如果在8秒內沒有下載完畢,滑鼠如果點3下還找不到自己要的內容,通常就會失去耐心了。

寬頻的普及之後,也讓人變得更沒有耐性,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University of Nebraska)助理教授那蕙萱(Fiona Fui粀oon Nah)在2004年曾進行一項研究調查,結果發現網頁下載如果超過2秒鐘的時間,消費者就會立即放棄,時間的忍受度只有實體店面的四十五分之一(90:2)。

尤其是當網路族抱著特定的目的上網時,忍受度更低。因為網路購物時,網路消費者要的是「立即的滿足」(immediate gratification)。

網路族似乎永遠嫌自己不夠忙,習慣一心多用(multitasking)。從「數位未來報告」這篇論文的數據就指出,有65.4%的網路使用者上網時同時在做其他的事情。依序是:聽音樂、廣播、用即時通訊軟體聊天、看電視。

你是不是在十分鐘內匆匆吃掉一大盤誘人的晚餐嗎?是否總以每分鐘120至140步的速度在人流中穿梭?你給自己計個時,看一看答案。如果是,沒錯,那麽現在,你的生活節奏應該立即--慢下來。

英國時間研究專家格斯勒曾說:"我們正處在一個把健康變賣給時間和壓力的時代",而"慢下來"才是你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慢不是拖延迂緩,慢是詳慎專注,當你專注在有興趣的事物上時,腦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會自然將心跳減緩,讓身心變得平和。

或許你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生活節奏是否太快?是否總因過於追求速度而煩躁?"記住,如果你已經不知不覺成為A型行為人,"慢下來"才是你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否則,等待你的極可能是身心狀態的紊亂,甚至難逃可怕的心血管疾病。

事實上,全世界都在挑戰過去100年工業化後對速度的迷戀,緩慢生活的呼聲在各地崛起。歐洲是最風靡放慢腳步的地方。英國有一家民調公司在做「數據觀察」的時候發現,已有1200萬歐洲人醒悟,有必要改變生活步調,寧願少賺一點錢,但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另外四分之三的人雖然選擇保留原來職業,但也在調整步調。

而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許多正處於事業旺盛期的歐美中年人,也逐漸的從緊張的生活中脫離出來,開始重視身體和精神健康,勇敢地讓生活"慢"下來。

說起這股潮流,還要回到1986年義大利羅馬的西班牙廣場。當時有一個義大利作家卡羅·皮逖尼,為了抗議在廣場上新建的一家麥當勞,在小鎮巴沃羅發出呼籲:"即使在最繁忙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享受家鄉的美食"。沒想到這次呼籲竟然帶起了一股全球性的"慢生活"浪潮。

現在,全世界的"慢生活"支持者已經發展到數以萬計,這些"慢騰騰"的人擁有一套獨特的方式,讓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慢了下來。

慢餐飲:

"慢生活"支持者們反對速食,認為應該在輕鬆的環境下吃精心烹製的食品,不接聽手機,不查看掌上電腦的訊息。義大利的"慢一族"喜歡每天花兩個小時來吃午餐;法國的"慢人"們更是每天三頓飯都精雕細鏤,法式大餐該有的程式一個都不能少;有些美國人還在自家院子裡種菜,從頭到尾地享受食物帶來的樂趣。慢餐講究飲食的營養搭配和製作工藝,專家在分析日本沖繩居民長壽的原因時,也將這種飲食方式看成主要原因之一。

慢工作:現代工作節奏是"慢"的大敵,對於它,"慢一族"也有解決的辦法。在法國,3%的企管人員在家辦公。42歲的IT公司人事部經理皮爾3年前決定回家辦公,繁忙了近20年的他終於有時間好好地和家人相處了。他這樣做不僅沒有耽誤工作,而且還因提出簡化人事管理的建議受到獎勵,使公司最終決定30%的二線工作人員可以在家辦公。此外,"慢一族"還強調花更多的時間處理一件事,而不是在不同的事之間周旋。例如,醫生應該多花時間了解病人,而不是巡視查房走一圈而已,這樣有助於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慢讀書:慢,從讀書開始。"一目十行"不再是對閱讀高手的讚美反而是大忌,很多美國"慢一族"開始放慢閱讀速度。事實上,"細嚼慢咽"地讀書可以完全沈浸在書籍的氛圍中,給予細節更多的關注,這樣做不僅閱讀效果好,也能夠帶來更多心靈上的愉悅。這樣不僅閱讀效果好,也能夠帶來更多心靈上的愉悅。快節奏閱讀就像坐高速列車看風景,一路上風光無限卻都一閃而過。因為省掉了仔細觀賞和慢慢品味的過程,能在心上烙下印記的東西十分有限。

米蘭·昆德拉在《緩慢》中寫到:"在慢速和記憶之間,快速與忘卻之間,潛藏著一種有機聯繫,而慢速和記憶的強度必然成正比。"同時,這樣的"快節奏"也使我們的閱讀更具功利性和目的性,而忽略了其修身養性的閱讀境界。

慢運動:運動代表了"速度與激情",但"慢人"們也有辦法讓它慢下來。他們一般選擇太極拳、瑜伽或者"超慢"的舉重等運動,而不是一下就弄得滿身大汗;平日裡,他們喜歡散步,而不是一路小跑或者乾脆來個累死人的馬拉松。專家表示,堅持適度舒緩地運動,比斷斷續續地猛烈運動對人體更有益。

