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白話解卷一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 第三章 藏識依緣生識浪之二  


第三章藏識依緣生識浪之二

經文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

大海波浪性,鼓躍可分別,

藏與業如是,何故不覺知?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凡夫無智慧,藏識如巨海,

業相猶波浪,依彼譬類通。

白話解

大慧菩薩又說偈:

大海因風起波浪,此是容易分別事,

藏識業相心中轉,何故自心不覺知?

世尊以偈答:

凡夫無智不了知,藏識無盡似海深,

業相猶如水波浪,譬喻類通離妄身。

經文

爾時,大慧菩薩復說偈言:

日出光等照,下中上眾生,

如來照世間,為愚說真實。

已分部諸法,何故不說實?

白話解

大慧菩薩又說偈:

陽光平等照眾生,普照無分下中上,

如來普度眾迷情,為眾凡愚說真實。

過去分部諸種法,何故未說真實義?

經文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若說真實者,彼心無真實。

譬如海波浪,鏡中像及夢,

一時俱時現,心境界亦然。

境界不具故,次第業轉生。

識者識所識,意者意謂然,

五則以顯現,無有定次第。

白話解

世尊以偈答:

皆因彼心無真實,若說真實反生疑。

譬如大海諸波浪,鏡像夢境種種事,

一切同時現出來,心中境界亦如是。

未到自覺之境界,心中業相似轉輪,

識心緣塵生現識,意根分別判假真。

五識隨緣顯業相,諸識並無次第分。

經文

譬如工畫師,及與畫弟子,

布彩圖眾形,我說亦如是。

彩色本無文,非筆亦非素,

為悅眾生故,綺錯繪眾像。

白話解

譬如工巧繪畫師,帶著弟子隨作意,

走筆染彩畫圖形,我所說法亦如是。

各種彩色不是畫,畫筆素布亦非圖,

為悅眾生隨機作,錯落有致繪成圖。

經文

言說別施行,真實離名字。

分別應初業,修行示真實。

真實自悟處,覺想所覺離。

此為佛子說,愚者廣分別,

種種皆如幻,雖現無真實。

白話解

言說施行兩回事,直心真實離名字,

迷時業相分別識,修行才能識真實。

真實全靠自心悟,離覺所覺不妄想,

此話是為佛子說,愚夫專起分別想。

自心所現皆如幻,識其不實無妄想。

經文

如是種種說,隨事別施設。

所說非所應,於彼為非說。

彼彼諸病人,良醫隨處方。

如來為眾生,隨心應量說。

妄想非境界,聲聞亦非分。

哀愍者所說,自覺之境界。

白話解

如是所說種種法,隨事應機作施設,

如果所說不應機,說了等於沒有說。

譬如良醫治眾病,隨病處方各有別。

如來說法度眾生,隨心應量分別說。

妄想不是真境界,聲聞境界不究竟。

此是哀愍者所說,自覺聖智之境界。

[資料]唐思鵬居士關於法身的解釋

法身有廣狹二義:

廣義的法身泛指無漏有為功德的大菩提和清淨無為功德的大涅槃,兩者結合,是名法身。

《解深密經》《維摩詰經》以及《攝大乘論》所說的法身,皆指此處廣義的法身而言。

狹義的法身專指諸法的真實性,也就是指無為功德而言。

如《證道歌》雲:「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六祖壇經》亦云:「清淨法身,汝之性也。」這些都說明了狹義的法身主要是指無為功德,它與廣義的法身是有一定區別的。

而此處所說「法界性,即法身」的法身,意指後一狹義的法身而言。

東坡居士雲:「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這種清淨身,也就是法身之意。因為無為功德的法身無處不遍,清淨湛寂,無始時來,本自有之,所以說「山色無非清淨身」。

此清淨法身的無為功德若依能受用的根身而論,即屬法身,若依所受用的境界而言,即屬涅槃。《解深密經》雲:「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就是這個道理。

