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不依罪惡之有無(一)


時間:2017/12/8 作者:信願法師專頁

【決定往生語錄】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不依罪惡之有無(一)

第四十二段文仍然是法然上人所開示的法語。這段法語是回答安樂法師的提問。安樂法師是法然上人的一位出家弟子,後來法然上人年老的時候,帶來法然上人苦惱的一位出家弟子。

法然上人《諸弟子之問答》云:

【安樂問:如我等之輩,難持十重,常起妄念,又不能勇猛精進,唯不顧自身之善惡,仰憑彌陀本願,思決定往生,如何?

上人答:此事當然也。總之,生決定心者,應得往生之人也,煩惱罪惡等之往生障不障者,凡夫之心雖不能覺知,相應本願之念佛者,不能障礙此,無有妨礙往生之罪也。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不依罪惡之有無。已許凡夫之往生,豈嫌妄念之有無耶?】

這個問答法然上人說的非常的好。但是,這樣的道理,如果不圓融體會的了解,往往會誤解阿彌陀佛的本願教法,所以學習阿彌陀佛的本願淨土教法,如果能建立聖淨一如的道理,那相信修學阿彌陀佛教法,思想觀念就不會有所偏差。

安樂法師問他的師父,法然上人一個問題。因為安樂法師是一位出家人,所以所問的這個問題,是相關出家人守戒念佛的問題。雖然是說出家人,守戒念佛的問題,但是有一些道理是通於在家人,因為出家人守出家菩薩戒,在家人也要守在家菩薩戒。

「如我等之輩」,我等之輩就是如我等出家人這樣的人。出家人的戒律持守,跟在家人的戒律持守當然不同,所以下面說「難持十重」就是指出家人所守的出家菩薩戒。因為出家菩薩戒有十條根本重戒,四十八條輕戒,在家菩薩戒是有六條根本重戒,二十八條輕戒。出家人所持守的出家菩薩戒,出自於《梵網經》,在家人所持守的在家菩薩戒,出自於《優婆塞戒經》。不管是出家人的菩薩戒,或在家人的菩薩戒,要持守菩薩戒,持守到不犯戒,實在是非常不容易,因為大乘菩薩戒是心戒。心戒的意思就是,持守大乘菩薩戒,是起心動念就會造成破戒,譬如說殺戒,你心裡起了殺人的念頭,你還沒有拿刀殺人的行為產生,就已經破戒了,所以大乘菩薩戒好不好持守?不好持守。小乘戒是身戒,也就是看你是否有行為的造作之後,才有破戒沒破戒的問題。譬如說八關齋戒,在家人所持守的,以在家人一天一夜持守八關齋戒,做出家人一天一夜的修行。八關齋戒是小乘戒,所以八關齋戒的第一殺生戒,你要殺害一個人,是要實際的行為造作了,譬如說拿刀殺人,這樣才犯了殺戒,如果你只是心裡想要殺人,但是行為沒有造作,還不犯戒。但是大乘菩薩戒,是心裡想了就犯戒。大乘菩薩戒跟小乘菩薩戒的差別在這裡。

