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劉余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是修養的品德


時間:2014/5/16 作者:清淨心

​​

中國古人他經過,觀察自然界、社會人倫關係的道理,他就提出了十二個字,做為人身修養的品德,那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提出這樣一種價值觀和道德觀,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什麼?因為一方面它可以為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確立一個一以貫之的價值存在,也就說如果社會上沒有一個普遍的價值觀,那就會人們出現了《墨子》上所說的,「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的情況。也就說當社會上有一個人,會有一種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當社會上有兩個人,就會有兩種不同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而當社會上出現了十個人,就會出現十種不同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這樣就會讓人們以「我喜歡,我高興,我願意」,做為評價自己行為的標準。所以在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中,他講了個例子,可以對這句話做個最好的闡釋。他講到美國曾經對自己的八千名中學生,進行了一個抽樣的調查,結果這八千名中學生,有百分之七十一的人考試做過弊;有百分之六十八的人,曾經動手打過人;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曾經在商店裡偷過東西。但是最後一個題,當他們被問到你認為自己的道德高尚嗎?結果出乎意料的,居然有百分之九十六的中學生,都選擇了認為自己的道德是高尚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就是因為在美國都宣傳的是自由平等,所以人們都是以「我願意、我高興、我認可」的價值觀,來評價自己的行為。所以他不覺得考試作弊、動手打人、在商店裡偷東西,是道德不高尚的表現。所以確立這種一義價值的道德觀,確實可以為我們的學校教育、親職教育和社會教育,給予一個共同的價值取向。如果我們在學校里所宣講的,家庭里家長所教誨的,還有我們社會大眾傳媒所傳播的,不一樣,甚至於相衝突的話,那就不可能樹立起一種共同的價值觀。這種共同的價值觀還有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為法律的制定和制度的設計,提供了一種內在的精神和價值靈魂。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強調製度建設,強調法制觀念,但是法制和制度並不是為了法律而法律,為了制度而制度。這些法律和制度的背後,都體現和維護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價值。我們看西方的價值,它制度的設計是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他們所有的制度框架都是為了維護公平正義。我們說這肯定是正確的,但是並不足夠,為什麼?因為它雖然維護了公平正義,但卻不能夠引導人們具有團結互助、仁慈博愛的道德平等。所以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同時也可能是個人情冷漠、精神空虛、道德違背的社會。所以在西方我們看到,在法律所管轄之外的反社會行為比比皆是。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