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11/16

寬運法師西方寺夏令營開示

──食存五觀

日期:二零一零年七月二日

大家一定要吃飽啊!出家人本來是日食一餐的;這個習慣在釋迦佛的年代開始便留存下來,所有的出家人都是日中一食,過了中午就不吃。因為中午是佛吃飯的時間;早上是天人吃飯的時間;夜晚是三惡道吃飯的時間。所以出家的修行人,只能在中午之前吃飯。後來,由於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較大的體力,大家感到不適應,才逐漸變成兩餐。所謂「持午」或「食齋」,就是早上只吃一餐,過了中午便不吃;過了中午還吃,便是日食兩餐了。如果過了中午仍吃,那只是食素,而非食齋;過了中午不吃,那就是食齋。因此食齋又叫「守齋」。尤其是我們出家人,吃飯的時候要心存五種觀想。吃飯是五堂功課之一,我們把食飯當作功課來做。

我們為什麼要到五觀堂吃飯呢?首先出家人耕耘大眾的心地,所有東西都是十方的供養。如一粒米、一杯水,還有住的地方,一切的電力、能源,乃至種種器皿都是十方的供養。所謂「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所以身為出家人,白白接受了別人的供養,便應該有所回饋,應該為別人做回向。所以,我們過堂吃飯的時候,就不應該講一些不該講的話,想一些不該想的事情。我們要做到身、口、意三業清淨;身拜佛、口念佛,意裡面想著佛。所以空師才特別教大家拜佛;經上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為了要消自己過往宿世的業障,所以大家要學習拜佛。

我們吃飯的時候,應如何觀想呢?這就是佛教所說的「食存五觀」。首先「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即是要思考自己何德何能去接受他人的供養呢?要知道一切食物都是來處不易啊!剛才說了,一粒米都是施主送來,一擔水都是行者擔來啊。這是第一種觀想。

第二種觀想是「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撫心自問,自己的德行夠不夠?自己做到了沒有?我們必須做到學佛所學,行佛所行;佛講,我們才講;佛做,我們才做。依循佛法來行,我們能做得到嗎?如果能做到,我們要繼續保持;如果做不到,我們應該有慚愧的心。

第三種觀想是「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出家人過堂吃飯只有一餸、一飯、一湯,就是不讓你揀擇,不讓你起起分別心。一般人吃飯,都是喜歡的多吃點,不喜歡的少吃點。但出家人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們吃飯是「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這是第四種觀想。因為我們要了生脫死,在未成佛之前,我們一樣要吃飯,睡覺,為的是將來成佛,所以不讓自己的身體生餓。因為餓也是一種病。甚麼病呢?飢餓病。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進食來資養色身。第五種,即最後一種觀想呢,「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我每樣事都做得很好、很妥當,吃飯才不會慚愧。為甚麼不慚愧呢?因為「我每樣事都做得很好,就不昧因果了」。出家人講因果,自己種下什麼因,將來就會得到什麼果。現在我吃了別人供養的東西,又不修行,將來是要還的。我們眾生未得解脫之前,都仍在六道中輪迴,,如果我們欠了別人的,就會流轉於六道中去償還。我們出家人不想負因果,就不要隨便去做惡業,而且要修善業。所以說,「為成佛道,應受此食」。這樣的話,我接受食物才不會感到慚愧,因為我每樣事都做到一百分,我是一個夠資格的出家人。

所以出家人應供不容易。為甚麼不容易呢?十方眾生也好,法界有情也好,在佛門裡種福,我們出家人要為他們做回向。怎樣回向呢?俗語謂「財進山門,福歸施主」;經上說「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如果一個人用歡喜心來布施,將來一定會得到安樂。所以我們要為布施、供養的人做回向,我們吃飯的時候要發願;如何發願呢?「要斷一切惡,無一惡不斷」不能因為惡小而為之。不可以。我們要斷惡修善。如何修善呢?「要修一切善,無一善不修」,任何微細的善都要修。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佛教就是教我們自淨其意,所以我們吃飯的時候要心存五種的觀想。我們吃了別人的供養,應怎樣呢?要反省自己的德行、要回向功德。我們大乘佛教,所行的是菩薩道;菩薩道就要發願度一切的眾生,無一眾生不度,也就是慈航普渡了。我們要有這樣的心愿。所以出家人每一天過堂食齋,都要用這五種觀想去思維。如果能做到的話,就不會感到慚愧,將來就不昧因果。

佛教經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要知道因果不空;欠下因果的債,將來還是要自己去還。如果我們能做到,將來便能成佛,做菩薩,利益眾生、幫助眾生。我們應要有感恩的心、慚愧的心。感恩,即感恩大家的供養,感恩十方的眾生。所以我們要供養十方的佛,供養十方的僧,供養十方的眾生。沒有眾生,成就不了我們今天的道業。如社會上的士、農、工、商,大家要互相依存;因此,我們不用耕田,有飯吃;我們不用織布,有衣服穿;我們不用蓋房子,有屋子住,全靠大家的互相依存。今天,大家來到西方寺,費用是全免的,但這並非西方寺的支出,而是十方的施主供養大家的。所以大家在這裡過堂,也要思考一下自己有什麼功德可以吃這餐飯呢?有什麼功德叫衍空大法師來陪我們呢?他事務很多、很忙碌,但他了解佛教、體會佛教,他用禪法來教我們心安。若存此心,我們就會很珍惜這個機會。這樣大家不論一餐飯,一個早課,一個晚課,都能生起正念。

同時,我們出家人要有威儀。怎樣的威儀呢?就是行、住、坐、臥四種威儀。「四威儀」是出家人必須遵守的。如果不能夠遵守,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出家人。作為人天師表,就不夠資格了。如何檢視一個出家人是否夠資格呢?一般來說,最基本的要求是「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我們明天吃飯的時候會再跟大家講行、住、坐、臥四威儀。今天大家第一日來,很多規舉都未了解,所以先簡單地講過堂,明天再講四威儀。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