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修心七要》講記(十三)


時間:2017/8/21 作者:學佛娃娃

達真堪布仁波切宣講於2017年8月10日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繼續講解《修心七要》,《修心七要》的主要內容講大乘佛法,尤其講菩提心。其實菩提心包含了大乘的全部教義,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成佛,要度化眾生,就要依靠菩提心——依靠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我們在凡夫地時,依靠世俗菩提心提升自己;在有境界,真正見性之後,依靠勝義菩提心提升自己。只有依靠這兩個菩提心,最終才會到達彼岸,才能成佛度眾生。所以對於一名大乘修行人——心裡真有普度眾生之願望的人來說,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轉欲自穩重。

此處宣講了兩個修法,即兩個道理。第一個是轉欲,主要講的是心態——心裡的轉換。我們曾經都是愛自己的,但是從今天起,從我們發菩提心開始,就要愛他人、愛眾生了。這主要是在心裡,必須放下對自我的執著,然後真心實意地為他人著想。因為我執我愛、自私自利是一切煩惱的根本,也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我們為什麼煩惱痛苦?世人會找很多藉口,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我們煩惱痛苦,不在於有錢或沒錢,不在於有權或沒權。但我們常常認為這些才是我們煩惱痛苦的根源,其實不然,都是錯覺,都是我們錯誤的觀點。

我愛——對自我的執著,才是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本。當真正把自我放下時,就是沒有對自我的執著,沒有自私之心時,就不會再有煩惱痛苦了。無論有錢沒錢、有權沒權,無論處於何種狀態,都不會煩惱痛苦。

要從內心深處愛他人,指心裡沒有絲毫自私的成份。雖然我們現在也有愛他人之心,但是有自私、自我的成份,所以還不是真正的菩提心。真正放下了對自我的執著之後,才會真正的愛他人。若是沒有放下對自我的執著,或還懷有私心,就不是菩提心。即使愛他,甚至愛更多的人,都不是菩提心。

所以我們要轉換心態、轉變心理,之前利益自己,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從行為上改變,從發菩提心開始愛他人、利益他人,從內心深處放下對自我的執著。當我們真正去利益他人時,功德才會圓滿。意思是說,當我們真正利益他人的時候,福德才會圓滿。

自己的利益,心裡的很多欲望,很多想得到的東西,在我們真正去利益他人時,才會圓滿。火點上了,灰自然就有了。若僅僅是單方面地追求這些東西,不一定能成功。即使在表面上成功了,也發財了、升官了,得到了一些世間的福報,但實際上,還會跟之前一樣,沒有辦法遠離痛苦。這些所謂的福報給我們帶來的是災難,不是真正的功德,也不是真正的福德。當我們真正能利益他人的時候,我們的功德自然就圓滿了,福德自然就圓滿了,這都是自然而然的,也可以說本具的,同時會顯現。這一點很重要。

然後是自穩重。我們都已經進入佛門,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是求自我解脫,有的想普度眾生。我們要非常認真地對待這種信仰,要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識,如理如法地依止善友。

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識:首先可以觀察,然後再依止。密勒日巴尊者說,弟子不觀察上師,如同喝毒藥;上師不觀察弟子,如同跳懸崖。指互相之間要觀察,首先要依大乘、小乘所宣講的善知識的標準——法相,衡量、觀察。如果認定他是一位合格、具德的上師善知識,還要看與自己的緣份,能不能真正地利益自己、幫助自己。有些上師善知識具足法相,也是位具德善知識,但是不一定能幫助你、利益你,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他的境界再高、能力再大、再有名氣,如果不能幫助你、利益你,即使依止他,也沒有多大意義。看緣分指真正能利益自己、幫助自己。依止和普通親近不一樣,依止是要依靠他。在解脫、菩提的大道上,就要依靠這個人。首先把自己的身口意都交給他。

不要說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也有這種要求,有這樣的說法,除了繞佛塔、上衛生間、刷牙飲水,這三件事不必請示師父善知識。別的都要請示上師。師父允許你做你可以做,師父禁止你做你就不可以做;師父讓你去你能去,師父不讓你去你就不能去!小乘佛法里有這樣的要求,有這樣的戒律。