慢休閒:很多現代人的休閒方式是一群人出去狂歡一把,然後一鬨而散,在"慢一族"看來,這不叫休閒。我們來看看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個養豬農場主哈瑞斯先生的生活:他每天晚上8點半鍾之後就把手機關掉,或讀書或早早就寢。周末兩天,不接受任何大規模聚會邀請,而是和妻子或幾個好友相約外出,要麼釣魚,要麼尋找其他休閒方式。

面臨這個競爭愈來愈激烈的社會,許多人對著未來充滿不確定感,於是,我們就會想:是不是應該學習更多的技能,增加自己的能力?是不是參加更多的活動,讓自己認識更多人,建立更多人脈?可是這樣的忙、忙、忙的趕路生活並不會讓你覺得踏實。更多的學習、活動很可能增加你自己更多的茫然、更多的失落。

"慢生活"不是懶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要讓自己慢下來,我們必須再度跟自己的生命相聯繫。生活中遭遇難題時,大部分人都有加速的習性,這時,慢下來尤其重要。放慢速度,讓自己察覺身邊正在發生的事,這並不容易,但對我們很有幫助。

要練習把生活節奏變慢;慢,能讓身體的運轉更正常。很多平常忙碌的人在度假的時候病倒;有些人工作時沒事,退休之後反而突發心肌梗死。林克指出,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緊張中,身體就會習慣於這種狀態。一旦緊張因素消失,對身體來說就是一種反常現象,腎上腺素大量減少,使器官失控,導致各種疾病。

"慢一族"倡導在生活中有機會就慢下來,正是一種循序漸進地改善生活、促進健康的好辦法。

上班時間慢不下來沒有關係,先從自己可以掌握的時間做起。吃飯慢、說話慢、動作慢開始最後可以做到即使動作快,但是心裡也不慌張,整個人就會穩定下來。慢下來,帶來的是壓力的降低、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恢復,同時還能避免體能的過分消耗。

所有的好東西,都要在時間裡慢慢等它成熟。誰也沒法催促,趕著完工。早熟就是不熟。其實,有時候等等也好。但並不是為了等一個驀然回首的他,也不是為了等一件傳頌千古的作品,等的只是自己。等一個在時間裡漸漸成熟的自己。

長江過了宜昌就變得寬闊廣大,也變得緩慢而從容,人的成熟也是從懂得欣賞緩慢。

有助於放慢的技巧:

每天下班後或周末脫下手錶。

練習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有話慢慢說,不插嘴打斷、好好聽完人家要說的話。

偶爾放空自己,享受發獃、做白日夢權利。

計畫一天工作行程,要安插空檔時間,讓身心休息喘口氣。

每天、每周、每月,或是每年,都要記得留點自由時間,犒賞自己去做或創造一些樂趣。

讓靜默進入你的生活,傾聽身體的聲音。

用腹式呼吸,舒緩忙碌工作的緊張情緒。

少欲知足:少事少業,化繁為簡,多靜坐才能放慢腳步!

有效的運用時間

時間是人們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古代的人有很多閒暇去調適自己,現在的人窮於應付救火而忙、盲、茫,無法調適。有時壓力的累積往往與時間的失控有關,在一定的時間內,有太多工作排隊等著完成,若沒有一套有效的系統加以運用管理,心理精神的焦躁煎熬,往往是生活潰堤的前兆。有效的時間管理可以提升人們在精神層面上對事情的掌握,因而以放鬆自得的方式因應生活。

時間管理的真諦,並不是要你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事情,而是要先選擇對的、重要的事情來做,更要少做一點不必要或不該做的事情。一定要有時間去作對的、重要的事情,永遠要有時間作最重要的事;一有時間,就要作最重要的事!Do the right thing at right time,在適當的時間裡,做應當做的事情。做對的事情 (Do Right Thing!),遠比你把事情作對 (Do Thing Right!),來得重要。前者,是指先選擇重要的事情來做。後者,是指做事情的時候要用正確的效率及方法。

所以時間管理的起點是清楚自己的目標,也就什麼是對的、重要的事情。懂得善用時間的人,通常是目標導向的人,在採取行動之前,會先思考行動與目標之間的關係,行動必須符合目標,不符合目標的行動就是浪費時間。用目標來決定行動,用目標來管理時間。目標導向是一種聚焦式的思考法,以目標作為焦點,將時間、精力完全集中,就像運用一放大鏡,將陽光的熱能,聚焦在一點上,可以燃燒火材或是紙片一樣。

訂定明確時間分配的工作計畫

事情多未必會造成壓力,但面對一堆的工作卻又不知道要從何處著手,則常是產生壓力的主要原因。這時候如果能有一個有明確時間分配的工作計畫,讓自己知道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情,什麼時候應該完成什麼工作,當一切工作皆能按照既定的計畫進行時,自我的控制感增強,壓力自然就變小了。除了時間表外,也應該為所有工作做重要性排序,當時間或力量有限的時候,則可量力而為,放棄比較不重要的工作,由於在事前已經有所考量,所以即使有所取捨,也較不容易有任何的遺憾或產生其他有傷害力的情緒。

設定優先次序

每個人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為有效時間管理一定要設定其優先次序;會設定優先次序是快速晉升職位者的人格特質;(2)根據柏拉度80 / 20 定律:在日常工作中,有20%之事情可決定80%的成果;(3)目標須與人生、事業之價值觀相互符合:如此才不致浪費力氣;(4)發展專長,從事高價值的活動:無益身心之低價值活動,會腐蝕我們的精力與精神儘量不要去做;(5)要設定優先順序,將事情依緊急、不緊急以及重要、不重要分為四大類,一般人每天習慣於應付很多緊急且重要的事,但接下來會去做一些看來緊急其實不太重要的事,整天不知在忙什麼。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去做重要但是看起來不緊急的事,例如讀書、進修等,若您不優先去做,則您人生遠大的目標將不易達成。