《六祖壇經》說:清淨法身佛是什麼樣子的?世人自性本來清淨,萬法都從自性生出。想惡事,便生惡行;想善事,便生善行;種種惡法善法,都在自性中。天常清,日月常明,當大地被浮雲覆蓋時,上明下暗,忽然風吹雲散,便上下光明,萬象紛呈了。世人的性常浮游不定,像那浮雲一樣。

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由於著了外境,被妄念浮雲覆蓋了自性,不得明朗。如果遇到明師,聞了正法,自己去除迷妄,便會內外明徹,萬法都在自性中呈現出來。見性的人,都是這樣的,這就是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的含義,除卻自性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刻中的不善品行,常反省自己的過錯,不說別人的是非,就是自歸依。常懷謙下之心,普行恭敬,見性通達,無滯無礙,就是自歸依。

從這段話可以了解六祖說的意思。各人的人生觀、世界觀等種種觀念構成各人的法身。自除迷妄,見自本性,就成了自性清淨法身佛。

白雲按

各人的人生觀、世界觀等種種觀念構成各人的法身。自除迷妄,見自本性,就成了自性清淨法身佛。

在佛經里說的身,比如文身、句身、化身、三昧身等等,說的都是一類相同概念的集合。法身與清淨法身佛是非一非異的概念。每個人的法身清淨了,就可以稱為清淨法身佛。

人人都有法身,不等於人人都是清淨法身佛。

人人都有佛性,不等於人人都已經是佛。當一念悟時,這個時刻是因地的佛,只有念念都清淨,念念正等正覺的人,才是被稱為天人師的佛,是果地的佛。

第二節參與修禪實踐才能了知藏識的作用

經文

複次,大慧,若菩薩摩訶薩欲知自心現量、攝受及攝受者妄想境界,當離群聚、習俗睡眠,國中後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

白話解

佛說:修菩薩行的人,要想了知自心顯現的影像是由什麼攝受、怎樣攝受到自己心裡來,又怎樣生起幻想的,最好離開喧鬧之地,時刻自覺,抵抗睡魔,避免昏沉,日修夜修,修習菩薩方便法門。

經文

當離惡見、經論言說及諸聲聞緣覺乘相,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

白話解

自心清淨如水,不受惡見干擾,不拘於言說相,不囿於聲聞乘和緣覺乘的局限,應當通達這些自心顯現的妄想之相。

經文

複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建立智慧相住已,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何等為聖智三相當勤修學?所謂無所有相、一切諸佛自願處相、自覺聖智究竟之相。

白話解

大菩薩通達自心妄想幻境真相之後,離妄想相,妄識身轉聖智身。這時,要努力修習三種聖智。是什麼樣的三種聖智?一、化度一切三界眾生歸無所有,二、發大願心成就無上佛道,三、自覺聖智究竟境界。

經文

修行得此已,能舍跛驢心智慧相,得最勝子第八之地,則於彼上三相修生。

白話解

成就如此三種聖智,便不再是跛驢的智慧,才能得最勝子菩薩第八地的智慧,不管遇到什麼大風大浪,自心都能巋然不動。在這種境界中修煉生死觀。

經文

大慧,無所有相者,謂聲聞緣覺及外道相,彼修習生。

白話解

一、化度一切三界眾生歸無所有,這是最基本的法門,聲聞、緣覺和外道,刻苦修持,有可能達到也只能達到這個層次。

經文

大慧,自願處相者,謂諸先佛自願處修生。

白話解

二、自願處相,指發大願心成就無上佛道,過去所有的佛都是憑發大心愿修成聖果的。

經文

大慧,自覺聖智究竟相者,一切法相無所計著,得如幻三昧身,諸佛地處進趣行生。

大慧,是名聖智三相。若成就此聖智三相者,能到自覺聖智究竟境界。

是故大慧,聖智三相當勤修學。

白話解

三、自覺聖智究竟境界,對一切法相都不執著,在如幻三昧中,神通自在,修行到了這個層次,便說成就了「如幻三昧身」,如此朝著清淨佛地的方向繼續努力,便能修成聖果。

成就如此三種聖智的修行者,便到了自覺聖智究竟的境界。

因此,修菩薩行,應當殷勤修學如此三種聖智。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