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2/4/5

從智慧之源看智慧地球

——2009年12月18日明奘法師某行業2009年度峰會演講奘師:在我們想來,土地、農業似乎是應該在山山水水中間,才是農業,才是土地,在我們傳統的觀念認知裡面,佛教應該之深山裡面、老林裡面、野外、荒郊、不識人間煙火的才是佛教。在我們很多認知裡面,我們對於土、對於土地、對於土地上生長的萬物,這些似乎都是過於農耕,過於傳統和原始。佛教有兩個最核心的理念叫做「莊嚴國土」,它講的是國家的土,也就是國家的土地上要把它莊嚴起來,那莊嚴起來呢,種植、農業僅僅是讓莊嚴這個國土的所有的人,能夠有溫飽,沒有飢餓的後顧之憂,解決了溫飽、解決了生存之後,再來莊嚴。那莊嚴之後幹嘛呢?佛教另外有個叫做「利樂有情」,利是從物質上給他以滿足和豐富,樂是在心靈上、精神上給他滿足和豐富。那利樂有情的極致,在佛教裡面叫做「極樂淨土」。所以我們一般的傳統認知就以為佛教跟農業、土地沒有關係,恰恰相反。佛教又主張的,構成我們人身的,構成這個世界的,構成這個星球的這四大基本要素,第一個要素就叫做地大,第二叫火大,第三叫水大,第四叫風大,地水火風四大。所以四大元素構成了,大的是這個星球,小的是我們的肉身,再小就是我們的細胞。這一切無非是由這四種構成,而第一個構成是地。所謂地並不是指我們中華民族所認知的這種黃土的、泥土的意思,反而是指堅硬的、黏合在一起的就叫做地大。所以我們如果來看,堅硬的黏合在一起的地大,我們來看,實際上這個地球也好,就拿我們的身體來說,堅硬的,整個所有的肢節、經絡,骨骼、頭髮、指甲全都是地大夠成的。因此,安排這樣一個講座,從我從古老的佛法智慧中看今天如何來善待我們的星球,善待這個星球上能夠滋養我們的這些事業。那農業,可以說在中國的歷史上可能跟其他的民族更久遠一點,因為中國是農業立國。儘管後來因為數次的遊牧民族的從北往南,民族的融合,民族的衝突,以及不同的遊牧文化和田園的耕種文化的之間的這種鬥爭,導致形成了我們今天的中華民族全方位的、多角度的這樣一個,但是中華民族仍然是黃河和長江流域為主的仍然是農業為主。因此在佛法看來來,在一個農業時代,在一個以農為本的民族裡邊,在這裡面滋長的一切東西都不能夠脫離這個根本,因此佛教從公元前2年傳到中國,公元67年開始在中國得到了正式的官方認可和登記。佛教傳到中國來是高往低走的,不是老百姓自上而下的接受,而是從皇權,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漢明帝派了十八個使臣到西域,沒有走到印度,相當於今天的新疆的庫爾勒、庫車、龜茲這一帶,然後再往西一點點,迎接了兩位法師、和尚來到中國,所以它是從高往低,皇帝派大臣、使者去,皇帝喜歡,主張翻譯經典。印度的恆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它的兩河流域也有農業,但是它的農業不為主,它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為它的物產啊,天氣熱,喜馬拉雅山截住了,海洋氣侯的問題,所以它的雨量充沛,因此像香蕉呀、芒果呀,一年它可以自然的,不需要人工去培育什麼良種,它一年可以兩熟乃至三熟。人餓了呢,農耕不足,可以這樣來彌補,土地上種植的自然野生的果子都可以解決人的飢餓的問題。所以導致了他的精神層面的需求跟我們不一樣的,中華民族所有的需求是關乎溫飽、耕種,要解決最基本的。所以管仲老先生提出的就是「倉廩實而知禮節」。倉廩,只有個人的家裡的庫,倉庫,國家的大糧倉,這都滿了,國福民強。倉廩實,充滿的意思,才知道禮節,才能夠再去學這些東西。所以這兩個民族在精神層面的,所以說中國的文化,你看《鹽鐵論》啊,當時的那些七妙術,都是講這些問題。