消除時間殺手

所謂時間殺手就是浪費時間的事情,如:( 1 )電話干擾:一般人在接電話後習慣聊天一陣子,這樣很浪費時間; ( 2 )開會:不重要的會儘量不要召開,開會一定要準時開始及結束,要好好地計畫,才不會浪費時間; ( 3 )不速之客:臨時有人敲門拜訪,一閒聊就花掉數十分鐘,所以儘量花費數分鐘即結束; ( 4 ) 不必要的應酬;需要時應學習說「不」,拒絕這些兒事。( 5 ) 過度承諾; ( 6 ) 救急救火:避免老是在做應急的事情; ( 7 ) 拖延的習慣 ( 8 )個人組織能力不佳; ( 9 )缺乏目標; ( 10 ) 猶豫不決,缺乏優先等級; ( 11 )缺乏完成期限; ( 12 )授權能力不佳; ( 13 )權力或責任界定不清; ( 14 )缺乏所需資源。

授權與溝通

( 1 )工作時間中有75% 的時間是花在與人溝通上;( 2 )在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就是不良的人際關係;( 3 )在職業生活中您是否成功,百分之84決定於您如何有效地與別人溝通;( 4 )每一次溝通的破裂,都發生於意見表達不明確;( 5 )不良授權是浪費時間的主要因素;( 6 )您與上司的溝通,要弄清楚您要去溝通什麼 ? ( 7 )要使自己成為解決方法導向的人;( 8 )要將可能交辦出去的工作授權出來;( 9 )要教導您的部屬,如何做您所交辦的工作;( 10 )要向外界爭取資源協助您。

磨刀時間不可省

我們總以為只要自己再快一點、再努力一點,再有效率一點,就能在人生的比賽中超前,留下時間輕鬆。就像大部份的人一樣,我們永遠期待今天的結束、即將來臨的周末、下一次的假期,我們甚至夢想著要拋開一切,環遊世界。我們幻想著未來某一時刻能有平靜的時間,但這一刻卻永未來到。

另外要知道,對大多數人而言,電腦、傳真機、快遞、語音郵件、網路服務或高速數據機這些節省時間的裝置,造成的時間壓力遠超過它們消除的壓力。不但沒有更迅速地達到同樣的目標,反而訂下更高的目標,不勝地驅策自己做得更多、更迅速,因此反而更落後。

文章有標點,要是文章不加標點,讀來有多辛苦:樂章有休止符,沒有休止符的樂章,又當如何唱得順暢!就是作畫,也有其留白處啊!因此,為了讓工作更有效率,我們需要不可或缺的休息。有時明明眼睛都張不開了,還硬撐著工作,不但效果不好,還錯誤百出;明明是累了,卻仍執意開車趕路,除了辛苦以外,還有潛在的危險呢!休息一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把精神體力調理好了,再繼續工作,繼續上路。這是「投資性」的休息,「生產性」的休息,是辛勤工作上非常重要的部分。

你正在做的是「緊急」的事,還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請靜下來認真地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有哪些,你是否對它付出真正的關懷、重視和時間?為什麼我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卻常常無法以當務之急來解決呢?

重新定位,重新規劃

不明生命的意義,及缺乏人生的規劃,是最大的壓力。人是不怕忙而怕閒的,經常忙碌,日子也容易打發,連身體也會健康些。但如果人生的意義與目標不明確,內心不踏實,清閒了問題更多,無所事事,越是無聊,越多妄想,壓力越大。面對壓力,情緒化是沒用的,如果你能採取某種措施去改進狀況,就付諸行動。如果事情已無可挽回,或是根本不符合自己生命的目標而不值得採取行動,那麼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放下不可改變的,隨他去吧!人生的意義與目標若是明確,自然對各式各樣的壓力有所取捨,而不會被壓力擊垮。

所以我們必須用心、用智慧去認真地思考生命的意義,依於緣起的生命觀為自己生命重新定位,重新規劃人生的目標。

生命之意義、價值究竟何在?我們為何存在?為何生於此?死後又去哪兒?你這一生究竟要什麼?想要成為什麼?你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嗎?你有為自己活過嗎?還是永遠只是求人認同,而隨波逐流的活著?有成就感嗎?你每天所做的事都很有意義嗎?能令你心安理得嗎?每天花多少時間在達成自己生命中的目標?還是你把大多數的時間都用在幾乎毫無意義的事情上?患得患失嗎?害怕死亡嗎?究竟什麼事令你煩心、憂慮、愁惱、放不下呢?

當你生命終了,你會不會希望自己曾經以另一種方式過活?如果你只剩下一個月的壽命,你會做什麼改變?檢視你自己的內心深處。你快樂嗎?有什麼東西是你覺得必須擁有才會快樂?你確定擁有那樣東西之後,你一定會快樂嗎?那樣你就滿足了嗎?人生難得,到目前為止,一生中哪些時光會是你覺的沒有空過的?

暫時停下腳步,思索看看:我們到底為什麼工作?難道你也要像大多數的人一樣,用盡了年輕的歲月,沒有休閒,犧牲健康,投身於紛亂的塵世當中,不斷的傷害自己,只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然後等到老了,再用這些錢去彌補年輕時的耗損嗎?

