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3/8/19

修福、惜福與檀波羅蜜一、修福與惜福

弟子定普問:「請師父開示,什麼是『惜福』?什麼是『積福』?」

師父:「『惜福』 就是學佛之人,已有的福要好好珍惜,也要好好地使用它,不去揮霍它,這包括外在與內在兩方面的福。外在方面,對於一切物品要好好地維護、保養及使用,一切都保持得乾乾淨淨的:例如器物要常擦拭它,房子要維護得整齊乾淨,東西若稍微故障時,要馬上動手修好,不要等到全壞了,才花一大筆錢去請工匠來修、來換。所有『外在』的物品,都應該好好珍惜維護。內在方面,則於自心中,對於資財本身就要很珍惜它,而且要很珍惜自己能有這個機會擁有及使用它,這樣便是不但在內心中寶貴珍惜它,同時也發之於外在的表現來維護它,好好地使用、不糟蹋它,乃至凡是導致我能擁有這束西的一切因綠,我都要寶貴它——不但要很寶貴、而且要很珍惜它。譬如對自己的工作、對眷屬、朋友,都要好好珍惜,要這樣思惟:我之所以能有這下作的一切外在因緣都是很難得的,因此要好好地愛惜它、寶貴它,這就是惜福的一種表現。總而言之,『惜福』 是表示對『已有』的東西要好好珍重,儘量使用,且好好地使用它,而不是心存『吝惜』,因而捨不得用。例如衣服買回來了就要拿出來穿,不要收到櫃予里放著不用,等過了時,褪了色,或放著被蟲咬壞了,或身材變了,才發現已經不能穿了,這種表現不叫『惜福』,而是『吝惜』,是一種慳吝,屬於貪所攝的煩惱。『吝惜』不用,最終反而成為一種浪費——物盡其用,買來了就要好好地利用,且用得著的才買,才是真正的惜福。「以上所舉是表示對已有之物如何去惜福;另外對『尚未有』的,要以正常的努力去造成種種因素,使自己能得到及擁有,擁有之後,再以其中一部分去與別人分一孚,此即是司修福』。而『積福』 是儘量多修福,多以己有利益他人,此利人之行,作得多了,積聚起來,成一大福聚,稱為積福。」二、自受用福與他受用福師父:「又,『福』分兩種,一種是『自受用福』,一種是『他受用福』。『自受用福』是為了自己能受用某物、某事,而以正當手段努力去取得。這裡的『自受用』指的不只是行者自身而已,還包括父母、妻、子、兄弟姊妹等親人。不過這種福是小福,也是最狹隘的福。『他受用福』則涵義較廣,是大福。它能令他人也能受用到你所修的福。修『他受用福』則不一定要擁有很多東西才能修,就算你只有少少東西,若別人需要,你便能「捨得」與人分享,即是修『他受用福』。給予人東西,量不在於多寡、質不在好壞,而完全在於用心,其要則在於你能「捨得」。所以修福主要是修『舍』。因為你能舍,別人才能受用到;你若捨不得,別人即使得到你的施捨,也不很受用。你的東西若愛之如命,鎖在保險箱裡,別人連看都看不到,哪能談得上受用?佛經上說,世上有極其慳吝之人,他的東西連妻子兒女都受用不到,更何況是外人。又說,甚至有些最極慳吝又愚痴的人,他所擁有的東西,連他自己都捨不得受用,更何況是妻予兄弟了——這實在是太愚痴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他所擁有的東西,能令自、他都得受用,當然,如前所說,其物不在量的多寡、或質的好壞。這是於物質上修司他受用福』。至於精神上的,則涵蓋範圍更廣,學佛之人,其有智者,乃至於一顰一笑都思能利益他人。即使他的一句話,也能使人受用無盡,乃至改變一生;有大修行之善知識,甚至三言兩語,便能令人心開悟解,以致離苦解脫、見性成佛道。如佛經上所載,諸佛及祖師的一兩句話,便使學人開悟。所以精神上的『他受用』之功德,更加是無量無邊,其果報也無有際涯。」師父定普師父三、積福師父:「再說,什麼叫『積福』 呢?修得之福,不浪費、不揮霍,叫『積福』。譬如說,有人很會賺錢,但也很會花錢。會賺錢卻不會省錢,便無法保住錢財。像這樣就是會『修福』,卻不會『積福』。行者要能『修』,也能『積』,才是最好的。總之,不浪費只是『惜福』,是靜態的、消極的;『修福』是積極的,而『積福』則是更進一步,可說是最積極的,因為你把所修的福德都累積起來了,如生意人開創一項企業前的『集資』,又如菩薩資糧位的『集聚福德資糧』」