重農抑商,重農輕商,重農,輕視別的一切,所以在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上九流是有農的。相反「工商店腳牙,無罪也該殺。」這是我們傳統的這些觀念。那佛法的走入中華文化,影響著中華這個……從公元67年到大概公元的750年、760年這差不多六七百年、七八百年的時間,佛教、佛教文化、佛教徒的生活方式,逐漸的逐漸的跟中華文化、跟中國的佛教徒、跟中國的飲食習慣融合成一起,開出一朵花叫做禪宗,禪 。在禪沒有正式成為一個主流的佛教文化的時候,佛教在中國有八個宗派。像講究邏輯的叫三論宗。它講邏輯,很高明的。恩格斯就說,要講邏輯佛教徒和古希臘人滿厲害。三論宗,我們認為的左邊、右邊、中間,這是從這邊看,從這邊看,那現在我把三個融成一體了,你告訴我,實際上它也可以是左邊,它是右邊。所以它講的這個邏輯,一般的普通人是無法接納的。像天台宗和華嚴宗講究龐雜的一個天文體系,立體的空間想像體系,也是一般人無法接受的。像律宗,清規戒律的生活,完全按照戒律生活,那有很多情況下是做不到的,比如像最近的流感、甲流,像非典型肺炎爆發的時候,這種情況下你按戒律生活是做不到的。都要隔離了,你還什麼要集體生活的,不可能的,做不到的。禪宗厲害,它結合了印度文化,結合了中華文化,首先就是從農上解決的。怎麼解決的呢?「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所以《朱德的扁擔》這篇小說寫的,寫的朱德當年在井岡山「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但實際上這個出處來自唐代的著名的禪師百丈懷海禪師,他奠定了這樣一個中國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因為印度的僧侶是絕對不可以動手去種地,因為種地會直接殺生。你用鐵鍬挖地,會把蚯蚓殺死。然後你灑農藥會把蟲子殺死。你把蟲子藥死了,痲雀吃了蟲子,痲雀也會死。所以這一連串的因果報應,在印度佛教的傳統的戒律生活裡面,在家信徒、有頭髮的都可以去種地,但是出家的僧侶絕對不可以做這些事情的,因為它直接殺生害命。但是來到中國,依據中國的農業文化傳統,依據中國農耕的這種文明,所以佛教做了一次徹底的改革,就是印度佛教的本土化、中國化,「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個「作」叫做「農禪並重」,農業和禪的結合。所以到今天,1982年國務院重新頒布的19號令,重新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直接的一個兌現點就是漢傳佛教,專門指的我們中華大地上的佛教傳承特色,三大優良傳統,第一個優良傳統就是「農禪並重」。那今天的寺廟已經越來越沒有山林了,沒有地產了,最關鍵是沒有土地了。所以在一個沒有農業、沒有土地的這樣一個商業時代、資訊時代、工商時代,讓這些出家的僧侶靠什麼為生呢?據說明年少林寺就會上市,比你們都厲害吧?你們有沒有做農藥、做種子、做種植技術上市的?有沒有,有嗎?你看,佛教走在前列了,當然有點過於前列了,所以發言論,遭到很多的罵名。但是這個罵名,我相信,大家隨著時代的推移,隨著大家資訊的發達,隨著大家的眼界、胸懷、實踐的高遠,放長線看,更寬、更廣、跟多角度來看,在農業時代「農禪並重」這是優良的傳統。讓僧人徹底的勞作,違背了釋迦牟尼的戒律,那都能夠被接納,成了一個優良傳統。那今天寺廟、僧侶沒有錢,不能炒股,不能去做這些事,那麼他還要自養,自己養活自己,到底怎麼辦?直接去批發,不可以,直接去經商,不可以,到底要幹嘛?所以在今天也是最大的問題。除非國家撥錢,但是坦白的說,我們國家撥來修建寺廟的錢,只有那幾個重點維護我們形象的,像拉薩的大昭寺,這是為了我們的民族政策,為了統戰政策,為了我們樹立一個良好的宗教信仰自由形象,撥錢。我們來看北京真正的僧人生活的寺廟,卻是沒有這樣。