對自己提出上述的問題非常嚴肅也非常重要,我們不該再痳木不仁、機械式地重複過日子,不該再悠悠忽忽、渾渾噩噩的過日子,而必須用心、用智慧去活。

信心是生命的力量,依信心建立了人生的目標,才能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只問耕耘邁進。請大家一起重新、真誠實在地,看待自己的生命吧!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重新定位,規劃你的人生,達成自己生命的目標!人,需要的不是一個沒有壓力的狀態,而是在一個他認定的目標下,儘可能努力。成功是因理解體悟了真理以後,而專心一致腳踏實地的實踐一些簡單特定習慣的結果,絕不是靠著聰明才智、傲人的文憑豐富的知識或從天而降的好運。不過,千萬不要忘記生活中唯一確定的事就是,因緣環境永遠在變,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應該退後一步,重新檢討一次自己的情形,重新定位。

鬧籃誰肯急抽身自古青山隔市塵莫謂桃源無路入落花流水是知津

多數不明佛法的人選擇在鬧市紅塵恣情縱慾,而猷以為樂,不肯抽身離苦;自古青山(清淨的涅槃)是遠離市塵(煩惱塵囂)。不要認為解脫無門,不知如何到桃花源(涅槃寂靜)?實在觀察落花流水(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是通往桃花源的渡口。希望藉著這篇小文章,能夠幫助您享有吉光片羽的喜悅,更希望能使您在這蒼皇脫序、無常不保任的世間,找到生命的桃花源。

請大家務必避開干擾拿出時間,單純卻又深刻的省思,自己究竟將往哪個方向走;然後權衡事情的緩急輕重,讓生命發展與生活的步調趨於和諧。

發從今夜白,花是去年紅,何必待零落,然後始知空。除了修學佛法,你還有什麼願沒滿?!千萬不要虛度這暇滿難得的人生!

以法安心~究竟解決之道

外在的情境並不會給你壓力,只是當我們的心與因緣和合的情境接觸時,由於凡夫執取一切都是真實的,而起常樂我淨的顛倒,壓力源自煩惱所引發的愛欲情緒,多數人只想加強那份掌控外境、抵擋無常的執著,於是「渴望企求未得到的,或想要得到更多,以及想要去除不合乎自已企求期待的;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已得到的,而失去後又引起憂惱。」

許多心理壓力是源自於我們拒絕面對現實,不願接受生命的真實面目。由於承受力量的心智不足,便形成了壓力,由於心智不足又再引發煩惱情緒,成為新的壓力源,如此惡性循環,壓力當然越來越大。

雖然我們已經多少理解無常無我的道理,但由於無始劫來的無明,在心理上卻對無常無我有一種根深柢固的厭惡感。我們想要的是常、是永恆、是期待永遠不變的安全感。我們深信可以掌控外境,可以得到常,於是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去加強那份來抵擋無常、抵擋不可意、保住可意的力量,而繼續執著永恆。短暫的

一生,我們是要加強那份抵擋無常於死亡的執著,還是學會面對事實,看破虛妄而放下呢?

思考問題:什麼是佛法?教理行果。

教:由佛大悲心將其所證之等流宣說,亦即三藏十二部

理:凡是真理,必定是本來如此的、也是必然如此、普遍如此的,不分時空永遠都是如此的。「緣起」是法界常住,符合上述的條件,是絕對的真理,是佛法的精髓。「此有故彼有,此起〈生〉故彼起〈生〉」說明「果」依待「因緣」而生起與存在的法則,是緣起定義的具體說明。任何事物的生起與存在,必有原因與條件。「此」指因緣,「彼」指果報,用「故」字表明因與果之間的關係。「彼」之所以如彼,不是因為自己如此的,也不是無因而偶然的,必須在此因彼果的相對關係下,由於「此」而如此的,彼此間有著必然的因果性。同樣,諸法的消逝與還滅,也是由於緣起,所以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對有說的,滅對生說的,只要因緣成熟了,有的必然要歸於無,生的也必然要歸於滅。緣起,不但說『此有故彼有』的生起,而是說『此無故彼無』的還滅。依因緣而有、而生,依因緣而無、而滅,這就是緣起的特性。

緣起的內容──三法印,四勝諦,十二因緣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曰:「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注8)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都是是依緣起而開展的教義。「法」是普遍的必然的真理,「印」是依此三者依來辨別印證是否合於佛法,而證實為究竟正確的,所以稱為「法印」。

「諸行無常」:一切事物隨著因緣的聚合離散,或先有今無,或今有後無,都是念念剎那生滅變化,相似相續的存在,沒有永恆不變的,這就是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假合,沒有不假外緣獨自存在的,也就沒有一個自在主宰的「我」,所以無我,這就是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了達世間事物都是緣起的,知一切法無常,則外破我所、五欲等,知一切法無我,則內破我法,沒有實在性的我我所可得,因而契入一切虛妄不起的寂滅性,這就是涅槃寂靜。

佛告婆羅門: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的苦集二諦說明有漏的世間因果,「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的滅道二諦說明清淨的出世間因果。

「苦集滅道」四諦,是不離緣起因果的。果必從因,從現實苦迫的「苦諦」,向前因推求觀察,可知生與老死之間,有一種不變不移的必然關係,老死是由於有生為緣,生是由於有取為緣,……如此一層層的推求觀察一直到無明為緣,但這不是說推至無明,我們的生命就到盡頭,而是發現了無限生死苦迫的癥結所在「集諦」。苦因與苦果間,所有相生相引的必然軌律,就是所謂「十二因緣」的流轉門:「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因緣,但為集成是大苦聚。」