定普:「師父,我們要怎樣積福呢?」

師父:「積福的第一要訣就在於不可驕傲自滿,也就是『不以得少為足』。『不驕傲自滿』的意義是不擁有一點點小福報,就覺得很了不起了。修行人因為要成佛道,就須廣積無量福德,有了『福德具足』的本錢,才堪修行智慧,了脫無始以來的生死大事。例如有些福德不足的人,一打坐或誦經、念咒,就障礙現前。何以故?怨親債主都來了!那些怨親債主見他修行,不但不生敬仰,反而會笑道:像你這副德性,也想修佛菩提?——真是不自量力!待我一腳把你踹到一邊去!且會有一些小神小鬼、搗蛋鬼、調皮鬼等,看你福德未充,還不自量力,也都會來找你痲煩或捉弄你。」

定普:「師父,這是福德不夠嗎?」

師父:「是的。福德不足之人,修習定慧即有障難。福德充足之人,人天擁護,修行多所成就。」

定普:「師父,若不修行的話,他們會不會吵鬧?」

師父:「奇怪的是,你一不修行,自然馬上就沒事了。因為凡夫眾生都有嫉妒心,除了怨親債主以外,其它有些不太相干、或無緣的眾生,見你修行也會眼紅,就深怕你修行之後越來越超過他,他因此以無明故,心生嫉妒,便要障礙你,留難你。可是如果你的福德人,有善神守護,他們也不敢來惹你,甚至為天神護法所敕,而恭敬你、擁護你呢!因為知道你將來修成之後,可以度他們。」四、布施與布施波羅蜜師父:「以上談修福、惜福、積福,大都從布施中來。然而布施財物以修福,並非究竟之法,以其所得只是『人天有漏果報』,換言之,它是『有漏福德』;若論究竟,『布施波羅蜜』方為究竟!以修『擅波羅蜜』的功德,能令行者達於究竟之彼岸,成就佛道,因此擅波羅蜜才是究竟,其所成就者為『無漏功德』。功德分兩種,一種是有漏,一種是無漏。那麼,什麼是檀波羅蜜(布施波羅蜜)呢?簡單講,檀波羅蜜即是『清淨施』。以清淨故,所以能成就功德法身。『清淨』與『莊嚴』是兩回事。先清淨,才能莊嚴。因此,『莊嚴』一定要經過『清淨』 這一階段。就好像好花要插在乾淨的花瓶上,才會莊嚴,若插在污器里、或爛泥中,便失去莊嚴。修行也是一樣,先修種種法,消除業障,令身心『清淨』,然後再進而以種種無上妙法『莊嚴』自身。」五、轉「檀那」為「檀波羅蜜」之九法