這是一個問題,今天也提供給大家,因為大家肯定接下來要面臨這些現實。所以佛教不是說脫離時代,不是說脫離開這個空間之外,另外建立一個修行體系,另外建立一個實踐的標準。佛教所建立的一切,離不開最根本的就是「地」,土地的地,所以它的智慧、它的智慧的源泉,這個智慧的源泉要解決的根本問題,還歸結於身、心、境三者的關係。身,是我們的個體,生命的載體。心,是精神。那一個光有肉體,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行屍走肉,這樣的人,有一身蠻力,沒有人瞧得起。我們不記得歷史上有幾個大力士,但是我們記得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學問家、哲學家、詩人。一個人所以能夠,按照我們中華民族這種儒家的傳統,立功、立德、立言、立行。立功、立德,功,要兼濟天下的那種東西;立德,是自己的個人修為;立言,是撰述、立說;立行,是自己的行為規範。沒有說練力的,練蠻力的都沒有。所以心、身二者的關係,以心為本,以身為用。身心所安居、所行、所建立的一切的東西,就叫做「境」,而這個境,又是是環境的境,還是土。身、心、境,無論做什麼事情,無論我們為了什麼做這些事情,我們的目的,最終的一個目的,從個體上提升自我的智慧完成,讓自己的心智愈加成熟,讓自己的自我的身心關係更加圓滿、融合。那外在的,自他的關係。我,個體和其他人,人類的個體和其他動物,所有的人類和動物跟其他的植物、礦物、星球的關係。佛法的智慧是從身、心、境三個方面無限的推展。因為構成我們肉體的這個堅硬的骨骼、肌肉、毛髮、指爪,這個地大,和構成桌子、椅子、茶具,構成房間的一切的這個泥土的堅硬,是「一」,不是「二」,是一個東西。在這個同一中我們又強要分開出一些「二」,分別,就一定出問題。儘管我們在特殊的年代宣傳要「二元對立」的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看問題。但是我們過於「一分為二」,就忘了應該「二而為一」,我們應該有些場合「一分為二」,但是我們更應該要「二而為一」。和,才是我們真正的。人,身心和,自我安;自他和,則社會安;人類與動物和,則不會有過多的屠殺和屠戮;人類生命與自然和,整個人類、整個這個星球是美好的。所以古老的佛法帶給我們全新的,今天的農耕、農業全新的注入一種,也不是注入吧,我們應該重新來理清一下。不是說我們來農業、做這些,就跟這些沒有關係,恰恰相反。佛法在過去三千年,現在的幾百年,未來的三千年,應該說它永遠有力量、有生機、有能量,給每一個時代的人注入生命的活力、智慧的活力。因為佛陀這個人的原因,導致了他教法能夠與時俱進,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還如此。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釋迦牟尼佛,用我們漢語的話說,就是釋迦族出了一個聖人,這個聖人呢,不好用別的來稱,因為中國人用了聖人了,印度叫覺者,覺者就叫做佛。所以釋迦族出了一個覺者,所以全稱叫釋迦牟尼佛。因此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經典上記載的,釋迦牟尼佛的成佛、覺悟,直接的跟他7歲的時候,他的爸爸淨飯王。因為迦毘羅衛國在今天的印度的北部和尼泊爾南部的地方接壤這個地方,大概不到四十公里,就歸印度管了,當年都是全印度的一部分。到了該耕種的時候,農耕,他才7歲,但是因為他爸爸是淨飯大王,為了預兆這一年收成好,所以做大王的也得親自去,「開犁節」那一天,小太子跟著大家一起來。大人在那裡開犁,舉行儀式。就像我們中國北京的皇帝,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在地壇祭地,一樣的。