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諸己的智慧蔡禮旭老師反求諸己,其實在禮儀當中,夫子的教誨當中說「游於藝」,藝術,禮、樂、射、御、書、數,禮節、禮儀,音樂,還有射箭,還有駕馬,再來是書法、數學,這是六藝。你說現在又沒得駕馬,你看以前四匹馬好不好駕?要讓四匹馬都很配合那不容易,那要有相當的耐心跟定力才可以。現在不用駕四匹馬,現在是駕車,一個人開車的時候看不看得出修養?你不能急躁,不然坐你車的人坐沒有十分鐘:對不起,我出去一下。你常常踩煞車,到最後胃裡面的東西就翻出來了。真的,技術好的人,人家坐了都很舒服;技術不好,要不人家就是吐,要不就是頭暈。要服務人也是要很有修養才行,因為一個人修養到哪,他的車就開到什麼狀態,是息息相關。很急躁的人,他油門一定踩得很快。射箭也是在修養我們的心性,游於藝也是為了依於仁德,我們文化當中所謂的這些藝術、這些技藝,絕對沒有說我來消遣一下,我來打發一下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哪有時間拿去浪費、打發?時時都不斷的透過這些藝術來提升自己的學問。射箭的時候,《中庸》裡面講到「射有似乎君子」,射箭跟君子之道很相應,「失諸正鵠」,正鵠就是目標,你這個箭射出去,沒射到目標。下一個念頭是什麼?這一箭射出去了,兩三百人在看,馬上說今天風太大了,害我沒射好。面子掛不住,開始怪罪,要不就說弓箭質量不好,反正就是都是找其它的問題,都不檢討自己。這個心境就不對,就不符合君子的風範。所以夫子說,射箭沒射到,馬上「反求諸其身」,反求諸己。反求諸己的力量非常強,因為他是至誠,至誠的心境可以感通。我的印象當中,有一次我的大姊犯了個錯,那時候爸爸知道以後,我都還沒跟我大姊商量就把她的事情說出來,我相信她會原諒我的。我爸爸是很客氣、很溫柔的要給我姊姊勸告,結果我姊姊惱羞成怒,當場發大脾氣,我們都看到了。當下我爸爸沒有生氣,過了以後沒有多久的時間,可能就過了幾十分鐘,我爸爸把我二姊跟我找來,就很認真的對我們兩個說,「爸爸有什麼做法你們覺得不妥的地方,給爸爸提出來」。其實我們都知道姊姊很過分,姊姊不對。我父親不只沒有指責我姊姊,他馬上是思考我還有哪些不對的,還可以改善的。我跟我二姊兩個互相看一看,父親這個反求諸己的態度這輩子都忘不了。所以我們幾個兄弟姊妹常常說,這一生最大的福氣就是被爸爸媽媽生到,都佩服父母的德行真是佩服得很深刻。從這裡我們也感覺到,我們今天所有處世待人可取之處,都是從父母的身教學到的。我們常常說怎麼都跟人家吵不起來,這個時候要講一下我姊姊的好處、優點。我大姊是從來不跟人家吵架的,人家對她很兇,可能沒兩句她眼淚就掉下來,她絕對不會跟人家吵架。我們回想到,父母不出惡言,我的母親是我從沒看過她生氣,講一句情緒化的話,沒看過。我母親最多是不說話,她絕對不會情緒的言語脫口而出,沒有。我父親他當主管,從我印象當中他就是當主管,他在銀行界待了一輩子。而我父親當主管當了那麼久,我從來沒有聽過我父親批評他哪個下屬。你說有時候在公司裡面不舒服,哪個員工真是氣死我了,這種話我們從來沒有聽過。感覺得到父親他對待他的下屬確實是「慈而寬」,都是想著如何利用早會的時間,給他們談談這些孝順父母,或者是經營家庭的這些觀念。所以反求諸己,父子關係如此,君臣關係也是如此。堯帝為什麼是聖君?當他看到犯人,他首先不是去責怪這些人犯錯,他是去反思是我沒有把他們教好,才讓他們犯錯。又了解到原來他們去偷東西是因為久旱不雨,他們才鋌而走險。所以堯帝馬上反思,是我沒德才感來這樣的天災。這種反求諸己的心境,一定會讓他的下屬、他的人民為之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