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我們看最後一段,上方,上方一共說了十尊佛的名號。「十」代表大圓滿,所以做為總結,表「覺行圓滿,一生成佛」。特別是指這部經,這部經就是「覺行圓滿,一生成佛」,難得,實實在在不容易!我們這一生遇到真的是幸運。多少人遇到不認識,遇到不知道,那真叫可惜!當面錯過了。這個認識是非常非常不容易,我搞四十多年才認識,才搞清楚。難,實實在在難!有些人是一生都不認識,都錯過了。所以,實在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經【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我們看看這十尊佛號所表的教義,他教我們什麼?「梵音」,梵是清淨的意思。梵音是清淨音,說法清淨,主要是表這個。六方,第一「東方」,說明我們修學基本的態度,我們希求的目標,以及修行方法的綱領,東方顯示出來了。第二「南方」,顯示出這個法門是依心性本具的智慧,這個法門是大智慧的法門,沒有大智慧不會選擇這個法門。第三「西方」,教我們修福。念佛是把彌陀無劫所修的真實的福慧,變成我們自己的,這個也是大福德的法門,大慧大福。只要你念得相應,所謂相應,就這一句名號裡面有真信、有切願,真信、切願、持名同時的,這就叫相應。「信」裡面有願、有持名;「願」裡面有信、有持名;「持名」裡面有信、有願;一而三,三而一,這叫相應。接著,福慧成就了,擔負起如來教化眾生的事業,到前面「下方」,把教化眾生的事業推廣、發揚光大,普遍利益眾生;到最後「上方」所表的,達到圓滿了。
第一尊佛,說法要清淨。說法裡面,如果還有名聞利養的希求,那就不清淨。說法純粹是為了利益眾生,雖然利益眾生,不做利益眾生想,這才清淨。名聞利養都不要,我天天在這裡做利益眾生,還是不清淨,還是著了相。真正清淨,就像如來「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做了許多利益眾生的事,心地乾乾淨淨,一點也沒有染著,就像完全沒做一樣,這才是真清淨。如果要照《金剛經》上講法,更容易明了。《金剛經》上說得好:「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的確值得我們常常反省。菩薩是什麼?菩薩是覺悟的眾生。不是菩薩,就是迷惑顛倒的眾生;換句話說,你還有四相,你就迷惑顛倒,你沒有覺悟。這是《金剛經》前半段的開示,後半段講四見,四見比四相更微細。見是什麼?見是見解,你還有這個念頭,比那個著相更微細。不但相不能著,念頭都不能有。還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換句話說,還不算是真正覺悟,你的心並不清淨。可見得清淨心,它確實是有標準的,不是我們以為「我的心很清淨了」,那不盡然,那是你自己的標準,不是佛法的標準。
第二尊「宿王佛」。這個字念xù,星宿。星宿這是比喻,星宿很多,星宿當中最大的,我們稱它作星宿當中之王。我們不去論它實際的,只論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晚上看到眾星,月亮是最大的。這個代表什麼?把這個「星」代表佛所講的無量法門。星宿當中之王,當然這是最殊勝的一個法門,用這個法門代表大乘法,所有一切法門裡面大乘法最殊勝,是無上道的捷徑。所以,用宿王代表大乘。
第三尊「香上佛」,代表大乘裡面的捷徑。大乘法裡面很殊勝、很快速,那是什麼法門?禪宗。「香上」代表禪宗。六祖大師《壇經》裡面有「傳香懺悔品」,就是傳授禪宗修學的方法。在《壇經》的第五章,就是傳香懺悔。「五分法身香」,就是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所以香上是表禪宗。禪宗是大乘當中的大乘,大乘代表徑路,禪宗是代表徑路裡面的徑路,它是屬於頓超的法門。
第四尊「香光佛」,香光佛是代表淨宗念佛法門。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裡面,稱為「香光莊嚴」,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的特色,第一個是光明,光明世界,第二個是寶香,西方極樂世界任何物質都放香氣。所以西方世界是寶香遠聞、香光莊嚴的世界,這是淨土宗。淨土宗,是徑中徑又徑,是最近的路,沒有比這個更近了。大乘是徑路,禪宗是徑中徑路,淨土宗是徑中徑又徑。這三尊佛,把了義、究竟了義、圓滿的究竟了義,為我們顯示出來了。我們要是認清楚,明了了,當然自己就知道怎樣去選擇了。