安樂法師問法然上人,「如我等之輩難持十重,常起妄念」,這真的一點都沒有錯,出家人雖然出家修行,但是如果是隨業流轉而來的凡夫出家人,要持好十條根本重戒,內心不起妄念,這幾乎不可能。因為大乘菩薩戒是心戒,所以起貪瞋痴的妄念,起不好的惡念,就很容易犯了菩薩戒。起心動念相應惡法,貪瞋痴三毒煩惱,在我們凡夫而言,誰不經常起這樣的惡念?所以大乘佛法講,貪瞋痴不除,是名大破戒。我們貪瞋痴除掉了嗎?沒有!出家人也一樣是凡夫,菩薩來示現的出家人另當別論。以信願而言,我是一位凡夫僧,我的內心也是經常會起妄念,所以十條根本重戒,四十八條輕戒,要修持到不破戒,那是很難,所以安樂法師才會說難持十重。安樂法師、法然上人,是八、九百年前的人了。八、九百年前的人,和現在的人做一個比較,八、九百年前的人,是很有善根的人。不要講八、九百年那麼長久的時間,就同樣以我們台灣來說就好,三十年前的人,跟現在的人做一比較,三十年前的人比較有善根,三十年前的人比較忠厚老實,你們有感覺到嗎?所以輪迴一世不如一世,越末法人根越臝弱,根器越下劣。三十年前的小學生,在學校念書很聽老師的話。以信願個人,我在讀國小的時候,我們怎麼敢跟老師頂嘴,現在學生跟老師頂嘴算什麼,一不服氣就馬上請父母來了,請記者來了,請立法委員來了。老師都不太敢罵學生,老師轉頭寫黑板,學生書包就丟過來了。所以人的根性,遠離佛陀的時間越久越下劣。兩千五百多年前,能夠降生在印度,跟佛陀同一時代,受佛陀教化的眾生根器,比我們現代人的根器,要好的太多太多了。

所以,安樂法師所問這個問題,「如我等之輩難持十重,常起妄念,又不能勇猛精進」,如果安樂法師他們那時代的人,不能勇猛精進修行,那我們現代人更不會勇猛精進的修行。

「唯不顧自身之善惡,仰憑彌陀本願,思決定往生,如何?」意思就是說,像我們這樣的人要持戒,也沒有辦法持到非常的精嚴,內心經常起妄念,修行又不能勇猛精進,所以只好不顧自身之善惡,仰憑阿彌陀佛的本願,內心思惟決定往生,如何呢?

法然上人回答,一開始先說非常肯定的:「此事當然也」,當然是這樣,下面才說道理。

「總之,生決定心者,應得往生之人也。」心中生出念佛決定往生的心,這樣就應該得到往生決定,這樣的人就是往生之人。

「煩惱罪惡等之往生障不障者,凡夫之心雖不能覺知,相應本願之念佛者,不能障礙此,無有妨礙往生之罪也。」這段話是就法而言,一點都沒有錯。阿彌陀佛的本願妙法,本來就是如此。眾生的煩惱罪惡,是不是會障礙往生?在凡夫的心中雖然不能覺知,事實上我們經常在研究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我們知道,煩惱不能障礙眾生的往生。但是對有的人而言,煩惱會障礙眾生的往生,所以聽聞阿彌陀佛的本願道理,用聖道門與淨土門的道理來思惟,那或許你對於淨土法門的了解會更圓融。

修學淨土法門有三個階段,你在心中反問自己,你現在是在哪一階段?第一個階段,站在一棵樹的底下看這一棵樹;第二個階段,站在一片森林當中,看同樣那一棵樹;第三階段站在一座高山上,看同樣那一片森林的同樣那一棵樹。這三個階段所看的那一棵樹完全一樣,但是三個階段的視野角度不一樣。修學阿彌陀佛淨土教法的人,不要一直停留在一棵樹底下看這一棵樹,應該慢慢的進步,站在一座高山上看一棵樹,你的視野就非常的寬廣,一片森林裡面的每一棵樹,你都看到了。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的本願,你如果用站在一座山上,看一片森林的同一棵樹木,那我相信,你對法然上人開示的道理,就不會誤解。

「相應本願而念佛者,不能障礙此」,相應阿彌陀佛本願的念佛,罪障不能妨礙往生。

「無有妨礙往生之罪也」,你的罪業再怎麼深,你一心念佛想要往生極樂世界,任何罪業都不能障礙你的往生。但是如果你起煩惱,我不願意念佛了,我不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那你放棄念佛,放棄求生極樂世界,這樣的煩惱,會不會障礙你的往生?當然會,所以道理你一定要深思,了解法然上人所說的道理。就法而言,「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對十方每一位眾生(煩惱再怎樣深重)的救度,通通無礙。阿彌陀佛的救度無礙,礙不在阿彌陀佛,礙在眾生。信願助念過的亡者,超過一千個,有念佛二十六年的,死後三十六小時,身體硬梆梆,眼睛瞪的大大的,嘴巴張的很開,念佛二十六年,阿彌陀佛難道不要救度他?為何他會死的這麼難看,死了三十六小時,連續不休息的讓人助念,有這樣的善根福德因緣,死了之後三十六個小時,眼睛還是瞪得很大,嘴巴還是張的很開,難道是阿彌陀佛的救度有了問題嗎?不是!是亡者的本身有了問題,所以問題都絕對不在阿彌陀佛,問題都是出自於眾生。