「道諦」即是三十七道品,是由無明滅而達到究竟滅除苦惱的方法。佛陀教導我們由聽聞而思惟緣起的義理,在複雜的生命現象中把握它彼此與前後的必然法則,從「苦諦」觀察到「集諦」,能正確的悟解生死流轉都是依因緣而存在的,再透過止觀、四念處的修習,才能逐漸改善自己的身心而向於解脫。依因方有果,因滅則果滅,無因果就不生了,惟有集滅才能得到眾苦的寂滅的「滅諦」。滅道二諦即「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涅槃還滅,也就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如是老死憂悲眾惱大苦皆滅。」由這樣的因緣改變中,滅除苦集而達到解脫。

四諦與十二緣起,並非是不相關的,十二緣起也可以作四諦觀察,如老死,老死集,老死滅,滅老死之道,經中稱為「四十四智」,不同的是在說明上,緣起法門著重於"豎"的系列說明,四諦則著重於"橫"的分類而已。

行:四念住、三十七道品

聞思修、戒定慧、

果:從凡轉聖的道次第

佛法的安心之道,是求心不求境,不去改變外境,而只向內對治煩惱的根源。這樣既能一方面去除壓力源頭的非理性情緒,一方面又增長能承受壓力的心智。而依於緣起的義理,這就是四諦中離苦得樂之道諦,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的「戒、定、慧」三增上學。限於篇幅無法深入探討,僅就其相似於世間一般的道理而又順於解脫之特質略述於下:戒;保護我們這一念心,不要做出傷害自己的事,而能夠降低壓力的來源。定;能夠增長我們心的能力,能夠面對無常變化而能夠沉的住氣,才有空間給理性的思維。慧;依於真理,做出正確的抉擇。

戒律:

「毗奈耶〈戒律〉因緣所生」,戒律是依於「為善得福,為惡得禍」的因緣果報建立的。其用意在保護我們這一念心在造因時,能謹慎思考未來的善惡果報而因此止惡修善,嚴持戒律,才不至於隨著煩惱情緒的意氣用事,而將來後悔莫及。

戒為聖道之基,戒為無上菩提本,【戒是正順解脫之本……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由上來《佛遺教經》這段話便知持戒之功德,

戒的力用是止惡行善,然此決非靠著條文規章之約束,而是要從內心之淨治而來。而內心之清淨,主要是來自對三寶、四諦深刻的信解,而起誓願修學,而引發之增上力,而產生護持自心、使心不犯過失而又能行善的功能。這是從廣義的"信"來說。今僅偏重於"戒"本身而言。

禪定:

其次,雖然認同了善惡因果的戒律觀念,但這只是「心嚮往之」的知識,卻不一定能具備「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行動,而這就是「知行不一」的矛盾。若不能解決「知行不一」這個問題,是無法達成其目的。其實,問題主要在於無法「從心所欲」,也就是心沒有堪能性,力量軟弱,不聽招呼,因而禁不起情緒的擾動及欲望的誘惑,終而犯戒。

儒家認為「養心莫善於寡慾」;道家則認為「嗜欲深者天機淺」;佛法認為「欲生諸煩惱,欲為生苦本」。而「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夫不絕愛欲即為前境所轉,既為前境所轉,則愛欲習氣依然復生,故使真智蒙蔽,無由證覺矣!」,更是認為「欲」使人愚疑,為境所轉而蒙蔽智慧,是一切苦惱的根本。可見修身之道首重欲望的調伏。但是,儒道兩家只是要求「懲忿窒欲」以及「見素抱樸,少欲寡私」而已,並沒有具體說明調伏欲望及增長心力的方法。

「此心隨欲轉,輕躁難捉摸,善哉心調伏,心調得安樂」,這是真能夠解決問題的話。佛法明白的開示:「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處。諸欲患如是,以何能舍之?得深禪定樂,即不為所欺。欲樂著無厭,以何能滅除?若得不淨觀,此心自然無。」「複次,若求世間近事,不能專心,則事業不成,何況甚深佛道而不用禪定。禪定名攝諸亂心,亂心輕飄,甚於鴻毛,馳散不停,駛過疾風,不可制止,劇於獼猴,暫現轉滅,甚於掣電。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禪不定。如偈說:禪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禪為清淨水,能洗諸欲塵。禪為金剛鎧,能遮煩惱箭????囂塵蔽天日,大雨能淹之,覺觀風散心,禪定能滅之」。藉由修習「不淨觀」(為「五停心觀」、「淨行所緣」之一) ,亦即緣念觀察不淨相能夠減低粗重的欲望,而令心較為清淨;若更進一步地修習禪定則可以調伏欲望及散亂,因而遮止煩惱,令心清淨安定。而最重要的是:「即由如是靜慮解脫,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隨所樂事,皆能成辦」。修習「靜慮」〈亦即禪定〉,能夠解脫欲望,令心調柔,勘能有力,乃至「隨所樂事,皆能成辦」,如此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不為境界及煩惱所轉。

另外一個現代比較流行,與「心勘能有力」的禪定有關的事,便是所謂的「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簡稱E.Q.。失控的情緒,往往令人衝動,而常隨著隋當下的情境,不經理性的思惟抉擇而直接地慣性反應,而做出日後深感懊悔的事來。

「柯維針對這一點提供了一個「暫停按鈕」,(pause button)的觀念,意思是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培養一種讓當下「暫時停格」的能力,這樣才能在事發與回應之間保有反省的空間與抉擇的自由。果如此,事情才能夠緩和下來,人也不至陷溺於令理智蒙蔽的情緒當中,看不到內心真正的感受以及真正該作的事。」

以佛法的角度來看,情緒可說是從煩惱等流而出的,只有禪定才能予以克制,倘若缺乏禪定的勘能有力,一定隨著境界與情緒而直接地反應,怎麼會有能力「沈得住氣」去按「暫停按鈕」,而留一個空間給理性思惟,再「三思而後行」或「謀定而後動」呢?