大乘佛法更嚴格,你依止上師以後,身口意都要交給他。從此以後,就要依教奉行,一切聽從安排,讓你學什麼你就學什麼,讓你念什麼你就念什麼。若是還摻雜著自己的分別念,一意孤行,那麼就是不如法的。依教奉行就在於,上師針對你的根基,學修情況給你傳法,對你進行調教。否則,就沒有辦法真正攝授你。

現在很多人雖然口頭上說依止上師,卻不尊重上師,想去哪就去哪,想學什麼就學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樣的做法是不如法的。

還有人有很多我行我素的想法,凡夫無不如此。尤其是你們的自我意識都特彆強,總是固執的堅持一些自己的主見和古怪的想法。這些都是不如法的。既然依止了上師,就要聽從上師的意旨。

《華嚴經》曾講,自己為病人想,自己是一個患者;善知識為名醫想,若想治療、痊癒,必須要聽從醫生的,醫生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若是不聽從醫囑,醫生給你開藥你也不吃,醫生給你檢查你也不服從,他沒有辦法治你的病,你也不可能痊癒,這都是同一個道理。必須要依止一位上師善知識。然後聽從他的教導,在他面前你能真正放下自我,能真正依教奉行,才有真正的攝受,這才叫做攝受!

我們講暇滿難得時,講善知識的攝受,善知識的攝受即指依教奉行。一位真正的善知識,一位具德的上師,是慈悲的,這點沒有問題,若是自己在上師面前依舊不能放下自我,還是自以為是,就不可能得到上師善知識的真正攝受。得到上師的攝受也是雙方面的!若是自己做不到全心投入,放不下自我,很難得到這種殊勝的加持。我們在學佛的道路上,得到善知識的攝受,得到上師的攝受,是非常珍貴的。如果沒有這樣的福報,不可能成就,不可能到達彼岸。現在也有很多人在自學佛法,其實,即使再努力、再精進,都是徒勞無益的。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要犯這種錯誤。

大家一定要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師善知識,把自我放下,聽從他的安排,接受他的調教。這樣才會有改變,才會有提升,否則不可能成就。

如果依止了這樣一位上師善知識,一定要長期依止。

以前的很多大德高僧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時候,至少依止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龍欽巴大士講過,如果是我的後學者,依止善知識的時間要長一點,聞思佛法的時間要長一點。這是給我們後學者的教言,也是對我們的要求。

所以,不要著急去弘法利生,不要著急去接受灌頂、接受口訣,這也是在講穩重,聽從自己的上師或者善知識的教導就可以了。密勒日巴也出現過這種問題,他總想跟其他弟子一樣,想得到灌頂,想得到瑪爾巴上師的口訣。因為實在沒有機會,瑪爾巴的夫人媚達瑪不忍心,她倆合夥偷瑪爾巴的東西,安排他去依止瑪爾巴的大弟子。密勒日巴在瑪爾巴弟子那邊也沒有得到法,沒有得到任何加持。後來還是回到瑪爾巴的身邊。這不是著急的事!該給你口訣的時候,他就會給你口訣。長期地依止上師,上師才能全面地了解你。

也許很多人想,不必吧?一位具德的上師善知識具有他心通,用他心通一觀察,就知道弟子的相續和修行到哪個層次了。其實這是不可以的。以前,偉大的佛陀具有神通,但是卻沒有使用過神通,而是通過觀察了解,再給弟子們傳授與之相應的法門。比如說一個弟子犯了錯誤,佛明明知道,但卻裝做不知道,叫身邊的人當面詢問他,以這種方式去了解或者制止。他並沒有通過神通去解決這種問題!