定普:「師父,如何轉『有漏功德』為『無漏功德』?」

師父:「如何轉有漏功德為無漏功德?或者說:如何轉『檀那』為『擅波羅蜜』呢?這就要修行九法,由此九法可以成就檀波羅蜜,可以轉『檀』為『檀波羅蜜』,轉有漏行為無漏行。這九法是什麼呢?」1.信施師父:「轉『布施』為『布施波羅蜜』的第一個法門是『信施』,或稱『以信心施』。這主要是指佛弟子對三寶的布施。為佛弟子,供養三寶時,應以信心而行布施,亦即:你供養三寶時,應本著你對三寶的信心,而不是看師父很可憐,沒地方住,所以提供一個地方給他住;或看師父很可憐,吃得不好,你同情他,所以你來做飯給他吃,或請他去餐館吃。那樣就不是以信心而施,而是以憐憫而施,故不能稱為『信施』。對社會上的人可以憐憫而施,但對三寶就不敬了。又,於律中規定僧眾,白衣行施若非信施,則不當接受。因為出家人接受信施,主要還是在於令他有機會種福田、親近三寶、受三寶度化,而不在於得到他的財物;因此行施人若非信施,於三寶並無信心,便不能達到度化的作用,而且常有不好的副作用產生,因此僧眾不可接受非信施。若人以清淨信而行布施,則得轉有漏的『檀那』為無漏的『擅波羅蜜』。」

2.不輕心施:「轉『檀那』為『檀波羅蜜』的第二法是『不輕心』:即不輕視受施者。『施者』 不輕視『受者』,不認為『我是施者,你是受者』,就自覺我比你高,比你強。亦不能這樣想:『如果你不是地位比我低、或能力比我差,就不需要我的布施了;因為你受我的布施之惠,所以你在我之下;我是施惠者,你是受惠者——我有恩於你。』不應作是念。不應以『輕他』之心施人,不以為他人接受你的布施,就比你差,比你矮一截。我曾有一個朋友很喜歡幫助人,但他對我說:他從幫助別人之中得到很大的快樂;又說:他之所以喜歡幫助人的原因是:他能因此而覺得自己比別人強,比別人有能力,所以他喜歡幫助人。」

定普:「這是自卑感。」

師父:「對,這是自卑感的『反射』,藉此來肯定自已,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因此,若要令所修的『布施』成為『擅波羅蜜』,絕不可以輕人之心來行布施。尤其是佛弟子布施三寶時,更不可以輕心而行,否則不但無功德,反而造罪。但當今之世,在家居士供養僧寶時,很多都不能以敬重之心行之。若人不以輕心行施,而以敬重之心行施,則能轉有漏之檀那為無漏之擅波羅蜜。」3.不慢心施師父:「轉布施為布施波羅蜜的第三法是:『不慢心』。如何是不慢心呢?若從受者的立場來講是『不輕心』,若以施者的立場來講,就是『不慢心』。亦即,我行布施之時,心中沒有傲慢。這裡所說的傲慢亦有很多層次。施者可以表現很強烈的傲慢,對受者很不屑;也可以只露出一點點傲慢,然而即使只是一點點傲慢,也還是起慢心。所謂『慢』,是視己為高,視他人為低,以己凌人,故稱『凌慢』。若人有慢心,其態度、言語、辭色都可察覺得出來。所以『地藏經』裡面提到:『是大國王等欲布施時,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軟言慰喻。是國王等所獲福利,如布施百恆河沙佛功德之利。』這是地藏菩薩在教我們『如何修行檀波羅蜜』:以不輕心、不慢心,乃至歡喜心(下心含笑)來行布施,即是修行無漏的檀度功德。『金剛經』上面不是講:「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 嗎?只不過這是更深奧、更微妙、更廣大的道理就是了。因此,若人以不慢心而行布施,即得轉有漏之檀那,而為無漏之檀波羅蜜。」

4.不吝施

師父:「轉檀那為檀波羅蜜的第四法是『不吝施』。『華嚴經』上提到:『諸有來求者,不令其空手而歸。』 經上又說:不但要不吝惜而且還要盡心盡力、儘其所有,以利益一切眾生。這非常難,但至少我們須要做到『不吝施』。不吝施不只是不吝『財』,還要不吝『法』。例如有人雖能施財,卻捨不得施法;有人能施法,卻捨不得施財;也有人是既吝於施法,又吝於施財。若財與法兩種都能不吝施,是最難能可貴的;只是眾生的品類不一,對財法二施的傾向,也有種種差別不同。若人能以不吝惜之心而行布施,則能轉有漏之檀那為無漏之檀波羅蜜。」