你我同樣都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一場大地震發生了,有的人馬上奪門而跑,有的人就坐著等阿彌陀佛的現前。信願在本願山彌陀講堂說《善女人往生傳》。《善女人往生傳》總共收錄一百四十一個善女人念佛、修行往生極樂世界的故事。這一百四十一個善女人,有專修阿彌陀佛,有雜修諸行。不管專修、不管雜修,在臨命終都有共通的特色:第一,很多善女人幾乎都是念佛修行到預知時至,不管修專或雜修:第二,一定還沒有斷氣,臨終見佛菩薩來迎,見蓮華來迎;第三,也有不少的善女人,說偈頌法語跟家親眷屬與外人鼓勵,然後坐著往生、站著往生,很自在的很多。

同樣念南無阿彌陀佛,各人對往生的願心也不同,有的人雖然說要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境界現前,貪名逐利,比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心還要強。你真的想往生極樂世界嗎?如果感情、名利、金錢、權勢、財寶、五欲、親情,跟往生極樂世界做一比較,你真的會把往生極樂世界排在第一嗎?你要問問你自己,因為終有一天你臨終會到來。

《善女人往生傳》就講一個善女人,她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實在很值得我們為她豎起大拇指,一流的,真正想要往生極樂世界,她就是一個純真信仰阿彌陀佛,認真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過去可能與人結怨,所以鄰居放火燒她的房子,所以她趕緊逃出來,沒有埋怨對方。有一天到寺院參加佛七法會,有出家人問她:某某人!如果妳念南無阿彌陀佛,要往生極樂世界,有人放火燒妳的房子,妳如果被火燒到了,妳要如何呢?她說:「此身可厭(這個色身肉體,真的是值得厭惡的),如果我被火燒到,我就可以乘這個機會,往生極樂世界。」你看,她的心都是安住在往生極樂世界,房子著火了,她心裡想的是往生極樂世界。

過了一年多,這個鄰居又向她放火了。這個時候如果一般人,諸位菩薩,你我大概趕快衝出去了,先逃命要緊了。這位善女人不是。她覺得,此身可厭,五濁惡世留戀無用,所以她做了一個動作(那動作一做出來我們就知道,她真的百分之一百是求生極樂世界,要不然不會做那樣的動作),拿木魚來敲,叩叩叩-南無阿彌陀佛,叩-南無阿彌陀佛,叩-……清脆的木魚音聲,低聲慢慢的念佛。房子著火了,她沒有拚命逃出外面,就這樣被火燒死了,往生極樂世界了。在焚燒的家宅,充滿了烈火濃煙。有人看見濃煙烈火覆蓋這位善女人家的房屋,然後看見一道金色的光芒,向西而去。

火燒之後,這位善女人的親人,找尋這位善女人,在灰燼之中,看見這位善女人的屍骨,趺坐在地上。

跏趺而坐在地上,很不可思議。那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心,有沒有這樣的百分之一百?

這樣的實例不是告訴我們,有火災了,我們要在火災的房子裡,讓火燒死了,不要跑出去,不是!

這樣的實例在啟發我們,連這個色身都不要了,一心想要往生極樂世界,何況色身之外的身外之物?如果你的心是這樣,那怎會不往生極樂世界?不管善緣惡緣、順境逆境都不會將你打倒,對不對?你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你怎麼會不要念佛?你怎麼會放棄求生極樂世界?

所以,「無有妨礙往生之罪也」,法然上人講的太好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