皇帝不去,至少是皇太子才能去,皇太子不能來,一定皇子,不是隨便誰能來的。小太子也在旁邊看著,最後發現,看這個耕地有點問題,自己開始沉思,坐那兒打坐。所以釋迦牟尼佛,因為他的一切都來自這個地球上,來自於現實的人生,看到了人生的種種問題,所以他發現的這些方法都跟我們任何人息息相關。不管你了解不了解,不管你信不信,不管你接受不接受,釋迦牟尼佛告訴你這幾個智慧,你必須得擺在生命中,才能明白。要怎樣擺在生命中呢?大家想想看。一,活得要開心。這就是佛法,覺者。那麼不開心的理由是什麼?不開心的理由就是分離,分別。分別怎麼來?妄想。妄想怎麼來的?我。我有想法,每個人都放下我自己的妄想、分別,然後就開心。所以活下來的目的,建設一切的東西全都是為了什麼?開心。假如你不開心,你做什麼都沒意義。因此佛法,釋迦牟尼他給我們指出了一條在過去、今天、未來都能夠被任何人所接納、所奉行的路,這條路就是自我的醒覺、開心之路。不管你信仰什麼,不管你從事什麼,不管你是男、不管你是女,你總要從生命的諸多的困惑和疑惑中覺醒過來。然後因為你覺醒過來了,所以你開心了。個體開心了,發現還有身邊很多的人,親朋好友、父母兄弟、同事姊妹,所有這些人都不開心,那我的責任是跟他們分享我的開心。因此,智慧,向內完善自己,慈悲,就是利他。你的一切實際上跟這個「土」都有關係。我不知道我這樣講各位是否能接受,留一點點時間給大家問問題,隨便問好吧,舉手就問,大點聲音我能聽到。聽眾:奘師您好,佛法是講究「不二」,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般的小事,比如家庭的小事、是非,比較容易操作。但是比如說一些事業上,如何把握鍥而不捨和隨緣、堅持和放棄的關係。比如在佛學裡面像玄奘西天取經,還有鑒真東渡,都是鍥而不捨的精神,因為他們是佛法被讚揚了。但是在現實生活不是這種宗教目的,而是人一般的事業,這種鍥而不捨和隨緣怎麼去把握?請法師開示。奘師:這個問題也是現在很多社會人士以及廣大的佛教徒都沒有搞明白的一個問題。佛教,我打個比方,「莊嚴國土」的意思,是要這個地球還是不要這個地球?很多人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那佛教要解決的是,每個人都是一棵樹,這棵樹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叫「人身難得」。對誰都是絕對、徹底的平等的,人身難得,獨一無二。那麼這個人身,長,就是一棵樹。樹,成長絕對沒有問題。所以這個需要積極的、進取的讓這棵樹自由、健康的、快樂的、智慧的、慈悲的成長。但是這棵樹長得時候受到了不應有的擠壓,然後自身長出了一些刺,給其他人帶來了傷害,這才是問題。所以在執著與隨緣之間,在進取與放下之間,它是有一個動態的平衡。也就是在心上無事,事上有事,以出世之心行入世的事。出世的心,入世的事,也就是在出入之間要做一個動態的平衡。這個放下而不是放棄,進取而不執著,就對了。但這個臨界點不好找,說起來一分鐘都不用就過去了,做起來30年還做不到。一進取了就執著,一根筋;一放下就消極無為,就是兩端。他就不明白,積極進取和努力放下之間,它是有一個平衡的點。所以在佛法這個智慧層面上,確確實實是真功夫的。我們很多人是說,我也放下了,結果一放下就是事也放下了,心也放下了,就不對了。真正是心上放下,事上努力,叫事上有事,心上無事,這樣來做才可以。聽眾:聽了你這個演講以後,我感覺你說的這個思想可能跟佛教的最早起源的思想可能不一樣。因為不管是印度當時釋迦牟尼的思想,還是玄奘從那邊取過來的一些思想,其實都不一樣的。你這個講的跟多的是儒道釋三家已經很融合的一種思想,我們具有自己中國特色的一種思想。這跟佛教的本源已經是不同了,然後現在還是叫「佛教」,大家還是稱呼還稱之「佛」,是不是可以有一點點不叫了?謝謝。奘師:與時俱進嘛。如果今天用釋迦牟尼的語言,用當時的梵文、巴利文來講,大家都暈菜了。