5.不悔施

師父:「轉擅那為檀波羅蜜的第五法是詢不悔施』。即布施以後不生後悔。有人答應要施某物,之後想想:我怎麼說要布施這麼多呢?於是後悔而改變初衷,減少分量。這樣就不好,修行布施應該一答應要布施,即一定要做到;而且施後也不後悔。再者,『不悔施』是指『施之前』、『正施之時』、及『布施之後』,三時都不後悔。而且除了對所施之物不後悔以外,對於所施之對象亦不後悔。譬如施於甲或施於乙都要不悔,不能說『這件東西我實在是應該布施給某甲,而不應布施給某乙的』。布施之時,無論於物、於人皆不應該生分別心,而生後悔。若人以不悔心而行布施,即能轉有漏之擅那為無漏之檀波羅蜜。「以上四法!不輕、不慢、不吝、不悔!都有個『不』 字,這是指消極方面而言。若要轉消極為積極,就要修習以下四法。」

6.恭敬施

師父:「轉檀那為檀波羅蜜的第六法是司恭敬施』,這是積極的。依理而言,修行人要能敬重所有的人,所以六祖大師要大家修行『普敬』。『普敬』 亦即是『普遍恭敬一切眾生』之義。修行人若能實行普敬,則能究竟去除慢心。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慢心』 即是『我』 ,『我執』與『慢心』常相連結,慢依於我見、我執而來,故稱『我慢』。修行『普敬」之法,即是去除『我』與『慢』 的無上對治法門。那麼,菩薩道行人如何去我執• 我慢呢?就是在行布施時修『恭敬』。如是修行,便是於布施中修無相的『心地法門』,因而轉『有相布施』為『無相布施』。如是,藉種種有相行,而暗中於自心地中,秘密地修『無相法』,速入無相門,成就無漏清淨法身。同樣是布施五十元——你供養五十元,我也供養五十元——但用心若不同,其所得之果報則可差之千里。這就是心地法門的奧秘。若人以恭敬心修行布施,則能轉有漏之擅那為無漏之檀波羅蜜。」

7.平等施

師父:「修恭敬施之後,更高的層次是第七法『平等施』。平等施有二義:一、行者當觀察覺了施者與受者究竟平等;二、諸受施者之間,亦究竟平等。若真實見得施者、受者皆悉平等,則我執、我見即便一時銷亡;我執、我見一旦泯滅,徹見心佛眾生三平等義,『平等性智』當即生起;平等性智生起,即得以此智而體入諸佛等虛空、遍法界之法身,入如來境界。再者,平等性智生起之後,也才能真正做到『平等施』,亦即以究竟平等之心來布施。若人以平等心而行布施,即能轉有漏之檀那為無漏之檀波羅蜜。」

8.不望報施

師父:「轉擅那為檀波羅蜜的第八法為『不望報施』。在布施時修『不望報心』,不期望受者對我有所回報。一般人常會這麼想:『我對他這麼好,他為什麼不對我好一點』,或『他即使不對我特別好,也已經不對了,更何況又還對我那麼壞』。說穿了,這就是於布施或行惠時,有所期望:期望對方以等質、或等量的事物回報於我,或希望他因此優待於我。若是修行擅波羅蜜,便不應存有這種種的期望而行布施;應是完全為了利益安樂對方而行布施,而不是為了他能回饋於我而行施。若是為了期待回饋,則還是為了我自己的利益而行施,則此施仍是自利之行,而非利他之行。自利之心是有漏,純利他之心方與無漏相應。再者,有時希望對方回報的並不一定是物質的,比方說:男子追求女子,男方贈送一些束西給女方,於是就期望對方回報以愛情。這種情形,所期望回報的就不是同類的東西。然而,有期望之施是一種『交易』,因此就不是『清淨施』,不清淨施就不能成就法身,要行清淨施,才能成就法身。因為以上所說這些法(不輕施、不慢施、不吝施、不悔施、恭敬施、平等施、不望報施)都是在修銷除『我』相,既沒有『能施』的我,也沒有『受施』的他。沒有『我』、沒有『你』、沒有『他』等等,則我相及人相等『四相皆銷亡』;四相清淨,故能成就到彼岸行。若人以不望報之心行於布施,則能轉有漏之檀那為無漏之擅波羅蜜。」