所以一切具德的上師善知識跟佛陀一樣,會慢慢地了解你的學修狀況,會為你安排一切。他隨時都會指點你,因為他最了解你,他知道你修行的層次在哪裡,知道你的習氣。其他人卻不知道,所以要長期依止上師。只有這樣,上師才能真正的攝受你,不斷的給你傳授教言或調教你。他通過觀察,會給你傳法,他教導你的過程都是不一樣的。

其實,法門都是平等的,但是每位上師善知識,都有自己度化眾生的方便,如果你是他的所化眾生,是他宿世有緣的弟子,他知道你應該選擇何種法門或應該走何種道路。

通過神通不會攝受你,不會解決這些問題,你依止一位有緣的或具德的上師善知識後,他會給你傳法,這個過程他能掌控,其他人則不能。他有自己攝受弟子的善巧方便,通過這些才能度化你,所以這都是很重要的。

現在很多人心裡有疑惑:「我該修什麼法門?和我的相續相應的法門是哪個?」社會上有很多的學佛人,今天學這個法,明天又學那個法;今天跑這個道場,明天跑那個道場,沒有好好地依止一位上師善知識,很迷茫。

若是你真正有幸遇到了自己的上師善知識,就如法的依止他,他會給你安排的,你就不必瞎操心了,也沒有必要想那麼多。還有很多人,也依止了上師善知識,但還是覺得上師善知識不了解自己,然後去學其它的法!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你的上師善知識最了解你。你需要這個法,你的境界到這個層次時,他一定會給你傳授的。

上師給每個弟子所傳授的,對每個弟子的調教方法也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煩惱習氣不一樣,自身的業障也不一樣,所以調教的方法不只是傳法,或只在口頭上講,這樣很多問題無法解決。所以上師可能會用各種方法攝受你,有時候讚嘆你,有時候批評你,甚至在大庭廣眾面前挑你的毛病,說你的過錯;有時候很冷漠的不理你,甚至你有問題去請教,也不回答你……這都是上師和弟子之間珍貴的、殊勝的,或傳授,或攝受,或調教的方法。這與普通人或沒有緣分的人來說是不同的。

有的人可能想不通:為什麼不理我呢?連問題都不回答?這是什麼上師善知識啊?因為你的情況不同,他以這種方式調教你,這是你與他之間有特殊的緣分,也是根據你的心態和修行狀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這樣對待你,給你示現,對你來說是珍貴的、殊勝的。

依止善知識一定要如理如法。有些人也想去親近其他的善知識,也想去朝拜,也想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比如做一些好事。如果你需要,你有這樣的緣分,上師也會給你安排的。如果你不請教上師,不聽上師的教導,而擅自去做這些事,也許對你來說,會變成修行的障礙。

惹瓊巴是密勒日巴的弟子,雖說彼此是師徒,但有時也是朋友,平時也是很隨便的。有一次,惹瓊巴想去拉薩朝拜,密勒日巴不同意,但是他沒聽從密勒日巴的告誡,就自作主張地去了,結果遇到了違緣。在這個過程中,他破壞了戒律,給自己的修行帶來了極大的障礙。後來惹瓊巴回到了密勒日巴身邊,懺悔後才有了一點改變。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公案,也許你會想:「我是去朝拜,是去親近善知識,是去做善事……」這本來是好事,本來是應該做的事情,若是不請教上師或不聽上師的話,上師不讓你去,你還是很固執的去,這些事情就會變成一種違緣,會給你帶來很多障礙。

現在也有這種現象,有些學修小組不聽話,最後出現了很多違緣和障礙,很難共修、很難堅持,有些個別人也不聽話,導致遇到了很多的違緣障礙。

有些學修小組不聽話,最後出現了很多違緣和障礙,很難堅持共修。也有個別人不聽話,導致遇到了很多的違緣障礙,這都是要注意的。我們不要輕易犯這些錯誤,這樣會在修行的道路上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違緣障礙。

我們還要依止善友、親近善友。善友很重要,一般凡夫都會受身邊人,受環境的影響。社會上有很多人本來很好,後來跟某些人混在一起之後,開始學會了做壞事,喝酒、抽菸,甚至賭博等。學佛人中也有這樣的,有的剛開始很清淨,很有信心,後來跟某些人混在一起之後,自己也不清淨了,信心開始退轉了。有的剛開始很有正知正見,後來跟某些人在一起之後,變成一個神神叨叨的人。這些人說神通、玩神通時,我真有點害怕。他們都是受了身邊人的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依止善友,要親近善友。