云何名禪定

禪為梵語禪那之略,譯曰思惟修,靜慮,阿毗曇中,以功德叢林以翻禪。

思惟修者:思惟所對之境,而觀察、思慮。定慧皆有所以是靜慮。

靜慮者:心體寂靜。能審慮之義。觀察、思慮,就是智慧的意思。《大毗婆沙論》卷141:「靜謂寂靜、慮謂籌慮。」(大正27,726c12)。

智度論二十八曰:「四禪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在無色界中定力很夠,但是智慧不夠,故不平均。未到地定和欲界定,定的力量很微小,唯有色界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境界中,定慧是均等的,所以稱之靜慮。故無色界、欲界和未到地定皆不能稱之為靜慮。依何種禪定才能引發無漏慧:「九地無漏定:四禪、三無色定、未到地、禪中間,能斷結使。」(《大智度論》卷17,大正25.187c9~10)

三昧:漢譯:「三摩地」、「定」、「調直定」、「等持」……。平等持心、內心保持平衡的狀態。涵蓋範圍極廣:欲界定、未到定、四禪、四無色定、滅盡定、般舟三昧、首楞嚴三昧等均可稱為三昧。

功德叢林者:此可通對因果。如功是功夫。所以對因。積功成德可以對果。如萬行對因。萬德對果。因果合翻。故名功德叢林者。譬顯功德非一。所以然者。如多草共聚名為叢。眾樹相依名為林。草叢小故。可以譬於因中之功小。林木大故。可以對果上之德大。此而推之。功德叢林通對因果。得到定的人使得四大調和,身心安和。

三摩哂多,漢譯:等引:平等引發由以平等才引導達到定的境界;或引發平等,依定力引生身心安和平等之意,得到定以後能引發出種種勝妙功德。它是不通於欲界定、未到地定的。一定初禪以上,才可以名之為等引。等引比三摩地高一點,三摩地是通於欲界定;這是不通於欲界定的。

等持:就是平等持心,於一境轉,有所成辦。

一、平等持心:

未得禪定者心有兩種行相:(1)心睡著時惛昧了一無所知;(2)睡醒了,東西南北,上下古今想東、想西,作種種散亂事和分別。相對於得定的人來說,叫不平等。得禪定的人他的心也不散亂、也不惛昧,明靜而住稱之為平等。明而不惛,靜而不亂,平等持心,也就是定。

二、於一境轉:在一個境界上相續而住,轉是相續沒有斷的意思。

三、有所成辦:定能成就一切想成就事功德。

心一境性:心定止一境而離散動之義。

定者:為梵語三昧之譯,心定止一境而離散動之義。

三摩缽底:漢譯:「等至」、「正受」、「三摩跋提」……。是從平等持心而到達定境。多用於四無色定及滅盡定或九次地定。

止:漢譯:奢摩他。常與定對稱。

現法樂住:是依修定而離一切妄想,於現世得身心寂滅法樂。

瑜伽:攝持諸根,使身心結合與智慧相應。

增上心學:常與增上戒學、增上慧學並稱,為三增上學之一。

佛法「以智化情」,想要從染愛的人生轉化成覺悟的人生,必須不斷地透過戒定慧的實踐,來淨化自己的無明和染愛。其中先以清淨的戒律,以及專注不亂、勘能有力的禪定,來調伏愛欲及煩惱,去除障道因緣,積聚修道的資糧。然後在禪定中去如實的觀察抉擇緣起世間的無常與無我,解脫一切「苦」「集」,終而現證不生不滅的涅槃寂靜。根本究竟的增長智慧的方法還是依於「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的由聽聞思惟佛法而勤修四念住。

戒定慧就是三十七道品,就是四念住。慧是以聞思修而成就的,戒與聞思修是同時的,若以語言文字表達就有先後次第。

戒定慧就是三十七道品,就是八正道。慧是以聞思修而成就的,戒與聞思修是同時的,若以語言文字表達就有先後次第。

八正道以正見為上首而貫徹始末,是故學習佛法的人先要依聞思成就正知正見,從修行的先導說,正見是德行的根本。如『雜含』(卷二八?七五0經)說:「諸善法生,一切皆以明為根本。……如實知者,是則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正定」。明即正見,是修行的攝導,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羅盤一樣。所以說:「如是五根(信、進、念、定、慧),慧為其首,以攝持故」(雜含卷二六?六五四經)。正見對於德行的重要性,是超過一般的,所以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雜含卷二八?七八八經)。大乘的重視般若,也即是這一意義的強化。而菩薩的不怕生死流轉而能於生死中教化眾生,也即是這正見──般若的大力。

以正見為首,以正精進、正念為助而進修。正見,是專心一意於正見(正念),努力於正見的修學(正精進)。又從正見中了解正志,專心一意於正志,努力於正志的修學。像這樣,正語、正業、正命也如此。這樣的正見為主,正精進、正念為助,「以此七支習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謂聖正定」(中含聖道經)。這是重視精進與專心。

從修行的目標說,得正定才能離惑證真;而要得正定,應先修正見到正念,所以前七支即是正定的根基、助緣。如『雜含』(卷二八?七五四經)說:「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是名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參中含聖道經)。