9.無所求施

師父:「轉擅那為擅波羅蜜的第九法為『無所求施』。此處的『無所求施』與前一項的『不望報施』有所不同。所謂無所求,包括『於己無所求』以及『於他無所求』。先講『於他無所求』,譬如說:我贈給我的知己好友二仟元美金當本錢做小生意,結果他生意沒做好,不但沒賺錢,反而連我給他的本錢都虧掉了,於是我就對他很不諒解,很生氣;這就是『於他有所求』,雖然我沒有期望他能賺錢之後便把錢還我,甚或回報於我,我只誠心地期望(要求)他做生意成功,至少不要虧本,然而那就是於他『有所求』了。此是財布施,若以法布施來講,例如我現在教你種種法門,我若要求你一定要達到什麼境界,那樣就是對你有所求,這樣於你我雙方都有一種壓力。所以修行人不應『有所求於人』而行布施。行布施而對人有所要求,那是有條件的布施,非是清淨之施,施不清淨,故是有漏,與煩惱雜染相應,不能究竟。

「以上是講『於人無所求』(行施而對人無要求),至於『於己無所求』則是指:我行布施,並非為自己求取任何名、利、讚嘆、恭敬、乃至功德。簡言之,即不是為自己求取少法,而行布施。若能如是布施,則所行之布施便不只是『布施』,而已是『布施波羅蜜』了,因為此時所行之布施法,已清淨無染著,故能成就無漏功德,究竟到達彼岸,故稱『布施波羅蜜』。若人以無所求之心而行於布施,是人則能轉有漏之擅那為無漏之檀波羅蜜,成就最上清淨功德,速轉凡夫身為菩薩身,速得無上菩提。

「綜上所說,若能成就此『九法』或『九心』,即能成就『清淨布施』;成就『淨施』即能轉有漏之『檀那』為無漏之『擅波羅蜜』,成就清淨法身,究竟彼岸。因此在這件表面上看似簡單的『布施』之事上,都能具足無量的心地法門,而且這麼多心地法門,都是在修行當下的一剎那間就決定、就成就的,甚至無法先想一想:『我現在要以什麼心來布施』須想一想,就來不及了!因為能那樣具足修九法以行布施的人,一定是累劫已經聚集了無量功德,而今在起用的時候,即不假思索,稱性而行。猶如打籃球時,若技術練得很純熟,臨運用的當場,閃兩個人、一個花招、上籃,就令人欣喜喝彩;或像在足球賽中,一個機緣綠出現,有人傳球過來,另一球員把球用腳接住、再一個倒掛金鉤入門,哇!多麼棒的歷史鏡頭!不過你可知道,你所看到的那一個歷史鏡頭,那要苦練多久呀!而菩薩度生時的每一個『妙招』(妙功德)都是像這個樣予的:『久修成就』,甚至於菩薩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累積了無量的功德,然後運用純熟,因此隨機一用,都是很漂亮的妙招,甚至於有時漂亮到讓你連看都看不出來,凡夫人都不知不覺,唯有內行人看得懂,而菩薩就常是這樣於其它愚痴眾生都不知不覺之中,他默默地成就稀有功德,於自度度他皆得自在無礙,乃至神通變化亦復如是。以上是如何修檀波羅蜜、或如何轉擅那為擅波羅蜜的法門;也可說是:『如何於檀波羅蜜中修無上心地法門』。