善友是指有好的人品,嚴守戒律,戒律特別清淨,不斷地聞法修法——特別精進,煩惱習氣少。有的人經常在背後說他人的過失,這種人不是好人,好人不會在背後說他人。若真有什麼要說的就當面說,若當面不說就不要說,背後說他人是不道德的,背後說同修是惡友,我們不應該親近這種人,不應該依止這種人。

第一,要有好的人品。好的人品包括正直、穩重、善良、具有慚愧心等。穩重指能夠以智慧觀察和選擇,做出決定後,不會輕易動搖、不會草率改變,因為心裡知道都是正確的。

無私無我,為別人著想,有慚愧心,心地善良,戒律清淨,精進聞法修法……有這些品德的人,才值得我們依止。善友就是一起做善事,道友就是一起提高境界,互相幫助。平時相處時,要觀清淨,經常在一起,也會看到一些不清淨、不如法的地方,但是要儘量觀清淨、觀圓滿。其實從自己的心態和境界裡去想,確實有不清淨和不如法的地方,但這都是自心的顯現。

都是因為自己的心不清淨,所以才會有這些不清淨;都是因為自己缺乏智慧,所以才會有種種的不如法,都是自己的問題。這些顯現,或是對方的表法,讓自己煩惱,或者讓自己的心裡不清淨了,還依舊是自己的問題,因為你沒有保護好自己的相續,不夠智慧。

第二,這都是自心的顯現。為什麼你有這樣的顯現?說明你的心不清淨。當你真正回歸自性,智慧圓滿時,看一切都是清淨的,看一切都是圓滿的。從自己的角度講,是這樣的;從他人的角度講,他人的相續有清淨的,也有不清淨的,但是我們很難衡量,如果輕易的說是非,誹謗他人,很容易造業。

所以要觀清淨、觀圓滿,一般情況下不說道友的過失,也不說道友不愛聽的話。但是如果你有能力幫助他,轉變他,你知道他那樣做是他業力的一種反應,或你知道他在犯錯誤,若是有能力幫助他,就可以去指正他。

比如一位上師,他可以說弟子的過失,因為上師和弟子之間有這種特殊的緣分是可以的。上師說弟子,第一,弟子不會因為此而生煩惱;第二,弟子一定會改正。有時候,上師說弟子也是一種殊勝的傳授,也許通過這種方式能讓他見性;上師說弟子也是幫他消業。也許有時我們看不懂,但有時我們也會看懂。

有很多弟子,上師有時說他,甚至打他,他都很開心、很快樂。前幾天有個人說,之前狀態一直不好,身體也不舒服,但是後來打一下就好了,這些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反觀一下,你能否做到這樣?若不能就不要說他的過失。

要說他的過失和毛病,首先要確定他並不是示現,而是真正在犯錯誤;第二,你要有這種能力,能調教他,他能接受你的做法和態度。如果你讓他煩惱了,或影響了他的心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是不能說的。所以一般情況下不說,發現了一些問題,要麼跟輔導師說,要麼跟上師說,平時儘量觀清淨、觀圓滿。

不說他人的過失,不說道友的過失,斷除惡語,要說悅耳語,說好聽的話讓他人高興。同修道友、善友之間要如理如法的學修,不能搞神通和玩神變之類的事情。對此,我們的要求一直很嚴格,一直排斥搞神通,因為這是很嚴重的、不如法的行為。

現在有些道場特別不正常,學佛後應該是很有智慧的正常人,而很多學佛人,不要說智慧,甚至都不是正常人了。你們也應該聽說過,一張嘴就說這個那個,說的都不是人的事了,都是神的事了。這些都已經搬到神的世界裡去了,我覺得太可怕了。所以在我們道場,是絕對不可以的。希望每個人都不要這樣,不要說神通,不要玩神通。佛菩薩有神通也不玩、也不說,都是有道理的。對於一名成就者來說沒有什麼,玩神通、說神通就像玩遊戲一樣。

但是凡夫就不一樣了,他會執著的,如果你去影響他,會喪失他的慧命。成就者之間不需要玩神通、說神通,因為沒有意義。凡夫更不可以使用神通,所以互相之間都不能玩神通,不能說神通,都要有正知正見。先做人,在此基礎上,受持清淨的戒律,精進聞思修行,才是正確的。

現在網路傳播的信息非常廣泛,社會上的邪師邪教也非常多。很多人以佛教的名義,傳播非佛法方面之事。我們一定要遠離這些神神叨叨、古古怪怪的人,如果不想跟我們一起學,我也管不了,隨你們去吧!