八正道與聞思修三慧、戒定慧三學及信願行之關係

涅槃為首。謂以聞所成慧為因。於道道果涅槃起三種信解。一信實有性。二信有功德。三信己有能得樂方便。如是信解生已。為欲成辦思所成智。身心遠離憒鬧而住。遠離障蓋諸惡尋思。依止此故便能趣入善決定義思所成智。依止此故又能趣入無間殷重二修方便。由此次第乃至證得修所成智。

是以為目標,為到達修學佛法的目標→→正覺解脫,先要有聞、思、修三慧。而成就「正見」(瑜伽八十三卷六頁云:又正見者:能善通達真實法故。瑜伽八十四卷二頁云:又能了知四聖諦故;名為正見。),最先是要有聞慧,對於緣起、因果、事理、四諦、三法印等,從聽聞正法而有正確深切的信解而以佛法為自己的見地。(此即為聞慧)。正見是分別善惡邪正、真妄(世出世間),而舍邪惡而信受善正,舍世俗苦集之妄而信受出世滅道之真。依雜含卷二八?七八五經這是「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的抉擇正見。但如正見善惡因果,生死的相續與解脫,還是世間的正見,只能「轉惡向善」而不能出世。必須「轉迷啟悟」,成就出世「依離,依無欲,依滅,向於舍」的解脫正見,依此起正志….乃至正定才能「轉凡成聖」。這樣對於四諦緣起的如實知見→正見,並不是浮淺的印象,要精進的努力,正念的專一,才能成就。謂以聞所成慧為因。於道道果涅槃(四諦)起三種信解。一信實有性。二信有功德。三信己有能得樂方便。(此即為信)

有了正見,即能引發「正志」(奘譯正思惟。由此正見增上力故;所起出離無恚無害分別思惟,名正思惟。),正志是「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這是以正見為理想,而立意去實現的審慮、決定、發動思(此即為願)。正思即「如理思惟」,經過慎密的思考,而達到更深的悟解→→思慧(為欲成辦思所成智。身心遠離憒鬧而住。遠離障蓋諸惡尋思。依止此故便能趣入善決定義思所成智(凡所思惟唯依於義不依於文。));同時也是經思考而立意去實現之志願。由思慧之勝解亦即有立志實踐之願,必能引發正行(此即為行)。所謂正行,即是在與正見相應、成就正志同時而能身體力行的實踐,一開始是「正語」、「正業」、「正命」之戒學,終至正定。正語(若心趣入諸所言論;即由正見增上力故,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言論。是名正語。)是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而說愛語、慶慰語、諦語、法語、引攝義語。正業(若如法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於追求時,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睹若瞻,若屈若伸,若持衣缽及僧伽胝,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或於住時,於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是不殺、不盜、不淫,而且一切行動皆能正知而住。正命(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是合理的經濟生活,而不邪命自活(顯揚七卷十五頁云:犯邪命攝者:如有一人、為性大欲,及不知足,難養難滿。又以非法求覓一切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及余資具;不以法故。此人為求衣服飲食等因,顯己功德;故於他人前,詐現非其自性及非串習威儀。又現諸根寂靜,無有掉動;意令他人謂己有德,當有所施,及以供事。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及余資具,身業給使。又復此人,形貌躁惡,發言麤獷,無所忌憚,嚴飾其身,稱揚己名及與種姓,或復多聞,或廣持法。為得利養及恭敬故;而為他人宣說諸佛及佛弟子所演之法。或自說己實有功德。或少增益。或令他人稱顯異相。為求多勝衣服飲食,及余沙門種種資具;雖復衣服無所闕少;故現受用弊壞衣服。意令信我長者居士,知闕少故;便多施與上妙衣服。如衣服,余沙門資命之具,亦復如是。又於信敬婆羅門諸長者所,不得如所欲物;或是所無,或是受用,不可與故;而便逼切訶罵求索。或得下劣之物,輕毀退還;對施主前,說如是語:咄善男子!有餘善男子善女人,若比於汝,族姓下劣,資財貧匱;尚能舍施如是如是妙可意物;況汝於彼,族姓高勝,富有財產;而以如是鄙可惡物,施於我耶。諸如是等,或依詐現威儀,或依非法言說,或依稱顯異相,或依逼切訶罵,或依以利比引於利,非法求覓衣服飲食坐臥之具病緣醫藥及余資具;不以法求。是謂邪命。如是名為犯邪命攝。)。「正精進」(依止正見及正思惟正語業命勤修行者,所有一切欲勤精進出離勇猛勢力發起策勵其心,相續無間,名正精進。)是離惡向善,止惡行善的努力,遍通一切八聖道支,但如專從止惡行善來說,即戒的總相。以正見為眼目,以正志所行的正戒為基礎,以正精進為努力,這才從自他和樂的止惡行善,深化到自淨其心的解脫。「正念」(謂於思惟諸諦;或依奢摩他道,或依毗缽舍那道,或依雙道,於所修習擇法正勤喜安等持舍遍覺支中,念、及正念、隨念、諸念、不忘念、心明了性,及不忘失,極不忘失,極不忘失諸法性。)是對正見所確認之緣起四諦,能心明了性、念念不忘失的憶持現前。念是定的方便,因念的繫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正定」(於所修中,正念攝故;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由於九種心住、心的湛然寂靜,如實正智方能依之現前。(成就如是正精進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無顛倒九種行相所攝正念,能攝九種行相心住;是名正念,及與正定。)正念與正定,即修慧階段。由修慧──與定相應的正見而發無漏慧,才能完成正覺的解脫。