「你曾問過我:『菩薩修行,應不受福德。』又說:『那麼如果有一個人自己有能力維持自己的生活,然後……』你那問題是怎麼問的?」定普:「他如何去享福,而不會消掉那個福?」師父:「你的意思是說:雖然享用,但並不把它用掉,是嗎?」定普:「譬如說,我中午去吃飯,我一定要吃,因為工作要體力,非吃不可;因此我吃一碗麵和一碗湯。別人吃一頓午餐要花五元美金,我只花了一塊半,這也算是我在修福或惜福,可是我還是花了錢。有一句話說:『若不為自己享受而去消受,就不會把福消耗掉』,是不是這樣?」師父:「依理而言並非如此。修行人為了惜福,在食物方面雖然不應刻意去求美味,不去考究烹調上的色、香、味,但修菩薩道也不是那麼死板。也不必故意去挑最難吃的來吃,才表示惜福或『有修行』。譬如有人在吃方面很刻苦,吃麵時,只用開水把面煮熟,不加任何調味料,只放些鹽巴,其實也沒必要刻苦到這地步,油跟醬油並沒那麼貴,更何況修行也要顧及健康和營養的問題,那樣的做法,我認為並沒有必要。簡言之,惜福最重要的是不揮霍、不浪費;營養還是應該顧到,並非都不受用,叫做惜福,那是『吝惜』 而非真惜福。在合理的情況下,要顧到這個無常的色身,維持這個色身;你吃飽了,營養夠了,才能有足夠的體力努力工作及精進修行。你那樣『節儉』,不管你是為了『惜福』或『積福』,你把自己餓得扁扁的,名為惜福、積福,我覺得是不正確的。其次,更重要的是,合理且適當地受用已得之福,並不會把福報消掉』(那種觀念不是很正確);相反的,當『守福奴』 絕對不是增福之法,反而是與『守財奴』不分軒輊。再者,關於『修福』,最重要的一點,即是利他之心,若有清淨的利他之心,一切所行,皆悉清淨成就。」

定普:「師父,上一趟我去中國城,有一位酒醉的人走過去,我看他很可憐,幫忙他、給他一點錢,結果他拿去喝酒,這算不算浪費。」

師父:「因為他拿去喝酒,所以不但是浪費,而旦還是助他為惡,反成造惡。所以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你修任何法門都要有智慧,用智慧作前導,所以如果持戒而無智慧,則是『盲戒』。修禪定若無智慧,那是『痴定』。布施也是一樣,行布施而不用智慧,對方就不能真正受益,等於是浪費,有時甚至有害。」

定普:「師父,是否因為對方沒受益?」師父:「對方不但沒受益,你反而變成縱容他。」

定普:「對。甚至於作惡!所以布施就是要令對方受了施之後,的確受用。」

師父:「我在前面開宗明義時說:福有兩種,『自受用福』 及『他受用福』。你布施給他,就是要利益他,要他能真正受用,不是假的。你不能『為了布施而布施』,而應為了『利益他而布施』,若沒有人真的受用,就沒有人受到你行布施之益,所以布施時一定要『施』與『受』二者之間的一切因緣都具足了,然後他才能得到利益。因此,布施的目的在使他真正受到利益,並非『只要施就行』,不管其結果如何。所以於布施時,要用智慧觀察施者與受者的一切因緣,及可能達到的結果,並非『只要是布施,就是好的』。佛法中的修行,不但要講究方法,也要講求目的及功用。若漫無目的,及無功用的修行,此種修行即成『無用功;既然無用,則何必要修?因此一切修行須對自他有用、有真實利益才作。」

定普:「師父,也就是說:一切要為了『利他』且要有『真實受用』?」

師父:「對。要他能真實受益,真實受用。要他能領受到,而且好好用,達到真實受益,這對他才有真的受用。這裡的『受』與『用』 是各有其義的:『受』 包括『身受』與『心受』 ,必須令對方能『身接受』、『心歡喜』 這才是達到身受與心受的作用,這是第一層;第二,在『用』來講,你所布施的東西還必須是對他『有用』,而且最好能『起大用』(例如,因為受你之施很感動,而發心改邪歸正),否則就不是真的『大受用』,可能只是暫時的『小受用』。」定普師父:「師父,於六波羅蜜里修這九法是最基本的,其它像『禪』比『檀波羅蜜』更難嗎?」

