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贖人蔡禮旭老師孔夫子非常有智慧,他能洞徹一切事情所能產生的影響。有一次,子貢到其他的國家去做生意。魯國有一則法律,只要在其他的國土上看到魯國人被賣去當奴婢、做苦力,可以用錢把他贖回來,國家會發獎金給你,這是鼓勵大眾愛護自己的國人,主動解救國人。這個做法好不好?非常好,這讓人時時處處能想到自己的國人。子貢經過他國之後,贖人回來,因為他是大商人並不缺錢,所以他就跟官府說:「我不要獎金。」旁邊的人聽了:「這個人好清高,連獎金都不拿。」一般人都讚嘆子貢。可是夫子對子貢的看法跟一般人不一樣,夫子對子貢說:「你錯了!」是不是多數人認為對的就是對的?現在是民主時代,採取舉手表決,人多就是對的,這其實非常危險。因為當人不理智時,政客會利用這一點讓你感情用事。人民會因為這些政客的設計,挑起很多錯誤的思想,結果國家許多重要的權力都被這些有目的的人掌控。所以,實行民主要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就是人民的水平要達到某種程度,判斷是非的能力要達到一定的水平,而且有水平的人要超過一半以上,如此才能提倡民主。所以,制度沒有好壞,要看當下人民的整體素質如何,否則雖是好意,卻可能把社會給毀了。夫子跟子貢說:「聖賢人的行事可以移風易俗,成為大眾的模範,怎麼可以隨自己的愛好而任意去做?現在魯國富有的人少,貧窮的人多,你的行為讓大家認為贖人接受獎金是貪財的行為,以後哪還有人願意去贖人?以後魯國贖人回國的風氣將會消失了。」子貢贖人回來不拿獎金,好像很清高,在金錢上可以放得下。但是魯國大部分是窮人,當他們出去遇到自己的國人當奴隸,心裡很想救他,可是想到子貢不拿獎金,如果自己拿了好像不廉潔,但是不拿獎金,下一個月的生活就成問題。如此一猶豫,他救人的心就會受到干擾。不說多了,假如一百個人當中有一個人受到干擾,就有一個國人沒被救回來。而一個國人沒被救回來,可能就是一個父親沒回來,這將會影響一個家庭的命運。所以,做事不是你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要能洞察整個層面,深謀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