八正道的修行,即戒、定、慧三學的次第增進,也是聞、思、修三慧的始終過程,為聖者解脫道的正軌,故又名之為古仙人道。因為正法是本來如此的,能入涅槃的修行正道,也是本來如此的,所以不論是過去或未來過去一切佛,無不經歷此正道而得入涅槃,他是永久不變的;而不論是大乘或小乘,他是普遍平等的,八正道是向上、向解脫正覺的唯一道途。佛法的德行,貫徹於正確的正見中;由知見來指導行為,又從行為而完成知見:這是知行合一。依正見而有向於究竟至善的正志,才能引發正行。若無願而行會漫無目的而一事無成,所以要以願導行;但徒有志願不去實踐,則淪為空願,所以要以行山填願海。要有清淨的三業,自他和樂的德行,合理經濟生活,才能有定慧的修養,這都有相依相成的關係。完善向於解脫的德行,決不能忽略這完整性。

「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離罪,多聞舍無義,多聞得涅槃」,成就聞慧。

閒居靜處,專精思惟。由相信聖言量,進而觀察、思惟、類比推求,成就比量之思慧。

多修止觀:止能引發定,令心不亂;能增長覺知力、堪忍力、定力,念力(記憶力)。觀能引發慧,能增長正見、價值觀及判斷力,及如理作意,也就是理性思考。觀無常、無我、一切都不決定的;如幻如化畢竟空的,所以不取相,如如不

動。令心不顛倒。

平安原是你的一部份,它只要求你身, 臨其境地接納你所在的任何情境。

正知、正念、活在當下

如何增長自己的心智去因應無常多變的事物?隨時觀察自己的內心,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活在當下。逝者已矣,來者不可追,如果我們不活在當下,就永遠探觸不到生命的脈動。

如何正知正念?

隨時觀察自己的行為,語言,心態,思想;尤其是碰到引發自己情緒的境界時,最好先藉由調雲呼吸而氣和心平,或轉移所緣,千萬不要立刻做出情緒反應,最好先遠離這個境界,看看這個因緣能令我得到什麼?如何藉此而增長智慧?

最起碼

1、不會傷害任何人,包括自己。觀一切無我、無我所,一切法畢竟空,不受第二箭,就不會傷害自己;而不能善觀緣起,必因境界之順違,而起貪鎮煩惱,想要改變外境,其實首先就傷害了自己。

2、不但隨緣了業,不造新殃,反而因此能增長自己的經驗與智慧。眼前一切都是因緣和合剛剛好的,過去一切都已如過眼雲煙,而未來一切也不一定如我們所期待的,憧憬與憂慮都是多餘,顧戀與追悔更是不必要的。審慎、安祥,如實的接納現況,放下所有的對立、敵意、執著、貪求、擔心、憂慮、恐懼,心平氣和的活在當下。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將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若作聖人行,孰知愁於死?我要不會彼,大苦災難終。如是行精勤,晝夜無懈怠;是故常當說,跋地羅帝偈。」(跋地羅帝:應雲跋陀羅帝譯曰跋陀羅者賢,羅帝者意,亦云智) 尊者阿難是從五蘊的「不樂、不欲、不著、不住」,來說明「跋地羅帝偈」的。

「跋地羅帝偈」中所表達的主要精神,就是「不追悔、顧戀過去,不憧憬、憂懼將來,不染著現在」。

生命的意義只能從當下去尋找:過去的事,因緣業已過去而不存在。不論是多美好而令人懷念,或是多麼地醜陋而令人追悔,都沒有必要沉緬於過去的情緒中。因為對過去的懷念或追悔,只是徒增自己的情執,進而干擾對於當下的因緣作出正確的因應。當然檢討與反省過去,以為後事之師是可以的,但卻沒有必要因此而影響當下的情緒。至於未來的事,由於因緣尚未成熟,也是不存在的狀況。雖然可以去計畫、去努力,但未必要執著它一定得如己所願,而期待的情緒,常常染著著掌控的意圖,因而引發煩惱;即使未來果真能如其所願,然而卻又會如火益薪地長養貪慾,當然如果不如預期,則難免失望或憤憤不平。有時與其憂慮失敗,期待如願,還不如盡己所能去努力耕耘,實在沒有必要因不存在的未來而影響當下的情緒。

排除了執著過去、未來的不存在,所剩下來的,就是「活在當下」了:對當下的起心動念清清楚楚,而又能了知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因緣和合與消散的過程中,是無常的、是無我的也是畢竟空寂的,而不取著,這也就是正知正念。這是行者應有的智慧與生活態度。

最後的叮嚀

佛法的安心之道,不是等到壓力現前,情緒激動,乃至事後追悔才想辦法調適。而是在於「積之在平日」的「莊敬自強」,逐漸調整自我生活形態,逐漸增強心智;如此遇事才有「處變不驚」定力,而終能「用之在俄頃」的,發揮「慎謀能斷」的智慧。

且隨雲水伴明月,但求行處不生塵。

希望各位下定決心,依於佛法),定出人生的目標;依於明月(般若無我慧、菩提心愿),依於信願而按部就班地,努力充實自己,改造自己,只問耕耘莫問收,朝著自己規劃的目標邁進。不論因緣有的外境(行雲流水)的順逆,都是增上緣,且隨他去;但求行處不生塵,我能夠掌握的就是我自己這一念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這樣正知正念的活在當下,這就是生命的意義!不必向外尋求他人的認同,只是活在自己的心安理得與踏實當中。

為何今朝何處來,明朝去處可安排?眼前風光閒如是,且共觀堂坐一回!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