與時俱進,時代在進步,所以傳播佛法的方式也在進步。比如網路、信息,你們感興趣上我的部落格,上我的網站,善地禪修,你在百度、Google一搜尋,我這兩個字(明奘),馬上就出來了。因為與時俱進,因為我們畢竟不是生活在藍田人、元謀人、山頂洞人那個時代了。所以現在這一切東西既然已經是有的,所以佛法的態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凡所有相,今天所有這些的東西,你都得用,但是你不能執,要用而不執,執而不用就錯了。我們看《林家鋪子》那個老太爺,一進上海,看到女孩子穿著旗袍露著大腿,哇!罪過罪過!把眼睛一遮,坐在車裡就幹嘛?念《太上感應篇》。你想這些老古董能夠讓中華民族擺脫危亡的狀態嗎?不可能。所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1910年到1949年之間,多少文人志士都在做這個事情啊,乃至從1840年開始,都這樣子,沒有辦法。所以佛法它講緣起,叫身、心、境,這個「境」就代表了外界的一切,身、心、境三個永遠在互動。所以說釋迦牟尼佛如果在今天,真的,不是2500年前成佛,而是在今天成佛,那一定是一個電腦高手、網路高手、炒股高手。因為只有本土化,才能夠化本土。你承認我這個觀點嗎?聽眾:您好,大師!其實您的思想我覺得是很好的,但這個思想已經是跟佛教偏離了,至少跟印度的佛教已經偏離了。您的思想我建議可以看一下我們明朝大概600年前,有一位大師叫王陽明,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他的「致良知」的思想,其實我覺得跟您的思想非常一樣。您已經其實我覺得更多的可以稱之為心學,或者是陽明學。謝謝!奘師:所以禪宗,如果你有興趣,各位有興趣可以把我剛才說的八個宗派,天台,華嚴,唯識、三論,這四個比較圍繞高科技的頭腦,想像力、邏輯力、記憶力、解析力這四個能力,還得要文采,五個能力綜合了,學這四個宗派才容易。然後像淨土宗,念阿彌陀佛;密宗念咒語,嗡嘛呢叭咪吽。律宗,嚴守戒律。這三個還是看得見、摸得著,對吧?禪宗,以前這七個宗派都可以把釋迦牟尼供起來,不能不供起來。但到了禪宗,中國的禪宗,以六祖,公元638年出生713年去世,24歲得法,然後39歲出來弘法。他的肉身現在在廣東韶關南華寺,大家有機會去看一看。從禪宗講,可以把釋迦牟尼……所以禪宗這一派叫做什麼?「喝佛罵祖」。所以丹霞禪師,有一天,冬天在河南,到了一個廟裡,冷,把一個木佛就給劈了、燒了,這個老方丈說:這個和尚撒野,怎麼敢在這裡(燒佛像)?他說:我在燒舍利呀。木佛有舍利。那老方丈說:你胡說八道,一個木佛怎麼能有舍利呢?嗨,既然木佛沒有舍利,再拿一個給我燒。所以唐代著名的趙州禪師說: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爐,木佛不渡火,真佛內里坐。泥佛,擱在水裡,再堅固的,3000年的泥擱在水裡,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金佛,再什麼,擱在爐里化,大煉鋼鐵給你化掉。木佛不渡火,把木佛擱在灶里點著了,都過去去,自身難保。只有真佛內里坐。所以「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說的都是這個道理。因此,其他的七個宗派是有本土化的特色,畢竟是在中國文化薰陶下的一種互動,互相的影響,但是禪宗是徹頭徹尾的一個本土化的東西。它已經結合了儒家、道家的,乃至名家的。你比如說古龍的小說:打即不打,送即不送,這就是當年公孫龍啊,戰國的時候整個一百七十幾家的諸子百家的名家的、邏輯家的,送即不送,不送即送,打即不打,痛即不痛,他講「不二」。感謝給我的時間,謝謝各位。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