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第三種是別教。別教是純粹大乘,所謂是菩薩法。它不通藏教,也不通通教,跟後面圓教也不一樣,所以它是特別,稱之為別。這裡面含著那是無量無盡的法門,所以別教說它的內容是無量四諦。苦諦有無量相,十法界果報不同。《華嚴經》有「四諦品」,四諦品的內容完全是講「別教無量四諦」。《華嚴》是純大乘菩薩法,但是《華嚴》是圓教,四諦品裡面所說的,是講別教的無量四諦。《華嚴》這個別跟圓也能夠融會貫通。因為圓能夠攝別,別不能攝圓。圓教可以包括藏通別,統統都包括,別教不能包括圓。所以無量四諦,《華嚴經》裡面說得非常詳細。果報無量無邊,它的因緣當然也是無量無邊。一切眾生妄想、執著、分別、煩惱各個不同,沒有相同的,所以它這個因也非常的複雜。道品修行的方法,佛在經上所說的「法門無量誓願學」,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所以道品也是無量。
滅諦裡面所講的果,也就是講的菩提涅盤。菩提涅盤也有種種不同,天台大師跟我們講的佛果,藏教有佛,我們稱為藏教的佛。通教修到最高也稱佛,稱通教佛。別教佛、圓教佛雖然都成佛了,其實這些佛的果位境界確實不相同。藏教的佛比阿羅漢位次高,但是還不如圓教初住菩薩,初住菩薩見性了,明心見性,藏教的佛沒見性。藏教的阿羅漢,就是小乘最高的果位,小乘阿羅漢所證的、所斷的,等於圓教七信位的菩薩,藏教的佛只是八信、九信而已,所以沒有見性。通教的佛還是沒有見性,別教佛等於圓教十行第二行位的菩薩。我們知道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十住、初行、二行,別教的佛,四十一品無明只斷十二品,並沒有完全斷,這個算是見性了。圓教的佛,是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盡,所以在成佛也不一樣。滅諦所說的內容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