另外,我們應該切記,勿炫耀自己,有的人剛剛產生一點功德和境界,就開始炫耀:我有什麼什麼境界,我有什麼什麼功德,我如何如何……這是不必說的。對此點我們寺院還可以。不要說居士,包括出家人也不怎麼炫耀自己。

其實,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不必炫耀,若是自己真正有修有證,一定能影響人、感化人,你的所化眾生終會來找你,終會回到你的座下。自己是菩薩再來,是空行、空行母,有何種神通,有多大能耐……不需要炫耀自己。

我們寺院對出家人要求很嚴,正常的供養很多人都不收。若是戒律清淨,能精進學法修法,正常的供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絕對不可以化緣,絕對不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讚嘆自己,誹謗他人,這是犯菩薩戒,是絕對不可以的。

我的意思是,要把自己打造好,自己有修有證,將來就能真正利益他人,度化與自己有緣的所化眾生。不必炫耀,他們終究會來找你,都會皈依到你的座下。

我們現在都不要去執著這些事情,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也不會來,如果是自己有緣眾生的所化眾生,是跑不掉的,也不會遠離的,否則,再強求也沒有用。

我們一定要努力,要付出,但是也要隨緣。我弘法利生的態度就是隨緣。我們建道場也是隨緣,能建就建,不能建就不建。我們結緣眾生的方法也是同樣的,有緣就在一起,沒緣也不勉強。在座的同修、弟子也要這樣。不炫耀自己,不著急度化眾生,因緣成熟了,自然就會有。

大家也不要炫耀他人。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某某上師、某某人,就炫耀他是什麼再來,有什麼功德……現在是魚龍混雜,什麼樣的人都有。這與居士們,與出家人都有關係。有些人在那瞎宣傳,說什麼多年修行人,閉關多少年。閉關多少年又怎麼了?還有的說是某某上師認定的……你怎麼知道是認定的?你有什麼依據?什麼也不知道,還說是認定的,誰認定的啊?沒有!

其實不必認定,很多認定都是錯誤的,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幾千年前、幾百年前,佛、上師們就說了。在印度,佛也沒有認定這種傳統,後來有成就、再來的人,依然有自己度化眾生的事業,利益了很多眾生。

在漢地也沒有這種傳統,但是也出現過很多大德高僧,出現過很多佛菩薩再來的,利益了無數眾生。藏地歷史上確實有認定轉世靈童的傳統,但現在也不再實行了,大家都不贊同,已經快要結束了。今後在藏地也不需要認定,若真的是佛菩薩再來,自己會凸顯的,不需要認定。

有些人就是瞎起鬨,瞎宣傳:這個是成就者,那個是活佛。你怎麼知道他是活佛?你有什麼依據?有什麼資格說這些?不過是道聽途說而已,都是不如法的。龍欽巴大士說:「不贊不謗一切人。」不要讚嘆也不要誹謗,自己做好自己,這是最好的選擇。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不去讚嘆、不去誹謗,不去親近。

此處主要宣講了如理如法的依止善友、道友。所以我們不要遠離道友、善友,與他們共同進步,這樣我們最終才會獲得成就。大家一起學修、共修這一點很重要。

當時佛陀建立了僧團,直至後來傳揚密法,也特彆強調共修,所以共修很重要。以前講過個人的力量象火星,眾人的力量象火焰。真正想獲得修行上的成就,要靠大家的力量,只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但是若依靠大家的力量,就要具有正知正見,要如理如法地依止善友、親近善友,這一點非常重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