師父:「傻瓜,你正好講反了,檀波羅蜜才是最深、最難的!擅波羅蜜是一切菩薩從初發心以至於成佛,主要在修的都是這個法門。其嚴重性是:若沒有擅波羅蜜就沒有佛法!甚至可以說:若沒有『檀那』這件事,則一切世間與出世間都不會有善事,因為人人都會變得自私自利,不能為他人作毛髮善事。簡言之,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功德與福德,都是從布施中來,也都是從檀那中來。」

定普:「這也就是說要度生利他,都出自檀波羅蜜嗎?」

師父:「對。甚至說世上的好人,所謂『樂善好施』者、慈善機構等,也都是從布施法來的。這世間上一切的善事都是從布施中來。行布施法,都是在給別人好處、好束西。總之一句話,從『有相』的布施,到『無相』的檀度,從有形的布施到無形的布施,都是以好東西令他人受用。佛法也是如此:有人於修行上有心得、乃至開悟證果,轉而利益他人,教人也依法修行度煩惱、得解脫、乃至證菩提,佛法就這樣才能夠世世代代傳揚不斷,這關鍵全是依檀波羅蜜所成就之功德。」

定普:「師父,修這擅波羅蜜是六波羅蜜中最難的嗎?」

師父:「這波羅蜜是最高、最廣、最深,其它波羅蜜都沒有能及於這個波羅蜜的。如果沒有檀波羅蜜,就沒有一切佛法;如果沒有檀波羅蜜,也不會有世間善法,如此則一切世間人只求自利,不思利他,甚至為了己利而用盡心機,巧取一最奪,那就會天下大亂。就因為世上有此檀那一法,才有利他之行。我現在問你:菩薩主要是在修什麼呢?」定普:「擅波羅蜜。」

師父:「菩薩道主要在修『六度四攝』。而『六度』的第一項是什麼呢?」

定普:「檀波羅蜜。」

師父:「菩薩修行的第一項——六度的第一度——是檀波羅蜜,不是沒有原因的,而菩薩修行的檀波羅蜜門,又與我們一般人所修的布施很不一樣:布施又稱為舍,菩薩所修者共有內舍、外舍及內外舍三種,菩薩於一切都能舍:內舍自無常之身、頭目腦髓,及無常之心、心所法亦即心意意識,皆悉能舍。菩薩修外舍,能舍世界、田宅房舍、妻子兒女,一切都能舍;以菩薩修行內舍、外舍、內外舍,是故菩薩之舍甚難稀有。所以菩薩修行六度,若第一度(檀度)都能達於究竟,則其它五度,如禪定等,即不足為難,亦無魔事。」

定普:「為什麼呢?」

師父:「因為內不貪著:任憑得到什麼境界都不貪著,所以魔不能得其便。為何能不貪著?因為菩薩所修,一切都是為了要『利安一切眾生』,若能如是純以利安一切眾生而修一切行,則其悲心及菩提心都具足函攝於其擅波羅蜜中。菩薩欲利益、安樂、度脫有情,這就是菩薩的『大悲心』;為了利益安樂度脫有情而努力修集一切善法,這就是菩薩的『菩提心』。所以『檀波羅蜜』這一法,就可具足函攝菩薩的一切稀有功德在裡面。我再重複一次這句話,因為這非常重要:於佛法中修行菩薩道之如來弟子,從初發心乃至於成佛,所修之法中,最重要的一法即是檀波羅蜜。而且菩薩無量劫修集無量功德,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能布施利益眾生——亦即:以所修集之功德,藉檀波羅蜜之力,而『度脫眾生』。菩薩修至十地滿心之後,『度盡無量眾生已,然後方成佛道』。所以修行佛道,並非光是一個人坐在樹下,其它什麼都不做,就能成佛。不是這樣子的!附帶提醒你一下:這就是為什麼佛在『金剛經』中為了回答須菩提的問題:『菩薩摩訶薩在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後應如何修』,這問題,結果幾乎整部『金剛經』,佛都一直只在談怎麼『布施』——你說奇怪不奇怪?!」

定普:「師父,所以說,一切修行都是為了要利他,為了利他,故行布施,而修檀波羅蜜?」師父:對,很好!」

—— 一九九一年七月十三日於紐約「昆盧精舍」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