第五尊是「大焰肩佛」。這個名號前面解釋過,但是在此地,他表的意思跟前面不一樣,前面是代表自己權實兩種智慧的成就,應當要擔負起如來家業,那是在前面的那個階段。這個地方是圓滿的階段,他的表示是,把最殊勝、最上的法門傳給大眾。傳給大眾,必須是有緣之人,就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無緣之人,我們要不要傳?還是要傳。不能說無緣就不說,無緣也要說,說了他不得受用,不得受用是講他今世不得受用。經上常講:「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阿賴耶識裡頭有了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種子,將來多生多劫,甚至於無量劫之後,遇到佛了,就這一句名號,他這個緣成熟了,他也能往生,不是現在往生就是了。所以不管是有緣、無緣,遇到一切眾生,我們都要把這個最上的頂法,一定要傳授給大眾。我們平常念這個佛號,念佛號為什麼要你念出聲?念出聲音,別人會聽到,別人聽進去了,那就傳給他了,這無上的頂法就傳給他了。沒有人我們可以默念,不要出聲音,遇到有人的時候就念出聲音,讓他聽見,我們這個法就傳給他了,他還不知道。菩薩用心跟凡人用心不一樣,我們印了有許多「阿彌陀佛」的貼紙,用意都是在此地。你們的車上可以貼著,停到停車場,人家一看到,念一句阿彌陀佛;眼睛看一下,阿彌陀佛無上頂法種子種到他阿賴耶識里去了,目的在此地。對外國人,我們也用英文翻譯的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貼紙我們印得很多。一般人不曉得這個功德利益之大,我們以這個功德回向求生淨土,這是與阿彌陀佛、與一切諸佛,同心同願同行,這是一生成佛的方法。
第六尊「雜色寶華嚴身佛」,這是表一生圓滿。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講一生圓滿的經典,只有一部《華嚴經》是講一生圓滿的。用善財童子做為一個修行的榜樣,善財一生圓滿,實在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才是一生圓滿的。「雜色寶華嚴身」就是華嚴的意思。《華嚴經》就是「雜華嚴飾」,嚴飾就是莊嚴的意思,比喻做一個大的花園,這個花園裡面各式各樣品種統統具足,沒有欠缺的。這是比喻佛說法,無量無邊的法門,沒有一個欠缺,統統包括在其中,用這個來比喻。這一尊佛的名號,也是這個意思。讓我們仔細去想想,深深的去體會,效法學習善財童子,他是我們修學的一個最好的榜樣。
第七尊「娑羅樹王佛」,娑羅樹是表究竟堅固的意思。在印度,這個樹是非常堅固的,佛常常用它來表堅固之法。這個地方是代表我們圓滿證得究竟堅固,那就是圓教的佛果,這個才是真正的大法王。娑羅樹也表密宗的意思,說明淨密不二,表這個意思。我們從「徑中徑又徑」,這裡能夠看出來,淨宗與大乘與禪是不二法。在行門裡面講,修行總是禪、淨、密這三個法門,這是修行的綱領,這一句「阿彌陀佛」,這是佛在經上講的,就是「甚深的禪的境界」。不但它是甚深禪,而且也是甚深之密,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純粹是梵語,沒有翻成中國意思,就是密咒,而且是無上的咒語,是大總持的法門,念佛人往往不曉得。所以,念佛人實在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包括一切大乘,這一句名號,所有大乘法門都修了。大乘法包括小乘法,包括禪宗,這一句名號禪宗裡面也圓滿修了;又包括密宗,密宗裡面無量法門也在這一句名號之中,統統修了,圓修圓證。這是佛的名號在此地表達著這些殊勝的意義。
第八尊「寶華德佛」,這一尊佛是表圓滿的報身。第九尊「見一切義佛」,是表千百億化身。像《金剛經》上說的「如來五眼圓明,普應群機,見一切義」。第十尊「如須彌山佛」,表清淨的法身,是宇宙萬有的本體。末後這三尊佛表的是法身、報身、應化身,一體三身。跟東方裡面講的這三尊佛,法、報、應前後照應。前面東方提出,是我們心裡嚮往的、希求的,到末後上方這三尊佛,是表我們親自證得的,這才叫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